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筹资风险概念8篇

时间:2023-06-29 09:31: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筹资风险概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筹资风险概念

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理财观念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人们以自律的态度从事理财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与机遇,企业应该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理财观念,以期达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资金成本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权力利益关系的强化,使得企业使用非主权资本的资金都必须付出代价,都要计算和负担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内含是广义的经济概念,它有别于财务、会计界的成本费用概念,即有时表现为现实的成本费用概念,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一个机会成本或估算成本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的利率状况,进行灵活确定。

根据西方企业财务理论和实践,企业计算资金成本的作用主要在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在投资项目评估中资金成本率发挥着“极限利率”和“取舍率”的作用。因此,计算资金成本的资金并不是全部的资金来源,而主要是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

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一方面要以较高的资金报酬来回报资金所有者,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资金来源结构的合理安排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高低是相对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言的,资金成本越低,企业的投资效益就越大。

二、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行为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因此,企业应树立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在筹资过程中,应预先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筹资量与需要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金,造成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又不能筹资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金需要量进行资金的筹集。

在选择资金来源,决定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时,必须在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在筹资时,应根据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企业的预计还债率确定适当的筹资期限。

在筹资过程中,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把握筹资时机,从投资计划或时间安排上确定合理的筹资计划与筹资时机,以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闲置,或者因取得资金的相对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

三、合理资本结构观念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创造效益、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强化资本结构意识,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债务的形成,为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企业确立的良好资本结构应注意:

(一)风险与收益相统一。利润和风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全面权衡收益与风险的依存关系,恰当地使二者相统一。

(二)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配合。债务的负担规模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而资产的流动性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结构。具有较多实物资产的企业,可相对地提高其债务比例;以无形资产为主的企业,因无形资产的收益性不那么可靠预计,因而其债务比例应相对地低一些。

(三)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相适应。金融市场比较活跃和健全,企业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手段“借新债,还旧债”,从而有条件维持较高的债务比例;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就只能靠向银行间接融资来举债。

(四)与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期相适应。如果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和乐观,它就可能提高长期债务的比率,反之,就不能取得较多的长期债务。

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和回收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是不等的。认识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才能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资金,有效利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同时,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可以从量上对各种经济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从而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五、投资风险管理观念投资是为了增加利润,提升企业价值。

       但是由于企业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将资金投入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相对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应树立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观念。具体来说:

第一,认真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及时捕捉投资机会。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采用有效方式,规避投资风险。

第二,分散投资风险。即进行多角化投资,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投放在一个项目上,否则一旦该项目投资失败,就会全军覆没,使投资遭受全部损失。多角化投资的作用在于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控制投资风险。方法一,利用咨询服务。这是投资的事前保障,即企业在投资前就有关投资事项向咨询机构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投资决策或聘请咨询机构当顾问。方法二,转嫁风险。保险是企业转嫁风险的一种有效形式,企业将所投资的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损失,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全部或部分赔偿。方法三,接受风险。一般说来,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报酬,必须接受一定的风险。方法四,回避风险。对于那些投资风险太大,投资收益一般甚至无可靠预计的投资方案,企业应该放弃它,这就是回避风险。方法五,减少风险。当投资风险无法回避时,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六、合理节税的观念

合理节税也称节税策划,是指纳税人在面对多种纳税方案时,从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以便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或延缓企业的纳税时间,从而达到降低税收成本或获得应纳税款货币时间价值的目的。合理节税是一种受政府鼓励的行为。节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化解投资及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树立合理节税的正确观念。

企业在进行节税策划时,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企业在筹建过程中的节税策划对纳税地点进行策划。在我国,跨地区的税负不同,同一地区因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老市区的差异,税率也不同。理智投资者在筹建企业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地点的选择,尽量选择低税区进行投资。

对资金结构进行策划。借贷资金和权益资金均构成企业的“营运资金”来源,但它们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要求对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策划。

对企业组织进行策划。不同时期国家均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予以扶持,投资兴建这些行业经常会享受低税率甚至是零税率的优惠。

(二)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节税策划

对课税对象进行策划。税法是政府意识的一种反映,政府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可以从课税对象上一目了然。结合企业生产状况,选择适当的生产项目,无疑可达到节税目的。

对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策划。同样的生产过程可能因为核算方式不同而产生一定的税负差异。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采用也相当重要。例如适当选用存货计价方法和资产折旧方法就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对企业收入进行策划。主要是要尽量准确确认企业收入,避免因收入不实而增加企业税负。如:委托代销、接受代销、分期预收款销售、订货销售、以旧换新销售、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可能形成企业的收入要准确确认。其次,对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要及时冲减收入,以便消除收入总额中的水分。

