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6: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妇产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进步,在问医求诊时对于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代表了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态度,是患者衡量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妇产科护士需要长期接触孕产妇,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女性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了解产妇的内心思想和诉求,制定有针对性地护理方案,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1妇产科护理中的潜在问题
1.1护理人员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问题共包括两方面。①是其缺乏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需要程度非常繁重的护理工作,工作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长期工作,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没有仔细、认真、严谨地进行护理操作。比如,因为疲劳过度,夜间值班的护士没有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或者没有注意到细微的症状,导致产妇最终在病床上直接分娩,家属不满意,造成护患纠纷。同时,部分护理人员并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风险意识不强,所以对于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没有提前预估到,没有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使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不断扩大。②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导致妇产科护理中存在质量及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与技术水平没有达到专业水平。部分护理人员没有熟练掌握妇产科中常用的医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引起安全问题或者医疗纠纷。例如,护理人员在监测产妇的血压时操作是无效的,或者对产妇的病症判断不准确,这样很可能导致产妇出现子痫,引起护患纠纷事件[2]。
1.2产妇本身的问题 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妇产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每个管理细节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意外,比如,部分产妇与其家属不了解妊娠和分娩的有关知识,在日常护理中没有和护理人员积极交流,当出现的实际情况没有达到其期望值时,自然会滋生不满心理与负面情绪,不仅容易引起护患纠纷,还可能由于心理状况不佳而引发安全事故。此外,部分产妇不重视医嘱,自行外出,很可能导致胎膜早破、胎盘早剥等事故。
1.3医院方面的问题 医院在检查和考核护理质量时大多只是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了解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难以做出有效改进。此外,保障顺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就是医院设备,这项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老化与性能差等问题都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受到影响。另外,如果护理人员不了解新引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不熟练,很可能发生错误操作的现象,使护理质量受到影响。
2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2.1加强培训护理人员 为了有效的控制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质量的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只有具备很好的专业护理技术,才能够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做得更好。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妇产科护理的质量,并且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方面的因素就注定了妇产科护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护理技术,不断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妇产科应该定期的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培训,通过培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水平和风险意识。可以为开展培训班与学习班,并且应该加大培训力度,使培训范围更大,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得到培训,提升护理水平。
2.2给予患者心理疏导 患者自从走进医院并且等候生产时,就已经将自己托付给了医院,并且对医院充满了信任。但是,在等候生产的过程中,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一旦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情绪,对生产产生一定的担忧,同时还会降低患者对医院工作的信心。在这个时候,护理人员就应该耐心的对患者进行产前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适当的降低压力,减少患者的担忧,让患者对医院恢复信心。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不断的鼓励产妇,让产妇能够认可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并且给产妇讲清楚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让患者了解解决的措施,对医院和护理人员充满信心。
2.3构建安全制度,维护更新医疗设备 为了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就必须构建一个安全护理制度,这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妇产科中,要想保证孕产妇及其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严格的控制,不断的对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了更好的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可以从改进交接班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和完善护理应急程序等几方面进行。为了确保医护工作者在护理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对护理的安全进行保障,就必须构建一个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详细的规定医护人员的职责。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医疗设备,及时维护和更新老化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3]。
