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3: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家庭贫困自述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 甄别 认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让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了大学,通过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然而,接踵而来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学费的压力,从而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为了能够使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念,国家和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助学的力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以及学校的助学岗位,如何能够将这些钱利用的有理有据,用到实处,在这一点上就和我们如何能够准确的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是息息相关的。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类别
首先,孤儿家庭。尤其是那些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由于没有家庭主要劳动力,经济困难程度偏重,因此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这类学生一般在小学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受到资助。其次,单亲家庭。处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因此会造成经济困难。通过调查,单亲家庭中父亲缺失比母亲缺失的家庭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偏重。但是其中也有个别情况,有的家庭当中可能是经商或者是在世父母有正规职业的这些家庭,家庭经济情况有可能受影响不大;同时还有一类单亲家庭属于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的破碎可能并没有对家庭的经济情况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这些情况需要仔细甄别。再次,因病致贫。有的学生家里虽然父母双全但是由于家里有重病患者,常年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这一类学生经济困难情况也很严重。又次,突发事件致贫。有的学生家中本来的经济是相当好的,但是因为一些突发事件比如重大疾病、车祸等等的因素而造成家庭经济苦难的学生。最后,多子女家庭。有的学生家里兄弟姐妹较多,而且都在读书,高额的学费给家庭带来相当大的经济负担。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甄别的方法
首先,可以在新生报到时通过留意学生的穿戴情况来初步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讲,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穿戴与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的穿戴会有明显的不同。其次,可以通过翻看学生以往档案的情况来甄别。以前已经受过资助的这部分学生应该格外关注,这说明这部分学生之前就比较困难。再次,通过学生的自述来酌情的了解学生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慎重,难免其中存在很大的一部分学生为了得到高额的助学金而弄虚作假。最后,通过与同宿舍同学和同班同学的交谈中,来侧面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是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的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比较困难,因此处处的掩饰自己家庭困难的现状,这也给老师认定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其次,有的屡次受到经济困难资助的学生,不好好的珍惜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金,经常的挥霍,而学习成绩却屡屡下降,丧失了资助金原来的意义。同时,由于资助金的额度和资助学生名额的限制,曾经受过资助的学生,把接受资助金当做了自己的特权和理所当然,而失去了分享的爱心。再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界限比较难把握。现在学校的很多大学生都有手机和电脑,但是有手机和电脑的学生并不都是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苦难情况受到很多同学的质疑,把资助金发给这些学生会引起很多其他同学的不满和怨言。最后,学校对经济困难认定的方式单一也是认定不准确的一个原因。现在高校中认定基本上是采取辅导员宣讲,困难学生提出申请,班级认定小组根据困难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认定的程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需要学生所在地的村和镇上的民政部门开具相应的证明,据了解,这些证明有的也是弄虚作假,这给学校老师和班级认定小组的认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认定小组的成员可能存在个人的主观臆断等因素也会使着认定工作不能够准确到位。
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对策
首先,提高高校大学生资助观念。国家向贫困大学生分发的贫困资助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有书读,同时读好书,所以受到国家资助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也应该有分享意识,毕竟困难学生的数量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困难中应该学会自强,在允许的范围内,将这份资助能够让给其他更加需要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份资助中完成学业,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资助诚信教育,在资助认定的过程中,提供有利依据,不弄虚作假。使自己从原来的“物质资助”转向“精神资助”,从“资金式”向“能力式”拓展,做个自强自立的大学生。其次,学校建立动态学生档案,制定合理的认定机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时(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下流行的网络资源建立贫困生档案库,对贫困生进行实时监控和更新,同时,还可以利用对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情况来分析学生在校园中的消费情况和一些消费习惯,来辅助学校对贫困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认定。对于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学校在一定时间内将名单在学校里进行公示,请全校师生进行监督和纠正,设立专门的信箱和网站,接纳师生对贫困生评选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的不文明和隐瞒虚报行为的举报。
5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意义
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甄别和认定能够更有利的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发放给需要的学生,能够更大意义的发挥资助金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贫困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正确的认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片诚信友善和分享的天地,净化学生的纯洁心灵,让学生时刻有一颗友爱的心。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87);黄山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3JXYJ32)。
作者简介:柳丽平(1983-),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这里没有孰是孰非的问题,有的只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所带来的困惑,与彷徨:凤凰男与孔雀女的爱情,该向财富让步?还是有了爱,一切都不存在?
爱情干嘛不要起步价
晓琳自述:
我渴望结婚,但一天天飙升的房价,让我们望而生畏。最近我看上一套相适的小户型,好不容易托熟人排到优先选房的号,结果,他却给了同事。我觉得,他根本就不为我着想。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情,难道他忍心让我直住在租的房子里,女人都有爱情起步价,这是对爱情的一种态度。
林健自述:
我觉得现在的晓琳变得世俗起来。我家在农村,为了我读书,大哥辍学,妹妹早早嫁人, 家人的日子很拮据,这些她都知道。那时,她陪我一顿吃一个面包,也笑得开心。而现在,一谈到结婚,她张口就是房子。
她看上的公寓楼,价格高昂,月供、物管都是一笔不小开支。现在我母亲生病,大哥结婚要修房,我当然要先满足家里的需要。况且,公司管理层有福利房,我只要拼命工作就有望拿到。她怎么动不动就用“爱情起步价”说事儿?
爱情不是交易,不是的士,还起步价呢,这只是物质时代里,女人的借口罢了。
伊媚点评:
曾有一个电视节目,讨论的正是这样一个话题,6位男嘉宾中有位是扎根城市6年的凤凰男,结果就他没有速配成功,因为他坚持爱情不需要起步价。与物质无关。 个很简单的事例让他哑口无言:假如你太太深夜得了急病送到医院,而你此时却拿不出手术的费用。岂不耽误爱人生命?
