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25: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资金流向问题,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选取2007-2009年三年间61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上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当期和未来一期绩效均显著负相关;自由现金流量为正的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企业当期绩效正相关,但和未来一期绩效负相关程度相比自由现金流为负的公司更大。实证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量的存在的确损害了公司绩效,而这种关系会随着自由现金流量的增加而更为严重。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量;公司绩效;成本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4015801
1文献综述
当前,学者们对自由现金流量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验证自由现金流假说上,通过证明大量自由现金流量的存在会带来过度投资等随意性支出,而这些支出与公司绩效负相关,以此来间接说明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胡建平(2009)使用我国775 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闲置资金、过度投资和随意性支出都显著地与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刘昌国(2006)同样验证了自由现金的持有会带来过度投资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研究了公司治理机制对自由现金流量问题的抑制作用,发现法人控股公司的经理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抑制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行为比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机制更有效。
通过以上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对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绩效进行直接相关性分析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自由现金流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影响也很少列入研究范围。
2研究假设的提出
自由现金流量本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业绩水平,因为企业只有盈利才有利润,利润是产生自由现金流入的根本。经营者在不断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企业价值的同时,也就增加了取得自由现金流的能力。所以,在投资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绩效是正相关的。
但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的计算需要扣除营运资本的净增加和资本支出部分。如果一家企业处在高速增长期,或者经营者预防性持有现金动机不大,那么即使企业获得了高额的利润,管理者也未必持有高自由现金流量。而高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之所以持有高额现金流,也可能因为成长性较低、对外投资较少等原因,而并非盈利颇丰。所以,如果上市公司整体投资敏感度处在很高水平,业绩的增长会带来更大幅度资本支出的增加,那么同一期内的自由现金流量与公司绩效也可能是负相关的。
综上,本文提出假设为
假设1a:公司绩效与同一期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
假设1b:公司绩效与同一期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
假设2: 公司绩效与滞后一期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
自由现金流量高的公司,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且成长性一般较低,投资比较少,所以这样的公司自由现金流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的可能性更大,而自由现金流为负的公司,很多处在较高成长期,投资现金敏感度高,因此,本文提出的假设为:
假设3:自由现金流量为正的公司,公司绩效与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公司绩效与滞后一期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
假设4:自由现金流量为负的公司,公司绩效与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公司绩效与滞后一期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但是,负相关程度小于自由现金流量为正的公司。
3样本数据与研究方法设计
3.1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7-2009年3年间在A股上市的公司进行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实际使用到数据的时间区间为2005-2010年。
3.2建立模型
在参考了之前研究后,本文构建的回归模型为:
4实证结果
4.1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是对2007-2009年公司绩效、自由现金流量和控制变量总体的统计情况,以及2007-2009各年以及按自由现金流量正负进行分组统计后,FCF与ROA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这三年期间的ROA平均值与中位数均为正数并逐年增加,自由现金流量数据在三年内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则均为负数,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在收益减去营运资本增加和资本支出后,经营者已经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了。
分组后我们发现,高FCF组中样本数占全体样本数的45.2%,说明市场中占多数的还是FCF为负的公司。高FCF组内的公司ROA均值0.375,中位数0.0274,而FCF为负的组内ROA平均值为0.0324,中位数为0.03525,整个市场是盈利的,低FCF的公司ROA的中位数甚至高于高FCF组的公司。这反映FCF为负的上市公司很多都并不是因为亏损导致FCF为负,他们在观察期内很可能有着更多的资本投入。
4.2回归分析结果
全体样本组中,公司绩效与当期自由现金流量负相关,与滞后一期自由现金流量正相关且关系显著。实证结果与假设1b相一致。从结果我可以看出,目前上市公司投资力度大,收益的增加带来了更大幅度的资本投入,从而带来了
更低的自由现金流量。而滞后一期FCF与ROA显著负相关则证实了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成本的存在,说明企业经营者创造了自由现金流量后会产生损害企业经营业绩的行为。
高FCF组中,FCF与ROA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CFt-1则与ROA在5%水平上负相关,FCF与ROAZ同样呈负相关关系,实证的结果支持了假设3。这说明,高自由现金流量的公司投资敏感度较低,在绩效水平没有较大差别时,这些公司资本投入相对增加幅度低,自由现金流量也就随之增多。
低FCF组的实证结果与全体样本组类似,FCF、FCFt-1均与ROA负相关。不同的是,低FCF组中FCF与ROA具有更显著的相关度,而FCFt-1与ROA负相关显著性不高。ROAZ与FCF、FCFt-1的关系则十分不显著,假设4成立。
5结论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自由现金流量水平较低,企业资本支出大。高自由现金流量公司相比低自由现金流量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对下一期公司绩效负相关程度更高,证明了自由现金流成本的存在。因此,上市公司应合理控制自由现金流量,努力缓解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的矛盾,多进行有效的投资,这样才能不断增加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Jensen.M.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1986.
