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现在的外贸形势8篇

时间:2023-06-30 09:23: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现在的外贸形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在的外贸形势

篇1

你是否还在看着2011年或2012年的外贸形势报告?

你是否知道怎样利用免费的网络资源?

随着SEO行业的火热,关键词这个概念也逐渐较广泛被外贸企业家所了解。但谈及产品关键词的分析,深入了解的外贸经理人就少之又少。如果你还在阅读着2012年上个季度的外贸销售报告,如果你仍困惑于那个看着庞大的却无法给予你方向的数据,是时候把目光转向网络,并运用免费的网络资源为自己的企业发展做一个最准确最及时的判断了。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两个在线免费关键词分析工具Google trend和Google keyword tool,结合简单的分析方式,发掘你所忽略的产品市场和需求之路。

用关键词搜索分析产品趋势

Google trend是Google其中的一个在线免费工具,主要是针对关键词趋势和搜索热度以及搜索区域进行分析(如图1)。抛开所有沉闷的理论,直入如何以Google trend工具指导外贸方向这个主题。假如,你在Google trend的搜索框输入你的产品词,如porcelain tiles(陶瓷),将出现一个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的产品关键词搜索趋势图,仅从这张图你就可得出在任何权威报纸都不能阅读到的详细产品市场信息(如图2)。

首先,展现的是 porcelain tiles(陶瓷)的搜索趋势,porcelain tiles(陶瓷)在网络的搜索量从2004~2012年持平稳上升,预计2013年的搜索量比2012年稍有上升。其次,porcelain tiles(陶瓷)搜索呈现一个有趣的搜索规律的趋势,1~11月基本持平稳增长,但在每年的12月份有一个急速下降的趋势,一月份之后逐渐上升。

结合现有的外贸情况,精明的企业家们立刻可以从这个图表中获取有效市场的规律和趋势,于是在12月之前加大销售和各种网络活动的推广力度,同时降低12月份的网络广告投放金额。从一份搜索趋势图中,展现的数据是外贸经理人需要用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而这里所用的时间却不到1分钟。

用关键词搜索分析地区市场

当然,仅一个产品词的情况不能全面说明问题,但这数据对传统外贸企业或新型外贸网络企业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接下来另一张图表告诉你意想不到的搜索区域信息(如图3)。

产品词porcelain tiles(陶瓷)搜索量最大的前8名国家依次来自南非、爱尔兰、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美国河边印度。Google trend甚至可以展示最大搜索量的8大城市和最近搜索量上升最快的关键词。搜索量最大的国家/城市告诉你潜在的网络市场,对于缺乏行业及时信息的经理人,这些数据无疑是个外贸指南针。知道趋势和市场,即可立刻调整外贸策略,经理人可开始尝试南非市场的网络广告投放或者针对南非市场的爱好特别设计符合他们审美标准的陶瓷。

用Google ADword tool分析购买习惯和购买实力

在了解搜索趋势之后,接下来需要知道网络实际的搜索量及潜在客户的购买习惯和购买实力。以kitchen cabinets(橱柜)为案例,借助Google ADword tool分析搜索量最大的橱柜颜色系列。

Google ADword tool 输入关键词kitchen cabinets(橱柜),在AD group idea 栏目,可收集关于关键词kitchen cabinets(橱柜)相近或相关的关键词及其全球搜索量(如图4)。整理后如图5。

对比白色、奶色和棕色三种颜色橱柜的搜索量,尽管你从未进入橱柜的外贸行业,亦可清晰知道哪款颜色的产品的搜索量最大,即潜在的需求最大(如图6),可得出简单的结论:

(1)白色橱柜的搜索量是17333次/月;

(2)奶色系列的是1598次/月;

(3)棕色系列是1166次/月。

白色橱柜作为经典颜色,仍然在市场上大受欢迎。结合Google trend可了解哪些国家/城市对白色橱柜的喜爱最大,即使足不出户,你亦可了解外贸市场当地的需求情况。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接下来目标就简化为如何把产品卖给目标客户了。

