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2 08:23: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职业院校的特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下发了“服务东北地区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特色专业集群建设计划”的实施方案。其目的是进一步统筹东北职业教育资源,以组建优势特色专业集群为突破口,系统优化专业布局,合理设计差序错位发展,打造与产业集群对接的专业集群人才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1 对专业集群建设项目的解读
1.1 所谓的特色专业集群建设项目,就是构建与产业集群发展需要一致的专业群集体。聚集师资、实训、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专业集聚、协作、优化和重组,实现职业院校的专业整合,专业改造和专业升级,建设一批能够直接服务于区域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特色专业集合体,构建一个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型的技能人才培训平台。
1.2 专业集群服务的领域。
①服务于装备制造业的专业集群建设项目。
②服务于现代农业的专业集群建设项目。
③服务于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专业集群建设项目。
④服务于文化产业、对外贸易产业和服务于外包产业的专业集群建设项目。
1.3 专业集群建设项目的内容。
①由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法规,从制度上保证专业集群项目建设实施。
②职业院校之间同类专业集群的强强联合,组建专业集群并确保运行机制顺畅。
③确保专业集群运行的教师队伍建设。
④确保人才培训质量的评价机制与供求信息平台的建设。
2 对建设专业集群项目的建议
专业集群项目的建设实质上是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的对接,构建成一个支撑经济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个崭新培训平台。产业集群提供需要人才的规格,数量,提供学生机岗实习的工位。专业集群提供相关的师资,实训设备,及相关培训的必备条件,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进而达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2.1 建立创新型体制、机制和操作模式。
2.2 须坚持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区域联动的多元办学原则。
2.3 系统整合、加强统筹、减少损耗的原则。
2.4 必须坚持企业发展政策与职教发展政策相融通的利益兼顾原则。
3 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的实质
专业集群项目的建设实质上是产业集群和专业集群的对接,构建一个支撑经济发展,培养技能人才的一个崭新培训平台。产业集群提供需要人才的规格、数量,提供学生上岗实习的工位。专业集群提供相关的师资、实训设备及相关培训的必备条件。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进而达到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
4 职业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意义
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是学校整体水平和基本特色的集中体现,决定了一个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当前,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建设已由规模迅速扩张转入了内涵建设阶段,专业群建设成为解决目前专业建设所面临瓶颈问题的最佳途径,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4.1 专业群建设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专业群的资源整合功能有利于节约办学成本。实验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是职业院校重要而又非常紧缺的两大资源,如果专业设置过于分散,一方面会相应造成资源力量的分散,加大职业院校在这两大资源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带来资源重置等问题。而专业群建设使得职业院校的经费投入由分散到集中,有的放矢地投放资金,力求效益最大化,实训建设和师资建设的投入成本能明显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群内教师相对集中,有利于对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进行合理配置,整体优化。通过形成职业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降低实训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院知名度,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办学效益。
4.2 专业集群建设是职业院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新的行业、新的工种、新的岗位群不断涌现,职业院校的专业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淘汰老专业,开设新专业。如果不进行志业群建设,一味追逐热门专业,则专业过于分散,形不成合力,会导致两种后果:一是旧专业惨遭淘汰,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二是专业拓展基础薄弱,难以推出新专业,导致人才培养滞后。而专业群集聚了相关专业的师资、实训等多面的办学基础与优势,具有 动发展的功能,其发展可以依靠原有专业和实训基础,灵活调整专业方向,或不断往相近或相关的专业拓展,增强了专业设设置的灵活性与市场适应性,提高了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音乐专业;办学特色
近几年,好多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不论是招生、就业,还是整体的发展,都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做调整,办出自己的特色,终将会被淘汰。
一 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所存在的问题
1.由于普通本科的音乐专业逐年进行扩招,导致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的生源越来越紧张,学生的素质条件也逐渐下降,同时将职业院校当做一个过渡,实际目的是“专升本”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导致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是寸步难行。
2.职业院校通常是几所中专学校合并和升级而成的,音乐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论在学历层次、职称机构,还是知识水平上等都比不上有名气的高校,同时知识的更新、队伍的壮大和人员的调整难度较大。
3.职业院校音乐专业的收费较低,与高额的办学成本相冲突,导致学科科目、专业门内不易被细化,无法保证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时间,因此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提高。
4.学制太短,学生的专业水平得不到系统性的提高,与本科音乐专业的学生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5.近些年,国家已培育出大量的艺术人才,因此,艺术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已供过于求,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提供。
6.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相比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就业竞争压力大、专业吸引程度小。并且在招生上各职业院校之间也会引发一场战争,因此,生源是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的发展和生存上还有很多的困难,然而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终将会优胜劣汰。
二 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特色办学的目的
1.建立具有时代意义的高等音乐教育体系。首先,要明确办学思路,准确定位音乐专业。要始终坚持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遵循职业院校的艺术规律,引进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音乐人才,为社会文化事业做贡献。要秉承弘扬民族音乐的宗旨,根据职业院校的特色教育和市场需求,培养出音乐理论素养和文化素质并存的、且具有编排、辅导、教学、表演等能力的、能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实用性的艺术人才。其次,要采用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对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调整。在保留原先的钢琴、声乐、合唱指挥、舞蹈等主要课程外,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开设些譬如通俗唱法、录音制作、电声乐队、文化运作知识和MIDI制作等课程,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要加大基础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兼具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和科技素质,成为适应能力强、高素质的复合型音乐人才。要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将一些摆设性的专业课程删除或是合并,重点培养专业技能。增加一些譬如表演、语音、排练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还要增加艺术实践课的比重,激励学生多参与各类大型的比赛或是演出,学校也要多举办一些院内的、演奏会和演唱比赛。两外把最后一个学期改为实习期,为学生安排对口的企业进行实习。第三,壮大师资队伍。建立各种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多引进高素质人才,调整职称结构。