其实,凤凰男同样有自己的“起步价”,他们见过了贫困的日子,所以更注意另一半的地位、身价。他们认识位女孩,必定先要了解,是什么工作?学历怎样?家境怎样?这就是男人的起步价,他们也会左右衡量,精心计算,小心投入。
爱情结束了,该如何买单
晶晶自述:
我们分手,他的农村家庭,不是最关键的。我反而觉得,正因为他来自农村,会更懂得珍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我偶然发现,他留着我们一起去看电影的票,去超市买零食的小票也留着。他这样是不是早就想到了要分手?面对我的质问,他期期艾艾地说,是他母亲让他这样的。说别被城里的女孩子骗了。我气得笑了,我给他买的东西,不知道比这值钱多少。至于分手费,既然他要算,就干脆算清楚。他才是最应该为这段爱情买单的人。
于俊自述:
她喜欢去高档的地方,而且那些礼物,也是她心甘情愿买的。所谓清单,不过是想让她通过那些清单,看明白我的付出。几百块对于她来说不算大数目,但也是我辛苦挣的。我妈说得没错呀,以前我也跟其他城市女孩谈过,我也买了不少礼物,结果她们一走,我不是人财两空吗?
伊媚点评:
子俊打拼的艰辛,造成了他在物质上步步为营的谨慎。当他以这种类似交易的心态。去面对爱情婚姻问题时,就不太明智了。
绝对AA制,爱情里的“伪”公平?
顾蔓自述:
工作后,我们约定将AA继续,记录当天费用,当月结算。看到他把我怀孕流产的费用也记录在AA专用账本里时,我心里已不是委屈,而是伤心。他的收入比我高,我们分摊费用,半年下来他小有存款,而我没有积蓄。一位连流产都要计入AA的高收入男人,我对他缺乏安全感。
罗林自述:
当时说要AA的是她,现在说AA破坏感情的还是她。她不小心怀孕流产,这就跟生病一样,我把医药费、营养费全记上了。结果她看过账本就变了脸。以前,我做手术的费用不也是AA吗?怎么到了她身上就不行?虽然我收入高,但也得攒钱啊,我老家在农村,要以防万一嘛。
伊媚点评:
恋爱初期,经济不宽裕,采用AA无可厚非,而交往日深,经济条件明显好转,还采用绝对的AA方式,要求收入少的与收入多的出同样数量的钱,是“伪公平”的陷阱。能者多付,量力而行,才是最公平的原则。
婚前公证,是硬伤还是理性
香妮自进:
经过我再三劝说,父母最终同意我们的婚事,但条件是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因为房子是我买的,车是父母送的。父母的理由是世事多变,以防万一,还说这样可以考验他是否真心。我没想到,他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结婚简直是在报复,这样的男人太可怕了。
王磊自述:
我爱香妮,但临到结婚,他们一家还是没有接受我。我想,时间长了都会改变的。在香妮暗示下,我做了婚前财产公证,是不忍她为难,也是争口气。后来我无意间听到香妮对闺密说,幸福的秘诀就是把财产抓在自己手里,我妈让我做婚前财产公证真是没错。从那天起,我发现,自己其实没融入到她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对我有什么意义?
我国现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的设计思路和救助标准,决定了低保对象将持续生活在贫困之中。大量的表明,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救助标准仅能维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存,不足于预防贫困。如,亚行专家组通过测算发现,全国35个城市中的27个城市的救助标准低于估计的贫困线。其中,有17个城市的救助标准和估计的贫困线之间的差距大于10%[1].尚晓援教授的研究结果证实,四个受访城市的救助标准大体为当地平均收入的27-28%,而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标准是中位收入或人均收入的60%[2].
实际情况是,我国城市低保对象绝大多数生活在极端贫困中。仅以发达地区北京市东城区为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低保家庭的人均月消费支出,仅相当于该市一般家庭的42.7%,其中食品类一项就占整个家庭日常消费支出的56%;低保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不仅远低于一般家庭,且多接近或者超出淘汰的使用年限;无房产权户在九成以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不足10平方米,且三分之一以上者仍居住在破旧及危房中。不仅如此,物质匮乏也使低保家庭滋生出一种日益增长的无能为力和没有尊严的感觉,一种除每日挣扎生存外不能思考、规划或梦想的感觉。如,基于经济原因,超过八成的低保家庭表示已多年没有去过娱乐场所,近六成的低保家庭自述无法参与社区活动和交往,半数左右的低保家庭坦言没有钱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等等[3].
更为严重的是,城市低保家庭虽然以生存的意志度过每一天,努力应对贫困,但由于缺乏向上攀登的机会阶梯,难以实现寻求一种更美好生活的愿望。试想,如果阶梯到位,其努力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而最好的机会阶梯,应是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4].
