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6 10:16: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会议专题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课岗证”一体化 会计专业 融合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03-0115-02
“课岗证”一体化是指在会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加入国家职业标准对会计人员所要求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职业素质,在教学中结合岗位实际操作鼓励学生考取会计相关证书,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理论学习、岗位实践和获取证书的“课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课岗证”一体化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并将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纳入教学计划。将会计相关职业证书考试标准与课程大纲相衔接,做到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能力融合,理论学习与职业证书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零距离上岗。具体来说,就是将会计人员所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有效地融合到大学的核心课程当中,形成基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课岗证”一体化的核心课程体系。
一、现有会计教育模式的不足
会计相关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为理论教材内容授课+部分实训课程+期末纸质考试,包括:按教材讲授相关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等;按实训教材组织相关实践练习,如ERP沙盘模拟、虚拟账务处理等;期末考核以纸质考试成绩为主,结合课堂表现、实训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这种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岗位技能,对学生通过相关资格考试的帮助也不是很大。
(一)考核方式单一。对于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会计专业,以理论纸质考试作为主要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并且无法全方位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各种能力。会计相关专业能力要求包含全面的会计岗位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全方位的考核和评价模式,才能更好地督促学生把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尽快提高相关实践操作水平,争取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偏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现有会计课程的安排,先根据教材顺序讲授会计要素的发生和计量办法,再选取相关案例进行适当练习。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练习为辅。由于教师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缺乏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三)实训环节形式化,技能要求模糊化。实训过程按照传统的实训教材安排,笼统地展示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岗位情况和业务种类介绍,展现了企业所有的会计处理流程,但缺乏对每一个处理流程的细化,缺乏实际操作环节练习。实际工作当中,很多会计岗位都分得比较细致,实训课程与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情况脱节,导致学生对会计岗位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无法达到较高的实践技能水平。同时实训课时安排较少,缺少实训场地和器材,实训的效果不是很显著。
二、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岗位要求与执业证书考取深度融入到课堂日常教学中,通过三者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入大量岗位操作技能练习课程,同时有针对性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会计相关职业资格考试,使毕业生同时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岗位操作技能和执业证书,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有利于普通高校创建自己的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高校的发展与生源的扩大离不开精品课程的创建,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必经之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已深入开展,各类高校都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探索,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应把握时机,积极通过推行“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类型多样的会计类精品专业与精品课程,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素养,促进普通高校会计专业的发展。
(三)会计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能够在准确掌握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按照会计基本操作规范进行建账、会计凭证整理、登账、对账、试算平衡、财务报表编制、结账以及基本财务分析等工作,此项工作流程较长,工作内容较为繁杂。虽然会计准则是全国统一规定的,但是如何正确运用该项准则则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唯一的和绝对正确的标准化答案,而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通过实际操作和师生互动及长时间的工作积累方能形成,所以,实践能力培养一直都是会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普通本科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为了使学生适应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高校会计专业必须建立“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坚持以下原则:
(一)相关课程与会计岗位的要求相融合。高校应依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设置与会计岗位高度结合的教学体系,例如,可以构建“四环双轨制”的实践育人体系,也就是要构建“基础技能实训-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实践。
(二)相关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会计专业学生在校可以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课程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时,尽量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时间保持一致,进一步完善高校的课程开发与构建。“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是将财政厅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和财政部的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融入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实现专业知识和社会认证相结合。课程与职业证书相融通后的课程体系,分成四个学年来实现。
第一学年:完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资产岗位会计核算、往来岗位会计核算和薪酬岗位会计核算的学习,能够获得相关技能认证。
第二学年:完成资金岗位会计核算、成本会计岗位核算、财务成果会计核算、主管会计岗位核算、纳税实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内容的学习,要求没有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获得该资格证书,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部分学生可以报考助理会计师证。
第三学年:完成会计信息系统-供应链、会计综合实训等学习。
第四学年:安排顶岗实习,要求每一位学生至少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获得企业颁发的企业实习经历证书。
