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情报分析与研究8篇

时间:2023-06-25 09:21:3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情报分析与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报分析与研究

篇1

〔关键词〕水稻产业;专利;情报分析;趋势研究

水稻原产于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国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在全球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水稻[1]。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地球上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目前全球有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生产对全球粮食的生产及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中国作为产稻大国(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1/3),水稻的生产水平、产出能力和经济效益在全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重要地位[2]。专利情报分析,就是将专利信息经过科学的统计、整理、筛选、组合与分析等系统化处理后,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和参考价值的方向性专利情报。通过把专利数据升值为专利情报,可以有效地提供给用户全面、深层次地挖掘专利资料的战略信息,促进产业技术的升级,研究、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的专利战略规划,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3]。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全世界的技术创新成果90%以上会出现在专利文献中。充分利用这些专利文献信息,可以缩短60%的研发时间,节约40%的研发经费。所以,专利情报是竞争情报中重要的信息源之一[4]。本文就是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对我国水稻产业近30年来的专利文献及资料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通过专利申请量、申请类型、地区分布、申请领域分布等情况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对未来中国水稻产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1 数据来源本文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文献数据库[5],专利检索时间范围从1985年至2012年7月。以“稻”和“水稻”及其相关词为关键检索词,检索到专利5395件。通过阅览摘要信息剔除不相关专利后,进入统计分析的专利共5293件。因本文数据来源的检索结果仅包含2012年7月前公开的专利,因受发明专利审查程序限制,从专利提出申请到公开需要18个月的时间[6],故2011-2012年其间的部分专利检索结果会出现变化,其结果仅供参考。

2 我国水稻产业专利现状分析

2.1 专利类型分析在被统计的5293件专利中,发明专利有3082件,占统计数据的58%;实用新型专利1881件,占统计数据的36%;外观设计专利330件,占统计数据的6%。专利类型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水稻产业专利以发明专利为主。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因其技术含量较高,故而在三大专利种类中最为重要。发明专利越多,越能显示我国在水稻领域的发展水平。实用新型专利,是指产品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在技术水平上低于发明专利,但由于其更易广泛实用,故此类型专利也占有相当比例。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用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水稻产业的外观设计专利主要集中于产品包装袋的设计,因其局限性,此类型专利数量较少。

篇2

[关键词] 研究机构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软件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支撑一流科技创新的院所文献情报系统,不仅要面对未来不断创新的数字科研、e-learning环境和学科领域的交叉与飞速发展,满足科研用户对e-science学术信息利用环境不断提高的需求,而且要有快速收集有效的文献数据信息,利用文献情报分析工具,发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知识内涵和情报的能力,以满足战略决策者对研究机构的科研产出和发展态势情报的需求。

信息可视化(informaiton visualization,InfoVis或Iv)是近年来出现的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它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对可视化形式下的模型和结构的获取能力,解决科技文献数据量过大、无法快速和有效交流的问题,同时可视化数据挖掘可观察、筛选、发现和理解信息,发现隐藏在数据和信息背后的含意[1]。

本文以开展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以下简称化学所)作为研究机构的实例,以化学所近5年(2004-2008年)被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收录的国际论文为科研产出指标,利用SCIE分析功能,结合近年出现的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软件――citespace,对收录的科学文献全纪录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在传统的对相关信息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标示符等数据提取词集,从引文数量、共现和共引的频次多方面进行聚类计算,发现隐藏在可视化数据背后的有价值情报。

1 方法与数据源

1.1 方法

采用美国Drexe1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在线可视化软件,该软件是一种适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使用citespace 的一般步骤:①确定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收集尽可能多的文献;②收集数据, 包括题目、摘要、被引文献等信息的文献全纪录信息;③参数选择:确定总的时间段范围和时间分区;选择分析的节点类型;引文数量、共被引频次和共被引系数三个层次上分别设定阈值;选择算法精简和合并网络;④显示可视化图谱;确定关键点。

citespace可用于进行科学文献全记录数据共引网络分析,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可视化,能够较为直观地识别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发展态势的情报[2]。

1.2 数据源

选择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International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创建的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策略为:地址= inst chem* same (chin* aca* or acta*) same beijing),出版年=2004-2008,检索结果命中记录4 065条,引文数据138 586条,总被因频次为38 053次。将2004-2008年间化学所发表的4 065篇论文的作者、题目、主题词、关键词、文献的引文等全纪录信息导入citeSpace软件,采用SCIE的分析功能和citespace软件 ( 2009年3月20日2.2. R1 Webstart版本[3])进行年代分布、合作者、学科领域、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期刊共引、作者共引信息分析,绘制网络可视化图谱。

2 化学所情况分析

2.1 年代分布

SCIE收录的2004-2008年间化学所的数量和论文被引频次分布结果如图1所示:

在2004-2008年5年间,化学所论文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年均数量约800篇;但是5年间的被引频次从2004年的186次,猛增到2008年的12 805次,呈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被引频次的提高表明化学所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SCIE引证检索结果的数据:化学所论文年平均被引频次达到6 604.67,篇平均被引频次为9.36,h指数为66,进一步反映化学所2004-008年5年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加强。

2.2 化学所论文合著者分布(co-authors network)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间化学所的合著者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作者,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6,6,40),(8,8,40),(10,10,4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作者年轮来表示合著者频次(freq)和合著年份[4]。如图2、表1所示:

从图2、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04-2008年化学所的论文合著者中合著频次高于100次的有7人,其中,合著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Zhu DB院士、Jiang L研究员、Han BX研究员、Liu YQ研究员和Li YL研究员。对论文合著者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图谱可以聚为6大类,6大类中合著频次最高的作者分别是由Zhu DB院士、Jiang L研究员、Han BX研究员、Wan LJ所长、Wan LJ研究员和Li YF研究员,因此通过化学所论文合著者的网络图谱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化学所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其研究团队的分布。

2.3 化学所论文学科领域分布(co-occurring subject category )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08年化学所共现学科领域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学科领域,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5),(3,3,5),(3,3,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学科领域年轮表示学科领域的共现频次和共现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学科领域间共现的年代。如图3、表2所示:

从图3、表2中可以看出,在化学所论文共现学科领域中,共现频次大于20次的学科领域有16个,其中化学、聚合物科学、物理、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及纳米技术位于与化学所共现学科领域的前5位。

2.4 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分布(network of co-authors institut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机构,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5),(3,3,5),(3,3,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机构年轮来表示机构与化学所共作者频次和共作者年份。如图4、表3所示:

从图4、表3中可以看出,在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中,中科院的节点(freq=3 718)远远大于其他机构,说明化学所与中科院内的共作者者频次最高。还可以看出共作者频次大于30次的机构有14个,其中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位于与化学所国内共作者的前5位,值得注意的是德国Max Planck Inst Colloids & Interfaces的合作位居第10位,说明化学所与该机构的合作十分紧密。

2.5 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分布(network of co-authors countri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国家,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3),(2,2,3),(3,3,5)。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国家年轮来表示国家与化学所的共作者频次和共作者年份。如图5、表4所示:

从图5、表4中可以看出,在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中,中国的节点(freq=3 931)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说明化学所与国内共作者的频次最高。还可以看出与化学所共作者的频次大于10次的国家有9个,其中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位于与化学所合作的前5位。

2.6化学所期刊共引分析(journal co-citation network)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化学所期刊共引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期刊,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30,30,30),(30,30,30),(30,30,4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期刊年轮来表示期刊的共引频次和共引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期刊间共引的年代。如图6、表5和表6所示:

从图6、表5、表6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化学所使用的核心期刊中有9种期刊的共引频次高于1 000,其中,期刊共引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科学》、《自然》、《物理化学杂志B》、《先进材料》、《化学评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SCIE数据库中化学所发文量位于前5位的期刊分别是:《物理化学杂志B》、《应用聚合物科学》、《聚合物》、《大分子》、《兰格缪尔》,与期刊共引频次排在前5位的有所不同,因此,在关注学科领域核心期刊的时候,来源期刊发文量和共引频次排名居前列的期刊都应该是重点关注的期刊。通过化学所期刊共引网络图谱中期刊共引频次的分析,能够更快速、直观地了解化学所的核心期刊分布。

2.7 共词分析(network of co-occuring phras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化学所文献共词和突现词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关键词,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10,10,20),(10,10,20),(10,10,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年轮来表示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和共现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关键词间共现的年代。最外层紫色圈突出显示表示共词中心性(centrality),即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软件还会根据某段时间内关键词共现频次,将变化率高的词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称为突现词,用红色字显示。如图7、表7所示:

从图7、表7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化学所论文共现词,频次高于100的关键词有21个,其中被引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聚合物(polymers)、形态学(morphology)、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膜(films)和衍生物(derivatives)。通过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在共词网络图谱中展示的共现频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所的热点研究方向。

3 小 结

本文通过绘制化学所的合作者、学科领域、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期刊共引和文献共词的可视化图谱,以图谱方式揭示了化学所近5年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核心期刊、研究热点等信息情报。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机构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索深度挖掘研究机构内部的重点学科领域分布、合作团队及学科领军人物、研究机构外部的合作研究机构及合作国家的分布以及研究机构的热点研究方向等情报的方法,在满足科研用户学术信息查找利用需求的同时,为研究所制定战略规划、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科馆员融入研究所科研一线的知识化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Chaomei 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ashington: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4,101(Supp1.1):5303-5301.

[2] 刘则渊.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CiteSpace. [2009-12-20]. cluster.cis.drexel.edu/~cchen/citespace/.

篇3

[关键词]虚拟企业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

[分类号]G352 G203

1 虚拟企业和竞争情报系统

1.1 虚拟企业概述

1.1.1 虚拟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到目前为止,虚拟企业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理论界通常从组织形式、运行技术、运作方式三个角度来定义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公司组成的一种有时限的、暂时的、非固定的且相互依赖、信任、合作的组织,以便以最少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或最短的反应时间)对市场机遇做出反应。为了共同的利益,每个成员只做自己的专长工作,成员之间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行知识产权、技能和信息等资源的有偿共享。一旦产品或项目生命周期结束,则虚拟企业自动解散或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动态组合过程。

与传统企业相比,虚拟企业具有其独特的特点:①暂时性和动态性;②成员能力独特性及互补性;③企业形式虚拟性和成员经营实体性;④相互信任及合作竞争。

1.1.2 虚拟企业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机制 虚拟企业包括核心层(核心企业)和层(企业)两层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按照核心成员的数量与成员间的关系,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可分为联邦模式、星型模式和平行模式三种。

联邦模式由若干骨干企业构成核心层,以项目产品或市场机遇为中心选择合作伙伴,形成层;星型模式又称有盟主的虚拟企业组织模式,它与联邦模式的不同在于核心层只有一个企业盟主,其他合作伙伴则组成层;平行模式不存在盟主,没有核心层和层的区别,所有成员完全平等。现实中,联邦模式是最具一般意义的虚拟企业组织形式,它通过一个或几个核心企业建立一个共同的协调指挥委员会(AllianceSteering Committee,ASC)或类似机构来负责整个虚拟企业的构建、协调、决策等事宜。

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虚拟企业的运作和管理。目前研究认为,支持虚拟企业运行的基础平台包括知识/技能网络平台、信息网络平台、物流网络平台、动态合同网络平台和文化信任平台。此外,运行机制的建立也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合作信任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决策监控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1.1.3 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及知识管理 虚拟企业的信息需求大致分为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竞争情报三类。虚拟企业在运作中,通过识别、搜集、组织、共享、学习、应用、创新等循环过程产生大量高价值的知识。虚拟企业也应充分发掘知识的价值。一个可靠稳定的技术保障、良好的沟通手段和学习氛围才有助于虚拟企业高效地管理知识。虚拟企业信息需求和知识管理结构图如图2所示:

1.2 竞争情报系统

1.2.1 竞争情报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名誉理事长包昌火研究员指出: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竞争情报系统具有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开放系统、战略系统等方面的特点。

1.2.2 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模式 常见的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模式包括分散式、集中式、重点式和独立式等。分散式竞争情报系统按照企业现有的职能部门和结构所建立;集中式将企业内外部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等工作均交给一个情报中心统一完成;重点式是将接触情报最频繁的重点职能部门作为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而建立的一种竞争情报系统模式;独立式指设立一个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竞争情报部门来进行满足企业情报需求的工作。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特点来决定采用何种模式。

1.2.3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企业感知外部环境变化的预警系统,能帮助企业及时获得宏观环境下的变化信息,及早发现企业面临的威胁和机遇;能对市场作出早期预警,严密关注竞争对手动态信息,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以便于企业指定战略决策和调整经营方针。

1.3 竞争情报系统对于虚拟企业的重要意义

虚拟企业把不同地域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信息技术联系并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并通过信息的快速集成管理,发挥信息的整体效力,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多样化的新产品,从而获取企业的竞争优势。

竞争情报系统成为虚拟企业实现信息快速集成的良好平台,有利于虚拟企业实现信息集成;有利于虚拟企业成员间良好的沟通,建立互信的友好氛围;有利于虚拟企业整合资源,迎接全球化竞争。

2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2.1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

虚拟企业各结盟企业具有地理上的分散性、职能自主性和充分的自治性的特点,使得虚拟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必须是分布的、可重构的、可重用的、可扩充的,能快速地集成信息,因此提出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竞争情报系统,其每一个功能模块都由对应合作伙伴的竞争情报系统来实现,各个模块通过组合和协调,形成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功能完整、统一协调的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同时,各合作伙伴的竞争情报系统仍能独立运行,为企业自身提供竞争情报支持。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模式见图3。

2.2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特点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与传统竞争情报系统有显著的区别,其特点如下:①分布性。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在物理上是分布的,逻辑上是集中的。②可重构性。虚拟企业成员是流动的、动态变化的,这要求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具有动态的快速可重构性能。③可扩充性。虚拟企业成员数量是不确定的,可扩充性保证了新成员融入虚拟企业集成信息环境中。④独立性。各成员的竞争情报系统自身是相对独立的,可独立运行。⑤动态性和开放性。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之间应能进行动态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⑥安全性。虚拟企业各成员应更加注重核心资源的保密工作,应采用各种管理和技术上的措施,确保核心机密不被泄露。

2.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功能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对虚拟企业的运行主要有以下功能:①快速获取各领域的核心竞争信息,传统企业不可能在收集信息时做到面面俱到,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性竞争情报系统使得企业全方位地获取各领域的信息成为可能;②利用先进的信息平台快速集成信息,

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为快速、高效的整合信息资源提供便利,提高了虚拟企业的反应速度,减少了反应时间,增强了虚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③各成员之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以增强虚拟企业互信的合作氛围,合作打造更为牢固的基础。