2.建立与市场需求相符的艺术实践教育体系。第一,要开设多样性艺术实践课程,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彻底落实实践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多创新、多进行业务实践,多进行未来就业的技能训练,构建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与基本技能相结合的艺术实践教育体系。第二,院校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学校要多组织各类比赛和音乐会,培养学生艺术实践的能力。第三,多鼓励学生参与其它各类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了解群众的心声,了解市场需求,获得更丰富的演出经验。
3.聘请知名的专家,提高教育质量。最好能聘请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文化艺术家、演艺团体,来担任音乐专业建设的顾问或是成员,商讨出音乐专业的更合理、更完善的发展方向。或是聘请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着名的专家,来进行某专业的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 保证专业的就业率,提高专业的吸引力
我们在传统的就业模式的基础上,要开拓出新的就业模式来。第一,自由音乐人。没有依靠单位个人进行音乐制作、音乐经纪、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的都属于自由音乐人。范围可大到着名作曲家、歌星,小到各种娱乐场所的歌手。他们同样是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来营生,为中国的音乐发展做贡献。第二,企业文化的宣传者。较大型的企业,它的服务和产品都可以用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时就可以利用音乐人才来实现。第三企业的文艺骨干。高等音乐人才,他们集合理论知识、综合素养、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于一身,他们能从事很多的职业且具有音乐才能,在企业的群众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俞锟.高职音乐专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职业教育研究. 2009(10)
【关键词】高等职业特色定位
特色(characteristic),即个性(Personality),是一个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高等职业院校定位是指高等职业院校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竞争,以生存和发展为立足点做出的基本战略选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11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29万人,而同年招生人数达325万人,在校生总数即将突破1000万人,已经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规模庞大、竞争激烈的局面中谋得立足之地,特色办学的定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共同的价值判断和自觉选择,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划中的具体落实和现实体现。
一、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性
办学特色,从结果看最终体现在办学优势上;从过程看,是通过长期的探索,并坚持完善、优化某一独有的办学取向,从而具备的独特品质。2011年,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教育部先后《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①
(一)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发展的压力。受传统择业观、就业观和人才观和生源的减少等因素影响,有些高等职业院校招生难,甚至面临着生存的困境,走到濒临死亡的边缘。之所以出现这样局面,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最主要就是在办学中没有特色。总之,高职院校只有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围绕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否则,失去了特色就等于失去生存的机会。
(二)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院校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体现在招生竞争、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而在竞争中决胜的重要因素就是特色能否彰显,能否形成一张“名牌”。一所毫无特色、缺乏个性的高职院校,不可能给人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自然不能被认可。因此,办学特色越明显,就越会获得社会的认可,就会吸引优秀的教师和管理者,吸引优质的生源,带动优良管理和服务,提升育人质量,由此往复以形成好的月晕效应,学校越办越好。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还会因特色谋得话语权,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办学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优势的集中体现。特色是强校之本,也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办学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形成办学优势的资本和条件。在客观分析自身定位的同时,找准办学特色的努力方向,选准办学特色的突破路径,汇集所有资源,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扶持,突出办学特色的竞争优势,必然可以带动学校全面发展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同时,可以使高职院校与同类院校实现差异化发展,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形成高职院校合理有序的竞争生态。
二、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是映射到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实验实习;既有具体的物质化载体,如楼堂馆所、仪器设备等;又有抽象的虚化载体,如校风校训等。
(一)文化特色。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表现形式可将其内容分为两大类:有形类和无形类。有形类是指物质层次的,主要包括办学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制度规章等等。无形类主要是指精神层次的,包括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校园文化等等。办学精神体现在校风校训、办学思路、管理理念等方面,这是高等职业院校在长久的办学实践中中坚持打造,渐进形成,不断继承,最后呈现的一种无形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特色是独一无二的办学环境和育人氛围,包括科学研究的氛围等等。校园文化特色不仅是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者形成发展的环境支撑。
(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高等职业院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主力军, 其人才培养主要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在人才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等需要围绕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展开。因此,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专业的设置上,,更加突出职业化、市场化的特点,使其培养的人才能够服务于生产生活一线。各个高职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创造出百花齐放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三)专业设置特色。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根据市场这个指挥进行的,也是在职业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势在必行的举措。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同时,还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实际来进行专业设置。根据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转的需要,按部就班的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特色一是在已经形成的专业特色基础上, 调整和改造原有优势专业, 使强者愈强。二是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切实要求,建设新的特色专业。三是撤销办学优势不明显、效率不高的专业,优化整体专业结构。
(四)课程建设的特色。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基本建设之一,课程体系也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根本。课程的时效性、超前性、科学性和实用性间接法反映了是否能较为及时有效地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专业和专业的交叉融合及专业群的形成往往在课程实践中产生。因此,课程建设的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是成对等关系的。课程建设的特色体现在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课程内容的前瞻性、 课程形式的丰富性、实施手段的科技性、实施过程的复杂性、管理的规范性等多个方面。