(三)相关课程与职业技能比赛结合。为了检验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各类行业团体和各级教育机构均在组织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也为各院校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由于此类竞赛以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为主,学生要在规定时间里在线按手工和电算化的操作要求完成总账、分类账、报表、核算、供应链管理以及往来项目管理等模块的处理,学生要综合运用全部所学知识并以团队为单位展开分工协作才能完成此项任务,积极参加此类职业技能比赛对于会计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
四、推行“课岗证”一体化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急需创建双师型结构的教师团队。要将“课岗证”一体化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合,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理论素养,还要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双师型结构的建立仍然存在很大困难,例如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导致很多教师不能深入企业实践,缺乏实践经验。
(二)教材不能满足“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许多高校现用的教材都是偏理论而轻实践,已经不能满足“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求。也正是因为教材的实用性较差,影响了“课”与“岗”的一体化。
(三)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不到位。“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例如“课”与“岗”的一体化,需要有众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但企业与学校的社会责任与目标定位不同,这就需要政府给予学校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帮助学校能够与供学生实习的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当然,资金的支付也同样重要,必须具备完善的实训室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与专业课程建设,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五、解决办法
(一)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并分批次安排理论型教师深入企业实践。由学校牵头购买各种网络视频资料供教师学习,深入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并带入到自己的课堂中来。同时,分批次安排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深入企业脱岗实践。争取在3年内使双师型教师达到教师总人数的70%以上。
(二)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教学的质量。高校可以将各自的优质资源共享到一个公共平台,各个高校在此平台吸取别的高校的资源,取长补短。
(三)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会计类专业实施“课岗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学校可以建立专门针对会计类专业的相关基金,或者建议当地政府加大对会计类专业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保障学生对基本学习设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青松.高职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当代经济,2012,(19).
[2]龙菊梅.电大会计专业“课岗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成人教育,2014,(6).
社会保险是一种现行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它是为年老、疾病、伤残等情况下造成的丧失劳动力的人,和因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等特殊事件遭受损失的人提供生活保障的政策。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社会保险关系是指,国家级社会保险机构与雇佣单位、受雇者之间在社会保险中存在的权利及义务关系,其采用的是受雇者和雇佣单位共同供款并由国家来进行实施。
二、我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及接续现状
1.社会保险制度下的地区间转移困难。劳动力人口的自然扩散是市场经济下必定会出现的现象,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采用的是部分积累制,所以如果存在有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发生赤字,就会造成很多职工在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时发生社会保险被中断的现象。在没有合理的调节机制下,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会因为基金的统筹责任转变为各级衡量得失,计较利益的博弈工具。
2.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接续困难。我国流动劳动力的规模相当庞大,但因为社会保险制度过于散碎,加之各统筹地区各自为政、相互设堵等原因,社会保险关系可转移难接续,使得大量自由活动就业的劳动群体重复参保、反复退保。职工权益和其应有的社会福利因为保险转移问题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当大量农民工频繁的流动,且社会保险制度对市级县级职工有所限制两种情况同时出现,必然会导致大量劳动人口不参与投保,引发的社会后果可想而知。
三、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及接续问题的具有现实意义
1.解决社会保险关系及接续问题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区域性的基本社会保险机制,但是各级之间的社会保险的接轨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社会保险难以接轨,这直接影响到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与优势组合,导致劳动生产要素无法自由移动,进而限制了劳动生产要素的扩散和分布。如果研究出了解决社会保险关系区域与区域间的转移及接续问题的处理办法,并且使其能够早日得到有效的实施,那么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流动程度就可以大大加强,进而作用于人才资源的分配和优势组合,由此就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广大流动劳动人口的流动及权益保护。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积扩展,使得更多的自由移动劳动人口受益。同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得不到改善却又使其社会保障权益流失。在我国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压力,再者以农民工群体为中心的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并且这种局势将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只有维护流动劳动人口的权益,让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才能有效的推动劳动力的扩散,使整个社会健康和谐的向前迈步。
3.有利于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保险关系的跨地区转移及接续问题的解决,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的稳定增长,和社会保险覆盖的范围扩展。
四、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和接续的对策
1.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管理。自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环境以来,我国明显已经步入了一个“公进共荣”的经济发展新阶段。这时候也就更依赖于相应的制度发挥效应,要求各级政府一起营造一个公平、统一的法制氛围,适当调整合并各地的经济政策,改善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实现各省社会保险的统筹化管理。
2.采取分段计算养老保险权益的措施。关于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还应该讨论到如何分段来计算养老金权益。增强各县市级间激励与互相约束的体制,进而使得不同地区间的社会保险之间相互承认,相互连通。在综合考虑各地保险待遇不同的问题的情况下,改变社会保险权益的结算机制使其成为财政体制中的组成部分。
