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22:43: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良渚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
本人认为,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竣工测量的质量关系到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在测量项目开始之前,需要设置专门的技术负责人员,这样可以有效协调和管理生产过程质量和技术工作。同时还要设置专门的质量负责人员,对测量的质量进行现场监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责任感,还能够使其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在测量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按照各项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测量,而且在测量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在现场测量过程中,各级检查人员还要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测量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时对技术上的问题进行处理,对测量成果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把好测量的质量关。针对测绘产品需要采取一级验收制度,对测绘产品的验收要坚持两级检查制度,确保测量的质量。首先,由作业员对测量的整个过程进行一级检查,这项检查是在作业员自检自校与互检互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检查成果成图的情况。在检查中对内业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全面的、详细的检查,由于对外业进行实地操作检查具有一定的难度,应采用抽检和巡检相结合的方式。其次,由质检员负责进行最终检查,即所谓的二级检查,这些检查是在过程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常需要全面对内业进行检查,对外业实地检查不能低于10%,而外业巡视检查也不能低于20%。再次,对于各级检查,作业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修改,而作为各级检查员,则需要对检查记录进行填写并复查,然后对质量进行初评,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的问题,则质检人员具有一票否决权,可以令作业单位进行返工。最后,在对测绘的产品进行验收时,需要严格依靠全面质量管理来确保测区产品的质量,确保竣工测量项目能够顺利通过验收。
2加强对外业施测要点的控制
在外业施测过程中,包括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规划竣工验收地形图测量和竣工测量。在规划竣工验收地形图测量中,不仅需要严格按照数字地形图相关规范实施测量,还要对所需要进行验收的建筑物转角、形状不规范的部位及主要特征点等进行采集,进行细致的测量。竣工测量中不仅涉及基础测绘,还涉及规划测绘信息采集,所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来对图面信息进行表达,从而更便于进行规划管理用图。但这样就对测量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测量人员具备良好的基础测绘知识,还要对规划管理意图和建筑设计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在外业作业过程中,需要对竣工图进行重点核对,特别是一些重点地方可能存在与现场不一致的情况,所以更需要在核对时重点关注。
3测绘成果检查验收
在竣工测量完成后,需要由质检人员对地形测绘成果进行全面的验收检查工作,对内业、外业、地物平面点位、高程点等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地形分幅图画面清晰整洁,合理对地形要素进行取舍,正确运用图式符号,确保高程点精度可靠,准确地将实地的地形地貌细部特征反映出来。
4结语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施工质量,设备,安装工程
1 智能化施工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 1 线管敷设问题
线管敷设是建筑智能化安装工程的基础工程,对工程质量的影响自然也比较大。在施工中发现由于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对线管敷设技术要点不牢记,施工中存在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对工序施工质量把控不严格,监督力度不够,使得线管敷设存在问题较多。
1) 对于工程中需要过路的或者特殊要求需要敷设钢管的场合,所使用水煤气管壁厚达不到规范要求,没有按施工图的要求选择管材,经常出现使用薄壁钢管或者随意使用其他管道相互替代;
2) 在施工中还有一个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钢管不接地或钢管与钢管之间、金属管盒之间,不考虑管径大小一律采用A6圆钢做跨接线,导致无法达到接地效果。
1. 2 金属线槽安装问题
线槽同线管所承担的功能一样,作为智能化系统线缆的走线渠道,在施工中也要注意其施工质量。尤其是在系统复杂,线缆较多的时候,线槽安装质量对施工进度和整体工程质量影响较大。在线槽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 金属线槽质量有好有坏,主要表现在进入现场使用的线槽厚度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安装完成后刚度达不到要求,产生扭曲变形现象,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 金属线槽接地保护线线径在选择上比较随意,基本上是在施工过程中将使用剩下的线头作为保护线使用,线槽之间的跨接线没有跨接在专用接地端子上,施工时较随意。这将导致线槽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静电保护接地效果,影响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行;
1. 3 分配箱、接线盒安装/预埋问题
在建筑智能化施工过程中避免不了要使用分配箱、接线盒,这些箱体有的是室外安装、有的是室内安装,有的是明装、有的需要暗装,需要根据规范要求的不同、使用场合的不同、业主要求不同而灵活安排。
1) 室外分配箱的安装常常出现的问题有: 箱体选择不符合要求,室外安装的箱体往往需要有防雨水功能加强型箱体,而在施工时发现有些箱体并不符合要求,尽管如此施工人员并不关心这个问题,只要有货就安装,安装完成就算完成任务的心理比较突出; 安装时不考虑与周围建筑、绿化的协调性问题,一味追求按图施工,有些室外箱体在能够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是可以考虑安装位置与周围环境协调性问题的,这样的施工效果会大大提高; 箱体基座稳定度不够及进线空间预留不满足施工使用要求,有些位置的分配箱进出线较多,进出箱体的预埋管和基座底部预留足够的施工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为后续施工带来极大方便;
2) 室内分配箱安装问题: 室内分配箱安装多以暗装或壁挂为主,安装时水平度不符合规范要求,随意较多; 同时与其他专业的配合较差,谁先安装谁就占据有利位置,而不考虑其他专业安装问题; 与室内分配箱息息相关的进线线槽布置没有规律性,安装杂乱,出现各专业间互相影响的混乱现象; 分配箱还出现不接地的不规范现象,给设备运行及人身安全带来较大安全隐患。
1. 4 设备安装问题
设备安装环节作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中关键一环,在施工过程中不允许有过多不规范,不符合设计要求的问题出现,然而在很多施工现场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装前运输、现场搬运环节将设备随意丢、没有做到轻拿轻放,存储仓库湿度、粉尘高。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都属于精密设备,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防止内部部件脱落,螺丝松动等造成的设备不正常工作;
2) 设备安装过程中时有粗暴现象,如某些接口不易连接,就用蛮力、外力,有些设备装不进去就用各种办法强行安装等等。这些情况都会使设备受到不应有的外力,导致设备本身受力不平衡等,内部产生变形,产生应力疲劳损坏;
3) 设备安装完成后不注意成品保护,尤其是室外设备安装后在没有防雨、防风措施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1. 5 调试及验收问题
当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验收工作,以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稳定性。这个过程主要分三个步骤进行,系统调试、试运行和竣工验收。在这三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系统调试过程中不能全局考虑,对出现的系统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主要是技术人员对系统的掌握较差,技术不全面,大部分技术人员只掌握其中的一两个系统,然而智能化系统是一个系统的集成,只有在全面掌握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做系统调试工作; 试运行方面,主要是为了尽早交工,虚填试运行时间,缩短系统试运行周期,使系统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试运行时间,有些系统问题无法表现出来; 竣工验收环节很多是虚设,参加验收人员走过场、看表象现象比较严重,给系统交工后的运行工作埋下安全隐患。
2 应对措施
在解决施工过程中不规范的问题上应该从材料进场、施工技术交底、规范施工管理、现场巡查、安装调试、竣工验收等环节齐抓共管,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施工现场材料员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材料的进场与领用管理,严把质量关,不符合项目质量要求的管材不准进场、不准进入施工环节,不办理材料进场交接手续; 各工序施工前施工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重点对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工艺、质量验收标准进行交底,交底要有记录、被交底人和交底人在交底记录上签字确认,同时应做好与土建、装饰装修、水电、风景园林等专业互相配合工作,使设备安装更好的为建筑服务;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质检员应对现场施工质量负起全面管理责任,做到天天下工地,时时管质量,出现问题立刻整改,绝不能将不合格的工序带入下道工序中; 系统调试过程中应全员配合,及时发现问题,商定解决策略,不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应深挖问题本质,防止只解决表面问题而不深究其因现象; 严格按照设备试运行时间要求进行试运行工作,试运行时要做好记录,对出现的试运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跟踪解决效果; 竣工验收不能走过场,参加验收人员不能都是领导,要有一定数量的技术人员。
3 结语
做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环节的问题。只有全员动员,从施工的各个环节入手,齐抓共管才能做出更好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韩冷. 刍议水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措施[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3( 34) : 78-79.
