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1: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德育和教育的关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69-02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师生关系建设途径是多样的,它不能依靠单单的某一个角度来提高。笔者选择性地从人本教育、教师人格魅力与班级和谐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谈起,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和谐建设中职师生关系的新途径。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实施人本教育思想
人本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最终极的目标应是培养“人”。以人为本,就是人本教育所提倡的基本出发点。它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
人本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即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施教上,以学生为出发点。在今天,人本教育在对我国教学改革上拥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尤其是相对于我国并不完善的中职教育体制来讲,它对改变中职学校教学模式,加速提高教学进程,完善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都有其积极意义。而在德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的教育对构建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上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实施人本教育应当始终坚持在一个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中进行。从心理学上讲,在允许的范围内给学生充足的个人空间,使得学生的思想、意见得到尊重,充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能力。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拥有极强的自尊心与表现欲望,同时,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在德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学生具体特点,有必要的揣摩其心理,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从行动上讲,教师应一视同仁,坚持人人平等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高,给予其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敢于说,敢于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应当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人。作为从事德育教育的工作者,应当首先保护他们这种敢于自我突破的思想。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中职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必然选择
中职德育教育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德育教育教学内容中师生双方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对所持有的态度和对培养目标认同的基础上的一种长期的相互认可、相互协调的交往关系。在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师生双方都作为独特的个人而相遇与交往,在相互对话与理解中接纳对方,教师要真正体会到学生作为独特个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的意向,体会到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的独特个性以及自由、创造和选择,并且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看作是年幼无知不成熟的人,强迫学生服从自己的意志,接受自己的权威。教师不再仅仅去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关系并不是消除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独特地位,也不是消除教师的教学活动,更没有消除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只是把教师的教育活动建立在师生平等理解的相互交往的基础上,把教育放在生活世界的大背景下,使教育、知识、学习真正地与学生的精神发展相关联,使教师在与学生的真诚交往中,对学生进行整体教育,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因此,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着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中职德育教育质量的前提,是必然的选择。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路和措施
1、转变观念,坚持以“和谐”思想处理师生关系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作为德育学科的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抛弃“主导、主体论”,充分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追求和谐,“和为贵”。有了观念的转变,才可能有行动上的转变。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和精神,学习广泛的认同、尊重与宽容为核心的“仁”;学习平等、互重,确认他人的人格与自我人格同等地位,他人的利益权力与自我利益等同,他人的发展权与自我的发展等同为人本的“义”;学习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提倡有序的竞争,引导成功者把自己的事业看作是整个群体的成就,把胜利的喜悦拿来与他人分享,回报社会,以求同乐的“礼”。中职德育教师,在儒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运用文化思想理念来处理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与德育课的性质相一致的,也是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热爱尊重理解公平公正
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心学生,民主、平等、和谐、融洽是我们认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然后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师生关系方面的问题。经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交,个性太强,太过于张扬,太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不以为然,都认为老师是有意挑自己的毛病。同时调查表明当学生心理存在问题时只有2.06%的同学愿意向老师倾诉。甚至有些学校部分师生之间公开对立,学生或家长对老师出言不逊、甚至扬言报复。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师生之间没了和谐,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师生关系这一古老而崭新的话题。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信赖、相互塑造的一种自然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教育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反映。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教育的主客体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首先有句教育名言“亲其师,信其道“,平等、信任、理解的师生关系所营造的“无拘无束”的教育氛围必然会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优化心理状态。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对这位教师所授的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良好的教育结果。其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学生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与培养。师生间彼此尊重,相互友爱是搞好教育最有利的条件。教师热忱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它能使学生产生尊重教师和好学上进的心理,这种心理可以缩短师生间空间、情感上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灵好观察,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能够得以及时矫正学生的不良动机和行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对于学生性格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再次,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自信、宽容、尊重他人等良好的性格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状况。这种关系使他们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受到欣赏的体验过程中自我发奋上进,以努力学习来回报关心他的人。同时和谐、温馨的心理氛围,使师生在信念、理想、价值观等方面互相学习与汲取,可避免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要形成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长期共同努力,起主导作用的还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以生为本"把学生的发展成长放在首位,以学生自由、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一切出发点和终点目标。