[2]胡建平,干胜道.自由现金流量的成本:理论和证据[J].当代财经,2009.
关键词:银行储蓄;社会养老金;资本市场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8-0053-03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06
[作者简介]梅瑞江(1968-),男,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发展。
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金并不能有效地分流银行储蓄,积累了大量的养老金,社会养老金本身也不适合进入资本市场。分析社会养老金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巨额银行储蓄,并进入资本市场扫除障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两大突出矛盾
第一,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转化成长期资本的效率很低。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出现快速增长势头(见表1)。目前我国居民储蓄已经达到了十万多亿元,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加速增长的趋势。央行公布的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中国巨额的储蓄和较高的储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负面因素。因此,如何刺激投资和消费,分流10多万亿元银行储蓄资金,已成了增加内需、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关键。
表1 近年我国银行居民储蓄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8-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
我国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效率很低,近年来资本形成率在25%以下。资本形成的速度和质量很低,从而对国家长期经济增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现象出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很快且资金严重短缺的大国确实令人费解。造成投资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市场的效率不高,缺乏长期资本投资工具。
第二,我国证券市场因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成为其走向成熟的“瓶颈”。
1.证券市场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投资主体的现状是机构投资者所占比率极小,绝大多数是散户,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投资短期行为普遍,入市的目的主要是投机,这自然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投机氛围和频繁动荡。证券市场目前开户数近8000户,其中,机构投资者户数不足1%,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由大量个人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的市场,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反差较大。因此,发展我国具有资金实力的机构投资者,改善这种状况已是刻不容缓。
2.目前我国机构投资队伍面临的几个问题。
(1)资本金少,投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据统计,到2003年底证券投资机构中,资产规模达100亿元以上的不到20家,大部分都是资金在亿元以下的小公司,这些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低,抵御风险能力差。作为机构投资者中数量最多的投资基金到2005年底份额规模4714.86亿份,基金净值达到4691.16亿元,而深沪A、B股市价总值达4万亿元左右。而且,投资基金80%的资金来源于个人投资者,赎回率高,资金量少、不稳定,难以支撑基金的发展。由于资产规模小,投资机构多半无法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
(2)投机心态较重,非理性经营普遍。占机构投资者数量最多的投资基金,个人投资购买者超过了八成,回购率高。在资本规模较小、资本充足率低的情况下,投机心态较普遍,机构投资者经营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非理性成分,其资本经营的质量和效果也受到了制约,给自己和证券市场都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3)缺乏合法、有效的融资渠道。自我国证券市场诞生至今,机构投资者的融资问题始终是焦点,这一领域也是各种违规现象的多发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的长期资本补充无渠道,短期资金融通无来源。这个问题不彻底解决,市场违规现象就难以禁绝,自然也谈不上市场的真正稳定。
二、从社会养老金的特点看其对银行储蓄分流和证券市场的作用
(一)社会养老金的特点
1.社会养老金能有效把储蓄资金转变为长期投资,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基金制社会养老金的建立,使社会保险性储蓄迅速增加,带动总储蓄的增长,并大量分流银行储蓄,为资本市场提供大量资金来源,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国际经验表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显然需要一个牢固的机构投资者基础。社会养老金凭借其规模优势进入股市,有助于把储蓄资金转变为长期投资,能够对资本市场的发展起到补充资本、甚至是支撑作用。这一点是其他机构投资者不能比的。
2.在证券市场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养老金作为一个长期的强制性资本化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规模性,以及追求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的特点,不但稳定地增加证券市场资金量的总供给,而且养老基金的投资注重长期性,交易行为较为确定,能够成为市场中最稳健的力量,在促进资本市场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发展社会养老金是银行储蓄向证券市场分流的现实选择
居民收入的消费剩余转换成可以进入证券市场的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一般有三个主要渠道,一是通过社会养老基金,二是保险基金,三是投资基金。但这些渠道目前都不是很畅通。
1.社会养老基金
社会养老基金是居民消费剩余的一个重要分流渠道,在国外社会养老基金是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资金来源,是居民消费剩余的首要的去向。例如:美国2002年社会养老基金规模达到10多万亿美元,而同期居民银行存款总额只有5万亿美元。养老基金60%的资金直接进入股市,20%通过共同基金进入股市。对证券市场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
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银行储蓄的作用远远不足。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社保基金(主要部分为社会养老金)规模迅速扩大。到200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存2975亿元,总支出3502亿元,企业年金基金积累额约260亿元人民币。到2004年社保基金入市的资金总额约为380亿元左右,只占两市流通市值的1.6%,而且入市资金基本上是中央拨款部分。国外社会养老金规模是银行储蓄的两倍左右,一般占整个资本市场资金的25%-45%,在纽约和伦敦的证券交易所,养老金的持股比例都已超过30%。我国社会养老金无论总规模还是入市规模相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都是杯水车薪。
2.保险基金
保险基金到2004年全国保费收费4318亿元人民币,在业务总量中,人寿保险占近75%。财产保险业务保费收入达1089.9亿。若按平均10%的入市比例计算,保险公司可入市的资金达431亿元;2004年保险资金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额为134亿元。
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作用有限。一是因为保险基金规模小,入市资金更少,由于我国居民普遍缺乏保险意识,而且,保险产品缺乏吸引力,保险需求严重不足,发展缺乏后劲。保险基金积累总规模短期内发展有限。二是因为保险基金的大部分是寿险基金,人寿保险对利率的高度敏感性决定了寿险基金只能投资在债务工具,而较少投资在股权证券。我国的债券市场严重发展滞后,没有给寿险资金留下足够的用武之地。
3.投资基金
