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9 09:32: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古典主义音乐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西方音乐史中,古典主义乐派与浪漫主义乐派在整个音乐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醒目而重要的位置。纵观起来,二者有袭成的一面,但同时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各自又具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
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音乐史学家通常将巴赫到早期的贝多芬的音乐称为“古典音乐”(Classical music)。包含着优秀的、第一流的、标准的、经典的词意[1]。古典音乐时期或称音乐的古典主义(Classi cism,亦译:古典风格、古典崇拜),通常指由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共同在维也纳形成的“古典乐派”的风格,其代表性作品对当代或后代的音乐家都具有经典的意义。
十八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启蒙主义思想的传播和法国大革命的巨大冲击下。欧洲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新旧社会的交替过程中,西方音乐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此时,音乐艺术的欣赏者不在局限于上层社会,新崛起的中产阶级纷纷涌向剧场和音乐厅,提出了新的文化需求。因此,先前的音乐风格不再能取悦人们的耳朵,巴洛克音乐的风格逐渐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先是庄严宏伟的巴洛克音乐风格变为华丽纤巧的洛可可风格,然后是单一表情的巴洛克意识变为变化多端的动情风格,这些变化都为古典音乐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十八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欧洲的一个音乐文化中心,也是古典音乐的发祥地。当海顿还在童年时期时,维也纳的先辈作曲家们就已经写了不少初具规模的交响曲和协奏曲,可以说他们都是近代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的辛勤哺育者,在音乐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这些主调音乐体制的奏鸣交响套曲,只有到了海顿、摸扎特和贝多芬手里才臻于成熟。他们一方面接受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汲取了各国先辈作曲家的创作经验,写出了形式严谨、内容深刻,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的各种器乐和声乐作品,成为后世音乐的典范。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讲究感情约束及和谐均衡。作为一个历史时期,古典主义乐派的音乐特征有:1、使大、小调体系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对于大、小调范围内主和弦、下属和弦及属和弦的功能性和声使用的手法相当丰富而又有变化。2、主调织体占据重要位置,从而旋律成了最重要的织体成分,低音及和声仅起伴奏作用。此时,创作乐思基本上是主调和声思维,应用功能和声的原则,有时又广泛地运用高度发展的复调对位技巧,将两种技法结合起来。3、旋律结构不同于巴洛克时期的流动状态,常常是方整的;节奏形成了周期性结构。由于受德奥民间音乐与民歌的影响,常使用八小节、十六小节的乐句或乐段的对称性的旋律与节奏结构,使乐曲的旋律与节奏具有清晰的对称性、周期性,表现出古典音乐风格均衡,稳定的特点。4、主题擅于动机式发展,力度有了渐强、渐弱的细致安排。[2]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古典主义乐派的作品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文学和绘画,他们倾向于重感情的“狂飙运动”精神,而不是理智地拘束于形式的规范化,将音乐表现冷漠化。他们具有理性和逻辑思维特征的庞大的音乐构思,各种音乐主题动机发展手法的创立,严谨而灵活的形式结构的运用,都是为了深刻的表现丰富而多样的感情内容。他们以炉火纯青的技法、自然流露的感情、崇高深邃的哲理性思想、严谨而完美的形式结构,体现出具有经典意义的古典音乐风格,这是无庸赘述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通过大量的乐谱印刷和复制,各种音乐会演出的广泛传播,在西方各国和东方一些国家,形成一种传统而延续至今。
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源于拉丁文Romance,指用拉丁语系中罗曼语(Roman)写的中世纪一种称为“传奇”的民间文学体裁。作为艺术流派,浪漫派(Romantic)是英国于1659年开始最早出现的一个名词,十七世纪末运用于法国、德国。十八世纪,它通常作为“野性的”(Wild)或“幻想的”(fanciful)的同义词普遍使用[3]。十九世纪初,它的派生词(Romanticism)浪漫主义出现,才专指艺术与思想的一种潮流。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时期的一种文艺思潮,它的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抒发个人感情,反对拘泥于形式,凭理智进行文艺创作。音乐上的浪漫主义运动稍晚于文学,浪漫乐派音乐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是一种个性化、理想化、富于诗意的感情重于理智的音乐。欧洲的浪漫乐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20―1850),代表人物有韦伯、舒伯特、伯辽兹、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中期(1850―1890),代表人物有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等人。在这需要指出的是,中期的浪漫乐派比早期的更加热衷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情绪,兴趣也转向交响音乐和歌剧等大型体裁;晚期(1890―1910),这一派作曲家主要是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代表人物有沃尔夫、等[4]。
浪漫主义乐派的音乐风格对古典主义来说,有革新的一面,也有承袭的一面,它的音乐特征主要是:1、以调性音乐为主,由于半音和声及远关系转调的频繁运用,已有调含混之感。2、和声是重要的表现手段,在功能和声的基础上加强了色彩变化。3、在音乐旋律的创作上强调其抒情性,乐句结构的伸缩性很大。4、配器手法迅速发展,作曲家门探索各种乐器组合的可能性,力图取得绘声绘色的效果。[5]
同浪漫主义诗歌、绘画一样,浪漫乐派音乐侧重于感情,理性属于次要地位;侧重于作曲家主观的生活体验,内在心灵世界的描绘,强调个性与个人情感的表现,以自传式的写法和自我为中心的感受占据主导地位,追求富于幻想的、鲜明的音乐色彩。他们喜欢传奇性、虚构性的题材和音乐形象来体现作曲家的艺术理想和生活愿望。大自然的景色和魅力,是他们经常获得灵感的源泉之一,带给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触景抒情或借镜抒情,是他们的创作特点;在作品中重视和反映民族的特点,强调在民间艺术中寻取创作素材。
总之,做为西方音乐史中两支重要的乐派,他们都表现出各自的音乐特征,浪漫主义乐派音乐是古典主义乐派的继承,但又有它全新的一面。
注释:
[1].[3]黄腾鹏.西方音乐史[M].甘肃 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5
[2]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10
关键词:门德尔松;钢琴作品;蕴含;艺术特点
0 前言
