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09:23: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的交通变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农业科普期刊;三农特性;经营困境;期刊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1-0120-02
与优胜劣汰、强者更强的期刊业总体发展状况(也是正常发展状况)迥异,有一类期刊的发展呈现的是另一种态势:全线衰微,明星淡退。就是说,它们整体上处于艰难之中,谁的情况都不太好,其中极少数过去可以算作明星的几家,也基本上风光不再,日渐衰退。这类期刊就是农业科普期刊,其中综合性农业科普期刊表现尤为突出和典型。这是为什么呢?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改革日渐深化,期刊业改革也日益深化的今天,无论是对刊社自己进取图变,对主管单位权衡抉择,还是对主管部门科学制订政策,对社会正确对待这类刊物,洞悉这个问题都十分重要,甚至颇为紧迫。而引致这种态势的一些根本性因素,值得格外关注却长期未被真正揭示,或未得到必要的研究和讨论。
为此,本文试图讨论一下这些根本性因素中的“三农”类,并将它们形象化地称为“困根”。概括起来,农业科普期刊的“三农”困根,主要是农业的地域性、季节性、退守性和农村的偏僻性、农民的弱势性这五个方面。
一、农业的地域性
这种地域性,即农业的环境、生产对象、农艺方法等等,随地域变化而显著变化的特性。拿农作物和畜禽品种来说,不仅适合北国黑龙江的品种南下到广东基本不能用,西边甘肃(且不说更西边的新疆)的品种东进到江苏多半不能用,就是在“小省”陕西本省内部,也是纬度不同的陕南、陕北差别巨大,同样纬度的关中西府宝鸡跟东府渭南,在小麦、玉米等大宗品种上也是“各有一套”。这真是所谓“南橘北枳”。
因为存在这样的地域性,任何一家农业科普期刊的现实市场,都不可能覆盖太大区域,而只能“割据一方”、“困守一隅”,成为区域性刊物。对比可以做到全国覆盖的卫生科普期刊、教辅期刊等其他类别的期刊,对这一点可以看得更为清楚。这正是个别农业科普期刊曾因偶然机缘一时蹿红全国,但终于很快退守本隅的根本原因。十多年前曾有农业部《九亿农民农业科学技术读本》一书高调推出,却影响低得不受农民待见(因为在这本名为给全国农民编写的书中,实际上任何一个地方的农民,能找到的对自己有用的技术很少),也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农业的季节性
农业的主要生产对象农作物和畜禽,都是有呼有吸、初生来终死去的生命体。农作物的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实、成熟,畜禽的由幼到小到大到老(当然多半是等不到老而仅仅大到合适程度,即经济寿命到期就被人宰了),都是有其既定顺序和周期的,不可逆、不可乱、停不住、有时限,因而人类对它们的栽培或饲养等我们所说的农事活动,也必然形成相应的顺序和周期,这就是农业的严格的季节性。现代条件下的所谓“反季节生产”亦然。当然,养殖业的季节性比种植业要弱一些。因为存在这样的季节性,农业科普期刊在操作上永远得与它紧密配合,适时刊出有关解决相应季节的农事问题的内容。可是,由于气候、农作物病虫害、畜禽疫病等因素年际差别大,且无法准确预测预报,使得今年或本周期同一季节的农事问题跟上一回不同。而等你现在发现问题立即安排下期刊发相关内容,到时却多半季节已过,成为“马后炮”和“雨后送伞”。这就使你永远跟季节配合不好,即所谓“对不上”和“跟不上”。所以,永远要配合季节又永远配合不好,这是农业的季节性引致的农业科普期刊永远的深度矛盾。
三、农业的退守性
全世界通行这样一个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值的绝对量尽管在渐渐增加,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会不断下降,直到一个很低的程度再相对稳定下来,人们通常称此为农业比重递减律。这个规律是人家多数其他产业所没有或短期内不存在的。目前,农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发达国家基本都在5%以下,美国是大约1%,中国已降到接近10%(1978年为28.2%,2008年为11.3%,专家预测2010年将低于10%)。这种递减律具有深刻的支持基础,比如人类的肚皮(即需求)是有限的(农业的基本用途是为肚皮生产食物)、可用的耕地是有限的(农业强烈依赖的最大基本资源是耕地)等等,令人无奈。本文从自身主题出发,将农业的这种递减律简称为农业的退守性,同时涵盖现象和原因。
农业的退守性显示,农业既不是朝阳产业(当然也不是夕阳产业),更不可能是快速成长快速上升的产业。因此,作为面向这个产业的农业科普期刊,不可能有因为产业高速成长而分得“一碗肥肉”、掘出“第一桶金”的绝佳发家机会。相反,农业的整体“退守”似乎为农业科普期刊“设定”了“进攻”限度,因为广告的投放等等是跟产业份额相关的。
四、农村的偏远性
农业科普期刊的目标读者基本上都在县以下,在广袤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农村。而农村偏远,不仅是显而易见的地理学常识,对农业科普期刊运作的不利影响更远远超出一般城市同行的想象。由于农村偏远和居住分散,较长的地理距离,落后的交通、通讯、物流等条件,还有极不充分、极不成熟的市场发育等等,使在农村搞采访和发行,必然是成本高、效率低、周期长、很辛苦。农村的偏远性所引发的问题,最终会在农业科普期刊的质量和对读者的效用上反映出来。比如,你不能为了其中一个选题而耗用太多时间,从而影响其他选题的安排。于是,你与被采访对象交流的时间就自觉不自觉地缩短,因而沟通变得不够充分,得到的有效信息相应地也就不够充分,最后写出或安排的稿件,内容与实际的偏差也就必然增大。而由于印出的刊物不能及时送达订户,甚至在辗转送达过程中丢失(这是发生概率相当大的事),刊物对读者的作用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五、农民的弱势性
一、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进了教学目的。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小、词汇缺乏、知识面窄,在语言表达上较不确切、不生动具体。根据这一现象,我认为在平时应该多注重积累,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
1.课内阅读积累。经常“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素材。因此,我在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一本课内笔记本,在预习新课的时候将自己喜欢的词句划出来,字迹工整地抄在笔记本上。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自己喜欢的,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使习作锦上添花。
2.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视。我经常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图书数目较少,学生视野得不到很好的拓展。我提议学生在周末或假期,到市内的书店和图书馆去借阅图书,并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我特别推荐学生阅读少儿文艺作品,如民间故事、神话、童话、寓言等,因为这些作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读来十分有趣。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地方摘抄在“采蜜集”中,平时可以读一读,背一背,并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写下来。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用上自己摘抄的词句,让学生尝到多读书的好处。这样学生的作文、阅读兴趣可以同时得到提高。
