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0 17:05: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院技术创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医院,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和探索,发展较快。尽管最初感到自主研发能力有限,又缺少相应的实验设备与技术支持,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但通过新技术引进和不断创新,终于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1 技术引进———用他人的技术来武装自己
引进新技术是缩短差距、强大自我、使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升的发展捷径,可减少摸索过程的风险成本,少花时间,少走弯路,通过广泛吸收技术成果,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技术。
近年来全院上下都很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工作,医院专门派业务骨干外出进行相关技术的进修、培训或学术交流,对骨干们回院后的技术开展工作辅以相应的投入和扶持,并加大科室基建、仪器和设备投资的力度,对开展得好的新技术项目进行院内评审奖励,将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推荐申报市卫生局和省卫生厅优秀新技术项目奖,并对获奖科室进行连续三年的高额度奖励。我院的几个重点学科能得以迅猛发展,无一例外地吸收引进了国内外的先进医疗技术,加以改造创新,从而获得省厅新技术引进奖或摘得市优秀新技术项目奖的桂冠。目前各重点学科引进新技术的士气有增无减,他们正加大步伐,赶超先进水平,并由以前的模仿为主转为技术创新,不少非重点学科,也争先恐后,积极努力,将技术引进融为工作的主干线,由此促使学科发展出现良好势头。这样的氛围也唤醒了那些处于相对弱势的学科,他们逐渐认识到学科的发展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开始主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积极进行新技术引进,力争缩小差距,使学科走上新台阶。
医学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医疗技术上的深刻变革,新技术的引进能提升医院利用综合手段提高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和水平,我院已引进微创、介入、危重病抢救等先进技术,并逐步引进移植、基因诊断和治疗的制高点,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2 技术创新———用内在潜力增强竞争实力
引进而不创新,将形成技术依赖,竞争中受制于人,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因而必须从引进、跟踪向消化和自主知识创新的轨道转变。创新是“科教兴院”的灵魂,是衡量一家医院、一个学科发展势头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院的技术创新宗旨立足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非常注重创新资源的有效投入,学科带头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科发展规划,医院配以充足的经费投入、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一批有基础、有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学科,积极引进较前沿的高新和先导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并要求其在消化吸收的同时,鼓励对引进技术作一些改变、增加、减少、替代、颠倒、组合,大胆革新,不断完善、发展和深化,从而形成真正的技术优势,以保持领先地位。为了鼓励和促进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医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奖励办法,尤其是新技术引进奖的奖励办法,充分挖掘了科技创新潜力。我院口腔科和影像科在引进“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技术后,因穿刺准确度难掌握,易出现并发症,技术人员进行了艰苦的摸索,与学院解剖室协作,研究了大量的头颅影像,发现了“耳—床”线,并探讨出个体差异的规律,极大地提高了穿刺准确性,得到病人和上海、南京等很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医院消化科、心内科、脊柱科、介入科、妇产科等科室,均在引进消化的同时,着手创新,成功治诊大批病人,提高了医生及医院的知名度,并获得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一、二等奖。目前,该奖成为我院技术发展的又一亮点,近五年,我院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二等奖20余项。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学科,纵向传承和横向借鉴由来已久,引进技术的同时,要敢于打破别人的框框和模式,不墨守陈规,要勤于探索,理性思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通过大量的实验和资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勇于探索新路子,创造新方法。只有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才能不断创出属于自己的成果,提高核心竞争力,并走向成功。
3 引进调研———立足实际,为我所用
开展高新技术必然离不开高投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医院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医院为争夺病人,各种医疗举措层出不穷,专科医院向综合方向发展,小医院引进大型仪器和高难度技术。事实上,高投入未必会产生高效益,有些仪器因使用率低,或长期投产不能收回,甚至负债累累,造成闲置浪费;有些医疗技术,因综合性强,技术难度大,要求基础设施扎实,专业配置齐全,若在不具备相应实力时盲目开展,由于费用昂贵,病例来源少,成功率不高,远期效果不良,很难形成成熟的经验,势必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高新技术又有其局限性和适用范围,并非越先进就是最佳选择,要考虑到适应症、效果、费用等诸多因素。因而应根据具体条件,应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医院图书馆,是从医人员获取医学信息的主要场所,更是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机构。医学知识的传播利用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医院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进展[1]。因此,为提升用户体验,促进医学研究,对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进行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以下为笔者对图书馆管理创新所进行的分析和总结。
