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09:23: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学教育基础,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泽全
(名山 石泽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硬件的不断更新使学 校的计算机教育设备无法跟上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软件使中学计算机教育无所适从。面对这种 状况,中学计算机教育必须摆正位置,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都立足于基础教育,才能适应现 代化的需要。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更新虽然迅猛,但构成计算机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光学设备、声音设备的基本原 理没变,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数学基本知识没变,布尔代数的基本理论、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依旧是当 今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中学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布尔代数的基本知识和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为基 础,建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模型,这不仅体现了计算机硬件结构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中 学阶段学生通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模型,了解基本设备的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 方法,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操作的基本技能,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各部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软件是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必须条件,如何编制软件的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位置。在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中,要体现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及数据结构最常用 的一般方法。目前计算机的语言种类数以百计,但就语言构成的程序结构而言,都包括了顺序、分支和循环等 基本结构,数据结构中以数值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和数组等数据为基本类型,程序设计的方法以自顶向下,逐 步求精为主。这些是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应该突出体现的基本知识。
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不应以某种计算机语言为蓝本进行介绍。原理和方法是基础,具体 的语言应用是该基础知识的应用环境,如果我们忽略了这种主次关系,不仅脱离了中学基础教育为学生传授基 础知识的特点,也使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限制。当然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脱离具体语言进行 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语言说明有关原理也是必要的。
所谓“基础”包含两层意义:第一,要为提高学生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低”强调的是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及教育起点的稳固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基础教育是向每个人提供并为一切人所共有的最低限度的知识、观点、社会准则和经验”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和批判精神,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获得幸福,并成为一个有益的公民和生产者,对所属的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坚实”强调牢固性。这就好比盖房子。要盖高楼,地基非常重要;同理,要产出丰厚的成果,就离不开学问基础。“构筑低而坚固的基础” 既强调固本强基的重要性,又突出引领发展的必然性,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思想保障。
面向全体,夯实思想、知识、能力、体质基础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低基础”为起点,以“坚固的基础”为基点,夯实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基础,深挖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在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上,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实现“各展其才、人人成功。”
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美术作品的好坏关键在于整体效果。一张画整体效果表现的好,在于作画时牢牢树立整体观念,形画的准确与否也在于整体观念知否强烈。整体观念是指思想认识上,要明确画画是一个由点线面明暗塑造的各种各样的形体构成的,有内在联系的,关系协调的的整体。一个物体的形虽然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但是局部整体的正确是建立在整个形体比例、位置正确基础上的。单个物体正确与准确又是建立在画面物象关系的总体正确基础上的。作画的每一环节以及处理画面的任何一个局部,都应从整体出发,服从整体,是在确立整体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树立整体观念,作画时才能正确处理好各个环节中出现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常见的用以具体把握事物细节特征和发展动向的主体性知觉活动。学生不会观察写生对象,也就不会观察自己的画面,绘画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十分重要,它决定作品的优劣和学习的进步幅度,整个画画的过程就是改变中学生据不观察的习惯,掌握正确观察方法的过程。人的眼睛在观察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观察范围,这就是视域,按照观察活动的双重性分析,视域具备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双重对立统一关系,即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之分。绘画的观察方法是整体与局部结合的观察方法。也就是从整体出发在保持整体感的前提仔细观察。例如,我们看一个人,由于观察的心理习惯,首先被其五官相貌及体型所吸引,这就区分了主次,眼睛在顺带看一些其他的局部细节,留下的是整体特征的印象,这便接近绘画的整体观察。但作画时仅停留此还是不够的,如此人的耳朵可能没注意到,脚上的鞋子可能没看清,以及衣纹特点没注意等。而在画此人的时候都要画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局部也要观察得到,而这些局部表现到何种程度视主体表现的如何而定。
