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心理和教育研究方法8篇

时间:2023-06-25 09:21:4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心理和教育研究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和教育研究方法

篇1

关键词:高等数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创新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因素,创新能力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保持活力和生机的动力源泉。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涌现是科技不断创新、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保障。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且极具挑战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是理、工、农和经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讨了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

一、高等数学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创新和进步取决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又取决于创新教育。[1]作为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等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和广泛应用性,高等数学教学具有强大的创新教育功能。高等数学内容是人类为探索未知世界所进行创新活动的成果,已渗透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工具,还是一门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课程。从人类文明进化史可以看出,将“数”和“形”完美结合所孕育出人的理性精神在数学中得到完美体现。数学以其概念的抽象性和准确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结构的协调性,计算的规范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应用性, 技巧的灵活多变性等特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好的内容和途径。通过对数学中各种抽象概念的理解、思辨和推演等思维方法的运用,训练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心理基础;数学是美学的四大中心建构之一, 数学美是人的审美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的魅力在于化杂乱为有序, 化经验为规律, 寻求自然世界运动简洁、统一的数学表达。数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水平,造就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优秀品质。

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做到因材施教

更新教育观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随着高校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规模扩招导致学生知识层次和质量下降,文化课水平差异变大。安徽农业大学有理、工、农、经和文等专业,有些专业文科、理科学生兼招,因此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很大。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消化不了”。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使每个学生特长和潜力都得到最大程度提高。[2]

2.发挥教材的创新功能,激发创新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传统的高等数学教材内容较陈旧,强调知识结构的严谨,有些地方并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掩盖了数学发现的过程,割裂了数学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也没有将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融入到内容体系中,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高等数学教材的创新功能,就必须改革传统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体系,编撰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教材。在教材编撰中,既要保持数学内容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又要将具有创新意识的素材、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中的应用融入到教材内容中。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的内容需要具备严谨性,因此不可能做到适合每一位学生;此外,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的重点也未必相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的另一推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已有定义、定理和结论的教育方法, 设计合适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和激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概念、定义的理解,训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教师需要设置宽松、和谐和具有创新氛围的课堂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和快乐思考。

3.引导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

数学学习需要运用逻辑、思辨和推理等思维方法,这种训练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启迪创新意识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1)训练学生归纳和类比思维的能力。归纳和类比思维方法是学习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法,比较不同背景实际问题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例如,在导数概念的引入中,让学生思考“直线运动的质点瞬时速度”和“水平曲线的切线斜率”求解过程的异同,从而归纳出导数的定义。

(2)训练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提出科学假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数学中很多重要的数学猜想常常是某些理论向前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因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猜想能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级数时,如何让学生明白有限和无限之间的差异,可用如下的例子:如果该班有女生,那么班级中的男生人数一定比全班人数少(直观,部分小于整体在有限中是对的);自然数一定比整数少吗?这一问题自然引起学生对有限和无限之间、直观和理性之间的思考。例如,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曲边梯形面积求解中的分割和求和(近似值和精确值之间的误差),以及如何利用极限达到两者相等(对极限概念的理性理解)。

(3)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数学建模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实际问题没有“准确”答案,没有确定方法,因此,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灵活选择方法和工具。学生只有对实际问题进行认真观察、缜密思考,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给出比较满意或符合实际的求解方法。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挑战,都锻炼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三、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众化教育下的必然产物。高等数学作为高等院校数学专业与非数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创新强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培云.把创新教育融入高等数学课堂教学[J].都江学报, 2001,13(01): 4―7.

[2]曹宗宏,汪宏喜,毕守东.关于高等数学课程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数学, 2011,27(06):1―4.

篇2

[关键词] 社区心理矫正;法律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12.64 [文献标识码] B

社区心理矫正在当前的社会管理活动中还是一项新兴事物,要使这项工作能有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司法行政机关、基层组织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对于运用社区心理矫正,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教育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矫正效果。

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是对在社区内监外执行罪犯进行心理学矫正的专门方式,矫正服刑人员的意识,促使其认识自己所犯的错误,诱导其自发的改过,能够适应社会,并预防被矫正者重新犯罪的专业活动。社区服刑人员一般存在三类心理问题:一是一般心理问题,表现为忧郁、暴躁、冷漠或自卑;二是严重心理问题,表现为人格障碍;三是心理疾病,如被诊断患有情感性抑郁症等。心理矫正包括: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

一、在社区矫正中,心理矫正的模式和一般方法

(一)心理矫正的模式

1.完全由行政机关主办:政府建立工作室,组织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工作;政府规划,向社会购买专业服务。