1.当代医院图书馆管理的需求分析
根据近代医学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医学具有发展速度极快、涉及面极其宽广、专业性极强、诊疗方法众多而繁杂、信息量巨大等特点[2]。这对于从事医学研究或者学习的人员而言,则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同时还要花费巨额的精力和时间来整理和学习,才能获取到有用的医学信息。因此,医院图书馆的管理应该针对获取医学信息过程中的便捷与耗时问题进行创新,创新后的管理对医学信息应该具有高度的实效性、准确性和便捷性等特点[3]。为此,重点应该是知识服务方面,这可从服务的理念、氛围为、层次等角度进行切入,实行管理创新,提升服务水平,致使图书馆的功能更具灵活性,适应于用户的根本需求。
2.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全面创新
(1)理念创新,以人为本。
从医人员要想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医疗技能,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掌握多种价差性的医学科学信息。由于医学信息量巨大,读者往往为节约信息获取时间,通常会依赖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帮助和服务。将以人为本作为创新理念,渗入读者与馆内管理人员。其目的是对人进行和激励,极力开发人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不断提高读者和管理人员的活力与效率。在传统的知识服务主要是针对于读者,往往忽视了馆内管理人员的重要性,致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下降,降低了两者的互动效果和汲取医学知识的深度。理念创新后,注重读者需求的同时,也对管理人员给予肯定和重视,激发馆内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热情,提升积极性,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管理服务,方式创新。
医院自身的技术,知识和人才非常密集,信息的更新极其迅速,这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非常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中,主要是单一方向的需取,文献实体主要以馆藏资源形式存在。如今信息网络环境的发达,使人们在知识的获取方式与途径方面出现了颠覆性的改变,人们不再全部依赖于图书馆的实体资源,因此,图书馆要想保持竞争力,必须利用好网络环境完成图书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实现双向交流,及时获取。在服务过程中,针对知识特性采取适应策略,全面整合信息资源,保证读者及时获取到所需的信息资源。
(3) 改进服务,技术创新。
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文献资源加工管理技术非常重要。由于现代的网络环境与信息技术,具有高效和快捷等优点,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改进服务模式,利用网络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加快医学信息的传播速度;引入先进的关键词云计算技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起到提高效率和打破传统局限的作用。因此,医院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知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本身的竞争水平。
(4) 管理队伍,培养创新。
构建服务队伍时,应合理搭配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和知识等优势,进而提高医院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水平。图书馆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为工作人员提供在职再教育的机会,支持馆员进行再教育。只有使图书馆服务人员掌握了牢固的图书基础理论和医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等,才能全面掌握和了解前沿的医学动态和科学成果,为医学研究人员及时提供所需的知识服务,保证医院图书馆正常开展服务工作。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现代的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会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院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而不断升高。同时,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使得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到不断完善和增强,完成了医院图书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有效提高了医院图书馆的社会竞争力和社会地位,充分彰显了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医院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不断升高的社会需求,将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方向不断迈进,进而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涛.知识经济时代医院图书馆管理创新[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8(2):109-110;116.
