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6: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法医学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死模型,于梗死后2、3、4、6、8、12、24 h进行头颅ct冠状位扫描。观察ct图像,测量两侧大脑半球对称部位的ct值,并求出
两者的差值。结果线栓法大鼠脑梗死后最早于3h肉眼即可辨别梗死灶,其患侧ct值与健侧有显著性差异,且脑梗死健、患
侧ct值的差值与时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血管栓塞引起的脑梗死最早于梗死发生后3 h即可诊断,并可通过脑梗死两侧ct
值的差值的计算来推断脑梗死发生的时间。
【关键词】脑梗死;断层摄影术;动物
【中图分类号】d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4—0301—04
early ct signs forensic medical study in experimental cerebml infarction in rats.wa ng a i-reng,zha ng ling—li.de—
partment of forensic medical,tont~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weni~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30,p.r.chin~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t value and time and,the ct signs in early cerebral infare—
tion.methods the intraluminal thread occlusion model in the middle cerebral anew of rats was established.serial scans in coronal
planes were performed at 2,3,4,6,8,12 and 24 hours after occlusion.the ct signs of cerebral infarction,mean while measured
ct values of both infracted and healthy brain tissues were analyzed,then the differences calculated. results the hypodense lesion
could be observed by naked eyes at least 3 hours after cerebral infraction.the ct value differences of both sides bear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ime.conclu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due to blood vessel embolism could be diagnosed at least 3
hours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it suggests that the occlusion time could be evaluated by the differenees of ct values.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tomography;animals
在法医临床检案工作中脑梗死的案例时常遇到,
对于这类案件,鉴定重点是鉴别脑梗死是由疾病引起
还是外伤导致。在多个鉴别因素中,脑梗死发生时间
是鉴别伤与病的关键。ct作为一种普遍、快捷的检查
方法, 目前在临床上已经成为脑梗死首选的检查手
段,也是法医临床鉴定中诊断脑梗死的重要依据。但
对于脑梗死在ct平扫中最初何时可以明确诊断,至
今仍无统一看法。一般认为,脑梗死发病l2~24 h内ct
平扫多不能显示。[1l但有实验表明,梗死灶最初于
6 h内即可显示: 陈彦芳等[31的研究结果表明,脑梗
死后3 h,ct即可看到病变;甚至有脑梗死后2 h即有
阳性表现的报道。 本文就实验性大鼠脑梗死早期不
同时相的ct平扫图像进行观察,同时进行了两侧大
脑半球的ct值的测定,并求出它们的差值,探讨大鼠
脑梗死后ct可以明确诊断的最早时间及ct值变化
与梗死时间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一
、动物选择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55只f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拘,体重200~
250g。自由进食和水,12 h昼夜节律饲养。大鼠随机分
成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和实验组(c
组)。其中假手术组按手术后3,6,12 h分为3组,实验
组按脑梗死后2,3,4,6,8,12,24 h分为7组,每组5
只。
二、线栓制备
插入线栓采用进el尼龙线,直径0.209 mm,线长
40 mm。在显微镜下用进口速干上光漆涂于一端5 mm
内,制成直径0.25~0.28 mm的光滑的头端。将线栓晾
干,紫外线消毒后置于l%肝素溶液中备用。
【作者简介】王爱枫(1977一),女,辽宁辽阳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法医临床专业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法医临床学鉴定及研究工作。tel
+86-27-83692955;e-mail:wangaifeng1977@sina.con。
[通信作者】张玲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法医临床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302 ·
三、模型的建立
参照longa线栓法[51制备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略
有改进。将大鼠用6%水合氯醛溶液以5 ml/kg腹腔注
射麻醉,固定、消毒、铺巾后,沿鼠腹侧颈部正中手术
切el切开颈部皮肤,分离颈总动脉并结扎其近端。分
离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于颈总动脉分叉远端l 2mm
处结扎颈外动脉,用血管夹夹闭颈内动脉。在颈总动
脉结扎处远端用眼科剪剪一小el,将制备好的栓线插
入,同时释放颈内动脉的血管夹。进线长度距颈总动
脉分叉处约20mm,遇阻即止。之后将颈总动脉连同栓
线一起结扎,缝合皮肤。即制备好永久性大脑中动脉
梗死模型。全部大鼠均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线栓插
入10 mm后即拔出形成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不手
术。模型成功的标志为:手术麻醉清醒后,大鼠左侧偏
瘫,左下肢伸直,站立不稳,向一侧转圈。操作时室温
控制在25℃左右。
四、ct扫描方法
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型全身ct设备。矩阵
512x512,140 kv,120 ma,层厚5 mm,层距5 mm,进
行大鼠大脑冠状面扫描。实验组于术后2,3,4,6,8,
l2,24 h进行扫描,假手术组在术后3,6,12 h进行扫
描,对照组扫描时间不限。仔细观察各组大鼠ct图
像。选择同一平面对称部位约1.5 mmz范围内测定各
组大鼠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ct值,求出两者的
差值。
五、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j 表示,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进行显著
性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实验组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自3 h后出现不同程
度的低密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度逐渐降低(图1)。
3 h组有3只动物ct扫描出现肉眼可辨的梗死灶.梗
死范围较小,梗死区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其两侧ct
值的差值分别为3.66 hu,4.15 hu和3.87 hu: 自6 h
组开始全部动物均出现明确的梗死灶,到12h组,梗
死灶已十分明显。不同时相点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ct值及差值的变化见表1、表2。由表1可知. 梗死
后3 h两侧ct值即有显著性差异fp<0.05)。由表2可
知,梗死后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ct值的差值随
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梗死时间与脑梗死两侧ct
值的差值呈显著直线正相关f相关系数r=0.982.p<
0.05,回归方程:y=i.76+0.49x)。梗死时间每增加1 h.
