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化学跨学科教学8篇

时间:2023-06-19 09:25:1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化学跨学科教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跨学科教学

篇1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更随网络的诞生,人类生活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中国的崛起吸引了全球的眼光,这一切使得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跨文化交际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广义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一个载体,承载着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传承文化和传播文化最重要工具,语言也是一个社会群体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是语言创造了文化,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化具有鲜明的的民族特征,不同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这些差异有宗教、哲学、道德方面的表现,更有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表现。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这就是语言的文化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内敛,追求中庸,受到称赞和表彰,必有一番自谦之词或归功于集体,而西方文化中,人们推崇个人至上,追求自由主义,受到赞美和称赞,总是用“Thank you”坦然承受。在中文词汇中,凡涉及“猪”和“狗”的,多数用于贬义,因而有“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的贬义词,而西方文化中,猪是聪明、文雅的象征,狗有忠诚、勇敢的特性,“dog”极少用于贬义,也不会有“stupid pig”的词汇。在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习语“a 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重要的人)、“my old dog”(我的老朋友)、“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时候)等等。这里举的例证并不证明不同文化的孰优孰劣,只是说明语言的文化特性。在当今时代,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不同文化会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了大量的外来语词汇和局部族群的语言变体,如黑人英语(Black 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go English)和亚洲美国英语(Asian-American dialects)等,这些也都说明语言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特性,否则对方可能不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会因误解而产生误会。

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可以将英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虽然现在跨文化教育得到重视,跨文化意识加强,但十几年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实际上,语法和词汇只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不是语言的全部。二是学习方法陈旧。学习中只注意词、句的理解,不注重章节。三是语用能力强,文化素养低。只注重口语的训练,忽略语言的文化内涵。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也会影响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前述我们知道,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也同样需要掌握英美文化的内涵,在英语教学中,单纯的语言学习是枯燥的,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诱人的。

1·在教学中注重英美文化的导入

桂林工学院已经将《当代英国概况》、《当代美国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提供给非英语专业的工科学生,这虽然对学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英美民族的发展历史、宗教道德、风俗习俗、人文地理等方面知识,慢慢去了解熟悉英美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但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积极的导入英美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课文内容涉及到Different Ideas aboutFood and Drinks时,可引导学生自己来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学生了解有关中国人和西方人饮食习惯的信息是: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the na-tional drink (举国饮用的饮料),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如果提问学生:“‘红茶’英语怎么说?”学生都不假思索地答道:“red tea”。其实“black tea”才是正确的,学生会感到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

当课文出现music话题时,可以给学生介绍音乐的大致发展历程,介绍音乐的派别和风格。可以着重介绍美国音乐的发展:如何从blues经历country music, jazz, rock music,rap, hip hop发展到现代音乐,特别介绍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并播放几首经典的乡村歌曲,如:约翰·丹佛的《CountryRoad》《TakingMeHome》,卡彭特的《YesterdayOnceMore》和“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的《LoveMe Tender》等,在课文背景中出现的有关美国内战知识,可以给学生讲解有关美国内战的起因、背景以及林肯的一些生平轶事,让学生知道美国的历史以及林肯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再如,在学习Romance这一主题时,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修辞艺术和表现手法,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水平。

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如:西方节日习俗、中西方对待老人的不同态度、西方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等等,在学习有关课文时,除了运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以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讨论或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逐一让学生了解。同时,通过这些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 转贴于

2·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除了词汇的本义,还在词汇中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稣蒙难的日子,你不会了解“Black Friday”的内涵,更无从理解“Friday 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脸”),与此相似的还有“Sunday”,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也会理解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为什么“Sunday”要做礼拜?因为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星期天”是没有这样内涵的。还有如“Chairman”为什么是“主席”?“Chairman”和“主席”又有何不同?这能从中英两民族的演化进程中得到答案,使学生领悟不同民族在演化进程中所衍生的语言构造的不同。类似的词汇比比皆是,信手拈来都可引出一些典故,教师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