(五)师资队伍特色。人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核心。师资队伍在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处于重要地位,也决定了特色能够形成和持续。职业教育尤重言传身教,因此,高职教育需要的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双师型”教师。随着实际情况变化,师资队伍特色建设核心也发生变化。个体的“双师”素质提升——专业课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队伍③。同时,建立起了专业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兼职,使高职教师除了胜任课堂教学,还对企业和市场有必要的了解,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够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
(六)管理模式的特色。高职院校以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为前提,坚持高职特色的同时,发挥自身历史、行业等优势。符合高职办学规律、独具自身特色的管理方式对提高综合办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高职资源协作共享机制,同时探索不同类型、不同区域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管理、课程建设管理、教学管理等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的新突破。
三、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形成要素
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创造过程。伯顿·克拉克在《 高等教育系统》 一书中说:“在任何情况下,一个系统的特色总是围绕它的任务而形成的。”既然事物有大小之别、层次之分,所处环境也千差万别,那么特色也是分层次的。中国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有多方因素组成。②
(一)国家制度和政策。国家层面的制度约束是最高层面的约束,也是高职院校必须执行和贯彻的的原则性问题之一。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就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防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提出正基于此。这也是我国大学和欧美公私立大学在办学性质上的本质不同。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学校也是计划内一部分,步伐一致,不易形成特色。但随着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完善,国家也开始逐步给予大学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为办学特色形成创造了好的条件。
(二)学校发展历史、现实环境和文化传承。历史是不可抹杀的东西,它是赖以生存的根,而大学之楼、大学之师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改变。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基因。它们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特色是其他学校无法相比的。位于广东省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正是因为处于改革前沿,工业化程度较高,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明显,因此在轻工类专业上办出了特色。
(三)党委书记和校长。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也是中国特色大学治理结构的核心。党委书记和校长在高校管理结构中处于核心位置,他们是否能够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的大形势对学校发展作出合理研判,他们的管理思想、管理艺术和人格魅力,他们观察力、决断力和意志力的高低,势必对办学特色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知名教育家张伯苓针对南开大学办学历史和当时实际,提出了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强调了公和新;同时“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也至今影响着南开大学办学,使其位居大学翘楚。总理也多次指出要教育家办学,目的也在于此。
(四)教师和学生。大学之大,不在楼大而在大师。梅贻琦先生的观点对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同样受用,名师所带来的示范性作用,对办学特色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普通本科院校越是特色鲜明的,一定是在某个学科有一两位名师、大师,清华正是以国学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的倡导下, “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理念影响至今。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特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检验学校培养人才能力的最终“结果”,学生能否对学校办学精神给予继承,并通过职业岗位价值实现给予发扬和传播,特色是持久的。
注释:
①《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编著
②伯顿·克拉克 《 高等教育系统》
③《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30期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集群 品牌专业 发展研究
一、研究的意义
我国学者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关注并研究产业集群理论,并针对专业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2005年,产业集群理论开始在辽宁省建设规划中应用,规划提出利用本地区环渤海的地域、资源、产业优势,来实施“五点一线”的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指出“把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重点围绕相关产业,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集群。同年,辽宁省教育厅与各地方政府共同为各个高校搭建平台,帮助各高校在培养人才、技术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与产业集群的有效对接。截止目前,已有11个产业集群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接,为产业集群理论的探索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辽宁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与技术创新,而人才智力与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高校。船舶产业集群在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带动下快速成熟,作为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与传播产业文化重要基地的船舶职业院校,其特色专业建设与船舶产业集群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年来,船舶职业院校与辽宁船舶产业集群搭建的合作平台,为其发展提供了船舶建造的技术支持,提升了产业集群内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打造辽宁新兴特色产业集群方面,发挥了引领性的关键作用。从2009年起至今,辽宁省教育主管部门推动实现了三批辽宁高校和地方产业集群对接,积极推进教育服务产业集群,促进教育与工业集群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目前,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该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与产业集群进行对接,以满足船舶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基于此,产业集群背景下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发展研究立项,意义深远,值得研究。
二、专业的发展策略
围绕我省船舶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船舶职业院校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通过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重点采用以下的发展策略,以保证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船舶产业的有效对接。
1.“订单式”人才培养策略
船舶职业院校依据产业集群各企业的专业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式”培养人才方式。在专业建设之初,展开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产业集群各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船舶涂装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与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核心课程《船舶防腐与涂装》和《船舶特种涂装》的开发。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需要,重新研究调整了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社会参与、多方联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真正实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需求有效对接。
2.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策略