3.确立中央、地方及个人的社会保险责任,落实社会保险权益。要维护社会的公平化,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就需要对现有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明确中央、地方和个人的养老责任,解决现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问题建立,落实中央、地方、个人的保险金权益和责任机制,避免责任不确定所造成的利益冲突。做实个人的账户信息,实现个人账户实账运行与基金的逐步累积,增加能够移动的基本资金。
关键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开发;设置;研究
社会体育专业是目前我国高校在体育专业中常设专业之一。自1989年,成都体育学院最早进行“医体结合、体医渗透”的体育医学改革以来,目前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中,“医体结合”课程逐渐成为现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普遍重视的课程。所谓医体结合课程,就是在社会体育专业中,设立的体育学和医学相结合的课程。这是现代体育专业培养全新人才的课程设置的需要。通过这一课程的设置,把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主要探讨在群众性的社会体育活动中如何做好运动损伤的医疗康复和保养问题。对医体结合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前提下,需要相关体育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培养医体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设置合理的医体结合课程,是发展现代社会体育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探究在新时期,如何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医体结合”课程,对“医体结合”课程进行创新和开发,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学术界近些年对此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为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做好“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我国目前高校还是以竞技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培养为主,对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视度不够,现有“医体结合”课程已经不能够适应高校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现状不加以及时的改变,那么不利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长远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健身国家战略的实现。
一、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的状况
1989年,成都体育学院在自己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首次提出“医体结合”理念,并最早设置了医体结合课程。此后,这种课程逐渐为其他高校体育教学所采纳。目前,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 “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已经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如上海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依托自己学校特色,把“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上升到校级层次,开发出了一些符合本校特色的“医体结合”课程。观察各个高校开始的“医体结合”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养生学、体育健身学、社会体育运动医疗护理学等。这些“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立,有效地实现了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的结合,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课程设置思路,也为国家开展全面健身运动培养了大量的体育应用型指导人才。总体上看,各个高等院校在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医体结合”课程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二、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医体结合”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创新速度慢
现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的“医体结合”课程在开发中力度不够,集中表现在课程内容传统陈旧,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以体育保健学为例,大多数学校只是探究如何做好体育运动中的防护和紧急运动损伤的维护问题,没有进行更深入体育学与医疗学结合的内容的阐述。简言之,就是现有医体结合课程大多是教授给学生是什么,但是很少引领学生探究原因。课程资源的不足,是造成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的重要因素。同时,各个高校也没有结合本校特点,开发自己学校特色的医体结合的校本课程。总体上看,现有高校医体结合课程虽有变动,但是创新力度不大。在全民体育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现有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与开发中的短板,在今天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它一定程度上已经滞后于国家全民体育战略的发展需要。
(二)“医体结合”课程缺乏必要专业人士的参与
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需要具有雄厚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参与,现有高校片面重视竞技体育项目的做法,致使在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中出现明显滞后现象。在医体结合课程的研发中,人才的短缺更是突出的问题。很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中“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于开发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还是沿用以往传统教材,传统的上课模式。各个高校不能及时高效地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医体结合的校本课程。一些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进行了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总体上还是落后于现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需要。总之,人力资源的短缺,是影响我国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进行“医体结合”课程开发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医体结合”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
正是由于上述医体结合课程开发创新的力度不够,相关人才的短缺等现实的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总是出现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以山东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为例,虽然也开设了相关“医体结合”课程,但是内容的陈旧,教学手段的传统性,致使很多学生对这一课程不感兴趣。笔者曾将调查在这些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学习情况,几乎90%以上的W生认为这些医体结合课程不适应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受访的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也许在社会体育专业其他课程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但应当没有在医体结合课程这么突出。一些体育专业的教师在谈到医体结合课程的时候,也是不明所以。很多师生对“医体结合”课程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学会在体育锻炼中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以及出现运动损伤后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救等。
三、开发全新的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国家全民体育的战略背景,大胆进行“医体结合”课程开发与创新