对成本费用进行策划。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应尽量提足、列足;限制列支的成本费用应按规定予以控制,以减少因多列而引起的日后不应有的超列损失;不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即使会计上作了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要进行调整,以防止因税务稽查而产生罚款损失。

(三)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节税策划

目前,我国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为了照顾部分利润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又规定了27%和18%的两种照顾性税率。企业可以预计本年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所得在低档税率临界点左右徘徊时,应尽量充分估计成本费用的开支,将所得控制在临界点以下。当然,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偏离临界点很远时,多创利仍是首要目标。

通过事先策划、事中控制、事后调整等措施,从各种纳税方案中精选最优策略来降低纳税成本,获取最大的税后利润才是企业科学理财的正当途径。

七、通货膨胀观念

通货膨胀是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是必然的,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我国目前阶段,建立正确的通货膨胀观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树立以下观念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要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实现盈利数量增加的有益影响,但另一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资金流失的有害影响。

企业财务人员应注意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争取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程度,以在通货膨胀到来之前采取某些有利于企业的措施,实现盈利。利用各种会计方法和财务管理方法,有效削弱通货膨胀给企业财务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在会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稳健性原则,例如在存货计价方面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等方法来削弱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折现率及经济批量法等来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

正确的理财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只有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财观念,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连顺等。现代企业理财的税收环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9.

[2]陈佳贵。企业风险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2.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理财观念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于人们以自律的态度从事理财活动将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与机遇,企业应该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理财观念,以期达到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一、资金成本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权力利益关系的强化,使得企业使用非资本的资金都必须付出代价,都要计算和负担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内含是广义的经济概念,它有别于财务、会计界的成本费用概念,即有时表现为现实的成本费用概念,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一个机会成本或估算成本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的利率状况,进行灵活确定。

根据西方企业财务理论和实践,企业计算资金成本的作用主要在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在投资项目评估中资金成本率发挥着“极限利率”和“取舍率”的作用。因此,计算资金成本的资金并不是全部的资金来源,而主要是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

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一方面要以较高的资金报酬来回报资金所有者,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资金来源结构的合理安排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高低是相对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言的,资金成本越低,企业的投资效益就越大。

二、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行为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因此,企业应树立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在筹资过程中,应预先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筹资量与需要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金,造成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又不能筹资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金需要量进行资金的筹集。

在选择资金来源,决定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时,必须在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在筹资时,应根据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企业的预计还债率确定适当的筹资期限。

在筹资过程中,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把握筹资时机,从投资计划或时间安排上确定合理的筹资计划与筹资时机,以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闲置,或者因取得资金的相对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

三、合理资本结构观念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创造效益、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强化资本结构意识,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债务的形成,为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企业确立的良好资本结构应注意:

(一)风险与收益相统一。利润和风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全面权衡收益与风险的依存关系,恰当地使二者相统一。

(二)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配合。债务的负担规模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而资产的流动性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结构。具有较多实物资产的企业,可相对地提高其债务比例;以无形资产为主的企业,因无形资产的收益性不那么可靠预计,因而其债务比例应相对地低一些。

(三)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相适应。金融市场比较活跃和健全,企业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手段“借新债,还旧债”,从而有条件维持较高的债务比例;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就只能靠向银行间接融资来举债。

(四)与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期相适应。如果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和乐观,它就可能提高长期债务的比率,反之,就不能取得较多的长期债务。

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和回收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是不等的。认识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才能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资金,有效利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同时,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可以从量上对各种经济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从而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五、投资风险管理观念投资是为了增加利润,提升企业价值。

但是由于企业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将资金投入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相对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应树立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观念。具体来说:

第一,认真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及时捕捉投资机会。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采用有效方式,规避投资风险。

第二,分散投资风险。即进行多角化投资,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投放在一个项目上,否则一旦该项目投资失败,就会全军覆没,使投资遭受全部损失。多角化投资的作用在于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控制投资风险。方法一,利用咨询服务。这是投资的事前保障,即企业在投资前就有关投资事项向咨询机构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投资决策或聘请咨询机构当顾问。方法二,转嫁风险。保险是企业转嫁风险的一种有效形式,企业将所投资的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损失,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全部或部分赔偿。方法三,接受风险。一般说来,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报酬,必须接受一定的风险。方法四,回避风险。对于那些投资风险太大,投资收益一般甚至无可靠预计的投资方案,企业应该放弃它,这就是回避风险。方法五,减少风险。当投资风险无法回避时,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六、合理节税的观念

合理节税也称节税策划,是指纳税人在面对多种纳税方案时,从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以便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或延缓企业的纳税时间,从而达到降低税收成本或获得应纳税款货币时间价值的目的。合理节税是一种受政府鼓励的行为。节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化解投资及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树立合理节税的正确观念。

