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2 09:13: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效沟通五步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安全五步作业法
“安全五步作业法”就是把工作中的各项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合理地划分为五个循序渐进的步骤,这五个步骤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推进,相互交叉。既可以把整个项目作为一个工作单元按照“安全五步作业法”进行推进,也可以把一个项目中各重要环节按照“安全五步作业法”推进,也就是说在一项作业中五步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形而上学地把各个步骤严格孤立,那样对工作不但起不到安全督促,反而会成为工作的拖累。
第一步:安全确认
安全确认包括作业前安全现场确认、方案研讨、安全预想、安全教育等,主要目的是在作业前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进行系统预想,制定对策,做到有备无患。
安全现场的确认主要是指组织者或管理者在进行一项作业之前,一定要清楚作业现场的安全状态,并把这些现场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作业者,使他们对要进入的工作场地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在思想上对环境给安全生产造成的不利因素有充分的认识,为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第一手现场信息。开工前这一环节主要由项目组织者或基层管理者完成,在工序中间这一环节主要由操作者完成。
方案研讨主要是指针对方案在作业现场施工中会出现哪些不利的因素,怎样把作业目标和现场环境做到有机的结合,实现安全高效。在设计方案中对于环境因素考虑不周的要结合实际修订。这一环节主要工作由管理者或者组织生产者完成。
安全预想主要是指在一项作业或一道工序开始作业前,结合现场安全环境和方案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人员配合、环境限制、工器具使用、材料使用等可能出现的正常变化和不利变化都要做出充分的考虑,并对这些变化提出对策,在出现这些情况后,我们现场的操作工就可以借助日常掌握的安全技能、安全演练等采取最合适的应对措施,使我们在应对不利因素占主导的情况下仍能够保证安全、降低损失。这一环节主要由生产直接组织者完成,最好的办法是由参与者共同沟通完成,安全预想会更到位、无疏漏。
安全教育就是指任何工作都需要落实,落实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充分的应对技能,那么就是要借助安全教育把管理者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给操作者交底,有针对性地部署,从而使操作者先掌握安全要领后作业。这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交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这一环节,安全检查、方案确认、安全预想才有得到了落实的基础。
安全暂停5秒,也就是操作者说在任何作业之间先暂停作业5秒,进一步对作业环境的安全、工器具安全、周围人员安全、安全措施的采取等进行确认,也就是风险辩识。是指系统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分析,辨识出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形式(正常、异常、紧急)以及有可能发生事故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从而确定是开始作业还是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安全确认这一步非常关键,是干每一项工作的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基础不牢的工作在安全方面是无法想象的。这些事项根据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业务的熟练程度、作业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等会有不同,具体到应用中包括作业中环境变化的确认。
第二步:工器具、材料准备、手续办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从泛意上理解就是强调做任何工作之前,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军队打仗需要良好的后勤保障。同样,要做好一个项目、干好每一道工序,也需要对我们这个项目或工序中所使用的材料、工器具、材料甚至后勤服务进行周密详细的核算和准备,只有不漏项地做好各种准备,才能保证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这项工作要按照标准进行核算,预留安全空间,要充分考虑到应急救援物资、材料、工器具和安全措施器具的准备。
手续办理,这是开工前的必备。一项工作的开展,一方面是作业的合法性问题;二是不可能是孤立的,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他部门、人员、环境等。这就要做好各种沟通,按照规定该书面的要书面手续,保证作业合法;简单的也要进行口头沟通,也就是告知义务。
第三步:安全措施到位
安全措施到位包括安全防护、安全监护、应急工器具等。
安全防护是指针对这项作业中,通过安全预想对有可能造成工作中人员伤害、设备损坏、环境变化等采取的防范措施,是由操作人员根据安全措施要求进行的。如电工作业悬挂禁动牌、钳工作业的安全帽、高空作业的安全带等。
安全监护是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最后防线,做好这一工作,可进一步减少现场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持施工现场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是由制定的项目安全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等实施。
应急工器具是指在某项作业过程中可预知的一些基本应急备品,如动火作业中的灭火器,酷暑天气下作业的人丹、十滴水,钳工作业中的创可贴等,这些备品可以是现场发生意外后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事态的扩大。
第四步:按规章制度作业
规章制度指由企业有权部门制定的以书面形式表达的并以一定方式公示的非针对个别事务的处理的规范总称。首先规章制度必须出自企业有权部门,或经其审查批准,其次、规章制度必须按照企业内部规定的程序制作,如果法律对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又规定了特定的程序,必须遵循该程序,再次、规章制度必须向劳动者公示,第四、规章制度是规范,是有关权利义务的设定,非针对个别人个别事件。劳动规章制度是规章制度中的一类,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既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又是用人单位的义务。无论从用人单位的运作、发展和强大来看,还是从履行企业法定义务的角度看,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都有必要性。
正确认识按章作业,按章作业是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最最重要的环节,再系统的培训教育、再周密的安全预想、再具体的安全措施,没有按章作业的落实,一切都是空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作业环境,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有不同的规章制度。但相同的是,这些规章制度的得来,都是一件件血的教训换来的,所以都是我们工作安全的保护神。我们日常工作中习惯性违章可能一次次侥幸逃脱了事故的惩罚,但海因法则告诉我们,幸运往往与死神是在并肩前行的,当两个违章、三个违章同时发生的时候,事故离我们还会远吗?
