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4:0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儿童法制安全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县、局关于创建“平安校园”的指示精神,成立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共同商议制订了《菅庄小学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方案》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安全制度,实行了平安创建责任制和安全责任追究制。
二、积极悬挂创建平安校园的安全宣传横幅和标语,通过宣传橱窗、墙报板报、手抄报、广播等形式途径进行广泛宣传,全面掀起创建的。积极组织教师学习文件精神,营造平安创建的良好氛围,对本校11个中队所开展的安全教育主题队活动进行了调研,学校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出了一封有关安全教育的公开信,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每周坚持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学校领导和老师经常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安全教育,班主任时常利用晨会和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安教育,认真做好班晨会记录。
四、学校与每位班主任、教师及家长签订了创建“平安校园”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并与学校考核相挂钩,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
五、通过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我也有责”的主题班队会和各班开展的安全教育手抄报的比赛评比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扩展了学生的安全常识。三月底在全校举行了交通安全的图片展览,组织学生参观,全校召开了以安全教育为专题的的班队活动调研听课活动。
六、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重视子女的安全教育。结合安全教育主题和节假日,向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学生家长书》,并通过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传递信息,使家长充分了解我校创建“平安校园”的具体活动,提醒家长们在家里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进营业性网吧的危害性的专题讨论,揭示其危害性,教育学生不进入网吧、游戏厅房、舞厅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场所。针对毕业班学生的特点,学校开展了争做合格毕业生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刻苦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毕业。及时召开了毕业班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来共同使学生走好青春期的生活、学习道路。
七、结合安全教育日,我校每期要开展安全教育周系列活动,与消防大队取得联系,为全体老师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八、重视学生和老师的法制教育,卫生纪律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聘请相关人员进行了法制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邀请派出所指导员胡传伟同志作法制讲座,通过家长学校巡回上课,与家长取得沟通与配合。以提高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法制素质为重点,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邀请了司法公安相关同志进行了预防青少年年违法犯罪的法制报告,不断拓展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我们在教师中开展的法制教育要求从加强师德入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并能严格执行。
九、加强了教师值日值周力度,维护校园清洁,保护学生安全。劝阻非法设摊者离开,教育学生不买小摊小店内的不洁食品和饮料,防止食物中毒。
2011年,省少工委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少代会精神,积极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争当“四好少年”,争做“家乡建设小主人”。以“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为重要载体,围绕“引导少年儿童学习安全自护知识”和“帮助少年儿童掌握自救自护技能”两条主线,以“自护自救,健康成长”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少年儿童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
一、齐抓共管,形成平安工作大格局
2011年,四川省少工委立足“部门主导,社会融入,少儿主体”继续深化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目前全省已形成以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为动力,相关部门协调一致为基础,广大媒体积极宣传为保障,学校全面实施为平台的少年儿童安全行动社会化推动机制。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部门积极配合。进一步强化领导负责,各级党政分管领导高度重视“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年初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整体性部署,并亲自开展协调工作,主动关心活动开展,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为全省平安行动的顺利推进注入强大动力。进一步加强行业互动,各级少先队组织强化与教育、铁路、消防等部门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工作联席制度,充分依托“红领巾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健全与保险公司协作机制,有效抓好校园消防、卫生及社会公共安全,共同致力于少年儿童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的培养。进一步巩固项目合作,12月1日至3日,省少工委联合省综治委、省护路办在凉山州西昌市召开了全省青少年铁路护路安全教育工作现场会,全省铁路沿线19个市(州)团委学少部长、县级团委负责同志,部分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实地参观了冕宁县铁路护路安全教育工作示范点,观摩了冕宁县铁厂乡小学“爱我铁路 知我铁路 护我铁路 争做铁道小卫士”少先队大队主题队会。
二是全面教育动员,社会形成合力。注重动员学校、社区,动员组织中小学校、社区积极参与“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学校、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注重引导家长,各级少工委联合公安、交警、消防、铁路等相关单位,把少年儿童自护、自救知识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开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青少年自我保护手册》为范本,开展中小学学生家长的自护、自救知识集中培训百余次。注重培养辅导员,在各级辅导员中深入开展法制、心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广大辅导员正确认识少儿健康、平安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为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对少儿的平安教育建立基础。注重警校共建,学校和交警、社区联合成立警民共建的平安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法制辅导员,开展了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讲座,对师生普及法律常识,利用警民共建的平安学校开展平安教育活动。注重调动社会,加强媒体舆论引导,宣传报道各地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开展情况,扩大活动影响力、吸引力,开展铁路、消防等安全知识竞赛,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的社会参与率大幅提高,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社会干预机制不断加强。
二、真抓实干,形成自护自救良好氛围
