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3: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加工贸易特征,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加工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历程。其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加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980年-2010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6.7亿美元上升到11577.6亿美元,增长约693倍,年均增长23.1%,高出同期外贸总增速的10%—15%;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1980年仅为4.4%,1991年—2010年始终保持在40—54%之间,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以进料加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
我国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以来料加工为主,但从1989年以后进料加工的比重开始超过了来料加工的比重并保持逐年增长,进料加工进出口占加工贸易比重由1980年的20%上升到2008年的约80%;2008年进料加工进出口金额达8532.4亿美元,相当于来料加工的4.3倍。进料加工比重的提高,意味着加工贸易企业自主经营能力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加工贸易附加值不断提高。
(三)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我国早期的加工贸易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从服装、鞋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起步,1991年之前,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70%—80%。2010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5906亿美元,增长26.6%,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值的79.8%。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和升级。
(四)深加工结转产业链不断延长,增值率逐步提高
深加工结转是衡量加工贸易国内增值、产业带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海关统计,2007年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进出口总额达2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占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0.1%,平均结转2—3道左右。加工贸易国内增值率显著提高,1989年、1998年和2008年分别提高到20.7%、52.4%和78.4%。进料加工的国内配套值由1993年的4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1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五)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
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布局以及我国利用外资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加工贸易投资主体已经由最初的东南沿海国内企业为主转变为外资企业为主。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709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9%;同期,国有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992.8亿美元,增长18.4%,占8.6%;私营企业667.9亿美元,增长43%,占5.8%。
(六)加工贸易进出口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日本、台湾、韩国和东盟,合计占62.7%。加工贸易出口目的地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香港,合计占73.4%。基本形成从东亚进口上游料件,在内地完成生产环节,销往欧美的格局。
二、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加工贸易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
我国加工贸易大部分还停留在“贴牌生产”,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产品的出口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核心技术、设计、关键零部件、品牌等被跨国公司控制。目前我国生产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虽然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很高,但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成果的最大吸纳者、创新人才和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知识产权的主要拥有者。因此,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自主营销渠道、和网烙、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是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二)加工贸易的国内产业配套率和增值率仍然偏低
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中间产品仍未实现国内替代,而是依靠进口,很多高科技产品仅从国内采购一些低价值的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国内配套率和采购率比重还比较低。这是因为随着中间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跨国公司倾向于将包含核心技术的制造环节留在母国,之后再从母国进口这些中间产品,由此东道国便很难实现相关产业的升级。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实施的“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还未彻底改变,大量进口相关原材料,影响了国内相关原材料产业的发展。而加工贸易中间产品的国内采购率却是体现国内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关联度的关键环节。
(三)加工贸易东、西部发展严重不平衡
由于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的特点,因此客观上东部沿海地区从事加工贸易具备了地理优势。虽然现在加工贸易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但一直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苏、上海、山东等地。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2008年东部十个省市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占了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产业配套能力不足、运输成本高、物流效率低、经营环境较差,许多地区尚不具备承接加工贸易的条件。2008年中西部地区二十二个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3%。这充分说明东、西部在加工贸易的发展上存在着巨大的反差。
(四)加工贸易加剧了我国与欧美的贸易摩擦
首先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而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加工贸易的顺差,而一般贸易则为逆差。其次,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大多数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使得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商品极易遭受反倾销、反补贴的指控。最后,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中很大一部分为其它国家和地区加工的产品再出口,许多出口产品是经香港转口或委托加工的外商出口,而按照国际原产地统计原则,这些大量的进口部件则被计入我国的出口额,扩大了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加剧了贸易摩擦。
(五)出口加工区出现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政策
首先,研发中心进口所需的设备、原料没有保税政策,影响了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落户,企业不愿加大研发中心投入。其次,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以及深加工结转的有关政策有待协调。目前,来料加工企业增加设备投资部分由客户提供,部分购买,由于进、来料加工仍然实行差别税收政策,导致加工企业从国内配料越多越吃亏,影响了外资企业国内采购。随着高新技术产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细,加工贸易的深加工结转环节也越来越多。由于海关、国税等部门对深加工结转的政策、规定不一致,各地在实际执行中也不统一,企业为了避免深加工结转的麻烦,就会选择先出口再进口,影响了国内的增值。再次,区外委托加工难以开展。出口加工区内企业在产能有余的情况下,希望能够承接区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业务,而海关没有相关操作规定。最后,中小企业在首次申办加工贸易手册时,海关要求缴纳相当于手册备案金额全额税款的风险担保金,增加了企业的资金负担。
三、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加工贸易结构调整和升级
首先,要加快产业战略转型,使加工贸易逐步向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和国际化;要下决心淘汰一批产能落后、污染严重的化工、造纸、印染等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其次,要制定有关支持加工贸易升级的配套政策。要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引进外资等政策结合起来。鼓励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物流中心、销售中心、检测维修中心等,对为加工贸易配套的研发、设计、物流等内外资企业,可以从信贷、税收、工商等方面加以扶持,使加工贸易的价值链环节和增值活动更多地向国内延伸,同时营造出自己的生产网烙体系,逐步从OEM向ODM、OBM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研发、销售”两端在外的局面。再次,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企业标准。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从税收、通关、物流等各层面予以优惠和扶持。再次,设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基金,扶持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最后,围绕自有品牌引导企业对外代工转向对内代工。可由政府牵头结合市场进行精细筛选,对符合条件的少数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打造自主品牌,引导国内多数企业由为国外企业代工转由为国内品牌企业代工,抱团走向国际市场。
