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8篇

时间:2022-10-28 02:22: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全部知识点总结

篇1

关键词:高三

生物

复习计划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74-01

高三是高中阶段最关键时期,高中复习的教学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好坏。我们的老师很勤奋,我们的学生很刻苦。在我带的两届高三的几年里面我感触很深,我对高三生物的复习工作一些浅谈。

一、第一轮复习

1. 本轮复习的侧重点?——生物课本的熟悉。本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打牢基础,将《教学大纲》要求的教材上的知识点要全部讲到、讲透,不能有任何遗漏,包括三册书的小字阅读材料和旁栏。三册书的选学内容,如果与必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第一轮复习时要求了解,尤其是了解与必修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点和常见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必修内容的理解。

在复习中如何做到不遗漏知识点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在集体备课时,一人读《大纲》,其他人在书上作标记,同时标记上该知识点要求的层次和《考试说明》对该知识点的要求。对每一知识点,做到讲透的标准是,将教材中涉及本知识点和隐含本知识点的各方面都按内部联系理顺它们的关系,从而加深对本知识点的理解。一轮复习只是紧紧围绕某知识点对三册书上有关联的该知识点作适当的联系,并不展开来讲。

2. 将《考试说明》上的能力要求体现在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中

《考试说明》是在《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提出了高考对考生能力测试的要求,是我们复习时的指导纲要。我们根据第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的特点,将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不同程度地渗透在整个复习过程中。

3.一轮复习的基本课堂模式。在一轮复习时,学生前面学的知识已经大量遗忘,有的甚至于像从末接触过的新知识,所以,我们采用的课堂模式与新授课有类似之处:知识讲得详细、面面具到。与新授课的不同之处:一是,本次是教师讲得比新授课的多,相对来说用的时间比较短;二是,把其他章节中有关本知识点的内容集中到一起,也就是从第一轮复习就开始进行小范围的联系;三是,学生复习后,教师提出的思考题比新授课的多。

4.练习题的设置

在一轮复习前就大量翻阅复习资料,从中选出质量最好的一本,在一轮复习时,就以这本练习册为主,只进行适当地补充与删除。一轮复习处理练习题的方法是,有选择地进行精讲,尽量缩短花费在练习上的时间。

二、第二轮复习

1.本轮复习的侧重点——专题。本轮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基础,强化主干知识,加强学科内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自主建立起知识体系。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一是,按照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对不同章节的知识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整理成表格等形式。二是,利用绘概念图的方法,将有关内容全部按照它们的逻辑性联系在一起。三是,通过提出与之有关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2.通过第二轮复习强化能力培养。在二轮复习过程中,主要加强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一是,在复习每章节时,将该节教材中标明的实验和教材中隐含的实验改成实验设计。二是,进行实验专题训练时,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的技巧。三是,强化训练,让学生进行较多的实验设计训练,在做中学。

加强识图、识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本轮复习我们的做法与第一轮相似:一是,将教材中的文字“翻译”成图表;二是,将图表“还原”成文字。不同之处:一是,增加图表题的练习,培养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二是,将多个生理过程进行综合,形成一个大图表。

3.二轮复习课的课堂模式。在第二轮复习时,翻开课本学生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久看生厌,况且,高三学生几乎每天都是超负荷地工作,很容易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疲劳感,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我们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复习的方式和呈现知识的形式方面经常给它们换一个新面孔,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出问题,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具体的做法是:在黑板上以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的形式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

4.练习的设置。本轮复习,主要是教师大量翻阅资料,自己组题,尽量避免用成题。具体做法是,我们将手中的全部资料分发到每位高三教师的手中,将每本练习册中相关章节的高质量的题筛选出来,汇总到一起,再加上已做过的题中的易错题,共同组成一份题。

三、第三轮复习

1.本轮复习的侧重点——补漏。第三轮复习的侧重点是查漏补缺。包括知识上、答题技巧上的误区与盲区。教师在本轮复习过程中注意研究各地的新信息,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强化可能的考点。学生主要是对照错题看书,找出错的原因,清除再错的可能性;如果学生自己难以解决,就要求多问,不留下后遗症,这样学生才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才有可能满怀着信心步入考场。

