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8篇

时间:2023-06-29 09:3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历史读书笔记摘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历史读书笔记摘抄

篇1

一、 激发阅读兴趣,体会读书乐趣

1、选讲有趣故事。为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时间,或借助录音范读精彩片断,或讲述故事梗概,或只是说个故事开头,或简介作家奇闻轶事,然后让学生去想象故事的内容,看自己所想与原作是否合拍。每当这时,学生求知欲特强,教师便可抓住学生想了解作品全貌这一契机,让学生沉浸在读书的快乐氛围中。

2、推荐有益读物。阅读是一项反映个性和人格的活动,而读物的选择是个性的表现。但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教师必须学会选择既有价值、又能引发感兴趣的读物,帮助他们读好最初几本书。(1)推荐歌颂人类勤劳、善良、坚毅、进取、崇高等人格精神的读物,如战斗故事、科幻作品、伟人故事、中外名著、地理历史等。(2)推荐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读物,让学生自由地读。(3)推荐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和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的读物,促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并热爱故乡风物。

3、树立学习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我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述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充分发挥名人效应,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从而立足现实,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习作训练时,我及时表扬班里喜欢阅读、写作并进步较快的学生,并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

二、注重方法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有助于学生把对文学名著阅读的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

1、学会旁批、眉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把课内学习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学会整合课外阅读知识。为了使学生读书有所获,我让学生把课外阅读的书名记录下来,书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读后的感想、收获写下来。并指导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分别记载,这样学生的读书笔记可以当资料保存。

3、利用信息资源,拓展阅读面。互联网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阅读大量的与现行语文教材有关的语文资源,拓展阅读内容。

三、充分尊重学生,构建开放阅读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刚刚激发起来的课外阅读兴趣,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课外阅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使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确定该阅读什么书,怎样阅读。惟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地走进书籍之中,才能使阅读效果达到最好。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人,也是课外阅读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课外”尤其如此。如果硬性地规定今天阅读什么书籍,明天如何阅读;今天搞摘抄,明天写感受――学生岂不又成了执行指令的机器,成了张着大嘴待哺的填鸭?

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千差万别的个体,你喜欢读小说、戏剧,我喜读诗歌、散文;你钻进长篇名著就不出来,我偏偏爱看小故事;你一遍就懂了,我可能需要两遍、三遍;你读得快些,一分钟能阅一千字,我读得慢点儿,一分钟读八百,而他可能更慢……学生之间,由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表现出很大的性格喜恶、能力智力的的差别,我们要正视这种差别,不能“一刀切”。

四、开展多彩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1、读书笔记展评。为了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效果,我们采取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要求学生既读书、就要动笔墨,可以在书上圈、点、评、画,也可以写读书笔记,这里我们较重视的是写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的要求,我们是不拘一格,可以摘抄佳词妙句,也可以摘抄精彩片断;可以写出读后感,也可以评点图书内容。例如阅读记叙文、说明文时,我们要求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摘抄佳词妙句和精彩片断,为作文积累材料;概括文章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培养概括能力。阅读名言、警句时,要求学生摘录、评注,以陶冶其情操。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求学生能说出人物性格、品质;能从某一方面评点人物,锻炼其分析能力等。总之,读书笔记形式要多样,切不可一刀切。

对于学生的读书笔记,我们还定期进行展评,达到要求的读书笔记,我们在他的读书笔记扉页上贴一个“小卡通”,以对其读书成绩的肯定。

2、进行阅读交流。阅读交流是同学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的重要途径。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推荐的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或讲或演、或知识竞赛或总结表彰、或出手抄报或故事会,真是形式多样、活泼有序。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同学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巩固了阅读效果。

篇2

一、抓好课内教学,渗透阅读方法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我平时教学注重抓好课内这个基础。

1.课前注重预习,广泛搜集资料。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运用预习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增加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作好铺垫,如教学三年级下册《长城和运河》一课前,学生搜集长城和运河的相关资料,了解了长城和运河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人间奇迹”的理解,课外拓展阅读有关长城和运河的资料、对诗歌的解读也有很好的帮助。