管理者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要遵循警示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即时性原则。警示性原则:碰到火炉就会被灼伤。就是说从总经理到基层员工,只要是公司员工,不管职位高低,都要把制度作为不可逾越的标准,并充满敬畏之心,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制度,否则将受到惩罚。公平性原则:不论谁碰到火炉,都会被灼伤。就是说制定和执行制度时,无论是对公司高层,还是对普通员工,大家遵守的标准是一致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是一个公司文化的体现。即时性原则:只要一碰到火炉,就会立即被灼伤。说的是当有人违反公司制度时,处理起来要迅速果断,以达到及时纠正错误的目的。如果对经常违反制度的现象听之任之,不给予及时处理,时间久了,制度就会丧失应有的权威,在大家心目中就如同没有一样,甚至会牵连到所有制度的执行。
操作者对制度的执行要做到自觉、自愿执行。特别是安全规章制度,那是对操作者最大的保护,而不是制约。制度的束缚往往是让人感到不自在的,可是这种不自在同时又给我们最大的保护。就像法律不能给人人以自由,但能够给人们最大的保护一样。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有限,只有通过规章制度、事故案例等更全面地了解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更好的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只有认真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我们的生命安全才有保障,我们才有权利去追求幸福,给家人、朋友以幸福。
第五步:现场清理。
作业过程中和结束后,应按照检修作业工艺标准,随时进行现场清理,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安全秩序,做到工完、料净、现场清。作业结束后,及时恢复检修设备或区域安全防护设施,不留事故隐患。各类检修清理作业结束后,能对整个检修清理全过程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建议,建立记录。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课 教学方法 五步法
计算机专业操作课是一种实践操作型课程,以计算机操作为主,大部分知识点的学习都必须通过大量上机操作完成,我们面对的学习主体是一批基础薄、习惯差、底子薄,且对学习缺乏兴趣的中专学生,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笔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演示示例,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要有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过程,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迫切的求知欲。如讲授ACCESS窗体这部分内容,首先笔者把课前准备好的窗体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立刻讨论,很多学生惊奇地说:ACCESS还有这个功能啊?这个背景图片好漂亮。这个窗体怎么做啊?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浓厚,便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高效率活动。
二、剖析示例,明确学习目标
激发兴趣后,就要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笔者告诉学生本次课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完成窗体制作。第一步:创建窗体;第二步: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文本框、图片和按钮四种控件;第三步:修饰窗体,添加背景图片等。学生看到演示的窗体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内容有了直观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课堂学习不再茫然,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控制,通过具体任务、明确目标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从而避免上机课的盲目性。
三、引导质疑,有针对性地自学,提倡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动手实践操作,揭示存在问题
当学生有了兴趣,又明白要学些什么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开始动手,自己试着创建一个新的窗体。刚开始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笔者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根据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有任务大家讨论解决,分工完成。创建窗体这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和互相帮助,所有学生都完成了。笔者紧接着提出下一个知识点: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控件,如何修改控件的设置。此时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演示标签的添加和修改过程,笔者对其操作中的问题进行点评,并且补充该学生没有演示到的内容。然后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文本框控件、图片控件和按钮控件全部添加到窗体上且修改控件设置。鼓励学生大胆操作,相互讨论帮助。
四、师生共同解决疑惑和问题,鼓励学生共享好的操作方法
在学生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巡视,注意倾听和发现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教师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教师能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主要操作步骤和要领,这样小组中的学生才会很快掌握,然后通过讨论解决许多问题,并能产生许多新的思想火花(新操作技巧诞生等)。
五、展示优秀作品,增强学习动力,反馈吸收,修改完善作品
[关键词] SWOT分析法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五步法” 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我们应该集思广益,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使大学生的成长更加科学,更加完美,不至于千人一面。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是百花争妍,百家争鸣。笔者认为SWOT分析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大有作为。SWO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分析个人特性的教育方法。在近两年的工作中,我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目标趋向,并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不少同学进行分析,并积极进行指导。
一、SWOT分析法的分解与引入。
SWOT分析法(具体是指以下四个因素: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一)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环境威胁和环境机会。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内,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二)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识别环境中的机会是一回事,拥有成功所必需的竞争能力是另外一回事。每个企业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笔者认为SWOT分析法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该大有作为。SWOT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来分析特性的教育方法。在近两年的工作中,笔者针对学生的特点和目标趋向,并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对不少同学进行分析,并积极进行指导。SWOT分析步骤如下:
1、确认当前的战略是什么? 即学生的需求及目标趋向。
2、确认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当今各种就业政策及压力。
3、根据企业资源组合情况,确认企业的关键能力和关键限制。即挖掘学生的优势,寻找适合学每个学生的职业。
4、按照通用矩阵或类似的方式打分评价。即对学生自己总结的优缺点进行点评。
把识别出的所有优势分成两组,分的时候以两个原则为基础:它们是与行业中潜在的机会有关,还是与潜在的威胁有关。用同样的办法把所有的劣势分成两组,一组与机会有关,另一组与威胁有关。
5、将结果在SWOT分析图(见图1)上定位或者用SWOT分析表,将刚才的优势和劣势按机会和威胁分别填入表格。
图1.SWOT分析图
6、 战略分析。即根据学生自己所得结论进行有效指导,这个过程沟通很重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方法探索
现举出一例:学生石XX,女性,来自农村家庭,长相一般,皮肤稍黑,国际商务专业,2011届毕业生。在进入大二时,该生对自身产生了疑惑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将来怎么规划,并一度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导致该生很是缺乏自信。针对这些,我向其介绍SWOT分析法,并让其用该方法分析自身,该生通过自我分析和向同学、朋友、家人咨询得到以下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生有些自卑,虽然想上进,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人认为比不上别人,所以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一定程度上,与周围环境与同学格格不入。
