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7 15:25: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院药品审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王老吉的品牌战略顾问,我们于2002年介入这个品牌的创建和管理活动。虽然在中国的饮料以及保健品市场上,品牌在短期内从大起到大落的现象已不鲜见,但是以我们对王老吉的了解以及亲身的实践,我们认为王老吉走的是一条品牌发展的正道,它避开了很多让品牌短命的陷阱。如果不犯大的错误,再加上精心的照料,它的生命周期很可能会像可口可乐一样不断延伸。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王老吉这个案例为线索,综合其他品牌的得失,在更普遍的意义上探讨创建成功品牌的5个定位要点。
一、让品牌成为品类的代表
创建品牌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有前景的品类,并确认要创建的品牌有机会成为此品类的代表。成功的品牌往往都是某个品类的代表,比如红牛代表能量饮料,星巴克代表高档咖啡店等。为王老吉进行定位工作,也要让它代表一个品类。经过分析,我们确认王老吉有一个很好的基础――100多年来它至少在广东一带成为凉茶的代表,这是整个定位工作的第一步。
品牌和品类 为什么让品牌代表一个品类是品牌定位的首要工作?从消费本质来说,人们购买的是品类而非品牌,顾客之所以选择某品牌,首先是因为它代表了品类。
消费者喝可口可乐,是因为人渴的时候,会想到要喝可乐(在这里可乐是一个品类),而可口可乐则是可乐的代表,因而它成了购买时的选择。没有成为品类代表的品牌,很难获得消费者选择。
品类代表忌复杂 中国企业现在都知道要凭借差异化来战胜对手,但是很多企业往往过分强调产品成分与功能上的微小差异,这就忽略了一个事实:对消费者来说,细微而复杂的差别会导致混乱。
乐百氏2003年推出脉动时,它代表了一个新品类――维生素水,这个品类与可乐、茶和水相比有明显差异。此后,娃哈哈推出激活,添加了所谓的“亚马逊雨林青春活力果瓜拉纳”;康师傅推出的劲跑X,则是维生素、糖原、氨基酸一起补充;汇源的他她水,更分不同性别提供营养。
那么,消费者会如何看待这些产品?对消费者来说,只有维生素水最简单明了。他不会动太多的脑筋来比较这样那样的差别然后掏钱买单,他只会笼统地将所有其他产品都视为脉动的同类。这样,这些产品本质上就没有了差异。领先的脉动,只要加强铺货,强调自己是维生素水中的第一品牌,就可遏制其他品牌的发展。代表某个品类,实际上使品牌获得了最大的差异。
二、为新品类重新定位
品牌成为品类的代表之后,确保了消费者购买品类时会首先选购这个品牌,然而这样还不够。对于王老吉来说,虽然它代表了凉茶这个品类,但带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凉茶很难为全国消费者认识和接受。此外,人们一直把凉茶当成药饮,这必然导致王老吉在销量上无法取得更大的突破。
因此,王老吉定位工作的第二步,是做大凉茶这个品类市场,让更多人想到喝凉茶,并且让人们把王老吉当成茶而非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为凉茶品类重新定位,使之成为一种像茶一样能被人们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主流品类。
对立性定位 为品类重新定位的关键,是识别出最主流的竞争品类,并界定该品类对消费者的核心价值。然后,从反面出击,建立与之相对立的新品类,在品类上创造出差异。这样做的好处,是使消费者在考虑主流品类时,同时也想到它的弱处和对立品类的好处,促使新品类也逐渐变成一种主流选择。
比如,可口可乐诞生之初,当时的主流饮料是酒类,其品类价值是具有精神麻醉作用,可以缓解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可乐刚好站在“麻醉”的反面,明确提出与之对立的策略――“提神醒脑”,由此建立起与酒类相对抗的饮料品类。
站在主流品类的反面为新品类重新定位,实际上同时也在为主流品类重新定位,指出了主流品类与生俱来(与其品类价值伴生)的弱点,并凸显出新品类的价值。比如,将可乐定位为提神醒脑的饮料,实质上同时也把酒精类饮料归入了麻醉和抑制的类别。
王老吉的定位 王老吉针对的主流饮料品类是什么呢?是汽水!它们被称为清凉饮料,然而只是暂时性的口感清凉,是假清凉。相反,凉茶可以预防体内上火,因而形成了与汽水对立的品类。把王老吉从“清热解毒祛暑湿”的药饮产品重新定位为“预防上火的饮料”,还可消除中国人心目中“是药三分毒”这样的顾虑,进一步拓展消费群和消费量。
这种战略选择有史可鉴。诞生于100多年前的可口可乐,最初同样是功能性药饮,功效是治疗神经性头痛。后来,可口可乐将自己定位为“提神醒脑的饮料”,终于走出药房,成为美国饮料业的主流品类。
总之,如果一个品牌要去开创一个品类,最佳的做法是直接向主流品类代表发起冲击,就像凉茶冲击汽水一样。根据这个逻辑,激活、尖叫等品牌的做法并不可取。它们只是强调产品的独特性,忽略了创造品类差异的重要性,从而无法成为主流产品,只能沦为支流。
三、采用单一产品
既然品牌代表一个品类,就要让这个品类的产品明确化,不能既是这样又是那样。任何一个伟大的品牌,都指代着一种明确的、单一的产品。可口可乐是一种明确的产品,红牛也是一种明确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明确性增强了品牌的力量。如果产品不明确,则会削弱品牌的力量。
不专注之弊 第五季就不是一种明确的产品。它包括了汽水、果汁、茶和水,而汽水又包括可乐、苹果、柠檬、橙汁、冰淇淋等多种口味。消费者要喝第五季,会有几十个瓶瓶罐罐要他进一步确定,这就人为地给消费购买决策设置了障碍。
品牌推出太多产品,骑跨多个品类,也会给后来的竞争者提供可乘之机。比如,娃哈哈品牌下什么都有,但它更多地只代表饮用水,它的茶、果汁和加汽果汁卖得并不好,水也正被农夫山泉超过。再比如,尖叫有三种产品,而实际上每一种都可以建立新品类。如果有人去建立独立的植物饮料、纤维饮料和活性肽饮料的代表品牌,那么当消费者需要购买这些品类时,首先出现在他脑海的恐怕会是这些独立的代表性品牌而不是尖叫。
何时多样 如若一个成功品牌没有竞争,适度的多产品组合也是允许的,但一定要在品牌成功以后,而且要能确定市场上确实没有厉害的对手。
可口可乐推出不含咖啡因的可乐、健力宝推出柠蜜型、农夫山泉尝试长白山矿泉水等举动不会混乱人们对原有品牌的认知,也很少会影响到品牌作为品类代表。因为品类已经成熟或成型,而品牌也已经相对稳定。不过,事实上这些成功的品牌,它们后来增加的产品卖得都不好。
还有一种情况会导致产品不能单一,那就是品类一经界定,客观上就存在不同的产品,使企业难以取舍。例如一谈到果汁,就有橙汁、苹果汁、葡萄汁,等等。这里建议学习鲜橙多,它开创了低浓度果汁品类,而且只选择了橙汁一个产品,但销量远远超出其他低浓度果汁品牌。一般说来,开创品类者总是可以优先选择最好的产品,将差一些的留给对手。
王老吉定位工作的第三步,就是如何看待和处理多样化产品的问题。现在市场上的王老吉,一方面有加多宝的红色罐装产品,一方面有羊城药业的药材煲剂、冲剂和纸包装之分。我们通过论证,认为王老吉这种表面上的多产品现象,其实属于形态不同,本质上可认为是同一种产品,就像可口可乐有瓶装、罐装,还有餐饮业即冲的杯装。
四、不要依赖品牌形象和文化塑造
打造饮料品牌有一个最大的陷阱,就是企图从品牌形象与文化塑造入手。有的企业认为,可口可乐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代表了美国精神和文化;百事可乐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代表着年青和激情。因此,我们看到第五季投入了巨大资源,力图塑造“轻松、自我、叛逆、梦幻、时尚”的品牌形象。
形象和文化是顾客带来的结果 实际上,品牌形象与文化不是企业塑造出来的,而是品牌拥有的顾客带来的,是品牌成功后具有的光环效应。如果一个品牌很成功,它会吸引众多的某类顾客购买,有可能形成某种社会或文化现象,品牌也因此会被赋予某些象征性意义。
可口可乐是美国最畅销的商品,百事可乐吸引了最多年青人购买,所以可口可乐代表美国文化,百事可乐代表激情。然而,品牌不可能反过来,在毫无市场影响的前提下,主动塑造成富有某种意义的形象,然后带动销售。一句话,品牌没有顾客就没有文化。