首先,教师应热爱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丏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高尔基的“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我们面对的不是一台台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年龄轻,心智还不够健全,他们渴望爱心的滋哺。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满腔热忱,真诚热爱学生,并用这种爱去塑造学生,变学生被动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使师生在感情和心理上产生协调和共鸣。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其次,教师应尊重理解学生。
正确全面的理解学生是建立和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中学生独立意识和自尊心进一步增强,如果一旦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则学生的抵触对立情绪必然产生,且不易消除,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是极为不利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言行,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从而理解他们的行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们应从教育而不是责备的角度出发,慎用批评用语,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尽量用艺术的语言,以朋友的身份婉转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犯错误的同学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从而愿意与老师进行心灵交流,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取得进步。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处于自我意识从朦胧到逐步清晰的阶段,有时对事物甚至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评价能力,并且特别看重和敏锐地感受老师对自己的表扬或批评。教师要避免带有偏见、成见的方式对待学生,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或学生的合理需求应在理解的基础给予合理的解决和满足,使师生各自的认知能彼此相容。
再次,要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涵
广义上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组成的,这些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机体,统一地存在于广义的道德教育中。政治教育培养政治素质,它解决与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有关的问题;思想教育培养思想素质,它解决与思想认识和思想工作方法有关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伦理道德素质,它解决与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有关的问题。当前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内涵就是这三种教育的总和。它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德育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它是一种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德育话动。具体而言,心理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健康发展,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活动,它解决的是心理素质上的问题。心理教育的这一概念,概括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和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忽视了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心理教育的提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差异
第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不同。自古就有以德治国的说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道德教育源远流长。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也正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相对于德育而言,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人们分析各类社会现象,发现许多问题无法从既定的道德标准中找到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时,便开始关注个体的心理现象,从而开始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提出了心理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心理教育是道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容不同。道德教育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领域和道德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问题;而心理教育要解决的是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问题。道德教育针对的是政治方向、思想倾向和道德价值观念的问题,解决人的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教育主要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心理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基础层次的问题。
第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行为准则和标准的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教育常用灌输和树立榜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个体没有任何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的空间。榜样式的教育方法通常通过榜样的事迹促发人们深藏在内心的道德情感,从而促使人们以榜样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得到提高。榜样式的教育方法比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且教育效果更为明显。进行道德教育的这两种方法,属于被动式教育。而心理教育常通常采用倾听、讨论、鼓励、辅导等方法开展教育工作。这些方法都属于互动的、主动式的教育方式。心理问题源于个体的内心,表现于个体的语言、行为,要做好心理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个体的心理,只有通过倾听、讨论、观察,才能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通过讨论、鼓励、辅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个体进行心理教育。由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方法存在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在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可以采用面对群体集中教育的方式,而对于心理教育则更适合采用面对个体单独教育的方式。第四,推进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动力不同。
从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方法上的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中不难看出,推进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动力是不同的。道德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它是一些道德规范和要求,往往要求被了解、被接受;而心理教育的动力则是来自于内部的、自身的需求,它是主动的、积极的。第五,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阶段性要求的程度不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虽然也需要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道德教育,但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教育,这样心理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程度高于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
第一,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上的。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受教育者没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道德教育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心理教育到位了,道德教育才会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受教育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是非面前辨清方向,明确目标,经受考验,从而使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说,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
