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教师心理档案8篇

时间:2023-07-02 08:23: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师心理档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师心理档案

篇1

关键词:基层党校;教务档案;管理

党校教务档案是党校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工作业绩的展示窗口,也是党校开展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科学管理的必备材料。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教务档案,则是新时期教务档案管理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教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收集、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教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往往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也缺乏足够认识,各科室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规范,有些科室只重视纸质档案,而忽视其他介质档案。而且,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学不再限于课堂讲授,还广泛开展了公开课,论文研讨,下乡调研,教学互动尝试等活动,所形成的教学档案数量增多,载体也日益多样化。一些党校所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即组卷、立卷、拟定标题装订等等,工序多,操作难,工作量大。这种方式收集整理的档案,其查准率是可想而知的。

2.内容缺乏系统性

开办党校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我党理论和工作的宣传以及对党员进行党性知识教育,党校教育的结果应该被记录在案并且形成系统,有助于党校进行教育总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有些班次的材料在办班结束后没有及时移交给档案管理人员或因种种原因不慎丢失;有些教师科研成果,只报送论文题目,没有按时把科研成果复印存档,导致工作衔接不到位,造成科研成果丢失;有些党员教育工作你开展得很好、效果也十分明显,但是这些教育总结资料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档案资料被保存下来。对档案资料整理的缺乏直接导致党校教务档案不完整,没有系统性,影响了教务档案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3.信息缺乏共享性

保守秘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神圣职责,党校教务档案中包含了大量党校学员的个人信息,这些是必须加以保密的档案内容,但党校教务档案中也包含了很多可以被利用与其他党务工作中的资料,例如对学习班教学效果的总结、党校开办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等,这些资料如果能够被有效利用,则可以有效提高党校的办学效率。但是,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党校教育档案工作存在重保轻用,利用不良的现象。对党校教务信息的共享缺乏导致些弊端:首先,大多数教务档案工作保密多,内需利用多,对外交流共享少,有些重要的、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被抹杀了;其次,党校教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始终处于原始、简单的数据整理状态,信息含量低、封闭,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也就无法与外校进行有效交流,致使党校教学本身的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

4.重要档案没有专人管理

党校教务档案不仅包括参加党校学习的党员和部分群众的基本信息,还包括党校学习班的教学具体内容、教学实际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有些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深度反思则体现在参与党校学习人员的日常汇报和笔记中;教务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可能保存在各自的电脑上。因此,党校教务档案来源渠道很多,材料繁而杂,没有指定专人管理,很难做到分类明确,归档有序。另外,没有专人管理也使材料容易混杂,使得要找的材料不易找到。

5.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成为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时基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文件处理能力和网络化信息处理能力。但是,党校教务档案管理人员多是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不高,较少参加业务培训,管理方面习惯于旧模式,以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教务档案,材料分类立卷装订,很少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致使档案提取和调用的效率很低。此外,党校办公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软件缺少文档一体化功能模块,使档案信息化工作进展不顺畅,没有办法对教务档案实施彻底的现代化管理。

二、加强党校教务档案管理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领导的档案意识

教务档案管理人员要抓住时机,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有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同志的档案意识,为做好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能够加强档案管理宣传力度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以提高档案服务管理意识为基础进行档案应用性宣传,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出发提升档案管理意识;第二,去先进单位观察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好处;第三,进行档案管理服务改革。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则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与否,关键在领导,如我们市委党校,就专门配备了一名档案管理人员,还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铁皮柜等。由于领导思想的重视,并从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得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规范。

2.建章立制,规范教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制度

进行党校教务档案信息化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制度建设,以健全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制度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党校档案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做的是,在《档案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结合新的管理方式,档案网络信息化的要求及学校当前实际,制定和完善教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员学籍档案、科研成果档案、基层党校活动档案以及其他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特别是要制定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并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使档案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

3.更新观念,努力实现教务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电子政务在快速发展,各级立档单位所产生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正逐步取代传统载体的纸质档案,档案是否有能力接收和安全保管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等新型载体档案,已成为衡量档案事业发展阶段的新的标准,档案信息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学校的档案工作者要更新理念,调整思路,切实领悟到教务档案信息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观察并了解到教务档案的应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从自身的档案工作观念更新出发,将将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从手工建档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件”为单位整理教务档案,利用计算机录入教务档案信息,建立教务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利用。

