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09:23: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就业心理调研,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高职院校理工科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其择业心态、就业意向、求职准备等进行调查。调查发现理工科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求稳定图安稳等择业心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科学原理,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方面分析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现状归因,提出引导对策,力图让她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
关键词:高职院校;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引导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也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之一。而缘于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共同作用,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难中之难。
一、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调查
1.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以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科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了教室、宿舍、会议室为调查地点,采用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集中座谈三种调查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404份,回收问卷404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为400份,有效率为99%。
在调查学生抽样的选择上,主要从高职院校理工科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以反映不同性别学生的择业心态及其差异;在专业领域方面,调查涉及机械设计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食品检测、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等10个专业,这样的专业涵盖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查问卷设计
认真研究有关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有成果,根据调查对象的客观情况,科学设计了问卷内容。问卷的具体内容从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择业心态、求职准备等情况入手,围绕女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充分体现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动态。
3.调查结果概述
调查显示,超过60%的理工科女大学生选择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为最理想工作单位,并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就业;希望毕业后工作稳定轻松、低压力、高收入的比例高达75%。求稳定图安逸成为女大学生择业共同点。40%的受访者选择理想工作为稳定、轻松、压力小的工作岗位;希望工作岗位能学有所用、发挥专业特长的仅有10%;选择富有挑战性工作岗位的仅占8%。70%的理工科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就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心理,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
理工科女大学生对待就业的认识偏差还体现在对就业的误解。传统观念认为,找到和自己专业相符的特别稳定的工作就叫就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概念也需转变,所谓就业就是找一份能够维持生存的工作。如果再用传统的观念作为就业的准则,势必行不通。因此,要关注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提升应对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
二、理工科女大学生择业心态成因分析
1.社会因素
从社会企业方面来说,理工科类的单位和企业对员工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所以认为招聘女生对单位而言意味着支出的相对增加和无形的减员。于是在就业的时候,男生和女生条件相当,甚至男生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招聘单位仍然倾向于招聘男生。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习惯性的将男生与高效、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而把感性、柔弱、被动等特征与女生联系在一起。
理工科类单位和企业虽说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但是所招聘岗位并非完全不适合女生。女生拥有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相对于男生要细心严谨,在制造行业也有其适合的岗位,比如质检、制图等。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女生毫无争议的出于劣势,这从很大程度上说,招聘单位是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一些企业曾经做过测算,雇佣女性将会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由于女性要承担生育和哺乳的责任,决定了女性的职业生涯会出现一定的中断,同时企业还要承担这一阶段的工资和福利。性别歧视在法律上已被废除了,但是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即所有人从内心真正接受性别的平等并未实现。
2.学校因素
大学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职业倾向和职业生涯。职业辅导教育并不仅仅指在大学生毕业时对其进行的就业去向的辅导和就业政策上的帮助,而是应该根据大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指导活动,使她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职业,并理性地评价自己,进而明智地选择自己的理想职业与今后的生活道路。同时还应具有通过个人意志做出正确职业选择的能力,进而让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决策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得以实现。因此,要促进大学生个人的成长,高职院校必须抓好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教育。
通过调研,许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职业心理开展了一系列的辅导,但仅是把它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个并不太重要的内容,并未把它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来对待。分学科、分性别进行的职业心理辅导更是无从谈起。许多被调查的女生在校期间一直没有受到系统且必要的职业心理辅导教育,仅仅是到了大三才开始对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择业技巧和心理准备等问题有所了解。在本次调查中,只有25%的女生表示在“若因就业而出现心理问题,会求助于专业的心理机构(如学校的心理中心)”。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最应该起到作用的心理中心,在学生需要得到就业心理援助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理工科女大学生甚至全体毕业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缺失。
3.自身因素
理工科专业对口的多是高强度的工作,而女生在生理素质上客观存在着性别差异,在某些方面明显不如男生。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了理工科女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寻求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女生相对于男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对就业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由于她们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很难全面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理想容易与实际相脱离,择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无法正确地对待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有些理工科女大学生觉得对口专业的工作较为辛苦,而忽视了大学期间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理工科专业对口的企业由于专业特点对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他们在招聘中把实际操作能力列为招聘对象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一名高职理工科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就业。女生由于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于机械操作通常不感兴趣,且存在怕累怕脏的心理,在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中经常需要男生帮助或代替其完成。因此,在总体上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在就业中体现为职业能力不足。动手能力的欠缺成了高职理工科女生就业的瓶颈。
三、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引导对策
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导向引导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理工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使得全社会人才的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双向选择”人才选聘机制也逐步完善。在这样的状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理工科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就业形势。
2.学会自我调适
理工科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调适,主动适应环境,客观分析自我和现实,有效处理因就业产生的负面情绪。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相对困难的就业现实,有利于理工科女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从而改善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3.理性处理心理冲突
在心理学里,冲突被理解为两种目标的互相排斥和互不相容。当人们面临两个互不相容的目标时,会体验到心理上的冲突。在理工科女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是她们在求职中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求职无疑是人生的重要选择,当面对这个选择时,每位同学都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现实情况却显示择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实社会中存在着激烈的职业竞争。
在这种冲突面前,许多心理能力较弱的女生不知所措,非常苦恼,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在择业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遇到冲突时应该如何作出理性的选择。只要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认识到职业不是一步到位的,这样才能抓住每一个机会,才可以将冲突的心理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
4.调整就业期望值
调查显示,不少大学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在省会中心城市。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大幅增加,理工科女生必须看到,现今的人才供求关系和人才市场是不平衡的。同时,岗位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许多大城市人满为患,而中小企业、边远山区、农村却人才奇缺。
面对分布不均的工作岗位,理工科女大学生应主动适应社会,勇敢面对现实,不能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不能把就业期望值定得过高,即使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需要不断调整自我的就业期望值,一定把眼光放远些,从实际出发,转变就业观念,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5.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创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该把创业教育当成一种教育的理念,既要培养求职者,也要培养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通过教育使学生把创业作为一种职业的选择。目前,高职理工科女大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拓展就业渠道的新途径。
创业教育着重突出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的形成,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构建职业道德品质。因此,学校加强创业教育对于提高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少红.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特点研究及教育对策[J].职
业教育研究,2008,(11).
