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8篇

时间:2023-07-03 09:40: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探索价值观的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索价值观的方法

篇1

[关键词]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维度;测量;述拼

个人与组织契合(person-organization fit,简称P-O Fit或P-O F),已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个人—组织契合的研究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契合(person-organization value fit)是个人与组织契合最基础与最核心的方面,大量研究者都以价值观契合作为个人与组织契合的实际操作定义,价值观契合的管理价值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鉴于价值观契合对个人与组织的重大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价值观契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主要介绍了价值观契合的定义、维度、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并从四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一、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的定义

Chatman最先将个人—组织契合定义为组织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规范的一致性,并建立了个人与组织价值观互动的理论模型。此后,O’Reilly等研究者把价值观契合定义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价值观一致性。有的研究者认为价值观契合指组织价值观系统与员工个人价值观的相似性。有的研究者通过员工知觉到的组织价值观与实际组织价值观之间的比较来界定价值观契合,Verplanken将价值观契合定义为员工个人期望的价值观与其在工作场所体验到的价值观之间的匹配程度。朱青松等认为价值观契合应定义为组织发展中员工价值观或组织价值观的实现程度,并从动态匹配角度提出了“价值观实现度”指标,在国内具一定影响力。

关于价值观契合概念的研究已比较成熟,多数研究者以Chatman的定义为基础,以价值观一致性或相似性来定义价值观契合。契合涉及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通过个人与组织价值观的比较,以互动角度定义价值观契合度,最符合契合的本义,并被广泛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二、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的维度

关于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的维度,在中西方学者之间既具有共性,也存在分歧。O’Reilly等提出54项组织文化价值观特征项目,经过探索性分析得出组织价值观的八个维度,即创新性、注意细节、结果导向、积极进取性、支持性、强调报酬、团队导向、果断力。Denison等提出四个维度:投入、使命感、一致性、适应性。

魏钧等以价值观契合为操作定义,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个人—组织契合度为八个维度,即客户导向、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变中求胜、争创一流、遵从制度、平衡兼顾、和谐仁义。龙立荣等研究发现组织价值观的七维度结构:科学求真、员工与团队取向、绩效取向、敬业取向、顾客取向、创新发展和社会责任。郑伯埙以台湾电子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索出组织价值观的九个维度:社会责任、敦亲睦邻、顾客取向、科学求真、正直诚信、表现绩效、卓越创新、甘苦与共、团队精神。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有些维度具有一致性,如创新精神、创新发展、卓越创新等都涉及“创新”维度,团队导向、员与团队取向、团队精神等涉及“团队导向”维度,接近顾客、客户导向、顾客取向等涉及“客户导向”维度。有的维度则比较相似,如结果导向、绩效取向、表现绩效主要涉及市场绩效的内容。有些维度则存在差异性,这主要是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如社会责任、平衡兼顾、敦亲睦邻等维度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特有的,西方文献均未曾提及。

三、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的测量

对个人—组织价值观契合的测量方法主要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直接测量法指让个人评价自身感知的价值观契合度,如要求员工回答“你的价值观是否与公司价值观符合”等问题。间接测量法指分别评价个人与组织的特征,并进行差异性比较。根据测量技术的不同,可分为间接交叉层次测量法和间接个人层次测量法。间接个人层次测量法从个人角度对契合度进行测量,以个人对组织特征的知觉作为组织特征指标,通常先询问员工对组织价值的知觉,再描述员工期待的组织价值,比较两者的相似性,如要求员工回答“你的价值观是什么”及“你公司的价值观是什么”等相似的问题,然后运用差异系数或多项式回归计算答案的相似性,得出契合度。间接交叉层次测量法则分别从个人和组织角度进行评估,以不同被试来测量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

直接测量法操作简单,但由于将个体和组织特征混淆在一起,无法分别对两者的独立效应作出评价,且主观性较强,容易产生一致性偏差,这种偏差会对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产生影响。【1】间接测量法能区分个人与组织的独立效应,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客观性,已逐渐成为价值观契合研究的主流,但操作较复杂,需要依靠测量指标计算契合度。实际操作中到底选用哪种测量方法,要结合研究内容及个人与组织间的互动性来确定。

篇2

关键词:中学语文 价值观教育 课堂教学

社会呈多元化、快速发展,不仅给国家带来富强、改革,而且给社会带来全新思维、潮流多样多变。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完整统一的思想是必要的,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刻不容缓的事情,即对广大人民进行思想及价值观观念的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其思想最容易受到外界一些拜金、享乐、极端主义等负面观念的影响,而产生迷茫。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中,中学生的价值观也受到其多元冲击。所以,正需要以语文教育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人文熏陶。

一、中学语文与价值观教育

中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并视为社会广大青少年的代表人群,也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对象。二零零一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就有这样一个观点:“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便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让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人品与健康审美。”因此中学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为首要教学目标。