2.通过本轮复习,巩固能力培养。第三轮复习要起到巩固二轮复习培养的能力的作用,尤其是实验设计能力。具体做法如下:通过选择涉及文字表达、绘图、观点评价和联系实际、社会热点等问题来巩固有关的能力。通过出示实验目的,让学生思考设计的思路,和答题的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此外,审题能力的强化也是本轮复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3.本轮复习的课堂模式。第三轮复习,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基本课堂模式。一般这样做:首先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出本节课的任务作为学生复习的参考,并说明时间分配的情况。

篇2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生物课堂满堂灌输枯燥的知识点,不如传授方法,让学生主动地从思考、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主动地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把各个知识点深刻地印到脑海里,这样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体会,谈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授之以渔”的。

一、利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从解决问题中拾取知识

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传统的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模式,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老师只是从中指导和点拨方法。例如在讲授“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知识时,我先进行演示实验,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氧化氢在不同的条件下的分解现象,即分别加热分解、用氯化铁和新鲜猪肝研磨液做催化剂分解产生气泡量情况,然后让学生自主总结出自变量和因变量。喜欢观察新事物是青少年的天性,气泡产生量的不同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正是这种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问题:为什么用新鲜猪肝研磨液做催化剂能获得更多的气泡呢?然后我马上组织学生就问题分组展开热烈讨论,最后由学生总结出实验结论。整个过程中,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我实际上只是在传授一种学习方法: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由于通过自己主动地观察、思考、总结而解决问题,因此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从而相应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是学好生物的好方法,教师在课堂中应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联系生活中的生物问题,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在传授物质跨膜运输章节“选择透过性膜”的知识点时,我不是直接灌输知识点,而是先让学生讨论一个生活常识:“洗苋菜或菠菜过程中会不会出现颜色?如果是煮苋菜或菠菜呢?”班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对于这个生活现象太熟悉了:洗菜时水不会变色,但有些菜煮了之后菜汤就会有颜色,比如菠菜和苋菜等。由于问题来自于生活中,因此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迅速被调动起来,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最后学生带着兴趣和好奇和我一起总结:植物活细胞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死细胞则是全透的。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牢牢地掌握了知识点,而且学会了通过联系生活来学习生物。事实证明,生物课堂中联系生活,事半功倍。

三、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问题法”学习生物

通过学生对教师或学生自己设计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总结,最后获得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提出新的未知。这样,知识是经过学生研究解决而获得的,印象更深刻,掌握程度更高,不易遗忘,而且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我在传授“细胞膜的成分”知识时采用了“问题法”:在分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时我设计了2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具体如下:(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极易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很容易被脂溶性溶剂所溶解。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应有哪些物质呢?(2)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膜易被蛋白酶水解,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有什么物质?第一个问题学生用已有的“相似相溶”的化学知识,可以很轻松地讨论出细胞膜的组分中应有脂类物质这一结论;学生在分析第二个问题时不懂蛋白酶的具体功能,这时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我及时点拨:蛋白酶是专门水解蛋白质的酶。学生利用该知识很快就得出了细胞膜中有蛋白质的结论。这样,学生在自己解决了问题后就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不仅掌握了相应得的知识,而且对以后学好生物充满信心。

四、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画图法”学习生物

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不是有效课堂。“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点,如果让学生学会自己画图理解,将事半功倍。例如在传授光合作用知识点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指导学生画“单车”图:即“前轮”是光反应,“后轮”是暗反应,而中间ATP与ADP的转化过程为“单车链”,“单车把手”则是水的光解,具体如下图:

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生饶有兴趣地开始画图。通过随堂检查,我发现学生对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掌握得非常好。而在以后的练习、复习、考试涉及光合作用时,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在脑海里浮现出“单车图”,从而轻松地解出相关的题目。又例如在讲授DNA结构时,我分析完核苷酸结构后,分组发放DNA模具,然后进入学生掌握知识最关键的步骤:根据模型画核苷酸链图。动笔画图使学生不仅真正掌握了DNA结构,而且在画图中感受到了学习生物的乐趣。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抽象的知识点,如: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结构,基因的表达、内环境的稳态、动物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等等。这些知识点很抽象,如果教师直接用讲授法,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且相当难掌握。我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中如果指导学生使用画图法(学生自己将结构和过程用简图描述出来)将会获得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篇3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激发兴趣 强化记忆 选择习题 知识积累

