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8篇

时间:2023-06-30 09:23: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师资培训 制度保障 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大部分中小学都在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了解遵义地区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情况,我们对遵义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作以下分析与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遵义县五所中小学,包括遵义县一小、遵义县三小、遵义县芦岩小学、遵义县五中、遵义县六中,整体随机抽取在校的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发放问卷122份,收回问卷120份。其中小学64份、中学56份。包括小学女生30名,男生34名。中学女生27名,男生29名。三年级15名、四年级16名、五年级16名、六年级17名、七年级26名、八年级30名。

1.2问卷工具

采用自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调查问卷。该问卷主要通过对学生调查,了解遵义县各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本问卷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建议等方面。

2 结果

2.1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调查

调查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比例较高,占到了80.8%,有40%认为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有40%认为没有,有38.3%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教育教学,53.3%没有,在学校的图书馆或阅览室的书籍、报纸杂志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只占10.8%,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只占16.6%,有76.7%认为没有,学校的橱窗文化中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只有20%,有46.7%认为没有,学校的广播中与心理健康相关只有21.7%,有50%认为没有。

这个结果说明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主要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68.2%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每学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宣传活动占58.8%认为学校只开展了一次,每学年、每学期,学校聘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分别占3.5%、6.2%,学校从未聘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占67.5%。

这个结果表明所调查中小学大多开设了心理健康课,而心理健康宣传活动与心理专家的心理健康讲座开展较少。

2.2学生心理健康观念统计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有8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对自身的素质很重要,只有4%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当学生心理出现困惑时,首先想到心理咨询的学生占到了65%,有12%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中,经常接受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占13%,从来没有接受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占74%;当学生心理出现困惑时,主要通过心理咨询的占5%,通过心理健康教师的占7.2%,通过亲密朋友的占56%。

3 讨论分析

3.1总体分析

遵义县地域内各中小学大多数学校都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课纳入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每学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学校的各科教学中基本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校开展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

3.2年级及性别差异分析

通过问卷,我们发现在小学的三、四年级,多数学生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对学校的橱窗文化以及校园广播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太注意,意识到心理咨询重要性的学生较少。进入到中学的七年级以后,随着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的增多,很多学生慢慢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们会主动接受心理咨询以及个别心理辅导。

从性别上,我们发现女学生更加重视她们的心理健康,会经常接受个别心理辅导;多数男学生不太关注学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他们更关注外面的世界,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不强烈。在小学阶段的女生较男生生理成熟早,而且性格乖巧、温顺,自我意识发展也早于男生,而小学阶段的男生好动,注意不稳定,自制性、坚持性都较差,有时还伴有不良行为,学习成绩、社会适应性也不如女生好,这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由此可见,在中小学,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存在差别与学生的性别有关。

3.3城乡差异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由于涉及的中小学有的是县城学校,有的是农村学校。我们发现县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较高,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各种途径中,城镇学校教育中都有所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也较高。乡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烈。

4对策思考

通过对遵义各中小学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各校都在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质量存在差别,这与我国发达地区的距离相差甚远。

4.1重视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在遵义县各中小学,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须加大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一方面需要有一支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通过他们完成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工作。同时班主任以及德育工作者,他们和学生接触交流的时间更多,承载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他们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理论,将更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完成学校各科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承担着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任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如果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够得到保障。

4.2心理健康教育规章制度逐步完善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大多数学校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得到学生认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成效的学校不多。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学生一旦出现问题,他们不是找我们的老师,而是更多依赖他们的朋友或自己。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太过于形式化,学校没有真正重视。由此组织领导应不断加强,由校级领导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具体的部门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构;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对一些必要的规章制度成文上墙,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制度和聘任心理健康教育兼职人员的资格审定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既为该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也是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

4.3发挥集体效应,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任务、运行操作到支持保障,每一部分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我们利用学校的墙报、标语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在学校建心理咨询室,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功能,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学校电台对学生中广泛开展心理专题讲座,为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营造充裕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的辐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环境,使得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氛围。

