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6: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研能力建设,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motivations for university merger, studies problem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apacity construction after university merge,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Harmony and Love Principle.
Key words: university merger;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apacity construction;Harmony and Love Principl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99-02
1 高校合并重组的动因
1.1 政府决策动因 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扭转了“条块分割”的办学局面,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教学体制,高校的合并可以促使这种条块分割的合并,中国的高校曾经按照苏联的大模式实施大规模的分裂。国家急需培养各专业后备人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多元化导致学科分出文、理类各类目学科来,之后又细分为各种单科性的高校。为加快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必须合理地配备教学资源,稳步发展教育事业,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并以地方统筹管理为主。站在审视的角度来看待中国高校的合并,政府的动机是明智的,学校的大规模分裂导致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同时部分高校的资源浪费又造成办学效益低下,归根结底是高校普遍规模过小导致的。政府提出的高等教育必须走提高规模效益的道路是主导高校合并的重大动力因素。所以,高校的合并推动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这也是各单一学科高校合并为综合性大学的根本前提。
1.2 高校意向动因 虽然高校合并为综合性大学的主体是政府机构,但是高校自身也同时是合并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校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强大也在不同程度上有着强烈的合并意向。
高校单一的学科类目设置使得学生的思维也处于单一的专业领域,不能培养出高级的创新性复合人才。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主力军,建立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促进学科综合化,是我国这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就大学本身来说,同样会出于一系列的考虑来和其他高校进行合并,有可能是求生存,也有可能是谋发展。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当下,能够建立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学是提高我们国家总体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新的市场体制使得高校在发展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规模小、办学条件低下等使各高校在激烈竞争的当下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有些学校会主动选择退出竞争市场而选择被合并为强大的高级院校,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而同时这也是新大学扩张的新过程。而另外实力稍强的院校在竞争中为了增强自己的发展水平选择并列合并成为具有强大的资源能力的综合性大学。高校也会自发的产生出合并的意向,希望合并后成为实力雄厚的名校。
2 高校合并后科研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合并后人员的运用问题是一个极具敏感的问题。科研能力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而科研能力已高于物质资本,对于高校合并后而言,科研能力的合理运用在提高高校建设发展上起到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合并后在管理方面,高校科研能力的管理是最难驾驭的而其潜力又最大,同时也存在无法避免的敏感性问题,在调整人员、机制等方面会出现矛盾,因此解决员工心态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困难。
而合并后的高校相对在之前规模扩大了,综合实力稳定了,但是却在部分师资中滋养了“铁饭碗”的思想。高校最为重要的是师资力量的发展,它直接影响培养学生质量的好坏。合并后高校实力大增,师资力量重组,混杂的师资呈现为“象牙塔”似的状况,高校所处的环境比以前大大改善,且更加稳定,而师资结构相对稳定,行为也更加正规化、教学程序化、内容固定化,这样就缺乏了互通性,而不能立即对外界的变化作出较快的反应,因而丧失了竞争的能力。合并后各校各员工都有自己的期望值,各方之间的心理摩擦都是不可避免的。
在合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长期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2.1 科研管理的制度不规范 高校长期表现为求贤若渴,热衷于引进人才,但是在人才引进后任其自由发展,培养意识欠缺,很有可能使人才丧失信心,导致流失。在人员培训、工资管理和长期规划方面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激励机制、科研培养、业绩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还有的存在科研能力使用过度,大量的投入时间、金钱。对于长年战斗在科教一线的人员忽视对其的进修培养。合并后科研能力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要在品德、质量相提并论的情况下,应严格规范人力资源录用、考核、培训、晋升等项目。
2.2 教学科研的行政化趋向 在合并后的高校中,权力的竞争往往高于学术,在传统的高校教师管理情况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着不同的职权等级之分,管理者有着必然的权威性。而行政化的指令管理往往只侧重于合法性,忽视了个人或其他因素,所以在实际上效率是不高的,行政化的趋向很明显。行政人员认为自己是管理者,而管理者人数多于教师,理论上,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生产力主力军,而教师在这样的氛围里是没有地位的,官僚作风导致教师成为被管理者,原本应该服务于教师的行政人员反而变为管理人员。还有不少安排领导职务的做法,让教师的价值取向变为官位终于学术,遏止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打破了重知识、重科研的好局面。
3 基于和爱原理下的高校合并后科研能力建设策略
3.1 和爱原理对科研能力建设启示 在和合学中,和爱原理讲究各人、事物需要心存大爱,增加顾全大局和目标长远的意识,和谐理性,共同让大环境生长发展。用和合思想里面的和爱原理贯穿整个科研能力建设的大方向,建立合适的合并后高校科研能力建设管理制度、考核系统、教研人员的能力发展项目整合模式。
3.2 科研制度、组织管理 在合并高校科研能力管理中,“泛爱众,而亲仁”,高校要认真研究基于道义上的制度和组织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对科研能力制度和组织管理的完善,使其真正被所有人认同,以更好的发挥科研能力的作用,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
3.3 教研人员管理 和爱原理讲究德育治学,《中庸》中写道“唯天下之城,为能尽其性。能尽物之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在合并后的大学中教研人员的内部会产生矛盾,但是和爱原理能将矛盾化解,坚持至诚尽性,使教研人员充分发挥善性,感化教育,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理想。
3.4 科研能力考核系统管理 合并后的高校的科研能力的考核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最主要的是建立考核评价系统,对教研和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系统的评价。加强能力建设是提高人力资源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合并后大量的杂乱人力资源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考核教研和管理人员任用、调配、升降职、培训、薪酬等该考核系统都是激励员工的强力手段,有利于激发工作积极性,推进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柳钦.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的理论贡献及其发展趋势[J].南都学坛,2010,30(01):129-135.
[2]陈柳钦.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动态分析(下)[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21(04):1-6.
[3]乐菲菲.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J].东岳论丛,2011,32(07):189-192.
[4]毋丹丹.人力资本理论对继续教育投资倾向的影响[J]. 继续教育研究,2010,(01):17-21.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定位 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教师是履行这三大职能的主体。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并且与其他两个职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
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明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持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及其科学研究,例如,瑞士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发达国家,依靠的就是科学研究。由此可见,科研能够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科研过程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效果;科研能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是说,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的“用科学解决,百业有进步;不用科学解决,便无进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与科技、科研的关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