生命科学是二十一世纪发展最快的科学,而且生命科学将成为决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科学制高点。学好生命科学,对于学生将来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有重要意义。因此,对高中学生来说,如何学好生物学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生物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对生物感兴趣是学好生物的基础

无论做什么事,兴趣是最重要的。有的学生感觉生物很抽象,也很枯燥,其实不然,有些生物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可以借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解释生物知识。如某些元素的反应、某些疾病的成因、粮食的保存、米酒的制作等。学好生物,会发现做题是一种享受,做出一道难题让人兴奋,学生只要有这种感觉,就肯定能学好生物。因此,首先要激发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喜欢上生物,这样就成功了一大半。高中生物比物理、化学更容易一些,学生更感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对未知的问题产生探索欲望,在此基础上,学生会认真看书,认真理解,认真总结。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都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有重点、有选择地自主学习。总之,学好所有课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所要学习的科目有兴趣,并且喜欢任课教师,欣赏任课教师的讲课方式,在课堂上理解任课教师讲的知识。

二、强化记忆是学好生物的法宝

同学习其他理科科目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高中阶段的生物学有一些与其他理科科目不一样的特点。就学生学习了许多年的数学、物理、化学来说,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思维方式学生已经一清二楚,如:数学中的未知数x和加减乘除运算,化学中的原子、电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面对生物学,学生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又包括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及它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学生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学的逻辑规律,即所谓的“先记忆,后理解”。

生物是正确认识身体,了解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生物学中有很多定义和规律性的东西,因此需要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和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上课好好听,认真听老师讲的一些规律,笔记一定要记好,由于知识点多,不可能全部记住,必要的时候要查阅笔记。要善于总结,并强化对高中生物知识点的记忆,掌握记忆和背诵的技巧,对于一些关键性概念和知识必须牢牢把握。不要盲目记忆,更不要死记硬背,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做比较,理解整理后再记忆。此外,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有特殊意思的词帮助记忆;调动眼睛、手、嘴、耳朵等感官进行记忆;要把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帮助记忆。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学习,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根据内容采用不同方法记忆,等等。

三、恰当地选择练习题加深记忆,提高能力

高中生物知识点繁多,生物作为一门理科,免不了要做大量练习。生物除了要求基本知识扎实外,多做题也是很必要的。一定量的练习对提高生物的学习成绩很关键。首先老师讲课的时候要认真听;其次,要理解书上的内容,重点的要多看几遍,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几道相关习题,这样就会理解得更透彻;最后,把理解的东西记下来。课后练习很重要,课后一定要多看资料,多做习题,生物练习题与物理化学相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练习做多了,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一定要在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上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做题。单靠背和做题来学生物的人,成绩不会一直很好。此外,还要认真研读课本,很多问题其实课本上都有答案,只是你平时没注意而已,温故而知新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平时做实验题时,要先做,再对答案,并且将答案读几次,最好将一些最常用的格式背下来。实验题要注意科学性原则、重复性原则、对照原则等。

根据平时积累的做题经验,对做题提几个小建议:在做选择题时,应该把题目解出来:比如问哪个对哪个错,则应该将错误的选项先改正,至少应该将错误的地方画出来;如果是遗传概率题,则应该先将它算出来,再看看选项有没有这个答案。在做大题时,会有很多要写专有名词的小题,这些叫做送分题,其实也是失分最严重的题,因为写错一个字,就全错了;如果做错了,则一定要把错误找出来,多写几遍,保证以后不错。

四、注意知识点的积累

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生物的知识点比较杂,比较碎,因此,要注意积累。指导学生学会依靠逻辑思维用学过的知识点推题,而不是僵化地记忆。花时间把散碎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将主要的大纲写出来,当你能把书里的东西都在头脑中有序地储存起来自由调取的时候,就是把书吃透了。平时做选择的时候不要只看对的,要把每个选项的知识点调取出来,找出错在哪,涉及哪些知识点,有时候做卷子仅前面的选择题就能帮助把一大块知识复习一遍,事半功倍。