通过对遵义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我们了解了遵义县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发现中小学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小学教育中,只有我们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在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的根本保证,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一、前言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研究探讨结论相对一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爆发的比率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多样性、集中性、年龄阶段性等特征,多体现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性心理问题、适应问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向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指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所囊括的人事物等方方面面,小到班级环境,大到教育机制缺陷,时代变革。

三、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现状研究

2002年到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巨大进展,以下主要方式在中小学校中发展起来:1开设心理健康课;2建立心理咨询室;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5建立学校-家庭合作通道;6搭建同辈互助咨询机平台[2]。

有研究者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学校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供不应求,并提出了改善建议[3]。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更多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以纵向研究或聚合交叉研究为研究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做深,做实。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系统化趋势

1、以教育系统提升为依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单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缓解了矛盾,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4]。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不可能完全杜绝。只有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置于其背后的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更彻底地找到问题根源,叫停连锁反应。

2、提倡构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环境网络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外部因素,三者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互相作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问题最终可以归于环境适应问题。在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达成的共识。

3、涉及学生个体、同辈、家长、老师、辅导员的人际互动网络

人际因素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并通过环境因素起作用。人际因素的运用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很多研究者尤其提倡让孩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健康向上的力量,达到自己成长,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辈、家长和老师在人际因素中是关键。

4、专业化趋势

不少研究者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具体的方法研究上,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例如同辈咨询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因素[6],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理论研究上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渠道,实践运用上也提高了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

五、现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虽然从1999年起我国才开始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国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与和谐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方向引导和理论支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步拓宽、深化,初见规模,指引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不少研究还是有稍显空泛的问题,如所提对策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没有通过实验验证的理论构建,缺少正反面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经验研究,现有理论与实际脱节,宏观指导多微观指导少,实践性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用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渐发展的,需要广大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发表自己的认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感性材料。

六、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道路:1进行实地调查,更多获取直接数据,揭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面貌;2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以适应广大中小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技术支持;3密切联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理论与实践互为指导,共同促进;最后,还要继续加强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构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2]沈永江,邓亚琴.论中小学生"预防-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2,(12).

[3]刘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1,(9).

[4]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5]杨建飞.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5).

篇3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各地要大力提倡兴办寄宿制学校。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加强西部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多年来,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积极推行“寄宿制工程”建设,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寄宿制工程”的实施,对扩大“两基”攻坚县义务教育规模,保证西部地区学龄儿童正常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发的寄宿制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此,了解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原因加以探讨,提出对策,以促进寄宿制学校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甘肃省酒泉市等6个地区32所中小学校的寄宿和非寄宿学生共3600名,发放问卷3600份,回收问卷3480份,其中有效问卷3446份,问卷有效率为99.02%。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然后使用SPSS11.5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儿童孤独感量表

由Asher,Hymel和Renshaw于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是用来评定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的量表,适用于3~6年级学生。该量表有24个项目,可用于评定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其中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经反复使用,有很好的信效度。

(2)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是由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7年为区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属多维量表,包含15对描述。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效度较高,为0.76。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此问卷测量中学生的孤独感[1]。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除港、澳、台之外)几千所中小学得到了广泛使用,普遍认为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1,说明该量表测题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重测信度为0.667~0.863,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59,是全国较好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共1312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176名,占总人数的13.4%。

表1 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1显示,5.8%的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1.8%的非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9.6%的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4.8%的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小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小学生2.6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共2360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226名,占总人数的9.5%。

表2 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2显示,3.8%的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58%的非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5.7%的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32.5%的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中学生和非寄宿中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中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中学生1.9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 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310)

表3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4 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962)