但应当明确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在科研工作的定位上应该是不同的。只有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的发展定位和职能要求需要其科研侧重理论研究,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理论研究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主攻方向。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应用型研究,注重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应主要以科技开发、成果推广为主,而非“高、精、尖”的创造性研究,也不是进行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师的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研究定位应体现在:一是科研课题要来源于实践,即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出现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入手寻找课题,找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研究过程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着重参与式的行动性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而且是为了行动而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结果要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学实践。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方面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把研究成果引入职业教育课堂,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体现
1.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从事并完成科研活动的能力,综合起来应包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文字撰写和成果推介能力等。
2.教师科研能力的体现。教师不同于专职的研究人员,因此不能用研究人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其科研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和专著数量的多少。结合高职院校承担的三大职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应该既是学院的科研骨干和优秀教师,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服务的行家里手,是“懂科研、善教学、能服务”的“三位一体”专家。200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在一次高校工作会上说:“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大学,都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情况,都不应放松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要求”。这对于高职院校也同样重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仍不尽人意,且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科研基础差。目前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是从成人院校转型而来的,其大部分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教师们以前接触科研活动较少,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应该怎样做。
2.教师的精力有限。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多,且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再加上教师的引进相对滞后以及师生比的限制,致使任课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过多,他们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产生了冲突。
3.缺乏正确的科研方法。做科研是要讲究方法的,有的教师虽然课讲得很好,但却不知如何做科研,对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存在着课题设计思路不清、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调研方法的阐述不到位等问题。
4.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近些年,高职院校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从其他高校和生产一线引进了一些人才,他们虽然充实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在求学阶段多从事基础研究,缺乏对生产实践的了解,更缺乏开发与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员,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理论功底较差,在课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1.挖掘内在因素。一是促进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选准研究方向。只有选准研究方向,才能逐渐积累研究成果、增加研究深度。以项目申报为例,在申报项目时,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是项目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期成果越多,审批立项的可能性就越大。项目主管部门出资立项的目的是申报者要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成果、解决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促进其科研能力的增强。
二是苦练内功。科研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包括人的智商和情商,这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在主观上包括教师对科研的兴趣和付出,只有教师把科研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才会自觉地投入精力,也才会产生科研成果,这是从事科研的关键。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不断地付出,科研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是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是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及考核评价等压力,当前在学术界也存在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对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在内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查处规定,高职院校应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引导教师通过正当途径和手段创造科研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2.创造外在条件。一是搭建科研平台。作为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处掌握着丰富的科研信息,承担着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的职能。为此,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争取更多的科研课题立项,或邀请专家为教师开展学术讲座等。其次要积极加强与其他院校和科研部门的联系,鼓励教师参与院外横向课题的合作研究。通过参与院外课题的研究,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课题,使教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向高水平的专家学习科研精神、方法和技巧。最后要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学校的科研骨干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领年轻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向其传授科研方法和经验,以此来提升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科研定位 教师科研能力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同样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教师是履行这三大职能的主体。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之一,并且与其他两个职能的实现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为此,要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定位,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三大职能。
一、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定位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明确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持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际上,这些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科研工作始终贯穿于高职院校“教”与“学”的过程中。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及其科学研究,例如,瑞士的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却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发达国家,依靠的就是科学研究。由此可见,科研能够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科研过程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效果;科研能提升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就是说,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的“用科学解决,百业有进步;不用科学解决,便无进步”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职业教育与科技、科研的关系。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社会服务都离不开科研工作的支持。
