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档案资源管理8篇

时间:2023-06-29 09:32:0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档案资源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档案资源管理

篇1

一、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

人力资源广义上包括了社会内所形成的脑力与体力两种资源,尤其是比起物力资源,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决定了它成为核心的本质,医院以人为主的资源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利用效率,有助于将人力效益转化为经济效果,促进个人和医院的快速成长[1]。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支优质、高效的人才队伍,在医院发展中形成一种长久有效的促进人才自我创新和激励的良好机制。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医院员工个人经历、德才征集和工作表现的记录文件,以档案的形式存在,服务于医院的人事管理活动,通过对人才记录和活动情况分析,形成有价值的情报判断,帮助将人才分配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形成医院内人才的高效开发。

人事档案是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分别包括考察和了解员工,为医院人事调动和管理提供依据,人事档案在医院的发展中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形成医院人事管理的支柱,是构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作,在医院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与人力资源管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实现需要人事档案管理提供有效的认识信息,人事档案信息则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2]。只有在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对严酷的竞争,促进医院持续发展以及医疗事业的进步,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医院竞争力的优势,将会是医院人事档案工作未来的发展核心。

二、新时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新形势下,对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医院的人事档案想要更好的发挥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优势,就要适应时展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新时期医院发展趋势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分别是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多层次评价体系和职业化水平衡量。现代医院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传统道德方面的医疗行为,核心价值所代表的医院与医疗文化已经成为了支持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要根基于医院发展实际,突破医院传统人事考核模式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结合,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的形成对人力资源的评价,分析取得优质绩效的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的力量加以利用,从个人、各科室与部门,形成新的评价和组织模式。职业化水平的衡量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标志,职业化要素由适应医院医疗事业发展的众多元素,诸如医院职工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从更细致的地方促进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3]。

医院面对的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无疑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人事档案的管理也要根植于医院文化,体现医院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为增强医院文化竞争力添砖加瓦。医院评价体系的建立与人事档案关系极为密切,是构建各级评价体系的信息基础,因此,医院人事信息也要从单一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强化对个人、团体和组织信息的记录和整理,为医院评价提供辅助[4]。职业化趋势的出现也要求人事档案工作要加强对相关知识与情报的收集,为更好的利用职业化各要素提供帮助。

三、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适应人力资源管理新要求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要立足于医院发展实际需求,依托于新时期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积极拓展管理职能,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新趋势,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贡献。人事档案工作的革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服务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医院重要的服务部分之一,要适应发展需求,端正态度,更新观念,以积极主动的服务完成自己的本质工作,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更多有效信息,服务过程中,要深入与各部门、各科室,加强科室之间沟通交流,加强档案内容建设,为人力资源的选人、用人、留人、育人提供辅助,将医院文化的标签深深根植于本科室,通过医院全体职工的行为和服务提升其医院中的地位,为医院持续发展服务。

2.增强合作意识

人事档案管理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与其他科室交流和工作机会较多,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各科室的协作联系,为医院实践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密切关注医院各部门人化,关注医院内大小事件,及时补充和输入认识档案信息,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信息利用大好基础[5]。在医院的人事活动中,将各宗信息整合反馈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并从本科室的协调功能出发在医院内部形成相互联合和帮扶的良好风气,加强团结意识。

3.强化竞争意识

现代医院在白热化竞争中无一不说明了知识、人才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竞争意识的提升,所能够做得就是提升自身工作效率,将效率转化为对人才的把握,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服务,缩短信息收集和反馈的时限,在提升自身服务效益,强化与其他各科室合作、协调的过程中完成这个目标[6]。竞争意识不仅仅是针对医院外部环境中的竞争对手,同时医院部门内部也应当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比如对岗位的责任意识、对医院发展的忧患意识等,将其引入人力资源管理范畴,通过相互作用更好的完成医院发展目标,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更好的效益,为医院赢得良好的信誉。

4.科学的管理制度与档案分类系统

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顺应医院发展趋势,对从前不合乎情况的制度进行整改,以医院发展需求为基准,切合实际应用管理需要,建立起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条例。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除了要在档案的收集上保证完整与及时,还要做好对各类资料的考证与鉴别,保证档案收录信息的真实与有效,能够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服务,在档案的整理方面,要科学建档,以严谨、认真的管理态度完成各项工作,与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直接服务通道,在互动的过程中对档案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期间还要注意档案的安全性建设,避免医院信息外漏,造成损失,保护医院的利益[7]。

