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8篇

时间:2023-06-29 09:32: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篇1

 

渤海海洋环境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渤海“碧海工程”整治专项等工作都集中在渤海内部环境科学治理上,未能对引起海洋环境污染的源头进行规划治理,难以达到治本的目标。本文将治理渤海海洋环境的视角从海域转移至陆域,认为研究沿海社会经济活动对渤海海洋环境的影响是破解“渤海难题”的关键。环渤海地区已经凸显出其经济迅猛发展的趋势,未来一段时间该地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开发力度和强度都会随之加大。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规划都紧紧围绕渤海沿岸而制定,新一轮的发展起点将渤海区域再次推入快速发展的队列,形成了环渤海的开发建设格局。渤海海域在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港口航运、发展空间的同时,其海洋环境在这种高开发强度背景下必将承受更大的压力。未来的经济开发活动会对渤海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规划要在环渤海地区布局哪些产业?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农业结构的改变对渤海环境造成多大的压力?工业结构的调整是否有利于渤海环境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渤海环境是否有影响?调整产业发展方式能否成为解决渤海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对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趋势有个宏观的把握。

 

一、30多年来渤海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去的30年环渤海经济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济总量增长了76倍,以中国4.39%的土地面积创造了中国21%的经济总量,工业经济密度为全国平均的4倍,其工业发展对中国经济整体增长的贡献更是不可替代,形成了雄厚的工业基础。城市人口在过去30年增加了4600万,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城市建设在近20年里,扩张了一倍多,即在20年里又建成了一个1986年的环渤海城市群,其扩张速度让人震惊。

 

伴随着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活动强度不断加大,渤海海洋环境在过去30年的时间尺度内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渤海海水质量几乎全是一类水质,二类水质比例很小,而2000年左右,以三大海湾为主,海水水质出现了三类水质,其中以二类水质为一般状态,一类水质比例急剧减小,时至今日,渤海三大湾的水质主要以四类和劣四类水质为主,一类水质海域几乎没有,而且每年的变化趋势均是较清洁水域面积减少,污染水域面积逐年增加。

 

渤海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很多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环境问题,甚至有些专家学者提出,如按此状态发展下去渤海将成为“死海”。根据海洋局监测资料统计,海上活动及临岸活动的污染贡献约20%,而陆域社会经济活动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贡献占80%,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是陆源污染的三大来源。陆域经济活动产生的废水通过排污口、地表径流、河流排入海中,而通过河流入海的污染物量又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80%以上,其中携带大量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石油类、重金属等污染物。

 

因此,渤海环境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发生了这么巨大的变化,究其原因自然因素应该排除在外,渤海周边人类的开发活动应该是其最主要原因。目前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力度相比过去的30年更是有增无减,该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水,污染物经由40余条河流注入渤海,渤海容纳了该区域几十年来的生产废水,其环境压力巨大,时至今日渤海仍承受着巨大的环境负担。

 

二、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渤海海洋环境的压力分析

 

(一)农业污染可能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与20世纪80年代的传统农业相比,农业生产在发展规模、产业构成、现代化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地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的生产规模迅速增长。30多年来,环渤海地区农业总产值增长了40多倍,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25倍,畜牧业产值增长110倍,渔业产值增长160倍。粮食产量由4000万吨增加到6800万吨,增长了70%,水果产量由291万吨增加到3513万吨,增长了10倍多。

 

2.农业的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传统农业中种植业占绝对优势,比例达80%以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现代农业中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3%增加到2011年的34.6%,畜牧业与种植业共同成为农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环渤海地区畜牧业具有排污量大而处理率低的特点,从污染排放量上畜牧业排污量远大于种植业,快速发展的畜牧业已成为渤海地区水体污染的重要源头。

 

3.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规模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增长,除农业科学技术的贡献之外,这些成绩大多仍是依靠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而取得的。大量的农药化肥用于经济作物的生产,农业化肥施用量增长了4倍,农药增长了3倍(相比1990年),化肥施用量和农药施用量超出安全施用量上限2倍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物质和能量投入水平上对于渤海环境而言并不能构成多大的影响,这种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也快速加重了农业生产这个面源污染源的强度。可见,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农业总体规模的增长、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改变是推动环渤海地区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的最主要原因。

 

(二)工业结构调整趋势不利于环境改善

 

环渤海区域经济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中后期,主导产业仍然集中在工业部门,且工业结构整体呈现重型化特征,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从环渤海地区主要重化工业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来看(见表1),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重化工业在各省市工业结构中的支柱地位将不断加强,同时重化工业布局呈现向渤海沿海集中趋势,包括山东半岛的城市群,河北唐山的曹妃甸、黄骅港,天津的滨海新区,辽宁沿海城市群等。

 

由于钢铁、石化工业等重化工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也是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势必会加大对资源的消耗,还会带来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主要重化工业行业呈现向渤海沿岸集中的趋势,当众多重化工业企业在小范围内集中时,其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大,这对渤海环境肯定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因此,未来的重化工业发展对渤海环境的影响还将持续,生产废水如果处理不当则对渤海环境的破坏将加剧。

 

(三)城镇化加剧环境压力

 

由于城镇居民生活废水经管道排放,容易排入河道,入河系数高,污水处理规模和程度较低,导致城镇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水入河量较大。随着城镇化率的大幅提高,城市规模将不断扩大,城市地表径流污染量也逐渐增加,城镇化将成为加剧渤海环境压力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期间,环渤海地区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到了快速增长阶段,三省两市提出的城市化目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达到了90%(见表2)。以沈阳为核心的“五带十群”发展规划指出至2015年城镇化率要达到80%以上,这些因素将使辽宁城镇化在“十二五”进入加速发展期。

 

山东省“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发展目标为,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从农村转移出120万人口。河北省提出要进入全国城市化发展先进行列,未来的发展要把城市群作为主攻方向,构筑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两群一带”城镇化空间新格局,大力推进城镇建设水平。随着环渤海地区周边城市群不断扩大,渤海周边城市人口的增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发展趋势,居民生活废水排放将加剧对渤海环境的压力。

