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校教育体系8篇

时间:2023-06-26 10:16: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教育体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教育体系

篇1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业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个性的人才。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如何构建适合高校创新人才发展的创业教育体系,并依托这个载体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创业教育自起步以来迅速发展,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越来越正规,但是创业教育在中国仍然处于发展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创业教育方法落后

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用应试教育的思维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专业和个性,搞一刀切、一锅烩的方式进行教学,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又局限于校内,甚至仅仅局限于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培养学生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把创业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创业学知识的灌输

(二)高校缺乏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保守、僵化已是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显现出来的严重弊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创业教育的开展。在培养方向上,培养“对口型”的专门人才,强调以找到工作为目的,弱化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观念上,教学方法死板,忽视实践环节,仍然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封闭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大部分学生不能提前或推迟学习,接触社会的机会少,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

中国高校数量多,在校学生数量庞大,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稀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某些院校让就业中心教师充当创业教育教师,使得创业教育名不副实。

(四)创业教育的学科建设滞后

创业教育传入中国后虽然发展迅速,但很不平衡,主要在少数重点大学推行,而且以直接引入创业课程和借鉴国外创业实践经验为主,缺乏对创业教育这个教育课程本身的建设和研究。

二、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要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就业水平,发展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需要把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并重,从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方式、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这三方面入手。

(一)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方式

1、互动讨论式学习方式

创业教育采取开放式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有充足的互动,所以应当采用互动讨论式学习方式。创业教育的互动讨论式学习包括参观企业,到企业实习,请企业家学者进行访谈,校园模拟创业等,形式可以灵活多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

2、市场调研方式

创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创业者的实践能力,空有理论知识没有付诸实践的能力的创业只能是空谈。创业实践的能力并不是凭空取得,而是需要实践锻炼,所以创业教育中实践教育特别重要。在创业实践教育中,市场调研的能力是最为实际也最有价值的能力。只有经过市场调研,才能实地了解经济动态,鉴别创业的可行性,避免盲目创业,针对市场调研的结果,提出修正创业方案。市场调研的质量关系着创业能否成功。

3、休学创业方式

在商业世界,创业机会稍纵即逝,所以把握住机会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学生在校期间实践创业,有良好的创业机会,可以考虑休学创业。

4、挫折教育方式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遇到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如果面对困难就此放手,甚至受到打击后一蹶不振,是无法成功创业的。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必须具备面对现实,坚忍不拔的品质。学生由于经历有限,基本上都是学校生活,遭受的挫折打击少,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经受挫折打击,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素质,所以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锻炼。锻炼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可以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残酷,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从失败经历中汲取有用信息,重拾信心,勇往直前,博取胜利。

5、实践模拟式学习方式

创业教育中实践特别重要,实践形式主要有模拟创业、社会考察等方式。模拟创业是创业教育的经典实践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设计创意、市场调查、寻找商机、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团队、进行创业、获取资金、进行企业管理整个创业过程都可以得到锻炼。在模拟创业过程中不仅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实践得到强化学习,动手能力,意志力,组织能力、团队精神等素质也能得到锻炼。

(二)培养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高素质师资队伍必不可少,创业教育教师是中国有特色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构建者,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真正培养出要素在的创业人才。

1、学校或社会创造条件让现有的教师体验创业

我国高校创业学教师一般没有经商创业经历,对创业学理论功底扎实,但是实践能力不足,对创业中的实际困难艰辛了解不多,这导致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忽视精神品质的锻炼,传授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等问题。教师要避免把创业教育变成纸上谈兵,就要提高自身水平,弥补创业体验不足的缺陷。创业教育对教师培训中可以组织教师体验创业。

2、直接聘请企业界人士加盟创业教育的教学

篇2

[关键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

公共安全是指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以及公共生产生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故、社会安全事故等事件,涵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领域。高校是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载体,需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功能,健全和完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架构的重要性

公共安全教育向大众普及公共安全知识,以提升公共安全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群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高地,是公共安全建设的重要板块。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校公共安全事故和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公共安全形势,使公共安全教育越发成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规定动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在构建平安校园,实现学校有序发展,保证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作用突出。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我国对民众的公共安全教育仍处于零散、不正常、低水平、不健全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整体水平虽明显高于其他板块,但仍未达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及常态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的程度。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是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视为系统工程,加强内外沟通,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以实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整体性覆盖。

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架构

(一)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教育应该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统一开展,实现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强势推进,才能细化分工、明确责任、规范制度,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长效化。领导小组应该由党委书记(或主持工作的副书记)任组长,由分管学生工作、教学工作、宣传工作、安全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直接领导和统筹协调“公共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包括教务、宣传、科研、人事、财务、学生处、保卫、团委、后勤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积极支持和参与全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为搞好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教育实践、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组织领导上的坚强保障。

(二)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对外联接体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并不能脱离校外世界而独立存在。不仅教育的内容、目标、环境、对象等深受外界影响,教育本身也需要形成内外合力。学校应主动了解和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各项政策法规和标准要求,严格参照标准进行建设,主动接受各级主管部门安全教育的建议指导、考核评估等。高校应主动与公安、教育、民政、建设、工商、安监、广电、妇联、团委等职能部门形成公共安全教育外部联动机制甚至组建交流平台,主动向有关部门通报本校公共安全舆情及安全教育实施状况。根据国家和地区安全形势制定高校安全教育要点,参与地区安全教育专项研究,参与地区性的安全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等。高校要注意与周边社区配合,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到区域安全工作体系之中,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集群效能,形成公共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1]。学校在做好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时,应与家长联系沟通,配合学校安全教育方针的具体落实。双方进行信息交流、积极搜集典型安全教育案例、开展安全教育经验交流与科学研究等,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2]”做出重要贡献。

