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5 09:21: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程计价的基本原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解决基本医疗、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困难的主体。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公立医院改革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成本管理引起了学术界和医院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是,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上,而相对忽视对成本价值流程和医院所处外部环境的分析,使得医院成本管理呈现出片面性,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探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的新思路。
一、价值链概述
“价值链”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提出的,指出企业是在设计、生产、销售、交货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条价值链来表示。 对于医院来说,各项医疗服务项目、采购、后勤以及医院与其供应商和患者之间的业务交往,都可以看成一系列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活动组成的链条,每一个活动都会导致资源和价值的消耗,这种资源的传递过程就是价值链。因此,价值链并不是独立活动的简单集合,而是一系列的价值活动有机结合构成的复杂系统。价值链分析作为一种战略分析工具,用来研究公立医院的各成本价值活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战略角度加强对医院成本的动态管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和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
价值链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价值链分析,即是将价值链分析与传统意义上的成本管理相结合,寻求降低价值链成本和优化价值链流程的方法。二是外部价值链分析,即对医院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的分析。通过外部价值链分析,能够从宏观上掌握医疗行业的发展情况和自身在行业里的地位,找出成本优势和劣势,从而进一步探索上、下游成本管理的路径。
二、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元渠道逐步转变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二元结构,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1.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
医院的内部活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者共同构成了医院内部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活动由医院为患者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项目组成,是为患者直接创造价值的活动,包括诊断、检查、治疗等,是医院最主要的经营业务。行政、后勤、科研教育、物流等属于辅助活动,不直接创造价值,但为医疗服务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支撑。这一系列的活动用价值表示就是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如图1所示。
2.公立医院内部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法
医院的内部价值链中隐藏着很多成本控制机会,将内部价值链分析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就是要求从价值的角度入手,分析内部价值链上各活动之间的关系,识别非增值活动和无效活动,重构和优化医院内部的经营管理过程,实现价值链各活动间无缝隙对接,从根本上改善医院的成本结构,挖掘内部成本控制潜力,提高效益。
(1)消除价值链中的无效或非增值活动。所谓无效活动就是不合理的、错误的、重复性的或者会导致等待时间增加的活动。非增值活动是指不能增加医疗服务的价值的活动。如“退药”活动既消耗了医院的人力和病人的时间,又没有创造价值,医院可以采取措施,加强医生和药房之间的沟通,降低处方的失误率,从而清除该活动。当然,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并非所有的非增值活动都需要清除。比如咨询、导诊、护士的三查七对、药剂部门的发药复查等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增加价值,但却是维持医院正常运营、降低医疗错误的必要活动。
(2)改善价值链中的非增值活动。医院可以改进价值链中的非增值作业,如实行网上预约挂号制,或病人持卡就诊制,通过网络化管理简化门诊就诊流程,减少病人等待时间。
(3)整合价值链中的关系密切、性质相似的活动,分解那些复杂的、可进一步细化的活动。如果对各手术室功能进行整合,可以改变一个手术室只进行某些种类手术的现象,解决了手术室的瓶颈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公立医院外部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要求公立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逐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要求公立医院完善便民惠民服务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这些新变化促使公立医院必须加强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从外部价值链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而这也是目前我国的医院相对忽视的部分。外部价值链主要包括行业价值链、供应商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患者价值链四方面的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公立医院外部价值链分析
1.公立医院行业价值链成本管理
行业价值链分析是指将公立医院置于医疗卫生行业这一更广泛的价值系统中,通过分析包括医院自身在内的从其上游到下游的整个价值链,找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从而选择适当的战略降低成本。
行业价值链成本管理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资源的平衡与协调。每个医院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医院间可以实行横向联合,建立资源共享、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机制,获得“1+1〉2”的效益,这样的医院才可以变得更有柔性,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双向转诊”就是横向整合的一个很好例证。当某公立医院患者流量偏大、床位持续紧张时,可以将那些病情得到控制、处于住院后期治疗的患者转移到床位使用率较低的下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既缓解了自身床位紧张的问题,也盘活了业务量不足医院的资源,更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整个价值链的效率。
2.公立医院竞争对手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倡导多元化办医,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公立医院要想求得持续发展,必须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找出医院和竞争对手在各自价值链上的成本和价值差异,进行SWOT分析,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为医院的成本管理提供指引。当然,在进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时,最好寻找比自己更有成本优势或在成本管理的某一流程上有优势的医院作为分析对象,取长补短,制定取得竞争优势的成本战略。
3.公立医院供应商价值链成本管理
新医改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收入,并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因此公立医院供应商价值链成本管理变得日益重要。药品、制剂、设备等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和进行日常管理必不可少的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医院的供应商偏多,管理工作的难度较大,管理成本较高。医院一般是通过价格谈判,选择价格最低的那一个供应商,购销关系通常都是临时或短期合作,采购成本偏高。新形势下,医院可以利用网络广泛收集供应商信息,本着“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的原则,在对物资质量严密监控的前提下,建立公正合理的采购程序和制度,并从经常易的供应商中择优选择一两家建立长期信任的合作关系。
4.公立医院患者价值链成本管理
患者是医院经营管理活动的最终消费者,患者的满意程度是医院外部价值的重要部分。改善患者价值链的方法主要包括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患者的货币成本和时间成本、增加患者后续价值链等。由于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价值链与医院的内部价值链是合一的,所以这里只介绍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价值链。