3讨论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产妇及其家属对于医院妇产科的护理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该科室护理工作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专业性均较强,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产妇完成分娩后,生理与心理方面都会承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还可能发生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使护理质量提高,缩短产妇的恢复进程,使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几率。由于工作性质与护理操作的独特性,与其他临床科室相比,妇产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明显较多,而且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严重损害了医院树立的社会形象。医院必须采用有效途径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使其风险意识与责任心增强,并且加强考核护理质量,促使护理人员认真、熟练地完成护理工作,重视护理安全,提升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以及妇产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99-01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深入改革,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1]。尤其是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安全,而潜在的安全问题则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是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值得探讨。
1 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人们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越来越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妇产科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安全,当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积极性不高,缺乏现代化护理理念,不能将自身的工作与患者的生命安全紧密联系时,很可能造成较大的安全问题。如:护理人员对待孕妇时未能认真负责的进行产前检查,生产过程中,未能严密观察产程进展,从而造成了新生儿窒息、死亡或产后出血等安全问题,这主要与护理人员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不强有关[2]。
1.2 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的规章制度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诸多安全问题都与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护理操作的规章制度有关。有的护理人员自认为经验丰富,想当然地处理问题,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可能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甚至发生抱错婴儿的问题,将阴道填塞的纱布遗忘而引发产褥感染的问题,严重影响医患关系,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的护理人员未能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进而导致产妇会阴切口感染、裂开、新生儿院内感染等[3]。还有的护理人员未能规范安全用药和用血,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不够,导致患者用药和用血出现差错,甚至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1.3 护患之间缺乏沟通 妇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紧张繁忙,很大程度上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难以完全照顾患者的情绪,满足患者的全部需求,还有的护理人员态度生硬,冷漠,缺乏热情,对待产妇缺乏关爱,对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表现的疼痛、焦虑、恐惧等情绪;未能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和人文关怀;未能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泄露患者的月经史、婚育史、个人史等个人资料,在选择分娩方式、胎盘的处理、采集脐血方面没能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常常导致患者对于护理服务不满意,甚至引发护理纠纷[4]。
2 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
2.1 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护理质量的优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全面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护患纠纷,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自身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树立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热情、耐心为患者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妇产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2.2 健全妇产科护理操作规程 完善的护理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准确意义重大,因此,要根据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详细制定操作规程,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产房、治疗室、洗婴室及爱婴病房的消毒工作,尽量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加强设备和药品的管理,产程的监护及新生儿管理等。设置婴儿交接登记本,当婴儿送出产房后,由其监护人确认并签名。配备安全配套设施及婴儿丢失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紧急状况,护理人员必须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全方位寻找婴儿。
2.3 加强妇产科护患之间的沟通 护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要注意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切实为患者提供服务,主动耐心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和卫生宣教工作,消除孕产妇的不安和忧虑,尽量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患者及家属。善于运用语言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树立主动沟通的服务意识,融洽护患关系,及时了解孕妇的情绪状态,对可能存在的产后抑郁症等问题及时处理,减少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讨论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妇产科作为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高风险科室,具有变化快,风险大,技术性强,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多的特点。护理管理者有必要明确护理操作中常见的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加强安全管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慎独的精神,紧紧抓住每一个护理工作细节,把护理中的安全事故杜绝在萌芽中。还要使每个护理人员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加强法制观念,融洽护患关系,做好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管能动性,最大程度避免医源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石一复,周郁鹤.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妥善处理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12):705—706.
[2]刘娴音.基于人性化服务的产科护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4):118.
[3]杨亚娟,周立.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J].上海护理,2005,5(1):56—58.
