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城镇发展规划8篇

时间:2023-06-28 10:01: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镇发展规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镇发展规划

篇1

Abstract:In recent year, alongwith continuously developing of high-speed highway construction, the proportion of highwaytransportation is more and more big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the“glass neck”phenomenon is often occurred in the pergence entrance sec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makes a discussion on howtomake a good job of highway planing and management in the pergence entrance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1 城镇出入口公路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机动车辆激增,干线公路和城市街道上的交通集流与分散的矛盾已明显露出倪端。随着城市第三、第四产业的相继出现,我国城镇非封闭式出入口公路沿线形成了饮食服务走廊、农副产品集市等经济走廊,沿路新技术开发区、厂矿、商店、交易所的建立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公路交通的干扰,影响了出入口路段的时速,交通事故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2 城镇出入口公路的发展规划

2.1.基本原则

一个完整的功能设计系统可提供一系列不同的交通运行。在大部分出行中都包括主要运行、过渡、分配、集聚、进入、终止等6个可识制的阶段,如图1所示。图1中只具有较为单一的交通出行功能,如综合考虑就形成了路网,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集流分配的交叉网化公路。干线公路必须对进路实行控制,以增强干线的主要机动性能。城市道路、街道主要是提供进路功能。在城市道路、街道与干线公路之间的分流、集散路网中(50 000人以下的城市、区、镇)主要考虑提供直行交通运行,对大中城市主要考虑城市的整体多样化功能,重视并做好居民的出行调查,这是制定交通政策及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世界先进国家均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在城市郊区公路规划中突出考虑速度和安全两个指标以及环境景观的评价,并要满足20 a的远景要求。

快速干道上公共汽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

图1.城镇出入口车辆出行过程示意图

我国私人小汽车较少,即使将来有所发展,也应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共交通系统的作用。公共汽车停靠站的理想位置是在集流和分散街道的路口处,乘客可利用分离式立交桥作为联接干线公路任何一侧的入口。公共汽车停靠站应尽可能设在平坡或下坡的加速车道上,并设立港湾式停靠站。在城市郊区应有定点班车、快慢车道分开的公路,快慢车道隔离带中间应予规划设计暂时公共汽车停靠站,在城区交通繁忙的公路上,应设置停车带或停车道,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道路使用的需要。

2.3 交叉口的规划设计

在道路与交通运输发达的国家,道路交叉口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道路交通的咽喉,又是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是公路与城市道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城市近郊和市区,由于交叉口车多、人多以及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行人之间,尤其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抢道干扰,加上各种车辆的转换方向,往往极易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路口阻塞。因此,规划设计好交叉口非常重要。交叉的形式可分为平面交叉、简单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3种。在城市道路规划时,应首先考虑规划成T字型、Y字型和十字型,少用X型和多路交叉,以减少冲突点。高等级公路的交叉应尽可能规划成T字型和十字型,交叉角最好是直角或不少于70°为宜,否则就必须考虑有其他安全设施。在进入交叉口之前,必须有相当数量的直线段,目的在于驾驶员能及早看到交叉口处的管理设施和信号控制状态,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当交叉口前的引道其纵向并非平坡时,应设置长度不少于一个车长的平坡段,这样能使车辆停车时不致于倒滑,亦不致于启动困难。否则,驾驶员往往会由于有纵坡而冒险冲坡造成车祸。对于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应考虑的基本要素是:① 人为因素;② 交通条件;③ 自然因素;④ 经济因素。

2.4 出入城市区域干线公路断面形式的考虑

多年来,我们对城市进出口公路的考虑同一般路段的考虑一样,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执行,不越雷池一步。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城镇集市贸易往来繁忙,城镇出入口公路交通量大增,车辆混杂,交通事故日趋增多,以平均交通量对照技术标准等级确定出入口段横断面形式显然已经不太适应。笔者认为,在城镇居民出行调查的基础上,应考虑设计多种分流式车适,以满足用户对道路使用的需要。首先考虑快、慢车道分开,并考虑快、慢车道中间带设置公共汽车停靠站点。其次在比较复杂的路段上考虑设计多车适式快车适和辅适。然后考虑每个车适的高峰小时交通量的需要。

2. 5刘一公路环境景观设计进行评价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的修建日渐增加,这刘-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日渐加重。因此,在高等级公路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中增加了环境评价项日。笔者认为,穿越城巾郊区的公路在考虑充分发挥城巾功能的前提下,更应该考虑环境景观的设计与评价,最好是能与城巾功能系统相匹配,起到妆点江山,关化和改善环境的作川。公路环境景观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性}_程。因此,除川物理北学标准定量评价以外,还要考虑评价项日的代表性、重要性和一致性,找出项日评价的卞体,刘一公路景观进行分项评价。

3城市出入口公路的管理

3. 1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路政管理职能

现行管理体制全国各地情况不一,有条条管理,有块块管理,也有条块结合管理,更有在城巾郊区城建部门和公路部门交义管理的。这样多头管理造成人员、资金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交通部门应当把以公路标志、标线、车辆管理、路政管理作为一体纳入公路交通部门的正常业务,这样可以理顺环境规划、交通预测等工作。路政管理要实行公路部门牵头,包括工商、公安、上地等部门在内的联合办公,保障公路畅通、路产路权不受侵犯。经验证明,成立公路公安派出所和公路法庭的单位,所辖路段都有良好的交通环境。

3. 2交通公害的防护

适路交通公害是汽车行驶中产生的空气污染、噪声和震动。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频繁,不仅事故多发,而且公害也日趋严重。所以,应对交通公害和交通安全同样重视,应依靠群众,大家动手,齐抓共管,尤其在城郊居民区应当多制定措施,力图改进。防护的办法多种多样,其'I,有改善适路环境、提高路而平整度、增设适路隔音墙、防震沟、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以减少适路公害。

篇2

【关键词】城镇土地 资源利用 发展规划 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城镇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协调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通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来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城镇社会发展的基础,土地是城镇人口社会活动最直接的载体,并且是城镇社会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城镇土地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依据其发展的自然规律,选择和设计出与城镇发展相和谐的城镇土地利用发展规划。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概况。通过调查分析我国近年来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可以发现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第一,我国的土地总面积虽然大,但是人均土地面积较少。从国土面积上说,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但人均仅占世界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耕地总面积是世界第四,但是人均面积仅是世界人均的40%,林地面积是世界第七,且人均仅是世界的七分之一。以上的情况都可以说明,虽然我国的土地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但是人均占有量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数,仍属于土地较贫乏的国家。

第二,我国的地貌山地较多,土地利用的地区差异较大,耕地资源紧缺。我国的平原、盆地等可开发的后备资源仅有7600万公顷,可开垦面积只有1388万公顷。耕地多分布在东南部。而由于我国的耕地土地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开发历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东南部的土地已经开发完善,生产水平很高。但是我国人口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经济发展所需建设用地较多,用地矛盾十分突出。