投资基金的发展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有:一是居民需求不足。一方面因为百姓对基金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基金的投资风险和股票类似,满足不了百姓预防性投资偏好。二是基金的发行也是通过发行股份来获得资金,也和股票市场一样需要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支撑。如上述美国的共同基金,仅社会养老基金投资就达2万亿美元,再加上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才支撑起了基金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基金的资金来源和股票市场一样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资金量少,而且不稳定。例如近几年我国开放式基金在效益好的情况下,赎回率极高,有的达到60%,效益差的时候反而赎回率很低。原因是基金投资者以个人为主,象炒股票一样来炒基金
由以上分析可见,要使银行储蓄资金有效地向资本市场分流,最基本的渠道是通过社会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也依赖此两者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
保险基金的积累扩展,是建立在广泛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这一点短期内很难培养起来全民的保险意识并形成风尚。
而社会养老金与保险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社会需求很大,而且因为是社会保险百姓比较信赖。符合普通百姓预防为主的要求。
根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十多年来,我国居民银行储蓄的目的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养老,第二是子女教育,第三是住房,其中,用于养老目的连续多年排名第一,可见,我国居民对养老金存在巨大需求,不用宣传发动。而对投资基金等资本市场投资工具缺乏认识和需求,另外这些工具本身也存在不足,不适合居民投资风险要求。因此,发展社会养老金并转化为长期有效的投资,是目前向资本市场分流银行储蓄的明智选择。
三、我国社会养老金分流银行储蓄并进入证券市场主要体制障碍
制约因素有多种,其中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问题是主要因素。
(一)基本养老金现收现付制既不能积累大量资金,又不适合进入证券市场
我国目前实行统一的“统账结合”式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初衷是想通过个人账户的资金积累功能使我国社会养老金逐步摆脱现收现付式的单一支柱,转向部分基金式的多支柱模式。但从统账结合式的养老金实际运行情况看,有助于筹资模式转轨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原因是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养老金个人账户都属“空账”运转,即个人账户只有账,没有钱。空账的根本原因有二:一是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没有分离,而“统、账”分离是做实个人账户的基本前提;二是因为“统账结合”与现收现付模式没有转换。“统账结合”模式实施后,在基金模式上没有跳出原有的基金统一管理、统一调剂使用的思维方式,“统账结合”仍按现收现付或“以支定收,留有部分积累”运作,养老保险体系构架没有变,只是为了多渠道筹集资金,“统账结合”等于穿新鞋走老路,因而形成个人账户的“空账”。尽管国家采取措施想做实个人账户,却没有明显效果。
由于许多地区个人账户是“空账”运行(到2003年底全国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空账金额已达到6000亿元),所以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储备有限,到2004年全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滚存节余目前只有2975亿元,而当年养老金计划的开支3502亿元,这笔结余还不足支付一年的养老金开支(见表2)。按世界银行的标准:养老基金节余只够支付2年以下养老金开支的养老金计划属于现收现付制。因此,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实质上仍属于现收现付制。国际社会养老金运作的经验表明,我国社会养老金既不能大量积累,也不适合进入资本市场。
表2 我国社会养老金历年支出节余情况(年,亿元)
资料来源: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发展不起来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称企业年金,是基金式社会养老金,它作为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层次,是社会养老保险私有化改革发展的重点,是社会养老金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部分。 但是,我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一直发展不起来。
1995年12月,劳动部下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职工只有500万人,占我国职工总数的比重不到5%,远远低于1998年养老社会统筹9400万人的参保规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累计的资金也只有60多亿元。参保最高年份2000年,企业年金制度覆盖560.33万人,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5.4%,参保企业16247户,企业年金积累基金总量为191.9亿元。2002年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见表3)。企业年金如此小的规模对发挥社会保障功能是杯水车薪,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更难有所建树。
表3我国城镇和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人数和参保比例(单位:万人,%)
注:城镇参保比例是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例;农村参保比例是占农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企业年金比例是占城镇参保人员的比例。代表数量少无统计资料
资料来源: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年度统计公报
(三)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不统一、覆盖面缺损严重
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应该统一,并覆盖全体劳动者,这样,一方面能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社会风险分散,同时,能积累雄厚的保险基金。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非常小,不统一。
1.覆盖面非常小
1997年底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各类职工共计8671万人,只占当期总数14760万人的58.75%。此外,还有2669万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1997年)基本上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002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4731万人,只占当期总数的45%;2003年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490万,只占当期总数的近50%。此外,我国劳动力分布量最大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缺损更为严重(参见表3)。
2.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不统一
农村养老保险、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统一,执行的离退休待遇和标准与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基数计算、计发方式和计发标准等方面均有一定不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保险也有区别,但都是现收现付式养老金,管理机构分散。
因此,改革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以发挥其转化巨额居民银行储蓄为社会养老金并进入资本市场的作用,是解决我国金融市场两大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1998――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国家统计局.