1、加大对高新技术领域优秀人才的奖励力度。对携带专利技术、科研成果来我区新建企业的,投产后年新增加本级财力50万元以上的,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项目主持人2万元;年新增加本级财力100万元以上的,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项目主持人5万元;年新增加本级财力200万元以上的,同级财政一次性奖励项目主持人10万元。对通过研制开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成果获得重大经济效益的人员,给予奖励。工业项目奖额按获益单位生产新产品或应用新成果后,三年内新增税后利润总额的5%一次性提取。农业新技术项目两年内增效1000万元以上或年增产幅度15%以上的,奖额按两年内增效总额的0.5%一次性提取。属于集体成果的,成果首位完成人员奖额不低于奖金总额的50%。奖励所需费用原则上由项目、成果获益单位负责支付,列入生产成本。对农业项目,其奖金由受益财政列支。
2、大力引进各类急需高层次人才。对来我区企业工作的急需高层次人才,根据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发放政府津贴。博士或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受益财政每人每月补贴800元;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席技师管理期内受益财政每人每月补贴1000元;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技师管理期内受益财政每人每月补贴600元;区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席技师管理期内区财政每人每月补贴400元。其中已享受但没有达到本标准的按本标准执行,同时符合2项以上补贴条件的,按其中最高一项的补贴标准予以补贴。对来我区企业工作,定居并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高层次人才,由同级财政给予一次性安家补助:博士或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3万元。对我区急需、紧缺的在校研究生可采取对接培养的方式,由用人单位向组织人事部门申报计划,经核实后,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合同,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每月补贴200元,区财政酌情予以补贴。
3、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通过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采取进修、实习、短训、函授等形式,大力加强学历培养和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水平。合理设置部分社会工作岗位,采取竞争上岗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等形式,引进培养一批急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鼓励社会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称考试,对考取初级、中级、高级资格的,单位按职称聘任技术职务,兑现相应的工资待遇。
4、大力实施"百名专家进*”活动。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紧密结合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两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博士生导师,省特聘教授、省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项目管理人才、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人员,外籍专家,博士、高层次留学人员以及高级技能人才。可以采取兼职、聘用、讲学、技术咨询、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承担项目或者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来我区提供智力或技术服务,服务方式和待遇由用人单位与人才协商确定,区财政给予积极支持。业绩突出且在我区服务时间超过半年的,在参加评选"*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区首席技师”、申请项目资助、享受津贴奖励等方面与本地同类人才享受同等政策。对不转户口和人事关系来我区工作的急需人才,在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申报职称、子女入托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享受本单位职工同等待遇。对已在我区工作半年以上且愿意长期在我区工作而调动有困难的中高级人才,可由本人和用人单位提出申请,依据有关原始材料,经组织人事部门确认,重建人事档案,办理人事,工龄连续计算。
5、组建高科技人才顾问团。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人才协会,邀请省内外高层次人才,组建高科技人才顾问团,分别成立现代服务业、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电器电缆、食品医药、国际贸易、现代农业、计算机信息、教育、卫生等顾问小组,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计献策。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联系和聘任1—3名高层次人才作为本单位的科技或经济顾问,密切与大专院校和科技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各骨干企业和事业单位都要拿出一部分条件好的业务和管理岗位,面向全省、全国进行招聘,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我区工作。
6、大力加强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在认真组织实施"151岱下英才培养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在全区选拔30名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由用人单位出资,财政适当补贴,着力培养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期四年。培养期内实行动态管理,定期严格考核,对达不到培养标准的人员及时予以调整。经过培养,力争达到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标准。通过提名推荐、考试遴选等方式,每年选拔部分优秀中青年人才到高等院校、先进发达地区学习深造、挂职锻炼。政府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各高校合作,联合举办在职或脱产研究生班,在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积极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经单位同意,学习期间工资、待遇不变,毕业后继续工作满5年的,学费按工资列支渠道报销,以不低于70%的比例执行。
7、大力引导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开展优秀创新团队评选活动,重点培养资助在省、市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产生一批高层次科技领军人物。积极鼓励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动,对来我区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及以上奖项的,区政府按上级所发奖金数额的50%对项目主持人给予现金奖励。对获得泰安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泰安市科技进步奖的,区政府按所发奖金数额的30%对项目主持人给予现金奖励。所研究的课题项目被列为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技术创新项目的,区政府根据上级划拨科研经费情况给予适当补助。