船舶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带来了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要为船舶产业集群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就要求船舶职业院校能够与时俱进地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根据对接产业集群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引入行业新标准、企业新技术,建立校企合作、校校联合的课程开发机制,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保证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3.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策略
要为船舶产业集群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合格人才,就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此,学院为专业教师搭建多种平台,如培训平台、产学研服务平台等,从各方面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培养。设立“非实名编制”,聘请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学院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选择一批高素质的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打破专兼教师的区分界限,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强、教学水平高、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加强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
4.对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加以创新的策略
要培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又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的人才,就要求建立与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相对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的实训基地,因此,职业教育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还要创新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船舶涂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思路是以“人才需求”为主线,将实训课程内容、职业岗位培训和社会服务等要素融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具有一定的生产(服务)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新机制、新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建设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对接。
5.发展船舶职业教育集团的策略
发展建设以骨干院校为核心,联合本地区的产业集群行业企业、船舶职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的“船舶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船舶产业集群多方单位的有效对接,保证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结论
船舶涂装技术专业在学院建设国家级骨干校建设过程中,通过探索研究该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项目化课程设计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产业集群的对接,基本实现了培养满足快速发展的船舶产业集群对专业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焱森.辽宁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赵哲.辽宁高校服务地方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推进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22-26.
[3]周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长江大学学报,2011,(12):141-143.
[4]常青,张立.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以江西现代技师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2,(17):81-82.
关键词:职业教育理念 高等职业院校 公共英语课程特色
前言
本文针对于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课程教学主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一是,具体的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特色,进而详细的阐述了教师如何根据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二是,分析了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实际的需求,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1、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
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了解职业院校的教学特点,才能够做好相关的教学工作。由于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就是面向社会直接输送人才,而英语是社会对于人才衡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很对的职业都需要会英语,像,营销、财会、机电等等。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英语已成为求职就业中的一项重要职业技能。高职学生将来主要不是通过阅读外文专著来提高科研和学术水平,而是能运用英语解决实际业务问题,能看懂应用文献进行涉外业务工作,能在一般涉外交际活动和业务涉外交际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也应结合学生所在的专业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水平[1]。因此,在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于学生所学的不同专业的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2、高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分析
2.1 教学中需要考虑就业的需求
在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相关的英语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实用为导向,与职业紧密结合,整个英语教学要以学生就业需要为中心,而且要把英语作为手段或工具来学习运用,而不只仅是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课程设计中,首先分析不同学习者的就业需要,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和项目模块,编制教材以及确定测试方法等,以保证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获取胜任将来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2]。教学实践中,对于那些大众化的话题材料,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与此话题相关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未来就业和工作岗位中派得上用场的职业英语内容,实现英语知识和职场语境的有效结合,体现出高职英语教学的职业特色。因此,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就业的需求,结合学生的就业特点,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具备更大的优势,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2.2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应该与专业进行有机的结合
在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专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下2点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紧密的结合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然后结合学生在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二是,适用性原则。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还需要坚持适用性原则,通过结合学生的工作发展需求,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适合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能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真正体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比如,从事贸易工作的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业务洽谈、涉外接待、商务礼仪、外贸跟单等业务;涉外旅游专业学生能用英语从事导游、业务洽谈等工作;工科毕业生能用英语和外国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能看懂最新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等。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就是要求其内容与学生未来工作实际相适应,充分体现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的把握针对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才能够不断的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