3·语法中的文化内涵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而且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才会发现其中所包涵丰富的文化因子。如汉语说“一块面包”,而英语说“a piece ofbread”,尽管汉语中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个可数名词。在西方,人们把面包当成主食之一,吃的时候把一块面包切成数片,有时还会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鸡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语中“bread”是一个不可数名词。再如这样一句:“My knife and fork ismade of silver.”这里的谓语动词怎么用单数形式呢?原来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个整体。因而,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不是空泛的,实施跨文化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社会发展也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着较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在教学阶段,注重跨文化教育,能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 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8(6)·

[2] 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J]·外国语, 2007, 22(4)·

[3] 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6)·

篇2

【关键词】跨文化视野 日本文学 课程教学

现阶段,我国许多高校在日本文学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为主。一般而言,基础型课程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在日本文学的概说和文学史中比较常见,而拓展型课程以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鉴赏能力为主要目的,在日本文学选读和作品赏析之中非常的常见。接下来就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和现状改变的有效措施,对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究。

一、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1.基础型课程。进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在现阶段的日本文化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过于重视理论上的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忽视了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只是将与日本文学有关的知识生搬硬套的引入到具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教师与学生提不起兴致。同时,日本的文学课程包含着数量众多且难记的人名、地名和年代等,使学生在不清楚文化背景的过程中难以做到对日本文化的真正理解,从而对于这些知识的记忆学生以死记硬背居多。此外,大多数学生学习日本文学的真正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并未从心底里引起对日本文学的高度重视,因此难免会造成对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漠不关心。

2.拓展型课程。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关于日本文学的拓展型课程仍然以优秀文学作品赏析和选读为主,并且该类课程在课时安排与课堂设置上面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故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多采用部分选取的形式,选取某一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内容以及某个作家的代表作等。但是,由于大学时期学生所掌握的日文词汇和语法十分有限,在日本文学的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某些障碍,并且从某种程度上间接的造成了跨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的赏析和解读课程逐渐向着日文词汇与语法的讲解课程的转变。虽然掌握大量的日文词汇和语法对日本文学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也不应该在文学课堂中进行教授,更不应该使其成为文化课程的重点教学目标。

二、跨文化视野下进行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

跨文化视野下异文化介入的缺失是造成日本文学课程教学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在充分尊重、理解和认识日本文化的基础上,对日本的文学以及文化进行深刻的解读。

第一,充分认识到日本文学的独特性。日本文学在“物衰”等代表的文化理论上和宏观文化观上面与中国文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许多的一流文学大都与政治有关,而日本文学从根本上讲就始终与政治相脱离。这种中日文化观念的不同,对两国文学创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对于日本文学的赏析和解读,因此关于日本文学的课程教学需要一种跨文化的专业视野。

第二,在阅读日本文学的过程中深度的挖掘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日本文学根植于日本土壤中,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以及国民性自然分不开。因此,一部日本文学作品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在对其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应该将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文学作品所代表的更深层次的内涵。

第三,日本文学的课程教学需要掌握一定的跨文化思维,也就是要用日本式的思维来解读日本文学。如:第一,我们理解并掌握“物衰”理论所代表的真实含义,即是一种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相互影响下的触景生情,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喜悦欢喜,也可以是悲伤恐惧等,但是由于受到中国式思维的影响,我们很容易将其理解为一种带有明显悲剧色彩的悲伤情感,望而生义,曲解了其所代表真正文化内涵。第二,在日本和歌的理解上,由于深受“文章经国大业”观点的影响,我们很容易便会对其进行生搬硬套的理论分析和总结,进而与作者实际想要表达的意思背道而驰,而和歌仅仅是一种比较纯粹的抒情性文字,往往对于感情的真情流露非常的重视。但是不管是中国式思维,还是习惯性的生搬硬套,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造成与日本文学面目的严重背离,进而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日本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在跨文化视野下进行日本文学的课程教学,通过利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与日本文学有关的各方面知识,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和研究日本文学以及其他文学的能力,从而能够从根本上避免了对日本文学的曲解和误读,这对于正确看待日本文学,养成理性的文学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红红.跨文化视野下语言学课程教学探索[J].大学教育, 2013,03:135-136.

[2]占才成.跨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35-136.