坚持“少儿主体”原则,突出“安全自护知识、自救自护技能”两个重点,充分动员各方面资源,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一是着力于思想引导,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开展宣传讲座活动,组织交警、消防官兵、护路办等人员,在中小学校开展普法、禁毒、自护自救等宣传活动,消防、交通等安全知识讲座活动,发放《安全自护手册》、《四川省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手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宣传画册、知识手册,受教育学生近20万人次。推进警校共育常规化,将自护教育纳入班会和“法制教育课堂”,督促学校认真开设法制课,大部分中小学校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设立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道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知识的授课。利用校园宣传媒体,组织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橱窗、板报等形式,开设专题专栏,进行禁毒、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等知识宣传,在假期到来前,对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的出游、饮食、防火、防水、防电、禁放烟花等行为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一些自防自救方法,提高学生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着力于切身体验,对接主题实践活动。结合争章活动,鼓励各中小学校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及教育教学阶段目标,配合学期工作计划,制定争章计划,创设消防章、交通安全章、尊纪章、自护章、安全章、维权章等特色平安章,布置“雏鹰展翅”角,评选“争章小能手”定期表彰,提高学生学习自护自救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结合班队活动,以争当“四好”少年活动为契机,开展 “交通法规知多少”、“铁路标志识多少”等知识竞赛活动,“平安行动”征文活动以及“我自护,我平安”故事演讲比赛,让学生切实掌握理解自护自救知识,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结合体验活动,以平安校园和平安社区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少年儿童社区法律援助行动、青年志愿者结对帮扶失足青少年、青春自护教育歌舞剧大赛等体验教育活动;以少年军校为主要载体,推进“平安自护营”、“暑期军事夏令营”等体验教育活动,开展野营拉练、消防演练、防震演练、自救自护培训、校园应急知识培训,引导少年儿童把安全知识转化为自护自救的能力和技巧。
三是着力于实际困难,强化服务重点群体。真情关爱留守学生,组织少先队辅导员教师、少工委专家组成员等,以留守学生之家、儿童家园、社区活动阵地为依托,针对少年儿童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护等关爱服务,讲授安全、自护和健康、卫生相关知识,提高留守学生维权意识和自护能力。倾情救助困难少儿,开展“少先队送温暖活动”帮助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树立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防止自暴自弃步入歧途。积极帮助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建立心理咨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组建谈心站、咨询中心,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对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开展电话解答和上门看望服务,及时挽救。
三、夯实基础,建立平安行动长效机制
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切身利益、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长抓不懈。省少工委从人员队伍、阵地建设、理论研究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工作保障,不断建立少年儿童平安行动长效机制。
一是壮大工作队伍。鼓励更多关心少年儿童安全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士加入到志愿辅导员队伍中来,不断壮大工作队伍。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制定工作计划,不断发挥少工委专家组在推进少年儿童安全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校外法制辅导员,邀请法院、交警、消防、铁路等单位人员,开展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讲座,对师生普及法律常识。学校设置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举办心理讲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 法制 安全意识 教育 和谐校园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学校安全事故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责任认定也没有明确的依据。因此学校应该以人为本,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合力;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深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首先,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做到养中有素、建立组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防患于未然。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些事故是由于老师的责任心不强或是老师事先没有考虑周全造成的,但更多的是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对事故发生后要求学校承担不尽合理的法律责任感到困惑、不公,但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则常常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以“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其结果不仅不利于双方法律责任的划分,而且往往损害了学校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事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缺乏法律意识,更不会自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有关纠纷。作为学校,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管理条例》、《学校工作规程》、《民法通则》等,建立安全领导组织,制定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以及平时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扼住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学校家长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社会大环境文明程度的高低,社会道德规范、法纪意识的强弱,也是孩子安全自护意识形成的因素。这就要求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或监护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生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法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三,把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把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当做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耳濡目染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1.开展特定情景摸拟活动。如组织观看电视录像“阳台上的故事”、“冬天的故事 ”、“陌生人的故事”、“超市里走失了”等等,让孩子们去体验、了解初步的安全知识,懂得求救方法;进行防震救灾逃生救助演练,观摩“消防中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防、救火灾的安全知识,将消防知识从娃娃抓起落到实处。 2.让儿童自己参与安全管理,使他们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中受益非浅,既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又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质。在可班级建立安全宣传监督小组,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可制定班级安全规则和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比如师生共建安全规则:“教室的安全规则”、“课外活动安全规则”均可以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配有他们设计的标识。这样,学生在享有充分尊重与自由时也面临困难与挑战,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同时注意安全的意志品质也因此而逐渐形成。