健、患两侧ct值的差值平均增加2.25 hu。
梗死时间与脑梗死两侧ct值的差值呈显著直线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2卷(第4期)
正相关(相关系数r=0.982,p<0.05,回归方程:y=i.76+
0.49x)。
图1 大鼠脑梗死早期不同时相点ct图像变化
pic 1.change of ct images in diferent periods in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in rats
自梗死后6 h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组织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低密
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度逐渐降低。
a梗死后3 h,平均ct值:右侧:36.37,左侧:39.94,平均差值:
3.67:
b梗死后6 h,平均ct值:右侧:33.34,左侧:38.00,平均差值:
4.46;
c梗死后12 h,平均ct值:右侧:32-31,左侧:40.84,平均差值:8.53;
d 梗死后24 h,平均ct值:右侧:25.49,左侧:38.53,平均差值:
13.04。
讨论
一
、关于脑梗死模型
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对该疾病
的研究。目前主要有光化学诱导法、自体血栓栓塞法
和线栓法。光化学诱导法需开颅进行手术,具有对手
术条件要求较高,对实验动物创伤较大的缺点。自体
血栓栓塞法虽然很接近自然状态.但因由全血凝固形
成的血栓为红色血栓。含纤维蛋白较少。易在血管内
自溶而致阻塞血管再通,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性。zea longa等应用线栓法制备脑梗死模型.手术操
作简单,避免了开颅所造成的脑创伤。本实验采用线
栓法制作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具有操作简
便、对动物损伤小、可重复性高、梗死范围恒定等特
点。
二、关于脑水肿
脑梗死ct平扫的主要表现为梗死血管供血区密
度减低和/或轻微的占位效应,而以梗死血管供血区密
度减低最为常见。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最大.是脑梗
死的特征性表现。阎肖恩华等l71对250例24h内脑梗
死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低密度灶诊断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2卷(第4期)
表1 大鼠脑梗死后不同时相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t值
table 1.ct value of both sides in diferent periods in cerebml infarction in rats
· 303 ·
正常对照组
假手术组
a
b
实验组 c
38.04+1.85
36.88±1.77
36.48~2-38
39.25±1.08
39.27~2.17
39.94~1.87
42.21~1.95
38.00~2.66
38.56~1.90
40.84~1.88
38.53~1.72
37.93~1.88
36.71~2.56
36.39~2.3 1
38.97±1.19
37.87~1.81
36.37~1.72
38.22~1.98
33.34~3.45
32.78±1.74
32.3 1~2.26
25.488~3.45
0.049
0.148
0.061
0.593
2.736
9.960
5.323
7.9661
3.890
7.794
5.833
注:健、患侧ct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19<0.05
表2 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后不同时相两侧ct值的差值变化
table 2.changing of ct value s diferences of both sides in diferent periods in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24 h内脑梗死的敏感性为56.8% .特异性为100%。故
本实验选择梗死脑组织密度降低作为观察指标。脑梗
死缺血区水肿是引起梗死脑组织密度降低的主要原
因.可分为两阶段: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在
脑梗死的初始阶段主要是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外水分
子大量进入细胞内.但缺血区脑组织水含量无明显增
加.因此两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t值无显著性差异。
脑组织缺血3 h左右.血脑屏障被破坏,这是血管源性
水肿开始的标志。此时缺血区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由
于脑组织含水量与ct值呈负相关,所以脑组织含水
量的增加导致了梗死区脑组织ct值的下降。本实验
3 h组.梗死侧与健侧脑组织ct值的均值分别为:
39.94±1.87 hu和36.37±1.72 hu.差异有显著性,说
明此时两侧脑组织含水量已存在显著性差异。随梗死
时间的延长.梗死区域脑组织含水量逐渐增加,两侧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ct值的差值也随之逐渐增大。
三、关于大鼠脑梗死早期的ct表现
不少学者对24 h内脑梗死的ct征象进行研究,
kuroiwa等罔曾利用猫研究急性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
扫描层厚为10ram。结果表明,在缺血后3 h ct无异常
棚
改变,ct值亦无降低。直至24 h才形成明确的梗死
灶。文献报道,在ct扫描断层层面为10mm的病例中
常出现假阴性,而当层面改为3—4mm时,这种假阴性
可基本消除。[91本实验扫描层厚为5 mm,显著降低了
假阴性率。
dzialowski等[10】认为:两侧脑组织的ct值的差
值<4hu,则肉眼难以辨别出梗死灶。而本实验中3 h
组.5只动物两侧大脑半球的ct值差值分别为:①
3.66 hu、②3.49 hu、③4.15 hu、④3.18 hu和⑤3.87
hu。其中①③⑤3只动物的ct图像肉眼可以分辨出
梗死灶。考虑可能由于本实验所选择测定ct值的范
围较大,所选范围内可能既包含梗死区域也包含非梗
死区域,从 而导致了两侧大脑半球所测范围ct值的
差值偏小㈣。
梗死灶的大小、部位、缺血程度决定着梗死灶在
ct上的表现时间。肖恩华等同报告,250例脑梗死患者
中有8l例在6 h内ct出现阳性表现, 占32.4% 。
kueinski等[11】研究发现有84%的患者于起病后2h行
ct平扫可出现脑实质密度降低。这些结果间的差异,
主要与作者选择病例的标准不同有关。本实验是利用
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主干.血流完全阻断,不会发生
梗死局部漏血或血管再通现象;梗死范围较大.同一
时间缺血范围基本一致:梗死过程迅速,于线栓插入
后立即发生。因此,本实验中大鼠脑梗死后ct征象出
现相对较早,易于观察。结果表明,缺血后3 h,5只动
物中有3只出现肉眼可分辨的梗死灶,占60%。其他
脑梗死模型的实验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本实验结果说明在血管栓塞性脑梗死中.梗死后
3 h进行ct平扫,60%的动物出现肉眼可见的低密度
灶,可以为此类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和临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2卷(第4期)
床参考。但由于外伤性脑梗死有多种致伤因素.不同
机理所引起的脑梗死出现ct征象的时间不尽相同.
要依据ct征象准确的判断梗死时间.尚需进行大量
的实验研究和进一步探讨。但本实验通过测定梗死
健、患侧ct值的差值并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作为推断
脑梗死发生时间的一种参考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运生,欧阳姗.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社,20__,382
[2】 肖芝豹,郭小蓝,赖文雄,等.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早期脑梗塞ct诊断
[j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__,13(14):95~96
[3】 陈彦芳,吴恩惠,刘国栋,等.实验性急性脑梗塞早期ct表现与病理
基础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12):843~845
[4】徐茂竹.ct扫描在大面积脑梗死中的应用[jj.临床荟萃,20__,16(17):
803—803
[5】 zea longa ez,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1.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j].stroke,1989,
20:84—91
[6】林顺发,彭仁罗,等.急性脑梗塞早期ct、mri诊断研究进展[jj.中国
医学影像技术,20__,16(10):91 1—912
[7】 肖恩华,刘顾岗,杨树仁,等.24小时内缺血性脑梗塞的ct研究[jj.放
射学实践,1999,14(2):80 83
[8】 kureiwa t, seida m,tomida s,et a1. discrepancies among ct,
histological an d blood-brain barrier findings in early cerebral
ischemia[j].j neurosurg,1986,65:5 17~524
[9】陈芷若,臧暑雨.急性脑梗塞的早期ct和mri改变[j].临床神经病
学杂志,1999,12(3):187~188
[10】dzialowski i,weber j,doerfler a,et a1.forsting m,van kummer
r. brain tissue water uptake after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ssessed with ct[j].j neuroimaging 20__,14(1):42~48
[1 1】kucinski t,koch c,gizyska u,et at.the predictive value of early
ct and angiography for fatal hemispheric swelling in acute stroke[j].