于是,为了让该生能够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和让她对前途充满信心,将其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修改得到以下结果:
从修改结果中,优点占有优势,而且,很多的缺点稍微努力就可以克服或者转变为优点,并劝其注重内在修养提高,增强本领,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对其中的优点,对其进行了强化,对缺点指导其改进。并将分析结果复印一份,留给其本人,用优点鼓励自己,那些缺点,克服一个就划掉一个。最后,向该生介绍了什么是职业树,怎么样制作自己的职业树,和怎么样浇灌这棵“职业树”(图2),指导其利用职业生涯“五步法”( 见图3)制作三十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连同职业树一起一式两份,她和我每人一份。
图2.职业树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目标定位、方案设计以及动态调整等。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知己知彼,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并用高效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
图3. 职业生涯“五步法”
第一步:客观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自我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客观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等,人才素质测评是全面、科学地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
在客观认识自我方面,我们至少需要了解以下四个方面:
1、喜欢干什么――职业兴趣;
2、能够干什么――职业技能;
3、最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4、适合干什么――个人特质;
正确自我认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哈佛大学的入学申请要求必须剖析自己的优缺点,列举个人兴趣爱好,还要列出三项成就并作说明,从中可见一斑。
第二步:评估职业机会、知己知彼(职业认知)
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
除了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还必须更多地了解各种职业机会,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热门职位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业与职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特点评估外部事业机会,才能选择可以终生从事的理想职业。
对职业机会的评估需要理性评估,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切忌想当然,对不熟悉的行业和职位不切实际的向往,结果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城中,一入围城马上受到现实冲击,迫不急待又要出城,兜兜转转之间,年已蹉跎,空自消磨。
第三步: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确定目标和路径)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前面两个步骤,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有了清晰的判断,对外部环境和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素质要求有了客观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与符合实际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职业目标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在选错职业目标的人当中,超过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正如人们所说的“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由此可见,职业目标选择对人生事业发展是何等重要。正确的职业选择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1、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2 、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3、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4、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
5、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职业目标确定后,向哪一条路线发展,此时要做出选择。是向行政管理路线发展,还是向专业技术路线发展;是先走技术路线,再转向行政主管路线;在具体的岗位方面也需要作出选择,行政管理?市场营销?技术研发?……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职业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必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
第四步:终生学习、高效行动 (计划、策略、行动)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例如,为达成职业目标,在工作方面,你计划采取什么措施,提高你的工作效率?在业务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你的业务能力?在潜能开发方面,采取什么措施开发你的潜能等等,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说,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和更好,个人也是一样(个人需要注意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坚持)。我们现在的时代是终生学习的时代,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才能保持自己的职业竞争力,逐步达到自己设定的职业目标。
第五部分:与时俱进、灵活调整(动态反馈调整)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却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其调整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等。
职业发展过程中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几乎人人都会碰上,对职业人来说,有些是致命的,有些却能走通另一条路。发生这种情况时,最不可取的态度是急于求成,消极对待当前工作。正确的做法是――稳定中求发展。
当然,事在人为,再优秀、再动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取代不了个人的主观努力。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建立目标、树立信心,职业生涯规划只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手段,能否成功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
谈话之后,该生修订了“三十年职业生涯规划”。一个月左右,该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性格开朗了,班级里的活动参加的多了,还当了校报记者,并且每天下午六点到操场跑步锻炼身体,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在暑假中,该生到山东省潍坊市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而且,通过两个月的工作,很受单位重视,现在已经被单位正式聘用。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应该集思广益,善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使大学生的成长更加科学,更加完美,不至于千人一面。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是百花争妍,百家争鸣。
作者简介:
一、创造快乐学习的环境
美国杰出教师雷夫曾说过:“理想的学校没有恐惧,只有信任。”在他的教室里,孩子们喜欢跳就跳,喜欢笑就笑,基本上没有任何规矩,在中国教师看来不可思议的教育方式,却就在雷夫的56号教室里出现了奇迹。在《第56号教室里的奇迹》一书封面的醒目处写着“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由于他和学生建立了特殊的信任关系,他的学生就连节假日也要嚷着回校,孩子们的学习渴求就像吸水的棉花,无法满足。可见,创造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何等重要。
1. 构建适合人的发展的氛围。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喜爱的东西有强烈的好奇心,只要创造快乐的学习环境,一定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情境中学习,情绪越好,学习效果越佳。学校要创造一个充满爱意、友善的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充满温馨、亲切的工作环境,创造一个信任、共融的人际环境。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发展,想法让学校、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自然地生长,变成快乐学习的天使。