第三,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各种用地均不能满足需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面积还在不断缩减。尤其是目前我国的耕地主要是以中低产为主,许多地方的农作物种植不合理,生产潜力发挥较低;从建设用地上来说,农村人均居住占地面积是城市的两倍;而工厂、矿场造成的废弃用地占到了200万顷,用地资源十分浪费。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城镇土地资源指的是在城镇建设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土地。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土地资源即指已经用于建设的土地,同样也包括了已经列入到城镇规划范围之内但尚未开发的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镇的发展走向了稳定持续的道路。目前全国拥有5万多城镇,而随着人口增长,城镇的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在城镇建设的过程当中,土地主要用于居民居住和工业用地;而绿化、广场、道路、公共设施等用地却比较少,用地结构非常不合理,尤其是在中小城镇,格外突出。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第一,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矛盾尖锐。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就是发展小城镇。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无论是新城镇的出现还是原有城镇的用地扩张,都意味着城镇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来开发建设。由于被占的土地绝大多数都是耕地,意味着农村的人均耕地逐年减少,对于我国实现小康目标以及提高农民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适当的控制城镇在用地方面的扩张,做好土地资源的利用规划,保护好耕地。

第二,由于小城镇建设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城镇地位与作用。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仍然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这种发展方式和我国人多而地少的国情不相符。在许多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之间距离小,仅有少量耕地可耕种,尤其是耕地的质量更是受到了城镇发展的影响而不断下降。人均耕地的减少,则导致了土地产值下降。因此可以得出城镇的发展导致了耕地减少,自然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同样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而小城镇在其发展过程当中集约利用功能发挥不完善,导致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仍以外延式扩张为主。

第三,目前由于我国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管理失去控制,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现象。小城镇建设的膨胀式发展,导致了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镇为了追求规模而对一些土地在使用面积上失去了控制,集中体现在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建设用地闲置等浪费现象频出。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忽视了城镇化发展的规律,企图利用土地的供给加快来推动城镇化进程,在对于建设用地的划分上忽视了城镇的发展水平,盲目供地,导致了供给过快;另一方面,政府为了财政收入不断卖地。这些现象都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受限,土地大量闲置,容易滋生投机现象。

第四,城镇的集约效应过低。基于目前我国城镇自身特点,土地的使用强度比较低,效益也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迅猛而城镇缺乏微观市场调控,导致了城镇发展过程当中用地规模超标的问题较严重:有些城镇过度扩大规模,盲目征用耕地;加上一些单位圈地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土地的大量闲置;这些城镇的建设摊子过大和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协调,导致其财政紧缺,管理缺失;一些基础建设落后的城镇在其发展过程中,土地开发的需求无法满足,导致了土地使用效率低并恶性循环。

第五,管理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城镇发展的脚步和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能相协调,导致了城镇建设往往疏于对环境建设的投入。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不经处理肆意排放,导致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土地的质量也不断降低。而对城镇土地的污染,最直接的体现是城镇周边的农业、养殖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城镇居民的饮用水源。

第六,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并不能适应我国的城镇发展现状。多数城镇的新批用地管理混乱,出现了许多非法占地、先占后批等违规现象。尤其是一些土地被征之后闲置,导致了农民耕地连年减少,引发大量矛盾。在征地过程中,对于农民的补偿不足侵害了农民合法权益。对于集体土地,政府一方面承认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却又强行征地扩建,表明了国家土地管理及使用上的不规范。

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发展的原则

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发展的原则指的是在选定土地资源利用方案、对土地资源配置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必要准则,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优先原则。耕地是必不可少的土地资源,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及发展是国家经济、政治以及整个社会稳定及发展的基础。而农业以耕地为生产对象,对土地的肥沃程度、形貌状态等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宜农土地应该优先作为耕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我国目前仍处于人多地少的状态,耕地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在选定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安排农业耕地,保护农业生产与发展,这也是我国长久坚持的方针政策。

整体原则。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具有多重用途,不同行业领域的生产者对其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因此,在任何地区就土地资源利用配置过程中结构布局,应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只有这样,在协调各产业、各部门对其需求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地”尽其用,以避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如此,才能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及协调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建康和正常发展。给予不同行业、部门配置不同数量、不同形状、不同面积以及不同开发程度的土地资源,让其在土地资源的利用上各有特色。同时,在各下属部门中,对土地资源的分配利用也应做到全面、均衡。由此看来,在土地资源整体利用中,应做到均衡、协调与系统。

可继承原则。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与布局是人类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对城镇土地资源进行配置时,应当考虑其土地利用发展时序,即现在与将来的土地资源利用配置。然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以现在的土地配置系统为基础的,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继承其可用部分,去除其不合理的部分,以达到某一特定时段土地利用的需求及目标。对过去配置方案的全盘接受或否决都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中,城镇土地资源的配置都应在尽量保持原有方案相对稳定性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良。

动态原则。土地资源是自然经济的集合体。作为第一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时,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了最基本的生态经济系统;同时,作为其他产业的生产要素时,在某一特定时空中又是一特殊的社会经济系统。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土地资源配置系统都会形成。由于土地资源以及生产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一旦某些因素改变,特别是社会经济要素的改变,必定将导致既定配置方案的改变。所以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化是具有时效性的。

可持续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提出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以及原则也相继确立,城镇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质上是指在达到现在和将来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同时,要保证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性。在建立可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路线并保证城镇经济实体的同时,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应提高生产效率、依靠科技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从而实现人口、产业以及生态环境良好协调的发展。在实践中,应依据城镇的土地适宜性进行土地配置,设立法律法规,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

对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的建议

建立完善的土地规划政策,优化土地利用,促进城镇用地协调健康发展。城镇土地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规划意味着不仅要注重量,更要注重质的发展。换言之,不能仅仅注重效益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环境、设施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发展。目前根据城镇用地情况,必须在平衡土地利用的同时,做好对于城镇土地及空间延伸的规划。在合理的结合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的接受能力之上,合理地选择城镇土地利用的扩展方式,合理地布局城镇的住宅区域以及道路系统等。

首先,要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按照效益最优原则,确定有级差的地价,调节土地供给,尽量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将“占地多、效益低”的工厂逐步迁出城镇中心位置。其次,在城镇中建立起分布合理、类型多样的生态绿地系统,充分满足城镇居民的审美、心理、生活要求,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再次,合理地开发城镇土地资源。城镇空间的扩展往往意味着对城镇生态系统的破坏,一部分生产者对于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就意味着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所以要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土地资源。

