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8篇

时间:2023-07-02 08:24: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张艳博(1973-),男,河北保定人,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副教授;赵英娜(197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副教授。(河北 唐山 063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服务于高校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YGH201102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19-02

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重点的学科竞赛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科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引导高校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且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鉴于目前各种学科竞赛种类繁多、组织部门各不相同,对于竞赛举办目的也不尽一致。针对学科竞赛体系进行了五年实践研究,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1]竞赛的项目种类、竞赛的目标定位、竞赛形式设计是推动相关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手段;竞赛的有序开展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展知识面、有效提升创新能力的前提基础;清晰明确的竞赛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因素。

一、构建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平台

1.设立创新学分激励学科竞赛开展

将创新学分制度引入河北联合大学新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第二课堂创新学分为必修环节,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是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的主要途径。创新学分制度要求提高了广大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学科竞赛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从最近几年的开展情况来看,学生参与范围逐年扩大,目前每年参与竞赛活动的学生达到8000多人次,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校—院齐抓共管,促进学科竞赛开展

学校教务处作为高校核心职能部门,负责全校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全面管理和统筹安排,广泛开展校级学科竞赛、鼓励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使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在全校范围内有序开展。

(1)不同类别学科竞赛的开展。根据各项学科竞赛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侧重不同,在设立校级学科竞赛项目时,考虑了将竞赛按照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综合素质提高等多类别进行,真正使学科竞赛将课内、外课堂有效衔接在起来。以公共基础课程为平台设立的大学英语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等,注重学生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学习和推广;学科基础类竞赛如化学综合类、力学综合类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物理竞赛等,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为目的,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专业基础类竞赛,如电子设计、测绘技能、工程训练技能竞赛等,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注重巩固和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艺术作品大赛的开展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展示个人艺术才华,在丰富校园艺术文化氛围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不同层次学科竞赛的开展。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相关单位组织的各种竞赛,使之成为高校相关专业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2, 3]在竞赛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承办学院必须组织学生广泛参与校内竞赛或选拔,择优推荐参加校外学科竞赛,以扩大学生参与面。采取了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层层选拔推进的原则,通过每年定期举行的校内学科竞赛选拔优秀的选手,再经过集中培训等方式正式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在学校大力宣传和二级学院积极配合下,各项学科竞赛活动在河北联合大学规模发展迅速、学生反响强烈、受益面较大、颇具影响力。

3.创建学科竞赛网站,搭建信息化平台

由于各种竞赛项目种类多,学生参与量大,过程管理多,因此,建立开发与之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尤为重要。因此河北联合大学专门建立开发了“学科竞赛”网站,定期为学生各种竞赛信息。

通过“学科竞赛”网站,学生可以进行网上报名、了解最新竞赛公告、查询创新学分等等。通过使用学科竞赛网上报名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和竞赛组织者,尤其是报名数量比较庞大的竞赛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报名信息的准确度。通过网站各种竞赛信息的传递,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使竞赛开展更加顺畅便捷。

二、构建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竞赛的形式和内容决定了以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能否实现,清晰明确的运行程序是学科竞赛能够高效顺畅的重要保证。经过对校级学科竞赛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河北联合大学逐渐形成了规范有序的学科竞赛运行程序。

1.竞赛前期广泛宣传

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始,所有竞赛组织者将本学期的竞赛做一个竞赛计划书,教务处根据学科特点对所有开展的学科竞赛在比赛时间上进行统筹安排,统一。让同学们合理安排时间,有侧重地按兴趣选择参与的竞赛活动,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竞赛比赛前一个月左右,竞赛承办学院开始对竞赛进行广泛的宣传,吸引学生参与到竞赛活动中来。

篇2

200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意见》,“从2008年至2012年,市教委继续深化实施‘人才强教’计划,加大对杰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资助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力度”。2009年,北京市财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梁露教授申报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课题获批。作为同批次课题中唯一一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梁露教授带领她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队伍,对北京地区相关院校、企业等展开深入调研,到“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参观学习,了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课题组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我刊(省略)本期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希望对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启发。

梁露,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院长。编辑出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实践(第2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实践上机指导教程(第2版)》《多媒体案例教程》《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多部教材。撰写发表《结合财贸特色培养广告设计人才》《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是教育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用庄子的哲学思想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等多篇论文。近3年来主要承担“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示范校建设方案”等课题。2005年获“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0年获“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称号。

课题申报背景:外部机遇+个人准备

200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局和财政局决定在“人才强教计划”基础上,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通过5年的重点建设,努力创造条件,引进、聘请150名杰出人才到北京市属高校工作;为50名高层次人才、150名创新人才和300个创新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1 0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提供国外访问、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机会;为20 000名左右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更新教育观念的机会。”在详细了解了该计划主要内容和各项要求后,北京财贸职业学校广告艺术学院院长梁露教授结合自己在学校网络中心工作时的切身体会,决定申报此课题。

梁教授在学校网络中心工作时经常做采购项目,她发现有些资金花得不够“精致”,虽然大部分资金用于教育设备配备与教学条件改善,但还存在小部分资金使用“不严谨”现象。例如在做计划时由于时间仓促,使得计划不够精准。“那时,我已经认识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2007年,担任艺术学院院长一职后,梁教授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而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实践教学环节。联想到在网络中心工作时的经历,梁教授开始思考将之前在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人才培养中所需要的实践条件相结合,构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当机遇来临时,梁教授由于准备充分成功申报了该课题,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预期目标:构建科学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