4.明确重点,指定专人收集重要档案材料

要根据教务档案的特点,明确各科室收集档案材料的范围,指定专人收集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资料。如:①文件类:县委、县政府文件、上级文件以及学校制定的教学科研工作文件和实施方案等;②综合类:教学通知、各科室工作计划总结、教学工作会议材料等;③教学类:教学课程表、干部培训进程表、考试安排、考核办法等;④学籍类:各班次花名册、成绩单、结业证及毕业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数据等;⑤教师业务类:本校教师以及外聘教师基本情况材料、考核情况、进修情况、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材料、教学评价、教学竞赛和教学奖励;⑥科研类:教学改革方案、下乡下企业调研资料、教学评估和反馈、校际之间的交流材料、情况材料等;⑦教材类:征订的教材、各类教学参考书、本校教师参与编写的教学材料等;⑧其他类:主要包括电子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多媒体材料等,只有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才能使材料归档做到完整准确、系统、规范。

5.严守秘密,处理好教务档案的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在教务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持档案工作的保密原则,完善保密制度。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所有权、隐私权的关系,档案的开发开放不能危害学校集体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教师和学员的合法权益,对教务档案中诸如有关教师基本情况,对教师的评价、奖惩情况,学员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应加以保密。要公开上网的,要经过学校认真审核。但对于那些可以及时开放的档案信息,也要及时上网,避免造成信息利用价值的损失,从而使档案的利用向广泛、纵深发展,实现档案信息交流的最大流量和最佳服务,也使档案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提高思想素质,营造一种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具有强烈的档案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二要注重自身学习,主动参加岗位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教务档案的水平,做到依法治档。三要成为复合型人才,既有档案管理的专业能力,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擅长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信息管理的技术。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参加计算机等的考试,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电子档案,以便对电子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实行“前端控制”,争取做到及时接收电子文件。

7.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

篇2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档案制度;内驱力

在如何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如何提高专业指导作用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教师成长档案以其详实、生动的信息优势架起了指导者与被指导者之间、教师同伴之间沟通的桥梁。

一、创新教师成长档案管理,激发教师发展内驱力

我们为了使每位教师了解自己专业成长的历程,增强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以往计划与实际工作脱离,只关注几个骨干教师发展的普遍现象,实施全新的成长挡案管理模式,以加快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1.起步阶段

首先,园领导通过与每位教师面对面细致地分析与交流,对每位教师各自的特点有了详细的了解;其次幼儿园通过自主申报与园方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立了胜任型、特长型、骨干型三个板块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2.实践措施

每学年初,每位教师根据各自选定的发展体系,结合幼儿园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内容,制订每学年的短期发展计划。计划内容包括目标、措施、预期成果三方面。在园领导有针对性的引导下,每位教师根据计划扎实地实施,并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积累。

二、明确成长档案目标,促进个性与特色协调发展

在确立了胜任型、特长型、骨干型三个板块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后,每位教师制订的每学年个人发展计划更符合自身的发展特点了,目标具体细致,措施扎实有效,成果追求不功利。每位教师把“走好每步,积累点滴”深入心中。

三、交流分享成长档案,满足教师发展新需求

1.进一步满足教师个人的专业期待

在教师成长档案中,汇集的是教师自己的一系列作品样本,它提供了教师进步的信息,展示了教师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展示成就和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激发内在的潜能,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进一步拓展教师多元的学习信息

每个年龄段的教师都有各自的优势:老教师的敬业与奉献;中年教师的干练与经验;年轻教师的创新与无畏……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师参阅和了解同事的成长档案后而感受到,并在感受的同时激发互相学习的愿望。

3.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经常整理和检视自己的成长档案,能促使自己不断思考自己的进步过程和方法。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教师在预料自己教学行为后果的基础上作出明智的决策和及时的调整,有利于克服困扰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如,“学习与反思”版面,对于特长型与骨干型教师来说,指向的是活动观摩记录与反思、聆听讲座与随想等内容。

综上所述,教师成长档案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记录,它记录着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感悟与感动、技能与情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一个教师成长档案就是一段教师成长历程的缩影。教师成长档案就是教师“工作和思想的博物馆”,展示着他们的成果、经历和梦想。实践证明,科学管理教师成长档案是促进教师队伍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提高保教质量,加快幼儿园发展的目的。