完善城镇土地资源的管理政策,促使城镇发展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的城镇土地管理政策在以下两个方面亟待加强:一方面要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脚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转变土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机制;另一方面要发挥政策对于城镇土地利用健康有序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个过程当中,首先,要改变以往的数量指标管理方式思路,把对于数量、指标的管理改为对于用途、规划等方面的管理;其次,由于在空间上,城镇和农村是连为一体的,不能把城乡孤立地看待,要统筹兼顾,对于城乡之间的用地进行统一管理,全方位拉动城镇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城镇用地的效益。结合城镇土地使用私有化程度较高的特点,采取相应政策,提高城镇居民区整改积极性,推动城镇改造。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居民环境,鼓励乡镇企业逐步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合理规划城镇绿地,促进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由于城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周围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在满足城镇居民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品质,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城镇生态及优美景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护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制定保护措施,防止过度以及不当开发;第二,完善景观结构,使得城镇绿地分布合理,建立起可以自我供给的动态城镇生态结构;第三,保护生态多样性,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景观实现生态发展;第四,采用低能战略,鼓励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约用水、控制径流等方式节约能源,控制自然灾害;第五,重视建立城镇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生态环境与绿化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对小城镇的土地投资制度进行创新,发挥投资的作用推动城镇建设。曾经,单一的政府投资政策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城镇土地政策极大地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发展的格局。企业、个人等民间力量纷纷涌入到城镇土地投资中来。在投资模式创新的今天,必须要统筹投资的市场化、多元化发展,兼顾加强市场的规范化。若忽略了规范化,就会使城镇土地的利用陷入无序化,则不仅无法合理利用投资资金,更重要的是会严重破坏城镇的结构布局、生态发展,导致了急需建设和居民区开发不配套等等,最终会严重影响到城镇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政策:第一,合理地规划,对城镇土地进行有偿使用,发展房地产市场,将土地税作为城镇进一步发展的财力支撑;第二,改变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模式,对于以往只投入不回收的模式改造为有偿回收和资金累积,把基础设施投入向动态方式发展,或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对基础建设进行投资建设;第三,发展与城镇住宅相配套的金融体系,推动城镇土地金融政策健康持续发展。

结语

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土地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当中最为宝贵的资源,土地紧缺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城镇化的必要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人地矛盾将会长期制约城镇的发展。因此在城镇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原则,合理规划及应用土地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改善当前我国土地利用的困境,使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实现健康及稳步发展。

篇3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概况。从国土而积上说,我国是世界第三大国,但人均仅占世界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耕地总而积是世界第四,林地而积是世界第七,且人均仅是世界的七分之一。

第二,我国的地貌山地较多,土地利用的地区差异较大,耕地资源紧缺。我国的平原、盆地等可开发的后备资源仅有7600万公顷,可开垦而积只有1388万公顷。耕地多分布在东南部。而由于我国的耕地土地资源分布十分不均匀,开发历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三,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各种用地均不能满足需求,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耕地而积还在不断缩减。尤其是目前我国的耕地主要是以中低产为主,许多地方的农作物种植不合理,生产潜力发挥较低。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我国城镇土地资源指的是在城镇建设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土地。从其定义可以看出,我国的城镇土地资源即指己经用于建设的土地,同样也包括了己经列入到城镇规划范围之内但尚未开发的土地。

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第一,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的矛盾尖锐。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就是发展小城镇。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无论是新城镇的出现还是原有城镇的用地扩张,都意味着城镇的建设需要大量土地来开发建设。

第二,由于小城镇建设占用过多的土地资源,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城镇地位与作用。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仍然以粗放型发展为主,这种发展方式和我国人多而地少的国情不相符。在许多发展较好的地区,城镇之间距离小,仅有少量耕地可耕种,尤其是耕地的质量更是受到了城镇发展的影响而不断下降。人均耕地的减少,则导致了土地产值下降。

第三,目前由于我国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的管理失去控制,土地利用率较低,存在着很严重的浪费现象。小城镇建设的膨胀式发展,导致了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城镇为了追求规模而对一些土地在使用而积上失去了控制,集中体现在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城镇人口的增长速度,进而导致建设用地闲置等浪费现象频出。

第四,城镇的集约效应过低。基于目前我国城镇自身特点,土地的使用强度比较低,效益也较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发展迅猛而城镇缺乏微观市场调控,导致了城镇发展过程当中用地规模超标的问题较严重:有些城镇过度扩大规模,盲目征用耕地。

第五,管理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由于城镇发展的脚步和城镇经济发展的速度不能相协调,导致了城镇建设往往疏于对环境建设的投入。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不经处理肆意排放,导致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土地的质量也不断降低。

第六,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并不能适应我国的城镇发展现状。多数城镇的新批用地管理混乱,出现了许多非法占地、先占后批等违规现象。尤其是一些土地被征之后闲置,导致了农民耕地连年减少,引发大量矛盾。在征地过程中,对于农民的补偿不足侵害了农民合法权益。

城镇土地资源利用发展的原则指的是在选定土地资源利用方案、对土地资源配置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必要准则,具体句括以下几点:

优先原则。耕地是必不可少的土地资源,是农业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产业部门。农业和农村的稳定及发展是国家经济、政治以及整个社会稳定及发展的基础。而农业以耕地为生产对象,对土地的肥沃程度、形貌状态等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宜农土地应该优先作为耕地应用在农业生产中。

整体原则。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资料具有多重用途,不同行业领域的生产者对其有各种不同的需求。因此,在任何地区就土地资源利用配置过程中结构布局,应实行统筹兼顾的原则。只有这样,在协调各产业、各部门对其需求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地”尽其用,以避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可继承原则。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与布局是人类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是有其合理性的。在对城镇土地资源进行配置时,应当考虑其土地利用发展时序,即现在与将来的土地资源利用配置。

动态原则。土地资源是自然经济的集合体。作为第一产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时,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了最基本的生态经济系统;同时,作为其他产业的生产要素时,在某一特定时空中又是一特殊的社会经济系统。

可持续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末,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被提出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以及原则也相继确立,城镇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也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质上是指在达到现在和将来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同时,要保证土地生产力的持续性。在建立可行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路线并保证城镇经济实体的同时,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对我国城镇土地资源发展规划的建议

首先,要实行土地有偿使用,按照效益最优原则,确定有级差的地价,调节土地供给,尽量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将“占地多、效益低”的工厂逐步迁出城镇中心位置。其次,在城镇中建立起分布合理、类型多样的生态绿地系统,充分满足城镇居民的审美、心理、生活要求,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的作用。再次,合理地开发城镇土地资源。城镇空间的扩展往往意味着对城镇生态系统的破坏,一部分生产者对于资源的不合理占用就意味着侵害了他人的利益,所以要合理开发利用城镇土地资源。

合理规划城镇绿地,促进城镇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由于城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周围生态平衡,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注重在满足城镇居民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品质,建设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维持城镇生态及优美景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保护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区域,制定保护措施,防比过度以及不当开发;第二,完善景观结构,使得城镇绿地分布合理,建立起可以自我供给的动态城镇生态结构;第三,保护生态多样性,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景观实现生态发展;第四,采用低能战略,鼓励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节约用水、控制径流等方式节约能源,控制自然灾害;第五,重视建立城镇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生态环境与绿化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对小城镇的土地投资制度进行创新,发挥投资的作用推动城镇建设。曾经,单一的政府投资政策制约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城镇土地政策极大地改变了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发展的格局。