此外,建议单设一个本子,在平时翻书时,将觉得容易忘记的,容易错的,之前没注意的知识点记下来;到了考试前时,可以拿出来复习,最好是用活页本;这个本子也要肩负积累错题的任务。生物考试的特点是从不回避重点,也就是说,这个知识点这次考试考了,下次还有可能考。积累错题,很有必要,这次错了,就看多几遍,平时多留意,汲取教训,时时提醒自己,可有效提高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 要求 方法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一、学好高中生物课的要求

(1)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当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应用;(2)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当使自己在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3)通过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应当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好高中生物课的方法

高中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针对生物科学的特点,学好高中生物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生物学知识要重在理解、勤于思考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课本中各章节内容之间,也具有密切联系,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记忆,而是要深入理解,融会贯通。

2.要重视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学的内容不仅包括大量的科学知识,还包括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从中领会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3.要重视观察和实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没有观察和实验,生物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样,不重视观察和实验,也不可能真正学好生物课。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观察生命现象,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4.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产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科学。我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应该注意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并且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一是归纳,二是做题。

首先讲讲归纳,这是我个人最推崇的方法。因为我高三这一年花在比赛上的时间很多,没有严格地按照老师的进度很系统的复习,但知识归纳帮助我将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的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像优化设计上的归纳就很不错,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我高二的时候做了全部自己写的那种归纳,上高三不久,就在优化设计上对它给出的框架做了补充。

篇5

1.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学时偏少

随着目前社会和护理行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护理教育不仅增加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等多门新型课程,还加大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在生物化学方面的课时也越发紧张,导致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无法深入学习。董芳娟的研究报告显示,忻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2.64%,有56.41%的护理专业学生能大部分生物化学教学内容。而在2013年,生物化学占各全部总学时的比例为1.10%,而能大部分掌握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学生比例仅为32.13%,两年的大部分掌握学生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报告指出学时的縮减程度与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学时缩减程度越多,学生对生物化学的掌握程度越低。对此,本研究整理出我校护理专业2011~2015年生物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分配表,见表1。

1.2学生的畏惧心理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且还具有知识架构庞大、复杂,知识点众多等特点。学生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大量的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极大可能会产生畏惧心理。这种心理问题将进一步导致学生学习质量降低。

1.3教材混乱

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尚未对护理部门统一规划教材,而是教师或学校自主选择教学教材。这种情况下,学校一方面可能会使用自己出版的教材,导致教材虽然贴合院校实际情况,但存在教学内容删减较多,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满足护理行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即使学校使用传统教材,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基础知识点经典等优点。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学知识点落后、教学知识结构庞大、理论性过强、理解难度较大等缺点。第三种情况是学校选择权威性外校编纂的教材,可能会出现与本校实际情况不符、教学专业偏差性较大等缺点。且教学教材混乱,也会导致教师对教材只有粗略的了解,上课时讲的内容还是原来教材或老师认为经典教材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

1.4教学方法固定

中国绝大多数院校现行的教学方法仍是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方法为主,缺乏新意,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对于此,有部分院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模式或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但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较低等因素,现代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并未有明显的体现。一项关于生物化学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的,有43.8%的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内容难学,有53.1%的学生认为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思维。感觉到学习吃力,这真实的反应了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教学困难矛盾。

1.5师资不平衡

优秀的师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在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由于社会对护理的轻视和对医学的重视。当前大部分院校都将优质教师投放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护理专业分配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学质量不佳或偏向行政管理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2.对策

2.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向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课期间认真听讲,课后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学习。对此,建议:(1)在第一次上课前,首先向学生阐述生物化学对其日后工作和考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从现实生活取例向学生讲述生物化学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对生物化学这门课的重视。(2)教学最好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处进行导入,让学生自然而言的进入生物化学的教学中。(3)利用大家熟知或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三聚氰胺事件”引出蛋白质的相关内容,利用女生的减肥心理引出脂代谢的相关内容,以及利用“夜盲症”“败血病”引出维生素的相关内容。

2.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学生能熟练进行护理操作为主要目标。且对于生物化学的教学,也是以“实用”和“够用”为度。基于此,建立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调整。如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性不大的内容进行简略讲解。如此既可以保证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了解,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学生掌握实用的知识。第二,学校还可以打破教学上固定的教学顺序,现教学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与功能等静态内容,在教学物质代谢过程与调节机制、能量代谢等动态内容,最后再进行肝脏的生化特点、肝功能的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到人体脏器功能的内容。调整授课进程符合学生的学习思维顺序,提高其学习效率。