8、鼓励高层次人才建功立业。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急需专业技术人员,不受编制限制进入对口事业单位;凡已落实就业单位并签订就业协议的硕士学位毕业生,在编制限制内优先办理调动手续。事业单位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需受聘担任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可按原任职资格直接聘任,不受单位岗位职数限制随到随聘。允许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科研技术人员以其专利、专有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作价金额可达注册资本的35%,投资各方另有约定的,可按照约定执行。设立"*杰出人才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不超过5名,区委、区政府授予荣誉称号,受益财政一次性发给每人不低于2万元的奖励。
9、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凡在我区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受户籍、所有制、身份、档案的限制,均可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或考试。对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推荐评聘专业技术职称。允许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低职高聘。拓展职称评审领域,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农村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的力度,逐步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实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
10、加快人才载体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扩大园区规模,完善配套措施,依法落实土地、工商管理、配套资金、融资担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实验室,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围绕重点项目确定重点课题,开展技术开发和课题攻关。对获得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奖励资金由受益财政列支。
11、健全完善人才社会保障制度。强力推行人才全员参保制度,用人单位与引进人才确定聘用关系后,必须按规定为其办理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对做出特殊贡献的优秀人才,在受聘期间除享受正常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外,用人单位可为其办理企业年金。
12、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与联系,特别是同*区籍硕士以上研究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或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海外留学人员增进联系,建立人才资源信息库,为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从*区籍在外人才中遴选100人作为我区的人才信息员,建立联系网络,加强与*区籍在外人才的联系,动员在外人才为家乡提供服务,帮助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和智力。发挥*人才网站的作用,及时对外我区人才需求状况,开展网上招聘,实现人才招聘现代化。
13、设立人才发展基金。区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作为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列入预算,专户管理。人才发展基金专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资助高层次人才从事科技项目研究开发。积极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捐赠,企业或个人赞助达到一定数额的,可以企业名称或个人姓名命名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基金的使用,由用人单位或引进人才申请,主管部门审核,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财政专户拨付执行。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修复;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由于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既是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受损的古园不仅损害了有形的文物,而且也损害着社会和影响着无形文化。因此要重视对古典园林的修复,在修复过程中为更好的进行古园的生态和人文恢复,也即是植被、土壤和水体的恢复;园林文化和文物古迹的恢复,还要做好创新技术的引入。
1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修复概述
1.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开展古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基础,有利于还原造园者设计的匠心,体现造物的神韵。概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有如下四个特点:
a)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以山、水、植物作为构景的基本要素,但它绝非简单地摹仿其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和典型化的自然,能于小中见大,也能大中见小。
b)把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中国古典园林无论建筑多寡,性质、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彼此谐调,互为补充,形成一种“天人合一”的风景画面。
c)充满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诗情画意”。
d)意境幽远,余韵无穷。中国古典园林不仅借助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风景间接传达意境的信息,还运用园名、景题、刻石、匾额、对联等文字方式直接通过文学艺术来表达、深化意境的内涵。
1.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修复的基本原则
(1)遵循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山水相宜,往往营造出“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景观。并且造园过程中景观要素的形象组合方面,合乎自然规律,山水及山峰各景象要素组合上符合山水生成的规律。这是在园林修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
