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3: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网络舆情案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31-0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对走在信息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大学生作为受网络影响很深的庞大群体,上网已经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了解时事、查询信息、交流感情和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自身网络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已经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
据调查,77.64%的高校都开展了网络安全教育,积极进行正面宣传,拓宽教育视野,扩大受众面,增强宣传力度,起到一定的引导教育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上也存在诸多问题,效果并不十分乐观。调查中,有57%的学生表示通过自学获得网络知识,26%的学生表示通过同学获得网络知识,而仅有17%的学生是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对“网络安全教育”感到“满意”的只占16.7%,近50%的认为“不满意,一般”。在回答“你认为如何提高高校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这一问题,32.54%的同学认为应“培养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队伍”,20.44%的同学表示应“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方法”,33.64%的同学认为应“重视高校网络安全心理教育”,13.38%的同学认为应“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实时了解学生动态。”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目前的网络安全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僵化、方法陈旧、教育队伍匮乏、教育流于形式。
1.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僵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垃圾不断增加,国外许多高校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关课程。目前,国内各高校虽然也已开设网络课程,但是授课内容主要还是信息化技术层面的相关知识,更侧重于技术理论知识,而对于网络安全和有关法规的内容涉足不多,并未开设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不足,使校园网络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因此各高校应将网络安全问题融入到教育系统中,将课程教学与日常宣传有效结合在一起,为网络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
2.网络安全教育方法陈旧。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采用“两课”、讲座、谈话等形式,表现形式单一,不仅师生之间缺乏双向讨论与交流,还缺乏生动性和吸引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根据调查,大学生在选修网络安全课程、听网络安全相关讲座、参加网络安全学生活动、阅读网络安全书籍等方面的参与程度基本在“偶尔”和“从来没有”之间。大学生的实际参与情况低于参与意愿,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创新网络安全教育方法,实现网络安全教育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与趣味化。
3.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匮乏。在传统安全教育中,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教育优势。但是网络安全教育中教育者的地位并非如此。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教育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熟悉网络、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对于网络安全教育者来说不利的是,相当多的教育者对于网络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其运用网络技术的经验远远逊于教育的对象――大学生,这种网络使用能力的严重不对称情况进一步加大了网络安全教育的难度,明显限制了网络安全教育效果的发挥。因而,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队伍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来说,他们应该不仅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敬业精神,还具备网络技术、网络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网络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现有的网络安全教育更重视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效性,只是形式上的说教,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而且现有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关联不大,不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需要,难以引起大学生们情感共鸣,教育内容并未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并未深入学生生活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最终不会得到大学生的认可,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是高校教育者的重要责任。
1.充实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网络发展非常迅速,为了迎合大学生在观念、行为等方面发展的新要求,网络安全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扩展、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网络安全常识。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自我防范教育。普及网络安全技术防卫知识,加入防火墙的原理、系统安全的检查和修补、硬盘的工作原理和保护方法。“在课程中应加入计算机系统的安装、防护和设置等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等方面了解,有效运用硬件和软件资源提升防护能力”。第二,自我约束教育,通过规范和约束大学生自身的网络行为,形成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比如教育大学生不在网络上随意攻击谩骂他人、不以非法手段窥探隐私、不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不随意下载没有付费的网络资源等,合理合法地利用网络。第三,网络法律法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要运用法律武器自觉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对危及网络安全的行为要勇于抵制,比如遇到网络诈骗要及时举报、避免他人受害等。
2.丰富网络安全教育方法。在新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网络安全教育表现形式也应多种多样:第一,改灌输式教学方式为启发引导式教学,可采用“讨论型”、“案例型”等方式,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和法制意识;还可以张贴海报、办宣传专栏及举办讲座等方式及时普及网络安全的新防范方法。第二,积极谋划建立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高校网络活动平台,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教育的沟通互动功能、咨询选择功能、预测预防功能和覆盖渗透功能,建立网上网下互动机制,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问,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性。第三,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舆论氛围,大力开展各种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多姿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中陶冶性情、启迪智慧、愉悦身心、满足精神需要。
3.建设网络安全教育队伍。为了顺应网络时代的新挑战、新要求,更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各高校还应该积极探索队伍建设的新方称新途径,建立一支政治觉悟高、理论水平好、工作能力强、自身修养优、工作效果佳的高水平网络安全教育队伍。第一,提高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培训,使得不断掌握网络技术,了解网络文化,学习网上教育方法,提高鉴别、获取信息的能力,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针对性地做好工作。第二,强化网络安全教育队伍的网络监管能力。监管并不是为了限制信息交流及学生的行为监控,而是为网络信息的传入起到“过滤”的作用。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进行网上网下互动,可以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三,培养网络安全教育队伍的危机处理能力。对可能产生的网络舆情做出应急处理,及时、有效、迅速的做出反应。
4.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实践。为了增加大学生的道德鉴别力、选择力和自控能力,网络安全教育除了教授理论,应当更加注重实践结合的环节,鼓励大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网络社会里。开展网络安全意识和网络安全技能相结合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能使大学生知行合一,将安全意识用于网络技能实践中,也能在网络技能的使用中提高安全意识,强化网络安全教育实践。第一,在课程设置上加入有针对性的提升网络安全技能的相关内容,如怎样区分盗版软件,在社交网站上如何避免暴露个人信息等,在针对性极强的实际操作中将技能与意识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网络操作的安全性。第二,使大学生掌握自我保护和处理安全问题的有效办法。比如教育大学生保护好个人隐私资料,不轻易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不随意接受来源不明的邮件;传授识别虚假网站的方法以及账号被盗后紧急处置的方法等,提高他们对网络风险的认知及防范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充实网络安全教育内容、丰富网络安全教育方法、建设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增加网络安全教育实践,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其安全防护能力,规范其网络行为,提高其网络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3).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论;对策
