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质量监督的方式8篇

时间:2023-06-26 10:16: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质量监督的方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质量监督的方式

篇1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引言

受全球性气候的变化影响,各类灾害频频发生,这给我国应对各类灾害工作难度增加。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百年不遇甚至是千年不遇的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的监控在防洪抗旱、减少损失、保障经济建设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 水利工程质量监控的特点

任务的艰巨性

水利工程在国家和人民对抗洪、旱等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已建工程的安全运行,一旦工程的安全出现了问题,必然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带来巨大的损失。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规模大、周期长、施工工序繁杂的长期过程,因受各类综合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地点大都远离城市,交通不畅、生活工作条件艰苦、 质量监督人员要顺利的开展工作,就必须要战胜种种困难,才有可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艰巨的质量监督工作任务。

工作技术的专业性

水利工程种类繁多,比如水库、水闸、堤防以及农田水利工程等,而每一类工程项目又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结构形式。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受到水文、地质、水质、气象、土壤侵蚀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对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条件等都有着特殊的要求。正是因为水利工程项目的特殊性,使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知识,才能更好的完成质量监督工作。

三 水利工程质量监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在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降低灾害损失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

机构辐射不到位、权力弱化

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一般都采取的是三级设置的办法,根据水利部《关于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建管[2011]426号)文件要求,各县应设立专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每项工程都得到有效监督,但就目前而言,还有许多县、市没有成立专职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这样就不利于有效地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同时,在质量监督工作中,监督部门虽有一定的监督职能,但因条件所限,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无形中大大削弱了质量监督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人员缺失、素质较低

对于目前各地的质量监督机构,由于部门编制有限,再加之水利工程监控工作的特性,使得水利工程监管人员配备相对不足,专职质监人员配备更是少之又少。在工作上相对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也由于缺乏经费,普遍存在人员缺失的现象。然而除了人员配备缺失的问题之外,不管是挂靠的质量监督机构,还是独立设置的质量监督机构都普遍存在人员业务素质偏低的问题。

(三)费用无保障

自2008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收费被取消以来,各地质监部门都出现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很难保障每月有足够的质监费用投入使用,就连车辆出行都成了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能的发挥。

四 水利工程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措施

(一)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监督体制

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在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基本管理工作中的力度,严格按照水利部要求,成立县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同时,上一级质量监督部门应及时予以业务指导,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确保每项工程都得到有效监督。在水利工程监督过程中,应把参建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对于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参建单位,质量监督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出处理。

加强水利质监人员队伍建设

质量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则决定着质量监督工作水平的高低,只有具备一批高素质的质量监督人员,才能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人们对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现行条件下的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已经难以适应新兴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提升质量监督人员的质量意识已迫在眉睫。

(三)深入现场 全面监督

加强对水利工程现场监督力度,将水利工程实体监督做为重点,加大巡检次数。从开工初期到工程完工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及时审查各参建单位资质,与现场人员相对照,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健全。

(四)确保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对水利工程实施质量监管工作,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保证。针对目前质监部门无经费问题,应与当地政府及财政部门及时沟通,获取支持,以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 结语

质量监督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水利工程质量建设的有力保障。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新的挑战。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监控工作也应该随着工程建设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以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监控效能的发挥,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方云贵.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方法与存在问题[J].民营科技,2009(7)

[2]刘连建,朱立中,郭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的方法和措施[J].广西水利水电,2007(2)

篇2

关键词:房屋建筑;质量监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房屋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人们的居住,一个质量合格的房屋才可以满足居住者的要求。所以我们可以说,质量是房屋的灵魂,质量的好坏也是社会和人民衡量一个建筑企业的最直观的准绳。为了给居住者提供优越的生存环境,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加良好的社会声誉,为了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建筑工程企业就要重视建筑质量监督工作,以确保房屋的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

一、实施房屋建筑施工质最监督管理的意义

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前进的方向。由于现代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在不断的加强,而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跟进度都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证。对于房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好与坏,跟工程的适用性产生关系,另外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跟社会的安定有着关系。所以,加强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是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国家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要认真的对待实施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这无论是对国家、对人民,还是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管机构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来看,建立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提高我国房屋建设投资效益跟建设水平有着很大的发展;在建设单位看来,这个制度可以精简筹建机构中没必要的部门,给他们带来实用性很强,经济效益很高的优质管理;施工单位看来,这个制度可以在建设单位委托监理机构交涉的时候,在技术上面跟管理上面有着共同的言语,尽管说是发生了争议,也容易安装现行的专业法规去解决处理,对工期里安全施巨有着重要保证;在监管机构看来,这个制度可以令其在各项房屋施工工序里进行相应的监督,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造出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房屋质量监管的现状分析

房屋质量监管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工期比较长,人员比较分散,监管的难度很大,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质量监督人员的素质偏低