但应当明确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在科研工作的定位上应该是不同的。只有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进行准确定位,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促进其科研水平的提高。普通高校的发展定位和职能要求需要其科研侧重理论研究,并以基础性研究为主。虽然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从事一些理论研究,但和普通高校教师相比,理论研究不是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的主攻方向。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应用型研究,注重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开发和应用,应主要以科技开发、成果推广为主,而非“高、精、尖”的创造性研究,也不是进行基础性研究,而是将新知识、新理论用于特定目标的研究,以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对研究成果的推广,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又促进和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另一方面,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教师的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应用型研究定位应体现在:一是科研课题要来源于实践,即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出现的管理和技术难题入手寻找课题,找准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二是研究过程要与实践密切结合,着重参与式的行动性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而且是为了行动而进行研究”;三是研究结果要运用于社会服务和教学实践。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结果一方面要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要把研究成果引入职业教育课堂,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充实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和体现
1.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从事并完成科研活动的能力,综合起来应包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文献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协调组织和团队合作能力、成果的文字撰写和成果推介能力等。
2.教师科研能力的体现。教师不同于专职的研究人员,因此不能用研究人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其科研能力更多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而不仅仅是撰写论文和专著数量的多少。结合高职院校承担的三大职能,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应该既是学院的科研骨干和优秀教师,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服务的行家里手,是“懂科研、善教学、能服务”的“三位一体”专家。2005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同志在一次高校工作会上说:“没有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学。合格的高校教师,要有合格的科研能力,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有优秀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学校质量、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任何大学,都要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任何情况,都不应放松对大学教师科研的要求”。这对于高职院校也同样重要。
三、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状况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素质和研究能力仍不尽人意,且存在着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主要体现在:
1.科研基础差。目前由于多数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升格或是从成人院校转型而来的,其大部分教师的学历相对较低,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教师们以前接触科研活动较少,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应该怎样做。
2.教师的精力有限。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较多,且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再加上教师的引进相对滞后以及师生比的限制,致使任课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的课程门数与课时数过多,他们用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导致教学和科研之间产生了冲突。
3.缺乏正确的科研方法。做科研是要讲究方法的,有的教师虽然课讲得很好,但却不知如何做科研,对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不了解;在申报课题的时候,存在着课题设计思路不清、研究内容与题目不符、调研方法的阐述不到位等问题。
4.引进人才的科研素质和能力难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近些年,高职院校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从其他高校和生产一线引进了一些人才,他们虽然充实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他们虽然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由于在求学阶段多从事基础研究,缺乏对生产实践的了解,更缺乏开发与应用推广科技成果的能力;二是来自生产一线的人员,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其理论功底较差,在课题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较为薄弱。
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措施
1.挖掘内在因素。一是促进教师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院发展和专业建设的要求,选准研究方向。只有选准研究方向,才能逐渐积累研究成果、增加研究深度。以项目申报为例,在申报项目时,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是项目评审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前期成果越多,审批立项的可能性就越大。项目主管部门出资立项的目的是申报者要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成果、解决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科研定位,促进其科研能力的增强。
二是苦练内功。科研能力的提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状况,这在客观上包括人的智商和情商,这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在主观上包括教师对科研的兴趣和付出,只有教师把科研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才会自觉地投入精力,也才会产生科研成果,这是从事科研的关键。一个人的科研能力是逐步积累形成的,只有不断地付出,科研能力才会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促进其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是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学术规范是每一个研究者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必须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但是,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及考核评价等压力,当前在学术界也存在学术不端的不良风气。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对包括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在内的七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界定和查处规定,高职院校应强化制度建设,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查处,引导教师通过正当途径和手段创造科研成果,从而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切实提高。
