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科学探究8篇

时间:2023-06-22 09:13: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科学探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科学探究

篇1

关键词:科学探究;生活化;猜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185-01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的基础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担负着儿童科技创新的启蒙重任。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予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知识,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积累事实、发现规律”。指出学习科学是学生自己去做而不是别人为他们做的事情。提出了“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的口号。而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探究课,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为中心,以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自一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饵实践性、开放性的科学课程。下面就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谈谈我个人的肤浅认识。

一、探究要生活化

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超越生活。科学教师只有用生活化理念组织教学,才能揭开学生科学探究神秘的面纱,使其顺顺当当地开展。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是在解决问题后产生新的问题而告终的,科学探究同样如此。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动力因素,是构成科学探究的全部内容。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可激起儿童强烈的探究欲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天性又可驱使儿童进行深人的科学探究;而真正的科学探究并不是坐而空谈的,它必须借助于活动这个载体,活动又必须凭借生活这个舞台。

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就应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课上,我们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创造生活情境,以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当科学探究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时,学生就会由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其探究的欲望和自信也就更为强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用科学指导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巩固和强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科学。科学探究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观察、分析是学生们必须具备的能力。学生良好的观察心理品质和观察分析能力是在是科学教学过程中,通过针对性的培养逐步形成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进行引导,可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文字和图示。准确展示实验现象,使学生在观察时达到心明(目的明确,理解准确)、眼亮(整体到局部,重点到一般,全程到瞬间),观察清楚。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观察要求和重点。如水的三态变化的实验:观察的是烧杯里的水沸腾与玻璃片的水珠的凝结现象,怎样观察,教师要及时引导,步步深入。此外,对不同实验中相同的操作也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现象,分析作用的异同。例如,物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就要引导学生根据水温的对比、搅拌与否、颗粒大小等方面去仔细观察和分析。

三、鼓励学生在探究中猜测或假想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教学中要抓住有关内容或有利时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或假想,要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要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就必须鼓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测或假设,允许学生作出任何结论,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猜测要加以肯定或鼓励。目的是要鼓励每个同学都参与猜测,并大胆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猜测的准确性,这样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合作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既为共享资源和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也容易使人进入一个自我封闭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以合作学习进行引导。在探究式学习中,常常需要分组制订工作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性,于是要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增强了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探究要放开

篇2

一、科学教师素养的提高

科学的性质是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的一门科学,而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学习科学的条件得天独厚,学生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更贴近于自然,这正为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实践科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有利时机。我在科学教学中把握时机,拓宽思路,走出课堂,亲身经历,使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中观察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锻炼科学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为学生日后乃至终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把自己在农村学校科学教学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以丰富的素材对学生进行科学入门教育

三年级初学科学,学生的心理年龄和生活经验较低,但他们此时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科学课报以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是形成科学学习方法的启蒙阶段。结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亲历自然,实地观察、亲自栽培、饲养等活动,取得真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如,在学习水生植物这一单元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校附近的池塘进行寻访,找到了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水域,考察了路线和池塘周边的安全因素后,带领学生去池塘实地观察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学生兴致勃勃,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池塘边,学生惊奇地发现了生长在池塘内的各种植物,在教材中图片的比较下,大家很快就认识了水葫芦和浮萍,还有水花生。大家通过对比观察明确了这几种植株的外形结构特点,认识较深刻。这时有学生发现了问题,问:“老师,为什么水葫芦漂浮在水面,而水花生部分在水下,部分在水上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使课堂顺势进入下一个探究环节。师:“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亲自动手揭开谜底。”每小组领取水葫芦、水花生、小刀等材料,这时小组开始剖开水葫芦膨大的叶柄,呈现在眼前的是较大的海绵体气囊,又拿起茎细叶薄的水花生,不约而同举起手:“我们找到了它浮在水面的原因了。”有的学生甚至提出水葫芦是带了“游泳圈”。但大家也不要小瞧水花生,它的茎也是中空的,也会有部分露出水面。学生还观察到芦苇、莲、菱等不知名的水生植物。

通过本次野外观察活动,学生懂得了,他们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通过亲自观察、实验答疑解惑。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又能培养学生愿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优良品质。

