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30 09:23: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元分析研究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电力系统;线损;电能;网络损耗
作者简介:王爱华(1975-),女,山东乐陵人,山东德州乐陵市供电公司,工程师,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山东 乐陵 253600)
中图分类号:TM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135-01
电能在输送和分配的过程中,会在流经的变压器、线路等元件上产生功率损耗,这种能量的损耗简称为线损。线损是发电厂出线的电能与用户实际使用的电能的差值。线损的高低可以作为衡量地区电网规划质量、电气设备健康状态和电网运行经济水平的重要经济指标,同时线损也是衡量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因此,线损成为电网公司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影响线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降低线损的措施,对于提高电网公司经济效益、优化网架结构和合理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线损的影响因素
通常情况下,电力系统中的损耗主要包括可变损耗、固定损耗和管理损耗。可变损耗是电能在输送和变换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如输电线路中的热损耗、变压器中的热损耗,这部分的损耗与功率的二次方成正比;固定损耗主要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中一些电力设备正常运行而消耗的电能,如变压器的励磁损耗和铁耗,以及电缆线路的介质损耗和无功补偿设备(如电力电容器)的绝缘介质损耗等等;管理损耗主要是在抄表等过程中,由于电表测量误差、用户偷窃电等原因而造成的损耗,这部分损耗大小等于线损总量减去固定损耗、可变损耗和电表电能之和后的部分,也称为非技术性损耗。
影响电力系统损耗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输电线路的损耗、变压器损耗、运行方式损耗、负荷峰谷差产生的损耗和电网功率因素较低产生的损耗,它们占电力系统损耗中的绝大部分。
1.输电线路损耗
电网中线路本身存在电阻,当输送功率流经这些输电线路时,会在这些输电线路上产生损耗。式(1)给出了线路损耗与线路电阻和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1)
由式(1)可知输电线路损耗与流经线路的电流、线路电阻、线路输送的功率和电压等级等因素有关。当输电线路输送的功率一定时,线路损耗由线路电压等级和线路电阻决定;当输送的功率和线路的电阻一定时,线路电阻上产生的损耗与电压的平方成反比。通常情况下,对于特定的线路,其线路型号和输送线路的电压等级都是确定的,因此线路电阻产生的损耗与输送的功率的平方成正比。
2.变压器损耗
发电机产生的功率经过多级的升压之后并入110kV电压等级或者更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网中,经过长距离的电能输送之后到达负荷中心,然后经过多次的降压之后向企业和用户提供电能,而在变压器的升压和降压的过程中,电能会产生消耗。因此,电能升、降压的次数越多,电能产生的损耗也就越多。此外,对于处于空载状态的电力变压器,也会产生空载损耗。因此,电力变压器的损耗是电力系统线损的主要因素之一。
3.运行方式不当产生的损耗
由于电力系统中的早期电源规划和负荷分布不协调,致使地区电网运行方式不能实现分层和分区供电,电能需要通过长距离的输送和变换后由电源中心到达负荷中心,这种运行方式无疑会增加电力系统的网络损耗。同时,地区电网的运行方式有多种,地区电网不同的运行方式产生的网络损耗有高有底,由于在制定运行方式的过程中没有对不同运行方式的经济性和可靠性等指标进行对比,地区电网可能处于一种非最佳的运行方式,造成系统中的损耗偏高。
4.系统中的负荷峰谷产生的损耗
负荷性质的差异,造成电网中负荷量在不同时段差异明显,电网负荷呈现出峰谷差,由于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与线路输送的功率成正比,因此,负荷高峰期间的损耗远远大于低谷期间。如果将高峰时期的一部分负荷转移到低谷时刻,其减少的损耗大于低谷期增加的损耗,因此,系统中负荷的峰谷分布特点也是系统中线损的一个主要因素。
5.电网功率因素较低产生的损耗
电力系统的功率因素降低,将使线路中电流的感性电流分量变大,这部分感性电流分量将会在电力线路和变电站变压器上产生电能损耗。由文献[3]可知,随着功率因素的降低,系统中的电能损耗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同时网络功率因素降低也将导致线路的电压降落幅值增加,导致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低,一来可能使电压降低到正常值以下,同时还会对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降低线损的措施
降低电网线损,对于提高电网公司经济效益、优化网架结构和合理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合理选择变压器及其容量、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实现日负荷的均衡化和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五个方面提出了降低电网线损的措施。
1.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电网输送的功率和电压等级确定的情况下,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与线路电阻成正比。输电线路电阻越小,线路损耗也就越小,因此可以在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导线截面较大的输电线路减少线路的电阻,降低功率的损耗和线路首末两端的电压降落。此外,通过合理的电源规划和网架结构设计,使负荷中心和电源中心分布平衡,缩短功率的输送距离,也能减少线路的电阻,达到降低电网损耗的目的。
同时对于输电网来说,除了选择导线截面较大的导线外,还可以通过提高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达到降低输电线路电能损耗的目的。
2.合理选择变电站电力变压器及其容量
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包括空载损耗(铁耗)和负载损耗(铜耗)两个部分。因此,为了降低变电压的损耗,新建的变电站应尽量使用节能型的变压器,同时对于比较老化的高耗能变压器,逐渐采用节能型变压器以替代高耗能变压器,得到降低变压器损耗的目的。
研究发现,当变压器的铁耗等于铜耗时,变电站变压器的损耗最小,效果最好。因此,应通过合理的选择电力变压器的容量,使电力变压器的铜耗和铁耗相近,进而达到降低变压器损耗的目的。
3.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
首先,合理安排电源的发电计划,做好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分区分层就地平衡,避免电网中的潮流大范围的输送,同时减少电能的多电压等级的变换次数。其次,通过对现有电网进行潮流方式的经济性比较,确定最佳的运行方式以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通过电网的经济调度,实现无功潮流的就地补偿。按照电压等级和供电区域进行无功出力和无功负荷的分区补偿,避免无功潮流大范围的输送,同时应尽可能实现无功补偿装置和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综合自动调整,进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4.实现日负荷的均衡化
研究发现,日负荷越均衡化,地区电网的网络损耗越小,因此通过实现日负荷的均衡化可以降低电网的损耗。应根据电网的供电方式和各类用户不同的用电规律,合理的安排生产过程,调整工业负荷的作业时间,降低峰谷差的不均衡度。同时,通过实施峰谷差电价政策来引导居民和工业商业用户的合理用电,也能降低日负荷的峰谷差,以达到降低网络损耗的目的。
5.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
对电网中的电力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尽量使用消耗无功功率较低的经济型电力设备,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对于消耗无功功率较高的设备,可以就地安装一些无功补偿设备,如电容器、STACOM和SVC等,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补偿,也能提高电网的功率因素,达到降低网络损耗的目的。
三、结论
线损成为电网公司十分关注的问题,研究影响线损的因素和提出降低线损的措施,对于提高电网公司经济效益、优化网架结构和合理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从输电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运行方式、负荷峰谷差和电网功率因素五个方面对电网损耗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降损措施以减少电网公司的电能损耗。
参考文献:
[1]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DL/T 686-1999)[S].1999.