对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总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结果如表4所示,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寄宿中学生的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与非寄宿中学生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寄宿中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寄宿中学生的自责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所谓自责倾向,就是指中学生比较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寄宿中学生相对于非寄宿中学生,由于很少回家,有时候父母给的生活费往往不足以应付学校的花费,因此,很多时候寄宿中学生都要从朋友或老师那借钱,这就使得他们比较自卑;同时,某些寄宿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在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影响下,也会造成自卑。寄宿中学生的恐怖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相联系,如体育竞赛时,有些学生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加入才会输的,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五、建议

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把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大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孤独感。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对刚寄宿的学生进行摸底,对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并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减轻孤独感。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例会或进行家访,通过协调、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的情况,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团体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发展同伴关系。此外,学校还应探讨如何为学生营造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寄宿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父母从小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交往、合作以及竞争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同时,寄宿学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学习费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多看望孩子,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谢华,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 刘朝军,田素英.寄宿制和非寄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4(8).

[3] 李传银,许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社会心理研究,1999(3).

[4] 胡云霞,董正旺.福建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6).

[5] 程龙.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9(4).

[6] 夏瑞雪.西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5).

篇4

关键词 中专学校 入学新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目前我国的教育还未实现普十二,在这一前提下,伴随着出现了很多中专学校。中专接收的对象是中考落榜未进入高中但自己又想继续求学的学生。中专学生处于青春期,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他们和其他同龄的青少年相比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但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又有着和高中生不一样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时期的青年自我意识高涨,生理的成熟快于心理的成熟等,这是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的共同特征。另外,中专生又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在中考过程中落榜的一批人员,和同龄的大多数高中生相比可能常会自卑、焦虑、退缩等,有的甚至要遭受亲人、朋友的冷眼,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当面临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时,更容易适应不良。基于这样的考虑,本研究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以期能为中专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2 调查方法

2.1 被试

云南省财经学校2012级1151名入学新生。

2.2 调查工具

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 ),本量表含有 168个题目, 7个临床量表: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现实、兴奋状态。3个效度量表:Q(无法回答的题目数)、L(说谎分数)、 F(诈病或装坏分数)。判断标准:T分(标准分)>60分,表示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处于临界状态;T分(标准分)>70分,则说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2.3数据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被试在PHI各分量表上的基本情况

表1显示,整体上看被试在PHI各分量表上均没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各因子的平均分均低于60分。但除了说谎分量表外,60~70分之间和70分以上的被试在各个分量表上均有分布且占一定比例。

3.2 男女生PHI各因子分的差异检验

表2显示,男生在诈病、病态人格、疑心和脱离实际四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的。在其余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3 不同民族的被试PHI各因子分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汉族和少数民族在PHI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4 讨论

4.1 被试PHI各分量表的基本情况

笔者认为出现这么多人次的学生在某些分量表上有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上接第56页)(1)该校的学生很多都是在初中时学习成绩就不好,甚至可能带有一定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2)新生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在各方面适应的都不是很好,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4.2不同性别的被试PHI各分量表的差异

男生在“诈病、病态人格、疑心和脱离实际”四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的。在其余各分量表上的得分性别差异都不显著。造成以上结果也可能是样本偏差,本次调查的被试男生有340人,女生有811人。另外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这些学生大多都是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那部分。而且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男女生面对的很多问题和困难都差不多是一样的,这也可能导致在某些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4.3 不同民族的被试PHI各分量表差异

汉族和少数民族在PHI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笔者认为可能存在如下原因:

(1)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教育的普及,虽然很多少数民族和汉族孩子一样都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经过中考的洗礼,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都会被刷下去了,或是自己选择了不继续上学,留下来的是少数,尤其送到昆明这样异地学校接受教育的更是少,这一点从被试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但是留下来的这些学生的心理一定程度了接近汉族的学生。云南省是一个汉族、少数民族大聚居的省份,多数汉族和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其生活习惯、价值观都会互相感染,这些也可能造成汉族和少数民族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

(2)样本偏差,汉族有891人,而少数民族只有209人,被试的人数相差较大,这也可能造成在各分量表上两者差异的不显著。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问题 改善