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构建策略

3.1 构建原则

构建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除建设竞争情报系统的基本原则(针对性、经济性、客观性)外,还应遵循以下特殊原则:①信息一致性。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应保证信息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时整个系统中信息保持一致。信息一致性不仅包括信息内容的一致性,还包括信息交流共享方式的一致性,以便于信息共享。②平台交互性。虚拟企业各成员在构建各自的竞争情报系统时所使用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满足各成员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必须满足各成员系统异构平台的交互需求。③信息安全性。由于各成员的竞争情报系统中拥有本企业的机密信息和数据,在各成员系统互连条件下,信息必然存在着泄露的巨大风险,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在信息交换和共享过程中,不仅要采用防火墙、存取控制、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保证信息安全,还要建立严格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3.2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

3.2.1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模式选择 虚拟企业各成员常常在某一职能领域内(如生产、研发、设计、营销等)拥有核心能力,那么企业在核心职能领域方面必然拥有大量高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同时,此领域也必定是企业最关注、需求最迫切的信息源。由于各企业是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加入虚拟企业的,其核心能力必定是优先共享的资源,处于整个虚拟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正因为虚拟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散性,虚拟企业的成员在构建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时宜使用重点式模式,在涉及企业竞争优势的部门构建竞争情报系统,以突出企业优势,便于融入虚拟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和信息能力的集成。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集中式模式如图4所示:

3.2.2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平台的标准化虚拟企业要实现成员间及时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其信息平台应该是开放的、标准的或通用的通信协议和信息描述方法,以便实现信息共享。应用标准的分布式对象技术,集成异构的和分布的过程、数据和计算环境,以便各成员能够在不同的数据结构、过程及计算环境中进行协作。常用的标准化技术有:①XML(Extensible Marku 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基于XML的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可以使互联网上的各应用软件进行互操作,基于XML的WSDL(WEB服务描述语言)和UDDI(通用描述、发现和集成规范)可以使不同企业能以标准方式描述自己提供的服务和查询其他企业提供的服务。②分布式对象(组件)技术,组件可以在位置透明、语言独立和平立的情况下互相发送消息,实现请求服务;目前主要的分布式互操作标准有Microsoft的OLE/COM/DCOM标准、SUN公司的Java RMI标准和OMG组织的CORBA标准。常用的分布式对象技术应用框架包括SUN公司的J2EE平台和Microsoft公司的.NET平台。③Web服务,Web服务为程序到程序的交互提供支持,Web服务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SOAP、WSDL、UDDI。④中间件,中间件支持分布计算,提供跨网络、跨硬件和跨操作系统平台的透明性的应用或服务交互,支持标准的协议,互操作性强,可移植性好。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件。

3.2.3 成员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构建平台的安全性虚拟企业在利用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实现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时,也产生了各企业成员核心机密泄露的巨大风险。保证信息的安全,通常要从人和技术两个角度采取措施: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防范制度,并彻底贯彻执行;技术上应实施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来确保网络物理安全、访问控制安全、系统安全、用户安全、信息加密、安全传输等(见图5)。可以采用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病毒防范技术等。同时,还可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数字认证、PKI/CA等信息技术保证网络环境下的商务信息安全,确保企业间各种信息交流共享和商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3.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构建

3.3.1 虚拟企业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模式选择 虚拟企业各成员对应于其运作的各关键职能部门,运作效率和信息沟通成为虚拟企业稳定运作的基本保证。因此,在构建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时宜使用分散式模式,按照各企业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领域(如设计、研发、制造、营销等)来建立。各成员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负责收集本职能领域的情报信息,同时又使虚拟企业运作中需要的有关本企业核心能力方面的竞争情报在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中得以交流和共享,给予虚拟企业决策支持。基于分散模式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模式如图6所示:

3.3.2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框架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是在成员企业自身的竞争情报系统基础上构建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各功能子模块就是各合作伙伴独立的竞争情报系统。由于各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在物理上是相互独立的,所以它们具有竞争情报系统的一般框架结构。但虚拟企业的分布性、不确定性、敏捷性等特征决定了其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还具有独特的框架结构:

・网络平台。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网络平台具有分布性、范围广、异构性、复杂性等特点。虚拟企业各成员通常分布广泛,各成员通过Internet实现互连,此外,不同企业的网络构架和平台也不尽相同,这就增加了系统信息集成的复杂性。

・ASC(协调指挥委员会)。由于虚拟企业组建的分布性及动态性,没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专职的虚拟企业情报中心,完全可以由ASC或在ASC中设置专人或小组负责。ASC在虚拟企业中的角色应该是虚拟企业的协调员、激励者、监督者、决策者及信息处理中心。此外,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三个子功能(收集、分析、服务),一般由组成ASC的核心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承担,各层企业将涉及自身核心能力领域的情报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核心层企业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核心层企业将收集来的各个领域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产生有价值的竞争情报予以在成员间共享,及时有效为虚拟企业的运行提供决策支持和竞争情报服务。同时,由于虚拟企业信息的共享性,其他合作伙伴也可将各成员共享的情报信息为己所用,使用各自的竞争情报分析和服务子系统为本企业服务。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扩大了情报收集来源,增强了情报信息的准确性,具有更大的市场价值,如图7所示:

・网络安全模块。传统的竞争情报系统所面临的外部攻击或威胁相对较少。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由于直接连入因特网,各成员竞争情报系统面临着内外双重的安全威胁。因此各合作伙伴需要为其竞争情报系统构建有效的安全模块,以确保企业内部核心机密信息的安全。

・开放的接口。系统需要有标准的、开放的接口,以便新成员的随时加入。

3.3.3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运作机制 各成员本身的竞争情报系统可以单独为本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单独完成企业本身需要的信息项目,也可以与虚拟企业其他成员合作完成共同的项目,提供信息支持。各企业成员之间通过标准化的、开放的通信协议和技术,实现各成员间信息无缝的交流与传递,为各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坚实的基础,为虚拟企业的运行提供全面有效的情报支持。

3.4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的相关支撑技术

基于虚拟企业的分布式竞争情报系统会随着虚拟企业的组建而组建、分解而分解、动态演化。可演化软件系统的支撑技术主要包括:①面向服务的构架(SOA),SOA是目前最具有能够满足系统的动态演化要求的柔性和松耦合特征的体系结构;②工作流管理技术,工作流管理技术作为现代企业实现过程管理与过程控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企业的经营过程提供了一个从模型建立、管理到运行、分析的完整框架;③计算机协同工作,虚拟企业各成员之间建立了广泛的相互协作关系,为共同目标贡献本企业的力量,各企业的竞争情报系统也应具有广泛协作功能。

篇4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我听我们班许多同学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为了让我们班同学的视力好起来,我们小组做了一次关于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上网了解什么是近视及近视产生的原因。

2、查体检卡片,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以及近几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趋势。

3、调查访问,了解眼睛近视同学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查询 什么是近视眼,及近视眼产生的原因。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病人主观感觉看远处模糊,看近处还行,用凹透镜可矫正近视。

近视产生的原因有:1、看电视离得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势不正确。 查资料(体检卡片视力测试) 学生近视情况,近视眼的比例等。

本班49名同学,近视人数有10名,占本班人数的1/5。较前几年比,近视人数有所增多。 交谈、访问、调查 近视同学的用眼习惯 多数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躺着看书,在强光下看书。

四、结论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厚而造成的,可以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篇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我听我们班许多同学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为了让我们班同学的视力好起来,我们小组做了一次关于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上网了解什么是近视及近视产生的原因。

2、查体检卡片,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以及近几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趋势。

3、调查访问,了解眼睛近视同学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查询

什么是近视眼,及近视眼产生的原因。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病人主观感觉看远处模糊,看近处还行,用凹透镜可矫正近视。