2.3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

优秀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因此,探索好的教学方法对护理专业的生物教学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学校可引进多种适宜的新型教学模式,比如探究式教学法采用问题导出讨论的教学模式,既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选取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与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及疾病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如利用痛风症的致病机制讲解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利用其治病机制讲解核苷酸代谢的相关理论,利用“三高疾病”讲解营养代谢物相关联系。通过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除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生物化学内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利用动态图形直观的表现出现,简化学生的教学内容,利于其理解和记忆。

2.4归纳总结法

生物化学的知识点不仅多,还比较零散,但多个知识点之间又彼此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学时很难将所有知识点完全串联起来,了解每个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课程完成后,老师可借助知识点关系网图,将三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帮助其进行领悟,并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其次,知识点关系网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绘制一次知识点关系网相当于将生物化学的知识再次复习一遍。因此通过知识点关系网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知识点关系网图。见图1。

3.小结

生物化学教学是医护专业学生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熟练的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对其日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分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困境,并针对困境提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对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分析显示,现在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存在课程学时偏少、学生对生物化学教学存在畏惧心理、教材混乱、教学方法固定、师资不平衡等多种教学困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教学质量。对此,建议学校通过利用多种措施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及手段、归纳总结法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教学质量。

篇6

【关键词】生物教学 高三复习 专题巩固

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之后进入高中学习,而且面临基础教育的结束,将要升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所以这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在学生的教育生涯中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尤其是高三,更是各学科知识的汇集、整合、复习的关键时期。教师怎样将三年的学习进行网络化的梳理,使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更加具象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提高高考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面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三生物的复习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复习的目标

生物学科作为高考理科考生一门必考科目,和其他学科一起构成了高中教材体系,其知识目标鲜明和确切。高三复习中,老师和学生都必须要明确学习目标,能够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来阐述生物学的一些现象,比如生物学的概念、方法、原理以及基本事实,同时还能够将知识与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以及生产中所遇到的科学技术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正确分析和理解文字、图表等生物知识表达的意义,能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描述或者表达生物学的基本事实以及实验的结果等。掌握和理解教材中实验以及实验内容,对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以及操作过程等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对操作技能有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掌握和具备对相关生物知识验证的能力,能够解释实验产生的现象和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对目前的热点生物学问题有所了解,并能够解释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影响等。

二、制定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

计划性是制定学生复习内容的纲领,科学的计划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知识的复习。复习过程中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比如坚持遵循课程标准的原则,严格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复习计划,依据考试大纲按照考点进行复习内容的确定;坚持高效率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结合学生的已有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复习分几次进行,一般是两轮复习后加一个综合复习,最后是模拟考试。经过这样几次综合性的复习之后,学生对高中三年所学的生物知识基本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知识的系统性和网络型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比如以往我们的经验是从第一轮复习开始,这一个时期是从进入高三开始,直到三月中旬结束,期间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对三本必修教材和一本选修教材进行全面的复习,知识目标锁定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做到全面掌握,努力帮助学生熟悉教材和掌握知识的脉络,对考纲中规定的知识点逐一复习,务必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基础知识。第二轮复习,周期为6周到7周,这一轮复习主要是完成专题的复习,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上以建构知识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为主要内容,对教材中的实验以及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进行完善。之后是综合复习,对全部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以实战演习为主,模拟高考形式进行几次考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迎考压力。

三、强化专题的复习方法

专题复习是生物课复习的一个有效方法,所谓专题复习法就是以主干知识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帮助学生构建立体知识网络体系。将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知识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构建立体知识的网络体系和架构,对教材中分散在各章节间的知识进行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个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各个知识点进行串联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全网络覆盖的知识面。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在整个生物知识体系中,站在一个最高点,俯视全部知识,对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有一个科学评估和判断。将知识网络化、规律化,以利于学生储存、提取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专注于主要知识点,然后围绕主干抓旁支,依据考纲为主要路线,抓实抓准。

科学的复习方法可以提高复习效果,所以复习方法的选择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梳理,巧妙构建知识网络