(二)延伸价值链,发展和扶植配套产业,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因此要延长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价值链就必须促进我国的加工贸易沿着其价值链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生产向综合服务的方向转型。发展配套产业,实现产业溢出效应是最主要的渠道。要解决配套产业关联度低这一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第一,提高中间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大国内采购率。提高国内产品的质量是增加国内采购这一环节的关键,同时也是延长国内价值链最重要的一步。我们要鼓励加工企业提高工人的素质、利用先进生产技术、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应逐步弱化来料加工的海关优惠政策,不断提高进料加工比重。可根据国内产业配套条件,实行境外来料非全额海关优惠办法,促进从国内采购料件。对于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使用的国产料件,在出口退税方面可视同进口料件予以保税,以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根据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高低来细化出口退税率的差别,实行鼓励提高国内产业配套率的退税政策。总之,要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和加强自主研发,逐步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从低端制造环节向核心元器件制造、研发、设计和物流等环节,延伸价值链,发展配套产业,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溢出效应。
(三)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增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能力。加强中西部城市交通运输、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及城市环境建设力度;逐步增加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的数量;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建设中西部综合性物流园区,降低物流成本。其次,继续实行地区差别政策,对中西部地区在出口退税、加工贸易产业目录调整、进口料件免税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四)提高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参与程度,推动加工贸易以外资企业为主向以本土企业为主转变首先,要在融资、信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尤其是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为外资企业配套,逐步增加国内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比重,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技术溢出效应。其次,加强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加工贸易信息服务系统,金融担保、研发设计、专业咨询、教育培训、国际展览等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接单创造条件。
(五)积极调整加工贸易政策,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和协调性
首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减少企业汇率风险;其次,加强税收政策支持,对加工贸易项目外商提供的不作价设备进口继续实行免税政策;再次,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力度,减少中小企业由于担心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主要接短单、小单,而不敢接大单、长单的状况,使企业稳定客户资源。最后,不断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动态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
关键词 毛蟹茶;特征特性;生长环境;加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82-02
毛蟹茶原产于安溪县大坪乡,是安溪四大名茶之一,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抗病性强、适宜粗放管理的特点,是制作乌龙茶的主要品种之一。毛蟹茶是安溪县主要优良茶叶品种,是高级色种乌龙茶。近几年来,安溪县蓬莱镇茶农进行毛蟹茶适度规模种植,取得较好的效益。笔者经生产实践、观察,将毛蟹茶的主要特征特性和加工工艺简介如下,以利指导生产。
1 毛蟹茶特征特性
1.1 植株的特征特性
毛蟹茶植株为灌木型,无明显主干,树形半开展,分枝较多,稠密;发芽能力强,芽头密集而整齐,芽梢肥壮,茎粗节较短,中芽种,持嫩性较差;叶形椭圆形、叶片肥厚质脆、中等叶型、叶片平展、尖端突尖、锯齿明显尖锐;叶色深绿,叶背白色茸毛多;抗逆性、抗病性强,适宜粗放管理,开花多,基本不结实,封行成园块,两年生茶即可采摘,1年中有约8 个新梢生长期,采摘批次多,产量高,在相似的区域、环境、土壤等自然条件下,相同树龄、相同的栽培措施比铁观音产量高1/4~1/3,耐肥,比铁观音早成熟约7 d[1-2]。
1.2 毛茶特征
成品毛茶外形紧密,茶条紧结,梗圆形,头大尾尖,深绿色,叶稍厚,梗梢壮,皮薄质韧,颗粒手感沉重;嫩叶芽形成的毛茶,有较多白色茸毛,褐黄绿色,外观感。冲泡后,茶汤青黄或金黄,香清高远,略带茉莉花香,入口顺滑,口感醇厚,带有特有品种口感和香味。叶片圆张较小,稍薄,中部较宽,头尾尖,锯齿深、密、锐或向下钩,叶脉稍浮现明显。
2 毛蟹茶适宜的生长环境
毛蟹茶适应性较强,安溪县内均可种植,生长茂盛;以海拔500 m以上,四周植被丰富,生态良好,无污染源,土层深厚,酸性红、黄壤,水利条件好,交通方便,坡度小于25°的山地,按生态茶园标准进行规划种植的,生产上严格按无公害、绿色、有机的茶叶标准生产的茶叶,所提供的毛蟹茶鲜叶原料质量最好,是优质生产的关键[3-4]。
3 加工工艺
毛蟹茶是乌龙茶的主要品种,按照乌龙茶加工工艺,主要工序:鲜叶采制―晒青―凉青―摇青―炒青―包揉―干燥―筛分、风选―精拣―拼配―烘焙―成品包装管理。
3.1 鲜叶采制
毛蟹茶是高产的茶叶品种,适宜规模性生产,以生产中档乌龙茶为主。生产上较多采用机采法和刀采法,只有少部分进行高档茶生产才采用手采法。鲜叶主要以中开面为成熟的开采标准,应选择在晴天,以12:00―15:00采摘质量最好;全年以春、秋两季质量最好;标准为一心二叶、一心三叶为主。每季鲜叶采摘完应平整茶叶,适度修剪,形成馒头形的受光面,以利提高光合作用,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3.2 晒青
晒青能使鲜叶在较短时间内适度失水,叶片变柔软,提高叶温,促使内质变化。毛蟹茶有较浓青草气味,叶片肥厚,含水量高,适宜重晒青。应以季节、气候、鲜叶含水量等灵活掌握适度和时间。春茶气温低,含水量大,晒青时间应较长;夏暑茶气温高,应以凉带晒;秋茶气候干燥、水分蒸发快,晒青时间宜短。中午,尤其是夏暑茶,应注意采用遮阳网遮盖以免灼伤茶青,造成破坏茶青质量,16:00―17:00晒青最好,标准失重率约10%。晒青结束后,凉青10~60 min后摇青。
3.3 摇青
摇青具有促进茶青“走水”、水分散发,加速酶促氧化作用,促进叶内物质转化等作用。应根据气候、茶青品质、晒青程度灵活掌握,春季气温低,湿度高,水分散失慢,叶内物质转化慢,应重摇青;夏季气温高、湿度高,水分散失快,内涵物转化快,应轻摇青;秋季居中。叶片较薄、幼嫩的、翠绿的应轻摇青,反之重摇青。次数为3~5次,时间视发酵和走水程度确定,与凉青交替进行,凉青时间由短至长,时间视发酵和制茶师傅的经验确定,标准为青味散发、品种花香显现、硬,梗青绿、叶内黄绿、叶绿红。
3.4 凉青
凉青可降低失水,促进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散发叶片间热量,降低叶片内化学变化速度,促进了物质的氧化还原等作用。摇青后将茶叶放置在空调做青间进行凉青,控制湿度为65%左右、温度为20 ℃左右,将茶叶放置在竹筛上,以不重叠为标准,要适当翻叶几次,促使散发叶温和水分,使新鲜度和水分相对一致,促进走水、发酵;依发酵和情况而定时间,视发酵情况进行换气。晒青、摇青、凉青统称做青,一般在第2天10:00前完成全部环节,具体时间应依制茶人的观察而灵活控制。
3.5 炒青
杀青采取高温措施制止了酶促作用,使鲜叶内含物迅速转化为特有品种品质的色、香、味特征的作用。当发酵至叶片红边、叶肉红点呈现、青草味去除、品种特有茶香味显现时进行炒青,将炒青机预热至筒内温度为260 ℃左右时进行炒青,视茶青粗嫩、含水量等决定投放量,多数为1~2 kg。炒至香气清纯,叶色转暗,叶片卷,手抓柔软有粘性。
3.6 包揉
包括包揉、揉捻、解块、复包揉、揉捻等工序,应根据茶叶粗嫩、气候等有机灵活进行,包揉造型中应注意经常解团散热,避免热闷影响茶叶的色泽和香味。反复包揉造型5~6次,以塑造完美茶叶外观造型和提高茶叶品质。
3.7 干燥
采用低温慢烤,温度掌握在60~80 ℃,烘焙至茶梗折断脆,气味清纯;后散热至常温,装袋。
3.8 风筛、筛分、精拣
利用机械进行风选、筛分,去除杂物、细末、梗,同时分成粗、中、细及茶末各种等级毛茶;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人工精拣,使毛茶更纯净、更精致。
3.9 拼配
对同一季生产的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批次的,具有互补性强、可互相提高品质的,已经精制的毛茶进行分批、分等次、分配比等拼配,拼配完可以直接包装销售或贮藏。
3.10 烘焙
根据需要对拼配完的成品茶进行烘焙,依不同季节、不同地域、不同发酵程度、不同客户需求进行烘焙。如春茶可足火些、秋茶可轻火些、高山茶可足火些、低海拔茶可轻火些、“发酵”足的可足火些,轻发酵的应采用低温慢焙等方式进行烘焙。将烘焙完的成品茶进行包装销售或装袋贮藏。
4 参考文献
[1] 金心怡.做青间气流因子对做青环境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3):362-367.
[2] 金心怡.乌龙茶加工环境工程技术研究[J].福建茶叶,2001(4):1-4.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和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外汇体现的附加值。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主要有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加工贸易现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和增长的主导力量。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我国加工贸易由1981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到2001年的20年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从10亿美元扩展到1400亿美元,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不足5%跃升到55%以上。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商品总出口额的55.17%。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111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6.3%,其中加工贸易出口651.9亿美元,增长38.0%,占全国商品总出口的56.34%。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个主要方式,它对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的方式和内容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第一,加工贸易方式的变化。加工贸易可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对我国来讲,来料加工是一种盈利较小但风险也较小的加工贸易方式,而进料加工是一种盈利较大但风险也较大的加工贸易方式。按照加工贸易的主要方式,可以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料加工为主,这一阶段以对外的来料加工和装配作为利用外资,扩大出口的启动模式。
(2)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初以进料加工为主,这一阶段以亚洲“四小龙”向我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进料加工是比来料加工更为成熟的一种加工贸易方式。
(3)九十年代初期开始以外商投资为特征,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投资成为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产业特点和技术档次以及分工的层次上都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这意味着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综合发展阶段,其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外商投资为基础带动各种方式的加工贸易发展,因而是一种投资式的,而非单纯契约式的加工贸易。