(三)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人才体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队伍虽无必要强行实行“专职化”,但也应制定公共安全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要求),只有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高、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才能担任公共安全课教师。为此,校领导要带头讲公共安全课,发挥示范效应。鼓励班主任、保卫处骨干等承担公共安全课程,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公共安全课程教学。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课特聘教师巡讲机制,从卫生、交通、消防队、公安、国安、文化等部门遴选聘用社会贤达人士加盟公共安全教育队伍,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为提高师资水平,还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逐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交流学习制度,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①,使全体教师每年至少培训一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体系

1.完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将公共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培养计划,构建起包括公共安全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在内的课程体系,并重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积极拓展多渠道多平台多方式。注意公共安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国防教育课等课程的交叉与整合,注重发挥所有课程的渗透教育功能。2.以思政课为主阵地突出公共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05意见”)。目前,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是选修课程还是必修课程,在内容上都会涉及到公共安全问题,这是利用思政课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的“先天条件”。在这些课程中,公共安全问题零散分布在部分章节之中,思政教师须运用教学智慧,把握“教育时机”,碰到公共安全方面的内容可以“借题发挥”、精讲细讲。3.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为了培养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了很大比例。目前全国高校所开设的各类专业(从本科专业一级门类来看,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来源于某些具体的行业领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公共安全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任何一门专业课程与公共安全毫无关联。就这一点而言,公共安全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职”,其他公共必(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任课教师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渗透公共安全教育。例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大专业包括:预防医学专业、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妇幼保健医学专业、卫生监督专业和全球健康学等小专业。这些专业都和卫生公共安全有关,有必要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安全教育课程,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这种看似零散的点滴教育,恰恰体现了“全员参与,系统孕育”的教育策略。4.开展公共安全专题教育班会、团日活动、青年论坛、讲座、党课等都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载体。如依托“青年者培养工程”,率先在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开设“人的生死观”“如何科学对待我们的人生环境”“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什么是国家安全”等内容的专题讲座,能够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切实提升公共安全意识。5.在实践教学中安排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实践教学是深化公共安全课堂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消化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大学生对特定区域进行调研和评估,鼓励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公共安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公共安全方面的演习演练、技能训练;组织大学生利用各种便捷的交流平台对公共安全热点、焦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评判;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很好地融入公共生活,自觉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6.在多种平台中营造综合教育氛围高校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大学生的特征需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报刊、网站、QQ群(包括班级群、社团群、共青团群、党员群等)、宣传栏等平台,利用现代媒体的视频和影像优势,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便捷性和生动性。将公共安全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海报、校园网络宣传、保卫部门官方微博、安全教育周等多种安全教育活动中,融入小电影、话剧、相声、摄影、绘画、文学等作品中,共同营造公共安全教育情境化、大众化、常态化的良好氛围。

(五)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评体系

构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评体系旨在总结公共安全教育经验教训,促进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高校对本校公共安全教育情况要做好大数据分析,通过建立若干个教学质量观测点,构建起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质量测评工作体系,即时动态地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状况,并据此完善教学质量测评机制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对公共安全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影响力人物、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团队、先进事迹要进行适当的宣传和激励。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为的形成,以及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的安排、必要的资源配置、实施情况以及实际效果[3]”等评价标准指标对高校和校长进行督导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构建高校公共安全自我教育体系

“教是为了不教”。高校应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公共安全教育成果,让大学生“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3]。通过党团组织、班级、社团等组织载体,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公共安全理论与应急知识,围绕公共安全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学习讨论会,让学生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学生自发建立学生治保会、自律会、安全协会等安全教育组织,积极开展实践演练、加强安全防卫指导,进行安全巡查,与有关部门配合排查学校周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处置大学生中的矛盾纠纷[4]。同时,对在维护校园治安和稳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个人或组织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参考文献]

[1]冯小宁.新形势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07.

[2]刘江民.构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N].人民公安报,2007-03-28(2).

[3]李超.公共安全教育公安机关大有可为[N].人民公安报.2015-03-06(4).

篇3

自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第一次提出信息素养概念至今,信息素养已经走过近40年的发展历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教育形式、方法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数字社会的到来,信息和知识与所有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作为适应信息社会特质及与外界沟通所需要的一系列能力,信息素养其实已成为立足社会的一种竞争力。信息素养教育作为赋予个人有效搜索、选择及评估信息资源能力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信息检索等技能的培训,而且是对学生进行一种更高层次的、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涉及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媒体素养、信息道德及终身学习。信息素养教育是多学科的综合教育,涉及综合教育技术学、图书情报学、心理学、伦理学及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和几个培训就能完成,更不是简单的技术和方法。高等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其拥有的信息资源和专业馆员优势自然成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承担着它应尽的教育职责和义务,在信息素养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得角色。目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一个需要向公众开放的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也需要全方位展示其对学校的贡献与价值,信息素养教育成为高校图书馆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目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形式有3种:

(1)非专业性通识课程,即面向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学分课程;

(2)嵌入专业课程的整合式教育,即将信息素养内容与专业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学科作业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能;

(3)专题培训,主要包括新生图书馆利用指导和各类专题讲座。信息素养教育经过长时间的规划、实践和发展,其内容不再局限于信息检索能力、图书馆及计算机素养范围。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内容已经不再是文献和网络信息的检索,而是培养学生分析、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及信息道德,其教学内容较为完整地涵盖了获取信息的意识、知识(含媒体素养)、能力及道德等多个方面。目前,国内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大多还处于通识教育阶段,其形式主要以信息检索课和图书馆资源的检索使用讲座为主,如新生入学教育、常规专题讲座、图书馆在线教学等,其提供主体一般为图书馆,对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行为习惯的改变,现有模式逐渐暴露出很大的弊端:

(1)相对于庞大的师生用户群体,面对面的信息检索课或讲座的受众比例非常小,有限的讲师资源也导致现有模式难以覆盖全校;

(2)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吸引新的学生群体主动参与;