人事档案分类方面,要根据医院内部实际情况进行分区管理,分类系统的建设要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步,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细致、完善分类系统,突破传统分类格局,建立起更加优质、高效的分类服务系统。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需求要求不断完善认识档案,当档案内容的建设上要注意动静结合、横纵结合、定量定性结合。比如横向上,除了要关注医院职工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还要延伸到他的个人能力、工作情况和兴趣性格等,在纵向上,除了要能显示其有效的个人信息,还要尽可能的反映其就职后的生活与工作现实。这些只是档案建设的其中一个方面,随着新形势下医院在管理上要求越加严格化,更多的信息都可以被充实内档案,比如近期考核、工资水准、奖惩情况、深造情况、工作成就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新的补充内容充实人事档案,虽然看似琐碎,但是其中的有效信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事安排和调动都是极为有效的信息,能够提升信息利用率,为医院内部人事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8]。

5.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

在新形势下,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院必须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利用有效的人事档案信息,为医院的人才选拔与开发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从而为医院发展建立起人才信息库。基于此,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应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要求,强化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起科学先进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首先,建立医院认识档案自动化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从医院实际出发,在人事档案管理实践中,在实现办公自动化中形成的人事档案信息或对已有的图像、图片、音像等人事档案资料实施数字化处理(如对人力资源纸质档案信息进行扫描,图像资料进行格式化转化等),使其形成数字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同时,医院要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开发档案管理系统,并注重接口的数据兼容性,使其与医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相互联系,做到数据共享,确保医院认识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其次,医院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需强化数据库建设,做好人事档案目录输入工作,运用规范化的输入方法,确保人事档案信息查询的信息化。而且在扫描与转化纸质人事档案时,还需对转换后的档案实施加密处理,确保其原始性。再次,在医院的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还需对人事档案进行严格的访问权限设置与管理。医院的认识档案管理人员应对相应的政策与法规进行仔细研究,在提升医院人力资源部门在档案管理中的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对人事档案中的各类信息资料进行严格控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会员应运用加密技术,对于医院人事信息通用数据库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与加密设置,并设置相关的认证机制,防止非法用户的恶意攻击。

6.引进人才

篇2

人事档案制度的建立,让医院的管理模式出现了问题,同时也存在不足。例如:医院进入新员工以及部分员工调动或者辞退等因素,我们应该把这些员工的人事档案区分开来,把一个人的档案从一开始到最后的过程进行统一管理。还有一些在编或者不在编的人员,在人员管理上,我们应该把这些模式划分,让人事档案的管理变得更加严格和准确。减少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人事档案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有利于挖掘人才

人事档案信息的建立,可以清晰的看见人才的教育背景以及工作经历,可以及时发现新人,培养新人,为医院领导选拔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针对性的培养和配备。同时为人才建立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人才作用。2.2让医院各项制度变的更加完善医院人事档案信息的建立,让医院各项制度变得更加完善,例如:员工工资制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员工工资不仅是通过财务报表进行核算,还要根据个人的工龄工资、学历以及在岗职位这些综合因素进行核算工资。因此,人事档案信息的实施,对工资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确保了工资结算的准确性,更方便快捷的核算出工资。工资的变化之后,在建立激励制度,不仅让医院的工作人员积极性有所提高,在激励制度的影响下,工作人员也能严格约束自己,更加投入工作中,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3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人事档案信息的措施与策略

3.1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专业人员的队伍,其次对这些人员进行专业培养。众所周知,人事档案这一项工作,是具有机密性的工作,也就是说,不仅记录了人员的基本信息,同时也记录了个人隐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培训,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2针对医院的人才进行合理分配

人事档案信息的建立,对人才的选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通过人事档案信息的记录,根据人才的自身能力,在医院里进行合理分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与能力,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结语

篇3

关键词:城建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

1前言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也自然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轨道上。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单位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最近几年,太原市城建档案馆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相应机制,使人力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城建档案工作,促进了城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单位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3太原市城建档案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

3.1用制度科学管理人才

科学管理,主要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约束人。制度管人,有章可循,人人平等,缓解矛盾,方便操作。3.1.1行政管理制度

2002年以来我馆先后出台了汽车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办公用品出入库管理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目的就是为人才建立公平合理的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我馆2003年出台了考勤制度,为使考勤制度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我们通过指纹打卡机来抓考勤。这样就可以确保人才增强时间观念,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了公平的良好的工作风气。