被誉为杰出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景画大师”的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门德尔松的钢琴音乐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从根本上结合了浪漫主义跟古典主义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其音乐作品在具备非常丰富的古典主义逻辑性的同时还具备非常显著的浪漫主义幻想性,所以需要认真审视其作用。门德尔松是继莫扎特之后出现的最为完美的曲式大师,其作品具有非常显著的特殊性。他在作品中完美地结合了浪漫主义的志趣跟古典主义的传统,这样一来就直接赋予作品非常丰富的诗意典雅性,其主要擅长的就是在正规的古典曲式中纳入美妙的旋律,如《小提琴协奏曲》e小调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个曲子,形成了非常丰富的“门德尔松风格”。[1]
1 完美地结合古典主义艺术跟浪漫主义
门德尔松的作品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含有非常丰富的抒情元素,同时门德尔松的作品还充满着非常丰富的浪漫主义幻想。通过分析其大部分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还具有非常显著的严谨逻辑性,其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均衡之美。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分析其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的作品存在很多浪漫派系的元素。例如,其擅长的就是柔和以及幻想元素的使用,同时其还对那部分古典音乐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关注,其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促使传统与浪漫完美地交织在一起。门德尔松在重视以及关注古典音乐的过程中创作出的《马太受难乐》,这部作品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可。门德尔松的观点是:传统形式的音乐存在非常显著的价值,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其传承下去。所以,在分析门德尔松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作品到处都有古典音乐所存在的逻辑性。在传统音乐方面,门德尔松在继承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门德尔松在完成钢琴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首先,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古典音乐体裁作为创作的标准要求:变奏曲、协奏曲、鸣奏曲、变奏曲、协奏曲、赋格曲等。其次,他这样做也是为了从根本上防止陷入古典主义模仿的泥潭中。所以,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完成以下几种类型作品的创作:区别于古典主义,同时不丢弃古典主义的音乐。古典派门德尔松陆续写了15年的《无词歌》,分为8卷出版,每卷各6首,一共48首。同时,代表作《无词歌》也是和浪漫派的分水岭,是门德尔松独创的体裁形式。[2]上述提到的48首曲目篇幅都比较长,但是上述歌曲都存在非常丰富的歌唱性旋律以及歌唱性伴奏,同时全部都是属于完整的歌曲形式,非常精致,并且含有非常丰富的创意,这成为当时门德尔松生活的具体体现。
门德尔松在创新艺术的过程中认为艺术实质上有一个普遍和具有延续性的基本原则,不管其涉及的是哪一个方面的创新其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完成变动的,即使是贝多芬,在其创作过程中也会参照传统。例如,贝多芬的《第一奏鸣曲》,该作品享誉全球,分析其实际情况我们会发现,其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莫扎特的音乐特征。所以,在序曲《仲夏夜之梦》出现的时候,有人认为门德尔松完全开辟了新道路。但是对于序曲《仲夏夜之梦》,门德尔松却认为这跟《菲德里奥》(贝多芬)使用的是一致的标准,其中最为显著的差异大概就是两人之间存在不一致的创作思想。在分析门德尔松钢琴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门德尔松对这种艺术创新道路提出了几点见解。门德尔松在作品中坚持穿插传统艺术,有一部分人批评门德尔松保守以及传统。但其实在继承古典音乐的过程中,门德尔松不是依赖古典音乐或者是抄袭古典音乐,门德尔松保持以下的观点:要传承古典音乐,同时还不怎么喜欢只是旋律单一的创作方法。
2 独立性创作体裁表现
门德尔松的钢琴音乐作品不仅对古典主义模仿形成限制,同时还制定了古典音乐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在协奏曲体裁上,门德尔松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并没有使用传统协奏曲所存在的双呈示部属性,其实质上使用的是联合演奏,同时联合演奏是在钢琴跟乐队两者之间实现融合的基础上完成的。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我们分析门德尔松钢琴音乐作品之后了解到,其创作的首选均是有效地结合古典主义以及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题材。在上述基础上才可以促使其作品具备非常显著的古典主义特征以及浪漫主义风格特征。例如,1829年7月的《苏格兰交响曲》(门德尔松),门德尔松前往苏格兰爱丁堡霍里路德古堡,结合自己的所观所想,产生了《苏格兰交响曲》的创作灵感。《苏格兰交响曲》实质上就是在分析爱丁堡霍里路德古堡典故的基础上完成,它体现的是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以及两者之间的交织融合。其中存在非常轻快的行板,这是其最为重要的序奏部分,a小调部分的作曲题材表达哀婉的感情,其主要由双簧管跟中提琴两种乐器来实现,上述曲调像是在感叹古堡。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门德尔松一般会将以下两位杰出人物作为楷模:巴赫、贝多芬。同时,需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变奏曲的写作过程,因为这不是炫耀技巧,也不是玩弄声音。
3 内涵明确的音乐情感
门德尔松在分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关于音乐跟语言相关的美学观。门德尔松认为,在表达语言难以临摹的情感的过程中,相比语言音乐可以更为明确地表达出情感,在音乐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实现感情方面的具体性。在上述的基础上,由于门德尔松对音乐保持的态度,因此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他一般都会使用音乐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因此,后人才可以很轻易地给他的《无词歌》中没有标题的曲子冠名。例如,《春之歌》《浮云》《狩猎》等。
4 结束语
我们在分析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发现门德尔松非常重视诗意典雅,同时重视表达精确的情感,重视表达音乐的形式美。门德尔松的音乐作品具有非常浓烈的抒彩,其涉及的内容非常通俗,非常容易看懂,同时还具有非常显著和丰富的绘画性。门德尔松的作品不会侧重于伟大理想或者是伟大的社会意见,同时也不会侧重于磅礴气势或者壮丽景象。在打动别人的过程中,他抒发的是真挚的情感,所以具有非常典型的浪漫主义代表性。
参考文献:
《第四交响曲》既体现了古典主义的风格,又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怀,有着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伤感的情绪几乎渗透到这部作品的每一根神经之中,充满了哲学性,是一部带有英雄史诗性的、充满人生体验的悲剧作品,整部交响曲置于一个完整、统一和深刻的悲剧结构框架中。在结构和乐思的处理方面是对古典主义音乐形式的回归,但又不乏浪漫主义音乐的内容。具有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双重性。
一、《第四交响曲》中的古典主义风格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中包含古典主义风格,同他的先辈有很密切的联系。音乐的戏剧性可说来自贝多芬,对民间歌曲、舞曲等体裁的兴趣显然效仿于舒伯特,他个人热情的叙述音调,则使他更接近于舒曼。他又继承了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从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中不断汲取力量,着力表现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