[2]王涛,张坚敏,李小平.计划线损率的计算及其评价[J].电网技术,
2003,27(7):40-42.
[3]张华,冉文胜.降低10kV 配电网线损措施的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
2005,(S1):30-36.
[4]何庭全.电力网技术降损分析及应用[J].西北电力技术,2004,(1):19-21.
[5]江北,刘敏,陈建福,等.地区电网降低电能损耗的主要措施分析[J].电网技术,2001,25(4):62-65.
[6]施流忠,罗毅芳,刘巍,等.电力网电能损耗计算分析中的几项功能设计[J].电网技术,1999,23(2):26-30.
[7]刘明华.配电变压器能耗的理论分析及降耗措施[J].电气世界,
2004,(9):36-37.
[8]崔风亮.电力网电能损耗在线管理系统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
关键词:土壤 有机元素 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Q93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Organic Element Determination in Soil
Abstract: Four elements, total organic nitrogen、organic carbon、organic hydrogen、organic sulfurin soil was detected by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with solid direct injection. The carrier、reference、combustion gas flow and pressure was optimized; The oxygenization efficiency was increased by adding catalyst in high sulfur sample. So a rapid organic element detection method in soil sample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method can support the geology survey in total organic pollution analysis, and also can support the rock and coal analysis.
Key words: Organic element analysis、Soil
近年来,由于农药、化学品等大量无节制使用引发的土壤污染事件有增加的趋势。有机污染物对于环境的污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而土壤环境是重要的受污染领域之一,以农药的使用为例,已有数据显示,对作物起作用的农药只占施用量的10 %~30 %,而20 %~30 %进入大气和水体,50 %~60 %则残留在土壤中。
多年来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一直是针对采用先提取再利用色谱、质谱进行的分别测试的报道较多[1-3],而直接反应土壤中总有机元素污染情况的监测方法较少,本方法利用有机元素分析仪,通过闪烧技术便可实现有机元素的直接测定,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且能快速检测土壤中总的有机污染情况,但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只能检测有机污染总量但是无从确认其具体形态。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设备
Flash 1112 有机元素分析仪(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热导检测器;As固体进样器;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AE 240)
1.2 标准溶液及主要试剂
有机元素分析标准品: 2,5-bis(5-tert-butyl-benzoxazol-2-yl)thiophene(BBOT),锡纸杯,V2O5,石英毛,还原铜,电解铜,石英燃烧管,玻璃衬管等均购自于新加坡仪方亚洲有限公司,氦气、氧气均购自于北京氦普北分气体工业有限公司。
1.3 仪器条件
石英反应管温度900℃,色谱柱:填充柱,分离温度65℃,反应气氧气流量250ml/min,载气氦气流量140ml/min,参比气氦气流量100ml/min,系统循环时间500s,样品滞留时间12s,反应气注入时间5s。
1.3实验方法
将石英毛,电解铜,还原铜,衬管等依次装入石英管中,将装好的石英管装到仪器中,确认密封良好后,开启仪器,通入载气、参比气、燃烧气,并到达1.3中设定的参数,并使燃烧炉到达指定的温度,用精密天平精确称取3.0mg以下的标准品及样品,包装好的装入样品盘,如果样品中有机硫的含量超过10%以上,测应在称取的样品中加入3-5mg V2O5。
2 结果与讨论
2.1土壤中有机元素的测定
2.1.1 方法线性范围
总有机碳、氮、氢、硫质量在0.05-3.00mg之间线性范围良好,以BBOT为标准品,其总有机碳、氮、氢硫含量分别为72.53%,6.51%,6.09%,7.44%,分别称取质量为0.05、0.12、1.10、1.80、2.75、3.05mg标准品做标准曲线,以线性关系拟合相关系数可达0.995以上。
样品含量
2.1.2 方法的检出限和精密度
以3倍信噪比进行计算,四种总有机元素绝对量的检出限均可达0.001mg以下,但是此时的称量误差较大,所以如果样品的有机元素含量过低时,可以采用加大进样量的办法加以解决;称取质量为1.0mg左右的BBOT标准品进行百分含量精密度实验,连续做7个样品其总有机碳、氮、氢、硫元素相对标准偏差均可控制在7%以下,重复性良好。
2.1.3实际样品测试结果
分别取来自于沧州、保定、天津、新疆、云南、等地区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见表。
表1 不同地区实际样品测试结果
2.2 样品的称量
称量样品质量的准确性关系到整个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选取高质量精度的天平是很有必要的,本实验中选用了十万分之一的天子天平,基本实现了样品的准确称量,实验表明称取质量范围在0.05-3.00mg之间均可以使重复称取同一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控制在5%以内。
实际样品的质量称取范围一般控制在3.0mg以内,因为如果称取质量过大,有可能造成样品的不完全燃烧,从而造成测量的负误差;相反如果样品中总有机物含量很低(如上文中样品),也可以适当增加样品的称取量以保证总有机元素的净含量能够满足实验的线性范围的需要。
2.3 总有机硫的测定
如果样品中总有机硫的含量超过10%以上,则应加入3-5mg V2O5催化剂以使硫元素充分燃烧,否则也会造成负误差。
3 结语
本文建立了简便的有机元素分析方法,通过本方法可以快速监测土壤样品中的总有机污染状况,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也为岩石、煤炭等诸多类型样品中的总有机元素测定提供了借鉴。
4 参考文献
[1] EPA METHOD 3540C,SOXHLET EXTRACTION ,Revision 3,December 1996.
[2] EPA METHOD 3545A,PRESSURIZED FLUID EXTRACTION (PFE),Revision 1,November 2000.
[3] 陈卫明,邓天龙,张勤,李庆霞. 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岩矿测试,2009,4, 28(2):151~156.