三、建立开放性的科学课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科学课程要打破纯应试教育,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广泛开发和利用科学课程资源,多途径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这部分内容与农村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我就和家长沟通得到帮助,选择到农户庭院中找寻科学的“印迹”。(1)安排小组进行起铁钉、螺丝钉、大头钉比赛。这时就会发现有些学生工具选择科学,动作熟练,也有部分学生工具使用不当,动作笨拙。完成后优胜组介绍经验,落后组查找原因。这一环节中正确使用工具很关键。(2)师:谁的力气大,能掐断6号铁丝?同学们面露难色,可瘦弱的张同学不知在哪拿了一把管钳,自信满满的,难不倒我,不仅轻松掐断了铁丝,还说明了原理:省力杠杆帮了我。赢得了大家的掌声。(3)找寻简单机械活动。在农用拖拉机上找到了轮轴类工具:摇把,后箱安装了定滑轮;还发现了墙角边的木梯;不甘示弱的同学干脆在台阶上搭木板推独轮车;还撬动大石头;牛棚内还用上了铡草刀。用压杆井打水。大家可为是各显神通。最后同学们还一一说明了每种工具包含的原理。一堂大家动起来的科学课在普通的农户院内结束了。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30-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科学》代替了《自然》。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两个部分。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使学生既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1.1 明确实验目标。教师在科学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标,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有不同的指导,让学生有不同的发现或意见,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到有不同层次的收获。逐渐提高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 获取知识的基本目标,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想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失败中体验成功,最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1.2 重视实验后的汇报交流方式。这种方式能展示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把隐性的思维活动显性化,引导学生把一些零碎的思维活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条理化。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制订计划――观察、 实验、 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整个研究过程, 科学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

1.3 多鼓励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观念,努力创设实验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完成更多的实验探究活动。 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基础上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见解、技能和经验,但是, 在一些基础知识问题上一定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引,防止 "因小失大"的淡漠。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勇气。在探究活动中应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这可以利用协作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分工合作,相互监督,进行交流,最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1.4 贴近生活,丰富课外小实验。课外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也是体现《科学》新课标的学习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小科学实验是拓展延伸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外实验,如何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贴近实际生活,帮助学生设计家庭小实验,并以此激发、丰富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首先,在给小学生设计课外及家庭小实验时,既要大胆地设计出学生喜爱的小实验,即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事物,应是学生所熟知且比较熟悉,又要在设计中细心地为学生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并用"还可以想出多少种实验方法"等提问,使学生对原以为自己很熟悉的事物又感到陌生起来,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例如,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或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要事先准备一些马铃薯、鸡蛋和盐这类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鼓励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思考,多想出一些实验方法,并付诸于实践。在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上,教师也要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归纳和总结。其次,设计课外小实验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每次实验过程所需时间不宜过长。此外,考虑到小学生缺乏实验经验和观察不够仔细的特点,要严密注意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并注意设计现象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实验。

总之,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步掌握实验的知识、方法、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去动手实验, 去亲身经历探究实验的全过程,这些必将有助于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2.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2.1 注意实验安全问题。小学科学实验一般都是步骤简单、易操作的实验,但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预防为主,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中。毕竟小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还不够高,需要教师的时时叮咛。实验时,教师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并需要教师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此外,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也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以做好急救工作。

2.2 课前教师要试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想提高课堂上实验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就必须在课前试做实验,体验实验过程,检验实验效果,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即使是以前曾经做过多遍的实验,也要重新试做,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课上打"哑炮"。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使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规范而熟练地演示实验,并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的实验与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3.总结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把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放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位置上,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真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小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1).