2.创造外在条件。一是搭建科研平台。作为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处掌握着丰富的科研信息,承担着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的职能。为此,首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为其争取更多的科研课题立项,或邀请专家为教师开展学术讲座等。其次要积极加强与其他院校和科研部门的联系,鼓励教师参与院外横向课题的合作研究。通过参与院外课题的研究,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课题,使教师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同时向高水平的专家学习科研精神、方法和技巧。最后要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学校的科研骨干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领年轻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向其传授科研方法和经验,以此来提升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观念有了更大的转变,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飞跃的提升。每年许多单位的例行体验中,员工中的“三高”群体(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在不断壮大,脂肪肝从大腹便便的中层干部蔓延到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人。私人汽车普及带来的运动量减少,无休止的加班加上丰盛的夜宵,让肥胖如传染病般流行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劳动者,而是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层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出来的健美操专业人才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美操运动的发展。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不再局限在体育教师这一角色,而是将有更多的毕业生从事社区体育工作,健身指导员,或者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同样面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挑战。因此,高师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教学应加强社会实践性教学,同时学校有关部门也应积极创造条件或提供各种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确实地得以提高并与社会接轨。
2具体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目标
通过探讨强化健美操专修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健美操专修课学习期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实力,并了解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及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要求,从而更好的适应现在社会所需求的教师、教练员、指导员人才。
2.2研究内容
2.2.1湖南科技学院体育系健美操专修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在现今社会的体育的很多的一些专业之中,健美操的专业的学生却是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表现在他们有着比其他专业学生更加广阔的就业的前景。再就是健美操这个专业的学生的总体素质都是比较高的,更是有着较好的气质形象,而这些都是受到了主要行业的影响。健美操是一项比较新兴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融合了很多专业的优势为一体,并且以运动的有氧运动为根基,以美、健、力为专业的特征,自从20世纪80代的时候在我们国家开展到现在,一直都是深受着大家喜欢,并且以它独特的其他专业所不具备的魅力,使得它在很多优秀的专业中脱颖而出,并且是一举成为了我们国家全民健身以及终生健身体育的一项重要的项目。现在,健美操已经被国家列入了教学的纲要中去,并且被作为教学内容进行了授课。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已经将健美操并入到了高等教育机构体育专业中去,并且成为了必修的一门课程。健美操的宗旨是以健美以及健身为目的,在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人们的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起到了不可明灭的重要的作用。根据二零零一年的国家的一些调查报告中显示:二零零零年我们国家从事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的分布其中健美操占据其首,占了总比的百分之五十二。这样一来,健美操专业的行业也随之出现了,并且带动着人们的健康。
2.2.2选择加强健美操专修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原因实习对于一些高等院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有效目标的最有效的一种途径。通过学习,可以检验一下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是否是真正的适合社会现代的需求,同样的也检验一下学校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到底如何,对比之下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方式来弥补教学质量上的一些不足,供日后加以改正,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则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弥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这样才能更加的去附合社会、市场对社体学生的需求。经过了调查之后,了解了一下湖南科技学院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学生的实习状况,发现学生都是采用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模式。大部分学生认为在实习这个方面,给的时间却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进行分散开来进行实习。而总体上出现了实习的时间短促,不能够完成自己的实习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学生实习的地点的选择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其他学校的实习地点大多都是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进行选择,大多数的学生所选择的都是根据自己以后到社会上之后开始工作了之后的方向进行选择实习地点。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我国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的快速发展以及我们国家经济体制的不断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需求,已经完全的脱离了单一的劳动者,而是要求具备比较高的一些综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并且要求具有比较强的社会的适应的能力的一些人才。而一些高等学员的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再局限于单一的体育老师,而是更多的更具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而进行选择,更是有的很多学生与生俱来就具备一定的挑战能力,而这些学生则是更高的挑战社会上的工作,以此来充实自己理论上的不足。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更是为了自己日后更好的在社会上能够有个很好的工作而不断的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在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快速的与社会接轨。
3.2建议
3.2.1增加课程实用内容作为以体育为主的学校应该建立必要的一些体系,用这些体系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去适应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求。增加教学课程的内容,让内容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而教学的目标则是尽可能的以社会上所需要的内容为根据,在保证了专业的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适合社会市场的专业知识。
3.2.2改善专业课程设置,加大学生的实习管理,学校健美操专业的课程的设置应该去体现“因材施教”这一理念,改变“华而不实”的健美操专业课程设置的局面。在学校应该加强实习地点的确认以及建设,高等院校应该要加大实习建设的投入,并且从社会上聘请更加专业的知道老师,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触到现在最为先进的一些设备和更好的管理模式,为了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加强实习和实践锻炼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农业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13-02
一、农业高职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方面,高等学校担当了主力军的角色。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社会影响力大小和对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指标。同时,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性变得越来越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要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农业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建设、科研队伍培养、科研经费投入、科研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必须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农业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现实。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快,很多学校存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科技投入经费不足、科研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致使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参与科研项目机会少,科技创新能力弱,服务能力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了增强农业职业院校的适应性和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以部分涉农高职院校为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和建议,为农业高职院校乃至其他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现状及存在问题
1.对科研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研意识