一、引言

根据我国教育层次的不同分类,实体教育更加精细化。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基于社会具体教育水平和社会需求程度所决定的。而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同时,也需考虑到现今职业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教学氛围,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

二、我国中职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早,以培养技能型的社会人才为目标。我国的中职教育,是针对初中教育阶段后而进行的继续教育,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各方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对中职教育也施加了相应压力,因此在教育中也是逐渐显示出“急于求成”的状态,即主要重视学生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而逐渐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普及,每年都在扩招,这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压力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的认可程度,另一方面是学生的自我认可程度。这两方面原因也就导致了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放任,使其产生自负和自卑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逐渐与社会脱轨,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小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产生依赖性心理,重则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养成,导致后期学生的不平衡发展甚至心理扭曲发展等问题的出现。所以,中职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职学校在社会中的作用。

三、对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善

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如果因为自身或者社会压力方面造成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自负、自卑、心理扭曲等问题,则会影响学生后期的成长,最终导致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学主体,也是除了家长之外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人,在学校期间是学生的主要监督者和管理者,为提高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予以重视和改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加强对学生的关怀

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心态上,所谓心态决定成败就是这么个道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当前,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中职学生面临的压力比以前要大得多,很多学生在这种竞争中逐渐扭曲了心理,逐步走向了社会的反面。中职教育阶段,是自初中教育结束后而进行的社会型继续教育阶段,在此阶段,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很多学生是由于初中中考成绩不佳而选择就读中职教育,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职学生普遍感觉比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低级,在很多方面下总是没有自信心。此时,作为教学主管的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身心状态,并在教学过程中和课后积极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并树立自信心。

(二)组织开展公共活动

当代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和接班人,只有具备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才能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才能更好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据一项研究报告表明,人在公共场合的出场次数的增加对其自信心的建立和完善人格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而一个人的心态的好坏以及自我调整的效率也表明了自身的身心是否健康积极。对于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从其自身学习环境层次来说,心理的不平衡是很难消除的。班主任除了加强在课内外对学生的关怀外,也需为他们创造出积极活力的环境,使他们通过自我能力的发挥和与他人的热情沟通,打开封闭的内心,树立起自信心。对于中职教育来说,虽然知识层次较高等教育低,但是相应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却是比较多的。班主任便可利用这一实践优势,组织多样化的公共实践活动,例如除了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公共活动外,还可以组织有利于发挥学生兴趣的活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等等,这样不仅能拉近学生与班主任间的关系,也能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的自信心和促进积极健康心态的养成。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现今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社会实体教育的监督和要求也更加严格,均是以适应社会发展步伐为主。虽然说我国现今的知识教育层次已经跨了很大一步,社会普遍都是高等教育者,但是根据我国的社会情况而言,教育层次的分布很不均匀。但是每种教育层次都是以适应社会发展为目的,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了促进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他们的信心和正能量心理,不仅需要中职学校和教师的努力,社会也应该给予应有的公平和正视,而不能“唯学历是问”,这也是打开中职学生心门的万能钥匙。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职;教学;课堂;心理

区别于普通中学的教育,无论是从教育对象,还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讲,中职教育有它一定的特殊性。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的终生教育打下基础,要始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做好教学工作。当前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象,学生对于学习常常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甚至有些抵触情绪,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困惑”、“恐惧”或“排斥”等消极心理。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上自信心不足、具有一定的心理恐惧和心理压力,在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主动性,主体意识不强,影响了教与学的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对中职生心理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学习效果究竟如何,与这些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很重要的关系,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当前中职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分析

就当前中职生学习的障碍而言,笔者认为大致存在下列几方面的心理因素:

1.缺乏目的性和持久性

就当前中职学生中的多数而言,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教师家长的责备。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外界的微小刺激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干扰,使之大大地减慢完成学习的速度和增加错误的数量。正因为学习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因而未能形成自觉求索的执着信念,造成他们学习的毅力和耐力均较其它普教学生要差。兼之学习信心不足,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无计划、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制力,对问题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所以,一遇挫折很可能一蹶不振,而不是积极克服,结果使成绩越来越差,出现了恶性循环。