第二,我国比较优势的变化。加工贸易的最初发展缘于发达国家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后将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移植于交通便利的发展中国家,因而传统产业的转移主要着眼于东道国的劳动力优势和区位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产业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走向国际化。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更加注重东道国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研发能力和信息基础设施、配套产业水平等因素,劳动力优势和交通便利条件的重要性正逐步降低。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
第三,外商投资主体的变化。我国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随加工贸易的发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历了与港、澳、台毗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然后到港、澳、台商投资,再到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变化过程。投资主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国加工贸易的投资规模、技术与管理水平,经营方式,销售渠道以及行业结构的改变,反映出我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的渐进过程。
二、我国加工贸易中的主要问题
1、国内加工贸易配套产业的发展堪忧。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本地采购比例不仅低于新兴工业国家,而且低于东盟国家。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能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产业的配套能力,加工贸易逐渐与本地经济相融合。然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20多年,配套产业仍不理想。这是由于加工贸易关联程度较差和技术含量不高的特点造成的。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我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的提升受到阻碍。加工贸易本是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台阶。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其波及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在我国,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原材料与零部件从国际市场上来,产成品到国际市场上去,而在国内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装配,产业链条短,使得加工贸易对国内其它产业缺乏前向和后向的带动作用。因此加工贸易出口的快速增长没能大规模地,有效地带动基础产业的改造和进步,产业结构也没得到应有的优化和升级。一旦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都将受到恶劣影响。因此,鼓励和培植加工贸易的配套产业的发展,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既有紧迫性又具有长远意义的问题。
2、我国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一直是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目前我国较高的贸易壁垒和不同程度的贸易管制下,加工贸易相对于一般贸易的税负优惠对加工贸易本身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优惠政策使得大量出口企业纷纷争取将其出口业务列入加工贸易中以享受增值方面的优惠,这其中包括一些进口料件及其关税在产品成本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企业和原本使用国产料件从事一般贸易的出口企业,从而出现中国加工贸易出口过度膨胀的态势。
第二,优惠政策使得多数出口企业弃国产中间品不用而采用进口料件,从而严重压制了国内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加工贸易始终停留在“飞地”状态,不仅难以带动国产原材料的进口替代,而且自身发展也因缺乏国内产业力量的支持而难以摆脱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的阶段。
3、加工贸易监管不严,打击力度不大,走私现象普遍。由于加工贸易的基本政策是对进口料件采取保税政策,在我国相应原材料进口关税水平较高的制度背景下,走私者利用加工贸易的名义,偷漏税款,导致国家税收大量流失,同时对国内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极度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格局。
三、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策略
随着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其地位在未来贸易中越来越重要,如何引导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已关系到我国外贸未来的发展前景。
1、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目前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跨国公司开始将内部服务业和研发中心向外转移,中国要鼓励国内企业加强国际间的科研合作,不仅把加工贸易作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载体,更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的模式也要从引用外资为主转为引用外资与对外投资齐头并进的新策略。
2、突破传统的监管理念,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有效监管体系。传统监管理念认为,经营加工贸易的企业应当具备生产能力,否则不得开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应以有形物质为监管对象,无形知识产权的生产不能成为加工贸易监管对象。在这种理论基础上制定的加工贸易产业政策,已严重不适应当前产业垂直分工引起的产业链环节外包化的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如不加以调整必将严重制约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无论是高端产业还是传统产业,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产业链上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蕴涵的附加值最大,因此在国际分工中也是各国争夺的焦点。我国在国际分工中要摆脱单纯制造业基地的不利境地,就必须调整加工贸易监管制度,创造一切条件使产业链“上伸下延”,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应。当企业的产业链条有效延长,产业层级向高端推进的时候,政府部门管理职能必须及时以平面监管向立体监管跃升。此外,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也有助于打击加工贸易偷税走私的活动。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外贸增长率领先于国民经济增长率,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在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目前加工贸易涉及到中国绝大部分产业。不可否认,加工贸易在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外资方面的建设性成果,但是鲜花之畔往往就有陷阱,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
低效应的产业结构提升
评价外资政策和发展加工贸易的成效,必须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相联系。国际上通常以加工贸易增值率来衡量一国加工贸易对该国产业的提升作用。加工贸易增值率是指加工贸易出口值与进口值之比,它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若加工贸易的链条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增值系数较高,反之则低。
结合加工贸易增值率可大致判断出中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引进质量和对产业结构提升的力度。据资料比较,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值率变动徘徊在1.2―1.53之间,并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的发展阶段,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对经济的贡献有限,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逐渐失去了发展后劲,因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大。
倾轧一般贸易
相比一般贸易而言,加工贸易由于过分依赖于国际市场,只能作为一般贸易的重要补充,但由于我国对加工贸易实行不限企业、不限地区、不限产业的准入政策,所以几乎所有企业都可以从事加工贸易,同时由于一般贸易出口退税渠道的长期不畅,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在进出口税收上存在的政策落差,使得众多一般贸易企业纷纷转而从事加工贸易,倾轧了一般贸易领域,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多方面的不利影响,例如关税收入减少,国内基础产业受到重创等等。
并且由于中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中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持续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毒化国内原料工业
传统加工贸易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因此传统加工贸易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大量进口原料,这给中国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一国的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工业的基础,原材料工业的落后将最终损害整个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并且从长期发展的眼光看,许多加工贸易对环境破坏大,对土地等资源消耗多,且大多是受控于外国企业,“依附性”特征明显,对经济发展难以形成长久推动力。因此,有学者甚至指出,如果不改变这种依附性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拉美化”效应的危险。
引发国外反倾销浪潮
当前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已成为导致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以国际市场存在扩张空间为前提,而国际市场的扩张需要看世界经济的发展,若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国际市场的扩展空间也将变小,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也就愈加激烈。
过去1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高数量低价格,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已经引起了其他国家的高度关注,使中国的出口贸易成为众矢之的,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纷纷采取措施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导致最近几年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1995年1月1日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出口产品被其他WTO成员提起386起反倾销调查,占全世界反倾销总数的15.21%;同期,中国出口产品被采取反倾销措施272起,占总数的17.36%,占发起数的70.47%。