我国很多地方的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比较低下,甚至有些监督人员根本不具备有房屋施工相关方面的专业经验,房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由于施工单位的人员有限,对于工程的质量监督仅仅依赖于监理部门,自己内部没有一套有效的办法去把控建筑的质量。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责任心不强。这种情况的直接后果就是一些工序需要返工,造成了严重的成本浪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应该从事过多年房屋施工、房屋设计等相关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容易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隐患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真正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我们接下来看监理人员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有很多都是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无证人员,这些人员对于工程的质量一知半解,由这些人进行工程的监理,对于房屋的质量提高没有任何的益处。有一部分监理人员虽然是持证上岗,但是专业知识有限,在施工中发现了问题不能够给出很好的建议,还有的监理人员缺乏责任感与事业心。

2、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第一,监督制度层次偏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施工质量法律体系中的层次偏低,只是针对房屋建筑施工数量监督方面制定了相关规定和要求,而对房屋施工质量监督方面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有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只有在更高层次的行政法规中有所涉及。第二,监督制度内容不完善。在当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许多监督规定早已满足不了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需要,更没有质量监督问题的相关规定。

三、强化房屋建筑质量监督的方法

1、要加强对技术的监督

在施工之前,应该充分检査设计交底图,并针对设计文件向监督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解说,使施工单位正确理解设计意图,把握设计的重难点,严格要求施工质量,确保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针对设计交底图进行审核,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依据、原理,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及修改方向,使设计图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设计交底图应该充分注意图纸的翻样,详细绘制大样图,使每一位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都能弄清设计图的意图,减少施工现场出现错误的几率;要认真编制材料明细表,充分按照施工单位的预算表,对本次施工所需要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计算,并划分不同的层次进行编制。在工程开工之前,要与每一位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不同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对本部门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与交待,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对本次建筑施工的特点、所需要的施工方法、对质量的要求等都有具体的了解,减少因技术等原因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2、落实质量的目标责任制,提髙工作人员的素质

对每一个部门都应该制定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制度,设立明确的目标,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把任务真正分配到每一个部门,各部门再将任务分配到每一位施工人员,使工作与任务更加具体化,更容易检查出问题的所在与出现问题的人员。

由于施工人员大都文化程度较低,要加强对他们技术的培训,使他们学会本次施工应该使用的方法,在培训后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考核,颁发考核合格证明,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要聘用有丰富经验的监理人员,考核他们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考验他们是否真正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是否能够判断施工时出现的质量问题,是否能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要观察监理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只有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才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3、落实完善质量监督的方法

监管人员应该把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髙自身的监管力度。如果先施工现场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指出,并告诉施工人员修正的方法,釆用实时测量和整体观感两种方式相结合,对建筑质量进行检查,即使是成品,也要让施工人员推到重建;监理人员要严格控制施工人员的工序技术,对技术不熟练的工人予以指导和纠正,明确指出施工人员出现的问题并限时改正;监理人员还要填写质量控制书,认真记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载出现问题的人员及原因,根据国家制定的检验标准对施工工程进行检测。

结束语

作为一个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作,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体系的健全、制度的建立完善,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落实的地方。保证了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才能为国家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推动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发展迈人新的一个道路。房屋建设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所以相应的制度管理也需要更大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王寒冰.浅析房屋建筑中工程质量监理内涵及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10,(11).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一、工程概况

河池境内某大厦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二、二十五层建筑,占地面积为2550.4平方米,建筑总高度为79.950米,建筑面积为地下4008平方米,地上36855平方米,阳台面积为1570.1平方米;设计主体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框架抗震等级二级;地下一层至地上三层2-A轴交2-6轴及2-17轴上的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其余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该工程采用基础形式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结构类型为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二、施工前的管理

对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有关设计、勘察文件审查的管理。对设计、勘察单位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监督,重点是放在对设计、勘察文件的审查监督把关上。一旦发现其违犯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设计和勘察文件,可以通过直接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使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由其失误疏忽或有意所造成的质量责任。二是对招投标活动的管理,重点是施工招投标的监督,实现市场监督与质量监督的有效结合,通过质量监督审查促进市场竞争的规范化和良性运转,通过市场有效运作,保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三是对合同文本的监督,重点是施工合同的监督,把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落实到合同条款中,以合同的法律效力约束各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通过对这三方面的内容的审查监督,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过程的预控监督。施工前质量管理的重点归根到底是对业主质量行为的管理,因为业主是所有这些活动的组织者、决策者,这也是规范建设业主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的重要措施。

三、施工中的管理

1.原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质量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工程质量不可能符合要求。因此,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不许再施工前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材料的控制,首先要对材料供应常见进行必要的审核,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厂家进行材料的供应。其次,要对进场原料进行必要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检验来保证进场原料的质量。

2.工序与工期控制

要落实交接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时建筑工程质量受季节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而盲目抢工期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实现质量控制步骤一是设立质量控制点,选定关键环节和重点工艺进行重点检查,二是强化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的高低。