2.从众心理和逃避心理

中职的大多生,在初中阶段由于成绩差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弱点与不足一次次暴露,而又丝毫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而师生关系的疏远和陌生更使他们对完全失去了兴趣。由于大多数中职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对策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延续。此外,由于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致形成彼此相互都不思进取的从众心理。同时坦白说,很多中职学生很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所以他们自卑心理较重,认为自己是被淘汰的部分。由于他们对于的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之长期的角色地位,久而久之,他们对的学习就会产生抗拒感,这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自卑情绪和恐惧心理,有意无意地厌恶与逃避。

3.期望过高带来的情感压力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前中职学生中很多人的基础差,知识缺漏严重。但是教师或家长有时却没有正视这个客观现实,而要求他们和普教优秀学生一样,在相同的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知内容。事实上,这些东西中恰有许多是他们接受不了的,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能力之外。由于这种过高的期望脱离了他们的能力实际,所以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过重,认为自己有负父母的期望,抵触情绪由此萌生,进而导致了他们怕,厌恶,最终逃避的学习,产生了情感压力。

二、中职教与学的心理引导和对策

面对中职学生学习的种种心理问题,只要积极加以引导和梳理,是完全能够克服和改变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给予信任感,消除自卑感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会感觉自己不如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从心理上低人一等,自认为前途渺茫,有很重自卑情绪忽然倾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对此,教师们一定要努力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形成新的心理定势,要给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信心,表现出充分的信任,这样必然在他们的自卑心理上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不仅能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而且也能增强了师生感情,对建立和谐、融洽、活泼的学习气氛大有益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自信自强的定势思维,从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记忆、性格、情绪、意志力等方面加强培养和引导,使他们从思想和心理上较快地克服种种学习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有学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多次的反复强化,并且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始终对他们充满热情、信任,将之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加强与学生沟通,排除厌学心理障碍

作为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对于的厌学心理因素,帮助其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的智能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的,使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重树自尊与自信。老师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中要多与学生接触,接近学生,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使学生逐渐由接近教师而喜欢学。

3.加强目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的真谛,即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需要和享受。这种感觉不是单靠我们中职教师的说教所能产生的,更主要地是靠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说我们中职教师除了对当前的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外,还要把更大的精力花费在对教材的艺术加工和处理上。把课堂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切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题,把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诱导使、引发其产生“心欲求而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然就提高了。

4.注重心理激励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学的先进理念认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①”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而言,由于学生知识上的薄弱与心理上障碍,他们更需要通过教师的激励,唤醒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对学生无论抱有何种性质的期望,都会有意无意地以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并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育过程中的“期望效应”已被专门的实验研究和教育实践所证实,它应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的一条心理线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观念,那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并抱有积极的期望,就会把这种信心传递给学生,进而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挥激励作用,以此作为外力对学生学习活动起拉动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

结语:

对中职学生心理进行健康的引导是一个需要教师、家长乃至社会进行多方配合的、系统性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一个具体分析学生特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其关键就在于如何使我们的研究和策略与学生的实际要求相适应。对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各方合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鲍曼,《学习策略与成就动机训练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6期:76-78.

[2]蔺云,孙名符,《素质概念及教学方法探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篇7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

一、引言

体验式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在体验式教学中,亲身感悟与直接体验更容易让人接受。在体验式教学中,大学新生心理辅导的体验活动包括心理辩论赛、团体辅导、心理素质拓展、心理影片观摩、案例分析、课堂教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的参观体验。在体验式教学中,体验活动只是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载体,关键是要通过创设一个亲身体验的情境,为大学新生提供一个自我学习、探索自我的机会,依据教学内容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吸取的方式构建大学新生的心理结构,使大学新生领悟自我心理的积极力量,培养大学新生的心理品质,使其心灵获得启迪和升华,获得积极成长的经验,达到普及教育的目标。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材料