(3)现有的在线教学模式基本是原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再现,有些会加入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让学生可以在线学习、提交作业及测试等,具备一定的交互性,但其传统的教学框架(学与用的分离)及模式对用户学习环境的限制(用户需使用计算机进行持续地学习),导致用户体验差,难以吸引用户主动、系统地学习;

(4)非系统化的教育模块难以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信息素养能力的人才。

2构建多层次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实践

面对新形势和新需求,有些高校图书馆,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均在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拓展。为了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及学习的各类需求,浙江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浙大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实践,从需求发展、人员分类等角度出发,针对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科研团队及科研管理人员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系统化、层次化的教育服务,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1多级分层的新生信息素养教育

新生信息素养教育历来是各个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点。图书馆一般在新生入学之际,通过举办“入馆教育”主题讲座、发放新生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图书馆宣传,让新生充分认识图书馆。浙大图书馆非常重视新生入馆培训,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不同的培训,并根据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尝试创新,希望新生从了解、感受到享受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使其更好地为适应数字时代做好准备。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体系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需求和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级设置。本科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以普适性教育为主,注重信息意识教育培养,让本科生初步了解图书馆功能、布局、服务及资源和意识到图书馆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性,如“信息达人”系列活动。研究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则注重告诉他们信息素养对其未来几年的学科和科研的重要性,使其能在未来研究生生涯中主动培养自己的信息评价和利用、信息道德与伦理、专业资源了解与获取、论文写作规范等信息素养能力。

2.2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专题信息素养教育

共性专题信息素养教育是指无专业限制的通用信息素养知识传播,教育内容包括常用数据库的使用、OFFICE等软件的应用及文献管理工具的利用等,一般通过常规讲座来实现。个性化的专题培训(个性专题信息素质教育)是指具有学科特色、特定人群需要的信息素养知识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医学文献的查找与利用、博士点基金的申请等,这类需求主要通过定制讲座来实现。常规讲座主要面向学校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科研人员开设,一般在图书馆内每周举办一次,旨在帮助学校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在确定研究课题、立项、开题、研究或实验、论文撰写及投稿发表等学术活动的全过程中有效查获、组织管理及利用文献信息。定制讲座旨在满足学校各院系、研究所、学术团队、学生部、团委等社团的特定需要和个性需求,其组织形式一般是院系或团队向图书馆提出定制讲座的请求,图书馆根据其个性化需求(如学科竞赛)定制指导性讲座,讲座地点则根据需求设在院系或图书馆的小型研究空间。

2.3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公共选修课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是教育部要求高校图书馆承担的唯一课程,浙大图书馆主要承担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和《生物医学研究信息快速获取和评价》两门课程。课程主要考虑系统化和层次化原则,采用课堂面授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也是当前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所采用的主流形式。

2.4面向“卓越”的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离不开灵活的学习和创新性的思维、熟练运用各种信息获取技能,以借鉴前人的经验,探索研发的捷径,直至产生创新的灵感。在此背景下,浙大图书馆以培养具备卓越工程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将教学对象划分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然后根据对象不同分别采用“嵌入启蒙”“融合成长”及“拓展提升”3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实体传授和虚拟平台两个途径展开教学,期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1)嵌入启蒙:针对高年级本科生,采用播放自制动画视频和PPT演讲的方式开展嵌入式课程教学,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起飞打下扎实基础;

(2)融合成长:针对硕士研究生,采用融入课题组的学术研讨和科研进程,以专题形式带动同学边学习边实践,扎实掌握查找和利用文献的技巧,从而让其信息获取能力伴随其科研过程共同成长,避免学过就忘的现象;

(3)拓展提升:针对博士研究生在科研和学习中遇到的个案问题,开展“一对一”的服务,从而全面拓展提升其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竞争情报的分析能力等。

2.5泛在的新型信息素养教育

在泛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信息资源内容、信息设备、信息需求、信息行为、信息应用等莫不存在泛在性。笔者认为,在如此环境下,需要泛在的信息素养教育来实现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包括泛在的教育方式(如“云中课堂”)和泛在的信息内容(如“精品讲座”)。“云中课堂”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基于学校的无线网络,通过云技术,实现信息素养课程的云端教学,是云服务与教育云(以云计算的方式来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的结合,体现了信息素养教育可以随处实现的特点。它将信息素养课件拆分重组,以情景模拟为主;它提出问题或者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并设计方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工具来解决问题;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利用学校的高速无线网络访问云服务器,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喜欢的学习模式;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信息意识、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及信息资源分析组织评价能力,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用户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时地与教师及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加深学习印象。“精品讲座”则体现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泛在性。例如,浙大图书馆以打造系列“精品讲座”为核心,为配合讲座举办相关的导读图书展、藏品图片展等活动来营造图书馆文化氛围,如浙大图书馆举办了“寻找失落的文明——浙江文化系列”“艺术史系列”“国家记忆系列”“马一浮人文讲座系列”等精品讲座,吸引了大批听众的参与。通过这种系列精品讲座、文化讲堂的方式,吸引更多读者到浙大图书馆来,激发师生对内容的兴趣,进而引导读者在听完讲座之后查阅相关资源、进行延伸学习。与直接的信息素养教育授课相比,这种方式吸引了更多本科生的参与。

2.6质量反馈及评价

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中,选修课程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因此,虽然考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评估方法,但在浙江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质量评价反馈中,它仅作为一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浙大图书馆的教育体系更多地是通过各类讲座、活动等非强制性方式来实现,因此其质量评估与反馈需要考虑较多的因素,质量评价指标包括PPT质量、参与人数、讲座活跃度(互动程度)、课件点击率、下载次数、用户反馈信息等,图书馆还根据质量考核小组定期考核结果,不断改进教育内容、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体系。

3保障体系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人力资源等的保障。浙大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保障体系由人员保障、宣传保障及空间保障组成。