关键词:电力线损;原因;降损;方法
电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家用电器还是手机等电子产品,都需要电能的支持,在日常电力企业的运行中,要保证电力的及时供应和电能的质量,企业还要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后续支持,而想要保障电力运行中的平稳发展,就要经济消耗最大的方面线损入手,线损作为一个电力企业的核心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可以保证电能的顺利输送,还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增加,所以企业在电力运行中对其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线路的质量和严格的连接步骤,防止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线损的发生,导致送电终止,造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电力企业经济的受损。
1 线损相关概念
线损即电力网电能损耗是电力输送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指电网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或者电能用户用电过程中,因为日常维护不及时或者电路负荷过大等多种原因,导致点电能设备的损耗,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其中电能的使用效率是研究的重点,电能的使用率是电力企业和大型用电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经营是否正常达标的一个重要凭证,并且电能的输送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线损是电力运行中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但可以将其降低到最小化,所以需要对线损问题的产生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找到解决的对策,线损的产生原因有很多中,主要分为管理损耗和电阻损耗,关于管理损耗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很多地区在电网建设过后对电网中电线的日常维护工作进行忽略,对电线维护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线路过多维护费时费力,出现问题在进行维修也不迟,导致电网线损的概率越来越高,而在电阻耗损方面,原因在于电网线路在铺设施工是有不合理的问题存在。
2 线损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电网线路布局不合理
我国的土地面积辽阔,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电网的分布跟随者人们生活的使用范围进行不断扩大,因为覆盖面积非常广泛所以线路的铺设过成中难免会出有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发生,比较常见的不合理现象有线路延伸过长或者该供电半径过大等。这些不合理的布局就回到导致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一部分的损耗,如今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但电力设施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电力的输送和电力的需求不能形成正比,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只能加大电网线路的铺设,用多段式的线路维持正常的供电需求,但这也造成了供电半径过大超出了理论上的供电半径,形成供电格局的不合理,造成了电力运输中资源的损耗。
2.2 设备检修工作的不完善
电力设备一直处于高运转高损耗的工作状态,设备的检修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的检修工作起到了提前预防和事故检修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建设用电量的加大,电力系统为了满足日常用电需求逐步向大容量和高压电方向发展,在这之下一些使用多年的传统供电设备因为常年得不到检修,大部分已经无法满足使用设备安全性的要求,一些偏远地区一直都在使用这种安全性质量已经不能达大标准的供电设备,在电网负荷逐步加大的时候,这种设备的承受能力就要比其他设备低很多,非常容易出现问题,无法保证工作人员和人们群众的安全。
2.3 管理工作不到位
科学合理的管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生产力,配电网的管理亦是如此。电力企业的管理方法不到位首先体现在它不顾人力资源或经济条件的制约,而是根据自身生产能力来供电,忽略了配电网的日常检查和维护这个基点,从而出现线损问题的加剧。其次,在很多偏远的郊区,一些年久失修、超过使用年限的电器依然在超负荷运行,这必然导致配电网的线损增加最后,电力企业的各部门人员缺乏安全用电意识,有的甚至受以自身利益为主的传统观念的影响,缺少业务沟通,给用电考核工作大大增加了难度,无法降低损耗。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管是从技术手段、管理手段,还是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传统的管理方式己经不适应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
3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3.1 优化电网布局
针对我国许多地区用电用户分散的情况,国家应对供电工作进行适度调整。在对电网分散的地区进行配电网规划建设时,首先要做到优化、完善配电网结构,合理布局电网线路,尽量减少电力资源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根据电力资源运输的具体要求和负荷预测以及电网发展规划,在进行线路布置时,应将配电变压器布于负荷中心,尽量集束导线结构,使其紧密、对称布局,均匀分配负荷,使中性线电流降到最低,这样就可以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网负荷和损耗。其次,要优化接线方式;一般线路的电能损耗大部分集中在主十线部分,因此,我们要多采取一些辐射性的接线方式,尽量避免单线式接线方式,这样能改善配电网线路,改善用户不均导致的线损过高的情况。
3.2 加大检修工作的力度
在供电过程中,容易出现电量运输线路被破坏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用电检查人员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探讨出该现象是自然损害还是人为破坏,以及如何进行维修和处理。与此同时,难以及时有效处理的突发状况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以合理处理此状祝最终达到成功检查用电的目的实施状态检修可以科学合理的保养变电设备,以保障设备安全、经济、可靠为前提,提高供电设备的利用率,有助于从周期性、预防性维修向状态检修的转变,最大限度的降低线损,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我国供电企业实行供电的用电客户主要是私人企业、商业用户,是电力企业的最大用户,针对这种情况,供电企业应该建立相应的私人企业、商业用户的重点检查机制,每个月定期检查这些机制的用电情况,不定期的抽查用电情况,然后根据这些客户的用电情况探究出线损问题的根源,从而有效地降低线损。建立适当的举报奖励机制,拓宽获取用户违章窃电的信息来源,是保障我国供电企业供电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我国居民安全用电以及国家电力设施运转的重要措施。建立适当的举报奖励机制,可以提高广大群众和全局十部职工的积极性,也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对解决线损工作有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
不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建设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电力企业想要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站稳脚步,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就需要从电网的基础进行管理,线损的问题虽然无法进行彻底根治,但只要在铺设时保证线路设计的合理性,加大电网网线路的检修工作的力度和有效管理,就可以将线损率降到最低,为我国电力企业的顺利起到基础性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大庆市中医医院药剂科,黑龙江大庆 163000;2.宁安市中医院,,黑龙江宁安 157400
[摘要] 中药管理不仅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传承、发扬我国中医学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医疗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然而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医院中药管理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处理与完善。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医院中医管理的基本含义,然后就医院中药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医院中药管理的现状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构建医院中药管理实战型策略,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 医院;中药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3(a)-0065-02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ospital medicine management method
WU Chunyan1 ZHENG Hongying2
1.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City Department of pharmacy 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ilngjiang 163000,China;2.Hospital of Ning´an,Heilngjiang 157400,China
[Abstract] Medicine managemen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more inheritance, carry forward the important mea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edical cause of, occupy the important position play a decisive role. However,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hospital medicine management is not optimistic, in the specific management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can not be ignored, need to be further processed and perfec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basic mea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then the importance of hospital medicine management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hospital medicine management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put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hospital medicine management of actual combat strategy, hoping to 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the actual work.
[Key words] Hospital;Chinese medicines;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作者简介] 吴春艳(1970-),女,满族,黑龙江绥化人,本科,现任副主任药师,晋升正高职,中药学专业。
郑宏颖(1972-)宁安市中医院中药学。
中药学作为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药各种基本理论知识、药物来源、形状、配伍用药以及如何炮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而医院中药管理作为是中药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在医药科技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受到了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为此,对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与探究则显得尤为必要的迫切。