1.网络化知识体系

学生只有将知识的分布网络化,才能实现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纵横联系,有效把握知识的分布,更好地掌控知识内在的、本质的关系,在知识的建构和迁移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具体的网络建构方式主要由以下几种:串联式、并联式、层递式、分支式、重组式、嵌入式等几种方式,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以及之间的关系,确定不同的知识构建方法。

2.结合生活实践学以致用

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是考察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以生活实践为主,学以致用,是新课改赋予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使命。在复习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例题为载体的模式,通过解析、点评使之与生活密切联系。比如农村的沼气和大面积的植树,是构建生态体系的重要方法,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可以设置若干个判断题,从而巩固所学知识点。

高三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年级,家长和社会都对这一年级的学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提高生物的复习效率,是每一名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毕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是我们高三老师的重要使命。所以教师应该开动脑筋,密切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努力使学生构建一个全面、准确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农学学科;分子育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201-02

分子生物学是21世纪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学科,它主要讲授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如:核酸、RNA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转基因等[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促使农科学生从分子水平上认知生命现象的本质,增强同学们探索生命现象本质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本课程能让同学们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生物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引擎,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理论和技术能促进农科学生的就业,并为他们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的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分子生物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如基础知识点量大、新知识涌现快、课时严重不足等,以上种种问题直接导致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困难重重。仅凭借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市场对新时代毕业生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2]。本文将结合本人学习和教授分子生物学中的经历和经验,对如何提高和改进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四方面的观点。

一、优化章节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

传统的分子生物学课本通常会包括:核酸结构与功能、DNA到RNA、mRNA到蛋白质、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和方法、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真核基因的表达调控、疾病与人类健康、基因与发育、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等章节。要想在32个课堂教学的学时内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够讲完这些章节,上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对全部讲授内容进行有目的精简和优化。

《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也是农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且这两门课程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有交叉,例如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等。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分子生物学》课时,就需要根据农学专业的前修课程,进行相关调整和整合。根据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将全部内容整合成如下章节:核酸的结构与功能、DNA的表达与调控、RNA的翻g与调控、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其中“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在《生物化学》课程中有大量讲解,因此,此章节可以降低为6个学时;“DNA的表达与调控”章节的内容涉及mRNA水平上的调控、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等内容,内容较多,涉及基础知识点较多,对后续专业课和学生继续深造有较大影响,应分配12个学时;“RNA的翻译与调控”涉及mRNA的翻译过程、翻译过程调控机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翻译调控,本章节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章节,对后续专业课和继续深造有较大影响,涉及较多前沿知识点,应分配10个学时;“基因组与比较基因组学”涉及测序等现代技术,是大多数同学们从未涉及到的知识,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应选取此章节进行讲解,并分配4个学时。

二、合理化实验教学、突出实用性

实验设计的原则是:突出基础性、与课堂知识的关联性、不同实验间的连续性,最重要的是要有实用性,且是目前农学专业研究生所用的主流实验技术。只有实用的实验技术才能满足农学本科毕业生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的需求,只有基础性的实验才能加深同学们对于基础理论的理解,并为他们自主设计实验提供技术支撑。基于以上原则,我们设计了以下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重组质粒的构建(2学时)、质粒转化(3学时)、大肠杆菌培养(2学时)、质粒提取(2学时)、质粒酶切(2学时)、目的基因的琼脂糖分离(3学时)、分离目的基因的处理及测序(2学时)。这个系列的实验包括了生物工程的质粒重组、转化、菌培养、质粒提取、酶切、电泳、测序,基本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知识获取的全部重要实验和分析技术,有助于加深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为同学们的自主实验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三、应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传授知识、突出趣味性

同学们都是新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待新鲜事物容易接受,因此能否借助现代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传授知识,是能否真正将知识灌输给同学们的关键。“微信”和“QQ”软件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社交软件,而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了利用这些软件进行信息交流的全天候化。教授一门课程时要求全体同学们加为“微信”和“QQ”好友,然后就可以利用“微信”里的“朋友圈”和“QQ”里的“好友动态”全天候的给同学们灌输知识。