2.课中授人以渔,注重方法指导。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诵读、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体会诗歌蕴涵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诗歌的表达方法,同时能学习这种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

3.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和课外的链接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如教学《夹竹桃》一文,我设计这样理念: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表现力强,抒发作者强烈感情的重点词句,以此为切入点,引学生透过语言表象看语言本质,使受到情感感染,实现“工具和人文的统一”,让技能习得与人文生活素材感悟的有机融合。我从第一自然段入手,领学生充分接触并整体把握文本,理清文脉。启发想象,理解月光下的夹竹桃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最后感悟文本首尾呼应的写法洋溢出的浓重的情感。

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

学校和班级应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

1.开好“班级读书会”。班级每周或两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2.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给每学期定个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美文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3.发挥有效的宣传平台。有效利用学校广播站等平台,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有了学校、教师的重视与引导,有了表现自我的舞台,体会到了读书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

三、读写有效结合,提高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

1.摘抄型。摘抄好词佳句,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拥有一本摘抄本,随时摘抄自己看到的好词好句,甚至佳作。这种积累为打好学生的文字基础提供了帮助。

2.提纲型。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简明扼要地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

3.感想型。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篇3

关键词:有效阅读;反思;实施

在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看课外书最多的人却不是写作文最好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结合所在学校、班级情况我进行了一些反思。

一、有效阅读的反思

1.读书笔记重摘抄不重运用,致使学生做了许多无用功

以前,学校要求每个同学一学期写二三十页读书笔记,寒暑假也是如此。学生抱着完任务的态度去做,重数量轻质量。这就造成了表面上看轰轰烈烈,实际就是些花架子,还打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2.无压力读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导致过度追求故事性不注重从中吸取精华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纠正上面的做法,我们学校曾就此专门开会研究。会上一些教师提出,孩子们读书时不能给他们压力(不写读书笔记,不写读后感),否则会打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产生畏惧情绪。会后,大家从图书馆借来书,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让孩子们阅读。在这种无压力的气氛下,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提高了,但他们选书时总是选故事性强的,看了一本又一本,只记住了故事情节,没有吸取其中精华。

3.在选书方面,教师缺乏必要的引导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选书时也总是选孩子们爱看的,如: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各种童话。而对于历史、动植物方面的书很少推荐,这就造成了学生的阅读范围窄,视眼不够开阔。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二、有效阅读的实施

1.教师每学期都应制订学生阅读计划

内容包括:根据课本内容需要拓展的知识和相关图书;根据习作要求提前进行的摘抄积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推荐科普读物和他们爱读的书;能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书。为学生规定阅读范围便于教师的监督、指导,当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掌握、适时变通,不能压制学生的阅读兴趣。

2.不断复习阅读方法,切实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课堂上,教师总会根据课文内容讲一些阅读方法,但讲过以后很长时间不用学生就忘了。为了防止这种现象,教师在讲完一种方法后,可提供几篇同类型的文章让学生来读,及时巩固。

篇4

语言积累,积累什么?一般来说,主要是:字的积累,即掌握读写必需的足够数量的字;词的积累,即掌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语汇;名言佳句的积累,即掌握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典范课文的积累,即背会一定数量的古今精美诗文。下面谈谈我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主要方法:

一 低年级以背诵为主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并不是同步发展的。6~13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必须抓住小学生大脑和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充分利用其记忆优势,通过严格的示范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地记下那些应该记而且能够记住的东西。

1.背诵的指导。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方法之一。在口诵心维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可以积累大量词汇、句式和精彩段、篇,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培养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学风。阅读教学中要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练习背诵的机会,在记忆力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句篇佳作。

背诵的要求:在背诵数量上,课程标准规定: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50篇(段),第三学段60篇(段),合计不少于是160篇(段),在背诵质量上,要做到不丢字、不少句、不重复,熟极如流。已经能背的诗文要经常复习巩固,出口成章,经久不忘。 指导学生练习背诵,要遵循记忆规律,讲究方法,如在熟练朗读、理清内容层次的基础上背诵;根据背诵内容特点给予必要的提示;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相结合;依据"遗忘曲线"提示的规律,及时巩固,隔时重现等。