[2] 罗伟铭. 电气工程施工存在问题及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3( 11) : 116-117.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流现象。 中原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作用的现象,无论通过文献史料还是考古资料,都可以明确地在商代辨认出来,进而可上溯到夏代。二里头文化的种种表现以及传说中有关夏人对东方的胜利,都意味着中原在当时已经很成气候了。所以,这个历史趋势的出现应该是更早的事情,而近十几年的考古学发现,提供了这段史前过程的资料。
一、公元前5000年的文化形势
近些年在南方地区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初步揭示了长江流域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大约始于距今12000年前后。以后,有彭头山、皂市下层、马家浜等文化与新石器晚期的大溪文化、崧泽文化联系起来,使我们得以了解到这个稻作文化区的形成过程。但是,与之同时的华北地区的情况却不分明。 目前,我们对华北地区较早时期情况的了解,是通过公元前7000~前5000年间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后李等几个文化得到它。它们已进入旱作农业经济时期,从而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旱作农业文化区。照此看来,华北旱作农业文化区的形成应当是更早一些的事。但由于目前极少有这个时期的考古资料,我们只能使用这个过程之两端的材料构成一个假说,来推测华北旱作农业文化的形成。
旧石器晚期的华北地区普遍发现了细石器遗存,这些细石器遗存的年代下限可能已进入全新世。到公元前7000年前后,在前面所说的几个文化里,细石器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中型磨制石器群。而同时,在北方地区的兴隆洼文化以及稍晚的赵宝沟文化中,细石器还在石器群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甚至延续到更晚的文化里。所以,这些地处北方地区的文化虽然年代与磁山文化相同,其文化面貌却更像联系华北旧石器晚期与磁山等文化的中间环节。这样便可以构筑一个假说,即自全新世以来,气候逐渐变暖,气候带也逐渐向北推移,原本适应华北地区干凉气候的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其南限也就随之向北退缩;停留在当地的人群则逐渐发展起适应温凉气候的以大中型打制及磨制石器为特征的文化,并最终形成了以旱作农业为基础的黄河文化带。这个过程可能初步完成于磁山、裴李岗文化之前,但以后黄河流域农业文化北进的趋势一直没有停滞。在这个过程中,对气候环境变迁最敏感的也许首先是人们文化中与经济活动息息相关的部分,即旧有的包括打制石镞在内的细石器及其制造技术被新体系所替代,而带有习惯势力色彩的陶器,其变化过程可能滞后了一段时间。例如,在老官台、磁山、裴李岗等黄河流域早期文化中,皆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深腹罐形器,它们和流行于北方地区的筒形罐应当有渊源关系,甚至流行于北方的之字纹在裴李岗等文化中也有发现。与其说这是受北方文化因素影响所致,倒不如说它们是大北方文化普遍因素的孑遗(注:赵辉《中国北方的史前石镞》,《国学研究》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这样,最迟到公元前5000年,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形成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稻作农业两个经济文化区。而在它们的外围,生产经济至多还在起步阶段(图一)。 附图{略}
在这两个农业经济文化区中,各考古学文化之间有了一些联系。以地理上毗邻的磁山文化和裴李岗文化为例,两者的石器群种类形态相似颇多,陶器群也有其相似的一面,但磁山文化最有特色的倒靴形支座和陶盂在裴李岗文化中基本不见。这表明,两者虽然在技术层面有一定的联系,但饮食生活习惯还存在巨大差异,而风俗习惯也许更能表达人们群体心理的认同程度。 不过,这些文化之间的关系尽管松散,却也有疏密之分,如都有不少三足钵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文化之间的联系,要比它们和以厚胎深腹釜为特征的后李文化的关系密切一些。下游江淮地区尚未发现与后李同时代的文化,但在稍晚的马家浜、河姆渡文化中也有大量厚胎陶釜。故是否可以说,后李文化时期就已经为它和江淮文化建立联系打下了基础?这种文化关系在后续时代的文化格局中便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转贴于 二、公元前5000~前3000年的文化形势
这一时期各地文化均有空前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以陶器和石器为首的制造业有了长足进步。通常会把仰韶文化的质地细腻、器形规整、烧成温度高而且图案漂亮的彩陶作为这个时期陶器制造技术的代表。其实,最早出现在大溪、崧泽文化的封闭窑室和黑、灰陶烧制技术,以及利用轮制成型技术而可能达成的批量生产的意义也不能低估。玉石器制作技术在长江流域诸文化中发展得较早且快,崧泽文化和南京北阴阳营、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存中的玉器便是当时的代表作。
农业在一些文化中已逐渐成为最基本的生活手段。目前虽然很难得出农业经济进步幅度的计量数字,但它的发展可以从聚落数量增加、面积扩大、文化堆积变得厚而长期等许多现象上体现出来,因为这些变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这一时期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环壕聚落,它意味着安定持久的生活以及氏族社会的稳定。而前述聚落面积扩大、聚落分布密度增加等现象,又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度增殖和集团规模的扩大。这些变化又进一步导致了两个有关联的文化倾向。
首先是考古学文化的地域扩大了,内部联系加强了。汇合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文化而来的仰韶文化,在分布范围上远远超过了前三个文化的总和;从公元前5000年起,仰韶文化在文化面貌上表现出来的内部统一性不断增强,到庙底沟期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黄河下游。后李文化之后,经北辛文化过渡而来的大汶口文化在将胶东半岛土著文化混一的同时,也逐渐把地域拓展到西至豫东、南越淮河的广大区域。长江中下游的地方文化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 其次是考古学文化之间交流的繁荣。文化的扩展使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也使得文化与文化变成了近邻,这时,彼此间的联系也就变得密切起来。与此同时,在前一阶段文化之间联系上的微妙不平衡也持续加大,一些文化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而形成了几个大的文化群,如严文明概括的彩陶文化圈、鼎文化圈和筒形罐文化圈(注:严文明《中国古代文化三系统说——兼论赤峰地区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学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吉德伟对前两个文化圈的特征与区别有过很好的描述(注:吉德伟《考古学与思想状态——中国的创建》,《华夏考古》1993年第1期。),只不过他把它们称作“东、西方文化”。吉德伟在文章里没有涉及东北地区的筒形罐文化圈。其实那里的情况也是类似,而且它形成的时间比其他两个还要早(图二)。 附图{略}
这种文化群的形成与它们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有关。但是,以物质文化面貌为标准划分出来的集团格局与经济类型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对此,也许可以借用苏联考古学的两个概念来表达这种关系,那就是“共同经济类型”和“历史文化区”。这种现象意味着人们之间的联系不仅建立在相同的经济生活上,还应当有思想的乃至政治方面的内容。
文化交流还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文化群之间。如具有仰韶文化风格的彩陶也出现于大溪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中,类似大溪文化的白陶普遍出于南中国的广大地域。不过,仔细比较三个文化圈之间的交流情况可以看出,仰韶文化在这个三角关系中似乎更为主动和强有力。一方面是它的彩陶风格影响甚广,另一方面,鼎文化圈中的封窑烧陶技术和产品、发达的磨制石器技术和玉器都还没有影响到仰韶文化中来。至于仰韶文化和筒形罐文化圈的关系,就更像是一边倒了。
仰韶文化之所以成为主动的一方,同它本身强大的实力有关。最近,笔者有机会在河南灵宝进行调查。当地已发现史前遗址120多处,据初步统计,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堆积有70多处,其中有三四处遗址的面积达50万平方米左右,北阳平遗址面积更是达到100多万平方米,其遗址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规模之大皆令人惊讶。而且一些迹象表明,灵宝还不是仰韶文化最中心的地区,由此不难理解仰韶文化何以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优势了。 如果不能全部归功于这场大规模文化交流的话,它至少也是导致下个时期文化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公元前3000~前2500年的文化形势
经过前面那场大范围的文化交流后,涌现出一批高度发达的地方文化,如具有大型宗教遗址和贵族墓地的红山文化,以大型聚落遗址、贵族墓地和发达的攻玉技术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建造了超大型城址的屈家岭—石家河文化,以及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的宫殿式建筑等。为了强调这些文化的成就,我们用“文明”一词来称呼它们。由于它们所处的时代,可以把它们叫做“史前文明”;又由于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可以把它们叫做“地方文明”。
时间上的前承后续使我们相信,那场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地方文明的崛起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这一点在有关红山文化的讨论中已被指出(注: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商务印书馆(香港),1997年。)。良渚文化的崛起也是建立在用鼎文化区内部广泛交流的基础之上。只是要彻底搞清这种文化交流在哪种机制上发挥作用,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比较这些地方文明不难发现,它们都达到相当高的成就,但在文化表现上却各有千秋,暗示其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式有一定差别。以良渚文化为例,它的成长迅速而短暂,很快便达到高峰。在这个突起阶段,良渚文化似乎主要是自我封闭式的发展,与此前阶段开放式的对外关系有很大的不同。到了文化的峰值期,它开始对外扩张,同时有很多引人注目的特点,如它是一个组织化程序颇高的社会,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社会中存在大量非生产性劳动支出,享乐型的社会生活等等。良渚文化的衰落也同样突兀,我曾经推测,这主要是由于良渚社会内部的调节机制彻底失效所致(注:赵辉《良渚文化的若干特殊性——论一处中国史前文明的衰落原因》,中国良渚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1996年[待刊])。
良渚文化的宗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在这一点上,与之最相似的非红山文化莫属。然而两者的经济生活全然不同,前者的稻作农业显然不适合后者所在的东北地区,遗迹遗物所表现出来的宗教思想内容也有很大差别。若将良渚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作一比较,也可以看出,宗教在后者的社会生活中明显没有前者那样煊赫。良渚文化有小规模墓地和分散居住的聚落,又和大汶口文化中带有大规模公共墓地的村落不同,这意味着两者在社会组织方面的差异。这些高度发达的文化其命运也不尽相同。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衰落得比较早,身后留下了一段时间颇长的苍白;屈家岭文化过渡为石家河文化之后,也在与中原文化的折冲中改变了方向;只有大汶口文化的后续者有能力与中原文化对峙较长时间。
这些地方文明在发展、强大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对外扩张,这一点在大汶口、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早期、良渚等文化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此时,屈家岭文化的分布北进到今河南南阳一带,而这里曾经是庙底沟时期仰韶文化的范围;东面的大汶口文化比较早就已占据了豫东平原;良渚文化在它的繁盛期曾一度北上,直抵苏北连云港一带。但同期的仰韶文化却显得比较衰弱。一方面,在前一个时期里文化面貌十分统一的情形消失了,各地区的地方特色突出起来,至少就文化面貌而言,进入一种离析状态;另一方面,即便是仰韶文化的腹心地区,也开始出现来自其他文化的因素。此外,在仰韶文化除最西部的地区以外,也始终没有发现能和良渚、石家河等文化相媲美的遗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原地区处在一种空虚状态。由于中原文化和周围几个地方文明实力对比的差距,大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文化之间的交流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早先主要是仰韶文化对外施加影响,这时则变成由各个地方文明对中原地区施加影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这一时期视为中原文化区开始形成的时期(图三)。 附图{略}