近视产生的原因有:1、看电视离得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势不正确。  查资料(体检卡片视力测试)  学生近视情况,近视眼的比例等。

本班49名同学,近视人数有10名,占本班人数的1/5。较前几年比,近视人数有所增多。  交谈、访问、调查  近视同学的用眼习惯  多数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躺着看书,在强光下看书。

四、结论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厚而造成的,可以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篇6

关键词 情报学;硕士论文;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13-02

当前,世界各国的许多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都在加强对图书情报的研究,许多世界一流院校,比如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Massachusetts Inst.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院)等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学教育体系。而比较而言,在我国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图书情报学的相关研究,明显要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有关情报学的招生和课题研究有所提升,并呈现出较为快速的增长态势,然而由于研究内容相对较为高深,而且研究的靶场显得较为前沿化与多元化。基于关键词对学位论文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的范畴,是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即以学位文献或学位文献的某些特点为标的,以聚集梳理一定数量文献为基础,由此展开对某一时域某一领域科学技术基本状况与基本特征的研究,并由此论述和预测该领域科学技术在今后一段时期的研究趋势与特点规律态势。基于独特关键词进行图书情报领域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是情报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是一种将文献资料中的众多核心要素关联起来,进行统计分析的引证分析方法,其可以较为科学地评价文献所研究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揭示学科当时研究的热点,较为准确地评价文献所代表的学术水平。

1 研究对象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对象定位于对国内图书情报领域这一总体框架,并于此基础上将“靶向”集中于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将“靶标”聚集到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趋势、重点、前沿以及其变化情况,从而更加清晰地梳理出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发展脉络,从而为我国情报学教育发展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集中于国内著名的学位论文收集库――中国知网CNKI学术文献总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三大论文数据库”,以及国内高等院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是国内收录学位论文最为全面的数据库,因此,为了确保分析研究的数据具有较高可信度与代表性,分析研究检索的数据源即来自该两个数据库,着重定位于“学科专业名称”、“学科专业分类”选项进行检索,而检索的时间区域定位于近10年,对于两个数据库检索出来的文献,对于相同的通过采用SQL 语句进行筛选,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

由此,以“情报学”作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获得1640篇硕士论文,从万方数据库中获致1315篇硕士论文,通过SQL筛选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795篇,总共获得有效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论文2160篇。

2 基于高频关键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

通过对获取到的2160篇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论文进行研究,综合统计论文的关键词,累计关键词有13976个,经过分析研究,去除不能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关键词3645个,共得10331个,平均每篇硕士文献关键词数为4.78个,由此可说明该统计是科学的,与国外科文献资料对关键词的标引规则相符(国内外科技期刊要求的每篇关键词应标出 3-8 个),接着对关键词的词频进行统计分析,将关键词的频度大于60作为标准,将其定义为“高频词”,通过对“高频词”的统计分析,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有关“知识管理”这一主题的频次最高,多达126次。无疑,这也证实了近些年来,学术界对知识管理这个方向的研究热点。此外,“电子商务”为121次、“信息化”为118次、“信息技术”为112次、“竞争情报”为102次、“信息服务”为98次、“信息检索”为96次、“数据挖掘”为87次、“数字图书”为84次、“信息资源”为79次、“电子政务”为75次、 “知识服务”为71次、“知识共享”为68次、“数据仓库”为63次,从中也反映了我国对信息化建设、知识服务、数字化建设等关注在日益提升,也验证了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的实效,表明了情报学与管理学之间渗透和结合日益加强,也可以折射出当前研究的重点、热点仍然集中在情报学基础领域,并预示着今后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将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

3 基于聚类共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

通常来说,仅仅通过孤独地察看论文的某一关键词,通常是难以有充足的理由说明该论文所研究的主题,然而通过关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将可以给予人们更加充分的信息去把握论文的大致内容和论文的主题脉络。通过采取计算机数字高效处理作用,充分发挥Excel的数据透视功能,再次对出现次数高于60的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进行“聚类性”分析,统计在同一论文中两两同时出现的关键词,从而构建出60 × 60的“聚类共词矩阵”,通过这一矩阵的研究,非常清晰地显示出“聚类共词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其中位于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显示的是某关键词自身一同出现的频次,这个一同出现的现象就实质来说,就是论文之间的相关度,对于非对角线上的数据,则表示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频次。通过这个矩阵可以从另一个侧反题出,关键词分布既有交叉、相互渗透又具有群组分布的独立性。通过Excel的数据透视处理得到共现频次较高的有:“知识管理”为124次,“电子商务”为106次,“竞争情报”为101次,“高校图书馆”为98次,“信息服务”为92次,“数据挖掘”为87次,“数学图书馆”为83次,“信息资源”为81次,“电子政务”为79次,“知识共享”为72次,“数据仓库”为66次。由此可以看出,在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中,当前基于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是个热点,同时也说明我国情报学教育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拓宽。

综合以上,关注独特关键词下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学科结构特点,获得了基于高频关键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以及基于聚类共词的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特点,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较为充足理由支撑的结论,那就是从中可以较为清晰地得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知识管理与数据信息挖掘”。

参考文献

[1]曾学喜.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1).

[2]Miao Adam X,Zacharias Greg L.A computational situation assessment model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oper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2011(9).

篇7

关键词:情报分析师;招募;培训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102-02

警务情报分析工作的主体是情报分析师,分析师的个人素质与能力直接关乎情报产品的最终质量,而情报产品的质量则直接影响到警务决策。国外对于专业的情报分析人员都称之为情报分析师。无论是英国的NIM还是美国的情报共享模式,对于情报分析师的专业化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情报分析师从最高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情报分析师到地方警局的犯罪情报分析师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不同级别。在横向上,也形成了如重案、道路、诈骗等各警种的情报分析师。

我国目前已有多个省、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建立了专门的情报职能机构,专职人员的队伍在不断扩大。情报分析人员的工作具有高智能、专业性强的特点。如何构建这样一只规范高效、层级分明、职责清晰、专业性强的稳定队伍则是学界和业界一直努力的目标。

一、国外警务情报分析师选拔和培训的相关经验

发达国家将情报人员根据工作的不同进行分类,如情报管理人员、情报指挥官、情报支持人员和情报分析人员等。而在最核心的警务情报分析人员的选拔和招募上一直遵循严格的标准,同时特别注重对从业人员的持续培训。

(一)严格的招募制度

许多国家警方在招募情报分析师时均会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包括一名分析专家以及其他常规小组成员。无论是各层级还是各警种分析师的招募,工作组会从技能、知识、态度等各方面综合考查参与者的能力。这个能力的要求就是管理学上的胜任素质要求。

1.岗位胜任素质要求。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胜任素质是可以明确地区别出高效率的绩效执行者和低效率的绩效执行者的差异的特性,包括动机、特质、自我概念、态度和价值观、具体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也就是可以被准确测量或计算的某些特性[1]。而一个个体的岗位胜任素质应指其能够达到其岗位的绩效要求的一种状态或品质。情报分析人员的岗位胜任素质则指其达到其岗位要求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综合知识、行为技能、自我素养、态度等。许多发达国家对此确立了明确的标准,如美国国家安全局确立的情报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包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批判性的思维方式、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表达与呈现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熟知情报相关背景知识等[2]。苏格兰警察学院从技能、知识、素养和态度四个方面对欧洲情报管理模式中的警务情报分析人员个人素质做出要求,并从基本的和可取的两个层面上进行规定。主要包括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清晰的情报产品呈现能力、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做出判断的意愿、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等[3]。这些胜任素质的要求和标准均将在情报分析师的招募选拔和后期的培训中得到体现。