2.由行政机构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有心理咨询资质的社区矫正工作者自主开展的心理矫正工作;社会机构组织志愿团队,心理咨询师业余参与心理矫正工作。

(二)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

心理矫正的一般方法包括:心理状态的基础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矫治性评估;对矫正对象心理矫正工作的跟进措施;矫正对象心理状态的预测性评估;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被矫正人员心理咨询与治疗。

二、对社区矫正中心理矫正的评判和设计

(一)心理矫正对整体的社区矫正工作的支撑意义

为解决社区被矫正者回归社会,给社区被矫正者提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社会化过度服务,提醒社区矫正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面临的婚姻、家庭、法律等事物,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辅助被矫正人员改掉原有的恶习,从新做人,正视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感受,能自力更生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在这个矫正中,心理矫正担当的是,一是行动的监督人:收集整理被矫正人各种心理状况的资料。二是行为危险性的评判人:用心理干预手段检测被矫正人,对可能危险性进行监督。三是分类心理矫正的实施人:针对不同类型的被矫正人,注重其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心理矫正。

(二)心理矫正工作应达到的目标

1.让被矫正人员了解自身情况和特长。通过对心理矫治,让被矫正人反思自己从前所犯的错误,了解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消除被矫正人心理抵触情绪,诚恳地接受社区矫正。

2.调动被矫正人积极进取精神,唤醒重新生活的勇气。对有悲观绝望心理的被矫正人进行心理疏导,指导被矫正人消除悲观、绝望、忧郁、茫然等思想问题,保持平常心,学会控制情绪调节心情,保持心态平和。

3.改掉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气,树立积极健康的奋斗目标。对被矫正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地帮助其戒除恶习,纠正社会行为,使其周围的社会成员接纳矫正对象。

4.完善矫正对象的自控能力。对被矫正人员的冲动型犯罪人员,采取心理情绪训练方法增强自控力,培养被矫正人员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合作的行为方式,教会被矫正人员克服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因外界刺激而产生冲动和过激行为的方式。

5.树立守法意识。使被矫正人员养成奉公守法心态,明白守法与违法的利弊衡量,确立起用合法手段谋生,满足生活需要的观念。

(三)社区矫正工作应当建立与监禁矫正形成对应关系的司法工作系统

在市区县及街道乡镇等各层级的社区矫正机构,设立专门部门,专职岗位,负责心理矫正工作。同时,组织社会团体及社会志愿者开展心理矫正活动。

社会工作团体在心理矫正方面,应突出服务型组织的助人理念,更好地展示出专业特性和服务功能,特别是突显以心理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者。培养和训练社工运用相关专业技能开展社区心理矫正,依靠心理学博大精深的知识,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被矫正人员发生心理问题,体现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的独特作用。

三、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心理治疗与辅导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心理矫正队伍,优化心理矫正资源是社区心理矫正向前发展的正确道路。社区心理矫治活动最终对被矫正人员有多大效果,很大程度是由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专业水平决定。以黑龙江省为例,实行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机关牵头组织,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基层司法所具体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来统一领导、部署和协调社区矫正试点的各项工作。在黑龙江省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主要困难可以归纳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制约了社区心理矫正的顺利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工作者的主体地位不明确,在专职、兼职心理矫正工作者的资格确认上有待明确;社区矫正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与心理矫正工作要承担的任务不相称;经费保障不足,使社区心理矫正工作开展缓慢;社会公众对社区心理矫正的认知度不高,能参与其中的更是凤毛鳞角。因此,提高心理矫治队伍的专业素质,保证心理矫治活动的专业化运作,还应当以社会资源的整合为主。逐步建立起一支专门从事社区心理矫正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同时保持与社会其他心理学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是解决人才匮乏的好办法。

以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和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的分工来看,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中起着组织协调和辅作用,而他们一般缺乏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参与社区心理矫治的实际经验,因此提高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社区心理矫正方面的相关知识尤为必要。通过各种“心理矫正学讲座”“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相关知识,强化职能意识,可以确保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开展各项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社区心理矫正的人员一般只负责对被矫正人员进行心理矫正,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更全面地掌握被矫正人员的全部情况,所以社工在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应当鼓励社工通过短期培训、函授、自学等途径系统掌握与心理矫正相关的理论知识,培育一支具备心理矫正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社工队伍。还可以通过以师带徒、同事间个案讨论等形式,不断提高社工实际工作能力。

在打造社区心理矫正专业化队伍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专业力量的参与和社会资源的挖掘。社区心理矫正的特点,决定了社区心理矫正立足社区、依赖社区、调动社会力量对被矫正人员开展心理矫正的工作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高校、医院、科研院所的心理专家参与心理矫正活动,来解决社区心理矫正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也是解决社区心理矫正人才不足的好办法。