企业在进行节税策划时,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企业在筹建过程中的节税策划对纳税地点进行策划。在我国,跨地区的税负不同,同一地区因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老市区的差异,税率也不同。理智投资者在筹建企业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地点的选择,尽量选择低税区进行投资。

对资金结构进行策划。借贷资金和权益资金均构成企业的“营运资金”来源,但它们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要求对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策划。

对企业组织进行策划。不同时期国家均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予以扶持,投资兴建这些行业经常会享受低税率甚至是零税率的优惠。

(二)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节税策划

对课税对象进行策划。税法是政府意识的一种反映,政府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可以从课税对象上一目了然。结合企业生产状况,选择适当的生产项目,无疑可达到节税目的。

对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策划。同样的生产过程可能因为核算方式不同而产生一定的税负差异。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采用也相当重要。例如适当选用存货计价方法和资产折旧方法就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对企业收入进行策划。主要是要尽量准确确认企业收入,避免因收入不实而增加企业税负。如:委托代销、接受代销、分期预收款销售、订货销售、以旧换新销售、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可能形成企业的收入要准确确认。其次,对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要及时冲减收入,以便消除收入总额中的水分。

对成本费用进行策划。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应尽量提足、列足;限制列支的成本费用应按规定予以控制,以减少因多列而引起的日后不应有的超列损失;不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即使会计上作了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要进行调整,以防止因税务稽查而产生罚款损失。

(三)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节税策划

目前,我国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为了照顾部分利润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又规定了27%和18%的两种照顾性税率。企业可以预计本年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所得在低档税率临界点左右徘徊时,应尽量充分估计成本费用的开支,将所得控制在临界点以下。当然,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偏离临界点很远时,多创利仍是首要目标。

通过事先策划、事中控制、事后调整等措施,从各种纳税方案中精选最优策略来降低纳税成本,获取最大的税后利润才是企业科学理财的正当途径。超级秘书网

七、通货膨胀观念

通货膨胀是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是必然的,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我国目前阶段,建立正确的通货膨胀观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树立以下观念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要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实现盈利数量增加的有益影响,但另一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资金流失的有害影响。

企业财务人员应注意对通货膨胀的预测,争取能够预测到未来的通货膨胀程度,以在通货膨胀到来之前采取某些有利于企业的措施,实现盈利。利用各种会计方法和财务管理方法,有效削弱通货膨胀给企业财务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在会计上,可以充分利用稳健性原则,例如在存货计价方面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等方法来削弱通货膨胀的影响。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折现率及经济批量法等来减弱通货膨胀的影响。

正确的理财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只有树立正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财观念,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连顺等。现代企业理财的税收环境[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9.

[2]陈佳贵。企业风险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2.

篇3

一、资金成本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权力利益关系的强化,使得企业使用非资本的资金都必须付出代价,都要计算和负担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内含是广义的经济概念,它有别于财务、会计界的成本费用概念,即有时表现为现实的成本费用概念,但更多的情况却是一个机会成本或估算成本概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必须密切联系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和金融市场的利率状况,进行灵活确定。

根据西方企业财务理论和实践,企业计算资金成本的作用主要在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在投资项目评估中资金成本率发挥着“极限利率”和“取舍率”的作用。因此,计算资金成本的资金并不是全部的资金来源,而主要是企业的长期资金来源。

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一方面要以较高的资金报酬来回报资金所有者,以最大限度地吸引资金;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资金来源结构的合理安排来降低综合资金成本。资金成本的高低是相对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而言的,资金成本越低,企业的投资效益就越大。

二、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行为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因此,企业应树立筹资风险控制观念。

在筹资过程中,应预先确定资金的需要量,使筹资量与需要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金,造成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又不能筹资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金需要量进行资金的筹集。

在选择资金来源,决定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时,必须在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在筹资时,应根据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划和企业的预计还债率确定适当的筹资期限。

在筹资过程中,必须按照投资机会把握筹资时机,从投资计划或时间安排上确定合理的筹资计划与筹资时机,以避免因取得资金过早而造成投资前的闲置,或者因取得资金的相对滞后而影响投资时机。

三、合理资本结构观念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良好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创造效益、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强化资本结构意识,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债务的形成,为企业今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企业确立的良好资本结构应注意:

(一)风险与收益相统一。利润和风险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收益高风险大,收益低风险小。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全面权衡收益与风险的依存关系,恰当地使二者相统一。

(二)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配合。债务的负担规模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密切相关,而资产的流动性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资产的结构。具有较多实物资产的企业,可相对地提高其债务比例;以无形资产为主的企业,因无形资产的收益性不那么可靠预计,因而其债务比例应相对地低一些。

(三)与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相适应。金融市场比较活跃和健全,企业就有可能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手段“借新债,还旧债”,从而有条件维持较高的债务比例;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就只能靠向银行间接融资来举债。