1 医院中药管理的基本概述
所谓医院中药管理,即是对医院中药药事的管理,其具体事务包括对医院中药的生产管理、供应工作的管理、发展工作的管理以及对重要的质量监督和检测。不难发现,医院中药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繁杂的工作,也因此,医院中药管理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即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药基础理论、知识,还要能熟练的掌握中药技术及方法。医院中药管理工作是在遵循医院中药工作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按医院中药工作的客观规律对药物及相关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其管理水平一定程度的体现出了医院的整个办医效率。
2 医院中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中医学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精髓所在,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它不仅涉及中药的一系列基本理论知识,还包括了药物的储存、性状以及配伍,能够起到解决部分西医无法解释与处理的疾病的作用,在实际医疗诊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为此,新时期,医院在强调医药科技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到医院的中药管理工作,通过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的革新与改善,将医院的中药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以将中医及中药的功效发挥到最大,为广大的患者提供更为优质、有效的医疗服务。总而言之,加强医院中药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各医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
3 医院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中药质量标准体系欠缺完善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目前为止,我国在市面上流通的中成药多达8600多种,全部中药品种更是多达一万两千类之多。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医疗用药的需求,但其让人眼花缭乱的中药品种缺乏相关行业标准体系的有效管理,使得中药异物同名或同物异名的现象层出不穷,不仅给我国的中药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混乱,还给患者的科学、合理选药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3.2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足
除了少数大型医院外,相当一部分医院在中药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上都欠缺完善,相关具体明细及准则也不够明确,这致使医院中药管理工作欠缺规范,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也没有具体的准则给以指导和处理;部分医院虽然在中药管理上具备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但由于相关中药管理人员并未从内心上真正认识到中药管理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未能尽职尽责,使得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进而使得中药变质问题时有发生,大大降低了医院中药管理的效率。
3.3仓库管理不合理
对药房的科学设计与有效维护是保障中药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医院在药房的设计上还欠缺科学、在维护工作方面也做的不够到位,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中药管理人员在采购药材前,未能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药材的特性进行科学规划。要么采购的中药药材不足,满足不了患者的看病、用药需求,要么就采购的药材过多,进而造成了药物的大量堆积,不仅占用了库存,还增加了药物管理的难度。其二,未能严格按照药材的储存标准对药材进行保存,使得药材由于温度、湿度、通风等各类因素的影响造成药材的变质。其三,在对药材的管理上,未能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使致部分药材存在过期的现象。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中药的保存质量,对医院的科学化、合理化中药管理十分不利。
3.4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日渐广阔,其功效也在不断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日益的凸显。然而我国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由于中药管理观念或经济条件的限制,未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中药管理过程中,而是仍以人工管理为主。该种传统管理使得相关人员难以将日益增多的药材信息(如药材的库存、保质期以及具体疗效等)进行详细的记录或牢记,一定程度的提升了出错率,影响到了医院中药管理效率的提升[1]。另外,患者的基本信息无法及时、准确而全面的传递到药房,这便给药师的发药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见,提升信息化管理程度对促进医院中药管理效率而言,有着尤为关键的重要意义。
3.5人才不足
中药管理人员是医院中药管理的主体,其业务素质及职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中药管理效率的高低。然而,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却忽视了对药剂师的管理与培养,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尤为缺乏,这便使得中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的专业性也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2]。另外,在员工内部的激励机制上也欠缺完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主动性不高,很大成很大程度上的影响了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4 构建医院中药管理实战型策略
4.1成立质控小组,确保药材质量
药材的质量是医院中药管理的核心所在,是衡量一个医院重要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为此,应当给以充分的关注与重视。相关医院可以在药库、调制、炮制和制剂等各个工作小组中挑选出部分专业人员来担任药物质控人员,并组成医院的质控小组。在医院采购进中药后,由质控小组对中药的性能及规格进行严格的检验,并将那些收取回扣、危害病患等行为进行有效查处,以此来达到控制中药质量的效果的目的,将医院的中药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3]。
4.2实行权责制度,落实具体责任
任何一项管理事务的有效运行都离不开完善制度的规范与引导。为此,相关医院应当将针对于中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对相关准则及注意事项加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中药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将制度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身上。一旦在中药管理过程中发生问题,则按照分工情况,由责任人来采取各项措施进行及时的解决与处理;倘若处理不善,造成了医院的损失,则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对责任人进行警告或处罚,以此来将医院中药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有效落实[4]。
4.3规范药房管理
药品的储存与食物的储存不同,其药性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储存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性等)的影响,倘若储存环境未能达到药物特定的储存要求,则极易发生药材质变或过期的现象。为此,药物储藏工作是医院中药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需严格的加以对待。具体来讲,相关医院应当在保障储存库房的温度、湿度、以及通风度都适宜的基础上,以药材的本性特征为重要依据,对药材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和维护[5]。同时,安排专门的专业人员对药材进行定期的维护与检查,以避免药物发生霉变或过期。
4.4提高中药管理的信息化程度
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往往能凭借其便捷、准确、高效的特点,将各类管理事务的工作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对于医院的中药管理亦是如此。医院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及相关设备引入到医院中药管理中,并将各项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落实,促进药品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以此来帮助药房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准确的查询到各种药物的相关信息(如药物名称、规格、价格以及用法用量),提升用药的准确性[6]。同时,精简患者的取药过程,患者直接拿票据便可到药房取药,有效的提升了医院中药管理工作的效率。
4.5加强中药管理人才的培养
高素质的中药管理人才是高效中药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医院应当将培养药剂师纳为提升中药管理效率的重要内容。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其一,将中药管理人员送到专业医院去接受相关的学习与培训,以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其二,在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委派部分药物管理人员到国外接受更高水平的国际培训,以不断更新其药物管理理念、改善药物管理方法;其三,鼓励药剂师做好同事间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并将临床药师制度进行完善,以从制度的层面来保障药剂师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7]。
5 结语
中药的质量及药性是决定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而医院中药管理是以储藏与保管中药药材为重要工作内容的,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中药药性及质量的高低。为此,相关医院要想保障中药的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就务必要将医院的中药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并成立质控小组,确保药材质量;实行权责制度,落实具体责任;规范药房管理;提高中药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并加强中药管理人才的培养,唯有如此,才能保障中药的疗效,进而将我国的中医文化及技术进行有效传承与发扬。
[
参考文献]
[1] 余伟方.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85.
[2] 方乃青.对西医临床医学生的中医学教育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4):37-39.
[3] 纪宁,尕丽娜.浅谈中医药信息资源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新疆中医药,2014(1):105.
[4] 穆殿平,古佩忠,刘颖.加强我国中药管理增强国际竞争力[J].中国药师.2013(4).
[5] 梅全喜,马劲.值得医院药学界重视的一门学科—医院中药管理学[J].中国药房,2013(9):112-114.
[6] 邓大学.坚持目标规范化标准和信息化建设 实现医院中药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试探医院中药管理中的若干问题[J].基层中药杂志,2012(4).