2.背诵精典古诗文。

诸多积累中,典范诗文的积累是最重要、最高级的积累,它不仅是语言积累,而且是文化积累,它能启发学生的理性,开拓见识,陶冶性情。

(1)把握内容,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背诵内容,首先选择读懂的五言诗,学生只读三五遍就能熟记于心的,如《咏鹅》《锄禾》等,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循序渐进,由溢于言表入深,扩大背诵量。

(2)定时定量,坚持不懈。每天早晨到校后背诵古诗10分钟,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巩固,每周背诵3首。这样既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可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记忆。

(3)抓准时机见缝插针。在背诵古诗文阶段,要不失时时机为学生创设各种轻松、愉快的环境,激发兴趣,使之进入情境。如美丽春天到了,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浓浓春意中引导学生找出与"春|有关的诗句来吟诵;学习古诗时,随时引导学生背出同诗人不同内容的诗,或背诵不同诗人同诗题的诗。

(4)反馈交流,及时巩固。背诵与否,感受如何,有无"真知灼见",都可让学生交流。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开展古诗文朗诵会、古诗文接龙游戏、小组或同桌对抗赛等。

3.背诵课文。

低年级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大多是童话、儿歌、小故事等,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容易熟读成诵,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应该摒弃繁琐分析和讲解,注重朗读和识字教学。每篇课文用两课时就能完成,第一课时初读、熟读,每二课时理解读、识字。由于课文篇幅短小,学生大多都能熟读成诵。对于个别篇幅稍长的文章,就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

二 中高年级以摘抄、复述、课外阅读为主

1.指导摘抄。

古人有"手动心必随之"之说,摘抄是很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做到:①指导格式。要求学生按日记格式写明日期、星期、天气,另起一行写"摘抄",标明分类,再起一行写具体内容。②精选内容。学生摘抄的内容大多来自自读课本和课外书,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摘抄,摘抄哪些内容。③留量适当。为了培养兴趣,不能贪多,要由词到句再到段,逐渐过渡。④明确要求。摘抄时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难写的字要认真对待。

2.复述的指导。

复述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加强语言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复述的要求:一是不改变原意,又能抓住重点。二是恰当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和组织自己的语言。三是用普通话,语音正确,语调适当,表述清楚。复述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类:

"详细复述",是详细地叙述内容,较多地用课文的词语和句子。其优点是促进学生细致地阅读课文,训练记忆力和思考能力,语言积累。低中年级应该较多地运用详细复述。复述要在认真读书的基础上进行,较长的课文可用内容提纲做提示。

"简要复述",是概括地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要求按课文顺序,抓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复述。他以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全面概括为前提,体现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语言的概括力。

"创造性复述",是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可以改变作品的表现方式,如改变人称、体裁、结构顺序,对话改叙述、增删内容等。优点是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高年级应大力提倡。

无论指导哪一种复述,复述前都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解思想内容;复述中都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复述后要组织评议、指导。

3.大量的课外阅读。

为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做了以下几个落实:

(1)表率落实。为了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体验到课外阅读的快乐,笔者带头去读书每周做不少于400字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摘抄、体会、评论等,并在每周五早读时间向学生宣读自己的读书笔记。这样一带动,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

(2)读物落实。让学生大量阅读,首先要解决读物。开始,学校没有图书室,我们就发动家长,给学生订购程度适合的书刊、报纸,建立家庭图书角,并发动学生献几本,读百本,建立班级图书箱。为了让学生更多地多读书,读好书,我每周日都要到新华书店杳阅目录,把最好的"精神食粮"推荐给学生。首先读物要"有趣"。"趣"是学生对课外读物最先选择,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受。其次是读物要"广博",所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书,都让学生来读:《童话大王》、《上下五千年》、《军事科学》《海底探秘》。