勃拉姆斯把一切华丽的装饰和空洞的辞藻从他的器乐作品中无情地剔除出去,特别反对近现代管弦乐的感官色彩性的优美音响。复调和变奏技巧的充分发挥,主要主题常源于固定乐思,在发展固定乐思时,用了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手法之一――变奏,给交响乐的结构增加了一个新的、起凝聚作用的因素。其交响乐保留了贝多芬的转调、调性关系诸原则,这些原则在真正的浪漫派的交响乐中显然是缺少的。
勃拉姆斯交响乐创作中回复古典传统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标题性的纯器乐交响曲。
2.在曲式结构方面具有古典主义式的均衡:《第四交响曲》由四个乐章组成,采用了古典时期的传统结构形式:传统的快板――慢板――谐谑曲――终曲的典型形态。(第二乐章也采用无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3.主题经常是长大的乐段,具有贝多芬的特点。
4.经常借助巴洛克及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大师作品的主题进行提炼、升华:《第四交响曲》的末乐章就用了巴赫第150号康塔塔的旋律作为帕萨卡里亚主题。
5.动机的延伸:他的交响曲在某些方面确实是遵循贝多芬的模式――尝试以少数基本动机发展出整首乐曲。
6.调性与调式的选择运用:《第四交响曲》的奏鸣曲式乐章,主部到副部的调性采用了古典时期的属调性安排。勃拉姆斯在乐曲的第二乐章的引子和主部都运用了古老的弗里几亚调式,使听众能感受到匈牙利曲调的影子。
7.配器朴实:使用了较为传统的双管编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
8.运用了巴洛克复调对位技巧: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中卡农和复对位手法的运用。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他接近的是音乐中的古典理想,他抗击泛滥的激情对古典精神的冲击,用古典的理想去平衡着浪漫的骚动。勃拉姆斯献身于古典主义音乐,比同时代任何人都更接近贝多芬精神,是最后一位德国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二、《第四交响曲》中的浪漫主义内容
尽管勃拉姆斯与古典主义形式和贝多芬精神很接近,但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心态已与贝多芬有了很大的不同,作为一个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勃拉姆斯也无法脱离于他的时代。因此,在保留古典风格的同时他又运用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语汇,表露蕴藏他内心深处浪漫主义的真情。
《第四交响曲》的浪漫风格和个性创新主要表现在处理抒情性主题时,常把器乐套曲思想内容的中心从第一乐章移到最后乐章,同时从德奥古典音乐传统与民间音乐中吸取营养,然后融化成自己独特而完整的个性风格。
虽然在曲式上勃拉姆斯采用的是古典时期的传统结构,但是在每一乐章的内部又有同古典时期交响曲不同的地方,如第一乐章虽然是快板乐章,但是作曲家写有“不太快”的提示,而且在节拍上采用了气息宽广的2/2拍。所以这个乐章听上去并不快,因此就不像古典交响曲第一乐章常见的那种热情向上的情感,而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性。
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对整个西方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列肖邦钢琴作品在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两方面的阐述,着重分析肖邦钢琴作品在音乐思想与演奏方法上的特色。
关键词:艺术特色 艺术形象 演奏特征 演奏 钢琴作品 声音
精神分析学说诞生时是作为一种简单的精神病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极其薄弱,然而在20世纪头十年里,精神分析就已确立了自己的一般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重新阐述了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艺术、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现象。所以,精神分析的这些般心理学和哲学的理论渐渐从这一学说的原始的,纯精神病学的内核中扩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哲学。
弗洛依德认为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人的意识和理性,而是“无意识”,人的本能欲望受到压抑,存在于心灵的最底层也即存在于无意识中。人的整个机体是一个能量系统,而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心理能量。它有时以社会所能认可和接受的形式显示出来,使这种无意识发生转移,而艺术创造和想象,对艺术的欣赏和体验就正是这种转移的结果和产物。本能中的无意识转入到意识领域,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真正的愉悦和满足。
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派文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音乐领域也不例外。不少音乐理论家创造性地采用其中的无意识理论对一些音乐作品(尤其是浪漫主义以后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以瑞士音乐学家恩斯特・库尔特(Ernst Kurth,1886-1946)和奥地利艺术理论家安东・埃伦茨维希(AntonEhrenzweig,1908-1 966)等人为代表。
以库尔特为例,他认为,在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中,存在着无意识与意识之间(也即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某种对立。这种对立,在不同的音乐思潮中情况是不同的。在古典主义音乐中,意识和理性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浪漫主义音乐中无意识和非理性则占了上风。
库尔特是从世界观的高度来阐释古典主义音乐的,认为它是建立在意识清醒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的,“古典主义的艺术,在其世界观中发现了一种使张力平静下来的和谐……转向光明和美感的强调。这种古典的宇宙观诞生在意识力战胜下意识力的完美的胜利感之中。”古典主义音乐正是在对自身要求充实和完善中,在对英雄气概的赞扬中表现了人类的尊严,伟大和自信。
随着19世纪初叶欧洲社会情势的变化人们逐渐失去了对清醒意识的信任,原有的理性主义世界观同社会心理力量之间的平衡开始受到冲击,直至被打破,这便构成了产生浪漫主义思潮的心理基础。当古典主义发展到顶峰时,这种转变不可避免,在过渡过程中,两种艺术倾向不是相安无事,而是在较量中充满了发自内心深处的骚动。作为这两个潮流之间的伟大的过渡人物,贝多芬的功绩便在于他把这两种艺术潮流融为一体,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顶峰,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开创了先河。
浪漫主义音乐不同于古典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心灵深处无意识领域的非理性心理内容侵入了音乐机体,并占据了这个乐派的主导地位。浪漫主义音乐在从无意识的内在心理能量向感官可以把握的外在音响形式转化的过程中,对古典形式从内向外地进行瓦解,扩展,逐步与原来的旧的形式分离,使古典主义音乐理性化的、严格的形式受到冲击,最终实现突破。浪漫主义精神也推动着自身同其他艺术门类,特别是诗歌的密切融合。这不仅导致了艺术歌曲的繁荣和标题响诗的出现而且最终导致全面显露浪漫主义艺术特征的乐剧的诞生。