篇3

【摘要】《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是中职文秘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中存在重知识教学、轻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影响了课程教学效益。文章在分析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课程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策略,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践导向性教学;策略;反思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干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信息采集、文书草拟、文书办理、档案管理等方面,主要培养学生信息采集、文书处理以及档案管理的系列职业技术能力,为其今后从事文秘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虽然当前经过课程改革以后,《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主导教学模式有所改变,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忽视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教育、教学功能达成度较低。

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现状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多变性和开放性,但目前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基本上局限于教室,教学空间狭隘逼仄,处于教师为主、学生紧跟的状态。虽然增设有情景环节,但与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还有一定差距,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还是有所偏差。由于知识的更新换代很快,故教材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滞后于鲜活的现实。如穿插身边的案例将更利于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实践技能。

现在《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堂教学需要根据情境创设完成任务,这比以往的教材有所进步。但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打破原有的教学手段,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进行“填鸭式”教学。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致到实际工作中不能学以致用,无从下手,彻底变成了门外汉。

二、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践导向性教学实施策略

(一)精心整合教材内容,做好项目编制

这法那法,不吃透教材就没法。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内容繁杂,头绪多。以目前我校采用的《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材为例,该教材是浙江省中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之一。全书系统介绍了采集信息、草拟文书、办理文书、管理档案等内容。全书108教学课时,教学任务重,实践性强。因此,教师要在准确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情、校情的基础上,站在学科高度,以“实践”这根准绳引航课堂教学,深刻解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将教材主干知识整合为相应的实践项目单。如“拟写传播与事务文书”内容可以整合为备忘录、传真稿、新闻稿、总结四个实践项目。

(二)虚实结合,优化实践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一线劳动者的重任,因此课程教学十分强调教学与岗位、专业与就业、课堂与企业、训练与生产的零距离,从而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如此才能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适销对路,受到企业的认可。

1.在虚拟职场情境中领悟

(1)文字案例情境

受到安全、资金、人力、课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要常态性组织一线企业岗位实践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如能创设合适的文字案例情境,不仅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还能为学生创造出一种逼真的职业实践情境。如在教学“整理和装订纸质文件”时,笔者利用我校毕业学生的职业经历,创设、描绘了如下一则情境:“王伟丽是学校13届商务助理专业优秀毕业生,就业于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2016年年末,她要对公司里的很多文件进行归档,她的桌子上摆放着诸如《关于要求追加20周年庆典活动经费拨款的请示》《关于同意追加拨付庆典活动经费的批复》《20周年庆典活动经费使用具体方案》《关于授予×××等同志“十佳优秀员工”称号的通报》《关于新建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实验基地的函》《关于同意温岭市福德隆鞋业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征地的复函》等文件。面对这些纸质文件,该如何整理呢?王伟丽苦闷不已。”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替她想想办法,出出主意?面对真实的职场实践情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他们主动站在职业人岗位实践角度,展开讨论。

(2)多媒体信息情境

中职学生往往不喜欢单一的理论知识学习,而对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多媒体视频、图片等喜爱有加。因此,中职《信息、文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功能日益强大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创造职场实践情境。如在教学“做好会议记录”内容时,笔者在校办主任的支持下,事先将当月召开的校务会议进行了全程拍摄,并在计算机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剪辑。课堂教学时,在切入新课后,笔者播放了这段会议视频。熟悉的环境、教师及严谨有序的会议议程像磁铁一样把学生吸引住。教师及时提出实操任务:设计会议记录表,对会议的整个过程详细记录。学生兴趣盎然,立马着手完成,在实践动手中对会议记录的特点、写作方法自然而然地了解,感悟,内化。

(3)活动表演情境

教学中的活动表演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的实践学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方法的过程,是锻炼各种学习能力的过程,是因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而认识自我、增强自信、调动兴趣、体验价值判断等丰富心理世界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并形成健康人格的过程。实践表明,在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表演活动,能把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如在教学“签收文书”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根据企业相关部门签收文件的程序排练相关小品。

2.在岗位实境中体验

虚拟职场实践情境虽然有其优越性,但毕竟与一线真实职场有着一定差距。《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在工作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掌握职业技能。