二、摆脱贫困:有工作就是福
在有关城市低保对象如何摆脱贫困的讨论中,一个颇有的观点认为:就业是城市低保对象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本文认同这一判断,并提出以下三个理由加以佐证。
第一、对低保家庭而言,在普遍缺乏物质和生产性资产的情况下,劳动力实际上构成了其众多生存策略的核心,因而可能是其主要甚至是惟一的资产。为低保家庭提供运用其最有价值的资产——劳动力就业的机会,其脱贫效果可能最为彰显。
第二、城市低保对象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产。主要表现在量大(绝对数量)、面广(普遍程度)两个方面。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贫困人口相比,我国城市低保对象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劳动年龄人口(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所占比重较大。根据学者唐钧的估计,在全国1930.8万(2002年6月的数据)城市低保对象中,处于劳动年龄阶段的四类对象(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待岗职工和在职职工)约占全部对象的61%.如果加上与他们相关的“低保家庭其他成员”,总计高达85%[5].也就是说,我国城市低保对象可能具有就业潜力的人口超过八成。而香港特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以香港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为例,截止到2003年12月,香港综援计划个案总计290206万人,其中年老者占整个综援人口的50.7%,永久性残疾占5.4%,健康欠佳者占7.7%,单亲家庭占12.9%,低收入者占4.7%,失业人员占17.3%,其他人员占1.5%[6].换句话说,即便满打满算(单亲家庭、低收入者和失业人员三者合计),香港特区全部综援个案中,可能具有就业潜力的人口约占四成。不足大陆地区的半数。
城市低保对象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处于劳动年龄段的未就业人员多,涉及面广。基于北京市东城区的调查结果,在受访的1275名低保家庭成员中,共有909人属于劳动年龄人口,其中未就业人员高达539人,占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的57.3%.进一步表明,在这些未就业人员中,共涉及低保家庭383户,占调查总户数的81.3%.也就是说,有八成多的低保家庭至少右一名处于劳动年龄段的未就业人员。
显然,城市低保对象储备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我国急剧的经济社会转型和低保制度建立初衷直接关联。因为,我国低保制度建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配合国有改革、为失业和下岗职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大量失业、下岗人员进入低保群体,会形塑其生态,形成一个有别于传统对象(以“三无”对象为主)的人口结构。正因如此,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来挖掘低保对象蕴藏的宝贵资源,无论是对深化城市低保制度抑是缓解城市“新贫困”,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含。
第三、绝大多数城市低保对象具有强烈的就业意愿和动机。就业意愿和动机是劳动力资源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前提。众多显示,造成低保家庭生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长期下岗或失业[7];低保家庭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找工作难[8];低保家庭最希望社会或政府提供的帮助是为家庭成员提供就业机会[9].北京市东城区的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受访的539名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未就业人员中,89.1%的人表示有就业的意愿。在余下者中,大多是限于自身年龄,健康状况,文化技能和有家庭成员需人照顾。
事实上,目前许多城市的低保对象每年以数万计的速度退出低保制度庇护,正是积极就业政策产生的独特功效。据媒体报道,截至2003年9月末,天津市通过建立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再就业联动机制,已有5万多名"低保户"实现再就业,主动退出吃"低保"行列。上海市实行劳动就业和民政救助联动以来,仅2003年就有5万多低保家庭退出“低保”,走上就业岗位。江西省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多种就业形式,2003年享受城市低保的人数比2002年年减少了13万人,首次出现负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对低保家庭而言,就业有助于走出贫困,恢复自身价值和尊严,代表着一种福气;对政府而言,提供低保对象就业机会,促进其就业和再就业,是减轻财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也是低保制度规范化的核心内容和未来的工作重点。
三、就业难点:最后雇佣或者根本不被雇佣的人
就业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质量和脆弱程度。从收入和健康的角度看,脆弱性是指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将要经历的收入和健康贫困的风险[10].脆弱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难以用单项指标测量。本文拟用年龄、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健康状况、未就业时间和家庭负担等指标来量度处劳动年龄段未就业的城市低保对象(简称“低保未就业人员”)的质量和脆弱性。如无特别说明,下文资料主要来自北京东城区低保对象的抽样调查。
1.年龄以中高龄居多。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对象中,年龄在30岁以上的占90.2%,35岁以上的占79.9%,可见低保未就业人员多处中高年龄。这一年龄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2004年北京市用工单位年龄要求在30岁以下的占71.4%,35岁以下的占91.9%[11].
2.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资料显示,受访对象中,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占8.4%,初中的占38.6%,高中(职高、技校、中专)的占50.3%,大专及以上的占2.8%.可见,低保未就业人员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两者合计占88.9%.这一学历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差距也很明显。据统计,2004年北京市用工单位文化程度需求为大专及以上的占总需求量的39.3%,为高中的(职高、技校、中专)占总需求量的42.3%,为初中及以下的占总需求量的9.2%[12].
3.无技术或技能单一。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证书是劳动者拥有特定专业技能的客观标准之一。从调查结果看,78.1%的低保未就业人员没有任何专业技术证书。即便是已获得技术证书的人员,其劳动技能也十分单一。如,持有机动车驾驶证者超过半数。这显然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落差。数据显示,2004年北京市用工单位对求职者各项技术等级有要求的占44.6%[13].
4.健康状况普遍较差。调查显示,在受访的539名低保未就业人员中,自述身体状况较差的占42.8%,其中患有慢性疾病和严重疾病的比例高达25.6%;患有不同类型残疾的占19.3%;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分别占9.7%和25.4%.
5.未就业时间长。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低保未就业人员长期处于无工作状态。数据显示,71.6%的人累计无工作时间达3年以上,57.2%的人累计无工作时间在5年以上,31.4%的人累计无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
6.家庭不能独立生活的人多。在调查的1275低保家庭成员中,老年人(60岁以上)占10.8%,在校学生占20.1%,身患各种疾病的占28.6%,残疾人占12.7%;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合计占9%.从涉及的家庭数看,生活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涉及103个家庭,占家庭数的21.9%;在校学生涉及238个家庭,占家庭数的50.5%,老年人涉及115个家庭,占家庭数的23.4%.显然,老、幼、病、残人员在低保人口或家庭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不能独立生活的人多,不仅会增加家庭负担,也会拖累其他成员进行有收入的劳动。
由上可知,城市低保未就业人员的典型特征是:中高龄初级劳动力,不良的健康状况,长期未就业,家庭中不能独立生活的人多以及家庭成员获得经济收入的机会就限。应当说,在劳动力市场总量和结构失衡的背景下,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这批人显然处于弱势地位。倘若把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员加以排序,可以肯定,他们属于劳动力市场中最后雇用或根本不被雇佣的人。
四、政策选择:投资于工作岗位和社区
上文表明,我国城市低保对象主要是这样一类弱势人群:他们持续生活在贫困中。虽然就业是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但限于劳动力的质量和脆弱性,他们大多沦为劳动力市场中最后雇用或根本不被雇佣的人。
针对城市低保对象的脱贫政策必须根基于他们的实际需要。而投资于工作岗位和社区是当前政策的现实选择。具体而言,基于城市低保对象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无技术或技能单一,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未就业时间较长和家庭不能独立生活成员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对保持低保家庭可持续生计,进而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至关重要。
所谓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其核心主要有两点。一是基于劳动力的支持性项目。由于绝大多数城市低保对象只有弱就业能力,有目的性的开发一些基于劳动力的支持性就业项目显得尤为紧要。这些项目的目标不在于有效利用低保家庭的劳动力资源,为创造更多的财富,而是通过就业这一政策工具增加低保家庭的收入,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控能力,进而建立被贫困摧毁的尊严感。一句话,为城市低保对象提供工作机会是为了改善本人及家庭福利。二是就业支持性项目应以社区为基础。与其他就业人群相比,城市低保对象再就业有其特有的困难和障碍,如技能水平低,健康状况差,家庭需要照顾的成员多,无法承受工作期间的费用和难以利用职业训练将其技能转化为可以转业的技能等。而让他们在社区内就业有助于缓解上述。这是因为,在家门口工作不仅能大幅减少城市低保对象的就业成本,方便他们照料有需要护理的家人,更为重要的是,社区就业能配合城市低保对象的自身素质。因为社区岗位(如社区保安、保洁、保绿等)对从业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技能的要求相对较低,经过短期的职业培训可以很快达到上岗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城市低保对象工作机会的重要来源。
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主要责任在政府。一方面,每天生活的重压和渴望就业的意愿,迫使低保对象几乎穷尽了所有的再就业资源和可能的就业机会,但限于经济因素和自身素质,他们大多被排斥在劳动力市场之外,成为“剩余劳动力”,亟待政府的援手。另一方面,帮助社会特困群体就业和再就业,使他们摆脱贫困,既是政府应有的责任,也是职责所在。