在对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及一些受其影响的艺术理论家的研究中,我发现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较为完整的逻辑但是,这些理论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如弗洛依德将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根源归结到性本能的偏狭结论,弗洛依德追随者对其理论应用的部分牵强之处等等)。诚然,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移是20世纪哲学思潮中最明显的特点之一,这转移应当说最清楚不过表现在弗洛依德精神分析的崛起上面。然而,我个人认为,对其理论的应用应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能因为弗氏理论影响的深远就对其理论不加选择地全盘采纳。
我们可以发现:几乎一切创造性的音乐思维,一种新的音乐风格的诞生,在最初多是来自无意识深层心理,因而总是被视为“反常”但随着其自身的发展,它逐渐被理性所控制不断规范化,最后走向有意识,成为一种稳定的,一个时代所特有的历史风格。纵观音乐发展史,无论是文艺复兴初期的弥撒曲,还是巴洛克初期蒙特威尔第的牧歌,拟或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的交响乐,最初都是当时反常规的作品,而现在却作为古典音乐,作为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音乐为人们所项礼膜拜。
【关键词】舒伯特;钢琴作品;浪漫主义色彩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7-0092-01
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突破了古典音乐的规则,进一步拓展了钢琴音乐作品的发展空间,将钢琴音乐发展推向了巅峰,并影响着后世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发展。
一、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因素
(一)受当时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感染
19世纪是欧洲音乐艺术发展比较活跃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流派和许多著名的作曲家,如韦伯、肖邦、李斯特、舒伯特等,其中浪漫主义流派在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弗朗茨・彼特(Schubert,FranzPeter)是当时非常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他一生总计写下了近千首作品,其中包括九部交响曲、十四部歌剧、六百多首歌曲等,其中《钢琴奏鸣曲》《钢琴即兴曲》《C大调交响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等最为著名,舒伯特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并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有其自身因素,更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有很大关系,他经常与当时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一起谈论诗歌、文艺、美术,在这个圈子里,浪漫主义气息互相渗透,他的歌曲创作也深受影响,从而开启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二)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
舒伯特的浪漫主义音乐不仅广泛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还继承了古典主义音乐传统。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他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起到了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舒伯特崇拜贝多芬,也深受他的启发和鼓舞。贝多芬的作品具有两重性,有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古典主义”,而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特质。舒伯特开辟的浪漫主义扎根于古典主义的基础之上,他的创作手段和形式对后世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在短短31年的生涯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尤其是他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浪漫性、独特性、幻想性、抒情性都比较强烈,作品旋律丰富,让人印象深刻。后期许多浪漫主义音乐家都以舒伯特的作品作为学习依据,舒伯特比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更懂得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性内涵,更懂得用心灵构建音乐作品。
二、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钢琴奏鸣曲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钢琴艺术上,舒伯特的成就有目共睹;在钢琴音乐方面,舒伯特一直以自由钢琴演奏家自居。舒伯特创作的钢琴作品中,奏鸣曲占有重要地位,他创作了15首完整的钢琴奏鸣曲,既继承了古典乐派的奏鸣曲形式,又蕴含着浪漫派奏鸣曲先驱的特性。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汲取了海顿、莫扎特作品中的营养,主部主题往往带有歌唱性,常用变奏手法展开音乐,对比不鲜明,没有矛盾冲突。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还常常采用小步舞曲、谐谑曲等素材,其作于1828年的C小调第13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为快板(Allegro),第一主题类似于贝多芬的《三十二变奏曲》;第二乐章篇幅较短,主部主题不仅自由流畅,而且表情丰富,主题非常风趣地呈现出来,表现出舒伯特作品独特的效果。第三乐章结构为单三部曲式,主题非常流畅,中段有明显的强弱对比,节奏明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全曲旋律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钢琴即兴曲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舒伯特一生创作了许多精致的钢琴作品,如《钢琴即兴曲》《钢琴奏鸣曲》《流浪者幻想曲》等,他的作品节奏变化丰富,旋律线条优美,作曲技巧新颖、娴熟,无论是在演奏技巧方面,还是在情感表达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浪漫主义音乐家向往个性张扬,强调主观的抒情与感怀,浪漫主义音乐体裁多样化,写作手法上变化较多,具有浓厚的主观感彩,如即兴曲、夜曲、幻想曲等。舒伯特的钢琴曲中最耐人寻味、令人耳目一新的应属即兴曲,即兴曲是浪漫派的重要体裁,乐曲流畅轻松、活泼欢快,色彩变幻无穷,充满新意,和声丰富厚实而有色彩,能够带给人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温暖和谐,光怪陆离,发音柔和明亮,带有梦幻色彩,更富浪漫主义色彩。舒伯特钢琴作品的思想情感非常丰富,如《流浪者幻想曲》,反映了舒伯特的创作风格,被称为舒伯特“灵魂的镜子”,表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三、结语
舒伯特钢琴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极其浓郁,这种新的抒情风格为后世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提供了示范,其展现出来的独特艺术特色,为后世众多浪漫主义作曲家所传承。
参考文献:
[1]曾旭.简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及显著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8).
[2]步玉琴.舒伯特钢琴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02).