(四)与企业未来经营前景的预期相适应。如果企业对未来的经营前景比较明朗和乐观,它就可能提高长期债务的比率,反之,就不能取得较多的长期债务。

四、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和回收在不同时点上的价值是不等的。认识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才能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资金,有效利用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的经济效果。同时,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可以从量上对各种经济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从而为财务决策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五、投资风险管理观念投资是为了增加利润,提升企业价值。

但是由于企业处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中,投资风险必然存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将资金投入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相对小的项目上去,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应树立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观念。具体来说:

第一,认真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及时捕捉投资机会。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采用有效方式,规避投资风险。

第二,分散投资风险。即进行多角化投资,不把投资资金集中投放在一个项目上,否则一旦该项目投资失败,就会全军覆没,使投资遭受全部损失。多角化投资的作用在于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第三,控制投资风险。方法一,利用咨询服务。这是投资的事前保障,即企业在投资前就有关投资事项向咨询机构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投资决策或聘请咨询机构当顾问。方法二,转嫁风险。保险是企业转嫁风险的一种有效形式,企业将所投资的项目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旦发生损失,企业可以从保险公司获得全部或部分赔偿。方法三,接受风险。一般说来,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因此,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报酬,必须接受一定的风险。方法四,回避风险。对于那些投资风险太大,投资收益一般甚至无可靠预计的投资方案,企业应该放弃它,这就是回避风险。方法五,减少风险。当投资风险无法回避时,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六、合理节税的观念

合理节税也称节税策划,是指纳税人在面对多种纳税方案时,从中选择一种最优的方案,以便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或延缓企业的纳税时间,从而达到降低税收成本或获得应纳税款货币时间价值的目的。合理节税是一种受政府鼓励的行为。节税可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化解投资及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应当树立合理节税的正确观念。

企业在进行节税策划时,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企业在筹建过程中的节税策划对纳税地点进行策划。在我国,跨地区的税负不同,同一地区因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老市区的差异,税率也不同。理智投资者在筹建企业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地点的选择,尽量选择低税区进行投资。

对资金结构进行策划。借贷资金和权益资金均构成企业的“营运资金”来源,但它们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却不一样。这就要求对资金结构进行合理策划。

对企业组织进行策划。不同时期国家均对一些重点行业,重点项目予以扶持,投资兴建这些行业经常会享受低税率甚至是零税率的优惠。

(二)企业在生产过程的节税策划

对课税对象进行策划。税法是政府意识的一种反映,政府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可以从课税对象上一目了然。结合企业生产状况,选择适当的生产项目,无疑可达到节税目的。

对会计核算方式进行策划。同样的生产过程可能因为核算方式不同而产生一定的税负差异。因此,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采用也相当重要。例如适当选用存货计价方法和资产折旧方法就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对企业收入进行策划。主要是要尽量准确确认企业收入,避免因收入不实而增加企业税负。如:委托代销、接受代销、分期预收款销售、订货销售、以旧换新销售、售后回租、售后回购等可能形成企业的收入要准确确认。其次,对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要及时冲减收入,以便消除收入总额中的水分。

对成本费用进行策划。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应尽量提足、列足;限制列支的成本费用应按规定予以控制,以减少因多列而引起的日后不应有的超列损失;不允许列支的成本费用即使会计上作了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要进行调整,以防止因税务稽查而产生罚款损失。

(三)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节税策划

目前,我国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为了照顾部分利润水平较低的小型企业,又规定了27%和18%的两种照顾性税率。企业可以预计本年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所得在低档税率临界点左右徘徊时,应尽量充分估计成本费用的开支,将所得控制在临界点以下。当然,如果应纳税所得额偏离临界点很远时,多创利仍是首要目标。

通过事先策划、事中控制、事后调整等措施,从各种纳税方案中精选最优策略来降低纳税成本,获取最大的税后利润才是企业科学理财的正当途径。

七、通货膨胀观念

通货膨胀是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是必然的,而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因此,在我国目前阶段,建立正确的通货膨胀观念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树立以下观念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要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实现盈利数量增加的有益影响,但另一方面更应该特别注意通货膨胀对于企业资金流失的有害影响。

篇4

关键词:现金流量;财务风险;风险识别;风险防范

1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

1.1财务风险概念

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因借债过多无法到期偿还债务,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主要是经营、投资、筹资、分配等各个环节可能会产生的风险。本文所说的财务风险是采用广义的概念。

1.2现金流量概念

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现金的一种动态状况,即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通过一定经济活动产生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现金流量主要来源于企业的三种活动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1.3现金流量与财务风险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现金流量表不同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它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能够真实地反应企业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有效地避免权责发生制下由于计量方法的差异而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为企业合理利用资金、识别财务风险、进行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量、稳定性等都会影响着企业的盈利及财务风险的程度;现金流量的投资活动也隐藏着投资风险;观察现金流量的筹资活动也可以检测筹资风险。所以要想精确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必须密切关注现金流量情况。