在具体分析白色橱柜搜索习惯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1)搜索白色橱柜图片的有1763次/月;

(2)搜索白色古董风格的有720次/月;

(3)白色橱柜创意的有304次/月,如图6展示。

篇2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下,最近一段时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严峻。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如以前旺盛,许多原来并不那么突出的问题变得日益尖锐,不仅各国同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也甚嚣尘上。正如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所警告的那样,保护主义正在抬头,而这些行为可能阻止贸易在全球经济复苏中起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整个世界贸易规模的萎缩已经板上钉钉。据世界贸易组织发表报告预测,由于经济衰退,全球需求大幅减少,2009年全球贸易量将下降9%,这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毋庸讳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影响,直接来看基本上是负面的。温总理在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8年9月以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就出口贸易而言,2008年末的形势是“急转”,而2009年初的形势却要用“直下”来形容。据海关统计,出口贸易在2008年11月和12月同比分别减少2.2%和2.8%,下降幅度比较有限;而在2009年1月和2月,出口贸易则同比分别减少17.5%和25.7%,下降幅度令人惊诧。

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这种出口贸易额连续数月下降的情况对中国来说还是第一次发生,说明当前的我国出口贸易形势的确十分严峻。事实上,仅仅在2008年10月份,中国的出口贸易形势虽然恶化,但当月出口贸易额尚且能够同比增长19.2%;而2008年的前10个月,中国的出口贸易额累计达到9862.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事实上,2002至2007年的6年内,中国出口贸易额每年的增长幅度均超过20%。

作为当今的“世界工厂”,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基本上处于经济学家所描述的“微笑曲线”中间位置。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下,由于附加值相对比较低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比较重要,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不仅体现在出口贸易环节,而且也体现在进口贸易环节。相对来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进口贸易造成的冲击并不是渐进而成的,而是一直都很严重。据海关统计,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这4个月中,我国进口贸易同比分别下降17.9%、21.3%、43%和24.1%。

从危机中发现契机

可是,既然大家都学习过辩证法,就应当辩证地来看待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看一看能否将坏为好事。比较现实一些来看,最大的好事应当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变我国目前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低端地位,变粗放式增长为集约式增长,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过程进一步加速。

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当前对外贸易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出口萎缩,而出口规模一旦萎缩,就业、税收、国际收支、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社会经济问题都难以解决。不难看出,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是严酷的。然而,挑战是一个过程,而并非结果。既然挑战也是“战”,就有可能赢得挑战,也可能输掉挑战。那么,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主动争取前者而去被动选择后者呢?

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工作,不知道养精蓄锐,就无形中增加了“过劳死”的机会。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有血有肉的自然人,也同样适用于被假定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物极必反,企业赚钱是对的,但如果企业一天到晚只知道赚钱、赚钱、再赚钱,也有可能“过劳死”。

值得欣慰的是,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我们的一些企业现在已经认识到养精蓄锐的重要性。前不久,笔者走访了浙江的某些外向型企业,有一点令笔者最有感触,就是许多出口企业利用订单减少的时机有系统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对出口企业来说,这就叫养精蓄锐。当然,养精蓄锐并不是无所作为。同样是订单减少,现阶段也有一些出口企业采取的是大规模裁员的办法,实际上是一种消极态度。可以想象,一旦全球金融危机告一段落,能够做到养精蓄锐的企业必然会捷足先登,抢占国际市场上的制高点,而在平时,抢占这样的制高点难度要大许多。

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养精蓄锐的范围很大,绝不仅仅指职工培训。事实上,进行技术改造是养精蓄锐,优化产品结构也是养精蓄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是养精蓄锐。不难看出,对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来说,这一切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