[2] 陈硕.高职生所学专业、职业选择与职业倾向一致性研究
报告[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2):116-118.
[3] 王丽.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9,(29):85-8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性调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1-0060-02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日渐增多,从2015年的调研结果来看,其已经达到了749万人。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很多毕业生都处于“待业”的状态,这就让毕业生在“另谋出路”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中央也已经认识到此种情况的存在。也正是在此环境下,大力提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就成为高校所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积极性的调动,一方面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探索更好路径,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获得更好发展。
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模式也在不断探索摸索前进,中国高等教育历经高校扩招、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等阶段,这个过程让大学教学情况发生变革,也让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学变革如何应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何做好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并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疏导指引促进其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实现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意识的相互转化与良性循环发展已经日渐成为高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普遍需要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依据《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所示,在2010年,大学生毕业创业率仅为1.5%,2016年之后大学生毕业创业率虽然略有提高,但是其提高并不明显,仅为2.0%。第二个方面,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方面的能力还明显不足,依照《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的数据显示,2000家企业中其所招聘的大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评分仅为57.6分,这与“及格”分数还有一点差距。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日渐成为学校所必须关注的重点,以及如何开发学生在没有资金、雄厚的物质基础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自主研发的专利成果转化为创业创新产品更是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后者,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和被社会认可的一种方式。
二、高等院校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目标
(一)激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创业能力得以提高。促进创业同时,间接促进大学生更早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培养生存意识、贡献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所具有的创业意识是其进行创新创业的重要前提,更加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先进的创业知识,提升自我的创业能力,创业意识不足导致的创业信心衰弱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失败的根源。所以,当代高等教育应做好创业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切实让学生从传统守旧的观念中“走出来”,让学生通过创业意识的具备达到创业精神的融入。同时,创业意识的培养还能够让学生具备勇往直前、永不气馁的精神,以及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其更好地与社会融合,让其在创业路上更好前进提供基础。
(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当前,90后已经为高等院校的适龄年龄,该年龄段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虽思维活跃、创新能力较强,但独立性略显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应的引导和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独立性,促使其养成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自信、自强、自主、自立的创业精神,培养出良好的竞争意识,并且在创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让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更好生存、发展,让学生能够真正将自我创业思想应用于创业实践之中。
(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经历过程,同其他方面的能力一样,只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决策能力、经济管理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知识体系才能逐渐建立和熟悉;使学生掌握了创业的基本技能,明确各种与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最终形成良好的创业创新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和引导,而通过教育所引导的学生的创业能力则更加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与就业的策略
(一)建立课程模式
目前,高校普通课程设置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对多样性复合人才的需求。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课程涉及领域过窄,知识面过小,信息承载量小,仅局限于专业知识,拓展学习不够,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二是教材更新拖沓,知识更新速度有待提升,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三是实践课程比重偏低,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等问题。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不完善,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为阻碍创新创业型人才成长的障碍。
高等学院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建立的意义在于,能够充分保证将创业创新教育更好地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中,最大程度实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并保证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一方面,设置创业创新教育基础课程,全面普及创业相关基础知识理论以及法律法规,并做好分层教学资源配置。比如,对大一的学生进行创业理论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等,使学生打好创业基础意识和创业概念;到大二阶段则重点做好创业技能的培养,如开设交往协调、运营管理等n程,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和发掘大学生对创业的浓厚兴趣;到了大三阶段则将重点放在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上,使学生不断提升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还应当重点强调其创新性,即与时俱进性,与科技同步,与社会发展同步,只有保证创业课程体系能够具有时代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创业创新教育的积极作用,推动创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优化管理模式
在社会各界关注和政府的引导下,高校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效内部子系统联动管理和紧密合作进行分析,参考相关成功优秀管理团队的理念,构建优质高效管理服务体系,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咨询、跟踪、细化、诊断所有时期的相关活动。第一,筹备期,本阶段主要就是培训和教育学生的品质、意识、能力以及精神层面,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知识和能力,利用学校教W教育来顺利完成培养先期阶段。第二,初期。该阶段实际上就是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为创新创业管理提供资金、技术、政策以及场地的支持,并且配备具有一定指导经验的教师,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预防和纠正相关风险问题,实际操作中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扶持。第三,中期。这阶段实际上就是跟踪、诊断服务,尽可能的为大学生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便于能够及时体现创新创业教学的基本作用和创业创新的初衷。第四,末期,此阶段主要是对管理的整个过程予以反思和总结,探究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为之后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借鉴,为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铺垫。
(三)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高校和企业之间交流的重要平台,针对创业创新教育来讲,高等院校要注重构建相应的实践平台,通过平台的构建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条件,让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实践之中,真正丰富学生的眼界,让学生从思想上了解当前的创新教育政策,为学生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而做好准备。首先,院校要注重与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一边进行理论学习,一边进行企业实习,在实习中进行摸索和创新,在实践中进行创新理论知识的武装,从而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由能够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路径。其次,教师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做好相应的理论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真正从实际出发探索自己所创新的方向。再次,教师还要协同企业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机会,给予适合学生自身发展情况的创业项目,并让学生进行独立尝试运作,实现自负盈亏,让学生从此过程中了解不足和需要创新的“点”。
(四)组建“双师型”队伍,加强实践师资建设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直接决定着创业创新教育的质量,缺乏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的教师队伍,对培养学生能力产生了消极的不利影响,成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瓶颈之一,也决定了学生的创新创新层面,因此,院校要注重做好师资力量的储备。高校要注重强化教师的教育开展,在注重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的同时,也要给予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教师真正参与到实践过程中来,让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更好地创新路径,并将其引导给学生对学生予以启发和启迪。也就是说,通过教师影响学生,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够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逐步开展自我的创业之路。其次,院校还要注重引进企业中的中层骨干,或者企业领导、专家学者进入院校给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传授或者理论讲解,让学生可以跟随更为专业的认识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创新眼界得以开拓,让学生的创新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可以通过创新“成功人士”的经验总结、眼界预见中探索到更好的创新、创业路径。
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应当广泛借鉴当前各院校的先进经验,加强院校之间相关交流,总结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保证自身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雄厚。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及合理的配置教师资源,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文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以广东警官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23-124.