从现有的经验看,政府可采取三种方式为城市低保对象创造就业岗位。一是政府直接投资兴办公共服务工作项目,如平地造林、河道管理、市容整治、防疫防灾等。二是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如社区环境保洁、社区保安、社区车辆看管、小区物业管理等。三是培植低保对象自己的就业组织。如小额贷款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社等。这些项目或组织的开发和挖掘,不仅能为城市低保对象直接提供短期工作机会,支付其酬劳,以维持其基本生计,进而实现“救急也要救穷”的目标。从更长远一点看,也有助于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和管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一言蔽之,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实际上是一个创建机会和本地财富的新循环。
应当说,为就业特困群体(包括城市低保对象)开发以社区为基础的支持性就业项目,正日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其社会效益也很明显。目前在全国开展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内容的再就业援助行动,为就业特困群体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低保对象的贫困面貌。根据媒体报道,北京市2004年再就业援助活动周期间,全市将以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为重点,为失业人员集中开发5000个就业岗位;上海市通过开发环境保护协管、市容环境协管、交通协管、社区助残助老、卫生消毒保洁等12个项目,预计2004年可使6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在努力开发支持性就业项目并使之成为常设机制的同时,也应尽早防止可能出现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支持性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二是支持性就业可能降低就业者市场就业的意愿,产生“职场疏离”。
注释:
[1]亚行专家组(2002):《城市贫困》,未公开出版。
[2]尚晓援(2003):《中国救助体系研究报告》,未公开出版。
[3]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2004):《东城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促进低保人员劳动就业研究》,未公开出版。
[4]国际劳工局(2003):《努力摆脱贫困》,国际劳工大会第91届会议局长报告。
[5]唐钧(2004):《“可持续生计”与城市就业》,未公开出版。
[6]参见香港社会福利署网站,网址:http//info.gov.hk/swd/html_tc/
[7]湖南省统计局(2003):《湖南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状况调查报告》,来源于湖南省统计网站。
[8]民政部(2002):《全国百城万户低保抽查结果》,来源于湖南省统计网站。
[9]资料源自作者的调查笔记。
[10]世界银行(2001):《2000/2001年世界报告:与贫困作斗争》,中国财政出版社。
[11]参见北京统计信息网:“2004年什么条件的人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网址:http//bjstats.gov.cn.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道德风险对策
一、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以保障全体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对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农村居民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社会救助制度。【1】。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一些地方就开始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农村低保”);2004年,中国开始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标志着我国低保制度建设已全面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全面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年来,我国农村低保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纳入农村低保的人数从2007年7月2311.5万人增加到2009年4759.3万人,最低保障标准从2007年全国平均857元增加到2009年1210.06元。【2】但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大,低保对象与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且农村低保制度尚不健全,监督体系薄弱,监管松散,因此出现了“应保未保”、骗保、漏保、“关系保”、“权利保”等现象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与功能实现。
二、农村低保制度中的道德风险与危害
1.道德风险的涵义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社会保障学者赵曼认为,道德风险亦称“败德行为”,一般指一种无形的人为损害或危险。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时,利用其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3】具体到农村低保道德风险,主要指以下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与低保对象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一种不良现象;二是地方政府基层工作人员与低保对象所存在的伦理缺陷。
2.农村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的表现
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落实农村低保资金作出明确规定,农村低保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门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因此,我国现行农村低保制度中的道德风险主要体现在低保制度下的群体所进行的行为选择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
2.1低保对象骗取和冒领低保金
由于政府部门没有掌握低保对象的充分信息状况,因此,部分低保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救助后,虽已脱离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但他们却不按规定通知社保机构,上报个人真实信息,甚至在社保人员调查情况时,故意隐瞒收入,或进行关系运作,涂改、伪造有关证明材料,违规制造条件骗取低保金。同时,农村一些低保贫困老人去世后,家人瞒报其信息,继续冒领低保金。这导致农村低保资源的严重浪费。
2.2“关系保”和“权利保”,“低保耗子”吞食低保金
在农村低保问题中,群众反映最强烈、对社会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关系保”、“权利保”,农村低保中的“村委会”道德风险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村低保是国家供给农村贫困群体的一种乡村公共品,其所属主体与管理主体具有不一致性,在其运作中客观存在着复杂的委托-关系:政府―民政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这种多重复杂的委托关系演化为低保制度具体运行中县级民政局与村委会之间的委托-关系。【4】目前,多数县级民政部门实施农村低保都依赖“村委会”传达低保政策信息、受理低保申请、实施调查、主持民主评议、进行资金发放等程序,因此“村委会”实质上拥有对低保对象圈定的重大决策权。因此,一些村委人员利用“职权”为自己的亲属办理低保关系,发放低保金,这就是“关系保”和“权利保”。
2011年8月7日,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曝光了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村支书一家吃十二份低保的现象。同时,村中住着高楼、办着厂矿的村支书亲友竟也享有低保,唯独该村真正的贫困户却与低保无缘。事实上,一些低保“特权”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低保金变成了村支书自家的小金库,这些“低保耗子”吞食了真正需要低保救助群众的“活命钱”。
农村低保中出现的道德风险其直接危害是,加大了国家财政支付压力,造成了农村低保资源的浪费,“应保未保”使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破坏了社会公平,危害了社会安定团结,同时,也严重削弱了政府工作人员在民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防范农村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的基本对策
1.树立政府“公共人”角色意识。农村低保制度运行中出现的道德风险,大多基层政府行为造成的, 因此,必须规范优化基层政府行为,合理定位政府角色。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关, 应是“公共人”,其行为目标应是追求社会整体公共利益, 增加社会普遍福利。为此政府在“公共人”角色意识的指导下,应实现由“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其次政府必须维护公共利益,排斥自身利益的膨胀, 避免权力的暗箱操作。【5】
2.修订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制是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根本依据,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制度的法规和规章体系,从根本上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权威性和连续性,确保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不受侵害。严格规范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程序,减少低保救助的随意性,做到依法、规范。
3.严格农村低保的过程管理。农村低保中各项工作的实施要具体到每个环节,确保制度没有盲区。一是严格规范低保资金发放程序,实行社会化发放。二是建立农村低保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确保信息更新及时。三是加强对农村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与调查审计,保证“应保尽保,不能保的坚决不保”。
4.加强农村低保工作的监督管理。监督工作是农村低保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保证工作公平、规范、不偏离轨道的重要措施。全面推行低保听证制度,听证制度以召开低保听证会为基础,以公开操作为手段,通过申请人自述、入户调查、听证评议等方式,对新申请享受的家庭和已享受的家庭进行听证,使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扩大群众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凡没经过入户调查、听证会评议及公示的低保对象,民政部门一律不予审批。
5.提高低保对象思想素质。增强低保对象的诚信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同时,加强社会公共部门的监督,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良性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刘晓林.民政部:中国农村社保体系初步形成[N].人民日报.2009-04-23.