三、掌握比较的作画方法
观察意味着比较,画画中的比较一般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形体间的特征比较
通常一组静物中会有一个大的主体物,旁边有其他小的主体物,如一个矮陶罐旁边有个啤酒瓶,常见的苹果的造型跟梨的造型、橘子的造型有什么不一样。初学者看到的往往都是圆的,怎样让他们区分出具体的细微差别,一个立着的苹果跟一个躺着的苹果有什么不同,一个盒子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呈现在画面上的又是不一样的盒子。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仔细思考揣摩。
2.比例位置的比较
一幅完整的素描静物既要考虑到每个物体的大小比例,同一大小的物体前后空间不同呈现在画面上近大远小的关系。对形体比例的观察不应是机械、刻板地比较,应注意立体物像在一定的角度和透视变化中的比例关系。要致意在相互比较中抓住物像的比关系,特别是大的、整体形象的比例关系,而不应停留在局部去过分计较烦琐细节的比例。初学绘画可借助工具测量的方法去求得基本比例的准确,随着观察能力的提高,应逐步抛弃这种方法,着重凭感觉、眼力,*比较,训练观察能力的准确。
3.明暗色调的比较
明暗是素描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描绘物像立体与空间效果的重要因素。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呈现一定的明暗关系。光源的强弱,距离光源的远近及照射角度的不同,都会使物像呈现不同的明暗。光是物体明暗形成的先决条件,也是物体明暗变化的外在因素在一定的光线下,明暗变化是由形体的机构起伏、转折而产生的。因此,明暗在任何时候都只属于特定的形体结构,回明暗的调子变化也就是在表现结构的起伏转折变化。结构是内在的、本质的因素,明暗是外在的,表象的形式;形体结构需要通过明暗来表现,而明暗关系中又处处体现着内在的形体起伏和结构变化。。
4.虚实关系的比较
关键字:农村基础教育学生流失解决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
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
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
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
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
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
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
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四)提高认识,依法治教。
1、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由于义务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其义务性和强迫性是以往的教育所没有的,因此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
2、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并且各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应该说,从立法角度看,我们的义务教育立法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屡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严格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五)大力推广素质教育。
1、继续加大推广素质教育的力度。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全体公民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体制或教学模式,是属于全面发展教育和个性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的范畴。素质教育是一种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主张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教育的长期效益,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且具有实践性。
2、从根本上治理“片追”现象,大幅度地提高初中升学率。比如改革或取消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尽管这项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有调查显示,这一举措对于调动初中和小学办学的积极性,促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端正办学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NCLB强化计划:改革;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一、创造力的界定
创造力这个概念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概念。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创造力这个概念出现开始到现在,人们对创造力的定义各有千秋,有的研究者强调主观创新,有的则强调创造的目的性,有的强调创造的过程,有的重视创造结果。这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创造力的一些本质特征。
我们所研究的是学生的创造力地培养实际上研究的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养成还有进一步的发展,这样的创造力思维是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现象而存在的,因而我们这里的定义就采用在心理学方面得到公认的解释,创造力: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创造力的心理成分及测量: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在发散生成测验中,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力地高低)、远距离联想能力、非智力因素,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形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等。
二、创造力的重要作用与时代意义
我国的基础教育做的可谓是扎扎实实,当然我国应试教育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多届奥林匹克竞赛上我们中国的中小学生可谓吃尽风头,但是在全球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却几乎看不到我们中国人的影子。我看这就是与创造力有关了。我国也注意到教育兴国的重大意义,开始抛弃先前的“应试教育”,而开展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素质教育的灵魂即创造力的培养。那么下面我们具体谈一下,创造力有着怎样的作用和时代意义呐?