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观要求

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中学生求索知识,所以教师应该侧重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教师如何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新时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中学语文教师、价值观教育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写作中体现价值观

在中学任何学习阶段的语文课堂基础均为通过“写作”完成的。在200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有明确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需要认识常见汉字,数量为三千五百个字左右”,不仅对学生的认字量有明确要求,而且对该学段学生的书写速度、规范也有要求,从而保障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

此外,我们在“课程标准”中还看到对学生毛笔字的训练要求,标准提倡中学生学习毛笔字,不仅使学生对书法的培养,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通^实践来促进学生的民族荣誉感,这便是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养。

(二)朗诵阅读中体现价值观

朗诵阅读一般通过书本或文字去了解作者及世界或他人的多元化情感经验,学生在中学语文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掌握阅读、朗诵能力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在“课程标准”看到要求第四阶段的中学生在课内阅读量和篇数也有具体要求,至少在80篇的优秀诗文,而课外学生自行阅读数量不能低于260万字。所以,教师应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涉及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涉及语文阅读中学习体会情感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讨论、总结均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课本中的知识,而且在无形中形成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力、表现力,进而产生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说阅读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中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中体现价值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从第四学习阶段开始要对学生进行500字以上45分钟的写作训练,同时进行扩写、改写。在口语表述方面要求学生能阐述自己的观点,且语言具有说服力、条理清晰合理。

所以,不管是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是教育教学学生积极表达新生的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班上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目标,从而实现对学生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培养。

人作为情感丰富的生物,当遇到情感激烈时,通常需要通过语言或文字去宣泄。中学生也可以通过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在诉求中如何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现是中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应重视的问题。

同时,在写作或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学生利用语言进行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并通过文字落于书面。因此,正确的、向上的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学生“口”入手,手入“心”,这样才有教育实践意义。

三、中学语文教师对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教育改革、价值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唯有教师理解交易的真正意义,体现知识的专业性、传授知识的能力才能使价值观教学走的更远。所以,教师应该时刻保持着与时俱进及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在未来也要从多个方面多元化发展,包括知识、能力、态度、内涵等不断提升。同时,在课堂上,尊重教育对象,也是作为教师一个必备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价值理念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所以,上好一堂语文课不仅需要教师扎实的知识基础,还需要积极向上的心态,教师对教育教学充分的热情,对于教育成果的积极探究,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同样,我们也可以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由教师的价值所决定的,师生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健康、有效、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四、结语

价值观教育是利用中学语文课程的优势,让价值观逐渐形成的中学阶段的学生能够在思想上对价值观有一个明确、正确、向上的认知,进而养成健康的价值观,并指导生活。

教材决定了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只有选择明确的教材文章,并能充分探索其中价值观教育内容,才能使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领悟价值观教育,让中学语文课堂价值观教育打下基础;在教学方法作为教学主要途径,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将教学思维融入教学内容中,让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的教育;而教师作为教育者,其决定了教育质量,教师的文化底蕴、品德都是中学语文价值观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价值观教育必须通过教材、教学过程、教师素养三个方面出发,只有这个三方面发挥作用,才能让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篇3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

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环境,大学生价值观的产生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经济环境等的影响。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不仅大学生价值观不断地受到影响,而且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自身经验也会不断地完善、改变,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因此,在外界的环境影响下,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与经历的不同,便会形成多样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也随之出现,它产生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势必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是价值观的载体,价值观通过文化这一载体,在意识上不断影响着大学生。其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媒体作用的不断加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信息流通速度的不断加快,这些都为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大学生的价值观在飞速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经受着冲击与考验,大学生面对着文化的多样、纷繁的信息、文化形式以及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等,势必会产生不同的价值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念,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

二、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所进行的“德育”课,是培养大学生接受主导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每一个社会都极其重视价值观教育,社会成员一旦价值观出现失序、混乱,冲突,那么人类的道德将面临缺失,社会将面临混乱的局面,信仰将面临崩塌,会严重阻碍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因此,价值观教育在任何一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其教育内容,高校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在不断地探索价值观教育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在宣扬主导价值观的同时,通过文学、管理、电影等手段与方式,有意或无意中阐述着价值观多元化的存在。

价值观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它担负着对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培养、个人精神层面的修养、科学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的教育。面对着精神领域教育的弱势,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施,加强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使大学生成为科技的掌握者,同时又具有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节操,良好的品行,真正成为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全方面人才。

三、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下的创新性

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得各种观念、文化、利益主体能够共同存在,在相互融合与冲突中,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环境,多元化价值观正是这种复杂社会环境的衍生物。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高校价值观教育应当形成一种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价值观教育机制,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首先,教师要以高尚的师德风范,影响和感染大学生。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师的日常言行举止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示范带头作用,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在不断进取和创造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热爱生命、珍惜人生;教师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坚定的探索精神,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具备不盲从、不轻信、不唯上、不唯书而只唯实的求真科学态度;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师要有正确的事业价值观,忠诚教育事业,恪尽职守,崇尚正义,淡泊名利,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与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去感染他的学生;高校教师务必坚持真理的标准,要不受任何外界的压力,勇于探索知识真谛,倡导学术自由。