3.加大现场巡查力度

质量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实现及时控制,对发生的问题务必做到早发现、早纠正,避免积重难返,避免大的返工损失。比如,砌体工程中的拉结筋的检查,若采取砌体完成后开洞检查,一是不易检查,还有就是查出问题也难以补救,但在现场巡查中及时予以解决,既能避免较大损失,也易得到承包商的合作。

现场实体质量的检查方式应采用科学的监测仪器和设备,提供准确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增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监督抽查,保证强制性标准的贯彻执行,保证建筑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贯彻落实,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建设工程质量和结构使用安全。另外,在加强程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控制。技术控制的方法采用评价标准的方法比较好。评价标准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对施工现场质量保证条件的检查评价,二是对工程竣工检测结果的检查评价,三是对现场质量保证资料的检查评价,四是对工程实体的尺寸偏差的实测,五是对完工后的工程实体的宏观观感检查评价。

四、竣工后的管理

篇4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监督方法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监督重点与监督方式的关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其监督对象实际上是抽象化的。它所指的是通过认识建筑生产的客观规律,而结合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确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重点。它的含义分为两层:①监督的对象不同其内在的矛盾自然有所不同。那么对这些矛盾监督选择就必须以主要的矛盾或是以其的主要方面来作为是重点;②监督对象的不同其重要的程度也自然不同,此时监督重点的选择就要以监督对象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所以,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中监督对象的本质特征是由监督的重点反映出来的。监督方式和监督重点的统一就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首先,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监督重点是工作的内容,只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的重点得到明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在制定监督方式的时候才会有依据;其次,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监督方式是一种形式,且一切的形式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上都必须要服从且服务于监督工作的内容,也就是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选择监督方式时必须要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监督重点,并且要对监督工作的重点不断的进行改进,只有对监督工作不断的改进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中监督得重点和监督的方式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且也是相辅相成与互相制约的。若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中监督重点没有明确,就无法制定出准确的监督方式来对工作进行监督。反过来,要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工作中得监督方式不合适,就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监督重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工作中监督重点与监督方式的确定,还必须要考虑到效率原则,指的就是以最小投入,使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最大可能去避免。这样的监督重点与监督方式才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最为正确的。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设置监督机构的目的与意义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重量法》中得第一条就有提到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加强,质量责任的明确,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社会秩序的维护,制定该法律。这一条法律的确定首先对监督工作的要求与目标、方法还有目的意义有了明确的指引。也对各个行业的监督工作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国家以立法形式来进行监督机构的设立,赋予了国家对产品在质量上监督管理的义务以及权利。其首要的目标就是去推动企业生产技术上的进步。使得企业产品的质量能够稳步的提高。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但是,这个法律中的规定,建设工程只有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以及设备的使用才适合于该法律。虽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的规定不适用,但是,在事实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适用的法律法规是更加严格的。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对质量的监督应该作为监督的重点。因为,质量上一旦出现了问题就一定会引发质量上的事故,一旦事故发生造成的灾难对组织或者个人来说都是很难能承担起的。最终,还要要将这些损失转嫁给社会和国家。为此,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作为依据来制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设置监督机构的目的在于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的保证,以此来对建筑市场的秩序进行维护,使建筑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三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与方法

根据以上国家制定的法律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上的监督重点最主要的就是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要将工程的质量作为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首先必须要深入去了解行为质量与实体质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够把行为质量当成是实体质量。在这两者之间,行为质量的能力只不过是可以提供一种保证而已,行为质量的这一能力在实体质量保证上完全不具有确定性。有一个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也不能100%的保证工程质量完全合格。当前,建筑行业在我国的整体生产水平偏差与建筑工程的一些特点都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影响。行为质量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然而,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实体质量与行为质量的关系是十分密切不可分离的。如果在管理的工作上缺乏了有效的监督方式以及控制的手段,那么产品的合格率将会大幅度降低,行为质量也将会有缺陷,从而实体质量下降的概率也就会随之增大。这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是非常不利的。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上采用了检测仪与计算机的技术来进行监督。

现在,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的在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不断的增长、人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和社会对物质文化的需要也就日益增长。建筑在设计上的理念早就再也不是“在经济的条件下注意美观”了,而是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体质量监督重点必须要有与时俱进观念,并对其逐步进行调整与完善。比如:有害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会污染施工地周围环境的施工方法、能造成人们的心理不悦的工程质量缺陷等都是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的监督重点与监督方式理论也会因为成熟的设计方法、不断在发展的检测技术与现有的高科技的计算机技术,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方便携带的检测仪器可以在其没有破损的情况之下对建筑物的实体质量以及安全特性能够准确的测出科学合理的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可以根据检测仪检测出的结果来对该建筑工程各项安全指标与功能指标计算出准确可靠的概率。到那时,我们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就可以象是对热水器的检查一样来进行建筑实体的全面检测。

三、结束语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重点就是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监督方式的决定取决了监督重点。只有找到了监督的重点才能很好的通过监督方式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质量监督》2004.no.3《深化改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几项措施的探讨》作者:张元勃(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2]刘靖方;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J];中州建筑;1994年03期