规避“拉美化”
事实上,利用加工贸易实现工业化也曾经有过成功经验,如亚洲“四小龙”;但是反面的例子也有,如一些拉美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进入和本土企业被吞并、被消灭同时发生,加工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本土经济却在不断萎缩,国家经济最终陷入对外资的严重依赖中无法自拔,此即所谓“拉美化”效应。“拉美化”往往伴随着以经济危机、政权更迭、社会失范、贫困化和两极分化等社会问题为特征的整体性危机。
如何避免“拉美化”倾向,新加坡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上世纪60年代的新加坡拥有港口优势,又靠近印尼、马来西亚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利用这些优势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而在发展加工贸易的过程中,新加坡政府注意引导,使加工贸易由“两头大中间小”状态逐步演变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让外来产业逐步改变为植根于本地的产业,新加坡的经济由此获得巨大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的梦想。
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中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发展模式,它不以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作为其是否应该存在的判定依据,只能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对其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和作必要的调整。所以中国的加工贸易在目前并不存在取消或限制其发展规模的问题,其着重点应放在如何继续发展上。
[关键词] 中山市 加工贸易 经济增长
一、引言
作为贸易方式之一的加工贸易,在改革开放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对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就业、税收、技术进步,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广义上讲,加工贸易是外国的企业(通常是工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企业)以投资的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已有的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运出东道国境外销售。这种跨越国界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成为加工贸易的显著特征,即“两头在外”。主要包括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和补偿贸易。
从狭义上讲,加工贸易是部分国家为了扩大对外贸易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采取了对以来料或进料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由海关实行保税监管进口,成品返销境外的办法。
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以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为主。所以,在分析中山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数据统计和分析都是建立在狭义范围之上的。
加工贸易是中山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动力。2000年以来,中山的对外贸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出口贸易额屡创新高。2000年~2007年期间,从60.89亿美元上升到246.63亿美元,增长率高达305%。其中,进口总额从24.12亿美元增长到73.66亿美元,出口总额从36.77亿美元增长到172.97亿美元,在广东省名列前茅。中山对外贸易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
下面分别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和加工贸易对中山GDP的贡献率来分析中山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中山市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是衡量中山市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的提高表明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
现对中山市2000年~2007年数据进行整理,得出其加工贸易增值系数,见表1:
资料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
从表1知道,从2000年开始,除了2003、2004两年有所回落外,中山市加工贸易增值系数逐年提高。这表明,中山市的加工贸易的质量是逐年扩张,逐年转好。
三、中山市加工贸易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通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凯恩斯模型测算,该模型建立在国民收入恒等式基础上,其基本形式为:
根据上式可以获得增量恒等式:
其中,Y, C, I, G, X和M分别表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支出、出口和进口,NE=X-M表示净出口,表示增加值。当净出口增加时,对外贸易正向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当净出口减少时,对外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产生负拉动作用。由于净出口由加工贸易形成的净出口、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形成的净出口构成,上式又可以表示为:
其中,、 分别表示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形成的净出口、加工贸易净出口。这样
根据上式,可以获得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即: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
=加工贸易净出口增加额/GDP增加额*100%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度*GDP增长的百分点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中山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2001年~2007年中山市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中山市统计年鉴、对外贸易方式统计表
表2中的计算结果表明:
第一,各年加工贸易净出口增加,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都为正值,加工贸易正向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加工贸易净出口与中山市GDP总体呈正相关的关系;
第二,2001年~2007年加工贸易对中山市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50.83%,年均拉动度为8.4%。加工贸易对中山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明显高于广东省的水平。由此可见,加工贸易对中山市经济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翠玲:广东顺德加工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明娟王子成:加工贸易对广东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文荟,2006,(5)
一、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动因
如果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历程放到国际国内客观经济条件不断变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就会发现我国加工贸易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因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是加工贸易发展的初始动因。开展对外贸易、积极利用外资、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加工贸易恰好能够将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紧密联系起来。由于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可以利用,又急需外汇用以进口国内经济建设急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紧缺物资,再加上周边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地区和国家有发展加工贸易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选择和发展加工贸易就具有了“历史必然性”
2、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的推动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尽快实现工业化是我国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成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制造业技术水平较低,国际竞争力弱,基本上属于需要保护的幼稚产业,所以,对外贸易选择了进口替代战略。为了既保护国内产业,又鼓励出口,政府采取了“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方针,对用于出口产品生产的进口零部件、中间投入品以及机器设备减免进口关税,而对制成品的进口征收较高的关税。
为了配合国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也努力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在继续鼓励密集使用劳动力要素的轻纺产品出口的同时,努力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因此,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和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进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加工领域,给这类企业在场地使用费、水、电、运输条件以及通信设施、信贷资金、所得税、工商统一税、进口许可证等诸多方面给予特别优惠。
3、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是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动因。一方面,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继续发展,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部门之间的水平分工进一步深化,形成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水平型”国际分工格局,比如,简单加工工业与复杂加工工业之间的分工,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分工。另一方面,国际分工形式开始从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化。由于通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用全球资源的成本降低和远距离多时空经营的便捷可行,以及由投资政策自由化所引致的要素流动,使得价值链上的各项功能性活动得以在国际间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细分,国际分工越来越表现为相同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相同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的多层次分工。这种分工是价值链上具有劳动要素密集、资本要素密集、技术要素密集或其他要素密集性质的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