2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识别

基于现金流量识别财务风险,就是通过分析现金流量活动,识别出企业可能在哪方面存在财务风险。因为,现金流量来源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以,从这三个活动来具体识别财务风险能够较为全面地获得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

2.1从经营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销售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很多企业为了创造销售业绩,在销售产品时,面对无法及时交付货款的客户,更多采用的是赊销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创造了企业账面利润,但是,赊销过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账面利润并没有转换为现金,没有为企业创造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加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采购过程中带来的风险。企业在购买商品时如果没有事先进行采购计划,导致计划购买与实际购买产生较大的出入,有可能就会导致大量的存货积压,同时也是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或者企业在进行采购时获得的产品信息和商家信息不对称,出现产品恶劣或者商家不诚信等情况,这就会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资金损失。

2.2从投资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投资活动主要是要判别企业的投资项目是什么,分析项目特点,投资该项目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例如,企业投资数额较大、投资时间长、收益回收慢,这必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还有,一些企业为了扩大规模,盲目地进行多元化投资,投资前并没有对企业本身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导致决策失误,从而引发资金回收困难。

2.3从筹资活动识别财务风险

企业一般选择筹资的方式有两种:即债务性筹资和权益性筹资。在债务性筹资环节主要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要保证在未来的生产经营中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款和支付利息。如果企业在未来经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现金去清偿债务和利息,很有可能通过再一次举债来偿还之前的债款,如此循环往复,企业就会陷入困境,危及企业生存。对于权益性筹资来说,虽然不像债务性筹资那样需要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但是为了不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再筹资,确保企业日后能够获得更多的权益性筹资,企业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股利。

3基于现金流量财务风险识别体系

现金流量表在进行财务状况分析时,能够非常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精确地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一个企业如果想从现金流量视角判断企业是否处于财务风险边缘,不仅要从定性上进行识别,还要从一些现金流量相关财务指标进行定量识别。现金流量指标能够有效地完善财务风险识别体系,分析出指标所隐含的财务信息,为准确识别财务风险夯实基础,提高预测风险发生的准确性。

3.1偿债能力指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通过举债经营,如果长期下去,企业就有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而且,企业通过借款维持经营,对企业的发展也非常不利。如果持续这样下去,很难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现金流量状况可以通过现金流量偿债指标体现出来。现金流量偿债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反映出企业当期偿付短期债款的能力。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稳定,为企业能够产生更多的现金净流量,偿债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低,说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足,然而,借款需要企业用现金去偿还,企业现金储备不够,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比较大。因此,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现金利息支付率=现金净流量/同期应支付的利息金额。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利息能力越高,企业的经营就会相对稳定。该指标越小,代表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样企业就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的稳定经营,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3.2获利能力指标

现金流量获利能力指标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企业现金的盈利能力,它充分反映了企业的现金获利能力,如果企业拥有良好的现金获利能力,说明企业未来能够创造更多的现金,这有助于降低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反之,如果企业的现金获利能力不是非常的强,说明企业的现金成长能力欠佳,企业未来面临的获利压力比较大,财务风险相对也会比较大。现金流量获利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净资产现金收益率=现金净流量/平均净资产。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净资产获利能力,该指标数据越大,说明企业有较强的获利能力;该指标数据越小,说明企业的净资产获利能力不足,企业未来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比较大。现金收益比率=经营活动净流量/净利润。一般来说,该指标应大于1,指标越大,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若该比率小于1,则说明企业本年度所所产生的净利润中有的未转换成现金流入企业,就算企业本年度实现盈利,在未来也有可能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

4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风险防范

4.1加强现金流管理

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一个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并不是说有多少的账面利润,而是拥有足够持续的现金流,在现金流量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最重要的,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营活动中的生产环节,要做到严格控制原料成本;在销售环节,对赊销客户,要督促其及时还款,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尽最大的可能性去避免发生坏账。同样,在购买环节,作为购买方,要充分利用信用期,尽量延长应付账款的支付期限,使现金在有限期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用。保持稳定的现金流量。现金支撑着企业的日常经营,企业的现金流动也是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环节。所以,企业保持过多、过少的现金都不是现金流量最好的状态,企业应该让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保持一个均衡的状态,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现金流量活动时要提前做好现金流预算,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现金总量,合理安排现金支出,而且现金要用在必要的支出上。所以,企业还要做好现金流监控,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动方向,防止过多的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投资,造成现金资源的浪费。保持现金流量的稳定流动,尽可能最大化地让现金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4.2从现金流量视角构建财务预警体系