关键词:勃拉姆斯 狂想曲 演奏
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创作期可以划分为1851-1877年以及1878-1893年两个时间段。在第一个创作时期段,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是奏鸣曲、谐谑曲、叙事曲和变奏曲等,这时期创作的作品拥有史诗一般的宏伟感,作品具有率直性与粗犷性,同时也有如梦幻一般的柔和性。在第二个创作时期段,他的钢琴作品主要有随想曲、狂想曲、间奏曲和浪漫曲等,这时期创作的作品蕴含着悲观色彩很浓的世界观。勃拉姆斯在1879年创作的《狂想曲》(Op.79),是为他的好友伊丽莎白而创作的,包含g小调和b小调两部分,它是勃拉姆斯的代表作,能够体现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这首作品深沉又热情奔放,展现出勃拉姆斯矛盾性的艺术性格:勃拉姆斯内在性格存在冲动非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善良腼腆的一面。他以强有力的理智将双重性格特征在作品中完美统一。评论家将《狂想曲》(Op.79)评价成最能反映勃拉姆斯艺术风格、个性特征以及最受欢迎的名曲。这首狂想曲呈现出热情奔放,有别于他晚年作品中所呈现的内向、阴暗和隐忍性色调。
“性格小品”是浪漫主义音乐中一种小曲,而“狂想曲”是“性格小品”的一种表现体裁,它不采用固定方式的器乐曲,曲式结构较自由,特点是叙事性和即兴性。而Op.79 No.2 这首狂想曲却不同于一般的狂想曲所采用的曲式特征,即不是一种随兴所至,而是受到形式的约束,在体裁上具有A、B、A三部性的特征,类似于奏鸣曲式,非常严谨,整首作品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尾声。
从结构的分析入手,这首狂想曲的呈示部(1小节至8小节)的主部主题是热情奔放,始于g小调位置,连接部转换到D大调(9小节至13小节),紧接着进入副部主题(14小节至20小节),在d小调的音乐呈现出优雅而且富有情意,旋律采用半音式缠绕,从而使主题呈现出无可奈何的痛心,与主部互成对比。结束部(21小节至32小节)采用d小调,音乐隐含着淡淡的不安感,从低音区弱奏起步,旋律音呈现出的附点节奏和非连奏性,使音乐形成内部性动力以及神秘性氛围。伴随着音区的提升以及低声旋律节奏加强,给人一种激情不断上升的感觉,并且在结尾的地方达到。展开部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位于33小节至40小节处,这一部分使用呈示部主题用降E大调来表示,在弦上与属七位置结束第一部分。展开部的第二部分是其主要部分,位于41小节至64小节处,调性采用b小调变换到主调g小调。展开部的第三部分位于65小节至85小节处,由呈示部主部主题中旋律与呈示部结束部中三连音音型合成而来,采用很轻的力度进行演奏,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再现部(86小节至124小节)的主部主题采用原样呈现方式,连接部结尾选用动态变化的和声方式,为后续的副部与结尾部的转换调子进行了铺垫,选用八小节尾声的方式使乐曲逐渐平静下来,最后用两个和弦结束全曲。
综上所述,在调性布局与曲式结构上,勃拉姆斯主要还是利用古典主义结构模式进行创作,尽管勃拉姆斯使用浪漫主义音乐“钢琴小品”中“狂想曲”这种体裁,但是作品依然还保留了“古典主义”曲式中结构紧密和段落分明的特征。勃拉姆斯创作的“狂想曲”不是反映在运用自由的形式上,而是反映在采用多变自由以及强烈对比的乐思上。
这首狂想曲的速度选用热情奔放的,不算很快的快板为其表情记号,即四分音符大概126上下速度进行演奏。演奏过程中,应注意乐谱标明的速度标号,比如乐曲第4小节、第8小节以及展开部第三部分中第84-85小节记为“渐慢”,第9小节处以及再现部记为“回原速”。充分利用乐曲中的速度符号的基础上,还应该根据乐谱中呈现的音乐风格以及对音乐的感悟调整好演奏的节奏。在弹奏的时候,乐曲旋律的最高点位置处的速度可以放宽一些,但是不能给人停顿的感觉。长音符可以拉长一些,短音符可以紧密一些,从而使得旋律流动自然。浪漫主义音乐家采用不同力度层次的比较来反映出情感内容,这首狂想曲的力度层次变化非常明显,大致上都在ppp-ff内,连接部与主部主题处呈现出热情奔放、情绪饱满,力度大多处于强奏。副部主题呈现出优雅而富有情意,情绪表达上和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力度从mp开始,随着情绪的高涨而不断加强,最后力度加到f上。结束部呈现出神秘性氛围,它从p开始,音乐情绪不断增强,最后以强奏方式结束本部分。展开部的第三部分运用ppp力度来表达出柔和性的音响意味。在乐曲中,还可以运用逐渐增强中突然变弱的力度方式,这种处理使作品的音响更加丰富。这首作品具有很强的戏剧性比较,所以对色彩与声音层次需进一步研究,以创作出更加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在演奏这一乐曲的时候,可以采用触键方式来反映出音色的变化情况。比如主部主题要呈现出热情奔放,可以在音响上讲求厚实的声音,采用八度与和弦的弹法中注意手掌、手指与关节的支持以及手腕的轻松自然状态的配合;副部主题表达抒情情绪时讲求连贯性的声音效果,所以弹法需要触键深并依靠手腕的带动来进行力量的转移。全曲应突现低音声部与旋律的线条,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的音色进行比较,前者深沉,后者明亮,而中声部因属于伴奏声部,则相对比较柔和。踏板作为音色变化的一种手段,在使用的时候要求精细及和声为原则,在和声需要变换的位置,踏板也同时变换。根据弹奏原则,标记为跳音奏法的旋律不采用踏板,避免混沌声音、给人不清晰的感觉。根据音响需求情况,在展开部第三部分(第65小节至85小节)位置可以运用弱踏板,能起到音量对比和音色调节的作用,增加梦幻的色彩。
勃拉姆斯的这首《狂想曲》的主题旋律线条十分宽广,气息很长,更加悠扬,许多主题采用三六度、八度音程以及和弦组成,如此处理能使线条厚重,且多用在中低音区范围,有利于表现作曲家的感情、渲染气氛,旋律表达经常隐蔽于声部中,从而使得音乐织体更加饱和,色彩也更加丰富。复调式创作将四声部整合起来,相互衬映。这首乐曲是勃拉姆斯成熟期创作的浪漫主义作品,此时他所创作的作品重视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有淡淡痛感而不强烈,有忧伤但不崩溃,是勃拉姆斯经过超凡处理后提炼出浪漫主义情怀。
19世纪后半期间,音乐向标题性与文学性转变,这时的勃拉姆斯依然坚守古典主义,虽然这时候的音乐多半是浪漫主义音乐类型,勃拉姆斯的作品也吸收了浪漫主义创作思想与创作手法,但他的作品依然还具有古典主义元素,既对古典主义有所继承又对浪漫主义有所发展,是浪漫时期的作曲家中,惟一能够全面掌握古典精神,经过缜密的思考,运用浪漫的语法,来表现音乐的艺术大师。评论家是这样评价勃拉姆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中最后一个古典主义音乐家。他的钢琴类作品是沿着古典奏鸣曲原则的道路探索的,他演奏和钻研了德国古典作曲家的许多钢琴创作。勃拉姆斯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的激情注入在音乐中,时而狂热,时而深沉,充满戏剧性。明晰的统一乐思,细致多样的钢琴手法,独特的叙事抒情,都很别致。勃拉姆斯喜爱加三度或六度音的八度,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气息比较短,但是性格表达比较强烈,弹奏上技术要求高使得弹奏不太顺手。因为勃拉姆斯坚守着古典主义阵地,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没有浪漫主义音乐那种过分追求形式以及对情感放纵。勃拉姆斯的音乐作品追求结构均衡,情感表达深沉不忧伤,真切不压抑,从而他的音乐作品外表上表现出古典主义,风格上呈现出浪漫主义。