医院可以通过网上或电话预约等方式,提高患者时间安排的主动性,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减少时间成本,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另外,医院如果为患者提供出院后的一周询访服务,增加医院的人文关怀感,必然会获得患者情感上的增值,也维系了患者对医院的忠诚度,提高长期竞争优势,在战略高度达到医院成本管理的目的。
四、结语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转变思路,将价值链分析理论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医院内部的价值链构成,还要分析医院所处的包含整个医疗行业、供应商、竞争者和患者在内的外部价值链,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加强横向联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战略的高度加强成本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取得长远发展。
注释:
①http:///link?url=bePIoxNM_OsJrn5AUVRDcREvd19jyhFqvmSI_Nvy-COofsWgPH8xWSvLnpRISZQF
②《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医管发[2010]20号)
参考文献:
[1]时玉梅.价值链分析在公立医院成本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5:103-104
[2]余英.价值链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2,30:180-181
[3]周晓桠.SY医院成本管理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2
【关键词】医院 成本会计 管理 对策
在新形势下,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逐步实施,医院要想求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强经营意识,调整服务结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降低服务成本。医院成本会计工作不仅是简单的资金节约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管理机制。成本会计工作的真正执行者是全体员工,所以要营造出一种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浓厚氛围,使得每一位员工都能认识到成本会计工作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医院会计部门成本会计工作所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实施对策。
一、我国医院成本会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对经营成本的意识相对不足
在我国医疗行业中,公立医院的比例是相当高的,由政府拨款来投资医疗设备和进行建设改造等活动,其经营管理体制和竞争意识与私立医院有很大的不同。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公立医院没有正确看清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身份,成本管理范畴片面化,在产出过程中不计效益,盲目创收,加剧了医疗成本随收入增长而迅速膨胀的情形。
(二)医疗制度建立相对不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形式为市场经济,在这种经济背景之下,医院的竞争尤为激烈,医院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为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在这种经营模式下,“以药养医”的现象凸显,所以医院往往将重点放在药品管理上,而忽视了对医疗成本的管理。
(三)医院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相对不高
随着医院经营模式的改变,对医院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许多医院都存在着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医院发展明显不协调的矛盾。导致这一矛盾出现的原因很多,比如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缺乏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部分会计人员安于现状,缺乏再教育与再培训,不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与学习新的业务操作技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停滞不前。
(四)医院会计人员对成本会计工作认识相对不足
由于医院的领导及会计人员参与了医院全部的财务项目,所以他们错误地认为对医院的收支情况了如指掌,无需再做深入地分析,只需要做好记账、算账、报表、简单核对数据等表面工作即可。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这些看似正常的数据后面往往隐藏着财务风险,所以若不及时发现、纠正及处理,势必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二、加强医院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成本理论的研究,提高医院成本会计水平
医院必须与时俱进地建立符合新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体系,这就要求医院领导首先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管理意识;其次,成本会计管理者应深入医院调查研究,同一线会计人员紧密合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从实际案例中提炼成功经验,并将这些成功经验巧妙灵活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另外,医院还需要建立成本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这些管理制度的完善,目的是创造一种约束与激励并存的环境,旨在充分调动医院会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医院成本会计水平。
(二)树立会计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医院会计人员的素质、技能对医院成本的高低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会计人员的成本意识与降低会计成本的主动性。何为会计成本意识?它指的是节约、控制成本的观念,是执行节约成本并了解成本控制的结果。会计成本意识主要包括控制成本,即努力使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保持。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树立会计人员的成本意识,使大家牢记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并且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其次,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全员成本意识。
(三)建立会计成本管理保障措施,保证成本管理顺利实施
为了保证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及可实施性,许多医院都建立了会计成本管理保障措施。建立该管理保障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医院内的各项活动都是遵循降低成本这一原则来实施的,从而有利于进行医院会计成本管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保障措施并不是随便建立的,需要考虑医院的组织结构、职能的划分与分工等诸多因素。
(四)完善成本会计职能机构,提高会计人员基本素质
建立科学的成本会计组织框架和健全的职能机构,是顺利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的前提。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严格的成本会计规章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成本管理。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医院成本会计人员不仅懂会计和财务管理,更要懂经营管理,并且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工作。在工资分配机制上,也要不断完善,可以实行将绩效工资与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等环节挂钩,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小结
成本会计管理在整个医院的财务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尽管其工作琐碎,但也必须紧跟医院财务系统的发展步伐。成本会计管理工作能够体现出医院成本及耗费状况,所以一个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的会计成本管理。实现医院成本会计的精细化管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需要医院各科室、全体员工的积极协调,共同努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医院财会成本控制管理水准。
参考文献
[1]陈彩刚.简论基于ERP的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J].中国总会计师,2010(07).