篇4

我们在科学实验课上,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应该注重探究活动的效益。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典型的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探究活动的目标。并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有所收获。曾经听过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让学生探究头部的器官。老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还给每组发了实验汇报表。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我走进一个组问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这节课,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活了一节课,学生学到了什么呢?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探究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有趣实验的启发性,努力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或结果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励他们去思考、分析,增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小学科学课中有许多实验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不少内容又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如《夏天自行车为什么会爆胎》、《有趣的磁铁》等,这些实验本身所呈现的新奇现象会吸引学生去认真观察和动手实践,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在上《有趣的磁铁》一课时,我准备的各种形状的磁铁、铁钉、大头针、橡皮筋等让学生自主探究给磁铁找朋友,结果课堂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这节课本身就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但并不是每一个实验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如四年级上册《我们的营养》一课,教师进行食物营养的讲解会非常乏味,学生也不喜欢听,所以在一开始我先做了淀粉遇碘酒变蓝色的实验,这样既让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又激励学生去思考问题。因此,有目的地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启发性,让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究活动无疑是有帮助的。动手操作的过程伴随着动脑思考的过程,因此,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活动,能极大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因此在强化实验启发性的同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启发引导、点拨指导,在降低思维难度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上四年级《太阳的影子》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惑:影子有什么特征?物体和影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实验,每个实验小组测出的物体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的两个数据,在汇总后让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数据,从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影子的长度和物体长度顶点连结图相似,这时,学生又产生了疑惑这是巧合还是规律?教师继续鼓励他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发现是太阳的位置的缘故。这样为“太阳的位置在斜线的沿长线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问题打下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自主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篇5

一、科学探究“重提问”

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只有学生自己选定的问题,学生才有极大的兴趣去进行研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不敢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因此老师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教师创设情境造成学生认识冲突,引发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学生一开始提问题可能会出现所提问题漫无边际,没有真对性,提不到点子上或者是问题太多,难度太大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能对问题的结论有一定的猜想。例如“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看到桌上摆着各种能发声的材料:鼓、锣、音叉、橡筋琴、铁盒、内挂小球的塑料瓶等,立刻会想到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而且在低年级学习了“声音”一课,了解了声音有高低强弱的不同,有嘻杂悦耳的区别,也就很自然地提出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为什么声音各有不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使学生发现,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先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明确本课要研究的问题。

二、科学探究“重过程”

科学探究重要的过程之一是信息收集、数据整理的过程,所以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达他们的收获,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自主探究、大胆作猜想和解释。创造性的猜想和解释可以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契机,使他们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如在“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一课中,首先要求学生搭一个最简单的“平板桥”,然后在纸桥面的中间压上一个小重物,并逐渐增加,直到把桥面压垮为止,最后把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接下来,让学生在同样的桥墩上重新设计纸桥面,尽可能多压几个小重物,并把每种桥面承受重物的个数记录下来,对结果进行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随后,学生们设计出了很多不同的桥面。他们在讨论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发现:有的说“桥面改变了,桥面能压的重物个数也变了”;有的说“物体形状改变,承受力不一样”;还有的补充说“物体承受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系”……对这些结论,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这些结论是由学生自己或共同讨论得出的,虽然他们得出的结论又准确,语言表述欠严密,解释也欠科学,但只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了,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地“摘”科学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就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三、科学探究“重运用和创新”

《大纲》指出:自然学科的教学目的是在指导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用科学的能力。我们要重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现象变化,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去变革事物,“力求把自然研究的实践活动化为儿童们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内容,将来可望无穷无尽地白行去获取知识和进行创造。”例如在“研究磁铁”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发现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这更加增添了我不断改革创新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的信心。让同学们学习自制指南针,大部分学生是设计制作了悬挂式指南针以及支撑式指南针;还有的同学的想法,出乎我的意料,设计了水浮式指南针。水浮式指南针先把一块长宽高约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块用刀切成锥形,再把磁针水平地穿在泡沫塑料锥形上,放入水中,塑料块不能靠碗边,这个设计真实别出心裁。整个实验观察活动中,同学们每每有新的发现,往往都会兴奋地叫我去看,并且详细地向我叙述,我也乐于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同时,还会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归纳和总结,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使整个学习活动达到,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我还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组建“植物小组”“环境小组”“科技创作小组”等等,结合教学内容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把观察到的现象、新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定期开展小组汇报交流活动和创新小制作进行展评,这对学生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不但能促使学生将研究活动内化为乐于从事的日常生活内容,而且创新素质也将在自觉活动中得以培养和提高。

篇6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 探究 开放 转变观念 体验乐趣 增长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下面就本人多年来在科学课上的一点浅显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如何在科学实验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儿童具有共同的独立的能力,渴望了解他们生活周围的更多事物是一种天赋的好奇,他们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和天赋,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气氛有助于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获取知识能力他们的自觉行为。