3.1.2业务管理制度

严格业务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业务检查、督办,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如我馆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内部业务工作检查制度,表面看是检查工作质量,其核心就是建立了一套利用业务工作制度规范人才管理的科学管理机制。具体操作如下:一是岗位互检。通过各个岗位互相检查,不但提高了各个岗位人才的业务技能,而且还促进了人才之间的互相学习,并且能够为对方发现问题,避免出现差错,确保工作质量。二是质检岗位。我馆在档案科设立了两个质检岗位,全面检查和记录档案科各岗位工作情况,并将质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三是科室自检。就是科室内部每周检查工作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差错超过允许范围,要将差错率进行记录,此记录将作为本年度评优评先的参考条件之一。四是抽检。就是通过馆检查小组对各个科室工作进行抽检。此项工作目的是掌握各科室工作动态,了解科室工作实际,帮助科室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科室人才协调发展;检查各科室人才的准确率,减少差错率,提高工作效率。

3.1.3奖惩制度

通过用奖惩制度,激发人才对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避免工作中的失误,保证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奖惩制度一定要奖惩分明,坚决制止,为人才各尽其才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

3.1.4激励制度

通过用激励制度,促进人才发挥自觉性,引导人才奋发向上,同时对不规范行为形成约束。目前,我馆在实行激励制度时,一般与评优评先、奖金、职称、升职挂钩,使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人才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工作。

3.1.5福利制度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制,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我馆积极参与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建设,根据自身实际,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如按照有关规定为人才办理养老、医疗保险;建食堂解决人才就餐难等问题以及重大节日发放过节费等等,不仅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而且还增强了人才对单位的归属感。

3.2人才的业务培训、继续教育

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加大业务培训和再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工作。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事档案;作用;管理

一、人力资源和人事档案两者的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是与一定物力与人力有效进行结合,用最为合理的方式去安排调控、合理培训,能够使物力与人力实现协调一致,能做到唯才是用。人事档案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基本信息,人事档案管理能够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会产生负面作用

人事管理方面的资料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一些人对于自己个人信息的完整性并不重视,由此或者出现信息偏差,或者出现基本资料失真的情况,内容可能前后不一,也可能对于年龄、工龄、党龄以及学历方面的信息并未确定,只为应付而填满。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过很多这样的现象:某些干部或者职员的工龄越填越大,年龄却越填越小,或者某些资料不够完整、细致,在进行资料考核的时候,普遍出现了只有优点却没有缺点的问题。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是在网络上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库,让人可以及时了解档案的动态,并及时更新信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对档案进行分类规范与调整,使归档、查询、变更、存档等工作能够运用现代化技术来体现,在相关资料的查询方面有着系统性与高效性,改变了传统的只能够运用纸张与书本记录的方式。

三、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正面作用

人事档案记录了员工一生的个人经历及发展过程,企事业单位通过人事档案,能真正了解一位员工的过去,从而通过档案来衡量一名员工真正的发展潜力,进而有效避免人才被埋没。企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人事档案中的有效信息,最大限度地了解人才能否为自己的企业效力。人力资源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现阶段的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促进了人才质量的提高。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更加普及与通用。

四、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

应该努力实现档案的搜集,保证查询工作的系统性。相关的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分配等制度应该完善并且上墙细化,要严谨地按照相关制度和程序来完成管理工作。当有人需要查询或者查阅完整的档案资料,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以及相关许可,缺少程序的人员,坚决不可以随意查找、翻阅档案。只有正规党员才有对相关档案材料翻阅的资格,如果查找的资料中有涉及本人的部分,亦不能进行查询,牵涉到与本人先关的亲属人员时候,查询行为也要被禁止。遵循“三不转”的基本工作要求。对于已经进行收集的个人材料,不仅应该规范细致地安排与归类,还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与校对,必须做到细致分类、编码以及记录编排,装订整版。整理的过程中要用心核对与筛选,认真研究,并且根据内容加以适当的分类和调整。及时将那些出现破损或者有内容缺失的档案资料进行规范与完善。保证装订的规整,文字要完整,不可以被遮挡,材料的内容不可以随便加以变动,要保证原版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对档案整理工作的终极目标,即为档案的完整、细致、分明,从而实现档案工作体系的完整化与规范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拓宽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使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很好地适应全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同时,我们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更好地为人力资源管理和高层决策提供有效的服务。

五、人事档案管理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分析

篇5

一、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

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国家出现以后,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便不可避免地要颁布各种各样的政策以及传达一系列的信息,记录这些政策及信息的文字便是政府的档案信息资源。例如国家在制定法律、政策的过程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文字记录以及档案资料。