实事求是地说,对任何企业来说,这些养精蓄锐的事情都应当主动去干,但如果企业为“赶订单”而忙得不亦乐乎,也就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去顾及这些看似不是当务之急,而实际上却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问题。前段时间,陷入这种两难处境的企业为数不少。虽然许多出口企业都知道养精蓄锐的重要性,但面对着摆在眼前的赚钱机会,谁也不舍得放弃,也都不由自主地“随大流”。退一万步说,即使真有个别企业宁可少赚钱而有意养精蓄锐,当时的国际市场竞争形势也不允许企业这样做。为什么?很简单,如果企业放弃了某一单生意,马上就有虎视眈眈的替补者取而代之,而一旦客户跑到别人那里,要想抢回来,谈何容易?既然养精蓄锐要付出巨大的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这个精不养也可,这个锐不蓄也罢。

现在,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无论是对于出口企业自身还是竞争对手来说,同样都缺少订单,现阶段养精蓄锐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再付出巨大的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了。

如何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落到实处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恶劣形势下,对于某一家出口企业来说,要做到养精蓄锐或许要靠经营远见,而对于千千万万的出口企业来说,光靠自身的远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政策的导向。

过去,我们曾经遇上过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我们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出口创汇指标一级压一级下达,层层加码,企业也不得不霸王硬上弓,不管能赚多少,先将产品卖出去再说。到头来,出口企业搞得很被动。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应当看到,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形势要比亚洲金融危机严峻许多。可是,国家却没有重提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这类口号,只不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出口“不放松”。事实上,现在让出口企业养精蓄锐,恰恰是为了“不放松”出口贸易的长远发展动力。

现在看来,围绕着“保增长”的大局,国家更多强调的是“扩内需”,客观上加大了调控出口贸易节奏的自由度。表面上看,“扩内需”会将一部分出口产品生产能力转向国内市场,但从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出口转内销不失为一种捷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应当看到,经过前些年的发展,中国的许多出口企业素质不错,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任也主要由这些企业承担。在经过优胜劣汰后,只要国际市场需求形势好转,相信这些出口企业会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竞争力。不过,就如同要留得青山在就必须浇水施肥一样,要确保出口企业的生存也离不开足够的市场空间,而首先考虑的办法就是“出口转内销”。

与此同时,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造成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在许多产品上,中国的出口规模萎缩,规模经济优势也就会随之而丧失。可以想象,如果缺少“量”的优势,中国的出口企业就难以降低成本;成本降不下来,出口价格也就很难有竞争力;出口价格没有了竞争力,出口规模就会更加萎缩。面对着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通过“出口转内销”来确保出口企业维持必要的生产规模,使出口企业原有的规模经济优势不因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而弱化。

由于国家对出口企业现在的困难比较体谅,并没有对出口企业过多施压,因而,有利于出口企业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时机养精蓄锐,不去勉强为拼凑业绩而盲目接受订单,而是在接受订单的过程中挑肥拣瘦,有意识增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重。

回首往昔,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国家之所以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当时,不仅国际收支逆差比较大,而且由于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国内市场当时也没有那么大的需求空间去“扩”,必须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相比之下,如今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接近2万亿美元,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基本可以做到“不差钱”。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较10年前有大幅度提高,只要在养老、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给老百姓吃上“定心丸”,当前的“扩内需”就具有可操作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要强调不放松出口,但也没有必要为了扩大出口而不惜一切代价。

由于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现阶段中国出口贸易遇到了一个“外紧内松”的生存环境。一方面,所谓“外紧”,实际上就是指来自国际市场的贸易机会减少;另一方面,所谓“内松”,也就是指有关部门并没有从政策上为出口企业上“紧箍咒”。不难看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之下,正是由于“外紧”与“内松”相互重合,国内许多出口企业才有机会为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而养精蓄锐。正因如此,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别强调,要充分运用国际通行的财税政策支持出口;适度扩大外贸发展基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培育出口品牌。

篇3

今年广交会参会人数和成交额的双双下滑,也意味着至少到明年,中国的整体外贸形势都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要完成全年增长10%的目标基本不可能。

首先,在发达国家中,目前美国的形势最好,三季度增长在2%以上,而失业率首次掉到8%以下,但要期待美国的消费仍然维持在70%以上的比例也是不现实的,美国在努力恢复增长的同时,也在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模式,改变借债消费和过度消费的弊病。尽管美国取代欧盟再次成为中国第一出口大国,但要维持以前的出口增长量,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基本不可能。