虽然有时候品牌形象塑造确实能带来销售,就像第五季一样,短期内将销量推到一个较高程度,但是这种效果只是短期的。对于企业来说,往往是在经销商第一轮大量进货后,紧接着就是艰难的推销,然后面临订单的减少。这是因为渠道不清醒,受到大规模广告蛊惑的缘故。
当然,已经成功的品牌是可以做形象和文化广告宣传的。由于可口可乐就代表可乐,人们接触到任何可口可乐的信息,都会加强“可口就代表可乐”的认知,接触一次提醒一次。因此可口可乐只要维持宣传热度就会有效。既然“可口可乐代表美国文化”能引来广泛的兴趣和口碑,顺势推波助澜一下是可以而且很合算的。
王老吉从原因入手 王老吉定位工作的第四步,是把企业活动纳入到营销“预防上火的饮料”上来,加强餐饮销售渠道建设和定位概念推广,完全摒弃华而不实的品牌形象塑造。
以前,王老吉品牌期望通过“健康家庭,永远相伴”的形象塑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然而,如果没有事先创造出大量消费者购买这个事实,此口号只能是自言自语,这个形象也只是企业的一厢情愿。相反,如果王老吉从餐饮领域突破,成为华人喝得最多的饮料,并在全球通行的可乐、咖啡、乳品和水饮料之外,为世界增添源自中国的凉茶品类,人们自然会赋予它带有东方色彩的形象。
五、不要排斥竞争
把品类朝着主流的方向重新定位后,将引来众多跟随品牌。这些跟随品牌的到来,可以使新品类做得更大,自然也带来了竞争。
同行不一定是冤家 品类在竞争中扩大后,各个品牌都能得到好处,而领先品牌得到的益处最大。就此而言,所有在同一品类下的竞争品牌都是盟友,都站在同一阵营,共同抢夺着消费者对其他品类的注意。正是这种协同效应能够将整个品类打造成众所周知的主流产品,所以不要排斥竞争。
康师傅、娃哈哈、第五季、农夫果园等品牌的涌现,表面上是侵犯了鲜橙多的市场,但没有它们的介入,低浓度果汁品类不会这样“旺”,领先品牌鲜橙多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成功。如果没有激活、尖叫等品牌的跟风,维生素水品类不会得到那么大的关注,脉动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销量。
保持领先 在众多竞争对手到来之后,代表性品牌此时需要先行一步,一方面针对竞争品类拓展新品类,另一方面形成新定位下各种运营活动的战略配称,以确保未来占得主动。比如,农夫山泉建立了天然水品类后,还尝试推出了长白山矿泉水。它在推广上提出天然水比纯净水更适合饮用;在经营上则加强对天然水源的获取,掌控了千岛湖、长白山、丹江口、万绿湖四大优质水源地,确保了品牌在天然方面的优势;在营销上,农夫山泉以学生为初始消费群,定价也明显高出纯净水;它还致力于赞助体育运动的公关宣传。所有这些都非常鲜明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农夫山泉天然水比纯净水更好。
凉茶这种传统功能性饮品,其历史和配方是品牌的核心优势。王老吉战略配称的第一步,是借助170多年的历史树立“凉茶始祖”的身份,完善自己的品牌故事,并塑造配方的传统性与神秘性。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吉赞助了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岭南药侠》的拍摄,该剧主角即是品牌的创建者王老吉,这将利用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品牌故事导入消费者的内心。而在具体的经营中,王老吉领先其他凉茶品牌建立了全国性营销组织,并着重餐饮渠道的建设和推广,特别在国人认为易上火的湘、川菜馆和炸鸡连锁店卖饮料,完全改变了把传统凉茶当成药饮产品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王老吉作为传统的成熟产品,创建品牌不能像创新产品那样依靠公关逐步推动(同时留下产品修正时间),它需要广告的全力推动,以获得一马当先的品牌效果。王老吉从原来的品牌形象塑造,转向“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号召性诉求,并在广告上大量投入,确保自己在竞争中领先,也促进了品类的发展。
推广品类 王老吉定位工作的第五步,即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从推广品牌有意识地转向推广品类,带动凉茶品类的成长。事实上王老吉作为第一个全国性的凉茶产品,其品牌推广本身就是在开拓品类,“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宣传,将为很多跟进的凉茶产品打开局面。
王老吉现阶段要做的,是站在领导者的地位上,保持开放的态度,与大家共享市场。王老吉力图实现的市场景象,是各种凉茶品牌的共同繁盛。它愿意看到强调“真材实料,现场煲制”的“黄振龙”凉茶铺遍布中国城市,尽管“黄振龙”强调它的功效比罐装凉茶更足;它也欢迎“邓老”,不排斥它的“现代凉茶”……总之,王老吉希望看到预防上火的凉茶品类红遍全国。领导品牌既然是品类的代表,就一定要带头让品类兴旺起来,一荣俱荣,共同分享成果。
很多人在潜意识中认为某些国家、区域在某些品类有特别的优势。比如,一般人认为法国适合打造葡萄酒品牌,中国适合打造茶品牌,内蒙古适合打造乳品品牌,山西适合打造醋饮品牌,这些就是国家或区域的心智资源。
关键词:JCI医院评审标准;高警讯药品;安全管理;给药
JCI即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JCI医院评审,是实施国际安全目标的目的,对高警示药品进行科学管理,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合理使用,降低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的发生率[1-2]。我院引进《JCI医院评审标准》并顺利通过JCI医院评审。在改善高警讯药品的安全、科学管理、用药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得到JCI医院评审小组的认可并顺利通过了JCI医院评审。
1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医院对药品的科学的、安全管理尤其是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授权分管院长任主任委员,药学和医务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
2高警示药品安全性管理
2.1高警讯药品包括:高危药品类、相似药品类
2.1.1.高危药品 是指药理作用显著、迅速,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我院的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全麻药、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药物、胰岛素制剂、抗凝血药及其他特殊品种等。
2.1.2相似药品 包括名称、包装和标签或临床使用相似的药品;发音相似的药品;"一品二规"药品等。
2.2高危药品的储存、摆放、监管
2.2.1药品贮存地方 所有药品贮存场所均应光线明亮、环境整洁、环境无污染源,并有相应的消防措施、安全措施,远离汽车库、油库;用电设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药品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区域、药柜存放、定位、加锁管理,每个高危药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做到标识统一,执行人员不得随意改变固定位置。并有专门的登记本。
2.2.2药品储存区温度湿度 药品储存区要有检测和调节温度、湿度的设施;温度:冷藏:2~10℃;阴凉处:不超过20℃;常温:10~30℃。湿度:相对湿度45~75%。
2.2.3药品冷藏 需冷藏的药品,用冰箱分类贮存,标识明显、严格控制温度。不得与其他药品、不同批号或不同厂家的药品混装。
2.2.4避光药品 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
2.2.5相似药品 名称、包装和标签或临床使用相似的药品;发音相似的药品;"一品二规"药品,应分别放置,避免混淆。
2.2.6特殊管理 需特殊管理的药品须加锁保管,并有相应保管规定。并有专门的登记本。