别于伤后15 min,30min,lh,3h,6h,12h,24h取脑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 打击后15 min
时,即可观察到c—fos基因的表达,1 h后表达明显增加,3 h达到高峰,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24 h
可见少量表达。表达呈弥漫性,以皮层、脑干最为明显,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一致。对照组未见阳性反应细胞 结论c—
fos基因的表达规律可用于弥漫性脑损伤的早期鉴定及损伤经过时间的推断
【关键词】弥漫性脑损伤;c—fos基因;免疫组织化学;嗜银染色;损伤经过时间
【中图分类号】r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1—0042—03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c-fos gene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fuse brain injury in rats and its forensic implication.
chen ren—hui,l1 yo ’ ong,cheng li—bao.department offorensic pathology,wannan medical college, u 241001
【abstract】0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c—fos gene in diffuse brain injury(dbi).methods based on
marmarou s model of dbi and took the samples at 15min,30min,lh,3h,6h,12h,24h after brain injury.the expression of c—f0s
gene was observ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abc. results rhe expression of c-fos gene could be detected at 15min after
injury,increased at lh and peaked at 3h.positive cells de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injury time.little expression was
f0und at 24h. i’he expression of c—fos gene was f0und in wide range but significant in cortex and brain stem. i’he chan ging
tendency of diferent areas was same. rhe control group showed negative staining. conclusion rhe c-fos gene can diagn ose
and date early dbi.
【key words】difuse brain injury;c—fos gene;immunohistochemistry;silver staining;injury time
脑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最常见的损伤,弥漫性脑
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作为闭合性脑损伤的一
种,多见于交通事故。c—fos基因属于即刻早基因家族
(immediate early gene,iegs),在正常情况下参与神经
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记忆和信息传递过程,生理
情况下不易被检测到。当神经组织受到病理性刺激如
脑缺血、外伤等作用后,c—fos基因快速表达,02] 因
此被称为快速反应原癌基因。c—fos基因表达是神经
组织受伤害的早期指标。目前有关dbi后c—fos基因
表达的文献很少,作者拟采用marmarou的弥漫性脑
损伤模型.『31初步探讨大鼠dbi后c—fos基因表达的
规律。
材料与方法
一
、试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f南京青龙山实验动物中
心提供),体重300~320 g,随机分成dbi 15min、30
min,1 h,3 h,6h,12h,24h组及及对照组,共8组。每
组6只大鼠
二、模型制作
采用marmarou脑损伤模型,用1%戊巴比妥钠腹
腔注射(30 mg/kg),麻醉成功后,大鼠头部做中线切
口,暴露颅骨.将直径10 mm、厚3 mm的打击垫片用
高分子聚脂固定于颅顶的冠状缝与人字缝之间的中央
部.然后将大鼠俯卧固定已知厚度及弹性系数的海绵
床上,待动物开始苏醒、有肢体活动时,移至一有机塑
料管下端.垫片正对管中央。450g铁棒从2m高度自
管内自由坠落至打击垫片上.立即移开海绵床以免二
次损伤。
三、组织处理及切片
在设定的时间内处死动物:将动物过量麻醉后,
断头取脑.打开颅骨后迅速用4%多聚甲醛液预固定:
【作者简介】陈仁辉(1979一),男,安徽宁国人,硕士,主要从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研究。
联系方式:+86—1 3855347401: e—mail:wnmccrh@hotmail.corn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2卷(第1期)
取 大鼠全脑于4%多聚甲醛液后固定12h.沿大脑
正中裂矢状切开大脑、小脑、脑干,于正中切面左有外
侧3 mm处切取左有大脑皮质、 脑以及脑干组织各
l块,分别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厚5 m。分别作he
染色、嗜银染色及c—f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四、试剂及方法
rabbit anti—c—fos:dab显色试剂盒及sabc
试剂盒(武汉博士德公司),按说明书进行操作。f】
pbs取代一抗、二抗作阴性对照,以细胞核fi{现黄色
产物为阳性结果。硝酸银、氯化金、硫代硫酸钠、饱和
氨水,按glees—marslands染色法进行
五、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高倍视野fx400)下分别对大脑皮质、丘脑以及脑
干随机选取5个视野.依次计数每个视野内阳性细胞
数,以其平均值作为该切片层面的阳性细胞数,以同
一动物6个切片层面的平均阳性细胞数作为该动物
的阳性细胞数 各组动物再分别计算其组内阳性细胞
数。实验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检验。
结 果
一
、大体及镜下观察
实验组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表面基本正常,
无大面积挫伤或局灶性挫裂伤灶。少数动物可见脑干
有灶性出血、侧脑室出血。未见脑组织局灶性病灶。镜
下可见神经元胞体明显肿胀,结构不清.核固缩,胞浆
红染加深.神经元损害主要分布于两侧大脑皮质。胶
质细胞肿胀明显。细胞周围间质水肿。嗜银染色示轴
索变粗、肿胀,呈串珠状、波浪状或螺旋状改变(图1).