总而言之,《狂想曲》(Op.79 No.2)中,从织体上,线条处理上,色彩对比上,结构上都显示出勃拉姆斯艺术大师风范,他将对立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感性”和“理性”完美地融合在一块。他这部热情奔放的狂想曲中,用古典主义理性制约浪漫主义情感,用古典主义传统形式表达浪漫主义音乐内容,从而使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得到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2]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音乐大师及其名作[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钱仁康.欧洲音乐史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关键词】古典主义歌剧;艺术风格;钢琴伴奏;伴奏创作;演奏方法
一、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概述
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音乐,不仅体现了意大利的优美舒展和德国的严格庄重,也展示了法国歌剧中宏伟瑰丽的特点。这一时期歌剧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格鲁克,他博采意法歌剧之长,竭力创造不分国别的公认的歌剧形态。他在1776年创作了《阿尔切斯特》,他的歌剧改革代表作还有1762年的《奥菲欧与优丽迪茜》和1770年的《帕里斯与海伦》等。莫扎特、贝多芬同时代的海顿以交响乐、四重奏、清唱剧创作见长,也写过20部歌剧,只有《阿西德》(1763)、《阿尔米德》(1784)等少数作品是正歌剧。此外还有5部木偶歌剧,现仅存《费列蒙与色西斯》一部。他的歌剧早已被人们遗忘,只有一部小型喜歌剧《月中世界》(1777),因内容表现人类遨游宇宙空间的遐想而令现代人感到兴趣并付诸舞台演出。
二、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艺术风格
18世纪后半叶,西方音乐渐渐转向了古典时期,从钢琴创作和演奏风格上来看,都有明显的变化,逐渐形成了明朗、抒情和温馨的特点,并渐渐形成以维也纳为中心的欧洲音乐基地。古典时期音乐着重形式美、稳重、有秩序、合乎逻辑,同时又有大胆发挥、创造性、幻想的情感,在风格上是严谨而优雅、简朴庄严、准确。
在节奏上,连奏作为音乐整体的一部分,以“极甚精妙和敏锐的方法”来处理。古典主义时期由于钢琴的变革,因此在钢琴上可以弹出比较好的连奏,特别是贝多芬的某些作品中,强调非常连的声音,连奏成为重要的新的因素。
在旋律上,认为旋律是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灵魂”。旋律追求优美动人的气质,倾向于整齐对称的方整性乐句结构,与民间音调或民间舞蹈的节奏联系更紧密了。
在速度上,古典主义时期的演奏速度比巴洛克时期有很大提高,速度往两头扩张,贝多芬的快板乐音比海顿、莫扎特又快得多,而表现力深刻的慢板乐章往往更慢。
在力度上,力度就是音量,即声音强弱的程度、轻重的程度、大小的程度。音乐是一种美,旋律的美都体现在力度的变化。古典时期由于“槌子琴”的出现,音量增大了,可以用不同的触键,来做渐强、渐弱的变化,因而音乐表现力比巴洛克时期更为丰富,如果说在海顿、莫扎特时代还比较局限于发明的“槌子琴”,那么到了贝多芬时期又有更大的发展,力度明显增大。
三、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伴奏创作
(一)歌剧创作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莫扎特扎特从小迷恋歌剧,11岁时就开始写歌剧,一生创作的20多部作品涉及歌剧的各种类型:意大利正歌剧(《克里特王伊多美纽》《狄托的仁慈》等4部)、意大利喜歌剧(《开罗的鹅》《受骗的丈夫》《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女人心》等7部)、德奥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后宫诱逃》《魔笛》等4部)。
(二)莫扎特歌剧钢琴伴奏的特点
莫扎特歌剧钢琴伴奏具有优美轻快、音乐形象丰富多样,同时富有民族性及艺术性,正是这些音乐特点才使得莫扎特歌剧生命力旺盛、朝气蓬勃。研究莫扎特歌剧的伴奏特点,有助于更好的演唱莫扎特的歌剧音乐,下面对他歌剧的音乐风格加以阐述。
1.莫扎特的歌剧伴奏具有民族精神和气息
莫扎特的一部小歌剧《巴斯汀与巴斯汀娜》,是他十二岁时以法国卢梭的《乡村仆者》为蓝本,用德文写出的一部歌剧。而后又创作成熟的德国歌剧《后宫诱逃》、《魔笛》等作品。这些歌剧,从唱词、对话到音乐全都具有德国民族特点,歌剧的旋律、调式、曲体结构及和声。
2.莫扎特歌剧伴奏具有优美、轻快的特点
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上非常重视伴奏在歌剧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音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心理描写和刻画的作用。在歌剧中,他常常用伴奏赋予每个角色独特的个性,使作品散发出瑰丽的艺术风采。
在演唱和伴奏莫扎特的歌剧时,旋律上莫扎特追求自然轻松、精巧、典雅纯净的音乐线条,音色上表现出晶亮透明、圆润优美,节奏上强调均匀生动活泼。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莫扎特歌剧音乐的典雅轻快、优美灿烂的特征。如歌剧《唐璜》中的第二幕第一场唐璜的咏叹调“请你来到我窗前”,全曲是轻快的6/8拍,小快板速度,歌曲的节奏活泼欢快,旋律优美动听,活生生地把唐璜盼望采列娜快快来到他身边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四、古典主义时期歌剧作品钢琴伴奏的演奏方法
在触键方面,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方式还是以指尖触键手指发力为主,因而要做出比较均匀的音色和旋律线条,和现在大多数人脑海意识当中的触键用力方法相似。
在力度方面,古典主义作曲家对于情感表达的细微差别的兴趣,导致了渐进力度的广泛使用,如渐强与渐弱。这些作曲家不把自己限制在巴洛克音乐中常用的那种极端力度的改变(从大声到小声的突然转变),渐强与渐弱的力度改变,表现出令人震惊的新鲜感。在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对渐进力度的爱好,导致了钢琴取代了大键琴。钢琴家通过控制手指对琴健的压力,来控制声音的大小。
在旋律方面,古典时期的旋律悦耳动听,且容易记忆。即使在一首非常复杂的作品中,也可能含有民谣或通俗的感觉,有时作曲家也会直接借用一些通俗的曲调。
【参考文献】
[1]邓季芳.谈钢琴演奏中的中心环节[J].乐府新声,2004(6).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26-28.