2. 教师对学生要充满期望。人都需要一种正能量的鼓舞。老师作为学生心中的圣人,你说他有希望,学生就会充满能量;假如你说他没前途,必然会受到沉重打击。教师应该对学生怀有殷切的成功期望,要经常把“你是行的”挂在嘴上,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好,让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力量的源泉,从而充满信心地快乐地去学习。
二、构建“五大”快乐学习体系
1. 快乐大课堂。
以“自主学习,轻负高效”为主题。课堂本质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的主角就是充满好奇心和怀有学习热情的学生。倡导学生快乐学习,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的“快乐学习五步法”教学模式。 课堂中注重“三动”,即师生互动,思维灵动,精神感动,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体验生活,受到启迪。
“五步”是指课堂教学的五步流程,即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动评价――拓展延伸,这五个环节是独立或交互式进行,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相互交融,促使课堂结构最优化,课堂效益最大化;每个流程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相对的时间划分,这是一种概念上的划分,而不是对课堂时间的机械界定,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当调整,灵活运用,使模式的实施是顺应教学内容需要,适应学科教学需要,适合学生发展需要。
“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新型课堂文化,旨在促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激活兴趣、主动参与、注重体验、关注身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快乐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建立快乐轻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成。
“快乐学习五步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旨在构建轻负高质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落实课程标准,推动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起来,让质量 “高”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把个性还给学生,从中培养学生的乐学品格。
快乐课堂的组织实行“三化”环境:即环境布置儿童化,学习形式小组化,座位编排动态化。快乐课堂的亮点是实施课后零作业,减轻学生过程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2. 快乐大课间。
以“强健体魄,健康未来”为主题。开展坚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有热身运动、军姿训练、集体跑步、舞动绳操、自由飞扬、放松运动等六个部分。
特别是注重抓好花式跳绳活动,实现“快乐课间,绳采飞扬”, 每次伴随着优美的旋律,操场上顿时“绳”采飞扬,学生们舞动着手中的彩绳,个人花样展示、双人“车轮跳”、集体“8字绳”、“交叉”、“双飞”等等,花样百出,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跳绳能发展学生的跳跃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自主运动、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阳光运动意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意志毅力和集体精神,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加强同学间的沟通,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健身的习惯,保持旺盛的精力,充分享受课间带来的快乐。
3. 快乐兴趣超市。
以“参与活动、培养兴趣”为主题。每个星期二下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培训项目,就像逛超市一样,我们称之为“兴趣超市”。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发展,学会交流,学会管理。
兴趣超市是开展学生个性化培养活动的重要载体。超市内容涵概:口语交际、数学思维、English Wonderland、管乐、陶艺、武术、科技、劳作等80个组别项目。让学生自由设定项目,自由选择项目,自由组织队伍,而且学生每学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调整项目一次,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形成。兴趣超市活动成为学生最主动参与,最富创造激情的活动。
4. 快乐大舞台。
以“我生我才、个性飞扬”为主题。学生的才艺需要展示的机会,学校众多的的学生社团,他们都需要有展示的平台。学校积极为学生成长搭建表演展示的活动舞台,这是属于学生们自己的舞台。
每周星期五下午设立“气质展示大舞台”,由各年级、班级或特长生向家长展示气质教育的成果,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组织,自弹自唱,乐此不倦,才艺在这里得到充分展示,个性在这里得到充分张扬,一大批在舞蹈、书画、文艺、演讲、及其他特长方面的优秀学生在这里大显身手,快乐大舞台把每周快乐活动推向,每一次,家长都会把舞台围得水涉不通,手机、相机拍个不停。每个学期末,学校都会组织全部的学生个性化社团向家长、学生展示学习成果,这一天,学校又成了欢乐的海洋。
学校搭建各种“气质展示”舞台,目的是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提升,让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学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学生成为这些舞台的主角,成为这些舞台美的使者,成为这些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5. 快乐大本营。
以“实践体验,提升能力”为主题。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体验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实践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是一种最能够真正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教育途径。
组织开展各种校外体验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开展“手拉手”、赴澳洲、新加坡、香港等区域交流活动;开展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远足活动、军事夏令营、参观考察、红领巾进社区等社会实践体验活动。
关键词:Moodle;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33-03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启动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期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进入“瓶颈期”和“高原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要素。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早已证明,大多数教师是按照他们入职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的。因此,要想突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瓶颈”,将整合的实践引向深入,必须首先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有效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宗旨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本文将探索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教师教育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教育模式的系统设计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局限于识记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而是要学会创造性地开发和应用知识。开展高效深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基础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换,教师首先要具备职业转换的能力与素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以培养和提升教师适应这种变革过程的能力为指归。也即教师本身就绝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学科知识的单纯“传授者”而存在,而是要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因此,必须要探索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教育模式。一般而言,教师教育模式系指在教师教育基本理论指导下,与教师培养直接相关的制度策略以及具体实践措施,该模式应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引性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以及实践者开展教师教育与培训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参照。