[2]1998――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
1.规范建设资金管理的需要。
铁路项目资金来源以财政性资金、铁路债券、企业自有资金、银行借款资金为主。加强资金流向监管是对建设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管的体现,也是规范资金管理的需要。
2.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铁路等交通基础性建设投资;特别是近两年,为拉动内需,铁路每年基建投资规模保持在8000亿以上。依法合规使用建设资金是确保建设项目按照设计标准、规模顺利实施的关键。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是加快推进铁路建设,全面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的建设管理要求。
3.维护项目稳定的需要。
维护建设项目稳定,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期足额发放,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上访讨薪等事件发生,是建设单位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督促参建施工单位按规定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重要内容。
二、铁路建设资金流向监管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分析
1.监管意识不强。
部分建设单位对资金流向监管认识不到位,建设单位只要按合同约定、工程进度拨款就行;认为施工单位挤占、挪用、截留建设资金行为,是铁路建设管理中小问题,只要按期建成投产就行,资金如何使用完全是施工单位的事,甚至对资金流向监管持抵触情绪。
2.监管制度不完善。
《铁路建设资金管理办法》颁布于2005年,基本不涉及建设资金流向监管内容;尽管铁路总公司陆续出台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有关通知,但多年来一直没有制订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监管制度;部分项目管理机构疏于建设资流向监管,三方监管协议流于形式。
3.监管深度、尺度不够。
对参建施工单位而言,建设资金使用更多体现在成本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管理、征地拆迁等方面,违规截留、挪用建设资金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不结合施工单位的包价范围、施工程序、成本核算、合同管理、分包计价等内容,资金流向监管工作是肤浅的、片面的。
4.建设资金专款专用与参建单位资金统一归集管理的矛盾问题。
铁路建设资金管理一项要求,即确保专款专用;作为铁路参建施工企业,从集团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要求出发,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是提高企业资金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资金监管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都有资金归集诉求,加大日常资金流向监管困难。
三、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监管的应对措施
1.加强专业培训,提升监管意识,提高基建财务管理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首先,建设单位要充分认识依法合规使用建设资金的重要性,树立强化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意识。其次,加强资金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综合管理素质。最后,组织财会、计划、建设、审计、监察等部门,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共同对建设资金流向进行监管检查,提升检查力度、深度。
2.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制订监管条款,确保资金流向监管依法合规。
2006年,原铁道部首次正式发文,明确铁路基建大中型项目必须将资金监管、拖欠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等事项纳入铁路建设合同管理;铁财〔2007〕237号、铁财〔2011〕24号也分别对建设资金流向监管提出具体要求。项目管理机构应在施工承包合同签订环节,以合同的形式明确资金使用范围,细化资金流向监管程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建设资金流向监管工作依法合规,这是保证实施资金监管的前提。
3.完善三方监管协议,明确各级监管职责,建立逐级负责的资金监管体系。
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监督”的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建设、施工及监管银行的三方监管机制,明确各级资金监管责任主体及责任人,充分发挥各级监管职能,做到项目管理机构对参建施工单位资金实施监管向铁路局负责;参建施工单位对所属项目部资金实施监管向项目管理机构负责;监管银行对施工单位资金拨付实施监管向项目管理机构负责。
4.加大监管考核,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建设单位应加大对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监管检查力度,铁路局对建设资金流向监管定期检查抽查,对查出问题、问题整改、监管制度落实、三方监管协议的履行等纳入建设单位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奖惩考核办法,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对参建施工单位建设资金违规使用的,纳入施工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对项目管理机构违规使用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结论