本研究采用自编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被试对于课程的教学风格与教学方式的主观感受;第二部分考察被试对于课堂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和掌握;第三部分考察被试对于课堂的总体兴趣和体验。

2. 研究被试

研究选取四川省德阳市某高等职业院校大一学生作为被试,被试选择均为随机选择。分为两个组,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组学生40人,对照组学生40人。数据均为有效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

3. 研究结果

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表1 方差分析

平方和 df 均方 F值 显著性

教师风格 632.813 1 632.813 39.881 0.000

内容掌握 171.113 1 171.113 9.648 0.003

课堂兴趣 344.450 1 344.450 15.783 0.000

由表1数据可知,进行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与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在学生对教师风格的偏好,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以及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三个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如表2所示,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问卷涉及的三个维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的主观体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独立样本T检验

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

t df Sig.(双侧) 均值差值 标准误差值 下限 上限

教师风格 6.315 78 0.000 5.625 0.891 3.852 7.398

内容掌握 3.106 78 0.003 2.925 0.942 1.050 4.800

课堂兴趣 3.973 78 0.000 4.150 1.045 2.070 6.230

三、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组被试无论是在对课堂的内容的兴趣还是在对于课程主旨的把握以及自我体验方面均高于进行传统教学的控制组。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的创设情境有利于提高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敏感的时期,也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时期。体验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创设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大学新生模拟生活场景,练习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如可通过“国王与天使”“摸石头”等体验活动来学习人际交往,了解与人交往的重心,提高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体验式教学的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增强大学新生的心灵归属感。大学新生正处于自我成就日益扩大的时期,班级归属感、团体荣誉感是大学新生自我成就的重要形式。体验式教学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如素质拓展、头脑风暴等体验活动,让大学新生在体验活动中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以及团体对人的重要性,增强团体凝聚力和团体成员的信任感,最终增强大学新生的心灵归属感。

3.体验式教学的积极体验有利于大学新生的自我探索。积极体验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促使人积极向上,无形中也会转移大学新生的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大学新生的不利影响,摆脱因不适应带来的心理问题。而体验式教学可以通过积极的体验活动,让大学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扬长避短,促进大学新生内心的和谐,使大学新生在获得积极经验的同时产生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心理和谐。

体验式教学是精彩生动的理论讲授无法替代的。大学新生在全程参与、体验分享和互动感悟的过程中,通过体验产生感悟,正常释放情感,情绪、情感得到激发和内化,从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大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感受和领悟到应对技巧,在参与和思考中升华,并内化为大学生积极的品质和心理自助的能力,促进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进一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6).

[2]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06) .

[3]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

篇8

关键词 校园心理剧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74

Abstract Campus psychodrama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psychodrama, technolog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absence of psychological method of a kind of effec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t broke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using plain, vivid and unique pleasant ways, through the students' performances, watch, experience, improve students' self-awareness, self education ability, help to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solv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psychodrama, from its theoretical basis, the campus psychodrama application strategy is discuss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ampus psychodrama is not only an efficient form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important value.

Key words campus psychodrama;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application

1校园心理剧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1.1 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校园心理剧是受心理剧的启发应运而生的。心理剧也叫社会剧,是维也纳精神病学家莫雷诺(J. L. Moreno)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发展的。它借助舞台表演的形式,在指导者的帮助、引领之下,使当事人将心理事件或心理问题通过戏剧表演的方式,运用演出的方法,使当事人重新经历心理事件,体验情绪冲突,探索自身的人格特质、人际关系状况、内在的心理矛盾,让当事人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行为模仿和行为代偿,改变原有的错误的理念和行为,接受新的思想,学习新的行为的过程。①大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将其心理问题与应对和解决方式,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和讨论,将其有机结合起来的方式,就是校园心理剧。

1.2 校园心理剧的理论基础

1.2.1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消极心理学而提出的,最早出现于1954年马斯洛所著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并在这过程中找寻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幸福的各种因素。在心理剧题材的选择中,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动机、积极自我等积极品质;要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