[2] 魏银霞,黄可,郭庆.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14-17.
[3] 王金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2):47-53.
[4] 刘兆平.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对策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24-126.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1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碍
1.1 焦虑心理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就业充满了激情,但是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宏图壮志往往不能够实现,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制定了不切实际的目标。找工作的过程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简单,在多次碰壁之后,内心多少会受到冲击和影响,进而演变成了焦虑情绪,使得刚进入校园的大学生便产生了隐隐的就业忧郁心理,面对外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没有勇气来面对残酷的现实。
1.2 自卑心理
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由于没有进入社会,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和社会竞争对手的实力,就会出现自卑心理,妄自菲薄,进而出现了怯场、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处事优柔寡断、过于拘谨等现象,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不愿迈出脚步。学习成绩虽然优秀却没有充足的工作经验,无法显现出理论上的优势。尤其在面临毕业的时候,用人单位越来越挑剔,面试的时候更需要求职者主动地毛遂自荐,但是由于自卑心理而不敢言表导致机会的流失。①此外,家境不好,或是出身于农村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就更悲观,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激烈的竞争,没有足够的信心赢得胜利,导致就业不成功。
1.3 从众心理
大学正是青少年人格趋于完善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出现较为严重的从众心理,随波逐流,缺乏个人主见。在就业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忽略了自身专业的特点,一味强调选择一份待遇优厚的职业,扎堆往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只希望薪资丰厚却没有关注到发展空间和上升前景,表现出严重的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此外,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而是一味寻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在有限的空间里有这么多的人竞争,压力不言而喻。从众心理导致当今社会出现了“有人无业就”或“有业无人就”的情况。
2 导致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2.1 生理和心理发育的不平衡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都没有完全成熟,由于自幼生长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只是在学校和家庭小范围之间活动,没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世界,缺乏社会经验,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对于老师、家长有较强的依赖性,进入大学后,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必须学会自我约束和管制,但由于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弱,常会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这种生理与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择业的关键问题的时候,极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干扰着大学生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②
2.2 思想认知和行为实践的脱轨
当代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正经历着生理与心理的逐渐发育过程,但生理上的成熟不表示心理上也成熟。在面对抉择判断时,往往口头上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明辨是非善恶,但是落实到实际行动时,又由于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而产生的“知行不一致”的状况。许多大学生都明白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但是由于大学生活缺少老师、家长的监督,宽松自由的环境使其放浪自我而荒废学业,轻视道德品格建设,突显出了个人主义色彩,忽视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③正是因为自我放松、懈怠,导致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候,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而产生了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
2.3 个人期望和就业形势的落差
在过往的成长历程中,大学生大多被看作是 “天之骄子、社会人才”,这就导致大学生对自己有着错误的认识和定位,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在找工作的时候眼高手低,硬件要求非常高,个人期望值过高。他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当今社会就业的形势,缺乏对自己客观的评价,脱离现实,一旦受挫,很容易陷入自责、自卑中一蹶不振。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较差的心理承受力,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走上了心理畸形的道路。
3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解决途径
3.1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与环境
事实上,就业制度的深化改革已经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就业择业平台,他们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建一片天地。应该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就业现实状况和前景,进而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悲观胆怯,比较之后改进不足,开拓进取,培养起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④
3.2 全面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建立系统、完整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步骤。首先,对自己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估,对环境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从而准确自我定位,对自己的职业做出选择。其次,确定职业发展路线。在确定目标职业之后,就要制定发展线路线发展。不同的线路对学生自身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要针对性地加强自我素养的提升。其次,确定最终的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将自己的生涯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制定相应的计划来靠近这个目标,最终实现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
3.3 强化自我创业教育
当前大学生思想状态千变万化,性格各异,统一的团体性指导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创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它有助于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兴趣、社会的需要出发,在不同的领域和行业中创造出自己的天地,真正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⑤同时,自主创业课程应该帮助学生预见未来就业前景,借鉴典型的成功案例来激起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和好奇心,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树立艰苦创业、刻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通过就业指导,引导学生从被动地等待工作机会转变为创造就业机会,不受当前就业形势的过多牵绊,使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充分施展的余地,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注释
① 周晏.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8):23-25.
② 王波,姜东洋.大学毕业生就业前心理状态探析及自我调整[J].世纪桥,2010(23):74-75.