3.1人员保障

培训人员队伍主要包括馆员讲师队伍、学生信息专员队伍、专家队伍等。馆员讲师队伍建设将图书馆的个人馆员(PersonalLibrary)选拔与青年馆员业务素养培训相结合,材、统一培训,借助馆员技能比拼大赛等活动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择优选拔一批业务素质过硬、工作积极性高的馆员讲师队伍。学生信息专员队伍建设则借助院系团委、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选拔一批对图书馆工作和服务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到学生信息专员的队伍中来,由馆员讲师对其进行定期的统一培训,并设立相应的认证,学生通过认证后方可成为信息专员并为院、系、所的同学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图书馆业务的推荐等,特别优秀者也可被纳入到馆员讲师队伍中来。这将大大扩大图书馆业务宣传和培训的人员规模,确保将图书馆的各项业务辐射到学校师生。专家队伍是培养高水平且与时俱进的馆员讲师的保证,其职责包括指导图书馆各层次信息素养具体教学计划及实施,负责信息素养各类课程、讲座及项目等的督导工作,旨在促进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与效果。专家队伍分为馆内专家队伍和馆外专家队伍。馆内专家队伍由图书馆咨询部、读者服务部和资源建设部负责人及具有丰富信息素养教学经验的专业馆员和学科馆员代表组成。专家组根据需求组织内部试讲,帮助主讲者改进课件及讲座质量。由主讲老师完成的课件和教学内容,必须经过专家试听这一程序,主讲老师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课件和教学内容,由专家确定后,主讲老师才可以向读者进行宣讲。馆外专家队伍由院士、教授等组成,由图书馆聘任或临时聘请,策划主讲“寻找失落的文明——浙江文化系列”等讲座,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启迪其人生发展。

3.2宣传保障

浙大图书馆成立了专门的应用与服务推介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素养宣传海报的设计、制作与张贴以及制作讲座所用的PPT系列模板;指定专人根据讲座内容向不同的学科及用户(老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新生等)进行Email主动推送、通过网站讲座信息;指定专人做好现场摄影等资料的收集、新闻报道工作等。这样的宣传保障机制既可以让信息素养培训人员专注于内容建设,也使宣传工作做得更加专业、到位,进而保证讲座成效最大化。

3.3空间保障

环境的“熏陶”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好的培训环境将会吸引更多师生的参与。因此,浙大图书馆除了使用各类大、中、小型会场进行信息素养培训外,还专门建设了研究空间、学习空间等,给用户提供一种创意性学习环境、创新的学习模式及共享的交流社区。研究空间是独立、全封闭的研讨室,每间可容纳6~10人,配有投影机、白板、会议桌、网络接口等,图书馆对其采用每间的使用者不少于4人、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的方式进行预约管理,可在研究空间专门对某科研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并现场演示、交流。学习空间则为用户提供了相对独立的个人学习环境,配置大屏输出设备,用户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上网获取资源、进行自助网络学习,并在需要时求助馆员进行相关辅导。知识空间则充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特殊要求,为学习、科研提供全面支持,计算机中预装各种常用的软件,还安装NoteExpress(一种参考文献管理工具)、化学公式和数学公式编辑软件等专业化应用工具软件,用户在此可以上网、自主打印、扫描、复印,进行工具使用和信息检索咨询等[7]。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为用户提供研究、教育及学习等活动所需的不同载体信息资源的一站式服务,提升了信息素养教育成效。

4实践成效与延伸思考

篇4

 

关键词:构建 高校学生 诚信教育体系

诚实守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是千百年来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无论是为人还是治学,无论是从商还是从政,坚守诚信是成就事业的根本法则,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目前,大学生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瞩目的话题,在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学者反思的文章中,到处都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不容忽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特别是我国经济逐渐融入到世界经济,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我国将加速进入信用经济时代。大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群体,诚信程度的高低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道德。正因为如此,当前高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其终生的道德信条和行为准则,是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高校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及起因

1、常见诚信缺失问题

(1)思想诚信缺失。入党动机不纯、个人总结胡编乱造。在日常生活中,不诚实、说假话,背弃诚信,随意撒谎,欺瞒师长、同学。《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显示,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2)学习诚信缺失。

考试作弊、抄袭他人论文、剽窃同学学习成果等。(3)经济诚信缺失。恶意拖欠学费、助学贷款不按时还款还息、弄虚作假骗取贫困生补助等。(4)就业诚信缺失。虚假简历、不履行就业合同、择业中使用不正当手段等。(5)网络诚信缺失。

2、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对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市场经济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日趋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中,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在校园蔓延;面对社会上一些诚信缺失、自私自利的现象,他们茫然无奈。凡此种种,直接导致极个别大学生以追求个人享乐作为人生目的。这种社会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腐蚀严重、负面效应影响大。

(2)制度漏洞。

如果一个制度环境默许甚至纵容了一个人的不诚信,或者不诚信后没有给予相应的惩罚,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很快抛弃他所接受的诚信教育。相反,如果他看到或尝到不诚信带来的可能终生都消化不了的苦果,他就会对诚信问题倍加警觉。现有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执行中存在漏洞,使得部分学生利用制度漏洞实施不诚信行为,如因考试违纪处分不严导致学生经常性作弊。制度的不健全,使学校对不诚信学生缺乏有效的惩治手段。

(3)教育工作者的诚信缺失。

主要表现在教育工作者个人诚信素养缺乏、学术腐败上,让学生对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产生抵触。2006年下半年,复旦大学团委进行的关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调查显示,69%的学生认为应该坚决抵制学术造假。可见,教育工作者本身的不诚信对高校学生带来的直接影响较明显,学生也比较容易切身体会。

当然还有来自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诚信观念迷茫、法制意识淡薄等。

二、当前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缺陷

造成高校当前诚信教育体系鲜见成效的关键问题在于现有诚信教育体系不适应高校与社会信用体系的标准,以基础教育为主,不带任何评价或惩戒机制。因而总结现有诚信教育体系,可以发现还有许多缺陷。