[2]姚爱姹,王平,陈娟.关于医院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07).
关键词:项目成本 价值工程 房地产 成本控制 设计阶段
近几年,因房价不断上涨,已经严重影响民生问题,国家逐步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房地产项目决策科学性,是摆在房地产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技术经济解决方案上观察,目前,基于价值工程思想与方法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地运用在项目设计和施工阶段 。房地产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是从设计阶段考虑房地产的成本管理体系,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它将房地产成本管理和房地产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避免了设计工作的盲目性, 对提高房地产的竞争优势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简称vE ,是通过分析产品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关系,力求以最低的产品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这里的价值(v)是功能(F)与成本(c)的综合反映,是二者的比值.即:V=F/C 。 实施价值工程的关键在于方案创新。由于价值工程是把技术与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技术,因此,在房产造价控制中引入价值工程是极其重大意义的选择。
二、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特点及原则
1.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的构成
房地产开发过程分为前期策划与立项、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四个阶段, 房地产开发成本即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四个阶段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公共配套设施费等费用。工程项目立项后, 设计通过对项目的具体化和书面化, 是对项目的功能、工艺、成本等技术经济指标、实施方案进行的事前规定, 承包商将根据这一阶段的成果完成项目的建设。
2.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特点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具有以下特点
2.1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一种进行成本控制的事前管理活动
2.2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活动
2.3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可能是对成本影响最大的成本控制活动
三、基于价值工程方法的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实施
1.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方案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建立全面系统的房地产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包含功能指标体系和成本指标体系, 运用价值工程优选法,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 并结合客户和广大设计人员的意见,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对各方案进行评分。 求出方案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最后求出价值系数, 根据价值工程原理按价值系数排序得到最优方案。该方法在建立指标体系时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优选依据价值工程理论计算出价值系数, 对各个方案的价值系数进行比较, 最终选择价值系数最高的方案, 即最优方案的选择。
2.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首先明确客户的需求, 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定义, 并按照功能的载体对象进行分类整理, 形成功能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 进行打分确定功能系数。其次主要针对房地产项目开发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分析, 按其在总投资中所占比例来确定成本系数。对于房地产开发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而言, 价值工程中的成本不仅包括房地产产品的开发施工阶段的成本, 还包括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维护成本。然后根据已得出的功能系数和成本系数, 利用价值评价模型, 得出价值系数。根据价值工程的评价标准, 对得出的价值系数进行评价。
3.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初步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程序一样, 运用价值工程方法,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化, 将初步设计深化处理成可施工的蓝图, 也就是如何合理的确定结构、园林景观等功能指标所涉及的具体施工细节的过程。
四、施工招标及签约阶段
合同作为双方当事人履行权利和义务,相互索赔的依据,在房地产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编制招标文件有签订工程合同尤为重要。房地产商必须对以下有关合同问题进行策划和决策。
1.确定签约的承包商的数量和发包方式
2.招标方式的确定
3.合同价格形式
4.保函或保证金的应用
5.选择报价形式
6.重要合同条款的确定
另外,《通用条款》对于灾害达到什么程度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未明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雨、雪、洪、震等自然灾害的程度应予量化。
五、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做好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工程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管理方式的策划
2.审查优化施工方案及施工须序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5.制定索赔程序,妥善处理各种事项,准确及时处理工程索赔和事件
6.做好材料、设备的定货、采购、供应工作,严把材料设备价格关
六、结束语
运用价值工程理论对房地产项目开发进行成本控制, 有利于促进和提高成本管理工作。成本控制是房地产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地产成本费用的高低和经济效益, 关系到房地产业主的生死存亡。降低产品成本或提高性价比的重要手段是在房地产设计阶段来估算成本, 并进行成本控制,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估, 及早发现并避免它。此外对于房地产项目这样的一种需要高额资金购买、并且长期使用的特殊产品来讲, 一味地追求成本削减是不利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高品质树立品牌效应的。基于价值工程的角度来研究房地产项目开发设计阶段中的成本控制问题, 不仅可以对整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而且同时又最大可能的注重了项目功能的保证。这样就可以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不影响开发项目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最大可能的降低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挺立. 基于价值工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D) .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关键词】清单定额;计价模式;结算;审核
根据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我国现有清单计价模式并非与国外清单计价模式完全一样,在现在实施的清单计价模式下,建设方做好结算审核工作,实现建设工程计价模式分析与比较对节约成本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一)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市场,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行业壁垒下降,建设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国外企业及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地进入国内市场,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投资和经营的项目也在增加。为了适应这种对外开放建设市场的形势,就必须与国际通行的计价方法相适应,为建设市场主体创造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市场竞争环境。在此背景下,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我国开始使用,并推广。工程量清单计价,其思路是统一计算规则,有效控制算量,彻底放开价格,正确引导企业自主报价、市场有序竞争形成价格。跳出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建立一种全新的计价模式,依靠市场和企业实力通过竞争形成价格。