2.3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
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公共当中。教师应该与社会上对口的企业积极的取得联系,帮助学生获得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有利于学生在进入到社会之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另外,职业学校还可以采用校企办学的模式,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上各个企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的运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2.4 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仿真的职业工作场景,提高学生的职场交际能力”,公共英语教学应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高职英语教材应体现职业性特点,达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学生能阅读相关专业的英语资料、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能看懂或书写英文产品说明书、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能正确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文技术资料的人才培养目标。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等职业院校公共英语课程特色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日后的发展需求等等,集合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的体现职业学校的教学特色,不断的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学校;社团;体育教学;创新;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于意义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目前体育创新教学是一种演变的和渐进的过程,可以从3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二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三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搜索查阅得知,外国国家中,只有俄罗斯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多,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前苏联就关于职业身体素质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初期的研究,通过长时间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着改进和完善,从1959年开始,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身体素质训练就已经被采纳到了高校以及各类职业技术学院中的体育大纲中去了。当下,俄罗斯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开设中,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身体素质训练依旧是体育开设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还包含一些比如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课外如何进行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体育运动,以及促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加一些符合各自毕业后所参加的工作岗位职业性的体育活动以及比赛等内容。
三、研究对象
本文以上海市医药学校的各个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体育社团在现阶段职业教育中体育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四、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上海市医药学校社团学生)、专家访谈法(上海市体育学院专家教授)、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问本文提供理论支持与研究资料。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1.特色体育教学的认识
对职业学校体育创新教学的认识
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习惯,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职业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与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基地,体育课程除需要在满足身心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与原则外,还要致力于提高与未来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与综合职业能力。而职业学校“职业”性的特点,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2.我校体育社团情况分析
对我校一、二年级20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在项目分布及人数比例上可见:男女学生的选择均从本人爱好及特长方面进行考虑的。对抗、激烈的运动项目选择人数较少,而休闲、娱乐项目选择人数较多。(见表一)
社团模式:成立若干的体育活动社团,学生自由报名参加社团,成为社团会员,定期活动,社团活动时由教师组织、指导。社团可以组织学生观赏高水平比赛,学习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练习体育技战术,组织体育比赛等。学生是社团的主体,教师起组织和指导作用。
体育社团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普通班的上课形式没有太大的区别,尽管打破了班级的界限,但没有改变班级授课制的组织方式。社团模式本身就不是以上课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在社团活动时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教师的辅导可以是面向全体会员的,也可以是针对个别人的。教师辅导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欲望非常强,学习的效果明显提高。
2.1我校体育课程开设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上表调查结果只调查的教师的原因是,学生是指被动的接受者,另外学生处于技能学习阶段,对于体育教学的目标、观念等尚不清楚,因此学生无法表达出正确的观点,因此对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从事体育教育的工作者,也就是体育老师这个角色进行相关调查分析
2.2“社团式”体育教学模式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根据我校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出发,问卷调查研究学生选项因素分析。(见表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个性特点和思维方式多以兴趣爱好为主,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是学生按照教师根据大纲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被动式的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厌烦体育课的现象。社团式的教学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锻炼项目,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3.体育教学创新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3.1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师业务素质、业务水平。
3.2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锻炼的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3.3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正确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3.4有利于拓宽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才华的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六、结论
1.体育教学创新――“社团式”体育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的挑战和突破,也是我们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那么,在体育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行业高职院校 特色化发展 创新战略
[作者简介]顾亚莉(1970- ),女,江苏南通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财务管理。(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江苏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2010SJB630002)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3-0017-03