网络舆论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网络舆论,进行观点的交流互动,表达对事物的观点、意见、感受、态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利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之一,通过使用网络,大学生获取外界丰富的信息资源、接触到各种思想和观点,同时也和外界进行交流和互动。在高校网络舆论中,大学生主要通过微博、贴吧等形式进行交流和互动。网络虚拟世界庞杂的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传播,大量传播的网络信息以及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严重影响。而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在网络信息的选择、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存在不足,潜移默化的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因此,探索如何对高校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
(一)网络舆论引导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环境
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促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影响社会环境稳定的诸多因素中网络舆论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网络舆论对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高校学生由于年龄、经历等方面的因素制约,极易被别有用心的集团和个人利用,不知不觉中助长了网络谣言等非法言论的传播,甚至引起。在我国个别高校发生的当中,网络舆论都充当了重要角色,对社会稳定的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知识群体,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其思想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我国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群体之一。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浮现,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也从校园逐步转移到社会方面的问题,高校学生网络舆论日益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网络舆论引导有利于构建健康网络环境
现实社会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样,网络虚拟世界也需要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有利于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日益成为高校学生交往、工作、学习、娱乐的重要工具,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拓展了高校学生的视野和活动空间,高校学生通过微博、贴吧、论坛等发表观点、进行互动,网络成为高校学生重要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但在为高校学生交流互动和思想表达提供渠道和路径的同时,在网络上出现的网络谣言、网络炒作、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诈骗等一些不和谐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为更好地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需求,需要对高校学生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二、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偏离主流思想
校园网络谣言、校园群体性聚集事件、校园网络诈骗等案例当中,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都不同程度充当了关键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高校学生思想、激化了矛盾,损害了大学生的利益。通过对引发校园乃至社会关注的高校学生网络舆论事件当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的话语主导权掌握在部分高校学生或社会人员手中,高校对校园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管控、对引起关注的校园网络事件缺乏应对策略,甚至束手无策。而高校大多数学生缺乏成熟的思想,在网络舆论当中,人云亦云、偏听偏信,给别有用心的人员以可乘之机。在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当中掌握话语权的部分学生和其他社会人员,他们的思想水平、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存在差异,他们操纵网络舆论话题,时常偏离社会主流思想。
(二)高校学生网络舆论放大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浮现,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负面新闻时常见诸于各大媒体网站主页。高校学生以善良的心态关注社会的黑暗面,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注,体现了高校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但高校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对事物还缺乏正确的判断,高校学生网络舆论时常关注于负面新闻信息,聚焦于社会负面事件,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不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容易造成高校学生思想混乱、容易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高校学生的极端行为。在一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没有问题和矛盾是不现实的。而高校学生网络舆论通过关注社会负面信息,过分解读负面信息,客观上放大了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加剧了矛盾和问题解决的难度,无益于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论缺乏理性表达
高校学生网络舆论缺乏理性表达主要体现在几点:1.高校学生具有从众心理,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尽可能追随大多数成员的观点;2.高校学生因其年龄因素等方面的制约,情绪化比较严重,在面临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方面的信息时,感情用事,发表一些情绪化的语言,甚至是辱骂类的言论,造成行为失范;3.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高校学生在发表言论的时候,缺乏道德意识,发表一些和自己大学生身份不相符合的言论,没有把大学生应具有的道德素质体现出来;4.高校学生在发表言论的时候,缺乏法律意识,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也是需要法律规范的,高校学生通过微博、论坛、QQ群等网络方式发表一些过激言论、缺乏对自己言论责任思考和对法律后果的认识。总之,高校学生网络舆论的非理性表达没有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对自身和社会都产生不利影响。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探析
(一)掌握话语的主导权、进行主动引导
高校学生话语主导权对于引导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重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要用正确的思想、采取科学的方式引导网络舆论的方向,使网络舆论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高校要把网络当成重要思想宣传阵地进行建设和宣传,主动占领校园网络阵地、掌握高校校园网络舆论主导权。为此,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查找出在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当中主导话语权的少数成员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这些成员的特点,制定分化引导策略,对这些成员进行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教育,即采取对这些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教育,或通过间接的方式对这些成员进行思想引导,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力求使他们成为具备一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学生骨干成员。通过对这些成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使他们在网络舆论当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重点培养一些具备一定素质的学生骨干,使他们在网络舆论当中充当话语主导者的角色,进而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对网络舆论进行主动引导。
(二)健全网络制度规范、强化舆情管控
为加强对高校的学生网络舆论进行引导,要健全网络制度规范,为高校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提供制度保障。健全高校学生校园网络舆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1.根据高校实际情况,完善校园网络账号、校园网络论坛等实名注册制度,实现高校对学生网络的实名制管理;2.建立高校校园网络学生文明素养积分管理制度,对在网络舆论及其他网络行为当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加分,分值与高校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3.制定高校学生网络行为方面的规范性、制度性文件,对高校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在健全网络舆论制度规范的同时,高校也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关注,高校要从制度方面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汇报制度,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控,组织专门人员对网络舆论进行动态跟踪和关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总上报,保障网络舆情及时处理解决。
(三)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素质