今年初,成熟市场及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双双放缓。美国首季经济增长表现令人失望,内地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而世界各地的地缘政治危机亦困扰着市场情绪。多国央行鉴于产能持续过剩、通胀威胁有限,因而继续实施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资金再次流入,似乎是第二季亚洲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之一。政策风险纾缓,刺激资金流入亚洲市场。就香港而言,资金持续流入构成港元升值压力,为捍卫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管局自7月初起多番入市,购入美元并沽出港元。迄今,金管局合共向银行体系注资 437 亿港元,以免港元汇价突破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今次是金管局逾 18 个月来首次干预外汇市场,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资金流入不只于金管局注资
随着金管局多番注资,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即商业银行在金管局开设的结算户口结余总额――亦在 7 月上旬显著上升。部分意见认为,如果单从银行体系总结余的每日变幅判断资金流向,今年上半年资金流入香港的规模不值一提。但要注意的是,银行体系总结余之变化,并不能全面反映香港的实际资金流向。我们要指出,以银行体系总结余变化来量度资金流向,至少存在两大局限:
其一,有关指标未能过滤金管局公开市场操作所带来的杂音。由于金管局可视乎需要,随时发行或赎回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而银行可凭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作抵押,向贴现窗借取流动资金,故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被视为组成货币基础的一部分。因此,单以银行体系总结余变化来计算港元流动性存有偏差。
其二,商业银行亦可选择容许货币错配,接受外来资金而不与金管局平盘。2012 年的情况便为一例,当时外来资金涌进香港,但银行体系总结余却无甚变化,主要因为银行增持外币资产以作抵销。换言之,只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增加外币资产,而把外币敝口转让予金管局,银行体系总结余方会随着资金流入而上升。
怎样量度资金流向?
总括而言,与一般认知不同,金管局没有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或者银行体系总结余维持不变,均并非代表没有资金流入。为掌握金管局公开市场操作及商业银行外币资产变化之影响,我们根据两项指标,包括货币基础(由银行体系总结余、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结余额、负债证明书及流通货币所组成)变幅及认可机构持有的外币资产净额变幅,判断资金流向。
据我们估算,在夏季来临前香港已见资金明显流入。虽然1月份、2月份香港曾出现资金外流的情况,但自3月起资金便持续流入,每月平均达 510 亿港元,为 2013 年9月以来最高。今年首五个月合计,净流入资金为 452 亿港元,高于金管局约 437 亿港元的注资规模。然而,相对现存金融体系流动性的规模,迄今资金流入的规模仍相当有限,故其直接影响只属轻微。
另一值得留意的趋势,是近月流入的资金,似乎都被商业银行以增持外币资产的形式吸纳,而非反映于银行体系总结余之上。今年首五个月资金流入规模为 452 亿港元,其中446 亿港元已反映在商业银行外币资产净值的升幅上。商业银行增持外币资产的意欲增加,相信与过去两年本地银行外币贷款快速增长有关。
推动资金流入的真实原因
既然肯定资金在较早时间已开始流入香港,接下来的问题是资金流入的原因。或许资金流入与以下因素有关:海外投资者风险胃纳增加;股票价值被低估;季节性融资需求及首次公开招股活动引起海外投资者的兴趣;被人民币升值潜力所吸引;港元与美元息差轻微扩阔。
透过分析 2000 年 1 月至 2014 年 5 月的月度数据,我们尝试寻找左右资金进出香港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研究显示,恒生指数市盈率对资金流向起重要作用,但港元与美元的息差未对资金流向产生重要影响。这可能反映选择把资金停泊于香港的投资者,并非被息差所吸引,而更看重实质增长前景。我们认为,市场参与者预期内地经济回稳,是吸引资金流入的重要诱因。
当然,资金流向亦受其他因素影响。根据我们的分析,人民币汇率预期走势改变,亦是资金流向出现变化的原因之一。虽然央行官员对经济形势的评论与此前相若,但 4 至 6 月份公布的贸易数据及采购经理指数均较市场预期理想,令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已逐渐减弱。
就股市集资活动而言,其与资金进出的关系密切。惟较少人留意到今年上半年股市月均集资额仅为 350 亿港元,只及去年第四季融资额的一半。因此我们认为,在季度集资活动完结后,资金流向正常化的影响应属温和。最后,我们发现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幅指数与资金流向变化也颇为一致,惟尚未达到统计学上所谓的“重要”水平。
【关键词】资金流量 资金流量规模 净金融投资 投融资结构
一、引言
资金流量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将资金流量表分为实物交易部分和金融交易部分。本文主要利用资金流量表的金融交易部分,观察部门之间使储蓄流向投资的投融资渠道,分析国内各机构部门筹资运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二、资金流量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也影响着资金流量规模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反映出我国经济逐步发展,国民收入增加,人们就会将收入投放到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随之资金流动规模也会有所增长。就这一问题,本文对1998-2009年的GDP和资金流量的规模的数据进行了汇总,并分析结果如下:
图1 GDP和资金流量规模
可以从图一看到,1998-2009年,除少数年分外资金流量规模与GDP规模,基本呈同步增长趋势。在这十二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资金流量运用规模也有了明显的扩张。1998年我国资金流量运用总计为37550.33亿元,到2009年资金流量运用总计达到了332691亿元,相当于1998年的8.86倍。
三、各部门净金融投资分析
在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与供给是零和游戏,一个部门的资金需求就是另一个部门的资金供给。在资金流量表上,资金运用方表明一个部门资金的供给,资金来源方表明该部门的资金需求。而资金运用额与资金来源额的差额即净金融投资,如果为正数,表明该部门资金盈余;如果为负数,表明该部门资金短缺。本文以2003-2005年的数据为例,分析各部门净金融投资的情况。
表1 净金融投资 单位:亿元
年份 非金融
企业部门 金融机
构部门 政府
部门 住户
部门 国内
合计
2003 -14530.65 2672.01 -540.47 16122.39 3726.10