③ 卢海涛,才华,张莹,李忠华.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燕山大学学报,2010.11(12):135-137.
【关键词】就业 心理障碍 调适
随着我国1998年高校大学生分配制度改革和1999年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212万人到2009年增加了400多万,达到619万人。与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对应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遭遇我国高等教育去精英化、社会转型以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也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社会各界、高校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针对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做了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
1.大学生主要就业心理障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大学生在对自我、就业和社会认识基础之上形成的,为获得职业做准备及在寻求职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现象的心理特征。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攀比心理不明显,对就业形势的估计比较乐观,77.1%的人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观念。但是他们依然存在较多的就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1 认知障碍。
1.1.1 自我认知不准。调查中,只有7.9%的人有比较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72.1%的人有模糊的职业生涯规划甚至没有做过任何职业生涯规划。这就导致,当问到自己存在的就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时,46.7%的人认为是自己能力难以胜任社会、企业对自己的要求,与此同时61.07%的人认为自己的就业期望和自身能力、兴趣特长匹配。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期望和认识的矛盾,势必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准确定位,是产生他们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 社会认知不足。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没有做到“知己”,同时大部分大学生在“知彼”方面做得也差强人意。他们比较轻视能力的重要性,注重“门当户对”。在对“您如何看待就业过程中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回答中,有50.89%的人选择了“最好是专业对口”。而在问到毕业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排序中,人际交往能力被放在了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前面位居第一。因为对社会认知不足,大学生产生了怯懦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在求职方式的调查中,“愿意上门推荐自己”的只有13.7%。这种消极等待的思想使很多人错失了就业的良机。
1.2 自卑心理。调查发现,100%的学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另有58.18%的人认为自己承受了较大的竞争压力,求职时不够自信。能力不足成为困扰自己就业因素中仅次于“信息量少”的第二位因素。在择业中,因为缺乏自信心和勇气,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应聘时畏畏缩缩,不敢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尤其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个案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人的陈述是“神情紧张、举止拘谨”,更有甚者说当时“心神不定、面红耳赤、谈吐失常”。在求职的关键环节,自卑使大学生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1.3 自负心理。与前面谈到的自卑心理不同的是,61.07%的人认为自己的就业期望和自身能力、兴趣特长匹配;56.54%的人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结合前面的数据,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对就业形势保持着相对乐观的心态,虽然他们只有7.9%的人有比较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不足,但是对自己的就业期望比较高。这是比较明显的自负心理的表现。有自负心理的大学生在择业时,很容易脱离实际,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以幻想代替现实,“如果未能如愿,他们的情绪就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自负心理导致的就业挫败感将成为大学生就业难以跨越的重要障碍。
1.4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表现为受大多数人的影响,思想、行为等出现的趋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导致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增多。但是仍有73.44%的人将“京津沪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作为了自己就业的首选区域。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就业的鼓励和宣传,大学生对到西部就业的“感性”认识有所增强。当问到是否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就业时,有87.15%的人表示因为祖国建设的需要以及相关政策支持,愿意到西部和农村就业。这种“孔雀东南飞”和“扎根西部”同时出现的前后矛盾的结果,充分说明了多数大学生在求职时趋向于“热门”地区和“热点”政策,是从众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表现。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忽视了对社会需求和求职单位的了解,忽视了对自己特长、特点的分析,导致就业屡屡受挫。
1.5 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消极被动地等待,坐等家长、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在就业方式的调查中,有58.76%的人选择现场招聘会和亲友介绍工作等“古老”的方式找工作。与此同时,有73.86%的同学在学校期间除了英语和计算机之外,没有考过相关的职业证书,有58%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感到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兼职工作。这种存在依赖心理的同学看到那些主动出击的同学一个个地落实了单位,而自己没有着落时,就埋怨学校不行、埋怨专业不行、埋怨父母没本事、埋怨自己生不逢时等等。
2.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大学生就业出现的心理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做到“知己知彼”,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社会和职业要求,造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行动上自卑和心态上自负的状态,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而“父母期望值过高,而毕业生急切地想要感恩父母”和地方院校的教育理念落后、具体的教育实施环节不当,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轻视实践能力锻炼等都从客观上造就了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大学生对学校和家庭过分依赖,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甚至主体缺位。我国受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要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进行有效调适,需要大学生、家庭、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认为大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积极实践,知己知彼。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锻炼,在学好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要多参加各种有益于了解自己和社会的活动,尤其是积极参与了解和认识相关工作的实践活动。在此次调查中,大学生都能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大学生活中,有58%的人没有做过任何感到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兼职工作。大学生要学会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将自己的美好梦想扎根在社会的真实土壤中。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一个明智的大学生。这需要大学生充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生涯中进一步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同时需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开展了解社会和相关职业的见习等社会实践活动。
2.2 增强自信,笑对挫折。“自信要以坚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做资本,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要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中增强自信,树立自信心就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大学生拥有了自信对就业本身就能带来莫大的帮助,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用人单位面前尽显才华,展现最完美的自己,增加成功的砝码。同时,拥有了自信,大学生才能正确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这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有权威证书的资格认证等)的训练,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还应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学会将挫折当成成功的阶梯和完善自己的机会。拥有自信的大学生还会笑面挫折,顺利就业。
2.3 注重预防,加强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心理素质比较差。这就要求学校、家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列专题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家长可以通过与子女之间交换就业信息,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可以通过有意识地接受挫折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主动深入学生,定期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及时掌握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重点跟踪和帮助,如有需要还应建立心理咨询档案,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咨询。“开展心理咨询需要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团体就业心理咨询;针对部分同学的心理障碍,开展个体就业心理咨询。”