[3] 叶安福;谈搞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三个一”[J];工程质量;1995年03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甲方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

1 实例概况

某个工程建筑面积约3300m2,在这个建筑项目中甲方的责任相当巨大。现在的工程大都有委托监理,但是,委托监理方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技能的综合素质方面又各有差异,迫使甲方管理监督人员需要有相当的管理经验。此施工工程在管理监督过程当中出现问题较为典型,也是常见问题。现在就整个工程出现的质量与进度管理需要进行的探究与分析,为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2甲方质量与进度的管理措施

2.1 施工前的准备与管理

(1)工程图纸在会审之前需要及时送达使用单位进行审核,针对使用方的要求进行详细地交流与研究,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使用方对项目要求进行多次修改,为了引起使用方的重视,审核通过之后必须让使用方签字确认。在上述工程中,使用方进工程竣工后还多次进行调整变更,就是因为图纸虽然交给使用方进行审核, 但是没有进行签字确认。所以,在施工工程项目当中,签字确认制度是一个不可以缺少的环节。(2)整个工程施工前,对土方清运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措施。可以进行招标或者是由总承包方来进行清理施工。出现了与市场价位差距过高的问题时,需要先谈好价格,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好详签证。这样的做法,能有效地解决施工方在进行工程结算当中出现扯皮现象。上述工程三通一平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落实到位,但甲方管理有很强的成本控制能力,预知到了工程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做到了在事前就有了签证及项目经理签认的认价单,所以在发生土方费用时有效避免了常见的扯皮。(3)在开展施工前,对于外场施工图,需要由设计方设计出外场施工图,需要结合室外工程做好整个工程的附属工程的衔接,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甲方在质量与进度方面的考虑不全等问题。在上述工程当中,虽然基本完成整个工程的外场施工的基本功能,但是在整个施工工程进展到中期时,通过由甲方多次对绘制的外场施工图进行反复修改,才得以完成。所以在建筑工程中,作为甲方管理人员,应该提升综合素质,应该考虑在问题上做到更为全方位的进行。

2.2甲方的质量监督管理职责与管理

(1)施工质量责任制度的进立。对于质量责任制度的建立,是施工方督促正常生产秩序的有效方法。为了有效地提高施工方在工作质量上的管理,施工方必须要做到质量有标准,专人专事管,质量工作检查到位,结合责、权、利的原则有效清除工程质量隐患。建立奖罚制度,将质量工作与施工人员收入挂钩,提升对质量工作的态度。(2)按照项目设计要求结合国家相关的规定的标准,在出现各种因素的变化后后,例如人员、设备、工料、操作环境等,作为甲方管理人员应当有效组织施工方管理工作,督促施工方在施工工程进行,把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放在第一位,避免在整个施工工作中带来的质量偏差。(3)为了能够长期有效地创建优质工程,建议施工方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是有效提升施工创建优质工程的前提。要想把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因素得到有效地控制,从工程起初的投票,到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再到施工生产的开展,直到工程竣工后的回访,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制度来进行规范,这样才能有效地对施工方的质量维护以及工程质量改进进行监督。从而保证工程质量与进度的稳定发展。(4)不同工程的要求,各有不同,需要在各行业之间的需求关系上,重点入手,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不同的要求,从而提高管理与工程的质量。

2.3 工程质量检查是管理人员的重中之重

作为甲方管理人员针对整个施工工程项目,需要进行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监督、质量检查、质量认可、质量验收。整个施工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工作,是跟施工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和承包形式息息相关的。甲方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的质量评定与验收工作进行实施。如果是委托监理,应当让委托监理工程师对该项工作进行完成。如果是承包形式,根据承包形式的不同,进行不同地质量检查。分为总承包形式和直接承包形式,总承包形式,甲方质量评定与验收的重心是对A级质量控制点的检查和确认。总而言之,质量信息的获取和分析的结果才是甲方真正的工作重点。甲方必须建立专管质量监督检查机构,根据要求,组建有经验的质量工程师和检验员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测量,组织精英质量管理工程师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有效地掌控施工工程中的质量因素,根据分析结果给予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建议和对策。作为甲方管理在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包括程序性检查和主动检查。顾名思义,程序性检查就是按质量检验制度和程序规定经由甲方质检人员进行仔细检查后签字确认的控制点的检查,甲方配合承包方,由承包方提供的质检通知,在程序规定时间内必须进行现场检查,如果逾期,可以视为认可通过。主动检查就是程序性检查以外的甲方主动随机的监督和检查,这也是有效提高质量的一种检查方式。