关键词:隧道,涌水,防治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1、隧道涌水问题现状
隧道工程是一项技术复杂涉及学科众多的学科,目前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涌水地质灾害问题日趋突出,被勘察设计部门列为隧道修建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做好隧道修建过程中可能的涌水段的识别、涌水原因的分析以及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涌水,不仅恶化作业环境,影响隧道的正常施工,还会致使掌子面围岩强度和稳定性降低,给钢丝网片铺设、架设拱架、喷射初衬混凝土等施工带来困难,特别是在涌水量非常大,水头压力非常高的情形下,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成倍的增长。在隧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涌水造成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掌子面发生坍塌,危及施工安全;隧道内大面积积水,施工设备被淹没,无法正常使用;围岩中的松散物质被涌水带出,形成突泥或泥石流,埋没隧道;涌水长时间侵蚀围岩,降低围岩强度和稳定性;长时间涌水造成地表水源干枯,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地下水大量流失造成地面塌陷、地表开裂。
自2010年9月21日乌鞘岭隧道正式到了VI级围岩施工,由于受到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的影响,比较大的暂停工就发生了10余次,掌子面在166天了才掘进了196米,每天掘进平均不到1.2米,工期严重延误,成为各级部门关注的重中之重。为了保证总工期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对涌水、突泥等地质问题做非常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且提出为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为乌鞘岭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外,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我国地层较为复杂的山岭地区,很多已经规划好的,但是由于技术条件欠缺而不能修建的隧道工程,也将逐渐启动实施计划,因此,此研究结果也会为今后类似地区或者类似条件下的隧道修建提供宝贵的经验。
2、乌鞘岭隧道涌水特征
乌鞘岭隧道地处于祁连山区,该地区海拔高度约为3000m,常年气候干燥寒冷,风沙很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很大,热量损失速度快,降雨量非常少,而且降雨时间分布不均匀,根据《甘肃省武威市祁连山地区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乌鞘岭隧道从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横穿而过,祁连山地区以山地草原为主,在乌鞘岭隧道南边的山坡上最为明显,主要以段花针茅和克氏针茅较为常见,除此之外,还包括一小部分的芨芨草和寒地蒿等植物,在局部地区还会发现数量稀少的乔疏木,主要有鬼箭锦鸡儿、黄委陵菜等。
乌鞘岭隧道涌水段Ⅵ级围岩里程为YK2390+220~YK2389+890 和ZK2389+940~ZK2390+240 ,通过F4断层及其影响带(详见图2.1)。该断层是乌鞘岭断褶皱带的南缘断裂,地表摆动线度较大,断层明显控制了第四系地貌,测绘范围内地表均被第四系堆积层覆盖,沿断裂见断层泉水溢出,是一条早~中更新世断裂,乌鞘岭隧道洞身约在马莲台公路里程YK2389+900~YK2390+100附近呈交80°夹角穿过了该挤压破碎带。断层走向85°~120°,倾向55°~70°,断层破碎带宽150~500m。
图2.1 乌鞘岭隧道围岩地质纵断面图
3、乌鞘岭隧道涌水原因分析
隧道在掘进过程中,遇到围岩结构比较松散或者破碎,再加上开挖方式不合理,支护结构闭合不及时,极有可能发生塌方,常会遇到的危险结构有:岩体松散段、软弱夹层段、断层破碎段等,如果软弱破碎围岩中富含大量地下水,或者围岩裂隙非常通透,与隧道上部地表水或地下暗河相连通,则在隧道开挖时,地下水或地表水会通过裂隙突然涌进隧道。隧道在掘进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最终导致隧道周边围岩及掌子面坍塌或发生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从工程地质方面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包括:隧道周边围岩的性质、岩石的构造、地应力、地表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运移规律等,在隧道开挖时,以上诸多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隧道围岩失去稳定性,发生坍塌或涌水。
隧道断层带发生涌水的原因与隧道开挖区的水文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隧道周边的水源补给条件、周边围岩的存储条件、断层裂隙之间的联通条件等。
4、结语
(1)乌鞘岭隧道在通过F4断层后,掌子面涌水量突然猛增至6000m3/d左右,有时甚至达到8000m3/d,涌水常发生在掌子面靠近拱腰处,出现突然,涌水量大,持续时间长,常带动散碎围岩倾泻而出,形成泥石流现象。
(2)隧道断层带涌水与隧道开挖区的水文地质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分析,乌鞘岭隧道断层带发生涌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补给水源
乌鞘岭隧道周边无小溪、河流、湖泊、池沼等水源,地下也无暗河存在,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隧道所在区域虽然气候干燥、降雨较少,年平均降雨量仅为400mm左右,但是,涌水塌方段刚好位于山体低洼地带,形成很大的汇水区,降雨及远山地表水均可汇集于此。
②存储条件
断层段岩体受反复地质运动的影响,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受两边岩体挤压和多次竖向拉伸作用影响,岩石破碎,透水能力强断,裂隙空间大,地下水在该区域运移通畅,储存空间广泛。
③连通条件
隧道涌水段山体中断层带及其影响带内劈理、揉皱等次级构造较发育,透水性强,且山体内这些断层、相互交接,部分互通向上延伸于地表,向地下延伸极远,深于隧洞所在部位,形成隧道与地表水之间连通的通道,使地下涌水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参 考 文 献
[1] 毛正君、杨晓华、王晓钟.2012.乌鞘岭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措施[J].水土保持研究.19(1)202~205
[2] 蒋树屏.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的现状及展望[J].国际隧道研讨会暨公路.第Z1期
[3] 王伟、苗德海.高水压富水山岭隧道设计浅谈及工程实例[J].现代隧道技术.第05期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管理;防治方法
一、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平台的应用
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可以采集具有时效性、可靠性的环境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最大化的为环境监测与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其是应用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讯、数据库等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数字化环境监控体系。(1)数据传输方式。数据的传输一般是采用通讯公司的GPRS方式来实现的,该传输方式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运营费的低廉性的前提下,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2)数据传输特点。数据传输具有实时性强;可对监控点仪器进行远程控制、建设成本低;监控范围广、良好的扩展性;系统传输容量大;数据效率高等特点。(3)污染源监控平台的功能。监测项目类别的界面,实现废水监测、废气监测项目的归类管理;监测类别是对监测项目的一个具体诠释,对污染物和污染物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达到监测数据的要求;权限管理设置是完成对用户访问数据的授权
二.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的管理
1、视频监控系统.目的是对重点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状态,检测仪器工作状态等情况的图像监视,对图像数据进行存储,同时将视频信息传输到地市监控中心及省监控中心。系统由摄像机、DVR(视频服务器)等设备,主要完成图像采集、编码和传输等工作。视频监控设备的功能要求。远程视频监控设备需长时间运行,处理数据量大,因此要求设备稳定性好,运行速度快,达到实时监控效果,需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为方便远程视频监控,前端的各种设备如:视频参数、支持的解码器协议要求、录像控制、报警功能等应实施统一管理。
2、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环境保护部颁布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旨在落实污染减排指标,强化监测和考核体系能力建设工作,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国所有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治污设施,均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并要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加强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
3、移动车载应急视频监控。(1)移动环境检测车。在环保部门制定的车辆上进行改装,配置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远端站、350M警用无线集群系统、处理系统等辅助设备,是应急指挥系统的远端移动信息采集平台。(2)5.8G扩频数字微波系统。无需频率申请,系统可靠性高,传输能力强,安装使用灵活方便。(3)监控中心站显示系统。(4)广播系统。在应急通信车上完成现场的宣传广播和喊话。
4、工况在线监控系统。此系统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污染治理实行全天候监控,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进行有效地定量控制,同时弥补视频监控由于夜晚光线不好的难以取证的不足,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该系统由传感器系统、采集系统、信号分配系统、存储系统、传输系统、中心数据系统平台组成。用户根据需要对现场设备进行配置,对检测频次、通讯延迟、报警参数、通讯参数等各种参数进行设定,并在中心系统平台上显示及控制。