在早期,纸张多充当文字记录的载体,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光盘、软盘等大容量储存介质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信息记录的载体。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演变,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致使政府档案信息资源越来越多,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逐渐成为政府部门的负担。为了快速高效地对政府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有效地降低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成本,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信息管理法规,成立了专门机构对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进行监管。美国的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以法律为支撑,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会通过法律来解决。美国的这些举措在促进了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开端,为此后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

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管理范围的增大,政府作为信息主体的同时也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因此政府在信息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到来,政府档案资源管理运用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信息化,使得传统的信息档案管理得以改造,极大地提高了政府档案资源管理的效率,最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等国家最早提出了社会信息化,发展中国家为了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把加快信息化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政府档案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是对政府机构进行信息技术改造,对政府档案信息进行规范化、数据化处理的过程,这对政府档案资源的管理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政府档案资源管理的措施

由上述可知,政府档案信息管理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并且政府档案管理信息的产生符合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当下政府的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在承认发展的同时,也必须要承认当下的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欠缺,所以,加强政府档案资源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笔者在此对加强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希望能够为政府在该方面的提高而献计献策。

(一)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政府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与政府有关的计划、预算、组织、指导、培训和控制活动记录的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政府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信息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纸质文献在政府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电子信息则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子档案也随之逐渐增多。因此,加强对电子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已经上升到政府信息工作的重点。据统计,目前各级政府部门大约集聚了全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百分之八十,这些信息还常常比一般的信息资源更有价值,质量和可信度也较高。因此,如何加强管理、综合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但是我国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水平比较低,这将会影响档案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二)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强、做细

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设立专门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以保证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有关档案部门要做好政府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平台来进行管理活动。政府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政府档案信息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数字化处理,加快政府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实现政府档案资源共享,方便相关资源的查询检索,降低信息管理成本,提高政府档案资源管理的效率。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保密之间的关系。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对相关的文件进行甄别,哪些文件可以公开,哪些文件不可以公开,应在什么时候公开。加强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如今,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各级政府都做了很多尝试,其中定期的新闻会是主要的形式。加强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可以从法律方面对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给予保证。加强政府档案息资源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篇6

【摘要题】实践研究

【英文摘要】Industriesintheinformationageshouldbedevelopedsimultaneouslyalongthecoursesofinformationindustryinfrastructureandculturalcontentinfrastructure.Atpresent,culturalresourcecollectinginstitutionsinChinaaremanagedanddevelopedseparately.Thisisoneofthemajorbarrierstotheintegrationandsharingofinformationresources,andtothedevelopmentofcontentinfrastructure.Theauthorthinksthatacommonframeworkoflibraries,museumsandarchivesforuserserviceswillfacilitatetheirmutualdevelopment.3refs.

【关键词】文化资源/内容基础结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资源整合

Culturalresources/Contentinfrastructure/Library/Archive/Museum/Resourceintegration

【正文】

分类号G253

CLASSNUMBERG253

信息时代是技术与文化联姻的时代,信息时代的产业需要在信息技术基础结构与文化内容基础结构的双轨上发展,二者不可或缺。

信息技术基础结构是网络与数字化的传输轨道。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我国的技术基础结构已初具规模,为我国信息产业建设提供了保障。内容基础结构的建设,近几年才刚刚起步,许多文化资源的集中地(如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都正在将大量馆藏转换为数字形态,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这些为中华文化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只能是内容建设的第一步。

内容基础结构与技术基础结构一样,是为用户获取信息提供整合的平台。创建一个理想的内容基础结构,读者就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深层次的、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个问题:主要的文化资源收藏馆所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管理体系,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这是内容基础结构建设的一大障碍。

1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禁锢了内容基础结构的建设

目前,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分散于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等多个文化资源收藏系统,同一系统有不同的隶属关系。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系统间难以相互合作。由此造成资源布局不合理,甚至重复建设,资源难以共享。

1.1各自为政的管理阻碍了信息资源的整合

资源的创建、管理与利用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文化资源内容在生命周期内的选择是相互依赖的,其所做出的选择,有可能阻碍或促进信息的正确流向,或使信息失去灵活成分,或失去适应环境的能力。用户存取文化资源信息的所有操作都是在一定的描述环境与一定配置的网络内进行的。文化资源拥有单位具有不同的管理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信息价值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文化资源的生命周期内可能出现不同的处理方式,这将使得同类资源可能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而在知识服务网络上无法整合。