(一)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在小学,定位在教师。作为未来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整合的能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使职业发展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个体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谈到主动作业在教育上的地位时,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游戏和工作可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知识的获得是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应付学校功课的结果。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日后绝大多数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有效整合也必将是其工作中面临的首要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应首先以小学学科课程实际教学中需要整合的项目为核心,项目应能提供给学习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情境体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项目应来源于小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突出情境化学习,从而满足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那种脱离课堂教学实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只能是非情境化的、纯计算机技能的习得。最终结果只能是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而并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
杜威还十分强调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反思性思维的习惯,并从思维过程出发提出了作为问题解决法的“教学五步法”。“教学五步法”在西方教育界被看作问题解决法的标志。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在学习中主要关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学习,缺乏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深入思考,将来在工作一线,难免不会出现严重的局限。事实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市属小学的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小学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入整合有着迫切愿望,诸多实际问题期望实习生们能够为其解决。在杜威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可就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形成多个项目小组。各小组从实际问题出发,共同确定在线解决模式,而不是仅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各小组在探究中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的结构与实施方法,并根据计划对此进行设计、开发与评价。
(二)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研究重在探究基于Moodle的有效培养和提升职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吸收上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且鉴于Moo—dle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本模式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教育活动定位于课堂教学情景,问题解决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方法注重以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为主的混合学习。小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地开展针对教学对象、学习理论、相关技术以及如何改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对话和反思。各小组要确实开发出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整合技术的课程单元。要注重开展对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以及系统地反思。Moodle的模块化特征,决定了系统模型采用模块化架构,如图1。
基于Moodle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将其他教学方法完全排除在外,实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混合学习模式。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再辅之以Moodle在线学习,可使学习者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有机结合。Moodle提供的各种在线学习体验活动可以为面对面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1.问题模块提供的问题是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关注的来自于真实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Trentin(2001)认为,通常学习通过诸如失败和错误,问题分享和解决,以及非正式的同辈交流等机制,作为内生增长过程的一部分而发生。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解决问题成为一种责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了学生问题解决和概念技能的发展与应用,促进自我导向的学习进入课程相关的学习领域当中。
2.资源模块是由教师事先选定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将相关的重要文章与报告放置在数字图书馆中。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小组成员会挖掘出一些值得同伴分享的资源,资源数量也变得更加丰富。De Boer和Collis认为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成员分享的资源成为其他学习者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是参与学习更直接的一种途径。
3.讨论模块是为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机制。特定的通信渠道,如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可以为小组的活动过程提供重要支撑。异步的电子布告牌与同步的聊天室有助于项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真实的问题。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满意度,降低孤独感,为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4.信息模块提供课程相关的教学进度、教师、学生、交互评价等信息。小组成员的个人信息向整个群体开放。学生之家为每一成员在线介绍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特长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要对每一成员提交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以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终的作品及评价标准做出评判。
(三)职前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培育,不可能仅仅指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门课程的开设而完成。至少应该在一个学年内开展基于实践的问题解决式在线教育与培训,以辅助课堂教学。之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参与过市属小学的教学实习至少一个月以上。当他们开展基于Moolde的实践时,能将自身实习中形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观点和看法,通过实践与反思发展成为实践性知识。美国心理学家波纳斯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反思+经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实习,获得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困惑,然后以问题为牵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不断加深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最终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必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向深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下:
1.基于课堂问题的项目开发。基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特别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技术整合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并开展行动研究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与关键。由于是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开发的项目,所以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在基于问题的项目开发实践中,学生可以将自身的教育理念整合在内,教师并不更多地干预应该怎么做或不做。当然,小组成员和教师可以就某一整合项目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开发中提倡和重视个体以及小组之间的协作。通过专题讨论会,在线讨论,以及其他“教学实践”,可以营造一种协作、团队精神的氛围。责任、同伴与教师的反馈是成员完成项目的重要动因。
2.基于项目实践活动的系统反思。在项目实践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及其后开展的系统反思可以对小学教育本科生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践的反思活动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项目开发者可以收集他人对课程整合项目的评价和反馈意见。通过反思,学生也在进行自我评价。这些最终可以作为正式项目年度实习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基于项目的汇报总结。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项目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开展关于对专业发展反思活动的正式汇报总结。小组每一成员要在组内汇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模式与成功经验,以供成员共享。报告为自己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吸收和借鉴的机会。在报告会或讨论会上,学生们不可避免地要对共性问题开展头脑风暴和讨论,总结成功的要素,以及超越或重复的有效途径。头脑风暴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取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就以及开展同行协作极具价值。这种体验对于促进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和培养自信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小学教育学生与未来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实现顺利对接。
4.基于项目的协作与交流。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在线的与面对面的协作都十分重要。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教师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大纲的指导下,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业发展展开群组协作,开发和分享课程与技术整合的计划与案例,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未来的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不仅要能在面对面的课堂教育环境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而且要能在网络环境(比如Moodle)中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协作与创新。通过在线交流,可以使具有相似经验与兴趣的学生开展交互与支持活动。网上交流的项目报告帖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建构非预期的社会和情感支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整合是基础教育信息化乃至新课改顺利推进的动力源。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才能顺利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日后在教学一线开展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模式,作为面对面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持,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为在线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作为职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有益探索。
【关键字】激发兴趣 确立目标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课中,存在着以下几类问题:(1)许多学生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各自为政”,不按指定的内容操作,极大地影响上机操作课的组织。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之一是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应有的技能,结果之二是教师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2)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苟刻,使学生在上课操作时存在着恐惧感,不敢主动、轻松、灵活地去使用计算机,更谈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式学习,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3)个别教师缺乏责任心,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以及学习习惯较差,教学难度大,因而对学生采用“放羊式”教学,对学生的操作没有明确的要求,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没有给予必要的指导,这样的结果是学生更容易迷失了。
比较班级 班级人数 学习课程 授课方法 研究时间
二年级甲班 31 Access2000基础与应用 传统教学方法 一学期:20周
二年级乙班 35 Access2000基础与应用 课题研究的教学方法 一学期:20周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笔者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施导,在教学中采用“五步法”。坚持下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整体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如下两个班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为研究对象的两个班级在学生素质和学习能力上基本相当,学习的课程相同,而且都由笔者一人授课,只是在上课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也在教学及比较中不断地总结教学方法。
下表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次对比过程:
笔者经过一学期在对两个平行班级的相同课程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计算机操作课课堂教学的方法,即“激发兴趣—确立目标—相互帮助自学实践—师生解疑—评价作品,修改完善”的“五步教学法”,将一堂课分成五步来上。在教学中步步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从根本上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想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1. 演示示例,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要有一个精彩的新课导入过程,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起迫切的求知欲。例如讲授ACCESS窗体这部分的内容,首先笔者把课前准备好的窗体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立刻讨论起来,很多学生惊奇的说:ACCESS还有这个功能啊?这个背景图片好漂亮!这个窗体怎么做啊?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浓厚起来了,便有一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调动起来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导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促进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
2. 剖析示例,明确学习目标
在兴趣激发起来之后,就是要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笔者立刻告诉学生本次课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完成窗体的制作。第一步:创建窗体;第二步: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文本框、图片和按钮四种控件;第三步:修饰窗体,添加背景图片等。学生看到演示的窗体再加上明确的学习目标,对课堂的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课堂上的学习就不再茫然,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可以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全部控制,通过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来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从而避免上机课的盲目性。
3. 引导质疑,有针对性自学