1.课题研究的三个依据

(1)首都北京的发展定位。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带动此领域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模式取决于培养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切合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工学结合”的途径,深化“工学结合”的层次,因而需要建设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3)高职教育管理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必要改革当前的管理体系,使高职教育更科学、更高效。“作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者,我们不能乱管、乱建、乱花钱,而应该将资金用在实处,使管理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梁教授这样告诉笔者。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情况;(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情况;(3)管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实际内容。梁教授希望通过三项研究解决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个关键问题:(1)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作用有哪些?(2)一个标准的培养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哪些要素?(3)如何做到科学的管理,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大效用?“这三个关键问题都是我比较关心的,解决这三个问题将解开我之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3.预期目标成果

通过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梁教授拟达到三个目标:(1)撰写一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调研报告;(2)完成一个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3)编写一套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

广泛调研,为创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收集资料

目前,高职院校中有多个专业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如广告设计、动画制作、摄影摄像、印刷出版。考虑到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多样性,梁教授决定将课题放大,发动10名教师成立课题组,开展广泛调研,力争使最后的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调查,课题组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区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职院校有25所,课题组分批次对这些学校进行了调查。“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12所学校的调查工作,问题涵盖学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水平、主要课程、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管理制度等。”据梁教授介绍,2012年,课题组除完成2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外,还将收集与整理北京地区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中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为构建突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脱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应当了解企业的需求,使学生掌握行业先进技能。在对学校进行调查的同时,课题组还组织师生对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企业规模、主营业务以及员工来源和能力要求等。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北京市创建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个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关设施及配套服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展调查,也成为梁教授201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缩短培养与使用之间的距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针对毕业生个人发展的案例研究。课题组不仅关注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和需求,还跟踪研究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通过了解毕业生的薪金待遇、对某些能力的认同度、工作体会等,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模式。“调查研究不是目的,课题研究的所有工作最终要归结到人才培养中来,这既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目的。”

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尝试生产性实训

截至2012年3月底,课题组已完成50多个分析表,公开发表6篇(含本次专题中的5篇论文)学术论文。梁教授并不满足于这些阶段性成果,她领导的课题组正在着手实施一项大工程――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引入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

梁教授介绍,可以将生产性实训理解为另一类“工学结合”,它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从事不同的工种,例如同一个班的学生在企业中有的负责营销,有的负责策划,有的负责设计,等等。在传统的“工学结合”教学中,校企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校企之间将成为一个经济实体,双方将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和企业经营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比‘工’和‘学’的问题复杂得多。如果顺利,到2012年年底,我们就可以使广告公司开起来,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将生产性实训引入高职教育体系,“完成了从一般的课堂教学到实训室实训再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三个阶段,学生的能力相比只在机房模拟训练将有很大提高。”

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56-01

引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加强对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充分的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的主旨与核心。而高职院校的办学主旨就是开展应用技术的教学,核心就是保证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的意义

1.1使高职教学管理系统更加具有适应性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可以充分的进行相关的教学课程的设计。这就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要切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满足技术科学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课程的设计与理论知识的逻辑规范有机的融合于一起。另一方面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不能只是单纯的采取一棒子打死的设计理念,而是相应的在教学管理等过程中充分的融入学生的个性化的需求,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可以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进行对相关技能要素的探讨,把专业作为设计的初衷,进行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课程设计具有适应性,进一步的提高关于学生的主体价值的思想,使学习者的创造性实现最大化,强化学生的发展空间与能力。

1.2转变教学模式

在进行教学工作时,要保证学生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僵硬化,突破教学空间上等等束缚,与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的把校方的教学资源整合于一起,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进行教学共享时,带入相关的互动、管理、维护等问题的解决办法,进一步的拓宽学生的受教育的时间、空间,真正的发展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的途径

2.1优化高职教育的学籍管理体系

对学生的学籍管理作为教学管理中核心工作的部分,要充分的把握好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相应的提高院校学籍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可以进一步的强化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与质量,可以有效的对教学效果进行维护,保证教学内容的开展,实现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对学生的学籍管理的工作中要充分的融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上要充分的适应技能性、职业性、可操作性的需求。建立一个弹性的学习制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培训模式,在学分制、选修制、多证书方面建立一套符合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学籍管理的体系,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过程管理控制结合目标机制的手段,进行分工负责制比如院系的二级管理的分工等,在管理中体现学籍管理工作者的高素质与高水平的技术管理手段。

2.2创新高职教学的课程管理体系

在对教学课程的管理工作中充分的体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求。课程管理体系是保证教学模式进行开展的关键,也是教学管理进行的主要依据与基础。要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高职教育的课程管理体系,就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高超的素质,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在对课程的管理中充分的融入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处理 知识、技术、素质三之间的关系,在对课程的开发上要遵循调研社会需求,再到分解工作岗位,然后至分析工作任务,再到教学的转化工作,接着就是确定课程的模块,然后就是标准等等编写设计,最后就是制定相关的方案。以课程实际工作为导向,以对技术应用能力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要保证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块、职业竞争能力的模块得以充分的实施。