1.2多头服务体系阻碍了资源的整合

数字信息的流动性使其能够被分享、被重复使用与被分析,能够被改装、拷贝以及用新的方式重新组合。网络空间也可为用户提供集合的、筛选的、选择性的多种服务,这些都从技术上为人类整合信息提供了可行工具。但再好的技术如果失去科学合理的管理作为支撑,也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目前,我国文化资源网络欠协调的发展,正是限制中华文化资源整合的瓶颈。

这些年来,为满足用户的需求,各文化资源保存部门都在不断地将本馆馆藏数字化并与网络联为一体,试图通过馆藏的数字化产物在交互的数字环境中创建一个革命性的知识服务网络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获取。然而,共享的网络空间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即相互合作,使服务器集合起来以支持数据的流动,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内容基础结构。但我国不同系统的信息服务网络林立,没有合作协调成为一个整体,无法发挥网络对资源的整合作用。障碍后果主要表现如下:

(1)缺乏允许内容共享与传送要求的界面。文化资源拥有部门采用各自开发的网络系统独立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迫使用户为了查全所需信息必须跨越多个不同的界面,对付以不同设计条件形成的各异的用户环境,给信息的查全制造了人为阻碍。

(2)不同技术环境形成的文化资源难以共享。这些不同系统的文化资源,在不同的计算机环境中创建,有的还有多重链接,甚至内部结构也十分复杂,这使得不同系统的信息交互常常难以进行。

(3)不同的描述方式阻碍了信息的导航。长期分开管理的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已经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也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例如,图书馆倾向于对书刊个体逐一地进行描述,档案馆与博物馆喜欢使用多级别、多途径的馆藏描述方法。种类各异的描述方法给信息的导航、揭示与对文化内容的选择造成了阻碍。

(4)难以预知用户的习性与需求。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必须建立在对用户需求与使用习性的了解上,否则无法建立整合的内容平台。然而,当前的多头服务系统阻碍了人们对用户信息需求的了解,也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以上情况是造成我国文化信息资源难以整合的重要缺憾,即我国每个文化资源拥有部门都可以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属于本部门的有价值的馆藏资源,却不能与更多的不属于本部门拥有的相关文化资源无缝地相互联合工作,或相互依赖地为用户提供经过整合的文化资源服务。例如,我们至今还不能在同一个目录下为用户提供同一主题的完整信息。这意味着用户要获得有效的、完整的检索结果,必须做很多的工作,同时,也增加了网上信息资源管理的难度,例如得有多个的证明系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确保资源的价值。

用户对资源整合的需求,迫使文化资源拥有部门在一个更加宽泛的框架内配置资源,通力合作联合起来打造世界上最大的中文信息平台的内容基础结构,以带动我国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2合作的基础

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是收藏我国民族文化资源的主要部门,它们有许多共同点与互补点,这是合作的基础与动力。

(1)具有共同的利益。文化资源只有使用,其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把本系统所拥有的文化资源释放到网络空间,让不同的文化资源相互影响,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进行创造性的使用。要实现这一点,只有对馆藏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并跨系统、跨部门地实现一体化服务。

(2)具有共同的兴趣。我国的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都在向网络空间发展,而且工作重心均从关注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关注文化内容的创建者与用户利益的传统管理方式,转移到注重以更加直接的方法支持文化内容的利用与创建上。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都在设法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都在制定管理策略,以管理物理的、数字化的以及以数字技术直接产生的文化资源,并使它们成为中华文化资源的一个整体;都在研究如何将以数字方式产生的文档与人工制品整合为同一的文化资源,并通过整理与组织使它们便于存取等。

(3)面临共同的挑战。当网络遍及人们生活时,技术发展的复杂性与相互依赖性,使服务的提供、运行的模式、用户的习性都发生了改变,许多不可预知的挑战在不断凸现。例如,数字的流动性,其最大问题是需要支持控制与信赖关系,当资源的可获取性在数字环境中得到了加强,就需要有能力去控制对敏感信息的获取,需要保障数字信息的真实与完整。然而,当前的控制技术落后于信息的获取技术,这使得网络信息资源的提供者面临着管理的挑战。又如,数字资源可能产生于某些环境的组合,如果管理策略不恰当或缺乏提供背景、出处等确定的文档,数据产生后就有可能不留任何痕迹地消失。这些与技术融合很深的管理问题都是三者面临的挑战。只有合作,才能提高应付挑战的能力。