篇4

[关键词]主动城镇化;城镇化质量;规划支撑;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F29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071-03

[作者简介]吴守华(1963-),男,安徽肥东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一、主动城镇化的提出和内涵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演变的基础载体。一方面,我国快速承接了全球加工制造业的转移,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全球分工地位;另一方面,开发区作为承载工业化的主要平台,形成了被动的、粗放式的“城镇化”。这里的被动所指的是,城镇化主要依据发展工业的需要而定,既缺乏有目的的规划引导,也不具备科学规划的基础设施和城市功能,城市的发展主要是靠工业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所吸引的人口与资本的聚集,表现为城市规模膨胀、数量增加,即城市的外延扩大。这种被动城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隐含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于是,主动城镇化概念应运而生。

从国际上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当城市化率达到40%~50%阶段,由工业化推动的自发的被动城市化将达到临界值。张雷、朱守先(2008)对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现代城镇化的研究表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积极实施主动城镇化战略是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的基础工程,也是避免滞后城镇化、过度城镇化及“城市病”的重要保证。

所谓主动城镇化是相对于过去的被动城镇化而言,主要是指依据城镇化规律、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区域产业转移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规划引导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实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奠定经济发展转型的基础。在主动城镇化阶段,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的转变。

二、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安徽省城镇化现状

2004年以来,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增速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2010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达到432%,尽管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城镇化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解决就业、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安徽省城镇化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异地城镇化明显。安徽是典型的人口输出大省,近年来,全省外出人口一直保持在大约1000万人次/年,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6。2009年全省总流出人口达到112392万,其中流向省外的人口为9119万人,占总外出人口的811%;流向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口为21202万人,占总外出人口的189%。而且安徽省的异地城镇化还具有地域差异显著和不完全异地城镇化两大特征:一方面人口流出皖西大于皖东、皖北大于皖南,除合肥、芜湖及铜陵中心城区之外,其他地区人口均为净流出;另一方面,外出人口“候鸟”现象突出,外出时间半年至一年的人口占总外出人口的比例达到5119%。

2空间分异明显。首先,人口分布呈现出皖北大于皖南的特征,2010年皖北六市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27%,是主要的人口集聚地;其次,东部地区各地市的城镇化水平大于西部地市,铜陵、马鞍山、芜湖、合肥城镇化水平均在60%以上,阜阳、亳州、宿州、六安、黄山城镇化水平低于40%;第三,皖江地区各市城镇人口增长量居全省前列,其中合肥中心城镇人口增量占总城镇人口增量的324%,芜湖占174%,安庆、马鞍山等市城镇人口增量也十分明显。

3城镇化质量仍然不高。与相邻的江苏省相比,安徽在基础设施、居民生活、农村现代化等指标方面甚至落后于江苏省2000年的指标水平。

(二)安徽省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通过与不同时期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其他地区城镇化率水平的比较,安徽省城镇化率显著偏低。

2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不匹配。皖北地区人口多,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皖江、皖南地区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镇化发展南北差异较为明显。此外,区域中心城市与县城、镇存在明显的人口和经济的不匹配。有关研究表明,2000—2009年全省地级市中心城区城镇人口占全省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县城城镇人口占全省总城镇人口的比重同期有所上升,但同期地级市中心城区GDP之和占全省GDP比重明显提升,而县城GDP之和所占比重呈较快下降趋势。

3资源、环境保护压力较大。尽管有长江、淮河两大河流流经安徽,拥有全国五大淡水湖——巢湖,但安徽仍面临着水资源紧张的压力,尤其是皖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缺水问题,长江、淮河支流及巢湖面临较大的环境污染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全省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2009年全省单位GDP碳排放量约为059吨二氧化碳/万元,高于全国057吨二氧化碳/万元的平均水平,高于江苏省051吨二氧化碳/万元碳排放水平。

4城镇建设用地压力较大。由于城镇化过程的被动特点,在土地利用上表现为非集约、相对粗放的状态。以开发区为例,2009年全省开发区地均产出大约为68亿元/平方公里,且有76%的开发区地均效益低于这个平均水平。根据《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规划指标,201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规模约为2000平方公里,2020年全省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规模约为2600平方公里。而2009年全省城镇用地规模就达到2053平方公里,进一步城镇化的用地压力非常大。

三、安徽省主动城镇化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安徽省进一步城镇化应该依据城镇化规律、产业结构升级规律和产业转移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分阶段地规划引导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实现城乡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调整,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城镇化内涵和质量的提升。

1以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基础,通过规划引导投资和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根据各地市、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合理选择各自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主动调整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差距。

2以合肥、芜湖两大核心城市的技术、制度创新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基础,推动形成具有协同和集聚效应的都市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一轴双核两翼”的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发展格局,“双核”的作用十分关键,要求合肥、芜湖两大城市应进一步发展成为辐射、带动整个安徽经济发展的中心。

3发挥地级市政府所在城市以及发达县城等中等城市的“中转站”功能。

一方面,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中小城市的中心城市,与周边的中小城镇群在生产、消费和服务方面形成互补体系;另一方面,核心城市需要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具体服务联络的平台,向各城市群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和功能辐射。

4推进专业化的中小城镇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配套基地。从安徽省情况来看,县城、中心乡镇等中小城镇或者是自身具有某种独特的资源(如旅游),或者是接受大城市的经济外溢形成产业集聚或配套产业基地,与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了产业链互补、市场互补、功能互补等密切的关系,下一步应更加主动地推进专业化的中心城镇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互补。

四、安徽省主动城镇化的规划支撑

规划的产生总是为了解决特定时期的特定问题,因而规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形势下的城镇规划应该是更加主动的规划,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以更加宽阔的视野、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视区域整体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同时,规划也应该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状况和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特点,对于一定区域面临的特定问题和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从安徽省城镇化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规划支撑和引领,通过规划引导城镇化的主动发展。

(一)顺应区域产业转移趋势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在沿海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一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向安徽等中西部省份进行转移,安徽由于区位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理应大有作为。

要从宏观上进行产业政策的引导和城市功能的定位,一些城市应根据本身的资源禀赋与所承接的产业,定位为相应的专业制造业中心;一些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则应该进行现代化改造,采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以及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使得这些地区的城市功能得以更新,争取实现类似美国的“冰雪地带”向“阳光地带”的转型。

(二)顺应产业扩散与转移规律科学进行产业规划

从长三角城市群角度看,安徽与上海、江苏、浙江的经济活动在空间、功能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互补关系,安徽应该主动将自身发展战略融为长三角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动研究、规划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实现产业联动、企业联动。同时,随着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 人类空间距离的地理摩擦逐渐缩小,大都市的部分功能开始分化和扩散。这就要求城镇发展规划根据产业结构发展进程,及时进行调整, 不仅要构建合理的产业布局, 还要能促进产业的扩散与转移, 形成空间扩散的垂直化分工体系。