2004 -9080.74 1742.22 -2429.69 15450.36 5682.15
2005 -14716.43 -1462.52 3310.67 26372.17 13503.90
由上表可见,总体来看,2003-2005总体来看这三年我国都是资金盈余,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分各机构部门具体来看,非金融企业部门为资金短缺部门,而且一直存在较大缺口。2005年的资金融入是企业部门历史上资金融入量最多的一年。金融机构部门净金融投资额在2005年由正转负,突然从资金盈余转至资金短缺,且短缺数额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幅降低的资金富余数。在2005年,政府部门则从1998年以来第一次由原来的资金短缺部门变成资金盈余部门。住户部门总是资金盈余部门。值得注意的是2003、2004年净金融投资额相差不多,比较稳定,2005年的净金融投资相比2003、2004年突然增长高达1.7倍多。2005年住户部门净金融资产增加较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2004年10月份上调存款基准利率后,物价得到抑制,住户部门储蓄存款持续增加,实际利率上升效应在 2005年显现;二是2005年3月17日,央行取消房贷优惠利率后,利率调整明显影响了住户部门的资产负债配置,具体表现为住户部门减少实物投资和负债,增加金融资产。
四、国民经济部门投融资结构分析
(一)住户部门投资流向分析
住户部门的储蓄在形成投资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通货、存款、证券、保险准备金四种渠道流向了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表2给出了1998-2009年,四种方式占总投资额的百分比。
表2 1998-2009年住户部门投资流向分析 单位:%
资产构成
年份 通货 存款 证券 保险准备金
1998 6.76 73.55 17.32 2.37
1999 15.30 59.61 20.40 4.69
2000 8.97 59.69 20.08 11.26
2001 6.28 71.69 13.71 8.31
2002 6.72 72.61 7.72 12.96
2003 3.03 47.81 36.52 12.64
2004 6.78 74.17 2.42 16.63
2005 7.69 76.13 0.98 15.19
2006 7.38 62.25 17.60 12.77
2007 8.13 30.88 42.53 18.46
2008 5.95 81.11 -1.14 14.09
2009 5.53 71.05 9.59 13.82
从上表可以看到,住户部门的绝大部分资金用于存款,1998-2009年的平均存款百分比为65.05%;其次是证券,平均百分比为15.64%;通货和保险准备金只占到了小部分,保险准备金平均百分比为11.93%,通货平均百分比为7.38%。
关键词:代付款证明;税务风险;风险规避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代付款证明”诞生于1990年-1991年东北三省乃至全国清理“三角债”期间,当时清理资金流的债务问题就采用了出证明互抵债权债务而减少货币资金流动的方法,在当时企业资金短缺,互欠债务金额较大,“代付款证明”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今“代付款证明”在中小企业中也普遍存在。当资金流向与增值税专用发票流向不同时,解决的一般方法是出据“代付款证明”或“委托收款证明”,以致在形式上解决两者流向不同的问题。
如A公司通过B公司向C公司购买了一批商品,A公司把钱通过银行直接付给了C公司,正常情况下C公司应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予A公司,但A公司出据“代付款证明”或B公司出据“委托收款证明”予C公司,同时,C公司开收据予B公司,B公司开收据予A公司,要求C公司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B公司,B公司再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给A公司。
在此业务中,银行出据付款单予A公司,出据收款单予C公司,且A公司和B公司都有收到防伪税控系统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而B公司和C公司都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出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假定以上A公司,B公司与C公司业务是真实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A公司没有付款给B公司,再由B公司付款给C公司,而是A公司直接将钱付给了C公司。
国税函[1995]19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抵扣问题(三)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货款、劳务费用的对象。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支付运输费用,所支付款项的单位,必须与开据抵扣凭证的销货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一致,才能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否则不予抵扣。”依据该条规定,A公司和B公司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虽然都能扫描通过,但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且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因该部分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是不合理的费用支出,所以所得税前也不能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向付款方开据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票。”从本条规定可以看出,作为开票方的B公司和C公司都违反了发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第三十六条第三款“未按照规定开据发票”的,接受“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的处罚。
许多财务人员及业务人员错误的认为只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扫描可以通过,进项税额就可以抵扣。事实上,只有用于生产经营且符合税务要求的进项税额才能抵扣。