[3]陈佳贤.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资助 教育管理
贫困生是一个群体的代名词,培养一两个优秀的贫困生不足以体现教育的成功。在一定范围内,贫困生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催生出优秀的个体,优秀的贫困生不是单独吃小灶的“精英化”教育的结果,而是在面向群体的“大众化”教育下凸显的个体。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就如何培养优秀的贫困生群体发表见解,实际上是贫困生的常规教育管理探讨,不当之处求与他人商榷。
一、管理重在过程、成于细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通过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
确定贫困程度是一切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纸由生源地县区级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不足以全面真实地说明一个学生的贫困原因、程度和资助方式,等等。各地对贫困状况的理解不同,存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贫困证明本身的真伪也有待考证,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立专门的评议小组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国家指导意见第六条第四项规定:“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以我院某系2010级学生为例,两个班共80名学生,其中提交特困证明的有2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6%,远远超出国家20%的资助范围。所以,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确定贫困程度不仅要区分出10%的特困生,还要在众多的“准贫困生”中选出10%的贫困生,而往往贫困生的家庭贫困原因又非以上所提到的“特殊情况”,因此,评议小组的工作是相当艰难的。
评议小组应该由以下人员组成:辅导员、班委成员、寝室长、普通同学代表等。辅导员在这个小组中起着主要作用,这是由辅导员的责任和所处地位决定的,因此辅导员的评议工作应该是全面而深入的,从迎新的第一印象,到个别谈话的细节询问,再到家访、问卷、群众意见等的信息搜集,最终将所有的意见带给评议小组;其他评议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层面,应该对所有贫困生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与辅导员的评价互为补充。当然评议小组的成员应该遵循贫困生回避原则。评议小组的工作要持续贫困生在校全过程,评议小组应该每年召开一次评定会议,时间定在每学年的开学初,但第一次评定应该在入校后两个月左右,使评议小组成员对每一个贫困生都有充分的了解;每年召开一次是为了将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的贫困生调整到贫困生档案中,这样才能建立符合客观事实的动态贫困生档案。
在整个过程中似乎缺少了贫困生的自述过程,我建议把这个过程放在辅导员的个别谈话中进行。辅导员深入贫困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朋友”的态度和方式接触他们,宽容、真诚、平等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较为真实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摒弃在班级中采用民主投票“选”出贫困生的方式,因为贫困生“诉苦”演讲缺少人文关怀,真切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且在这种近乎竞争的过程中易产生“争、抢、要”和“必然论”的心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用大爱呵护这些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小苗,并帮助他们成长。
2.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落实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2007年5月13号,国务院颁发了国发13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基本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出席国务院的新闻会时指出:“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体现了国家、社会、高校等对高校贫困生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将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虽有政策的保障,但重在落实,具体的执行者是高校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只有辅导员深层理解和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国家的奖助政策体现了一种导向的作用,国家助学金是面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就是说被学校认定为贫困生(包括特困生)的学生均有资格申请不同等级的国家助学金,申请的贫困生只需要满足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等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助学金的名额相对较多,我校几乎所有的贫困生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具有奖励资助的含义,奖励那些自立自强、勤奋向上、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因奖励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学校会附带获其他类型奖学金等条件,所以评定难度相对较小。国家奖学金不论贫富,只奖励那些品学特别优秀的学生,其别要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国家奖学金名额少,但奖金高,因没有专属贫困生的评定条件,所以,绝大部分的贫困生往往只能望奖兴叹。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政策宣传得及时广泛,因此,在大一新生入校前,很多家长已经为孩子办理了生源地贷款,特别是西北贫困地区的生源,助学贷款解决的是学费和住宿费,而奖助学金则可以基本解决平日的生活费用,再加上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其他资助方式,贫困生大多可以顺利完成学业。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辅导员常常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执行奖助政策时不严格遵循评定条件,不按程序办事,在国家和学校大的政策下又制定自己的“暗规”:平均分配,导致大量有名无实、有实无名等现象发生,或干脆“轮流坐庄”,实现一定时间段内的绝对平均。这样,既违背了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初衷,又损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利益。
3.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尽量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贫困生在国家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贫困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其家庭自身努力分担,而基层辅导员是融合几股力量的关键所在。除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外,社会力量也是我们应该争取的重要力量。优秀的企业家校友、长期联系的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爱心人士等都可以邀请到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面对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基层辅导员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家长讲明国家奖助政策之后,必须让贫困生家庭明确自身的责任,不能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让贫困家庭积极改变困境,尽最大的能力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
另外,辅导员可以在学校开展各种助困活动帮助贫困生。勤工助学是贫困生自立自强、自己改善经济压力的最好办法。学校通常会提供一定量的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在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食堂服务人员、办公室助理等,但相对于贫困生总量来讲,这样的勤工助学岗毕竟太少。家教是贫困生从事较多、工资待遇也较可观的勤工助学方式,但“买方市场”使很多贫困生没有较好的家教源。辅导员要积极地做义务的家教中介,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可靠的“自助”机会;学校内有“爱心基金”,辅导员要善于为那些有重大疾病的贫困生申请此类善款,为雪上加霜的贫困生解决问医求药的困难;发动师生为受灾地区的贫困生捐款,帮助贫困生度过暂时的难关。助困活动的目的是消除贫困生因单纯的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动力不足等,以利于他们勤奋求学、早日成才。
4.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加强资助后的教育管理。