第二,道德教育为心理教育明确了教育方向。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有差异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心理教育也必须同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相适应。在不同时期道德教育过程中凸显的心理问题,也正是心理教育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脱离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所以说,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同时,道德教育又为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教学环节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看,其内容无一不是教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并再现艺术作品中社会生活的过程。它一方面属于文艺的范畴,另一方面也属于科学的范畴。
马克思说:“文艺是依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因此,美学与文艺是密不可分的。文艺离开美学,它就无从正确把握现实生活的真实,因为人类本就真实地活在美与丑的现实之中。所有伟大的艺术家的卓然贡献,哪一项不是从美感出发去实现其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与再创作的呢?莎士比亚的戏剧、李白的诗、郑板桥的竹画……读他们的作品,无不让人生发美的想象,获得美的享受,激起内心对现实人生的热爱;与此相反,同是艺术作品的“八股调”为何就令人读而生厌呢?因为其无视生活的真实,装腔作势,一味生搬死套,固然就难以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美之所在了。因此,也可以说,没有美的内涵就没有艺术。美育既然与艺术如此关联,那么,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也就十分密切了。其实,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无不贯穿着美育的因素。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又无一不融化在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很难想象,一堂缺乏美感的语文课会在学生精神上产生良好的教育作用。由此,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就是互为作用的了。美育可使语文教学增色生辉,而语文教学也能让美育的价值获得精彩的展现。但凡有正常情感的人,都需要精神上的美的享受。一般说来,美育与艺术结合得越好,读者就越能感受到更多的美,越能获得更多的美的享受,那么,这个“作品”获得的声誉就会越大,其生命力也会越强。同理,美育与语文教学融合得越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越浓,教学效果也会越突出。这样看来,那些枯燥无味的说教,那些无视美育而仅从语言环境、作品意境或作家风格等出发的纯语文知识的机械训练,又怎能引起学生强烈的美感共鸣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呢?因此,教师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都必须高度重视美育与语文教学的联系。任何离开美育而仅关注字法、句法、章法、修辞等的纯语文教学,都注定会陷入枯燥无意的说教泥潭,而最终导致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失败。
就教学而言,什么是美育呢?概括地说,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先生在20世纪初就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可见,美育与智育和德育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譬如,空旷无垠的大自然,复杂纷繁的人类社会,无不包含着美、丑、善、恶。而所有的艺术作品,亦无一不是某种宏观或微观的自然或人类生活的反映,即便那些看似神乎其神的科幻与神话传说,也无一不是作家于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经过艺术再加工的产物。而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再现文艺作品中社会生活的过程。因此,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越是将美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运用得好,就越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的终极目标。可以肯定地说,这也是“高效课堂”能真正落到实处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既然如此,在如何把握语文教学与美育关系的过程中,就可以把“美”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而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课诸任务融为一体,让教学过程本身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就能自如地将美育的功效尽量的发挥出来。
首先,语文教学进行美育不是外加的。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将文本中所展现的自然美作为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并为教学服务之。在描绘自然美这一块,文本中就有许多精美的篇章。大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同时也为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然也给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审美内容与形式。自然界(包括人类创造的),无论是万物勃发的新春、花木繁茂的盛夏、硕果累累的金秋和百雪皑皑的严冬,都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加之教材中有关自然美的“画面”,因经作家艺术加工,因而比自然美更精致、完美和细腻,自然给人以更美的冲击力。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洋洋者矣。”这里,作者写在春光明媚的日子,登楼极目远眺,辽阔碧澄的洞庭之水,平静极了;湖面映着柔和瓦蓝的天光,沙鸥悠游自在,鱼儿任情嬉游;沙洲盈盈,水草青翠芬芳;傍晚时分,月沉水底,似玉如银;四周仿佛笼着一层轻纱,耳际似有如无的轻风引动出幽远的渔歌……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流连忘返,谁不会“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慨?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去体会、分析、鉴赏这些自然美的画面,领悟作者博大的胸怀与非凡的气度,在内心激起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仁人志士高尚人格的景仰之情,从而鞭策自己更勤奋更进取。至此,语文教学的成功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社会生活美对人的感染和熏陶是无处不在的,而文艺作品恰恰是社会生活的某种再现。其实,语文教学活动也包含着一个社会生活美的问题。因此,教师只有在认识和体会到了文本所展现的社会生活的美的前提下,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诸任务。对有些文本,教师必须根据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来设计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才可能实现。狄更斯说:“庄严和高贵的气质,只有蕴藏着豁达和崇高胸襟的人的灵魂才能表达出来。”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描绘的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亲如鱼水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理解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美;《游子吟》中所体现的感恩之情,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展现的矢志不渝、爱国爱民,可以培养学生“富贵不能,威武不能屈”的社会节操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叙述的事理,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社会智慧美……这些,无一不会震撼人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社会美”来引导学生,让其能从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征”,使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让潜在的智商和情商为语文学习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如此,教学就能完成利用艺术作品的力量,让学生心有灵犀而产生愉悦、喜爱、激昂或悲愤情绪,从而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
第三,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美,亦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之中。好的艺术作品,不仅能以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取胜,亦能凭借情节、语言、结构等独特的艺术技巧征服读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将艺术美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的娴熟能力。只有在艺术作品所蕴藏的美的元素得以充分挖掘的时候,学生学习语文的强烈欲望才会变成可能。例如,读朱自清《河塘月色》令人心旌神摇,与其文本本身构思缜密精巧,结构玲珑剔透,语言质朴凝炼,情致绵密真挚和通篇注满的诗情画意紧密相关;读《背影》尤令人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更与其运用白描的艺术美手法将父子间血肉相联的亲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的画面息息相关;读归有光《项脊轩志》,如饮一杯醇美的甘泉,直沁肺腑,是因为作者匠心独运,“金线串珠”,将许多看似琐碎散乱的生活片断衔接起来,如同散乱的珍珠连成一条耀耀闪光的项链,又似杂乱的音符编织成
一支优美的乐曲,奏出激越和谐的音响,令观者目过难忘,闻者绕耳不绝。这些美的感受,正是通过对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美的分析展现出来的。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不断加强自身的审美观,努力提高自己发现和赏鉴美、丑、善、恶的素质,具备表达和再现艺术美的能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明确,无论哪类文章,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诗歌、散文在于一种音韵的和谐美,结构的精巧美,意境的典雅美等;记叙文(小说)在形式上表现出的是语言的流畅美,内容上揭示的是人性之美;说明文体现的是科学美、思辨美,劳动之美;议论文在于一种逻辑的严谨美。语文教学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维及其表达方式。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渗透审美教育,以便培养更多具有健全人格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为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美育实施的方法.北京:中华书局,1984.