其次,欧盟因为欧债危机迄今没有拿出真正的解决方案,危险的警报仍然没有解除。欧盟要想从欧债危机的大泥潭走出来,最乐观的估计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这意味着,曾经作为中国第一出口目的地的欧盟不可能为中国出口的增长贡献太多。

第三,过去10余年,中国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的“入世红利”,从2002年到2011年的10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从6207.7亿美元增至36418.6亿美元,年均增长21.7%,较同期全球贸易额年均约9%的增速高出1倍多,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三年稳居全球对外贸易第二大国的位置。以今年的外贸目标为例,如果要完成10%的目标,这意味着第四季度广东一个省都要达到近29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209%,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基于此,笔者认为,本届广交会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转型的迫切。自200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经济必须从依靠投资和出口转向依靠内需的重大决策以来,摆脱对高投资和出口的过度依赖,提高消费在总产出中的比重以来,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学界,都将之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发展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国内需求通常会成为增长的重要发动机,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尤其如此。这是改变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基本国策。

篇4

(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是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为了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知识经济的挑战和中职学生实际择业就业竞争压力日趋激烈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重新规划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重新调整教育教学侧重点,在不改变中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探索

《进出口贸易实务》在整个国际贸易及商务英语等相关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首先,进出口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过程中涉及到的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的学科,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故这门课的掌握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外贸这个专业的理解。其次,它还是国际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作为外贸专业类普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进出口贸易实务课遵循理论部分“必需、够用”的原则,在教学中较多地体现实践性,密切结合我国进出口贸易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加强案例和实训教学,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真正理解进出口贸易流程。本文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重新规划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重新调整教育教学侧重点,对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一、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一)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外贸类的核心课程,应该说内容都很重要,进出口贸易实务的教学内容包括了以下方面: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贸易术语和商品的价格;国际货物运输;货物运输保险;国际货款的收付;争议的预防与处理;交易的磋商与合同的签订;出口合同的履行;进口合同的履行;国际贸易方式。我们应结合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本着以实用为目的,够用为尺度的原则,对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1.结合当前实际,以商品的标的、贸易术语和价格、货款的收付及合同的履行作为重点。因为现在往往由货代做运输、报关,所以对运输重点掌握订舱及运费。又现在的海运相对风险小,且出口报价以FOB、CFR居多,故对保险、不可抗力等只作了解。在学习交易磋商中适当的结合函电,并让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在外贸中的应用。对于结汇的学习,可适当增加核销及退税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与实践结合。

2.国际贸易实务是以出口为导向展开的,在过去符合国家的实际状况,现在我们应该适当做些调整,在教学中适当增加进口贸易的内容,结合形势,让学生重视进口。

3.与地方经济结轨。绍兴是轻纺城,故在涉及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时,可以纺织品为例让学生了解面料,了解印花染整工艺,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与国际贸易发展相结合,密切联系国际贸易政策措施、联系国际贸易规则的课程,这些内容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如《进出口贸易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教材现还引用《UCP5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及《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事实上外贸业务中已使用《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600》)及《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二、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们说,课改除了内容整合,更多的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因此,对于进出口贸易实务的课程教学改革,我们也要大胆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现在的国际贸易实务基本上是围绕合同的内容展开的,对于关键的东西只谈它的一些定义或含义,本质上看并非实务,学生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走进贸易,真正动起来,以便于更好地掌握进出口贸易实务这门课。

1.充分利用好网络等资源,为学习者提供学习主题相关的丰富资源。

在如今网络风靡的时代,学生迷恋网络,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使网络为学习服务。我们可引导学生去专业论坛交流学习,如福步外贸论坛;去相应的贸易平台网站比如阿里巴巴网站了解相关知识。我们更可为学生布置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翻阅更多的资料,经过阅读自学、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如布置分组策划完成一次网购任务,事后讨论其中的得失及注意点,再结合外贸予以展开。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融入其中,充分收集资源。