从宏观方面来说,创造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源泉。现在全球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全新的经济时代。这种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依靠新的发现、发明、探究和创造,其核心在于创新。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的国家和民族就无法屹立于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民族之林。
从微观方面来说,创造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三维的,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仅仅让学生掌握知识不是教育而是训练,对动物进行长期的训练以后动物也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但是创造力却不是动物可以学习和模仿的。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会有创造的潜力。人类的创造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和自我实现的创造。特殊才能指的是像科学家,发明家等做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这些成果都具有首创性和社会价值;自我实现的创造每个人都具有的未必得到社会高度评价的,然而却对本人有新的价值的创造活动。例如儿童的创作画、有创意的习作、独特的解题方式、有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设想等。
三、怎样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们从两方面来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措施。第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为我们先前在创造力的定义中就提到了,创造力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能力,这种创造力的提高是由多方面原因构成的,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就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知道创造性思维能力既有先天的遗传还有后天的培养,我们无法改变先天的遗传因素,但是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思维。
(一)基础教育是学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形成
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中,教师完全是进行所谓的“填鸭式”的教育。学教师进行的活动不能称之为“教”只能称之为“训练”,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束缚学生的思想,只是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他的思想。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这件事情缺少了应有的好奇和求知的热情。在这种学生都懒得去思考的情况下,在谈创造力思维的培养等无疑是纸上谈兵。因而培养学生对未知学习的兴趣是我们培养学生创造力思维的起点。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构成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以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
收敛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是从多个来源材料中探求同一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主要包含分析、综合、比较和分类等基础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使人的思维条理化、逻辑化、严密化。
(三)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以个人具有的整体知识为依据,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直接进行领悟和认知。相比发散思维等来说,这种思维可以看成是以感觉或直觉为基础的非逻辑思维。例如苯环的发现过程就是直觉思维的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瞬息即逝的直觉。随时记下突然出现的各种新年头,并鼓励学生进行猜测并让学生自己整理资料做些实践,这样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直觉习惯。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我们看到古代“尊师重道”的观念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来说是桎梏,我们现在素质教育就已经注意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尊重学生,试图以平等的朋友形象出现,只有达到师生之间和谐的氛围,才能有一个自由的交流空间,这样思维没有了。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学生解脱了束缚,发表个人的见解从而产生了创造性思维,形成了创造力。在这个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尽量创造一种自由的,积极地,鼓励的外在氛围,在创造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整体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中学政治课;教学
近年来,随着新教材的逐步推广,二十一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特别是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更是为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正确的方向同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如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推动思想政治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点和不足,成为许许多多负责人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完善中学政治课教学。
一、要明确认识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极其重要性
中学生所处于阶段是青少年从儿童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是行为习惯、性格特质,品格意识、思维方式的形成阶段,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不太稳定,所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他们树立科学的思想意识,抵制错误思想的毒害,具有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是由其课程性质决定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具有阶级性、思想性、社会实践性、价值引领性和现实超越性的课程,要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领悟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的生活能力,逐步树立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基础”。思想政治课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内传播理论的一条重要途径,其阶级性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引导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有效地抵制不良信息给学生造成误导,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其课程任务目标决定的。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终目标瞄准的不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和幸福成长。新课程改革中也倡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新时期思想政治课作为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和常识教育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公民教育的主要载体。因此这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可以就理解为“提升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强化学生对主流价值的理解、认同和接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些作为公民所共有的基本道德和文化素养,明确作为一个公民所具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青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作为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注重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无产阶级思想占统治地位。另一方面也强调人的个性发展,培养人的现代公民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性与道德性的统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尽管基础教育改革已近推行了许多年,但是在现今应试教育事实上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素质教育还没有完全深入推进的情况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各个方面依然面临众多问题。
(一)过于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情感价值的培养。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强调工具理性,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关注,只是一味的关注于和考试相关的知识的强制灌输,要么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台上空泛的讲授,要么是学生在课下极不情愿地背诵着枯燥的书本知识。这样一味的追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机械的记忆,而完全忽视了情感价值和道德体验等实际内容。这样就容易造成一些可怕的后果,比如某些成绩好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做一些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
(二)教学模式单一,而忽视学生主体性。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交往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交往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与学的关系表现为特定客观条件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行为关系、互动关系。而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大多的时候强调的都是教师主导下的那种不科学的“灌输”。思想政治课教师高高在上,自己说的天昏地暗而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不考虑学生是否真的接受,只是一味的用教师的权威强迫学生要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完全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规律的。