(二)清单计价模式基本原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原理是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按照国家统一的计算规则(计价范围)提供工程数量,即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并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过程可以描述为:在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工程量清单项目名称,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图纸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各种渠道所获得的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计算得到工程造价。
二、定额计价模式
(一)定额计价模式概述
定额计价方式是我国使用了几十年的一种计价模式,其基本特征就是价格=定额+费用十文件价格,并作为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不论是工程招标编制标底还是投标报价均以此为唯一的依据,承!发包双方共用一本定额和费用标准确定标底价和投标报价〔2-.。定额计价是建立在以政府定价为主导的计划经济管理基础上的价格管理模式,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对工程价格的直接管理和调控。
(二)定额计价模式基本原理
定额计价是国家通过颁布统一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以及概算、预算定额,来对建筑产品价格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国家以单位合格的建筑安装产品为对象,制定统一的预算和概算定额,计算出每一单元子项的费用后,再综合形成整个工程的价格。编制建设工程造价最基本的过程有两个:工程量计算和工程计价。为统一口径,工程量的计算均按照统一的项目划分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确定以后,就可以套用相应定额及单位估计表,其工程量乘以各项工程单价,计算出直接费,然后按照规定的取费标准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就可以确定出工程预算造价或投标报价定额计价方法的特点就是量与价相结合,将竞争报价中最活跃的价格因素固定化。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比较分析
(一)计价原理不同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原理是由市场形成建筑产品价格,而定额计价原理是一种。量价合一。国家控制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做为商品价格的主导者是不适应与生产力发展规律要求的。只有充分发挥各企业的个体因素,提高自身生产力水平,通过竞争使企业获得生存,使产品价格形成,这样才能使建筑业科学的、稳步的向前发展。由此,可以得出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原理相比定额计价原理更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二)费用组成划分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五大部分组成,而定额计价模式下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四大部分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措施费。间接费包括规费和企业管理费。
(三)计价程序不同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与定额计价模式在计价程序上也有所不同。定额计价时分项工程的单价采用的是工料单价法,即只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费,工程量清单计价分项工程单价一般为综合单价,除了人工、材料、机械费,还要包括管理费(现场管理费和企业管理费)、利润和必要的风险费。采用综合单价便于工程款项支付、工程造价的调整和工程结算,也避免了因为“取费”产生的一些无谓纠纷。综合单价中的管理费、利润及风险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报出的。采用综合单价法计价是一个个别计价,市场竞争的过程。
结语: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方向发展己成大势所趋,过去的定额计价模式由于不能体现出各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所以,定额计价模式被清单计价模式所取代,将成为必然。如今,我国已基本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进行工程计价。在此情况下,施工单位为了中标,将采用低价竞冷,在中标完成施工后,往往利用结算文件使其利益最大化,从而超支情况时发生,作为建设方做好结算审核是一种有效的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韦秋杰,攀伟清.节水型建筑建设的讨论与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2]黄晓兰,韦秋杰.综合评价法在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3,9(9)
[3]陈果,韦秋杰,黄晓兰.清单计价模式下提高甲方造价工作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1(4)
[4]王振强.英国工程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5]胡瑛.工程计价模式改革与清单投标决策的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关键词:建设工程 计价模式 工程造价
一、引言
随着本土企业数目的不断增加以及国际资本的涌入,国内工程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在这样一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我国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从提高自身的生产建设能力与水平的角度着手,通过对自身的强化和建设来适应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同时要通过加强管理,控制工程企业的施工成本。而在对造价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采用更加准确与合理的工程计价模式是强化造价控制,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
二、定额计价模式
1、定额计价模式的基本定义
定额计价模式在我国使用的时间相对较长,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价格=定额+费用+文件价格来对之予以解释。在得到相应的价格之后,以政策性、强制性的方式予以执行。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从工程标底的编制,到投标过程中预先确定好的报价都是以上面这个式子进行定额计算之后得到的,然后以这个标准作为唯一的定价依据进行定价。这种定额计价模式是建立在将政府定价作为主要方式的计划经济时代,体现的主要是政府部门对工程价格的管理意志。
2、定额计价模式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国家在颁布一个统一的概、估算指标以及一个统一的概、预算定额之后,根据自己的预定规划来对整个市场上的建筑产品价格进行一个统一而有规划的管理,这是定额计价模式的基本原理。同时,政府将工程单位所建设的、且达到了相关建筑标准的产品作为计价的对象,进而制定出一个统一的预、概算定额。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各个子项所耗费的费用,最终形成工程价格。建筑工程的定额计价基本程序如下图1所示。
图1 建设工程造价定额计价程序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改革的深度进一步加深,我国的经济开始融入到全球经济市场当中,受到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加,不再是过去那种相对独立、封闭的经济体。与此相对应,我国企业也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到海外开始投资、拓展。为了能让建设工程企业更进一步的适应这种市场对外开放的格局,首先要保证工程的计价模式与国际通行的计价模式接轨,为在国内建立起一个能与国际化的计价模式打好基础。正是基于这种客观形势,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开始在我国推广和运用。其本质的思路是通过对建筑工程企业的自主报价进行积极引导,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统的计价规则,彻底的开放价格,最终形成一个有序、合理的市场价格。
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遵循的基本原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基于整个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过程,招标方按照相关的计价规则(诸如国家规定的计价范围)等对工程的具体数量等信息进行公布,也就是所谓的工程量清单。之后,投标方以公布的工程量清单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报价,得到工程标书,投递给招标方进行评审,招标方以合理低价中标为基本原则来对工程造价进行定价。其根本的计算过程如下图2所示。