当前在一些高校中,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还比较缺乏,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网络舆论问题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1.加强对大学生社会知识方面的教育,提升大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面对复杂社会事件过程中,具有自我的观点,用积极心态面对社会负面信息;2.加强对大学生法律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网络法律和法规,开展网络法律知识方面的讲座及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养;3.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面对复杂环境和复杂社会问题时的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情绪管控能力,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大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文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论"健康环境构建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
[2张盛文.基于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机制的若干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
在当今互联网世界中,多种新兴的网络产业此起彼落、风起云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发展与改变,在不断前进和创新的道路上,互联网不再停留于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多路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WEB1.0带动了互联网群众的热情,催生的WEB2.0加速了网络作为媒介传播的力度,打破了传统媒体平面和单途径的简单方式,传播的方式从“广而告之”的一对多转变为“人人皆记者”多对多,直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没有特定的主客体之分的情况下,“受”者皆为“授”者,而这样的时代也被称之为“自媒体时代”。
在自媒体时代中,信息的更替让原本的受者主动成为授众,微博、SNS、论坛等各种多元化信息交互平台均衡地推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一点一击中,信息变成充满活力的新鲜事物,更多的人在感知自媒体时代的分享和速度。互联网群众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现在,自媒体时代也将引领整个互联网世界充满“活的信息”的未来。这不仅是正向推动传播媒体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从传播者的角度还是新闻参与者的角度,群体的力量逐渐显现。青年群体也将在互联网激流中涌进,而这股年轻的力量将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
互联网自组织群体现象定义及网络中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的意识和价值定位
互联网背后支撑的群体力量,让“自组织”的概念再一次走上舞台。早在1959年由Yovits M. C 和Cameron S写的《Self-Organizing Systems》中就有提出“自组织系统”的定义。之后更有多位学者提出自组织系统概念和特征,其中有经典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过程。”如今互联网的潜在群体力量让信息从无序的分享走向有序的聚合,互联网个体行为也从无序的形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群体。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的学说——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中,也对今天这样的群体现象做出了概念性解释。混沌理论说明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系统 ,而这正贴合了如今的互联网群体,他们在无形中组成了虚拟世界中的组织体,他们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
网络群体中,散布着大量的年轻人。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揭示,国内两大主流微博平台——新浪和腾讯,他们的用户多集中于20 ~29岁,均占据各自用户年龄构成的60%左右。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多是大学青年,在社会大环境中,信息洪流冲击着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大学青年们往往怀有满腔热情,对于互联网应用较为熟悉,善于利用互联网寻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诉求的渠道,获取有用信息,寻找共性同伴,自发形成自组织群体。他们大都广泛开展线上交流,部分还结合线下互动的形式。他们在现实中组织意识较为淡薄,却往往寻求在虚拟世界中的倾述,价值取向较现实世界中更为自由。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原有的静水传播模式。互联网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各种文化的冲击,迅速扩散到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同样也影响着网络中的各种自组织群体。网络中的自组织群体团结在相似的情感环境中,有着较为类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表达自我,倾述自我,这无形中加大了舆情问题产生的几率。
大学生自组织群体及舆情问题产生的成因、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需要面临整个互联网以及社会文化传播格局的转变。同时,网络舆情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已有很多典型网络舆情案例,特别是其影响常常被不可控地扩大,给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符合幂律分布模式,当一个信息传递一次的概率是k时,传递后的再次传递通道是m的话,那其所可能第三次传递的概率就已经从原本的1变为km,而这决定于信息的被关注度和有效性,也更取决于被转发后传递通道数量。六度分隔理论4也印证了互联网传递无边界的特点,它打开交流互动的空间,不仅将更多的信息带给使用者,还提供了一种无序无责的复杂的虚拟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思维的波动和行动的冲动多见于这个年龄层次。在互联网中,青年大学生往往会放弃在现实生活中的拘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互联网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在线上自由表达自我的诉求。在互联网管理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的今天,互联网带给青年大学生一系列的错觉,无责感、多样性、随机性都会将任意的群体趋向于无限制的自由状态。而这恰恰忽视了舆论错误导向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具有有序结构的消息即为信息”,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群体,通过从无序的消息集合,慢慢转变为传递有序的信息。“消息有序是信息,信息有序是知识,知识有序是智慧”5的说法中,不难看出到在传递信息和知识之间,尚未构成知识的无序信息最容易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郭美美事件、温州重大集资案、环境PM2.5检测、故宫文物被盗、世界末日说等一系列新闻事件都在互联网平台上引起网民的广泛热议。一方面促进了舆论监督力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夸大不实的虚假谣传。青年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事物的好恶分析多以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以偏概全。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鉴别能力,加强对谣言的抵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问题都是现今高校亟待思考和完善的。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管理的办法和建议
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如何有效管理,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紧跟时代脚步,研究尝试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课程,营造良好的自我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氛围。
2、加大互联网舆论管理力度,完善自组织管理办法。 互联网的纷繁复杂,不仅在于网络媒体错乱无序的形态,更在于对网络舆论管理的缺位。如何让无序的互联网舆论走向有序、规范,法治化将是可以维护互联网和谐环境的基本路径。例如采取网络实名制,这将进一步引导舆论参与者的言论规范化,约束谣言的散播;创设规范互联网舆论的法规办法,促进互联网络健康发展,用文字性法规健全网络言论及自组织行为。将混乱无序自由的组织建构从线上虚拟状态转向有序民主和谐的形态,这不仅有利于互联网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网络民众的非组织行为得到保护。
3、发挥党团组织指导作用,促成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在虚拟媒介中传递往往借助了自组织的群体活动的介入和推崇。在青年学生中,网络生活已经深入人心,贴近他们的生活,结合新时代的媒介特点,进行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的传播,将大大丰富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通过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党团组织网络载体,传播党团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将培养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也创新了党团组织服务方式,贴近群体,走进生活,教育和提升了网络群众的精神文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网络舆情;德育功能
1.前言
网络舆情指网络用户将对现实热点问题的意见和态度通过互联网进行表达。而高校的网络舆情指高校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表达对校园现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等的意见和态度。由于近年来高校中学术不端和学生自杀等事件频发,高校大学生越来越关注此类事件,加之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大学生在参与网络舆情时更加便利,高校的网络舆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大学生尚处于不成熟的青年阶段,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正在形成阶段,个人观点较为强烈,容易出现偏差,如果大学生偏激的个人观点在网络中传播,容易对网络环境和大学生个人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关注,维护网络环境的良好,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良好发展成为高校的管理者的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
2.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发挥德育功能的相关思考