资助工作应该包括三个层面:贫困生认定、等级资助、效果反馈,而其中效果反馈是下一次认定和资助的依据。通过个别谈话、座谈、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效果反馈不是单纯的跟踪奖助学金是怎么消费的,还包括资助后贫困生的心理、学习状态、思想境界及家庭的相关反馈。在进行资助后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两个极端:一个是理所应当论,另一个是思想包袱论。前者认为国家有义务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后者认为接受资助背负感情的包袱。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大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国家财政、家庭投入和个人努力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率,这是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一举三得的好事。
二、教育重在引导、成于自省
国家的奖助政策中有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优良、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导向作用,教育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资助工作成为又一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1.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些年,屡次出现受助贫困生毫无感恩意识的案例,不仅伤害了各方资助者内心的善良,而且暴露出当下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和不尽如人意。高校的感恩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1)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宣传板、校园网等途径宣传、解读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让贫困生了解每年国家对资助工作的经费投入情况、受助学生的数量和比例,让每一个贫困生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爱。(2)加强资助后教育。普惠式的助学金条件低、受众面大,高年级的学生易产生“惯性心理”,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资助后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加强对感恩典型案例的正面宣传,对社会上出现的感恩缺失现象进行立场明确的点评,激发贫困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主动性。
2.注重贫困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社会生存和发展能力。
在贫困生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思想和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自卑心理重,自尊心强烈,性格孤僻、离群,精神压力大、思想负担重,缺乏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高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最大限度地优化思想、调整心理,达到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的目的。
树立正确的贫困观,积极引导贫困生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通过班团会和其他形式的教育,让贫困生理性地认识到以下问题:(1)贫困只反映经济上的差异,不代表人格、地位、能力上的不平等;(2)贫困只反映当前的状况,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3)贫困不应该成为影响学业、人际和消极人生观的理由;(4)善于在逆境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动力,如坚强的意志、成熟的心理等;(5)坦然面对现实,欣然接受帮助,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早摆脱贫困、回报社会、传递大爱。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积极引导贫困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等志愿服务和以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参观学习、预就业实习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服务社会逐步提升自我,自觉将社会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目标,从而帮助贫困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秀品质。同时,帮助他人、参赛获奖、实践收获等亦能体现贫困生自身的价值,增强自信心;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开拓思路、完善性格;在经历更多人间冷暖、互帮互助之后,减轻精神压力,卸去思想重负,以平等、尊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
树立正确的榜样观,积极引导贫困生自立自强、乐观积极。开展优秀贫困生典型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学习典型、道德楷模、科技先锋等,通过报告会、宣传板及辅导员的导向教育等形式,宣传他们的事迹,发挥他们言传身教的作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人,以精神的力量鼓舞人。鲜活的典型一方面激励陷入困境的贫困生克服依赖心理,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引导贫困生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早日成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这个在艰苦环境里历练的群体主流所彰显的魅力,影响着一个班集体、一个院系、一所高校的风气和发展,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希望工程”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设计构建,需要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育人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7年第12次新闻会.教育部介绍高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人民网,2007-7-3.
[2]马国华,周军燕.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西部科教论坛,2010,(5).
[3]胡世明,彭恩仁,宋俊杰.浅析新形势下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法制与社会,2009,(10).
[4]叶吉.轮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5).
一、管理重在过程、成于细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通过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
确定贫困程度是一切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纸由生源地县区级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不足以全面真实地说明一个学生的贫困原因、程度和资助方式,等等。各地对贫困状况的理解不同,存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贫困证明本身的真伪也有待考证,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立专门的评议小组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国家指导意见第六条第四项规定:“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以我院某系2010级学生为例,两个班共80名学生,其中提交特困证明的有2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6%,远远超出国家20%的资助范围。所以,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确定贫困程度不仅要区分出10%的特困生,还要在众多的“准贫困生”中选出10%的贫困生,而往往贫困生的家庭贫困原因又非以上所提到的“特殊情况”,因此,评议小组的工作是相当艰难的。评议小组应该由以下人员组成:辅导员、班委成员、寝室长、普通同学代表等。辅导员在这个小组中起着主要作用,这是由辅导员的责任和所处地位决定的,因此辅导员的评议工作应该是全面而深入的,从迎新的第一印象,到个别谈话的细节询问,再到家访、问卷、群众意见等的信息搜集,最终将所有的意见带给评议小组;其他评议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层面,应该对所有贫困生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与辅导员的评价互为补充。当然评议小组的成员应该遵循贫困生回避原则。评议小组的工作要持续贫困生在校全过程,评议小组应该每年召开一次评定会议,时间定在每学年的开学初,但第一次评定应该在入校后两个月左右,使评议小组成员对每一个贫困生都有充分的了解;每年召开一次是为了将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的贫困生调整到贫困生档案中,这样才能建立符合客观事实的动态贫困生档案。在整个过程中似乎缺少了贫困生的自述过程,我建议把这个过程放在辅导员的个别谈话中进行。辅导员深入贫困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朋友”的态度和方式接触他们,宽容、真诚、平等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较为真实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摒弃在班级中采用民主投票“选”出贫困生的方式,因为贫困生“诉苦”演讲缺少人文关怀,真切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且在这种近乎竞争的过程中易产生“争、抢、要”和“必然论”的心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用大爱呵护这些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小苗,并帮助他们成长。