一、问题的提出
行业高职院校是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企业主办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该类高职院校诞生于特定的职业教育历史时代,并以满足行业企业特色化的人才需求为办学宗旨。行业高职院校的前身多为中等职业技术院校,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逐步升格。教育部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11年,行业高职院校已占我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1.38%。但是,随着我国政府行政改革事业的稳步推进,为精简行政办事机构,提升行政主管部门的运行效率,行业企业主管部门纷纷与其所属的行业高职院校脱钩;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主业与辅业分离改革进一步将行业高职院校推向市场经济大潮中。在从传统的接受行业部委或企业单位管理的隶属地位向具有独立办学权的市场经济实体性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行业高职院校表现出的不适应在给其生存造成困局的同时,也给其建构新型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行业高职院校的转制不仅是隶属部门的转换,而且意味着学校所扮演角色和发挥功能的转变,直接影响发展的具体取向和运行方式。行业高职院校应当深度挖掘高职教育文化创新战略的内涵,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教育体制与教育机制变革路径,并结合其所在行业企业的特色来制定理性、务实的特色化高职专业建设战略,以更好地提升行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行业高职院校服务所在行业企业的能力。
二、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化文化创新战略
(一)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校企文化协同发展战略
高职教育阶段是高职学生实现从学业生涯向职业生涯转型的历史关键期,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接轨的桥梁。高职院校应当密切跟踪行业企业的文化发展方向,积极探索高职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协同发展的有效对策。行业企业文化是由各行业企业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构成的组织文化形象,它具有与行业企业经营目标相匹配的独特性、对行业企业传统的继承性、与行业企业经营环境协调发展的相融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等特点。
具体而言,行业高职院校首先应在坚持以我为主的教育文化基础上积极汲取行业企业文化中的有益养分,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高职院校持续不断地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积淀、定格和升华的过程。高职院校必须在对其发展战略所处的环境做出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从行业企业文化中汲取适合教育市场化趋势的竞争文化,为高职教育注入勇于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拼搏型文化。行业高职院校应当密切跟踪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与行业企业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合作领域与内容,促进行业企业文化与高职校园文化的协同发展。行业高职院校可积极引入行业企业的竞争性文化和职业文化来熏陶学生,通过组织企业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有效增强学生对未来职场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此外,行业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入企业品牌文化来强化其教育品牌文化,以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品牌建设应首先定位其职教品牌形象,并基于此来增强高职院校对生源市场的吸引力及其对内的凝聚力。高职院校可从职教与市场营销相结合的新视角切入,为高职教育品牌建构解决规律性和框架性的系统问题。高职院校应建立专业化教育品牌管理组织架构并成立以校级领导为核心的教育品牌管理办公室,以强化教育品牌管理的执行力。教育品牌管理机构应当制定教育品牌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二级机构进行常态化品牌建设检视,以有效掌握教育品牌的运作状态,及时推出教育品牌建设的优化方案。
(二)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创新型文化系统变革战略
为有效突破传统高职教育文化对高职院校体制创新的束缚,在落实特色化教育文化创新战略的过程中,行业高职院校决策者应注意如下问题:
1.高职院校应当强化务实型职教文化制度建设。传统的学术文化氛围偏重于务虚型教育文化,这使高职院校的校内制度建设缺乏务实文化特色。行业高职院校应采取有力措施,力促高职文化从抽象战略层面落实为可行的具体措施。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将宏观教育文化战略目标细分为若干战术目标,使其特色文化制度落实到每个班级和每位师生。高职教育规章制度建设是落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行为规范,是促进学生自由成长的制度保障。行业高职院校还应建构支持行业特色型教育文化的高职教育文化相关规章制度,以有力的制度保障来增强其特色文化的可执行力。
2.深挖行业高职院校精品文化工程建设以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素养。首先,行业高职院校的精品文化工程建设应当定位于高职教育文化与行业文化的协同发展。行业高职院校多为工科背景,因此应积极开展以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科技文化活动,通过组织高职学生积极参与省市级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等活动,促使学生将业余文化生活与科学技术素养培养融为一体,形成独具行业高职院校特色的科技导向型校园文化氛围。其次,行业高职院校的精品文化工程建设应当定位于以制度建设来强化高职核心文化理念。高职院校应将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整合,以文化建设来弥补制度建设的空缺,以制度建设来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的边界,使高职生浸润在独具特色的高雅教育文化氛围中。行业高职院校可在高职生中推广高雅教育文化。形式生动、内容丰富的高雅职业教育文化不仅有利于促成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成果的落实,而且可迎合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想,充实其业余生活,增强其自组织式管理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价值坐标和行为规范准则。
2.行业高职院校应从健全职业教育监督治理机制着手来为高职教育办学质量优化提供机制保障。行业高职院校应建立多维职业教育监督机制,以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内部监督机制。行业高职院校在举办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管理问题和教学问题具有深层次的教育体制和机制根源,且该问题难以在当前高职教育监管机制中解决。多维监督主体可提升高职院校对职业教育运行机制中各种问题的甄别能力,帮助高职院校健全内部教育机制运行规则和制度惩戒功能,有效压缩学校管理层利用手中权力获取权力寻租利益的空间,为高职教育制度体系的良性运行提供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保证。行业企业等高职教育用人单位引入多维的职业教育监督机制框架中的高职教育监督机制建设思路将实现监督权与受益权的统一,监管者对高职教育体系运作中各种弊病的监督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外部权威或道德软约束,而是依赖于监督者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维护的利益硬约束。作为来自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职业教育监督者,对高职教育运行机制违规行为的监督将有效保障其获得合格职教人才的权利;高职院校则可通过监督制度创新的方式来获得一个低成本运作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监督治理机制,以有效处理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各种冲突,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教育机制保障。
四、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化专业建设战略
(一)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特色化专业集群建设战略
专业是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载体、服务区域经济的纽带,也是衡量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特色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行业高职院校必须贯彻实施特色化专业集群发展战略,通过专业集群战略来推进高职教育资源重组,力促行业产业集群建设与高职教育特色化专业集群建设的对接。