2014年9月份,全面健身、全民体育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要求在全社会大力推行。这就为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中,要充分立足全民体育的国家战略,及时对以往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大力的改革。在“医体结合”课程中,也要结合这一时代背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大胆地进行相关课程的研发。学校要创设条件,鼓励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医体结合”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对待在医体结合校本课程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大力的表彰,必要时可以给予其丰厚的物质奖励。学校体育院系也要从宏观上树立“医体结合”校本研发的理念,把这项工作放到体育院系发展的重点工作范畴之中。在具体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中,笔者建议可以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手段,及时了解国内外高校在医体结合课程中最新的做法,吸收他们有益的经验,进而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二)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高校要想做好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工作,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因此,高校要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人才引进上,要拓宽人才引入范围,不要单独看对方是否具备高学历,更要看其是否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如果高校具备较强的实力,可以把人才的引进范围扩展到国外,吸引国外相关专业人士参与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中来。在对高校现有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要忽视。通过选拔优秀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就会在较短时期内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强大的人力资源的储备,是未来高校做好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开发最大的助力。
(三)加强对“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效
再好的“医体教学”课程,最终是为了能够服务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环节是高校做好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教学最终的目的和动力。通过教学实践,一是可以验证相关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二是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课程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现实数据的支持。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活动,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转变那种只是片面的为了学分而学习的理念。
四、结语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开发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高校要遵循国民体育的国家战略,积极从事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工作,为国家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⒖嘉南住
关键词:梯度;产业转移;企业迁移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无论是国际产业转移还是区域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移的主体始终只能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或者其他机构,离开企业空讲产业转移没有实际意义,也没有产业转移的微观实践主体。产业转移与企业迁移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产业转移推动企业迁移。产业转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由之路,转出地为了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企业迁移,而转入地为了经济的发展也会对产业转移推动的企业迁移敞开大门。其次,企业迁移带动产业转移。企业迁移就是指企业将其部分或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从一个地区移到另一个地区,其实就是企业的区位再选择过程。先迁移的企业会对后迁移企业产生示范作用,尤其是龙头企业的迁移,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的整体迁移,大量的企业迁移就会促进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影响企业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推力因素、拉力因素和阻力因素,长三角企业向安徽迁移也不例外。
一、长三角企业向安徽迁移的推力因素
(一)产业结构升级
根据苏浙沪2009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2008年苏浙沪的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6.95538.1;5.153.941;0.845.553.7。可以看出苏浙沪三个地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都较小,尤其是上海仅为0.8%,而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上海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3.7%,可见苏浙沪基本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转出技术水平差、附加值低、资源能耗高的劳动密集型与能源密集型产业,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腾笼换鸟”。
(二)生产成本上升
伴随着企业和生产要素持续的向长三角地区集聚,这些地区传统行业的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加剧,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先后出现了“民工荒”、“地荒”、“电荒”、“水荒”和“油荒”等。
1、土地成本
根据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网的监测,2010年第二季度南京、杭州、上海、合肥和全国的综合地价水平分别为:6194元/平方米、20802元/平方米、11086元/平方米、2338元/平方米和2756元/平方米。可见,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综合地价水平高出安徽城市很多倍,合肥甚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出418元/平方米,加上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得一些企业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地区难以立足,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长三角地区企业向安徽迁移。
2、劳动力成本
根据苏浙沪皖与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苏浙沪皖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31667、34146、56565、26363,全国平均为29229元。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明显高出安徽很多,尤其是上海高出30202元,安徽的职工年平均工资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2866元,由此可以得出长三角地区企业向安徽迁移可以节约很大一部分工资成本。
3、环境成本
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给自然与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目前长三角大部分地区的环境容量相对较小,节能减排压力相对较大,居民对城市环境、市容市貌的要求逐渐提高。政府顺应经济形势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要求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加大排污治理力度,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成本。