企业为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可以事先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到现金流量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完善财务预警体系,还可以提高财务预警准确性,为财务预警机制更精确地预测财务风险奠定牢固的基础。而且,从现金流量角度建立财务预警体系,企业的财务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现金流量中包含的各种财务信息,提升现金流管理水平,进而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篇5

【关键词】企业金融 金融风险 影响因素 金融能力 发展对策

一、企业金融风险

所谓企业金融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面对的可能导致企业资金发生损失的风险。而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及金融安全的追求也是企业金融所要致力的活动之一。就企业总体发展而言,金融风险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并且往往会对企业的生存产生关键的影响。不同企业的金融风险来源并不相同,金融性质的企业所面对的金融风险更多,而且多来自于在具体的金融交易活动中。而且,一旦有一家企业发生金融风险,则这种影响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往往会涉及整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使得整个行业的金融活动难以有效运转,最终这种影响也会表现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层面,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事实上,金融风险所涉及的概念较为广泛,例如对于风险性因素与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之间的区别进行相关的联系与区别、金融风险与金融交易活动的收益进行必要的联系等。具体而言,金融风险多是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导致,而这又可以具体划分为宏、微观两种层面的金融风险。这两种类型的金融风险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组成要件均有着明显的区别。宏观金融风险更多的表现在国家层面,作用对象将是整个社会,而微观的金融风险则往往针对单一组织而言。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无疑地需要政府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风险,自然要让市场主体来防范和化解。就本文所要分析的对象而言,这里将以微观层面的金融风险为主。

二、企业金融的影响因素

对于企业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都对企业金融的科学进行,以及金融风险的出现与处理产生着一系列的作用。总的来说,可从如下几个部分来考虑企业金融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金融层面的管制制度对于市场经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市场经济所推崇的金融自由化理念是对金融管制的一种抵消,并寄希望于市场机制可以对企业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事实上,市场机制很难不借助于其他方式来对金融活动进行很好的管理,而这就需要金融管制制度的出现与约束。因此,金融管制制度对于企业金融活动的安全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这实际上就是政府采取相关的手段对于微观金融风险的监控,有利于金融活动的安全进行,是企业金融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次是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发展也对企业金融的安全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本看来,这种影响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也即加入世贸组织使得国内金融市场向国际金融组织的开发,以及给予国外的金融服务公司以国民待遇(卢逊,2012)。不可避免的是,全球经济贸易的一体化为企业金融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强度,不少小型的金融服务公司将宣告倒闭,随之而来的是金融贸易的自由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而这在我国尚未建立完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企业金融能力与发展策略

新环境下,企业金融市场所展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特征也要求企业有必要实施的强化自身的金融能力,从而能够应付这些新特征的出现,而自身的金融发展也得到保障。总的来说,金融能力可包括持续筹资能力与金融应变能力两个方面。

就企业的持续筹资能力而言,除了要构建一个较好的筹资环境,还需采取有效的筹资措施,例如对企业进行必要的产权结构的变革,采取灵活而有效的产权结构,使得筹资相对容易与安全。另外,相应的科学筹资理念与制度也应进行建立,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筹资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并非筹资的数量越大越好,而是要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征,确定筹资的规模与方案。在具体的执行当中也要认真履行意境建立好的筹资制度,从而保障筹资活动开展的科学性,最终也提升了自身的长期筹资能力。

就企业的金融应变能力而言,又具体包括着多个不同的方面,也即企业学习能力、信息解读能力、金融活动均衡能力、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四点。金融学习能力是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征对相关的金融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并努力在企业内部多个部门进行普遍意义上的学习;企业金融信息的解读能力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技术,金融环境中所产生的信息必须经过解读方能为企业服务,因此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信息解读技术;金融活动均衡能力是指企业应对参与到企业金融活动中外部各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协调,并且对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金融活动也要进行有效的均衡配置,保障金融活动的顺畅开展;防范金融风险能力是指企业对于自身财务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金融方面的风险进行控制,防止在财务上发生不必要的损失。

目前我国的金融环境并不够完善,企业金融活动必然会存在较多的风险,因此各相关组织及部门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的出现,从而确保自身的健康永续发展。一般而言,这些措施大体包括着如下几个方面。当然,企业也有必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存在可能,给予不同的改善策略。首先,针对在企业筹资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企业有必要从筹资的基础性工作入手,对于筹资的方式与数量进行确定,从而保障债务的合理性,做好对资金的充分运用。实际上,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解读可以很好地安排好筹资活动(张承惠,2012)。其次,在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防范金融风险。企业的决策部门要建立积极的财务决策机制,这也意味着必须提高企业决策部门对外部金融风险的敏感性和抗风险能力;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必须真实地报告财务信息状况;建立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卢逊.浅谈当前企业金融核心能力提升的措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篇6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2 相关理论