1.推动产业集群与高职专业集群的协同发展。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资源管理机制,以贯彻实施高职院校专业集群战略为接入口,推动高职专业集群建设战略目标与高职所在行业的产业集群建设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当前,我国企业市场竞争格局已摆脱以企业为基本单位的竞争模式,企业需要借力产业集群来联合应对市场竞争。行业高职院校应在其所属行业的产业集群基础上建设其专业集群。具体而言,首先,专业集群应以服务对口行业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为建设目标,在结合行业产业系统和产业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专业体系和专业结构,实现在高职专业体系中教育资源配置整体最优化的目标。高职专业集群建设有助于高职教育资源向核心专业领域靠拢,在强化核心专业办学实力的同时,也将有助于通过核心专业建设来拉动弱势专业建设的效果。其次,专业集群建设应打破按传统高职专业分类目录设计的思路,确立产业集群对口型专业集群设计思路。高职院校可结合行业内产业集群建设方向,将跨越若干专业大类的专业整合为一体,以便更高效地为区域产业集群提供一站式专业人才供给服务。最后,高职专业集群建设应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并有效支持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应当给予与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职专业集群以政策与财税支持,充分调动行业高职院校建设切合地方特色经济的人才需求的专业集群的积极性。
2.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进专业集群建设与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的融合。产学结合是推动高职院校提高其办学实力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专业集群建设与产业集群建设紧密结合的黏合剂。由于产业集群建设要求行业企业在地理空间层面的聚集,高职院校应当与本地区行业企业深化合作,有效增加高素质人力资源供给,为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工厂实际生产流程,采取结合生产、针对岗位、按需施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接受封闭式强化训练,以实际生产项目为载体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高职院校应当突破以单个高职院校与单个企业之间的合作为主的传统产学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区域经济范围内多所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为区域经济体内各产业集群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人才服务。在推进专业集群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建构有效的专业集群建设效果评估机制。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的成败可以在与区域产业集群相结合的基础上,以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评价标准,全力提高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内容与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适应性。
(二)行业高职院校应践行基于优势专业的教育品牌战略
1.高职教育应当通过强化在高端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的方式来打造高端职业教育品牌。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核心任务是提升其教育服务质量以谋求学校在教育市场上的声誉,从而为高职院校赢得更为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通过塑造具有良好美誉度和较高满意度的高职教育服务品牌形象,高职院校可以获得高价值的品牌增值收益,并用这份增值收益来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投入上的能力,从而实现高职教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决策层强调建设独创性职业教育品牌的重要性,集中学校办学资源来为传统优势专业的教学设施与设备进行升级换代,有效提升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学院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制向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多媒体授课制方向升级,数字化课程开设比例已逐渐成为学院课程教学的主流模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核心专业理念上明晰思路,着力培养职业素养高、心理素质强、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扎实且具备较高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从而有效规避制约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
2.行业高职教育应当以创建品牌课程为切入点来打造高职教育品牌。具体而言,从课程观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确立以服务行业人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开发理念,将行业意志贯彻到高职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从课程功能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当将培育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创新型人才作为课程开发功能的指向。从课程内容建设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考虑行业企业新聘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并兼顾对学习者的人生阅历和兴趣爱好等个性化因素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出具有扎实知识基础和娴熟实践技能的合格高职毕业生。从课程建设水平评价层面分析,行业高职院校应当将行业企业引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并据此建立多目标导向型课程建设成效评估体系,以凸显课程评估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以课程评估来促进行业高职院校服务行业经济建设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兰小云.我国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关系的历史嬗变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3(10).
[2]刘国生,欧阳恩剑,刘铱.行业高职院校转制发展战略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
2014年6月23日,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6年国家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提出要重点进行专业群建设以来,全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群建设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盲目建设、缺乏特色、管理运行不畅等问题。为了在国家新一轮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占据高位,高职院校应加快专业群建设步伐,进一步发挥专业群建设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长沙市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为例,探讨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内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1.专业群建设是产教深度融合的必然产物
专业群,一般认为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作需要拥有多学科、多专业知识技能背景的人才能胜任。然而,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一般都以单一专业为主,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也较为狭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专业群建设应运而生,打破了这种供求矛盾的局面。专业群往往是围绕某一行业或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来构建的,其群内专业相关度较高,具有专业丰富、师资、实训等综合资源优势,能够培养具有多专业知识技能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更加能够适应社会要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是以服务湘菜产业发展而建设的。湘菜既是烹饪菜系品牌,又是现代服务业品牌,更是基础民生产业品牌。2007年9月湖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湘菜产业的意见》明确表示,要不断完善湘菜人才培养机制;2010年11月湖南省出台《支持湘菜发展的若干财税政策措施》,湖南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湘菜产业发展。目前湘菜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湘菜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纵观湖南省内对接湘菜产业的人才培养,仅有十所左右的专业学校,高职类院校仅一所,人才培养严重滞后。因此,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湘菜学院,建立了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发展湘菜高等职业教育,加强湘菜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建设,是对接湘菜产业、服务湘菜产业、壮大湘菜产业的需要,是人才培养与湘菜产业的深度融合。
2.专业群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2.1服务需求原则
在进行专业群建设时,首先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社会总体需求出发,根据所在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来选择专业群所要对接的产业,确定重点发展的专业。在此基础上,围绕产业或行业企业发展所面对的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确定群内的其他专业。同时,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方向,预测市场需求的规模,掌握同一区域内同类或类似专业的设置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培养人才的规模和具体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盲目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
