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学理论与实践8篇

时间:2023-07-02 08:23: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学理论与实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学理论与实践

篇1

一、将历史的视角纳入对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

从1977年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这种现代医学模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专家、学者对其理论意义及临床指导、医学教育的实践价值进行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但笔者深入考察相关文献,发现对这一现代医学模式的理解中存在一定局限。

(一)对现代医学模式理解的不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系统思维方式的产物[1]。对它的理解往往采取的是全面性这一静态视角,而忽略了系统的演化性这一动态视角,前者集中关注系统要素之间、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后者则以系统在各要素与环境作用下的动态演化为关注重心。这就意味着,系统思维方式中实际应包含两个维度:全面性维度与历史性维度。但遗憾的是,当人们用系统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时,往往只注意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在思考医学模式问题时也是如此。

(二)关于历史的视角

历史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思想家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马克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一种历史理论。虽然“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历史'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模糊不清的”[2],但通过深入分析,会发现在马克思那里,历史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历史进程,泛指事物的一般发展演进过程,其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类社会和人自身,因此就有自然史、人类社会历史、人及其思维的发展史;二是历史活动,特指人类社会活动,也就是实践。现实的人类活动总是具体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是历史的。在此基础上,唯物史观的最大特色就是用历史活动来解释历史进程。一切历史进程,不管是有关自然界还是有关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归根结底都根源于人类的历史活动(社会实践),只有从历史活动出发才能解释历史进程。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人类历史,也适用于自然史。马克思用“人化自然”的概念将自然史、社会史和人的历史统一于人的历史活动之中。

二、从唯物史观出发解读现代医学模式的演进

从唯物史观出发解读现代医学模式,可得出三层逐渐递进的“历史”含义:第一,医学研究对象有演进历史;第二,医学规律有演进历史;第三,医学规律的演进发展根源于人类历史活动。

(一)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研究对象的演进历史

唯物史观是以辩证法为内核的。按照辩证法的本意,不能把事物单纯地看作一个当下的东西,而要看成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展开过程。现存的任何事物实际上都通过扬弃,将以往的发展阶段包含于自身。同理,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审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要看到它包含着以往所有历史形态,是一个历史过程。虽然在抽象意义上,医学一直以人的疾病和健康作为其基本研究对象,但在不同医学模式下,医学研究对象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并处于发展链条之中。在神灵主义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下,人们将人体的异常看作是神灵的自然力量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人自身的研究是不重要的,关键是取悦神灵或把握住自然的本质;在机械论医学模式下,人们关心的是作为机器模型的人体在其运行中的机械故障问题;在生物医学模式下,人们考察的是病原体如何导致生物人体的病变;而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人们则把人看作是自然生物体与社会生物体的统一,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作用怎样导致人的生理和心理疾患。因此,用辩证法眼光看现代医学模式,就要将其理解为所有以往医学模式的历史性统一。这点在生物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现代医学模式将生物因素作为导致人体疾患的主导因素,这就扬弃了生物医学模式,而将其积极因素吸纳于自身。

(二)现代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规律的演进历史

经典科学哲学认为:科学定律是从来就存在着且等待人们发现的纯粹客观规律,人是自然的绝对中立的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和实践者。因此,以往对医学模式的静态理解,实际上就把医学规律看做是静止不变而非演化着的。但这种静态的观念在进化论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双重冲击下必然被解构。一方面,从现代进化论中可以引申出规律在逐渐演化的结论。从康德提出星云假说开始,到达尔文建立物种进化理论,生物演化的观念逐步被确立并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与牛顿时代的科学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把自然看作是逐渐演化的。但这些“新”科学家仍持有一个不自觉的悖论:自然是有历史的且处于演变中,而规律则是静态不变的。出现该悖论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真正把历史的观念贯彻始终。试想,既然自然在演化,那么随着演化出原先不存在的“新事物”,而涉及它的规律必然也是“新规律”,是逐渐演化而成的。所以,不仅事物在演变,规律同样也处于演变之中,这是历史观点的必然结论。其实,有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比如狄拉克的大数假设就得出万有引力常数G可能也处于变化之中的推论[3]。之所以人们很少察觉到自然规律的演变,其根本原因在于该过程极为漫长,超出了人类现有的历史视野[4]。既然一直被人们视为必然规律的自然科学定律在本质上处于演变中,那么直接与人相关的医学规律也是如此。另一方面,现代医学模式本身内含着医学规律逐渐进化的结论。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规律是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要素复杂作用下形成的复合规律。其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社会因素,也正是它体现了最鲜明的历史性特征。社会生活的变迁最迅速、最显著,当人们承认社会因素是影响人体疾病和健康的重要因素时,也就承认了医学规律的历史性,承认它处于不断演化的历史进程中。