1.2.2 角色扮演的理论基础

一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生活的复杂并不能保证人们都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角色错乱、角色矛盾的情况,导致自我冲突、自我纠结、自我矛盾,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惑和障碍。④心理剧可以使人们随心所欲地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感受各种角色,从而受到启发和教育。角色扮演理论认为,角色扮演有两种类型:角色扮演和扮演角色在真实与虚拟之间,表演者暂时脱离了他原有的生活角色和生活状态,在虚拟的角色中原本被压抑的心理和苦恼得以释放和展现。⑤从而帮助自己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心理困惑和现实问题,修正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并使问题得以解决。

2 校园心理剧的教育功能

2.1 引起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校园心理剧能充分地体现从情绪情感体验到认知的教育模式。在校园心理剧中能够创造与大学生生活相类似的具体情境,这些具体情境是学生们所熟悉的。随着剧情的深入和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一一地呈现出来,剧中的角色的各种情绪,如欢笑、烦躁、焦虑、紧张、忧伤等都会表现出来,并伴有各种行为反应。随着情绪的宣泄和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2 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模式

学生们进入校园心理剧的情境中,会发现不仅自己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会发现别人也同样存在不同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这样就能改变剧中人的认知模式、情绪模式和行为模式。由于认知和观念的改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自我效能感随之提高,从而增强了优化自己心理素质的信心。

2.3 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提高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在总体上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大学生通过自己编导校园心理剧,能够很容易地发现自身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并增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领悟,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针对性。

2.4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社会技能

校园心理剧是一个多维度的人际互动的环境,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学生们可以把校园心理剧中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会帮助大学生获得具体的社会交往知识,避免直接在社会中为锻炼新行为而受到打击。

3 校园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3.1 慎重校园心理剧题材的选择和创作

在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演出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抓住学生的主要心理矛盾,选取能够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警示与示范作用、影响深刻的题材,注重丰富心理剧的理性认知内容,使学生在演出中,同学们在欣赏演出中对剧中的具体角色保持必要的理智评判态度。在校园心理剧题材的选择中,要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和培养自身的积极情绪、积极人格、积极动机、积极自我等积极品质;要开展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⑥在校园心理剧题材的选择中,我们也不应忽视对健康人格内容的挖掘,并要相应地增加这类题材的比重,从而使健康人格的典型形象通过心理剧的演出为更多的学生所学习与模仿。

3.2 加强校园心理剧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校园心理剧对专业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保证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正规化。首先,加强对指导教师的专业化培训。应该派遣教师进行专门的学习,对校园心理剧有充分的理论把握和实践经验,让这些教师对校园心理剧进行深入的观摩和讨论,熟练掌握校园心理剧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校园心理剧的指导技巧。其次,加强指导教师对校园心理剧的实际操作。⑦可以先安排教师亲自学习编剧本,编成校园心理剧让学生演出,对学生的表演、剧本内容进行反复的推敲和总结,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反复的学习和实践,使他们成为校园心理剧的专业指导者。⑧

3.3 拓宽校园心理剧的应用途径

一是可以让校园心理剧走进学生的课堂,成为课堂教学手段有益的补充和拓展。校园心理剧进入课堂中后,可以使理论教学用生动、活泼、愉快、民主、和谐的校园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避免了枯燥的灌输式教学。二是将校园心理剧引入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使之成为经常化的学生活动。高校可以成立校园心理剧学生社团,在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三是借助每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组织开展校园心理剧大赛。

基金项目:本文是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创新:体验式教学方法”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郭小艳.校园心理剧的功能和作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② 韩菁.校园心理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③ 俞林鑫.校园心理情景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3(6).

④ 涂凌智.SYB创业情景剧的编、导与演[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5).

⑤ 项传军.大学生心理情景剧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⑥ 孟婷婷,王慧,陈晓倩.校园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新西部(理论版),2009(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