可见轴索断端膨大呈球形改变。
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dbi后15min.即可观察到阳性反应细胞.呈散存
少量分布f图2)。阳性产物呈棕黄色,主要位于胞核
内,胞浆内以及大的突起根部也有表达。1 h后表达明
显增加(图3),并于3 h达到高峰(图4)。随着损伤时间
延长,阳性反应细胞逐渐减少.24h后可见少量表达。
表达呈弥漫性.以皮层、脑干最为明显,不同部位的变
化趋势一致 阳性反应细胞包括神经元及各类胶质细
胞 c—los基因表达的阳性细胞数,见表l 正常对照组
大脑皮质、丘脑以及脑干未见阳性反应细胞。
讨论
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 dbi)是一类常
见的、后果严重的原发性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
· 43 ·
和病死率,在法医学中较常见。一般认为dbi主要包
括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脑肿胀、缺氧性脑损害、弥
漫性血管损伤等4种基本类型。[51 4种病理变化常可
同时存在。本实验采用marmarou的模型制作方法.在
镜下可以观察到神经元肿胀,结构不清,核固缩改变。
细胞间质水肿明显。轴索增粗、肿胀,断端可见轴索球
形成等。符合dbi的病理学改变,并且随着损伤时间
的延长,上述病理学改变逐渐加重
原癌基因c—los是fbj和fbr小鼠特发性骨肉
瘤(msv)中病毒癌基因v—los的细胞同源物。c—los原
癌基[大j高度保守,小鼠、大鼠与人的los同源性分别为
97%和94%。人类的c—los基因定位于第14号染色体
(14q).[61由3.5kb的dna片段组成,当c—los基因被
激活后迅速转录mrna,然后进入胞质.在胞质中合
成c—fos蛋白.之后较快地进入胞核,称为核磷酸蛋
白,它由380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量为55kb,是
dna结合蛋白
c—fos基因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即刻早基因.在
外界刺激下数十分钟内c—fos基因即开始表达,其表
达产物c—fos蛋白与c—iun基因的表达产物c—iun蛋
白通过“亮氨酸拉链”形成f0s-jun异源二聚体.构成
ap一1转录因子,进一步激活目的基因的表达。[7】c—fos
基因的表达在创伤的初始应答与继发性病理生理改
变之间可能成为重要的中介.f8如参与了细胞内外信
号传导、细胞凋亡及继发性颅脑损伤等。
本文应用mar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研究了
c—los基因的表达情况。实验显示,打击后15 min,脑
皮层、脑干等部位中即出现c—los基因的表达,1 h后
表达明显增加,3 h达到高峰,整个鼠脑组织中,包括
脑皮层、皮层下、丘脑、脑干等区域均呈弥漫性表达,
不同部位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后逐渐下降,24h后仍
可见少量表达。
关于脑创伤后c—los基因的表达机制据认为是通
过谷氨酸n一甲基一d一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介导
的并随着谷氨酸释放增多而上升。i 9i谷氨酸的释放激
活神经细胞膜nmda受体,使受体活化而介导c—los
基因的表达 另一种观点认为神经元中c—los基因的
表达是由leao播散性抑制(spreading depression
sd)所致。㈣机械性损伤可以诱发sd,sd可将细胞外
ca 转移至细胞内,造成细胞外caz 浓度下降,引起皮
层神经元去极化。ca 内流及神经元去极化均可引起
c—los基因的表达。
本实验通过成功复制dbi动物模型.运用he、神
经纤维特殊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技术,不仅说明dbi存
在复杂的病理学改变.同时c—los 固表选的即时性
1技f『j问上的相对规律性.也为我们早期鉴定dbi手u推
断其掘协彝过时间提供了参考,、
}女
i1】morgan s.gr 目#mg the regulation i ful:li-in ui d
.thor【e(:s in i ⋯ ⋯ vmmui neon 1990 4( ,7 s7
l l lj i l.pⅲ1 m『,ilox,cla da el g— pmb r 1iii~lly ind.eed
by dedolerkzati0n ⋯ ⋯ ⋯ lw¨ j⋯ c b ·jj 皿[1 ⋯
⋯ f j 20__ 1~’1k287—395
[ n_b m^ m⋯ a ^肚w model ii dilttt~ brain1 ⋯ l
p蛆ⅱ.mor~l,oloweal ch⋯ ⋯ n【 j n ,l994 f,:b:80
(21:30i一313
i4】“ 译 + imj :¨ m
i 2 4
}j1 衄di.m l¨¨ tk.№ ⋯ jl·1i f{⋯ ji il in ¨rⅲp
法律 医学杂 20__年第l2卷f第1期)
~aum4jl j n⋯ ld exp neuml 2 mj 641—651
嘲ba rke r pe rohi.m w— n m, t h—
umpl~d ⋯h j1 r⋯ 1|l1 【⋯ 14q2l一 i j】pr" nad ·us4
i98,t 81:5826-5830
7 k.mu璐.x⋯ jj m incm~cd ⋯of bⅲrn^
凸】1d ap—l ⋯ c pllnn l0r after ca~iealimi,~tinjury mm }
br~un r .i994.664fi一21 14l一147
kaminska b. № l k lru1)u~i i zlductlot~of ap一1⋯ npn0n
kiu|dna hlnding a~li~il~⋯f n h pp j 雌 rsu ⋯
neuro~.i u 19’43 i i iq j
№ fmm 【)g ma~alnger d. ing m hlj l l,if r-k ⋯ ⋯ 一
i⋯iy ll1 ihe h pp 口 p following p01~ium stlmulation[j] m
5m — i993 2:抖7—244
(i叫kitah~a y.tuga k,^ h ii1,:elleets 01 e ⋯ n coltical
ⅲ e,i~pw~ion clmtallun ld ⋯ j⋯ ⅲl m 8 e6{j】
j ~ ⋯ gar~thesiol 200i 3:2fi一 3
( i lx 【lb i 镕日2fk~ g’-2d j
】 脑 · f 口
table i pl j y cdb 0fc_fm protein after di 哺brmn;
.·p(005 15 mid蛔 p(0fl1。i i 5min le
目i 脑 f 索 6一m)<480 目2 衄 15mln sabcx200 3 抽仿 lh阳 过~aiicx200 目4
3h sabc×3帅。
我国现有的法医制度也是根据国情发展,通过借鉴苏联相关法医检验制度得以建立。但是,因为法律制度建立时间相对较短,管理部门无法实现集中发展,我国现阶段法医鉴定制度中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外法医学历史发展进行比较和研究,能够帮助我国法医学的发展找到更加光明的前
一、中国法医学发展
(一)中国法医学起源
我国法医学最早早战国时期出现,战国时间很少有关于法医学的相关资料和著作,但是,从战国或者秦汉之后的一些书籍中不难发现法医学的出现的端倪。例如在《吕氏春秋》中提到的“命理瞻伤”中的“理”可以当作审理案件的官员,而“瞻伤”则属于相对原始的一种法医检验工作。因此,不难发现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对法医检验活动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使从现在的医学发展角度来分析,这些规定难以构成相对完整的法医学检验工作体系,但是,这也标志着我国开创了能够通过文字记载的法医学检验时代的先河。[2]
(二)中国法医学完善发展时期
通过唐朝法医学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宋朝法医学制度发展到了中国古代医学较为完善的时期,其中因为唐朝法律制度开始达到封建发展的顶峰时期,唐朝的《唐律疏议》以及《唐律》通过吸收和借鉴秦汉时期的司法实践经验以及成就,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律成就的吸收,为我国法医鉴定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宋朝的法医学鉴定技术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三)中国法医学稳定时期
到了宋朝之后,中国法医学检验制度大都是通过吸收和借鉴宋元时期的法律制度,并且结合自身时代的发展特色做出相应的修改,中国法医学自那以后进入到缓慢发展的时期。
二、西方法医学的发展
西方法医学的发展一共分成三个不同的时期,分别为古代、近代以及现代,虽然西方古代法医学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早,但是,西方古代法医学没有像中国古代法医学一样形成具有自己特征的发展态势,西方医学行政官员或者医生作为法医鉴定主要工作人员,呈现出一定的非职业化发展态势。
(一)西方古代法医学