篇3

关键词:科学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

Abstract: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s of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is to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y of scie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toriograph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sage of anthropological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i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such study.

key words: history of science anthropology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所谓编史学,是“对历史书写之研究”,而“科学编史学的研究把对科学史的不同书写方式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1]。不同的书写方式会对科学史带来深刻的影响,这也说明科学编史学研究中进行方法论探讨的重要性。

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跨文化比较,由于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以及该方法背后所蕴涵的思想和观念,而使这一方法具有特别的意义。在科学史的研究中,比较的方法其实也早已存在并被经常使用,但与人类学意义上的跨文化比较又有着诸多差异,正是在这两个背景下,使得在科学史研究中反思已有研究并对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进行借鉴成为可能。

一、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或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也被称为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抛开具体的方法,由于文化人类学家总是要面对着自我与他者,本文化与异文化等等的问题,“比较”事实上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观念而一直存在于该学科的发展之中的。

在人类学产生之初,古典进化论学派就采用了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进化论观点,在这一时期,比较是为了把初民社会当作是西方的过去来看待的,试图建立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化论认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朝向一个方向从野蛮走向文明,而比较法是“从各地方、各部落中广搜风俗信仰的资料,用作文化阶段的例示(在进化派便是证据)” [2]。后来,进化论的观点本身遭到了很大的批判,时至今日,这种观点在人类学学科之中已经基本上被抛弃了。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不同学派的学者根据自身的理论观念以及学术关注点,展开了不同的比较研究工作。如弗郎兹.博厄斯(Franz Boas)创立的美国历史学派,在批判直线进化的同时,提出了跨文化比较方法的局限。与其说博厄斯的批评是指向这一方法本身,不如说是指向进化论的观念,也正是在批判直线进化观念的同时,博厄斯主张比较研究不能局限于只比较发展的结果,还必须比较发展的过程。他提出的“历史特殊论”[3]及其思想中所体现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为以后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布朗(Radcliffe Brown)那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被重新加以阐述和应用。他提出,文化的单线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上人类的知识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说明,文化的发展不是单线的,作为一个社会历史和环境的结果,每一个社会都发展它自己独特的类型。” [4]布朗认为进化论学者将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表面相似的现象列到一起,这并不是真正的比较方法,他自己的比较方法的重点,是要比较各种文化之中社会现象的差异点。

虽然如上所述,跨文化比较在人类学不同的学派之中的应用也有所差异,但是“历史学家要阅读人类学家的著作……意识到人类学解释的不同学派,并且把这些融入到历史学家自己的社会组织观念之中,而不是要……介入到他们之间的内部争论之中[5]。我们从上文对几个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的论述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们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

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行比较,“因为如果我们要了解任何文化——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就必须将其放在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和对照中看待。否则,我们可能将那些仅仅属于一个特定社会的习俗当作‘人类固有’的信念和行为。” [6]对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意义,人类学者们也有相关的论述,如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自然不能仅以某一种文化的人为对象,而我们的目的也是要尽量发现人类行为的变异,因此,跨文化比较研究法无疑是研究人类行为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7]

二、科学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

科学史家也经常使用到比较研究,下文就首先通过对李约瑟的研究,以及围绕李约瑟难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的分析,来讨论已有的研究中体现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李约瑟的整体思想就是比较,可以说比较的观念贯穿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史的整个研究之中。但是李约瑟难题的提问背后,是“潜在地预设了欧洲或者说西方作为一个参照物……在这种预设的参照物的对比下,更加关心发现的优先权问题。” [8] 李约瑟虽然是以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为其出发点的,但他所持有现代科学的“普遍性”的观点,使他的研究并没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因为在他的比较科学史研究中,仍然是以西方为参照对象和比较标准的。

洛(Morris F.Low)曾经写到,“如果我们确实想要超越李约瑟和单一的科学,我们还需要打破由现代化研究所强加的框架。近来的经验表明,进步可以不是线性的”。[9] 洛的表述说明了科学史研究者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以及对于线性进化观点的批判。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约瑟的工作,尤其是“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打开了中外科技史比较研究的大门。对于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而言,李约瑟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特点使得围绕该问题的比较研究容易带有比附性比较的倾向:这一类研究的典型特点是脱离了中国以及西方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与境,把西方科学当作“正确”的“真理”以及比较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定位于“总结祖国科学遗产,总结群众和生产革新者的先进经验,丰富世界科学宝库” [10],这又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容易陷入“民族中心主义”的泥淖。其实这两类研究在本质上又是相同的,都是拿西方现代科学作为标准来加以比较。