篇4

现代科学的不断分化与高度综合,使互相关连中的分支派生出许多边缘学科,打破了原有学科的明显界线,在整个学科体系中起了互相沟通的桥梁,这一切必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形式。把比较思维形成一个新的概念,使其成为现代设计中一个思维方式,重新筑造我们的设计思维的框架,是具有探索价值的。

(一)比较成为一种思维形式。建立比较思维的概念,并视其为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在现代设计思维中,它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比较思维的存在是客观的。建立这概念是要综述一个科学的或接近科学的方法论,以期作用于设计者的指导思想。

当一个新观念出现时,一些旧有的观念立即会作出相应的呈像,于是出现比较思维。他将引导和强化意识,使稀新的创意和心得形态成为可能。意念来自个性,而个性是在经常不断的与旧的更替中形成的,这是一个比较思维的过程。当思维进行着纵向和横向的交叉比较时,各种信息相互碰撞、重构,形成了比较思维的运动线。

在我们理解现代设计时,自然不会忘记在现代工业革命的进程中,现代人生活、文化的水准、消费观念和结构,在现代设计的立体思维中,设计者的思维状态是不可能保持稳定的。正是设计者的思维时刻在受着时代的冲击,思维才呈现了它的多样与统一。物质运动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必然改变着设计者的思维形式,并体现它的时代性。

(二)比较思维的框架。一个设计者,必然对人类的文明秩序、生活样式和社会意识有着自身的设想和想象。他的思想方法既是整体的,又是各局部的统一体,他必须认识到:时代在影响、变换、推移着人们的审美情趣,人们对某些事物慢慢的失去了感情,但必然对另外一些事物滋生出新的感情。每个人都处在新旧意识转换的矛盾中。敏锐的观察、迅速的判断、深刻的设计构思、纵横的比较会使设计者获得新的信息。事实上,设计在飞速向前发展,整个设计的框架结构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我国古代的太极图,从哲学意义上讲,它已经创造了互补性的概念。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一概念时,即产生对立面。其对立是多方的,如明和暗、粗与精、冷与暖等都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辩证法告诉我们,所有的对立面都是互相依赖的,它们的冲突永远不会以一方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而总是表现为双方的相互作用。故在研究过程中是要记住,比较是多因素的,甚至还要考虑相对因素的作用,从而建立全面因素。

(三)比较思维在设计中的范围。在现代设计中,比较思维跨越了很多界线,如平面构成中的渐变、发射、肌理、空间等;色彩构成中的各种对比等;设计制作所涉及材料的不同,视觉心理的不同,造型形态的不同等;加之各个历史阶段的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东西方人哲学思想的各异,产生的感受和理解的方式不同;民族传统、习惯的不同;设计角度、消费心理的不同;新与旧、优与劣、高与低的评定之出发点的不同等等。这些都是一个设计者在设计时所应具备的全面因素,由此可知,设计中比较思维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及渗透到其他领域的冲击性和活跃性,同时是运动发展、变化 着的。

(四)比较思维成为设计的一个要素。比较思维成为设计中的一个要素,是它在艺术活动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如果说比较思维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带领设计活动,突破和超越自己形象表面的有限意义来揭示生活无限丰富的内容,以使人们得到一种不脱离感性形象的领悟,产生自由而又必然的审美感受的话,那么比较思维作为一个要素就是有意义的。

概念也是往返流动的。把握概念,了解其整个形成过程,联系、判断再对判断进行分类,使之对设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在设计中比较思维是靠关系元素来完成的。设计者在比较中进行选择,力争突破规律转向无规律,引起视觉的刺激。设计者无时不试图运用比较与想象的因果关系,对诸如互相排斥、影响、差异形成的比较思维,来推进设计思维活动的敏锐性及洞察力。

(五)比较思维走向未来的路。任何设计都要有探索未来的坚决态度,上升到理 性的认识总是要以未来性来检验。比较思维客观性、多层次性、系列与序列化及由此产生的设计思想,必然领导意识之潮流。在解决现在之时,即已划出未来的问号,这是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这种思维的运动必然对设计者的逻辑能力发生作用。随着现代设计周期的缩短,思维方法的交替节奏加快了。好的设计代表着今天,倾向未来。