(三)医学规律的历史性演进根源于人类历史活动

从医学规律中的生物学因素看,人类在掌握了现代生物学知识后,对直接影响人体疾病和健康的自然因素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规律的演变,使其打上了人类历史活动的烙印。比如,由于人类医学活动的影响,病毒发生相应变异,最典型的就是抗生素大量使用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或者发生变异,产生“超级病菌”。有关研究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细菌耐药性具有显著的差异[5],这更加表明人的活动对生物规律的影响。再比如,基因技术使人获得了改造物种甚至创造新物种的能力,这种改造必然对生物规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从医学规律中的心理因素看,心理规律比生物规律更明显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方面,从心理规律的产生看,它是以人的存在及其心理活动为逻辑前提的。因为,唯物史观认为,心理意识根源于社会物质存在,且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另一方面,心理规律及其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历史活动发生变化。在社会生活相对简单的时代,心理因素对人体状况有一定的影响,但作用不大;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社会变迁速度越来越快,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生理疾病也就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20世纪4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就深刻说明了这点。从医学规律中的社会因素看,社会生活变迁本身就是人类历史活动的最直接后果。更准确地说,在唯物史观的广义理解中,人类社会与人类历史、人类社会与人类活动、人类历史与人类活动本来就是可以互换的概念。因此,社会生活不可能与人的历史性活动区分开来,没有人类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和社会生活变迁。#p#分页标题#e#

三、从历史性视角理解现代医学模式的意义

有人会提出疑问,在目前对现代医学模式采取全面性(或曰静态)视角的解读还主要停留于理论层面的情形下,是否有必要提出一个更为复杂的历史性(或曰动态)解读视角?对这个疑问可以从哲学的使命来回答。“哲学总是站在科学的后面,而哲学的眼光总是落在科学的前面。”[6]否则,哲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医学观是医学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哲学反思要为医学发展服务。因此,对现代医学模式进行历史性解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医学哲学学科建设关于医学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是目前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广泛地讨论医学哲学的内容、理念和方法[7],有人则深入地思考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对现代医学模式的历史性解读实际上是从更高的角度、更宽的视野来理解医学观,以此为基础可以加深对医学哲学的理解。例如,关于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有学者认为应“以人类的生命健康作为医学哲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8];有学者则认为“医学哲学的逻辑起点,不是‘健康’,而是人的生命存在”[9]。这两种观点,前者太具体,后者太抽象。而从历史性视角来理解现代医学模式,其逻辑起点则应该是人的历史性社会活动。这既是对前述医学规律的演进源于人类历史活动观点的呼应,又与哲学的实践观点有内在的一致性。

篇2

关键词:EPS教学理论;医学护理教育;医学护理英语教学

引言

随着医疗事业发展国际化,医学英语在医学护理学科当中逐步受到重视,高校培养的不单是专业技术过硬的医疗人才,也为医疗事业适应国际化而做出了努力。医学护理英语教学致力于医学护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今后职场中涉及英语方面的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ESP教学以突出能力为主导,将专业学科知识以学生为中心,与英语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到实践让知识得以运用,为医学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搭建及完善奠定殷实的基础。

一、ESP教学理论分析

(一)ESP教学概述

ESP是“专门用途英语”的英文缩写,是英语教学当中的一部分,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学习相关职业专用英语,例如法律、汽车、商务、旅游、建筑、医疗以及医学护理等领域都有专业英语,ESP是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开展英语教学,学习内容上以具有专业领域性的,与特定职业紧密相连为主,依据学生今后的工作环境和职业特点,将ESP分为职业和学术两部分,进行语言环境、词语用法、情景分析、专业角度等方面的集中教学。我国ESP教学的推广相对较晚,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认为ESP教学对医疗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逐步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

(二)英语教学引入ESP教学的意义

高校英语课程的开展都是以通用性为目的,意在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未来可能选择的职业欠缺考虑,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额外地补习相关专业英语知识,而高校本具有面向特定职业培训专业性人员的功能,本着教学模式改革的时代背景,面对学生为了满足社会招聘要求的情况,更具专业性英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ESP的教学理论更多地考虑到这现象,依托现有的传统英语教学,进行更具专业性的医学护理英语教学,使学生面对专业性英语单词及交流语句的应对能力有效提高,对于今后他们所要面对的职场更有自信。