从更大范围的观察可以看出,前面说到的那些地方文明都处在中原文化区的周边地带,它们几乎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很高的发展程度,并在有个性地发展的同时,彼此间保持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丛体(注:张光直《中国相互作用圈与文明的形成》,《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所以,严文明在描述这种现象时,认为中国文明的发生既是多元的,又是一体的,简称“多元一体”(注: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文物》1987年第3期。)。 在这个文化丛体的更外围地区,例如东北、蒙古草原到西北戈壁、华南地区,其文化发展显然没有达到同样的高度。这些地区要么不便发展农业,要么就是没有主动发展农业的必要。而且,前面提到的那些地方文明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对外方向是中原地区,所以,这些更外围地区的文化在当时处在一种缺少刺激、发展停滞的状态。以岭南地区为例,大溪文化时期,由于北面的仰韶文化十分强大,不但遏制大溪文化向北发展,也间接促成它掉转方向而对岭南渗透。结果,我们在深圳、香港地区都能看到具有大溪风格的白陶和彩陶。而进入屈家岭文化以后,长江中游的文化势力大幅度向北扩张。恰值这个时期,岭南地区文化是最说不清楚的。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当地的考古工作尚不到家,还没有发现;更大的可能是,这时的岭南由于缺少外来刺激,文化发展停滞,所以文化面貌也进入极其缓慢变化的阶段,以至于我们很难在已有的发现中把它们识别出来。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清楚地呈现出三重结构。
四、公元前2500年以来的文化形势
中原地区吸收周边文化因素在此之前就已开始,这个趋势到公元前2500年以后变得愈发明显。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中原地区的文化面貌一反单纯的样态,混合进来大量外来文化因素,变得复杂而丰富起来。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如下:
第一,中原文化新出现的陶器种类不下十几种之多,如鼎、豆、单把杯、高柄杯、觚、鬲、yǎn@①、hé@②、guī@③、jiǎ④和彩绘陶器等。其中有的与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有关,有的是受大汶口文化影响,还有的可以追溯到长城地带的北方。另如前述,快轮制陶和闭窑烧制陶器技术的发明也显然在用鼎文化区中先行了一步。
第二,石器制作技术有了飞跃性发展,其中不少是来自东、南方的因素。例如,石镞的镞体从扁平到立体的变化,至今在中原地区没有发现其中间环节,而长江流域的文化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此外尚不清楚玉器是怎么传入中原的,但良渚文化中的琮、璧、璜之类既然见于西北边陲的陕西神木遗存和齐家文化中,我们便有理由认为,当时的中原也会有这类东西,何况尧伐三苗的一个主要口实就是“苗民弗用灵”。
第三,中原地区出现连间区建筑是在仰韶文化晚期,首见于大河村遗址,但鄂北豫南在仰韶文化庙底沟期便已流行这种建筑了。我还推测,这种建筑样式可能与长江流域的干栏式建筑有关。
第四,在中原地区,目前仅在山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见到厚葬的习俗,以及用随葬品和葬具、墓葬规模、墓葬在墓地中的位置等来表现被葬者的身份、地位。而在屈家岭文化、崧泽晚期至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花厅期和红山文化这一连串的周边文化里,它们已经很明确地存在着了。其中,对中原文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大汶口文化。
第五,在周缘文化中发现的刻划字符,极有可能对日后中原文字系统的形成起过重大作用。龙和其他动物造型,以及琮、璧之类玉器所体现的精神信仰,也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原文化及其后续者所继承。
伴随文化面貌的复杂和繁荣,中原地区形成了一个可以从考古学角度与其他地区分别开的文化实体——中原龙山文化。而且,在和周围文化的折冲中,中原龙山文化的实力不断增强,渐得优势,这一点可以从中原龙山文化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反映出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此时已经衰亡。曾经被石家河文化占据的豫南地区重又回到中原文化的势力范围;石家河的巨大城址在文化后期也走向衰败,城址上却出现了以瓮棺墓地为首的大量中原文化因素。东面的龙山文化依然强大,但在它的西翼出现了一个文化面貌更接近中原文化的地方类型——造律台类型,可知它也被大大地削弱了。
发生在中央地区的变化也波及到外层。在江浙地区,在良渚文化衰落的同时,浙南山地却出现了良渚风格的较大规模墓地,墓地中还发现类似闽中昙石山文化的拍印纹陶器。耐人寻味的是,类似昙石山文化的遗存在粤东地区有广泛分布,甚而达到珠江三角洲口岸,而处于这个范围内的广东海丰发现了良渚式玉琮。在另外一个方向,粤北出现了石峡文化。从各方面来看,石峡文化在粤北都是一支外来文化,与它面貌最接近的是赣江平原的樊城堆文化。我以为,与其把它们视为两个考古学文化,不如看作一个文化的两个地方类型更恰当一些。而在石峡遗址中也出土了良渚式玉琮。如果将昙石山和樊城堆两个文化向岭南的扩张联系起来,进而把这一现象置于更大的背景环境中,我们不难看出,它与整个文化格局的变化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中原文化的崛起建立在广泛吸收周邻文化的基础上。如果把中原文化的外来因素分出层次的话,越是来自远方或者年代上有一段距离的文化因素,在中原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越是显赫。前者如玉器、象牙器、宝贝等,一进入中原,便都成了上层社会的专用品;后者最典型的例子莫如鼎,这种原产于东方的陶器滥觞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并成为龙山时代中原居民最主要的炊器,而同时,在它的原产地山东和长江流域,鼎却趋向末路,它反而被中原地区保存下来。到了二里头文化,鼎在诸器中越来越凸显出来。《左传》宣公三年记:“昔夏之方有德,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史记·孝武本纪》也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指的就是这件事。在二里岗文化中,一方面,鼎作为大众炊器的功能几乎完全被鬲所替代,另一方面却成为青铜器中最主要的种类。其实,标示社会成员等级地位的礼器,其绝大部分并非中原土产。关于这一点,李济早在60年代初就指出,殷墟青铜器的形制皆脱胎于陶器,而它们“绝非重复当时陶器的形制。它们显然是主要位于沿海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的陶器的模仿品”(注:李济《再论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1962年;《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1968年。以上两篇皆见《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可见,中原的上层统治者对于远方的和传统的东西持有尊重态度,并把它们看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
这种“礼失而求诸中国”的现象意味着,文化交流不仅仅在技术、贸易等经济层面上展开,它更主要是在思想、制度、政治以及统治权术的层次上进行的。
关键词:出土材料;刻画符号;汉字形成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41-03
文字是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起源是科学的重大课题。①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汉字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因此,汉字起源与形成的研究是中华文明起源及文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可靠出土材料。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一、一元论与多元论
关于汉字的起源,最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图画文字说”,即认为汉字来源于图画。这一观点被称为“一元论”。
与之相对,一些学者认为汉字的来源并非一元,图画仅是汉字的来源之一。这一观点被称为“多元论”。郭沫若先生据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提出图画并非文字的唯一来源。他说:“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应在图形系统之前……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即描画客观物象而要能象,那必须要有一段发展的过程。随意刻划却是比较容易的。”“中国文字的起源应当归纳为指事与象形两个系统,指事系统应当发生于象形系统之前。”②大汶口文化刻画符号发现后,杨建芳先生把它们与西安半坡的刻画符号联系起来考察,认为“在古代黄河流域,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指事文字或刻文字,另一种是图画文字或意符文字。这两种文字的出现都相当早,而且流行于不同的地区。大约在龙山文化时期,由于文化的相互影响,指事文字传播到山东一带,而图画文字则输入中原地区。”③汪宁生先生根据民族学的相关资料指出,文字不仅仅起源于图画,是由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引导出来的。④刘钊先生也指出,就整体来说,汉字来源于图画,但汉字绝非只有一个来源。⑤伴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出土刻画符号材料的积累已十分丰富,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收集整理。⑥发现海岱地区、太湖流域、澧阳平原等全国各区域发现的刻画符号,既有简单的刻划,逼真的描摹,还有较为复杂的组合符号;既有陶工的标记,又有巫师创作的祭祀符号……这些不同区域文化的刻画符号各具特点,它们在各区域文化的孕育中产生,是区域文明发展的体现。文字的构成演变只能是“符号”的构成演变。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符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因此,我们认为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
二、关于“汉字突变论”
“汉字突变论”是李万福先生提出的一种汉字形成理论,主要观点为:汉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创造出来的;甲骨文出现之前,不存在表词符号逐渐积累的漫长过程;巫师是文字的创造者。⑦李先生对中国境内30多处遗址中发现的刻画符号进行了分析,统计出各遗址符号总数、种类及所占比例。其中殷墟小屯遗址符号的数量是150万,种类为4500
收稿日期:2017-01-09
*基金项目: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新石器刻画符号与汉字起源研究”(ZDI135-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gh-723)。
作者简介:牛清波,男,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讲师,文字学博士(南阳473061)。
个,显然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是殷墟甲骨文。这样“从8000年前贾湖旧石器文化遗址(按:当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到甲骨文出现的商代晚期,符号总数为1501446个,其中甲骨文约1500000个,占99.9%;甲骨文以前的符号约1446个,占0.1%……商代晚期300年间积累的符号大约是以往4600多年所积累符号的1000倍……商代晚期300年间创造的符号种类是以往4600年所创符号的6倍……从总数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6286倍;从种类看,甲骨文的增长速度是原始符号的108倍”。基于此,李先生得出结论:文字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变”形成的。⑧