1、诚信认知片面

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抽象化、空洞化、形式化的弊端。

由于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存在着一定偏差,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诚信是一个道德认知问题,而忽视了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内化的诚信教育,把德育简单等同于政治教育,忽视了个人品质的“诚实可信”。、

2、教育方式、方法陈旧

目前我们的诚信教育方法以灌输、说教为主,把德育教育当作知识“传输”,忽视情感教育。显然,不诚信的教育方法也不可能结出诚信的果实。

方式的陈旧,使得诚信教育仅仅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经常举行诚信签名活动,在现场签名的时候,只签名不签约,把在横幅上签名当成守信的承诺,缺乏实施性。

3、监督机制缺失

由于高校内部监督机制的缺失给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和不诚信,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诚信教

[1] [2] [3] 

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诚信机制未能引入学校及学生群体,也使得学生诚信意识不强。

、与社会信用评价体系脱节

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与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严重脱节。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包括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现代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数据技术支撑体系、信用市场监管体系、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诚信教育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等七个体系一个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势已经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信用记录,而高校学生诚信系统只包含诚信教育,缺乏必要的诚信数据记录,高校内各部门对学生不诚信表现记录互不共享,导致学生不诚信,而又办事畅通无阻。

三、积极借鉴社会信用评价体系,重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如何有效地把社会信用体系的经验引进到高校诚信教育体系中来,是研究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难点。参照社会信用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执行力度

这是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核心。学生管理制度本身和执行的漏洞给学生违纪提供便利条件。为构建切实可行的高校诚信教育体系,首先应对高校自身现有的学生管理制度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在修改的基础上,层层落实把关,严格按制度办事,并阶段性分析制度执行效果。

、建立并健全诚信档案

建立学生诚信档案非常有必要。诚信素质的培养,依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系统。从现行的教育机制看,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因此,高校必须营造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使得它能够约束学生的各种行为,即将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带有纪律遵守、契约等行为进行认真归纳分析,建立科学诚信档案,如在每学年对学生的信用进行评估,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优评先、组织发展、进行助学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

学生诚信档案应以“记录为主、评价为辅”,详细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信用表现及奖惩情况,更为重要的是记录学生欠费情况,发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势,将每个学生的真实诚信表现置于全校的监督之下,从客观上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学生弄虚作假现象。

学生诚信档案应放入毕业生档案中,把学生在校表现作为单位用人参考的指标。

、加强监督,规范行为

加强监管是搞好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各种必要的手段,健全和完善信誉保护和失信惩处机制,及时发现和惩处失信者,才能使学生不敢不守信、不能不守信。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补助、学生干部评优等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将诚信作为学校一切行为的基本准则。

、采取多种形式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说教上,高校诚信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优势,运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手段,广泛收集学生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方面的信息,多方面、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立体的诚信教育,并积极探索创新诚信教育的新方法,开展讨论、签订考试承诺书、现身说法等形式的诚信教育,以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力求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共享高校学生诚信档案数据

高校都在尝试积极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进程,建立各自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诚信教育体系需要学生管理系统支持,在各部门对学生诚信评价的基础上,实现诚信记录数据的共享,逐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以诚信记录来约束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每年给学生一个综合信用评价分,规定各得分值在校园内具体可办理的事务。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

失信惩戒机制是指对失信学生进行惩罚的一种制度安排,它以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为依据,以学生在校表现为手段,使学生为其失信行为承担相应代价,惩戒失信行为,褒扬诚实守信,比如有欠费不良记录的学生要求家长直接交费,有恶意透支校园一卡通费用的学生暂停发放教材,公共选修课选课后未去上课的同学下学期禁止选修公共选课等。

、积极引进银行业个人征信系统参与

篇5

构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这一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包括六个方面: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整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灵活多变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体系、丰富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及多角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一、多元化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1.共性目标

(1)培养创业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自身生存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迎战风险、知识更新、资源整合、战略策划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意识的培养。

(2)健全创业心理品质。主要从六个方面健全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一是确立诚信理念,诚信是做人的第一品质,无诚信不能创造财富。二是积极的处事态度,正确的行为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三是坚定的成功信念。四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的竞争意识、竞争精神。五是坚忍不拔的毅力,做事果断坚决,适应性强;六是能够忍受压力、挫折,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3)丰富创业综合知识。创业知识涉及面广泛,包括工商、管理、金融、财税、法律、公关等相关知识。还应加强对创业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设计创业方案,掌握创业所需的一般方法等等。

(4)提高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般包括专业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专业能力是创业基础,包括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的关键,包括分析判断、决策、管理、理财的能力。社会综合能力是创业的保证,主要包括公关、适应力、团队协作力以及企业家的素质等。

2.个性目标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创业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他们端正创业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明确创业的目的和意义。二年级的主要目标是进行创业知识的储备和创业心理训练。鼓励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级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有效的创业方法。四年级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整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实施

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毕业后续发展能力为主,依托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整合进去。还可推进学分制,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结合,从而构建起整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学科课程

在不同的专业学科课程体系基础上,选择出适合学生专业及身心发展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课程。如:(1)创业教育基础理论课程。主要由《创业教育概论》《创业学》等课程构成。(2)创业知识课程。主要由《创业法律基础》《创业管理学》《创业实务》等课程构成。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创业教育的重要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创业活动的方式,获取直接经验。一方面可在传统的如学科兴趣小组、各类竞赛、勤工俭学等各种活动中,把创业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结合进去。另一方面可开展“创业竞赛”“创业论坛”等创业专题活动,鼓励学生建立创业团队等。

3.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主要指校园及周边环境和校园文化,重在突出创业氛围的营造和创业平台的搭建。此外,还要为学生创造培养创业能力的物质条件。如在校园内设立“创业园区”,学生申请的项目方案获通过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开办一些校内公司或在校内经商等,或由学校组织开办模拟公司,体验创业等等。