(三)系统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在公路、铁路、机场等区域间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系统、科学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将是安徽城镇化未来的历史任务,也是主动城镇化阶段的核心任务。在以往被动城镇化阶段,城市的规划往往根据工业发展的需要,对城市进行切分,形成条块分割的城市功能区,城市规划紊乱,城市病难以避免。主动城镇化阶段要求城市规划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从城市的产业远景和人口远景出发,制定集约、优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案,涵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居住功能区体系、能源及水资源供应体系和城市环境保护体系等。

(四)主动对小城镇及其工业区进行总体规划

安徽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县城、中心镇的发展是全省城镇化发展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些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将不同程度地遇到土地、环境、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而且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在农民进入城镇居住地之后,工业区得到快速发展,城镇规模扩大但功能滞后。因此,小城镇的建设更加需要主动地进行规划和引导,促进小城镇和周边工业区的整合与升级,走更加集约、更加高效的小城镇发展路径。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整合和协调,进一步提升城镇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规划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不同部门从不同角度对不同领域均已开展或正在开展相关规划的制定工作,但是在推进城镇化实践的过程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同规划之间衔接不够甚至矛盾的地方,给规划的实施带来了一些不便。因此,有必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主动推进城镇化的角度,主动、积极地加强城镇发展规划与不同规划之间的整合和协调,真正形成不同规划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提高城镇发展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探索推进城镇发展规划的法治化

当前城镇化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协调、局部房价畸高、交通压力沉重、功能区布局紊乱等等,一定程度上与城镇规划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法律严肃性有关。城镇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镇建设,保护和管理城镇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在主动城镇化阶段,城镇规划担负着顺应经济结构转变、指导城镇化有序发展的重要职能。为了进一步增强城镇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城镇规划进行立法,规范规划编制、审查和监督管理,减少城市规划中的不科学、不稳定和无法律保障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城镇发展规划在完善服务保障城镇功能和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中的作用。事实上,随着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一系列相关行业规划的颁布,我国主要城市群的轮廓和功能定位基本明确,各城市群中主要城市的定位也基本明晰,主要城市的发展远景也已基本确定,为制定具有法律稳定性的长期城市规划提供了制度性的基础和条件。

(三)加强城镇投融资规划研究和制定工作,发挥金融支撑和引导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镇化发展的支撑要素不外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目前土地、人口和各类行业、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日趋完善,但对资本这一重要要素的配置总体上还缺乏系统性的规划。金融是一种资源,而且兼具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不仅从自然性的角度利用金融资源需要规划,从社会性的角度开发金融资源更需要进行整体和长远的规划,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金融资源在推进主动城镇化中的引导作用。国家开发银行近年来按照规划先行的方针,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合作,在系统性投融资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针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与安徽省政府合作编制的系统性融资规划日前已经省政府颁布实施,对于合理、高效开发和引导金融资源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城市发展进程中周边小城镇规划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2002 ,26 (10)

[2]薛俊菲都市圈发展的新背景、新趋势及其规划响应[J]人文地理,2008(3)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重要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核心

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达到51.27%,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在此基础上,今后一段时期,更要按照党所提出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要求,认真总结过去多年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经验教训,进行重大的战略调整,加深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认识,从而走均衡、持续发展的道路。

1、以人为本是新型城镇化的实质

城镇化与城市化不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必须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能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更应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做到以人为本。城镇化应成为劳动生产率更高、生活条件更好、社会更和谐、文化更丰富、环境更适宜、安全更有保障的居民聚集地,而且能以其强大的实力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而要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这一性质,就必须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2、农民进城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城镇化是人类基本生存方式(劳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农村居民不断积聚而形成市民居住点的过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就是让农村居民真正进入城市,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全面改变,他们的经济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以此来提高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创造社会的经济繁荣。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迅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据国家有关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的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单就消费而言,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收1000多万农民进城,进而带动约15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化不仅是简单的把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而是要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下,导致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资源调配方式的演进,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经济生活中。为此201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一定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1、没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

现阶段,在我国城乡的规划设计中,还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各种规划设计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导致规划的缺位。同时,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各种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之间并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缺乏统一的处罚标准,从而影响了城乡规划设计的规范性。

2、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由于规划管理的权限被下放到了地级的区县,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自行运作,不接受规划设计部门的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的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严重削弱规划设计部门的调控职能,从而对城乡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3、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城市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划管理的职能执行,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分析在城市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大多从规划实施管理角度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的有关探讨。这个角度多偏重于案例分析,寻求规划实施管理过程的不足,常常涉及到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等相关问题。

三、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下的城乡规划的建议

1、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

不管是进入城市谋生的农民工还是已经从农民转化为非农民的市民人员,又或者留在农村的农业工人,都应该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使他们也能像其他城市居民一样,在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保障同时还能获得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中医疗保障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庭会因为生病而致贫,如果不能享受到一定的社会医疗保障,很容易产生对社会稳定不利的因素。为了适应我国城乡统筹的发展要求,我国必须要对覆盖城乡和实有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重点整合,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统筹,使其缴费标准和待遇保持统一水平,这样能够更好地对推动社保体系由城乡二元保障向城乡一体化保障转变进程。

2、有效设计和监管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

最近这些年来,由于政府推动或者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等原因,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常见的有反租倒包、土地入股和土地互换、委托经营等。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在土地流转上的方式还是以零星和分散为主而且在法律和制度上都没有保障,无法达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为了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进行有效促进,我国应该对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方面的制度和规则进行设计、制定。比如,可以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进行制定,并对交易平台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加以建立,也可以对农村土地交易所加以成立,不断推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交易新模式。与此同时,还必要要注意有效监管农村的土地规模化流转,尽可能地对一些腐化和分配不均等现象进行避免,对农民的利益进行保证。

3、推动农村市场化进程,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进行提高

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协调发展,还应该对农村市场化进程加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想发展更加稳定和谐必须依靠产权交易市场的推动,市场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对农村现代化实现有重要作用。农业作为比较弱势的产业,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对农产品售出及价格平抑机制的完善,能够使农业市场向更稳定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其次,农民工的问题国家也必须要重视起来。农民外出打工虽然一时能改善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水平,但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给我国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很多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各地方政府可以多开辟一些就业渠道与岗位,对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加以解决。也可以对农民进行一定的职业培训,有目的性地提高其就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工作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

结束语

总之,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是一个动态发展规划,更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对城乡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把解放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头等大事来推动,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如何科学的把城乡规划管理完美结合起来,我们还要在城乡规划管理的实践当中不断开拓探索和完善,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8.

[2]林聚任.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12.

[3]王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关系辨析[J].中州学刊,2012,5.