我们认为李先生的统计对象性质不一,比较分析及其推论不妥,“突变论”难以成立。殷墟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半坡等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尚不是文字。将其一并纳入统计范围,所得结论是不科学的。通过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深入考察,我们认为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的刻画符号距今7000―5000年,其中个别符号可能是陶工所作的标记,但大部分主要是为了优化提高聚落内共同协作的效率而创造的;双墩文化刻画符号距今约9000年,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具有一定表意、计数和简单的记事功能,是一种地域性符号;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500年,它们是巫师发明的祭祀符号;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距今5000―4000年,这些符号多单个出现,也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在同一器物上。良渚文化已跨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些连续出现的符号透露着文字出现的信息。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这些符号,绵延数千年,因社会的需要而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而丰富。它们不断积累符号素材,完善符号创制方法,探索符号的组合原则……为文字的出现和文字体系的最终形成做了长期的准备。因此,裘锡圭先生说:“汉字这类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体系,它们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⑨
三、汉字的形成背景
我们将186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置于古代文明演进的视野下细细分析,发现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深厚的背景。它吸收不同区域文化的营养,为汉字的形成夯筑了厚重的根基。古埃及的圣书字(Egyptian Hieroglyphic System)、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Sumerian Cuneiform System)、中美洲的玛雅文(Maya Hieroglyphic System)和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独立起源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其它文字都中断了,只有汉字沿用至今。我们的汉字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活力,历久弥新。它长寿的原因很多,已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研究。我们认为汉字形成的广阔背景是其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灿烂的史前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这种文化“既是多样的、不平衡的,又是有内在联系和相对统一的”。中原地区处在核心位置,它吸收了各方面的先进因素,形成了绵延至今的华夏文明。从新石器时代遗址与墓地的情况来看,公元前4000年前,先民拥有的物品基本相同,社会相对平等。公元前4000年后,这相对的平等被打破,中国史前文明的进程自此开启。公元前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北辛文化,长江流域的彭头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淮河流域的贾湖文化、双墩文化等区域文化中发现了刻画符号。在不同区域文化的浸润下,它们具有了鲜明的特色。贾湖文化、彭头山文化、双墩文化的刻画符号体现了先民的自然崇拜和朴素的宗教观念。仰韶等文化的刻画符号是先民为了提高生产协作效率而创制的,符号的创制经历了一个过程。起初,也许是个别陶工为了标记工作进程所作的标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符号种类渐多,部分符号之间还呈现出一些规律。后来,这些规律性的符号,不仅限于陶工标记制陶进程,还可能用来标记其它劳动进程,在特定的区域内使用。此外,双墩等文化中的一些符号还反映了远古社会的生活情况,比如渔猎、采集等。公元前4000―前3300年,约相当于仰韶文化庙底沟期,大溪文化早中期和大汶口文化早期。这一时期聚落开始分化,从一般聚落中分化出中心聚落,出现了供少数人享用的高档物品。刻画符号的数量增加,种类也更丰富。各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上游地区发展较快。长江流域大溪文化的刻画符号种类明显增多,符号系统性增强。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中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彩陶符号,有学者指出它们是在彩陶大规模制造的情况下,不同劳动分工造成的结果。此外,马家窑文化傅家门遗址还发现了卜骨,上面刻划有符号,是先民的反映。公元前3300―公元前2500年,约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良渚文化时期、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心聚落、次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的分层结构,城址数量增多,社会分化明显,文明化程度更高。就发展程度而言,中原地区转入由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带来的表面沉寂。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下游海岱文化区和辽河流域的文明化进程加快,发展稳健。本时期的刻画符号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符号形态复杂,一个较为复杂的符号可能由两个或三个符号复合而成。符号载体规格变高,多出现在玉器、斧钺、大口尊等少数人享有的器物上。这些符号多用于祭祀仪式,用于人神交流。符号的创制者是巫师,他们垄断了与神灵交流的特权,为金字塔尖的上层服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刻画符号连续出现,能够记录较复杂的事物,透露着具有记录语言功能的文字的出现。
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远古社会进入龙山时代。这一时期,规模较大的城址和特大型聚落多见,如山西的陶寺,河南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和禹县瓦店等处。等级分化更加显著。就区域而言,长江中下游地区诸文化、辽河流域文明衰落,中原地区出现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文字的关系至为密切。登封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一件残黑陶杯,底部刻划1个符号,形似“共”字。这一符号出现在中原地区,且与商周文字形体一致,格外引人关注。此外,该遗址中还发现了青铜残片和规模较大的城址(可能是“禹都阳城”)。青铜、大规模的城市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二者的发现说明龙山时期王城岗遗址已有灿烂的文明。有学者认为,黑陶杯上的这一符号,已是文字。虽然只发现一个,却弥足珍贵,它带来了汉字形成的信号。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残陶扁壶,正面、背面各有一个符号,冯时先生释读为“文邑”,认为就是“夏邑”⑩。这两个符号用毛笔书写,且能连读,已用来记录语言。值得注意的是,两符号均为朱书,其载体还沿陶片遍涂朱一周。联系到大汶口文化大口尊上符号涂朱及小双桥遗址的朱书文字,我们认为陶寺遗址的这一现象与祭祀有关。
夏、商、周三代文化一脉相承,它们由中原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祭祀在三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文化的传承和统一性来看,中原龙山文化中至少也应有祭祀的因素。这一推论与陶寺遗址中的朱书祭祀现象恰是吻合的。龙山时代,与良渚文化所走的“神权之路”不同,中原地区走的是“王权之路”,这也是它不断发展续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似乎与陶寺遗址中发现的祭祀现象相矛盾,其实不然。我们认为,陶寺遗址中的祭祀现象是吸收其它文化的结果,可能来自良渚文化,也可能来自红山等祭祀发达的文化。赵辉先生指出:“由于社会动荡,中原地区的社会上层形成一种务实和开放的意识形态,在对待来自周围社会的非传统影响时,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或机会主义的策略。”B11陶寺文化的祭祀现象或可为赵先生之说添一佳证。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汉字的形成具有广阔的背景,正是这片深厚的文化沃土孕育出了传承华夏文明,令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汉字。它传承着悠久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它把华夏儿女紧密连结在一起,共同创造新的文明和辉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在各区域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形成的。我们要重视中原文化在文明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看待其它区域文化的贡献。尽管汉字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我们却不能否认其它区域文明在汉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仅以良渚文化为例稍作分析。良渚遗物中发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号连续出现于同一器物上的现象,如良渚遗址中发现的黑陶杯(器口缘刻划8个符号)、澄湖遗址古井群中发现的鱼篓形罐(腹部刻划4个符号)、南湖遗址中发现的黑陶罐(肩至上腹部连续刻8个符号)、平湖庄桥坟遗址发现的石钺(一面连续刻划7个符号)等。黑陶杯上的符号告诉我们良渚先民创造的符号与商周文字非同一体系;黑陶罐上的符号告诉我们当时虽已出现文字,却较为原始。良渚文明虽然衰败了,它创制的文字也未能延续下来,但它积累了宝贵的创制经验,这些文字既是良渚文明的产物也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类似的还有海岱地区的东夷文化。丁公遗址出土的刻符陶片告诉我们,东夷文明也曾有创制文字的实验,虽未能传承,却有独特贡献。
注释
①英国学者丹尼尔在美国的一次关于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研讨会上提出,文明有三个要素:(1)有5000人以上的城市;(2)有文字;(3)有大型的礼仪性建筑。日本学者贝V茂树先生认为青铜器、宫殿基址、文字是文明的要素。夏鼐先生在日本的一次公开演讲中指出,文明的标志“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秘鲁似为例外,仅有结绳记事),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参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35―36、94页。
②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③杨建芳:《汉字起源二元说》,《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第3期。
④汪宁生:《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考古学报》1981年第1期。
⑤刘钊:《古文字构形学》(修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4―225页。
⑥牛清波:《中早期刻画符号整理与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⑦⑧李万福:《突变论――关于汉字起源方式的探索》,《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4期;齐航福:《殷墟甲骨文中句式使用的组类差异考察――以“岁”字句为例》,《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
⑨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21页。
——亚里士多德
殷商时期中叶,殷人在前人青铜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令后世叹为观止的青铜文化;同时,亦是在前人创造的符号、文字、绘画等文化基础上,经过总结、发展后又创造出一个彪炳千秋的文化——甲骨文,开创了中国以文字载史的先河。
甲骨文作为华夏民族初期完善的文字系统(从字的结构看,传统的所谓“六书”构字法则已经具备了),因其承载了大量的殷商社会的生活、文化、宗教等历史信息和汉字起源的诸多秘密,面世之初就受到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高度重视;同时,其契刻流传的载体——有字的甲骨(甲骨文)已被誉为中国的国宝,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和研究机构大量收藏和研究。