5、其他措施.对于一些不具备条件实施在线监测管理的污染源,比如,小型企业,农业,固废等,我们通过污染源调查、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控制来完善污染源管理。其中污染源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掌握污染源的变化趋势和污染物消长规律,结合环境质量监测可以监测量变化趋势,同时采取相应对策,减少和控制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通过污染源调查,可以找出一个区域或一个工厂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资源、能源及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为企业技术改造、污染治理、综合利用、加强管理指出方向;为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指出防治什么污染物,在哪防治;为区域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研提供依据。污染源调查是污染综合防治的基础工作。
6、监控方面的日常工作.监控日常工作主要包括:企业前端情况的掌握、自动监测数据的处理、自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环保相关业务的支持等等。(1)企业前端情况主要包括:装机容量,机组情况、机组运行负荷、发电量、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治污工艺、排放口基本情况、设备检修等等。(2)自动监测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掉线处理,数据异常处理、数据超标处理。(3)自动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联网情况统计、数据传输情况统计、超标分析,总量分析、异常情况分析等。(4)环保相关业务支持包括:环境监察部门、污染控制部门、环境检测部门等提供相关的业务支持数据。
三、环境污染源的防治方法
环境污染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大气污染源.(2)水污染源状况.(3)固体废物污染源.(4)种植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5)畜牧养殖业污染源对环境的影响等等。以下就主要防治方法进行分析:
1、针对水体污染的防治。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尽快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战略转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综合治理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高度重视污水再生利用。同步规划和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实现由单一的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向污水综合利用转变。
2、大气防治方法.(1)加强大气监测,大众媒体监督;(2)促使企业进行工业改造,加大环保投资;(3)控制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4)选好树种,搞好卫生防护林的营造与管护。
3、固体废物的防治方法。(1)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名环境保护意识;(2)逐步推进固体废弃物排放收费制度;(3)实行工业企业固体废弃物排放许可证制度;(4)积极推行ISO14000生命周期思想。
4、土壤种植业的治理方法。(1)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2)积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普及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4)积极回收农膜,大力推广新型可降解农膜;(5)依靠科学技术,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5、畜牧业污染治理方法。(1)合理加工日粮,在饲料中减少使用含硫矿物质如硫酸铜和硫酸铁,可降低含硫臭气;(2)添加酶制剂,消除相应的抗营养因子,补充动物的内源酶,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排泄物;(3)粪便能源化和肥料化,畜禽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填充原料,经发酵后的残渣返田增加肥力,改良土壤,防止土地板结,减少化肥的用量。
结束语
当前污染源污染日益加剧,通过环境保护部门颁布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源污染,但是仍然需要相关人员继续探讨污染源的监控及其防治方法。通过合理利用在线监控系统管理模式和自动监控管理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Z].2008
关键词:纺织品;石墨炉;重金属;铅
1 引言
现代的服装款式越来越多样化,大量的助剂及染料被应用,随之带来的有害物质也越来越多,纺织品中重金属残留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关注。纺织品中残留的铅元素可能被人体皮肤吸收而损伤人的中枢神经、肾及免疫系统,具有潜在致癌性。为此,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国际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OEKO-Tex® Standard 100―2010[1] 以及我国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GB/T 18885―2009[2]对纺织品中可能对人体健康引起伤害的可萃取铅进行了同样严格的限量,规定直接接触皮肤与非直接接触皮肤的限量为1.0 mg/kg。
本试验通过对工作条件及升温程序进行优化,提高标准方法的检出限,并通过对精密度与回收率进行评估,建立了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纺织品中可萃取重金属Pb的方法,测试结果满意。
2 试验部分
2.1 仪器
日立Z-5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热解涂层石墨管;Pb空心阴极灯(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锥形瓶(250 mL);量筒(100 mL);DHZ-CA大容量恒温振荡器;pH计(pH510);超声仪。
试验中使用的所有玻璃器皿均浸泡于硝酸(1+5)中24 h,超纯水洗净,晾干。
2.2 试剂
超纯水(电阻率在18.25 MΩ・cm以上);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生物试剂);氯化钠NaCl(分析纯);磷酸二氢钠二水化物NaH2PO4・2H2O(分析纯);氢氧化钠NaOH(分析纯);人造酸性汗液:将0.50 g L-组氨酸盐酸盐一水合物,5.0 g氯化钠,2.2g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溶解于1000 mL超纯水中,用浓度为0.1 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其pH值,直至其pH=5.5;铅标准储备溶液(购自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1000mg/L;铅标准使用液:50 µg/L。
2.3 试验方法
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剪碎至5 mm×5 mm,混匀,称取样品4 g(精确至0.01 g)于250 mL锥形瓶中,准确加入现配人造酸性汗液80 mL,让纤维充分湿润,放入(37±2)℃恒温气浴振荡器中振荡1 h,1 h后立即取出样品过滤,作为待测溶液。按照上述方法,不加样品进行空白试验[3]。
3 结果与讨论
3.1 灰化温度的选择
取50 µg/L的铅标准使用液为试验样品,改变灰化温度,固定其他条件,考察灰化温度对Pb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1。由图1可知,当温度从400℃上升到600℃时,Pb的吸光度升高,当温度继续上升时,吸光度反而下降。最佳灰化温度是在保证样品中的基体和其他被测元素不损失的情况下,尽可能高的温度,以去除其他杂质。因此本试验灰化温度优化选择为600℃。
3.2 原子化温度的选择
取50 µg/L的铅标准使用液为试验样品,改变原子化温度,固定其他条件,考察原子化温度对Pb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当原子化温度达到1600℃~2000℃时,原子化的效率较低,对复杂样品未完全原子化;当原子化温度超过2100℃时,吸光度降低,样品可能有所损失。原子化理想温度是原子吸收最大吸光度时的最低温度,温度升高,会影响石墨管使用寿命。本次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子化温度为2100℃。
3.3 净化温度的选择
以高于原子化温度100℃~200℃,保持时间在4 s左右,以挥发掉石墨管中可能残留有的样品残渣。本试验设置温度为2300℃,保持时间4 s,将前一个样品的残留物吹扫干净。
3.4 灯电流的选择
灯电流的大小可直接影响测定时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取50 µg/L的铅标准使用液为试验样品,在商家允许可使用的电流范围改变灯电流的大小,固定其他条件,考察灯电流对Pb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见图3。由图3可知,当灯电流增大时,吸光度降低,因此选择最佳灯电流为6.0 mA。
3.5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萃取汗液基体成分复杂,盐分含量高达0.72%以上,最主要的盐分为NaCl基体,测铅时加入基体改进剂,可以降低铅的原子化温度,提高原子化效率,提高测定的灵敏度。故本试验选择标准推荐的1%NH4PO4+0.06%Mg(NO3)2和0.1%Pd+0.06%Mg(NO3)2为基体改进剂进行比较。取50 µg/L的铅标准使用液为试验样品,各加入10 µg/L基体改进剂,考察基体改进剂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1%NH4PO4+0.06%Mg(NO3)2为基体改进剂可使铅的吸光度值增加,提高铅测试的灵敏度。
3.6 标准曲线的建立
以50 µg/L的标准使用液为母液,设置6个梯度点为0.00 µg/L、10.00 µg/L、20.00 µg/L、30.00 µg/L、40.00µg/L、50.00 µg/L,由仪器计算得出回归曲线方程为:A=0.0092CPb+0.01404,其中A为吸光度,CPb为浓度(µg/L)线性系数为0.9994,线性关系良好。
3.7 方法的回收率
在样品中分别加入0.8 mL的1 µg/L和2 mL的1 µg/L的铅标准溶液,实际加入量分别为10.00 µg/L和25.00 µg/L,同时做空白加标试验。回收率范围83.00 %~99.27 %,见表3。
3.8 方法的检出限
按试验条件,对空白的人造汗液进行10次的测试,计算方法检出限及其相对标准偏差,数据见表4。
3.9 重现性
3.9.1 空白重现性
分别测10次的空白样,得出数据见表4。经优化后,仪器重现性可达到较高的准确性与较好的精密度,可以满足纺织品中游离铅含量的测定。
3.9.2 样品重现性
分别重复测10次样品,得出数据见表5。
由表5表明,经过以上仪器条件测得的样品的RSD为3.02%,说明本方法试验的重现性良好。
4 结论
纺织品中的游离重金属测定时,仪器的灵敏度直接影响测定的结果,选择灰化温度600℃和原子化温度为2100℃,净化温度选择2300℃,灯电流控制在6 mA左右,可以很好地提高仪器的灵敏度,仪器的检出限为1.04µg/L,可以满足平时的试验要求。
参考文献:
[1] Oeko-Tex® Standard 100/200 2010 [S].