2.4 跟进指导,优化设置。目前,各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都有所加强,从大一到大四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是,接受个案访谈的大学生表示:在就业时,自己早就忘记了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对结合自己的就业实际进行具体的指导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此次调查中,有76.8%的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满意。其中,最满意的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在问及就业指导课程需要加强的内容时,82.5%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就业体验”和“模拟面试”等具有实践意义的环节。学校的就业指导等课程需要在继续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强化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和过程指导,避免大一的时候谈规划,大二大三谈就业,造成生涯规划和学习、就业“两张皮”,职业生涯规划仅仅是“纸上谈兵”的状况。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还需要加强“情景教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同时,还需要注意邀请知名企业的相关人事做有针对性的讲座,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学校的就业指导需要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课程开设、就业能力培养、就业心理辅导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跟进指导。
2.5 关注弱势,重点辅助。在具体的就业实践中,高校特殊群体中的部分成员在就业时也成为了“弱势群体”。他们除了接受学校普遍实施的就业指导政策外,还应得到特别的关注。这些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女大学生、身体残疾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学生、性格特别内向的学生、来自偏远地区的特困生等。对于这类学生,学校要注意心理疏导和能力培养的结合,要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做到扬长补短,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培养。在就业的过程中学校还尽可能对这类学生进行重点推荐。有些高校举行的“女生专场招聘会”等做法也值得借鉴。总之,学校要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辅助他们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方志成、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当代教育论坛.2006(3)
2 [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 薛亚萍.大学生不良的择业心态分析与就业心理指导.教书育人.2007(1):81
4 方志成、王胜.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当代教育论坛.2006(3)
5 贺迎春.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科教文汇.2007(1):6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困扰;心理调适;策略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特征
(一)自傲心理:当光环变成枷锁
自傲心理是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的表现。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以幻想代替现实,使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极大的反差。八十年代初开始的生育高峰、九十年代末掀起的高校扩招、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求职招聘战……尽管大学生事实上早已失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但天之骄子的自傲心理仍成为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枷锁。首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引下,考取大学成为学生读书的目标,继而体面就业又成为上大学的目标。特别是来自基层的学生,上大学、上好大学就是为了逃脱基层的困苦,期望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第二,虽然扩招了,很多学生体验了扩招的喜悦,但仍然是抱着接受精英教育的理想来读书,特别受精英就业观念影响较深,就业期望较高。第三,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走到了大众化阶段,但精英教育的理念,精英教育的模式仍然存在。大学校园处处影英教育的模式,大众化教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专业和学科的设置不符合基层需要,到教育过程中强烈的“体面就业”导向等,使得毕业生就业期望离基层越来越远。
(二)从众心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未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择业过程中盲目地从众与趋新,缺乏全盘考虑,没有切合自己能力与兴趣的职业追求,往往在择业时会经受不必要的失传折,延误或丧失就业机会。相较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社会热潮,“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社会舆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受社会舆论宣传、 总体就业趋势和周围同学就业去向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明显能表现出从众心理、盲目攀比。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 “数字精英”、“管理精英”大加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衡量“个人价值”持过分积极评价时,容易导致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的创造性, 形成个人价不值取向的从众心理。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职业目标、 需要、 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的认识,盲目听从或跟随别人的意见,盲目寻求热门职业,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不会扬长避短。
(三)忧虑心理:一入农门深似海
城乡差距大,城乡转换成本较大,毕业生担心到基层下去容易、上来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和措施,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是一种新鲜事物,政策的科学性和落实政策的彻底性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学生担心一旦下去了,想上来就很难。譬如,现在从城市到农村去创业,只要克服心理和舆论障碍就行,但要从农村重新返回城市,遇到的障碍相对就多了。目前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一是力度还不够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不足以克服学生的后顾之忧;二是有些政策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已经下去的学生传回很多诱导大家不要下去的信息。阻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核心是城乡差距大,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及其与日俱来的弊端,使得毕业生从内心里排斥到基层就业。所以,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就业的观念将和城乡一体化一样是一是长期过程。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因素
1、相关保障和激励制度不能落实到位
宁波市相关研究表明[4],大学生村官处于一种“非官、非民”模糊性身份,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相当尴尬,一般安排担任书记助理或主任助理等副职,若想干到正职,其选举程序则与《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悖,有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这类非本村户籍人员的被选举权利;由于现有的激励制度不奏效,待遇低、提拔难、扶持少等原因,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动性大;缺乏健全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现有的考评政策往往操作性不强,奖惩力度不够。
2、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现有的基层就业扶持政策仅仅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和要求,缺乏明确界定,因此,如何解读、如何执行则全盘交付地方政府。如2010年起开始的“硕师计划”规定“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和中小城市社区己连续工作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时,录取高校要根据其在基层的工作年限,初试成绩给予适当加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但是,加分基于总分加,还是基于比例加,以及加多少,缺乏相应的细则。优先录取的“同等条件”的标准是什么。这种不明细的政策存在执行偏差的可能性,影响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大大降低了政策的吸引力,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3、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缺乏长效性
目前引导和鼓励高职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主要方式以政府吸纳为主,但往往很多基层政府没有很好地考虑如何发挥大学生在服务基层中的作用,而更多地让他们成为乡镇各行政管理部门的补充人力,未能真正起到到基层锻炼、为基层服务的作用,这种运行机制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也影响了在基层就业的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虽然各地基层政府出台了许多吸引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但是缺乏如何留住以及如何培养锻炼大学生能力的相关政策。此外,由于地方政府资金不足、人力缺乏等原因,为了完成上级指派的高职学生基层就业任务。
(二)学校因素
1、高校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是以适应城市工作岗位作为准则设计和实施的,这种体制导致大学生对基层及农村缺乏了解,对到基层就业缺乏信心。因此,必须要加强就业指导,端正学生的就业态度,树立到基层就业的信心。然而,目前高校就业教育的内容集中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两大体系上。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还跟不上学生的需求,课程开发大多缺乏本土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实际效果不太明显,学生没有真正的受益。课程中没有很好地将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人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价值观等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教育。所以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时还主要停留在就业层面上,个人功利主义色彩明显,没有真正思考自己的价值观,普遍缺乏将实现个人理想置身于祖国和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的意识,对到基层就业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