(2)景物入画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个基本要素:建筑物、山水、花木,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入画。造园者往往运用巧妙的借景手法,借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尽管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布局中,能够带给人们丰富细腻的情感和回味无穷的想象空间。游人往往在园林中步移景易,景随人移。
(3)掌握园林的相关资料
在修复古典园林景观时,掌握该园林的有关资料是不可或缺的,如造园背景、园林平面构图等。对园林的景观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全面把握园林整体的布局和造园特点,这样才能“修旧如旧”。
(4)真实性原则
在对古典园林修复过程中,要求我们应完整的考虑园林整体布局,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如建筑、构筑、陈设等各个方面,要参照传统的真实信息,修复中尽力收集古建材料,这样才能重现古典园林本色。并且在维护中还要做到每次的维护都是可识别的——既不能破坏原作品真性,又要区别于原作。
2 创新技术在我国古典园林景观修复中的应用
传统修复技术可分为材料生产和施工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在继承传统的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保持原有风貌、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对修复技术也要进行创新。
2.1古典园林的自然生态恢复
根据古典园林特点和修复原则可知,对古典园林的修复不应以“商业化”、“城市化”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保护,遵循生态平衡。
(1)园林植被修复
园林植被的修复包括三个方面:古树名木的修复、生态群落的修复、地被的休养生息。对于可修复树木首先可采用木桩支撑、草绳捆绑等方法紧急救助,然后根据树种特性和损害程度做好修复和维护;对于损毁植物群落,应结合园林文化氛围选择树种重建,并尽量以乡土植物为主,做到“适地适树”,多层配置,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实现古典园林的生态环境恢复;对于人为损害的草皮,应以自然恢复为主,然后根据不同的土地坡面选择相应的恢复措施。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特殊的人文气息的植物的文化意味,远远重于生态意义。所以树木的重建应重视人文含义,新技术不应破坏原有的人文精神。
(2)园林水体修复
对于古典园林水体损害的,首先应调查古典园林水系淤塞情况,及时疏通,保证园林内外水系循环,避免破坏园内水陆交换和空气质量;其次对于受污染水域,可在短期利用化学药剂处理,并种植清污能力较好的植被,净化水系环境;最后加强保护,避免二次污染。
(3)园林土质修复
对于遭受地质和土壤的破坏古典园林,园林土地易发生沉降,地表土壤易板结硬化。在修复山体滑坡时可首先固定山体如:钢筋打桩,制止下滑,然后稳固边坡如:浇灌混凝土,最后抽取地下水和地表水,沉降土地。若土地沉降不均匀,应先抽取地下水,然后挖掏土质,均衡荷载应力,最后稳固地基。
2.2古典园林的人文景观恢复
(1)古典园林文化恢复重建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历史文化流传的具象体现,对其修缮修补应做到“整旧如旧”,以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去修复,保证古典园林的原状态。
a)纪念园林文化内核及恢复重建:纪念园林主要的特征是“一堂一屋、一亭一榭、一草一木”, 一切均围绕被纪念者,因此其文化内核是“景仰前贤,大启文明”,修复工作应围绕这个核心;
b)寺观园林文化内核及恢复重建:寺观园林主要是将自然和宗教结合一体,体现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最大化的丰富与扩张园林空间。宗教世俗化和宗教教义是该园林的文化内核,工程修复的开展应围绕这个文化内核。
2.3古典园林古建筑恢复重建
古典园林内的主体建筑模式是木结构建筑物,根据损害程度的不同古建修复可分为四类,其修复特点如表1。
表1古建筑修复类型表
2.4促进古典园林可持续发展能力
古典园林可持续发展体现在保护的可持续和运营的可持续,都需要有充足的资金。资金来源一方面可通过国家资助,另一方面发展旅游业实行以园养园。在古园的修复中,政府资助毕竟杯水车薪,因此发展古园旅游业,提高园林内部硬件设施和提炼园林文化,既有利于传扬园林文化,又有利于园林景观的维护。
3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弥足珍贵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必须要做好古典园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且在修复过程中也要不断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真正做到修复的园林能得乎其意、显乎其神。
参考文献:
【1】柴泽俊.试论古建筑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J].文物世界,1996,(1):13一17
【2】金荷仙.寺庙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J].中国园林,1998,(6):28一30
关键词:创新型工作;基层手术室优质护理;应用
创新是发展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的过程,创新服务意识水平的高低是体现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1]。2010年初卫生部提出了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示范工程"活动[2]。为深入落实这一核心工程,我院手术室结合其工作特点的特殊性,积极创新,自2012年3月以来从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手术医生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12名。学历:本科3人,大专9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3人,护士7人。
1.2方法
1.2.1管理创新 ①完善排班模式,满足护士的合理需求,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因为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我们改革采用弹性排班模式,既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建立了一线、二线、三线人员,以应对各种突况的发生。②建立了护士需求登记本,护士可将休假或者工作安排上的特殊需求提前记录并告知护士长,护士长可根据具体工作情况予以回复,进一步完善了护理管理,也使得护士长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③建立了手术医生习惯、意见登记本,每一位护理人员在结束手术配合工作后都可以及时将手术医生的各种合理意见、建议、手术习惯和特殊需求记录下来,在护士之间传阅,有利于加强医护协作,构建良好的医护关系。④改革绩效考核方案,实行同工同酬。科室根据实际情况改革了薪酬分配方案,将工作质量、工作量和工作年限、职称相结合,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同工同酬。⑤设立了手术室室长,将每一间手术室的管理责任到人,调动人人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⑥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制作了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随机悬挂,为护理人员尽快熟悉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提供了方便。
1.2.2服务创新