2.1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发挥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高校在处理和解决网络舆情相关问题时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非正向的态度向正向的态度转变。根据专家的相关理论,传递者威信及吸引力的高低关系到其说服力的强弱。高校图书馆是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校园情报的中心,具有极高的威信及吸引力。在图书馆中汇集了人类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吸引了众多高校大学生,因此在开展高校道德教育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和说服教育的功能。同时,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正向的网络资源,将大学生的消极情感转变为积极情感,并修正大学生错误的认识和态度。一旦发生高校网络舆情,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帮助大学生转变态度,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还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因此,利用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2.2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发挥德育功能的可行性
近年来,各大高校均加强了对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设,使高校图书馆转变为既有纸质的馆藏资源又有数字化的馆藏资源的新式图书馆,并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图书借阅的限制,高校师生可以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区域内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查找及使用,使馆藏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2]。在这样一种条件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有效地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开展更深刻的道德教育。另外,高校图书馆中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其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较为扎实,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较强,与非专业人员相比,优势更为明显,因而也为高校图书馆参与网络舆情和思想意识的监控提供了必要和有利的条件。
3.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发挥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合作和干预,促进大学生态度转变
由于大学生对高校自己的网站都较为关注,高校管理者可以利用高校网站开展思政教育。而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德育工时,应与校园网加强合作,在网络舆情问题出现前,校园网的管理人员应对新闻进行主动和及时的报道,高校图书馆则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管理人员可在校园网中设立专门的舆情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发表关于最新事件的舆情评论,在潜移默化中同化大学生的态度,并引导大学生态度向积极方向发展,有效地实现了道德教育。在网络舆情问题出现时,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监控记录对非正向舆情的传递者进行查找,并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3]。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图书馆要注意避免采用漠视或强行压制手段来强迫学生接受,否则只会使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同时,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校园网的合作,开展以网络舆情为主题的讲座,并在其中穿插道德教育,有效转变学生对网络舆情的态度,实现道德教育。
3.2建立舆情数据库,加强网络监督
高校图书馆可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及现有的优势和条件,建立起舆情数据库,统一和整合高校的舆情信息,并将数据库管理作为日常管理工作之一。图书馆可将舆情信息进行分类,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解决程序后,将信息按照分类编入数据库中进行管理。如果发生高校网络舆情问题,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查询,寻找合理方式解决问题并防止舆情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如果数据库中缺少可借鉴的范例,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将新舆情案例及时在数据库中进行录入,以使数据库内容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在过去,书籍被高校图书馆收藏后,只有少数本专业学生会进行借阅,既浪费了有限的书籍资源,更使书籍的应有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而建立数据库不但在道德教育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更能帮助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发挥多元化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可以对数据库页面进行设计,当学生使用舆情数据库学习时,自动显示网络舆情相关图书的链接,以鼓励学生进行借阅,加强了书籍的利用率,实现了道德教育的目的[4]。
4.结束语
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建设应做到与时俱进,并加强对主流思想的大力宣扬,以避免过激言论的产生,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转变道德教育模式,结合传统道德教育经验,加强与校园网的合作,建立舆情数据库,发挥高校图书馆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孙颖,李婧,王彤.等.高校图书馆参与网络舆情的德育功能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11(6):27.
[2]卢文华.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作用研究[J].华章,2014,15(26):326/
2.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青年的三大责任施益华
3.维护、缓和与批判:不同类型青年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李金亚,鄢呈玥,管雷,LIJin-ya,YANCheng-yue,GUANLei
4.青年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思潮的鉴别王新刚,贺岷,WANGXin-Gang,HEMin
5.构建青年舆情预警机制初探罗新阳,LUOXin-yang
6.当代青年休闲文化状况及价值分析林新媚,LINXin-mei
7.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社会工作介入刘庆,LIUQing
8.青少年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赵会娜,ZHAOHui-na
9.引导、误导与反哺——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流行时尚的双向传播董金权,DONGJin-quan
10.在男孩中建立真正的心理弹性——倾听男孩内心的声音王姝琼,WANGShu-qiong
11.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分析与社会干预陈宇海,CHENYu-hai
12.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王前军,WANGQian-jun
13.心理教育之于大学生德育陆小云,袁伟东,LUXiao-yun,YUANWei-dong
14.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视角沈建,史永展,SHENJian,SHIYong-zhan
15.从政治层面分析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与和谐社会构建刘群
16.当前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逻辑——以国家公务员招录制度为分析对象周海生,ZHOUHai-sheng
17.数字环境下的私人复制危机鲍民明,BAOMin-ming
18.论我国企业破产重整制度的完善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刘源,LIUYuan
19.从"两个大局"到"统筹区域发展"李益波,LIyi-bo
20.从"自组织"角度看和谐企业管理组织的建构梁明
21.中部经济崛起的攻坚点毛海芳,孙海功,MAOHai-fang,SUNHai-gong
22.新会计准则解读刘红梅,LIUHong-mei
23.构建和谐社会须解决好城市流动人口问题黄政合,孙晓倩,HUANGZheng-he,SUNXiao-qian
24.现代风险社会视野下的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张丽娜,ZHANGLi-na
25.从两岸四地的节日看保护传统节日的迫切性王奇,王雨昕,WANGQi,WANGYu-xin
26.现代信息资源环境下科技创新理念的应用白建丽
27.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去文学化"的再思考孟建伟,MENGJian-wei
28.学术论文的特点与选题——学术论文写作研究之一尉天骄
29.关于诗禅融通形式的考察郜林涛
30.浅谈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吕世亮
31.中国古代服装结构与现代服装结构之比较毕虹,BIHong
32.行政案例教学改革研究王俊刚,王华梅,WANGJun-gang,WANGHua-mei
33.本刊主干栏目近期选题方向
34.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关银凤,GUANYin-feng
35.计算机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原晓林,刘效春
36.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康珉,KANGMin
37.浅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彭大力
38.高师钢琴教学要突出师范性张雪梅
1.青年工作思想的特色邹谨,ZOUJin
2.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刘孜勤,LIUZi-qin
3.转型期农村青年人生价值观的分化与整合杨锋,YANGFeng
4.中国新生代群体内潜在冲突的现状与对策探讨——以"80后"农民工和"80后"大学生为例陈文龙,CHENWen-long
5.青年社会化的文化参与——基于大众文化的研究视角崔健,高珊,CUIJian,GAOShan
6.从青年文化热点透视青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转变张冬利,蒋舟
7.论未成年人问题实质上是成年人的问题董平,DONGPing
8.儿童政治社会化中的理想化研究述评季乃礼,JINai-li
9.浅谈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籍荣
10.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影响罗雷,LUOLei