有些教师对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了,搞不搞科研不重要,或者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的事。客观上讲,与普通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存在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差、课题数量少、课题层次低、科研业绩认可度不高等现实问题,导致一些领导和教师,对科研工作重视度不够,甚至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消极,很多学校缺乏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开展科研的动力,承担科研项目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攻读学位的硬性要求,才承担课题和开展科研。
2.科研队伍素质不高,科研工作不能持续发展
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基础与经验,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在申报科研项目时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加之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一面忙于备课上课,一面忙于进修、考试、攻读学位,根本无暇顾及科研。此外,由于学校办学经费不宽裕,允许教师参加科技交流和科研培训的机会不多,因此,教师获得科研信息有限,科研视野相对狭窄,对本领域科技发展热点捕捉不准确,科研选题针对性差。多数高职院校没有组建有明确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即便是能参与一些课题或项目,也是临时找几个人凑在一起,项目结束就各奔东西了,这些因素均导科研工作发展缺乏持续性。
3.科研投入不足,制约科研能力的提高
多数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把重心放在教学上,重视教学设施的配置,轻视科研场地和设备的建设,用于科研的经费与教学经费比例失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门的科研经费。据统计,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年科研经费50万元以上的占20%,30万―50万元的占10%,10万―30万元的占20%,不足10万元的占50%。可见,多数农业高职院校存在科研经费紧张的状况。短缺的经费投入与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需求相比,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支撑工作能力的提升和增强。
4.科研管理机制不完善,不利于激发积极性
科研管理机制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和支撑。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晚,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职管理人员职数较少;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专门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人员,更谈不上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由于人手受限,科研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规范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纵向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院内科研力量有机的整合,对科研的类型只注重纵向课题而忽视横向课题的承接。对科研业绩的评价和认可机制也不健全、不合理,许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科研动力仅仅来自于评定职称的需要,而不是源自于内心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教学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和激发,也很难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
三、提高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对科研重要性的正确认识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有指出,“教学与生产、科技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对高职院校提出了“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要求。高职院校已占居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理应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 。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经验表明,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科研和科技服务水平;一个教师的社会影响力,关键靠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因此,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都应树立科研强校,引领未来的观念,应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领导应从管理高度突出科研的重要地位,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从科学研究着手驾驭知识,用科研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创新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和教学相互提高,为推动农业高职院校发展和服务现代农业能力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2.准确定位,量力而行
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应立足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农业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有鲜明的特色,要能发挥农业行业优势,而不应与综合型大学、科研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等盲目攀比。农业高职院校的科研内容要与“三农”相结合,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中原经济区提出的“三化”协调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研究,推广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农业高职院校办学实力。
3.改善科研条件、加大科研投入
科研经费是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除了高职院校本身应保证投入一定数量的科研经费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科研任务,也可采取校企结合的方法争取企业科研项目,多途径解决经费问题。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院内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科研经费资助机制,扩大科研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科研经费的资助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搭建科技平台,为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建立信息平台,积极为教师提供获取新信息的条件,如开通网络数据库,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等;建立科研实施平台,提供必要的科研场所和科研设施与设备,保证科研的正常进行;提供科研成果应用和推广平台,与企业建立广泛合作,加大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使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最大。
4.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由于自身职业教育的属性,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从事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的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与“三农”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校企合作,及 时了解“三农”的需求,把最新、最实用的技术和措施送到企业或农民手中。在校园内要构建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学术探究氛围,加强学院内外的学术切磋探讨,促进学院与兄弟院校、学术界的联系沟通。
5.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水平
科研管理对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构和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课题申报评审中期检查结题和推广等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科研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以调动和激励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动机,并且不断地提高教师及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推动科研不断创新与发展。这些将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科研管理人员应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熟悉科研管理业务,并具备一定的公关能力。学院要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结合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创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办法,做到既有利于工作,又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逐步使科研工作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吕俊峰,袁建平,孙小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24-26.