(二)克服经费不足的矛盾

各级财政历年来对社区心理矫正的经费投入都是不足的,社区心理矫正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财力的支持和投入,但由于社区心理矫正的开展还属初级阶段,资金不足在所难免。但开展社区心理矫正不能坐等物质保障完善后才开展,利用好现有的物质条件做好心理矫正也是有可能的。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工作原则是解决经费和场所实际问题的最好方法,把现有的社区办公场所利用起来,把在职、聘用的社区工作人员组织起来开展社区心理矫正培训交流,都是解决经费不足的好办法。

(三)确定心理矫正的内容和项目

针对被矫正人员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正。一是在心理矫正人员与被矫正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这就需要社区心理矫正人员熟悉被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家庭背景,对被矫正人员保持热情、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二是全面的心理测试,将其与心理评估结合起来,在专业心理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被矫正人员的不同心理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矫正,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通过取得成功的心理测试成果,根据被矫正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选择性的引导被矫正人员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让他们了解自身特点、了解自己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为制定最恰当的矫正计划做好准备。三是在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的基础上,将被矫正人员一个阶段的矫正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下一阶段的心理矫正做准备。

重视心理档案在心理矫正工作的实际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是通过心理测评、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等方法积累起来的有关被矫正人员个性特点、缺陷、矫正过程及其效果等方面心理资料的系统记载,反映了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轨迹,对综合分析及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倾向,具有重要意义。心理矫正档案既可以动态跟踪被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保证心理矫正的效果,也可以为开展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公益劳动等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因此建立社区被矫正人员的心理档案非常必要。各社区还应加强信息交流,摸索心理矫正的新模式、新办法。建立社区心理矫正网站或交流社区心理矫正工作报告,组织开展心理矫正科学知识讲座,及时国内外心理矫正方面的最新动态及科研成果,交流各自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促进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的深入开展。

作为一项科学的社区矫正方式,心理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构成特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心理矫正,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矫正的有效途径,是我们追求和想要达到的社区心理矫正工作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王文琤.监外罪犯心理矫正工作现状与思考[J].犯罪研究,2007

篇3

[关键词]核心能力 财务指标 排序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Prahalad和 Hamel首次提出“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对核心能力做了明确阐述,此后随着许多对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探索,核心能力作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学者和实践者的认同。有关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成为了企业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能力进行研究和探讨,相继形成了众多学派及理论,极大的促进了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

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核心能力界定;核心能力特征分析;核心能力识别研究;核心能力评价研究。在核心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困难,其中涉及较多的主观因素,但是国内外学者通过构建各种指标体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模糊评价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而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研究。魏江(2001)、冯蔚东(2002)、王齐(2003)等都提出用模糊评价法对核心能力进行评价的模型。设计一套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进行模糊分析。杜刚(2000)、郭斌(2001)、张纯洪(2006)等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核心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对核心能力进行分层次分析,选取评价指标,赋权重,进行分析。但是在指标选取上有所区别。

二、研究现状

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对于核心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无论基于模糊分析方法还是基于层次分析法,都存在两个个问题:1. 是核心能力的维度范围难以确定。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核心知识、核心人才、核心管理等所形成的一种能够在企业内部共享、协调、传递及整合的能力。其涵盖的范围很广,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维度是否全面合理?2. 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产物,不是某一特定时点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因此核心能力具有动态发展性。但是大多研究中涉及的评价指标都是静态的,很难反应核心能力的本质。而且很多财务指标本身就具有争议,如流动比率一定越高越好吗?资产负债率一定是40%才合理吗?3. 在分析过程中主观性太强。如选用本身就具有较强主观性的评价指标,如资本运营效果、战略调整能力等,这些几乎难以进行客观的计量。严重影响指数的客观性。

三、主要研究思路

因此,从核心能力构成维度来设计评价指标来对核心能力进行评价较难实现。但是从核心能力所表现变化趋势是一定的,核心能力强就一定能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会表现出较为确定的结果。即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在一定的时期会呈现出一些共性的特征,呈现出一种稳健发展的趋势。这些特征可以将企业与不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相区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征来对核心能力进行评价分析。

核心能力具有独特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动态性等特性,能够为企业的持续竞争提供优势,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使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从而长期保持市场优势及领先地位。表现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盈利能力,投资者能够得到可靠的回报,企业的价值不断的增长的能力。根据这些核心能力的共性特征来制定评价指标,选取可计量的财务指标,从财务角度对核心能力进行客观评价,避免主观因素。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也是本文创新之处。