 

三、缓解渤海海洋环境压力的解决对策

 

(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

 

农业污染物排放量与农业经济发展规模直接相关,而农业经济规模的发展壮大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农业污染治理的根本出路。以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选择集约型、生态型、精细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降低农业污染的根本途径。畜牧业生产方面,逐步取消“一家一户”的养殖经营方式,通过建立畜禽养殖小区,将各养殖专业户在空间上集中起来,使畜禽养殖污染的面源特性转变为点源,实施污染物的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和循环利用。种植业生产方面,应完善和发挥有机肥与低毒农药使用的补偿机制政策,引导种植业生产向低成本、高利用率、低污染的模式发展。

 

(二)调整工业发展方式

 

根据相关规划环渤海地区未来的重工产业将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调整工业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集约化生产、清洁化生产、低消耗高产出的发展之路将是降低工业污染的重要出路。一方面,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目前不仅在环渤海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一个供过于求的状态,同时由于该产业高耗能、高污染的特性,因此,该产业生产规模需要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技术更新和企业重组等途径对冶金产业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产品生产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另一方面,石化工业属于资源消耗型产业,环渤海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在石油开采、储存以及粗加工方面有着竞争优势,但石化产业链下游工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不足,是典型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因此应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积极推进产品向高端化、精品化、专业化发展。

 

(三)提高污水处理规模与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物产生量将不断增加。加大城市废水治理投资,提高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污染物消减率,避免污水直接排入雨水管道以及河流、湖泊、水库等环境水体是治理城镇生活污染的最根本途径。

篇2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2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071-01

信息化社会建设,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在今天,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左右手,它帮助我们拉近距离,通过手机和电脑视频通话,即使不见面也能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还有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都是通过计算机管理和监测的,不仅仅大大的减少了人力资源,而且还能缩短生产时间,增加生产质量等优点。由此不难看出信息化发展不仅是我国也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势所向。所以从当前的社会形势出发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还有相关的改进措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步,有很大的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起来。

一、 计算机应用特点与管理问题

1、计算机应用特点

各国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同时对于计算机研究,计算机网络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同全球经济的建设进程也在加快。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可以说现在的生产和生活中如果离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那么医院不能正常运转,工厂的设备会停止工作,企业的管理会变得混乱等等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人类已经习惯和融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以及信息产业三者之间相互依赖性在不断地增加,而且信息化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计算机管理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还不完善还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人们虽然明白计算机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相应的重视程度,对于一些企业而言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当先进的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高新聘请外援帮助维修。小的问题可以很容易修理,可是当机器出现的问题十分严重,必须要更换或是,系统还原的时候,可能会导致企业整个系统的瘫痪,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相反如果企业能拥有相关的技术人员,每天的对机器进行检测,提早的发现和解决要出现的问题,就能避免因计算机故障对企业导致的损失。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比较低,我们需要对计算机的防护系统加强,需要不断地去改进和完善。可能更多人注重的是计算机带来的经济效益,它应得信息,却很少考虑到它软硬件设备的安全问题。“熊猫烧香”病毒我想大家都并不陌生,它的出现使很多电脑进入瘫痪状态,系统被严重的毁坏。所以现在黑客的随意的活动很可能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不要光想着如何降低计算机的管理成本,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去应对,当问题出现后造成的损失是你无法接受的,所以防护问题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二、 加强计算机管理的有效策略

1、 加快技术手段创新

就现在的形式,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会更加的智能化,全面化,人性化,我国该加快技术手段的创新,将计算机技术更快更好地普及到各个行业,对行业的发展起积极地促进作用。(1)以当前高性能的计算机始终遵循“微处理器摩尔定律”的发展规律来看,进一步加大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将我国打造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可研制以10亿次/秒的高速运算的高性能计算机国家。(2)加大集成电路产业的设计与研究。随着我国研究的嵌入式CPU产品成功以及多款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基本打破了我国传统的信息产业“空芯化”历史;(3)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Linux桌面操作系统、办公室软件的快速发展,已基本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4)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已成为国际电联的三大标准;(5)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加大力度深入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零部件。其中首要考虑因素为低成本,在产品的重构性、易用性、安全性及低耗能等方面将优于同类产品。

2、 注重硬件与软件维护

多注重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维护,可以使系统尽可量少的出现错误,还可以防止黑客对系统任意的破坏,避免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硬件与软件的维护工作具有很大的意义。计算机硬件运行环境及操作、维护方法等,具体内容如下:(1)运行环境。在应用计算机时,应注重外界环境安全,避免在强磁场、化学污染及噪音等环境中使用,更不得在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或阳光暴晒环境中使用,确保供电的稳定性,保持应用环境的通风、防尘、干燥,又可避免静电的产生。(2)硬盘保护。在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得由于震动、不平稳等原因造成磁盘损坏,丢失数据;不得短时间内频繁开关机或经常格式化处理硬盘。定期清理磁盘使用痕迹、碎片等,优化系统的运行性能。尤其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注意散热问题,一旦风扇运行出现问题则及时修理或更换。(3)光驱保护。在选择光盘时,需使用正版光盘,以保护光驱。定期清洁光盘,避免硬物擦伤。另外,光盘不能叠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损害。(4)显示器保护。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器放置在平稳位置,确保显示器清洁,通时保证其通风散热良好,且不得接触强磁介质,以免产生画面影响。

3、优化计算机的软件运行环境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应根据个人习惯的不同,对硬盘合理分区,并选择适用的应用软件,尤其对系统中软件实行分区。在安装个人应用软件时,尽量选择D区,避免由于操作失误而将程序删除;对于存放重要文件的文件夹中,应做好标签及备份,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信息丢失的损失。及时更新病毒软件,做好软件升级、补丁等程序,尽量选择正版或正规网站提供的系统软件,在新软件运行之前检查病毒,避免软件病毒对计算