(1)校内实训

以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受条件限制,教学往往是按照教科书从理论到理论,全然没有让学生亲眼看看,亲手摸摸,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中职校文秘专业校内实训设备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以我校为例,学校先后投巨资建成了办公自动化实训室、模拟办公室、会议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文书与档案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此外,学校还购置了各种秘书实训视频影像等素材库。这些实训设备设施高度仿真,为学生的专业学习营造了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逼真的企业环境。《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安排在这些场所进行。如“档案管理”章节内容重要知识点多,动手能力要求高,历来是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头疼的内容,如果放在文书与档案实训室组织教学,则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学生在这个高度仿真的企业环境中,亲自动手整理,装订,分类,排列,编号及装盒,扎实掌握了档案管理的内容、程序、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严谨细致、合作创新等职业素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职业道德教育。

(2)校外实习

校外定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参加一线职业人的工作,真正地体验职业人的滋味,提高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标。鉴于《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学生校外实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二是要围绕某个教学活动或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三是要做好监督与汇报,以企业评价、学分量化等形式优化考核。

(三)科学布局,打造实践基地

实践基地是中职学校教学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重要训练载体,是学生走向企业的预备岗位。中职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我校文秘专业先后与温岭市办证中心、浙江华夏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温岭营业部等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这些单位成为我校文秘专业实践基地,为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师组织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也促使文秘专业教师不断地学习掌握信息、文书和档案管理的新标准、新知识、新技术,带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科学组织,编写实践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目前我校文秘专业所使用的《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教材是由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所出版的。相较于老版教材,该书采用了大量的一线企业案例,安排了系列实践内容,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会使学生对于企业文化的感受更深,对知识和技能的领悟也更加到位。为此,我们可以结合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教学特征编写相关的实践校本教材。

(五)鼓励参与,创新教学评价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教W资源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课程教学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那种唯考试成绩定高低、判优劣的评价方式显然行不通了。为此,教师要切实转变理念,探索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的有效评价模式。

1.引入行业企业评价

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学生岗位实践能力发展是关键。因此,教学评价中应充分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即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这样,评价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训实习的真实状况。当然,企业评价内容也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德(主要包括工作态度、责任心、服从意识、全局观念等)、能(包括专业基本技能、人际沟通能力、学习新事物的能力等)、勤(包括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劳动纪律观念)、绩(工作业绩)。

2.实施多元动态评价,过程与结果同频共振

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动态性、多元性。因此,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应该重视学生个体差异评价,即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总结,从而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但《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又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会考、高考科目,结果评价也不能忽视。因此,教师要制定科学评价量表,实施多元动态评价,把过程与结果性评价融通为一体,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核与考证、学历与证书的融合。以“总结拟写”这一实践项目为例,可制定如下评价量表:

三、中职《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的效果与反思

(一)成效

1.学生职业定位更加准确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环境下,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明确,对于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更加明白,从而明确了学习任务,学习效果也更好。

2.学生技能得到极大提升

在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机会比传统教学的成倍增加,实操技能和应变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养得到逐步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将来的就业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就业岗位适应期明显缩短。

3.专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实施实践导向性教学,带动了文秘专业的实训设备设施、校企合作基地及师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内涵的提升。

(二)问题反思

1.学生监控管理工作比较困难。在实践导向性教学模式下,教学时空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增加了学生的管理难度,学生违纪现象有所增加。

2.评价机制尚不够科学。实践导向性教学对传统师生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尚缺乏完备的配套评价体系。

3.增加了办学成本,同时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巧燕.四个关注,用活教材[J].新教师,2013(09):33-34.

[2]刘金生,霍克林,魏定敏.课堂教学素养五项[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

篇4

【关键词】新视角 档案整理

【中图分类号】G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199-01

档案整理是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保存历史信息,用于工作参考,学习经验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科技与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档案整理也需要从新的视角来思考,以适应新技术、新文化带来的影响。

一 目前档案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整理缺乏认识

由于部分单位对档案整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人力财力投入,导致档案整理工作一直没有落到实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整理人员稀缺,在职人员有的不具备档案整理专业素质,不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归档的任务,还有的档案整理人员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但是由于上级缺乏重视,引起员工对工作的忽视,出现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的情况。(2)档案整理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偏向老龄化,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导致业务水平低下,档案的搜集、归档、数字化、装订等任务均不能有效完成,甚至出现遗漏、误收等现象。(3)由于档案馆大多是办公、保管、调阅为一体,没有很好的区分,对档案馆的服务性产生了影响。