二、医学护理英语学科教育的现状

(一)医学护理英语的意义

医學护理英语这门专业性教强的学科,它的存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有效地拉近国内医疗与世界的距离,将医疗事业提升到更专业的领域。其次,自我国加入了WTO,医疗体系也在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上得以开展,医学护理人员在用英语交流及应用上的使用日趋频繁。再次,由于很多国家的战乱不断,对医学护理型人才的需求较大,那么在人才输入上医学护理人员具备专业英语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从本国教育发展角度考虑,推广这门学科对医学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帮助。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医学护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接触国际上医学护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这对于我国医学护理领域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的编排不足是医学护理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之一,在学生的课时当中,医学护理英语仅占较小的部分,课时决定着学生接受专业性英语培训程度的欠缺,而且高校教师对ESP的教学水平有限,对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不够理想。教材选择不当也是制约着教学的弊病,教师通常是广撒网捞大鱼的形式,选择很多教材供学生学习,学生面对庞大的知识量束手无策,医学护理科目本身具有着繁杂的特点,相对应的英语知识量更是数不胜数,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师资专业程度欠缺是直接影响教学的主导因素,各个高校医学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基本是英语专业毕业,专业是医学护理英语毕业的教师较少,致使在传授医学护理专业英语知识时,无法对可能涉及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进行深入的阐释。

三、基于ESP医学护理英语的教学构建

(一)引入ESP教学的构想

通过新课改背景下国内英语教学的改革成果分析,各个高校基本英语水平处于逐渐高升的状态,对于医学护理学科开展专业性英语教学的难度有所降低,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需求力,决定着他们对新知识的掌握力,医学护理英语学科成为医学护理知识有效发挥的有力工具,学生对课堂兴趣越高工具实用性发挥的就越大,将ESP引入到教学之中是符合新课改章程要求的,对满足高校学生专业发展,将普通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完美结合,面向社会培养更全面专业的人才。

(二)基于ESP教学的改革措施

改善课程编排,改变原有教学中以选修形式的课程模式,适当安排必修形式的课堂教学,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在教学大纲中将英语教学与医学护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紧密结合,严谨科学的课程编排有助于提高课程质量;在教材选取中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医学护理科目的学生提供相应教材,避免学生时间受限的情况下学习用途较低的专业英语知识;ESP教学可以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的实用性,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开展更多的课堂实践,使应用与学习切实结合起来;为医学护理英语科目设计专属试卷,有效地了解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质量,跟据测试结果解决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结语

经过笔者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引入ESP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时展的趋势,对于提高医学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合理掌控ESP教学模式在医学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较好地实现高校培养医学护理专业人才、面向医学护理专业领域输送优质人员的功能。完善的教学构建,将对医学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菡.ESP理论视角下医学护理本科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19-21

篇3

1医学生药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1.1从事医学职业的需要

近年来,高校教育中重点强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教育,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根本。医学伦理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密切联系医学生实际,符合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改革的实际需要,对医学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医学伦理教育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有效途径,对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医学院校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学教育课后医学生对心理咨询和治疗伦理的几个重要方面如专业能力、情感能力、知情同意、保密原则、费用和治疗设置、双重关系、心理测验的使用的判断均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呈现出伦理教育课后伦理意识越来越清晰、明确的趋势。

1.2强化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涉及药学的伦理教育

加强学生综合知识培养,研究生命伦理学的教学实践对学生普及基本的生命伦理学知识起到积极的作用。传统的伦理学教学内容多注重医学伦理学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对实践问题的应对能力培养,导致医学生认为医学伦理学理论空洞,难以满足他们的实践需求,因此对医学伦理学的学习缺乏兴趣。以临床用药实例形式讲解药学伦理课的内容,克服了抽象、空洞和泛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3医学生缺乏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意识

医疗机构药学风险是医疗机构使用药品过程中由不确定因素导致损害发生的用药风险是与预期治疗结果相悖的不确定因素,可直接导致药品引发的医疗事故。临床医师正确认识药学风险并加以防范是摆在医疗机构面前的长期的重要任务。应强调医疗行为人的作用,强调道德伦理在临床诊疗实践的重要性,掌握用药风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是临床医师特别是刚刚参加医疗工作的年轻医师经常面对的。

2药学伦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2.1临床药物伤害的实例教育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品不良事件是医疗机构总是尽量避免发生而又经常发生的事情。避免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即安全用药也是药物应用遵循的三项原则之中最基本的要求。医疗机构的药品伤害事件源于医疗工作的粗心马虎、不负责任。

2.2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原则

医学生参加临床工作后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是药物临床研究。药物临床试验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项目,其首要原则是临床试验的伦理性大于试验的科学性,保障受试者的权益。涉及的伦理问题有两方面内容:一是保护受试者的权利,包括知情同意权、隐私保密权和公正权等;二是保护受试者的利益,即使受试者受益最大化、风险最低化,并且相对预期利益而言其风险是合理的。同时,也考虑到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利益、需求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强调药物试验必须对受试者的个人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并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受试者的权益、安全性和健康必须高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结合实例将药物临床研究,系统的讲解涉及的伦理要求。通过直观的教育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记忆。