(三)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占有率,进行企业的扩张。企业扩张通常可以从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从部门领域来看,企业发展初期一般都将经营活动集中在某一种产品上,然后通过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最终将经营活动扩张到多个部门,形成多样化。二是从地理范围来看,企业一般在建立初期集中在某一个地区,然后向其他地区扩张,最后走入国门成为跨国大公司。在第二种扩张途径中,就必然会引起企业迁移,形成扩张性产业转移。长三角地区企业在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进行企业迁移,很多都是为了占领当地的市场(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市场),提高企业在当地的知名度,以便企业发展壮大。
二、东部企业向安徽迁移的拉力因素
(一)地理位置
安徽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华东、长江三角洲的腹地,是我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横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水系,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与长三角山水相连,地域相近,文化相通,以上海为中心的500公里经济辐射圈能够覆盖安徽大部,而南京与杭州的辐射作用更加显著。
(二)交通便利
1、水路交通
安徽坐拥长江、淮河两条“黄金水道”,加之河汊密布,湖泊众多,水运优势可谓得天独厚。2008年,安徽全省航道总里程达到6507公里,通航里程5596公里。长江、淮河、沙颍河、合裕线、芜申运河被国务院列入全国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122公里,占全省通航里程的五分之一。2008年底,安徽完成水运建设投资23.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达到2.7亿吨,列全国内河水运第三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2、陆路交通
2008年底,安徽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882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6.8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七位。境内南北纵向的国道分别有:104、205、206和105国道,东西横向的国道分别有:310、311、312、318国道,加上省道以及县乡以下公路,形成了以国道为主的四横四纵的公路交通网,路网结构不断提升,通行能力显著增强,并且与长三角地区的公路对接建设逐步加强。
2008年低,安徽全省铁路总里程达到2871公里,复线里程比重达50.6%,位于华东地区前列。境内拥有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宁西线、津浦线等铁路干线,安徽是中国最早开通高速铁路的省份之一,基本实现了合肥一小时到南京、两小时到武汉、三小时到上海、四小时到北京的“1234”计划。
3、航空运输
2008年底,安徽全省民航总里程达到97638公里,其中国际航线25555公里。目前省内有合肥骆岗机场和黄山机场,合肥新桥机场迁建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前期各项迁建筹备工作已经逐步展开。两大机场目前都开通了国内各大航线,并积极拓展国际航线。
(三)资源丰富
1、自然资源丰富。2008年底,安徽全省耕地面积为414498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615公顷,水资源总量699.2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139.8万立方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丰富。2009年全省已发现的矿种为158种(含亚矿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18种(含普通建筑用石料矿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19种,非金属矿产92种,水气矿产2种。开发规模较大的矿产有煤、铁、铜、水泥、石灰岩、硫铁矿,已形成能源、建筑、冶金、有色、化工五大基础产业,是国家级的材料工业基地和华东的能源供应基地。
2、劳动力资源丰富。安徽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接近1000万,拥有大量的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平均成本只相当于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可以有效吸引并承接来自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2008年底,安徽拥有普通高等院校93所,在校研究生34982人,全省科技机构1533个,完成重大科学技术成果668项,安徽不但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本优势也不容忽视,在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中占得先机。
(四)政策因素
安徽省一直以来都积极推行东向发展战略,1988年,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远学粤闽,近学苏浙”,参照长三角的政策发展沿江地区,1990年,又适时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主动张开双臂,接受长三角的经济辐射。2008年,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安徽的东向发展战略面临着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契机。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安徽省将以皖江城市带为平台,根据实际情况对长三角地区迁移来的企业给予税收和财政上的一定优惠,这无疑对长三角企业的加速迁移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
三、东部企业向安徽迁移的阻力因素
(一)员工因素
企业在迁移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的劳资关系,员工是企业的生命,没有员工为企业卖命,整个企业就会变成一个无人车间,不能创造任何价值。很多老员工都不希望企业进行迁移,因为企业一旦迁移他们就必须离开自己现在熟悉的环境、城市和家庭,同时还要对另外一个环境进行适应,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处理不当还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长三角企业向安徽迁移,如果员工因素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给企业和员工自身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最终可能导致迁移的失败。
(二)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SunkCost)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企业在迁移中的沉没成本通常有机器、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同时还有企业与企业、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这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果企业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很多的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只能进行套现,但往往贬值很多,即使运输到迁入地,企业也要付出巨大的物流成本,而上述企业的无形资产将彻底埋葬。
(三)政府因素
大量的企业迁移肯定会给迁出地的就业、税收和财政收入等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新产业没有及时补充进入,可能导致当地的“产业空心化”,给迁出地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后果。基于这点当地政府为了就业的稳定,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会适时出台一些不利于向安徽转移的政策,引导企业向区域内的其他地区迁移。以江苏为例,江苏一直存在苏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苏南的现象,而江苏省政府一直致力于加速苏北崛起,2008年,江苏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苏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类似政策的出台必然会促使江苏的企业由苏南向苏北迁移,而不是向安徽迁移。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荣兆梓,胡艳.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4、李慧,刘志迎,周彬.泛长三角区域产业差异及产业梯度系数比较分析[J].江淮论坛,2009(6).
5、林斐.泛长三角承接长三角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9(12).