2.预选(初试)。人事部门在收到的参与者的申请后,会进行严格的筛选来确定进入面试的人员。并根据胜任力素质要求进行各种测试,如在英国,心理测试、写作、语言和逻辑推理测试、实际案例研究和突然的电话采访都是进行预选的方式。

3.面试。面试是挑选人员的重要环节,可以弥补初试中笔试所不能体现的一部分胜任能力。对于参与人而言,面试能更好地全面展示自我,对于面试官也是全面评估候选人的综合能力的机会。在比利时,由于情报分析师是从现有的有调查经验的执法人员中进行挑选,因而在面试时,所有的候选人被要求提交一份其原来工作领域的书面报告。而这些报告是将作为评估候选人工作习惯、情报搜集技巧等能力的重要参照。

(二)完善的培训制度

1.试用分析师培训,即试用期的培训。对于通过招募是否立即取得分析师资格,各国做法不尽相同。一些国家在候选人员经过招募考试后,即被立即委任为警务情报分析师。而有些国家则需在完成相应的犯罪情报分析培训课程后才能获得分析师资格。从国外警务实践看,一名专业的情报分析师需要经过2-3年的培训和跟班学习(或是称为试用期阶段)才能独立地进行相关情报项目的管理工作。试用期阶段有助于防止上级对于分析师产生拔苗助长的心理;同时基层警务人员会理解和同情试用分析师的缺乏经验,为未来工作上的相互理解提供基础;最后,对于分析师个人而言,在试用期阶段,能够得到喘息的空间和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增加他们的知识和增强他们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上级组织也会给学员制定计划表,并指定有经验的分析师为新学员的导师等确保分析师的个人发展。

对于试用分析师的培训时间各国规定不尽相同,如新西兰国家情报中心要求分析师在招募之后先要经过为期4周的入职培训。内容主要是职业素质培养和基本理论教育,目的是使处在试用阶段的情报分析师明确职业目标,尽快找到准确的职业定位[4]。只有培训完之后并且考核合格的话,才能变成正式的情报分析师。而欧洲情报管理模式中对试用分析师的培训要求在6周左右,内容包括职业发展、个人发展、评估和工作成果等,并将分析运用、信息管理、人际关系、表达陈述和联络沟通能力作为五个重点培训领域。

2.正式分析师的内部持续培训,即职业培训。对于已经获得资格的分析师,国外情报机构还会有专门的培训中心不断地对其进行培训,并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确定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在培训的时间上,内容上都有明确的安排和规定。

从初级情报分析师到高级、资深情报分析师的分级培训,则更是各国警务情报分析人员关注的重点。

(三)完备的职业规划制度

国外警务情报分析师不仅在横向上全员参与,扩至各个警种、各个类别,在纵向上也层层深化,从初级到高级等非常完善。如北爱尔兰警方从分析师助理、试用分析师、分析师、高级分析师直至分析师主管等[3],对警务情报分析师的职业进行完备的规划。每个级别有相应的从业时间和能力素质要求等,但不断提升的级别对应的则是不断提升的职位和待遇,良好的职业规划对于保证队伍的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符合国情警情需要的警务情报分析师队伍

(一)明确岗位胜任素质要求

明确岗位胜任素质要求是从业的入门槛。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并结合我们的国情,我国的警务情报分析师应具备以下素质:第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保密意识。由于情报性和影响性较强,因而分析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保密意识,才能避免泄密等事件的发生。第二,完备的警务知识体系。不仅包括基础知识以及法律知识,还必须具备完备的情报学知识等。第三,出色的个人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第四,杰出的个人素养。第五,良好的工作态度。如独立的工作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对工作的判断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等,并能在工作中坚持不懈。

(二)基于岗位胜任素质要求的选拔和招募制度

1.确定选拔的人群范围。在美国和新西兰等国家,警务情报分析人员可以向社会招募,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都可以报名成为一名警务情报分析人员。而在我国,出于警务情报工作的特殊性,必定要选择政治立场坚定、保密素质高的人来担任。因此,还是需要在公安队伍内部选拔警务情报分析师。

2.体现岗位胜任素质的预选。报名之后,开始预选阶段。预选阶段可以分为心理测试和笔试两方面。心理测试主要反映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包括可以测试应聘者的敏感性和责任感,笔试可分为专业知识和逻辑分析这两方面的内容,主要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知识结构和逻辑分析能力。

3.考察综合能力的面试。面试是整个选拔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专家团队选拔和面试内容的精心设计都显得至关重要。专家组的成员构成应呈现多元化,应涵盖情报部门的领导、研究警务情报的学者以及各个警种的代表。而精心设计的面试题目,应不仅能考察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也能综合考察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

(三)建立专门机构,完善培训课程

1.设立专业培训机构。在很多国家,都会设有专门的培训警务情报人员培训机构,目前我国各省情报机构都有一定的业务培训,但基本以短时间的集中业务交流为主。而要设立专业的培训部门和机构则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笔者认为,可借鉴比利时的做法,即将培训放在专门的警察院校进行,借助专业师资和场地,定期进行培训。

2.挑选培训导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培训导师的优劣直接决定培训质量的高低。目前国外普遍采用专家型和杰出的实践型人员共同组成培训团队的做法。这一做法目前普遍认为是较为合理并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做法。同时,在培训课程中也可采取模块化课程的设置,不同的模块针对不同的领域。

(四)完善职业规划

国外警务情报分析师队伍的成熟和稳定发展是建立在专业技术和职称职级待遇相对应的情况之上的。其完备的发展规划,使得从初级情报分析师到高级、资深情报分析师对应的是职级的上升和待遇的提高。因而尽快出善的职业规划和对应的职级待遇是建立整个队伍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Spencer,L.M. Mc Clelland, McClelland, D .C .,& Spencer, S. Competency assessment methods:History and state of the art[M].Boston:Hay-McBer Research Press,1994.

[2]Russell G. Swenson,Mark M. Lowenthal.Core Competencies for Intelligence Analysis at 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D].Joint Military Intelligence College,2003.

篇8

[关键词]情报分析认知心理认知偏差

[分类号]G237.5

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情报分析手段与方式日益精进,但情报分析失误、无效事件仍屡屡发生。因此,技术与方法的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分析无力的现状,本文将研究视角置于情报分析的主观因素方面,旨在揭示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克服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对策,以臂助情报分析工作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环境下的情报分析工作。

1 情报分析失误的认知偏差诱因

情报分析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侧重不同,一些细化的步骤也有所区别,但都会遵循一个通用的分析流程,即情报分析工作始于问题定义、历经计划制定、情报采集、情报选择、情报整合4个阶段,最后进入情报论证阶段,结束一轮情报分析工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步骤都需要情报分析人员主体的信息加工来完成。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须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存储,再经过思维活动加工,借助于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情报分析创造过程。

认知偏差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现象,由于情报分析本身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偏差根植于情报分析过程之中。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是指分析人员或者决策者仅根据情报的表面现象和虚假信息对他人、事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符合。一种最为常见的情报分析失误的全过程见图1。

图1表明,分析人员对信息的采集与选择都带有过滤性,他们更倾向于接收并选择那些同自己主观观念中一致或者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对于一些相反的观念比较排斥,从而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进入情报整合阶段,往往对于分析的事物或者人会有低估的心理存在,同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错,但容易倾向于过度自信;进入情报论证阶段,往往受到非理性的驱使,从而忽视强有力的反面证据,最终对于一些相反的信息彻底忽略,从而导致了情报分析的失败。