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使生产的国际迂回程度不断加深,带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分布。这正是加工贸易发展的深刻的国际分工背景。
4、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加工贸易发展的现实基础。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假定要素同质并且在国际间不流动,以外生要素禀赋或内生要素禀赋的差异来解释一般形式的国际贸易。而加工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恰好是以要素的国际流动为前提的。加工贸易是生产与贸易一体化过程,它作为生产过程必须有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多种要素的国际结合。同时,市场规模制约着分工和专业化的程度,进而制约生产规模,因而“贸易”又成为“加工”的前提。加工贸易的实质是国际迂回生产,无论是整个循环过程,还是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规模经济特征,而产品市场的国际化是实现这种规模经济的必要条件。
5、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是加工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国际分工由国家层次向企业层次发展,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宰。大型跨国公司日益趋向于更加狭隘的专业化,将越来越多的功能分包给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独立公司。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制于同一控制体系或有固定契约关系的分包商。在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整合战略下,现代加工贸易具有了与传统境外加工显著的不同特征,它在总体上已属于跨国公司控制的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
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以要素分工为特点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和配置资源,进行全球化生产和经营,使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高度一体化。这在加工贸易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在这里,贸易和投资都是围绕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进行的,贸易是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价值链上的贸易,投资是发生在价值链各个生产环节上的投资。投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贸易实现分工利益,而贸易是实现投资行为目标的手段。只有贸易与投资的联合作用,才能实现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
因此,加工贸易只是跨国公司实施其全球战略的一种手段,而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却成了加工贸易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世纪,基于现实的发展要求,我国加工贸易进一步转型升级亟须处理好下面一些问题。
1、我国加工贸易中的网络化效应。
目前,即使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制造业加工企业的人才交流不畅,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使得中国某些产业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定位,呈现出被锁定“LockIn”网络化效应,如果打破这种效应的不利影响,需付出很大代价。
2、在华外资企业战略目标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我国加工贸易微观主体是外资企业,这种局面导致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
3、劳动力比较优势的逐步减弱影响加工贸易的持续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发展20多年来,逐渐形成两大块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也在逐步攀升,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大。
4、我国加工贸易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基础好,发展快,规模大,中西部地区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看,都存在较大差距。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从而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区域转移和升级。
5、国内中小企业配套能力不强。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对加工贸易的配套能力发展不足,有条件的大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还有很多困难。
6、市场竞争加剧造成加工贸易产业增值量降低。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相应削薄,有的企业甚至已处在亏损边缘,加工贸易制造环节中的增值含量有不断降低的趋势。
7、我国社会政策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社会政策环境包括法律政策环境、商务环境、社会环境等,它们从不同方面影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三、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途径
1、我国采用逆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机渐趋成熟。
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我国采用逆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机渐趋成熟。逆比较优势战略是,有选择地发展重点是战略性产业的加工贸易,以期这些产业能不断壮大,加工链条不断增长,且最终贸易方式能向一般贸易方式转化。
从国内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已具备采用逆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加工贸易的基础。我国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已拥有了极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和较为可观的产业技术基础。现阶段政府应当制定有关鼓励政策,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积累实力。同时着手培养一些战略性出口产业。
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来看,逆比较优势战略更能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高。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发展战略性出口产业,正是大量吸纳这部分人力资本,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避免人才流往国外及过多地流向外资企业的良好途径。
2、政府在实施逆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
政府应完善加工贸易的产业评估制度。商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加工贸易涉及的产业进行认真评估。通过评估,可为各产业的加工贸易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抵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有长期负面影响的加工贸易投资,限制挤占一般贸易出口市场、技术水平不高的加工贸易投资,鼓励高技术、战略性产业的加工贸易投资。
四、结论
从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看,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不会改变;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产业政策,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以贸易拉动国内经济发展并实现国内经济良性循环为主要内容的贸易政策,以及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外资政策,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也不会改变。
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看,以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进一步加强,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公司内分工进一步深化。产业分工向要素分工转化为特征的国际分工新格局已经形成并将进一步巩固;区域化和全球化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已经形成并继续膨胀;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实行资本扩张和生产扩张战略,其国际产业链相互交织形成国际产业网。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断加强的投资、生产、和贸易高度一体化趋势。在这样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继续蓬勃发展是客观必然的。
关键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
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
比较优势理论对加工贸易的发展方向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但是也不断有学者提出了新看法。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成本说,便强调了后起之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后,其产品的比较成本可以转化,故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那些潜力巨大,但在本国暂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关系国民经济的产业发展,对其进行扶持;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也强调一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有的比较优势不应成为增强国际竞争优势的障碍;巴萨拉的比较优势阶段论则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要素比例变化说明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等经济因素都会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发生改变。而我国近些年加工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足以证明这些理论———我国近年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过去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日趋衰微,发达国家纷纷将目光转投向东南亚和南美等新兴的加工贸易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模式难以为继。同时,“比较优势陷阱”的提出为发展中国家敲响警钟,如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从长远来说将阻碍本国产品结构的升级,使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理论,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对国内相关产业带动力不足等问题十分明显,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特征