2.3药物临床应用的伦理原则

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安全体现了医学伦理的底线原则即不伤害原则,是对医师最起码的伦理要求,是应该做到的。其内容包括提高用药安全意识,维护患者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遵守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落实医疗责任,防止用药错误发生;加强道德修养,排除临床用药的趋利思想及不当利益干扰,努力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最大限度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到知情同意,合理用药,合理施治。

3药学伦理教育的方法和形式

3.1在《临床药理学》部分章节增加知识点

在《临床药理学》课程教学中涉及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药物临床试验、临床用药管理等章节及知识点增加药学伦理内容,以多媒体教学对在医院实习的医学生充分展示图片形式的实例教育,给医学生以视觉的冲击。

3.2以临床用药医嘱分析临床用药的伦理原则

临床治疗经常会遇到药物的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使用问题,面对饱受疾病痛苦的患者,也是医生面临的治疗抉择问题。《赫尔辛基宣言》附加原则指出,“当无现存有效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时,若医师觉得有挽救生命、重新恢复健康或减轻痛苦的希望,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医师应该不受限制地使用尚未经证实的或是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措施。”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需提供必要的临床证据如权威专著记载、专业学会的指南、临床大样本的试验结果以及必要的循证医学分析结果等,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确认该治疗是为了患者的健康权益而不是为了医学研究目的和其他目的之后予以实施。让医学生知道这种行为的是非善恶取决于行为的后果,并不取决于其性质,符合伦理学的后果论。如医院对已批准适应证为治疗进展期卵巢癌一线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联合化疗失败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紫杉醇,临床常用于治疗胃癌。虽然是超适应证使用,但是申请使用科室提供的中华医学会的诊疗指南,将紫杉醇联合使用氟尿嘧啶列为治疗胃癌的全身化疗常用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用于胃癌的治疗。

3.3药品不良反应伤害的实例教育

药品上市前的研究具有局限性,也可能带来伤害。一是从动物实验推测到人;二是临床试验存在病例数有限、观察时间短、受试人群限制、用药条件限制、用药目的单纯的缺欠。药物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也就出现1960年前后在欧美地区、日本治疗妊娠反应的沙利度胺药物事件,受害患儿人数超过1万人。在我院治疗1例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MALT型)Ⅲ期的患者时,医嘱R-CHOP方案治疗。先行给予止痛剂和抗过敏药处理患者,输注药物利妥昔单抗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恐慌感,逐渐加重,发生利妥昔单抗引起的罕见严重不良反应支气管哮喘。即刻停药处理,症状缓解,随医嘱改用CHOP方案药物治疗。

3.4药品不良事件伤害的实例教育

结合医院几年发生的真实的临床案例,将医疗机构经常见到的不良用药的表现形式概括为:处方药物不对症,药物选择缺陷、错用药,缺乏指南的规范性用药,缺乏循证医学支持的经验用药如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疗程使用药品,用法错误,药物配伍禁忌下用药、对已知药品过敏的患者使用该药等医师处方问题;发出过期药、错发药,发药不交代用法用量、不交代注意事项,未按照规定的标准储存药品而产生潜在的药品质量问题,未控制高危药品危险因素的用药风险,提供低质量问题药品等药师调剂问题;输液错误、打错针、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制输液(药物溶解不充分、配置输液时治疗用药的剩余药液超过规定量)、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输液(避光输注、过快或过慢输注等)等护士操作问题。这些问题随之带来的是极易发生的药物伤害事件。临床的真实病例触目惊心,如一患者因手术后排尿困难,医生使用拟M胆碱药氨甲酰胆碱以消除尿潴留,药师误将去极化类肌松药氨酰胆碱视作氨甲酰胆碱发出,致患者呼吸衰竭死亡。由于床号错误,护士将其他床位患者的催产素误注射给正常临产妇,引发子宫强直收缩,被迫急行剖宫产。一男婴患者细菌性痢疾合并中毒性肠麻痹,医生在抗菌、补液治疗中,因腹胀加剧准备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治疗。医师将该药口服量看成肌内注射量开出医嘱,误用后数分钟后患儿面色发绀,出现意外事故。在医、护、药三个环节中均可能发生药物的伤害事件,上述的每一个案例都留有医院对患者的药物伤害事件的影子,对于实习医学生来说是生动的典型案例教育,这些案例也都渗透着患者的付出和伤害的代价。