系统法医学未出现之前,西方很多国家就已经出了先相对分散的法医学,很多都是在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这些并非对法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做出系统规定,因此,难以成为相对独立的各个学科体系,可以将这个发展时期的法医学归纳为古代法医学的实际积累时期。
(二)西方近代法医学发展
在常规性的历史划分过程中,一般会把1640年的工业革命当成西方近代史的开端,但是,法医学的发展开端不可将其作为序幕,因为16世纪之前的欧洲文艺复兴发展时期刚出现关于医学鉴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和法医学相关的外科学以及医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文艺复兴时期也才是西方法医学的发展开端。[3]
文艺复兴阶段的法医学发展体现在书籍著作出版之上,例如在欧洲各个法典中也存在一定的端倪。例如意大利、法国、德国等都存在关于法医学鉴定的记录,其中德国的加洛林刑法以及庞贝尔邦法。其中后者规定了医疗案件中,医生可以参与其中;前者则对于自杀、人身伤害、中毒、堕胎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这也为欧洲法典中关于法医鉴定做出了相应的基础工作。
(三)西方现代法医学
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过很多法医学相关讲座,这些讲座在经历一段发展之后,逐渐成为各个法医学研究单位,这也是欧洲大陆对于当前法医学进行研究的一个主要根据地。[4]在这些不同的法医学研究单位中也能够对各种死亡原因存在异常的尸体加以解剖,因此,法医学研究的医生通过司法不问允许之后就能够对患者身体做出相应的解剖,在欧洲大陆中法阵较为迅速的就是英国和德国。
一、现代数学的产生
现代数学时期是指由19世纪2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数学主要研究的是最一般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和量仅仅是它的极特殊的情形,通常的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几何形象也仅仅是特殊情形。抽象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是整个现代数学的主体部分。
19世纪前半叶,数学上出现了两项革命性的发现——非欧几何与不可交换代数。大约在1826年,人们发现了与通常的欧几里得几何不同的,但也是正确的几何——非欧几何。罗巴契夫斯基提出的非欧几何改变了人们认为欧氏几何唯一的存在是天经地义的观点。1854年,黎曼推广了空间的概念,开创了几何学一片更广阔的领域——黎曼几何学。非欧几何学的发现还促进了公理方法的深入探讨、研究,可以作为基础的概念和原则,分析公理的完全性、相容性和独立性等问题。
1843年,哈密顿发现了一种乘法交换率不成立的代数——四元数代数。不可交换代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为存在与一般的算术代数不同的代数是不可思议的观点。它的革命思想打开了近代代数的大门。另一方面,由于一元方程根式求解条件的研究,引进了群的概念。近代代数是相对古典代数来说的,古典代数的内容是以讨论方程的解法为中心的。群论之后,多种代数系统(环、域、布尔代数、线性空间等)被建立。这时,代数学的研究对象扩大为向量、矩阵等等,并逐渐转向代数系统结构本身的研究。拓扑学开始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直到20世纪的第二个1/4世纪,它才得到了推广。拓扑学可以粗略地定义为对于连续性的数学研究。科学家们认识到:任何事物的集合,不管是点的集合、数的集合、代数实体的集合、函数的集合或非数字对象的集合,都能在某种意义上构成拓扑空间。拓扑学理论已成功应用于电磁学和物理学的研究。泛函分析进一步发展由波兰数学家绍德尔,法国数学家靳雷,匈牙利——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等人作出。其中前两人用不动点理论证明了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定理,成为现代非线性泛函分析的出发点。冯·诺伊曼则把希尔伯特空间公理化,将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建立在泛函上,建立算子代数,现称为冯·诺伊曼代数。
二、新兴数学分支
20世纪的数学呈现“爆炸式”增长,新学科不断出现,新分支层出不穷。“大”的分支近百种,“小”的分支则上千。首先是与计算机有关的分支。例如,计算数学,数值计算,理论计算机科学,离散数学等。还有计算统计学,计算力学,计算物理学,计算化学,计算考古学,历史计量学,数理语言学,数量经济学等。近年来兴起的“数学实验”也颇有代表性。他不仅堂而皇之走进大学课堂,成为日益重要的一门课程,而且在数学研究中也占据一席之地。例如,几何定理证明的“例证法”和代数恒等式证明的举例。验证一个高次恒等式,只要用一个足够大的数代入检验是否相等即可。
突变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分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应用数学方法。模糊数学、分形几何学、混沌数学、小波分析等创立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新分支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成长态势。数学哲学、数学美学、数学文化学、数学教育学等展示了数学的新面貌。数学使人们既熟悉又陌生,数学大厦巍峨高耸,数学大树枝繁叶茂。
三、现代数学发展趋势
现代数学所面临的问题很多。例如,数学基础中数学研究对象问题,数学理论的评价标准问题等都涉及数学的本质;数学在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常显得力不从心,如天气预报,自然灾害预报不尽如人意,实质上是其中的数学工具有待于提高。每一次数学的突破都引起人们的欢呼,但未知领域永远比已知领域广阔;数学与公众的隔阂比较严重,物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每一项新成果通过新闻媒体立刻传遍世界,克隆、黑洞、DNA、不管多么深奥,很快出现在教科书中。而数学的新成果很少见于报刊,象连续统假设、抽象代数学等只能在数学界内部谈论。一般人视数学为畏途,数学得不到广泛理解。但是,数学在这种矛盾的环境中依然快速前进,数学的发展势如破竹。
我认为:现代数学发展的趋势有以下几方面:(1)数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日益密切;(2)数学理论的发展出现数值化、算法化、离散化、组合化势头;(3)数学基础与前沿理论同时发展;(4)数学向更抽象的层次发展,表现为高维,多变量,非线性,由局部到整体。
四、研究数学发展的意义
一、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教材中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增多,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2、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不知道或不明确学习数学应具有哪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对自己学习数学的好差(或成败)不了解,更不会去进行反思总结,甚至根本不关心自己的成败。
4、不能计划学习行动,不会安排学习生活,更不能调节控制学习行为,不能随时监控每一步骤,对学习结果不会正确地自我评价。
5、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 ,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二、高一数学教学策略思考
1、读。俗话说“不读不愤,不愤不悱”。首先要读好概念。读概念要“咬文嚼字”,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及辨析概念。例如,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原始概念,是不加定义的。它从常见的“我校高一年级学生”、“我家的家用电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及“自然数”等事物中抽象出来,但集合的概念又不同于特殊具体的实物集合,集合的确定及性质特征是由一组公理来界定的。“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常常是“集合”的代名词。再如象限角的概念,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和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的细微差别;根据定义如果终边不在某一象限则不能称为象限角等等。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