当学生有了兴趣,同时又明白要学些什么的时候,笔者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开始动手,自己试着创建一个新的窗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合理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长为核心组成—个团队,以小组为单位,有任务大家讨论解决,分工完成;有疑问大家商量探讨,共同解决,让学生们团结协作。创建窗体这部分内容,通过讨论以及互相帮助,所有的学生都完成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成就感,感觉学习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进而想学习更多的知识。笔者紧接着提出下一个知识点:在窗体上添加标签控件,如何修改控件的设置。此时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演示标签的添加和修改过程,笔者对其操作中的问题点评,并且补充该学生没有演示到的内容。然后让所有学生动手操作,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将文本框控件、图片控件以及按钮控件全部添加到窗体上并且修改控件的设置。鼓励学生大胆的操作,相互讨论帮助。对于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询问。这些做完之后,就可以完成本次课的最后一个知识点:给窗体添加背景,美化窗体。这时候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要有每个人自己的特色。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区别于其它课程,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在中专学生能力层次当中属于最重要最基本的。
4. 师生共同解决疑惑和问题
学生在学习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巡视,要注意倾听和发现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总结。教师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实践。教师最好能积极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主要的操作步骤和要领,这样小组中的学生才会很快掌握,然后他们通过讨论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并能产生许多新的思想火花(新操作技巧诞生等)。若个别小组仍有问题的可进行个别辅导答疑,操作中让小组长配合,作好辅导和督促工作。
5. 展示优秀作品,修改完善作品
通过学生作品的赏析,让同学们见识到了自己的作品与好的作品的差异,这时,就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反馈吸收,修改完善自已的作品。注意在修改中要让学生体现出个人的风格特色,提醒学生达到同一效果有多种方法,要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师通过反馈上来的信息,找出学生共同的难点,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好能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自已来解决问题。
1转变了陈旧的教学理念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只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提高成绩就好。没有关注到学生更深层次的需求,通过网络培训及听了专家的讲解、看视频等,使我对新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教育学生时,要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师关爱学生要全面、公平。
2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
要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基本技能、语文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体发展。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通过网络学习为自己充电,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思想、新理念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每一堂课,真正让学生自觉地、带着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课堂教学其实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但是,如果说真正要让学生去进行深入探究的话,我们可以由老师启发引导学生去建构自己的问题。这就比由我们老师自己提出问题来更有意义。
我意识到我们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注重培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过去 “ 满堂灌 ”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上创设问题的情境,使我们的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贴近身边的生活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老师的我要关注学生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所代表的含义,要身临其境的和孩子们交流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去构建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构建高效课堂。还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
因此,我今后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促进者。 我们还应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等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知识,抓住知识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地乐学。
3改变了评价学生的方式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要从不同的方面去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从一个方面:学生学习成绩。如果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就认为这个学生是不好的,新课程理念的评价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好的评价还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学会要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的虚席态度,也应多鼓励学生对语文的思考,多肯定学生对语文的领悟。还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使学生时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4深化了学科的教育素养
通过听专家的讲座,进一步强化了我的语文教育观。对我的语文教育产生较大影响,的就是叶圣陶先生的“教师为了不教”的语文教育观,于永正先生的以读为主的语文阅读教学观,魏书生老师的语文教学六步法,杜郎口中学的“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非常赞同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一个现代人,需要的是终生学习,老师不可能把一个人一辈子所需求的知识在几年时间内传输给学生。我始终认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在校专业学习的头等任务。就语文课而言,就是要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达到围绕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达到“不教而教”的教育目标,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地抑制语文教育费时低效等实际问题,达到斯霞等老师倡导的“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简约化境界。实现把语文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学生写好作文。将更多有效地学习时空还给学生。
5意识到了继续教育的重要
GE领导力培养项目的框架,也就是行动学习项目的主要组成,共分为三个阶段(见图表1):
第一阶段是学习,或称传统培训,以提升学员的知识技能态度为主要目的,时间在1~2周;
第二阶段是建立项目团队,分析实际业务问题,形成实施方案,时间在3~4周;
第三阶段是实践,项目团队深入业务现场,实际解决问题,并总结最终成果,时间在6~8个月。
行动学习项目的结构并不复杂,成败的关键是通过系列的培训学习后,项目团队如何形成有效的实施方案,并最终转化为实际业务问题解决的效果。
群策群力项目启动会,正是帮助GE在培养项目中实现从学习到业务解决的有效方法。群策群力,是GE组织发展和变革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然而其基于企业文化与发展阶段形成的群策群力方法,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AACTP结合多年行动学习项目操作的经验,总结出群策群力六步法,通过愿景――现状――承诺――共创――计划――决策六个步骤,能针对企业中复杂的、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问题,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形成行之有效的行动计划,是非常高效的项目启动会流程与方法。
第一步:共启愿景
如果愿景实现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景象?