传统的科学实验课,往往是教师先演示实验,然后由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做,按部就班,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钳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更多的内容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争辩、去研究、去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的主角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教和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如讲《摩擦力》一课,我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从平时经常玩的“在地上拉着玩”的游戏中理解什么是摩擦力。并适时提出问题:穿什么样的鞋、在什么样的地面上比较容易滑?拉着体重不同的同学感觉有什么不同?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在学习“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时,我给了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桌上的研究材料合作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最后小组共同形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地巡视,时而是指导者,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领路者。在实验方法的采用上,孰优孰劣,我并不表态,而是更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实验完毕填好实验报告后,各小组轮流汇报实验结果,其它组可提问、反驳、赞同,使全体学生在积极浓郁的探究氛围中达成一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科学家”。

因此,在学科实验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主张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是重中之重。因为科学教学是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索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教师应为这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科学家”把中国推向繁荣富强的巅峰。

二、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新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动手、动脑,使学生能独立地、自主地探究科学知识,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然后用之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少一点约束性,多一点开放性,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元性,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磁铁》一课的学习中,我设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桌上的材料玩一玩,磁铁有哪些本领,看谁发现的多?”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利用材料做起实验来。有的同学用磁铁吸起了许多小铁钉,而且小铁钉连着小铁钉;有的同学把大头针放进装有水的烧杯里,用磁铁隔着玻璃和水把大头针吸出来;有的学生利用学具中的硬纸板、铁垫圈、棉线等,设计了“小猫钓鱼”“蝴蝶飞舞”的游戏;还有的同学发现两块磁铁能做“推、拉”的游戏。在汇报“发现”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他们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会出现“斥、吸”现象。为学生们创设了思维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行探究,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由观察,自行获取知识

篇7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空间,准备科学探究的材料,精心设计科学探究的情景和探究性问题,真正使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从而认识各种事物,掌握探究方法。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科学探究;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应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必要的、平等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探究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科学探究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科学探究,也就难以激发探究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我在教学《生活中的能量》一课时,就制作了一个橡皮筋动力飞机,让学生先观察发射的情境,学生提出飞机靠什么动力飞行的?橡皮筋里储存了什么能量?这时,我就顺势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生活中的能量,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下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鼓励猜想假设,引导学生科学探究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提出的探究性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的有根据的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去猜测。学生进行猜测后,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要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就必须鼓励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测,不管学生的猜测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加以鼓励,这时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猜测。如,在教学《沉和浮》一课时,我就准备了许多物品,让学生自己猜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有的认为金属牙膏皮会沉在水底,塑料牙膏皮会浮在水面上……。而我也不作任何回答,让他们自己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采用多种方法实验,改变牙膏皮的形状。实验后有的学生大吃一惊:原来我以为金属牙膏皮能沉下去,结果……这样设计目的是鼓励每个学生大胆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探究验证猜测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科学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是科学课中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方法,小学科学课中的实验教学,虽然没有科学家所做实验那样复杂和严格、规范,但其目的还是让学生从小就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去探索,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如,教学《传热比赛》一课时,我将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火柴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下。点燃酒精灯,对铜棒的一端加热,观察哪根火柴先掉下,掉下的顺序是怎样的?思考:火柴为什么会掉下?从火柴掉下的顺序推测热的传导方向是怎样的?学生的实验兴趣高涨,积极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思考,探索出物体传热的现象、规律。有些学生还根据这一规律,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应用在生活中。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探究能力得到提高。

四、利用教育技术优势,帮助对探究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当堂课根本无法完成。这时,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丰富表现力,利用它把抽象的、无法看到的事物展示在他们的面前,再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科学知识,认识科学现象。在教学《山脉的变化》《种子的萌发》等内容时,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标本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把山脉的变化过程,种子的萌发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跨越了时空限制,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

总之,作为科学教育的实施者,我们老师在科学教学中必须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精心设计科学探究的情境和探究性问题,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空间,准备科学探究的材料,真正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认识各种事物,掌握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作者:邵兴华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总校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探究活动;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20-0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是我们经常会看到科学课堂中,学生活动热闹的场景,忙得不可开交,气氛很热烈,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实验层出不穷,但背后总让人感觉到一种忧虑,这就是探究活动吗?他们是怎样探究的?探究到什么?他们的探究,思维积极参加了吗?他们还需要些什么材料?他们对本节课的前概念又是什么等等这是我近年来注意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的开展探究活动,有积极思维参与的探究活动,而不是走过场,或形似而神非的所谓探究活动。