第四,外出活动必须有安全预案,各负责人一定要尽自己的义务。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也明确规定,学校组织儿童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按民法原理而言,这也是由于当事人的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组织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组织者要配备足够的教师,出发、集合、分散活动都要事先有计划、有预案,确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具体的责任人,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进行及时处理。
第五,了解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儿童的身体状况,建立儿童健康检查制度和儿童健康档案,以防事故的发生。去年和前年我县各发生两起儿童课堂猝死事件,就是因为平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详细了解,学生发病时手足无措。同时,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安排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儿童的体能训练,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家庭应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
第六,定期检查教育活动场所、安全设施,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教育法》第26条、第73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第52条明确规定,学校建筑物和其他设施要符合标准,保证儿童在校内的人身安全,如果明知校舍或其他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事故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教育法》第44条、《未年人保护法》第32条都要求学校给儿童提供安全的体育活动设施和卫生的校舍环境,学校要保证儿童的饮水、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预防各种疾病在校内传播、流行。教师发现学校的教学设施存在安全的隐患时,要及时汇报,让儿童远离危险设施,避免儿童在危险的条件下活动作为学校,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以人为本,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合力;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深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强化 法制安全意识 创建 平安和谐校园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学校安全事故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责任认定也没有明确的依据。因此学校应该以人为本,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合力;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深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首先,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做到养中有素、建立组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防患于未然。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些事故是由于老师的责任心不强或是老师事先没有考虑周全造成的,但更多的是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对事故发生后要求学校承担不尽合理的法律责任感到困惑、不公,但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则常常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以“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其结果不仅不利于双方法律责任的划分,而且往往损害了学校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事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缺乏法律意识,更不会自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有关纠纷。作为学校,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管理条例》、《学校工作规程》、《民法通则》等,建立安全领导组织,制定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以及平时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扼住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学校家长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社会大环境文明程度的高低,社会道德规范、法纪意识的强弱,也是孩子安全自护意识形成的因素。这就要求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或监护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生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法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三,把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把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当做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耳濡目染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1.开展特定情景摸拟活动。如组织观看电视录像“阳台上的故事”、“冬天的故事 ”、“陌生人的故事”、“超市里走失了”等等,让孩子们去体验、了解初步的安全知识,懂得求救方法;进行防震救灾逃生救助演练,观摩“消防中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防、救火灾的安全知识,将消防知识从娃娃抓起落到实处。
2.让儿童自己参与安全管理,使他们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中受益非浅,既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又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质。在可班级建立安全宣传监督小组,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可制定班级安全规则和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比如师生共建安全规则:“教室的安全规则”、“课外活动安全规则”均可以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配有他们设计的标识。这样,学生在享有充分尊重与自由时也面临困难与挑战,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同时注意安全的意志品质也因此而逐渐形成。
第四,外出活动必须有安全预案,各负责人一定要尽自己的义务。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也明确规定,学校组织儿童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按民法原理而言,这也是由于当事人的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组织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组织
者要配备足够的教师,出发、集合、分散活动都要事先有计划、有预案,确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具体的责任人,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进行及时处理。