一、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1.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就会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教学变量,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关系通过情感和激励的方式来影响教和学的积极性。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或崇拜任课教师,然后才喜欢这门课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师生关系融洽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教师的要求也就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教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若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充满信心,教师也会不断增强完成教学任务的决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积极性。
2.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教学信息传输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成正比,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信息传播畅通,信息反馈也及时真实。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将必然会制约信息的传输,甚至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压抑甚至充满对立情绪的。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就会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会有更多的愉悦感,进而表现出积极愉快的健康气氛。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就容易紧张、死板,学生会感觉如坐针毡,惶恐不安甚至敌视。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
二、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由只相信自己教会学生,转变为相信学生能在自己指导下会学;由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把学生当做探求知识的主人;由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
其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教师有责任管理和考核学生,学生也有权批评教师,提出反问、质疑。在教学中,只有运用启发式,使学生对问题敢想、敢讲、敢于发挥、敢于创造,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再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情”,通过“情”的感化,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的感情联系。教师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绪。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应以“冷处理”的方式对待。此外,教师亲切和蔼的神态,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等,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减少信息流通方面的障碍。
同时教师还要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学生。教师要真心地关爱学生,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
三、 在和谐的环境中如何搞好语文教学
1. 和谐的学习方式――合作共享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和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
2. 和谐的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语文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逐步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和解。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
3. 和谐的学习内容――丰富有效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关系 诉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管理和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根本诉求。由于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新的特点,新时期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教育十分必要,也成为面临复杂环境下的一种应然,将二者有效嫁接和融合,对于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和效度具有重要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的教育与管理。在新时期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引领师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趋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设定的国家目标、社会目标及个人目标所折射出的价值取向,表明的是对三个层次应遵循及持之以恒进取的方向,在价值认知上有着明确而精准的导向。在现代教育的新时期,学校教育与管理主要是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环境教育等要素。对教育学生坚定学生基本的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信仰,对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正确认识和良好心态以及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学校常规教育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本质上说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以基本的价值需求为起点,以价值传递为过程,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教育范畴划定了边界,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确切的价值依据和价值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内容的一致性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性与超越性统一的维度实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功能即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社会观。不断提升与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为民族品格、民族精神的塑造源源不断地输血,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倡导相对应。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坚持社会和个人并重的价值取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已随时代进步正逐步走上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兼收并蓄社会和个人价值结合起来的指向一致。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与稳定性的统一。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内容既体现党的意志、国家准则等稳定性内容,又有随时代变化和教育对象变化而增添新内容,彰显了意识形态领域所应保持的一贯性和持续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稳定度体现的是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特性,同时又是我党顺应时代潮流而作出的调整性思想理念,以其内容来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了时代性和稳定性的统一。[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目标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勾勒出了我国在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所要遵循并实现的网状目标,其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层级目标不谋而合。一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认同。学校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梳理我国发展历史,正视我国社会发展现实,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坚定其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想信念,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所展望的愿景一致;二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社会认同。