关键词:妇产科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妇产科护理质量是指妇产科护理人员能否为其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妇产科病人的需要。护理的质量优劣体现在3 个方面:①护理的工作模式是否体现了先整体后个别的护理理念;②护理的工作方法是否符合护理程序, 是否是在符合护理程序的情况下开展护理工作; ③护理的工作效率是否符合效率效益原则,妇产科病人是否满意。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从而减少或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还有利于妇产科的发展及护理队伍的建设。本篇从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入手,探讨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途径,报道如下。
1、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缺乏责任心,技术水平不过硬。妇产科护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护理理念,专业水平有欠缺,若干妇产科护理人员服务差、态度差、情绪化严重,甚至把生活与感情带入工作中,造成其工作不到位,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提升。
(2)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过高。待产时,产妇及其家属很可能极其紧张,她们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期望值很高,若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如胎心异常等,这时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和患者家属及时沟通与交流,患者及家属容易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产生怀疑;同时,由于期望与客观现实往往存在差距,患者及家属很容易产生纠纷。
(3)护理质量评价内容的设置与患者需求相矛盾。许多医院的原有妇产科管理制度没有把病人放在首位,很多制度都是为方便医院管理而设定的, 很少为患者考虑,例如产妇分娩时,本人非常希望自己的丈夫能亲眼见证小孩的诞生,但医院不允许。这时,即使妇产科护理人员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无法让产妇及其家人感到非常满意。
(4)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检查和安全控制流于形式。很多医院的护理人员把护理质量考核视为工作负担,不能从内心上热爱护理工作, 考核往往搞突击, 一些计划、记录、妇产科护理小结等也是随便乱抄应付过关,使考评流于形式,考评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护理质量。
2、改进措施
(1)完善妇产科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要让妇产科质量服务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培养医护人员有服务质量管理的意识,从而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自觉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的训练。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质量缺陷的基础,妇产科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妇产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练习, 尽量多参加学习班、培训班,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发挥,让自己跟得上医学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认真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确保医护安全和医护质量。
(3)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妇产科护理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护理质量缺陷与法律法规的学习有密切关系,医院应该与时俱进,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当发生医疗纠纷时,不能慌乱,要有自己专业的判断。每位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不断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妇产科护理的安全性。同时, 护理部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要常抓不懈,从基础质量到终末质量,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 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都要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
(4)开展护理质量检查。每个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每月一次护理质量自查,每季度一次护理部大检查。每个人都要运用团队的凝聚力,做好每一个测试,要设身处地地为病患考虑,做到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把自己的护理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加强质量控制,立足目标,着眼环节,逐级考核,层层把关。从单纯被动受检变主动参与检查管理,使护理人员培养起“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的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
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长期课题,护理质量的优劣和护理安全管理是衡量一个医院管理水平的直接且重要的指标之一。这就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达到“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要求。妇产科护理人员一定要减少护理质量缺陷,以身作则,真正让医院体现出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宗旨。
参考文献:
[1]徐又佳,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2007,17(10):50.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产科患者6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30±5.8)岁;患者病程为0.6~2年。将所有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年龄以及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其基础上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工作,并实施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具体做到:态度和蔼、举止文雅、语言规范,时刻保持最佳的状态为患者提供所需服务。(2)积极转变服务观念。护理人员应时刻将“服务病人”作为自己的行为宗旨,最大程度满足病人的一切合理要求,并能随时站在患者的角度,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帮助其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各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而良好的沟通是保证优质心理护理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努力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增强患者对其的信任感,进而帮助其消除心中的恐惧感,增强与疾病对抗的信心。(4)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因为通常良好的护理环境能使患者心情更加放松,也更容易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而促进其早日康复。