3.5药物试验的伦理问题实例讲解

药物临床试验监督管理和遵守的法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CIOMS)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准则》,世界卫生组织《生物医学研究审查伦理委员会操作指南》等。综合几个药物试验案例,分析药物临床试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试验机构缺乏专职化人员;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改进和落实;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审查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记录不完善和追踪有差距;临床研究结果有时被人为修饰;实验室的检验设备使用不规范,检验结果判定标准不一;实验方案、研究病历、病例报告表、日记卡等时机不当,可操作性差;试验用药及资料交接、储存保管、试验使用不当;数据不能及时、无误、完整的记录与保存,可溯源性差;部分受试者保护权益的责任落实没有到位等。目前虽然国家有较为健全的临床试验法律法规,但是在监管体制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药物临床试验的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会因制药公司资助的临床试验而形成的报告产生偏倚。强化伦理教育,强化道德伦理的重要性,落实药物试验过程中的各个责任方的责任,包括行政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作为临床医生的研究者,受试者,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和临床试验申办方。

4对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实施药学伦理教育的体会

4.1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感能力

面对药物伤害的历史和现实,可以激起学生的怜悯共鸣,从而产生一种责任的冲动。临床治疗上的精益求精、工作上认真负责,需要行为人用点滴的行为具体表现,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很难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体现。就在这进步的过程中,起伏凹凸、阴暗光明、波峰波谷的映衬对比之下,或是或非、或正或误、或赞或叹,平和看来也都是题中应有之义,会给医学生一些警示。

4.2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事外功夫

案例分析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分析问题的思路,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疾病复杂致临床治疗中还存在着经验治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诊断和治疗都需要摸索,并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否则将无法进行。医生必须从多边缘学科汲取营养,包括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努力掌握本领,学生会感到莫大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事外功夫是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体会、认识、感悟,广揽博收、厚积薄发、锲而不舍。事外功夫是内力的调动,完全是内心控制力的表现,是内心深处的情感调动,精神的升华。

4.3增强学生高尚医德的责任感

案例教育的作用是通过以往医疗机构发生的事件、产生的结果以及对内心的触动和感悟,产生一种强烈的记忆,其传递的真情会唤醒良知。通过案例式的系统介绍,能产生从生理向心理的延伸,能使人的心理获得舒适平和的感觉,能进一步促进行为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行为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责任感。使医生在医疗这种职业行为中,在误解、曲解声中进行医疗活动,而没有怨言。

4.4掌握药学伦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基本应用规律

重点强调药学伦理将对学生们的医学伦理意识水平和敏感度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通过遵守道德法则、伦理法则的医疗活动,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不损害医患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诊治,合理用药。

4.5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临床运用

行为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了,运用药物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于临床医疗实践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医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掌握药物使用的依据,并且依据相关的道德规范及治疗指南从事诊疗工作,会给患者带来益处,也会大大的减少药物引起的医疗伤害。

4.6有利于加强医学技术应用的伦理规范

医疗机构正在加强医务人员应用医学技术伦理规范管理,培养和加强自身的职业伦理操守,用自身掌握的医学技术知识从事符合伦理规则的事情。对医学生来说,强化医学生伦理规范意识,并使之成为其未来从业的一种职业要求。现实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医学技术应用规范纳入专门针对医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并给予高度重视。

4.7有利于提高防止医疗药害的警戒水平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充分掌握药物知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合理诊治,合理用药,对患者处以同情心,多一份责任心,形成医、护、药多环节控制,就能够减少、避免临床药害发生。

5结语

篇4

为了满足国家对新时期人才外语能力的要求,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除了语言技能,还涵盖三个层面:(1)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即语言知识、语篇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2)综合认知能力,即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等;(3)以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和国际交往能力为内容的多元文化素养〔1〕。

但是,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仍只开设单一的大学公共英语读写和听说的课,只重视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的积累,忽视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更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根据学生自身及社会对他们的需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培养不同层次的医学人才,使英语教学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1.建构主义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20世纪80年代后期风靡欧美,并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笔者试探讨作为学习哲学的建构主义在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实践应用。

2.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课程实践

2.1 课程内容设置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2007),各高等学校应按照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等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2〕。基于此,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置上,综合英语和医学英语学习相结合,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是在大量的情境应用中建立起来的,因此良好的认知结构具有“搜素与预测功能、建构与理解功能、推论与补充功能、整合与迁移功能、指导与策划功能”,〔3〕由此可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选择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在对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综合英语主要选择具有适应面广的概括性强的知识,对于基础稍差的学生可以以语言基础知识输入为主,强化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的提高;而对于英语基础好、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在综合英语课程基础上选修多样化的医学英语选修课,提高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加强专业素质。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医学专业相关实用技能型的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如医患英语对话、英文病例的书写、医学英语论文写作、影视听说等。多样的医学英语选修课给学生足够的自主选择空间,学生可根据自身个体特点和需求来选择英语课程,选修课的范围得到了扩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建构机会。