篇6

关键词:近郊型城镇 规划方法 九峰镇

在我国实施加快城市化战略的过程中,在全国或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凝聚力逐步得到增强的同时,中心城市对近郊城镇的城市化进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①房地产开发向郊外扩散;②交通道路(高速环线等)等基础设施建设向郊外扩散;③大型城市公共设施(娱乐中心、超市等)建设向郊外扩散;④建设范围突破了行政界限的限制等。

面对大城市向郊外扩展的影响,近郊型城镇如何保持自身的魅力,既实现城镇经济、环境等协同发展的目标,又满足大城市拓展对其空间规划上的要求是近郊型城镇在城镇发展规划中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按照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或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以往主要根据城镇(村庄)本身的发展历史编制的规划显然在空间覆盖面和规划深度上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城市近郊型城镇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求。

虽然,近几年有关城市郊区、城市边缘区的研究已有了较大进展,有些规划工作者提出了“以环境容量定规模”“编制全镇范围的综合规划”等建议,但由于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特殊性,对其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乐山市近郊城镇九峰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为例,探讨近郊型城镇规划的理念和方法。

一  九峰镇空间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一)现状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市中区南部。镇域内以浅丘为主,兼有少量平坝,南与五通桥区牛华镇接壤,西靠岷江,北邻通江镇,全镇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

镇域地势为东高西低,坡度适宜,地质良好。镇域内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植被良好。岷江由镇域西部流过。镇域内有大型水泥企业嘉化水泥厂、乐山岷江化工厂等,镇域西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乌尤风景旅游及生态保护区。

(二)发展优势分析

九峰镇位于乐山市中区与五通桥区的交界处,是乐山市市中区的南大门。在乐山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中被纳入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区范围,是市中区二级组团九峰片区的中心,作为对主城区的拓展,和主城区在空间上存在有一定距离,其功能和主城区联系十分紧密,区位优势明显,受到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发展条件优越。

(1)市委、市政府“旅游精品路线,打造第一山”工程的实施将使九峰镇迎来“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九峰地处乐山大佛、乌尤景区边缘,是“旅游精品路线”的功能补充,伴随大佛、乌尤景区拆迁还房点在九峰的建设,将有助于扩大内需,提高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加快九峰城市化进程。

(2)结合乐山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战略以及市中区产业调整,部分工业企业的搬迁以及现有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转移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带动基础设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拓宽城乡市场,发展小城镇。

(3)依托市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道305线的建设,将极大地加强九峰镇在整个乐山市域范围内的地位和作用,改善九峰的投资经营环境。市污水处理厂和市人民医院三分院等重大工程项目在九峰选址建设,有利于改变九峰镇的形象,使九峰镇步入快速、健全的发展轨道。

(二)发展劣势分析

(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不够。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为64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281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1.8%,第二产业实现3972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5%,第三产业实现114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7%。在农业结构内部,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一些经济效益突出的特色农业(如苗圃、花卉等)发展不够。第三产业项目过分单一,几乎全是“农家乐”,与市委、市政府打造“环城旅游渡假带”的设想有相当大的差距。

(2)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企业规模小,产品的科学、技术、知识含量低。工业结构内部,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如:建材业、化工业等)占较大的比重。传统的粗放性经营各现代化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力度有待加强。

(3)道路等级低、里程短、面积小,基本为村道。道路系统不能满足客、货车流和人流的安全与畅通,制约经济的发展。

(4)九峰镇场镇建设杂乱无章,沿公路随意建设,造成联系不便,用地松散,机构布局混乱,市政基础设施无法实施,服务半径达不到要求,制约九峰经济社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二 近郊型城镇规划的基本思路

近郊型城镇规划必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价值取向的超前性。价值取向是确保城镇空间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近郊型新型生活空间是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发展的一种高级空间形态,其基本特点是环境价值取向较高和居民群体素质较高。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优化和谐的自然—人文环境是新型生活空间形成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以长远的眼光、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水平的管理来营造城镇的空间结构。

(2)空间发展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考虑到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的协调发展要求,以及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邻近大城市的空间发展要求,建设用地的分布既要具有分散性,又要具有整体性。城镇的发展及其布局需要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综合、整体的考虑。同时,郊区化的价值取向在于自然的环境空间,在于乡村化的本土特色。确定适度的区域开发规模,防止过密开发,建立适度的区域空间尺度,防止特色退化,是维持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确定城镇未来空间发展的最终容量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3)空间发展时序的阶段性。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鉴于近郊型城镇空间发展的特征,近郊型城镇的空间发展必须坚持面向未来、面对现实、统筹安排、分期实施的原则,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镇的各项开发和建设行为同步进行。

三  九峰镇规划发展特点

九峰镇镇区的职能以居住、工业和仓储为主。九峰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

(1)农业发展方向:以稳粮增收为目标,保护好现有的高产良田,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在“结构调整、规模调大、经济调适、农民调富”的思路下,调出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面积,建立高新农业示范基 地,以适应城镇的要求。

(2)工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位于乐山中心城区下风向,对不适应在中心城区发展的,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产业,可采取有序外围扩散的形式,引导到中心城区南部九峰镇,因此,今后20年中,在九峰镇落户的工业企业为九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便带动全镇经济振兴。

(3)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九峰镇域北部紧邻大佛、乌尤风景区,紧紧抓住“旅游精品线,打造第一山”的良好契机,利用紧邻风景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现光休闲旅游业,并向纵深推进,与大佛景区配套完善的旅游服务网络,从根本改善九峰的面貌,实现社会、经济的腾飞。

四 九峰镇空间规划结构

根据乐山市经济发展战略和九峰镇的自然条件以及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确定其产业总体布局为以九峰镇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形成九峰工业区,推动观光农业及旅游服务和工业区建设,从而带动全镇经济的发展。以超前性、整体性和与中心城市衔接性为原则,综合制定规划方案。

规划形成“一核、一区、二片、三组团”的布局结构。

一核:片区中心沿九峰镇主入口24米路的沿线区域设置公共服务中心及行政中心,形成片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中心。

一区:由九峰片区南部和东部形成九峰工业区。

二片:由乐五快速路将片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片,其中东区为整个片区中心,西区为居住小区。

三组团:由城市道路分割,分别为九峰东区北居住组团,九峰东区南居住组团,九峰西区居住组团。

考虑本地居民和居住区新居民的实际需求,各片区内统一配置能满足内部基本生活功能需要的设施,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心。而较高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则主要布置在镇域中心区块内,以强化中心区块的集聚辐射功能,实现镇域服务功能的自我完善。此外,充分考虑九峰镇域空间和域外道路网空间结构上的特征,在处理好各片区之间交通联系通道的基础上,强化各片区与中心区的联系通道,以充分发挥城镇中心高层次服务设施的辐射作用。

在完成镇域各区块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满足公共设施的配置需求,使之与城镇性质、城镇规模相适应,并与城镇形态、结构相协调,形成完善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和城镇公共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并逐步加以改造和完善,以期提高其远期服务水平;适应市场经济特点,重点关注城市公益性、福利性设施的建设等。本次规划的城镇公共设施采用镇域中心和社区中心两级配置,建立系统的镇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满足公共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