2.2.7内、外药品管理 内服药品和外用药品应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2.2.8药品摆放 药品摆放应整齐、有序;标签应与药品相对应;按失效期远近顺序依次存放,以保证药品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2.2.9高浓度电解质药品管理 在病区不得存放高浓度电解质药品。高浓度电解质注射液一般情况下要在静脉配置中心经药师调配稀释到安全浓度后再送至各病区。紧急情况下,高浓度电解质注射液由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稀释到安全浓度后使用。
2.2.10其他高危药品管理 除高浓度电解质外,其他高危药品确需在临床科室常备的,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批准备案,经讨论同意后科室方可按种类、基数储备。
2.2.11抢救车内高警讯药品 存放抢救车内高警讯药品应相对分区存放,并每支都贴有警示标识。
2.2.12负责高危药品管理员 高危药品管理员应负责基数的请领、消耗药品的补充、药品的储存养护。应每周检查高危药品基数、效期,并记录在科室备药交接登记表上。
2.2.13药学部督查 药学部对病区高警讯药品存放、调配、使用、管理的人员进行日常用药指导与宣教。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月检查全院各病区高警讯药品的存放、不良反应发生数等情况进行监测。依据其特性储存于适当的环境。如超出规定范围,及时采取调控措施。过期、变质、被污染;标签丢失或模糊不清、包装破损或按规定召回药品,应隔离存放,及时退回药房,并作书面记录。
2.2.14药品卫生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大扫除。做好药品卫生工作,保证药品整洁有序。
3高警讯药品的安全给药
3.1药房发往临床科室的高危药品,会在药品盒子或最小包装(瓶、袋等)上粘贴"警示"标签,并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确保在各个使用环节都有警示。保证各个使用环节的安全。
3.2对患者的安全给药需由有资质护理人员执行。
3.3给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进行用药宣教。给药前、中后检查核对、给药后应加强对使用高危药品患者的巡视、观察,询问患者用药后情况,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3.4给患者用药前,应先核对以下内容 询问患者姓名及核对病案号以确认患者身份、药品、剂量、溶度、给药时间、给药频率、给药途径是否与用药医嘱一致。
3.5给药应做好记录 住院患者的给药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病案号、床号、药品名称、药品溶度、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要求每次给药均有记录,执行给药的人员签名并记录给药的日期和时间。
3.6给药后应观察药物疗效,并评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新用药物的首剂或初始反应应密切观察。如有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处理程序执行。
3.7患者给药时间管理
3.7.1长期医嘱的给药应在规定时间前后1.5 h内完成,后一次给药时间按相应时间间隔。如特殊情况(手术、检查等)延误给药,待医生评估后,方可用药。1次/d给药(QD)给药时间为:8AM;2次/d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AM-4PM;3次/d给药(TID)给药时间为8AM-12N-4PM;4次/d给药(QID)给药时间为8AM-12N-4PM-8PM;每晚睡前给药(QN)给药时间为8PM。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3.7.2临时医嘱 (ONCE)医嘱:在医生开具以后2 h内完成给药;St医嘱:应30 min内给药。
3.7.3诊断用药等特殊用药遵具体医嘱执行。
4讨论
对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的严密程度及安全给药的严谨性,充分体现对高警示药品管理及安全给药的高度重视及重要性。高警示药品的安全性管理及安全给药,是体现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对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并落实到每个环节,是保障制度有良好的执行的前提。
参考文献:
利剑出鞘斩恶疾
2013年5月,弋阳县人民政府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安排县审计局对全县新农合基金开展专项审计。审计在基本摸清全县近两年新农合基金收支和报销等情况后,根据《江西省审计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延伸审计接受和取得新农合基金的相关私立医院。经县人民政府批准,2013年10月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专门对该县授受和取得新农合基金的四家私立医院进行审计。利剑出鞘,审计一举查获四家私立医院中的三家在2011年至2012年6月的18个月的时间里,以虚假用药手段骗取新农合基金197.5万元,虚报病人住院床位费套取新合基金9.1万元的违法事实。
功夫不负有心人
医院用药量大、面广、繁杂,如何从用药环节正本清源查清事实,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审计人员知难而上,经全面调查医院的药品进药、入库、出库、用药等程序后,决定抓住进药源头,普查用药处方,重点核查用量大的常用药品的用药量真伪:
在Y医院,审计从352种药品大数据中,筛选出26种用量大的常用药,将药品的购进量与用药量进行对比核查,发现氧氟沙星注射液等14种药品虚报用药金额计30.9万元,从新农合基金中已报销骗取27.8万元。审计还查出该院在审计时间范围内的18个月的时段内,虚报病人住院床位费,套取新农合基金9.1万元。
在R医院,审计从884种药品在大数据中,筛选出48种用量大的常用药品,将药品的购进量与用药量进行对比核查,发现丹红等7种药品虚报用药金额计129.8万元,从新农合基金中已报销骗取103.9万元。
在P医院,审计从505种药品大数据中,筛选出32种用量大的常用药品,将药品的购进量与用药量进行对比核查,发现头孢曲松纳注射液等8种药品虚报用药金额计73.1万元,从新农合基金中已报销骗取65.8万元。
三家医院在18个月的时间内共虚报用药金额233.8万元,从新农合基金已报销骗取197.5万元,加上Y医院虚报住院床位费套取新农合基金9.1万元,共侵占新农合基金206.6万元。
药品采购藏玄机
医院虚报用药量在药品账上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审计人员主要是抓住药品采购源头,发现账面药品支出数大大超过药品采购进货数。比如:R医院药品账面反映,2011年至2012年6月期间,从省内4家药业公司购进药品405万元,经审计外调这4家药业公司只供应了R医院药品60.7万元,该院虚列采购药品成本344.3万元,虚假率达85.2%。再如:P医院药品账面反映2011年至2012年6月期间,从省内9家药业公司购进药品100.6万元,经审计外调这9家药业公司只供应了P医院药品21.7万元,该院虚列采购药品成本78.4万元,虚假率达78.4%。如此多的空穴来风“药品”,在医院药品账上平衡了虚假用药量和金额。殊不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审计破解了药品采购造假玄机。此外,审计还查出三家私立医院白条支付采购药品款357.9万元,逃漏税收60.8万元的违法问题。
―石击起千重浪
弋阳县新农合基金专项审计延伸审计私立医院发现的问题,引起该县卫生医疗界乃至全县强列震动:
――县检察院立案侦查。检察院收到审计移送处理书3个月后,决定对三家私立医院法人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线索依法立案侦查。
――县纪检委立案调查。纪检委收到县审计局关于三家私立医院骗取新农合基金的问题,应当依法追究县卫生局新农保局局长相关责任的移送处理书后,1个月内决定对责任人立案调查。
――县人大常委会致函县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认为县审计局实施的新农合基金专项审计“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揭示了私立医院在新农合基金报销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的审计处理决定合法合规,为国家挽回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审计提出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对规范新农合基金使用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请县人民政府切实认真抓好整改,整改情况年底报县人大常委会”。
――县政府转发审计报告。县人民政府以“弋府办字[2014]97号文,转发了县审计局新农合基金审计报告,并要求相关单位进行专题整改,将整改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及时报送县政府和审计局。
――分管县长作出批示。县政府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在《新农合基金审计报告》上批示:“此次审计工作抓得很好,为财政挽回资金几百万元,请卫生局对新农合基金审计发的问题立即整改,并根据审计建议做好建章立制工作。
――县卫生局进行整改。县卫生局就新农合基金审计查出的问题和部分私立医院在新农合基金报销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向县政府和审计局作出整改报告,报告称已责成县新农保局及相关私立医院采取6条有效措施,及时认真整改,整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记者从山西省审计厅了解到,2004年,山西省各级审计机关对省、市、县136所综合医院进行了审计,审计范围是2002年和2003年的财务收支情况,重点是审查医疗收费和药品采购情况。其中核对收费项目5600余项,抽查药品500多件,抽查手术和住院病历1236例,审计资金总额49.8亿元,查出违纪违规资金7.49亿元。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医疗服务乱收费问题仍严重。审计部门发现,136所医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乱收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巧立名目收费、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有59所医院在政府定价的5600多个项目之外,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取抽血费、拔针费、查房费、病历工本费、CT加急费等222项,两年共收取1173万元。超标准收费方面,有94所医院2002年和2003年超标准收费525项,共计2032.89万元。黎城县人民医院将CT头颅检查费、躯体检查费分别由157.5元和220.5元提高到210元和320元,共计多收51.41万元;吕梁地区人民医院自行将收费标准从二级丙等提高到二级乙等,2003年7月至12月,仅6个检查项目就多收5.9万元。重复收费方面,有71所医院对手术患者分解项目收费和加收一次性卫生材料费1079.22万元,涉及232个项目。长治市人民医院和武乡县人民医院在收取麻醉费和床位费后,又分别收取品费、床上用品费27.38万元和12.9万元。
二、医院药品销售乱加价839.44万元。审计部门发现,有29所医院非招标药品乱加价839.44万元。2002年中阳县人民医院将西药、中药加价率由规定的15%和30%分别提高到30%和63%,仅一年就多加价35.56万元。招标药品中标价格普遍偏高。定襄县人民医院购进的4种药品招标价比市场零售价平均高出29.23%,长治市人民医院招标采购的250ml脑复康注射剂和1克头孢他啶注射剂,中标价分别为36.8元/瓶和38元/支,而市场零售价仅为6元/瓶和8.28元/支。一些招标药品虽然没有突破规定的最高限价,但平均加价率达28.5%,比非招标药品加价率高13.5个百分点,没有发挥招标采购对药品价格的抑制作用。
三、31所医院发放提成798.25万元。31家医院分别按检查人数、开药金额和介绍病人等发放提成费,其中,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对介绍来本院作心电图、CT等检查的人员分别按每例5元至80元的标准发放提成费77.31万元;永济人民医院功能检查按收费金额的10%、CT检查按每例20元的标准发放提成费43.56万元;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实行单机检查、单项检查提成,25个项目两年发放提成费102万元;交口人民医院按每张处方1元的标准发放提成费8.16万元。此外,审计中还发现有15所医院实行科室承包,共计发放奖金补助1505.9万元。
关键词:风险管理审计;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应用
一、风险管理审计的应用概述
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背景下,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医院药品采购具有种类多、资产高的特点,是医疗服务的基础保证。考虑到采购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内部审计能够监督医院的风险管理工作,只有充分发挥监督和评价作用,才能够对医院各个部门进行审查,通过查缺补漏降低管理风险。具体到药品的采购上,风险管理审计能够保证采购活动科学、合理,提高药品的使用效率,重要性有以下三点。第一,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防控意识,重视风险管理工作。第二,能够对采购、管理等部门进行审查,评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合理性,同时发现新的风险点,发挥警示作用,降低风险损失。第三,风险管理审计是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包括思路、内容、职能等要素。和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不仅提高了内部审计的作用,而且在多个方面均有明显改进。在医院中,内审部门是独立的,有利于内审工作的开展,站在客观、全局的角度上,通过识别风险、防范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二、当前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药品的销售主要依靠医疗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其占据85%以上的市场。基于这种背景,医院作为买家在药品市场中占据优势,因此药品的采购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成为管理漏洞形成的首要因素,常见问题如下。
(一)采购金额大、折扣高
医院对于药品的需求量大,因此在购买数量和资金上高,成为药商的公关重点。针对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调查显示大型医院通常在40%左右,基层医院则占比70%以上。另外,在购买途径上,大多包括生产企业、批发企业、中药材市场等渠道。供应商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就会采用多种促销手段,常见如商业折扣。其中,明扣能够上交医院,暗扣的受益人则是院方领导、医师、采购经办人员等。较高的折扣降低了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长此以往会对药品安全性产生影响。