明确培养学生医学情景跨文化交际能力目标。Claire Kramsch 指出,语言本身的内容和形式是由其所在的文化所界定的,如果我们不了解语言所形成所处的文化背景,就不能正确灵活的运用语言。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人们在医学观念和道德伦理观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语法知识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了解其文化反映的思想、习俗和社会行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有利于认知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从而奠定相互沟通的基础,这在当今国际化的背景下是医学生必不可缺的能力〔4〕。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组织学生针对医学领域常见问题,如克隆、滥用抗菌素、治疗医学和关爱医学等内容进行小组探讨、辩论,用英文阐述各自观点〔5〕。

2.2 教材建设

医学院校英语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应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医学专业本身的发展状况,使语言和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又能依据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构建与分层次教学相匹配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选择相应的EGP和ESP教材,今后课程应逐步转向ESP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是现代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需求三者结合的产物〔6〕。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网络资源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中心。教材内容并不局限于纸质教材。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库、音像制品等都是有益的补充。

2.3 教学手段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既有医学专业知识、素养又能掌握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方式上,应注意新颖性和多样化。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探索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医学英语课应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多种课型,如医学英语听说、医学文献阅读、英语医学论文及摘要写作、原版英文资料翻译等。形式也不应局限为课本+分笔+黑板的传统授课而应淡化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7〕。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总要的环节。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造出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交际性课堂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医学英语学习兴趣,将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逐步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上来。教师设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医患情景,学生做角色模拟练习。举例来说,学生可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角色,模拟整个诊断治疗过程,所有的学生必须全程使用英语。练习设计和课内外教学活动都应体现专业英语的社会文化情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职责主要是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8〕。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如多媒体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手段,模拟语言运用的环境,优化教学资源。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集一体的现代化电脑多媒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它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于生动、直接的形象之中,可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基于网络的教与学,具有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教师不仅关注获得英语知识的手段,而且应从人文角度去关注学生个性化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网络化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在网络教与学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2.4 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课程评估通过评价来探求课程问题所在,以便及时修订课程目标和教学计划,目的在于激发课程内在的建构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观。在教学评价中,不能完全按照统一评价标准去评价一切对象,要重视个体差异、个性发展的价值。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评价学生应考核学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既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的能力〔9〕。除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外,也要考虑学生对作业、课外阅读、网络自主学习等学业内容的评价和对学习兴趣、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等非学业内容的评价,使评价方式由静态最终转为动态的评价方式。

2.5教学效果

牡丹江医学院2012级本科口腔专业学生,共60人参与了教学实验。采用随机方法,学生分作实验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使用同一英语教材,由同一教师授课,学时数50。学生的年龄、入学时英语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为课堂主体;实验组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鼓励英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基础上选修多样化的医学英语选修课,学生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动态评价方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方式进行考试,成绩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通过统计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英语考试平均成绩有明显差异(P=0.00

篇5

关键词:基础化学 理论和实验“一体化” PBL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22

基础化学是医科院校为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它涵盖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结构化学的内容。一方面基础化学要为医科学生后续的生物化学、生理学和药理学等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另一方面,它还要培养医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的实践能力,以适应21世纪医学人才的需要。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基础化学教学“重理论,轻实验”,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理论与实验教学相互独立、甚至相互脱节。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较复杂的化学理论、概念,学生亦不能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对化学理论、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1]。因此,改革基础化学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验教学“一体化”势在必行。

PBL教学的理念是把学习置于目的明确、场景现实以及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理解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尝试解决具体问题,旨在使学习者构建广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2]。笔者以化学实验设计情景和问题,应用PBL教学模式,对基础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一体化”进行了探索。

1 创造实验情景,创新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演示实验][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PLB教学][查阅资料

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

教师引导]

图1 创造实验情景进行PBL教学的流程

布朗(Brown)等人认为,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与合作而产生的;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情景之中才是有效的;只有在情景中呈现的知识,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从而产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3]。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科学。将实验引入理论教学课堂,创造实验情景,学生从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中获得感官刺激,相对于计算机虚拟,实验演示更为直观、生动和真实。将实验引入课堂大大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发学生对隐藏在实验现象背后化学问题的思考。在授课时,笔者按照图1所示,先理论教学,后实验演示,再进行PBL教学,即采用由实验引出问题、查阅资料与小组讨论、课堂讨论与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例如,多相离子沉淀与溶解平衡章节中最重要的理论是溶度积规则。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笔者在课堂上演示了沉淀溶解与平衡的实验。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加氨水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在此沉淀中继续滴加氨水,发现沉淀溶解了,然后再在此溶液中滴加溴化钾,又发现有沉淀生成。这系列实验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笔者由此实验引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系列的溶解和沉淀现象?把这个问题布置给学生,由课后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尝试解释这系列实验现象,然后再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发言、展开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解释进行引导,即引导学生应用溶度积规则解释氢氧化银(AgOH)、二氨合银[I]离子([Ag(NH3)2]+)、溴化银(AgBr)之间的溶解与沉淀平衡关系。通过实验引出问题和PBL教学系列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生对抽象、复杂的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开展小组讨论等形式,这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4]。