[2] GB/T 18885―2009 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 [S].
关键词:安全投入;铁路运输部门;经济指标
在神华集团公司2009年上半年经济分析会上,张喜武董事长对集团公司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逆势图强、生产经营主要指标实现双过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等一系列骄人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结合包神铁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瞻望,作为一名经营管理者,基于对于这四句话、八个字的理解,我想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与同仁们探索与交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略成为一个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成为对企业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张董事长在谈到战略出问题而导致破产的例子,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到战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
对于包神铁路系统而言,运输安全运营的作用及功能在理念和认识上需要有新的转变和定位,完全有理由和必要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安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强调社会效益、社会伦理、人类情感和生命价值,同时需要重视安全生产的经济意义和生产力功能。不仅要把安全运输作为铁路运输业的基本要求,也需要重视以安全运营促进铁路运输经济效益的作用,提高安全生产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重要目标。然而,铁路运输部门的安全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资源保证铁路运营的最大安全,同时又不失经济效益,安全和经济发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安全能否带来经济效益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急于探讨的问题。
一、铁路事故经济损失概念
(一)铁路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和或经济损失,属非计划性的意外事件,对国计民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一定义的内容阐述了铁路事故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人员伤害和或经济上的损失铁路事故是一种非计划性的事件。
(二)铁路事故损失指铁路交通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物质或财产的损坏、时间的损失、环境的破坏。
(三)铁路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指由铁路事故造成的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估价的损失。如铁路货物运输事故导致的资源、设备、材料、产品等物质或财产的损失。
(四)铁路事故间接经济损失指与铁路事故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估价的损失。如铁路事故导致的处理费用、赔偿费、劳动时间损失、运输中断等铁路事故非当时的间接经济损失。
(五)铁路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指由铁路事故所造成的当时的、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铁路事故导致的人的生命与健康的丧失、环境的毁坏等无直接价值只能间接定价的损失。
(六)铁路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指与铁路事故间接相联系的、不能用货币直接定价的损失。如铁路事故导致的工效影响、声誉损失、社会安定影响等。
(七)铁路事故直接损失指与铁路事故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定价的损失。包括铁路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和铁路事故直接非经济损失。
(八)铁路事故间接损失指与铁路事故间接相联系的、能用货币直接或间接定价的损失。包括铁路事故间接经济损失和铁路事故间接非经济损失。
二、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建立
为了系统地研究铁路运营安全的经济效益及其规律,科学地评价铁路运营安全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建立一批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效益的指标,以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的各个方面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全过程。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是由各种与铁路运营安全因素相关的经济特征指标构成的,它是一系列反映铁路运营安全任务、运营安全状态、行车安全效果等许多铁路运营安全经济质量和数量的指标总和。它们对铁路运营安全运营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的规定,并且包含有反映安全运输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一)建立原则
安全经济系统是一复杂的系统,用统计的手段是认识安全经济系统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铁路事故伤亡、事故损失、安全投入及消耗等数量状况的统计,可以为研究和分析铁路运营安全问题、为认识事故发生规律提供客观基础的数据,从而为铁路安全生产的合理、科学决策提供可行的保证。
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统计的基础要求确立或定义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的指标。总的来说,安全经济指标体系是由各种与安全因素相关的经济特征指标构成的,它必须是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安全的人物、安全的状态、安全的效果等许多安全经济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指标总和。它们应能对安全活动既有质的规定,又有量的规定,并且包含有反映安全活动与经济活动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建立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②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必须符合实用性和可靠性原则。③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不仅应包括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系统的宏观特征反映铁路行业、部门以至全国的综合安全经济特性,又能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经济的微观特性站段、部门的安全经济特性。④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安全经济效益的特征。⑤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应是铁路企业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⑥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体系的结构应从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活动规律的要求出发,指标的性质应能反映安全活动的目标、任务和要求。⑦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应既适应于计划,也适用于统计,即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指标包括计划指标体系,也包括统计指标体系。
(二)铁路行业安全投入产出指标
铁路运营安全投入产出指标是一系列反映铁路部门在安全问题上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指标,通过这一系列指标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铁路运营安全投入与安全产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1.铁路运营安全投入指标
铁路运营安全投入是指铁路运输部门用于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安全投入包括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个人防护用品投入、职业病预防费用等。具体的有以下一些指标能反映安全投入,它们是
(1)安技人员配备率指铁路运营安全专职人员占铁路部门职工总人数的比例,反映活劳动的消耗,可用于考察铁路运输业安技人员配备情况。
(2)铁路生产总值安措投资指数指安措费投资占铁路运输业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安措投资的水平,是铁路运输业负担安全的指标之一。
(3)铁路运营安全投资增长率指后一时期铁路运营安全投资的增量与前一时期铁路运营安全投资量的比值,反映铁路运营安全投资的增减变化状况。
(4)铁路安措投资增长率指后一时期铁路安措投资的增量与前一时期铁路安措投资量的比值,反映铁路安措投资的增减变化状况。
(5)人均安全措施费指铁路运输行业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安措投资量,反映了铁路运输业的人均安措负担或消耗量。
(6)人均劳动防护用品费指铁路运输行业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劳动防护用品费,反映了铁路运输业的人年均劳保用品费负担或消耗量。
(7)人均职业病诊治费指铁路运输行业每一职工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的人均职业病诊治费,反映了铁路运输业的人年均职业病诊治的负担或消耗量。
(8)铁路运营安全资金投入指的是铁路运输业投入在安全上的资本要素,计算时可采用固定资产原值或固定资产净值流动资金年平均余额计算。
(9)铁路运营安全劳动量投入指的是铁路运输业在安全上投入的活劳动总和,计算时可采用铁路部门在安全问题上投入的总工时或总职工人数计算。
2.铁路运营安全产出指标
(1)安全产出指铁路运输业通过安全投入所产生的成果或效益。