2.档案整理意识薄弱

对单位而言,档案整理往往处于工作的尾端,工作性质导致其不容易出成绩,不受外界重视,甚至被认为是单纯的记录工作,不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种种不良意识导致档案整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部分单位还对资料归档工作产生了抵触情绪,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档案整理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3.档案整理缺乏方法

由于前文提到的因素,档案整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认识偏差,他们认为档案整理不重要甚至不需要进行,只需看好档案即可;同时单位又缺乏足够重视,导致档案整理还是由老一辈员工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这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与科技面前显得格格不入,档案归档缺少数字化、信息化,也缺少高效实用的整理方法。

4.档案整理缺乏规范流程

规范的档案整理工作,应配备统一、科学、标准的工作流程或操作手册,而目前的档案整理更显随意性、人为性。制度与规范没有体现在工作中,这样容易对档案的实用价值产生严重影响。

二 新视角下档案整理的方法

1.强化档案整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

要让档案整理跟上时展的脚步,其从业人员就应当接受相应的教育,使工作更科学,方法更先进。首先应配置先进的档案整理设备,建立档案信息化系统、档案查询网络、完善档案快速录入设施,并教育员工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与系统的组成。另外,新视角不仅是档案整理新技术的运用,还是从业人员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对于档案的新载体、新种类、新材料,设备的新技术、新功能、新知识,都需要活跃的思想来驾驭。因此,单位还应引进年轻的档案整理人才,实现档案整理工作的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转换,使档案整理水平大大提高。

2.新视角下的档案整理信息化

在新视角下,档案的电子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而要建立一套档案整理的信息化系统,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条形码与二维码技术。信息工业的飞速发展使条形码成为验证商品信息必不可少的部分,二维码也在近几年开始流行于网络世界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档案整理也可借鉴这样的先进技术,将每一份档案归入一个条形码或二维码,大大方便日后的查询与管理。第二,数据库技术。目前的数据库技术已相当成熟,这为档案整理的电子信息化提供了重要手段。企业单位可通过建立档案数据库,将档案整理电子化,简化日后的管理与查询。第三,加强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要完善上文所说的设备,就应投入足够的资金。首先,单位应认识到档案整理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保存经济成果,成为日后主张经济利益的凭证;(2)对企业来说,档案是质量的证明和追溯的依据;(3)档案还包含了技术开发的过程与经验;(4)档案的整理也是企业单位文化的积累,一本档案包含了单位发展历程与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明确了档案整理的重要性,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就应保证整理工作有充足的物质保障,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档案整理的相关要求。档案人员的编制、档案工作规模、档案数量的定制等都应提上日程。这样,才能完成档案整理的建设与完善,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档案整理工作。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与人才引进,建立完善的电子信息化档案整理系统,加大档案整理资金投入三个方面下功夫,就能在新时代更好地进行档案整理工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教师;人事档案

一、信息化技术

科学技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随之发展应用,对于现代化办公来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着难以忽视的重大影响。信息化技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作为基础,为使用者提供与生活、学习、办公等行为相结合的技术,实施该技术后,能极大的提高效率,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教师人事档案

教师是教育界的基础,而教育为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推动力,教师的人事档案对于管理教育业界的资源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教师是社会角色同时也是承担者,有着传授知识与经验的责任,同时也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陪各行各业的人才。而教师的人事档案的建立即保证了教学资源的合理化利用,也为教师本身资料的完整保存提供了良好环境,因此无论是相关人事管理部门还是教师个人都对教室人事档案都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重视。

三、教师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不足

目前,教师人事管理部门所保管的档案多为纸质,其在管理过程中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状况。

1、管理人员从业素质不足

人事档案不仅记录了不同人的不同经历,同时客观的记录了一个人的家庭环境、社会阅历等真实情况,对于人力资源的选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在多数情况下,管理人员对于教师的人事档案认识不足,多以为保管过程中只需保证其不被遗失,故其保密性难以保证,而管理人员待遇低下、工作环境差严重打击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使档案管理这一工作难以受到重视。