2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创新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提出问题 ][查阅资料

小组讨论 ][课堂讨论

教师引导][方案设计][实验及

讨论][PBL教学 提出问题]

图2 实验设计、PBL教学,开展实验教学流程

化学实验除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之外,另一目的是对化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应用,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前,教师将每一实验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内容到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都做了详细讲解,学生只需按照教师和实验教材中的固定步骤机械地操作即可。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教材内容,但却忽略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湮没了学生天性具有的求知欲,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实验的目的、意义、原理和要求,最终无法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

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在实验教学时以化学理论为指导、通过PBL教学进行实验方案设计,通过实验及其讨论达到理解、验证和应用化学理论知识的目的。如图2所示,在讲授完某个化学理论之后,笔者通过PBL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课堂讨论和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方案设计,然后以此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讨论。例如,溶液依数性理论有一应用――利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小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讲完溶液依数性理论后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测葡萄糖分子的相对质量。要求学生以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形式设计实验方案,再在课堂上讨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直到最终可行性方案。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如何利用溶液凝固点降低理论设计寒剂、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冷却曲线测定葡萄糖溶液和水的凝固点。通过PBL教学、实验设计,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逐渐学会如何将所学的化学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反思

将实验引入课堂,设计实验情景实施PBL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亦可在课堂上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化学理论、概念;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PBL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亦可通过实验验证对化学理论知识理解的正确性。

采用PBL教学、实施基础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一体化”,学生是核心、教师是关键。实施此教学模式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精心设计教案;所演示实验要紧扣化学理论、概念,同时又能紧扣学生心弦,且便于课堂演示;实验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难度要适中;第二,提高教师对PBL教学的驾驭和引导能力;PBL教学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起着“导航者”的作用,把握方向,进行积极引导、启发和激励,在可能的范围内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探索;第三,优化评分制度;在进行评分时要考虑到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又要考虑学生应用化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宗群,吴景梅,王传虎.基础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8):38-41.

[2]周忠信,陈庆,林艺雄,赵善超,周杰.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72-74.

[3]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情景及其创设策略研究[J].化学教育,2004,(12):17-20.

[4]林长春.论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及其开发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4,(3):42-45.

作者简介:杨旭曙(1972-),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基础化学教学和化学毒理学研究,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 210029

篇6

【关键词】康复医学;理论研究;临床实践;检验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235-01

1 康复医学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在医学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康复医学由于直接关系着患者接受治疗后身心健康的有效恢复,因此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在康复医学国际普及发展的背景下,其理论知识的研究也日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中,美国与欧洲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康复医学的发展正成为医疗技术的发展主流方向。就我国康复医学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康复医学理念的日渐普及和康复医疗技术的推进,都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广阔空间。现代康复医学主要研究的理论内容是对伤残病患者病后机体的有效恢复方法,并通过将康复评测与训练融入到康复治疗中,从而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机体和心理的康复。由于康复治疗的开展是继临床治疗后的重要工作,因此,其理论研究的过程必须强调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并在满足患者实际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督促患者锻炼并加以鼓励,从而使其机体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恢复并保持。

2 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效果检验

康复医学的开展必须要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在康复医学的临床实践中,就内外科医疗与妇幼医疗等康复医学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复查医学在临床中的开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及脑瘫,偏瘫和截瘫等患者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在慢性病,精神心理疾病等患者病情的康复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中枢神经系统的康复医学临床成效进行分析,在对脑神经受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的康复治疗方式主要是肢体运动的训练。由于训练过程中施行的康复治疗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构建脑神经功能,因此在康复治疗中通过对患者的运动方式进行训练,能够起到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

在对周围神经组织受损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时,主要治疗方法是利用神经生长因子刺激交感神经与背根神经节细胞蛋白进行融合,从而促进神经元体积的膨胀,增加神经元之间的递质传输,更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此外,神经系统的康复治疗还采用了脉冲电刺激的方法,即通过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脉冲刺激治疗,促进患者神经细胞再生轴突的生长与分裂,从而有效的加快神经细胞的兴奋传递效率,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恢复效率,提高康复治疗的医疗效率。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康复治疗临床效果,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还要针对康复功能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进行检验。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状,康复治疗在临床中可以结合运动功能评估,心理神经评估以及机体运动控制能力评估等评估内容,从而更为全面的得出患者康复过程中的相关数据,以此为参照对康复治疗手段进行调整,并更为有效的实现康复治疗的多层次检验。