机系统的侵害。另外,在计算机操作中,还应注重一些软件的应用,如安装系统、Ghost备份等,如果计算机软件出现故障,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系统,确保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如果计算机系统发生问题,则利用Ghost备份系统,几分钟即可恢复软件,确保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另外,在windows系统中,包括了诸多诊断、修复操作软件,也是解决计算机常见问题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4、加快计算机的创新推广

可以说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全民都应具备的,但是仍有一些人不懂,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对计算机的推广,要更多地人了解和知道如今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的帮助和它的好处,还要加大网络覆盖区域,要更多地人可以不论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都可以从网上汲取所需要的信息。加大信息传播范围及传播速度,提供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行业以及整个社会的医疗、福利、就业、教育、储蓄、分配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外,加快网络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研制,为计算机使用与网络安全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总结:社会进步信息化时代是必然的,我们应该跟上社会的需要,将计算机管理技术更好地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不要盲目,要讲究策略,从而推动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慧.信息化社会环境下的计算机管理策略[J].信息通信.2011(06).

篇3

城市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其协调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聊城市近5年(2008~2012)水环境中的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相关量之间的关联度大小提出进一步改善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聊城市境内河流属于海河流域,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金堤河、赵牛河和京杭运河6条河流,共设置27个断面。监测指标为23项,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必测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来源于工业和生活污染两方面。近十年,聊城市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03年河流水质达标率为0%,2012年河流达标率为33.3%,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其余污染物污染较轻。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基本原理

对于2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2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两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旨在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视为一条线上的点,与待识别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所绘制的曲线进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贴近度,并分别量化,计算出研究对象与待识别对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贴近程度的关联度,通过比较各关联度的大小来判断待识别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

三、计算灰色关联度

本次选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其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等各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找出其关联关系,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2计算结果可知: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氨氮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6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

由此可以看出,聊城市水环境质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及万元GDP用水量的关系都比较紧密,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率。

四、改善对策建议

1 加快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严格控制污水直排。聊城各河流沿程仍有一些入河直排口,造成部分断面水质波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直排口治理工程力度,确保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流。

篇4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社会环境;大学生

[作者简介]陈素云,温州医学院讲师,政治学硕士,浙江 温州 325000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178―03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处的社会环境

1.全球化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客观分析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在总体上来说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首先要看到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正面影响。全球化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价值目标定位,它既顺应了全球政治发展的民主化潮流,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球化使其他国家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法治经验可以为我国借鉴,推动政治伦理规范和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全球化使我国在坚持价值观的基础上吸纳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采取开放兼容的态度,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造。

但是,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一是政治认同危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个人、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都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发挥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的权威和塑造力量,个人对传统政治和阶级身份的认同逐渐淡漠,需要重新确立自我认同归属,并往往将认同归属指向种族、亚群体或其他个人。这种政治现象被称为“新认同政治”。新认同政治分散了国家的权力,动摇了国家认同的传统政治价值理念,使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面临危机。二是对我国政治文化的侵袭。西方的政治力量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对我国灌输自己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各种也加紧对我国公民进行舆论渗透,传播以批判我国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反主流文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加剧两种文化的冲突。这种侵袭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对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状况的整合作用,阻碍了公民对具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正如亨廷顿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

2.社会转型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期是“一场深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其直接特征是: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伦理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型;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这样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使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秩序。经济、法律、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体制等,都处在变革之中”。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二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计划与市场的根本差别使得转型过程中两种体制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十分激烈;三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由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人治”社会向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础上的“法制”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文化向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改善和进步,从而坚定了社会各阶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仰;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念使民众的政治认同有所加强;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观念,调动了民众的参与意识;市场经济推动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众的民主意识。转型期的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也使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受到新的挑战。首先,社会转型促进了利益结构的深刻转换。在几十年的深刻社会转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分化、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意识凸显;原有的社会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利益格局被不断地调整和重构;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广泛的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在公民中引起政治认同、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方面的震荡和不利影响。引导公民正确认识、理性对待这些冲突,认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成为政治社会化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其次,社会转型引起政治价值体系的深刻变革。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与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社会政治价值体系还处于建立过程中。因此,目前我国社会政治价值体系有双重性的特征。价值体系的规范能力处于离散、瓦解的状态,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规范能力还滞后于实际政治生活,因此出现了新旧规范脱节的局面,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和无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政治选择上以经济效果衡量一切、政治体系的定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淡化、政治评价狭隘、政府官员行为腐败等等问题。因此,克服旧的政治心理,促进和完善新的价值规范,是政治社会化面临的又一历史问题。

3.网络化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网络媒介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介。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政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所提供的先进技术手段,大大加速了全球流动的速度和网络联系的广度,从而也加速了政治全球化的进程。

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网络改变了政治交流的方式,促进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和效果。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建立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使个人和组织能够跨越地理的界线进行政治交流,“使个人和组织原本没有机会体验的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经历成为可能”,从而客观上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接触多元政治文化的机会,使他们加深政治交流、互动,汲取更多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兴趣和能力,增加政治参与机会。所有这些有利于个体养成民主、理性、宽容的政治精神。其次,网络推动政府与民众交流,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由于物质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迄今为止最高形式的民主是代议制,即公民通过推选自己的代表去行使政治权力,而网络化将可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有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网络为公民与代表提供了最迅捷、最便利的联系手段;另一方面,政府网站的建立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度。当代传播学的先驱和权威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

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

先,减弱政治认同。网络使政治社会化的不可控性增强,来自环境的干扰增多,大量反主流价值的思想信息的散播将使政治社会化处于一种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网络化使政府不再是信息的发源中心,国内的和国外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的和个人的,来自任何一方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散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妨碍了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过程。其次,改变政治组织范围。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通过媒介连接起来,构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交往体制,使远距离的政治组织行为和政治权力运用成为可能,也使国际性政治组织扩张获得新技术的支撑。最后,威胁政治安全。信息时代使国家的政治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信息时代在许多领域模糊了国界,跨国界的活动越来越多,这也使跨国犯罪活动有机可乘。

