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的经济效应8篇

时间:2023-06-30 09:23: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的经济效应,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的经济效应

篇1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理论的历史脉络视角分析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依此探讨了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等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加剧供需矛盾并对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或者引发其他宏观经济问题;只有继续主动调节企业的收入分配,才能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关键词:企业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效应 经济均衡增长

问题的提出

斯密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述了“一只看不见的手”原理,认为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随后一百多年里,斯密所提出的理论经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微观经济理论。总体来说,微观经济理论是在最大化的假设条件下,通过边际分析和供需均衡分析,得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也能够决定合理的价格,即完美市场理论,如图1所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微观经济理论所推崇的完美市场受到人们的质疑。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经济理论,试图解释和摆脱经济危机,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针对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世界经济大萧条,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得有效需求不足,经济总是处于供过应求的状态,继而导致非充分的就业状态。因此,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有效需求水平,实现供需均衡,继而实现充分就业。面对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经济“滞胀”现象,有效需求理论变得束手无策,而各种新兴的学派及其理论则应运而生。供给主义学派认为,在总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下,增加社会的总需求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同比例上升,对经济的增长起不了作用。政府只有通过调控措施增加社会的总供给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并抑制通货膨胀。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实施“单一规则”,即根据国民收入的平均增长率制定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使得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同步增长,以保证价格稳定和高就业水平。还有其他各种经济理论如制度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也都独树一帜。总之,如图2所示,宏观经济理论是依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即AD-AS模型,通过政府对财政领域包括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等和货币领域包括货币供应、利率等的调控,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继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又尽量避免物价上涨造成通货膨胀。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政治经济理论。基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从所有制的角度阐述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机理和解决方法,提出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应改革生产关系以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可以看出,经济理论总是针对经济问题而存在和发展,它是经济理论基本的发展规律。图3揭示了主流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指引着世界经济不断前行,然而,经济问题依旧存在,各国周期性的经济问题以及伴随着的大量失业时有发生。美国次贷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中国巨额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等问题都有待解决。以往研究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问题的文献主要探讨收入分配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即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是否会阻碍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又是否会拉大收入分配差距,而很少探讨收入分配本身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围绕企业这一经济体中最为核心的主体及其收入分配这一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来解释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直接内在的联系,并依此探讨上述宏观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企业是一个宏观经济体最为核心的主体。一方面,企业是产品和劳务供给的主体;另一方面,企业是收入产生的主要来源。企业收入分配则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一方面,产品和劳务的供给由企业的投资生产来决定,继而由企业投资生产积极性来决定,最终由企业从所能得到的收入来决定,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社会的总供给;另一方面,收入决定了支付能力,这使得企业的收入分配决定了经济体中各个群体的支付能力,继而决定了各个群体的有效需求水平,最终决定了经济体的整体有效需求水平。企业的收入分配不仅关系到社会公平,更关系到经济效率,同时决定了总供给和有效需求,继而决定一个经济体能否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

在一个由许多企业所组成的宏观经济体中,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扣除投入成本后的部分会以一定的比例在企业和员工之间分配,员工以工资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企业以利润的形式获得他们所分配到的收入,一定的工资水平和利润水平对应了一定的收入分配比例。不同的收入分配比例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效应,使得整个宏观经济体处于不同的运行状态。收入分配比例过低会导致经济过剩,收入分配比例过高则会导致经济短缺。

(一)宏观经济中的生产过剩

自发状态下,生产资料由企业家提供,企业提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分配会由企业家来主导。对于员工来说,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就是该工资水平能够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需求,他们总是在这一工资水平上到能提供最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工作;对于企业家来说,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总是会使自己尽可能地分配更多的收入。两方面的博弈会使得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最终保持在能满足员工基本生活的水平上,这种工资水平就对应了一个很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在这一分配比例下,有效需求相对于供给而言会出现不足。一方面,企业家分配到了企业收入中的大部分,这会激励他们继续进行企业投资并扩大生产,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劳务。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给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企业家的收入也大幅增加,支付能力也相应大幅增加。但是,作为自然人,企业家的消费需求是有限的,他们在整个社会中也只占极少部分,这就使得企业家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其有限的消费需求上。另一方面,员工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他们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然而在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却始终只能得到满足自身基本生活水平的收入,因而支付能力也十分有限,这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所能提供的有效需求局限在了他们有限的支付能力上。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必然使得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对于不断增加的供给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过剩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问题,大量企业因产品销售困难导致生产难以持续,企业库存产品堆积如山,失业就会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因为缺乏支付能力而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二)宏观经济中的生产短缺

企业的收入分配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干预,使得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相对于自发状态下大幅提高,即企业家得到的收入大幅降低而员工得到的收入大幅提高,这可使得经济陷入短缺的困境。受外界因素的强制干预,如果企业家分配的收入大幅降低,企业家投资生产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打击,生产投资也会大幅缩减。一方面,企业家为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包括厂房、设备和资金,这些资本都包含着隐性成本即企业家原本可以用这些资本去进行其他投资而可以获得的收入。企业家用这些资本进行企业投资,无形之中就放弃了那部分原本可以获得的收入。另一方面,企业家从开创企业到经营企业,从产品的生产到产品的销售,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企业家还要为企业的投资承担风险。企业家投资的积极性并不是由实际收入决定的,而是由期望收入决定的,因为投资总会伴随风险,投资所能产生的实际收入投资前并不能确定,投资前所能确定的只是根据风险水平确定的期望收入。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大幅提高,那么企业家的期望收入将会大幅减少甚至可能为负,这样由期望收入决定的投资积极性就会极大地受到打击甚至失去投资动机,企业家会减少生产甚至退出生产,使得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大幅减少。而与此同时,员工由于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获得了较多的收入,支付能力也得到增强,加之他们在整个社会中占绝大多数,有着很旺盛的消费需求,这样就使得员工为整个社会提供了旺盛的有效需求。这样必然使得整个社会不断减少的供给相对于旺盛的有效需求而言出现不足,产生生产短缺的矛盾。这种矛盾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便会造成生产短缺的经济问题,企业不断缩减生产,整个社会的产品和劳务出现匮乏,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又有着较强的需求,并且也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可是却无法得到满足。