(二)采购计划不科学
不科学的采购计划,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部分医院在药品采购上,缺乏完善的计划方案,或者药品的购备和临床应用有出入,体现为常规药品库存量大,特殊药品供不应求。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医院在确定药品的采购种类和数量时,往往以差价大小作为依据;二是部分医院由于管理上的漏洞,喜欢采购新药,或者药商上门推销的产品,因此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在以药养医的认知下,个别医生喜欢开具大处方、高价药,提高了患者的治疗费用,也不利于药品合理使用和科学采购。
(三)采购操作不规范
药品在采购环节上的操作不规范,会导致采购风险的发生。举例来说,为了提高买卖双方交易的便利性,或者出于药品让利考量,部分医院在采购资金的支付上选择现金,可能出现盗抢、上当受骗等情况;而且由于药品质量无法在现场进行检验,可能存在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另外,药品采购人员往往也是出纳人员,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发生舞弊行为,难以保证采购资金使用的公开性、透明性,为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采购合同不完善
采购合同自身不完善,或者没有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这样很容易带来采购损失。例如一些医院对于采购合同的重视程度低,将采购工作交给某个部门甚至某个人员,就可能忽视合同的签订;或者药品采购只提供类型、数量、价格,没有按照合同内容规范履行;又或者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后,对于双方的责任规定不明确,体现在缺少质量保证条款、安全事故追究条款等。如此,违约现象和质量问题的发生率高,但责任赔偿的归属成为一个难点。
三、药品采购管理中风险管理审计的具体应用
(一)完善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审计的应用,其前提是医院要建立完善的药品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各个岗位职责。在具体操作上,应该组建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从宏观层面把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组员则是各学科专家;对于院内涉及用药的科室,由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工作任务如下:一是指导临床用药;二是制定并完善药品管理制度;三是做好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四是针对用药差错现象及时有效处理;五是定期药品风险信息;六是评估新型药品的临床安全性,对高危药品进行替换等。而岗位职责的落实,能够保证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对于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督,提高用药安全性。
(二)识别风险因素
对于内审人员而言,应该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采用有效的方法判断潜在风险,例如决策分析法、可行性分析法等,实现风险识别和评价的目标。具体来说,在采购计划编制环节,分析计划的合理性,看是否依据药品目录进行编制,看需求药品是否全部覆盖,看采购资金和预算规定是否相符等。在申请审批环节,要求审批手续齐全,按照审批采购计划执行,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验收入库环节,依据质量标准进行药品检验,严格执行各项验收制度,保证采购人员、验收人员岗位相分离,并且对入库单准确填写、存档。在药品领用环节,要求采用定额控制、限额控制,领用过程要有相应的记录,保证流程的规范性。在盘点处置环节,要求对药品定期清查盘点,检查核对制度是否完善,以及亏损、盈余是否按照规定处理等。实践管理经验表明,准确识别风险是对风险进行管理的基础,应该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以风险因素作为依据,才能够制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评估风险等级
风险评估就是针对已经明确的风险因素,对影响严重性进行等级划分,为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必须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以保证风险评估的科学性,不会因为个人主观因素导致评估结果盲目、随意,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而且,经验表明药品采购风险评估中的关键点,在于采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具有充分的评估依据,保证风险等级和影响程度相一致。
(四)风险防范措施
风险识别和防范,都是在为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打基础,在具体的措施上,一是可以组建药品质量验收小组,制定责任追究制度,减少验收异常、验收舞弊现象的发生;二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药品管理信息系统,针对药品的采购、入库、出库、使用进行全程监管,避免药品出现严重积压、断档等现象,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另外,为了保证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制定期间应该考虑以下因素:一是防范措施要和药品采购的实际情况相符,从医院的经营管理特点入手,能够和医院管理制度保持一致,并有机融入药品的采购环节;二是防范措施的应用,应该具有可行性,确保采购管理部门能够接受,而且管理期间的人力、物力、财力配置保证合理;三是防范措施的应用,可以对采购风险实现规避、分担、降低的作用,能够实现预期管理目标。
(五)风险审计报告
对于药品采购的风险管理工作而言,风险审计报告是最终结果,在报告内容中,会对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评估的合理性、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继而发现其中的不足,为下一步改进管理提供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采购金额大折扣高、采购计划不科学、采购操作不规范、采购合同不完善等方面。文中分析了风险管理审计的重要作用,以及在药品采购中的具体应用。要求首先完善管理制度,及时识别风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继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完成风险审计报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加强药品采购管理质量的目标。
作者:李燕芳 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财务处
参考文献:
[1]王佐德.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审计浅析[J].中国药事,2012,(3):301-302.