1.3疗效判定:
参照相关疗效标准对本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完全消失,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为治疗显效;患者治疗后相关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得到改善,生活和工作也不太受影响,为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安全没有任何变化,更甚者有加重的趋势,且正常工作无法进行,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各项指标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科护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护理质量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产生直接影响。但近年来,临床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和产生的护患纠纷仍一直有增无减,给医院病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努力加强临床妇产科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和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以实现妇产科护理整体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广大医院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除了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的“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外,医护人员努力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也对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护患关系以及促进医院妇产科护理的发展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医护人员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1)加强医患沟通,给以患者一定的人文关怀。即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的实施,在护理前做好良好的医患沟通工作,并积极开展相关产前宣教;在产房内,护理人员除了做好相应的助产工作外,还要提升自身的整体护理水平,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2)努力提升全体护理人员的整体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使其服更具专业化和人性化。同时,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各项培训,提高其自身工作技能水准,并在护理工作中认真规范地执行每项操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完成。(3)认真落实首诊责任制,细化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努力强化护理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相关法律意识,提高其整体医疗质量。(4)不断强化对各护理人员各项工作的监管力度,严把质量关,并认真做好产房改造及新生儿安全管理等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4结语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
妇产科护理属于高风险、复杂服务性工作,护理对象为孕产妇和新生儿,人群比较特殊,较其他科室极易发生护理风险。护理安全指护理对象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未出现身体、生理及心理上的损害或缺陷。妇产科安全隐患较多,直接危及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1.1护士业务能力不强
妇产科护理对护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护士缺乏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不强,护理服务无法满足医疗需求及患者要求,特别是高危产妇及新生儿,观察病情不及时,病情了解较少,给护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难[1]。护士技术水平对母婴健康安全有直接影响,如接产技术、产程进展和难产判断、新生儿处理等,一有不慎便会导致母婴产伤和新生儿窒息等。护士在抢救高危产妇关键时刻,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技术不熟练,主次不分,应对能力差,对诊疗仪器设备性能不熟悉,慌忙中出现差错,无法准确、迅速的配合抢救,埋下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医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各种新设备及新技术被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若护士知识不更新,如对新药物知识不了解、对药物不良反应认识不足、不会操作新设备等,都存在隐患。妇产科患者病情变化快,具有难预测特点。部分护士在护理时观察不细致,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找出问题,失去最佳处理时机,例如不仔细检查胎盘,胎盘残留,忘记取出填塞纱布等;产后未认真观察膀胱充盈和宫缩情况,引起大出血;未按各项制度执行,出现婴儿滑落、用错药、抱错新生儿、跌伤等,甚或危及母婴生命,直接影响两代人身心健康。
1.2护士缺乏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必须将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而大多数缺乏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对知情权和告知权等重视不足,易导致隐私泄露及法律纠纷等。妇产科每日接诊量大,护士工作时易出现不耐烦、烦躁等,与服务意识不强有较大关系,当护士服务意识差,预见性差,患者易对其工作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加上护士此时态度生硬,沟通不够,极易发生矛盾和纠纷。
1.3药物损伤及机械性损伤
护士对所用药物知识掌握不全,不了解药物性质,导致用药错误,加上监管不严,造成药物损伤,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或者延误病情及治疗,因此,护士必须认真核对用药名称及剂量,按医嘱用药,一旦出现问题立即与医生沟通,避免药物损伤。机械性损伤主要为摔倒和摔伤,造成安全隐患[2]。护士应及时嘱咐患者注意安全,多巡视,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予以纠正。
1.4缺乏完善管理制度