四、财务指标体系

通过具有核心能力企业一定时期内呈现出的共性特征,对核心能力进行基础维度划分,并选取相应的财务指标,对核心能力进行评价。为了避免较多主观性指标,尽量减少人为偏见的掺杂,我们主要选取可计量的财务指标作为基本评价指标。

从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者回报能力、财务稳定能力作为基础维度,选取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从四个方面设定评价指标,从财务角度反映了企业核心能力水平,不同的指标涵盖了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因素。并且每个指标都是可以计量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本身不具有不确定性,指标的好坏能够直接得出核心能力强弱。

五、核心能力评价方法

由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在规模、产品、市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区别,不便于进行比较。如制造型企业固定资产相对较多,企业市场份额占有较大,但是信息、服务行业固定资产较少,行业市场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核心能力评价不具有代表性,意义不大。所以我们再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评价时主要在同行业企业之间进行评价。另外在选择评价方法方面,无论模糊评价还是层次分析,在赋权重时都带有较强的主观偏向性,因此本文采用对同行业企业进行排序打分的方式对核心能力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核心能力得出一个整体的分数。这样虽然没有给出企业核心能力一个具体的数值,但是通过对同行业其他企业各项能力的综合比较,能够核心能力较差企业与较强企业的差距,从而针对性的进行企业管理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这对企业具有很总要的意义。

六、核心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下面以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为行业分类标准,选取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5家上市企业2004-2008年的数据为例,从财务角度对核心能力评价进行实证分析。所用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因篇幅有限,再次只列出分析结果。

其中各指标数据采用五年平均值,表2中给出各指标在五家企业中的排名,分值设为1-5,最好为5分,最差为1分。

从表中看出各指标排序评分后茅台酒分值最高,根据设计原则,说明茅台的生产企业核心能力相对较强。

七、结论与改进

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和应用,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可以从财务角度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把握企业内外环境,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明确竞争优势和方向。

当然,由于篇幅原因大量的分析过程不能在文中说明,该模型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核心能力是企业的综合能力,评级指标也应该反应企业的综合能力,那么选取多少指标才够呢?排序样本应该多少才能反映综合排名呢?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1]Prahalad, C. K. and Gary Hamel,1990,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5:79-90.

[2]Meyer, Marc H., and James M. Utterback,1993,The product 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6: 29-47.

[3]郭斌、蔡宁. 企业核心能力审计: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9).

[4]张新民、王秀丽,2006,以透视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管理世界11:166-167

[5]杜纲、程继川和陈卫东.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6]罗伯特.C.希金斯,1998,财务管理分析,沈艺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76-78

[7]冯蔚东和陈剑. 虚拟企业中核心能力的定性与定量识别[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2(5).

[8]张纯洪.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核心能力;教学改革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制定营销战略,搞好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市场营销活动。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须具备适应企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核心能力,既沟通协调与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竞争与创新能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有积极促进作用。

1 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积极响应了教育部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教学方法改革是重点,也是难点。目前,以“灌、填和注”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一直主宰着课堂教学。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教学方法改革的专题讨论过程中,深感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当前在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的进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1 教学方法改革的意识不强。教育教学改革以来,高职院校受到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但教学基本上还是按照历史的惯性在走,教师依然保持原来的风格,并未从根本上摆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满堂灌”、“填鸭式”、“布道式”,即“传递一接受”的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缺乏使命感,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传统的、旧的教学方法给教学带来的弊端。

1.2 教师能力水平的局限性。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自己原本已经熟悉和习惯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新审视。相比较以前的以教师、书本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照本宣科的满堂灌来说,现今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自主创新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样化教学方式,难免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等提出比传统教学方法更高的要求。对此,由于不少教师本身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知识的系统性不强、理论水平低、能力欠缺等,或者是未勤于学习和潜心钻研,对教学方法特性的理解,对教学实践中具体教学方法的理解与把握不够,不能进行教学改革总结、深化、提炼和升华,从而使教学方法改革只流于形式。

2 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人们普遍的共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适应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2.1 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教学方法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依据(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相关企业、院校共同设计教学方法,以做为核心,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培养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高素质(营销)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2 教学方法改革的实施。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就是打破传统的课堂理论满堂灌的模式,进行“以岗位素能培养为中心、以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论课程《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教学主要采取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实践课程《市场调查》、《营销策划》)教学采取现场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方法,课程《商品推销与商务谈判》采取情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同时融入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角色转换式、团队竞赛式等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主题鲜明、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形成一套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体系,构建准职业化的现场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等。

3 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对教师的期待

教师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的主体,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力军和实施者,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然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3.1 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要求教