[2]雷铎.风险管理审计在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2):71,81.
[3]李榕.加强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与成本核算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4):224.
[4]张超.发挥药师职能,确保药品采购管理与安全用药[J].海峡药学,2012,(1):257-258.
1.是否建立本单位用药目录(按药品化学通用名);怎样确保各科室申请新药与本科专业相一致;专科用药由相应专业科室提出申请采购;怎样确保基本药品供应商必须选择省级政府集中招标的中标厂家及配送商;确标的程序是否合规;对用于应急抢救临床急需或针对个别病人特需使用而本单位没有替代品种的新药的临时申请是否坚持按需采购,一事一申请原则;是否有目录外药品,实施备案采购;药品采购情况是否公示,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在对上述内部控制审计中,根据内部控制测试中的目标重点,常用的控制活动有:信息系统只接受特定科室提出的特定药品;采购申请由不负责区分采购人员将采购药品与支持性文件(如省级政府集中招标的中标厂家及配送商目录)进行核对;信息系统不接受基本药品供应商为省级政府集中招标的中标厂家及配送商以外的供应商的申请;由不负责选择供应商的人员核对有关供应商资质、产品相关证明性文件及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批准等。在对上述常用控制活动进行测试的方法有观察核对过程;检查有关核对记录,观察采购申请递交过程;检查有关核对记录;必要时重新执行。
2.在对药品采购内部控制审计中发现:药剂科可以很好地执行各药品阳光政策,所有药品采购通过省统一招标平台,纳入省卫生厅监控范围。但在相关专科药品申请同意后有在别的科室使用现象,需在信息系统中加强限科室使用功能(黑白名单功能),在确标过程中,未采用专家评审无记名投票情况,这会影响专家对药品评审的公正性。在阳光用药政策执行下,医院2012年与2013年同期相比,药品占收入比从34.55%下降到24.98%,扣除由于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性调整下浮外,还比去年同期还下浮了4.7%,这就是在内部审计监控下,内部控制制度事前控制取得效果。
3.以前内部审计只注重采购的准确性计量,如以内部控制制度为重点,这种有效阻拦式的事前反馈控制,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力争防患于未然。因此,抓好内部控制应逐渐成为以后内部审计工作的侧重点,防止错误及舞弊发生。在内控制度建设中,内部审计应当根据现阶段工作重点和上级部门文件要求,针对性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科室、部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情况运用指引进行合理测试,内审人员要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缺陷及潜在影响,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尽快被医院管理层所采纳,促进单位内部治理,当好领导参谋,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和效果,这是内部审计追求的目标。医院的内部审计是控制环境中的一个特殊因素,因为它既是医院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又监督着医院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要把预防放到首位,围绕“预防什么,怎样预防”,在制度、流程、管理等做深入研究,提出积极建议,着力打造自身的“免疫系统”。
作者:史立明单位:宁波市第六医院
关键词:HIS系统 药品管理 会计 内部控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151-02
医院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药品的消耗占医院各种物资消耗的比重比较大,药品的储备与周转是医院资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减少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我院2003年引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系统),HIS系统的应用优化了药品管理流程,实现了采购、保管、审核、记账、支付等岗位职能的相互牵制和信息共享。但HIS系统的使用也给会计核算和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控制问题。
一、HIS系统药品管理流程
药库保管员根据HIS系统提示的药库的库存数量及药房每月的请领数量,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经药剂科主任核准和分管院长审批后由采购员采购。对购入的药品由仓库保管员验收入库,输入电脑填制药品入库单,药品会计根据发票上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厂商、生产批号等信息与电脑上药品入库单核对,核对无误后进行财务验收并打印入库单,入库单由采购员和库房保管员共同签字后连同发票正本交于药剂科主任核准后,由药品会计将核对无误、手续齐备的发票、入库单交财务科。财务科应严格核对采购合同、发票、入库单,检查其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对符合付款条件的采购业务由财务科长核准后报分管院长、院长批准后办理付款手续。对药房领用的药品由各药房负责人填制药品请领单提交给药库,药库保管员根据药库存量对各药房请领的药品数量进行调整后打印出库单,门诊药房根据门诊划价收费系统录入的病人处方,按处方内容发药并据以登记药房药品出库数量金额明细账。住院药房根据各病区及手术室、临产室提交的医嘱汇总表摆药并据以登记药房药品出库数量金额明细账及住院病人药品费用。
从上述药品管理流程看,HIS系统设置了较合理的药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它抓住了药品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等关键内部控制点,确保了会计记录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如在办理入库手续时以购货发票、验收入库单为依据且由保管员、财会人员共同完成,实现了内控中每笔会计记录都有据可依及管物、管账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办理付款业务时需由财务科、院领导审批后才能办理付款手续,形成了领导和财务双向监督、联合把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二、HIS系统下药品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薄弱,风险意识差,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内部控制环境薄弱,主要表现在:(1)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领导大都是医疗业务骨干出身,对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非常重视,但对财产物资的管理不够重视,更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重视不足。比如医院领导为应付等级检查只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平时就忽略了制度的执行,使制度流于形式,其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2)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缺乏该有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他们认为内控是会计人员或管理层的事,跟业务科室人员无关。相当多的人还忽视对新知识和新的形势下出现的新的风险防范意识。比如个别护士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出现自己的工号及密码被其他人随意使用,还有些人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对突况的应变能力较差,而且在实际使用时出现误操作,出现死机甚至导致系统崩溃,使医院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出现这些情况除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外还说明医院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比如医院运用HIS系统后,医院领导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可以通过HIS系统的业务流程的整合、HIS系统的稽核功能完成,故将独立的内部审计科撤消,使之与财务科合并,削弱了审计的查错防弊功能。
2.缺乏适当的控制活动,措施不到位。控制活动的措施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运营分析、绩效考评控制等。内部控制的关键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HIS系统程序设计虽然较规范,但系统操作人员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操作不规范,再加上领导不重视,因此存在较大隐患。比如在HIS系统的药品基本信息维护部分,根据其操作权限,由药品保管员进行维护,药品出入库记录也由药品保管员进行操作,系统自动形成会计凭证和会计药品明细账,药品会计只须对凭证进行审核。这样保管员就兼有了药品会计部分职能,致使会计管理控制滞后。为弄虚作假、营私舞弊提供可乘之机,造成药品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失控。