篇5

关 键 词 核心价值观教育;介入限度;内容遴选;方式方法

作者简介 崔振成,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授

当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及现代性建构过程中遭遇的诸多问题,根本症结之一在于核心价值观的疏散以及因此导致的人的价值观无序、价值灵魂游离、价值信仰空匮、价值理想粗俗等。中国社会要稳健行至文明之境,不仅端赖生产力的日臻发达,更要凭借建设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核心价值观作为维系现代社会的价值共识、引领现代社会前进的精神气质、凝聚现代人的价值信仰、构筑现代人精神家园的价值体系,必然成为整饬匡正、建构维系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的最本质、最原初的“精神生产力”。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教育立人的本体需要,也是国家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愿景的必然要求。

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将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检阅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以有效教育的方式融入到教育现场,介入到儿童价值观生成与修正的全过程之中,以期引起受教育者价值观的不断认同、内化、修正并走向高阶。其实,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经历至少两个阶段:第一是凝练的阶段,即从古今中外多元驳杂的价值观系统中,遴选出具有基础性、传承性、前瞻性、参照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观体系,达成价值观共识;第二是认同的阶段,即将遴选出的价值观体系对受教育者重新解读、解释、说明、澄清,引领其价值观的成长,统摄其价值观的普遍意义,引起其心理共鸣、价值认同与接纳。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个不断论证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建构与修正的过程。就学校教育的范畴而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存在于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之中,学校各科任教师、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都应当在显性与隐性的课程之中,在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未成年人正处于感性主导其生活方式、理性尚未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其身心发展特征,处理好几个基本问题,方能保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一、介入限度问题

未成年人接受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其人性和人格走向完善的本然要求。夸美纽斯早就说过:“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1]在行为范式、思想范式与价值观念都处于急剧变迁的时期,未成年人的成长更是急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介入。因为教育具有不可重复性,错过了某个阶段的适时教育,很难在下个阶段得到有效补偿。未成年人对周遭世界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价值态度以及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等,不仅具有直观感性化特点,也具有随机随意性特征,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适时有效介入,可以凭借教育的力量直接影响儿童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与价值行为,避免其陷入迷惘或误入歧途。同时,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宛如为孩子价值成长擎灯,帮助其自小树立有意义的价值理想,并逐渐生成稳健积极的价值观系统。所以,作为为健康价值观奠基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全具有介入未成年人教育全程的必要性与合法性。持“价值无涉论”或者“价值中立论”者无论是出于人本的立场还是其他的主张,都是缺乏理论基础与实践理性的错误判断。

但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其介入的限度,既不能无所作为,又不能过度限制和束缚。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认真研究介入的限度问题。

笔者以为,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限度应当在培育“善意”和“善为”的张力空间内提供必要的价值参照系。所谓“善意”,主要是价值认知与价值情感的范畴。培育“善意”,就是在价值认知方面,尽量规避价值相对主义的“无涉”性立场,要将“真”的“道德律令”呈示给未成年人,逐渐培育其价值理性,帮助其在是非、善恶、美丑面前养成求是、扬善、趋美的良好价值品质;同时,要激发、陶冶、升华未成年人的价值情感,培育其在面对自己经历、遭遇或者见闻、联想的情景故事、语境叙事时能够产生价值情感自觉,有孝心、同情心、仁爱心、诚信心等。所谓“善为”,主要是价值态度与价值选择的范畴。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培育未成年人的价值“善为”,就是在未成年人的价值态度养成上,提供尽可能客观、公正、高尚、文明的价值参照系,促进其价值态度上的自觉向善、自觉守礼明德、自觉自律于一定的价值规范;同时,在未成年人价值选择时,不仅要帮助其澄清原有价值观对价值选择的实际影响,还要帮助其明白对自己价值选择所产生的后果要负起责任。所以,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介入限度,不是在其价值观成长中包揽一切和统摄一切,而是通过分析、解释、澄清、引领的途径,行走在价值善意与善为的张力空间之内。

明晰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介入限度,是彰显和弘扬价值观教育在未成年人价值观生成过程中的存在意义与存在效果的前提。这可以说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身份地位”问题。那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究竟要以何种内容来介入儿童价值观成长的现场呢?这就涉及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色担当”问题。

二、内容遴选问题

笔者以为,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范畴。

首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嵌入。教育具有文化性格,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该找到自己的文化所依、文化坐标和文化符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并非完全对峙,中国的现代文明建设绝不能隔断中国几千年来积聚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必须将凝结民族性格、标志民族气质的传统文化精粹嵌入其中,在传统文化中获得滋养,为孩子们的价值生长找到根和魂。传统除了具有文化优越性之外,还具有直接影响儿童价值观成长的基本元素,比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未成年人理解与内化这些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价值观接纳、丰富与完善的过程。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传统为在身份的延续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基本信任’(basic trust)提供了一块停泊地,传统也是其他信任关系的导向机制。”[2]因此,传统文化无论在直接还是间接上都会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成长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反过来,缺乏具有本土意义传统价值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遭致未成年人价值观无根漂浮的灾难性后果,这是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悲剧。