2.为学习者提供探索思考的空间。

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引入式教学等,把专业术语生活化,从身边事例出发探究专业知识。面向全体,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空间,通过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价格,让学生从身边买卖中的价格引入,探究、引导、纠错,得出国际贸易报价的特点及与国内买卖价格的相同与不同,进而从实践中理解贸易术语的定义。

3.为学习者提供交流协作、成果展示的平台。

对于进出口贸易实务的内容,教学时内容支解得七零八落,如合同中的各个条款、合同的磋商、合同的履行,而工作中却是很多东西交替出现,前后衔接。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实训的平台,把这些内容结合外贸函电等知识完整串联,学以致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已开发的软件系统,如世格软件,把学生分成进口商、出口商、生产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船公司、保险公司等,让学生分角色的进行仿真模拟操作,在操作中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且在操作完成后,让各个学生交流其中的心得体会。当然若能为学生提供资源,让学生自行去完成一笔交易,如到阿里巴巴网站熟悉其交易流程,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熟悉了国内的贸易网站,就可以到外国的贸易平台网站去,如B2B等网站去寻找客户、谈判、签订合同,进一步在操作中提高其实践能力。当然我们也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多让学生熟悉流程,例如在学信用证时,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演示,一方面增强其交流协作的能力,另一方面更是对自己知识掌握的一个展示。

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促成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口又动脑,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会听、会质疑、会表述、会交流的能力。

三、重新调整教育教学侧重点

对于中职学校,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操作能力的技工型人才。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强调学科完整性,现在我们职业学校提出要以行动导向为体系,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就是说,按照实际进出口流程来安排知识内容。我校外贸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开设有《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商务英语函电》等。而这些课程,在教学过程别是实践应用中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相互交融、互有联系。基于这样的原因,《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商务英语函电》三门课程就需要整合,在整合中,我们更强调实用性,这无疑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侧重点。在这些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外贸单证实务》融合到《进出口贸易实务》中,例如在学国际货物运输时讲到提单,同时插入提单的填写;学到货物运输保险时,讲讲保单的填写;学到国际货款的收付时,分析结汇单据的填写。这样可以免去有关单据内容的重复教学。同时在学到磋商时,可结合简单的《商务英语函电》知识,学习合同条款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条款的英语表达,这样就能使《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商务英语函电》真正合为一体,学以致用。当然这对学生是个挑战,对教师更是一个挑战。

综上所述,《进出口贸易实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我们不仅要改内容,更要改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中用,用中学,培养出有较高操作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技工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郝美彦.进出口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刘红燕.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高职类外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武汉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五卷第六期.

篇5

关键词:国有外贸企业 可持续发展 思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飞速发展。201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6420.6亿美元,其中:出口18986.0亿美元,进口17434.6亿美元。但在我国外贸飞速发展的同时,曾经“一统天下”的国有外贸企业则风光不再。随着外贸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其原有的垄断优势逐步丧失,出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2006年,国有外贸企业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就不到改为20%(见下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不少企业举步维艰,效益极为低下,近年更是逐步陷入经营困境,连生存都成了大问题。如何使国有外贸企业走出困境成为企业经营者和相关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国有外贸企业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系列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以期能帮助国有外贸企业提高经营效益,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1.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讨论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经营现状不能不先回顾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历史。如果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分界点,我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发展大抵可粗分为二个阶段,即入世前的垄断经营优势逐步减小阶段和入世后逐步过渡到现在的充分竞争阶段。 入世前,由于国家对各类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的管理比较严格,对三资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有一定的限制,加之当时进出口形势较好,国有外贸企业仍然能够保持着比较强的竞争优势。但入世后,随着国家对外贸领域的改革不断扩大,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外贸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的状态: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都加入到出口企业队伍中来。外贸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直接使得国有外贸企业的人才和客户流失相当严重。很多外贸从业人员跳槽时几乎都带走熟悉的客户,对国有外贸企业的后续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在外贸经营地位平等的今天,更多的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外商企业千军万马同时加入争夺有限的国际市场资源的竞争中去,这无疑也使得国有外贸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加有限。而外资外贸企业享受了国民待遇后,更是很快的冲击了国有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由于享有有国民待遇,大批有资金、人才、品牌,有研发能力、营销、有经营理念与营销手段等优势的,原来依赖中国国有外贸企业的外国企业直接进入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成立外贸企业,这使得国有外贸企业的原有市场在不断变窄。所以说外贸经营权的放开,经营主体间竞争的加剧,人才和市场的不断流失,必将导致国有外贸企业的盈利水平的不断下降。随着外贸经营权的全面放开,外贸经营秩序变得更加混乱,行业管理乏力,使得外贸企业的经营各自为政,出现了过度竞争。各大小外贸企业在国内争夺货源,在国外削价内哄、互不相让,这形成了外贸行业的国内收购价不断上升,而国外销售价不断下降的局面。这钟局面不但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外贸声誉,而且也逼得其中的国有外贸企业几乎喘不过气来,经营每况愈下。受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当下欧债危机的双重影响,国外买家的购买力也在不断的下降,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惨烈,国有外贸企业真是到了举步为难的经营困境。