(三)经济常态与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自发状态下,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在生产过剩的状态下,过度刺激出口和金融创新能缓解生产过剩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它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从长期来看,它们也会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并使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的形式爆发出来或者引发其他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并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问题。表面上看,次贷危机是一场金融体系的危机,但实质上是美国房地产经济在过剩的状态下由过度金融创新而引发的经济危机,金融在整个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总是偏低,它决定了生产过剩是经济的常态,美国房地产经济亦是如此。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同时也是在利益的诱导下,一些金融机构推出了房地产次级贷款,给那些支付能力不足的人提供住房贷款,同时又帮助贷款银行将这些等级不高的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并衍生出更多资产,然后出售给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银行、基金、商业银行和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机构。这样,在金融的促进作用下,就形成了一条规模极其庞大的信用链条,而这一切又全建立在房地产经济这一薄弱的基本面上。短期内,次级贷款一方面能帮助没有支付能力的购房者购房,另一方面能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开发更多房产,这将很大程度上缓解房地产的供需矛盾,同时也促进房地产经济的繁荣以及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这些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然而,长期内,这只会使房地产经济过剩的矛盾进一步的积聚,并以一种破坏力更大、影响范围更广的危机形式爆发出来。贷款购房者不仅要归还本金,还要归还利息,这将使得他们原本就不足的支付能力更加脆弱,并使得房地产经济原本就不足的有效需求被进一步地削弱。同时,在次贷的拉动作用下,房地产开发商不断开发地产,这又进一步地加剧了原本就已过剩的供给状况。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供需矛盾不断积聚。由于以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证券形式存在的巨额财富遍布全球,美国房地产经济供需矛盾如果爆发,经济如果陷入危机,那么这些财富将随之缩水,这将造成全球财富的损失并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问题。积聚已久的危机最终被美联储连续多次调高利息变为现实。

中国长期以来都面临着内需不足的问题,为了缓解内需不足的状态保持经济增长会大力刺激出口;同时,产品和劳务在国内找不到销路,企业也会竭力争取出口。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出口会不断增长。由于内需不足,进口偏少。这造成了长期性的贸易顺差,给人民币带来了升值的压力。另外,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并考虑到结售汇制度,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增长。1994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516.2亿美元,而到了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已经持续增长到了8188.7亿美元,在2011年3月份则突破了3万亿美元。巨额的外汇规模使得资产缩水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构成外汇储备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那么以外汇储备形式存在的财富也将随之缩水,由于规模巨大,这种账面损失也会较大。经过出口的长期刺激,国内经济逐渐形成了出口型的增长模式,它进一步加剧了贸易失衡,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在出口型经济增长模式下,国内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经济的拉动,而一旦经济出现问题,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那么国内经济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依靠出口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容易受到汇率的影响。汇改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8.11左右,而到2011年底已经升值到6.33附近,升值幅度超过20%,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将通过影响出口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内经济的增长。

经济均衡增长的政策建议

根据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经济的运行状态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如图4所示,当经济处于均衡增长的状态中,既没有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出现经济过剩,又没有因为有效需求过剩而出现经济短缺,企业积极生产,经济稳定增长。令此时的收入分配比例为Mf,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低,小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不足,产生过剩的经济困境;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偏高,大于Mf,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将出现过剩,产生短缺的经济困境。

继续主动调节企业收入分配是实现经济均衡增长最根本的方式。自发状态下,企业收入比例总是偏低,经济自发地走向过剩。此时,可以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来改变经济过剩的状态。随着企业收入分配的提高,员工收入增加,支付能力也会增强,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增加,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可以顺利地找到销路。对于企业家而言,初始提高收入分配比例时,他们的收入会随之下降,然而随着整个社会有效需求的增加,企业销售产品和劳务所形成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企业家收入又会随之提高,这也将促进企业家进行投资生产。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的过剩状态逐渐得到扭转,同时又不会因为挫伤企业家投资积极性而造成产出的下降,从而实现经济由过剩状态向均衡状态的良性转移。如果收入分配比例的不断提高使其超过了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比例,经济就会陷入到短缺的困境中。一方面,员工的收入随着分配比例的提高而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也将随之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过剩状况的逐步缓解,企业家收入由企业整体收入提高而提高的部分已经无法再弥补由收入分配比例提高而降低的部分,企业家的收入最终会不断减少,投资生产的积极性也会不断受挫并因此而减少生产,企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会不断减少。两个方面共同的作用最终将使得经济出现短缺。此时,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就应该降低,使得经济回到均衡增长的状态之中。

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常态下,企业家提高自己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只能提高少数员工的支付能力,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显得微不足道,企业产品和劳务的销售难以增加,企业的整体收入难以提高,这样企业家的收入并不会因收入分配比例的提高而提高,最终导致企业家不会提高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因此,从企业家的角度而言,经济难以从生产过剩的困境中自发地摆脱出来。政府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部门,可以依据所掌握的宏观经济信息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状态,并根据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与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动调节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比例,对处于过剩或短缺中的经济施以与之状态相反的作用力,使得经济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同时又不至于陷入生产短缺的泥潭,最终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在此基础上,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金融创新和刺激出口在生产过剩状态下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摆脱生产过剩的困境,就可以化解房地产经济的供需矛盾,继而避免金融对供需矛盾的积聚作用,最终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宏观经济问题,继续提高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增加社会大多数成员的支付能力,继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就可以逐步改变贸易顺差的负面效应,减少巨额的外汇储备;从长期来看,就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继而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由出口型增长模式向内需型增长模式的良性转变,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并为提高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打好基础,最终实现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均衡增长。

参考文献

1.江小涓.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J].管理世界,2010(6)

2.齐美东,闫春英.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1(6)

3.郑秉文.20世纪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回眸[J].中国社会科学,2001(3)

4.刘福寿.金融危机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经济学动态,2010(9)

5.刘明远.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美国次贷危机[J].研究,2008(11)

6.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4

7.斯密,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8.凯恩斯,高鸿业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

篇2

【关键词】 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内部化; 效应

一、环境的外部性

长期以来,人们把环境看作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免费提供各种资源的“仓库”和可以无限接纳污染的“垃圾桶”。在工业化大生产和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各种污染物的排放远远超过了自然的净化能力;各种“公害”层出不穷,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数据显示,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严重污染,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据国内外专家和有关机构测算,我国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13%。造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众多,但环境的外部性却是重要因素之一。环境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外部性,环境资源被企业过度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环境资源的耗费没有计入企业成本。企业生产消耗了自然资源,污染了环境,但由于环境是公共资源,企业却没有付费或者只支付了很小一部分,大量的资源耗费由社会来承担。只有将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将环境资源的损害纳入企业成本核算,才能准确地反映企业运营的总成本,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二、环境成本的概念及内容