2、讲。外国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将“冰冷”的知识加温后传授给学生。讲是实践这种传授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讲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循序渐进,防止急躁。每堂新授课中,在复习必要知识和展示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老师着重揭示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解决学生疑惑。讲授中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鼓励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同步。让学生自己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例如,讲解函数的图象应从振幅、周期、相位依次各自进行变化,然后再综合,并尽可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容易接受。其次讲要注重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3、练。数学是以问题为中心。学生怎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进行练习。练习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忌过早地进行“高、深、难”练习。鉴于目前我校高一学生的实际现状,基础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课本的例题、练习题和习题要求学生要题题过关;补充的练习,应先是课本中练习及习题的简单改造题,这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可以完成。即让学生“跳一跳可以摸得着”。一定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强化知识、应用方法,在练习中分步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并获得再练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老师们在现有习题的基础上基础上简单地做一些改造,便可以变化出各种不同的题目。
“求异法”是一种用来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它是由穆勒系统总结的“求因果五法”中的一种方法。具体地说,“求异法”是指这样的一组操作:考察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种场合,在这两种场合都出现的那些先行现象不是被研究的原因,而在被研究现象出现时出现、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时不出现的那个先行现象,则可能与被研究现象有因果联系。“求异法”的推理形式可用公式表示为:场合1:有先行现象(或伴随现象)A,有被研究现象a。场合2:无先行现象(或伴随现象)A,无被研究现象a。所以,A是a的原因。例如,场合1:有氧气,铁会生锈;场合2:无氧气,铁不会生锈;所以,氧气是铁生锈的一个原因(初中阶段)。此外,本文不严格区分“先行现象”与“伴随现象”,主要采用“先行现象”这一概念进行讨论[1]。
2应用“求异法”的化学教学模式
“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思路为:先考察被研究现象a的出现场合,找出先行现象A,再创设无先行现象A的场合,观察研究现象a是否出现,从而确定A是否为a的原因。其具体的应用模式为:寻找被研究现象a的先行现象A,因为因果联系具有先后性,可以在被研究现象a的先行现象中去寻找它可能的原因,从而提出假设:A是a的原因。再得出推论:若无先行现象A,则无被研究现象a。最后对推论进行验证,设计相应的验证方案,若验证结果为真,则原假设为真,即A是a的原因。这一应用模式虽然比较简单,但在“探究化学现象间因果联系”的教学活动中却很实用,同时,也正因为它简单易行,更便于师生掌握。
3“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学生掌握与应用科学知识,建构与发展科学概念,理解科学本质与科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和实验技能;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2]。然而,在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其中之一便是:学生提出假设及验证方案的能力尚显薄弱[3],化学教师甚至因此包办“提出假设及验证方案”这一探究环节,使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而运用“求异法”,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提出“因果关系”类的假设及验证方案,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名符其实,更好地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本真意蕴。案例1在探究氯水成分时,往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为红色,接着红色褪去。溶液变红,说明氯水中含有H+,那么,为什么红色会褪去?是什么物质使红色褪去呢?教学时便可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究。可运用“求异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假设及验证方案。其中,红色褪去的先行现象为:存在Cl2、H2O、HCl、HClO(可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角度推理出,Cl2与H2O反应的另一产物为含正价氯的化合物,事先可告诉学生其为HClO)。依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可排除H2O与HCl。从而得出假设:(1)Cl2是红色褪去的原因;(2)HClO是红色褪去的原因。从而作出推论:(1)若Cl2不存在,则有色物质不褪色;(2)若HClO不存在,则有色物质不褪色。进而得出验证方案:(1)让HClO单独与有色物质接触,即取相同浓度的新制的HClO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让Cl2单独与有色物质接触,即将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红色石蕊试纸的试剂瓶中(更严谨的方案是:用CCl4萃取出氯水中的Cl2,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伸入Cl2的CCl4溶液中)。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教学方便,可以只对方案(2)进行验证,排除Cl2具有漂白性的假设,进而运用排除法,得出HClO具有漂白性的结论。需要说明的是,假设(1)和(2)是针对不同的先行现象提出的,彼此相互独立,并非相互排斥,假设(1)为真,并不意味着假设(2)为假。若二者同为真,则情况就比较复杂,具体的说明可参见本文第4部分的第(3)点。与常规的教学相比上述分析,条理清晰,逻辑性更强,所得方案更全面。而常规的教学只是在发现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红色褪去”之后,教师便直接演示验证方案:往装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放入一半湿润的红纸条,数秒后观察红纸条的变化情况[4]。这不仅浪费了一次培养学生提出假设及验证方案能力的机会,而且,这一验证方案,只是上文中的验证方案(2),缺少方案(1),从理论上看不够全面,如果Cl2与HClO都有漂白性的话,则该方案就无法验证HClO的漂白性了。