1.贸易方式:进料加工占主体地位
自1987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便一直由进料加工所占据,其所占比重近年来更是一直高达85%左右,相比来料加工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进料加工的主体地位增加了我国地方财政与外汇收入,为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高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企业性质:外商投资企业为经营主体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早期以国有为主、外商投资机器设备等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乡镇企业也逐渐参与进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商投资进入。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外资企业在现阶段已占据了我国加工贸易绝对的主体地位。
3.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我国加工贸易早期所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农副产品、服装玩具等,之后产品范围不断扩大到纺织、皮革等行业,但总体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入世以来,随着加工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贸易逐渐向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并重的方向转变。
4.贸易伙伴:美、日、韩、欧盟为主
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的进出口伙伴国有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其中美国和韩国是我国加工贸易近几年的主要发展对象,而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近年来我国与非洲国家贸易合作的增加,我国与这两个地区的加工贸易合作也在增多。
5.地域分布: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整体加工贸易的地理结构属于“东强西弱”。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从沿海开始逐渐向周边扩撒,而到目前为止,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
三、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新常态”一词是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用以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加工贸易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升级更是迫在眉睫。
1.核心问题:加工企业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核心技术缺乏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至今,主要从事的仍是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和最终产品的组装代工;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已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但这些产品的生产内容也多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如果我国仍然坚持这种结构的加工贸易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产品附加值的不断下降,大部分增值利润由外方获得,从而使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系数低下、出口产品竞争力缺乏和对外贸易发展后劲的不足。核心能力方面,由于资金、人才受限,国内的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而外方也将核心技术、品牌控制、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配套和设备等环节留在国内,从而使我国加工企业总体技术能力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低下,过度依赖于国外母公司,高额附加值流入国外。
2.加工贸易本土化程度偏低,产业发展带动力不足
外资企业比重过大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又一大问题。虽然外资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设备,一度促进我国财政收入的提高和企业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一特征也在一方面加剧了我国经贸发展的对外依赖性,降低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同时在另一方面削弱了对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由于外资企业占据我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地位、内资企业发展不足,导致我国加工贸易的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都由外方垄断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外方从我国撤资撤厂,将对我国加工贸易造成沉重打击,进而引起我国经济的不小动荡;同时造成大量的失业人员,影响民生状况。
3.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城市,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分布地区的极度不平衡使得我国加工贸易所带来的产业集聚仍是集中在东部地区,降低了加工贸易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会产生较强的“虹吸效应”,引起中西部落后地区资金、人才、劳动力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导致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愈拉愈大;同时加工贸易先进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将不断加重,不利于全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我国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上涨
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供给量的下降,二是劳动力工资的提高。劳动力资本的上升使得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步丧失。外资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已将目光放在了劳动力价格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传统的外资加工贸易工厂的撤离大潮已是山雨欲来。
5.金融危机后国际环境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
首先,外需减少,出口受阻。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欧盟和日韩等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乏力,市场疲软,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原有的客户资源减少;而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使得新兴市场的开拓也遭遇了一些障碍。其次,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等南美国家近年来开始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制造业,使得原来在华投资的企业纷纷转向这些地区,致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遭受冲击;而其更为低廉的成本和能源资源使得出口产品颇具竞争力,抢占了我国企业的部分市场。
四、新常态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提高引资门槛,优化引资结构政府需要对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要有目标、有重点的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同时建立倒逼机制,坚决禁止对高污染、高耗能、粗放型等与国家政策导向不符的外资项目的引进。(2)营造创新环境,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政府需要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构建有利于加工贸易在价值链内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体系。要构建公平竞争和包容鼓励的创新环境;整合国内加工贸易企业资源,引导企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育龙头企业;在提高能力和发展效率的基础上追求规模的扩大化。(3)提高本土化程度,创建产业集群根据迈克尔波特(1990)的产业集群理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应该是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整体升级。要实现这一目标,实现我省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要实现内资企业的主导地位。因此政府需要鼓励内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扶持政策,为内资企业提供发展支持和与外资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促进配套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间的关联度,从而达到我省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长和深加工能力的提升;选定本省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加工产业,进行严谨考察和评估后确立重点扶持对象,培育本省知名品牌,发挥“大品牌”的带动作用;根据重点产业和区域,合理规划后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最终形成以加工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实现各产业之间的配套协作和规模效应。(4)构建服务型监管模式,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工贸易的管理涉及到贸易政策、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的综合平衡,因此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支持支持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立法方面,需要出备的法律监管体系,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我国加工贸易自身发展特点,从行业标准、发展规范等方面明确企业责任义务及经营内容和准则;从职责范围和管理标准的明确,理顺和协调各部门职能、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力度。通过发挥行政和立法两种职能的双重作用,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企业层面