师适应时展,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一是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强调以学生为认识主体,发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并且教育不能只面向少数学生,也不能只面向多数学生,而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二是全面发展的观念,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将教学视为一个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开放的系统,实现教学应有的社会功能,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三是素质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全面开发学生的多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3.2 较高的素质、能力。教师靠综合素质与能力引领学生奔向未来,是富有时代精神、把握时代文明发展方向的人。教学方法的革故鼎新,必然要求教师把握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善于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把握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教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状况;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既有专业理论知识传授,也有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渊博的知识,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教师应该具有超群的智慧和健全的人格,给学生以终生受用的生存智慧、学习智慧和创新智慧;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反思能力,注意观察教学过程中不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因素,寻求一种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和谐发展机制,为学生提供一种宽松的、愉快的、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作为一个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勤于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4 结束语

教学方法改革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过程性,创新教学方法要兼顾目的性、整体性、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互补性,因此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特点(兼顾所有学生)、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与实践,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需要学院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9

[2]高炳学、姜可.《高校课堂教学中激励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1.08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方法;知识耦合

作者简介:王秋生(1971-),男,河北丰润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崔勇(1982-),男,河南漯河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北京 1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探索和实践”(项目编号:40037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5-0046-02

随着通信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广泛用于军事、航天、航空、遥感、控制、雷达、医学等各种领域。[1,2]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不再局限于通信与电子工程学科,已逐步成为自动控制、模式识别、生物医学、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重要选修或必修课程。与此同时,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研究日益深入,涉及教学内容[3,4]、双语教学[5,6]、实验教学[7]、辅助教学[8]、教学改革[9-12]等方面。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有如下特点:一是内容抽象。用抽象的数学符号描述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二是内容丰富。包括数字信号和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处理技术和典型应用等。三是实践性强。课程内容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基本概念来源于工程问题,而分析和处理结果又应用于工程实践。

在自动化学院开设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存在如下问题:课程内容抽象使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与工程联系紧密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课程内容丰富与学时较少之间的矛盾突出;名称相似或相近的概念较多,容易产生混淆;缺少先修课程基础(受学时所限没有开设“信号与系统”课程)使得学习困难;课程设置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适值研究生入学考试准备阶段,部分学生存在抵触情绪。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耦合关系的教学方法。它充分利用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结构从宏观上理解和掌握授课内容,避免学习知识的孤立性和盲目性。

一、基于知识耦合关系的教学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主要讲授数字信号/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典型应用。虽然涉及内容很多,但是彼此联系密切、耦合关系很强。基于知识耦合关系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系统分析和信号分析两个方面。

1.系统分析的知识耦合关系

数字信号处理的系统分析以线性时不变系统为对象,以傅立叶变换和z变换为主要工具,以分析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因果性和稳定性为核心,在时域和频域分别论述有理系统的分析方法和实现技术,包括时域卷积、系统函数、信号流图、差分方程、有理函数系统(FIR和IIR系统)等。彼此之间的耦合关系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知识耦合关系中,时域卷积是从系统输入、系统输出和单位脉冲响应角度描述系统;系统函数是应用有理函数在复频域(z变换域)描述系统;差分方程是从输入与输出关系角度描述系统;信号流图是从实现系统的体系结构角度描述系统;频率响应是用特征函数在傅立叶变换域描述系统;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和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是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种重要形式。

根据图1所示的知识耦合关系,在授课过程中以时域卷积为出发点、以系统函数为中心,侧重强调时域卷积、系统函数、频率响应、差分方程和信号流图的等价条件和转换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讲授FIR系统和IIR系统,对于建立数字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知识框架、从宏观和系统角度理解数字系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信号分析的知识耦合关系

数字信号分析涉及信号转换、信号表示等内容,授课内容的耦合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和分别表示模拟非周期信号和周期信号;和分别表示的拉普拉斯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和分别表示数字非周期信号和周期信号;和分别表示的z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和分别表示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的离散傅立叶级数(DFS)。

图2所示的知识耦合关系主要包括:模拟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及其相互关系、数字信号的z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及其相互关系、数字非周期信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和周期信号的离散傅立叶级数及其相互关系等。此外还包括模拟信号的采样与重构、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相互关系等。具体内容参见相关文献,不再赘述。

根据图2所示的知识耦合关系,在授课过程中以数字信号的转换关系和表示形式为中心,重点讲授采样和重构关系、时域和频域表示、离散傅里叶变换、离散傅里叶级数等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既强调多种变换之间的转化条件、表示方法又强调数字信号表示方法的物理意义和转化关系,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概念和方法的混淆,降低学习过程的盲目性。