6、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2009(10).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保障;服务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目前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既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是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准确了解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推进情况,找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症结所在,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我们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情分析
2005年上半年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199.28万人,转移比重为56.3%,比2004年底提高了1个百分点,新增转移3.5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98.65万人,外出比重27.87%,比2004年底提高了0.64个百分点,新增外出2.27万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转移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并且比重仍呈扩大之势。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占70.8%,其中25―45岁的占60.1%,对7570名劳动力调查后的数据汇总显示,转移的劳动力中在25―45岁的共有2797人,占这一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77.4%;从文化上层次上看:以初中为主。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0%,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占17.3%,2/3以上的是初中文化程度;从技术技能看:转移劳动力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比重提高。调查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实际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33.6%,较上一年增加5.4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安民之道,富民之基。近年来,南通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对农村经济作用凸显。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劳动力价值,近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年均递增9.0%,高于同期农民收入1.6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依靠;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缓解了地少人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总的来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成效也明显,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剖析
从南通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在移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较多矛盾和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要求进一步提高,加上内外部一些条件的变化,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且程度逐步加深。当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素质不适应
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过高,只愿从事工作轻松,工资待遇高的岗位,而高技术活又没能力干,这些均导致“许多事没人干,许多人没事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产业发展,都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增长的劳动需求大多是需要一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工种,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越高,就业岗位就越稳定。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市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素质上来看,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在转移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7.3%,大专文化程度占0.9%,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二)社会保障不到位
总体来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农民工的处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仍不容乐观,不少企业用工欠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农民工月平均工资830元左右,基本从事苦、脏、累工种,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时间长,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3时,其中52%的人没有休息天,42%的人日工作10小时以上,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间,且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有63.2%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少企业随意加班加点,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工资报酬低,部分企业克扣,拖欠职工工资,故意漏缴或少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金,进城务工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岗位提升得不到平等对待,他们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基本解决,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的积极性。
(三)服务体系待完善
管理工作跟不上、服务不到位。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负效应产生和放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是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目前政府的这种职能尚待完善。政府还不能比较完全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的基本情况。在公共培训和技能培训上,政府部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劳动力培训未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培训机构缺乏,专业设置雷同,缺乏办学特色,培训资源不够集约,这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就难以加快推进。
在就业制度中,政府还没有完全把农民纳入劳动就业体系,导致农民工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尽管农村劳务输出人数的比例较高,但真正有组织转移的比例并不高,调查显示,有87.3%是零散型外出务工,正式经亲友介绍外出务工的、有组织的(包括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仅占12.7%,这就带来了工作人员跟踪管理服务缺位,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便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相对部分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关信息,或信息不准以及盲目流动,徒劳往返,蒙受损失。
三、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其进展的快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个较长的过程。在全社会总劳动力中,如果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的比重由75%降到10%左右,作为初步完成劳动力转移的标志,那么完成这个过程英国大致用了300年,法国用了120年,加拿大、美国、日本用了100年左右。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发展中国家,真正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南通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再次表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负面影响降到较低程度,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当前要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各项制度建设、加强综合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工作的水平。
(一)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条件,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长久稳定转移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健全培训体系。以现有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党校为主要阵地,以各种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尽快构筑起适应南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培训体系,各类培训机构和办学力量,要依拖现有办学资源和条件,尽快办出特色,提高知名度。
其次,推进就业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注重实效为原则,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用工单位要求,重点要突出就业指导培训,农民致富技术培训,以及与当地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岗位技能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劳务输出相衔接,要瞄准市场需求,主动与劳动力市场挂钩,发展“订单”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走专培与代培相结合的道路,要走实用培训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再次,要确保培训质量,努力提高我市劳动力的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专业型、技能型转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力量。要在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工种,创立一批劳务培训和输出品牌。