2、高校基层就业政策宣传解读不足
在基层就业的政策解读方面,高校缺乏深入的宣讲和解读,以致于很多大学生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多,认识不到位。例如,不少学校只是通过学校网页及通知的形式下发相关文件,很少组织专场讲座解读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致使毕业生对到基层就业的路径和前景了解不清晰。甚至一些本来有意愿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由于信息不畅通而未能如愿以偿。
3、就业心理辅导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多数未对学生开展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高职院校较少关注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 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即将毕业的学生缺乏就业心理辅导,没有很好地指导学生克服就 业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这也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三、个体因素
(一)克服环境客观因素能力缺乏
基层是锻炼人磨砺人的地方,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的地方,更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地方。基层就业要求大学生去祖国需要的地方,环境当然不如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优越,更有可能是艰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大多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没吃过苦,没受过挫折,缺乏客服困难、抗压能力。这也是基层就业难以使广大大学生响应的原因。
(二)就业价值取向失衡
部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社会价值观薄弱,更多是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注重经济价值、功利主义思想较为突出。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通常把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名声等因素放在首要位置,而对专业知识能否得到发挥、自身能力能否得到提高、对社会贡献大小、对自己整体职业生涯发展是否有利等却不甚看重。《 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5]。基层就业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选择,而相悖于经济价值取向,这也使得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兴趣大大减低。
(三)思想落后,就业观念陈旧
与严峻就业形势相对应的是,仍有许多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出身城市的大学生担心下基层容易回城市难、 晋升更难, 使他们到基层就业望而却步;而农村籍的大学生也不愿到基层,希望能留在大城市,或成为国家公务员和干部,为家庭带来荣耀和庇护。很多毕业生仍存在“找个终身制工作”“到机关事业部门就业”“到城市、待遇好的地方就业”等陈旧观念,致使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难以全面展开
三、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心理调适策略
(一)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相关政策
1、落实相关保障和激励制度
国家和政府应健全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服务体系,维护其合法权益,明确其社会地位与身份;完善激励制度,提高待遇、扶持,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罗列奖惩明细;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各方面优惠;落实户口迁移和完善人事服务等方面规定;提供学习深造、公务员录用等优惠待遇和去留自由的保护政策;在生活保障金和创业风险基金、贷款担保或贴息补贴上给基层自主创业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提高政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使政策达到预期效果。
2、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在招收大学生入职的同时,制定锻炼其能力的相关政策,完善其各方面能力,并提供活动性的创业机会,让大学生有益处的新思想得到发挥与实现;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新陈代谢,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的实际需要,有利于保持大学生村官和社工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依法加大对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兑现劳动薪资和缴纳“ 五险一金”的监督和检查。能确保及时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基层的配套设施也应大幅度的提高,增加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兴趣和积极性。
3、加强政策引导,营造浓厚的基层就业氛围
全社会也要唱响大学生“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各项优惠政策和毕业生扎根基层的模范事迹和先进典型,使大学生对基层就业有新的认识,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基层就业观念,使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安心基层,服务基层,进而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基层。
(二)完善高等院校的教育培养
各大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教育与指导,对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制定长远措施,高校应根据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相关专业,根据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意向,分层次、分类别教学,让有到基层工作意向的大学生能够提前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毕业生能及早熟悉与适应基层工作。加强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教育与引导,把到基层就业、创业内容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中,注重大学生正确基层就业观念的树立和适应能力培养,让学生及早接触基层就业的思想与近况发展,同时让其明白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肩负的使命,使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从而避免了基层心理困扰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基层就业观,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只顾及个人利益,与短期的经济效应,而应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为建设国家为理想努力奋斗;其次,大学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调适,从心理上对于基层就业要正确对待和接纳,逐渐了解当前的基层就业形势,如国家目前正在推进的大学生村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设岗位教师等面向基层的就业计划,树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再者,大学更是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阶段,认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学会自我规划,不断从各方面完善自我,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就业基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学院大专生 就业心理 调查研究
一、调查背景
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改革,使大专教育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大专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业等矛盾日益突出,加上大专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1]现在是本科生满街跑的时代,那曾风光一度的“大学专科”如今已被人形象地称为寒酸落魄的“弱势文凭”之一。与博士生、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等时髦名词相比,外面虽是春光明媚,但持“弱势文凭”的专科毕业生却遭遇寒冬之苦,在与本科生、研究生的竞争中,由于文凭的因素处于下风,与中专生同台竞争又略有不甘。有文献报道:大专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除略低于高三学生外,明显高于同年龄人群的平均水平,有的甚至达到40%。[2]我于2010年10月5日到12月初在江苏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教育实习,针对毕业生的专业和心理健康作了一次调查研究,并且结合调研结果,对他们进行了心理就业辅导和人生职业规划辅导,希望有助于指导他们度过毕业前的迷茫期。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以江苏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的学生为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从300多名毕业生中抽取样本50人,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并以访谈为辅。
三、调查结果
我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职业类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考虑到所在班级正面临就业,因此根据问卷的相关内容,设计访谈提纲,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初步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心理。采取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抽样了50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份,经过对数据进行录入,采取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1.87%学生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
2.91%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都不自信;
3.94%的学生表示有从事其他专业工作的想法;
4.83%的学生认为先就业后深造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5.95%的学生认为在更高学历面前会自卑;