很多医院现行安全护理制度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需求,未及时修改、改进及补充,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发挥管理作用。及时发现并找出护理制度漏洞,立即修改和完善,消除安全隐患,能直接避免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管理制度措施未落实到位,包括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护士在进行护理记录时内容不完善、不规范;查对仅流于形式;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掌握个体情况,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交接班时过于简单,未按要求在床旁交接,导致接班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发生特殊情况后容易造成意外。
1.5患者因素
孕产妇和新生儿属特殊群体,特别是高危产妇及产后虚弱产妇,由于医院医疗技术十分有限,加上个体生理及心理产生变化,直接影响病情发展及康复,埋下健康隐患。
2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制度包括分工负责体制、风险预测制度及管理制度等,目的在于通过制度约束和规范护士日常工作,保证护理服务有章可循,减少纠纷及风险事故。风险预测及管理有极大预测作用,可直接针对风险制定措施,如检查、接诊及告知流程等。除了明确风险管理之外,也应加强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及执行。在护理记录方面,护理书写和记录必须详细、及时、准确,一旦出现纠纷,可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维护个人权益。强化护理管理监控工作,成立质控小组,每月检查妇产科护理管理质量,并总结评比。护理监控应狠抓关键患者、关键时间、关键人员和应急状态管理。关键患者如初产妇、缩宫素引产等;关键时间有夜班、节假日和周末等,增加科室初级护士人数,交接班和晨会时由固定护士负责巡视病房,在人员较少、工作量较大时,及时增加人员,确保工作能正常进行。关键人员有日常生活中干扰因素较大者、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技术较差及责任心不强的护士,重点监控,科学、合理排班,保证工作安全、及时完成。应急状态管理包括由专人负责急救物品,定量、定点放置,定期检查仪器性能,保证物品仪器完好,随时备用;常备应急护士,由心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担任,出现紧急事故或大抢救时启动应急预案,增强援救,同时防止由于救治危重患者忽略对他人的护理。
2.2强化护士培训
为了保证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业务能力及专业素质。妇产科应加强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护士培训,定期组织技能操作比赛、小讲课及护理查房等活动,倡导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尽早接触掌握最新仪器操作及先进护理思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层次的培训方法,提高护士技能与素养,使其为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质量较高的服务,增加安全系数,减少纠纷。作为妇产科护士,应不断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自觉积极参加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及课外培训,提高护理能力及水平[3]。当添置新设备时,尽快组织人员进行设备使用、日常维护等培训,使其熟练操作设备。护理教学中,应将安全教育贯穿始终,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对于已经发生的行为差错,与护生一起分析原因,加以改正。根据妇产科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人员考核制度,评价急救药物准备质量,定期检查和抽查护理记录填写情况,细致检查病房护理质量,设计问卷,发放给患者作满意度调查,最终获得考核结果,将结果直接与护士酬劳挂钩,以此提高护士工作热情,增强护士优质护理及安全护理积极性。
2.3增强安全意识
培养妇产科护士慎独精神,定期开展法律培训,要求护士基本掌握和了解《刑法》《民法》和《母婴保健法》,积极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增强安全意识及法律意识[4]。管理部门应重点管理护理安全薄弱环节,加强改进,定期考核检查,确保法律培训落实到位。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充分尊重患者人格和隐私,避免纠纷;在护理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教训和经验,强化安全护理理念。
2.4重视护患沟通
营造护患之间和谐、良好、融洽关系,有利于培养患者安全感及信任感。在入院护理及治疗护理中,不断进行护患沟通,向其介绍医院环境、科室制度、医护团队、精湛技术、治疗方法及目的等,使患者认识到护理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告知其有效、正确的防范措施,必须严格按医嘱用药。护患沟通有利于拉近护患双方距离,增强信任感,增强患者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当患者提出问题时,护士应耐心、详细地解答,如医疗费用收取等。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前后,都要详细介绍检查治疗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项,认真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及时予以疏导、安慰等。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人际交往培训,从语言交流到沟通技巧,从仪表面容到言谈举止,做到全方位提高,邀请资深人士来院授课,现场介绍《人际沟通》。
3结语
妇产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关乎医院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加上该科室护理工作量大,产妇病情风险大、变化大,时间不规律,工作任务重,发生差错环节较多。作为妇产科护士,必须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潜在安全隐患的分析,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减少纠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史潮君.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3):149-150.
[2]罗曼霞.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医学,2014(5):1086-1087.
[3]苗喜乐,吴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及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28):295.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5-02
护理管理对妇产科来说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护理管理可以给妇产科患者带来福音。特别是妇产科工作复杂、繁琐、危重、疑难的病例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的妇产科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妇产科护理管理的自身特点,最后针对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实践。
1、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观念及专业水平问题
现在的妇产科产室中存在着许多基本医疗服务不到位专业水平相对落后的护士医师。这样从本质上就影响了我们整体的工作质量。并有可能造成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不信任。其次,这也会对刚出生的婴儿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现在许多医护人员在诊治及服务中对患者耐心不够,没有足够的热请去为患者服务;在现在的医护管理中,一些检查过于流程化,落不到实处,于是一些医务工作者就随便应付了事,一些人员更是草草了之。对待一些评比也就是当时认真,过后不当回事。