11.关于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研究进展的分析迟新丽,张大均,吴明霞,CHIXin-li,ZHANGDa-jun,WUMing-xia
12.社会性别视野下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金晶,JINJing
13.关于当前大学生资助体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孔沛球,KONGPei-qiu
14.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原则侯燕,闾彬HttP://
15.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研究——兼与罗尔斯分配正义论比较周华平,熊亮
16.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府责任研究郑闻,ZHENGWen
17.试论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管永前,GUANYong-qian
18.与行政指导相关的国家赔偿问题探讨吴志鹏,彭健,WUZhi-peng,PENGJian
19.企业与竞争对手合作视角下的动态博弈王晶,付宁,史勇,WANGJing,FUNing,SHIYong
20.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影响——基于三因子模型的实证研究牛晋霞,赵芳,NIUJin-xia,ZHAOFang
21.关于波动率及其预测方法的文献综述李隽,LIJum
22.信用卡套现行为的分析与控制秦翊,QINYi
P键词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学风
目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影响着高校的学风建设。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能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好地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助力,这是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大学生都关注的问题。
1当前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
(1)上网的人数多、时间长。数据调查显示,38%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0~20小时,其中男生每周上网时间比女生多;48%的学生认为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一般;有46%的学生每周自学时间
(2)上网的主要目不是为了学习。大学生上网最大的目的是获取信息、娱乐、聊天、购物,利用网络来学习的所占比重较低。男生比较喜欢玩游戏,因此主要目的为娱乐休闲。此外,大学生在大学里脱离了家庭的束缚,无法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希望通过新媒体在网络上寻找朋友,获得心理上的慰藉。
(3)自控能力不足。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离不开网络,10%的学生感觉还好,6%的学生无所谓,4%的学生认为可以。不少同学反映,自己在宿舍本来想学习的,但旁边的同学正在上网玩得很刺激,根本静不下心来,有时反而被吸引一起到网上“冲浪”了。高校的课堂上,手机也因网络如虎添翼,学生因缺乏自控力,变成“拇指族、低头族、手机控”。
2网络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
2.1对大学生学习观念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拓宽了人们的视觉与触觉,但不良的网络信息也时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青少年时期正是三观形成时期,价值观念易被误导,在网络上他们易接触到资本主义的文化作品、价值观念、不良言论等信息,长此以往易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易滋生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
2.2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1)网络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记笔记,课下看课本”是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这种方式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学生也在不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还可在网络上学习到许多专业的所有课程,甚至在一些教育平台可修满学分、甚至可获得学位,这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2)网络休闲、娱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包括:获取信息,休闲娱乐,交友聊天,学习或工作等方面。上网时间长且大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相对校差,不少的大学生迷上网络甚至无法自拔,旷课成了家常便饭,重修课程多甚至到了退学的边缘。
(3)影响了班风和学习氛围。寝室是休息的场所,但是课余时间我们会经常看到同学们在宿舍里上网、聊天、打游戏,他们不仅自己荒废了学业,甚至还影响了一些“意志不够坚定”的舍友。另外,学生上课用手机上网的现象屡禁不止,耽误了自身的学习又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
2.3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第一课堂,它既是主渠道,同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当前信息发达的形势下,第一课堂似乎正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一些教师只知道围绕教科书而不更新知识,所讲内容老旧;一些教师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脱离教学内容,甚至口无遮拦:一些教师授课内容枯燥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相较之下,“宽广辽阔”的手机网络深深地吸引着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大学生,他们拿着手机在课堂上看新闻、聊微信、玩游戏,若课堂管理不严的话,早退、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学风建设对策
3.1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引导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1)做好教育引导,营造文明网络环境。高校通过开设网络文化相关课程,客观、全面、对比地分析各区域网络文化,促进学生们用辩证的思维、客观的角度来看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还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论坛、辩论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清朗网络”教育,争做文明网民,自觉远离、抵制“网络垃圾文化”;通过开展漫画比赛、微文大赛、微视频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文明、理性地使用手机,做到课堂上远离手机,逐渐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同时要建立网络党建团建主流网站、微信公众号、思政微博等,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平台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2)强化课堂纪律。如何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行为,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生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入学积极分子组成课堂纪律检查小组,加强课堂纪律巡查。同时做好宣传动员,倡导建立“课堂关机制度”、尝试设置课堂手机集中托管点等多种方式,减少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其次,对手机重度依赖和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必要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
3.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提高网络知识和技能
(1)提高学工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一方面,统一学工队伍思想,要让他们充分认知到网络信息化对学风建设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但我们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能力与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高校学风建设。另一方面,通过辅导员沙龙、论坛、案例分析等形式加强学工队伍之间的交流,不断创新信息化工作思路与方法,提高学工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2)提高学工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一方面,以讲座、交流等形式对学工队伍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高效地使用学生管理系统、微信公众号、易班等网络平台。同时,还要在实践应用中锤炼学工队伍的信息技术能力,推动他们掌握相关技术能力。另外,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观察等方法,了解、熟悉和掌握大学生网上行为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做好网络思想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来。
(3)提高学工队伍的网络话语能力。在网络信息时代,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话语内容枯燥、话语形式单一、话语模式教条的缺陷,使其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报告、沙龙、竞赛等形式进行培训,将网络话语中多样化的话语形式吸收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中来,用生动鲜活的话语内容来加强话语的吸引力,提高队伍的网络话语能力。
3.3发挥网络宣传功能,营造健康的校园学习氛围
(1)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学术事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同时结合课堂教学、讲座论坛等面对面接触,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的大师风范、学术魅力。积极开展专业学术竞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但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经常组织专家学者针对大学生考研出国辅导、职业指导、个人发展等方面进行线上、线下交流,用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断勉励学生克服困难,逐渐提升自身能力。