2.3保证教育的师资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老师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的引导者与承担者,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科学与否与教学模式的进度息息相关。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高职教学师资队伍管理体系的建设要时刻的融入以课程定老师的原则,来开展师资队伍的构建工作。第一步就需要老师要有与课程设计相适应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的素质能力,在掌握专业的知识技术之余,还要了解行业的特性,以及相关的职业标准,在课程的开发上,懂得如何对实习内容进行有效的指导、便于之后的专业操作的训练。第二步就需要老师达到既是院校的教授,又是行业的专家的双师结构,能够灵活的在学校、企业之间来回流动,在充分了解行业的变化情况之下,科学的开展教育活动。第三步就是吸收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老师,专家兼职教授的比例,形成一个有高专业水平的兼职老师参与的教课机制。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作为复杂的一项工程,我们简析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的意义以及相关的建设途径,以期更好让高职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更有效的进行,适应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何良胜.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5,10(28):13-14.

[2]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4,23(48):26-27.

篇4

目前,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的师资队伍不足。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工程背景,无法胜任创新实践教学。同时,由于学校的各种考核制度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多数教师倾向于做科学研究,不愿意参与本科实践教学,导致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的教师数量极少。其次,创新实验室需要全天开放,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因而需要增加师资,也增加管理教师的工作时间。(2)管理方法陈旧。创新实验室创建之后,还是按照以前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没有合理、科学地运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导致在人员、设备等方面的管理比较混乱[5-6]。(3)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许多高校的创新实验室只是以学科竞赛为驱动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没有计划性和延续性,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系统性培养的体系。(4)缺乏评价和相应的考核机制。创新实验室没有合理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大多数情况是根据学科竞赛所获得的奖励情况以及设计作品功能的完成情况来考核,没有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进行过程性考察。

2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了能让创新实验室高效运转,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且完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近几年的创新实验室实践工作,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指导、师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7-9]。

2.1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

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管理体系。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学生作为创新实验室的主体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该工作包括对实验室成员及仪器设备的管理,新成员的招录、培训,规章制度的完善等。该管理模式有利于实验室的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能有效解决创新实验室管理师资队伍不足、教师时间不充裕以及创新实验室全天候开放的问题[10-12]。该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1实施原则

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原则进行。学生作为整个创新实验室管理的主体,要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学生作为管理者,不仅要管理好各自负责的实验室,还要为实验室的培训做出计划安排,为整个实验室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管理人员,高效地管理实验室;教师和学生要深度融合在一起,随时随地沟通,指导学生解决实验室的各种问题,促进创新实验室健康发展。

2.1.2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

在学生管理人员的选拔方面,所有学生管理人员必须是从长期在创新实验室学习并参与多项大赛的创新实验室成员中挑选。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从参加多次大赛、具有丰富技术经验、拥有强烈责任心且已经获得保送研究生名额的大四学生中选拔。这样的学生没有找工作或者考研的负担,有更多精力参与到创新实验室的管理中;同时,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较好地为团队提供技术指导。各个创新实验室的主要负责人优先考虑已经取得保送研究生资格的大四学生,或者极少数品学兼优、学有余力且责任心强的大二、大三学生担任;各个创新实验室同时还要配备1名品学兼优、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大二或大三学生担任辅助管理人员,为培养下一届创新实验室负责人做好准备。

2.1.3权责明晰,相互监督

创新实验室学生总负责人要对创新实验室委员会负责,要管理和监督各个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开展各自的工作;创新实验室学生管理人员要监督学生总负责人的行为,同时,认真负责地做好各自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实验室成员的选拔与培训、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经费预算及管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撰写等。整个实验室的所有活动全部由学生来策划,教师负责内容审核,由学生负责实施。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协调实验室与其他各部门,争取各项经费,解决学生管理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负责教师要及时与管理人员沟通,定期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会议,共同总结和商讨创新实验室各项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分析、解决当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2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高校创新实践人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创新实验室需要组织丰富的、系统的培训内容,并且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培训,这无形中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占用了指导教师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创新实验室师资少的问题,同时要保证创新实验室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13-15]。根据新疆大学创新实验室运行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其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该培养体系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在整个培养模式中,学生是主要的载体,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在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包括课程培训、项目参与和学科竞赛。在课程培训中,培训人员是由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成员承担,一是可以缓解实验室管理教师少的问题,二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能够更加积极,能大胆提出和讨论问题。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全程参与完成,高年级学生负责“传、帮、带”低年级学生。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都要积极参与,负责引导学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要积极沟通,和学生进行深度的融合。(2)阶梯式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了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稳步提升,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其进行系统的、逐步的培训,打造一个全方位、层次性、进阶型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本培养体系主要分为4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针对大一年级或者大二年级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由实验室负责人安排高年级学生对其进行系统的基础课程培训,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电路分析等课程。第二阶段是将前期培训合格的成员分配到项目梯队中,进行一年的项目实训培养。第三阶段是将第二阶段的合格成员选拔到学科竞赛团队进行系统性锻炼。经过前三个阶段的培养,成员应具有较高的软硬件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以及系统工程能力。在第四阶段将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3)层次化的能力评价体系。在能力评价体系中,不再只以大赛成绩或者作品完成度作为考核指标。需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强调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考核方式,其中,结果占40%,过程占60%。过程考核从5个方面进行,包括自主学习能力(20%)、创新能力(20%)、文稿撰写能力(20%)、协同能力(20%)和综合能力(20%)。