(二)规范用工管理,促进维权保障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当前存在农民就业同工同酬,合法权益没保障的现象,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针对目前劳务输出中存在的盲目性,分散性和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利等问题,尽力搞好各项服务,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改善进城农民就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全面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签订率;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报酬的权利,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将进城的民工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检察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农民享受相应的待遇;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方式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方针政策和典型事例,进一步加深社会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活跃就业形式,拓展转移渠道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很多,必须千方百计活跃就业形式,不断开辟就业渠道。第一,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县城经济特别是支持农民创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举措。劳务输出在短期内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是明显的,但非长久之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才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农民稳定增长的长期选择,民营经济的发展不仅能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吸呐一批农村劳动力,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拓展就地转移空间;第二,努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对外输出的步伐,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挖掘各种劳动力资源优势,向外输出,对外输出劳务,提高国际劳务市场的占有率,是转移农业农村的一个重要渠道,入世后,境外劳务需要潜力巨大,必须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加快对外劳务输出步伐,政府部门应抓住国际劳动力市场提供的良好机遇,适当放宽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开辟多种渠道,开拓国际劳动力市场,向国外转移。
【关键词】安徽省 表演专业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项目:044―J0800900003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10-0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截止到2014年止,安徽省共有4所高校设立了表演专业,并有了第一毕业生,本文将以这4所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表演专业均能按照教育部表演专业课程指导纲要制定培养目标,但对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和规格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安庆师范大学和阜阳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培养从事“体育表演编导、教学”等相关工作的人才,突显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以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培养从事“教学、训练、管理”工作和“人物形象设计”工作人才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二是在专业能力方面,安庆师范大学与阜阳师范学院强调了教学能力的培养,而安徽工程大学与安徽师范大学将编导、形象塑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二)招生规格比较研究
四所高校基于自身情况与培养目标的不同,在招生归口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安庆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阜阳师范学院都属于艺术类招生,而安徽师范大学属于体育类招生。这也间接导致了各高校在招生考试内容,虽然都采取了形体素质(20分)+身体素质(30分)+专项素质(50分)现今全国通用,基本上能够直观的反映考生在本专业上综合素质,也能通过考试观察到考生在表演专业上的发展潜力的方法,但在这三项考试内容中,安徽师范大学分成健美操专项身体素质、体育舞蹈专项身体素质两种考核方式,不但考核了柔韧性,也考察了考生节奏感,动作模仿能力等;在专项素质上,阜阳师范学校的任选项目比其它三所院校多了民族舞蹈,体现了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侧重。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根据统计数据得知:1.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人才的培养上比较注重课堂教学;2.师范类院校选修课开设较多,充分考虑人才的兴趣爱好培养,而工科类院校还是一如既往的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打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时数及学分比较。安徽省高校在体育表演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设置上,有的学校注重人才技能的培养,而有的学校则偏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多一点,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这势必影响到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
艺术类课程的比较。安徽省各高校设置的体育表演方向艺术类课时以及在总课时的比例差异性较大,如安庆师范大学只有356学时,与安徽工程大学的464学时相差100多学时,但明显都低于612学时的武汉体育学院等第一批设立该专业的院校。势必对该专业人才艺术类知识的S富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四)师资配备的比较研究
由于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教师人数较少,在教师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偏小。从职称和学历结构看,副教授以上高职称、博士以上高学历的教师较少,直接导致在表演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少,对该专业今后整体规划发展的理论研究不利。
(五)课程考核方法的比较研究
通过访问调查,安徽省开设表演专业的四所院校对学生的考核基本都是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平时打分+考试打分的综合考核方式。在公共课考核环节,采取了与全院同一考核方法、考核标准与考核时间,再结合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表现状况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课考核环节,专业基础课采取实践考试+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打分;在专业选修课环节,主要打分参照标准是教师平时打分与最后考核。在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依据实践单位进行打分。
三、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统一的招生考试标准,实行全省统考,把好体育艺术表演专业人才的“进口”关。(二)安徽省高校体育院系办艺术类专业的现实性和方向性需明确,要确定好到底是走体育化的艺术道路,还是走艺术化的体育道路,还或是两者并举分步走,从而适应社会对体育艺术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发展趋势。(三)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形式、手段、方法和过程的特殊性,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根本、为主体、为先行,将理论知识传授、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综合效应。(四)安徽省要加大在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法规政策、理论研究、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硬软件条件建设,才能保证专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
[2]翟廷立,李芳,罗元翔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经济职能 转变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确立并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经济职能未能发生转变,政府在经济职能管理上的一些问题日趋突出,对正常的经济活动产生干扰,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在经济职能上进行转变,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含义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政府要从宏观角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要制定规划、协调发展、服务人民、监督调控的职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等,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性统筹安排。这些职能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对扰乱正常市场经济活动的违法犯罪进行有效打击,对市场正常运行进行监管,防止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受到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符合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在经济职能上的建设要对市场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进行监督、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加强监管、加大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缩小贫富差距并消除两极分化、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问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上,必须要符合市场经济体系的规律与特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起着决定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作用效果显著。但是,如果市场脱离政府干预,那将导致市场的决定作用失灵。价格由于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导致价值上下波动,使资源出现浪费,部分行业出现垄断的情况造成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发生,最终出现对抗性的矛盾,造成社会动荡。市场配置资源本身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出现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例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存在市场因素的关系决定了政府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来弥补市场的缺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这就要求政府的经济职能要不断进行转变。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政府经济职能要进行转变的要求。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再加上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所以在针对实际国情上,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来弥补市场的缺陷。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政府在经济上要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同时要把发展方式进行转变,避免走向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能转变的方式