图2 工程量清单计价程序
四、定额计价模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比分析
1、计价原理不同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采用市场来形成工程产品的价格,但定额计价原理体现的是国家对建筑产品价格的控制意志,体现的时国家利益,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 “量价合一”的方式。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管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继续让国家作为商品价格的主导者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充分的发挥出各个企业的个体能力因素,通过市场竞争机挑选功能来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使得建筑业科学、稳步的向前发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比定额计价模式能更加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2、费用组成的基本划分不同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之下的费用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措施项目费用、其他项目费用、规费以及税金五个主要部分构成。而定额计价模式之下的费用主要由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利润和税金四个主要部分构成。其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费具体又由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费用和企业管理费用等构成;直接费用由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费用等构成;间接费用主要是指规费、管理费用。
从根本上来讲,清单计价模式是将建设过程中的实体性消耗与措施性消耗相互分开的。其中的措施性消耗费用可以根据投标方的招标文件与要求,结合具体情况来自行确定,这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介绍了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对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进行了对比,阐述了工程计价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运用价值工程确定工程综合单价的方法步骤,为工程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价值工程,工程计价,计价模式
价值工程管理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活动领域,它能够提高生产产品的价值和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工程计价主要是用货币的形态反映工程建设项目的价值,运用工程价值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在工程计价中实际应用,实现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有效公平竞争。
1价值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
1)价值工程的概念。
价值工程主要是指在各个相关领域共同合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研究将要研究对象的作用与费用,通过不断改进研究技术,进一步提高所要研究对象的管理水平和价值思想方式。价值工程研究对象的主要作用是用最少的工程费用合理地实现用户的必要需求,价值工程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对象的价值,实现综合效益。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在保证研究对象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价值工程主要是以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为途径,以研究对象的功能价值分析为关键,以最小的成本完成其必须要具备的价值功能的系统有组织的活动。
2)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就是指价值工程在分析研究对象价值功能时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价值工程的关键是对研究对象或者产品实行功能分析,在实施具体的设计活动时,不能把重心放在研究分析产品的结构组成和外观上,而是要重点分析研究产品的功能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完成产品必要功能实现的最低成本方案。第二,价值工程的最主要目的是用最低的成本支出实现最佳的必要功能。第三,价值工程是一项有组织成系统的活动,能够把管理技术和经济效益控制工作很好地结合。具体实行价值工程工作时,需要把每个项目的专业人员系统组织起来,包括施工技术人员、质量检测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原材料采购人员、工程财务会计,让他们共同参与到价值工程的实施中,完成预定计划[1]。
2工程计价的概念及方式
1)工程计价的概念。
工程计价中建设项目的功能价值经常用货币的形式来反映,目前建设工程项目中,运用的工程计价方式主要有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主要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中,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投标人进行自主报价,根据一定的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计价的一种新方式。定额计价主要是指在工程预算费用额定的情况下,确定各个分项工程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的定额费用,以进一步确定工程项目费用的计价方式[2]。
2)两种工程计价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对这两种工程计价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说明:a.工程计价的依据不同。定额计价主要是依据各级各地区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预算定额和工程费用定额,用以实施定额活动的一种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是依据各个投标所编制的工程定额和市场价格信息。b.两者工程计价的费用构成不同。定额计价模式中的费用构成主要包括: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工程利润和工程税务资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主要费用构成包括:工程实施项目费用、分项工程施工费用、其他项目费用、工程税务资金。c.两者工程计价反映不同的成本价。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主要反映个体的成本价格,具体的投标人在依据市场人力、原材料、设备价格不同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实际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投标报价,它的成本具有多样性。而定额计价主要反映的是社会平均价格成本,在同样的预估价格和预估价格表的基础上,不同的投标人报的价格大体相同,这样不能集中反映每个建设单位的真实经济水平[3]。d.两者对“量”和“价”的确定方法不相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在保持“量”相一致的基础上,依据每个单位的管理技能、业务水平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材料采购的渠道,市场价格水平,还结合市场竞争的需求,自行制定价格。定额计价模式中,只有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数量是每个投标单位实行,其他相对应的价格根据统一规定的预算定额进行计算。e.两者承担的风险不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采取的方式是投标主体自行报价,招标主体负责供给建设工程数量,投标主体负责价格的风险承担,投标主体负责数量的风险承担。定额计价模式中,依据双方合同价格的制定方式确定工程数量和价格的风险承担者。f.两者针对的建设项目名称的划分不相同。定额计价模式中根据“分项工程”划分项目名称,它的实体和具体的措施项目是相结合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根据“工程实体”划分项目名称,它的工程实体和措施项目没有互相结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明确规定了一项需要强制执行的内容,就是那些全部运用国家投资资金的工程建设项目和以国家投资资金为主的项目,一定要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看到,国家通过政策引导工程计价方式由定额计价转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建设实践证明,清单计价模式相比定额计价更加科学准确,更能满足市场调节的需要。