[3]但昭义.钢琴伴奏教学与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138-146.
[4]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日)井内澄子.钢琴名曲的演奏诠释[M].邵义强,译.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
[6]李坤崇.多元化的古典主义钢琴伴奏研究[M].台湾:心理学出版社,2001.
[7]周天赐.动态评量:发展与改进钢琴伴奏的媒介式学习[M].台湾:心理学出版社,1999.
摘要18世纪中叶,西方钢琴艺术史由巴洛克时期进入到古典主义时期,人们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使得钢琴演奏艺术在演奏技术以及演奏风格等方面,发生了改变并逐渐形成古典主义钢琴演奏的流派,代表音乐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本文以这些主要音乐家的创作为依据,来具体阐释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古典音乐 钢琴 风格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是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20年代(1750年到1820年)间的音乐。思想上和政治上的巨大变革导致了18世纪后期的欧洲钢琴演奏风格的演变,法国启蒙运动是继反对神权的“文艺复兴”之后进一步提出反对君权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崇尚人的理性思考,要求艺术创作要突破历史、宗教、宫廷的局限来表现普通人的感情和生活,并利用通俗易懂的艺术手法,追求轻松、愉悦的主调音乐,反对巴洛克时期严肃、复杂的复调音乐。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的开始,都是旧有的艺术风格发展到顶峰而产生的,在艺术风格交替转化的过程中,几种艺术风格的重叠出现是必然的。这一重叠的过程与艺术风格的定型密切相关,同时,各个时期不同的音乐家的创作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征,其本身也在演变过程中,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风格定位。实际上,若想明确全面的概括出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是十分困难的。因此,笔者选择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总结了该时期代表性音乐家的钢琴创作的共性特征,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作品,对古典主义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做出以下几点阐释:
一 在音乐结构上,明快自然的主调音乐取代了复杂繁冗的复调音乐占主导地位
18世纪中叶,巴洛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转变过程中,主调音乐渐渐取代复调音乐的主导地位,在音乐结构上,从多声部的复调对位形式转入以旋律为主的主调和声形式。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演奏中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构建乐章的方法,还将乐章中各个部分的主题进行对比,分成清楚的乐句,构成清晰的结构。音乐织体从空间形式向时间形式的转变,从多声部对比复调向同一声部中乐句、乐段之间的主题对比,使得旋律线条从不分主次的复调中分解出来,转变成以一条旋律为主,其他声部使用非旋律题材或“阿尔贝蒂低音”伴奏的形式。所谓“阿尔贝蒂低音”,是意大利作曲家阿尔贝蒂创用的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既不影响原有的和声又富有波动不大的起伏,有利于衬托旋律,被称为“阿尔贝蒂低音”,被广泛应用于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伴奏中,与和声部一起起到伴奏旋律的作用。阿尔贝蒂低音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多个著名作曲家所重视,并被持续应用直到19世纪以后。总的来说,从精雕细刻、繁冗复杂的复调音乐风格转变为爽朗明快、淳朴自然的主调音乐的风格,是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演变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这也恰恰符合了当时法国启蒙运动思潮中返璞归真的理念。
在当时,受启蒙思想影响深刻的作曲家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在他的键盘音乐中强调明朗轻快的因素,并以主调音乐为主,颠覆了传统的复调音乐风格;同时由于受意大利喜歌剧的影响,其音乐风格中带有明显的轻松、优雅精致之风,具有人们称之为“华丽”的因素。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钢琴开办音乐会的作曲家,他精湛的演奏的技术,通明柔和的音色都富有优美的歌唱性。这一歌唱性的特点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对以后的海顿和莫扎特的早期创作也都有过很大的影响。
又如,明显受到卡尔・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的影响的海顿,在音乐主题风格上追求统一,整个乐章具有逻辑性,结构上要比卡尔・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更为严谨。在他富有特点的小步舞曲乐章中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宫廷传统复调音乐的华丽与典雅,偏向于追求自然朴实的音乐风格和自然清新的民间音调。
二 在音乐内容上,把人的情感作为艺术表现手段
法国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性的桎梏中走出来,尊重人本身的真实感受,这一思想对18世纪中叶后巴洛克音乐向古典主义音乐转变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许多作曲家都开始力求在音乐内容上注入人的主观情感,表达人的各种类型的情绪。
例如,1770年前后,海顿的音乐创作进入了新的转折点。由于受到长期的宫廷音乐文化的压制,海顿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凸显出一种“狂飙精神”(与之早期的钢琴奏鸣曲有着明显的不同),出现了很多十分罕见的调性,例如其最具代表性的第三十三首C小调,整首奏鸣曲中抒发了一种悲怆的情感,令人激动不安,宛如叹息,这都是他重病初愈之际感情意志的抒发。又如,莫扎特在遭到丧母厄运时,处于悲怆的状态中而创作的《a小调奏鸣曲》,从第一乐章的急速前进,经第二乐章的孤独凄惶,再到末乐章的令人生畏的低沉,都使得整个音乐创作中充满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动力风格。内在、深切、悲剧性的情绪内省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重要特征,又如其协奏曲的代表作《C大调协奏曲》,充满着壮丽的色彩,令人心驰神往,《d小调协奏曲》中则充满激动人心的不安情绪,而到了《A大调钢琴协奏曲》,又是在抒发着温柔热忱的感情。由于受到理性主义的影响,创作者在演奏实践中,将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用以表达特定的情绪类型。例如协和和铉代表安宁,不协和和铉代表动荡等等,甚至不同的节拍、调性都有其特定的表情意义。