第五,了解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儿童的身体状况,建立儿童健康检查制度和儿童健康档案,以防事故的发生。去年和前年我县各发生两起儿童课堂猝死事件,就是因为平时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详细了解,学生发病时手足无措。同时,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安排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强儿童的体能训练,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家庭应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强化 法制安全意识 创建 平安和谐校园
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意外伤害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杀手。学校安全事故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责任认定也没有明确的依据。因此学校应该以人为本,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组织和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校园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合力;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深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首先,强化法制安全意识,做到养中有素、建立组织、健全制度、明确责任,防患于未然。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有些事故是由于老师的责任心不强或是老师事先没有考虑周全造成的,但更多的是防不胜防的意外事故。目前虽然很多学校对事故发生后要求学校承担不尽合理的法律责任感到困惑、不公,但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则常常抱着息事宁人的心态,以“私了”的方式解决纠纷。其结果不仅不利于双方法律责任的划分,而且往往损害了学校的合法权益。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事人不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缺乏法律意识,更不会自觉运用法律手段处理有关纠纷。作为学校,应该以法律为准绳,熟悉必要的法律知识,譬如《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管理条例》、《学校工作规程》、《民法通则》等,建立安全领导组织,制定合理的安全工作规章制度,明确教师安全职责、监护措施、户外活动组织安全制度,以及平时教师、家长和学生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扼住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学校家长应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为儿童创设安全、良好的生活环境。社会大环境文明程度的高低,社会道德规范、法纪意识的强弱,也是孩子安全自护意识形成的因素。这就要求学校要经常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或监护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良好的生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社会道德法规,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第三,把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从娃娃抓起,结合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把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当做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耳濡目染提高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1.开展特定情景摸拟活动。如组织观看电视录像“阳台上的故事”、“冬天的故事 ”、“陌生人的故事”、“超市里走失了”等等,让孩子们去体验、了解初步的安全知识,懂得求救方法;进行防震救灾逃生救助演练,观摩“消防中队”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防、救火灾的安全知识,将消防知识从娃娃抓起落到实处。
2.让儿童自己参与安全管理,使他们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中受益非浅,既维护了秩序、保证了安全,又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品质。在可班级建立安全宣传监督小组,为他们提供交流、交往的机会和环境,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充分体验生命的意义;可制定班级安全规则和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在实践中感知、操作、领悟、建构生存安全能力。比如师生共建安全规则:“教室的安全规则”、“课外活动安全规则”均可以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配有他们设计的标识。这样,学生在享有充分尊重与自由时也面临困难与挑战,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同时注意安全的意志品质也因此而逐渐形成。
第四,外出活动必须有安全预案,各负责人一定要尽自己的义务。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2条也明确规定,学校组织儿童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要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按民法原理而言,这也是由于当事人的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组织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组织者要配备足够的教师,出发、集合、分散活动都要事先有计划、有预案,确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确定具体的责任人,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进行及时处理。
一、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纲要》指出:“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未完善,他们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能力很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为了避免让幼儿发生意外,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也就是说,幼儿的一日生活随时都在观察、都在学习。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需要与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
首先,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在传统的安全教育活动中,教师经常采取限制幼儿的行动及活动范围的方法,禁止幼儿:“不许动,不安全”“离这远一点儿,太危险”。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就是对幼儿的事情包办代替,幼儿在过度的保护中失去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学习机会,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往往是毫无办法。因此,不如让幼儿主动的去发现、去学习。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给幼儿技能,更应该让幼儿学会方法。例如:结合幼儿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讨论,制定规则。有这样一个实例;在一次下楼梯时,由于幼儿的互相推挤,有一名幼儿摔倒了,教师趁机让幼儿讨论:“这样上下楼是不是很危险?”“在上下楼梯时,怎样才能不摔倒?”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制定了如下规则:“上、下楼时一个跟着一个走”, “慢慢地走,不推挤小朋友”, “不能跑,也不能跳”。还创编了一首安全儿歌:小朋友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你不推我不挤,高高兴兴走下(上)楼……在以后的活动里,教师还利用适当的机会引导、启发幼儿制定了室外游戏安全规则、玩大型玩具的安全规则、区域活动的安全规则等。这些规则是师幼共建的,幼儿对它认同,因此,在活动中都能够遵守。
其次,创设安全的环境。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不但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还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创设班级的安全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例如:在班级室内外墙壁粘贴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标志,教师随时提醒幼儿注意标志的含义,并遵守。还请幼儿间相互监督,每周评选出班级的“小小安全星”,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中,使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成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另外,培养幼儿的安全能力,学习保护自己,还应明确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入园、离园时要和家长“大手牵小手”;在吃汤菜时,请幼儿先尝一尝,别烫着;吃饭时不说笑、不玩餐具,入厕看看地面是否有水等,让幼儿知道怎样做才对,怎样做不对。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学习保护自己。