3工程计价在工程建设中的操作过程
由上文论述可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运用更加符合当前市场运行和竞争的需求,它是顺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新型计价模式,能够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方面形成很大的影响,可以在根本上改变政府部门的职责,使其从以往的直接参与者转变为宏观调控者。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就能够独立、合理地承担工程造价风险,并直接加入到工程造价的实施中。但是,因为工程建设项目的繁琐和特殊性,在具体实际进行工程造价时,仍然会出现大量的新问题和困难,就要求运用合理科学的工程计价方法,准确预估这些困难和新问题能够带来的最大风险,及时地采用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保证工程造价的真实准确,以更好地反映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费用。下面主要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操作方式进行阐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操作过程主要从招标、投标、评标、建设工程合同费用的签订与结算来介绍[4]。
1)工程招标、投标阶段。
在建设工程项目具体的招标和投标中,各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整个过程实施宏观调控职能。招标单位主要依据施工图纸要求,以统一的工程量核算规则,给投标单位提供工程量清单。工程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程序、再结合单位的损耗定额进一步确定实际消耗量,同时还考虑人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的价格进行报价。在我国目前现有的工程量计价模式下,进行工程量单价报价时,主要运用可以直接反映单位技术水平和工程管理能力的综合单价。
2)建设工程评标阶段工程计价的运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在实际操作时对所有的投标单位的标准都相同,有助于他们之间的公平竞争,更好地进行优胜劣汰。具体评标时,运用综合计分的方法不仅仅考虑价格因素。实行分阶段的评标方法,就是对投标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先进性评断,在其技术水平能够达到要求的基础上,再考虑其报价因素,最后定标。
3)建设工程合同价格款项的签订和结算阶段工程计价的运用。
在工程招标和投标结束后,双方要以工程项目中标的价格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同时规定合同相关的调整内容、原则等。到工程结算阶段时,根据施工合同,双方核对和计算工程量清单已有的工程数量,改变工程的综合单价。工程最后的结算价款主要包括合同价款、赔偿价款、调整变更价款。
4价值工程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的运用分析
价值工程运用在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运用价值工程,对建筑工程单位进行成本管理。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用逐渐广泛的情况下,整个企业用以成本管理,强化市场竞争力的根据是建设单位的投标文件,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受单位投标文件是否科学合理的影响。把价值工程运用在这一环节中,分析分部分项工程的各个施工工序的功能,准确得出保证每一个工序正常运行的最低周期成本,这有助于编制合理准确的工程投标文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
2)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运用价值工程,对建筑单位进行技术革新和管理。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关键性技术文件是投标时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它也能够全面地反映出建筑单位的综合水平,建筑单位在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充分地结合工程价值的基本原理,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证工程施工组织技术水平能够符合建筑施工的要求,让它在以后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时,成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性文件,不仅仅能够生产符合要求的建筑产品,同时还可以最大化地提高建筑单位经济效益。
3)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运用价值工程,合理调整施工工序的各个工种。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把工程价值运用在具体分析每一个施工工序不同工种的功能上,以便可以达到每个工序不同工种的科学合理搭配,有利于对各方资源实行多个方面的协调,实现对分部分项工程成本的最佳控制[5]。
5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运用价值工程的具体分析过程
在总体的工程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进行实际招标、投标、评标、签订结算工程合同价款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时,运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确定综合单价就显得极为重要,对建设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和精确性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因此,运用价值工程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何能够正确确定工程的综合单价,下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1)选择合理的对象。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怎样才能够准确和科学的确定最优的综合单价,最关键的就是要合理选择价值工程的主要研究对象,其进行选择的原则就是,要依据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和工程投标文件的具体要求,把最大限度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建筑产品的功能作为其最终的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结构构成相对复杂、施工工序的每个工种很多的分部分项建筑工程。b.考虑在建筑生产产品成本中比重相对较大的建筑原材料。c.考虑对建筑单位经济效益影响比较深的建筑施工环节和步骤。d.注意生产技术和施工工序发展相对滞后,需要进行革新和改进的工程施工方法。
2)收集资源。
由于工程建筑产品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就需要在价值工程分析过程的每个环节和步骤中进行资源收集工作,主要收集的内容有:建筑行业市场资源,用户资源,相关施工技术资源、综合成本资源。
3)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功能分析。
建筑产品的功能分析主要包括功能含义、功能类别、功能整理以及功能评定,它是价值工程的最关键内容,通过前面三个步骤描绘出一个系统的建筑产品功能图,再对产品功能进行评判分析。需要具体分析每一项分部分项工程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系统的功能分析主要模式。依据形成的产品功能图,以建筑施工整体功能为前提,认真探究每项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重点掌握必要产品功能,去除所有不必要的功能,有助于进一步找出施工组织技术上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如果要采用功能成本方法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实现建筑产品功能评价,首先需要确定价值工程研究对象形成的各个不同要素之间的功能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然后在每一个实际的工序上分解其不同的功能,再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发现可以完成这个施工工序功能的最优综合单价,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功能最低必须成本,也就是功能评价值。最后,用这个评价值和当前需要的成本进行对比,就可以求出功能的价值系数。
6结语
作为适应市场需求形成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准确合理地定位了建筑行业的三大主体,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平台,应该结合具体的建筑施工特点,合理地将价值工程运用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中,更加完善和健全我国的建筑工程计价模式,使其在建筑市场上获得公平合理的竞争。
作者:杨晓丽 单位: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伊路平,马思聪.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计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1,30(11):267.