2、档案机密性不足

教师人事档案在管理过程中,保密性并不高,但据国家相关规定任何人对于个人的档案资料不得私自调用。人事档案的保密便于统一管理的同时也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了隐患,但由于管理者对于管理档案重要程度的认识不足,故其对档案处理的随意性造成档案保密性大大降低。

3、档案真实性较低

教师人事档案作为教育资源合理应用的直接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当下,很多档案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人事档案目前的管理方案其人为修改的可能性较高,尤其是领导层对整个组织人事档案有着极大的处置权,故而其真实性受到了巨大影响。

4、档案资料不足

多数档案管理人员对于管理过程中资料内容的全面性、齐全性不够关注,因此教师人事档案多存在不足。这是由于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收集各方面资料,档案资料局限性过大,这为教育业对教师的管理、任命造成了极大困难。

5、管理制度落后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种制度改革也随之进行,教师任命调用也随之频繁,但其中需要办理的手续却仍未能随之简化,甚至严重落后于其他行业。很多档案由于管理制度不足而难以及时修改,对于教师的任命调用造成了严重阻碍,为很多单位的人才选用造成极大困难。

四、信息化技术管理教师人事档案措施

1、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信息化技术在教室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应用,首先需要从领导层面开始增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其次是大力投入人力物力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最后对现有档案实施信息化管理,从而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教师档案管理体制。

2、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信息化技术在教师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素质对其影响巨大,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需要进行重点提升。首先是对于信息化技术,需要从业人员做到熟练使用其进行工作;其次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对档案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都需要承担责任;最后是从业人员需要对信息化技术管理教师人事档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上报,为教师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做出贡献。

3、人事档案资料的完善

信息化技术在教师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为现代信息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推进力。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信息化技术与时展挂钩的同时,也需要与其他机构的档案管理挂钩,如各种证书、资格认证机构的档案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为教师资质的认证提供了最直接真实的信息,能为教师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了最为真实可靠的资料的获取渠道,也为任命教师提供最基础性的资料。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教师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方便了资料的获取,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保密性,为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结语

信息化技术管理教师人事档案对于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这一过程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并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完善,以便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雨薇,李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策略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1)…

[2]张彬.人事档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篇6

关键词:科室教学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70-02

档案是医院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宝贵财富,是医院科学管理中重要的一环。科室档案是科室工作查考的凭证,是医院各科室在医疗、护理、医技、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也是迎接医院评审及各项工作检查的重要资料。其中教学档案占医院科室档案相当大的比例,搞好科室教学档案管理对提升医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院对科室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过去医院科室教学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回顾历次医院质量检查和教学医院评估工作过程,发现科室教学档案材料存在的问题较多,材料不健全、不规范、不系统、不完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检查和评估成绩,同时也显现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意识相对滞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从而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水平。主要影响因素是:

(1)科室档案管理组织不健全

在此之前,作为三级医院的院级各种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比较健全,但涉及科室教学档案管理制度、职责较少,没有相关的检查考核标准和措施,教学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职责不明确。作为医院的综合档案室属于非职能科室,没有明确管理科室教学档案的义务,不具备管理职能,致使教学档案处于脱管状态。再者,医院也没有成立教学档案管理领导质控小组,科室教学档案缺乏必要的督导管理,在质量控制方面也得不到保证。

(2)职工对科室教学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科室教学档案对医院教学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记录教学活动备查的有效途径,但是广大医护人员意识淡薄,认为只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管好实习生不让发生医疗事故,履行好医院教学计划和实纲就行了,导致科室整个教学活动只发生没有记录,每逢教学检查和评估达标时,各科室加班加点整理补充缺项材料,检查评估工作一结束,科室档案管理的后续工作也随之结束,科室教学档案时断时续,缺乏长效机制。

(3)科室教学档案内容不规范

科室教学档案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分类不清晰、不系统、不完整,资料放置混乱,查找起来困难,随意性强,避免不了重复保存现象,造成人力、物力和空间的浪费。由于管理不善,有的科室因科室调整,教学档案资料出现空白。

(4)教学档案管理者知识缺乏,业务水平不高

在医院人才培养中,一般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一般没有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平时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工作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和活力。

2.科室教学档案管理创新的内容和举措

我院针对以上问题,自2004年开始对科室教学档案实施了管理创新研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档案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目前我院教学档案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