1.2 病患沟通问题
从医院的角度出发,现在有许多医院所设立的护理评价机制与患者的需求非常的不符,这样使患者的诉求非常难传播出去,也不利于医院自身的完善和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同时这也与患者的家属产生了非常大的隔阂。这样的结果就最终导致了在孕妇生产时,由于对医师护士的不信任而产生的紧张。对胎心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到胎儿。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们医患之间的隔阂就会日益加深。如果这样,就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影响。
1.3 制度缺陷
从一个问题的完整程度上想,想要究其根源不应该简简单单只存在于表层上,而应在本质上寻找问题的根源,是不是在制度上存在着缺陷。现在助产室中有编制的人员不在少数,这也就使得一些助产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不够积极不够热情,尤其是妇产科的护士,工作量明显超负荷,每天夜班工作繁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如果这样常此以往的话,对护士的本身健康也有非常不利的地方。
1.4 缺少实践经验
近些年,国内大批高层次护理人才进入临床,这批新生力量拥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妇产科作为基础科室,工作负荷过重,患者进出频繁,并且较单一的流程及繁重的工作使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建议及对策
2.1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自我管理,提高团队凝聚力
护理管理者是医院护理管理层最基层的管理者,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是病房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者不仅承担着助产技术持续改进,还承担对病房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更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协调者。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护士长要重视自我管理,并着力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培养且使用专业护士。
2.2 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去观察病人,给予产妇心里的安慰鼓励,让患者感到惬意和舒适,而不是被动的单纯的查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德治医。护理人员要与病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及时了解病人所需。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对护理服务的提升、护理队伍的稳定、护士素质的提高、护理专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护理管理者要坚持科学的护理管理,通过不断的学习,持续的改进,灵活的运用,将人员管理的效能发挥到最好。
2.3 加强监督管理
大力开展医护工作的检查工作,做到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每个季度一次彻底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如果有条件可以设立开放日,让每一个患者都参与到医院的建设当中来。同时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在医院检查中找到自身不足完善自己,全心全意把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每一位患者当作自己的家人。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我们应当从源头上,对医护人员的素质做一个有效并且严格的筛选。通过严格的笔试,来择优录取。作为整个医院的最特殊而又最敏感的地方,妇产科的医护配备应该是最先进并且也应该是学习性最强的,对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多外派学习,学习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多多了解并学习产后的一些相关护理知识,例如: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的养护。
2.4 加强妇产科护理管理实践
首先,要加强妇产科病房管理,增加晨间护理的力度,做到护理单元的整洁,努力为妇产科的患者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和舒适的住院环境。其次,要深入开展整体护理,积极发挥妇产科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组织整体护理查房、健康教育指导,特别加强入院介绍、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工作,使得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程度高,从而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再次,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措施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点与差错,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与改进。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相关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妇产科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杜绝突发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最后,加强妇产科危重患者的管理,对年轻而缺少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抢救技术的相关培训,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另外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医嘱要做到班班查对,切实杜绝严重差错及电脑信息与医嘱不相符合的现象,加强妇产科护士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知识的积累,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合格率。
3、总结
通过本文分析可得知,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把精湛的专科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认真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力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完善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明慧.产科护理工作易出现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55.
[2]佟丽芳,林春敏,石丽.护士长在护理安全中的管理作用[J].吉林医学,2005,48(9):934―935.
[3]黄琼.论妇产科护理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3):149.
[4]吴慧群,胡杰,张明英.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25.