[2]冯钟宁.建筑工程计价简易方法[J].价值工程,2010,29(2):209-211.
[3]金浩.建筑工程计价模式改革的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2005,31(25):44-46.
关键词:园林工程、预决算、教学
一、“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的特点
“园林工程预决算”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地区的预算定额3部分内容。
(1)园林工程预决算基本理论的特点
“园林工程预决算”的基本理论包括:建设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园林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分类、编制方法与组成;园林工程建安工程费用的构成等。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具备编制企业定额的基本能力。
(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特点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建设部于2003年颁布的第一部计价规范。内容包括五章和五个附录。工程量清单计价特点主要表现在:
1.规定性。通过制定统一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达到规范计价行为的目的。这些规则和办法是强制性的,工程建设各方面都应该遵守。主要体现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必须做到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四统一,并且要用规定的标准格式来表述。在清单编码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编码以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9位为全国统一编码,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时应按附录中的相应编码设置,不得变动,后3位是清单项目名称编码,由清单编制人根据设置的清单项目编制。
2.实用性。计价规范附录中工程量清单项目及计算规则的项目名称表现的是工程实体项目,项目名称明确清晰,工程量计算规则简洁明了,特别还列有项目特征和工程内容,有利于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确定具体项目名称和投标报价。
3.竞争性。一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措施项目,在工程量清单中只列“措施项目”一栏,具体采用什么措施,如模板、脚手架、临时设施、施工排水等详细内容由投标人根据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视具体情况报价。二是《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没有具体的消耗量,将工程消耗量定额中的工、料、机价格和利润、管理费全面放开,由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确定价格。
(3)地区预算定额的特点
地区预算定额是在遵循清单计价规范的基础上量价合一的表格形式,作为施工企业投标报价的参考。但它带有浓厚的地区特性,内容和表格繁多。就《江苏省园林绿化工程及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而言,全册共有14章,2 210余个子目,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计价表准确计算工程量和合理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和措施项目费用。
二、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要求
在定额计价模式下,能够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定额基础单价和统一的计价程序及费用标准熟练地计算工程造价,即可被认为是合格的工程计价从业者。执业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取决于其计算造价的准确程度。新的计价式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可概括为“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其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有:
(1)工程专业知识背景
对于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因工程量清单只反映了实体工程量,实际施工的内容、方法和工程量必须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现场条件和具体操作等准确把握,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于措施项目,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并未规定具体的做法,计价人员必须参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会同施工技术人员,按照经济、可行的原则确定最优的施工方案,不具备工程专业知识的人员显然是无法胜任的。
(2)工程经济和经营管理知识
在新的计价模式下,计价从业人员不再是计算造价的员工,而应成为决策的参与者。技术方案的评价和优化、风险的预测和防范以及投标策略的制定都不可能离开计价人员。
(3)编制企业定额的技能
从英、美、香港等实行清单计价较早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咨询机构、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定额,而我国几乎所有的咨询机构和施工企业都未完成甚至尚未开始企业定额的编制,这也是目前我国推行清单计价的十分突出的难点。着手进行资源消耗量和价格变动等数据的积累,完成企业定额的编制是咨询机构、施工企业迫在眉睫的任务,这些工作将更多地依赖新生的从业人员。
三、“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职业化教学思路
基于清单计价的特点,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转换为重点培养学生从事工程造价的执业能力,培养学生合理确定和控制造价的技能,即要求学生针对给定的工程条件,在具备对施工方案评价、优化能力的基础上,考虑风险因素,结合投标策略,确定最为合理的工程造价。
(1)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园林工程预决算”定位为专业课,因此在教学方面应遵循职业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重点掌握工程预算的计价程序和实际工程造价的编制,而不仅仅局限于工程造价的理论和原理的介绍。笔者通过多年对本课程教学所得的经验和体会,建议基本理论和实践教学各占1/2。教学重点从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应用和定额单价的套用与换算转变为施工定额的编制、工程造价的确定影响要素分析以及投标决策。在教学手段上加强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纵向层次结构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和自学辅导教学法。
1.纵向层次结构教学法。从“园林工程预决算”
课程体系纵向发展的逻辑关系上考虑,把“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的纵向体系分解为以园林工程造价组成为主干,以园林工程计量与计价为两枝,以园林绿化工程、园路园桥假山工程、园林景观工程、土方基础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的工程计量和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料单价法与综合单价法为枝叶的有机的、从属的多层次教学。纵向层次结构法可以把某一知识系统分解为若干有机联系的层次,简要地勾勒出了复杂知识体系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知识体系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有关层次,也便于从各有关层次上认知整体。
2.问题情境教学法。
在定额运用、工程计量、工程计价章节中可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面临具体的问题,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探索问题,见图1。
图1问题情境教学模型
3.启发式教学法。
首先要奋其志,在课程教学第一堂课时,向学生介绍该课程当前发展的现状,向学生阐明此课程的社会需求,从而诱发学生为美好前途而发奋学习的雄心壮志;而后在课堂教学中激其情、发其智、引其疑、启其思、广其知、添其翼、炼其毅、倡其辩、授其法、增其识。
4.范例教学法。
选择教材中的小游园预算编制为范例,通过讨论范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的原理、规律及方法,并形成一定的预算编制思路。