其次,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考虑对国家意识形态的理解与接纳。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中,应该融入具有中国特色和国家意志的意识形态。人性本身就需要政治启蒙和政治影响。国家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政治上的思想导向,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意识倾向。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融合国家意识形态的元素,也是为了本土文化的战略安全服务。正如亨廷顿所言:“西方的病毒一旦植入另一个社会,便很难根除……”[3] 所以,在未成年人价值观成长的关键阶段,融入蕴涵国家意识形态范畴的核心价值观,不仅不是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钳制,恰恰相反,它为未成年人对本土文化元素的理解、为未成年人政治性人格结构的完善,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参照。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涉入,绝不能走向泛化的泥淖。

再次,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必须考虑对未成年人人性与人格成长有益的普遍性、通识性的人文道德知识的传授。传授普遍性的人文道德知识,是从现代性的全球伦理视野,将孝道、诚信、虔敬、信仰、民主、法治、自由、公正等道德伦理融合到未成年人价值观教育的现场之中,让其超越某种狭隘的甚至在成人世界中争执不休的偏见,为他们开阔国际视野。通识性人文道德知识主要是指既关注儿童当前道德价值观认知的知识,也关切儿童未来终极性道德价值观认知的知识。用经典故事、名人事迹、精彩事例等教育资源材料,直接触摸未成年人的灵魂世界、精神世界,让其自幼就养成对绝对道德善、绝对道德理性的信仰和恭敬,对终极价值的思考与担当。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4]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三个范畴的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是必要但不充分的。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抽离与嵌入,抽离的是糟粕,嵌入的是精粹。同时,这三个范畴之间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进行层次化、阶段化、平行化理解,要发挥它们的综合影响力,共同建构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世界。不过,厘清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范畴体系,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真正落实,还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

三、方式方法问题

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必须在其方式方法上做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要树立人本化、人文性的方法论理念。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人文性,最本体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如果教育跟社会无底线地随波逐流并陷入功利主义的浮躁之境,那么教育就不可能造就出具有完善人性与完美人格的健全的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属于教育的基础性组成部分,不仅贯穿于各学科教育的实际过程,也理应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全部环节。它直接指向人的心灵内核,指向人价值世界的澄明之境,指向人价值理想的高尚追求,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必须秉承人本化、人文性的非功利、超功利的方法论理念。坚持人本化理念,就是要求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现场,必须充分尊重其人格尊严,尊重其生命与个性,对其眼前幸福和终极福祉负责,对其价值观成长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从容解蔽、择善而就,避免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演变成对其价值观成长的专制与强加,对其当前幸福的掠夺与挤兑,对其丰富想象力和丰盈好奇心的无视与扼杀。坚持人文性理念,就是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论上的非功利性与超功利性。未成年人价值观养成,必然是一个长期建构与重构的过程。因此,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然是一个持续永恒的教育工程,任何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徒劳无益的。所以,在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论上,要竭力避免短视的功利主义行径,避免采取死记硬背道德教条、考试检测德育知识效果乃至奖优惩劣、贴标签等手段方法。

其次,要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心理成长与理解规律、价值观成长规律的研究和尊重来建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体系。教育方法不仅要具有人文性,还要具有科学性方能实现其预期价值。那么,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呢?笔者以为,它要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心理成长与理解规律、价值观成长规律的研究和尊重。研究和尊重未成年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就是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能完全以成人的价值世界为判据,要真正地站在未成年人真实生活的境遇中考虑问题。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与理解是有规律可循的,它的阶段性、循环往复性、易变动性和渐进性等规律,都应当成为对未成年人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依据。研究和尊重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成长规律是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最基本的科学依据,价值观是人的文化性的核心表征,人的文化性生成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价值观逐步社会化、成熟化的过程。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必须以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嵌入为基本载体。另外,未成年人的价值观成长还具有“践言脱节”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其价值实践与其价值认知、价值言说不一致,这就要求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不能停留在“言教”的阶段,还必须在实践中检阅和巩固其价值观的稳定性。

最后,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拓殖空间、开放形式。所谓“拓殖空间”,就是在未成年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资源。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场域不能总是设置在以知识为背景的抽象世界中,不能将价值认知作为整个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部。在未成年人的生活世界中,在他们所遇所感所知的情景故事中,在他们真实的情感世界中,探索价值观教育的积极资源,才能使他们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感,并把真善美的价值认识深刻理解和切实内化到他们的价值观世界之中。所以,在方式方法上,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陷入纯粹知性的机械教育中,毕竟,教育尤其是知识教育仅仅是生活的一个片段。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借助未成年人于生活中经历的故事、借助于未成年人周遭发生的教育情景故事、借助于未成年人想象世界中的好奇叙事,共同整合价值观教育的引领力量。所谓“开放形式”,就是说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囿于课堂说教,可以通过情景预设、问题引入、两难故事、价值论辩、创价活动、价值践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核心价值观的启迪、融合与导引,把未成年人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态度、价值选择以及价值行为等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虑到其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之中。

总之,以上三方面问题是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直接面对的前提性问题,认真研究、孜孜探索,才能建构未成年人健康的价值世界、有序的心灵秩序和温馨的社会人文秩序,也才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建构提供具有保障和驱动意义的“精神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39.