2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现

2.1情报采集阶段:启发式偏差

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分析人员总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与理性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限理性的分析者往往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开始寻找情报分析的依据和可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为启发式偏差。启发式偏差是指当人们要对一个既复杂模糊又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判断时,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走一些思维的捷径。体现在情报分析采集阶段,人们面对繁复信息,无法知道哪些可选,哪些可剔除,此时他们往往依赖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得到启示,然后利用得到的启示作出情报采集判断。这些思维的捷径,不可否认有时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地做出采集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对重要信息未予充分采集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2.2情报选择阶段:证据评估偏差

采集到的每种情报来源的可靠性不尽相同,有时情报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甚至会与其他来源的情报相抵触。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的情报选择有赖于情报分析,需要根据现有已发生的事件,甚至在所有的证据收集齐全之前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析人员对于信息流的控制很有限。针对特定的主题,厘清其来源通常是麻烦且耗时的过程。某些重要主题的证据是零星的或不存在的。对于绝大多数依赖人作为来源的信息,二手信息就是最好的了。

因此,在情报选择这一关键性的步骤中,分析人员对于一些生动且含有具体细节的信息,往往在选择上没有问题,而容易忽视抽象或者统计性的信息,但后者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情报选择时,通常对于证据的一致性很敏感,但是对于证据的可靠性关注度不足。最终,往往对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证据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情况导致了证据评估偏差的出现。证据评估偏差是一个集合概念,凡是与证据评估相关的偏差,统一称为证据评估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2.1

以生动性作为标准评估证据的偏差 信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与它作为证据的真实价值之间不完全相关。具体来说,那些生动的、具体的、个人的信息比枯燥的、抽象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记忆。但是枯燥的、抽象的信息作为证据,其价值往往更大。以生动性为标准,决定证据是否有影响,这种错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证据,仅仅是因为它们过于抽象,而变得毫无影响力。尤其是统计数据,因为其缺乏丰富与具体的细节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会被忽视与轻视。

2.2.2

证据缺乏的评估偏差 情报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关键性的信息。被挑选出来进行分析的问题是基于它们的重要性与用户的需要,而没有更多考虑到信息的可用性。分析人员对于现有信息尽可能地深入分析,有时甚至要考虑很多相关信息。理想情况是,情报分析人员能够识别缺少哪些证据,并把这些作为要素归入他们的算筹之中。他们也应该能够估算这些丢失数据的潜在影响,并相应调整判断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少存在。

2.3情报整合阶段:估计概率偏差

情报整合阶段需要分析人员对已经经过优选的情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编码、合并、分解。在整合阶段的认知活动经常受到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控制和限制。该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整理过程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包含三部分的内容:①编码(codjng):在对不确定事件做出判断时考虑的是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其中发生概率的值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所确定,通常参考值受到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分析人员对未来的预期影响;②合并(combination):合并出现相同结果的概率,可以简化问题;③分解(cancellation):将期望分解为无风险因素和风险因素。编码、合并和分解都包含在信息的整合阶段中,分析人员在整合阶段的认知偏个体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最可能产生的心理偏差表现为估计概率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3.1

可用性法则 人们在判定概率时通常使用一个简单化的经验法则,即可用性法则。在这种环境下,“可用性”指的是记忆中可想象的或者可追溯的。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在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时,人们不自觉地会使用两条线索,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一个事件的相关实例,或者他们很容易想起的这类事件的频率。当人们估计频率或者概率时,使用凭经验的可用性法则,往往会根据过去记忆中的事件发生概率来判定当前事件发生概率。通常在关于可能性或者频率判断小应用可用性法则是一种非常省时的判断方式。

然而情报分析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流程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识别它们多大程度上会对人产生误导。对情报分析人员来说,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可用性法则时,必须要十二分小心。否则,会直接导致事件概率判断失误。

2.3.2 脚本概率评估 情报分析人员通常以脚本形式表达判断,脚本包括一系列事件,以一种叙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要计算出脚本概率的数值,就需要对每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相乘。如,一个脚本有三个事件,每个事件可能(70%可能性)发生,该脚本的概率是0.70*0.70*0.70或34%多一些。如果加上第4个事件的可能(70%),脚本的概率将会降到24%。很多人并不具备掌握概率性推理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假设一个或者更多的可能事件将会发生。这将会排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个简化问题的方法是的对每个事件概率的粗略平均做出判断。在上文提到例子中,如果利用平均的方法给出整个脚本的概率是70%,那么脚本发生的概率远远超过实际的情况。

当采用均值方法时,脚本中的高概率事件会抵消低概率事件。这违反了“木桶”原则,即一链不能超过其最薄弱的环节。从数学上来说,对于脚本中最低概率的事件设置一个概率上限。如果采用平均值的策略,就需要在脚本中加入更多额外的细节,这样使得它们看上去合理,提高了预期的脚本概率值。同时,从数学上来说,额外的事件必然会减少概率。脚本概率评估偏差由此而生。

2.4情报论证阶段:事后偏差

情报分析的评估偏差,是指分析人员对于他们自己判断的自我评价,或他人对于情报产品的评价,由于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受到曲解。结果是,分析人员高估了他们自己分析绩效的质量,而他人低估了分析人员工作的价值与质量。这种现象源自于人类心理流程的本质,非常难以克服或根本就无法克服。

事后偏差影响情报报告的评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分析人员通常高估了他们过去判断的准确性;②情报使用者通常低估了他们从情报报告中获取的知识;③情报产品的审查员,他们负责对情报失误进行事后分析,由于其已知分析结果,他们倾向于认为分析人员理应作出更为有效的预见,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偏差都不奇怪。分析人员虽然在自己身上看不见,但在别人身上都能观察到这些倾向。让人无法预料的是,这些偏差不仅仅是自我的产物,也是缺乏客观性的产物。在其他环境中不乏见到这类偏差,它是植入了人们的心理流程的,仅仅通过简单的提醒,如希望人们看待问题要客观,则很难克服这些偏差。

3 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克服

3.1 以正确的情报为分析的前提

情报本身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判断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备性。往往判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偏差很多因为缺乏或者忽视了信息本身导致,控制认知偏差的产生就是要客观地对待需要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并收集充分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建立在主观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需要在瞬间做出判断的,情报分析人员也需要在收集必要的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而不能贸然判断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2明确情报分析的根本目标

没有目标就无法保持理性,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有关,哪些信息无关,很难从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甚至会经常对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明确的情报分析的目标能使分析过程变得容易,并帮助分析人员排除干扰。一次成功的情报分析,应当在发现问题时就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定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分析和判断?如何做分析和判断?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还不知道判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贸然进入分析流程,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必然失败。因此,在情报分析之前,要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情报分析的目标:①找出围绕情报问题最关注的事情;②将所关注的事情简化为目标;③弄清楚每个目标的意义;④明确实现目标能否解决情报分析的关键问题,对分析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针对一个问题设定一个目标,而不能把目标订得过多,过于笼统,更不能试图通过一次分析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

3.3采用针对认知偏差的分析框架

竞争假设分析(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ACH)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小理查兹・J・豪雅(Richards J.Heuer,Jr.)于1999年在其专著《情报分析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该方法逻辑性非常强,包括8个相当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生成假设。这一步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以保证各种可能性,即各种假设都被考虑到,同时进行聚合性思维,以保证多余的、不合理的假设被排除在最终假设之外。

第二步,列举证据和论点。在这一步中,要对证据进行更大范围的搜集,以包括所有可能对假设的判断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合理设想或者逻辑推理,目标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标准程序等。