随着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深入,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人们对于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更加强烈。在音乐领域中,作曲家开始突破宫廷文化的压制,进一步表达人的主观情感。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便是贝多芬。作为古典钢琴乐派中最后一位作曲家,贝多芬完全脱离了宫廷音乐文化的压抑,把人的主观情感与个性表现集中到音乐创作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例如作于1804年到1806年间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包含着悲剧性、英雄性、抒情性等各类情感,有着“热情”奏鸣曲之称。我们从与《f小调钢琴奏鸣曲》同时期的贝多芬的多数创作中都可以看到,曾经莫扎特所追求的“理性”的音乐形式,已经不能包含贝多芬的音乐思想情感,后者甚至不顾音乐结构的平衡性,开始追求极致性的情感表达。
三 在曲式体裁上,运用以对比原则为主的古典奏鸣曲式
古典奏鸣曲的奠基人卡尔・ 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在乐章之间采取调性与形象的对比,结构上采用统一、变化、均衡的原则,强调在和声、旋律、节奏等细节上随心所欲的利用大量的情绪对比来表现主观情绪,这种善感而富于表情的独创性主题,对后来音乐创作者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尤以贝多芬最为显著,他为键盘音乐而创作的代表性《6首普鲁士奏鸣曲》、《6首女士们的奏鸣曲》、《为内行与爱好者所写的奏鸣曲集》、《6首沃尔腾堡奏鸣曲》以及《6首献给普鲁士公主阿梅丽亚的奏鸣曲》等,都无疑证实了奏鸣曲这种音乐形式实际上可以表现性格发展和情绪变换的可能性。
自小有着“神童”之称的莫扎特,在其神童时期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就有许多精短华丽的奏鸣曲乐章,结构上多受教会音乐的影响。例如写于1777年的两首《曼海姆奏鸣曲》,速度上利用快板和柔情优雅的行板,表现出一种交响动力的风格,在整个乐章中,情绪变化明显,对比强烈,间接的出现过fp的力度用法,在声部音质的安排上,利用了器乐音质的构思技巧。
又如,在贝多芬的所有音乐形式中,钢琴奏鸣曲是他表现两种力量对立竞争的最有力的手段,奏鸣曲式被广泛的应用于他音乐创作中的各个题材之中,其地位仅次于交响乐。贝多芬初期的钢琴奏鸣曲明显的表现出对古典主义传统的继承性,但是并没有保留奏鸣曲三个乐章的结构特点,打破了刻板的转调,转而利用和铉、力度、织体及情绪等音乐素材的戏剧性变化,造就了他极有个性的音乐创作。例如贝多芬早期的最后一首作品22号,在第一乐章中利用大量的回音、震音、分解和铉作为素材,第二乐章用长回音旋律,第三乐章采用大段的震音与分解八度的素材。这个乐曲烘托出一种振奋人心的气氛。贝多芬的最主要的钢琴奏鸣曲作品是写于1804年的《“黎明”奏鸣曲》,贝多芬酷爱大自然,大自然不但成为他内心情感的庇护所,同时也是其音乐创作路上的灵感来源。这首《“黎明”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便能够令人联想到打破黎明的寂静的鸟雀莺啼之声,整个乐曲沉浸在黑夜与白昼二者对立抗争的情绪中。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中,主题的矛盾冲突、情绪的对比强烈,成为其音乐风格的日益重要的特征,他对音乐表情的追求达到了极致,音乐本身的形式已经成为其音乐的表现力量,这与莫扎特追求中庸、和谐之感的音乐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贝多芬往往冲破思想情感传统的表达模式,利用他超凡的控制力重建结构表现自我。
四 在音乐旋律上,富有歌唱性和宣叙性
18世纪中叶开始,西方钢琴音乐深受新兴的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作曲家们数以百次的为诗人的剧本配乐,这些剧本取材于古希腊或者拉丁作家的某一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完全在宣叙调中进行,乐队除了演奏歌剧的序曲以外,就是为歌唱演员伴奏,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作曲家开始意识到,钢琴本身不只是为了塑造自然界的形象,更要模仿歌剧中人物的歌唱和说话。加之,卡尔・菲利普・爱马努埃尔・巴赫为代表的“情绪学”理论确立,让更多的作曲家坚信演奏音乐的目的是模仿人物的语言,进而模仿人物的情绪,用音乐语汇来表达对事物的真实感受,来唤起听众的共鸣。这使得钢琴的演奏旋律和音调更具有歌唱性与宣叙性。
例如,由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化而来的三乐章是海顿最早的交响曲采用的形式,典型的结构为一个快板、一个平行小调或者下属调的行板,最后以小曲式的乐章结束。在1762年其结构大致演变成为古典主义的四乐章形式,其特点即:快板、适中的行板、小步舞曲和三声中部以及快板。随着海顿钢琴弹奏技巧的成熟以及其想象力的丰富,到了1771年,海顿的音乐创作主题更为宽阔和富有激情。整个乐章中从强到弱的变化,使得整个音乐风格更富戏剧性。这对后来的贝多芬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18世纪80年代,海顿结识了同时代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受到其歌唱性曲调的影响,钢琴音乐风格出现了新的转向――更多的偏向于追求钢琴演奏中的歌唱性与抒情性。
莫扎特的17首钢琴音乐协奏曲在维也纳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较钢琴奏鸣曲而言,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的艺术价值是18世纪后半叶任何一位作曲家无法匹敌的,他的丰富创意,广阔有力的艺术构思,都使得整个协奏曲的乐章显得巧妙自然、足智多谋。在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中,仍然保留有巴洛克音乐中的某些结构特点,与以独奏为主的约翰・克里斯蒂安・巴赫,以及与以交响化为主的贝多芬相比,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达到了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最为和谐的地步。在独奏乐器与乐队之间合奏和轮奏过程中,并没有两种对立力量的竞争与较量,而这些成就多是受益于莫扎特的歌剧创作。钢琴协奏曲乐章中戏剧性的感情,借助于音乐素材转换对比来表现,或是由宁静到热情,或是由喜悦到沉思,这也正是莫扎特在18世纪即兴钢琴演奏中的精华部分。
总而言之,音乐艺术风格的把握在诠释钢琴作品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正如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的周光仁所说:“为了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就必须对音乐风格有深入正确的把握,音乐风格把握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比弹错音还严重。”可见其重要性。那么,想要了解古典音乐时期钢琴演奏的艺术风格,就要从它整体的文化背景出发,对具体的作曲家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明确风格演变的过程中的趋势走向,才能够获取古典主义钢琴艺术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2] 朗多米尔,朱少坤等译:《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