[2] 滕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4):111-112.
[3] 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3):61-64.
[4] 张家寰.高职院校综合办学能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37.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拓展课基本内涵,接着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广东白云学院实际,重点对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质量保障制度及经费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应用技术大学
一、职业能力拓展的基本内涵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锻炼逐步形成的成功完成某一职业工作的个性特征。职业能力拓展,是相对于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而言的,也就是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非专业职业能力既包括各行业都需要的一般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也包括各行业所需要的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非专业职业能力的拓展,既包括一般职业能力的拓展,也包括除专业能力以外的其他特殊职业能力的拓展。
二、应用技术大学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特征。为实现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构建一个基于能力本位的适合专业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课程体系十分重要。课程体系应包括基本素质理论课程、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和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几方面。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纳入到应用技术大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体现了应用技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符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职业能力系统中,专业能力与非专业职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专业能力作用的充分发挥离不开良好的非专业职业能力。非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也是其专业能力得以验证和提升的过程。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在重视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高校要培养既有坚实的专业能力、又具有健全的理想人格、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需要在搞好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其他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实践研究
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起开始试点“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校内教学+1年企业实践教学”,并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从2014年开始全面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职业能力拓展课作为学校开展企业实践教学6个重要环节之一,旨在通过该类课程教学,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积累学生的职场经验,实现学生向具有良好职业品德的职业人的转变,为就业(创业)做准备。学校通过引进为主、开发为辅方式,共开发建设了137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此类课程教学,在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教学管理与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
1.职业能力拓展课资源建设
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授课形式主要是以网络课程学习为主,课程资源分为自主开发和资源引入。自主开发是指由任课教师自主开发课程内容、网络教学视频(课件)、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网络资源。资源引入是指引入国内外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并由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的编写。
2.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管理
学校各教学部门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落实每一门归属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由相应的任课教师完成该门课的教学文件准备工作;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任课教师根据每年职业能力拓展课的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安排,按时完成教学大纲和学习指南等教学文件的编写及上传工作;学校各教学部门,教学副院长(部主任)负责组织各归口管理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教学文件初审工作。初审通过后,再由教务处组织专家完成各课程教学文件的审核工作。学校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方面的相关文件,分别从课程教学理念与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展示界面、教学资料文件等方面,对课程进行质量评价。通过审核的课程,作为职业能力拓展课网络课程资源投入使用。
3.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管理
职业能力拓展课教学由教务处统筹、各教学部门负责。
(1)选课管理。每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前后,教务处下发选课通知,由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选课;各二级学院按照教务处的通知要求,同时依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拓展课程选课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结合本人专业及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实际,在学校教务综合管理网络选课系统进行选课。选课原则上由学生本人上网完成,因条件限制无法上网选课的,由学生委托指导老师(专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代选工作。为了加强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规定每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班级人数原则上为20-80人。学生选课时如遇到所选课程总人数少于20人的情况,则选择该课程的学生需要重新选择其他课程;选课结束后,由职业能力拓展课任课教师将各门课程学生名单导入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管理。
(2)教学管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课程管理、学习指导、考核及成绩评定等工作由相应任课教师负责。任课教师应按照职业能力拓展课的工作要求与时间安排,在学生参加企业实践教学前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的面授,明确学生学习网络课程资源的下载和使用方法,讲解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和学习指南,并告知学生本门课的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作业上传方式等具体要求;任课教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或其他方式联系选课学生,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及时获得教学资源,并以网络自主学习的方式,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参与互动、提交作业等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任课教师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管理,并在规定日期内完成学生学习资料收集整理及考核工作。原则上,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应按照8周时间安排学习进度。该课程是开放性自主学习课程,课程进度可以由任课教师与学生协商安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及学习任务。
(3)成绩评定。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考核应采用开放性(课业)考核方式。课程学习成绩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分制。学习成绩由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考核评定,课程成绩单及必要资料由课程归属部门负责审核及上报。
(4)重修管理。凡是没有按照规定取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分的同学,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该课程成绩:一是用企业实践创新学分替代,成绩评定后的下一学期开学前两周,由学生填报审批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所在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批;二是学生按照学校职业能力拓展课重修安排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重修选课、学习。
4.职业能力拓展课制度保障