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在于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素养和社会心态,并深刻认识到自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平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保障,并身体力行去维护和践行;三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公民认同。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塑造政治合格、社会认同、爱岗敬业、道德高尚的公民,要使学生把爱国作为道德约束,把敬业作为道德追求,把诚信作为道德底线,把友善作为道德要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性变化和各种负能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诉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描述了经济、政治、精神和社会的理想状态,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追求。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熟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了解我国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可能发展的方向,分清主流和支流,不断增强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与信仰,切实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政治辨别能力,并将个人的命运与发展与国家、民族的进步相结合,以明确肩负的历史重任,在完成国家大业、民族伟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诉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具有普世价值和全球视野的价值观,已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主流趋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价值冲撞和矛盾杂陈的信息时代,受各种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深刻的,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炫富心理作祟与仇富心理滋生、怀旧心理泛化与弱势心态萌生、焦虑情绪的纠缠与倦怠心态的困扰,对“体制内”的盲目迷恋与对政府公信力的非理性质疑等不良社会心态。[2]需要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他们正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学会分析与辨认偏颇或错误的社会价值观,抵御各种消极价值观的诱惑。
3.“爱国、诚信、敬业、友善”是学校教育基本诉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的集中体现和概括,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社会群体,内在要求其必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先锋和模范。但当前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冲动爱国、诚信缺失、校园暴力、冷漠心理等现象还很普遍,与其应有的学生群体性特征严重不符。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观念统领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理想和基本的道德品质,正确认识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对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支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开放与包容的体系,有着鲜明的思想深邃性和与时俱进性,有助于培养学生旗帜鲜明的政治态度和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张扬理想抱负,融入创新创业大潮,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优质文化的涵养下,成为国家和社会所期待的中流砥柱和优秀群体。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教育的对接路径
1.掌握融合教育方法的逻辑起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尤其是在渗透到学校的德育体系之中,必须要注重方式方法的运用,要从现实的变化了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出发,从传统的灌输式为主的方法向侧重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转变,要从僵硬的单一整齐的方法向关注人文关怀的丰富多元的方法体系转变。要抛却习惯性的对于受教育者的阶层属性、教育背景、年龄结构等缺乏必要的研究与分析,缺乏对受教育者作为具有独立人性和自我思考、分辨能力的鲜活个体的认知、用威权主义和居高临下的说教的传统教育模式,尝试运用主体建构的民主方法,用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理念,推动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的主体作用和能动性,为其提供足够的平台和载体,这样才更加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和现代学校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要求。
2.构建整体和分层教育结合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性和分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要用“整体教育+分层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方法,一方面,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阵地,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宣传媒介等将其融入到教育的日常工作中,为学生共同思想价值的形成提供充足的营养。另一方面,要在指导思想一元化和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有机协调中,尊重各种差异,兼容并蓄地区分学生的不同群体、不同个体,实施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分层教育。具体包括一是因势施教,紧跟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势,以政策出台、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发生等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国情教育和形势与政策教育;二是因群施教,需要加强对学生群体性特征的分析与研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对学生不同群体进行科学、客观的摸底与分析,掌握他们基本的类型和发展的特定规律,实施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教育;三是因人施教,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拓展其内涵和外延,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内容与指标,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实施专项辅导和跟踪性培养,建构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性规律的各类平台,促进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深层次沟通,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3]
3.把握融入教育整体过程的规律
学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整体过程包括教育者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是时间过程、空间过程和思维过程的有机统一。从施教过程看,主要是根据学生在不同期间的成长变化,不同领域思想观念对其影响的程度及其可能会呈现的行为方式等,确定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展分阶段教育。在小学和初中学生主要是实施适应性的法律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侧重其行为规范的培养,正确的成才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培养,对社会的认知及较强的使命感;在中学的高级阶段,可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侧重其创新教育和实践体验教育,提升其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进行成长规划教育,侧重其成长反思和职业价值观教育,增强其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和未来职业的基本素质需求;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可结合就业创业培训,侧重其职业适应性、社会生存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的职业适应性教育,培养他们报效国家、回赠社会、感恩教育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从受教育过程看,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感知、内化、外化和固化,通过研究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实现理论向感知的转变,并以雄辩的事实和客观的描述促进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在其内心实现稳定的认同感和逐渐生长的自觉意识,并通过一定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外化为具体的实际行为,并逐渐固化为学生的持续、稳定的自觉行动。
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方向,也是新时期的时代要求。在学校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中,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主旋律,让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兴国.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教育评论,2011(4).