二、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导向

全球化、社会转型、网络化等因素对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促进和冲击,也使我国大学生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领域面临挑战。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顺利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达成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体系和核心价值的认同,必须在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注入新的元素,标志新的导向。

1.应对全球化时代背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导向。首先,确立正确的国家观念。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仍有其存在的价值。民族国家仍然是行政立法,保持国内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体,是建立新的世界治理秩序和维护各民族平等权益的不可替代的主角。因此,民族国家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制度,在全球化条件下仍然不会消亡。这一观念的确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尤其在经济实力、权力分配和国际地位方面。一部分发达国家依靠这些优势推行其政治、经济和伦理价值,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干预。其实质是在“世界共同利益”的光环下获取隐蔽的“后殖民主义”的合法性。因此,对于身处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大学生来讲,必须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国家观念,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维护国家的和利益,推进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其次,确立民族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大学生只有在确立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牢固地树立国家观念,才能获得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理性认识。确立民族文化的认同,要对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前景有信心。全球化必然推动民族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实现创新,而不是消失。确立民族文化的认同,还要对本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有信心。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对多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同时,要珍视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最后,培养全球意识。全球化带来全球意识的需要,不管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如何,不管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如何,在现代社会,民主、公正、平等、自由、人道、秩序等主流的政治价值观是每个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政治素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和是否愿意,我们都早已是世界社会关联中的行动者和反应者。”因此,为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有全球意识,以国际间的和平、合作、互助为己任,培养和平意识、合作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社会化主流指导体系也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常常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未能解决的普遍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秩序的建立之间相协调的问题,恰恰能在西方主流文化中找到答案。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点,抛弃历史的成见,从全球化的角度客观地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就至少能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不那么缩手缩脚。

篇5

关键词:耦合度;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态势;边疆山区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59-05

1引言

耦合(coupling)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当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配合得当、互惠互利时,为良性耦合;反之,相互摩擦、彼此掣肘时,为恶性耦合[2]。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和耦合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走向何种序与结构,或称决定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3]。目前,国内对“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进行耦合分析的成果已颇为丰富。许多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系统理论体系,建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来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状态和规律[4~5]、人口与资源环境的演进态势[2,6]、区域系统耦合状态[7]、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8]以及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9]等内容,其理论和方法在区域层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该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决定着地球生命支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对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研究已成为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10]。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建立于资源环境系统之上,并与之发生耦合关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能量与物质循环方式对资源环境产生胁迫作用。社会经济发展所引起的环境效应又通过降低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而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在这种双重机制作用下,如何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土地总面积38.32万km2,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是一个典型的低纬度高原山区省份,固有的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尚不发达。1949 ~ 2005年,全省总人口由1595.00万人增加到4450.40万人,增加了2.79倍;经济规模(GDP)由8.93亿元增加到3472.89亿元,增加了388.90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 041.79元,相当于1990年的4.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 265.90元,相当于1990年的6.11倍,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得到较大改善。同时,云南又是一个人地矛盾比较突出的省份[11],资源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12~13]。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4~16]:云南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低,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超载状态,这对区域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极为不利。因此,研究识别云南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态势,对协调未来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遵循建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及系统性原则,结合云南省区域状况,构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耦合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表1)。为统一各指标量纲与缩小指标间数量级差异,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公式如下:

式(1)、(2)中,xij表示第i年j项指标值,x′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max(xj)为第j项指标最大值,min(xj)为第j项指标最小值。当指标值越大对系统发展越有利时,采用正向指标计算式(1)进行处理;而指标值越小对系统发展越好时,则采用负向指标计算式(2)进行处理。

采用专家咨询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准则层及指标层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表1)。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本文从1991 ~ 2006年《云南统计年鉴》[17]、1991 ~ 2006《中国统计年鉴》[18]、1991 ~ 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以及1990 ~ 2005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获取1990 ~ 2005年原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计算。

2.2 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方法和模型

本文采用李崇明等[20]提出的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确定整个系统的演化状态以及 与的协调程度(后有研究人员称为耦合度[3,7,21]),模型如下:

公式(3)中,为两系统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为各指标权重。鉴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二者间的交互胁迫关系,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复合系统来考虑,显然与是这一复合系统的主导部分,按照一般系统理论,该复合系统的演化方程可表示为:

公式(4)、(5)中,A、B为受自身与外来影响下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演化状态。VA、VB分别为二子系统在受到自身与外界条件影响下的演化速度。在整个复合系统中,A与B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将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整个系统的演化速度V可以看做是VA与VB的函数,即V=f(VA,VB),这样就可以VA与VB为控制变量,通过分析的变化来研究两个系统间的协调耦合关系。

由于整个系统的演化满足组合S型发展机制,可以假定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动态协合关系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样在每个周期内,由于V的变化是VA与VB引起的,可以把VA与VB的演化轨迹投影在一个二维平面(V经济发展初期,不受资源环境限制,资源环境不受经济影响,发展只受自身因素影响。此状态下,只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其发展能力无限提高,资源环境始终不变,是一种理想状态。

良性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开始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此状态下区域社会经济提升速度快于资源消耗和环境变化速度,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一定的胁迫作用,但处于可接收范围内,两个子系统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分水岭

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此种状态下,资源环境刚好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两者变化速度相等,系统处于由良性状态向不可持续演变的临界点,为系统状态演进的分水岭。

不协调发展阶段

资源储量制约经济发展速度,资源环境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此状态下,高度重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明显增强,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不足,系统向着不可持续状况演变。

系统崩溃阶段

经济增长在资源环境的影响下达到极限,在经济增长极限值要求下,资源增长呈现无穷大趋势。此种状态下,过度追求社会经济发展,完全忽视自身支撑能力的提高,系统处于一种无限消耗阶段,面临崩溃的危险。区域系统将有两种演进方向:一是两系统间的矛盾不可协调,走向崩溃,因这种情况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二是人类采取一系列政策、技术、工程等措施,及时调控系统运行状况,引导其进入螺旋式上升阶段,实现系统的高级协调共生。