当然利用社交软件灌输知识不能采取和课堂授课同样的内容,只有的信息有“趣味性”,才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才最终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并推动本门课程学习的目的。例如转发以下话题:“一个细胞引发的惨剧(2016-07-26,丁香园)”;“红杏出墙――肥胖易感基因FTO的家丑(2014-03-14,丁香园)”;“清华大学一实验室发生爆炸,博士后不幸死亡(2015-12-18,澎湃新闻)”警醒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四、结合就业市场需求、突出前瞻性

农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去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考研;(2)本专业企事业单位;(3)本专业私人企业;(4)非本专业工作。对于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同学,《分子生物学》的学习可能帮助他们考研和更快的开展相关工作;对于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同学,本课程的学习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眼界。因此,农学本科专业的《分子生物学》教学应立足于本专业未来的就业市场,而必须区别于其他专业的课程内容,并且突出前瞻性。

总之,《分子生物学》是高等学校农学专业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是很多后续课程的基石,授课效果的好坏对农学专业学生后续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该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授课内容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为评价标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优化、实用性建设、新传授方法应用及接近市场需求,能培养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新世纪人才。我将始终以“生以求知为乐,师以从教为荣”[3]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自省吾身”并不断学习和求索,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散发出自身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生物学教案;课堂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199-01

教学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则是开启这座艺术殿堂的一扇窗子。一方面,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对教学效果反馈的基础上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故而,对于任何学科的教学,要想达到预定的理想效果,课堂提问是一块必不可缺的敲门砖。

现结合笔者的初步实践及一些老教师的经验总结,以生物教学为例谈课堂提问的一些策略。

1.引导激情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生物这门科目而言,其内容与生活实际有密切的联系,故而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感兴趣。那么,怎样在课堂上用提问的方式激发起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兴趣呢?你不妨抓住学生的思维方向,引导着他们一步步迈向教学目标。比如:笔者在讲授完《植物的矿物质营养》一节中的“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知识点时,借用了一个小实验作为最后铺垫。“同学们,有一个人做了一个实验。他找来四盘生长正常的同一种植株,第一盆植株浇灌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营养液,第二盆浇灌缺K(钾)的营养液,第三盆所用为缺N(氮)的营养液,第四盆所用的为缺Fe(铁)的营养液。结果过了几天,他发现第一盆植株生长良好。第二盆与第三盆的植株老叶呈现萎缩焦枯,而第四盆恰好相反,其老叶正常,新叶却表现出衰褪渐黄的病症。”那么,同学们认真思考分析一下,为什么原来相同的植株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然后以此为楔引,抓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进而顺理成章的巩固的归纳所讲的知识点。

2.以静引动法

学习完了一节内容或一个知识点,学生的心理环境正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低谷氛围。如果这时在平静的状态下提出一个新颖的问题,如同在清影碧静的湖面上掷下一块小石头,自然而然的必定会激起学生的思维的层层涟漪波动。比如:笔者在讲完《细胞的增值》一节中的"有丝分裂"知识点,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样完全准确的判断出一个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呢?这样一问,不仅使同学们重新回顾一下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点,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3.双向思维法

何谓“双向思维”?双向思维就是设定一种前提或条件恰好相反的情况,然后推导出不同的结论。比如:在讲授“糖与类的健康”一知识点时,可先向学生讲明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如果人体摄入糖的量过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低血糖症。这时人感到头昏脑胀、思想不集中。若视之不顾,则可能出现惊劂或者昏迷等症状。既然糖的摄入量过少不好,那么摄入的过多是不是就对人有益呢?这样激发学生思考,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吃的糖多,可能导致肥胖或者出现尿糖症。

4.多层次思维法

课堂提问,不仅要做到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与好奇的效果,同时也要达到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空间和层次,全面的引导他们。比如在做“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用的溶液为蔗糖溶液。这时你不防可以提出如下几个相关的问题:所用的蔗糖溶液的浓度是大于细胞液浓度呢,还是小于细胞液浓度呢?(答:大于)为什么蔗糖溶液的浓度必须大于细胞液的浓度?那么所用蔗糖溶液的浓度能不能过高呢?如果实验用的蔗糖浓度不一样,发生技壁分离所用的时间一样吗?能不能把蔗糖溶液换成酒精溶液做质壁分离实验呢?这样一问可以使学生从层次、深角度的思考问题,从而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5.对比法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