1.2.2.1将人文关怀贯彻到整个围手术期护理中,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手术对病员来讲是一种压力源,会对病员身心方面产生影响。手术室全期护理旨在通过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的护理活动,为病员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1.2.2.2改变访视模式,提高访视工作质量 ①耐心的做好术前访视 。我们针对术前访视工作作了集中的培训,广搜众议,将访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统一规范,要求术前1 d下午到病房访视病员,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解答患者最关心和最担忧的问题,让患者感觉到手术准备是充分的,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手术。针对部分访视时不在病区的患者,我们通过电话告知其注意事项,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重视。这项工作的实施保证了术前访视率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严把了质量安全关,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②细致的做好术中护理工作。做好微笑服务,做好患者的低温管理,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的安全。③做好贴心的术后回访工作,主动反馈提升服务内涵。由参与手术的护理人员术后3~4 d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真实心声以及对我们工作、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室护士长不定期的参与术后回访工作,真实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进一步提高和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1.2.2.3温馨的后勤服务 手术接连台间隙,手术医生由于长时间手术工作,易疲惫,手术室积极采取关爱措施,为手术医生准备好可口饭菜及各种生活用品,融洽了医护之间的关系,让医生在手术后以清爽而愉快的心情离开手术室。
1.2.3技术创新 ①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入手术室的工作年限将护士分为新护士(1年以下)、3年资以下、3年资以上3个层次,采取分层次的培训带教方法,并分别制定每个层次的理论和操作学习重点,以进一步提高带教工作质量,有利于年轻护士更快成长。②实行责任组长制,将全科护理人员分为普外、腔镜、骨科三个专业组,由组长负责各组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且护士长尽量安排专科人员配合专科手术,保证了手术配合质量。
2结果
2.1开展创新型工作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1。
2.2开展创新型工作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见表2。
3体会
护理创新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品质的提升[3]。手术室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树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了护理人员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科学的管理方法激发了全科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及综合素质,增强了医护间的协作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与利益。
参考文献:
[1]韩蔚,吴益芬,樊慧红.医院文化在创新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9):1752-1753.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是以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科研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企业,专业从事各类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温室工程设计施工、园艺景观设计施工、科技栽培展示设计施工、工厂化高效栽培施工,拥有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专业园艺技术服务团队。
公司业务涵盖现代设施农业工程以及蔬菜、果树、花卉、苗木等园林园艺专业领域,同时涉及养殖、畜牧、农产品物流等领域,整合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设施农业工程技术、专业的园艺景观设计、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等,为农业科技园区及相关的涉农企业提供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技术咨询、工程施工、种植技术服务、农产品物流、种子种苗、农业资材销售、农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拥有一个近200 人的紧密合作的专家顾问团队和一支近300 人的实战经验丰富的员工队伍,并与荷兰、挪威、加拿大、以色列、西班牙等国际农业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企业开展了深入的技术合作。目前,公司承担的农业园区规划项目、温室工程项目、景观设计项目和技术服务项目已经遍布北京、天津、山西、山东、内蒙、江苏、河南、广东等二十几个省市。如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北京昌平草莓博览园、天津天房团泊现代农业示范园、山西皇城相府农业园、山西蒲县现代农业示范园、陕西西安裕兴现代农业观光园、山东惠民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内蒙古鄂尔多斯绿梦苑、北京农学院基地异型温室、中国环境科学院试验温室等项目案例都得到了当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广泛好评。最近举办的北京首届农业嘉年华,北京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参与了项目的规划设计并承担了最大的创意农业蔬菜森林馆,馆内设计新颖,创意独特:拇指西瓜、番茄藤上爬、番薯空中长、黄姜堆成山……奇妙的蔬果之旅得到了市民的大力称赞。
公司在北京通州拥有规划面积10000 亩(667 m2)的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已完成一期建设1000 亩(667 m2),集中进行国内外最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高效设施农业示范、现代园艺技术的集成和人才储备。北京中农富通园艺公司秉承“聚世界一流农业人才、建国际优秀推广平台”的战略理念,不断加强国际的技术合作,开拓温室技术创新,引领中国园艺技术推广,立志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临床信息系统;业务流程;设计模型;数据信息流;系统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71-02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结合,与电信、银行、电力等行业相比较,医院的信息化程度比较滞后。但是,通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和医院对信息数字化的重视,医院信息系统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信息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是当今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临床医学的管理信息化也不例外。这也使得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成为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中的重要标示。