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实际工作开展,为了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提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学校先后出台了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工作规范》、《广东白云学院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质量标准》、《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学习说明》、《广东白云学院职业能力拓展课课程建设、教学及工效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文件及相关工作通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管理制度体系,规范了包括企业实践教学规程、质量标准、运行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工作。
5.职业能力拓展课经费保障
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学校专门出台了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给予教师一定的课程开发费用。引入网络课程资源、网络教学视频(课件)的课程,由教师负责编写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和文件,通过审核后,由学校按相关规定支付建设经费。教师担任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工效,依据规定学时数与职称系数、班级人数系数等计发,每学期末计发,该课程授课工作量纳入教师学期超工作量统计。学校专门设立了企业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用于支付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经费和教学工效,保障企业实践教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等工作顺利开展。
四、结语
加强应用技术大学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对其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对于深化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正如本文所述,结合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的特点,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是提倡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所在。如何高质量、高效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网络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以提升职业能力拓展课的课程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技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李念良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
【基金项目】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大学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K309)”、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2014GXJK173)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腊姣.将拓展项目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基于职业能力需求的角度[J].青少年体育,2015(7)
【关键词】电力拖动;职业能力;教学培养;实践研究
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职业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济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新技术设备日趋普及,社会对电工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社会发展、技术进步要求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宽结构;另一方面,企业看重人的交流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受挫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养电工从业者的主力军,理应承担起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深层次职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设从事电工行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操练过程,而是一个探索、研究和创新的过程,是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历程。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由理论讲授+综合实训两部分构成,由常用低压电器、电动机控制基本环节、典型生产机械控制线路等部分组成,以交流电动机基本控制环节设计为主线,并突出电路安装调试技能训练,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训练和职业活动,是专业技术教学、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有的放矢,加强学生的方法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能力的训练。
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职业能力建设具体实践
(一)围绕培养目标,建设职业能力培养方案
秉承教学内容服务于培养目标的态度,通过到校企合作单位调研,客观分析收集的各种信息,反复的斟酌和修改制定出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形成过程如图1所示,职业能力项目设计分析如图2所示。
笔者按照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企业典型生产设备的电气线路安装调试、维护、改装工作任务和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要求,采取行为引导教学法,将元器件的检测与使用、电气原理图的读图与分析、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机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检修和电气控制线路的改装与设计融入到相应的工作任务中,进行学习情境系统化设计,科学有序地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目标。教学情境分析设计如图3所示。通过情境的学习,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的专业能力,资料收集整理、信息分析处理、计划制订和实施等的方法能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职业道德、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的社会能力。
(二)采用行为引导教学,落实职业能力建设方案
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要科学选择教学方法。行为引导教学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先进教育模式,实践已经证明行为引导教学可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行为引导教学法的灵活运用,同时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都会经历信息收集拟定方案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提高五个阶段,教学过程丰富多彩充满乐趣。教学方法运用举例如图4,我们在两个平行班中开展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原理行为引导教学法实验教学研究,结果证明:项目教学框架下,实施引导文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班级学生自主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等的方法能力明显处于优势。在期终考试中,同样证明这个班级的学生这部分知识迁移能力比另一班级学生好。
(三)参考职业资格标准,修正职业能力建设过程
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打通教育与就业的通道,给予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体面就业,并且在职业中能够得到发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把学校教育、企业就业和职业发展联系的纽带,我们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必须参考职业资格标准,以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标准实时修正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形成测验,指引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但要避免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把《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搞成电工技能培训,而轻方法能力训练和社会能力的锻炼,从而失去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学生职业能力建设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职业能力建设不是一磋而就的事情,而应该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应该贯穿于中职各门学科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只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之一,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但又不能急功近利,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职教规律和先进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科学、有序开展。