(3)时间落实。我们对自由阅读时间有以下安排:①晨读20分钟用于全班学生自由阅读,任何教师不得挤占。②课表中每周设2节自读课,用来开展自由阅读。③鼓励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进行阅读。我班明确规定,一至五年级一律不留家庭课本作业,让学生用这些时间进行自由阅读、自由练笔,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④《小学语文整体改革指导纲要》下发后,我们把课外阅读完全纳入课时之内,使阅读时间有了根本的保证。

(4)辅导落实。辅导主要解决四个问题:①激发阅读兴趣。②向学生推荐、帮学生选择优秀读物。③指点读书方法(包括怎样写读书笔记)。④加强对学生读书习惯的指导和培养(如要求学生阅读时做到不出声、不动唇、手不指、用眼看、用心想、动笔记、看书姿势正确等)。

(5)读写数量落实。有量的保证,才有质的飞跃。为此,我班在实验开始对各年级的自由读写做了硬性规定。现在学生对自由读写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本上形成了习惯,这个规定自然也无用了。根据本班实际,提出了学生五年级阅读总量为200万字,练笔问题为20万字,并把这个量合理地分配到各个年段。

(6)习惯落实。"学而不思则罔"。教师要教学生边读边想,还要划划、圈圈、点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及时做好读书笔记。

篇5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努力探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下面是值得借鉴的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推荐优秀读物,介绍主要内容

例如,教完《孔明借箭》后,学生对孔明的神机妙算深感佩服,于是我趁机介绍《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和“三顾茅庐”,并提出:“你们还知道哪些三国故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班里喜爱课外阅读的学生纷纷给出了答案:“空城计”“三英战吕布”“七擒孟获”等。全班学生的阅读兴致大增,达到了良好的引导效果。

2.以教师的阅读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从我自身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介绍自己的阅读经历,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最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例如,我讲述了自己初中时期阅读了《海底两万里》,至今仍印象深刻,书中一一介绍了无穷大海中的各种鱼类、植物,以及地中海下的神奇隧道等。结果,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时,争着要借《海底两万里》。

3.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殿堂

我找来一些名人撰写的关于读书经历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学生爱上读书。例如,我读到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为一套名著作的前言,马上推荐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个教育家的阅读经历,激起学生对阅读这个美好天地的向往。

4.提供优秀的阅读平台,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

如果没有优秀的适合学生的读物为载体,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阅读的,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这个优秀的阅读平台。

前年我到一个较偏僻的农村小学支教,我积极地在班级里开展读书活动,并且根据每个学生特点,为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全班学生阅读的热情空前高涨。有一个男生在作文里写道:“以前我很讨厌读书,可是当我读了从图书馆借来的《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我发现原来书里有这么多有趣的内容,从此我爱读书了。”

二、引导学生选择经典书籍阅读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说过:“如果我建议,我建议去读经典,经典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充满前人的智慧。能成为经典的必是好书。”因而,我向学生推荐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阅读书目和新阅读研究所在国家图书馆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这些经典书籍能够成为小学生的精神支柱,能够让他们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该很乐意地去当这位引路人!

三、教给学生阅读经典书籍的方法

1.学会精读

我经常为学生开设阅读赏析课,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生精读、感悟的能力。

2.学会写读书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并教给方法:

(1)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文积累。

(2)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3)写读后感。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人物、事件、语言等,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确保读书时间

我让学生制订读书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确保每天认真阅读30分钟以上。我还利用每天下午的20分钟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日积月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提供课外阅读的展示平台

1.开展读书交流会

让学生有机会把自己摘抄的优美词句、读到的新鲜有趣的故事或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分享。这个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非常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发言时常常博得同学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样一来,一批喜爱阅读的优秀学生带动起全班同学的阅读热情,阅读的浓厚氛围就建立起来了。

2.开辟“好书推荐”专栏

我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开辟了“好书推荐”专栏,由教师或学生在该专栏张贴推荐内容,专人负责审核,要求把所推荐书籍的大概内容介绍出来,若附上推荐理由则更好。这样,班级里关于阅读的讨论越来越多了。