(1)领导重视,把档案管理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档案管理真正看成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文化管理的整体要求和规划下,完善档案管理职能。积极灌输“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的档案管理理念,使其成为不仅要扮演实体管理的角色,还要成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充分运用档案中记载的知识服务于医院文化建设。将科室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等重要材料,及时进行收集归档,并通过整理、归纳、提炼,使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创建新的档案组织管理体系。医院为加大检查督导力度,设立专门档案管理科,属于职能科室,全面负责医院科室档案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成立科室教学档案质量督导小组,每月负责对科室教学档案进行督导检查,并制定量化赋分表对教学实施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汇总后统一报档案管理科存档。科室设立教学档案秘书,科主任是档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每个科室主任必须指定一名科室档案秘书,兼管档案,并对科主任负责。

(3)强化制度落实,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运作。针对教学档案管理的薄弱环节从制度入手,根据“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医院科室档案管理办法和检查量化赋分表,细化岗位责任制,确定管理制度、分类方法、归档范围、保管要求,从制度上做到有据可依。同时,制定了奖惩条例,与科室效益工资挂钩,从而使医院档案工作步人制度化和标准化的轨道。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医护人员参入档案管理的积极性。利用各种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加大科室档案管理宣传力度,使广大医护人员对科室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他们参与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科室档案管理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同时借助医院院讯视点这一信息平台,及时报道档案管理的新方法、新举措以及检查的结果和奖惩等,将科室档案管理工作引向深入。

(5)科室教学档案形式统一,保管规范。医院根据教学管理和评估标准以及档案管理条例,实行统一标准化管理,配备了档案柜和档案盒,并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检查评估体系标准规范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基本文件、临床实习教学、实习科室考试考核、政治思想四大部分。同时,结合档案管理要求,医院规定每学年结束科室都要对教学档案进行一次整理,装入档案袋封存,每5年为一个周期。对保存期满5年且没有续存价值的档案,科室要列出销毁清单,经主管职能科室及分管院长审核批准后,进行销毁,销毁清单由科室存档。

3.取得的成效

(1)发挥了档案参考与凭证作用

档案是单位、科室管理的大脑,是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忆载体,具有很强的历史凭证作用,为医院迎接各项检查和评估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档案对提高医院及科室管理有着重要的工具价值和信息价值。

(2)促进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档案是创新管理思维的知识平台,是单位、科室全体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着单位、科室管理的水平。规范教学档案管理后,医院的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有详细的记载,一旦通过检查发现缺少记录或记录不完整,医院将追究科主任的责任,年底实行奖惩,这一有效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科室档案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

(3)发挥了档案信息教育和传承作用

档案在利用过程中发挥了教育作用,起到“前人之鉴后世之师”的作用;档案是信息资源最好的传承媒介,通过档案这一信息载体,可以将核心制度实施、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有价值的东西传承下去。不论人事如何变动,工作的脉络和足迹始终清晰可见。

(4)有利于培养管理人才

档案工作,全员参与,但具体管理一般由科档案秘书负责,科室教学秘书参与档案管理的同时,学到了很多业务以外的管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将来医院培养提拔管理干部提供了有力依据。

(5)有利于从容应对各级检查和评估达标工作

在历年的教学检查与评估工作中,档案材料是必查内容,都需要科室提供完整、规范的文件资料。医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档案材料健全规范了,就能从容应对一切达标评审评估和考核检查。

总之,科室教学档案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虽然我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医院档案管理中产生一定的作用,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有关院校的普遍认可,但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信息化建设上下工夫,发挥它的高效机制并积极推广应用,真正体现档案的服务价值和利用价值。

篇7

[关键词]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实现对教育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极大地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档案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大幅度增加,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这使得档案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各高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清

信息化技术为各类工作的高效开展都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时间较短,因此,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再加上档案管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学校管理人员未从根本上重视这一工作,进而导致教育资金分配不到位、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造成不利影响。

1.2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具有较高要求。但从当前教育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对信息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有限。受传统档案管理思维的影响,工作人员在学习信息化技术时就存在较大难度,学习效率低下,应用能力不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教育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1.3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无论是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上来看,还是从管理体制的完善度上来看,其都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档案管理在教育工作中的关注度较低,且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各个学校的信息管理相对比较独立,信息共享不畅,这对信息传递的及时性造成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降低。