甲骨文发现百余年来,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下,已蔚然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且已呈显学之势。但是,由于没有发现如何契刻甲骨文的记载,因此,有关甲骨文契刻时的状态,困扰了甲骨学界数十年之久。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
直至1972年,郭沫若先生通过对甲骨文的大量研究后,在其《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一文中,对甲骨文的契刻状态作了如下论断:
“甲骨文字是用铜刀或石刀刻在相当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东西。文字刻得很规整而美观,字大者径逾半寸,字小者如芝麻。甲骨是很坚硬的东西,铜刀或石刀也并不是十分犀利的工具,为什么能刻出那样精巧的文字?许多年来,人们都怀抱着这个问题而没有得到解决。最近我联想到象牙工艺的工序,因而悟到甲骨在契刻文字或其他削治手续之前,必然是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使之软化的。这样便使几十年的怀疑涣然冰释了。”
《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一文,首先发表在《考古》1972年第3期,继而转载在《考古学报》1972年地1期。同年9月,人民出版社在重新改编郭老著作《奴隶制时代》时,经郭老校阅和订正,删去原书中八篇论文后,又增加了八篇有关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和分期问题的论文;其中就有《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一文,足见郭老对此文的重视。
“(郭沫若)直到年近八旬的时候,还对甲骨文字的起源、用途、事类、格式、规律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并从象牙工艺的工序,悟到古代整治甲骨和刻写文字时要用某种酸性溶液浸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
郭老在年近八旬的时候,因联想到象牙工艺的工序,悟到的“此论”一经发表,便被甲骨学界奉为圭臬——并被作为郭老对甲骨文研究的又一贡献,广为载传。
余生也晚,故无缘同郭沫若先生等前辈大师学习、研究甲骨文,但一直私淑郭沫若先生——探索、求实的学术精神,对甲骨文厚爱有加。所以,当多年前在《 考古 》杂志上读到郭沫若先生“此论”时,瞬间在脑海中产生了一丝疑问,但一闪而过;今重温郭老著作《奴隶制时代》再读到此章节时,当年的疑问不禁又浮出脑海,遂放下其他工作,潜心于斯,经过大量的参考、研究、求证后,今将观点著述于此,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请前贤师长不吝赐教。
首先,我们姑且不论殷商时期能否制造、生产酸性溶液(在盘庚徙殷,至纣灭亡的273年的甲骨文历史中,如果真如郭老所论,那么是不能用“偶然发现”来解释酸性溶液的产生的),并且应用于对于殷商统治者来说是非常神圣的占卜仪式中。而是遵照郭老:“甲骨在契刻和其他削治手续之前,必然是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使之软化的”论点——来验证考古发掘的甲骨文,是否如郭老所论。
现在我们把甲骨文本身提供给我们的诸多信息分列如下:
A 占卜用的材料
1、龟腹甲、龟背甲
2、牛头骨、牛肩胛骨、牛肋骨、牛距骨
3、鹿头骨、鹿肩胛骨
4、羊肩胛骨
5、人头骨等
B 卜辞的体例
殷人占卜有一定的程序。其刻写的卜辞也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格式或体例。即某某日,某个史官或王贞问,要做某事,是吉?是不吉?某月。
如果日后应验了还要把应验情况补刻上去。 所以一条完整的卜辞,常由叙辞(前辞)、命辞、占辞、验辞组成。
略举例如下:(请看叙辞与验辞之间的时间间隔)
1、叙占命验
[叙辞] 戊子卜, ,[命辞] 贞帝及今四月令雨,贞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占辞]王 曰:“丁雨,不辛。[验辞]旬丁酉允雨 。 (《乙》3039)
2、叙命验
[叙辞] 甲申卜 ,,[命辞] 贞帚 (妇) 好冥(娩),不
其 (嘉)?[验辞] 三旬有一日,甲寅冥,允不 ,
佳女。(《乙》7731)
3、命占验
[命辞]贞其有疾?[占辞]王占曰:其有疾,丙庚不吉。[验辞]旬又七日庚申丧黾。(《乙》4130)
(为电脑中所无之字,但考虑到对本文论点无大碍,故未拼写)
C 同版甲骨文中存在的不同现象
1、同人同日卜
2、同人异日卜
3、异人同日卜
4、异人异日卜
5、与卜日不同时间的验辞
略举例如下:
癸卯王卜,贞……甲辰阳甲。
癸丑王卜,贞……吉。
癸亥王卜,贞……甲子祖甲。
癸酉王卜,贞……吉。
癸未王卜,贞……甲申工典其幼。
癸巳王卜,贞……甲午翌上甲。
癸卯王卜,贞……吉。(《合集》35756)
此七条异日贞卜辞在同一版中;
癸丑卜,,贞,王,旬亡尤。在九月,甲寅翌上甲。
癸亥卜,,贞,王,旬亡尤。在十月。
癸酉卜,贞,王,旬亡尤。在十月。甲戌翌日大甲。
癸未卜,贞,王,旬亡尤。在十月。甲申翌日小甲。(《合集》35402)
此四条异日、异人贞卜辞在同一版中;
甲申卜 ,, 贞帚 (妇) 好冥(娩),不其 (嘉)? 三旬有一日,甲寅冥,允不 ,佳女。(《乙》7731(同上)
此条卜辞的验辞时间与贞卜时间不在同时日[包括郭老较早发现的甲骨文“百又七旬又九日”(《通》788)的验辞在内,这种贞、验不同日的卜辞,在甲骨文中不胜枚举]。
经过综合分析以上的信息,结合郭老的论点,我们得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甲骨经酸性溶液泡制、软化的过程是在钻、凿、灼、占卜过程前,还是在钻、凿、灼占卜过程后——契刻文字前?须知甲骨经酸泡制、软化的过程发生在占卜前与发生在占卜后——契刻文字前,虽然在契刻的文字效果上理应相同,但在甲骨上出现的“兆象”效果则必不相同。因为占卜中最关键的程序——灼,会因占卜甲骨的干湿、软硬程度出现天壤之别。也就是说,通过人为的浸泡、软化后,该占卜用的甲骨还能否体验上天的意思。这一点至关重要,贞人是如何解释的呢?
二、面对每日必卜、每事必卜的殷人来说,对大量需求的龟甲与兽骨是统一泡制、还是分别泡制?殷人如何测试酸性溶液的浓度,以保证其泡制的甲骨正好软化宜刻,而又不被腐蚀得无法使用的最佳状态呢?如果是统一泡制,必然会因其材质的硬度和密度不同而出现下例状况:即在同一时间内有的甲骨软化的正好堪用、有的甲骨已软化过度不堪用、有的甲骨则尚未软化到堪用;如果分别泡制,又怎知何时、何人贞卜?又各需要多少龟甲、兽骨?这种情理之中的问题,贞人是如何掌控的(难道贞人还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三、甲骨文中存在大量的同版内不同时间占卜的前辞或验辞,试问在这段间隔时间内已契刻文字的该甲骨处于何种状态——是继续入酸泡制、还是晾置干燥?如果是继续泡制、软化,则该甲骨完全可能被腐蚀的不堪续用。即使勉强可用,则前后契刻的卜辞必会因甲骨的继续软化而出现不同状态;如果处于干燥状态,则与前面软化后契刻的文字状况还是不能统一(不含刻手不同的因素)。也就是说该甲骨无论处于何种状况,都会在以后的契刻中留下与前次契刻状况不同的迹象,而这个迹象恰恰是中外甲骨文学者在百余年的时间中尚未发现的,为什么?
勿庸讳言,如果我们不否认——所有的甲骨文都是在一切占卜过程结束后照抄它稿契刻的档案记录,那么上述所有的问题,都是郭老的论点所无法解答的。
下面再看由有关甲骨卜辞与文献提供的其他信息,以及专家、学者对其的研究:
《礼记·表记》:“殷人遵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礼·春官·龟人》:“上春衅(简化字,后同)龟,祭祀先卜。”
武丁时五种记事刻辞均有“某示若干”,不少学者认为此乃祭祀龟甲牛骨之事,谓殷人既得甲骨之后,必先经过一种祭典而后启用,即《周礼·春官·龟人》“上春衅龟,祭祀先卜”之意。
董作宾认为生龟之处理,先经过 、衅、祓,然后杀龟,并引《新获卜辞写本》381号“龟三牛”一辞证明殷人确有龟之祭(,与前同)。
祭祀究竟在杀龟之前,还是在初步整修以后?还可以研究。但为求其灵验起见,在占卜之前先行祭祀,这大概是不成问题的(《中国甲骨学史》)。
由专家、学者对文献及卜辞的研究,我们得知:遵神的殷人为了求其灵验——让占卜的“兆象”充分体现天意,连龟甲牛骨在占卜前都要祭祀。那么,殷人又怎么能(或敢)产生用酸泡制软化甲骨的思想和行动呢?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郭老“因联想到象牙工艺的工序,而悟到的甲骨在契刻文字和其它削治手续之前,必然是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使之软化的”论点——无论是在道理上、还是在殷人占卜的宗教思想或情结上都是值得商榷的。
甲骨在契刻前,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软化也好——没有经酸泡制软化也好,都是我们根据对甲骨文研究后做出的见仁见智的推测。由于我们无法还原殷商社会的生活、文化、技术背景,所以只能求助它证。
考古学是门严谨的科学。那么,如何验证某个见仁见智的论点正确与否,或更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呢?笔者认为,这种检验必须勇于跳出甲骨文研究的窠臼,这样才不至于陷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当局者迷的状态。通过对大量的史前时期骨器、玉器的参考、研究,我们把研究目光集中在公元前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夏文明肇始的时代。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大自然中俯拾皆是的石头与人类猎食动物后的部分骨骼,曾做为人类早期制作工具的基础性材料,伴随着先人走过了漫长的进化历程。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艺术活动产生了——劳动加思想创造了艺术。古人在劳动的同时创作了大量的史前艺术作品,甚至直接在劳动工具上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传统思想认为:史前艺术可根据其创作载体分类归纳为“可移动艺术”(Mobiliary Art)或称“器物艺术”(Home or Chattel Art)和“岩洞艺术”(Lare Art)两大类(“可移动艺术”或“器物艺术”是指能携带的雕刻作品和装饰品)。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器物艺术”(骨雕、玉石雕、陶塑等)的成熟期大致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在这个时期,我国境内的南北两地几乎同时产生两支都以玉器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史前文化。毋庸置疑,在那个以石攻玉的时代是不可能制造生产出酸性溶液的,即使可能产生过——因自然发酵而成酸性的溶液,先人们亦不可能产生将其应用在骨器、玉器制作过程中的思想,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就是在这个时期的诸多不同的文化遗址中,考古学家发掘出土了大量雕刻精美的玉器、骨器和陶器等文化遗物。其中在玉器雕刻的精美程度上,以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主要代表。
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骨器、陶器等史前艺术品。特别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部分玉器造型和使用的阴线雕刻技法与殷商时期的玉器造型和雕刻技法非常相似。在这两支史前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骨器上,其特殊符号(不与花纹混淆的、刻划位置特殊的)、图案——雕刻得细若发丝的不胜枚举。从这些细若发丝甚或比发丝还细的刻痕中,可以充分观察到5000年前古人的雕刻迹象,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细石器工具相互印证,使我们可以更加科学的研究其工艺特征[科学常识告诉我们,我国玉文化中常用的玉料硬度分别为:软玉(Nephrite)的硬度在摩氏6——6.5左右;玛瑙(Agate)、玉髓(Chalcedony)、碧石(Jasper)等造岩矿物的硬度在摩氏7左右;岫岩玉的硬度变化大一些在摩氏2——6之间,通常在摩氏4左右;独山玉的硬度在摩氏6——6.5左右。而作为骨雕材质的骨骼成分百分之七十左右为钙、磷等矿物质,主要是钙的磷酸盐,包括结晶的羟基酸灰石和无定形的磷酸钙,其余成分为有机质,主要是胶原蛋白。硬度在摩氏3左右,干燥后硬度稍有增加。由前可知,使用硬度在摩氏7左右的造岩矿物制作的细石器刃具,用以加工骨器和低硬度的玉器是完全胜任的]。
又据考古发现,在河南省贾湖的裴李岗文化(据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遗址中,出土的龟甲上发现了十数个具有原始文字性质的契刻符号,其中个别符号与后世的殷商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由此可知:我们的先人在8000年前,就已经能够在坚硬的龟甲上契刻符号或“文字”了。到了公元前3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人们在完善契刻工具的同时完全掌握了在玉石上雕刻精细图案的工艺技术(这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千余年的发展、延续历程中出土的不同时期的玉器上面,可以清楚的看出其工艺技术的发展、传承),那么要在龟甲、兽骨上刻出细致精巧的图案、符号(广义的文字),虽不至于说易如反掌,也应当是绰绰有余的吧!这一点在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骨器、象牙器、玉器的雕刻中,已得到得到充分的证实。
史实面前,任何设想或辩解都是枉然的!