4.创业实践课程

创业实践课程是指为了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参与现实的创业经营管理工作,多方面训练学生,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创业个性的课程。主要是对创业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创业融资、创业策略、风险投资、市场营销、创业管理等。

三、灵活多变的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是决定创业教育成效的关键要素。创业教学活动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根据创业素质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如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法、互动式讨论、模拟仿真教学、模拟游戏、嘉宾访谈等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其中案例教学是创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研究,能够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加深学生对创业知识和创业理论的理解,促进对创业方法和创业技能的消化吸收。成功案例使学生增强创业信心,感悟创业理念,理解创业一般规律,从案例思考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失败案例使学生从中培养心理素养,矫正创业计划中的误点,调整创业的战略思路。

四、丰富多样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课堂创业

课堂创业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丰富创业所需知识,形成合理的创业知识结构。其内容有以下几种形式:(1)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业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领会创业的真谛并初步体验创业的含义。(2)通过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创业技能训练。(3)通过如“创业者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等形式,让学生自由组成不同的企业,亲身体验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团队的力量予以解决。

2.创业活动实践

可以采用勤工助学、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大赛、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创业知识,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增进创业认识,使学生的创业知识系统化、具体化。

3.创办企业实践

高校可与政府、社会通力合作,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培训平台等,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岗位创业,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及后续的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等支持服务。

五、全方位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政策支持

制定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意见,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实施原则、要求和对策。出台鼓励和推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经过专家论证具有良好前景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扶持。积极利用政府政策,与地方政府及金融、企业等各方联手,为学生创业提供税收、融资、房租的优惠,鼓励学生创业实践,对在创业过程中作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

2.制度保障

(1)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学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对全校创业教育的规划、政策等工作进行协调、管理和监控等。成立创业与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进行有关创业与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课题申报、学术会议、论坛等。建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宣传大学生创业政策和信息,普及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指导和专题讲座,推广成功创业者的经验,负责创业社团的管理工作等。

(2)教学管理制度。可在学分制的运行平台上,逐步实现主修制、辅修制与重修制、选修制、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固定学年制与弹性学制、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等等的互通,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进第二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和辅修专业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就业、创业机会。

(3)法律制度。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各种创业法律、法规的制度完善与执行。

3.师资培训

由经济管理类专家、工程技术类专家、政府经济部门专家、成功企业家、孵化器的管理专家和风险投资家等人员构成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培训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业提供技能和经验方面的支持。

4.服务体系

加强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计算机网站建设,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充分的信息。建立大学生创业中介服务机构,为学生创办企业需要的工商、税务等方面提供咨询及资金担保服务。高校还可与政府、社会团体等各方联手,健全大学生创业教育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服务、市场指导服务、创业人才服务等。

5.文化环境支持

加强以创业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创业的重要意义、创业的经验、成功创业的典型,建设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六、多角度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评价体系是创业教育过程中必要的环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1)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应该实现考核方式多样化。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内容,采取闭卷与开卷、半开卷结合,集中考试与阶段考核结合,场内完成与场外完成结合,个人独立完成与小组集体完成结合的方式。(2)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体现在教师能力、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目前主要以学生评估、专家听课为主来进行评价。(3)对学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标准要求,是评价的主体。如学校对创业教育的课程管理、师资建设、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等。通过规范性评价,来判定这所学校是否按创业教育规律办事,是否依法办学,是否符合创业教育的长足发展等。

总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相信在高校与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必将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刘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发展现状研究[Z].省略.cn,2008-10-09.

[2]曲殿彬.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应一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篇6

Abstract: Freshmen education is the ba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currently ha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short time and bad effect, unclear purpose and not a system, unreasonable content and the weakening spirit inheritance. Freshmen education should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the ability of active learning, independent living consciousness, the willingness to serve the commun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aith and other goals.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and goals, take these methods of home,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 interaction, freshmen education development pla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setting up special courses of freshman education to construct the college freshmen education system, which are the solutions and are very necessary to seiz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alent training.

关键词:高校;新生教育;必要性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freshmen education;necessity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210-02

0 引言

国内对新生教育的研究大致始于90年代,研究成果主要是基于工作经验展开的对新生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对新生教育的作用、内容、成效、影响因素等缺乏专业、系统的论述,对如何改善中国新生教育的实际效果并未提出可解决的方案,对造成目前中国新生教育成效不高的实际原因缺乏深入、专业的认识。而要最大限度发挥新生教育的作用,首先必须重视新生教育,学校、社会、家庭要形成统一认识,认清新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新生教育所应该达到的成效,进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高校新生特点的新生教育体系。

1 目前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时间较短,形式单一,效果不佳 很多高校对新生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目前各高校所开展的新生教育时间短,常见的是在开学一周内完成,缺乏“预见性、延续性、系统性”;教育方式往往采用大会等形式,形式单一、不够深入、全面,不能紧跟时代特点利用新载体,学生处于“你讲我听”的状态,一知半解,缺乏“参与、互动”可能,不能满足学生所需。

1.2 目的不明,不成体系,留下隐患 高校参与部门、人员一般仅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或因教育内容需要部分部门在个别教育活动中有参与,没有形成高校内所有部门参与并统一协调,针对新生教育的统筹规划体系,这就必然导致高校新生教育效果的有限性。

而高校不能构建新生教育体系的原因除了不够重视之外,还在于对新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不明确。新生教育除了要传达给学生必要的纪律要求、学习内容、了解学校行政机构等方面外,更为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态度、接受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并实施。