2.4工程进度甲方应当如何进行监督管理

(1)施工前,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进行签署开工报告,这个开工报告可以成为为今后施工工期结算的证据。本文中提到的工程就是因为推迟开工,在开工报告也有相应的拖延解释,这成为了施工方工期延后有力依据。(2)施工开展前,需要根据法律相关规定,以招标文件为藏在,通知项目经理具体竣工日期,要求施工方对整体工程进行详细的总体进度计划,包括月和周计划。本文中的这实例工程,是某小型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从技术能力上来说,达到不这样的技术要求,施工方给出的计划,只是一种形式化的,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如果出现此类的问题,作为甲方管理人员,必须加大对整个施工工程工期的考核力度,为了给施工方施加一定的压力,要求施工方给出不包括附属在内的施工工程的验收时间,按照验收实际验收时间作为最后工期进行计算,另一个重点就是要做到结算罚款时要有据可依。(3)施工工程开展之前,为了避免施工方在工期结算时不承认工期拖延的问题,甲方管理应该使用书面形式通知施工方,并且由施工方项目经理签字确认,在工程开展中途,如果因为甲方或者是设计方面的因素,导致工期拖延,施工方也应当及时提出书面形式的延期报告。本文提到的某工程中就是存在设计原因导致了工期延后,但施工方是在结算时才提出顺后请求,如果甲方提供了签署的书面报告,施工方则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工期顺后。结合上述实例,整个工程的工期控制是多方面的,从工程施工前的计划,到每一种签署的文件合同等书面形式的内容,都是可以作为甲方控制计划的重点,甲方管理者,在保证质量为前提的条件下,把控所有关键点,解决存在的关键因素,从经济措施入手,都是提升进度管理的有效手段。

3 结语

根据众多工程实践项目证明,甲方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指导监督作用,无论从项目建立初期、项目设计、工程施工开展中以及施工项目责任期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把控,多学习先进的建筑施工管理措施,把建立好的方案落实到施工现在,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与服务,争创优质示范工程,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茅允泉.建筑工程甲方项目管理的实例浅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7).

篇6

关键词:房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实施监督。根据工程类别、重要性及工程参与单位的业绩、信誉、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实施分类监督,着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监督效能。

一、坚持依法监督管理

在当前的房屋建设工程中,有些建设、监理单位质量行为较为混乱,特别是不按照正常程序执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工作落实不够,存在把关松散等问题,使得工程质量无法保证。为解决这些问题,质监站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依法监督和管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建立在严格的法制基础上。我国在建筑方面相继出台了《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各省市地区也随之制定了有关法规,质监站要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法规和规范,全力推进依法行政检查。加强信息化建设,紧抓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单位内部的信息化工作,做到以下几点,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1.把关工程建设法定程序。无论是对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新建、改建还是扩建,都要求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严禁各类未及时办理所需手续或者手续办理不全的工程项目开工建设。2.规范工程承发包行为。建设单位必须把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全部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肢解发包。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主导地位的建设工程,必须依法进行公开招标,不得以其他方式规避招标。建设工程招标不得把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措施费、监理费作为竞标条件,否则招标结果无效,责令建设单位和招标机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其他项目的招标。3.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合同应当采用标准示范文本,对质量安全责任、质量安全措施费、项目管理机构及其组成人员等作出明确约定。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程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发现建设单位不按合同约定拨付相关款项的,责令改正并在改正前暂停其新上项目的招标活动;发现施工、监理单位不按中标承诺和合同约定配备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或擅自撤换有关人员的,责令停工整改。

二、重点加强环节监督

确保对房屋建筑项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各级质监站的重要职责。从目前房屋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受控情况良好,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如混凝土工程质量水平较低,砌体工程施工不规范等等,因此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1.桩基础监管。对桩基础报建、施工企业的资质、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及施工完成后的检测验收等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桩基础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执行,并特聘经验丰富的地勘专家充实监督力量。2.原材料进场验收和抽检。根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使用钢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重点抽检主体施工工程的钢筋等原材料,同时加强对监理单位见证取样送检情况的监督检查。3. 监管预拌混凝土市场。严格实行预拌混凝土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制度,同时规范各预拌混凝土企业技术和资料管理,增加在施工现场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随机抽查的频次。4.工程竣工验收管理。质监站推行分户验收制度。即工程在竣工验收前,将每套住宅和公共部分的走廊、地下车库等分别划分为若干个子单位工程,对工程观感质量和使用功能质量进行专门的逐户逐间全面质量验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分户验收的主要内容。实施分户验收制度后,对分户验收不合格的,不得组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5.建立质量投诉体系。健全合理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规范工程质量投诉处理程序,落实质量投诉责任人制度,建立详细的投诉处理台帐,正确判断投诉的性质,积极宣传《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等法律法规,疏导投诉人不满情绪,创新化解质量纠纷的方式方法,要求各建设和施工等单位真正担当起质量纠纷的重任,以促进质量问题的解决。

三、组织检查,严厉查处

目前房屋工作质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钢筋工程制作和安装存在一定质量缺陷、模板工程质量较差、部分工程由于施工和养护的问题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要求、基坑支护出现裂缝未及时处理等;在装修、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厨房卫生间内墙面防水高度不足、水电安装工程材料送检批次不足、门窗“三性”检测滞后、防水工程缺少附加防水增强措施、节能材料送检批次不足、保温隔热材料燃烧性能未送检等。质监站应在日常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巡查和各类工程质量专项检查中,把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严格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责任,保证防治技术措施落到实处。对检查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条文以及有明显质量问题的项目,当场签发监督执法文书,责令责任主体限时予以整改。