上述的科学史比较研究中的问题也只是存在于部分的研究之中,已经有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学者,提出了当前科学史比较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批评和反思之后,就是要寻找新的途径去超越过去所作的研究,笔者认为,对人类学方法的借鉴和引入或可作为一种尝试。

三、科学史对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李约瑟虽然也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是他还是没有超越西方中心论,美国科学史家席文与李约瑟不同,比较而言,他更具有一种人类学家的关怀。席文曾经明确的提出在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和观念上“跨越边界”的问题[11]除了作为学科间对话倡导者席文之外,国际以及国内一些科技史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若干具体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在科技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人类学方法引入的意义以及给我们提供的启示。

(一)、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给科学的比较研究提供的若干启示:

这里所说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并不单纯是具体的方法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方法背后存在的观念,因此我们需要从人类学中加以借鉴的,与其说是一种形式上的方法,不如说是带有人类学观念和意识的跨文化比较方法。

1、对直线进化观念的否定,进而反对建立在这种观念之上的比较研究。人类学中对于单线进化模式的抛弃和拒绝,强调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发展类型,比较是要发现各种文化、各种社会现象的差异点,发现和理解世界上丰富多样的文化方式。这是对科学“普遍性”假定的一个批判。并非所有文化模式发展的方向都必然的朝向现代科学,因此,在进行科学史研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时,要警惕把非西方社会中的认知方式当作西方科学的过去的倾向,这种观念的引入也可以使研究者对比附印证性的研究进行反思。

2、科学观念的变化。在进行科学史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时候,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理解“科学”。席文在“比较:希腊科学和中国科学”一文中指出,他是在很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一词,“它包含四个颇为不同的方面:描述自然界的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天文、历法、以及技术等等)和医学”,在这种宽泛界定的基础上,席文进而指出,“每一种文化中都包含科学、技术和医学。” [12]

近些年来的人类学以及科技人类学的发展,是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是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现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种。” [13]这种对科学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的观点,是把西方科学放到与其他民族的“科学”同等的地位上来,这就为在比较中平等的看待比较对象奠定了基础。

3、在比较中平等的看待比较的对象。科学史比较研究中,关键是对西方中心主义,或“我族中心主义”的突破。人类学独特的开放胸怀,看待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态度,及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于科学史研究以及中国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也确立起科学史比较研究的合法性,平等的看待比较对象,一种“比较的科学史”是可能的,“科学能够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其它的发现能够揭示出关于自然的不同规律,西方科学的唯一性并不是必然的。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一种‘比较的科学’(comparative science)是有意义的”。[14]

4、把研究对象放到各自的与境之中进行比较。文化人类学强调“他者”观念的重要性,提倡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著述他人,从研究对象自身文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即人类学提出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15]。正如席文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忽略史境来比较一个事物,不管是概念、价值、机器或是人群,结果一定没有多少意义” [16],在科学史的比较的研究中,研究者就需要在平等看待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在与境之中理解和比较研究对象。同时,这样的比较研究势必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对所比较的两种文化有同等深度的了解和掌握。

5、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在人类学中,比较的目的是要认识文化间存在的差异,展示人类文化和科技的多样性,并且探讨这种差异和多样性存在的深层原因和合理性,而不是要做出哪个比哪个更加先进或落后的判断。借鉴人类学的观念,在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应当是发现各种文化中“科学”存在的不同以及这种多样性存在的原因,而不是以现代西方科学为标准,去发现别的知识系统中存在的“合理”因素。同时,比较是要认识到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相同之处,使我们对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科学实质有更深刻的理解,简单的罗列或者把两种事物摆在一起,并不是真正的比较研究,

(二)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在科学史、技术史以及医学史领域中,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

比如在一项对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脉”所进行的研究中,有人提出,“如果现代欧洲解剖学发展的核心是对尸体的可见观察的话,我们可能会问,对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出现的占主导地位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文中提出了以触摸(tactility)为基础的“脉”。这项研究所要探究的问题就是,如果可视的观察形成了解剖科学的话,是何种理解或感知方式型塑了中国医学对于身体过程的理解[17]。很显然,这样的比较研究,就是要找出中国医学自己的特征,而不是以西方医学为标准,寻找它的“科学性”何在。