二、引?а?生留心观察,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细节,捕捉生活素材。
1.观察应该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因此,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认识事物、积累经验,通过表面现象认识人物情感。这要在平日里多下功夫,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勤于积累,在生活中见到有特色的情景,要及时记下来。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2.观察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农村的民风民俗地道纯朴。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如除夕之夜吃团圆饭,正月十五赏花灯、吃元宵,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中秋做月饼……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将这些身边的民俗生活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其次,学生对家乡古址遗迹比较感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家乡古址遗迹的历史文化。
3.从观察中引发想象。缺少合理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平淡无味,让孩子们以观察对象为依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如神州飞船顺利返航,中国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象与之联系密切的事物,由此及彼,大胆想象。
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观察好比撒网,记录好比收网。坚持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式,也是积累素材最好的途径。
三、灵活习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学生对某事物的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根据语文教材,仿写续写课文。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在读学写中,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如教学《桂林山水》,可仿写描写桂林山和水的特点的句式;也可仿写篇章 “总--分--总” 的结构形式; 也可仿写引用诗句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等,训练学生仿写续写课文的能力。
2.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也就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说全说细,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写。学生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他们习作前的材料准备情况;三是口头作文,在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说提纲、说作文。进行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花,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基础,因材施教。平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互评作文。作文本交上来后,教师先把每个学生的作文都看一遍,但不作点评,选择其中内容有亮点的作文,让习作者本人在班上朗读,然后全班学生再对习作进行评优说劣,最后教师总评。这不但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更重要的是让习作者本人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教师还可以在班上开展读书谈、朗读演讲比赛、手抄报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把活动中的优秀习作投稿给各类报刊,这都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从而增加写作兴趣。
关键词:农民摄影;建设策略;素材本土化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摄影文化,却未能在农村取得有效的推广。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农村农民摄影创作队伍的建设,成为当下摄影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摄影文化现状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由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上升为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推广新农村摄影活动可以满足农村高层次的需要,加强村民的文化建设意识,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然而摄影文化在农村发展较城市滞后,很多农村缺乏稳定的农民摄影创作队伍。以笔者所在地浙江义乌为例,义乌是全国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地方之一。义乌新农村文化建设搞得如火如荼,有声有色。目前,全市农村文化设施30余万平方米;“送文化、“种文化”活动在义乌农村蓬勃开展。在“送文化”方面,每年以实物形式援建村图书室10个,组织送戏300场,完成送电影任务6500场以上,农村数字电影覆盖率逐步达到50%以上;在“种文化”方面,2011年,90%以上的行政村每年开展由村民参与的文体活动2次以上,各镇街组建了751支综合性群众文艺团队,开展活动40963场次。然而,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摄影文化。在义乌农村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据义乌市摄影家协会统计,2012年协会会员达226人,农民身份的会员16人。义乌从2010年至2011年间共举办了“阳春三月踏青赏花乡村游”、“风华上溪”、“印象赤岸”等以农村为题材的摄影比赛、展览活动达8次。其中,参赛作品达1500余幅,参赛人次达300人次。活动主要目的为推动农村摄影,但是农民参赛作品仅12幅,占总数的0.8%,农村身份的参赛作者仅6人,占总参赛人数的2%。