操作方法
团队通过绘画的方式,描绘项目成功后的景象。
成年人习惯了通过文字进行描述,所以,当引导团队进行绘画时,有的学员不知所措,甚至大部分学员无从下手。这是正常现象,作为促动师在这个时候不需要着急,只要鼓励成员拿起彩笔尝试即可。绘画是具有感染力的,团队需要时间慢慢打开(见图表2)。
心法解读
一个组织或企业,都是有愿景和梦想的,但愿景是高管的还是所有员工的,往往决定了其实现的可能性。所以,首先要让所有人明白项目的成功对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绘画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参与者积极的情绪。
第二步:SWOT分析
通过SWOT分析法理性分析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操作方法
围绕项目目标,团队成员使用SWOT作为分析工具,讨论项目现状。
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是组织的内部因素,可以从管理、组织机构、客户基础、财务状况、研究与开发、运作、市场及营销、发货及商务等维度对项目进行分析;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则是从组织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超出可控制范围内的力量、问题、趋势和事件等(见图表3)。
心法解读
首先是共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看待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各有不同。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现状进行分析,能促进团队的系统思考能力,让所有成员看清同一景象。
其次是关键因素。在进行SWOT分析时,是泛泛而谈还是直击项目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这将直接影响团队对项目现状的真实理解。比如在“威胁”里写“国家政策管控,经济下行”等过于宽泛的因素,对项目现状的改进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这一点是促动师引导的难点。
最后,有用的方法最有效。根据不同的项目课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或者模型,都可以使用,万法归宗,有用即有效。
第三步:团队承诺
团队承诺能够有效激发团队执行的积极情绪,真正的领导力是基于承诺的管理。
操作方法
每个小组写出集体对于项目的承诺,要求兼具易操作性、易监督性、惩罚性和娱乐性。
心法解读
一个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实现的挑战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管理者与领导者的最大区别,不是在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上,而是能否带领团队;不是基于命令的管理,而是基于承诺进行管理,充分调动团队每一位成员完成目标的信心与承诺。从团队承诺的内容即可看出团队凝聚力及对完成目标的信心。
第四步:关键行动
通过卡片式团队共创法达成关键行动。
操作方法
团队共创法也称卡片法,有以下四个步骤。
1.头脑风暴。团队成员每人写下可帮助达成目标的具体的关键行动。促动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每个人思考和书写,并鼓励成员尽可能多写,过程中关注每个人写的内容是否具体,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2.排列组合。促动师将所有人写的关键行动收集在一起,然后打乱顺序,带领团队进行排列组合,意思相近的关键行动卡片贴一列,意思不同的横向张贴。最终形成的总列数应在3~7列之间。
3.提炼中心词。以动宾结构为每列取名,字数不超过7字。通过取名,让各列卡片进一步清晰分类,字数越少越便于记忆。
4.行动模型。行动策略的结构化表现,用模型呈现中心词之间的联系,常用的模型有靶心图、流程图、紧急重要矩阵等。
心法解读
人是愿意改变的,只是不愿意被改变。所以,要让团队成员有参与感,有参与才有意愿,有贡献才有成就感。在团队共创的过程中,领导可能对项目的理解更全面,对问题解决有清晰的思路,但大部分人看到的是片面的、跳跃的单个事件或工作。这个时候,如果领导直接告诉员工该怎么做,员工可能和领导争辩或者无动于衷。而通过团队共创的方法把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调动起来充分参与其中,即使最终形成的方案和领导的设想一样,员工对方案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却已大有不同。
第五步:行动计划
一般而言,企业都会做计划,但所做的计划都是可行的吗?计划的实施步骤和细节(包括需要资源等)考虑清楚了么?如何检验计划是否实行,是否有客观的衡量标准?
操作方法
首先,将项目成员分成小组,由小组“领养孩子”,“孩子”是指团队共创过程中产生的各个行动策略,形成行动策略小组,负责各个策略,学员可主动要求成为某个行动策略的行动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是“制定计划”,每个小组根据计划模板制定行动方案;最后,将各行动策略汇总成完整的行动计划(见图表4)。
心法解读
核心要领是自动自发。过往是领导制定计划,下属执行,现在是由大家共同制定计划,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这样的计划更能实现,这是自动自发执行力的关键。
第六步:城镇会议
城镇会议(Town Hall Meeting),有人说城镇会议是美国民主的基石,是一种民主的体现,在行动学习中民主精神必不可少。
操作方法
全体成员参与汇报全过程,各小组汇报行动计划,由专家和高管质疑、提问,确认小组计划的可行性,现场确认项目计划是否获得批准。如批准,领导根据小组计划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并做总结陈词。
心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