接下来本文更加具体的分析一项技术史的研究案例。这里要举出案例,是《玻璃的世界》一书中对玻璃的历史的考察,这项研究将焦点集中于玻璃,用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玻璃的历史,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则是该项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对玻璃的历史的考察中,研究者比较了五种文明中——西方、伊斯兰、印度、中国、日本——玻璃的不同发展历史和境遇。研究者在讨论该研究的方法论时说到:

“我们认为,历史研究和人类学相结合,对我们探讨玻璃这一主题的方法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人类学是一种广阔的比较学科,……比较的方法也引导我们注意到我们自己所属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事物。” [18]

在对西方和中国的玻璃发展史的比较中,如果站在西方本位的立场上,可能会觉得玻璃在中国的经历是令人费解的,因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养育过历史上最富于创造力的一批工匠,制陶工艺、金属工艺、印刷术和纺织术无不独领,但为什么在玻璃开发领域却几乎毫无建树可言?

这样的问题,是站在西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要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开发透明玻璃,同样应该问一问为什么罗马人没有制造陶器?这里不是要评价玻璃或陶瓷的孰优孰劣,而是旨在表明,在不同的文明的比较之中,可以看到哪些东西缺席或者哪些道路未曾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和解释这些发生和未发生的秘密,比较的方法的重要性就显示了出来,“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发生,秘密就藏匿在这个充满差异和竞争的多元体系中,如果兴趣囿于某一个国家,秘密是无法探究出来的。” [19]这也是比较研究给我们所要展示出来的东西,一个民族只有在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才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本民族的特征和发展。

在这项研究中,比较的方法就和人类学中功能主义的方法结合到一起使用,“要想了解玻璃之类现象的历史,比较的方法非常关键:欧亚大陆东端不发展玻璃,并非因为缺乏知识或理性,盖因那里有别种东西发挥着玻璃在西欧发挥的同样功能。” [20]

这项研究也可以和李约瑟问题联系起来,当我们讨论为何中国或其它非西方文明中为何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革命,或者为何没有经历西方文明所经历的过程时,比较的核心不应该再是以西方科学的发展为标准去寻找这些文明中对科学发展的“阻碍”因素,而是结合每个文明发展的轨迹,探索它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出现这种发展方向的历史与境。

这项对玻璃发展史的比较研究,也体现了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的特征,书中说到,“人类学以其文化相对主义声名赫赫(或声名狼藉)。它致力于描述和分析人类应付生活挑战的各种不同方式,不过一般克制着不从道德角度判断某一种方式比另一种更好”,“人类学者怀抱相对主义,所以不愿将一个事物置于比另一事物‘更好’的地位。它们只是两个不同途径而已,各有其所长所短。” [21]

人类科技发展的多样性表明,比较的方法应该是努力揭示人类各种文明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差异,并致力于在比较的方法中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这项对玻璃历史的比较研究,为这些主张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类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方法;科学史研究中比较研究的特征和问题;以及在科学史研究中引入和借鉴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在这几个方面的讨论中,体现了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特点以及对科学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具体的案例分析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该方法的应用,比如在对象的选择、比较的目的、比较的立场的问题上并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在认识到科学编史学的意义的基础上,还应当意识到在编史学研究中对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性。在当前学科对话的趋势下,对科学史研究引入、借鉴人类学方法的探讨,有助于科学史研究者培养方法论的自觉,并在实际研究中加以应用,从而推动科学史研究在超越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John R. R. Christi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A]. Rcolby, Gncantor, Jrrchriste and M.J.S Hodge.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C].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1990.5.

[2] 包智明.跨文化比较研究法[A].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47.

[3]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流派——文化研究中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1.

[4]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

[5] Jordan Goodman.History and Anthropology[A].Michael Bentley. 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C]. London:Routledge,1997. 787.

[6] 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28.

[7] 李亦园.文化比较研究法探究[J].思与言,1976,13(5):1-13.

[8] 刘兵.若干西方学者关于李约瑟工作的评述——兼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编史学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22(1):69-82.

[9] Morris F.Low. Beyond Joseph Needham:Science,Technology,and Medicin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J].Osiris,1998,13:1-8.

[10] 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67.