(4)具有共同的研究领域。当网络遍及人们生活时,信息资源服务的运行模式、服务的提供、用户的习性都在改变,资源整合后的重新配置以及一些难以预见性的问题,都需要人们共同的沟通与交流,都是大家需要研究的领域。例如,在传统的定义中,馆藏是通过配置、排列统一的收藏品。在网络环境中,是否还需要人为地配置馆藏,如果不需要,那馆藏的开发意味着什么;如果需要,控制其组合的原则又是什么?人们需要在什么地方集中资源以组配馆藏,需要什么管理构架与技术支撑来保证它们的连续运行?如何建立跨领域的馆藏,在不同的传统管理惯例中,如何组合这类资源,等等。

网络环境的用户需求,使人们开始感到当前管理文化资源的独立服务体系是资源整合的桎梏,但究竟如何改进,在数字空间里如何创建一个合作的同盟或虚拟机构,特别是当学习、娱乐、文化、公务活动等发展了,图书馆、博物馆与档案馆的内涵与管理模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

图书馆、博物馆与档案馆是有合作基础的,三者的资源只有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为用户提供服务,才能够求得共同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中,合作、互补、共享与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共同的目标是合作的基础,互补是合作的重要环境,合作可以为人们带来信息的共享、经验的共享,在共享中才能真正达到整合中华文化资源并使之再现辉煌的目的,同时经验的共享可以使大家提高竞争能力,迎战网络环境与数字技术带来的不可以预知的风险。

3数字图书馆工程应当成为整合中华文化资源的平台

不久前,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启动。数字图书馆并非狭义上的传统图书馆的数字化,它是国家的数据中心,应当是覆盖我国各个行业的信息资源库。笔者认为,数字图书馆工程就是整合中华文化资源的最好平台。然而,在该平台设计之初却忽视广泛的文化资源背景的建设。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资源指导委员是对跨系统、跨行业的信息资源库建设起指导作用的龙头,因而应当由拥有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或专家参加。因为他们对收藏在我国的各类文化资源十分了解,能够对各方面资源的全面组织、整合和择优利用提出合理方案,以保证我国文化资源整合的广度、深度与精度,使中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有序,使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在网上形成无缝的整合。遗憾的是,目前该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尚未有非图书馆行业的其他代表参加。第二,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定格太窄。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启动为中华文化资源提供了整合的平台。为支持这一平台工作的协调,国家图书馆建议,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组织下,本着“资源共享、联合建设、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自愿参加”的原则,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为各文献资源拥有单位的直接加入提供更多的合作、交流的机会。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应当说是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相互协调、整合资源的最好处所。然而,遗憾的是,中国数字图书馆联盟被定格为“以国家图书馆为核心单位,联盟伙伴主要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图书馆、研究所、情报机构等相关资源拥有单位”。尽管已经有60余家单位加盟,但却没有档案馆或博物馆。作为为文化资源拥有单位提供合作的组织,如此狭窄地定义盟员范围,势必直接影响到资源共享与数字图书馆内容建设所涵盖的范围。

2001年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指南中,提出建设两大资源库:全国联合书目数据库与国情资料库。笔者认为,全国联合书目数据库的确重要,但如果能够纳入档案馆与博物馆相关的馆藏目录,形成全国中文文化资源目录数据库,更能够体现国家资源库的实力。实际上,档案馆与博物馆都有前期工作成果。例如,国家档案局早在10年前就开始建立全国民国档案目录库,现在已经进入第二期工程,按照国家档案局制定的行业标准进行著录、标引以及数据交换。第二期工程结束,将拥有1400万条目录数据。如果国家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库的建设中,考虑到以上问题,发挥龙头作用,将馆藏目录整合为一,岂不更有利于本国丰厚的文化遗产的整合。要整合中华文化资源,必须以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为平台。要使中国数字图书馆真正成为国家数据中心,使中华文化重塑辉煌,中国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从初期就要注意涵盖的广度,特别应当考虑对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的文化资源的整合。

【参考文献】

1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联盟介绍.http://d-/go/union.htm

篇7

一、区档案馆

1、区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基本情况。

自1978年建馆以来至现在,档案的门类不断增加,现有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城建档案、死亡干部档案、地名档案、破产企业档案、审计档案、名人档案、音像档案、照片档案、婚姻档案、商标档案、部分档案资料等等。现馆藏档案达*万多卷,利用次数达上万次。

2、区档案馆馆藏档案中最重要的最具特色的档案收集、整理及利用情况

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城建档案和婚姻档案是区档案局中最重要的档案。这四种档案在每年年初进行收集上一年办结的有价值的材料,在每年中旬整理归档完毕。文书和会计档案随着*区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加,开发利用的次数也随之增长,也意味着人民的档案意识越来越强。仅20*年收集进馆的文书档案为*件,会计档案1072卷,婚姻档案713卷。