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根据企业环境成本的内容,环境成本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环境保护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是为了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对自然环境有破坏性的废气、废液、废料的产生而执行的作业所产生的成本。例如为降低和消除污染而改进流程和产品设计等发生的成本。

(二)环境检测成本

环境检测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等对企业的产品、流程或其他作业进行检测所发生的成本。

(三)环境内部失败成本

环境内部失败成本是为消除和治理企业已经产生但尚未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所产生的成本。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企业生产经营中已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对外排放,降低排放的污染水平,使其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四)环境外部失败成本

环境外部失败成本是指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或废弃物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成本。按是否支付,外部失败成本分为企业已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和尚未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已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指企业已经支付的由于排放污染物或废弃物而产生的成本。未支付的外部失败成本又叫社会成本,是指由于企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但是却由企业以外的机构或人员支付的成本。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仅包括用于产品生产制造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忽视了企业理应负担的环境资源成本。对于生产中耗费的水和空气等自然资源仅记录其采掘和使用成本,没有考虑企业对环境污染以后产生的成本。因此,企业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成本核算应该遵循污染者付费的原则,不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其生产或消费造成了环境损失,就要负担这部分成本,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评估并将其内化到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成本中,从而体现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性。具体地说,环境成本内部化正是针对环境外部性的特点,将破坏环境的外部成本内化到与此相关的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身上,由使用环境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主体来承担。环境成本一旦内部化后,企业在进行生产决策时就会将环境成本考虑进去,从而将企业的行为调节为社会最优的生产和消费组合,由此,环境外部性得以消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四、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价值分析

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是由于私人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将私人成本转化到其自身的生产成本中去,即使私人成本内部化。一般情况下,社会成本远大于私人成本,因此将私人成本内部化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最优的选择。下面,分三种情况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价值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环境成本外部化

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对生产型企业来讲,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设为C生,在环境成本外部化时,企业不治理排放的污染,将会给社会造成危害,由此产生社会成本,设为C社。假设企业生产的产量为Q,产品价格为P,此时企业的盈利为R0,则R0=PQ-C生,在该种情况下,企业对社会的价值贡献V0=R0-C社=PQ-C生-C社

第二种情况:环境成本内部化(假定企业的产量及价格保持不变)

如果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即企业要负担治理对外污染的成本,则企业的成本就由生产成本和治理污染的成本构成,设治污成本为C污。在该种情况下,假设企业的盈利为R1,则R1=PQ-C生-C污,由于企业对污染进行了治理,企业的生产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即C社=0。此时该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价值V1=R1=PQ-C生-C污。比较环境成本外部化和环境成本内部化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的盈利及企业对社会贡献的价值:

R0-R1=(PQ-C生)-(PQ-C生-

C污)=C污

V0-V1=(PQ-C生-C社)-(PQ-C生-C污)=C污-C社

篇3

关键词:品牌效应;烟草企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1

烟草行业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不仅要在制度建设方面狠抓也要强化内部的管理手段。本文要运用产业经济学和文化管理方面的理论对其进行阐述,在新经济品牌效应下必须要认识到烟草行业中的正面效益和负面效益的双重效应。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率来确保自身的品牌效应可以得到最大的发挥,重点发挥正面效应使烟草行业的经济发展提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面。

一、烟草企业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和负面相应

烟草行业一直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就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烟草业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很大的贡献。烟草业的利润空间很大,堪称为政府的聚宝盆。烟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税率的提高就增加了税收,在《国富论》里有这样一句话来评论烟草在经济中的地位;有了烟草税收就可以减少穷人的税收,生活的更好更加廉价的工作以此来增加税收的总量。政府采取了对烟草消费进行重税,世界性的控烟运动日益高涨很多国家销售税收率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在那么经济落后的地方种植烟叶给他们带来经济收入,我国每年有百分之六十的烟叶产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在烟农家庭总收入中占到百分之八十,可以增加了地方税收也是一种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在这些地方的烟草工业在两千零八年的税利五百七十七亿元,目前更是客观。所以烟草行业的发展对于地方和政府来说都是起着重要支撑作用的。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家从事生产经营的工商企业,这里直接的从业人员就达到五十万人。再加上烟草生产等环节的从业人员就高达两百万人,足以见得烟草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人们的生活和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烟草行业也有负面的效应例如人们吸烟会危害身体的健康,就会有很多疾病产生这就增加了医疗的成本。我国每年就有一百万多人死于和烟草相关的疾病,而且还增加两亿因为二手烟的吸入的受害者。烟草消费产生的损失主要是因吸烟而导致的死亡会让烟草生产者不能安心的工作,员工可能会旷工导致直接的经济损失,生产力也会下降,使经济收益下降。引起外部性损失政府要进行赔偿和补助等,制造烟的过程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环境的危害。这些都是烟草行业在现实中的正面和负面的效应应该正确认识它们。

二、烟草企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争取不断完善行业体制机制。行业30年的发展历程不断证明,只有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行业发展才能更加顺利。通过努力实践,烟草行业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传统工业企业向现代公司的转变,实现了行业要素集约和转型升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加迫切需要在专卖体制前提下,走出一条专卖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道路。

做好共同发展的文章,要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着力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抓好综合配套,积级统筹行业商业与工业、产品与消费者、企业与员工间的平衡关系,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更好因素汇聚形成促进行业发展的合力。发挥优势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对弱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合理调整利益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统筹行业与外部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与广大烟农、卷烟零售客户的平等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关系,促进烟农与零售客户收益不断增长,让全国130多万户烟农、500多万户零售客户和行业的全体员工都能分享行业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形成“平等互利、互为支撑、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高度重视和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山区烟草事业发展,做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共同发展。在发展国际市场上,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强化国内市场“后台”支持国际市场“前台”,加强卷烟一般贸易管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深化与跨国企业的合作,加快推进境外烟叶采购实体化运作,实现国际并购和实体资本运作,形成国内市场为保障、国际市场为引领的发展格局,不断提高烟草的整体竞争力。