制定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检查和验收审查表,规范建设、监理单位执行专项治理技术方案和治理措施行为,强化技术交底和现场检查,加强专项治理的过程控制和中间环节验收。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召开质量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工程质量整改方案,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对违规责任主体及相关责任人记入不良行为记录,违规工程不予竣工验收备案,对造成质量通病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处罚。依据有关建筑工程保修条例规定,建筑工程在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责任单位不按本条例规定保修的,由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未改正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当组织其他单位维修,维修费用从责任单位存入的保修抵押金中支付。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current society, the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industries have changed dramatically. There is also a great chang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pay attention to the reasonable quality supervision methods and innovation of the supervision mod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innovation methods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quality.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程分析

【Keywords】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engineering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008-02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已经逐渐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产业,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监督管理工作的落实,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促进工程建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大减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下文笔者主要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方式进行分析。

2 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2.1 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监管工作的责任心

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过程中,相关监督管理人员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往往能够为良好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单位的内部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导致实际的管理监督效率极其低下,从而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2.2 构建系统全面的内部工作环节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需要良好的建设环境以及完善的方案,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单位需要具备完善的管理机构以及管理方案。同时在具体的监督管理过程中要保证方案的可实施性、可操作性,从而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为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

前面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对策以及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建筑行业的崛起,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良好质量,保障其施工环节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下面笔者将主要探究当前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创新对策。

3.1 重视监督执法水平,强化规范化的制度

在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重视模式上的创新工作。其中首先需要重视的是构建良好的内部制度,通过提升监督执法的水平保证项目良好的质量监督管理。

第一,相关单位应当重视对传统机制以及制度的调整和优化。随着当前现代化的发展,很多魍持贫榷汲鱿至瞬簧俚木窒扌裕如果建设单位没有对其进行及时地调整,那么就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在优化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专业化监督班子的培养,保证监督工作的独立性,将监督工作分为主体工程的监督、装修装饰工程的监督、商品混凝土材料的监督以及监测监督等。通过分化监督工作的内容来提升监督的效率以及力度,进而保证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重视集体执法监督管理工作,在进行现场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关施工建设单位需要重视采用分组的形式,保证对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小组化管理形式,并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形式来提升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

3.2 提升监督的质量,提升监督效率

在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案的优化和创新过程中,应当重视严格的监督质量标准,将标准进行提升,并使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能够立足于高标准严要求,进而为良好的工程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应当立足于动态化的质量管理,在日常工程项目的监管过程中,应当定期地进行数据材料的收集工作,一方面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准确地预测市场发展的动向,合理的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决策和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动态化的管理监督工作能够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性。第二,重视质量管理的交底工作,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将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应当进行的施工环节以及施工标准进行全面交底,保证质量监督部门与实际的施工部门之间的信息共同性。[1]

4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以及创新的思考

在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质量监管部门一定要采取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和处理程序,如果在日常监督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那么应当根据所出现的问题制定专项管理方案,并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探究出现质量问题的具体原因并制定有效的处理对策,从而保证质量问题的标准化处理。

除此之外,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以及处理都应当立足于一定的理论支持,因此就需要质量监督部门在进行完日常检查工作后,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在报告中需要详细地指明本次检查工作的具体时间、检查的具体内容、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对策,同时标注质量监督检查管理的人员姓名,从而保证企业能够更好地落实相关的责任制。

5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式以及有效的创新模式入手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总之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建筑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采用标准的、科学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有关单位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紧随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和调整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和措施,进而保证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有效落实。

篇8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07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1-0117-02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质监。同时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发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质监的快车道。

但是,十几年来形成的基础、主体、竣工三步到位等级核定与巡回抽查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积淀了诸多影响发展的矛盾与问题,因此,对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创新与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转变思想观念,健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全新理解

2.1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感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责任,一是代表政府对在建工程进行执法监督检查,掌握本地区的工程质量状况,并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二是督促各方责任主体的工程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三是认真检查工程建设中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四是树立好的企业典型,处罚劣质工程的质量责任人。

2.2 执法监督人员的工作质量标准化

不直接把工程质量的好坏与监督人员挂钩,而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多少来衡量监督人员的工作;以一个地区、一个监督科室所监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及历史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作为监督工作的成绩;以质量投诉的多少、投诉质量问题的影响来反映监督工作的成绩:以社会对质量监督机构的反映作为监督工作的成绩。

2.3 建立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

监督站内部应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程序和管理办法。程序要简化,办法要实用、有效,从而形成一个透明的监督工作环境,使监督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认真、积极的工作:形成一个人人为自己负责、人人为工程质量负责的良好氛围。

2.4 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检查环境

主动发挥参建各方的积极性,加强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相互促进工作质量。通过座谈、研讨、宣贯来相互沟通、理解、支持,使工程参建各质量责任人重视工程质量,并自愿干好本职工作。