3、困挠区档案资源建设的原因

多年来,国家综合档案馆一直试图成为特定区域内管理和利用信息中心,但大多数的综合档案馆普遍存在着档案门类单一、内容单一、载体单一和馆藏少、文件重复率高的问题,严重制约着综合档案馆工作的开展,创新档案服务机制更无从谈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工作主要是围绕纸质文书档案开展的,忽视了其它种类和载体的档案。

二是档案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长期接触的是纸质文书档案,从而对其它种类和载体的档案业务生疏。

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档案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做好文书档案工作就是做好档案工作的观念,使其它种类和载体的档案在形成、收集等环节得不到充分重视,致使很难形成其它种类和载体的档案,在源头上造成馆藏的品种单一。

四是传统的档案馆工作一直是围绕着党政机关的需要来工作,没有考虑到社会普通公众的需要。

五是档案资源过于分散,我区各级各类档案馆林立,且彼此间相互独立,似乎都有永久保存档案的同等权力。但与此同时,*区档案馆能为社会直接提供利用的档案资源又太少,或者说这部分资源由于历史原因过于分散,没有能够做到集中统一管理,也就无法充分发挥档案资源的作用。

六是档案编研工作滞后。主要是编研材料内容单一,存在着重文书档案轻科技档案的现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档案门类载体形式趋向多元化,科技档案信息的开发与管理性、服务性的档案信息开发还存在较大差距,致使科技档案信息没有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利用,从而没有产生应有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的中心工作进一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档案利用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而一大批除文书以外的技术档案、业务档案以及除纸质载体以外的其它载体的档案没有接收进馆,也得不到有效保护,单一馆藏档案又不能满足现今新时期社会各方面的实际需要。因此,只有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4、进一步丰富区馆藏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馆藏单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极大地制约着档案馆功能的发挥。

一是做好档案的接收与鉴定工作。不但要接收党政机关形成的文书档案、专业档案,而且要注重接收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对国家、对社会、对经济建设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档案,而一些有条件的档案馆,还可以开展对企业档案和个人档案的寄存(或代管)业务;不但要接收纸质档案,还要注意接收其它载体档案,例如,声像档案、电子文件档案、荣誉实物档案等。另外,还应做好档案的征集工作,接受移交、捐赠、寄存具有珍贵价值的私人、名人等档案。在档案接收的同时,一方面对新接收的档案要严把质量关,另一方面要对失去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鉴定,不仅要丰富馆藏,更要优化馆藏。

二是转变传统档案馆的观念,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增强档案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树立起公共档案馆的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

三是要转变工作重点,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要从过去只重视党政机关的档案保管的做法转到面向经济,面向社会利用需要。

四是加强档案宣传、培训,档案馆藏来源于各基层单位,大力宣传、严格贯彻《档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档案基层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各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沿着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最终才能保证进馆档案的质量,为丰富馆藏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将城建、土地、房产、交通等经济社会发展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部门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其他任何部门都不能替代。因此,必须强化档案部门的主体地位,强化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档案资源的职能,要打破行业、部门、单位所有制的限制,将分散的档案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开发和实现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益。

六是加大档案部门的参与度,知晓度。

二、乡镇档案室

1、乡镇档案室室藏档案的基本情况

*区有*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独立的档案室,都晋升为省级标准。

老山头乡馆藏档案2803卷,其中:文书档案1011卷,凭证334卷,会计帐薄512卷,土地档案61卷,创卫档案16卷,其它869卷,档案利用率达*。

*镇馆藏档案1455卷,其中:文书档案882卷,会计档案418卷,专业户档案13卷,音像荣誉档案等132卷,档案利用率达*。

林源镇馆藏档案2117卷,档案种类有财会类,文书类,照片录像类,组织类,民生类包括民政部门管理的低保、救助等档案200卷,档案利用率达*。

太阳升镇馆藏档案9卷,其中:文书档案595卷,会计档案554卷,荣誉档案*件,其它档案248卷,档案利用率达*。

八井子乡馆藏档案2638卷,其中:文书档案1320卷,会计档案576卷,图书238册,音像档案53盘,科技档案230卷,荣誉类相片278片,其中会计档案和科技档案利用率较多。