[11] Nathan Sivin. Over the Borders: Technical History, 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J]. Chinese Science,1991,10:69-80.

[12] [16]席文.比较希腊科学和中国科学[J].三思评论,1999,2:26-35.

[13l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和科学技术人类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24-30.

[14] Yehuda Elkana. A Programmatic Attempt at an Anthropology of Knowledge[A]. Everett Mendelsohn & Yehuda Elkana. Sciences and Cultures: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of the Sciences[C].Dordrecht, Holland: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1. 66-69.

[15] David J. Hess.Introduction::the New Ethnography and 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avid J. Hess & Linda L.Layne.Knowledge and Society: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 .London:JAI Press Inc, 1992.2.

[17] Elisabeth Hsu. Tactility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ese Medicine[J]. Science in Context,2005,18(1):7-34.

篇4

关键词: 案例教学 跨文化交际 实施

1.案例教学的涵义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学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

2.案例教学的特点及优势

案例教学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它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语言知识学习变为通过案例分析与评价自主获得知识,并立足于语言交际功能,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正确理解和模仿来掌握语言表达形式,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得到提高。案例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家。教师通过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例如,在讲授西方的“文化中心论”这一枯燥而又难懂的概念时,我采用案例教学使“文化中心论”变得更加具体,方便学生理解,而且这样比平铺直叙地讲课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牢记。

2.2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当中,打破了传统的“你听我讲”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师生共同探讨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案例教学不是一种定向思维,而是一种变通性的思维,要求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案例讨论的结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展开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变通性思维并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发掘事物本质。案例教学把学生设计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对复杂的形势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调动情感、想象、洞察力等因素,锻炼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人生经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3突出实践性,客观地反映文化冲突的实际情况。

案例教学的素材应来源于实践,没有个人倾向的意见或观念,是对真实情景的客观描述,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以中西方见面时的寒暄语为例,英语文化中,人们见面谈论天气,既可作寒暄语,又可用来打破僵局,通过双方的寒暄达到交际和沟通的目的。中国人则经常以“吃饭了吗?”“你上哪去?”这些在西方人看来多少有点触犯隐私的语句来与对方寒暄。案例教学使课本的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英语国家客人交谈的规则与技巧,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案例收集与选择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学中的案例可以是在书籍、报纸、新闻中收集而来的案例,也可以由教师自行撰写或由现成案例改写而成,甚至当学生已经熟悉案例教学法后,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创作。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教学案例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3.1真实性和典型性。

一个完整的案例必须包含标题、背景、问题、解决策略、反思与讨论等部分。要客观地描述人物与事件,要有真实感,具备一定的针对性。

3.2可读性。

要点表述清楚,有连贯性、整体性,没有无用的资料。撰写案例要以学生的能力为基础,案例的复杂程度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无论从文字还是内容上,都必须使学生能够理解案例。案例的内容应能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从中学到知识。

3.3多样化。

在选择案例过程中,还要注意案例类型要多种多样,单一的类型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案例主要有四种类型:(1)意外式案例。这是反映师生巧妙处理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的案例。(2)主题式案例。这是师生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3)综合式案例。这是师生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4)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在跨文化交际教学案例的收集与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几种类型案例的变换,保持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新鲜感”,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案例教学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运用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跨文化知识的能力,改变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案例正好为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情景。采用案例教学进行跨文化教学与能力培养,一般有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4.1案例的引入。

教师上课过程中所用的案例,从其来源讲,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编案例,另一种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前者,教师可介绍一些有关案例的感受、趣闻、轶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后者,教师可运用一些其他手段来提醒学生予以注意,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并弄清案例的背景。

4.2案例的讨论。

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被分成几个小组。教师必须提醒每组学生要在案例提供的背景材料基础上,解决案例中提到的问题。案例讨论一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案例中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我们的决策标准是什么?哪一个方案是最佳备选方案?这一方案应该如何实施?何时将计划付诸行动?在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一个组织者,帮助学生处理词汇及语法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3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分析与评价。

对于同一案例,每个组的学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学生分析判断有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可采取诱导方式,例如及时进行有关跨文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自觉修正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观点,而要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分析案例时的不足之处,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补充及修改。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近乎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使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经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案例教学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可操作性。然而,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应用案例教学还需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