3.2在处理化学实验反常现象中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化学实验的应用,多开展实验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然而师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一些与教材、理论有矛盾的实验反常现象,如果教师处理不当,会造成学生的认知困惑与认知误区:不知究竟应该相信自己亲眼所见的实验反常现象,还是应该相信教材的陈述与理论的分析。因此,在处理化学实验反常现象时,化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科学而及时的分析,得出实验反常现象的原因,解除认知困惑。而适当地运用“求异法”,则有利于这一分析过程的进行。案例2在做钠在空气中点燃的学生实验时,有些学生会发现反常的实验现象:Na在空气中燃烧冒有黑烟。对于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化学教师可用“求异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产生黑烟的先行现象主要有:空气存在CO2、Na表面有煤油。因此,可以据此做出假设:(1)CO2与Na发生反应是产生黑烟的原因,(2)煤油燃烧是产生黑烟的原因。由假设(1)可得推论(1):若CO2不存在,则不产生黑烟;进而得出验证方案(1):将带有煤油的Na置于纯氧中加热。由假设(2)可得推论(2):煤油不存在,不产生黑烟;进而得出验证方案(2):将钠块表面用小刀全部切除,置于空气中点燃。另外,由于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不是教学中的重点,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相对简易的方法对上述两个假设进行验证。对于假设(1),可以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对“CO2与Na的反应”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出其产物为黑色的碳粉,但CO2在空气中的含量太少,Na应该优先与氧气反应,因此黑烟为碳粉的可能性极小。对于假设(2),可直接告知学生煤油燃烧冒有黑烟,或者引导学生联想柴油机(煤油与柴油类似)冒黑烟的情境。
3.3在解答探究性试题(或习题)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之一。新课改以来,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各地化学中高考试卷逐渐重视对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考察,探究性试题陆续出现在各地化学中高考试卷中,甚至成为中高考卷的主打题型[5]。而在解答探究性试题中,如果能够适当地运用“求异法”对试题进行分析,则有助于“探究化学现象间的因果联系”类探究性试题的解答。案例3(截选自2010年安徽高考理综卷28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制作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提出假设]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对于上题的解答,可运用“求异法”进行分析。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确定需要考察的先行现象为:溶液中存在Fe3+、酸性条件下的NO3-。从而得出假设:(1)Fe3+是Ag被氧化的原因;(2)酸性条件下的NO3-是Ag被氧化的原因。进而作出推论:(1)Fe3+不存在,银镜不溶解;(2)酸性条件下的NO3-不存在,银镜不溶解。然后得出验证方案:(1)测得原Fe(NO3)3溶液中NO3-浓度、H+浓度;配制与原Fe(NO3)3溶液中NO3-浓度、H+浓度相同的NaNO3与HNO3混合液,令其与银镜反应;(2)测得原Fe(NO3)3溶液中Fe3+浓度,配制与原Fe(NO3)3溶液中Fe3+浓度相同的FeCl3溶液,令其与银镜反应。此处的验证方案(1)经过适当的语言组织,便是本题第(3)小问的答案。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题的标准答案为:①测定上述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pH;②配制相同pH的稀硝酸溶液,将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内。笔者认为这一答案还欠严密,因为所配制的稀硝酸溶液中的NO3-浓度远小于实验用的Fe(NO3)3溶液的NO3-浓度,从而影响到NO3-的氧化性。而笔者所提的验证方案则无这一缺陷。
4“求异法”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律意识 法社会学
法律意识是法律服从的心理动因,其核心是法律信仰和法律精神,是法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西方法社会学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解释视角:一种是工具性视角(instrumental perspective),认为人们之所以服从法律,是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人们是否服从法律,取决于他们在法律服从过程中所获取收益的多少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另一种是规范性视角(normative perspective),认为法律服从的动因是内在的价值取向。人们之所以服从法律,不是因为这样做对自己“有用”,而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是“正义的”、是“正确的”、是“应该的”。
法律意识的构成,不仅有“认知”和“思维”,而且有想象、意志、情感及人的整个心灵。仅仅了解权利、义务还不够,更要自我负责地承认这一切,在承认的同时,必须有足够的意志力遵守所承认的一切。
一、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法律服从意识的概况
对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可以了解大学生自然的权利感和正义感,或特殊的、对待自己和对待他人的本能的精神情绪。法律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本能权利感,它能使人确定自己的个人精神方面和承认他人的精神方面;由此而产生法律意识的几个基本公理:个人精神尊严感、自律和自我管理能量、人们相互间的尊重和信任,这些公理能教会大学生独立、自由、共存、相互交往和慷慨大方。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概况、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如何构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
根据美国法社会学家T・R・泰勒(Tyler)进行的研究,并移植泰勒的理论框架和调查研究,笔者调查了800多名在读高校大学生,并对有效的581份问卷进行了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服从表面上看主要是规范性的。
Logisitic回归分析表明,对法律服从造成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是“个人的道德观”、“意识到的责任”和“同侪的评价”。但是在规范性的外表下隐藏了很深的功利正义,即注重实际收益和外在的评价。对于“从超市拿走小件商品不付钱”这个问题,5.3%的学生表示经常有这样的行为,只有39.8%的学生认为这样的行为受到相关部门惩罚的可能性很大,但认为这个行为受到朋友非常反对的学生比例达到54.9%。学生过多重视同侪评价甚于法律规范性的约束。
2.大学生更注重结果的公正,而不是程序的公正。
这与大学生对于法律服从的工具性因素有潜在的逻辑性因果关系。实体正义注重的是结果的正当性,这一要求直接决定了在法律实践中对客观真实的不懈追求。而根据程序正义的理论,法律程序是为保障一些独立于判决结果的程序价值而设计的,这些价值包括参与、公平和保障个人的人格尊严等,一项符合这些价值的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并非通过其能形成正确的结果证明,而是取决于程序或过程本身是否符合独立的程序正义标准。
3.大学生崇尚法律权威,对法律部门表示应有的尊重。
现代大学生能够通过法律的手段解决自己所不能解决的纠纷,尊重司法权威,对于公平和正义有着起码的追求。77.5%的学生表示非常尊重警察,56.8%的学生认为法院可以保证公正地审理案件,59.4%的学生认为法院很好地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56.5%的学生认为法院总体上来说是廉政的。大学生因其在社会中的特殊角色地位而必须树立现代法律信仰。因为“一个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生成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关键性要素。正因为如此,伯尔曼的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才会广为流传,成为所有崇尚法治的人们确信的一条真理性原则”。
在了解大学生法律服从特性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教育背景和社会认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模式。
二、针对大学生法律服从特性,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法律服从意识蕴含着大学生对法及法律的最高期望,是对正义、民主、平等、自由、人权、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追求,从而实现法治,最终实现人类生活的幸福。规范法律意识是心灵的一种积极而富有创造性的意志状态;它寻找着生活中自由、正确和正义的法,促使人们为获得和实现这种法而奋斗。那么如何培养这种模式呢?