[2]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

篇6

一、情感及情感交互式设计的意义

情感不仅仅是人主观的心理反应,它是人在自然界中整体感知力的一部分,它具有稳定性、重复性及复杂性,是一种基于心理和生理共同的体验和认知。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会由于种种干扰因素,而对自然界的个体及事务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心理反应往往又会藉由生理行为而外显。这种生理行为的外显就会和人机工程和人机交互而联系起来。    

当下,社会整体的物质生产能力在不断加强,这使得社会人士对于设计的品质及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说是严格。“人人皆用户”甚至“人人皆产品经理”的情况似乎也越来越普遍。大众对于设计的需求,不再仅停留在简单的功能性层面,而逐步提升至内涵、思想和文化层面,用户开始希望自己与产品,有更多的可以达成“共鸣”的可能。基于此,传统的交互设计也亟需作出改变。设计师在设计时,除了功能性、实用性、可行性之外,要开始注重对于用户行为的探索,试着以多种方式,去了解用户的习惯,感受到用户的需求,更多地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而不是“主观造物”。    

文章认为,设计,就是要让用户对产品产生欲望,基于人的欲望,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进一步促使了设计的产生。欲望是人性的基础组成部分,低级的欲望仅仅满足一时之欢或者片刻之欢,仅基于片面来满足需求,或是产品的实用,抑或是产品的适应面广等;而高级的欲望可以满足长效性的渴望,从用户的使用反馈中,来表现出一种魅力,而在构建这种高级欲望产品的过程中,其所需要考虑的,必然超于产品本身,给使用者更多带来倩感上的交流,这样,也更能贯彻设计师“以人为本”的意识。

二、移动应用与情感交互式设计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大力提升,也带动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作为移动应用的直接载体,开始充斥于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10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9.5亿,约占总人口数的70%。考虑到部分用户所持有设备不止一台,估计10.5亿台移动设备,每天打开超过20次,每次平均使用8分钟以上,单个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高于2.7小时,接近3小时;根据艾瑞M USERTRACKER显示,2016年10月,日活跃数超过1亿的APP共有8款。调查同时显示,绝大部分的手机用户表示,手机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于移动应用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功能性,更乐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探究、享受、愉悦的心理感受。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不同的使用机制及使用环境中,用户对于移动应用的使用效果反馈也不同。因此,对于移动应用中的情感交互式设计的研究,不仅要停留在常规观察分析层面,更要有一套系统的认知和研究思路。

三、情感式交互设计在移动应用中的体现    

(一)功能上的实用   

功能指的是物体或者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发挥的有效作用。作为一个独立的音乐APP,“落网”的功能就是为小众的音乐爱好者人群,提供独立音乐的一个内容载体。例如,每日更新的“音乐期刊”。与其他音乐类APP,在上线初,就推出很多种门类的音乐及歌曲,使用户可以自由选择音乐来听的方式不同,落网在上线伊始,其功能仅仅只有向听众单方面输出推荐歌曲,然后用户听歌这一种模式。    

基于这种单向的功能输出模式,笔者认为这是落网在无形中积累忠实用户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给予开发团队的维护以及APP自身发展前景的一个探索阶段,这种方式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落网开始逐步上线“单曲”、“专栏”、“活动”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功能,同时也对以往推介的历史期刊进行了细分,并且开始与独立音乐人合作,在固定板块进行“原创推荐”。以上,笔者认为是“落网”在基于用户需求及软件基本功能方面的考虑后,揉合情感化交互设计,做的一次初步尝试。    

当“人脸识别”开始风靡并被一些其他门类的移动应用进行实际应用后,“落网APP”旗下的另一个音乐软件“EMO”已经上线。“EMO”一词来源于EMOTIONAL,即情绪摇滚。"EMO”的功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来识别用户情绪,并根据用户的情绪来匹配音乐。其功能简单,却深受用户喜爱,一是因为它有趣的功能契合了很多音乐爱好者“随便听听”的态度,二是落网通过长期的用户积累,已经形成了“高质量、小众、独立音乐”的感受,简单的界面设计直截了当,可以让用户获得最简单的功能,但是却丰富、有趣的倩感体验。这种贴心的功能设计,“润物细无声”般地打动着用户。    

(二)视觉设计上的走心    

视觉设计作为用户对于一个产品或者一款移动应用的最直观感受,其往往起到了能否在第一时间打动用户,吸引用户的作用。落网的识别标志,简单大方,但同时又很美观,独特的天鹅造型,给人一种舒适、亲密,却又不同于其他音乐软件的心理感受,与“落网APP”独立音乐的内容相辅相成。于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落网”围绕该天鹅形象,开发出一系列周边衍生品及文创产品。     