而从国有外贸企业的内部层面来分析,由于其长期以来受僵化的经营体制的影响,经营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其无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入世前,国有外贸企业主要从事流通领的经营,单纯的进行商品的对内收购和对外销售,经营方式虽然较为粗放,但因其垄断经营产生的效益较好,所以也不操心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的改变,国有外贸企业、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共同开展对外贸易的竞争,国有外贸企业的优势已日趋减弱。以单纯商品买卖为主的外贸企业在出口成本控制和对市场的快速反映上都难以同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展开竞争。由于体制的弊端和思维的僵化,加上国有外贸企业固有的、管理松散、内耗严重等弊端,面对严峻的市场考验,不少企业因未能及时转变观念及经营方式,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培养新的利润增长点,使得经营逐步陷入困境。

2.国有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从国家的宏观层面讲,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是一种必然趋势和正确选择,对整个外贸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它在冲击国有外贸企业的同时也在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最合理地调整和分配着社会资源,使得整个社会要素的经济效益最优化,同时也促使着国有外贸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一批企业必将被淘汰,而通过市场洗礼留存下来的国有外贸企业,定会更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国有外贸企业来说,潜在的客户和产品需求仍然十分巨大,关键在于其能否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多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因此,面对新的形势,国有外贸企业必须深化改革,积极应对挑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国有外贸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避免被市场淘汰出局的危险。实践的经验也表明,改革后的国有外贸企业仍将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在江苏,某国有外贸企业早年通过内部改制、部门公司化、优秀员工持股参股等改革措施使得好几个业务部门的销售规模和经营业绩都蒸蒸日上,而员工的收入也在年年提高。所以国有外贸企业要认真分析,厘清思路,勇下决心,突破传统,大胆探索,找准定位,培育出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总的说来,以下几点思路可供当下的国有外贸企业参考。

篇6

年是公司管理、经营、发展三大转折的一年,在集团公司“三足鼎立”的工作要求下,以“三个中心”为中心,大力开展经营工作。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物流贸易工作开展中的不足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总结前段时间物流贸易工作的不足、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1、对贸易工作的思路理解还不够清,有部分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思想和思路上,没有从根本上完全转变思路。

原因分析:这是由于贸易工作的刚刚开展,本人从思路转变上都与现在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物流贸易由对内贸易到对外贸易的转变上。

整改措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迅速转变工作思路,从公司历次的经营贸易专题会上找到路子。还要与部门内其他跑的快的同事多进行沟通交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

2、在物流贸易工作的开展上,还是局限在江门、局限在广东范围,没有走出去的思想。

原因分析:从思想上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没有在新的形势下找到新的路子,才没能够走出去,走的更快。

整改措施:要抛弃以前传统的思维方式方法,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思路开展工作。不但要有走向全国的思想,熟悉全国各地的道路交通、水路运输、铁路运输,甚至空运,要在目前的工作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还要利用外贸上国际远洋运输的契机,走向世界。