6.78%的学生希望去大城市工作;
7.85%的学生表示不懂职业规划有何作用;
8.78%的学生表示喜欢工作的流动性。
四、分析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获取了许多有用的信息,了解到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大专生都在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学历自卑,就业自信心不强,没有生涯职业规划,对未来比较迷茫,同时职业院校的大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要求较高,职业要求模糊。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给他们进行了一次就业心理辅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指导。
1.对职业院校大专生应该从入学起,就建立新生职业规划档案袋,班主任老师、新生、职业规划老师应该加强交流,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提供动态的监控手段,也有助于学校就业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高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3]职业规划老师应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校过程中认识到职业规划的一般步骤,如图所示,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知己知彼,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途经,并用高效行动去达成职业目标。
职业规划五步骤图
2.职业院校大专生应保持一个积极的就业心态,克服学历自卑症,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现在社会,正从“学历型”转向“学习型,资格技能型”,[4]学历证书已经不能完全证明一个人的职业能力,而职业院校以培养以动手能力强,实用性强的技工型人才模式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职业院校的学生要重视平时的学习,克服浮躁心态,多动手操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为良好的就业心理状态做一个自信的准备。
3.职业院校大专生应该准确定位自己,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职业院校的学生要充分分析自己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应该认清就业形势,适应社会的环境,不要害怕工作环境的辛苦,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这样才能为自身的完善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在进行工作选择时,要选择对自己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样在工作的过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经过压力的锻炼,自己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不能害怕压力,要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坚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做到。
4.职业院校大专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优势,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和支持。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毕业了就不需要再学习了;还有些学生选择深造的目的仅仅是获得一个本科学历文凭,学生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已经落后于信息时代对于人才的要求标准。[5]信息时代要求人活到老、学到老,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变化,离开学校三年,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或许是落后的知识,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职业院校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之余随时更新知识,符合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才能在竞争环境中胜出。
五、调查总结
人作为一个比较模糊的主体,很难用数字测量,又极易受误导暗示。因此,我们对职业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状态,要采取积极性发掘而不是消极性暗示的态度,相对性而不是绝对性地看问题。不能凭几个案例或问卷就轻易下结论。在社会飞速进步的大变迁时代,所有人都面临不断的心理挑战和社会压力,只有不断完善就业心理档案袋,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大专生就业心理健康。职业院校大专生需要在思想上做艰苦的准备,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就业选择中要注意面试的技巧,和用人单位诚恳地进行沟通,切不可弄虚作假。在就业过程中,要调整心态,自信地树立一个健康的就业心理状态,依靠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为自己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曲振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25.
[2]陈选华.学生心理学基础[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251-252.
[3]陆洪.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8.
[4]谷松.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扬、泰”地区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为例[D].12.
论文关键词:心理障碍 学业不良 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在校大学生的构成成分逐渐多样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业不良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学业不良的状况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策略。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在校大学生的构成成分逐渐多样化。同时,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学业不良问题日益突出,深入调查这类问题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心理阵碍与学鸿不民的界定
心理障碍有两层含义,一指心理疾病的一些症状,二指程度轻微的心理失调。本文所论的心理障碍主要指轻微的心理失调,也包括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的表现。国内用以筛查高危人群的工具很多,《精神卫生自评量表》是一个比较通用的量表,测试结果较为可靠。“’本文中运用1-5级记分,以总均分1. 5分作为有无障碍的标准,以因子分超过3分作为判断较严重心理障碍的标准。
学业不良是指在学习上存在困难,成绩落后,属多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智力落后、感官损失造成的学习问题不同,学业不良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加以改变。学业不良的界定有不同的方法,通用的方法是根据学业成绩与其智力潜能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达到一定程度,就推断其为学习不良。fz7本文对大学生学业不良的界定仍以百分制的及格率作为判断指标。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属于一个高智商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传统上以及格作为学生掌握相关专业课程的指标,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方法。
(二)侧去方法
问卷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对某高校O1级1206名学生进行《精神卫生自评量表})的团体测验,其中男生822人,女生374人,数据处理采用SPSS软件包完成。学业不良的数据来源于某高校2001-2002学年全校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统计分析。
个案调查:主要对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个案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个别访谈:对学业不良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其学业不良的原因。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拓
调查显示,有不同程度心理不适和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40. 3%,其中,中等偏重的比例为7%。他们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情况见表1.
(二)不两耳体大争生心组健康状况的比段
这次调查中,我们特别关注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了不同性别、城乡、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与未参加社团活动的群体,申请助学贷款与未申请助学贷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见表2,
该结果显示:①男女生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敌对因子和恐怖因子上,男女生表现不同。男生在敌对情绪、思想和行为上的表现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在偏执倾向上,男生的得分也明显高于女生,这说明心理障碍与性格差异有关。②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总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在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两个因子上,农村同学的得分明显高于城市同学,说明生存环境对某些心理障碍的产生会有影响。③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上,独生子女的得分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④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⑤参与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从未参与过社团活动的人群,特别是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上,前者的得分明显低于后者。⑧申请助学贷款与未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个别因子如人际关系敏感上,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高于未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
(三)个贵研究的贻果:主要问翅与诱因
从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一学期150份咨询个案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耍心理问题及诱发原因,结果见表3。
大学生学业不民的待况
1.不及格率民办学院高于公办学院,分别是43. 06%和23. 6%;理工科高于文科,分别是27. 86%和20. 38%;低年级高于高年级,以经管院为例,一年级32, 3996,二年13. 30%,三年级22. 05% o
2.补考课程相对集中,文科补考集中在数学、计算机等科目上,理工科补考集中在工程数学、英语等课程上.