二、教学实践与体会

虽然图1和图2所示耦合关系分布在不同章节,但是它们的内在联系非常严谨,且涵盖了绝大部分的授课内容。在讲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时,充分利用授课内容的耦合关系,一方面能够使讲授内容更加系统,避免讲授知识的孤立性,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概念框架和知识体系,有利于正确和全面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主体内容。

上述基于知识耦合关系的教学思想是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有效性已经得到教学实践检验。四年多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基于知识的耦合关系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听课学生普遍反映,授课过程中的概念清楚、重点突出、内容完整,所学知识的印象深刻、联系密切;与此同时,基于知识耦合的教学方法也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和赞同。

三、结论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耦合关系的教学方法,并对系统分析和信号分析进行了全面论述。它通过建立授课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得完整的概念体系,有利于全面掌握课程内容;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教学实践检验,赢得了有关专家和广大学生的认可和赞同。该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概念抽象、内容多样、知识耦合关系复杂的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工作受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教改立项项目的支持和资助,特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Mitra S K.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A Computer-Based Approach(Second Editon)[M].Mcgraw-Hill Companies,Inc.2001:1-40.

[2]Oppenheim A V,Schafer R W,Buck J R.Discrete Time Signal Processing(Second Edition)[M].Pearson Education.1999:1-7.

[3]高军萍,王霞,李琦,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2):19-21.

[4]李梅,陈玉东,崔艳云,等.“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泰山学院学报,2005,27(3):96-100.

[5]阔永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体会[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82-85.

[6]彭启琼.“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初步实践与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4):12-14.

[7]袁小平,王艳芬,史良.基于Matlab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1(1):58-60.

[8]翟因虎,潘保昌.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改试验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s1):131-132.

[9]朱学勇,杨谏,蔡竟业,等.浅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4):13-15.

[10]汪西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63(5):95-98.

篇6

【关键词】: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方法;创新

【引言】: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改变原有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方法,扩大宣传范围,从多方面实现宣传教育方法的创新,加大了宣传力度,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责任,让各层人员及时沟通,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及时应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在较短的时间救助火灾,减少森林资源损失,把森林火灾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宣传的效果。

1.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宣传机制

在红峡林场周边生活的人们多以农业为主,森林防火意识较弱,通过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宣传机制,可以让宣传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发展并形成群众基础,强化人们的防火意识,让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的防火工作有序进行[1]。

1.1扩大宣传范围

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不止把宣传范围放到森林周边,更将宣传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全方面强化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通过走进清真寺、学校、集贸市场、村庄、农户家等多种形式,将森林防火宣传做到家喻户晓,防患于未然。

1.2完善制度的不足

当下,很多林业局尚未明确森林防火各部门的权益与义务,导致发生森林火灾后,各部门互相推脱,为此,林业局需要根据各层员工的职责,明确其森林防火的工作内容,并定期组织防火会议,请林业局及乡领导、村负责人参与,总结上一个工作阶段的成绩和不足,给出下一个阶段的防火任务,根据季节与环境的变化,确定新的防火方案,并不定期审查,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

现在,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红峡林场为了做好2016到2017之间的森林防火工作,已经召开了乡场联防会议,在会上参与的人员已经达成一致的观念,即客观分析目前森林防火面临的挑战,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认识到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及时沟通,保证信息传播的通畅。

1.3建力双向交流机制

防火教育部门要与各基层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以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红峡林场为例,其会在林场与村落之间建立联系,由林场向村民提供防火教育的资料,让村民自主学习,让其了解当下森林防火面临的挑战,形成正确的理念。林场负责人会定期到村落走访,了解防火宣传活动进行的情况,为下一阶段防火工作内容的制定提供资料,帮助决策。[2]。

1.4建立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大会制度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大会制度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召开,可以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会上要求各负责人全部参加教育大会,讲述自己在上一阶段的防火工作内容与效果,以及新掌握的防火知识,各方可以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由其他部门进行解答,或是通过观摩教育的方式,加强防火宣传。相关人员还可以根据全国各地已发生的火灾,总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时制定预防方案,避免火灾发生。

1.5建立防火宣传教育体系

林业局可以通过培训、讲演、展示等形式,全面贯彻国家对森林防火工作颁布的方针,让宣传工作向精细化、透明化转变。

首先,让教育内容有形化。林业局不仅用说教的方式传递防火内容,而是创新了防火宣教形式,以实际演习或是其他贴近人们生活方式的内容呈现。

其次,让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林业局把宣传内容融入真实的火灾案例中,通过对火灾案例的分析,便于人们接受,并形成“蝴蝶效应”,让其时刻关注森林火灾,小心用火,减少森林火灾的出现。

最后,丰富空洞的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宣传材料,增加教育内容的数量,让人们主动阅读材料,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防火的相关内容,强化自身的防火意识。[3]