打造有效的品牌文化。对于信息化的当代培养出烟草行业的品牌是烟草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打造属于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对于企业和国家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中国烟草行业中的现展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落后的发展模式。信息化的作用贯穿在烟草行业的生产、物流、营销和收购等方方面面,打造“大品牌,大市场”。不可忽视烟行业的品牌效应,对于很多产品都是这样的,只有在人们心中确立了中心地位就占领了整个市场,这些对于烟草业的发展是一种隐形的财富。建立一个现代企业文化是烟草行业的一种价值理念,伴随烟草企业经济的发展和确立在每一个成员的头脑中都有一种精神和思想观念这就是烟草行业的精神文化。所以我们要加大各个方面对于烟草文化、品牌等方面监管和管理做到真正让烟草业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方法才是烟草行业发展的问题,全行业都要站在行业长远发展和战略高度,全面理解行业改革发展“新目标”,“努力建设更加规范、更富效率的中国烟草”;正确把握行业改革发展“新定位”,“把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烟农和零售客户收入增长、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作为重要责任”,知行合一,树立行业负责的社会形象;充分认识行业改革发展“新任务”,力求“行业改革要有新突破、技术创新要有新进步、管理监督要有新目标、队伍建设要有新要求“,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宏贵,徐彤.关于烟草企业实施和推进战略管理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03):123-124

篇4

【关键词】 网络经济;技术联盟;技术创新

一、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以信息化为最大特点的网络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改变了市场竞争的环境,使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企业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再是面对面的、单一的交流,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实现高效、互动式的交流。企业获取、处理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网络经济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产品更新速度和技术创新的速度加快,企业需要更加复杂的知识结构来应对创新的需要。技术创新的风险加大,资源投入的风险也加大,企业为了共担风险,合作解决技术知识的匹配问题,往往采取合作技术创新的模式来适应动态发展的竞争环境。由此,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而受到广泛关注。

实践证明:技术联盟“确实使成员能够分担生产前研究和标准设定的高成本,分散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的风险,大大缩短技术创新的时间,实现了把稀缺的资源集中于提高联盟成员竞争力的努力上。”在传统经济时代,技术联盟也是存在的,网络化战略下的技术联盟是企业合作战略的深化。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面对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的压力,市场竞争不再是终端产品的竞争,而是核心竞争能力之间的竞争。企业联盟将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来实现联盟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在企业内外部进行网络建设,关注创造价值的联盟企业间关系,并把这种关系作为企业战略的主要出发点。

二、企业基于古诺模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比较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通过建立古诺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企业在不同经济形势下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的成本、产量和利润,从而验证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的创新效应。为了构建模型的需要,本文利用了谭峰的研究成果来解决问题。假设前提:(1)为了研究方便,本文简化为两个企业进行博弈,同时不考虑企业间生产产品的替代性;(2)p为产品价格,qi为企业i的产量,a为需求函数的参数(a>0);(3)企业的单位成本为c,且0

(二)比较分析

本文考虑两阶段即研发阶段和产出阶段的过程,在研发阶段企业可以选择自主创新或是结成技术创新联盟。首先采用逆向分析求出产出阶段的均衡结果。

产出阶段:企业的利润πi=pqi- ciqi-Ii =(a-qi-qj)qi-(c-xi-βxj) qi-1/2bxi2

qi=1/2(a- qj-c+ xi+βxj) (3.1)

对应的,得到

qj=1/2(a- qi-c+ xj+βxi) (3.2)

联立公式(3.1)(3.2)求解:

qi=1/3a-c+(2β-1) xj+(2-β) xi(3.3)

qj=1/3a-c+(2-β) xj+(2β-1) xi(3.4)

将(3.3)(3.4)代人πi中,可得:

πi=1/9a-c+(2β-1) xj+(2-β) xi2-1/2bxi2

研发阶段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企业在传统经济条件下自主创新,第二种是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结为技术联盟。

第一种情况:企业在传统经济中,假设β=0,即为企业可以完全保护自己的技术秘密,防止溢出效应的产生,此时企业间的信息不共享。

由πi=1/9a-c+(2β-1)xj+(2-β)xi2-1/2bxi2

得到xi=4/(8-9b)*(xj-a+c)

对应的,得到xj=4/(8-9b)*(xi-a+c)

考虑到企业的对称性,可以得出下列均衡结果:

xz=4(a-c)/(9b-4),此时有Xz=xz

qz=3b(a-c)/(9b-4),πz=(9b2-8b)(a-c)2/(9b-4)2

第二种情况:企业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技术联盟,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技术溢出的程度,为了简化计算得出较为明显的结果这里假设β=1,即企业间的技术溢出达到了最大值1。由于企业i和企业j是对称的,此时两企业共同决定xij=xjj,

企业的利润为πj=1/9(a-c+(2β-1)xj+(2-β) xi2-1/2bxi2

令dπi j/dxij=0,dπj j/dxjj=0,得出均衡的结果:

Xj=8(a-c)/ (9b-8),qj= 3b(a-c)/ (9b-8),πj=b(a-c)2/(9b-8),

根据求出的均衡结果,当β=0和β=1时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比较:

Xz= xz< Xj, qz< qj,πz

由此,可以得出比较分析的结论:(1)在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时的成本降低幅度小于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结成技术联盟的成本降低幅度。技术联盟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企业间可以协调研发投资,优势互补,同时由于技术共享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避免重复研发。(2)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联盟可以提高产品产量,降低产品价格,可以提高消费者剩余和厂商剩余,为总社会福利的提高做出贡献。(3)在利润方面,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技术联盟的均衡利润大于传统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创新的均衡利润,这样就能够激励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企业间信息的交互共享结成技术联盟来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

三、网络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冲击

1.企业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具体表现为消费者需求和替代效应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强。在网络经济环境中,消费者对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增长,这对企业的响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其次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的主要要素投入,由于这种生产要素的共享性和再生性,使得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专业知识具有可模仿性和可替代性。

2.企业面临更加复杂的技术环境。首先技术生命周期和研究开发周期的不确定性加强。新兴的科技革命带动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有技术和产品遭到迅速淘汰,技术的生命周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中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很难准确预测出新兴技术的研发周期。

3.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竞争环境,网络的出现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全球企业处于同一个信息网中,这表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四、网络经济条件下建立企业技术联盟的效应分析

1.加强对国外大公司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取。在网络经济环境中,信息的流动与扩散大大加强,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为技术联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国外大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加快了技术扩散的进程,通过合作研发强化了知识和技术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国外大公司建立技术联盟,能吸取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中国企业研发管理水平的提高,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将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创新体制。