二、物流经营贸易工作开展及下步思路

物流贸易工作分两大块,一是对内贸易工作,一是对外贸易工作。

对内贸易工作,从三大方面展开,一是进一步整合公司现有物流资源优势,公司小车使用上采取内部买卖制的经营方式。二是对销售、供应以及经营的船运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回头船,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产品优势。三是我公司拖车的条件成熟后,外贸柜由我们自己托运,降低外贸成本费用。

篇7

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千亿,宁波用了26年时间。相比于1988年的1.5亿,成长了六百多倍。目前,每100美元“中国制造”出口商品中,有5.5美元是宁波人卖出的。

在宁波市长卢子跃看来,宁波最根本的优势是港口优势,依托港口优势而繁荣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是宁波的主导经济,千万不能偏离。宁波港现在的吞吐量在大陆来讲仅次于上海港。如果把舟山港合起来算,已经超过了上海港。

副市长洪嘉祥则表示,宁波要全面实施以市场结构优化、贸易方式优化、企业主体优化、商业模式优化、产品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的外贸转型升级战略,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外贸强市。

外贸的成绩与宁波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除了1万多家有外贸实绩的注册企业,还有一大批航运、货代以及和外贸相关联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宁波进出口总额连续几年超过或接近GDP的总值,外向度非常高。

然而,外贸的地位也导致宁波经济与国际市场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欧洲经济的低迷、美国市场的动荡,都可能影响到宁波的商人们。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后,宁波的外贸又该如何保持快速的增长?宁波这座城市为外贸型的企业提供了怎样的环境?《东方企业家》就此采访了宁波市外经贸局副局长刚勇,听他讲述“老外贸”将如何“搞搞新意思”。

《东企》:在外贸方面,宁波的主要优势在哪里?

刚勇:很多城市都重视外贸,但是宁波是把外贸看做宁波经济的主要力量。政府每年都花几亿用以改善外贸发展环境,激励外贸企业创品牌、转型升级,这在其他城市是不多见的。

相对来说,宁波在政策上也是比较宽松的。这个宽松和某些地区的宽松不一样,我们的宽松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宽松。宁波在进出口方面出的大案子很少。我们比较规范,但在规范的基础上提高服务。实际上这对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比如以前出口退税比较慢,宁波开创了向银行贷款,企业将退税抵押给银行,解决燃眉之急的方法,在当时大大降低了做外贸的门槛。所以大家感觉在宁波做外贸比较顺心,很多外地的企业也愿意融入到宁波来。

第二,宁波的基础设施也是比较好的。我们的大港口,配套的服务,这些都能够满足做外贸的必须条件,包括仓储、外贸服务,都很健全,竞争也比较充分。价格也有优势。

第三,生活成本相对低,能够满足贸易一般条件的环境。人才方面,普通外贸并不需要特别高精尖的人才,宁波虽然缺少超一流的大学,但是能够满足外贸对人才的要求。

《东企》:相比于其他外贸城市,宁波的压力在哪里?

刚勇:第一在外贸经济上,我们80%以上是一般贸易。相比于加工贸易,我们产品要靠自己下订单,需要管市场,需要打品牌,要考验我们的开拓能力和产品影响力。因此,我们的产业链更长,拉动的东西更多。

第二,我们宁波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50%以上是机电产品,20%是服装产品,此外还有文具。我们机电产品中大多是家用电器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日用品虽然是刚需,但是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比较低,大家都会生产,入门的门槛不高,因此面临比较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东企》:宁波外贸突破1000亿后,会遇到什么挑战?