2.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落实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2007年5月13号,国务院颁发了国发13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基本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出席国务院的新闻会时指出:“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体现了国家、社会、高校等对高校贫困生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将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虽有政策的保障,但重在落实,具体的执行者是高校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只有辅导员深层理解和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国家的奖助政策体现了一种导向的作用,国家助学金是面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就是说被学校认定为贫困生(包括特困生)的学生均有资格申请不同等级的国家助学金,申请的贫困生只需要满足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等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助学金的名额相对较多,我校几乎所有的贫困生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具有奖励资助的含义,奖励那些自立自强、勤奋向上、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因奖励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学校会附带获其他类型奖学金等条件,所以评定难度相对较小。国家奖学金不论贫富,只奖励那些品学特别优秀的学生,其别要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国家奖学金名额少,但奖金高,因没有专属贫困生的评定条件,所以,绝大部分的贫困生往往只能望奖兴叹。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政策宣传得及时广泛,因此,在大一新生入校前,很多家长已经为孩子办理了生源地贷款,特别是西北贫困地区的生源,助学贷款解决的是学费和住宿费,而奖助学金则可以基本解决平日的生活费用,再加上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其他资助方式,贫困生大多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在实际工作中,基层辅导员常常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执行奖助政策时不严格遵循评定条件,不按程序办事,在国家和学校大的政策下又制定自己的“暗规”:平均分配,导致大量有名无实、有实无名等现象发生,或干脆“轮流坐庄”,实现一定时间段内的绝对平均。这样,既违背了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初衷,又损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利益。
3.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尽量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贫困生在国家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贫困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其家庭自身努力分担,而基层辅导员是融合几股力量的关键所在。除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外,社会力量也是我们应该争取的重要力量。优秀的企业家校友、长期联系的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爱心人士等都可以邀请到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面对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基层辅导员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家长讲明国家奖助政策之后,必须让贫困生家庭明确自身的责任,不能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让贫困家庭积极改变困境,尽最大的能力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另外,辅导员可以在学校开展各种助困活动帮助贫困生。勤工助学是贫困生自立自强、自己改善经济压力的最好办法。学校通常会提供一定量的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在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食堂服务人员、办公室助理等,但相对于贫困生总量来讲,这样的勤工助学岗毕竟太少。家教是贫困生从事较多、工资待遇也较可观的勤工助学方式,但“买方市场”使很多贫困生没有较好的家教源。辅导员要积极地做义务的家教中介,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可靠的“自助”机会;学校内有“爱心基金”,辅导员要善于为那些有重大疾病的贫困生申请此类善款,为雪上加霜的贫困生解决问医求药的困难;发动师生为受灾地区的贫困生捐款,帮助贫困生度过暂时的难关。助困活动的目的是消除贫困生因单纯的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动力不足等,以利于他们勤奋求学、早日成才。
4.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加强资助后的教育管理。资助工作应该包括三个层面:贫困生认定、等级资助、效果反馈,而其中效果反馈是下一次认定和资助的依据。通过个别谈话、座谈、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效果反馈不是单纯的跟踪奖助学金是怎么消费的,还包括资助后贫困生的心理、学习状态、思想境界及家庭的相关反馈。在进行资助后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两个极端:一个是理所应当论,另一个是思想包袱论。前者认为国家有义务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后者认为接受资助背负感情的包袱。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大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国家财政、家庭投入和个人努力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率,这是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一举三得的好事。
二、教育重在引导、成于自省
国家的奖助政策中有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优良、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导向作用,教育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资助工作成为又一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1.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些年,屡次出现受助贫困生毫无感恩意识的案例,不仅伤害了各方资助者内心的善良,而且暴露出当下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和不尽如人意。高校的感恩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1)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宣传板、校园网等途径宣传、解读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让贫困生了解每年国家对资助工作的经费投入情况、受助学生的数量和比例,让每一个贫困生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爱。(2)加强资助后教育。普惠式的助学金条件低、受众面大,高年级的学生易产生“惯性心理”,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资助后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加强对感恩典型案例的正面宣传,对社会上出现的感恩缺失现象进行立场明确的点评,激发贫困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主动性。