镇域中心区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镇行政中心,社区中心,小学、中学、幼儿园等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院,中心商业设施,综合性市场等。社区中心的公建设施主要包括片区中心管理委员会、幼托、文化室、综合商店、卫生所、邮政所、储蓄所等。除对一般的城镇用地进行分类外,对未来可能发展的产业,应在用地布局上加以引导。

对涉及交通、电力、电信、给排水、防洪、消防、环保等专项规划的内容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的编制要求严格执行。

此外,为使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对各区块的布局要点、各区块主要公共设施的配置、各类建设用地的建设原则及指标均加以规定和说明,绘制建设用地评价因素综合图、景观功能分区图、建设用地编号图、重点区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等。用地块指标来指导实际开发建设,可较好地实现城镇空间布局的整体性和适度性,解决空间发展时序阶段性的矛盾,使规划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2004版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

2 吴志刚,“外向型城市化”模式下的城镇总体规划方法探讨—以东莞市长安镇总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0,(4)。

3  顾朝林,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4  崔功豪,武 进,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J].地理学报,1990,(4)。

5  武 进,马清亮,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分析[J]. 城市规划,1990,(2)。

篇7

【关键词】低碳;城镇规划;丹阳市埤城镇

低碳城镇的概括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化的持续推进,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人类使用化石能源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进而带来的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基础构成了严峻挑战,而我国在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碳排放量增加的非常时期,如何在规划中引导、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如何实现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提供宜居的环境?城镇规划理论的“低碳化”转型将成为我国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城镇化低碳发展正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

“低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意指以较低的自然资源消耗和较低的生态环境破坏获得更高经济产出的经济模式。由于是对过去发展模式的深刻反省和对未来发展模式的理想抽象,低碳经济的概念和模式很快便被国际社会所认可和采纳,特别是在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低碳经济几乎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承诺,而这也被视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 我国的低碳城市规划理论是从 2008 年开始提出来的,是基于低碳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规划方法。

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

我国有一万多个小城镇,数量庞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以集聚发展为主的阶段,大中城市发展迅速,相对来说小城镇发展比较缓慢。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政策的深入,特别是新一轮省直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小城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建设低碳小城镇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我国的低碳政策措施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在一些方面得到了相应发展,2009 年 7月 12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一文,提出了低碳规划的想法,2010 年 3 月 19 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在实践方面,2008年初,国家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此外,很多学者、课题组、研究院都开展了城镇低碳经济、低碳规划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总结如下:

1、城镇规划层面的低碳空间结构布局

城镇规划对低碳城镇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小城镇开展低碳规划建设就是要奉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的规划原则,并按这个要求编制好各类建设规划。尤其是要加强小城镇镇区内部的道路、供排水、环境整治、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和公益事业的规划。

2、经济发展战略方面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从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发展较好的小城镇一般都具有特色产业,转变小城镇发展模式,借鉴和利用循环经济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

3、技术层面的低碳路线选择

低碳技术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要手段,其覆盖的范围很广,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包括节能技术、CO2的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清洁能源技术等,清洁能源技术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取代,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及核能等能源技术。目前欧盟国家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优势较为突出。

4、居民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意识的树立

社会发展在强调低碳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居民生活消费的低碳化,树立居民日常绿色消费意识和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其实就是在生活中减少CO2的排放,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生活方式。

低碳理念在工贸型城镇规划中的应用―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

1、规划背景

丹阳市埤城镇位于丹阳市的东北部,北部与镇江新区接壤,南分别与后巷镇、丹阳开发区相邻。东与后巷镇毗邻,西与丹阳开发区、云阳镇接壤,西北邻镇江市丹徒区丁岗镇。2009年底总人口45056人,其中外来人口7912人。全镇土地总面积4080.0公顷,埤城镇地形地貌特征较为特殊,东部为平原地区、中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坡岗地区等三种地形地貌环境。区域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且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具有发展低碳城镇的良好条件。

埤城镇的低碳发展,应珍视其固有的自然资源与历史环境,充分分析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对该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同时根据现存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侧重方来进行其低碳城镇建设的规划。

2、城镇空间低碳规划

综合考虑埤城的区域背景、现实基础、发展潜力以及上层次规划的有关要求,将埤城镇定位为:丹阳市沿江新区、以机械制造和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经济强镇。

规划埤城镇区总体布局为“两心、两轴、八片”。“两心”分别为老镇区商业中心和新镇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规划新建的镇政府、文化中心、农贸市场以及大型商业设施和北侧的公园绿地形成。

“两轴”为一条沿益民路形成联系老镇区和新镇区的城镇生活发展轴,以及一条依托经四路形成的城镇工业发展轴。“八片”分别为太平河北侧的镇区、太平河南侧的居住区、跃进河两侧的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两个居住发展片区和工业发展片区。居住区主要是分别依托老镇区和新镇区形成的两个生活片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团结河以南、育才路和338省道之间、跃进河两侧区域,形成两个工业片区;仓储物流片区位于镇区北部,团结河以西、华宇路以北区域,结合常泰高速连接线道口形成;两个居住发展片区主要是包括环城路和丹埤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以及跃进河以南和经四路以西区域的居住发展片区。综合考虑企业规模、效益和发展潜力,合理布置工业用地。加强城镇工业污染整治和防护力度,改善城镇环境。

充分考虑城镇的生态环境,既发展工业,又满足城镇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现状工业“局部集中,整体分散”的情况,规划将工业集中布置,形成独立的功能片区。园区设定企业进驻门槛,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严禁进驻,提高地均产出效益,注重镇区环境保护。

增加绿地规模,合理规划绿地布局,规划到2030年底镇区绿地总面积29.87公顷,人均10.67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24.58公顷;生产防护绿地5.29公顷。镇域将在现状基础上,充分结合河流控制绿地,设置滨河绿带,布置丰富的植物景观和绿化小品,串联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一起创造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绿地系统网络,以增加CO2的吸收,同时增加居民休闲娱乐场所。

另外,埤城镇组织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镇区规划一处文化娱乐用地,集中安排镇图书馆、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设施。新社区除了完善各种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还要依托广场、街头绿地等设置文化体育设施,丰富居民生活。

3、建立城市低碳经济系统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埤城镇不仅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机械及电子产业,并已发展成为在全国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械制造产地。从表1三大产业产值比较也可以看出来,埤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最大,2009年全镇第二产业在三产中所占比例高达70.7%,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埤城镇是全国农用机械的重要生产基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以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园区集聚,在镇区东部打造以江苏沃得机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现代机械产业园区。镇域南部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低碳环保绿色生态工业园,把电子信息、冶金铸造等搬迁到工业园内,工业园应远离中心区和人口密集区。低碳工业发展:一方面应以发展无污染、低污染、低消耗的轻型产业为主,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二、三类工业,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改造步伐,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同时埤城镇在保持原有特色重点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采用低碳环保材料、研发低碳环保技术打造低碳环保产业工业域,建立低碳环保实验成果工业园,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方式参与区域与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以加强自身的优势和活力。