一、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起点。

课前要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习惯,分析学生的已有学科知识结构和经验,而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这是开展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

在《岩石和矿物》这一单元,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怎么样?有的说:“长得帅”,有的说:“穿上新衣服挺精神的。”还有的说:“老师口袋里鼓鼓的,不会是钱吧?”“这位同学看的仔细,那如果不掏出来,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同学们来劲了,提出摸、捏、闻、敲等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习惯,观察的方法,就被我了解了。我又适时地拿出一块碎红砖和一块砂岩,让同学们识别,有的同学说叫石头,有的说叫岩石,有的说是一块是砖,一块是岩石。从而让同学们自己修正前概念,也让我掌握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然后有针对性地扩展了学生的观察方法,建构新的概念。

二、精心设计,富有智慧

1、教学设计需要有核心的,而非杂乱的探究目标,明确通过探究要提高某一认识,建构某一概念,解决某一问题,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情感。目标杂乱会影响核心目标的达成,挤掉对核心内容思考,修正评价的时间,使探究活动表面化。

2、整个探究活动环节要清晰,有层次性,要根据思考的价值和落实的方案选有代表性的活动。像《空气的热胀冷缩》用两个带玻璃管的烧瓶,已经很明显地比较出空气的热胀冷缩严重多了,正因为这样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现象产生“喷泉”现象,这些探究已足达成了目标。我认为不需要再搞其他什么实验了。

3、在设计教案时,尽量挖掘每块内容的价值,对那些无意义或意义不大或起干扰作用或脱离学生已有知识的活动不设计;奉行“一寸宽,一里深”的宗旨,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为真实,更具意义和价值。

4、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的探究预设与生成缺一不可。没有预设是不负责任的课堂,没有生成是不精彩的课堂,备课时要尽可能多的预设,挖掘教材与学生经验的连接点,对学生在探究中可能会有的疑问,见解,发现,设计什么样的教案,需要的材料,实验过程中可能要碰到的困难等要心中有数,要有应对预案。对课堂上学生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和发现,老师要及时捕捉,筛选,放大那些充满灵性富有个性的方案设计,操作实践,感知的过程,各种发现和启迪。

上《彩虹》一课时,课件打出“雨过天晴彩虹图”,学生们迫不及待的讲述了自己所看到的自然景象,我就及时抓住,吹泡泡的时候也有,对着太阳喷水雾时也有,放大这些现象,很快地便提出探究的问题:彩虹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究竟和什么有关呢?有的说光线,有的说太阳光线,有的说水,有的说与光和水都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预设各种实验的方案和器材,我让他们说出理由之后,分小组设计活动方案,由老师尽可能的提供器材,完成探究活动。在汇报交流阶段,汇报的五花八门,老师及时抓住光线和太阳光线的区别进行放大,及时抓住玻璃也有这种景象,在这个过程中玻璃与水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三、让小学生感受这个世界远比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

小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对世界充满着各种幻想,脑子里有许多的为什么,可以说很想认识这个世界,但还没有储备起应有的知识,有的连一知半解也没有,你却要让他们理解这个世界,那不是空中楼阁吗?所以我想,让小学生感受这个世界,远比理解这个世界更重要,更切实际。

以前我上《空气》这一课,总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空气的了解,说出空气的特点,说出空气对人的作用,还往往让他们交流自己的发现,最后老师问:关于空气你们还想研究点什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去研究空气的成分吗?所谓的探究也只是发个保鲜袋,气球什么的,让学生玩玩,总结一下,就是“现解”空气了。其实这样学习应该是误导,学生根本就不构建起新的概念,学到的所谓知识,那是老师灌输的。现在我上《空气》这一课之前,却让学生带空气到学校里来,要求只有一个,只要能证明确定有空气就行了,并展示给同学们看。第二天同学们带来的“空气”可真不少,有气球,风车,打气筒,雨伞,风筝,瓶子,鼓鼓的塑料袋,小电扇电动直升机,火柴等等。然后分组展示,说说空气在其中还起到了什么作用,一堂空气课就变成了感受空气的课了,然后让他们涂颜色区分哪里的空气质量好,那些地方的空气可能受到污染了,最后,让学生闻闻老师事先收集好的清新空气和受到污染的空气,说说感想。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反对污染空气的行为情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