3.优秀读书笔记展评

我在每一学期的期中和期末阶段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一批优秀的“读书笔记”亮相于全班学生,给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也给全班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篇6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不由得暗自沉思:难道他们没有在写读书笔记?于是,我悄悄地走近身边瞧一瞧,十几分钟过去了,本子上新增加的内容不多。怕影响其他同学写作业,将他们叫到走廊仔细询问才知道:不愿意集中去书写,想在自己喜欢的时候抄写。可是检查在即,怎么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不行,耽误了检查怎么办?恩威并施之下勉强完成,质量当然不高。事后我不禁反思:课外阅读本应是孩子们的一件乐事,怎么成为了一种负担?教研活动中我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原来,孩子带着完成任务的想法去读书,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可又不得不去做。勉为其难的事不会有多大的效果,最多也只是应付应付老师、家长,完成交代的任务。其次,本次的大量补写,孩子本已厌倦本次的作业已成为他们消极怠工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思来想去,我感觉周围也有许多像我一样唯恐学生的阅读量不够,赶不上其他班级的成绩的老师,总是要求孩子结合课外读物,做相应的摘抄或写读后感。有时还专门为学生配了摘抄本,如《读书笔记》,《经典诵读收获》等,让孩子对课外阅读的内容进行记录,并以做读书笔记的篇数多少来检测孩子课外阅读的完成情况。经过了这件事,我的认识有了提高:无兴趣的读书抄写,这其实是一种对孩子阅读行为的干涉活动。极有可能因为我们的好心而阻挡了孩子的阅读的脚步。为了学生能长久地保持阅读热情。因此,我认为好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行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活动最重要的内在推动力,而阅读兴趣则是需要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有意识地予以培养的。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读书体会讲明课外阅读的好处;也可以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给本班孩子谈谈课外阅读的经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此外,平时要善于诱发孩子的阅读要求,用图文并茂、装帧新颖的书籍去吸引孩子。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教师可采用讲半个故事的方法诱发孩子去读完整的故事;也可用先看电影、电视节目的方法引导他们去读原著;或用先提孩子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从书里去找答案等等。对能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这样在班级中形成一个良好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才能启动思维、激感,才能有所理解,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想。这样,学生内心才会产生一种想倾诉的愿望,进而自觉地会将它们倾诉于笔端。我觉得这样的读书笔记远远胜于老师看管下的机械抄写。除此外,也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举办朗诵会、故事会、讨论会,或组织表演活动等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阅读的热情。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即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也就是“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认真阅读,否则就走马观花地浏览一下;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这样的读书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比如:批注法;讨论法;摘抄法等等。

三、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部分学生很容易出现选择性错误,只看漫画、凶杀、侦破等方面内容,对健康有益的读物视而不见。久而久之,阅读就不会带来好的引导。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正确指导对小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认为,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经典儿童读物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会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草房子》,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2.读有时代特色的儿童畅销书。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杨红樱的“马小跳”和“笨笨猪”等系列故事,以成为众多小学生梦中的主人公。3.读经典中外名著小学生多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提高文学修养,也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丰富他们的人生底蕴,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经典名著阅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我们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经典作品阅读计划,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四、“读”以致用,乐在其中

学生在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后,我们要引导学生“读”以致用,摘抄书中优美的语句用于写作,运用读书获得的知识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如学生读了有关防震、防火知识类的书,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演练;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就可以让他们分专题作介绍;读了《三打白骨精》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给他们表演的舞台,让他们感到读书的作用大。因此更喜欢读书、读好书。