第三步,制作矩阵。将第一步生成的假设排在矩阵的第一排,把第二步收集的证据排在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对每条证据与每个假设的一致性进行逐个判断,一致标记为(+),不一致就标记为(一),不相关标记为(N/A),这将帮助分析人员决定该证据是支持还是驳斥该假设。对每条证据都采取同样的步骤,以判断其与假设的关系。

第四步,完善矩阵。重新评估假设与证据的一致性,重新考虑或重新组织假设(改变假设的表述方法)以反映所有重要可能。一些假设可能需要与其他假设进行组合,或者分为两个假设。标注但不要删除与所有假设都一致的证据(如果某证据与所有假设都一致则没有诊断价值),不要删除在简单ACH分析中没有用的证据,因为它可能在结构化ACH中成为关键证据。

第五步,得出初步结论。根据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判断,再次认真判断每个假设的可能性,并对每个假设的相对可能性形成初步结论。

第六步,重新评估关键证据。对结论有关键作用的证据或假设进行两次评估,考察是否存在可疑的假设,是否有不完整或有误导倾向的证据。

第七步,报告结论。ACH真正的优势在于它能使分析人员在完全明白整个分析过程后再进行逻辑推理。在进行报告时,要同时报告结论以及其他被验证和排除的假设。

第八步,设定未来观察的标记。由于事件始终呈动态发展,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分析的结论通常都是初步的。因此,提前指定某些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变化的话,将导致已确认的或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发生重大改变。对后继信息的持续收集同样会暗示未来事件变化的可能性。

该方法提出较早,但由于情报分析方法的众多,为人们忽视,ACH在应对分析人员认知偏差方面有其针对性,如果实际中得以有效应用,则对情报分析的成功大有裨益。

3.4 引入群体决策的分析机制

情报分析的各阶段都需要决策,如果仅仅是情报分析人员单打独斗进行个体决策,则情报分析的结果

势必会存在一些弊病。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如下优点:①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息;②增加观点的多样性,除了更多的投入以外,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这就为多种方法和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机会;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许多决策在作出之后,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而告夭折,但是,如果那些会受到决策影响的人和将来要执行决策的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决策,并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这样决策就能够获得更多支持,执行决策的员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④增加合法性,在西方国家,群体决策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如果个人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没有征求他人的意见,决策者的权力可能会被看成是独断专行。

情报分析整个过程充满情报分析人员的决策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情报分析的结果相当于决策的结果,因此,将群体决策的思维引入到情报分析流程中,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多人协同协作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的认知偏差为情报分析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4 结语

情报分析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情报分析活动对于国家、社会、政府、企业、图书馆、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日本,情报分析能力被视为国力指数的十大要素之一,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情报分析活动作为人类思维最复杂的形式之一,要想成功地进行该项活动,分析人员的认知偏差问题不可回避。本文根据情报分析的流程,揭示每个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纠正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几点建议。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而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的视角中去审视则是少之又少。本文旨在引起情报工作者、图书馆情报分析与服务人员对认知偏差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情报学领域中,以提供更优质的情报分析产品,促进情报工作整体的提升与优化。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征及其克服/严贝妮 汪传雷 周贺来等

[摘要]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角中,提炼出基于认知的情报分析通用流程,指出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诱因。进而,阐释情报采集阶段、情报选择阶段、情报整合阶段与评估论证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表现。最后,提出克服情报分析各阶段认知偏差的对策。

[关键词]情报分析认知心理认知偏差

[分类号]G237.5

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情报分析手段与方式日益精进,但情报分析失误、无效事件仍屡屡发生。因此,技术与方法的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分析无力的现状,本文将研究视角置于情报分析的主观因素方面,旨在揭示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克服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对策,以臂助情报分析工作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环境下的情报分析工作。

1 情报分析失误的认知偏差诱因

情报分析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侧重不同,一些细化的步骤也有所区别,但都会遵循一个通用的分析流程,即情报分析工作始于问题定义、历经计划制定、情报采集、情报选择、情报整合4个阶段,最后进入情报论证阶段,结束一轮情报分析工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步骤都需要情报分析人员主体的信息加工来完成。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须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存储,再经过思维活动加工,借助于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情报分析创造过程。

认知偏差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现象,由于情报分析本身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偏差根植于情报分析过程之中。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是指分析人员或者决策者仅根据情报的表面现象和虚假信息对他人、事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符合。一种最为常见的情报分析失误的全过程见图1。

图1表明,分析人员对信息的采集与选择都带有过滤性,他们更倾向于接收并选择那些同自己主观观念中一致或者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对于一些相反的观念比较排斥,从而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进入情报整合阶段,往往对于分析的事物或者人会有低估的心理存在,同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错,但容易倾向于过度自信;进入情报论证阶段,往往受到非理性的驱使,从而忽视强有力的反面证据,最终对于一些相反的信息彻底忽略,从而导致了情报分析的失败。

2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现

2.1情报采集阶段:启发式偏差

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分析人员总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与理性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限理性的分析者往往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开始寻找情报分析的依据和可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为启发式偏差。启发式偏差是指当人们要对一个既复杂模糊又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判断时,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走一些思维的捷径。体现在情报分析采集阶段,人们面对繁复信息,无法知道哪些可选,哪些可剔除,此时他们往往依赖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得到启示,然后利用得到的启示作出情报采集判断。这些思维的捷径,不可否认有时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地做出采集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对重要信息未予充分采集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2.2情报选择阶段:证据评估偏差

采集到的每种情报来源的可靠性不尽相同,有时情报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甚至会与其他来源的情报相抵触。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的情报选择有赖于情报分析,需要根据现有已发生的事件,甚至在所有的证据收集齐全之前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析人员对于信息流的控制很有限。针对特定的主题,厘清其来源通常是麻烦且耗时的过程。某些重要主题的证据是零星的或不存在的。对于绝大多数依赖人作为来源的信息,二手信息就是最好的了。

因此,在情报选择这一关键性的步骤中,分析人员对于一些生动且含有具体细节的信息,往往在选择上没有问题,而容易忽视抽象或者统计性的信息,但后者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情报选择时,通常对于证据的一致性很敏感,但是对于证据的可靠性关注度不足。最终,往往对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证据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情况导致了证据评估偏差的出现。证据评估偏差是一个集合概念,凡是与证据评估相关的偏差,统一称为证据评估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2.1

以生动性作为标准评估证据的偏差 信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与它作为证据的真实价值之间不完全相关。具体来说,那些生动的、具体的、个人的信息比枯燥的、抽象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记忆。但是枯燥的、抽象的信息作为证据,其价值往往更大。以生动性为标准,决定证据是否有影响,这种错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证据,仅仅是因为它们过于抽象,而变得毫无影响力。尤其是统计数据,因为

其缺乏丰富与具体的细节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会被忽视与轻视。

2.2.2

证据缺乏的评估偏差 情报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关键性的信息。被挑选出来进行分析的问题是基于它们的重要性与用户的需要,而没有更多考虑到信息的可用性。分析人员对于现有信息尽可能地深入分析,有时甚至要考虑很多相关信息。理想情况是,情报分析人员能够识别缺少哪些证据,并把这些作为要素归入他们的算筹之中。他们也应该能够估算这些丢失数据的潜在影响,并相应调整判断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少存在。

2.3情报整合阶段:估计概率偏差

情报整合阶段需要分析人员对已经经过优选的情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编码、合并、分解。在整合阶段的认知活动经常受到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控制和限制。该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整理过程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包含三部分的内容:①编码(codjng):在对不确定事件做出判断时考虑的是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其中发生概率的值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所确定,通常参考值受到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分析人员对未来的预期影响;②合并(combination):合并出现相同结果的概率,可以简化问题;③分解(cancellation):将期望分解为无风险因素和风险因素。编码、合并和分解都包含在信息的整合阶段中,分析人员在整合阶段的认知偏个体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最可能产生的心理偏差表现为估计概率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3.1