[2] 路强.思想政治教育论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15(1).
关键词:教育;社会需要;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教育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于教育起点和终点的探讨,涉及到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三者的关系问题,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进步都是在社会这个平台上完成的。教育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有必要存在,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孟德斯鸠指出:“人类无限多的法律和风俗不是出自偶然的念头,我于是确定了一些原则,我看到,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申而来的,所有民族的历史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孟德斯鸠所谓的原则,即人们对诸多社会公德、规范、关系等客观知识的普遍认同和依赖。只有当人们都自觉遵守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约束时,社会才会处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当中。而人们对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认同和依赖的传递,则需要依靠教育去完成。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一味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执行,难免会招致反抗;而单一通过文化习俗的自然传递,又可能导致文化变异甚至冲突。只有通过教育的潜移默化,才能使人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并主动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之所以存在,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能逆社会的需要行事,应当为社会服务。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难免会招来反对的声音。自然主义者以及人本主义者都主张教育的意义在于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是社会需要。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要弄清这种分歧,就必须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番探讨。首先。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社会现有的规则。一旦这种规则被打破,社会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满足。其次,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衡量标准,教育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发展的人,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甚至逆社会发展趋势行事,必然会导致失败。再次,完全以“人的需要”作为教育起点的教育主张包含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人等同于“完人”,潜在地认为人生来就向往完满;人的自然发展不需要社会干预就能良性展开;当所有人都朝向完满发展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社会差异和冲突,也不会导致社会动荡。但实践已经证明,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二是抹煞了社会的善恶之分。当教育只着眼于个人的发展,而不考虑社会或他人的时候,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没有了比较,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在一个善恶不分的混沌般的社会中,如何使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和谐共处、各司其职,并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就成了一个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三是混淆了“儿童”与“学生”两个概念,淡化了个人的责任意识。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需要,只考虑儿童个人的偏好,而唯独不提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应该学习知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一种误导。
因此,教育的起点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并不是要限制个人天赋能力的发展,而是要通过积极地利用个人的天赋能力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二、教育功能及其二重性
功能是指某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力量以及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或作用。教育具有培养、选拔、促进、继承、发扬等多重功能。如果将这些功能的共性加以归纳,可以发现,教育功能实际上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以直接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社会,并改造社会。
在对教育功能进行讨论时,有必要将“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下区分。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可以产生的影响。而教育职能则是社会系统需要教育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对比二者,我们可以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自身所有的属性,由教育本身的结构决定,具有本体性;教育职能则是由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具有外赋性。教育功能无论是否得到发挥都不妨碍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而教育职能则可能随时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被调整,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在对二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之后,我们发现,教育职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发挥影响的,教育功能的存在或作用的发挥则包含着二重性。教育自身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它所能做的就是对人施以影响。因而,教育可以教人爱美,也可以教人爱丑;可以使人向善,也可以使人向恶;既可以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同时具有正、负两种功能,即教育功能的二重性。两者的自然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的功能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其有益于社会的正功能,限制其不利于社会的负功能。
三、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功能的价值选择