二、建设新农村农民摄影创作队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过去几十年,摄影创作阵地主要为城市,鲜少涉及农村,农村摄影活动相对薄弱的现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究其原因,摄影艺术原本是一种贵族文化,在经济条件较落后的农村开展有一定困难。而数码摄影技术的成熟、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农民收入上升,为农村摄影活动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以义乌为例,义乌有50余万农民,通过改农从商,有22万农民已稳定转入非农产业,其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75%以上,2011年义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121元。义乌农民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投入摄影创作活动。从另一层面,富裕起来的农民也要求更多的文娱生活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因此,建设农民摄影创作队伍已经具备成熟的条件。摄影文化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推广农村摄影文化。
三、建设新农村农民摄影创作队伍的措施
1.夯实基础,构建阵地网络
在推进新农村农民摄影活动中构建阵地网络是基础工作。阵地要以市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级文化室为依托,创建一套适合农民摄影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创造有利条件,利用阵地教育,提高农民摄影素质。在乡镇区域举办摄影展,建立固定的摄影作品展示、摄影沙龙场所,如乡镇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尤其要重视建设摄影网络展示平台,让其成为组织农民群众摄影活动的阵地之一。笔者所在地的义乌摄影爱好者组建的名为“摄影空间”的网络平台省略,主要服务于义乌的专业和群众摄影活动。为了更好推进新农村摄影活动,可以在该平台内开设乡土摄影专区,让农民作者的作品有展示交流学习的空间,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摄影行列。
2.加强培训队伍建设,提高组织管理的水平
在推进新农村农民摄影活动中首要考虑组建一支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农民摄影培训队伍。培训指导老师以文化馆、文化站干部和当地摄协的摄影创作骨干为主,文化馆应加强该队伍的领导、明确职责。该队伍主要担负组织管理、培训指导、开展活动三方面任务,制定一套适合当地农民摄影队伍建设的计划。其次,挑选一批有条件的农民,把他们培养成农民摄影骨干,充实到农民摄影队伍中去发挥带头作用,提高农民摄影领域的整体水平。培训方式可采用集中培训、沙龙等形式;培训内容主要以摄影基础理论、摄影基础技术、传统美学、作品欣赏、创作题材、photoshop软件运用等。
3.发挥农民主体功能,提倡摄影创作素材本土化理念
在推进新农村农民摄影创作选择题材上提倡创作素材本土化,要把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创作主体,以本土为基础,以新农村新风貌为基本素材。一方面,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农民从摄影文化的旁观者变为摄影活动的参与者;农民既是摄影产品的生产者,又是摄影产品的享受者,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摄影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调摄影创作素材本土化。对于农民来说,他们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比较容易接受农村的本土文化,因为他们艺术养分来源于农村。在摄影创作过程中,要引导他们把农村素材的挖掘与时代主题结合起来,让农民用摄影的语言来展示自身的观念,创作出表达农民心声,为农村群众所喜爱的摄影作品。总体来说,在指导农民创作时,应宣传本土化理念,尊重农民意愿,给予其独立创作空间。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设计若干摄影主题,分若干摄影创作小团队在创作实践中逐步深化主题思想和创作形式。
4.以传统摄影为基础,注重引导主体意识的创新能力
在培养农民摄影创作创新能力上,必须在全面传授摄影基础下,注重提高农民作者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摄影创作的表达形式和个性观念的创新能力;正确把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加强主体意识的拓展,使摄影作品在思想深度上、创新程度上、艺术形式上有所提高,不断创造新的摄影语言形成一种自我的摄影符号,这样不但让农民摄影作者记录着还讲述着他们特有的内在情感。最终体现自己,展示自己,拥有他们自己的话语权。
四、结语
在大众摄影时代以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推广农村摄影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建设新农村农民摄影创作队伍的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农村现实,提倡摄影创作素材本土化的理念,让农民在摄影中展示自己,以寻求农村摄影的价值支点。随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我国农村摄影创作必将迎来新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建设农民摄影创作队伍,满足农民的需求,是摄影文化工作者应在实践中探索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华珍.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4.
[2].陈珊,廖淦良,胡丹.城乡文化创新的构建对策探讨,上高县发展“一村一品”和谐文化的调查与思考[J].科教探索,2008.9.
[3]曾兰.论当代都市摄影的兴起与艺术特征[J].405,2010.
[4]义乌新闻网.浅谈如何更好地建设新农村[EB/OL].http://省略/content/201105/13/ywnews.113546.htm.
[5]连辑.立足本土做好历史文化题材的挖掘创作[EB/OL].http://news.省略/gundong/detail_2011_12/24/11543481_0.shtml.
作者简介:
金福根,男,1958年出生,义乌市文化馆,馆员、中国摄影家摄协会会员、高级摄影技师。
30余年来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组织开展群众摄影创作、摄影比赛、摄影辅导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