2.改善中小企业联盟的竞争形势。传统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因资源投入、规模经济等原因受到了限制。在全球化信息网络的背景下,无论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处于同一个交易平台之上,打破了原有的限制,使企业面临同样的机遇,可以平等地接收相关技术和交易信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了解最先进的技术趋势。

3.进一步提高联盟组织的竞争力。网络经济的创新性意味着网络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弱化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力,防止新竞争者的进入。技术联盟中的企业可以通过优势互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不同企业的技术优势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当联盟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联盟就可以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来设置进入壁垒,从而维护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

4.使卖方和买方的议价能力下降。全球化信息网络的形成消除了地域的限制,使得联盟企业可以在世界各地平等地接触供应商,降低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为联盟企业节约了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联盟的规模效应,产品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提高了联盟产品的性价比,降低了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5.通过长期合作一定程度上规避替代品的威胁。成功的技术联盟可以通过企业之间长期的合作来强化其竞争优势,长期的紧密合作可以增强联盟的学习能力,使联盟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的速度满足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联盟的核心竞争力和其规模效应可以提高联盟产品的性价比,联盟如果能够选择正确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主流化程度,缩小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并且增强其消费的便利性,联盟就可以最大程度地规避其替代品的威胁,维护其市场优势地位。

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了企业间高效、互动式的交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获得持续的核心的竞争能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适合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网络经济时代,中国企业应该调整其竞争战略树立国际化发展方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服务于企业技术联盟,加快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

参考文献

[1]程海.技术联盟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博士论文].东北大学.2004

[2]谭锋.企业合作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07:30~38

[3]王瑞.网络经济下的企业竞合关系的演变[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3):100~101

篇5

关键词:收入分配 均衡增长 经济历史 企业生产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般历史脉络

“市场的自发调节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结论最早见诸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后超过一百年的时间里,这一思想不断得到系统化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一般来讲,微观经济学领域关于“完美市场”的阐述多建立在以最大化为基础的假设条件下,以供求和边际分析作为工具,得出市场自我调节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以及得到均衡价格的结论,然而,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循环使得完美市场假设迅速得到抨击,针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支持国家干预经济”学派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处于供过于求是一般均衡状态,由此引发失业等问题,政府应以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为导向,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实现供求均衡。

经过近40年的发展,以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经济“滞涨”现象迅速使得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局促无力,新出现的供给主义学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了“供给曲线垂直情况下,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物价上升而不会带动国民收入增长”的观点(图1-C),认为只有增加供给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主张通过制定稳定货币增长率使得需求和供给同步上升,进而实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宏观经济理论以“AD-AS”模型为基础的调控时代到来(如图1),政府以税收、公共支出、转移支付、货币供给以及调节利率等措施作为手段,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在稳定物价的同时实现国民收入增加和促进就业。

针对资本主义世界频繁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则在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视角下论述了危机的根源及解决方法,从所有制改革出发,认为生产力必须要适应生产关系的改变。不断发展的经济理论在完善经济问题解决途径的同时,却始终没有根除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周期性经济危机和失业等社会问题依然时有发生,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代表的经济问题再一次显示了在开放的世界中经济危机具有跨国、跨地区传导性的特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流向和人民币远期升值问题始终活跃在经济前沿,大量文献集中于讨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内在关联,而对于收入差距加大对于经济增长的阻碍效应讨论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以企业作为核心经济体的收入分配问题要通过了解企业收入的宏观效应来进行解释和研究,并据此探究根本原因和政策建议。

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供给过剩

企业家在提供生产资料的同时,产品和劳务收入分配以企业家作为决定核心,员工需要基本生活支出对应最低工资水平,通过工资的递增而选择工作地点和工种,而企业家从相反的利益考虑出发,总是希望留存更多利润,双方间的博弈使得全社会工资水平不会低于基本生活开支,这种较低的收入分配比例就会造成社会生产过剩或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留存大部分利润,再生产水平扩大,社会供给进一步上升,伴随企业家个人收入扩大,支付能力增加,而企业家人群数量的较小规模使得其有效需求增加水平并不足以对全社会需求水平构成冲击,员工人群数量的庞大在构成全社会有效需求的绝大比例的同时,却始终受限于低收入水平带来的较小支付能力,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就构成了全社会有效需求不断萎缩而产品服务供给循环上升的局面,全社会产能过剩,下一步便是企业产品无法变现或无法产生现金流而导致的破产,社会失业水平剧增,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二)供给不足

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出发,相对于前一种情况而实现较多提升,即企业家收入降低、利润留存率降低、员工收入水平上升,经济就会陷入供给短缺的局面。由于企业家生产积极性下降,其对于再投资的热情也会削减,一方面,企业家前期为生产而投入的显性资本包括厂房、机器和资金等都会丢失机会成本,另一方面,企业家在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无法得到补偿,并且无限制的承担企业的生产风险。一般来讲,由期望收入而不是实际收入决定的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在循环经济均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投资的实际收入并无法通过预期而完全实现或吻合,如果企业的收入分配比例有所提升,企业家期望收入便会下降,进而丢失生产积极性,生产规模萎缩,而员工却由于较大比例收入而具有了较强的支付能力,全社会有效需求上升,增加的需求与减少的供给便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供需矛盾从而产生。

(三)宏观经济常态化特征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总是保持供给过剩的特征,即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维持较低水平,而通过剩余产品内耗转出口的方式则可以缓解生产过剩,拉动经济增长,然而内耗转出口也并不是最终解决方案,长期来看还会造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以及更为复杂的经济问题,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掩藏在金融体系危机表象下的是房地产经济的供给过剩和过度金融创新,其符合自然状态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特征,金融机构以利益诱导而推出的房地产次级贷款拉动有效需求,而衍生化金融资产的发展更是将信用链条进一步扩大,购房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倒逼供给,表面繁荣的美国房地产经济得以产生,而潜在源头的贷款本金利息偿付危机则实现了逐步的积累,偿贷压力削减社会有效需求,当供给过剩重新走上台前的时刻,日积月累的供求矛盾便使得链条式经济危机产生,全球相关经济随之缩水,而不断上涨的美国利率则引发了危机的导火线。