通过对以上考古发掘资料的研究分析,完全可以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其实在我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初期的众多文化遗址中,就已经有雕刻艺术品发现了;欧洲一些国家出土的史前骨雕、石雕艺术品的历史,远的可达到30000年之久),我们的先人就已经能够在甲骨、玉石上熟练地契刻“文字”符号或其他的艺术形象了,而这个时代比契刻甲骨文的殷商时代早了何止2000年啊!因此,面对经过3000余年埋藏,依然清晰可见的甲骨文,笔者更倾向于:殷商时期的甲骨在契刻前是没有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软化的。
“甲骨文字是用铜刀或石刀刻在相当坚硬的龟甲兽骨上的东西。文字刻得很规整而美观,字大者径逾半寸,字小者如芝麻。甲骨是很坚硬的东西,铜刀或石刀也并不是十分犀利的工具,为什么能刻出那样精巧的文字?许多年来,人们都怀抱着这个问题而没有得到解决。最近我联想到象牙工艺的工序,因而悟到甲骨在契刻文字或其他削治手续之前,必然是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使之软化的。”(《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
上述的问题和结论告诉我们,显然郭老认为:只有在软化的甲骨上才能刻出——“字小者如芝麻……那样精巧的文字”。但是,常识告诉我们:只有在细腻、凝结、坚实的材质上,才能雕刻出精微细致的图案。而在软化、疏松的材质上,要想雕刻的精微细致则是很难的——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也。那么朽骨可雕否?回答也一定是否定的。这从保存到现在的——古代非金属雕刻艺术品(无论是精美的微型雕刻艺术品,还是大型的雕刻艺术品),都是由象牙、骨头、紫檀木、黄花梨木等坚硬、细腻的材质制作的事实中,一样可以得到佐证。
大量的事实和问题表明:殷人占卜的甲骨——在契刻前是无须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使之软化的 。
郭沫若先生做为老一辈甲骨文研究专家,从一九二九年开始研究甲骨文,直到他逝世,经历了甲骨学史上整整五十个春秋。五十年里,郭老本着大胆创新、勇于修正自我的治学思想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差不多常常是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作斗争”),在甲骨文的释解考证、分期断代、编纂流传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以后,先生在主持编纂《甲骨文合集》的工作中培养了大量的甲骨文研究人才。虽然郭老“因联想到象牙工艺的工序,而悟到的甲骨文在契刻和其他削制手续之前,必然是经过酸性溶液的泡制,使之软化的”论点似有所误,但这丝毫无损于郭老的崇高威望和学术成就。因为同他在中国历史及甲骨文研究上的恢弘业绩相比,这个结论的失误,如沧海一粟;因为我们是被郭老及那一代大师托在他们的肩上学习、研究甲骨文的,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我们的观察手段、研究方法比老一辈学者更加优越、更加科学,所以在甲骨文的研究上,有新的探索、新的发现和成果,才是对老一辈师长的最好纪念。
图1、良渚文化象牙雕飞鸟匕 2、良渚文化玉雕山形器 3、良渚文化玉雕冠形饰 4、红山文化C字龙 5、红山文化玉人面 6、红山文化骨体嵌细石器刀柄 7红山文化骨体嵌细石器刀柄局部刻痕
参考文献
《殷墟卜辞综述》陈梦家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 1956年
《殷墟文字乙编》董作宾编著 科学出版社1948年
《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任主编,胡厚宣任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编纂
《奴隶制时代》 郭沫若著 人民出版社 1973年
《甲骨学小词典》 孟世凯编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年
《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 王宇信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甲骨学史》 吴浩坤、潘 悠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
《中华远古史》 王玉哲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
《舞阳贾湖》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科学出版社 1999年
《考 古》杂志 1972年3期
《良渚古玉》 浙江省文物局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6年
《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国》 周 膺 吴 晶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
《中国宝石和玉石》 栾秉傲著 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年
《中国古代美术史》 李 浴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原始社会史》 宋兆林 黎家芳 杜耀西著 文物出版社 1983年
论龚贤的人格美与艺术美侗瘘
龚贤的生平与艺术思想马桂顺
龚贤的“逸品”论与“金陵三逸”马鸿增
龚贤生平之我见古原宏伸
龚贤与宋、元人笔墨之异同(提要)舒士俊
龚贤墨法水法论(摘要)王伯敏
TheSummaryofTheThesisForTheInternationalDeliberaliveAssemblyofGongXian’sTechniqueInArt:DiscussionAboutGongXian’sSkillsInChineseInkAndWater王伯敏
龚贤绘画美学思想周积寅
龚贤与髡残张子宁
论“金陵八家”构成原因及有关问题陈传席
龚贤三题黄涌泉
龚贤年谱林树中
龚贤现存画目王凤珠
论河姆渡原始艺术的美学特征——兼论中国绘画南北差异之起源康育义
《瘗鹤铭》书者及时代再论刘建国
中国新石器时代海洋文化体系中不同文化圈之形成与交融谷建祥,贺云翱
良渚文化的影响与古史传说纪仲庆
部族和良渚文化陆建方
香港史前文化白尔德,李秀国
初论运河文化梁白泉
浙江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徐吉军
近代宁波社会文化的扭曲和唤起洪永珊
试论滨海地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邢鹿
“中国滨海地区古代文化学术讨论会”总结报告纪仲庆
简论历史人物传记写作方法欧炀
湖熟文化与江西万年类型文化——谈吴越文化李家和,杨巨源,刘诗中
对“湖熟文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肖梦龙
关于《宜侯矢簋》铭文的几点看法曹锦炎
论西汉东、南两越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杨琮
东瓯国疆域北界考徐三见
江、浙地区的早期玻璃器和先秦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姚勤德
日本吉野ケ里和中国江南文化安志敏
拘那罗陀与泉州方拥
唐宋时期的海州与海上“陶瓷之路”刘洪石
古代连云港地区的对朝交通——海上丝路的东延李洪甫
郑和下西洋原始契机论张晓旭
美国俗文化协会的国际化雷·B·布朗,章智源
关于妈祖研究的几个问题郭庆文
泉州地区水神崇拜管见朱亚仁
潮州音乐探源许崇群
潮州工夫茶之艺术观陈香白
海乡风俗浅探郭泮溪
海南岛古代黎、苗建筑的初步研究黄敬刚
苏北史前遗址的分布与海岸线变迁吴建民
太湖~宁绍平原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徐建春,郑升
江苏吴江县龙南遗址孢粉组合与先民生活环境的初步研究萧家仪
夏商时代至唐以前江苏海岸线的变迁贺云翱
系统科学思想与中国考古学研究裴安平
考古学对象与分类的重新考察张爱冰
宁波沿海地区原始文化初探林士民
论古海州湾文化圈刘凤桂
行业文化与专业博物馆明鸿本
略论江浙地区史前文化的埋葬习俗陈国庆
略谈吉家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徐治亚
青墩出上麋鹿角上刻划纹之文化涵义探析徐冬昌
溧水神仙洞一万年前陶片的发现及其意义葛治功
张家港市文物分布及特点易剑刚
张家港市——原始滨海文化交流的渡口缪自强,钱公麟
张家港市许庄新石器遗址王德庆
“湖熟文化命名3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钟民
关于“湖熟文化”命名问题王世民
关于“湖熟文化”的三点看法张长寿
湖熟文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李伯谦
略谈“湖熟文化”研究的定量分析和“先吴文化”称谓问题刘绪
略论宁镇地区青铜文化序列邹厚本
论宁镇地区古文化之演进谷建祥
对湖熟文化正名、分期及其他林华东
湖熟文化族属研究林留根,施玉平
关于湖熟文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杨宝成
湖熟文化的分期与土墩墓的年代问题王恩田
湖熟文化与土墩墓关系试析华国荣
试论滁河流域的周代文化宋建
简论湖熟文化的多元性陈丽华
丹徒断山墩遗址发掘纪要邹厚本,宋建,吴绵吉
湖熟文化与湖熟镇张正祥
首届中国环境考古学学术讨论会纪要李民昌
古瓷新探李刚
同安窑系青瓷的初步研究林忠干,张文崟
中国瓷器的花卉图案里贾纳·克拉尔,孙咏洁
常熟唐人墓志概述吴慧虞
五代前后江南儒道释文化融合的例证龚平
隋代台湾人口迁移福建考林蔚文
试论“盐铁塘”在早期历史时期的作用路希羔
施琅出师台湾地点及泰请敕封妈祖之史实孙英龙
上海浦东老宝山城非浦西宝山县城前身考章采烈
滨海地区博物馆的特色与任务龚洁
何光岳《楚源流史》评述傅朗云,杨旸,戈锋
学说以救时为贵陈立夫
以中国文化统一中国陈大络
龚贤艺术研究座谈会在南博召开鲁力
国际百越文化学术讨论会在杭召开叶丁
日本考古学家来连云港市博物馆参观座谈刘洪
《赣榆发现朐臣铜锅》读后曹锦炎
博物馆事业发展需要培育行业咨询力量陆建松;
从“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上)单霁翔;
关于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划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束有春;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和分级王涛;
江苏淮安楚州区河下遗址龙泉窑瓷片堆积坑发掘简报杭涛;陈锦惠;张弛;邱军强;霍华;韩建立;郝明华;吕昕人;韩祥;
江苏淮安楚州区河下遗址龙泉窑堆积瓷片研究霍华;陈锦惠;郝明华;韩建立;
清宫旧藏明代龙泉窑青瓷概论黄卫文;
明代宦官杨庆墓的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邵磊;
江宁区博物馆藏明陈瑄家族墓志考杨李兵;
论台湾高山地区的史前聚落——以曲冰遗址为例陈仲玉;
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玉耳珰初探费玲伢;
古代辫发小考朱笛;
博物馆与公众龚良;蔡琴;