(2)开展校园文化活樱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们要利用网络覆盖面广、快捷便利的特点,努力打造精品网络文化活动,帮助建设良好学风。同时,借助网络教育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名师讲座、职业规划、传统文化等第二课堂,促进同学成长成才的同时,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另外,要充分发挥模范的作用,如举行“模范引领”、“优秀毕业生”评选等活动,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深度宣传报道,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
3.4发挥网络助学功能,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1)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高校应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师生网络操作技能,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
(2)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丰富共享学习资源。网络“共享、开放”的特点,为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提供了可能及便利。高校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验实践平台、网络学习资料库等学习平台;专业教师还可引导建立专业论坛、专业QQ群、专业微信群等学习互动平台。在学习平台上,高校提供精选部分优质课件、辅导视频、正式出版教学光盘等资源,供同学们选择学习:学习互动平台上,线上、线下交流让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查漏补缺,巩固学习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思想政治;实验设计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等数据承载方式和云计算等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由数字时代快速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是大数据的重要发源地,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数据产生,高校人才培养必定要向大数据方向过渡。[1]当今高校正处于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冲突的前沿,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世界各种文化深度交融,大学生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然而,国内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道德教化,以情感人、理论说服比较多,数据科学分析相对较少。国内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既定的教学模式是理论灌输,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比较僵化,严重脱离社会实践,束缚了大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此外,现代的人文科学研究正越来越多地借助于日益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大量的调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把信息转化为图形和数据,把主观的不确定因素向客观的确定性转化,使研究成果具有严密的科学性。[2]大学生是网络用户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都将通过网络学习、交友、通信等平台汇入大数据。面对越来越大的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适应时展,更新教育理念,大胆运用大数据带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改变传统教条僵化的理论灌输教学形式。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进入学生头脑,内化为实际行动,必须借助实验教学引导大学生提高学习社会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大学生开展各种舆情调查和分析,从而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现状
高校实验教学是一种介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教学方法,可分为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实验教学。虽然,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已经认识到强化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一些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效应。[3]但总体上看,国内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依然远远落后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主要原因在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说教阶段,少量的实践教学大多是通过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N大学为例,本科生思想政治教学共有15.5个学分,其中14个学分是理论教学,只有1.5个学分是暑期社会实践学分,没有实验教学学分。这种教育理念的滞后与教学创新思维的僵化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类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群,其中三门主干课程《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和特点各不相同。但传统的三门课教学方法均是统一集中在概念、理论、原理的讲解上,没有根据各门课程内容和社会应用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需要验证的理论得不到事实支撑,不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心理体验,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优势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是一种介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灵活性、针对性、实效性、验证性和探究性的教学特点,可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现代意义的实验室不只是配备仪器设备仅供理工科人员研究的大楼,而是一种供多学科共同探究的文化概念。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可以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动眼、动脑揭示理论与实践、个人感悟与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复杂关系,切实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政治课实验教学与大数据的优势互动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需要借助实验教学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处理,高校教师可以借助数据图表讲述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观点和要求,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4]其次,实验教学可帮助把平面教材转换成交换性更强的电子媒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大数据之间的有效对接。再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大数据解释社会重大事件和大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了解公民在特定社会事件中的参与情况、舆论导向以及对事件发展的实际影响。最后,思想政治实验课教学可实现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帮助教师完成思想政治教学中因果关系的论证。
(二)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优势互补
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成为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改变人思想的教育工作,有效沟通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然而,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却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备受社会各界的诟病。[6]需要验证的理论得不到事实支撑,大学生很难信服。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开展是高校思想政治学科发展和两课教学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我国从2006年开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设置过程中明确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可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探寻规律性等方面获得崭新的突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与理论教学形成优势互补:首先,思想政治实验教学可以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将思想政治课程内容从平面推向立体,从静态推向动态,将原本生涩、抽象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强化思想政治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主动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和分析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情况,帮助老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平时指导大学生开展各种重大舆情调查,主要针对社会热点、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通过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可以进行现场模拟,让学生掌握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师生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再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运用顺应了大学生热衷网络学习的特点,充分尊重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调研数据的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的教育目标。
(三)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与校园舆情的优势结合