此外,埤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今后应在提升、完善生活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信息、交通、物流、房地产、金融、培训、咨询等生产业,以服务业为突破口,逐步把低消耗的第三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4、低碳交通规划

埤城镇位于长三角地区和上海经济辐射区范围内,接受辐射能力强,发展机遇多,是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埤城镇有着便利的对外交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规划期间,埤城镇将在改善交通方面更注重整体规划、低碳、环保,沿江铁路从埤城镇域东部穿镇而过,并拟在沿江四镇西南角(后巷镇)设置一处铁路货站,将促进商品货物的流通,加速沿江四镇的产业集聚,加快发展低碳的第三产业。常泰高速连接线从埤城镇域西北部穿境而过,并在镇域西北角设有匝道,提供了与泰州市、扬中市及丹阳的联系快速通道,使物流、人们出行更加便利,减少了出行消耗。338省道改线后从埤城镇区东侧穿过,并由二级公路提升至一级公路,增强了与镇江市的交通联系,增加了交通运量,增加运输效率,减少碳排放。丹埤公路、通港公路、丹界公路从镇域中南部穿过,向西联系丹阳市区,向东联系后巷、新桥、界牌三镇,增加了沿江四镇的联系,节约了出行成本,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此外,在沿江铁路和常泰高速连线两侧各控制50米防护绿带,增加CO2吸收,减少碳的排放。

结束语:本文通过阐述低碳城镇概念、低碳城镇规划模式探索,以及以丹阳市埤城镇为例说明了低碳理念对工贸型城镇规划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工贸型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需之路。倡导城镇低碳理念发展,其实质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向自然索取经济的同时,善待自然,以谋求人和自然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 2009 年 7 月 12 日城市与发展规划国际论坛上的演讲《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

2、经济导报-“低碳化”经济发展刻不容缓投资低碳基金正当时

3、杨宁筠--城市低碳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4、董琦―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

5、蒋蓉--“低碳城市”理念在成都北部商城规划中的理解与运用

6、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的综合路径规划――以獐子岛镇为例

7、华凌--专家:低碳城市应实行“紧凑型”城市规划布局

8、尹潘―基于低碳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法初探-以济地湿地片区为例

9、韩青,刘合林,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J].生态城镇,2010,73-78

10、王议,刘新卫,构建中原经济区,探寻“低碳城镇化”之路[J],国土资源情报,2010,8:48-52

11、陈群元,喻定权,丹麦建设低碳小城镇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战略,24-26

篇8

关键词:郊区城镇;规划;城市环境;发展建议;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uburban town planning, the contrast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experience, put forward to solve it,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Keywords: suburban town; Planning; urba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范围不断扩张,人口也愈发密集,给城市环境、资源带来巨大压力。浙江作为长三角一部分,经济生产总值位列全国各省前茅,作为省会城市杭州,常驻人口已达八百多万,离千万人口特大城市仅一步之遥。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发展,从向心集聚转向离心分散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居住郊区化、城镇化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尽管每个国家和城市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和状况,但是都存在着相似的内在发展规律。杭州市的居住郊区化、城镇化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诸多影响其健康发展、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一、优化郊区房产供应和布局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郊区住宅需求不断增大,但供给却相对不足,卖方市场特征非常明显,在这样的市场形势影响下杭州房价一路攀升,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购买能力。而且高档住宅供过于求、中低档住宅尤其是低价商品房与经济适用房严重供不应求,形成了无效供给过大、有效供给不足的结构性失衡状况。低密度住宅的过多建设,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以及部分开发商为了所谓的今后发展过量储备土地,使得大量的土地处于待开发状态,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以上种种严重制约了杭州市居住郊区化的健康发展。

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要立足于城市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协调配合,主动面对不同类型和档次的住宅需求,优化和调整房产供应结构,与市场有效需求相协调。

二、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规划与指导作用

市区居住的拥挤使得郊区房地产的发展十分迅速,但发展过程中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落后和过度的市场化倾向,制约了居住郊区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由于政府行政权属的不一致导致的某些行政短期行为严重影响了某些区块郊区化、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等。

比较国外居住郊区化,政府主导和政策推动对城市化进程和郊区住宅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城市管理的目的是促进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市民福利的全面提高,而并非主要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得;在英国,政府通过新镇建设,引导大城市居民的向外扩散;在瑞士的苏黎世和日内瓦,有良好的城市规划和有计划、有步骤的郊区住宅建设方针,这些都对郊区住宅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郊区化的成功经验,在郊区住宅发展的初期就应该充分注重具有前瞻性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预留广场、绿化和交通用地,充分考虑今后的基础设施发展,为城市远期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同时,政府要发挥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构想方面的主导作用,避免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和过度的市场化倾向。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城市的开发建设活动。通过树立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意识,建立独立的法律监督机制,加大违法成本和执法力度,严格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批,积极引导行业规范与自律,为城市化进程中郊区住宅的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一个健康平等的法制环境。

其次,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要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严格执行批准的城市规划,提高旧城改造和城郊住区开发的有效性,例如杭州市背街小巷的改造工程就是由政府主导的,该工程有助于提高旧城改造的效率和被改造区域的居民生活质量,其经验非常值得推广。同时通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税收政策、住房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合理控制中心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区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

再次,加强政府的规划与指导职能。在郊区住宅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城镇体系发展和城市功能结构调整的方向与趋势,把郊区人口发展规划、住宅专项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规划等纳入到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尤其要注意规划的适当超前性,先规划再开发,而不能倒置,关于这一点要充分吸收城西蒋村商住区先开发后配套的教训;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城市规划干预和调控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引导居住郊区化的合理布局。

最后,要拒绝政府短期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作为行政主管部门为了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长远看必将导致公众利益的流失。如杭州市2002 省道两侧的“圈地运动”,就因为政府的短期行为对当地郊区住宅的建设规划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在城市发展中应尽量避免这种短期行为,加快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将政府的管理重点转移到宏观调控和指导上来。

三、建立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改进道路规划布局

郊区住宅及城市周围城镇对高速公路、铁路和其他道路的依赖性很强。近几年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地铁建设也已经开始实施,但通往郊区的道路从数量上说还远远不够,质量也难尽人意,公共交通供应量更是严重滞后,许多郊区新建居住区缺乏合理的公交线路。城市中心区仍然是就业和购物的中心,郊区尚缺乏产业支撑,工薪阶层奔波于城郊之间的每日通勤量加大了道路和公共交通的压力。

郊区化具有沿交通沿线扩展的趋势,配套尤其是交通配套先行、居住区随后,是国外郊区住宅开发的成功经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不能改变空间距离,但能缩短城郊往来的时间距离,改变居民生活在郊区的边缘感。合理借鉴西方国家在交通配套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美国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的困境,考虑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资源有限的实际条件,应首要选择大力发展远程快速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同时适当限制私人交通在城市的扩张,以缓解日趋严重的道路交通压力。

四、集中开发,多方协作,共同实现生活服务设施的超前配套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