2.2特色发展原则
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础,在高职院校的发展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专业群建设必须坚持特色发展的原则。一是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二是要体现学院自身的特色。根据学院自身的师资、实训、财力等实际情况,注重学院长期办学以来所形成的的传统优势专业,尤其是办学前景广阔、产学研结合紧密、师资力量强、具有地方特色、在社会上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专业,形成特色专业群。
2.3产学研结合原则
产学研结合是专业群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首先,产学研结合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综合资源,实现教育、产业、科研实践等的有机融合,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只有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真正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其次,产学研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校办学设施、经费及学生就业、师资培养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3.专业群建设的内容
3.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湘菜产业最新发展对专业群人才需求格局和岗位的变化,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以深度对接湘菜产业发展为宗旨,构建以专业群各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相互融通,行业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三层递进,产、学、研、训、赛五位一体的“1235”的工学结合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提升学生的湘菜理论运用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实习实训能力和团队竞赛协作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估时,采取学业中和毕业后的多方多元质量评价模式。根据湘菜产业专业群职业岗位要求,建立职业能力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考核和评价实行“考教分离”等制度,形成学校、家长和学生实践过的行业、企业的三方联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考核和评价的科学性。
图1 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图
3.2课程体系建设
传统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往往忽略了学生职业能力的一致性、连贯性和可提升性,因此造成学生就业面过于狭窄、适应性不强,后续职业生涯难以提升等问题。湘菜产业特色专业群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尤其注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方向,从就业岗位群出发,根据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构建学生培养的知识和能力体系,确定学生必须掌握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此基础上分析岗位的工作过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平台”即对群内各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各专业技术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而设置;“模块”是根据群内各专业的特色而设置,每一个模块是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依据,是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
3.3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专业群建设的重要保障,在产学研合作、学生岗位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湘菜学院通过“培养、引进、聘请”等途径,打造“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一是强化专业带头人团队的培养,群内各专业分别选拔一名具有副高职称和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教师通过出国考察学习、企业挂职锻炼、培训研讨等多种措施,使其掌握先进的职教理念、课程开发技术、实践技能与管理能力,成为专业带头人;二是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通过大师工作室、下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加强双师队伍建设,使专业群专业课教师全部达到“双师”教师标准;三是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行业、企业聘请了29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校外大师、行业经理担任兼职教师,为兼职教师提供同等的培训机会,提升兼职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四是强化师德建设,努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3.4实训教学体系和基地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建立实训教学体系。按照“共享性、实用性、先进性、前瞻性、拓展性”的要求,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实践实习实训新模式,形成以提高学生岗位主要专业技能和素质为中心,包含课堂教学的实验实习环节、实训室条件下单项仿真摸拟实训环节、实训室仿真或企业真实环境下的综合实习实训环节、企业真实环境下的顶岗实习环节和毕业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共五个环节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二是配合该体系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同时,尽可能使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与技术进步要求相适应,注重实训基地的仿真性、开放性与功能性。三是立足生产实际,模拟甚至直接置身于生产环境之中,不断创新实训项目,让学生在高真实性的环境中增强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4.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4.1专业群的管理与运行
专业群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打破了传统的按照专业来进行教学和管理的模式。在对专业群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与之适应的组织结构,尤其是在平衡群内各专业的师资、实训基地等资源;在人事安排、薪酬待遇等方面要综合考虑,科学设置岗位和岗位职责,确保专业群建设科学有序地开展。
4.2群内专业的共同发展问题
专业群往往是以一至两个核心专业为重点建设对象,其他专业协调发展。因此,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核心专业的地位较高,容易获得支持和重视,享受更多的优势资源。而其他专业的发展相比而言则可能较缓甚至还不如以前的发展,出现专业群内发展失衡的问题。虽然群内专业地位与功能本来就不是等同的,但核心专业如何充分发挥支撑、带动、辐射、聚合作用,真正形成群优势,实现群内专业共同发展,共同提升,是专业群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4.3专业群建设的评价和激励问题
目前对于专业群建设的评价还未形成科学的标准体系,现有的评价体系往往存在主观性、随意性等问题,不能很好的体现专业群建设的实效,不能正确指导专业群的发展。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指导性的评价体系,将评价与合理激励有机融合,从而提高专业群建设的水平,发挥专业群建设的最大效益,是目前专业群建设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4.4动态性和灵活性
专业群建设是产教深度融合的结果,要适应市场需求。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优化,专业群的结构也要不断地调整。一些旧的专业或专业方向需要缩减或者改造,一些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需要开发或者拓展延伸。因此专业群建设要注意把握发展中的动态性和灵活性问题,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之中,保持专业群建设的活力和持久力。
【参考文献】
[1]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04)
[2]沈建根,石伟平.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概念、内涵与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
[3]丁宗圣.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的逻辑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群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02)
[4]曹兴,王栋娜,张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其绩效分析[J].科学决策,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