3.存在重视专业证书学习,忽视系统课程学习的现象。各种专业证书被认为是将来求职的通行证,许多同学花钱到社会上参加各种证书学习班,对本专业课程投入较少。
4.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招生规模扩大后,学生的构成复杂化,有些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吃力,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5.学习困难学生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Scl-90的测试结果显示,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为12. 8%,大学生的一般比例是7%。
(五)大学生学婆不民的原固
通过对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造成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可以简单地总结为:不想学;不会学;学不会;没时间学.
1.“不想学”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兴趣缺乏、动力不足是大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长期的应试教育不断强化了学习的功利色彩,学习只是为了上大学,为了找工作,而忽略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导致很多大学生只关心考试成绩而不关心学习的内容和价值。学习没有动力自然也没有乐趣可言,这当然就很难取得好成绩。二是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目前而言,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对新学科新技术的整合能力有限,有些专业的课程几十年一贯制,远远落后于学科的发展,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于是,花钱考“证”就成了大学生的一个无奈的选择。三是考研学生主动放弃本专业的学习,近几年由于社会对人才层次需求的变化,考研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选择,特别是一些不太热门的专业,甚至会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考研。考研是一次新的人生定位,许多大学生选择与原来专业不同的专业和方向,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人因此放弃了原先课程的学习。
2.“不会学”主要是教与学的方法问题。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缺少衔接,中学里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学生学会是目标。大学里学生跟着老师的进度走,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与学生缺少沟通。许多学生不适应,学习缺少主动性,他们想学好,也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这些同学往往存在着较多的心理困扰。某些课程的不及格率较高与这些课程相对较难有关,也同教与学的方法有关。
3.“学不会”是指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和难度。这次调查发现,民办学院的学生不及格率较高,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这些学生的基础较差是最主要的原因。
4.“没时间学”是指一些上网、游戏成瘾者、忙于打工者、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的学生,他们不能保证学习时间,是造成学业不良的主要原因。
三、讨论:出路与对策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学业不良问题是多种负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大学生自身个性的缺陷、生活和学习能力的不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及心理支持系统的不健全等。要从根本上解抉大学生心理障碍与学业不良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必须各方统一思想,齐抓共管。
(一)解决学业不良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材配备要紧跟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缩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距,提高系统的专业教育对学生自身发展的价值,这是吸引学生专注于专业学习的首要条件。目前,专业设置过专、过细,适应面窄,课程内容老化、更新速度慢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滞后现象严重,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水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量逐年增加,大批新教师充实到了教学一线,在注重教学规模的同时,教学水平有下降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监督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要鼓励教师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将教学水平与教师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低年级基础课教师要做好与中学教学的衔接,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针对成人的教学方法,要解决好大班教学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要研究解决多校区多层次办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学生角度讲,要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型学习,要努力从学习中获得乐趣。
再次,要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高校激励学生学习的措施主要表现在每年一度的奖学金制上,按照“抓住两头,带动中间”的原则,给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以奖励,给差生以督促及相应的处理。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目前的奖励制度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即可以激励那些学习好的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而对那些一般的基础较差的同学的鞭策作用很小。
另外,要加强学风与考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在这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在一些民办二级学院,须通过目标引导、制度管理,榜样带动等各项措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考风建设要加强考试纪律的宣传和监督。最近几年,大学生中请人代考,利用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作弊的问题比较突出,既破坏了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又助长了某些学生的投机心理。严肃考试纪律不仅是态度的问题,还涉及技术问题,各高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和心理调适的能力,为此,我们必须从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应付压力、挫折和环境变化的能力,帮助他们顺利成长。要加强心理健康的宜传和普及工作,利用课堂、课外活动及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关注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简单的自我调适及帮助他人的方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避免极端事件的出现。
其次,要优化教育环境,尽量减少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负面刺激。要提高学校各级部门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校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服务对象,一切工作都应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解决好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的问题,服务质量、水平和学生需要的关系问题。倡导人性化的管理,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在学生学习、工作及社会活动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倡导团队精神,解决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问题,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竞争及竟争的后果,减少竟争的负面影响.
再次,要完善和巩固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同学在心理问题出现时不去主动寻求帮助,对获得帮助没有足够的信心,这会使处在危机中的同学备感孤独和无奈,加重心理负担。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密切与家人的联系,要创造条件、制造机会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亲情和友情可以使大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困境时获得精神支持,增强自信心。
(三)高校应该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为有心理障碍和学业不良的同学服务。
>> 大学生就业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 农村药学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河南省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对策研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分析及问题对策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形成原因综述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形成因素分析及缓解对策研究 试探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浅析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索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控制对策研究 社会资本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影响的探讨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及对策建议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艳.高校贫困生就业心理分析[J].民营科技,2010,9:69.
[3]苏伟,杨红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理论探索,2012(02)
[4]徐惠红,沈枞枞.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05)
[5]徐静英.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6)
作者简介:
郝红霞(1970.7- ),女,汉族,河北深泽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车玉芬(1970.9- ),女,汉族,河北威县人,硕士,邢台现代职业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徐建平(1982.12- ),男,汉族,河北任县人,硕士,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