(1)加强自主创新,打造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培育是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是谋求更多国际话语权、冲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提升我国加工贸易的效益、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我国发展已较为成熟的加工企业要重视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提高创新投入,广泛吸收和积极培育培育相关的研发、管理经营和销售人才,同时把握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高水平加工产业,加强与全球价值领导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学习和吸收转化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逐渐实现由传统的OEM向ODM和OBM的转变,最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争取国际流通渠道的主动权和终端市场控制权,迈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从而引领全国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2)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焕发传统产业活力对于我国众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加工企业来说,要积极承接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项目,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吸收、模仿和创新,从工艺流程提升到产品提升,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的加工贸易产品附加值;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实现由传统向现代加工贸易的转变,从而为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世清.什么是新常态经济?求是理论网[DB/OL].2015-03-19.
[2]赵云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分析.中央党校网[DB/OL].2015-1-22.
内容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和能源安全的威胁,实施低碳经济已经不可逆转。加工贸易在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污染了环境,完全与当今社会的低碳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核心和我国加工贸易的高碳发展现状后,分析了阻碍我国加工贸易实现低碳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低碳 加工贸易 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需求和耗用的迅速增长。目前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由于经济规模的逐年扩大以及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预计到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温室气体排放国。2006年我国的GDP约占世界 GDP的 5.5%,但是能源消耗却占了世界能源消耗的15%。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口总量庞大,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可采储量仅占世界平均值的11.1%、4.3%、55.4%,能源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中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安全威胁。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发展低碳经济,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缓解全球变暖给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的压力。
低碳经济的内涵与核心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书中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减缓气候变化。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贤生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自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权益。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指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旨在建立一种温室气体排放较少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发展低碳技术和创新低碳政策。低碳技术,也称作清洁能源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程度的主导技术,以及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即不断提高能效,执行更高的产品标准,并将低碳能源技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二是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机制,通过设定排放上限,依靠碳排放权贸易来激励对提高能效和清洁技术开发的投资;三是设立碳基金,发挥政府在低碳技术开发上的鼓励和扶持作用。
我国加工贸易的“高碳”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对外贸易增长、区域经济繁荣、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科技、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海关总署统计,1980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7亿美元, 2010年达到11577.6 亿美元,同比增长27.3%,是1980年的693倍。其中出口7403.3亿美元,增长 26.2%;进口4174.3亿美元,增长29.5%。加工贸易对我国进出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38.9%和46.9%。加工贸易项下顺差3229亿美元,扩大22.2%,相当于当年总体顺差规模的1.76倍。加工贸易的高速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然而它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凸显了其“高碳”发展的特征。
传统的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没有将环境纳入成本分析的范畴,因此,环境资源的成本往往被忽略。而且,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加工贸易的污染排放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加工贸易产品根本不包含环境成本,以致于企业无法承担各种环保费用,包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或预防环境污染的成本;环保的研发成本;社会环境保护的成本等。因而,污染排放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不断增加。此外,由于中国的能源“富煤、少气、缺油”,“高碳”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因此 CO2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能源消费的 CO2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30%以上。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自2002年以来,我国燃料煤和原料煤的消耗,除了2008年外,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见图1)。因此,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目前中国加工贸易的主体仍是第二产业,这无疑加重了加工贸易的高碳特征。
由于加工贸易的“高碳”发展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方面,因此,本文选取了1998年至2008年间加工贸易的出口额和工业三废的排放量,根据它们的增减率做成了图2,从图2可以看出,工业三废排放增减率曲线的变化与加工贸易出口增减率曲线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加工贸易出口增长,工业三废的排放就增加;反之亦然。尽管工业三废排放在某种程度上滞后于加工贸易出口,但加工贸易出口与工业三废排放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经济增长、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经济增长与加工贸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牛海霞、罗晨希,2009)。加工贸易的增长直接导致了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变动,加工贸易出口额每增加1%,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就增加0.22%,所以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直接造成了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程盈莹、姚尧,2008)。长此下去,我国的加工贸易将陷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贫困化”增长的境地。
低碳经济下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低碳经济已成为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我国的加工贸易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摆脱“高碳”发展特征,并步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化发展的道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低碳技术和低碳政策,然而技术创新能力和低碳导向政策正是我国加工贸易的薄弱环节。而特有的资源优势和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结构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利用,阻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低碳”发展。
(一)技术创新能力低
在加工贸易中,跨国公司只向东道国转移适用技术,转移技术的水平一般略高于或等于国内先进技术水平,很少会向东道国输入国际高尖端的技术。目前,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仍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国际经验表明,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促进自主技术能力提高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的加工贸易掌握的高新技术本来就不多,科技人才缺乏,更由于科技经费投入有限,科技成果的转化缺乏与资金的对接,难以快速地转化为生产力。而且,创新服务不完善,无法搭建起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关系的有效平台。因此,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吸收消化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都有很大的差距,更谈不上开发低碳技术了。
(二)政策低碳导向性不强
2005年以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关于加强出口企业环境监管的通知》等旨在限制和禁止加工贸易污染排放的政策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加工贸易企业的污染排放问题。然而,这些目录的施行是东西部有别的,如某些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在东部是不允许进行的,但在西部却可以开展。因此,对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的危险依然存在。而且,它们并没有将环境有隐蔽性影响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列入限制类目录中。再者,我国加工贸易的税收方面也没制定推动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没能充分体现“ 污染者负担”公平原则。最后,我国的环境监管制度还没有与国际通行的环境标准管理制度相接轨,环保标准和监管力度均低于国际水平,这也间接地导致了我国环境污染的恶化。