高校舆情是社会舆情在大学校园内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普遍思想意识的反映,代表了大学生对公共事物和热点问题所持的意见以及各种情绪、态度和愿望的总和。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大学生是使用媒体科技最广泛的群体,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分析和调查已成为获得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对重大社会问题看法的重要途径。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量大且良莠不齐,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是在信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推动下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和新途径的具体拓展,可以通过实验室舆情监控系统的搜索引擎、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实现数据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挖掘、舆情预测、舆情结果展示和舆情现场模拟实验等教学功能,为实现舆情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使舆情分析预警的实现具成为可能。如,可通过对大学生参与的热点论坛等开展数据捕捉和分析,及时掌握和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有效维护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三、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内容
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是“人与人,人与事的对话”,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不但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错综复杂,而且实验教学环境对实验教学活动的干扰也极难控制,因而很难达到经典科学实验所要求的“封闭度”。[7]所以,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思想政治课程的独有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一)强化大数据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最宝贵的资源,彰显着极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8]大学生既是数据的传播者和制造者,更是数据的分析对象,思想政治实验教学在设计过程中应树立并强化大数据意识,在功能模块设计方面注重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整理和分析,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并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针对国内外热点事件建立案例库,对主要媒体在热点事件中的报道进行监测、量化评估和比对,教师针对量化分析报告进行话语权的解读。[9]
(二)深化大学生从“行”到“知”的学习过程
思想政治实验教学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保障,它承担着思想政治教学从理论转向实践,用实践来促进理论,从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延伸,用社会实践来强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桥梁作用。同理工类实验教学相比,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行”来促进大学生“知”的深化,实践性较强,且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思想政治实验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点是通过实验深化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课程理论转化为具体的事件分析。
(三)思想政治课实验内容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内容极其丰富,涵盖基本原理教育、中国化的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着眼于启迪大学生的心灵世界,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这就决定高校思想政治实验教学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强调对知识的认知和接受,而是侧重大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实践。相应地,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内容也应该紧扣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践,设计出灵活多样,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验教学形式。首先,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的内容应该包括理论教学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特别是加深对那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原理和结论的理解。实验教学设计通常从大学生情感体验需求入手,积极创设实验情境,运用实验室多媒体设备演示课程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典型事件,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思考、提问和辩论,最终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以《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为了让大学生学习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理论内容,需要深入地了解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轨迹。可以组织大学生收看电影《卡尔?马克思的青年时代》《燕妮?马克思》《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新闻: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以及纪录片《寻访马克思》等了解马克思的生活轨迹和社会背景,加深他们对理论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论来源和标志性理论成果的了解。其次,思想政治实验课教学内容还包括一些人们认识上尚存在分歧,大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社会事件以及校园舆情和社会舆情。可以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的实验选题,组织大学生围绕其中一个选题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开展社会调查,并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海量数据分析技术仔细探究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对数据代表的系统走势和缺失的信息进行预测,由此得出相对可靠的基本结论,供老师和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参考。再次,思想政治课实验的内容可以由课堂延伸到整个社会,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或以及大学生感兴趣的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实验的内容。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可以在模拟法庭实验室进行大一新生的“道德法庭”实验教学,选取社会上影响比较大的道德事件,组织控辩双方大学生进行现场模拟辩论,帮助大学生形成重视道德修养和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这类实验的结果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侧重于对未知问题进行辨析,去伪存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该实验以大学生为主体,选题、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收集证据资料、准备相关法律文书等过程都要由大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在实验过程中提供设备支持。
四、总结
实验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是提高大学生公共参与价值的重要载体,它关系到思想政治教学的成效。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实验教学绝不是简单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而是为教师的研究科学化以及大学生的理性思考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可能。
参考文献
[1]聂小东,黄羽中.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金融投资实验室建设探讨[J].价值工程,2014(5):189-190.
[2]周晓文.文科实验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134-136。
[3]吴满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实验室建设管见[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218-221.
[4]胡纵宇.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64-66.
[5].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N].新华每日电传,2013-8-21(01).
[6]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6):48-51.
[7]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教学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6(6):48-51.
[8]张世忠.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模式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69-73.
【关键词】易班 黏度 高校思政教育 应用表现形式 影响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31-03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一直备受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2007年,上海部分高校开始建立网上班级“E-Class”,之后,关于易班的研发与应用工作逐渐成为全国各地高校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探讨基于易班平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全国高校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