3实施效果

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教师学生深度融合的高校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在我校创新实验室已经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实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实验教学中心的成效

由于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加上指导教师的积极引导,有效保障了我校创新实验室每年约120名新成员的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约26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完成;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学科竞赛顺利参赛以及科研项目的完成。有效解决了实验中心参与创新实验室管理和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问题,使得指导教师有更多精力进行更高层次的管理和设计,有更多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学生的深度融合方式,利于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的积极交流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开拓了教师的思维。

3.2学生的收获

创新实验室学生负责人经历了从学生到管理者的过程,通过自身培训、给低年级学生培训,以及参与创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学生负责人在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讲授能力、沟通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创新实验室的学生通过参加这些培训,养成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形成了兢兢业业、踏实工作的品格,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另外,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创新实验室的活动,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保送研究生的名额。

3.3创新实验室获得的成果

在近三年的实施中,我校创新实验室获得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三等奖3项;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二等奖1项,西部赛区一等奖1项,西部赛区二等奖6项,西部赛区三等奖3项;成功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48项并获批32项,完成横向课题1项;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学生200余名。

篇5

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优先发展教育已成为举国共识。党的十报告强调了职业教育的“现代”属性,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以新的方向。[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加以革新,从而适应新发展格局所提出的改革要求。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适时调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夯实根基:强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

高职教育的基本宗旨在于,为社会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提供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换言之,从高职院校走出去的学生必须能够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彰显自身技能的实践性、实用性、对应性。[2]考虑到现代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多元性、层次性,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应予以进一步巩固与强化,达到先“固本清源”,再“开枝散叶”的效果,避免以偏概全、顾此失彼。一般而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性能力如下。

(一)职业通用能力

指在校大学生和未来的旅游从业者均应掌握的基本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文案写作能力、自我学习与知识技能更新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承担职业通用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信息应用技术基础、旅游概论、旅游地理、导游基础知识、经济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与听力、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

(二)职业专项能力

它指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必须掌握的旅游企业工作的专业技能。具体而言,职业专项能力包括娴熟的岗位服务技能技巧(如导游带团技能、景点讲解能力、景区服务和管理能力、酒店服务能力以及工作计划的制定能力、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岗位督导工作能力、自我和员工的激励能力、资源的协调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外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承担职业专项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公共关系、现代酒店管理、会展事务管理、旅游策划实务、会计实务、民俗旅游、旅游专业英语等。

(三)社会适应能力

该能力指旅游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包括强烈的旅游行业职业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该能力还涵盖了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承担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任务的主要课程包括旅游文化学、美学、口才学、心理学、社交礼仪等。

上述能力的具备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内在质量能否达标,并为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基本能力体系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但不能随意动摇,而应予以坚持、巩固。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对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清理、创新,避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敢于淘汰某些与时代需求存在明显脱节的知识构成或理论成分,确保该体系自身在知识结构、知识内涵上的先进性、时代性。

二、强化辅翼:注重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能力的拓展

立足于坚实的基本能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应落在专业能力的增长(拓展)上。[3]“拓展”能力就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有效使用基本能力,进而对其进行“增值”的能力。这一能力由下面几项分属能力构成。

(一)技能融通能力

指对具体而微的知识、技能做有力的、灵活的综合、集成和自我转换,根据实际工作的开展情况做出积极反应的能力。换言之,技能融通能力就是技能“内化”、为我所用的能力。当下,各个行业对从业者的技能融通能力都提出了颇高的要求。“一专多能”不仅是字面上的提法,更是工作中的要件。以单个导游员为例,他(或她)所担负的任务并非单一的景区讲解或景区服务,而是相比之下更为庞杂的旅游现场接待、旅游资源调配,甚至包括旅行社基层行政管理等事务,这无疑对其口头表达能力、策划与组织能力、办公软件使用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细部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有鉴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积极调动已有能力,形成新的能力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知识转化能力

指对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知识加以转化,将它们提炼、萃取后变成较为出色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的实现,离不开三大要素:一是学生自身的危机意识与求知意识,或者说,对从事旅游管理职业的天然敏感和满足敏感所需的知识(技能)获取冲动。在危机意识的刺激下,学生会拥有时不我待、自我上进的动力。同理,在求知意识的作用下,学生乐于、急于获得新知,对崭新的外部信息保持足够持久的关注力;二是培养方建造的转化机制。就本省内多数高职院校而论,知识转化机制主要由实习实训平台、校企互动合作构成(应承认的是,和职业教育相对发达省份(苏、浙、闵、粤等)的高职院校同类机制相比,该机制在构成主体数量、转化效率这两大指标上明显落后,其症结在于本身的职教集团化办学程度偏低,继而在某种意义上阻滞了转化机制的优化过程);三是培养方委托特定的培养者(教师、兼职专家等)对受培养者的系统培育。包括课堂教学、旅游企业内的流程熟悉、案例参与、实地上岗、分阶段实践目标达成及效果评估等。