3 康复医学发展前景展望

随着我国康复医学多元化发展的推广与完善,康复医学所接纳的患者类型将会进一步丰富,加之社会进步与发展对临床医疗康复要求的逐渐提高,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康复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更为有效的满足社会需求,康复医学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涉及到更为广泛的领域中,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的同,通过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促进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后康复效率的有效提升,并为其体制的增强和健康状态的保持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结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会在带动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更为有效的促进康复医学临床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科学技术推动康复医学技术进步的同时,医学领域也应在临床医学医疗技术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康复医学技术加以完善,从而使康复医疗手段能够进一步丰富,从而满足患者更为广泛的康复需求,通过提高康复治疗的人性化而实现医疗技术与患者间的互动,使得患者更为积极的参加到康复治疗过程中。为了更深层次的发掘康复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医护人员还要对康复医疗和临床医学技术进行更为紧密的结合,为护理医护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更为丰富的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25-36

[2] 中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08-17

篇7

论文关键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来源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切密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要素等。下面我们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1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它对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和验证学习假设、评价学习结果乃至最终的意义建构都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问通过会话进行交流,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最终目标.就是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1.2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T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等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和分析资料,善于提出问题假设并加以验证.在协作交流的基础上,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习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1999年,美国专家JayCross最先提出E—learning这个名词,掀起了人们对E—learning的热情。它采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会使“没有围墙的大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然而,随着对E—learning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E—learning~并非至善至美,其弊端日益明显,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并非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人们开始理性对待E—learning,并对它进行反思,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各具利弊.E—learning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国际教育界和培训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

混合式学习在E—learning遭受质疑的时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并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它融合了传统学习和E—learningfl~优势,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又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多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有机整合。还可以从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要求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指导混合式学习;学习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如印刷材料、光盘、录像带、收音机、电视机、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内化,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在各种环境中,教室是典型抽象化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信息丰富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充当拟真化的虚拟学习环境.它们构成了全空问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或者同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将多种学习方式混合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是多元的。从总体上看,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是利用资源、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昆合式学习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是致的。

3.2混合式学习帮助教育界重新认识建构主义

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第一,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是强调主导一主体相结合。传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和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统一起来。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表现在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多种学习资源的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选择、学习评价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体现得越充分,最终形成一种学习的共同体结构;第二,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是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混合式学习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重视学习者的经验和原有认知结构,又要重视客观事物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刺激。

篇8

论文摘要: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计井机教学相结合,构建计葬机教学祈模式,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常要。

从80年代开始,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发起全球性的冲击,各国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理论。它是当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的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个人主动建构的结果。

2建构主义的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3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

我国几千年来沿袭的教学模式虽然在不断的更新,改进。但是过多过少的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长期过多依赖于教师的说教、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去适应新教学的需要。

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新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交互功能建构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将教学内容进行录像,按知识点细分,不要太大。要保证每个视频就讲一个小知识点,观看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这样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可以重复性学习,对已经知道的可以跳过去,进行选择性地学习,这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做不到的。

3.2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构建一种模拟性的实验教学模式。

像一些计算机原代码的学习,一般是又长又枯燥,如果不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很难有耐心将每个代码从头看到尾。而且一个原代码,它就只要讲解某一两个知识点,如果是上课的话,老师肯定就是一个个知识点的往下讲,一个个的做实验让学生看。但是要学生自主学习,就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每个实验模拟出来,让学生看到代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实验结果。并且让学生知道主要知识点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自己修改变动,比较前后结果。通过这样的动手,他们就会对该知识点加强印象。同时也提高了兴趣。

3.3用网络建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在每次课之前,都让学生去完成一定的作业任务,但不告诉学生怎样做,但要用计算机技术将最终效果显示出来让学生看到,否则将变成无的放失了。同时任务也应该多样化,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来进行设置。但是由于这些知识都没有讲过,这些知识点的使用学生也不会。所以应该对任务所可能用到的知识点要进行提示,给出关键字。这样学生就可以去局域网学习,也可以去因特网上查询,去搞懂这些知识点,并完成任务,同时提交作业,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点评就可以了。

3.4在教学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学习

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的真正目的在于使教师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教的概念,和学生获取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从而肯定学生在某一领域取得的成绩。上课的时候就拿学生自己的作业进行讲评,学生注意力会更高,印象会更深,效果也会更好。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学习。这也正是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这一理论。在这一基础上学习,学生兴趣得到尊重与主动学习性就会得到提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