“落网”的用户界面设计,整体清爽,功能一目了然。而同期的其他音乐类软件,如QQ音乐、搜狗音乐、酷我音乐盒等,普遍存在页面复杂,功能性承载较多,在识别度上,“落网”具有独特性;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包合了一定的匹配度和情感适配意义;同时由于视觉界面设计的高辨析度,也相应提高了“落网”用户对于该软件的识别度和记忆度,无形当中增加了用户黏性。    

(三)内容上的情感交叉    

内容是移动应用的基本竞争力,移动应用是内容的载体和输出介质,而不断更新并且创造可以吸引用户的内容,便形成了移动应用的活力。      

“落网”关注优质内容的推荐,注重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每日的“音乐期刊”中,不仅包含歌曲,亦包含一张与音乐风格相配套的封面图,同时还有关于音乐的背后故事,或者音乐人感受之类的文章,丰富且多元。在诱导用户使用APP功能的过程中,“落网”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引起用户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去探索软件的深层次内容,把“落网”的价值观,传达给用户,同时,这也是情感式交互设计中亟需探索和深究的问题。    

(四)核心情感价值的提炼及完善    

移动应用中最基本的就是完成功能性的呈现,而这些往往是用户下载移动类软件的初衷。而交互设计,则直接影响用户在探索功能过程中的感受。交互可以分为“用户可见的交互”、“被用户认知”、“被用户认可”三个阶段。这其中牵涉到的,其实是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及完善过程,也是核心竞争力逐步凸显的一个过程。随着“落网”的发展,其SLOGAN也由“落网,我们记录独立音乐,转变成为“独立,不独于世”。这是一种自我表述,亦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软件由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开始向思想契合等方面的转变,在价值观上,获得用户更多的认知。

四、基于价值主张设计的移动应用情感式交互设计    

(一)价值主张设计与传统设计思维的不同    

较之传统设计思维中,人们习惯于从分析问题开始入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探索方案,这其中会诞生好几种解决措施,而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之中的人们,会择优选择解决路径。无数分析法、理论论证法、数据采集法等方法的面世,无疑让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在潜意识中采取理性思维。过度理性思考的弊端就是,会忽略行为主体“人”的感受,人作为事件的主导者及参与者,其人性并未得到极大的释放,反而被抑制。这时,大众开始呼吁“以人为本”。    

(二)价值主张设计实施方法      

“价值主张设计”的方法,主要是在一张纸上进行九宫格划分,在设计伊始就将设计主题进行明确标注(这点将有利于把握设计方向和思考的中心点),同时把设计师和设计参与者等基本信息进行填写,右上角的‘旧期”以及“版本”标注则更有利于把握团队设计进程和设计思考的记录。    

从画布中,我们不难看出,“价值主张设计”直指设计各个环节的核心点。九个不同的格子,用便笺书写后贴在画布上,每一张纸,涉及用户、对应产品、渠道、工程师等不同信息,代表成千上万种可能性的替代方案,这点是为了帮助设计师和设计参与者找到最佳的方案。其中,方形图代表的是客观因素和设计工具的存在,圆饼形图则对设计的主观情感因素进行了细分,在整个设计思考过程中,把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进行良好整合。而使用便笺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利,且可以随时替换。在这整个对于设计的探究中,将帮助我们的设计思维进行推敲,由迸发灵感到整理灵感,由零散趋于完整,由多点多面的切入趋于核心点集中。设计师及设计参与者,在这样一个自由环境中,以平等的方式彼此讨论,进行多方面的思维和信息整理,将会更直接地意识到客户的重要性,也更能知晓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也就是说,整个“价值主张设计”的画布,即围绕大,展开,进一步探讨“价值”。      

(三)价值主张设计的用户本质    

引用自张凌燕在((设计思维一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一书中总结的传统商业思维与设计思维的不同点的对比图,笔者在这张图的基础上,结合设计思维,比较分析了传统设计思维与价值主张设计思维之间的区别。    

将上面两张图进一步对比和对表格进行延伸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当结合设计思维来思考问题时,传统思维和价值主张设计思维,其最终的指向就是“物”与“人”,传统设计思维用产品来反映设计,而价值主张设计思维,则是用“价值”来彰显设计。把整个设计实现的过程,真正落实到了实践中,用“机遇”的视角来分析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思路明晰,不断尝试,进而进行不断地创新,直至解决问题。

五、移动应用中的情感式交互价值主张设计

移动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使得设计师开始更多地换位思考,人与产品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不仅仅是使用关系,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倩感关系。    

价值主张设计,把设计思维中的核心关注点,真正地引向用户本身,这意味着一切设计始于人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更好地为个性化需求服务;而不以事物或者问题为中心,不仅可以规避设计过程中的繁琐和失败,还可以强调始终保持对人的关注,把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标。把对于设计的思考高度提升至人类本身,这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回归—回归自然,回归人性,回归平衡。它将指向更加良性、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以及更加充满愉悦感的生活。