(三)创业(创新)能力

指在技能融通能力、知识转化能力的基础上,深化个人素质,使自己具有独力的业务处理能力或自主运行相关经济实体的能力。用新近流行的方法来表述,那就是少数素质超群、能力卓越的学生在适当的时机,把握机遇,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自己为自己打工”的同时为社会做贡献。

三、芹献之论:提升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能力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

(一)打造专业实训的动态管理体系

2000以来,安徽省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加大了实训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并将其主要分为(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导游业务专业技能实训、旅游企业管理实习、旅游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等模块。实训环节的开设、实训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围绕前述能力体系的建设来进行。就实训管理体系建设而言,打造动态的实训反馈机制势在必行。

实训反馈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分为实训稳定程度评估及实习者与相关流程耦合度评估。实训稳定程度评估考评的指数有三:一是旅游管理专业参与实训的忠实程度,考察内容包含旅游管理专业派出受训学生的总体质量、专业师资配合实训的力度(频次)、受训双方在合作关系上的良好程度;二是实训单位(如合作企业)对受训者的接收力度(含接收人数、安置岗位的重要程度、分配给受训者的企业资源总量);三是实训程序的完整度,考察的是实训全程发生故障、障碍的几率及排除障碍所采用的方法和损益度;实习者与相关流程的耦合度考评的是受训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所属专门岗位上相较此前的在岗人员梯队当中所处的层次,尤其是学生在各个受训阶段的综合能力递增(减)情势,继而立体化地反映该受训者的能力发展轨迹。综言之,实训反馈机制带有鲜明的多维、动态特征,相较其它机制,最能描摹、检测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本体当中最生动、活跃的活力因子,故而它的建设价值不言自明。应注意的是,实训反馈机制建设要坚持常态化、动态化。为此,实训的委托――承接双方都应及时对受训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督查与关注,凭借情况通报、数据共享、双边协商、教师驻点等途径,切实履行实训宗旨。

(二)妥善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以赛促学

可以说,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既有利于把多年来学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经验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又利于检验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成果与技能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离不开职业技能竞赛平台功用的发挥。[4]由此,妥善利用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显得颇为必要。但不应讳言的是,职业技能竞赛的组织、参与难免有精英化之弊。为了兴利除弊,旅游管理专业应侧重于参赛高级别大赛的后备选手的“普选”,把突击式的选拔改造成日常式的、观测式的轮训,实实在在地扩大竞赛的参与面,多组织专业基础层面上的常规赛、校内赛、年级赛,缩短比赛周期,增大比赛的竞赛度,佐以面向全体专业学生的竞赛辅导和形式多样的才艺展示,藉此尽量唤起绝大多数学生搞好专业学习及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自觉性。

(三)以专业为基点,建立多向、复合的经验交流平台

经验进步的根源在于兼容并包的交流。旅馆专业的实操性远远大于理论性。单就导游一门学问来讲,闭门造车的结果注定是“出门不合辙”。在很多时候,课堂培养的往往是应试的高手,而他们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不啻千里。真实环境对从业者的磨合与砥砺才是造就英才的熔炉。然而,横贯在广大在读学生面前的难题――时间差,总是会使他们手足无措、无从下手。“老人”(有常年从业经历,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士)带“新人”(准备进入旅游管理职场的各年级学生)似乎因象牙塔围墙的阻隔而丧失了应有的效能。这便为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者设置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待决任务:“破墙”,推倒拦在校外“老人”和校内“新人”之间的通讯屏障。为此,除了必要的媒介手段(各类网络交互平台)之外,沟通效果较好的校外专家座谈会、优秀毕业生返校座谈(演讲)会、专业课师生交流会等等,都可以予以普及。

篇6

【关键词】高校;创新型人才;教学管理

急速发展的知识、信息、经济、科技以及教育体系早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特点。要强大综合国力就必须将这几个特点不断创新。其中高校教育的创新则是知识、信息、经济以及科学发展的前提。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成为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目标,而高校要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就必须先对教学管理体系做出创新,改变一些制约性的传统管理模式,努力的构建新型的教学环境和机制。

一、高校教学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对高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高校招生越来越困难,问题学生越来越多,怎样在这样紧张竞争力极强的环境下谋生存、谋发展是目前高校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和重大课题。以下几点是高校教学管理为什么需要创新的原因:

(一)高校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教育体系创新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学几乎年年扩招,试图将以前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一形势体现了当代高校对创新的需求。为了能适应高校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管理必须得首先做出改变。要建立起多样性的、多层次的、灵活的教育管理体系来应对生源水平差距大的问题。为了优化教学配置,加快管理创新,各高校还必须建立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全面的管理机制。

(二)先进的高校教学管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竞争,是这个时代最关键也最具代表性的词语,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科技发展的竞争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才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根本。要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发掘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践能力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打破或放弃一些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给以他们更多思想上的空间,先从心里和思维上获得管理上的突破。

(三)只有对高校教学管理进行创新才能推动高校教育的创新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都开始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这要求教学管理也相应的做出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是整个教育体系得到平衡的发展。只有创造性的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推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以开放性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加快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积极的探索教育管理的方法才能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二、怎样科学的培养创新性人才