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融合——美国老史德桥村博物馆的实践吴相利;
《东南文化》订阅启事
叙事学视角下博物馆的媒介优势刘佳莹;
论汉代画像石的装饰图案设计郑立君;
徐州汉画像石与中国戏曲赵咏维;
国外磨制石斧石锛研究述评黄建秋;
佛教雕塑背光图像的象征意义封钰;韦妹华;
南京博物院藏民国文献述略奚可桢;
日文提要黄建秋;
韩文提要尹恩子;
关于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一些意见——在“2009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的发言张忠培;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杜金鹏;
大运河作为文化线路的认识与分析陈怡;
隋唐大运河线性文化遗产特点及保护方式初探——以安徽段大运河为例王晶;
江苏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崧泽文化聚落发掘的重要收获顾筼;
马鞍山采石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初步报告张居中;杨玉璋;蓝万里;范方芳;汪吉吉;王娟;来茵;王乐天;夏冬青;江泽云;洛伊德;佘玲珠;戴玮;栗中斌;江晨;代诗宝;袁春荣;苗杰;王立新;
上海松江区广富林遗址良渚时期人骨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张全超;;翟杨;
江苏江都大桥窖藏青铜器夏根林;
苏州林屋洞出土道教遗物程义;姚晨辰;严建蔚;
舒城九里墩春秋墓的年代与族属析论徐少华;
江苏张家港市黄泗浦遗址的发掘顾筼;
越国贵族墓葬制葬俗初步研究陈元甫;
征稿启事
东晋宣城内史桓彝墓考辨杨恩玉;
南京滨江开发区吴墓出土“建衡元年”买地券补释张学锋;
六朝文化研究续议李良芳;胡阿祥;
宁杭城际铁路江苏段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顾筼;
从海上交通看中国与百济的关系周裕兴;
古物李济;
关于博物馆学研究对象的思考刘毅;
“湖熟文化”命名50周年暨纪念尹焕章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田名利;
上海世博会与工业遗产博物馆吕建昌;邱捷;
博物馆与青少年教育毛颖;
论岩画阐释中的多元视界杨超;
象数符号与上古岩画中的网格图案初探仲几吉;
略论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之嬗变李俊;
宋代绘画中的穷款、隐款现象研究李永强;
一个正在形成的考古学分支——读《杨鸿勋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增订版)》李栋;
让文化景观遗产融入美好生活龚良;
中国文化景观的申遗策略初探陈同滨;
从遗产中的“文化景观”到“文化景观”遗产侯卫东;
六朝都城佛寺和佛塔的初步研究贺云翱;
南京麒麟铺石兽墓主问题研究补正杨晓春;
走马楼吴简所见“私学”考邓玮光;
《瘗鹤铭》金山本考识潘美云;
试谈南朝墓葬中的佛教因素韦正;
漫谈历史时期考古学的方法——从安阳西高穴汉魏大墓的墓主推定说开去许永杰;
江苏句容春城南朝宋元嘉十六年墓肖梦龙;刘丽文;陈世华;王克飞;毕蓉;霍强;文茂秀;何汉生;翟中华;
福建泉州南安丰州发现两座六朝墓陈建中;范佳平;吕睿;蔡珊;谌礼刚;赵兰玉;黄伟;
也谈北洞山西汉楚王墓的墓主和时代刘照建;边策;
孙吴佛教流传考屈大成;
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宗旸;
《南京百科全书》的编纂特点、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兼论地区百科全书的编纂及价值庄小军;邓攀;
“学术期刊·博物馆·文化遗产”论坛暨《东南文化》创刊25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纪要本刊编辑部;王霞;
《龙舟大神宝像图》考高文杰;
第一座外国名人纪念馆——崔致远纪念馆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董学芳;
教育服务多元发展——周功鑫院长专访周功鑫;龚良;
关键词: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历史文化农业园区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11-0072-03
Research on the Display and Utilization of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Take Diao Long Bei Site as an Example
LI Jing-yi,ZHANG Xiao-Nan(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untry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ite of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mode of the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te itself,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n the site of the carved dragon monument, and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play from the site using different display mode of display concept. Som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upports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its use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prehistoric settlement site; display and u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ark
Internet :.cn
《考古学通论》中指出“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期也被称为史前时代,包括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旧石器时代遗址又分为洞穴遗址和旷野遗址(露天遗址),新石器时期遗址包含有聚落遗址、洞穴遗址和丘贝遗址。所以,史前聚落遗址主要指新石器时期的聚落遗址,目前全国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493处,包含史前遗址417处,史前遗址中聚落遗址共有318处,占史前遗址的76.2%,由此可见史前聚落遗址在史前遗址中的重要性。
从我国建国初期第一个史前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的建立到现在良渚国家遗址公园成为世界遗产预备名单,遗址展示的专家们在以努力的寻找适合的展示利用模式。
一、我国史前遗址展示利用基本现状
(一)展示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史前聚落遗址多为土遗址,遗址本身比较脆弱,再加上天气等自然原因,遗址很容易破坏;其次,史前聚落遗址多为地下埋藏,保护采用回填的形式,观赏性差,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第三,史前遗址时期是没有文字的记载,所以对于它的研究比其他遗址都有难度。
(二)展示的主要内容
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主要分为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两部分。遗址展包括有遗址出土文物、遗址环境、遗址本体三部分。遗址环境主要指遗址的地理风貌、聚落风貌;墓葬、灰坑、房基、陶窑址、祭坛、人类生活遗址等是遗址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遗址、陶器、角器、牙器、贝器、石器是遗址出土文物的组成部分;文化展示以非物质文化为主要展示的内容,需要通过考古研究的平台进行展示,它的目的是将考古研究及其文化特征联系起来,使人们对遗址进行更深的了解与认识。
(三)展示的主要手段
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利用手段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的有原状展示、标识展示、陈列展示、建筑复原展示等一系列展示手段。原状展示对于石质类的的遗址多采用露天展示的形式,对于容易受天气影响的遗址多会加一些展示棚;标识展示为一些地下遗存遗址进行采用标识牌、植物、沙石等手段进行标示;陈列展示多是通过建立一些陈列馆、博物馆的手段进行展示;建筑复原是指遗址研究丰富的基础上,运用模拟复原的形式进行展示。
二、我国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模式
中国文物保护法则规定:“经发掘的遗址和墓葬不具备展示条件的,应尽量实施原地回填保护,并防止人为破坏。经过评估,无条件在原址保存的遗址和墓葬,方可迁移保护。”由此可见,回填是我国史前聚落遗址的主要保护手段。目前我国主要的遗址展示模式是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史前遗址博物馆展示模式,特殊的一些遗址采用与旅游景区相互结合、森林公园、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的展示形式进行展示。
(一)遗址公园模式
良渚遗址采用的是国家遗址公园展示模式,遗址主要展示部分包括良渚博物馆、良渚古城、塘山遗址、汇观山遗址等遗址构成。良渚古城墙部分进行了复原,建立遗址展示区,主要的展示手段复原展示;莫角山遗址则是建立保护棚进行展示;反山遗址通过建立陈列展示馆的形式进行展示,主要对墓葬遗址群展示,在已经发掘的部分墓葬上方建设一处覆土建筑,建筑埋于地下,与周边的山体和绿化能够协调,内部展示反山的考古与良渚玉文化的介绍;遗址还采用了建立生活场景复原展示,建立遗址文化园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图1)。
(二)遗址与旅游景区结合的模式
遗址与旅游区的展示模式针对的是位于旅游景区的遗址,遗址展示的前提是先对遗址进行保护,位于山东聊城的景阳冈龙山遗址就是采用遗展示模式,遗址通过利用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进行展示。
(三)森林公园模式
森林公园的展示模式主要指遗址位于森林公园景区内,一般遗址都采用遗址与森林公园结合的形式,在赤峰市红山区红山国家森林公园,里面就分布着着的红山遗址,它主要以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为主。目前它是作为旅游胜地进行展示。
(四)史前遗址博物馆模式
史前遗址博物馆的展示是遗址公园概念提出之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展示模式,比如我国第一个史前遗址博物馆是半坡遗址,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博物馆分两个区域,西面主要是文物展厅和临时展厅,东面为遗址保护展示大厅。