双榆树乡馆藏档案769卷,其中:文书档案303卷,音像档案35卷,财会档案177卷,荣誉档案13卷,民政部门档案15卷,其它档案216卷,档案利用率达*。

高台子镇馆藏档案2230卷,其中:文书档案1402卷,会计档案824卷,土地档案4卷,音像档案199卷,档案利用率达*。

祝三乡馆藏档案1521卷,其中:文书档案1019卷,会计档案502卷,其它档案324卷,档案利用率达*。

2、乡镇档案室室藏档案中最重要的最具特色的档案收集、整理及其利用情况

会计档案,新农村建设档案,农村低保、救助档案是乡镇档案室室藏中最重要的最具特色的档案。

这些是领导及所有干部都非常重视的档案,收集起来比较容易,利用率达*。

3、乡镇档案室归档不齐全,档案种类单一,利用效果低下的原因

一是档案意识不强。个别乡镇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加之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认识程度不高,意识不强严重制约着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是档案设施、设备不全。乡镇财政对档案工作投入资金少,档案装具陈旧,不够用,达不到现代化。

三是档案宣传不够,认识不到位。个别职能部门对档案认识不够,造成不及时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送交档案室,致使档案流失,归档不齐全,档案种类单一。

四是档案监督指导力度不够。大多数工作人员不知道什么该归档,什么不该归档,造成一种模糊意识。

4、确保乡镇档案室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好地服务民生,使档案工作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的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重视。作为乡镇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专人负责档案工作,全力解决档案工作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档案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各乡镇加大对档案硬件的投入,不仅专室专柜,而且管理手段先进,以此提高利用率。

三是提高档案素质。目前,各乡镇的档案工作者档案意识不强,对档案知识掌握不多,需要大力提高档案员业务水平。

四是加强指导,及时建档。要重新认识所有与百姓、与民生攸关的各种档案的价值,指导建档,确保与民生有关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档。

五是整合资源。对分散在各个办公室的档案进行整合,为服务民生准备充足的档案资源。

篇8

一、政府档案资源管理现状

(一)总体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档案资源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并且呈加快趋势。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缺乏对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据有关数据表明,至今仍有些地区的政府机构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场所,直接用办公室取而代之。领导对此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资金支持投入不够,没有安装或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档案管理软件,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只能采用普通的档案管理软件。这不仅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和成效,更使得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热情消失殆尽。领导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一个准确的指导,只能凭借一腔孤勇向前冲。另外,现阶段我国政府的档案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这就使得档案的分类、整理、归纳都远远落后于其他领域,跟不上现代的脚步,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

(三)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第一,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低是一个普遍现象。第二,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与严密性,而且对工作人员技术要求也较高,但是我国政府现阶段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紧缺,与政府档案工作量不成正比,从而制约了政府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四)检索方式落后。目前,很多政府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档案检索方式。即:查找者首先要提供具体的检索信息,然后通过书本检索的方式对档案案卷编号进行逐个查找,最后再到库房调阅案卷。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程序冗杂而且准确度得不到保证。

(五)硬件设施不完备。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使得政府难以抽出资金对档案管理进行必要的设备完善,从而降低了政府对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有效度。

二、关于提升政府?n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电子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实现纸质档案的电子化转变,提升政府档案资源的使用率。第一,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综合性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资料的自动化管理。第二,要实现政府档案的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相关信息,使档案真正发挥为人民服务的功能。第三,要尽快实现档案归档的无纸化交接,以延长档案使用寿命,提升档案资源的使用率。

(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实现其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双达标。首先,要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来促进政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其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严密、极其正式的政治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档案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政治学习,树立严谨的工作态度,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同时,也要对档案管理这项繁琐的工作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并投入高度的热情,以提高政府整体工作效率。最后,档案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严守机密,忠于职守。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还要遵守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关系,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信息化的政府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没有前车之鉴,缺乏一套系统化理论化的管理制度以及有效的指导,导致现在部分地区政府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缓慢,多走了许多弯路。因此,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应尽快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制度,从理论上促进政府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四)软、硬件配置齐全,降低档案安全隐患。软、硬件配置齐全是实现高效率的档案管理的基础性条件,只有拥有齐全的配置,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引进合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档案工作的资源才能得到有效配置,政府及单位要舍得在这方面花钱,为档案管理工作配备良好的计算机及其系统,保证网络信息体系的顺畅无阻,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另外,应邀请专业人士为政府的档案管理工作设置其特定的档案管理软件,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也减少一些传统管理软件中无关紧要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度。还要为档案管理设置一个专门的保护系统,以避免档案信息的泄露或流失,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推荐期刊
  • 档案
    刊号:62-1025/G2
    级别:省级期刊
  • 民国档案
    刊号:32-1012/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陕西档案
    刊号:61-1006/G2
    级别:省级期刊
  • 上海档案
    刊号:31-1703/G2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