(三)课堂教学多是空洞的理论,而忽视生活实践。中学思想政治课从来都不是一门和现实生活毫不相关学科,恰恰相反,其实践性和综合性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和现实生活结合极其紧密的学科。而在大多时候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却总是得不到重视,这一方面导致了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的枯燥乏味,学生不喜欢听,也不易理解。很难使他们引起共鸣,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指导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违背了课程“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基本理念,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实践活动。
三、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活动要让学生成为主角,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开放、民主的课堂环境。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要强调学生主体性,同时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要坚持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又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双方共处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另外,要做到“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也就是理论与生活相统一,即所谓的“生活体证理论,理论提升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只有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才能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二)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时代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要求我们不断丰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适应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从传统灌输式教育变成为启迪式教育,从定论接受式学习转变成为过程性的探究性的学习”。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讲授法、讨论法、情景体验法等等,这个过程中要在坚持教师主导性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和学生互动,同时引到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角。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氛围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就会下意识的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内化为自己的想法认识,指导学生以后的实践。
关键字:农村基础教育学生流失解决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四)提高认识,依法治教。1、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由于义务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其义务性和强迫性是以往的教育所没有的,因此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2、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并且各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应该说,从立法角度看,我们的义务教育立法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屡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严格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论文摘要:导致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学生流失原因可分为教育外部原因即学校教育以外的因素(包括家庭影响)和内部原因(学校教育自身的因素)。解决学生流失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教育克服自身的种种弊端,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参与,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综合治理。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问题是全国实现小康的关键,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如今,农村教育状况虽然已经得到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重点探讨生源流失问题。
一、学生流失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经济整体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不高,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可谓一大开支,经调查表明,经济原因是导致学生失学的第一因素。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赖以生存和依附的经济实体,是与社会发生交换、收入、支出关系的最基本的经济单位,家庭在学生是否接受教育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教育费用的能力及这种能力的大小;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主要是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儿童是否受教育和受多大程度教育的支配和决定作用。3、打工潮流的干扰。由于国家允许并鼓励个体劳动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打工人员需求增多,再加上读书回报周期过长的影响及教育自身原因,使得大批初中甚至小学生纷纷拥入打工仔行列。4、人口压力。一般农村家庭平均有2.3个孩子,家庭规模大,子女多,要同时供养几个学龄儿童,往往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从而影响子女的入学。
(二)教育自身的弊端。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已有了质的飞跃,但相对于城镇及发达地区,仍然普遍偏低,办学条件在不同地区的农村也不平衡。2、教师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偏低。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支待遇较优,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因此伴随着办学条件差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教师工资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些贫困县市却经常出现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待遇总体不高。因此,教师队伍流失严重。3、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一种办学倾向已偏离了我国基础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这一正确轨道。虽然“减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但现实中中小学生的作业量仍有待减轻。4、单一的课程体系。由于课程多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因此课程缺乏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由此造成一旦升学无路,即使在本地致富亦无术。
失学问题不仅造成了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阻滞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因而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
二、学生流失问题的对策
(一)科教兴国战略的坚持。人类社会进入“地球村”时代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各种竞争变成了面对面的军事竞争、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各类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的竞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世界科学报告》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是“知识差距”。强大的科技实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以深厚的教育积累为基础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科教兴国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教育积累是以教育投入为基础的,投入越多,回报就越丰厚;反之则越少。
(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我国普及农村基础教育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的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设施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重点关注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人群。教育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就地区而言,西部比东部、中部严重;就城乡而言,农村比城镇严重;所以要实行倾斜政策,向不发达的农村倾斜,同时向弱势人群倾斜,向女童倾斜。因为农村还存在重男轻女的倾向,所以宣传、贯彻义务教育法,破除旧的传统习俗;优化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家长培训,双向交流,优化家庭环境;实行倾斜政策,为适龄学童提供经济补助确是一些有益的做法。
(四)提高认识,依法治教。1、提高全体农村公民对义务教育的认识。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灵活性,由于义务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其义务性和强迫性是以往的教育所没有的,因此在农村要加强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的宣传教育。2、依法治教。义务教育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强迫教育。事实说明,仅仅依靠说服教育是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的。因此,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必须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我国自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并且各地区也颁布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应该说,从立法角度看,我们的义务教育立法体系还是比较完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屡屡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强化法制观念,加强执法,严格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是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