(一)从掌控市场职能转变为市场调控职能
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当中,政府包办一切,对所有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直接承担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市场配置的资源逐渐得到增加,使政府对相关资源的控制有所放松,但是政府在部分职能上面管理内容仍然较多较死。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仍然需要市场来发挥相应的职能,政府不应过多的干涉。但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环境仍不健全,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市场经验能力不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发展无法对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无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政府在部分职能上要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的管理上要有选择有重点。
(二)从直接管理职能转变为间接管理职能
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最大问题是我国政企合一现象,虽然政企分开的经济体制改革仍然在进行中,但是政企分开已经成为经济生活的重大趋势。只有将微观经济的职能交给企业,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涉有所减少,才能对市场经济条件的环境建设上有所完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将相关审批的项目要逐渐减少,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当中绝对不能出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情况,在相关决策上要有透明度,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度,通过转向间接管理的职能,为企业正常经济生产提供一个平等、独立、稳定的环境。
(三)从参与竞争职能转变为制定规则职能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我国确定到现在仅仅只有25年的时间,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得到确立。但是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新旧体制的转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政府在经济体制的转轨上的问题要引起重视。但由于政府参与市场活动并进行监督管理的现象一直存在。因此,在职能转变上政府应为市场服务,来对市场活动进行监管,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四)从管制市场职能转变为服务市场职能
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要从原来的管制市场职能到服务市场职能进行转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当中,经济市场活动的中心是政府,一般由政府对市场的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市场成为了经济活动的中心,之前的旧体制对市场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政府为了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经济活动上应主动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服务,市场反过来对政府的服务管理提出更好的要求,因此通过两者的互动,政府能更好的服务市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课;实施路径
一、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首次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专业课
专业课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
二、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施路径
(一)构建全方位宣传体系
面对部分学生认识模糊、不完全认同、甚至完全没有意识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方面的不足,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宣传主阵地,引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首先,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主的舆论媒体要坚持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其次,以电脑、手机、数码产品为主的网络传媒要优化网络环境,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再次,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宣传媒介,开辟舆论宣传新阵地。最后,在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任何场合都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挖掘专业课教育潜力
1.挖掘理论教育潜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教师和政治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全体教师的应尽职责,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高校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之中,并在教学目标、过程组织和评价指标中体现出来”。
(1)融入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专业课教师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涉及的伦理学知识等多角度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和专业的社会价值准则,以生动的事例,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敬业勤奋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团结友善的性格。
(2)融入教学形式。 在教学形式上,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播放典型视频短片,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2.挖掘实践教学潜力
高校可以将社区服务、参观工厂、志愿活动等形式的专业实践作为一项制度,专业课教师应当充分开发、利用专业课的教育优势,立足所授专业,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有效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社会实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大学生在专业实践中体会历史使命感,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在课外实践教学环境下,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元路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构建“三位一体”育人平台
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_。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
第一,课堂教学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第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渠道。第三,校园文化是熏陶、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
(四)完善“三轴联动”育人机制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轴联动”的育人合力机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必不可少。
学校本身拥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师队伍、教学场地,制定非常详细的教育教学计划,既具有目的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承担着对孩子传播知识、培养其品德、指导其行为的责任,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行、言行举止、行为规范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应营造健康和谐、宽容善良、温馨幸福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应为人正派、相互尊重、言行文明、爱憎分明。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它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更大的灵活性,时时刻刻都可以接受教育。社会教育可以通过社会组织、社区街道、公共场合、交通工具、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积极营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社会氛围,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的社会活动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在复杂的周围环境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心理品质,磨砺自己的意志,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总之,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轴联动”,齐抓共管,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使之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结语
专业课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步教育,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研究专业课教学中如何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