黏度是一个形容液体流动状态与速度的物理概念,也经常用粘度、黏性、粘性来代替,它有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黏度三种测定方法。黏度越大,流动越慢;黏度越小,流动越快。此外,黏度还能够用来描述网络使用的一些特征,通过描述网络黏度可以有效体现用户流动性。简单来说,易班黏度是指用户对易班网站的使用度、依赖度、忠诚度与满意度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包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包含易班,而易班黏度是分析易班的视角之一。为了更好地把握易班黏度及其各项要素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体关系,本项研究以广西一所本科院校中的大一、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关于“易班使用状况”的调查活动。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8份,有效回收率为94.8%,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将结合调查统计数据探讨易班黏度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范式。
一、易班黏度的应用表现形式
(一)易班使用度――用户的使用频率。根据所调查学校的样本显示,在已经注册易班的大一、大二学生当中,高达68.6%的学生是因为要参加学校活动而登录系统的;11.6%的学生登录易班只是随意看看;8.7%的学生表示在易班平台可以获取有用知识与信息,从而形成他们登录易班的动力;2.3%的学生是为了看娱乐新闻和玩游戏;1.7%的学生纯粹是为了领取相关活动奖品;而7%的学生表示关联多种因素。图1中显示了由各种因素而导致高校大学生登录易班的情况,各项因素用小圆点来代表,圆点处于越的,说明由这项因素导致的易班用户使用度越高。参加学校活动这一项因素的圆点处于最,且远离靠近中心的几项因素。由此可见,高校管理部门的有利引导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易班用户的使用频率。
图1 登录易班的原因
(二)易班依赖度――易班的凝聚力量。参见表1中的数据,13%的系统缺失值指的是在所调查的样本中,有123位学生没有注册易班。当学生们对“易班使我提升了集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这一命题进行评价时,35.3%的学生表示同意,而28.2%的学生表示不同意,表示说不清的学生占比为36.5%,同意的人数略胜于不同意的人数,并不显现优势。易班作为学生个人与学校集体之间的桥梁,其内部肯定有因各种因素相互发生作用而产生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着用户登录与使用易班网站。易班所具有的特点:提升专业知识或个人能力、时事新闻更新及时、增进友谊与扩大人际关系、展示自我与获得满足感、易于登录与界面风格简便、应用及附带游戏种类丰富等都成为易班凝聚用户的力量。
(三)易班忠诚度――易班用户的流动性。易班忠诚度可以说是易班黏度的最大体现之一,与易班依赖度也存在交叉的关系。指的是用户对易班网络平台产生了好感,形成“依附性”偏好,进而重复登录,并不放弃使用这一社交软件的一种状态。企业管理理论认为,客户忠诚通过客户的情感忠诚、行为忠诚和意识忠诚表现出来,指的是客户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依恋或爱慕的感情。在本文中,易班忠诚度主要表现为用户的流动性,即登录易班的频率。参考表2中的数据,在已经注册易班的大一、大二学生中,有36.2%的学生表示注册后就不再使用,几乎每天登录易班网络平台的人数在这一学生群体中只占3.3%。从总的数据分析来看,目前该校大一、大二学生群体对易班的忠诚度并不高。而要提高易班用户的忠诚度,可从易班网站维护、服务理念灌输尤其是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努力。
(四)易班满意度――关于易班的正面评价。所调查的学生用户对“易班应用软件既多又好”这一命题进行评价时,26.2%的学生表示同意,而30.2%的学生表示不同意,43.6%的学生处于说不清的状态。除了对这一命题的设置,此次问卷还涉及界面设计、操作与检索程序、信息更新速度与内容呈现、社交便利性等。就目前状况而言,作为样本代表的学生用户对易班的正面评价并不是很明显地盖过负面评价,表现在对各个命题的结果统计中,有些情况略低于,而有些情况仅险胜于后者。值得欣慰的是,大家对易班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46.4%的调查对象认为,易班的普及率与认可度将会日渐提升,而持不同意态度的学生仅占15.6%。
(五)易班厌恶度――关于易班的负面情绪。厌恶是一种反感的情绪,本文重在阐释的是学生个体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对易班网络的负面情绪以及排斥的状态,并不包括通常意义上人的味觉、嗅觉、触觉等因接触某事物而导致的感性厌恶。在这里,厌恶度极高的状态也就是黏度极小的状态,易班黏度越小,用户的流动也就是流失越快。最直接的案例就是根据表2与表3中的数据显示,关于易班的软件与功能应用效果,目前尚有高达73.8%的学生还没有对其表示高度认可,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会有高达36.2%的学生表示注册易班后就不再登录使用。关于易班的负面情绪越大,易班黏度就越小,其融合学生群体的力量也越小,更有甚者,导致易班用户的流失。
二、基于易班黏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整个影响机制
易班黏度是一个无限集合,可操作化为使用度、依赖度、忠诚度、满意度、厌恶度等一系列概念,以此类推,这些子概念又可操作化为次级概念。易班黏度的各子概念之间并不是排斥的,而是互相交叉与关联的,列出的目的在于能够从各个角度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易班黏度,从而推进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班黏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关系可参见图2,借鉴前文的经验总结,探讨在这种体制下基于易班黏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整个影响机制,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展开思路:
图2 易班黏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关系
(一)学生的互动行为来看,评估易班黏度,反映群体内部关系。易班网站是一个网络互动平台,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形成了易班网站的存在与繁荣。群体内部关系指成员间彼此交流与作用的状态和过程,是群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学家莫雷诺利用“社网图”来分析个体成员间的关系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他用圆圈来代表成员个体,联通线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联通线有单箭头,表示单向选择和喜欢与另一方接触;也有双箭头,表示双方都喜欢相互接近。“社网图”运用于把握高校易班中的集体内部关系时,可按如下步骤操作:第一,向每位学生提问:“你喜欢与谁接近”;第二,根据答案以圆圈和联通线绘出群体的网络;第三,对“社网图”进行黏度分析。互动频繁的学生个人成为核心人物,互动较少的学生成为离群者;联通线尤其是双箭头联通线较多的群体成为主群体,联通线较少的群体成为亚群体。通过了解学生的互动行为,结合易班黏度,可以把握学生群体团结、松散或为其他状态的内部关系。
(二)从易班的内部结构来看,提高黏度性能,融合学生的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指群体吸引其成员,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易班用户群体凝聚力的发展一般经历三个层次:一是人际吸引,这是用户注册易班的初始阶段,大学生对易班项目的相关规则与便利之外尚未了解清楚,易班网站也还没有给他们形成舆论规范压力,依靠的是人际关系的吸引。二是易班用户对相关规范的遵从,用户能够把个人的目标与易班建设的目标相结合,自觉接受群体规范的约束,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用户建立更深的关系。三是用户把易班建设的目标自觉地看成是自己的目标,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大学生用户对易班群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群体凝聚力是易班黏度研究的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概念,群体凝聚力越大,易班黏度越大,反之亦然。
(三)从学校的领导层面来看,利用黏度原理,制定易班管理制度。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对当代互动图像的阐释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航行在一个巨大的情境王国中,在这里,我们会遭遇到来自群体的他人的团结、遵从或权力,这可视为一种群体规范。经过前文的数据分析,我们了解到,教育管理部门的有利引导措施能够显著地提高易班的注册率与登录频率。在易班网络情境中,必须存在一种群体规范制度才能达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舆论引导的效果。易班管理制度是群体规范的一种诠释,它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利用权威魅力来征服学生的心灵。大学生对易班管理制度的认同与拥护,是易班黏度较强的一种状态。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首要前提就是个体与集体利益的一致性,也就是学校管理部门在进行易班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利益,一切以学生为本,方能取得学生的认同与拥护。
(四)从舆情的导向机制来看,研究黏度特性,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利用易班平台,对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知识普及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的一种教育手段。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可充分利用易班黏度的特性,进行舆情引导。首先,在易班网络互动平台中,强化易班黏度―― 推行一种基于共同活动形成的、公认的约束力量,并不断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尺度,成为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其次,指示学生们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相应的行为目标,囿于黏度范式―― 规定易班用户的言论范围和准则,以一致性的行动要求和价值取向,维持易班用户的稳定性。最后,是一种精神文化氛围的培育,提升黏度性质―― 塑造易班的思想政治文化。精神文化貌似形影无踪,却最能打动人心。可以通过典型案例宣传、易班文化墙建设、社团活动花样集锦、科技创新竞技推广等方式打造易班平台的校园政治文化。
在意识形态上,我们可以把易班黏度诠释为个体关于集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分析易班的使用度、依赖度、忠诚度、满意度以及厌恶度等因素,都离不开群体凝聚力的影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就是要打造出一支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爱国主义情怀、扎实专业知识与团结向上拼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队伍。
【参考文献】
[1]沈漫,夏文芳.提高易班用户粘性的工作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8)
[2]王艳,霍圣录,严芳.易班用户黏度的模型构建及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3(5)
[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易班中的符号互动与舆论导向研究”(2015LSZ007);广西财经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易班黏度与工作模式研究”(2015SZA1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