刚勇:刚才也说到,宁波的外贸是一般贸易,而且日用品多,所以受国际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前两年欧美市场形势不好,所以宁波外贸甚至还出现过不升反降的情况。这些年一直卡在900多亿上不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接下来宁波外贸的瓶颈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地方。宁波是千军万马为主,小微企业特别多,投入不高,门槛不高就可以干起来,适合大学生创业。但是是国际形势起了很大的变化,商品竞争力也在削弱。人力成本、生产原料成本都在提高。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东西很难撑住,纯外贸的企业接长单、好单的能力越来越差。所以说外贸要转型,但具体怎么做,尚在探索中。

《东企》:针对这些特点,政府层面打算怎样帮助外贸型企业?

刚勇:正如刚才所说,宁波外贸以一般贸易为主,所以需要出去推销;宁波外贸家用产品多,要摆出来给别人看。因此,我们的企业对于境外展会的需求是比较大的。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补贴摊位费,鼓励企业在类似广交会这样的场合通过和其他省市合作来扩大摊位。所以宁波在全国城市来讲是参加外展最多的城市。在广交会,到处是宁波人。

我们对开拓国际市场给予支持。有很多新兴市场的信用不稳定,政府给企业出一部分信用保险的保费,给派遣过去的人提供人身保险,减轻企业的负担。我们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有支持,比如对商业模式、供应链的管理上的创新有鼓励,在研发资金、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都有支持。

我们从宁波选出20家大型企业,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给予特别优惠,在退税、通关、资金、人才等各方面尽量地满足,使其进一步做强做大。这20家企业会成立一个类似于俱乐部的组织,相当于人大代表的常务代表,代表了外贸企业总体的需求。我们请企业把通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项项列出来,一条一条限期改进。

对于小微企业,我们在信用保险、出产补贴上,给予他们加倍的支持。宁波十几年前就有比较成熟的模式,让小微企业可以把财务、法务等方面的业务给别人做,降低了小微企业的门槛和成本。

《东企》:具体来说,今年有什么举措?

刚勇:宁波外贸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今年的外贸风帆奖,其中一个奖项就是创新奖。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组织一批专家评估,如果确实能够创新,有一定示范性,就列为创新奖。

另外,商务部定了五个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宁波是其中之一。我们专门有一个网站平台,这个平台是由政府牵头的。这个网站跟海关、商检、邮政等部门都打通的。这个现在已经搞出来了,有一个叫摩西摩西,是以日本进口的商品为主的。做了一批东西,据说卖得很好。

篇8

吴献(中国小商品城商会副会长)

2008年,我还是有梦想的,脑子里全是国外的市场。当时像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鲁、非洲、中东这些地方,都不制造工具,所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国内很多企业就像波涛汹涌一样涌出去。等我2008年想走出去的时候,中国制造已经铺天盖地,屡次碰壁。

2010年,是我们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人民币贬值,像我们这种全外贸的企业就没有活路了。面对13亿人口的内销市场,死活就是打不开,1年光开拓市场就花掉了100万元,当时心想再这样下去就什么都不剩了。

真正转型成功也是在2010年,我们上了天猫,打开了整个内销市场。

我们做了25年的五金工具外贸生意,但其实是上了天猫才知道,外贸的东西白给消费者他们也不要。我们的五金工具这30年的品质压根就没提升,不是按照国标,而是按照老外的标准来做。一把螺丝刀,国产的是4.5元,台湾制造的是9元,老外就问:8毛钱的有没?2毛的有没?国标是4.5元的,那你说8毛钱的螺丝刀还有标准吗?到了外国,就说中国的东西太差了,其实是外国商人也在利益最大化。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我们才明白,消费者是要好的东西。所以现在在天猫上销售的工具,50%是台湾制造,20%是德国制造,中国制造30%左右,这些中国制造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给国外大牌做的企业贴牌给我们。这样才能活下去,否则在天猫上都是昙花一现,网上的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甚至是超于国家标准的。所以现在的口号是,能用的叫工具,不能用的叫凶器。

客户在网上对我们的产品进行评价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央视广告。有50个人好评,就有人来批发了,品质不到位我们就提升,也可能10个消费者里就是有2个人故意给你差评,那你差评我再给你发一个,再差评再发一个,这个客人将来就可能是你的忠实客户,跟消费者不能讲道理,讲到最后就把自己讲没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