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已经建设了医院信息系统。但是相比较国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国内医院信息系统起步较晚,而且时间较短,成熟度有待发展,其中,临床医院部分的信息管理部分表现较为突出,即临床信息系统。
本文以市人民医院的实际项目为依托,以临床信息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医院的信息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进行了系统的框架设计和结构实施。系统采用了能满足医院的总体需求的灵活性和安全性较高的B/S架构,以及采用了目前比较流行和成熟的J2EE的技术架构。
2 系统需求分析
数字化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设计与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临床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医院临床的工作效率。因此,系统的相关设计与研究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包括系统流程设计和功能设计。完整的系统功能设计可以通过自顶向下的需求分析来完成,而需求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分析医院临床信息管理的整个业务流程。
2.1 业务流程
根据普通患者到医院就诊的过程,可以将其看病的基本业务过程概括为:第一,挂号;第二,到相应科室找医生就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关检查、并开具处方;第三,到划价处划价,并到收款处交医费;第四,凭付款医药单到药房取药。
对于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重病患者,则需要办理住院手续:第一,进行住院登记并交纳住院押金,以及等待床位安排;第二,到病区主治医生处接受诊疗;第三,进行住院常规检查以及按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
在患者的整个就医业务过程中,医院所做的工作是对患者就诊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汇总、计算和分析,并生成各类报表文件,然后将各类报表文件进行归档交由各个科室进行管理,并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对相关数据报表进行上报。
2.2 需求分析
根据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机构和功能结构,对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需要分析的研究。
(1)对管理层的需求分析
(2)系统的相关使用人员的需求分析
(3)系统的维护人员的需求分析
(4)科室的需求分析
(5)患者的需求分析
(6)软件的需求分析
3 系统设计
数字化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设计是依据医院临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设计的。下面将从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和总体设计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3.1 设计思想
为了克服以往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存在的以财务核算为中心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的弊端,可以采用以病人为主,以服务质量为辅模式的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system,CIS),即以病人信息管理为中心,兼顾人、财和物品的管理,不仅能使医院分散的处理能力高度集成化,而且能使系统促进医院服务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医院医疗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3.2 设计目标与原则
系统的总体设计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可扩展性与可维护性原则,安全、可靠性原则和标准化原则,以及方便快捷的输入输出原则。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以真实、可靠和精确的数据为前提,以有效的管理方法为核心实现医院临床信息的共享管理,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实现病历的电子化,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以此来进一步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和单位形象。
3.3 设计模型
数字化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构建必须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实施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来设计、研究、建立、维护和运行。要建立可靠的医院临床信息系统来管理好医院的人财物,需要用到成熟可靠的计算机技术和局域网络技术来规划,比如可以采用成熟的基于J2EE的技术架构来满足医院的总体需求;采用XML技术使结构化的病历更加完全和完善;以及采用LIS、PACS/RIS系统实现数据集成和共享,实现数据的高度集成。从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可以建立现代化的数字化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模型,如图1所示。
4 系统具体设计
根据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目标、设计思想和设计模型,对临床信息系统进行了具体设计和详细构造。
4.1 临床信息系统的信息分类与关系
临床信息系统的信息主要包括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业务信息、患者个人信息、患者就诊产生的费用信息和系统管理信息。其中,业务流程中产生的业务信息主要是指完成某个业务或者一系列业务所产生的信息,比如病人的挂号信息、病人的人院登记信息、药品划价信息等。此类信息属于系统的局部信息。患者个人信息和就诊产生的费用信息是患者在就诊期间产生的信息,在整个系统中属于共享信息,可以归类为全局信息,或者基本信息。对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处理所得到的信息为管理信息。
4.2 临床管理信息流
临床管理信息流是整个系统的业务中心,也是各项医务活动中的中心,医院的各项医务活动都是以临床管理为中心和重点。因此,临床管理信息流分为患者信息流和就诊费用信息流,以此可以设计和构建整个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型。患者信,息模型主要包括患者信,息、挂号信,息、住院信息、就诊信息和诊断与治疗信息等;费用信息模型主要包括患者就诊过程中所产生的诊断、手术、药品等各类费用。因此,整个临临床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依赖于患者信息流和就诊费用信息流。这也使得二者成为系统构建的中心和重点。
4.3 患者信息结构
根据临床管理信息流中的患者信息流,对患者信息的结构进行设计。
4.4 就诊费用信息结构
根据临床管理信息流中的就诊费用信息流,对就诊费用信息的结构进行设计。
4.5 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根据系统的业务流程、设计目标和系统信息类别,以及系统信息流,可以设计和构建系统总体功能模块图。
5 总结