当今社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具有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新型人才更是我国现在所培养的首要对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在日益的增加,对人才所具备的特征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在当前高校教育创新的体系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再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课程培养,而是更多的科学与人文的教学理念培养。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这三个教学目标都是有人才培养这个目标衍生出来的,而对创新型人才最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也应该是科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这几个目标都有效的结合起来,最终达到社会平衡发展。

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来看,重知识、轻能力培养一直是高校教育里最大也最难以改变的问题。虽然这几件来有很多高校都已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知道实践能力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所以很多高校开始设立一些有助于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课程。可实际上这些课程形同虚设,因为在没有引导人带动的情况下,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去,他们更习惯于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实践教学早已普遍的被弱化,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三、如何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

要进行教学管理的创新,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高素质着手,以特色化的管理为基础才能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利用科学的发展观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要想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先制定全面的科学教学管理观,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第一教学计划,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支持并鼓励对学生的创新思想,也要鼓励他们大胆的猜测和质疑。教师不再是教材的代言人,而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潜力的引导者。改变管理观念,将核心放在创新能力的发展上,给以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空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行为创造更多有力条件。

(二)智慧的教学管理模式

一直以来,对高校的管理模式都存在着相当多的争议。例如保姆式、警察式、师长式等等,这些学生与教育管理的关系,大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缺点与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就是传统和偏激的管理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实际上,要想改革要想创新,除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之外,智慧的管理也非常值得提倡的。这种模式主要是平衡学生与管理之间的关系,不要让管理模式显得那么严肃那么死板那么强势,也不要让学生那么惧怕那么柔弱,而是应将这两适当的相结合,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柔性的管理才是学生最能接受的,在柔性的教育管理中争取最大的利益和能力,从而使校园的秩序和工作环境都见得愉悦和谐。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在教学模式上首先要以素质培养为基础,再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懂得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引导方式,这一点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只有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创新思维引导。拥有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团队,将会成为高校的一大笔软实力财富。

总 结:

综上所述,当代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是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础,人文的、科学的、智慧的教学模式才能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必须依靠一个创新的开放的教育管理体系。校方应该加强教学环境的建设,强大具有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孟晓哲.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管理研究[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3):10-11.

[2] 刘毅,郎玉屏.强化高校学术管理培养创新型人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0):279-282.

[3] 罗世银.学分制下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

篇7

管理人员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具有“强中间,助两头”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对其培养过程中,国网山西电力不断创优培训文化、创新培训管理、创美培训环境,用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着力构建“五纵四横”培训体系。即以主任级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县公司班子成员、青年领军人才、机关本部管理人员为五个人才系列,以高度(引领性)、深度(专业性)、宽度(综合性)、跨度(持续性)为四个知识维度的“五纵四横”培训体系,努力跨越管理人员“重业务轻思想”、“重经验轻创意”、“重理论轻应用”的“三重门”,为公司创建“两个一流”现代企业、实现晋段跃升,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围绕“三个注重”,积极探索管理人员培训规律

一直以来,国网山西电力都把探寻管理人员培训规律作为培训工作的把握核心。近年来,公司努力加强培训的需求调研、方案策划、组织实施、评估反馈的闭环管理,并在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坚持对重要干部进行组织调训、聘请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培训教员、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与调查研究紧密结合等等。

注重调研培训需求,不断创新培训理念

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管理人员培训规律,要在搞好分类培训和按需培训上下功夫。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管理人员培训不能“一锅煮”,必须区分对象,针对个体全面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分层分类地组织培训,也就是说要按需培训。

公司组织精干力量广泛开展调研取经,经公司人董部、人资部、思政部多次研讨、修改,针对不同层级的学员,创新培训模式与方法,确定培训方案。公司经过认真分析培训需求后,针对不同对象,开展重点班次培训,即主任级领导干部、青年后备干部、县公司班子成员、青年领军人才、机关本部管理人员的“五纵”。公司在各层级管理人员培训过程中不断创新培训理念,引入新思维,着重解决学员工作实践与理论知识相脱节的问题,提高管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力,培养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突出公司发展、“三集五大”建设主题,提高学员的思考能力,加强学员相互研讨、交流,得到了学员的一致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注重改进培训手段,不断创新培训方式

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管理人员培训规律,也要在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专题和不同内容,采取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在改进课堂讲授的同时,可采取现场教学、行为体验等方法和挂职培训、社会调研等方式,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近年来,国网山西电力在深化沙盘推演、情景模拟、学员讲坛、体验式培训等多种方式的基础上,做了大胆尝试。例如,在主任级领导干部培训中将无领导小组讨论训练法引入课堂;首次在主任级培训班的培训中进行案例征集,学员根据各自的工作及典型事例整理成篇,形成最佳实践案例,集结成册,素材丰富,实用性强;在青年后备干部培训中从2011年开始深入采用素质测评技术,对青年干部胜任力模型进行完善,为公司管理人员的素质测评与胜任力模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县公司班子成员培训中引入行动学习法,学用结合,提升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在机关本部管理人员培训中引入的管理教练培训方法,帮助学员心智模式改变、认知本我。