3.HIS系统安全性问题。当前,HIS系统软件基本上都由软件设计公司根据实际的需要,由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开发和维护,他们受对医院管理流程及会计内部控制的了解及产品的成熟程度等因素的制约,软件设计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而在试运行阶段又未能及时发现,必将导致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出现漏洞,使HIS系统安全性受到影响。同时,医护人员及会计人员由于计算机信息方面知识的相对缺乏,一般难以结合自身知识参与这一过程。只能被动地使用HIS系统生成的数据和信息,部分医护人员及会计人员只会使用软件开发公司提供的固定程序、固定报表,对其中数据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对计算机及开发商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系统设计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也难以发现,更无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给药品及财务管理留下安全隐患。
(二)对策
1.提升全员内部控制意识。HIS系统带来了药品管理流程和会计工作方式的改变,也引起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各因素的变化。因此,医院在开展HIS系统的同时要重视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优化医院纪律与架构,塑造医院文化,提高医务人员的控制意识。结合医院实际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医院应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在职人员接受定期和不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内容结合医院实际,结合未来发展需要,如对新进人员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进行HIS系统的应用及操作培训,与在职人员一起参加财政法规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座等,以此来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使医院领导和员工形成“全员参与管理、控制”的理念,让每一个员工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内部控制,为什么要实行医院内部控制,以及医院HIS系统下药品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样才能在日常药品经营管理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财务漏洞,确保药品安全完整。(2)完善考核制度,落实奖罚措施。建立薪金优厚与违法严惩相结合的内部激励机制,要使遵守内控制度的人得到的收益大于不遵守的人的原则。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考核标准,由人事科对各岗位按季度进行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并纳入科主任管理目标考核内容。
2.建立科学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制度。根据本单位具体特点和HIS系统药品核算管理流程,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可设置系统维护、系统操作、业务审核记账、会计主管、数据分析等不相容的岗位。针对关键流程和环节进行重点完善,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具体操作中,对药房药品进行消耗核算,首先由收费人员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录入电脑收费,药房药剂调配人员审核电脑处方并确认药房药品出库,药房会计每日对处方合计数与药品电脑消耗数进行稽核。月末,财务科会计主管根据药房会计上报的进、销、存月报表进行药品销售成本、药品进销差价率等会计核算,并对药品处方消耗数与医院药品收入进行核对,以保证药品收入的及时确认和核算。如果某一环节出了问题,管理部门就能据此追究到工作责任人,做到工作层层落实,事事有人负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错查弊的控制目的。
3.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应加强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如何采取有力的控制制度和措施来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系统的安全控制主要包括系统的接触控制、后备控制和环境安全控制。其中,最主要的是接触控制。接触控制需建立系统操作权限控制和操作规程控制制度,具体如:规定HIS系统操作人员应当在自己权限范围内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不得利用他人的口令和密码进入软件系统。更换操作人员或密码泄密后,必须及时更改密码。操作人员如果离开工作现场,必须在离开前锁定或退出已经运行的程序,防止其他人员越权操作或散发不当信息。
4.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HIS系统环境下因凭证的“无纸化”、数据的“磁质化”,致使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有所增加。因此医院运用HIS系统后,通过组织结构的改革,建立一个不依附于任何职能部门的、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院长的直接领导下,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必要时也可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对内部控制的功能和效果进行测试评估。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审计人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审计人员通过对HIS系统的设计、运行、管理进行实时审查,从中直接查出计算机舞弊案。二是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对HIS系统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和药品管理流程进行检测,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和不足,提请被审计相关科室改善,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出和处理舞弊活动。
总之,利用HIS系统进行药品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药品管理效率,为药品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同时又克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在HIS系统下并不是所有的控制目标都可以量化,也不是所有的控制手段都可以通过程序进行模拟,比如内控中许多与人密切联系的关键内控要素却是网络系统无法企及的,这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我们将进一步总结、完善这项工作,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随时适应新情况,真正做到保证会计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实现医院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医院会计制度讲座[K].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高级会计实物科目考试大纲2008[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内部会计制度与全面预算管理[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医院 绩效审计 探讨
引言
现代医院绩效审计的目的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可行的、操作方便的性能评估方法评估和衡量医院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科室和员工的效率、效益的科学评价,为院领导作出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沟通,方便院领导挖掘员工和科室工作的优势和缺点;通过反馈、建议,帮助员工和科室固化了原有的优势,校正偏差了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最终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 医院绩效审计的概念
医院绩效审计是指运用绩效审计的方法,对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考察、监督和评价的活动。也就是说,独立的审计机构或者审计人员,依据制定的审计评价指标,通过特定的审计方法,对医院的医疗费用、经济效益、发展能力和劳动效率进行审计,对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和监督,强化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对医院运营的不合理现象提出管理建议,并促进医院管理的发展,提高医院综合效益。
2 开展医院绩效审计的原因
2.1外部原因