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从宏观来看,在新形势下,建设工程监督管理人员不仅要转变思想管理观念,更应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以取得管理创新的实效。笔者认为,应从对内和对外二方面强化管理,具体如下:

3.1 对内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建设,提高监督执法水平

3.1.1 优化机制,打造过硬的质监队伍

将监督科室按工作目标进行分工,即分为主体监督科、装修监督科、商品混凝土监督科、检测监督科和监督督察科。各监督科对分管工程进行巡回监督,督察科对所有工程进行巡回监督。不定期地对各科所监工程进行调整,使每一个工程都将接受质监站人员的监督管理,使质监站的每一位监督人员尽可能多地覆盖监督工程。

3.1.2 坚持集体执法检查

对施工现场执法检查,规定必须是三人小组集体行动,不得单人到工地进行执法检查。这样有利于公正执法,业务知识互补,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3.1.3 实行工程验收内部运行卡制

运行卡内容包括监督科室意见、监督档案情况、日常监督检查得分情况、验收小组的验收意见、站领导的结论。验收严格按承诺时间(5个工作日)进行,并且强调验收人员在现场提出结论性意见。

3.1.4 监督检查情况的定性、定量评定

每一次工程质量监督检查都用“建设工程质量巡检问题通知单”提出发现的问题,按不同的问题分别要求整改、落实到位,并用分数进行量化打分。工程主体及工程竣工验收时,可以用日常监督分数来评价工程质量。

3.1.5 监督工作的量化考核

对各科的监督工作进行月量化考核,使监督工作程序化、规范化。考核内容包括行风廉政、质量投诉、日常监督、监督到位、监督频率、发现并解决的问题及领导抽查情况等。

3.1.6 实行工程质量监督责任追究制

谁主管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出现用户质量投诉,由谁负责处理解决,并根据发生工程质量问题情节的轻重,对相关人员提出批评教育或追究其监督责任。

3.1.7 周例会制度

每周一上午可定时召开站务会,各科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和发现的质量问题以及本周的工作计划。站领导通报质量验收情况,强调日常监督检查应注意的事项。

3.1.8 建立质量监督工作内部通报制度

每周将各监督科发现并解决的问题,监督督察科发现的质量问题,质量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工程停、复工情况等,用“工程质量信息”进行内部通报。

3.1.9 健全监督日志和监督档案的管理

监督日志记录监督人员每日的工作情况,主要是每天检查的工程、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目前的质量状况等。监督日志配用“建设工程质量巡检问题通知单”、“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停工整改通知单”,进行三级监督管理。监督档案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办公室每天将各监督科前一天发出的“建设工程质量巡检问题通知单”按工程归类存档,并进行内容统计,每周将统计情况报站领导。监督日志按月进行整理、归档。主体、竣工验收前,办公室在运行卡上填写日常监督信息。

3.1.10 质量监督工作的年度总结

每年年初,应对去年的监督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下一步监督工作的重点及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出台站文件,例如:《关于主体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有关规定》、《关于住宅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等。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从制度上减少管理漏洞,杜绝重大质量与安全隐患,从而对提高建设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发挥很大的监督保障作用。

3.2 对外应严格质量监督,提高监管效率,推进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3.2.1 质量监督的动态管理

将过去对施工“停工待检”的质量控制点检查,改为不定时、不告知的日常质量巡回监督。加大对工程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随机抽查,实行质量行为与实体质量检查相结合,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增强了质量监督的威慑力。

3.2.2 质量监督管理的分级化配合取消质量“控制点”,对所监督的工程实行分级化管理。每一监督科室将所监督的

工程分为好、中、差3个等级,对好的工程进行表扬或召开不同范围的质量观摩现场会;对差的工程加大监督检查频率,召开工地质量分析现场会,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参观好的工程。监督督察科对所监工程的单位领导进行督导,要求施工单位的总公司领导查看质量现场并到质监站交换意见,或质监站用文字材料寄总公司领导。

3.2.3 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交底

第一次到工地现场主要是告知参建各方质监站的有关要求,包括站制定的文件内容、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质量月报、隐蔽工程施工时间的通知、日常监督检查的方式、验收的时间和程序等。

3.2.4 抓参建方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

要求开发、监理和施工单位项目部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现场配有质量样板照片或质量模型,建立针对班组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奖罚制度,并且在显要位置设立标牌公示。

3.2.5 实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轮岗制和验收抽签制

为了增多质量监督人员发现问题的角度,把质量问题处理在施工过程之中,避免所监工程成为“自留地”,应不定时对工程的监督人员进行调整,使每一个监督科尽可能扩大工作范围,尽最大可能实现工程质量巡回监督。

对工程主体和竣工验收,采取定时(每周五)、不定人的方式,随机抽签确定参加检查验收的人员,增加验收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3.2.6 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

以往的工程质量初验制度,会使质量问题堆积到最后,质量问题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工程质量也不会提高,最终还会给质监站的工作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因此,应取消工程质量初验,将监督关口前移,改为既重视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也重视竣工验收。