(二)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同时有能够寻找适合教学目标的任务(学习情境)的本领,因此教师必须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做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一是要努力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师傅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二是要充分熟悉学生情况,会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断鼓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过程、收获成功;三是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检查和认真总结,梳理职业能力培养新思路、新方法,向学者型教师努力。
(三)职业能力培养需要防止学生两极分化
我们的学生从幼儿教育到初中教育,一直都是老师怎么教他们怎么学。而今要求他们主动地学习,部分学生不适应。如何使合作学习更有效,防止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四)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多元评价体系
推进中职学校职业能力导向教学改革,关键是要建立起职业能力培养多元评价体系,让教学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建立职业能力培养多元评价体系:一是要评价项目的多元化,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通过面谈、正式作业、讨论问题、项目调查和书面报告等方式考查和评价学生职业能力;二是要评价主体多元化,不能光有教师评价,还应该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企业评价,多渠道、全方位、互动交流的评价会更客观、更具说服力,更能反映学生学习及发展的真实情况。自我评价有利于学习者成就感的形成、个性化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同学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创新思维环境,培养与人合作能力,建立起学习群体;家长评价可以增进他们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企业评价有利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的对接;三是要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应当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等功能,对评价的结果进行鉴定和反馈,诊断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掘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潜能、个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育锋.论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的职教课程改革[J].
[2]刘秀才.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导向,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J].
[3]蒋乃平.职教课程探索的三个层级[J].
[4]秦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J].
[5]职教网.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综述[J].
[6]石岚.关于高职教育评价评价方法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9).
[7]张宏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2).
[8]叶昌元,李怀康.职业活动导向教学与实践[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7.
关键字:计算思维;C语言;课程建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080-01
1 目前《C语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C语言》课程,开始时由于学生对程序设计怀着神秘、好奇的心情,能够认真听课,但随着大量的难以记忆的新概念、新术语以及新规则出现以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逐步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实际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理论讲授+ 实例剖析+ 编程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特点很少进行关注与分析; 二是教材中的所涉及到的实际教学案例脱离实际应用,不能与学生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以后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其专业问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 计算思维与《C语言》课程
计算思维[1]( Computational Thinking) 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 即思想和方法) 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它不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它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的本质就是抽象和自动化[2],即如何按照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去考虑问题的求解,以便构建出相应的算法和基本程序。而《C语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为其以后在所学专业中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解决其专业问题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培养计算机技术与其专业技术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显然,《C语言》课程的内容最能够体现语言级的问题求解的方法,这也正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C语言》课程教学中非常适合融入具有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
3 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建设的基本方法
3.1 构建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教学体系
结合我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在《C语言》课程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安排课程导入,全面梳理和优化教学内容、实验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突出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强化基于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方法和思想的计算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计算思维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到《C语言》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形成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C语言》课程教学体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方式使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加强引导学生经历“问题抽象为算法”的过程,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注重典型算法的讲授和理解;同时要加强训练和固化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通过提出各种各样的测试题,让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况,提炼出有用信息,实现驾驭和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技巧,体验和固化其计算思维;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完成每个章节的授课任务后,增设基于专业应用的实际案例的讨论环节,教师要根据其专业特色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构的过程就是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程设计阶段,设计计算机技术与专业技术相融合的课程设计题目,让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过程来解决其专业问题和专业难题,为学生日后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构建基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网络教学平台
构建完整地网络教学平台,解决学习时间和地点限制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这是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平台上不仅要提供了计算机科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算法及思路,还要提供计算思维在其专业技术领域中的应用与实践,拓展学生以专业特色为依托的计算思维能力,为计算机科学有效地融入其专业学习提供一个有效的衔接平台。这样的学习平台既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满足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4 总结
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国际和国内计算机教育需要重点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计算思维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校这样具有行业背景与专业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量身打造出适合在《C语言》课程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体系,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学生具有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其专业中的技术问题和技术难题的能力,达到培养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