(四)中国的企业出口创汇和人民币升值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内需不足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历史问题,因此创立出口导向型经济符合国情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企业产品和劳务的国内销路流通不顺畅、出口产品的外部需求旺盛这两方面因素都使得出口经济一度迅速增长,长期性的贸易顺差在创造巨大外汇储备规模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深使得资产缩水严重,严重依赖出口的企业收入模式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加剧贸易失衡,从而使得人民币陷入升值循环。另一方面,强烈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旦面临外部需求下降,便会出现经济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危机,据统计,汇改后,我国人民币升值累计达到20%,对整个国内经济增长都造成巨大影响。

均衡性经济增长的效果实现

通过分析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可以发现构成宏观经济运行个体的企业事实上在收入分配比例方面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存在较强的因果对应关系,如果经济处于均衡性增长过程,既没有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供给过剩,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依然很高,稳定的经济增长模式得以实现,此时对应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便是均衡性增长分配比例,任何小于这个比例数值的分配方案都会造成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任何大于这个数值的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方案都会造成社会产品供不应求,出现经济萎靡,物资短缺的现象。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主动调节可以实现经济增长向一般均衡靠拢,实现动态的供求平衡和稳定增长,在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偏低的常态化经济现象下,生产过剩现象出现频繁,因此对于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人为调控提升是使经济走出库存压力的有效途径,伴随这一过程,企业员工收入持续增加,支付能力加强,社会有效需求在前期较小的情况下向供求平衡过渡,企业产品价值实现。对于企业家而言,收入分配比例的提升造成企业留存利润下降,企业家个人收入下降,而前期库存商品的价值实现又反过来提升企业家收入,因此从总体上看对企业家的利益影响较小,企业家有理由进行再生产,这整个过程实现了扭转供给过剩和经济均衡增长的双重效果,是良性的经济发展结构转移。

应该注意到,如果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增长超过了经济均衡增长需要的比例范围,经济就会重新陷入供不应求的怪圈,短期的困境重新来临。一方面,决策者要求员工的收入水平提升,社会有效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企业家二次收入增加的部分弥补这种收入分配比例增加效应造成的企业家收入减少,从而使得企业家生产积极性增加,再生产和再投资热情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加,使得有效需求和供给重新回到均衡水平。此外,在全社会生产过剩的条件下,企业家调控收入分配比例并不会使得全部员工的支付能力得到平均和一致的增加,有时小范围核心员工的支付能力增加对于全社会有效需求的提升作用可能是很小的,因此就难以使得社会产品价值迅速实现,国民收入整体水平变动较小,企业家就会丧失收入分配改革的动力。

从企业家的视角观察,国民经济似乎难以自行从产能过剩中得到逆转,经济自发调节作用不强,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是必要而且符合经济逻辑的,社会经济职能部门必须依据详实的统计数据和宏观经济信息对经济运行进行把握,建立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和社会经济增长状态之间的双向关联参考,主动对经济均衡的背离进行及时纠偏,即对于产能过剩或物资短缺实行状态相反的作用力冲击,人为启动经济增长的均衡靠拢模式,既避免经济增长对于动态均衡的大幅度偏离,又要始终维持一定自由幅度的波动空间,使得供求矛盾在双向间都有缓冲空间,将其对经济的负面冲击维持在可接受的最低范围内。

结论

企业收入分配比例的宏观调控是解决全社会供求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化解供需矛盾的积累作用对于防控经济危机和维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单一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增加国内居民的有效支付能力是重要的应对方案,因此提升企业收入分配比例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可以消除目前全社会产能过剩的局面,并且附带效应还包括解决依赖出口造成的贸易顺差负面效应,维持外汇储备实际财富额。从长远来看,以调整企业收入分配比例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措施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由依赖外部出口向平衡内外需求战略转变、稳定人民币汇率以及外汇储备保值等经济效果,并且为人民币进一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宁光杰.自我雇佣还是成为工资获得者?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选择和收入差异[J].管理世界,2012(7)

2.刘文朝.财政分权、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J].金融研究,2012(4)

3.李绍嵘.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2007(5)

4.黄鑫.金融资本与科技产出关系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3(6)

5.邓绍建.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均衡[J].商业时代,2010(28)

6.周肇光.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演变趋势-以马克思的私营企业管理劳动二重性为视角[J].管理学刊,2012(3)

篇6

论文关键词: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溢出效应

 

一、 引言

农业是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两岸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农业投资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两岸关系还未达到完全正常化的形势下,农业投资几乎是台湾农业技术、农业资金和农业人才与大陆农业生产要素直接结合的唯一途径和载体。农业是台商对大陆投资起步较早的领域,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期,就有台商开始在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试探性的投资创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来大陆发展创业的台资农业企业不断增多,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规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两岸农业交流从大陆沿海地区拓展到中西部、北部地区,从畜牧业、种植业等向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二、三产业延伸。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双赢的发展模式,成为两岸合作当中最活跃和重要的领域。

二、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的现状与特征

1、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大陆农业的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在大陆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日益成为大陆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的不完全统计,在大陆投资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有6100多家经济学论文,投资大陆农业的台资达72亿美元。截至目前,大陆在16个省(区市)设有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已发展成为台湾农业资金、优良品种、技术、设备、管理经验以及人才进入大陆的持久、稳定的高效合作平台。目前,进入园区发展的台资农业企业已达5000多家,占在大陆台资农业企业总数的82%左右,实际利用台资58亿美元,占台资投资大陆农业实际金额的81%左右[1]。来大陆投资的台资农业企业普遍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优化大陆农业生产结构、建设现代农业做出了贡献。

表1:1991-2009年大陆吸收的台资农业直接投资额(单位:万美元)

 

年份

合计(万美元)

1991

1741.6

1992

12469.9

1993

331684.1

1994

39622.1

1995

10927.1

1996

12292.4

1997

43343.1

1998

20346.2

1999

12527.8

2000

26071.4

2001

27841.5

2002

67230.6

2003

76987.8

2004

69406.6

2005

60069.5

2006

76423.4

2007

99705.5

2008

106913.9

篇7

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具有互动发展的依存关系,现代服务业向城市集聚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城市是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首选之地,服务业在城市集聚不仅有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而且对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内涵

早期的城市化理论将城市化的内涵界定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上。他们的理论假设都是工业集中在城市,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并行。农村人口转向工业就是进入城市。人口进入城市意义上的城市化是每个农业国家转向现代化时必然要经过的阶段,但是,它不是城市化的全部内容。西蒙,库兹涅兹(1989)就曾指出,工业化过程并不表现为劳动力以向工业转移为主,相反。是以向服务业转移为主。城市化的实质是由于生产力变革引起的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的根本标志就是农业比重的下降和非农业比重的上升。即产业结构的变迁。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工业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