2.创新防火教育内容与形式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方法的创新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防火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可以进一步扩大教育内容传播的范围,提高宣传的效果,

2.1防火教育内容的创新

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强化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减少火灾的发生,因此,林业部门与各林场的教育内容必须加入新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创新。

2.1.1加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

在宣传教育内容加入法律法规,让人们了解与森林保护相关的内容,使其逐渐形成自觉保护森林的意识。

2.1.2加入防火灭火的知识

加入这类知识,可以让人们了解出现森林火灾时,可以用哪种方式灭火,以及容易发生火灾的条件与季节,在某种环境或某个季节,加强森林火灾的防护力度。[4]

2.1.3加入典型事例与做法

加入典型事例可以激发出人们内心的共鸣,产生心理认同感,起到示范的作用。

2.1.4加入典型火灾的案例

加入典型火灾的案例,可以给人们以警示,加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吸取经验,防止重蹈覆辙。

2.2教育宣传方式的创新

林业局和林场的负责人除了用纸张的形式进行宣传外,还可以把内容做成图画册的形式,发到人们手中。同时,现在网络已经在社会中广泛应用,其可以以网络为平台,把文字转化为电子信息,传送到客户端中,比如手机、电脑等,人们会手机查阅信息,接受教育。另外,林业局还可以进行演习,O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标志符号,或是借助电视台,扩大教育人群。

结语

总而言之,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红峡林场要想实现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方法的创新,必须扩大宣传范围,完善制度的不足,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大会制度,以及防火宣传教育体系,并加入新的森林防火宣传内容,实现宣传内容的创新,改变教育宣传的形式,强化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切实做好森林防火教育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杨荒源. 如何创新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方法[J]. 新疆林业,2015,01:39-40.

[2]周峻.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篇7

【关键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剖宫产孕妇

剖宫产手术是通过剖开产妇的腹壁和子宫取出胎儿的一种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剖宫产手术的方式不断得到改良和发展,采用该种手术方式的孕妇数量逐年增长,但该种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会使产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失液和失血,术后容易出现免疫力下降和身体虚弱等情况,极易引发并发症,对产妇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1]。我院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孕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62例患者参与我院本次研究护理,把16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1例患者的年龄在24岁至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经产妇62例,初产妇19例。观察组162例患者的年龄在22岁至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经产妇59例,初产妇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以及身体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不对我院本次研究护理结果造成影响。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

部分产妇为自愿选择剖宫产手术,还有部分产妇则是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采用剖宫产手术方式,如出现难产和妊娠合并症等,这类产妇在进行手术前,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以耐心的解答,使产妇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主治医师,消除产妇及其家属对手术的顾虑[2]。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血压、呼吸、体温和心率等,术后护理人员让新生儿与母亲进行短暂的接触,并告知孕妇婴儿的身体情况,让产妇安心修养身体[3]。

1.2.2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应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相关知识的教育,让患者详细了解剖宫产的手术过程、术后疼痛情况以及术后需要注意的具体事项。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正确方式和注意事项,并指导产妇进行适当的锻炼,促进产妇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4]。

1.3观察指标

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情况、剖宫产知识了解程度、住院时间以及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这些指标评价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孕妇的影响。

2.统计学分析

我院本次研究护理过程中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百分比(%)和±s表示,并分别采用x2和t进行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护理周期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情况、剖宫产知识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1%(P<0.05),详见表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3%(P<0.05),详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母乳喂养、剖宫产知识了解程度、住院时间比较(n,%,±s)

小组

例数

母乳喂养情况

剖宫产知识了解情况

住院时间

观察组

81

73(90.1)

76(93.8)

3.44±1.22

对照组

81

61(75.3)

63(77.8)

7.21±1.85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

小组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

81

51

19

11

86.4

对照组

81

38

22

21

74.1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小组

例数

焦虑

抑郁

伤口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81

2

1

2

6.2

对照组

81

4

3

3

12.3

4.讨论

近年来,为了保障母婴健康安全和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选择剖宫产手术方式的孕妇数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产妇对剖宫产手术知识缺乏了解以及对护理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戒备心理,在加上手术带来的创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妇的术后恢复。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利于加快产妇身体恢复,对于提高剖宫产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5]。

我院对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剖宫产孕妇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母乳喂养情况、剖宫产知识了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3%。该研究结果表明对剖宫产孕妇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缩短产妇的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竹林.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3,12(04):121-122.

[2]王小琦.浅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2(19):277-278.

[3]曹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29(13):68-69.