当然,实际经济活动当中,资金流向与票据流向不一致的原因形形,有些是善意的,有些是恶意的。如有些是因为工作人员不慎,为工作简便,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有些是故意而为之,实现一些特殊的经营目的。
资金流向能比较真实的代表业务的真实流向,而票据流向不能反映真实的业务流向,防伪税控系统也不能对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控制和核查。企业的经济业务较复杂,在税务稽查过程中,对非正常的经济业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税务人员不好做出判断,且企业也不能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其性质,所以,没有按照资金流向开据和取得发票的经济业务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应引起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其实规避这样的税务风险还是有操作性的,只是财务人员不够重视。
首先,财务人员对政策法规要有所了解,提高风险意识。
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或只是一贯的按照老会计留下的方法操作,孰不知其中的税务风险。财务人员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及合法性做出正确的判断,对风险防患于未然。
其次,财务人员对取得的原始票据进行严格要求。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部门规模较小,甚至没有专职的会计,信息滞后,最终只是对票据进行归集整理,做不到事前控制。财务部要制定财务制度和业务流程,对业务人员进行相应的财务知识培训,对取回的原始票据进行严格的要求,对错误的票据及时进行更换或拒绝接受。
再次,财务部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想办法积极配合业务部门的需求。
如直接通过银行存款支付有困难时,是否可以考虑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或银行本票的背书来实现。
最后,业务人员也要提高税务风险意识,积极的配合财务部门要求。
许多业务人员简单的认为只要把业务做大,公司就有效益,税务与业务没有关系。孰不知税务风险的爆发可能将一个企业扭盈为亏甚至破产。所以业务人员也应提高税务风险的防范意识,积极配合财务的要求。业务部门发生新业务前,要主动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确定业务流程,严格按照财务的要求进行货款的支付,票据的开据。
显而易见,“代付款证明”不是解决资金流向与票据流向不一致的最好办法,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解决该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要做到事前控制,避免在经济活动当中出现该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国税函[1995]19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2]企业所得税法.
[3]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
关键词:会计视角;企业;资金异常流动
在现代会计视角下,对于企业资金异常流动提出了具体的辨别准则,其目的是进一步明确资金异常流动的判定标准,以利于现代企业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同时,企业也要从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严格约束各项资金的管理,从而尽量避免资金异常流动现象的出现。
一、会计视角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辨识准则
在对企业资金异常流动问题进行分析前,我们必须要明确几个概念,如: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这些概念的明确定义是进行资金异常流动监管的先决条件。从现代会计视角进行分析,资金流主要是指获得商品或服务的一方向对方提供付款、转账等资金转移的过程,其贯穿于企业的采购、生产与营销的环节;物流主要是指特定商品、服务在规定范围内的流动过程,即交易的一方将自身拥有的商品、服务等通过等价交换的形式转移给另一方,其中主要包括:材料购入、生产半成品、成品,以及产品销售等过程;信息流的概念则相对宽广,主要是指特定信息的传递过程,即对企业各项物流或资金流等状态的系统表述。结合上述理论,笔者总结出以下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的辨识准则:
1.资金流与物流量的匹配准则
在会计视角下对企业资金异常流动问题进行分析,必须了解资金流与物流量的匹配准则,即在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买卖或交易的过程中,流入(流出)的资金量是否与流出(流入)的商品量或所提供的各项服务价值量基本对等,这是判定企业是否出现资金异常流动现象的基本准则。
2.资金流与物流时间的匹配准则
在企业进行商品买卖或交易过程中,资金流与物流时间的匹配主要表现在两者在时间方面是否同步。但是从企业所处领域或经营项目的角度出发,在物流时间的计算中要排除预收款、赊销交易等环节的合理信用期限,从而准确判定企业是否存在资金异常流动的现象。
3.资金流与物流流向的匹配准则
存在商品买卖或交易关系的企业间如果出现资金流与物流流向不相对称的问题,即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单向流动,而不是正常的循环流动,极有可能是某一个企业存在资金异常流动的问题。从现代会计视角进行分析,企业在资金或物品流出后,必须获得相应的资金或物品,从而保证企业的收支平衡。
二、加强企业资金异常流动管理的措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现代企业必须注重资金管理中的相关问题,特别是要加强对于资金异常流动现象的严格监督和约束,否则可能导致企业内部滋生“”或“挪用公款”等现象,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或倒闭。
1.实施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
在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中,要逐步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模式,实施企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并且建立由主管领导和财务部门共同监管的结算中心。在企业各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中,应将多头开户、资金账外循环等问题列为重点监管项目。同时,在企业内部要杜绝主管领导独掌生产、经营、资金等管理权利,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以减少企业出现资金异常流动的风险。