四、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篇7

一、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优良的阅读习惯包括:经常阅读书报,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多问与独立阅读有机结合等。有人曾说,“游手好闲的读书,等于游手好闲”。如果泛泛而读,“一日观尽长安花”,阅读就鲜有收获。阅读时不只是要用眼睛看,更要动脑、动手。“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一般人不能达到“固有所览辄省记”的程度,因而必须一笔在手,或圈点,或批注,或摘录,或抒写感悟。这种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时一刻就能完成,教师要勤于指点。笔者平时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反复灌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人人笔不离手,“相时而动”。第二,勤向学生传导现代的创新型阅读理念,如“创造性阅读”“阅读中的多层面追求”“阅读主体与客体的对话”等,以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的快乐。第三,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多角度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活动一般安排在课前三至五分钟进行,另外在每个学月还安排一节综合课。主要形式有“美文朗诵比赛”“我与 (某位作家、名人)对话”“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时文导读”“名作推介”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从中反馈出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课外阅读的强化指导。第四,设立阅读小组、图书角,让学生学会合作阅读,展开讨论,实现阅读“资源”共享,同时学会剪贴摘抄,做好读书笔记。

二、把“因材施教”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向

古人曰:开卷有益。但农村的中学生因受到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背景的影响,其好奇心重,容易受到市面上一些充满暴力、神怪漫画等不健康的“口袋书”之类的阅读物所吸引而深陷其中,既浪费时间又无益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给予课外书选择上的指导,使其能有序有理地读书。“新课标”推荐的书目以文学名著为主,教师可再根据学生不同爱好及水平进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让学生阅读有关修身、治家、齐国方面的书籍,进行文学熏陶。结合教材的编排,我们可以推荐其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爱的教育》等。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可以让他们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哈利波特》或《读者文摘》中的一些时文,有的还可以推荐有关时政、信息、科技、环境问题等类的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积极兴趣”,纠正“消极兴趣”。“你最好选些能震撼你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于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亚瑟・李《高贵的作品激荡心灵》)。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有的喜欢科技读物,学生往往从喜欢阅读的读物中,种下某种兴趣的种子,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某种阅读兴趣也可能随着发展成就他终身的事业。

三、授之以渔,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篇8

一、营造阅读氛围,让学生自主阅读

“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这是笔者在阅读时间上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我们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带动了学生在课下的阅读。再者,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是书籍来源的保证,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课间、饭后,学生能够做到自带书籍,安静默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年级、全班参与的读书活动,可有效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在完成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后,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读书思路,明确读书方向,选择阅读篇目。《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学生自己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才能安心阅读,静心思考,最终有所收获。名著有许许多多,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典的,有现代的,无论是哪类作品,都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人们当时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精神追求,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学生按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管选择什么名著,只要乐于阅读,善于阅读,都能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对名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名人传》《凡高传》《童年》等作品;喜欢探究动物的学生,可以读《昆虫记》《自然史》等作品;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读《八十天环游地球》《格列佛游记》等作品。此外,教师还要给学生自,要引导学生结合个体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地制定读书计划。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其中只是起辅助作用,切莫越俎代庖,否则,只能是越帮越忙。

二、诱导学生深入阅读名著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营养品。学生怎样阅读名著才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且充分吸收作品中的精神营养呢?笔者认为,教师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后,还要想办法诱导学生深入阅读,如有些名著文字比较深奥,学生阅读有困难,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另外,要告诉学生写读书笔记可以培养阅读感悟和思考能力。读书笔记形式多样,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常用的笔记方式有: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及原文摘抄下来,以备学习研究之需;札记,札记是读过以后,记下来的心得、体会、感想、意见等思想亮点;做卡片,卡片式活页笔记,是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批注,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批语。还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书上圈圈点点,作些夹注和眉批。这样,学生也就在评点研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教师所应做的是定期对读书笔记进行阅览指导。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

在对名著阅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采取多种多样的交流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如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摘抄精彩段落、名句箴言等并定期展览评比摘抄本一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我吸收、自我积累的习惯。组织学生个人朗诵或集体朗诵名著中的精彩片段,可仿读、分角色读、轮读、齐读。有时笔者还组织名著朗诵竞赛或朗诵会,并鼓励优秀学生背诵名著中的名段。通过抑扬顿挫、激情洋溢的朗诵,学生可获得作品的思想精髓以及语言的浓厚感染。文学名著中有不少引人入胜的故事,如《智取生辰纲》等,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锻炼了胆量,又能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让学生根据名著改编、缩写、仿写、续写等文学再创作,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