医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不同体制的医院都有来自政策判断、资本运营等经营方面的风险,没有一家医院可以独揽所有医疗市场,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资源使用的局限性,使医院必须发挥自己的长处和特点,创造优势,才能于竞争中脱颖而出。
2.2内部原因
由于医疗市场竞争的步伐加快,造成医疗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从而引起市场允许回应时间减少的现象,加上管理模式很快被淘汰,医院内部长久不变的组织结构和僵化的用人机制已不再适应环境的需要,所以当前要做好医院绩效审计。
3 绩效审计目标:评价医院经济活动的“三性”,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政府资金是有限的,收费的标准,医院收入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如何在医疗服务活动中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从经济、效率和效果的绩效审计是非常重要的。
3.1经济性
经济性指对一项活动,在保证其质量的前提下将其资源消耗量降到最低水平。例如:对医院投入的医疗设备、引进药品进行审计,检查其是否根据合同的日期、招标进行的,成本是否最低,是否超出预算经费;医院是否以最低价购买符合质量规定的医疗用品;医院提高信息技术使用量能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服务价格等。
3.2效率性
效率性指产品服务或其他形式的产出与其消耗资源的关系,一项有效益的活动应该是在适当关注质量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或实现一定的产出但使用最少的投入。例如:医院病房的使用情况、医疗服务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审计,看是否合理、科学高效;在不增加额外费用和保证服务质量的情况下是否可以缩短候诊时间等。
3.3效果性
效果性指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一项活动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的关系。例如:医院的经济收益、病者人均费用、病愈率、投资回报率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医院经济管理的综合效益;一项医疗活动能否对接受服务的群众产生积极的效果;改善医院内部管理是否减少了医护人员的病假缺勤情况;改变医院政策对外部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4 运用计算机进行医院绩效审计
4.1扎实做好审前调查了解工作
要根据医院自身的管理体制、内设机构职能及其业务范围,理清审计思路、制定审计目标、确定审计重点范围,编制出审计实施方案。
4.2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审计资料,包括医院财务制度、医疗服务价格文件、设备及药品招标文件、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等文档和电子文档。做好电子数据的转换和整理工作,一是财务软件数据的清理转换,利用审计软件的转换功能, 将原始电子数据转换成审计软件可以使用的标准格式数据;二是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中找出审计需要的报表,理清表与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4.3 数据分析与审计取证
4.3.1 医疗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在总量和结构上进行核对
医疗收费、药品收费数据与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财务数据核对,药房药品出库数据与药品支出费用核对,医用材料出库数据与卫生材料支出费用核对。实际上,这两组数据并不是完全相等的,其中有计费金额、实际耗用额与会计入账金额因为核算时间上不同形成的误差。审计核对的主要目的体现了会计核算客观性和及时性原则,即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相对应的措施是检查医院是否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财务收支,是否严格按收入类别进行核算,是否按时间进度进行核算。
4.3.2 根据物价文件对收费系统运行流程进行测试
对门诊、住院部收费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重点是了解医疗服务项目内容、价格组成部分和计费单位,检查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包括是否存在手术打包收费、新旧项目名称并行计费等问题。
4.3.3 根据审计查询的需要,抽查病案,了解医嘱下达及执行情况,重点关注那些多部位、多次实施的检查项目,如CT、B超等。
5 医院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包括绩效管理水平、经济获益和债务偿还能力、经济运行效率、持续发展能力。
5.1绩效管理水平
绩效管理水平包括评价领导决策正确性程度、医院制度执行情况和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理。其中,判断领导决策的正确性,分为很好、好、一般和较差四个等级;对医院管理机制的落实情况,主要体现在院领导对制度的执行力度。
5.2经济获益和债务偿还能力
5.2.1 经济获益能力指标
对医院经济增长趋势和增长比例进行分析,绩效与指标正相关,指标越高,则获益能力越强。对获益能力评价的指标包括医疗收入增长率、人均创收增长率、医疗设备创收增长率和药品收益增长率。
5.2.2 债务偿还能力指标
债务偿还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5.3经济运行效率
经济运行效率反映医院资金运转和回笼的快慢,一般指医院收入耗用的成本率、货物资金周转率、病床周转率、病患增值时长占住院总时长的比例。
5.4持续发展能力
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市场占有情况、收容量、创收额增长情况综合评价。市场占有情况可以反映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份额,指标越大,医院的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收容量可以反映医院的长期发展动力,指标值与医院的潜在经济增长能力成正比;对外医疗创收增长反映经济发展能力。
6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的明细指标
医院绩效审计评价的明细指标包括预算管理指标、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资产营运指标。
6.1预算管理指标
6.1.1 预算执行率
该指标包括预算收入执行率和预算支出执行率,反映了医院预算管理水平的好坏。
6.1.2 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
该指标反映医院财政项目补助支出执行进度。
6.2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
6.2.1 业务收支结余率
该指标反映医院除来源于财政项目收支和科教项目收支之外的收支结余,体现了医院财务状况、医疗支出的节约程度和医院管理水平。
6.2.2 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反映医院的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通常指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偿债风险大。
6.2.3 流动比率
该指标用于评价医院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6.3 资产运营指标
6.3.1 总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用于评价医院的运营能力,周转次数越多,表明运营能力越强;反之,表明医院运营能力较差。
6.3.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该指标反映医院应收账款流动速度,天数越短,应收账款流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6.3.3 药品周转率
该指标用于衡量医院的药品库存是否过量,测定医院药品的变现速度,反映了在不妨碍医院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医院药品库存应以最少限度的储量为最好。
6.3.4 床位使用率
该指标反映了病床的负荷情况,反映医院病床的利用效益,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6.3.5 床位周转次数
该指标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评价病床的工作效率,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7 结语
通过对医院绩效审计,从经济、效率和效果三个方面定义医院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资金,运用相应指标评价医院各部门的性能优劣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加强医院管理,挖掘潜力,从而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窦怀刚,医院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10期
[2]彭进军,营利性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J];会计之友;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