5.自学辅导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借助网络课堂的作业练习、测试等进行自学,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自学习惯。
(2)优化教材
选择一本基本理论比较详细、全面的书作为学生的教材,然后根据现行最新的造价政策,自编讲稿由学生复印作为辅助教材使用。本课程由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地区计价表”的内容很少,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可以把它们当中有代表性的、课程教学中能用的内容摘录下来给学生复印作为手头必备资料,以弥补市场上诸多教材的不足。
(3)改进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确定合理综合单价及措施项目费的能力。考核可仿造工程造价员的考试形式:上午进行基本理论闭卷考试,下午进行工程实例计算开卷考试。课程考核可采用上、下卷各1小时。上卷为基本理论考试、闭卷,下卷为工程造价计算、开卷,工程计价不宜给定标准答案进行评判。学生可以带规范和计价表等计价资料。这样,既可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又可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建筑制图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它培养学生的读图、制图技能,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构思能力,能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图方法;能正确应用投影作图方法解决空间度量问题和定位问题,应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基本技能;能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作图和徒手作图的方法和技能;能正确地阅读和绘制一般的建筑工程图;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内容,并能上机绘制简单的图形。
(二)建筑材料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造价与管理等专业课程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合理选择和使用各类建筑材料打下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质及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并获得主要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够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成分、结构、构造与技术性质关系,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及各主要技术性质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同时学会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鉴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地选用材料,能正确使用及运输、保管材料,此外对相应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也应有一定的了解。
(三)建筑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建筑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学习下一步的内容准备必要的基础;第二部分,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计算能力;第三部分,使学生了解杆系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的计算方法和原理。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能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同时能选择杆系结构的计算简图,并能分析其几何组成,了解力法、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能分析简单压杆的临界荷载,并进行稳定性校核。
(四)在测量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能力,掌握简单的绘图技巧,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测量问题的能力。该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课间实习、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能正确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并对测量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和新方法有所了解,从而能胜任施工建设、运营管理诸阶段的工程测量工作,并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相关的工程测量问题。
(五)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所讲述的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拉、压、弯、扭各类构件的理论,这些构件几乎可以应用于目前工业与民用建筑所广泛采用的各类结构中。所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无论他将来从事设计、科研或施工工作,还是从事工程管理工作,都将时刻与之接触,因此,它是一门非常重要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钢筋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能够分析在静力荷载所引起的不同内力作用下,拉、压、弯、扭各类构件的性能,能对简单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了解各类结构变形及裂缝的基本理论。
(六)钢结构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学生理解、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的结构原理。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弄懂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了解钢材的力学性能、相应指标、影响因素及如何地使用钢材,正确理解疲劳问题的基本概念,懂得焊接和螺栓连接的构造,了解钢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
(七)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技术基础课,这门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专业范围内所必需的土力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先学习工程地质、建筑力学等基础课;同时,本课程又为后续的专业课服务。学习该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土的各种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及其指标的实验确定方法,土中应力分布、土体最终变形量、地基沉降过程的计算方法以及填土压实原理,此外还需掌握土体各类强度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土体加固措施,这里包括土压力理论、土坡稳定性分析、天然地基承载力以及挡土墙与滑坡整治等内容。
(八)建筑施工与施工组织是一门专业课,其内容庞杂,理论面广、实践性强,属于综合应用科学。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各主要组成部分、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基本规律,研究施工组织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学习本课程应熟练掌握土方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和施工要求,并以此掌握建筑施工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熟悉各常见分项工程的施工机械的选择和使用、施工方法的具体操作内容和要求。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掌握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熟练掌握流水作业的基本原理和组织方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综合应用能力,能结合具体单位工程进行施工方案的选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掌握组织生产及科学管理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