3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耦合状态分析

3.1 系统耦合度计算

根据表1及公式(1)~(3)可计算出云南省1990~2005年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结果如图2所示。然后依据f(x)和g(y)进行非线性模拟,首先计算A与B、VA与VB,其结果为:

3.2 结果分析

(1)从社会经济综合指数f(x)和资源环境综合指数g(y)来看(图2),1990~2005年,云南省f(x)和g(y)均呈上升趋势,除在1996年和2001年之后有所波动外,两者基本同步增长,但在2003年之前g(y)>f(x),f(x)不断逼近g(y),表明云南省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逐年增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在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关系中,相比之下,经济发展大大超前,而环境保护则滞后得多。2004年之后f(x)>g(y),说明在社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的投入有所增加,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有所缓解。同时,在1996年、2002~2004年,g(y)下降趋势下,f(x)仍能获得相同速率的增长,这表明,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环境的投入不但不会降低其发展速度,反而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

图4 1990~2005年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度

(2)从VA与VB变化情况看(图3),两者大致可看作“U”型曲线,两系统处于同步变化状态,1994年之前VA>VB,1994年之后VA

(3)从耦合度α的变化情况(图4)并结合表2分析,近15年以来,1990~1993年α处于39°~42°之间,为协调发展状态,1994年突破45°成为系统发展的分水岭,之后均处于50°~84°之间,2001年更高达83°。α经历了先下降(1990~1992年)后上升(1993~2001年)再下降(2002~2005年)的过程,尽管近4年来呈快速下降趋势,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有所提高,但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在高度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牺牲生态环境和资源高消耗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4未来发展态势分析

近年来,云南省在环境保护和治理、降低能耗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2005年,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达1.4%,相当于2000年的1倍;1990~2005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以年均27%的速度增加;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相当于1990年的4倍多;2005年,万元工业产值耗能、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元GDP工业废水产生量均有所下降,吨能创造工业产值和吨能创造生产总值也有极大提升。这些因素的促进下,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度呈下降趋势。

尽管如此,云南省未来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胁迫和约束双重机制加强,二者协调发展仍面临巨大压力。可以预见,云南省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胁迫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5年以来,由于过度追求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加之人口压力不断增大,致使区域资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严重,区域土地、水、矿产等各种资源供给日趋紧张,区域综合支撑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而历史上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欠的旧账越积越多,形成累积效应,并以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滞后效应表现出来,至今仍没有得到解决。

(2)长期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劳动力素质不高、技术落后,云南省在国际、国内区域分工中处于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地位,经济增长主要靠过度消耗资源和加重环境成本的方式来实现。以能源消耗指标为例,在1990~2005年,云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耗能(规模以上)以年均5%的速度下降,2005年为3.55吨标准煤/万元,仍高于全国2.59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且在“十五”期间呈波动状态,下降极其缓慢。万元生产总值耗能以5.9%的速度下降,2005年降为1.73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国1.22吨标准煤/万元的水平。云南省在通过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方面面临不小压力。

(3)“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资严重不足。根据2005年《云南省环境公报》,SO2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大气污染防治面临较大压力,昆明等6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15个开展降水酸度监测的重点城市中,11个城市出现酸雨。云南省77条主要河流的150个监测断面中,水质在Ⅲ类以下的断面达42%。1990~2005年,废水排放总量以年均1.9%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8.05亿t,工业废气排放量以年均8.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6646.08亿标立方,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年均5.7%的速度增加,2005年达4661.49万t。与此同时,“三废”处理能力却提高不大,例如,2005年,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35%,远低于全国57%的水平。环保直接投资占GDP比重年均增长4.7%左右,2005年达1.4%,略高于全国1.3%的水平,但远远低于云南省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水平。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环保投入不足加大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

(4)全省总人口将继续增长,加之云南为边疆山区多民族省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各项建设起步晚,对环保设施和技术投入欠账较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各项建设将大大加快,必然加大对资源环境胁迫强度,这已是难以逆转之势。

(5)环境保护治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受自然灾害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严重。一方面,云南省自然条件差,全省山地、高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94%,盆地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资源富集但开发利用成本高,各类用地受到限制,环保工程措施投入大,技术要求难度高。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影响也较为严重。以农业生产为例,在1952~2005年间,全省农业自然灾害总受灾面积达4745.99万hm2,年均受灾86.29万hm2,占年均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0.28%。1996~2006年,因自然因素(洪水、地震等)和某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灾毁耕地共计达4.88万hm2(年均因灾毁而减少耕地0.49万hm2)。此外,云南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1999年以来,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达36.9%,土壤平均侵蚀模数达1340t/km2・a。以金沙江流域为例,全流域年均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相对量达4427.4元/km2・a,其中坡面侵蚀损失3247.6元/km2・a,重力侵蚀损失1179.8元/km2・a[22]。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云南省未来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5结论

(1)从系统理论思想出发,对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进行耦合态势分析,以识别系统协调发展状态,对今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评价结果表明,自1994年突破分水岭以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一直处于不协调发展状态,近10年,耦合度均在50°~84°之间。尽管2002年后呈下降趋势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但其速度极其缓慢,环境保护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其滞后效应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将越显明显,系统间的胁迫约束机制加强,目前总体上仍然处于极不协调状态。

(3)分析表明,未来云南省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仍将面临一系列的重大挑战,系统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的难度大,达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同步协调发展的目标任重而道远。因此,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区域科学定位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同时加大环保资金和技术投入,特别是重视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勤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 管理世界,2004,(2):133-136.

[2]吴文恒,牛叔文. 甘肃省人口与资源环境耦合的演进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6,(2):81-86.

[3]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5):105-112.

[4]乔标,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耦合模型及其在干旱区的应用[J]. 生态学报,2005,25(11):3003-3009.

[5]刘耀彬,李仁东. 江苏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规律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47-51.

[6]马彩虹,赵先贵. 陕西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耦合态势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5):217-221.

[7]张富刚,刘彦随,王介勇.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J]. 资源科学,2007,29(1):16-20.