社会作为教育的上位系统,必须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发挥和限制。社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的选择上,教育目的实际上是社会的目的。既然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建构,那么,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就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是现有的或可预见的社会情况的产物。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其目的的制定就必须依赖于对社会状况的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不是源于社会需要的教育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个人智力的发挥,会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合,甚至相互冲突。因而,社会必然将对这类个体的活动加以限制。其次,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在教育功能的覆盖范围之内,才具有现实性。有的教育目的虽然也符合社会需求,但已经大大超出了教育功能的范围,因而,也不能算是良好的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经过理性思维设计出的教育目的,不过是一张试验性的草图。只有将其放在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检验出其真实价值。而检 验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才能使教育目的和社会需要达成统一。
根据上述标准,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制定者对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充分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预测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总结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即选择教育功能。其次,制定者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挑选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那部分功能作为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即确定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教育目的予以随时修正,即实现教育价值。
在这里,必须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即“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而不是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本位论者将“受教育目的”等同于“教育目的”,从而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受教育目的”是儿童自己或成人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如英国经验论教育家洛克主张“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并且经常试试,看他们最容易走哪一条路子,哪一条路子最与他们相适合”,它实际上是对“受教育目的”进行的选择。“受教育目的”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我(或我的子女)的意愿达成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而“教育目的”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教育起点的表述,具有社会客观性。在我国,教育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取向,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似乎都是指向个体的,但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教育目的都是指向社会的,是社会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
既然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目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教育的终点也应该回到社会当中去呢?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社会,这就决定了教育无法直接作用于社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这个中介才能实现。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间接的。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教育人与接受过教育的人回报社会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教育活动虽然只存在于第一个系统当中,但可以通过第二个系统作用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终点不可能在社会当中,而在于教育的对象——人。这就引出了关于教育价值的相关问题。
四、人的培养——教育价值的立足点
所谓教育价值,指教育系统对社会或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的意义,是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中,而且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中。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成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使教育具有了价值。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组成一个教育团队,班主任是队长,任课教师则是队员,但队长没有行政命令权利,只有组织协调作用,任课教师也要积极配合,做到目标统一,协调一致,教育作用才会更加有效。如何创建优秀的教育团队,发挥突出的教育教学效果呢?这需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一、班主任是班级制度的建设者和实施者,负责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等各项制度的制定、实施
任课教师除了课程教学任务,也要参与班级管理,配合落实班级规章制度并进行德育。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处理问题方法不一,可能科任老师持不同意见,认为管理学生不够严格或教育方法不恰当,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对班主任产生不满情绪;也有的班主任感到任课老师只教书不育人,出了问题往班主任那一推了事;更甚者在管理学生中意见分歧,相互排斥、相互贬低对方,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开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成立以班主任为首的班级教育管理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班的管理方案,定期召开班级管理座谈会,由班主任主持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办法,消除教师间的意见分歧,落实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情感交流不同引发的心理落差问题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较多,关心学生也最多,相互之间了解较深,师生情感也是最深的,是科任教师难以达到的。有些学生认为科任老师不够关心他们,减少了与科任教师情感交流,一些教师会感到受了冷落,心理上产生一定落差,有时体现在言谈举止上,使得师生关系日益疏远。常说“亲其师,信其道”,师生的情感疏远势必影响到班级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为学生和科任教师桥梁的班主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应积极进行协调和沟通。科任教师一般担任多个班级的课程,与学生情感交流的时间和机会较少,班主任可以通过组织娱乐活动的机会邀请任课教师参加,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师生的了解和情感交流;班主任也可根据科任教师的实际需求,适时安排学生为老师帮忙、做好事,如:在课间为老师“递上杯水”、在课后为老师“打好洗脸水”“送上一块毛巾”等。班主任也可提示在节日期间,班干部代表班级向老师进行慰问感恩;平时班主任自己也应做到尊重任课教师,把发生在任课老师身上优秀感人的事迹与学生共享,从而把对科任老师的尊敬和欣赏传递给学生。这样,科任老师也会体会到学生的天真可爱及班主任的尊敬和关心,进而增进师生感情,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