当社会发展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城市化的内涵不再是人口转移,而是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即要素集聚,集聚经济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集聚是激发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工业的发展和在特定区位的集聚,又带动了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服务业成为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即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源。

服务经济时代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城市功能基础上的城市化。在现代经济中。城市是现代化的中心,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和现代市场的载体。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先进生产要素,如高科技和高科技人才。这些先进的生产要素首先流向城市,并通过城市集散:企业总部及其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聚集在城市:外资进入的方向正在向银行、保险、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转变,城市是首选之地。先进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形成的趋势。这种城市化不再是过去的农村人口进城,而是先进生产要素、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衡量城市化的指标不再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应是服务业比重。

二、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

吉昱华等人(2004)对中国城市的集聚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并不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但二三产业加总则存在明显的集聚效益。也就是说,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会显著地导致工业部门效率的提高,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第三产业,其效率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显著提高。这就是说,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效应更为明显。

(一)城市是服务业集聚的首选之地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它集中了大部分的服务业劳动力,提供了大部分的服务业产值。

1,服务的特性决定了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制造业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分开,其发展不依赖于本地的市场消费容量,为了寻求较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就可能出现制造业基地进入郊区或农村而产品销售却是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状况。服务具有不可分离性,其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同时服务又具有不可储存性,没有库存,它必须在生产中被消费掉。因此,服务不可能像货物那样集中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如果不能及时消费就将不可弥补地失去。也就是说,服务业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很强,服务业基地需要聚集于城市,城市容量越大,市场容量越大,服务业规模越大。越能实现规模效益。

2,城市型经济特征决定了城市是服务业需求特别旺盛的区域。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将越来越多地用来购买高层次服务产品,服务业也将因此获得迅速发展的需求动力。由于城市的服务需求相近。信息流通迅速。交通便捷。如果各个城市服务成本、品质和服务种类存在明显差异,客户更有可能跨越地域寻求更佳的服务。这意味着一个城市服务业越发达,对客户越有吸引力。这个城市的功能及竞争力越强。

3,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的制度安排优势。古典经济学只注意到企业集中布局(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却忽视了同时可能导致的交易成本的增加。而交易成本的增加有可能抵消专业化程度提高所带来的生产成本节约。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之一的城市,也是为了节约市场运行的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种制度安排。城市化既是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聚集引起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又是人类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过程。前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后两者则有助于减少交易成本。

企业集聚于城市并不必然导致效益的提高,只有当城市制度的建立使交易成本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化带来的集聚经济效益才会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专业化程度提高所节约的生产成本超过由于分工合作的复杂化所增加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在城市集中方可带来效益的提高。城市使同类企业可以建立专业化程度更高的协作,不同企业之间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在地理上的优势效益。使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取得主动;城市创造了服务业发展在环境上的外部效益,使企业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设施,许多的企业活动得以外置化。

(二)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

1,消费者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直接面对最终客户的消费者服务(Consumer Services)具有满足居民日趋丰富的生活需要的功能,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有效消费这些消费型服务产品来实现的。消费者服务业成为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性部门,是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推动力。

不仅要求产业运行主体和产业物质手段的集中,而且要求产业服务对象的集中,这是服务业的更高层次的聚集要求。离开了密集的城市消费者群体,大型零售商业、餐饮娱乐业、文化体育业、宾馆旅游业等服务业就如离水之鱼难以生存。俗话说:“店多拢市”,只有在人群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频繁的城市中。才会形成大量各种不同类型层次与风格的物质与文化需求,从而为商业、文化、服务、科技、教育、信息、娱乐、大众传播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动力与条件。

2,生产者服务业的城市集聚效应。生产者服务(Producer Services)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即

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这一投入不断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D.Keeble和LNacham(2001)认为生产者服务业是属于新经济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制造业从需求和供应等角度来探寻集聚利益,生产者服务业更应该从集聚学和创新环境等角度来探寻集聚利益。

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集聚能增强集聚效应。因为在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有关市场的、技术的以及其他与竞争有关的各种知识与信息大量集聚,使得信息更容易获得:在城市集聚的服务提供者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城市具有丰富的、较熟练的人力资源。同行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到一定规模后,内部专业化程度会增强。为专业化人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进而引致人才向该区域流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时。就在当地招募优秀人才。节约了搜寻成本。

另外,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集聚也与企业需要获得进入全球网络的资格有关。因为许多生产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需要进行全球化经营。而这些企业一旦能够位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的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集聚区,就会获得发展全球化联系的额外优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大都市通常被作为首选地,成为大多数服务业跨国公司总部的所在地。如华尔街的金融贸易业、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三、服务业城市集聚的发展路径

产业集聚不仅要考虑产业功能,同时也要考虑城市功能。在城市中。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劳动力。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大量聚集,信息交换便利。技术扩散迅速等。各种行为的关联度与依赖性增强。外部性特征和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市场效率往往比较高。因此,产业集聚必须高度重视城市所带来的巨大外部性经济利益,充分利用城市的集聚功能和城市化的经济效应。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另一方面。只有将产业集聚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在空间上围绕城市或城区展开,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

(一)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

任何城市的容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从城市作为一个区域发展极考虑,在城市聚集的要素只能是先进的生产要素。聚集的产业只能是主导产业。在城市发展的服务业应该着重于生产者服务,金融服务、贸易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业应成为发展主体,使城市具有较大的生产服务功能,并对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经济带动力和辐射力。随着城市地价的提高。留在城市的只能是具有更高价值、有能力偿付较高租金的要素和产业。

(二)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各类要素的集聚

许多城市虽然都很重视集聚效应,但却只是依靠企业、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形成的空间规模效应。而不是靠城市本身所发生的城市化效应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效应。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效应是城市的外部效应,而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功能作用,正是取决于这样的外部效应。经验表明。增强城市的这种外部效应。主要并不是依靠城市规模的外延扩张,而是城市品质的提升,包括打造城市的个性、形成城市的特色、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等。

从提升现代城市的品质出发,以服务要素的集聚为重点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但要促进人口的集聚、生活的集聚、产业的集聚。更要促进人才的集聚、技术的集聚、资金的集聚、信息的集聚。聚集有利于商业、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城市化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为服务业集聚创造条件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企业营销策略