[8]张振杰,杨山. 基于系统行为的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88-92.

[9]朱鹤健,何绍福. 农业资源开发中的耦合效应[J].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83-588.

[10] 高长波,陈新庚,韦朝海等. 区域生态安全:概念及评价理论基础[J]. 生态环境,2006,l5(1):169-174.

[11] 杨子生. 云南省耕地资源危机及其对策初探[J]. 自然资源(现《资源科学》),1994,16(5):16-24.

[12] 杨子生,李云辉,邹忠,等. 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13] 杨子生,刘彦随. 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以云南省为例[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4] 李宏. 云南人口变动与土地承载力分析[J]. 农业经济,2004,(7):7-8.

[15] 杨林泉. 云南脆弱生态区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J].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3):15-17.

[16] 陆颖,何大明,柳江,等. 云南省15年生态足迹与承载力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93-97.

[17]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8]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19]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6.

[20] 李崇明,丁烈云.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1)134-144.

[21] 徐学荣,吴祖建,张巨勇,等. 可持续发展通道及预警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33(2):31-37.

[22] 李云辉,贺一梅,杨子生. 云南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直接经济损失测算方法与区域特征分析[J]. 山地学报, 2002,20(增刊):36-42.

[作者简介]李智国(1977-),男,云南武定人,汉族,讲师,主要从事生态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篇6

关键词: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42-03

前言

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中的主体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制约性也日益明显。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非农业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城市、交通及工业等各业用地之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土地利用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用,而应该是在强调生态利用的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利用,即既要追求经济利用和社会稳定,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因此,土地利用效益中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区概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2008年总人口989.9万。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哈尔滨经济高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4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7%。从2002―2007年,哈尔滨地均GDP由2 382万元/km2,增长到4 667.73万元/km2。生产总值由12 642亿元增长到24 768亿元。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由4.75 m2增加到6.65 m2。但是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评价模型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函数模型

fi=wijxij F(X)=wifi(1)

gi=pijyij G(Y)=pigi (2)

式中:Xij,Y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标准化值;wij,p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权重;fi,g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得分;wi,p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权重;F(X),G(Y)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得分。

(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

T=α×F(X)+β×G(Y)(3)

T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依据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

(三)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

根据协调概念的定义,F(X),G(Y)的离差越小越好,C为协调度,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程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5≥k≥2。它反映了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或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F(X)与G(Y)之和一定),为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复合效益或发展水平(即F(X)与D(Y)之积)最大,两者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显然,0≤C≤1,协调度C达最大时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协调度C小,则越不协调。

C=K(4)

(四)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

协调度C是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约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行为,促进两者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度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或综合效益的大小(或发展水平)。因此,引入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协调发展度”就十分有必要。

D=(5)

(五)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即:

R=(u1,u2,u3,…,um)(ui+uj)1/n (6)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由此得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R={[F(X)G(Y)/[F(X)+G(Y)(F(X)+G(Y))]}1/2(7)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通过确定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以及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耦合度(如表3所示)。

由计算结果得知,哈尔滨市2002―2007年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波动较小,属于平稳上升阶段,说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势态良好,生态环境指数由2002年0.468到2007年0.496。2003年和2005年指数值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反映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基本良好,另一方面暗示着它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较好,而同阶段中,社会经济效益则变化明显,由2002年0.275发展到2007年的0.464,说明近年来,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尤其是2002―2004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05年和2006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又达到0.464的高值,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对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正向发展的方向。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哈尔滨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趋势与协调度相似,总体上呈协调关系,说明哈尔滨市六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良好,经济的发展没有破坏到生态环境,反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尤其是耦合度也是非常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

结论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系统的相关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模型,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分析。总体看来,2002―2007年六年间,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为维持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源开发要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注意经济结构优化,通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篇7

【摘要】目的:探讨职业技能训练对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取为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基本生活技能训练,观察组52例则在此基础上增加职业技能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4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自尊量表(SES)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评价并对比。结果: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而言SAD评分显著降低,SES及PSSS评分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职业技能训练;社会功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一直是精神疾病防控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对于长期住院治疗的患者而言,缺乏与社会的接触,仅靠基础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医源性衰退加重患者的残疾状况。笔者近年来采取职业技能训练的方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取为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包括男性71例,女性33例,年龄38.1±10.2岁,文化程度初中40例,初中以上64例,病程73.1±32.0月。入组条件:1.诊断标准符合CCMD-3,现在用ICD-10诊断标准[1]且在近2年内未达到痊愈标准者;2.年龄18~60岁;3.患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条件:1.具有严重肢体残障患者;2.社交技能明显缺陷者。将以上104例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在一般资料对比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本生活技能训练,训练内容包括生活料理、家务劳动、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交流。观察组除此外还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入院前职业以及病情进展程度进行具体工作的安排,鼓励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帮助,根据患者工作种类和工作强度给予适当的劳务补助,观察在训练过程中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对于康复迅速的患者可适当增加训练力度。

1.3 评定方法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自尊量表(SES)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评估。SAD量表包括28个条目,以是非题形式调查,分值在0~20之间,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苦恼水平高且存在社交回避现象;SES量表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4级,分值在10~40分之间,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自尊水平越高;PSSS量表包括12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7级,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对于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用excel整理,录入SPSS 16.0进行处理,组间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52例患者从事工作中17例为保洁工作,8例为园林维护,8例为洗车工,8例为售货员,11例为刺绣工作。各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而言SAD评分显著降低,SES及PSSS评分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本身和药物治疗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认知缺陷,加上患者长期住院缺乏社会交流,很容易造成精神残疾。有学者认为[2],只有将生物、心理、社会学干预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更好的帮助精神病患者重返社会。生活训练、社交训练都是这方面的基础内容,而除此之外的职业技能训练是有着明确目的性以某项职业训练为基础来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工作信心和回归社会的医院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职业技能训练,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社交能力,对于患者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所增强,最关键的是工作中的充实感和来自周围其他人的认可让患者坚定了重返社会,恢复工作的信心[3]。从本文数据来看,两组患者均给予了基本的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交训练,对照组患者从SAD、SES、PSSS量表评分结果看,虽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改善并不显著,考虑原因可能是由于患者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训练,很难主动的去适应和积极融入社会,缺乏信心和主动性;而观察组患者较治疗前和同期的对照组而言SAD、SES、PSSS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这说明观察组患者在经过生活技能训练、社交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有效的缓解了病情,提高了患者与周围社会交流的欲望,树立了患者重回社会的信心。