可用性法则 人们在判定概率时通常使用一个简单化的经验法则,即可用性法则。在这种环境下,“可用性”指的是记忆中可想象的或者可追溯的。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在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时,人们不自觉地会使用两条线索,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一个事件的相关实例,或者他们很容易想起的这类事件的频率。当人们估计频率或者概率时,使用凭经验的可用性法则,往往会根据过去记忆中的事件发生概率来判定当前事件发生概率。通常在关于可能性或者频率判断小应用可用性法则是一种非常省时的判断方式。然而情报分析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流程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识别它们多大程度上会对人产生误导。对情报分析人员来说,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可用性法则时,必须要十二分小心。否则,会直接导致事件概率判断失误。

2.3.2 脚本概率评估 情报分析人员通常以脚本形式表达判断,脚本包括一系列事件,以一种叙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要计算出脚本概率的数值,就需要对每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相乘。如,一个脚本有三个事件,每个事件可能(70%可能性)发生,该脚本的概率是0.70*0.70*0.70或34%多一些。如果加上第4个事件的可能(70%),脚本的概率将会降到24%。很多人并不具备掌握概率性推理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假设一个或者更多的可能事件将会发生。这将会排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个简化问题的方法是的对每个事件概率的粗略平均做出判断。在上文提到例子中,如果利用平均的方法给出整个脚本的概率是70%,那么脚本发生的概率远远超过实际的情况。

当采用均值方法时,脚本中的高概率事件会抵消低概率事件。这违反了“木桶”原则,即一链不能超过其最薄弱的环节。从数学上来说,对于脚本中最低概率的事件设置一个概率上限。如果采用平均值的策略,就需要在脚本中加入更多额外的细节,这样使得它们看上去合理,提高了预期的脚本概率值。同时,从数学上来说,额外的事件必然会减少概率。脚本概率评估偏差由此而生。

2.4情报论证阶段:事后偏差

情报分析的评估偏差,是指分析人员对于他们自己判断的自我评价,或他人对于情报产品的评价,由于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受到曲解。结果是,分析人员高估了他们自己分析绩效的质量,而他人低估了分析人员工作的价值与质量。这种现象源自于人类心理流程的本质,非常难以克服或根本就无法克服。

事后偏差影响情报报告的评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分析人员通常高估了他们过去判断的准确性;②情报使用者通常低估了他们从情报报告中获取的知识;③情报产品的审查员,他们负责对情报失误进行事后分析,由于其已知分析结果,他们倾向于认为分析人员理应作出更为有效的预见,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偏差都不奇怪。分析人员虽然在自己身上看不见,但在别人身上都能观察到这些倾向。让人无法预料的是,这些偏差不仅仅是自我的产物,也是缺乏客观性的产物。在其他环境中不乏见到这类偏差,它是植入了人们的心理流程的,仅仅通过简单的提醒,如希望人们看待问题要客观,则很难克服这些偏差。

3 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克服

3.1 以正确的情报为分析的前提

情报本身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判断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备性。往往判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偏差很多因为缺乏或者忽视了信息本身导致,控制认知偏差的产生就是要客观地对待需要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并收集充分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建立在主观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需要在瞬间做出判断的,情报分析人员也需要在收集必要的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而不能贸然判断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2明确情报分析的根本目标

没有目标就无法保持理性,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有关,哪些信息无关,很难从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甚至会经常对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明确的情报分析的目标能使分析过程变得容易,并帮助分析人员排除干扰。一次成功的情报分析,应当在发现问题时就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定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分析和判断?如何做分析和判断?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还不知道判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贸然进入分析流程,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必然失败。因此,在情报分析之前,要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情报分析的目标:①找出围绕情报问题最关注的事情;②将所关注的事情简化为目标;③弄清楚每个目标的意义;④明确实现目标能否解决情报分析的关键问题,对分析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针对一个问题设定一个目标,而不能把目标订得过多,过于笼统,更不能试图通过一次分析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

3.3采用针对认知偏差的分析框架

竞争假设分析(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ACH)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小理查兹・J・豪雅(Richards J.Heuer,Jr.)于1999年在其专著《情报分析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该方法逻辑性非常强,包括8个相当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生成假设。这一步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以保证各种可能性,即各种假设都被考虑到,同时进行聚合性思维,以保证多余的、不合理的假设被排除在最终假设之外。

第二步,列举证据和论点。在这一步中,要对证据进行更大范围的搜集,以包括所有可能对假设的判断

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合理设想或者逻辑推理,目标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标准程序等。

第三步,制作矩阵。将第一步生成的假设排在矩阵的第一排,把第二步收集的证据排在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对每条证据与每个假设的一致性进行逐个判断,一致标记为(+),不一致就标记为(一),不相关标记为(N/A),这将帮助分析人员决定该证据是支持还是驳斥该假设。对每条证据都采取同样的步骤,以判断其与假设的关系。

第四步,完善矩阵。重新评估假设与证据的一致性,重新考虑或重新组织假设(改变假设的表述方法)以反映所有重要可能。一些假设可能需要与其他假设进行组合,或者分为两个假设。标注但不要删除与所有假设都一致的证据(如果某证据与所有假设都一致则没有诊断价值),不要删除在简单ACH分析中没有用的证据,因为它可能在结构化ACH中成为关键证据。

第五步,得出初步结论。根据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判断,再次认真判断每个假设的可能性,并对每个假设的相对可能性形成初步结论。

第六步,重新评估关键证据。对结论有关键作用的证据或假设进行两次评估,考察是否存在可疑的假设,是否有不完整或有误导倾向的证据。

第七步,报告结论。ACH真正的优势在于它能使分析人员在完全明白整个分析过程后再进行逻辑推理。在进行报告时,要同时报告结论以及其他被验证和排除的假设。

第八步,设定未来观察的标记。由于事件始终呈动态发展,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分析的结论通常都是初步的。因此,提前指定某些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变化的话,将导致已确认的或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发生重大改变。对后继信息的持续收集同样会暗示未来事件变化的可能性。

该方法提出较早,但由于情报分析方法的众多,为人们忽视,ACH在应对分析人员认知偏差方面有其针对性,如果实际中得以有效应用,则对情报分析的成功大有裨益。

3.4 引入群体决策的分析机制

情报分析的各阶段都需要决策,如果仅仅是情报分析人员单打独斗进行个体决策,则情报分析的结果势必会存在一些弊病。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如下优点:①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息;②增加观点的多样性,除了更多的投入以外,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这就为多种方法和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机会;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许多决策在作出之后,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而告夭折,但是,如果那些会受到决策影响的人和将来要执行决策的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决策,并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这样决策就能够获得更多支持,执行决策的员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④增加合法性,在西方国家,群体决策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如果个人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没有征求他人的意见,决策者的权力可能会被看成是独断专行。

情报分析整个过程充满情报分析人员的决策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情报分析的结果相当于决策的结果,因此,将群体决策的思维引入到情报分析流程中,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多人协同协作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的认知偏差为情报分析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推荐范文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
  • 情报
    刊号:61-1167/G3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情报探索
    刊号:35-1148/N
    级别:省级期刊
  • 海运情报
    刊号:--
    级别:省级期刊
  • 情报科学
    刊号:22-1264/G2
    级别:CSSCI南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