注重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提升培训品牌

做好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积极探索管理人员培训规律,还要在课题研究上下功夫。公司把课题研究当作生命工程。阐释公司科学发展思路的《和谐执行》、《规划希望》、《幸福发展》的研究工作已结束,并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公司加强与国家相关机构和出版媒体合作,为中国电力行业发展、人力资源优化、职工教育培训科学化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公司与中电联、电力出版社合作完成《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2》“电力人力资源”部分撰写工作;为教育部国家级课题《行业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总课题撰写4万字研究成果;应国家教育部邀请,研发《全国院校技能作品评价与管理系统》软件并被全面应用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的作品评价和数据管理。编撰了《全国电力行业2011年人力资源数据及分析报告》,2012年在远程培训方面获得国家教育部表彰,“科学研究成绩突出”、“在科学研究、行业企业教育培训、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远程培训品牌名扬系统内外。

围绕“三个严格”,保障培训工作高效有序

国网山西电力把从严从紧、科学有效的培训管理作为保障培训工作高效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培训班班风好、培训学员学风好得到公司领导、培训学员的一致认可。

严格规范培训管理,确保培训效果

严格规范培训管理是完成培训工作的前提。为确保培训工作求实效高质量,公司探索出了螺旋式循环管理方式:培训前开展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结束后评估、回访、听取回馈意见——汇总分析调整改进——需求调研……力争做到不仅起点高而且一期比一期培训效果好。

在重点班次全面实施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培训期间“六不准”,考勤每天六签到,早操晚自习雷打不动,形成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四自”管理模式,参加培训的学员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铁军”。从2009至2013年,每年公司举办一期青年干部培训,凝练铁军队伍。以“三基本”、“五当代”为基本内容,侧重理论武装、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抓工作落实的能力、勇于负责的能力。使青年干部在德、才两方面得到加强。特别是首创的青年干部“2+1+6”培训模式在国网公司系统产生良好影响。目前,受训学员已成为公司生产、管理岗位上的主力军。严格、规范的培训管理在青年干部培训过程中得到集中体现。

严格整肃培训作风,提振培训士气

严格管控培训作风是保障培训工作的必要条件。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国网公司“五不一禁”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严格校规、校纪,从紧安排教学,引导教师、班主任等相关人员做好学员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并将相关规定、要求向主办单位与参训学员进行说明,强调在培训中不安排会餐聚餐,不安排合影留念,不制作背景板,不摆放花草和水果茶点,不配置洗漱用品,不以任何名义组织旅游和发放纪念品,从而转变了培训学风,同时也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培训效率,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学员的好评。

严格保障培训服务,提升培训质量

在培训班服务保障方面始终坚持星级标准化服务理念。与准军事化管理相辅相承,通过加强服务保障人员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培训,规范服务工作的流程和服务标准,采取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多种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考核,保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和提升。公司始终树立一切工作以学员为中心,坚持“服务至上”、“酒店化管理,星级化服务”的理念,强化“温馨细微”的特色化、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为学员提供了品种多样的饭菜,清洁舒适的环境,受到公司领导、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

围绕“三个加强”,服务公司管理人员培训大局

国网山西电力把建设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可靠的远程培训网络作为服务公司管理人员培训大局的重要措施。强有力的科技、信息系统应用在国网系统内处于领先地位。

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服务培训全过程管理

公司坚持“完善标准、过程监控、绩效提升”的理念,构建有行业特色的培训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融汇企业管理文化,深入贯彻ISO10015质量管理标准,积极推进培训标准化建设,完善培训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形成了科学规范、高效完整的培训标准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培训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深化应用公司统一的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需求调查、设计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及持续改进等各环节的可控、能控和在控。2012年实现了培训项目100%的一级评估,实现了要求的二级评估。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培训品牌创建

公司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建立了一支理念先进、素质卓越、能力突出、水平一流、业绩显著的专兼职培训师队伍,使培训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努力打造培训品牌。公司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开展教师赛讲活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试讲、讲评活动,打开教师业务成长通道,完善教师成熟课题走向讲台、走向远程培训平台制度。实行2012年领导干部带头讲课制度,发挥表率示范作用。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培养、历练教师队伍,让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享誉三晋、走向全国,服务于创建公司培训品牌的大局。

加强远程培训网络建设,服务学习型组织创建

篇8

关键词:职业发展导向;应用性人才;工商管理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2-0036-03

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量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要求高等院校在本科层次上能培养出大批在素质、能力、知识等诸方面都适应生产经营一线工作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但我国的本科教育大多定位于学术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大(高林等,2008)。同时,有关本科层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导向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还有进一步梳理与探讨的必要。基于此,本文以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结合江苏理工学院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就如何有效地构建职业发展导向的应用性本科人才多维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作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模型构建

(一)应用性本科人才的职业发展培养导向

关于应用性人才,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季诚钧,2006;杨兴林,2007)。但无论如何分类,实践创新能力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要求(贡福海,2013)。本科应用性人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应用性本科教育关注的焦点是尽可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为其将来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王秋红,2008)。江苏理工学院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学生进入职场后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企业部门经理”,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有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要求为指导,从企业对“企业部门经理”的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本科人才。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模型