在社会发展日臻完善的今天,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将安全管理运用到妇产科护理管理中,促进了妇产科护理质量,防范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探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持前瞻性的管理理念,从强化服务的理念,加强护士的技能培训、沟通技巧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注重细节,做好关键环节三级质量监控和预防措施,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临床妇产科护理的安全。就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范细节管理。
安全隐患细节分析
护理核心制度、技术操作流程执行不到位:个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在各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症状、体征不观察仔细,如未认真听胎心音,滴注催产素未按规范调节滴速及观察产程,异常情况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有出入以及出现用药错误或婴儿滑落、沐浴烫伤等。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很多基层医院妇产科未分科,工作较繁琐,有时产妇多时超负荷工作,使少数医务人员身心疲惫,有时会出现厌烦心理,上班时偶会无端发脾气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以致影响工作安全。有时在实际工作中普遍缺乏与产妇家属的沟通能力,应急抢救及特殊事件的处理能力不强,使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甚至影响抢救的工作质量。
责任心缺乏,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制度,在各种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造成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记录不详细、母婴出现异常先兆或产程停滞等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若助产士产程观察不到位,就会造成急产或婴儿分娩于待产床中,甚至有造成母婴产伤的可能;若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程、制度,可能导致阴道填塞纱布遗忘而引发产褥感染;用药或用药剂量出现错误如对卡介苗预防接种不规范,注射过深造成婴儿反应大,穿刺部位脓肿大等,婴儿滑落、跌伤及婴儿沐浴水温过热导致烫伤等,甚至危害母婴生命而影响两代人的身心健康。
技术不熟练、临床工作经验不足直接影响到母婴的安全,妇产科工作的专科性强,其技术要求也相当高,尤其是助产士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母婴的安全。如产前估计胎儿大小、产程进展及难产的判断、接产技术、产后产妇的观察、新生儿的处理。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新生儿窒息、母婴产伤及产后出血等意外发生。
缺乏与孕产妇和家属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部分人员缺乏与孕产妇和家属的沟通技巧,对孕产妇在分娩过程的疼痛、焦虑、恐惧等未能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指导和人文关怀,使其不满而遭投诉。
防范细节管理
加强细节教育,牢记“风险源自细节”:责任心是良好素质的根本,增强责任心是防范差错事故和进行安全护理的有效方法[3,4],落实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护理工作具有高风险性,所以,安全警钟长鸣,细节管理常抓不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
强化安全服务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训护理人员素质对临床护理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该重视对护士慎独意识的培养,使其更好的完成各项操作。要严格准入制度,对新上岗或新入科的护士,指定专门的带教老师,有计划地做好传帮带,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后,才能独立上岗。并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根据不同时段的工作量变化,合理安排护士人数,实行弹性排班,注意新与老、强与弱护理人员的搭配,并设置二线值班制度,确保各个时段待产妇,有突发事件时,待值班人员马上到场应急。同时,平时注重护士的心理调节,缓解她们的心理压力,使护士有愉快的身心投入工作。
严格护理文件管理:重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件书写必须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应准确、及时、完整、客观、动态记录,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每天抽空检查较重患者的现病历,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或留言在病历质控本,指导护士及时完善。每个月进行护理病历总结和点评,对书写质量好的大家共同学习,从而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规范设备和药品的管理:对抢救用药盒、新生儿抢救用药、新生儿窒息复苏仪器等要规范管理。各班护理人员接班后,要检查物品是否齐全,仪器性能是否完好,及时补充基数,保证急救药品设备完整无缺,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做好产后观察和护理:在分娩过程中,应专人监测,适时做好相关指导提供个性化护理。产妇进入产程后,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监测胎心音,分析动态变化,做好各种意外情况的应急救治准备。要关心体贴产妇,讲解分娩过程和配合要点,解除其思想顾虑。第二产程及时助产,及时清理新生儿呼吸道,当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产妇注射催产素。第三产程要注意出血情况,胎盘胎膜娩出后,应检查是否完整,产后护士应严密观察宫缩、阴道出血及产妇自觉症状,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同时还要注意第1次排尿情况,防起床后晕厥、尿潴留。
重视消毒隔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树立严格的消毒隔离观念,接触新生儿前,必须用快速手消毒液洗手。重视产房、治疗室、洗婴室及爱婴病房的消毒工作,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及紫外线强度检测。规范病区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尤其是传染病产妇物品及器械的处置。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组织学习锐器损伤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报告程序。有研究表明,只要采取适当措施,针刺伤的发生率可以大大减少。在皮肤黏膜破损时,应戴手套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如感染性疾病的产妇接生时,要穿隔离衣,必要时带防护眼镜,进行自我防护
加强护患交流,消除纠纷隐患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支持。若产妇对分娩缺乏正确认识,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心理障碍,导致人为的护理不安全或产科并发症等。针对此安全隐患加强管理,对一些家属有特别要求或一些隐患苗头的做好交班,满足其合理要求,尽量把隐患控制在萌芽之中。规范产前、产时宣教,要求护士及助产士在熟练掌握业务技术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交流能力。
妇产科护理工作不仅关系到孕产妇的身心健康,而且要保证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其安全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关系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其变化快,风险大,技术性强,易发生差错的环节多。所以,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常见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有前瞻性管理的意识,有效地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预见,防患于未然,以确保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从而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49.