综上所述,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不仅仅缺乏社交训练,同时还需要职业技能训练来提高他们的回归社会和工作的信心,在住院期间应当注意职业技能训练的延续性,充分利用资源来给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康复场所,促进其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译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

篇8

关键词: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Analysis of Cement Concrete Bridge Deck Pavement of Epoxy Asphal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

FAN Jun-li1,WANG Bing1,ZHANG De-cai2,XU Jian-nan1,

DING De-ping1,DING Zhen-ya1,ZHANG Quan-min3,WANG Xiang-yuan3

(1. Chongqing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Fucheng FengShi Highway Overall Contracting Units,ChongQing 401147;2. Beijing Hualuxiang Mr Traffic Technology Co., LTD,Beijing 100062;3. Shanxi Luxiang traff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Taiyuan 030006)

Abstract: Briefly elaborated the superiority performance of epoxy asphalt; Analysis of epoxy asphalt deck paving construction phase and operation phase of the indirec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brought to the bridge deck pavement and bridge body structur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

Keywords: Epoxy asphalt; Bridge deck pavement;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中图分类号:U443.33 文献标志码:A

1前言

环氧沥青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沥青的热塑性性质,使其成为热固性材料。与传统的改性沥青相比,环氧沥青具有很高的力学强度和优良的温度稳定性,因而赋予了非常高的耐久性。环氧沥青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及追从性。当它用于桥面铺装时便大大延长了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诚然,由于它是高性能材料,也就具有相对较高的价格。使得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初期建设费用必然会有所提高。但是,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使用寿命比通常的铺装层大大延长,从全寿命期间对桥面铺装的经济效益分析来看,环氧沥青具有可观的直接和间接效益。同时还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本文结合重庆“涪陵-丰都-石柱高速公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龙河大桥)”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实例,对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

2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2.1建设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

在工程建设阶段,桥面铺装的造价包括沥青混合料的材料成本和桥面铺装施工费用。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桥面铺装层厚度采用3cm环氧沥青混凝土+4cm改性沥青混凝土结构。由室内试验和试验工程施工可知,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为6.1%,压实密度为2.43g/cm3,则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层材料费为3300元/m3。

环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与通常的沥青混凝土基本相同(实际上集料加热温度低很多)。因此,环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的施工费可按常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费用进行测算,包括: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直接工程费为474元/ m3(195元/吨)。

同时,结合某项目改性沥青混合料桥面铺装造价情况,进行复合式环氧沥青混凝土和改性沥青混凝土直接工程费比较,见表1。

表1桥面铺装直接工程费对比表(每平方米)

结构层类型 材料类型 厚度

(cm) 铺装层费用

(元) 粘结层费用

(元) 合计

(元) 备注

复合式环氧沥青砼 AC-13(SBS) 4 59.28 12.2 207.37 粘结层为环氧沥青

HLH-13 3 112.02 23.6

常用沥青砼 AC-13

(SBS) 4 59.28 4.2 154.91 粘结层为GS溶剂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

AC-16 6 76.03 15.4

从表3的对比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复合式环氧沥青铺装层工程费是常用铺装结构的1.34倍,每平方米造价在207元左右,比常用结构(约155元)多50元左右。

2.2使用维修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

在一个桥面铺装设计周期15年内,环氧沥青桥面铺装不需要进行大修和罩面,而常用普通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按6年罩面一次,10年大修1次考虑。常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使用维修阶段大中修工程费用对比见表2。

表2桥面铺装大中修费用表(铺装厚度10cm)

项目 工程费用(元/m2) 备 注

罩面(厚4cm) 拉毛+粘层 4.2 由表1

铺装4cm 59.28 由表1

大修 铣刨 10.0 含弃渣运费

铺装 154.91 由表1

工程维修费合计(15年) 228.39 不含日常养护

2.3桥面铺装全阶段直接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汇总建设阶段和运营维修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情况,反应各桥面铺装结构的直接经济效益情况,以此作为桥面铺装结构类型选择的重要依据。各铺装结构全阶段直接经济效益见表3。

表3各铺装结构全阶段直接经济效益分析表

结构及材料 厚度

(cm) 直接经济成本(元/) 1与2比 2与1比

建设阶段 使用阶段 合计

1 AC-13(SBS)+HLH-13 4+3 207.37 0 207.37 0.54 1.00

2 AC-13(SBS)+AC-16 4+6 154.91 228.39 383.30 1.00 1.85

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整个建设使用阶段,复合式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其直接经济成本都是相对较低的;而采用其他的常用的桥面铺装结构时,直接经济成本是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的1.85倍甚至更高。据此,可得出采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经济成本最低,使用效果最好。

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的各结构中,4cm单层式经济成本最低,但其应用于桥面铺装的先决条件是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整度较好,这一点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来说要求相对苛刻,应用推广较为困难。除此之外,其他的单层式和双层式铺装结构经济成本均高于复合式铺装结构(大多在1.02~1.26倍之间)。在复合式环氧沥青铺装结构中,复合Ⅰ与复合Ⅱ的经济成本相比甚微,差距主要在面层结构形式上,与普通AC-13沥青混凝土相比,AC-13(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与高温稳定性能更为优越,因此,在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面铺装中,复合式环氧沥青(改性沥青+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应为首选结构。

3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间接效益是指桥面铺装结构对桥梁结构使用性能的贡献,由于环氧沥青的高效防水作用和较薄的铺装厚度,减少了降水对桥梁结构的危害并减轻结构自重,从而对桥梁结构起了保护作用,使桥梁的整体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3.1延长桥面铺装寿命的效益