1.3 内容结构不合理,精神传承弱化 目前高校开展的新生教育内容偏向于学生手册学习、高低年级学生交流、参观校史馆等,内容的设置上过于简单化,不能激发学生渴望融入校园的激情,对大学文化的传承、对学校的认可、集体荣誉感等方面不够深入、有效,精神引导、传承被弱化,这必然导致后期校风、学风建设的成效后劲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不牢,也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要求和国家、民族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

篇7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人才培养

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均明确指出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相关举措,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带来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已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切实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

在经济学领域,“创新”一词最早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比特提出,其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驱动力和主体是创业者,创业者的创新驱动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在经济学领域,创新和创业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但若因此认为“创业必须基于创新,创新必然带来创业”也显然不符合社会实际,多数创业是一种重复市场利润的过程,而非是技术或制度革新所带来的新利润空间。不可否认的是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创新驱动下的创业模式也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新引擎。“双创”时代背景下,高校肩负着向社会各界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大责任,而人才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创新创业意识都将对其自身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并对其从事的行业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在高校开展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战略性意义。实际上,我国多数高校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统称为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指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规划需要,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往往侧重于创业教育。严格区分来说,高校的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过程中的顶层设计,涉及人才培养、专业发展、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升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所有教育活动。高校的创新教育实际上是理念式的,渗透于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等多个环节中。不难理解,创新本身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执行能力,往往是基于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教师通过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创新活动。也就是说,创新不仅对学生而且对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创新精神以及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而言,创业教育既包含创建公司、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理论知识且注重团队管理、风险规避等实践方面的教学。因此,部分高校在校内相关师资教学的同时,通过聘请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功创业者进行教学往往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创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与高校中一般的实践课程很相似,更具有“知行合一”的特征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总的来说,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需要我们对当前教育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理论学习与考试评价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对教育制度的简单修补,也不是单单推行广泛的创业教育就能达到的。实际上,即便是广义的创业教育也无法承担起创新教育的全部责任,但由于创业教育具备创新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当下高校培育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一种主要手段。那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最理想的运行模式应该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协同发展,相辅相成,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唯一的整体,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健全的整体。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都需要注重学生在实习参观、社会实践、模拟实训和技能教学等环境的能力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这种模式下,应该基于以下五点共识。其一,创新教育渗透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即使作为高等教育中日益突出的部分,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创业教育仍应包含在广义的创新教育中。其二,创新教育是个宏大的命题,自身就对教育制度、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其深层意义更在于推进教育制度的整体改革,显然,实用主义的创业教育无法担负起创新教育的全部使命。其三,承担部分社会责任的创业教育也有其一定的实用性,即使在实践过程中无法完成创新教育的全部任务也不影响创业教育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其四,高校中开展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应充分与专业相结合,依托专业课程的平台,注重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其五,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应该更注重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不可模糊地将其归入“素质教育”的大流中。

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在时展的外部因素和人才自身发展的内部因素共同需求下,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展教学和实践改革,并深入理论研究。但另一方面来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很不均衡,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依然处在探索阶段,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仍普遍薄弱,缺乏创新思维和持久毅力,未能形成明确的人生价值观。从大学生自主创业数据来看,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一般占总数的3%,而毕业三年后其中创业成功率仅维持在5%,相较发达国家每年20%~30%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仍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自主创业比例较低,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不够成熟。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理解上是充分的,但在实际执行上总是力不从心,资源和力量准备不足。另一方面,当下我国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往往思想固化,无法充分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思维,自身对创新创业理念的认知也不够深入,在施教过程中,更难以让学生接受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能力锻炼。创新创业教育的软硬件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软件包括优质的师资,充足的人员配置,成熟的评价和管理体系等,而硬件主要是指完善的创新创业平台、基地以及孵化器等。其中,高校持续培养和储备优质校内外创新创业师资,构建完善的配套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基地等显得尤为重要。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入度低。在大多数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还是作为一种边缘教育,未将其真正融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高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内容衔接不够连贯,未能充分满足学生跨多领域的综合知识学习和技能锻炼的需求。学生、高校、企业三者融合度低。高校与企业未能充分考虑到双方以及学生的诉求,签订的合作协议也往往只留于纸上,未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高校的人才优势,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及先进理念渗透到高校的专业教育中,实现企业、高校、学生三者的深入融合。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探讨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在传统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培养创业素质和本领,为社会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社会财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教育体系之间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高校作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施教主体,完善教育体系的优化设计有利于从多角度、全方位为受教者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具体落实和推动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学以致用,更新教育目标理念。创新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创新能力是维持大学生创业续航力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注重通过创业教育将创新成果实用化和应用化。与创新教育相比,创业教育更注重理论成果的价值实现和计划的落地,更要求受教育者运用其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转化为实践的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强调大学生的全面知识学习,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习方法的学习,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尽可能多地涉猎法律、经济、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其次,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不断注重其独创力、团队协作能力、市场洞察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软硬结合,营造优良组织环境。高校的组织环境是指包括创新创业氛围,专兼职的师资人员和相关考评制度等在内的软环境和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搭建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等硬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教育环境。通过成立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统一规范化管理,指导学校整体的创新创业工作和开展研究实践,并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竞赛营造浓厚氛围,孵化优秀项目,转化创新创业成果。此外,培养校内的优质师资和引进校外成功创业人士,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以及完备的创新创业教师与学生考评制度也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软条件。其次,创业园、科技园以及产业孵化园能为有潜力的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创立、运营,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强化三方协调配合。学生、高校、企业三者的行为关系和协调配合是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机制。作为施教者的高校和受教者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应充分分析社会和企业的现实需求。同时,通过增强企业与高校、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创业经验的分享和创业资源的共享互惠,并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学方向与内容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对今后学生更好地择业还是创业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寓教于术,完善教育课程内容。高校在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跨学科学习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创新创业在本专业的应用实现,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也应通过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追踪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批判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

四、总结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目前国内高校应在充分理解创新创业教育核心内涵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厘清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时展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系统化发展,构建学生、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格局。这种格局也将成为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化转型升级,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坤伦.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模式创新[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6)