2 张爱平.护理安全现状及管理研究发展趋势[J].现代护理,2005,504(56):61.
关键词:妇产科 持续改进 护理质量 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7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56-01
护理质量是护理人员表现出的专业形象是否具有特性,是否有助于护理对象生命质量的提高,以及护理工作的成效。妇产科护理具有复杂灵活多变、需求性强、风险高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并实现安全管理更值得思考与探索。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材料与实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400例孕妇,年龄为20~43岁,平均年龄(30.4±2.6)岁。孕周为28~40周,平均(36.7±4.3)周。随机分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两组孕妇在年龄、孕周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影响护理质量因素。
1.2.1 护理因素。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正规严格的培训,临床经验较为薄弱,配合效率较低,是发生治疗延误的主要原因。一些护理人员未严格按照护理要求进行操作,对于妇产科护理中常出现的问题没有提高警惕,而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某些护理人员在护理理念上的欠缺导致态度差,欠细心,语言不规范的情况。同时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护理人员注重执行制度而轻病人感受的情况出现,导致护患关系愈发紧张。此外还有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护理记录书写欠缺规范等问题。
1.2.2 患者因素。妇产科病人作为比较特殊的患者,其发生的医疗纠纷远远高出其他病患。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太了解,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孕产妇的心理波动较其他患者更为剧烈,与生理状态的联系也更为紧密,护理人员稍有不慎,极易导致不良后果。
1.3 改进方法
1.3.1 加强培训力度。据资料显示护理能力强、素质良好的护士其投诉较少[1],因此加强对专业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的基本方法。同时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调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方可确保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2 紧抓环节质量。为确保母婴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根据医院妇产科质量管理要求,重新确立考核标准以及考核细则,并成立专项监督管理小组,保证质管理制度发挥组织协调护理工作的作用。同时加强环节质量,成立质量检查组,每周开展一次督查活动,找出薄弱环节,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革,稳步提高护理质量。
1.4 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在出院时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分数为80~100定为非常满意,60~80定为满意,60以下定为不满意。根据调查结果计算满意率[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观察人数],同时分别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期间纠纷发生次数。
1.5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9.0软件对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运用软件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作为统计学的评定标准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1.4中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填写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我院妇产科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表(n,%)
从表1可见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纠纷发生次数比较。根据调查期间两组患者纠纷发生次数填写调查表。对照组纠纷发生次数为6次,实验组纠纷发生次数为2次,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三个主要原则分别为过程改进、持续性改进和预防性改进。其根本是以现有的质量过程为基础,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而实现质量过程的提高,只有做好事前的质量过程控制,才能根本性的实现质量改进。
近年来,随着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医疗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孕产妇作为特殊患者,其心理需求较一般病人差异度较大,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对入院患者,护理人员为其讲解医院制度并给予心理指导,并在不影响护理质量与医院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尽量考虑患者生理与心理需求,是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的重要前提依据。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强调主动护理意识,才能增加护理人员服务积极性[2]。当然医院管理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只有完善医院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工作流程的建立,工作标准的落实,个人职责的明确,使护理工作专业化、合理化、制度化。
在一年多的持续改进中,我院妇产科管理坚持持续护理质量改进,通过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和纠纷发生次数对比,明确了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护理质量的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明显提高,护理意识显著增强。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措施,评价效果,使妇产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是提高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因此只有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转变护理服务模式,加强医患沟通,做好防范措施,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妇产科的护理质量,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3]。
参考文献
[1] 黄孝容.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护理与临床,2011,5(05):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