2.1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2.1.1 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2.1.2 财务风险分类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2.2.1 财务风险识别

2.2.2 财务风险评价

2.2.3 财务风险应对与控制

3 Q生物制药公司概况

3.1 Q生物制药公司的基本情况

3.2 Q生物制药公司的行业背景

3.3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现状

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4.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4.2 基于筹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2.1 筹资渠道单一

4.2.2 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4.3 基于投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3.1 投资管理效率低下

4.3.2 产品技术与附加值低

4.4 基于营运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4.1 应收账款变现的风险

4.4.2 存货变现的风险

5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5.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功效系数法

5.2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与结果

5.2.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5.2.2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6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6.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6.2 筹资风险的控制

6.2.1 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6.2.2 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

6.3 投资风险的应对

6.3.1 科学进行投资管理

6.3.2 进行产业升级

6.4 营运风险的应对

6.4.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6.4.2 强化存货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结论

篇7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负债是企业需要偿还的义务,履行偿债义务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由于负债是一种义务,也就意味着债务到期必须要偿还。正因如此,人们往往片面地将负债看作是企业的压力和负担,过分强调了其需要偿还的性质,有的甚至到了“谈债色变”的地步。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十分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告来判断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潜力。然而如何正确把握负债在理财中的作用和实质,正确认识负债筹资的积极意义,正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核心。

一、筹资成本的概念及其对筹资效益的影响

筹资成本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向投资人支付的报酬,如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发行费用、向股东支付的股利、向债权人支付的利息等。由于筹资渠道不同、筹资结构不同,致使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益也不同。筹资渠道是筹资者获得资金的来源渠道。企业的资金来源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即吸收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通过举债获得的资金。筹资结构是一个企业资金数额的构成比例,由于筹资方式的不同(如发行股票,吸收投资、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致使企业获得这些资金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也就不同。单就银行贷款而言,由于偿还时间不同,出现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由于二者的偿还时间长短不同,所以到期偿还的利息也就不同。众所周知,长期借款的利息往往要高于短期借款的利息,长期借款的筹资成本也就高于短期投资成本,由此可以推断: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益是反比例的关系,即:筹资成本越高,筹资效益越低。

二、影响筹资成本的因素

筹资成本和投资报酬在研究筹资效益中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要分析影响筹资成本的因素,首先要分析影响投资报酬的因素。

一般来讲,影响投资报酬的因素有两种,一是无风险因素,即货币的时间价值,它是保证投资者按期获得的利息率,如银行存款利息;二是风险价值,即投资者冒风险投资获得的额外报酬,如股本投资分红、股票差价等收益。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筹资成本的高低。投资风险越大,所需得到的补偿越多,筹资成本也就越高。不同的筹资方式,其筹资风险不同。通常情况下,投资到股票中的风险要高于投资债券的风险,同理投资到股票中所得的报酬要高于投资到债券的报酬。由此可知,筹资者吸收的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越多,其风险成本越高,筹资成本也就相应增加,反之则低。

三、不同筹资方式下筹资成本的比较

通常情况下,筹资者均想以较低的筹资代价获取较高的筹资效益。但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想,因为投资者从根本上无法控制投资风险以及资金的供求状况,当然也就无法控制筹资成本。但筹资者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筹资结构来达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标。在目前条件下,筹资者可以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筹资方式,即筹资风险较小的方式,通过降低筹资风险、降低筹资报酬实现降低筹资成本的目的。如某企业需要筹集资金5000万元,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吸收负债筹资和接受投资者投资筹资的数额各有2500万元,筹资比重各占50%;乙方案,负债筹资3500万元,占筹资比重的70%,接受投资者投资1500万元,占筹资比重的30%。假定资本成本率分别为负债10%、投资15%,则甲种方案总筹资成本率为12.5%(10%×50%+15%×50%);而乙方案总筹资成本率为11.5%(10%×70%+15%×30%),这说明在资金总额和个别资本成本率一定的前提下,降低投资者投资额数额而提高负债筹资数额,更确切地说是降低投资者投资比重,提高负债筹资额比重,可以降低筹资成本提高筹资效益。以上假设事例:若将甲种方案的投资额比重降低20%,则负债筹资额比重必定上升20%,也即分别由原来的50%下降到30%和上升到70%,则可以使企业的总筹资成本率下降1%(12.5%-11.5%)。

四、负债筹资的经济效益

篇8

【关键词】 财务风险; 收益; 适度权衡

风险是财务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1895年美国学者Hayes首先从经济学意义上提出风险的定义,认为它是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但被学术界较普遍接受的风险定义是美国学者A・威廉斯的结果变动说:在某个特定状态下和时间内可能发生的结果的变动,即只要某项活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未来结果,具有客观不确定性,就是风险。风险事件一定具有客观不确定性,但不是所有具有客观不确定性的事件就是风险事件,客观不确定性是风险事件成立的必要条件。