去年,世界各地极端自然事件频频发生,例如俄罗斯夏季高温干旱引发的大火至少造成65亿卢布的损失,巴基斯坦夏季连续降雨引发的洪灾造成1700万至2000万人受灾……与此同时,我国境内新疆大范围寒潮冰雪,西南地区长期干旱,南方多个省市暴雨泥石流频发,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2010年世界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以前几年,如果全球继续变暖,后期将会发生更多更严重的此类自然灾害,其影响范围与破坏强度也会加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变暖不仅严重损害了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在一定范围内触及到了包括能源、生态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一度威胁到了人类的基本生存,所以,我们迫切要求探索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与“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特色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将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其含义是较低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的本质其实就是高效地利用能源,不断开发清洁型能源,追求一种绿色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就是创新能源与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制度,从根本上转变人类生存方式发展的观念和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抛弃原有的传统型经济增长,运用创新技术和机制,通过低碳的经济模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我们需要注重两点,首先是要将现今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碳基能源转变为低碳甚至无碳能源,将现今经济发展由不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次是要将现今经济中的能源结构由化石高碳型转变为低碳洁净型能源,即将其构成由以前的黑色结构转变为绿色结构。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我们既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达成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的指标,又要转变经济模式,高效利用能源,组建生态文明。断不能走以前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要逐步赢得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必须探索构建低碳营销策略,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实行低碳营销的最大助推力。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转变发展企业营销策略的必要性

(一)企业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

在低碳经济社会中,企业必须从满足自身和客户的低碳需求出发,逐步把以往的传统营销方式转变到“低碳营销”上来,这是新世纪企业不断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营销策略的重点从最初的产品中心,转变为产品、消费者双重中心,现在又发展成为产品、消费者和环境的三重中心,企业营销策略的导向也从产品导向转变到了需求导向,然后进一步发展为了可持续导向。从这个角度讲,企业在经历了产品营销模式、市场营销模式之后,已经逐渐意识到低碳营销模式是企业逐步适应新的时代经济的需要。

(二)企业迎合世界政经发展的必要

1992年以后,低碳经济这一价值思想就开始形成完善,并逐步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世纪全世界政经环境的主题。在实际中,低碳经济已经开始加速发展,而且无论国际上碳排放的权利怎么分配,最后主要责任一定会落在各国企业的身上,同时各国碳限制政策也会持续提高碳排放的经济成本,使得企业在市场上削弱竞争力。因此,积极转换发展思路,尽快自主建立企业低碳营销模式是国际政经环境对各个企业的新兴要求。

(三)企业自身发展的必要

企业在由传统营销模式向低碳营销模式转换中,原有的竞争优势可能失去,而原有的劣势则有可能转变为优势。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是以能源和人力为优势的,等不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减少,价格逐步提高时,企业原有的竞争力就会损失殆尽,但如果能及时从各个环节转变策略,逐步实现低碳化,那么则很有可能在新世纪的时代经济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人物。从长远角度出发,这是一个历史机遇,是企业在目前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中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

三、低碳经济中企业的营销策略

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要转变到低碳营销上来,这主要包含产品低碳策略,价格低碳策略,渠道低碳策略和促销低碳策略。

(一)产品低碳策略

要想实施低碳产品营销策略,就必须依靠先进的低碳技术。而低碳技术的内涵涉及到电力和交通等各职能部门与可以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及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有效稳妥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新技术。企业应该把低碳营销的理念融汇到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中,将低碳、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率作为企业生产的长远目标,加大调查研究低碳消费市场,依据低碳消费市场反馈的信息来进行研发设计,制作出一批能有效降低自然污染的、杜绝资源浪费的、可以高效利用的、满足客户需求的低碳产品与环保技术,并要注意随时检测一下碳的排放量。

在转型初期,企业可能会发现因此多加了很多条条框框,会感觉到不适,但是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对自己的产品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以一汽、奇瑞等企业为代表的汽车行业都已经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新阶段研发的重中之重了,使用新能源的汽车问世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他们的讨论也将反作用于产品低碳策略的推进和实施。

(二)价格低碳策略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低碳产品的昂贵价格,一般百姓都没有能力接受,所以造成了大部分低碳产品有价无市的状况。

受低碳产品设计、包装、维持、推行费用昂贵影响,大部分低碳产品价格都较高,要想让消费者能尽快接纳低碳产品,就必须降低低碳产品的价格,落实到企业身上,就是要不断降低低碳产品营销的成本。随着低碳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将有更多的余地来降低低碳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并依靠争取我们国家的优惠补贴来弥补企业部分的损失,拉近低碳产品和消费者的距离。

(三)渠道低碳策略

低碳产品的营销渠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合理、高效、扁平、优化的分销渠道。如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产品在营销渠道中流转和储运的时间,就能提高渠道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意味着减少了产品在流转中的碳排放量。

渠道的低碳策略主要是尽量实现同地产销,将产品迅速从生产环节转移到销售环节上来,企业必须依据自身实力、产品属性来客观选择建立所生产的低碳产品的营销网络渠道,实现低碳运输和储运。在这一点上,如今日益红火的网上购物实现的非常彻底,它将传统的销售渠道大大缩短了,已经成为一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低碳渠道策略模式。

(四)促销低碳策略

对照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低碳产品还处在导入期,营销策略最关键的是要深入挖掘市场的潜力,教育引导消费者,创造建立消费者的认知。这时企业可以经由公关活动,与政府联合完成减排节能低碳的宣传教育,完成对低碳的软性促销。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力一些大的宣传平台,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去年上海世博会在国人乃至世界友人中宣传环保节能的生态理念,传播宣传整个企业。在进行产品宣传时,建议企业尽量使用网络媒体宣传,减少印制宣传画册和资料,避免造成广告纸的浪费,达到低碳的目的。总之,低碳促销的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在低碳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低碳活动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总体说来,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已经锐不可当,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自身可持续性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的确,低碳经济给营销环境带来了很多影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只要企业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策略,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以至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兆征.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J]. 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4期

[2]陈晓梅,房笑宇.论我国企业的低碳化发展战略[J]. 商业时代 2010年23期

[3]王智宁,叶新凤.企业低碳成长的价值逻辑与战略匹配[J]. 改革.2010年07期

[4]杨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J]. 财务与金融.2010年04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