1.4教育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系数不高

教育档案信息化在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会利用网络与学校或者是教育机构进行频繁的联系或者说是信息输送,传输的信息可能包含较多机密信息,这些机密信息应得到充分保护。但很多学校或者教育机构在进行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这方面问题,导致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若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盗取,将会给国家或教育部门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2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很多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教育机构也是如此。在信息化时代,各教育机构都存在大量信息,如果利用传统方式进行信息管理很不现实,这就需要我们对教育档案的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使用最方便快捷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以保证教育信息处理的效率。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符合时代潮流且满足教育需求的,因此,加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尤为必要。

3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树立对工作开展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是保证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效开展的基础。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个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的统一化管理,使各个学校管理人员提高对这一工作的认识,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科学分配教育资金,及时购进相关设备,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准备条件;最后,完善教育档案管理体制,实现对各个学校的统筹管理。

3.2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的管理难度日益加大,对档案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就必须打造出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首先,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信息化技术培训活动,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其次,建立考核机制,使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加快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通过“帮扶制”“激励制”等方案的制定,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育档案管理团队。

3.3建立健全教育档案管理体制

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体制能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是企业招聘人才时的一项重要依据,实现教育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十分有益。首先,为教育档案管理建立统一的标准。教育档案的数量较多、种类不一,如果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会造成档案查阅、编辑难度增大,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建立一套完善的工作人员行为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能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防止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懈怠心理,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系数。最后,在对教育档案进行管理时,还应该按照国家信息安全标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完善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为各类信息的交互提供可能。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信息的共享性,但同时也使信息安全面临更大地挑战。因此,必须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化管理。

3.4提升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建设的安全系数

首先,在进行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在进行信息传输时不断加强信息的安全程度和保密性。其次,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保证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最后,教育机构在传输保密信息时要慎重,保证教育机构内部的局域网与外部网络相对隔离,杜绝信息泄漏事件的发生。

4结语

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不仅能为企业提供更加准确的学生档案信息,而且能有效降低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必须加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我国教育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航.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失范”与相关对策分析[J].卷宗,2014(5).

[2]姬鹏华.论继续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8).

篇8

一、高校中教学档案管理的状态

(一)高校对教学档案管理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在当前的高校管理中,评价教师工作优良的标准就是教学以及科研,教师自然就会将教学以及科研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在此种模式下,教学的目标也就局限在教与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也就成为了教学重点关注的对象,对档案管理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以及重视。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枯燥乏味,但是其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大多数高校中,还没有对其的重要程度形成足够的认识,对于工作也有着较低的标准,导致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不强。档案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管理的时效性,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完成学生档案的归档,而造成积压或者丢失,就会严重影响档案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此证明,若想有效的完善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应该对其加强重视程度以及管理意识。

(二)缺少较为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较多的高校档案管理中,仍未形成规范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尚未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对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会造成一定影响,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平台,就无法有效的实现共享信息资源。此外,还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于高校的教学档案中,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中,忽视了网络黑客以及病毒的侵袭,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所以,在以后的教学档案管理中,应加强网络安全预防,避免出现不良因素影响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

现阶段的高校档案管理中,需要由较高学历以及素质的人员进行管理,才能够保证教学档案工作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但多数高校仍未实现有效管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工作流程不够熟悉,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二、教学档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的重要性

教师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教案、日历,加之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和成果都可以称之为教学档案信息。在高校的档案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教学改革,改善教学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水平得以提升。应用信息化技术,节省了教学花费的时间,使教师能够将时间以及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中,使教学活动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并增加了教学档案的利用率,使学生对于档案的需要得以满足,同时也是高校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所在。

三、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加快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形式就是档案管理数字化,其就是应用宽带技术,将教学档案的资源以及信息向数字化转变,并作为其主要的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便于使用者查阅,使档案管理的效率得以提高。

(二)信息技术的主要运用形式

第一,应用网络技术以及管理软件,将部分的教学以及科研信息公开化,加强使用者的沟通,使其的应用效率得到全面提升,实现更加快捷的查看。此外,还能够将存储失误率有效降低,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以及精准。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培训的手段,将最新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向管理人员传授,使其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

(三)建立并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化对档案管理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其在促进档案管理的同时,还增添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所以,如何加强档案管理信息的保密性工作就成为了重点。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防范意识,做好重要档案的备份以保障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