总结    

篇7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现代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会做题,更应该突出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的大多是理论的教学,课堂上几乎全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有实践内容的添加,这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价值,与学科的性质不符,使初中数学教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这种只重理论的教学观念是被时代所淘汰的,是落后的,它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极大地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初中数学教学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才能让其顺利进行,但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学的目标还有很大的欠缺。这种目标的欠缺对于学生来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使其在数学中迷失自我。在教学科研中,对于教学目标的研究非常少,对于教学的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教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源泉。明确的目标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所方向,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有所依托,使学生的学习有所追求。

3.教学方法过于僵化

目前,初中数学面对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僵化。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春风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而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还是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课堂是自己的“一言堂”,考试是一张试卷定成绩,授课时不分对象地“一刀切”,注重知识传授而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十分突出。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各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二、将新课标精神充分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思路中的途径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改革,新课程标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新课标的精神充分融人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这是新课标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改革良好效果的基础。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目标,只有教学的理念得到改进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善,理念的更新是一切改革的开始,没有理念的更新,一切改革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价值。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在考试中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这就使教师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新课标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追求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知识重点的情况下进行内化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一定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问题的设计不应过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进取心,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败感,不利于探索性的培养,同样,问题的设计不应过于简单,如果学生不学习就能解决问题就会给学生造成假象,造成其过度盲目的自信,也不利于自主性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在适当时候给予科学的引导,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热情。

3.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对于教学的科学进行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利用科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指导,才能使数学的教学有所依据,才能使教学有计划性、规范性,这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学日标的制订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基本都能够达到,避免目标太高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要太低,导致学生探索性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同时,教学目标的制订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目标应具有促进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4.加强数学课堂交流的必要性。

首先,从数学学习过程来看,理想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通过学习主体之间的数学交流,博采众长,不但可以及时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全面而准确地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也可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激励学生团结互助,战胜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由于及时发现了学生存在理解上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通过交流得到了及时纠正,所掌握的知识就会做到因果分明,逻辑清楚,结构完整。

篇8

1.教学观念落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数学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学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现代的数学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会做题,更应该突出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重视的大多是理论的教学,课堂上几乎全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很少有实践内容的添加,这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的价值,与学科的性质不符,使初中数学教学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这种只重理论的教学观念是被时代所淘汰的,是落后的,它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极大地阻碍了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初中数学教学只有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才能让其顺利进行,但在我国的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学的目标还有很大的欠缺。这种目标的欠缺对于学生来讲会失去学习的方向,使其在数学中迷失自我。在教学科研中,对于教学目标的研究非常少,对于教学的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使得教学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源泉。明确的目标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所方向,才能使教师的教学有所依托,使学生的学习有所追求。

3.教学方法过于僵化

目前,初中数学面对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僵化。一方面是素质教育的春风和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推进,而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还是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法,课堂是自己的“一言堂”,考试是一张试卷定成绩,授课时不分对象地“一刀切”,注重知识传授而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问题十分突出。有些教师为了应付集体备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只是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分工,没有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只“拿来”不“思考”,形不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缺少“备学生”的环节,对所谓的“经验”和“理念”盲目借鉴,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二、将新课标精神充分融入初中数学教学思路中的途径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改革,新课程标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将新课标的精神充分融入初中数学的教学当中,这是新课标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改革良好效果的基础。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目标,只有教学的理念得到改进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善,理念的更新是一切改革的开始,没有理念的更新,一切改革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价值。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在考试中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这就使教师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新课标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追求学生的数学学习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把握知识重点的情况下进行内化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与策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探究。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对象,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予一定有探索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问题的设计不应过难,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进取心,容易使学生产生失败感,不利于探索性的培养,同样,问题的设计不应过于简单,如果学生不学习就能解决问题就会给学生造成假象,造成其过度盲目的自信,也不利于自主性探索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能力范围之外的问题,在适当时候给予科学的引导,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热情。

3.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引领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对于教学的科学进行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利用科学的教学目标进行指导,才能使数学的教学有所依据,才能使教学有计划性、规范性,这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基本都能够达到,避免目标太高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也不要太低,导致学生探索性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同时,教学目标的制订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目标应具有促进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作用。

新课改的目标是充分改革现在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理解新课标改革的精髓,将新课标改革的精神充分融入实际教学当中,这样才能保证新课标改革的意义,有利于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复.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石国华,张王军.加强数学过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11).

[3]卢宗平.浅议初中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其原因[J].吉林教育,2009(11).

推荐期刊
  • 探索
    刊号:50-1019/D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诗探索
    刊号:--
    级别:部级期刊
  • 艺术探索
    刊号:45-1077/J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情报探索
    刊号:35-1148/N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