在财务管理学中,风险总是同收益联系在一起的,风险程度与风险报酬的大小成正比。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收益,而低风险则常常意味着低收益。此即风险报酬(收益)交换律,或风险收益权衡理论。任何收益的取得,都要付出相应的风险代价(成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营运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多种风险。如何降低各种风险,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是我们要处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企业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与风险收益的权衡

企业价值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其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成长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充分考虑了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努力实现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企业自己要发展好,还是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第一,注重协调好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关系,培养股东忠诚度;第二,关注内部职工的利益,营造舒适的工作环境;第三,加强与债权人联系,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第四,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并严格执行,努力争取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第五,重视客户利益以提升市场占有率,讲求信誉以维护企业形象等。

二、筹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在筹资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预先确定资金的需求量。为使筹资量与需求量相互平衡,既不能过量筹集资金,造成筹资过剩而降低筹资效益,也不能筹资不足,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以“需”定“筹”,按企业最低资金需求量进行资金的筹集。

现阶段,由于我国资本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成本使用较低,造成部分企业大量占有资金,而资金使用效益却很低,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却无法获得资金支持。因此,面对筹资风险时,首先要从资金来源、筹资时机、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等方面来考虑,在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投资报酬之间进行综合权衡。所谓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及其效益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损失和难以偿债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可能发生于企业筹资行为之前,也可能发生于其理财过程中;筹资风险不仅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运动,也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物运动,影响企业供、产、销等活动。企业要树立筹资风险控制观念,根据不同的资金需要和筹资政策,综合考虑筹资风险、资金成本和其他约束条件,并将资金筹集和资金投向结合起来考虑,力求以最低的筹资风险和资金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所有者投资,如发行股票、认股权证等。二是负债,如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短期融资券等。对于所有者投资而言,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只存在于使用效益的不确定性上。而对于负债而言,要按期偿还利息和本金,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同时,要承受偿债压力的风险。因此在选择筹资方式时,应注意权衡各种筹资方式的风险与收益,选择使资本结构最优,企业价值最大的筹资方式。

三、投资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按投资方向的不同,投资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对内投资就是项目投资。企业对内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以谋取经营收益,但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经营等情况的变化,其经营收益往往会波动起伏,从而造成对内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经营收益波动的幅度和可能性越大,经营风险便越高,反之经营风险则越低。企业在选择对内投资项目时,通过分析、预测项目投资未来现金流量,权衡风险和收益,运用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来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投资项目。

企业对外投资时,遭受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共同影响到企业直接投资的风险,故在被投资企业经营风险或总风险已知的情况下,可近似地将其作为本企业直接投资风险。企业也可根据与直接投资收益有关的历史资料计算投资收益的期望值、标准差和变化系数等指标来预测直接对外投资风险,原理与间接对外投资风险的估量相同。间接对外投资主要是证券投资,一般通过期望投资收益(率)偏离实际投资收益(率)的幅度和可能性来估量它们所面临风险的大小。对于单项证券投资风险的估量,常用的指标是该项证券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标准差率以及β系数,指标值越大,说明投资风险越高。

企业在识别与估量投资风险后,对决策过程中选定的投资方案,针对其可能面临的风险,单独或同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投资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1.合理预期投资效益,加强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

2.运用杠杆原理,协调经营风险与筹资风险。根据总杠杆、经营杠杆和筹资杠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而言,经营风险较低的企业可在一定水平上使用筹资杠杆,采用筹资杠杆程度较高的融资组合方式,但经营风险很高的企业则宜在较低的程度上使用筹资杠杆,采用筹资杠杆程度有限的融资组合,从而控制企业的总风险。

3.运用投资组合理论,合理进行投资组合。

4.采取风险回避措施,避免投资风险。

5.积极采取其他措施,控制投资风险。

四、收益分配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股利政策运用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利益需求以及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信心,同时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关的法律限制、企业资金变现能力、筹资能力等等。一般而言,股利政策包括剩余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变动股利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各种股利政策各有利弊且适用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剩余股利政策适用于企业的初创期,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盈余资金的需要,但会造成股利发放波动大且无法满足那些固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因此企业在选择股利政策时,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同时也要兼顾投资者的利益,进而实现收益分配活动中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总之,权衡风险和收益作为财务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应贯穿于处理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在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时刻拥有一种权衡风险和收益的理念,作出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决策。同时,在决策中要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组合,或在收益和风险中间,让稳健性原则起一种平衡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程兴.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概念:基于企业性质的解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6(7):158-16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