(三)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结构
我国的要素资源优势是吸引外资开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魅力所在。我国的加工贸易就是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制造开始的。目前虽然产品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在出口增长的项目当中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近年来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提高,但对这些产品进行的主要是劳动密集或知识劳动相对密集的加工组装工序,附加值较低,产品中资本或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都是从国外进口,核心的技术并未真正掌握。这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的生产和出口只是进入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结构必然使第二产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而第二产业是以“高碳”为特征。与之相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的主体为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特征是“低碳”或“零排放”。因此,劳动密集型主导的结构是加工贸易污染环境的直接原因。
(四)特有的资源优势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
我国有着丰富的自然和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众多且成本低,这些都是我国吸引外资开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特有优势。发达国家工业的超前发展导致了资源的短缺,生产成本加大,环境污染严重。把能耗高、污染大和劳动力密集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和生产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是必然的选择。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体系的限制,某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只着眼于眼前利益,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就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吸引加工贸易。而且自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家对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优越的要素资源、国家政策的导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刺激了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不仅耗费了我国大量的土地和自然资源,还排放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给环境承载力和容量带来沉重的压力,环境污染加剧。跨国企业为了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往往利用我国环保监管不力的弱点,只开发利用资源却不承担相应的治理成本,逃避依法承担的社会责任。虽然短期来看可以取得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长期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却是巨大的。
低碳经济下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特有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主导的结构都极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国家政策低碳导向不强,加工贸易的低碳化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因此,在低碳经济下,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多渠道提高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创新能力
我国加工贸易要低碳化发展,必须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化,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加工贸易的转化不能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只能侧重于技术密集型。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加工贸易的创新和研发体系建设。首先,要大力培养、引进和留住人才。其次,企业要积极创建技术研发中心,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研发队伍,提高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公关能力。再者,要大力推行产学研的战略联盟,利用企业的资金,迅速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最后,政府和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发挥政府的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保证企业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并与科研院所建立起紧密的战略联盟关系。在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基础上,我国的加工贸易才可以开发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技术,并逐步地实现低碳化发展。
(二)完善我国加工贸易的低碳导向政策
国家的政策往往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因此,要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低碳发展,必须要完善相关的低碳导向政策。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目录。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断地对加工贸易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的目录进行修订。例如,属于鼓励类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只要对环境有隐蔽性影响,也要从鼓励类目录剔除并转入限制类或禁止类目录。其次,可以在现行的税收政策上加征进口税。如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工贸易合同征收一定比例的进口关税,对污染严重的加工贸易合同征税的税率加以提高,对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限制类废物开征环境补偿进口税。再者,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将环境成本内在化,规定会计和价格机制必须包含环境费用。最后,要制定并实施政策措施全面推行ISO14000国际标准,使我国的环境标准管理制度尽快与国际通行的制度相衔接,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环保水平。
(三)促进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化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优惠政策几乎都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导致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因此,要对加工贸易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进行调整,引导加工贸易向技术密集型生产环节转化。在税收政策方面,要统一对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中的国产料件实行出口退税;给符合标准的进料加工中使用的国产料件的出口产品足额退税;对深加工结转使用的国产料件继续实行不征不退的政策;国产产品和深加工结转产品销售到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及国内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零部件销往加工贸易企业用于制造出口产品都应视为出口,予以出口退税。这样就可以提高加工贸易国产化率,并延长在国内的产业链。在产业政策方面,首先要实行加工贸易的产业评估制度。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推动上游产业的发展的才准予进口和加工。其次,要为中上游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银行贷款、出口配额、项目审批等金融和贸易政策,引导外资进入中上游产业,从而为加工贸易提供优质低价的国内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再者,要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将加工贸易中的高科技环节放在我国境内,推动加工贸易更多地进入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环保型等新兴制造业领域和高技术产业。此外,提高加工贸易的科技含量,使加工贸易迅速介入到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密集环节,介入到高科技生产环节。
(四)设立碳基金和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
要开发低碳技术资金是不可或缺的保证,可以由政府出资和民间捐金设立政府和民间的碳基金。目前我国已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主要用于资助碳汇项目和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在没有研发出低碳关键技术前,可以根据我国土地面积广、森林覆盖面积大的特点,充分发挥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基本潜力,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农田保护和海洋管理等措施保护自然碳库,利用植物和土壤吸纳大气中的 CO2,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7.1亿吨碳。此外,还可以建立中国各省之间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首先要根据各省经济发展情况设定碳排放的上限,碳排放超出上限的省份就可以向未到达上限的省份购入所需的碳排放权。这实际上是将碳源排放空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碳汇吸收能力作为一种收益手段,利用我国区域间碳源和碳汇拥有量的差异,通过有效的交换形式,形成合理的交易价格,使生态服务从无偿走向有偿。
参考文献:
1.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
2.DTI (Department of Trade &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Our Ener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TSO, 2003
3.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 8(3)
4.周贤生.低碳经济论序(张坤铭,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5.牛海霞,罗希晨.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9.2
6.程盈,莹姚尧.中国加工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12 (上旬刊)
7.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中国科技论坛,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