(五)历史遗址农业园模式
遗址历史农业园的展示模式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遗址区周边的有农田的比较发达的乡村地区,它建立前提是对遗址的保护,通常会历史农田展示区或者遗址手工农作物体验区,为当地人们提供了游玩和休闲场所。
经过相关文献研究的我对我国前七批国保单位其中的198个史前聚落整理展示利用统计,其中有147个未展示,29个采用遗址公园展示,19个遗址采用史前遗址博物馆进行展示,其他的形式的有3个,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有75%的遗址未进行展示,展示中的遗址有57%采用遗址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37%采用遗址博物院进行展示。
三、国外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状况研究
(一)美国
美国国内的遗址公园众多,大部分采用的保存遗址的原貌,保持遗址的出土和原始状态,多采用融入自然的遗址公园形式。芒德岛州立考古公园它主要的修建材料是贝壳,只有乘坐小船才能尽心观赏,主要恢复了以前的历史水系,游客有一种回到历史的感觉。岛上的设施全部为古代的施舍,也不能住宿。卡俄基亚土丘历史遗址也是采用同样的方式,它的僧侣墩有14英亩,4层100英尺高,还有一个大型进驻约50英尺,1984年建立以个新的旅游展览中心(图2)。
(二)英国
英国遗址的展示利用多采用遗址公园的展示模式,但在遗址展示的过程中比较注重遗址 的原真性保存方式,严格按照出土文物的特点和形式进行复原性修复。英国的很多遗址公园都会定期邀请有名的表演家,对古代文化进行表演,并且在服饰、器物、内容和场所等尽可能的进行历史原来面貌的恢复,使文化在寓教于乐中进行传播。在英国的约维克维京中心,是通过配有介绍和说明的历史图片和遗迹品进行展示。主要展示的是一条复原的历史街区,采用场景再现的模式进行展示,复原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包括家庭生活情况,还有农作情形,游客也可以乘坐游览车观。遗址充分调动了人们的感官、视觉、听觉多方面的结合,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科技的手段。
(三)德国
德国史前聚落遗址的保护利用非常重视遗址区的对遗址的再利用,它注重从文化价值中来提升遗址的内涵和意义,不主张人工的改造与展示,而是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来展示遗址。德国柏林市非常有名的杜佩公园是一个古村落遗址,主要是志愿者自发组织的,有自愿者进行售票、展示、讲解,完全是一个活性参与的模式,遗址展示的人员是当地退休人们,由于是自愿者组成,所以他的展示分工也按自愿者自己的兴趣进行分配,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和服负责不同的工作。这种形式拉近了当地居民与遗址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遗址展示具有很大的热情,同时遗址也成了当地的公共活动的场所。
(四)意大利
意大利是通过把一些考古遗址的的保护与文化展示和生态建设相互结合。世界文化遗产奇伦托和迪亚诺河谷国家公园,帕埃斯图姆和韦利亚考古遗址采用的是国家公园的展示形式,主要是运用原址保护,也是采用与周围的的生态环境相互结合的形式(图3)。
(五)日本
在亚洲日本的遗址展示开始的较早,也是目前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日本对的遗址展示注重遗址的环境和建设的观赏性,历史公园是一种常见的展示模式,比如日本的吉野里历史公园多采用复原展示和“重建”的形式进行展示,2009年4月1日全部开放。历史公园由入口区、环壕部落区、古代原野区和古代森林区四个区域组成。入口区有售票口、管理用房、商店、餐厅等服务性设施构成;环壕部落区是遗址的核心区域,里面有大量的遗址存在,这个区域采用的主要展示方式是建筑复原;古代原野区是遗址的生态区,有历史农田区、弥生大原野、停车场、高尔夫场等设施的建立;古代森林区计划建成反映弥生时代的森林风景区域。
四、史前聚落遗址的实践分析
(一)雕龙碑遗址基本情况介绍
雕龙碑遗址位于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它是新石器时期的聚落遗址,遗址于1957年发现,它原为一个椭圆形大土包,南北长179m、东西宽135m,中心保护区面积为2.5万平方米,围墙内设有雕龙碑遗址文物管理处。遗址先后经过5次的发掘研究,分为四个遗址类型:人工基址类、埋葬类、出土文物类、动植物遗址类。该遗址位于南北交汇处,对研究南北遗址文化的交流,研究屈家岭文化的渊源与大溪文化、仰韶文化等课题提供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特别是该遗址所处年代与神农炎帝传说时代相符。(图4)
(二)雕龙碑遗址展示利用方式的可能性分析
首先,雕龙碑遗址并没有位于旅游景区或者森林公园内,所以它不符合旅游景区或森林公园这两种展示模式的条件;其次,是采用遗址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展示,它目前是采用陈列馆的形式展示,但是这种展示形式比较单一,缺少与周围村庄和居民的互动性,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第三,是采用考古遗址公园的形式进行展示,遗址拥有便利的交通,但是它的辐射能力和法内较小,周边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以也不适合建立遗址公园;第四是建立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①雕龙碑遗址拥有便利的交通,遗址东侧邻着335省道;②遗址有良好的周边环境,遗址周边为农田和村庄,本地农业发达;③是考古研究丰富,现在建立的有雕龙碑展示馆,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枣阳雕龙碑》一书,遗址先后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所以历史农业文化园是比较适合雕龙碑遗址的展示模式。
(三)雕龙碑遗址存在的问题分析
雕龙碑遗址的展示利用主要从遗址周边环境、遗址本体、出土文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①遗址周边的农田环境和河道,作为遗址最初的选址依据没有展示出来。②遗址本体的问题,首先,本体多为回填的方式进行保护;其次,缺少台地的展示,台地上的围墙不合理;陈列馆内主要为模型展示,展示手段单一;陈列馆位于遗址可能埋葬区和遗址本体内的道路为青砖,这两个方面都对遗址有一定的叠压破坏。③出土文物没有留在雕龙碑遗址陈列馆,没有进行展示。
(四)雕龙碑遗址展示设计
遗址展示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针对遗址周边环境的问题采用的是建立农田展示区,结合现有地形,改种浅根系的农作物或地被植物,保证农耕深度或种植物种根系深度小于0.3m,历史时期当地的农作物主要为水稻、粟。在农田中可以场景复原的方式展示 原始农业劳作的场景,结合田块田埂布置木栈道。(图5)
遗址本体区域建立遗址本体展示区,采用复原展示,但考虑对于遗址本体的保护,不在遗址内进行复原,而在入口附近的位置进行建筑复原,对房基遗址和墓葬遗址加入回填层,在回填层上进行较浅的房基雕塑复原,对于部分不适合进行雕塑复原的采用根系较浅的植物进行标示。道路设计拆除青砖采用具有可逆性质的木栈道进行道路设计,建筑基址也可采用沙盘模拟的手段展示。
对于出土文物采用建立遗址陈列馆的形式,既有传统的照片、实物的展示,也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展示,采用电影或者短片这种展示手段对遗址的整个发掘情况和当时社会的状况进行展示;对于遗址本体的红烧土地面和墙体也可在室内进行直接展示。
文化展示主要采用文化再现进行展示,还可以建立网上博物馆,建立数据库系统,参与性展示,包括现在比较流行的APP设计、手机博物馆、微信账号的建立都是对文化的展示。对于史前聚落遗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现代人们发掘的过程的传播,采用一些游戏性设计,让人们有游玩中学习。
五、启示
针对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几个结论:
第一,总结了我国现有的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形式,有史前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森林公园、旅游景区、遗址历史农业园,其中史前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模式。
第二,确定了遗址的展示的内容有遗址展示和文化展示两个方面,遗址展示包括有遗址本体、遗址的出土文物、遗址的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第三,根据雕龙碑遗址的特点确立了它的展示模式是遗址历史农业园。
第四,根据考古遗址公园展示的不同的遗址内容采用不同的展示手段,主要有场景复原展示、模拟展示、多媒体展示、标识展示等。针对遗址本体展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房基遗址:我们可采用建筑复原展示、雕刻复原展示、房基复原展示的展示方式。 2.墓葬、灰坑:主要采用沙盘模拟 原址陈列展示的方式。3.陶窑址:复原展示、(室内)遗址沙盘模拟、(室外)遗址展示棚、生活场景复原展示等不同的展示方式。
本文以雕龙碑遗址为主要案例进行了实际的分析,在遵循史前遗址的保护优先、以人为主、采取可逆手段、真实完整展示遗址的原则下,提出了遗址公园展示的理念,有效地解决史前聚落遗址展示难度大、展示形式单一等问题。史前聚落遗址的展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研究的过程,本文希望对以后史前聚落遗址展示利用研究起到一个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娟辉,伍丹婷.当代博物馆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2012(11)
[2] 许凡.史前遗址的展示――以日本吉野里国家历史公园为例[J].小城镇化建设.2008
[3] 刘斌.从良渚遗址谈关于遗址公园建设的思考[J].收藏界.2013(7)
[4] 郭青岭.日本古文化遗址博物馆考察启示[J].史前研究.2006
[5] 朱晓渭.国外经验对陕西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启示[J].江汉考古.2011(2)
[6] 王晓玲.良渚文化数字博物馆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毕业论文. 2012
[7] 杨檬.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8] 张昱.考古遗址展示的初步研究[J].西北 大学学报.2013
[9] ICOMOS.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S]威尼斯.1964
[10] ICOMOS.展示与阐释.[S]加拿大魁比克.2008年10月4日
[1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