2.选择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
在现代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中,必须注重调节资金管理中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即选择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如果在企业中出现资金管理集权程度过高的问题,引发资金异常流动的几率较大,其根本原因是对于企业各项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管,部分高层领导可能利用手中的职权,对于各项资金进行不合理的处置。如果企业资金管理中分权现象过于严重,也有可能引发资金分散、沉淀资金增加、使用率降低等弊端。因此,在现代企业的资金管理中,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以强化对于资金异常流动的严格控制。
3.强化资金管理的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
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中,要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与权威,从而强化资金管理的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在企业各项资金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其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在各项制度、规章进入实施阶段,内部审计部门要对企业的各项资金管理活动,尤其是重大资金流入(流出)过程进行全面的审核,要做到账实相符,即各项资金确实用到实处。
1.1城市与农村信贷资金流向不均衡。
对于融资贷款机构来说,它们为了自己的安全发展,必须对资金进行谨慎管理,尽可能规避企业贷款的风险,不太愿意给中小企业、涉农企业低额度、频繁贷款,更愿意为大型企业一次提供大额贷款。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不足,城市信贷资金供应又过剩,这也导致了城市与农村金融发展不协调,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于促进当代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信贷投资领域不均衡,偏重于大型基础设施,忽视涉农领域。
从目前银行信贷资金流向可以得知,银行业的信贷资金偏重于大型基础设施,忽视中小企业和涉农领域。资金流向不均衡,这样只能进一步扩大城市、农村,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距,抑制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消费信贷需求,不利于农村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的矛盾性
(1)政策目标的差异。货币政策要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监管政策则要求银行资金流动性充足,这二者明显存在矛盾。货币政策主要目标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国家的货币政策就是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保持国家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监管政策是要求银行业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下,保持银行资金流动性充足,防止因为支付能力不足导致的金融风险。
(2)政策时滞不同。这是从二者的政策有效性上来说的,货币政策见效较慢,监管政策则是立竿见影。货币政策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的可能,保持国家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非常复杂,从政策的制定、实施、影响这一过程中存在较长的时滞期。但是监管政策则不同,一般是监管部门对被监管机构的经营行为作出是非判断,直接下达政策性要求和决定,所以见效快。
(3)政策性质不同。货币政策是市场诱导,监管政策属于法规强制。货币政策是通过公开性的市场业务,进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影响利率,防止资金流动性过剩,减少通货膨胀;监管政策是监管部门制定的各项决定,属于法规强制,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强制执行。
(4)政策作用方向不同。货币政策一般顺着经济周期,监管政策则相反逆着经济周期。经济低迷逐渐恢复走向高涨期,货币政策一般较为宽松的,经济高涨到低迷期,货币政策一般是较为严谨的,目的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保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高涨时期,银行信贷一般会过于盲目,这时需要采取严格的监管政策,有效减少金融泡沫降低金融风险,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时候,银行信贷部门会根据现实状况严格房贷,这时监管部门就可以采取宽松的政策增加贷款,提高银行资金流动性,促进经济发展升温。
(5)政策消耗资源不同。货币政策是国家运用政策性的工具,规范信贷投放,其消耗的财政资源、制度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监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因为被监管机构的规模和数量的扩大,消耗的资源就会不断增多。
2银行发展对策浅析
2.1优化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
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钱荒的出现,这也正说明了银行光吃利息的时代将再不复寸。所以首先必须调整银行的业务结构,实现传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大力提升中间业务的比重,优化银行盈利结构;其次降低对大客户、大项目的过度依赖,加大对三农和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拓宽信贷载体,优化收入来源。
2.2协调发展农村、城市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