(2)减损是指铁路运输安全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从而减轻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功能,由于意外事故的减少,人们的生命与健康损害和物质财产损失得以减少。
3.铁路运营安全投入产出指标
(1)铁路运营安全运营投入产出比指的是一定时期内一定的安全投入和由于此项投入而带来的产出之比。
(2)铁路运营安全投入效果系数表示为了获得铁路系统内的安全产出需要在第类别安全生产上的投入。
(三)铁路行业运营安全效益指标
铁路运营安全效益指的是铁路系统在各个环节中的安全投入与其所取得的效益之间的比较。毫无疑问,安全运营能为铁路运输业带来效益(包括是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但是安全生产的效益到底有多少,我们却缺乏定量的计算依据。铁路运营安全效益指标是一系列反映铁路运营安全生产效益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定性、定量地考核铁路运输业的安全生产效益。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铁路运营安全效益指标。
l.铁路运营安全的经济效益:指铁路部门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运营条件,在车辆维修和行车组织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及人员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2.铁路运营安全的非经济效益:指铁路运营安全的社会效益,它是指铁路运营安全运营条件的实现,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有序进行、对家庭或个人的幸福所起的积极作用。
3.铁路运营安全边际效益:铁路运营安全边际效益指当铁路系统对安全投入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总安全效益的增加量。
4.铁路事故伤亡减少率:指后一时期铁路事故伤亡减少量与前一时期铁路事故伤亡量的比值,反映铁路事故伤亡的增减变化状况。
三、铁路运营安全成本的构成分析
安全投资即是安全成本的投入,而安全成本是与安全有关的费用总和,即安全成本是为保证安全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和因安全问题而产生的一切损失费用的总和。铁路运输部门的安全成本产生于整个运营的全过程,涉及到运营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有的产生于技术设计、经营、管理等过程有的产生于生产、运营过程。因此安全成本与安全决策、安全管理与运营组织、安全设计、安全保证措施等方面有关,它是铁路运输产品的一种附加性成本。铁路运营安全成本的构成由保证性安全成本和损失性安全成本构成。
(一)保证性安全成本
保证性安全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铁路运营安全水平而支出的费用,包括安全工程费用和安全预防费用两部分。铁路运输所构筑的安全工程、安装安全设备、实施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安全监督以及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等,其作用就是确保铁路系统内安全作业和运营,提高铁路运输企业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铁路运输部门的经济效益。
1.铁路运营安全工程费用
安全工程费用是为构筑安装安全工程、设施以及购置安全监测设备、仪表等支出的费用。其经济目的就是为实现一定的铁路系统内安全作业水平而提供基础条件,其项目包括:(1)为构筑安全工程设施以及购置安全检测设备、仪表等支出的费用(包括材料费、工时费、设备费);(2)安全监测费(包括安全监测设备、仪器的维护维修费以及安检人员工资);(3)安全工程的设计费、评审;(4)安全工程、设施的维护维修费。
2.铁路运营安全预防费用
铁路运营安全预防费用是指运营安全工程的设施,进行安全管理和监督、安全培训和教育而支出的费用。其作用就是防止铁路系统内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安全预防费用主要项目有:(1)安全工程和设施的运营费;(2)安全奖;(3)安全培训教育费用;(4)安全情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储存费用;(5)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关资料、表格打印、宣传等费用。
(二)损失性安全成本
运输企业的特殊产品决定了运输企业必须最大程度地保证运输旅客、货物途中的安全性。运输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问题轻则影响全路的正常运营,重则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危及人生、财产安全,产生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列入成本时,则为损失性成本。铁路运输业损失性成本包括铁路内部损失和铁路系统外部损失两部分费用。
1.铁路运输业内部损失
铁路运输业内部损失指由于安全出现问题使铁路运输业内部引起的运行延误和安全事故本身造成的经济损失费用,主要项目包括:(1)全路范围内受到事故的影响所产生的延误损失费用;(2)安全事故本身造成的损失费用(如设备报废、材料报废、工程报废损失费用等);(3)恢复生产费用;(4)报废设备、工程等的处理费用:(5)安全事故处理、分析费用。
2.铁路运输业外部损失
铁路运输业外部损失是指因安全发生问题而造成的铁路系统外部的损失费用,主要项目包括:(1)人员伤亡的医疗费;(2)货物丢失、损坏赔偿费等。
四、铁路运营安全经济投资决策方法
企业如果不知道合理的安全投入,可能在安全方面的投入比理论上应该投入的多,多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定的浪费;也可能比理论上应该投入的钱少,少了可能就不能够保证所需要的安全水平。这就需要从理论及实践上了解企业合理的安全投入。
对铁路系统而言,运输安全的社会作用是多方面的,影响铁路运营安全投资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运输安全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社会平衡发展、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重要条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铁路系统的安全投资究竟应占该铁路总产值的多大比例才算合理?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看,衡量一个系统投资的比例是否合理,主要是以其有限的安全投资是否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依据,视其安全投资量是否有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应成为确定铁路系统安全投资量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安全投资的合理比例的确定,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一)系统预推法
是在预测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经过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并在进行系统的目标设计和分解的基础上,推测确定安全经费的合理投量。其步骤是:
1.预测确定企业经济增长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
2.在考虑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与经济效益和条件的前提下。推出安全发展总体目标,考察行业可用伤亡率、损失率、污染量等来反映,微观考察(设施、设备、项目等)可用安全性、可靠度、隐患率等来反映;
3.在实现安全总目标的前提下,分配给各部门或各子系统安全的分目标;
4.按各分目标的水平,测算未来所需的安全投入费用(安全成本);
5.累计各类(项)安全费用,求出安全所需投资总量。这种方法显然有很多具体的技术方法需要采用。如安全的定量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安全总目标的分配技术(不同部门的分目标水平)。各种安全目标的成本计算等。这种方法是比较科学和严密的,但目前其可操作性差,应用技术难度大。
(二)历史比较法
这种方法既是根据本地区、本行业或本部门的历史做法,选择比较成功和可取年份的方案作为未来安全投资的基本参考模式。在考虑未来的生产量、技术状况、人员素质状况、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并考虑货币实际价值变化的条件,对未来的安全投资量做出确切的定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精确性较差,但有应用简单的特点,因而是目前实际中经常应用的方法。
(三)评价指数法
这种方法的单因子评价指数表明单个安全投向对系统安全的影响程度,但不能获得各种安全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综合信息。综合评价指数能够反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系统的综合效应。在运用综合评价指数进行评价分析时,应先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再按指数大小划分等级,过程繁琐,评价指数选择不当还会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四)模糊综合评判法
此法能对多因素影响的模糊事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使综合评价中多类多层次的模糊性可科学化、定量化。需指出的是加权平均数的评价结果较最大隶属度法合理、全面。因最大隶属度法仅考虑了最大评判指标的贡献,舍去了其它评判指标提供的信息;另外当最大的评判指标不止一个时,用最大隶属度很难决定排序的结果。
(五)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其原理依据的是邓聚龙教授创建的灰色理论。基本思想是将评价指标原始观测数归一化得归一化数列后,将每个指标的最大值(数小成绩好取最小值)组成参考数列,待评单位各评价指标原始观测数的归一化值为比较数列,计算关联系数、关联度,以关联度值r的大小对待评价单位进行排序。
五、结束语
责任,是一种品德,一种态度,一种能力而且胜于能力。张喜武董事长在《讲话》中指出,要在全集团倡导一种责任文化,让每一位神华人树立‘神华兴亡,我的责任’这样一种新的理念,让每个神华员工都成为负责任的员工,让每个部门都成为负责任的部门,每个子、分公司都成为负责任的公司,共同来塑造“神华是负责任的企业”这样一个品牌。对于包神铁路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对于铁路的运营安全,我们更需要负起应有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艳.安全投资经济效果指标体系浅析[J].安全,2002.
[2]封雨,凌生弼.企业安全效益的量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