篇8

【关键词】前置胎盘;孕期护理;健康教育;影响研究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覆盖子宫颈内口,被称为前置胎盘。前置胎盘不仅会导致妊娠晚期出血,还可能导致胎盘早剥和宫颈病变,给患者的生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近年来,前置胎盘作为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其治疗和处置受到医学界的普遍关注,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确保前置胎盘患者母婴健康,更是成为医疗工作者重点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大量的资料和案例表明,加强前置胎盘孕期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孕妇的病情,使前置胎盘在孕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在前置胎盘发现后,如何做好孕期护理和健康教育,则成为广大医疗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某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前置胎盘病例47组为观察组,孕妇年龄介于21~45岁,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8例,低置和边缘性胎盘13例,患者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以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前置胎盘孕妇41例为对照组,孕妇年龄介于22~41岁,其中完全性前置胎盘5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6例,低置或边缘性胎盘10例,患者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患者的年龄、前置胎盘类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P>0.05,案例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正常的孕期健康教育和孕期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前置胎盘的危害性、病理学简介、应对策略及孕期营养管理、孕期生活作息管理、孕期生活习惯管理等内容。讲座主要由负责的医生和护士一对一对讲解为主,并给予正常的健康检查。观察组给予与对照组相同的孕期健康教育和孕期知识讲座,但加强了前置胎盘入院健康教育、急性期健康教育、稳定期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教育等内容。这些教育方法均采用医生或护士一对一口头教育的方式。其中入院期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疏导、病理学简介、紧急处理方案讲解等。急性期则主要给予详细的治疗策略和方案,并加强对患者和其家属注意事项的宣讲和要求。稳定期则主要开展详细的病理学介绍、治疗措施、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生活起居指导、正确的肢体训练和心理健康指导等。出院时则对预防复发、用药、饮食、休息、复诊等为要点进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软件完成统计,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共有47例患者,在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后,44例患者最终通过顺产或剖宫产等方式成功分娩,其中有3例在妊娠期由于病情加重保胎失败。观察组经后期调查表明,其中有46人对治疗表示满意,满意度达到97.87%,几名保胎失败患者均对再次怀孕有较大信心。对照组41例患者中有32例最终通过顺产或剖宫产等方式成功分娩,9例由于病情加重等原因保胎失败。经后期调查,满意度为75.61%,其中7名患者明显对妊娠有恐惧心理,表示不会再到本医院生产。经统计学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前置胎盘相比于其它孕期问题,由于会有出血现象,因而会给孕妇和其家属带来极大的恐慌和恐惧。普通的孕期健康教育并没有注意对孕妇和其家属这种恐惧心理的缓解,而是按照正常的医疗程序给予健康教育与管理。这导致孕妇的心理健康没有得到保护,孕妇由于对出血现象的恐惧心理,很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其孕期的心情和状态。除此之外,由于患者家属缺乏对病情的了解,很容易使他们见到出血现象后,将问题归咎于孕妇,在很大程度上更加剧了孕妇的心理压力,而心理压力的加大,抑郁情绪得不到控制,正是导致孕妇保胎失败的关键原因。除此之外,前置胎盘患者相比于普通孕妇,在孕期护理上需要格外注意卫生和保胎,如果健康教育、心理教育不到位,则容易导致孕妇在孕期不良的生理和生活习惯被放大,最终给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带来威胁。除此之外,前置胎盘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诸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癌、阴道壁静脉曲张破裂等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会导致出血频率增加,并加大出血量。但通过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情,教会患者和其家属正确的孕期健康知识,并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辅导,则能够有效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出现。通过本次研究与实践表明,加强前置胎盘孕妇的孕期护理和健康教育,主要包含以下方面。入院时由于患者和其家属承受较大心理压力,医护人员一定要照顾到患者和其家属的情绪,不能过于夸大前置胎盘的危害性,而是应该多采用积极、鼓励的话语,动员孕妇和其家属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孕期护理工作中。尤其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孕妇,医护人员更要加强其心理健康辅导,通过和患者和家属亲切的交流,尽量平复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向患者适当讲解部分病理学知识。待患者和家属初步接受病情后,医护人员可以在急性期加强健康教育,并为患者讲解诸如诊断检查、医疗方式等并针对性地向大出血的患者详细交代交叉合血,建立静脉通道,给氧,绝对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尽力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高腹压的动作,使患者主动配合各种急诊治疗及护理,以安全渡过急性期,最大程度地保证母婴安全。稳定期健康教育则应该以病理学讲解为主,指导患者用药和了解正确的饮食、起居以及生活注意事项。实践证明,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策略性的孕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前置胎盘并发症出现几率,最大的保证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石娟.持续健康教育对前置胎盘孕妇期待疗法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14):1325-132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