二、结合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教师结合主题,开展丰富多采的安全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如:在《火险逃生》的活动中,首先教师对幼儿讲解发生火灾后如何进行逃生,然后带领幼儿进行情景模仿。在活动中幼儿认真学习教师讲解的方法,并在教师的启发带领下,用小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有秩序的沿着安全出口逃离“火灾现场”。看到孩子们在成功逃离“火灾现场”后长长出了一口气的样子,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火灾一样。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致很浓,并在活动中掌握了火险逃生的正确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活动效果。通过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意外伤害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不仅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例如:在情境游戏《迷路的小花猫》、《妈妈你在哪儿》等活动中,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要和大家在一起。如果万一走失,要胆大、心细,记住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及周围明显的建筑特征。通过这些游戏,促使幼儿面临困难和危险时,学会镇定,不慌张,能够想出一些脱险自救的具体方法,从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可见,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家园配合,共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同时请家长配合,与班级安全教育同步。例如:班级开通家园联系“法制安全专栏”,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法制安全教育的动态;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法制安全讲座,学习日常生活中的法制安全常识,提高家长自身的法制安全意识。让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和防范方法,如:父母出门在外,幼儿独自在家中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有紧急情况时,请可靠的邻居帮忙或者打相关的安全电话等常识。幼儿园还要引领幼儿走进社会化的大环境,利用基地开展激发幼儿的法制道德的活动。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的同时,组建了班级家委会、家长志愿者队伍,利用基地园开展了以教研组、班级为单位的各项亲子活动。如我们利用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经过讨论,与家长一起精心准备了一份送给老人的礼物,家长们自带血压器、洗发膏、抹布等为老人服务,送去了关爱,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关心老人、关爱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
努力落实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做好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工作,以“以德制校”为指导思想,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活动主题。加强班队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校风、队风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增长率,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进作风,开拓创新,通过深化少先队品牌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创造出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情感,努力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工作
1、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主题。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开展“小公民在行动”活动。争取“人人都是道德教育小天使,个个争做未来社会好公民”。
3、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努力提高国旗下讲话的质量。
4、在一年级发展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
5、加强队章、队史的教育。选拔队干部,加强对队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督促落实每月一次的中队活动和两次小队活动。
6、充分发挥少先队宣传作用,如:办墙报、协作办好广播站、电视台,联系实际丰富内容,提高新闻稿的质量。
7、加强班队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内容新颖充实、有实效、记录。
8、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9、积极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的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为校争光。
三、具体安排
二月
1、期初队组织强化
2、开始各项评比活动
3、黑板报评比
三月
1、组织队干部培训
2、法制安全教育
3、黑板报评比
4、清明节活动的组织准备
四月
1、清明节活动
2、黑板报评比
3、“新世纪我能行”活动
4、校园文艺活动
五月
1、五一放假
2、“手拉手,争第一”活动
3、黑板报评比
4、评优活动、文明中队的评比
六月
1、“六一”活动
2、协作开展校园体育节
3、黑板报评比
4、期末复习,期考
一、指导思想
努力落实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做好少先队员的思想品德工作,以“以德制校”为指导思想,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活动主题。加强班队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校风、队风的进一步好转。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增长率,培养少先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改进作风,开拓创新,通过深化少先队品牌活动,加强少先队的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创造出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情感,努力做到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主要工作
1、辅导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为主题。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开展“小公民在行动”活动。争劝人人都是道德教育小天使,个个争做未来社会好公民”。
3、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努力提高国旗下讲话的质量。
4、在一年级发展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
5、加强队章、队史的教育。选拔队干部,加强对队干部的培训和管理,督促落实每月一次的中队活动和两次小队活动。
6、充分发挥少先队宣传作用,如:办墙报、协作办好广播站、电视台,联系实际丰富内容,提高新闻稿的质量。
7、加强班队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求内容新颖充实、有实效、记录。
8、加强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9、积极组织参加有关部门的各类各项竞赛活动,为校争光。
三、具体安排
二月
1、期初队组织强化
2、开始各项评比活动
3、黑板报评比
三月
1、组织队干部培训
2、法制安全教育
3、黑板报评比
4、清明节活动的组织准备
四月
1、清明节活动
2、黑板报评比
3、“新世纪我能行”活动
4、校园文艺活动
五月
1、五一放假
2、“手拉手,争第一”活动
3、黑板报评比
4、评优活动、文明中队的评比
六月
1、“六一”活动
2、协作开展校园体育节
3、黑板报评比
4、期末复习,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