通过对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对数字化医院临床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目标和框架设计等有了深入的理解和熟悉,并对医院的各项数据业务有了比较深入的熟悉,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研究,已经认识到目前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将要努力的目标和研究方向。希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凡军,中小型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J],福建电脑,2005.9,9:110
[2]傅征,任连仲,主编,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07-108
[3]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2002.05
[4]卫生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医院信息系统软件评审管理办法(试行)》,1998.04
[5]李红梅,白尚旺,党伟超,CIS中角色动态权限管理的研究[J],2012,2(38):95-99
[6]张雪,基于.NET和J2EE平台TMVC设计模式的研究,信息科学,2012,11(23):87-92
【关键词】官员异质性 企业技术创新
引言:技术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经营环境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政策影响地方企业的经营环境,从而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由于政府主政官员承担了政府决策的责任,通过官员视角研究企业问题具备合理之处。基于此,本文以“官员-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企业行为”的逻辑展开。借鉴现有文献对团队异质性理论以及地方官员特征与政府行为偏好的研究,本文引入官员异质性的概念,着重分析同一政府内两位主政官员个人特征差异程度对地方企业技术创新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官员异质性可能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有利于从主政官员团队整体的角度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政治安排。
1.官员异质性的定义
由于地方治理环境和政府决策的复杂性,以及官员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结构的限制,单个官员无法对地方各项事务拥有完全的决策权。从地方政府的规定看,地方事务的决策需要多方配合,地方政府中分管党、政的主政官员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本文将对官员个人的关注转移到主政官员团队上,研究主政官员差异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本文将官员异质性定义为,同一政府内党政两位主政官员在人口统计学特征及观念、价值观、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主要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是主政官员在度量空间和时间的相统一,如地方政府层面上同一年度同一政府内主政官员间的禀赋差异。二是官员特质是多层次的。借鉴Jehn等对团队异质性的研究,官员异质性可通过信息异质性、社会范畴异质性和价值异质性等进行分析。其中,信息异质性指团队成员在知识和观点上的差异,通常受到教育背景、工作实践等影响;社会范畴异质性指成员在人口统计学特征上的差异,比如年龄、性别、民族、种族等;价值异质性则指成员对于团队任务、目标和使命等的理解差异。
2.官员异质性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官员异质性能通过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影响企业行为。一方面,地方政策和制度由政府主政官员决定,而官员的个人特征影响其决策偏好。地方事务管理的复杂性需要官员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多样性以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形成更全面的政策安排,从而提升地方经营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企业创新。另一方面,官员异质性可能导致地方决策冲突,造成政治波动。企业受到外部政治不稳定性的影响,可能降低技术创新投入。因此,官员异质性可能在地方政府主政官员间产生两种对立的效果,即互补和互斥效应。
2.1官员异质性的互补效应
官员异质性可能使主政官员产生互补效应。异质性程度大,意味着官员可能在实践经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差异大。其有利的影响是官员对同一问题考虑的因素和关注点不同,容易产生更全面和多样化的地方政策,形成更完善的地方治理环境。外部环境的改善减少了外部经营风险,使其对研发投入风险的接受度提高,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比如,官员受到专业背景影响,会更关注专业领域相关的地方事务,那么差异化的专业背景就会使地方政策在不同的领域得到重视。法律背景和经管背景的官员可能分别更了解地方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问题,从而完善相应领域的制度和政策。
2.2官员异质性的互斥效应
官员异质性也可能使主政官员产生互斥效应。异质程度大,可能意味官员面临更多的观念冲突。维持决策团队稳定必不可少的条件是成员基本一致的观念和想法。一旦一致性消失,团队可能面临冲突甚至解散的严重后果。对于地方政府的主政官员来说,分管党政的官员应当配合以维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如果二者的异质性过大导致政府效率低下或政策频繁波动,企业的外部经营风险也将随政治波动而提高,从而降低其对研发投入风险的接受度,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
3.官T异质性对地方官员配置的启示
在中国大力倡导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发现官员异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对地方政府的人事安排提出有益的启示。在地市政府主政官员队伍的建立上,既要考虑官员自身能力,也要考虑官员个人特征的异质性。通过积极利用市长和市委书记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的异质特征因素,避免负向影响的异质特征因素,从而实现地方官员有利于企业创新的人事安排,使政府和企业行为更加的以创新为导向,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Y Chen,D Luo,T Zhang,H An, 2015, “Capital Invest-ment Under Uncertainty C Evidence from Chinese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 Turnover”,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S Claessens,L Laeven, 2002,“Financial Development,Property Rights, and Growth”,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58(6):2401-2436
[3]BK Jehn,G Northcraft,M Neale,2010,” Why 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 A Field Study of Diversi-ty,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in Workgroup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4(44):74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