在一个企业中,部门经理处于企业组织架构中的中层位置,是上级部门的决策信息提供者和命令执行者,是其他部门的服务者和配合者,是本部门的管理者。企业部门经理的德、能将决定着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要想成为企业的部门经理需要具有多维能力:在境界维度方面,要有做经理、坐经理、作经理的能力;在结构维度方面,要有核心能力、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在层级维度方面,要有基础、中级、高级和专家级能力之分。在对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部门经理”的能力素质调查结果,提出企业部门经理培养导向的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多维能力结构模型,如表1所示。

就境界维度而言,“做经理”是指所开展业务的各环节都亲历亲为,这就要求企业部门经理熟练掌握该部门各项工作的要领;“坐经理”指不仅自己要做业务,还要率领和指导员工开展工作,并引导员工融入到团队中;“作经理”就不需要自己具体从事某项业务,要为团队确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部门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前两个阶段是达到第三阶段的必要前提。企业部门经理的“做―坐―作”过程,显示的是对不同层级和结构能力的要求。

就结构维度而言,“核心能力”是作为一个企业部门经理所必需的、基础且重要的能力,无论其所在何种部门或是承担何种岗位都是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是依据部门经理所在的岗位,或是部门类别不同而需要的专业知识、技巧及能力;“领导能力”是指能带领团队不断前进的能力、留住好下属的能力等。

不同的境界维度在各个结构维度上,所要求的层级维度存在差异。例如,企业的营销部门经理在“做经理”时,需要初级“客户导向能力”、中级“团队合作能力”和高级“市场分析能力”、“新市场开辟能力”;到了“作经理”时,各结构维度的能力均提升为高级乃至专家级。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设计

(一)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总体框架

为了便于学生更早、更好地融入社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基于企业部门经理培养导向的应用性人才多维能力模型,我们从理念层、载体层、服务层、平台层、设施层五个方面构建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既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等主要环节,也包括课外创新创业体系建设(黄爱华,2013)。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是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合理的师资结构是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为此,我们优化了理论课程体系,强化了“身心元素”和“科学元素”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并将企业教师、社会培训师融于学校师资队伍,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对接。这是“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在理论教学中的体现和反映。

(二)职业发展导向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多维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性本科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学校的课堂教育、理论教学是难以实现的,还要依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鉴于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学生素质教育弱化、学生能力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实,为适应“企业部门经理”的培养,我们在整合原有实践教学平台的基础上,以“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为线索,构建了一个校内校外平台相支撑、专业专门平台相促进、多层多用平台相协调的“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旨在以职业发展为导向,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校内实践教学基于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专门实验教学平台实现。其中,基础实验教学包括7大模块,即管理学模块、经济学模块、财务管理模块、银行业务模块、市场营销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定量分析方法模块,覆盖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其目标在于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核心能力;专业实验教学则涵盖各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内容,例如会计学专业的手工模拟实验、市场营销专业的综合技能训练等,其目标在于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专业能力;专门实验教学包括EPR综合实验、技能竞赛、科研项目三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领导能力,即综合能力。EPR综合实验是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一次接近于真实企业环境的创业演练,训练学生在高仿真度企业经营流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实际操作。专门实验教学满足各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同步发展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能力。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通过“多方位、多层次”大学生学科竞赛体系的设置,将各级别的学科竞赛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系统的衔接各层次竞赛内容,由浅入深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达到培养“企业部门经理”的目的。此外,在积极开展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基础上,又积极申报江苏省以及全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训练了“企业部门经理”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而且由于与专业相结合,也进一步增强了其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

校外实践教学基于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协同平成。其中,校外实习基地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将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实践能力。此外,学校还与部分较大规模的企业共建校企协同平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如我校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形成科研团队和人才培养团队;企业在我校设立企业创新基金、学生奖励基金和教师队伍教研基金,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基地;双方还通过共建实验室、科研项目实施、教材编写等方式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任务。

总之,通过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实践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既熟悉了有关实践操作的方法与技能,又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准企业部门经理”的综合能力。

三、职业发展导向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多维能力实践体系的实施保障

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是使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理论教学体系的与之相匹配,以及管理、保障机制的与之相匹配。为此,应优化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并强化管理机制和保障机制,使得其实践体系顺利实施。

首先,要培养未来“企业部门经理”,需要有一种跟得上时代要求和技术发展要求的培养理念和课程计划。基于对“企业部门经理”所处地位的理解,理论课程体系应包括四个层次:一是身心发展知识,强化学生对身心发展的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二是坚实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目的是教给学生有关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三是专业知识,此类课程着力于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很高的专业能力,同时促进对企业精神、商业环境的理解;四是自然科学、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希望学生能深入了解未来工作将依赖的社会、人类环境,以及他们将面临的专业问题和道德问题。

其次,为更好地突破传统教育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在更大范围上的共享,应对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网络,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基于此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能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学生能从灌输式教学中被拯救出来,更有利于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也有效保证了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的实施。

最后,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培养“企业部门经理”多维能力实践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只有有了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各项措施的落实和运行。健全的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等。“双师型”或“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先进的仿真性实践教学环境、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科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则是构建强有力的保障体系的四个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林,吴智泉.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5):44-47.

[2]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57-58.

[3]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64-167.

[4]贡福海.地方高校卓越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3,(10):50-5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