1.对于法律意识的培养应注重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养成。
法律意识所注意到的,不仅是制定法的客观涵义,而且是自然法的客观理念,并为自己提出了使“涵义”符合于“理念”的任务。这就是说,规范法律意识在开始为法而奋斗时,就应该实施三个独立的认知行为:第一,确定制定法的客观涵义;第二,开放地表达自然法的理念;第三,辨别理念在含义中隐藏的、但不完全的存在,并为涵义找到一种模式,以准确而真实地再现理念的实质。创制法律的心灵将因此而形成两种法的概念:与自身涵义相符的制定法概念和忠实于自身理念的自然法概念。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要注重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这对构建自身的法律思想体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2.培养大学生法律价值的认同和法律信仰。
法律意识的核心是法律信仰和法律精神,通过开展法律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唤起大学生对法律的认同、对法律精神的理解。“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内心法律的认同。法律不仅仅可理解为一种工具,还代表着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代表着社会的理想秩序。
法律信仰作为社会法律文化的心理建设的一项社会系统化工程,是各种法律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法律信仰的最终实现有赖于现代法意识。法律信仰用人类的理性、良心、正义感作为现行法律规范和具体制度的评价标准进行主观判断和价值评价,而对那些表征了人类正义和秩序的终极目的要求的法律规范进行肯定的价值评价,自愿服从和自觉遵守,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甘愿为了实现社会正义,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而,对法的信仰与守法精神、护法精神和为法律而献身的精神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3.注重大学生道德建设,内化大学生法律服从的价值取向。
道德与法律是互为工具、互为目的的关系。法律的道德化为主体遵循服从法律提供内心信仰的基础,道德的法律化则为主体履行道德规范创造了明细操作的条件。没有道德基础,法律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同时,法律又是道德的最后防线。道德为法律实施规定了界限,近代自然法学家认为,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是它与道德信条的关系。总之,要在加强道德的前提下,使公平正义深入人心,使依法办事和维护公序良俗成为大学生道德意识和伦理习惯的重要内容。
总之,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研究在于认识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的变换,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导向的根源,对于高校教育改革都有深层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立中.中国社会学经典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伊・亚・伊林.法律意识的实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孙文恺.社会学法学.法律出版社,2005.
关键词:中学;法律意识;现状;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法律意识是一个国家法制建设的根本所在。法律意识的培养,必须具备较为理想的全面性特点,不仅仅需要针对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进行全面详细的培养和宣传,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同样需要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中学法律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的落实效果。
1中学法律意识现状
基于当前我国现阶段中学法律意识现状来说,虽然大部分的中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了具体的法律知识,从整体来看,中学法律意识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和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仍然存在着一些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或者说在某一方面存在着一定不足的问题。详细分析可知,当前我国中学法律意识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初步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
当前绝大部分中学生已经逐步意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具体到日常生活中法律的决定性意义。在用法和守法方面,这种意识正在不断提升,并且对于法律规定的相关权利和义务也具备了较为详细全面的了解,能够有效指导实践。
1.2法律教育途径主要是学校
当代中学生对于法律的了解和接受,主要途径就是学校。在学校的相关教学和宣传中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重要价值,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等理念不断得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包含“法治”;而对于其他途径来说,涉及的比较少,比如在家庭和社会团体中,对于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几乎起不到相应的积极作用。
1.3对不法行为的鉴别越来越高效
在当前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法律意识的提升还表现在相应的不法行为鉴别和抵抗方面,这种不法行为的鉴别和抵抗主要指当中学生自身遭遇到一定的尤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时,能够做出准确的选择判断,并且能够最为及时高效地采取正确的手段进行正当防卫,对于自我保护起着越来越理想的效果。
1.4对法律知识的渴求越来越明显
当前中学生随着其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法律知识的渴求也表现的越来越突出。相当多的中学生想了解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当前的法律接受途径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对于法律知识的诉求,需要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进行完善和弥补。
2中学法律意识培养措施
从当前我国中学法律意识的基本状况来看,其整体的水平确实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和优化,但是当代中学生的法律诉求也是越来越突出的,除了中学生自身的法律诉求之外,结合当前存在的各种法律接受途径较为狭窄和其他问题来看,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尽可能的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拓宽法律接受途径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2.1结合德育工作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
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重点结合德育工作是一种重要途径。针对当前现阶段的中学教育问题来说,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德育工作也获得了中学生的普遍欢迎。因此,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工作和中学生的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也就显得极为有效。这两方面的结合主要就是依托于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来进行。德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不可或缺。而法律意识的培,其还和德育工作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提升了中学生法律意识,也就能够提升其道德修养水平。在具体操作中,可选取趣味性较强的方式化枯燥为兴趣,比如开展法律知识的竞赛就是多种手段之一。
2.2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
作为中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重点结合相应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较关键的一项基本措施。法律意识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结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进行法律意识的渗透。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识,教师通过合理设计,使中学生能够把这些法律知识融入到自身的法律意识中去,避免留于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出现。另外一方面,还应该在其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比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延伸,保障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有效加强。
2.3充分借助于家庭教育手段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于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育作用。家庭教育中法律意识教育的引入对于提升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可能针对所有学生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很多学生也都存在着自身的一些法律困惑,这些困扰的有效解决可以依托家庭环境来进行。很多法律知识对于家长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家长可以把这些法律知识较好地传授给中学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代中学法律意识培养,已经得到优化和完善。在具体的法律意识强度和普遍性方面,都具备了较为理想的水平,但是拓宽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开展多样化的法律意识培养活动仍然是今后中学法律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中学生的基本诉求所在。
参考文献:
[1]武磊.关于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11,35:248.
[2]张计彪.论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品牌,2015,02:252.
[3]周伟.浅谈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145.
[4]黄红梅.探究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4,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