根据调查分析,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桥面铺装结构大多在通车后3~5年出现损坏现象,其损坏类型有推移、开裂、坑槽、松散等。究其原因,除了大吨位运输车的作用之外,最主要的就是铺装材料自身存在的缺陷,这是一个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

(1)延缓高温车辙和推移变形破坏

根据本课题的试验研究,环氧沥青桥面铺装材料具有优良的高低温稳定性和抗水损坏耐久性。从混合料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来看,60℃条件下达到45000次/mm以上,70℃条件下达到15000次/mm以上。而常用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仅为3000~5000次/mm,环氧沥青比改性沥青高9~15倍。就热稳定性而言,出现推移变形的时间至少可以延迟4~5倍,即如果改性沥青桥面铺装3年出现推移变形,则环氧沥青铺装要在12~15年才会出现推移,如果改性沥青5年出现推移或车辙,则环氧沥青要20年后才会出现类似损坏,实际上在路面使用期内环氧沥青铺装层基本不会出现因高温而产生的车辙或推移变形。

(2)减少车辆反复作用下的疲劳破坏

从混合料的疲劳试验可知,环氧沥青混合料在15℃条件下,荷载为6kN时,疲劳次数30000次未出现任何裂缝,荷载为18 kN时,疲劳次数为18000多次,而A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6kN时,疲劳次数仅为7000多次。环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寿命至少是改性沥青混合料的5倍以上。可见,如果改性沥青桥面铺装4~5年出现疲劳开裂,则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在20年后才会出现疲劳开裂。

(3)减少低温条件下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由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和低温收缩系数可知,-15℃时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弯曲应变>2000με,-10℃时为3400με以上,而常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在-15℃时的弯曲应变只有1100με左右。环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收缩系数为1.74×10-5,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收缩系数为3.36×10-5,环氧沥青是改性沥青的一半左右。可见,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的可能性比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小得多。由第5章的研究计算得知,环氧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温度范围内,不会产生低温裂缝。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力约为5.3MPa,其抗拉强度约为1.2~1.5 MPa,改性沥青混合料发生低温开裂是必然的。大量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抵抗水损坏的能力

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均优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因此,环氧沥青桥面铺装抗水损坏能力强于改性沥青混合料。同时,采用高强的环氧沥青粘结材料后,混合料与桥面板的粘结强度大于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环氧沥青混合料密度小于3%,本身具有很好的防渗透性,再加上粘结层的抗渗性,决定了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具有超强的抗水损坏能力。

3.2对延长桥梁结构寿命的贡献

(1)减轻恒载,延长结构寿命

使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结构,可以减薄铺装层厚度,从而减轻桥梁恒载。按照7cm的铺装厚度计算,比传统的10cm厚铺装减少3cm,约减轻恒载72kg/m2,以试验工程为例,按全桥总1181米(其中连续刚构主梁总长127+240+270=494米)计算,桥面宽度21米,全桥可减轻自重1786吨(连续刚构主梁可减轻自重750吨);这样一来,或者可以减小设计工程数量节约成本,或者在维持原设计的情况下,因恒载减小而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从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减少渗水,保护梁体结构

对桥梁结构来说,水分的渗入,不仅破坏了铺装层的稳定性,同时还威胁到梁体结构的安全性。当降水由铺装层渗透到梁体结构时,就会引起钢筋和预应力钢索的锈蚀,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筋锈蚀逐渐严重,大大地降低了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这种情况一旦发生,要么需要提前对桥梁进行加固维修,要么导致桥梁发生结构破坏,造成灾害或事故。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载重汽车交通量的不断增大,对桥梁的承载力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钢筋锈蚀的原因旧桥承载力过早衰减,使得桥梁结构发生早期破坏的风险越来越大。不得不提前进行加固维修或拆除重建。据统计,我省每年用于国省道大、中桥桥梁加固和拆除重建的费用近亿元,而且有较快的上升趋势,用于高速公路大、中桥加固维修的费用超过3亿元。

采用环氧沥青桥面铺装,减少桥面渗水,保护了桥梁结构。既可减少维修加固费用,又降低了发生灾害的风险,是一个一箭双雕好方法。

(3)减小活载对桥梁的冲击作用

平整耐久的桥面铺装结构,病害少,无坑槽和修补面积,使得汽车行驶平稳,减小了汽车荷载对桥梁的振动和冲击力,起到了间接保护桥梁结构的作用,提高了桥梁的使用安全性。

4社会效益

优良的桥面铺装,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服务水平。一方面提高汽车行驶速度,节约燃油,节省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驾乘者的乘坐舒适性。使得公路交通运输形象得到提高,将会获得社会与公众更多的好评。

同时,由于减少了维修养护的次数,也减少了因历年无休止的维修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与烦恼。还减少了由于维修而带来的交通事故(据统计由于道路维修引起的交通事故每天都有发生),也减少了因维修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持了良好的交通运输秩序与和谐的社会环境。

5结束语

通过对比常用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环氧沥青混凝土不但可以降低桥面铺装全阶段的直接经济投入,而且具有保护桥梁梁体结构和铺装结构的间接经济效益,属长寿命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杰出代表,同时,可带来非常显著的社会效益,是一个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的大好事。

参考文献

[1] 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现象预防[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黄卫.大跨径桥梁钢桥面铺装设计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高速公路早期病害预防措施的研究(总报告)》[R],2004.

[4] 东南大学.《南京长江第二大桥钢桥面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技术及应用》[R],2000.

[5]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路翔交通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国产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研究》[R],2010年.

[6] 祝隆中.水泥混凝土桥耐久性复合式铺装试验与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交通学院,2010.

[7] 北京路桥中咨科技有限公司.《宣大高速公路环氧沥青混合料罩面试验段总结》[Z],2007.

[8]山西华路祥交通科技有限公司.《TPM环氧沥青防水粘结料企业标准》[S],2007.

[9]山西华路祥交通科技有限公司.《TPM环氧沥青结合料企业标准》[S],200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