[关键词] 士大夫;责任;《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是明代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初读之下,人们都会被其中饱含深情的文字打动,引起自己深深的共鸣,不知不觉潸然泪下。在高中语文课堂上,这篇散文一般都这样被解读成描写亲情的经典。
文章一开始,归有光就交代了“项脊轩”的由来,这是一间有上百年历史的破旧老屋,是他读书、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这个仅“方丈”之大的项脊轩给归有光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可喜”与“可悲”。我们从作者平实的文字中不难发现其中的“喜”与“悲”。
归有光对项脊轩进行了适当的装修,开窗筑墙、种花植木,让这个原本四处漏雨、半日昏暗的小屋焕然一新,有了勃勃生机,充满着一种昂扬的生命气息。他在这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可以信手拈书,可以仰天长啸,可以静默端坐,听“万籁有声”、看“小鸟啄食”,这真是一种可以令所有人神往的惬意逍遥!项脊轩虽然带给了他无限的生活情趣,但同时也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悲情。原先“通南北为一”的“庭”院如今“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当初完整、和谐的一个大家庭现在已经分崩离析,变得混乱不堪了。这也就告诉我们,归氏家族家道中落了。面对事实,长期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归有光,内心是无限的痛惜、失落和无奈。因为,这个大家庭昔日曾经是风光无限的。归有光的这种心情在文中的一处细节里可以体会到,“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归有光脆弱的心感受到了“篱”与“墙”的变化和不同,由“篱”到“墙”,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当然,在这个大家庭内部,为这个家族的命运忧心忡忡的,不止归有光一人,文中的“大母”就是其中一个。面对“吾家读书久不效”的现实,她把希望寄托在“读书轩中”的孙子归有光身上,并用先祖上朝所执的象笏激励孙子。聪明的归有光自然能从祖母的话中感受到沉甸甸的力量。这就难怪“瞻顾遗迹”想起祖母时,他会“长号不自禁”。
读到这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样一个疑问:回忆起自己的母亲时,归有光的情感表现是“泣”,而回忆起自己的祖母时,他的情感表现却是“长号不自禁”,这岂不是有悖于常理?这两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让归有光感动不已,流泪是人之常情,不过她们说话的内容并不相同。母亲说的是“儿寒乎,欲食乎?”,是对子女日常生活的关心,而祖母的话当中包含了对孙子殷切的期望。这种期望在归有光眼里就成了压在他肩膀上沉甸甸的责任。
其实,他的母亲和祖母一样,也对他寄予了厚望。归有光在《先妣事略》中写道:“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正因为归有光要担负的责任重大,母亲才对年幼的他如此地严格要求。正因为如此,在真正实现长辈的愿望、完成他的使命之前,当归有光回忆起慈祥的长辈时,他禁不住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年轻的归有光,已经很自觉地将长辈的关爱与期望化为实际行动。在那个时代,要想改变现状,要振兴家族,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刻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扃牖而居”,整天默默地呆在项脊轩中,足不出户,时间一长,甚至“能以足音辨人”。
原文在选入教材时被编者删去了一段,或许从这一段归有光的自述中能真切地把握他的心灵脉搏: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归有光19岁,还没有功成名就,不过,年轻的归有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觉得虽然眼下自己身处“败屋”,“昧昧一隅”微不足道,可是完全可以像蜀清与孔明那样,最终功成名就、扬名天下。
但命运之神似乎并不眷顾归有光,20岁的他考中秀才之后直到35岁才考中举人。在这期间,他再一次经历了人间的“可喜”和“可悲”,他23岁与妻子结婚,5年后妻子病逝,时隔多年之后大约在考中进士前3年,他又补写了最后两段文字,前后相隔至少13年。
此时的归有光,已是过了而立之年的人了,但还是没有功成名就,他还在项脊轩中埋头苦读,这个地方继续给他以生活中的“可喜”和“可悲”,这点读者不难发现。但此时的归有光似乎变得成熟了,对“悲”与“喜”的感慨似乎也没有之前那么直接和强烈了,但我们依然能从他含蓄的表达中感受到他内心复杂的况味。那庭院中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睹物思人,怎能不让归有光伤感?归有光曾经这样回忆他的妻子:
(先妻)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请敕命事略》)
可见他的妻子对他也是充满了希望,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性:母亲,大母,还有妻子,她们的殷切期望,都化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可如今,过了而立之年,还是功业无成,这怎不令他黯然神伤呢?
这篇经典散文,是从作者心里“流”出来的,它是归有光的一段内心世界的外化。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有挚爱亲情,更有复兴家族的责任感。这种思想情感,贯穿全文,也贯穿了归有光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顾农.《项脊轩志》的写作年代[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02).
如果作业中涉及你没学过的内容,你会怎么做?
A.直接放弃,无视是对这道题最好的回答
B.暂时搁置,万事问老师
C.翻看笔记上的知识点和例题,从不同角度考虑,想尽办法解决
D.“参考”同学的答案
答案:以下答案仅供参考,请勿对号入座。
选择A:你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这种行为会让你在生活中失去很多机会。
选择B:你渴望求知,但却不肯下功夫,这种行为会让你的依赖感不自觉地增加。
选择C: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成为牛人的最基本的品质――永不言弃,你的风范颇具高斯的气质。
选择D:好吧,对你这种“拿来主义”报以十二万的鄙视。
有牛人必有牛妈
如果高斯生活的年代有类似于名人访谈的节目,在他讲述自己步入数学领域的经历时,他肯定会提到自己的老妈,也许他会这么陈述:
事实上,高斯的老妈确实算得上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19世纪以前的欧洲,数学是一个冷门学科。你如果想用它来谋生,那就更可算得上是天方夜谭。因此在高斯成名之前,从事数学研究的学者很少能够得到支持,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但是,因为家庭贫困而从未上学的高斯老妈却给予了高斯最强有力的支持。每当丈夫指责儿子不务正业的时候,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在高斯一边。也许在人类的历史上,人们记住高斯的名字的几率远远大于高斯老妈的姓名,但即使如此,请你记住一个伟大的牛人老妈――罗捷雅。
如果你觉得他凭借这几点就算得上是少年得志,那么,你错了!他的牛气绝不仅仅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如果高斯年代的人能接受采访的话,生活在高斯周边的人大概会这么说:
那个家伙,我指的那个神奇的家伙,他三岁时就能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我那时还常为一个数目对不上而熬夜复查呢。
――路人甲
高斯今天在学校里用很短的时间算出了从1加到100的结果,听他自己说是将这100个数按顺序,首尾两两相加,1+100=101,2+99=101依次类推,这样一共有50个101,合在一起就是5050。
―一不想透露姓名的人
这家伙确实让人佩服,我用一根细棉线系上一块银币,然后再找来一个非常薄的玻璃瓶,把银币悬空垂放在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棉线的另一头也系在瓶塞上,让高斯不去掉瓶塞,把瓶中的棉线弄断。没想到那家伙竟然利用阳光轻松解决了我出的难题。高斯,确实是高!
――不想成为反面教材的人
1787年,10岁的高斯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级。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数学这门课程。他的数学老师是布特纳,他帮高斯打开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牛人自述
高斯的研究领域遍及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些笼罩在高斯头上的光环,也许在你的教科书中提到的更多。不管怎么样,如果换成是你,你可能更愿意听听他小时候那些有趣的故事……
高斯遗失的笔记(一)
我小时候在一所乡村小学上学,数学老师总是故意找“麻烦”。一天,他出了一道题目,让我们把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加起来,谁做不完就不许回家吃饭。
上帝啊,这种题目我们根本没学过,这样做完全是强人所难。他这种故意刁难的行为把我深深地激怒了,我下定决心,就是不争馒头,也要为自己争一口气。于是我认真地思考起来,很快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把这100个数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第二个和倒数第二个,第三个和倒数是第三个,两两相加,最后的结果都是101,100个数两两相加就有50个101,相乘的结果就是5050。
当我把写好的石板(不好意思,那时候纸张匮乏)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惊得瞪大了眼睛,看着他那像发现新大陆似的表情,我真心好开心,好开心。
高斯遗失的笔记(二)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导师曾给我布置了这样一道题――用一把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