3.2.7 加强对工程质量问题的专项治理和专项检查

专项治理工程质量通病。根据不同时期存在的不同质量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治理。《关于模板支撑体系的几点规定》、《关于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检查要点的通知》、《关于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通知》、《钢筋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要点》、《关于高层建筑与相邻地下车库施工相关问题的规定》等技术性文件的执行,有效地防治了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水平。

预拌混凝土供应商的专项检查。一是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技术人员进行考核;二是对搅拌站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特别是试验室的监督检查;三是施工现场抽检其坍落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四是施工现场抽取混凝土试块进行强度检验和强度对比试验;五是对基础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检测其混凝土强度;六是对抽检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其生产管理水平,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

在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对观感质量、使用功能、可能出现质量投诉的地方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加强“结果性检验”,如卫生间蓄水试验、地面泼水检查、抹灰的“四角八线”实测实量、电器工程的“抽线穿线”等质量实行结果性检验,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

3.2.8 加强对施工质量信息的及时收集汇总分析

执行施工、监理单位的施工质量月报制度,要求其每月向质监站报告工程质量状况。强化参建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和总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规范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增进监督人员对工程质量状况的了解,及时调整监督管理工作。

执行检测机构不合格台帐“零报告”制度。目前,随着检测机构的市场化,不良的市场竞争,导致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值得怀疑,致使工程质量没有根本性的保障。因此,要求检测单位将不合格项目在24小时内报建设单位和质监站,每周向质监站报不合格台账,或“零报告”不合格台账。

3.2.9 定期进行质量大回访

通过质量回访发现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发现日常监督工作的漏洞和偏差,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检查。

4、新形势下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重点措施的思考

从微观来说,笔者认为,作为基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单位,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除了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建筑市场需求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对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之外,现阶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应抓住重点,寻求突破,从而落到更好地保障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这个实处上来,使建设工程监督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规范监督管理程序

质量监督机构应该负责宏观控制管理工作,通过抽查和巡查的方式对本辖区工程质量的基本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对突出的质量问题,可以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防止和纠正参建各方偏离基本的工程建设程序的错误行为。将质量的控制点的验收工作交给监理,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动态抽查来监督促监理人员忠实履职。通过违规查处,鞭策监理人员提高质量责任意识。

监督程序要规范化,就要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减少人为因素影响,避免不正之风的滋生。具体包括:a.加强监督机构及其人员资格管理;b.完善施工许可及监督报监;c.切实做到现场检查;d.改进不良行为记录的处理;e.提交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等等。

4.2 建立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的监督机制

行为监督与实物监督并重,实行结构工程质量季度大检查制度。目前,质量监督机构是以行为监督为主、实物监督为辅的监督方式。但实践中发现如果对实物监督力度不够,就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及其结果,即工程产品质量,均列为监督对象,将工程建设参建各方推向工程质量责任第一线,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通过检查,促进各个责任主体工程质量意识的提高。

4.3 认真开展学习和培训工作,切实提高质量监督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推进质量监督工作水平的提高

质量监督工作是由基层质量监督人员来完成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作的质量水平。因此,需要切实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两个方面。对质量监督从业人员的培训应当包含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且是经常性和长期性的。

建立监督人员的持证上岗和定期培训制度,打造一支技术精良的质量监督队伍,使其具有较强的技术判断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上级质监机构要定期对下级质监机构、质监人员进行考核,不合格的机构要进行整改,有关人员要调离岗位或降级、降职;就技术装备而言,还要加大检测力度,增添检测设备,以数据说话。

4.4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尊重建设各方主体地位,保障建设主体合法行使自身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职责

质量监督工作代表政府对工程实施监督,应当着眼于工程重点监督和宏观把关。监督工作重点在于审查各方主体的合法性,指导和监督各方主体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督各方质量行为的合法性和尽责性,以达到质量监督的有效目的。

切实建立工程建设质量的责任主体是业主、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理念,在质量监督工作中应当充分尊重各方的权力,明确工程质量责任由各方主体承担而不是质量监督人员或机构,督促各方承担相应的责任,才能使各方主体切实履行其责任和义务,确保工程质量。比如,依照条例规定,竣工验收由业主单位组织各方主体参加,质量监督工作是在接到业主通知去参加验收,监督参加验收各方主体人员执业的资格和验收工程程序的合法性,如工程达不到国家验收标准,可以宣布验收无效且不同意工程备案和投入使用。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对业主单位履行权利和义务的指导和监督,因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业主处于中心地位,业主行为的合法性对工程质量是起决定性的。另外,质量监督要特别注意保护监理单位和人员的地位和职能,确保监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与监理单位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全面掌握工程质量状况。

5、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基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不断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制度,严格遵循质量监督程序下,充分发挥各方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依靠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充分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监督管理工程质量活动,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新时期要求的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建立起规范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任春峰,专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探讨[J],工程质量,2005,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