[2]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6)

[4]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

[5]何迪.“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6)

[6]曾禛,刘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13(1)

[7]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篇8

【关键词】 公益创业;公益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就业

一、公益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新发展

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应当包括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早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开设创业课程。截止到2005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有百森商学院――培养创业意识为主,哈佛大学――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斯坦福大学――培养系统的创业知识为主等。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利益的事业,具有全局性、全体性、平等性、公共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创业教育与知识的创造传承、学术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具有公益性。

公益创业一词起源自19 世纪英国。“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Gregory,1998)。公益创业既专门针对传统的竞争市场,公益创业又另外拓宽 “市场”的概念,嵌入了不可回避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公益创业强调创业时兼顾社会公共利益,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类:(1)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 (2)创办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企业;(3)志愿公益活动和(4)产学研混合型。

尽管公益创业这个概念尚缺乏统一的定义,学者们大多认同其包括创业性和公益性两个基本的特征维度。公益创业总体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等环境下持续创造社会价值的活动,这种活动通过前瞻性地不断发现和利用新机会来履行社会使命和实现社会目的。遍览全球,公益创业在欧美发展已20年,欧美国家不断致力于社会型创业的企业,不仅能够自身获得盈利,更重要的是通过公益创业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公益创业能够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在企业的帮助下摆脱贫困。

公益创业教育,则指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及其相应公益创业实践活动的教育。在国外的大学里,之前也没有“公益性创业”的课程设置,学生们多半是通过学生社团协会公益性创业或者管理的。近些年,国外大学开始尝试将公益创业作为一个有效的社会变革过程介绍给社会服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公益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已开始有很多地区和高校在进行公益创业方面的探索。上海静安区也提供“孵化器”帮助大学生公益创业等,湖南大学在国内高校中较早进行了公益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所需要的意识、精神、知识、能力以及相应实践活动的教育,公益创业教育是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导向型的教育,完整的公益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包括教学、研究和实践体系。

二、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价值思考

1.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公益创业教育体现了教育本质。大学在其发展历史中,其功能先后经历了教学、研究与教学、经济和社会服务,西方甚至提出建立创业型大学的口号。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体现教育本质和趋势,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价值取向。

2.公益创业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有利于树立高素质人才培养导向。公益创业教育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有利于有利于贯彻党的优先发展教育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

3.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和服务社会的竞争力,形成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土壤。国内外的知名大学许多是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学校品牌形象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最典型的是被誉为硅谷的“心脏”的斯坦福大学,其师生创办了惠普、思科、Google、Yahoo、SUN等著名企业。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建设创新研发机构,培育科技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成果产业转化,为提升品牌形象和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三、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湖南大学为例

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和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由于学校公益创业教育的稳步推进,学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积极,各项成绩斐然:由中国青年联合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等联合举办的首届“YESPLAN―诺基亚青年创意创业大赛”的决赛中,湖南大学“滴水恩公益基金会项目”获得金奖。最难能可贵的是,2008年12月,湖南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公益创业教育项目”荣获了2008年度“中华慈善奖”的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公益创业教育包括教学、研究、实践等体系。湖南大学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措施和思考主要有以下方面:

1.构建“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一个完整的基于“公益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当由教学体系、研究体系、实践体系等多个模块组成。培养方案应当依据“尊重个性、阶梯培养、柔性嵌入”的原则、将公益创业教育平台嵌入日常专业教学计划当中,将公益创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课程整合一起,构建公益创业教学、研究、实践等多个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集群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建设“公益创业”复合型师资队伍。“公益创业教育”是一种高层次人才培养方式,要求教师具备宽广的知识、掌握慈善公益活动的基本技能技术和先进的慈善公益项目管理知识。湖南大学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设一支复合型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一支10多人的“双高”(高学历、高职称)公益创业专职教师团队。学校每年定期派专职教师到外学习,并建立建立长效的师资交流机制,聘请知名专家参与“公益创业”平台教学,为学生提供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最后以课程群为单位,将教师组织成“公益创业”课程集群的教学团队,提升师资的整体业务水平。

3.构建“公益创业”职业素质培养和考核评价体系。“公益创业”教育平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生以项目为驱动组成团队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实践,并通过团队合作式学习培养工作素质,提高协作能力。结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以下学生评价机制:团队分为主、个人分为辅的考核方式;队友考核和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稳定和淘汰相结合的流动机制。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敢于挑战风险的能力和毅力。

4.进行支撑“公益创业”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是施行公益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和保障,要在如下几个方面规划教学资源和实习基地建设:

(1)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公益创业”案例库建设、“公益创业”教学研究:实验区积极承担公益创业教学研究课题,撰写教材和发表教学论文,积累经验,推广成果,起到示范作用。

(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 “公益创业”的重要环节,学生年进入相关组织进行工作实践。为了支持这种实践,需要和有关组织合作,建设实习基地,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做真实的项目,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和素质。

5.构建系统的公益创业研究体系。创业创业乃至公益研究仍处于它的青春期(Low,2001)。目前,国内大学创业研究机构也非常多,有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等。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我国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公益创业研究更是刚刚起步。必须在公益创业学术会议、学术期刊、从事公益创业研究学者等方面进行努力,构建系统的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研究体系,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

6.营造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高校开展公益创业教育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如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院与业界良性互动。除了正式的课程以外,学生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起来的硅谷为斯坦福大学提供了充足的实训、实验基地和研究、开发基地,为师生创业搭建广阔平台,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国内较为成功的是清华大学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湖南大学首倡公益创业教育,湖南大学在国家级高新区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校长钟志华院士提出:要形成政、产、学、研、民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合力,高校营造公益创业教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淑雯.论高校创业教育[J].教育科学.2006(4)

[2]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3]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创业)[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

[4]公益性创业教育.国外如何进行.浙江日报.2008-06-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