篇5

关键词:跨文化;双语教学;组织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16-02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WU Hao

(College of Tourism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Zhangjiajie, Hunan 4270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teaching and cross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bilingual teaching, and explored the necessity to conduct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Finally, some methods of conducting th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in bilingual class of organization behavior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Cross Culture; Bilingual Teaching; Organization Behavior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各种国际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需要大量既懂外语又有专业知识的国际化人才。为了使高等教育能够适应这一需要,培养出国际化的人才,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2007年又明确指出:“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高校积极开办双语课程,培育双语人才,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在此背景下,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便应运而生。组织行为学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开创了全新的“教”与“学”的思路,学生通过对原版教材的提前预习及仔细阅读,再通过授课教师的英文授课,学生能够以英文的思维方式思考国外的原著学科,能更好地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与方法,保证组织行为学学科知识的及时更新。同时,也有利于传达组织行为学核心知识和核心理论,增强对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及其思想的了解,把握学术精髓。然而,在取得种种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在实际教学中碰到了许多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严重阻碍了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明显制约了双语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鉴于此,本文将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所涉及的跨文化教学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对策建议,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双语教学与跨文化的关系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在学习母语的同时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双语教学中,由于语言具有交际功能, 当交际的双方分属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时,就产生了跨文化交际。同时,又由于各个民族的语言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民族文化的印记,所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知识的时候,就是习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和他们的传统。所以双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是紧密联系的。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环节。由于双语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能力目标的实现,还承担着专业知识目标的提升。因此,在双语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就有必要在双语课程中渗透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教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掌握学科知识的双语人,双语文化人。

另一方面,英语大师王佐良先生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因此,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掌握“语言规则”(the rules of the language as code),即:懂得语法正确与否,而且还要掌握“语言使用规则”(the conventions governing the use of the code),即:决定语言是否得体。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加强跨文化知识的导入,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逐渐形成系统、全面的了解。进而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不可分。在双语教学中,由于母语和目的语所蕴含的两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取向、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许多语言现象单单从语言本身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具体来讲,文化差异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课程知识点的理解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往往是和我们人类社会联系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范畴。由于组织行为学课程双语教学大多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因此,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双语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就和目的语(大多为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关。也就是说,文化差异对学生在理解双语教学知识点时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当笔者在给学生讲解霍夫斯泰德评估文化的五个维度时,其中有一个维度是各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长(短)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 & short-term orientation)。长期取向是指人们总是想到未来,而且看重节俭、持久与传统,而短期取向是指人们看重此时此地。由于我国的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长期取向比短期取向更可取。考虑到文化差异,笔者告诉学生,美国是一个多元国家,允许各种文化共同存在。按照组织行为学的观点,长期取向并不一定比短期取向更可取。短期取向下的人们更容易接受变革,他们对于工作的忠诚度也很稳定。因此,长(短)期取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价值观取向,它们共同存在,其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这样,就让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二)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进行组织行为学双语学习的思维习惯

具体来讲,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语篇分析和词汇理解两反面。一方面,学生倾向于总是潜意识的拿所学语言与自身母语进行比较,导致无法跳过难句或语法,而对整个语篇的含义进行分析。大学生是成年人,他们的认知模式和思维模式早已定型。关键不在于是否迁就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汉语思维),而在于帮助并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新的认知方法(学习第二语言)。另一方面,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民族文化概念的指代方式,它最容易受到文化渗透。学生受困于中式的词义理解,往往难以领会一些西方语言的词义。例如,在组织行为学双语教材中,多处涉及到“宣传”这个词汇,例如“广告宣传、新闻宣传、公关宣传、产品宣传和企业宣传”等等。汉语里“宣传”指的是“对群众说明和讲解,使他们相信并且跟着行动”。而英语词典中对“propaganda”的定义是“政治团体为影响公众所散布的信息。通常是夸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可见,“宣传”一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同的褒义和贬义,从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点。所以,“产品宣传”用的是“product promotion”,而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是“product propaganda”。

(三)文化差异会影响学生对组织行为学双语教学教材的案例理解

案例教学法是不少课程讲授中颇为常见的方法。然而,西方原版教材对一些案例的选用表达常有别于我国的本土教材,经常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让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不准确。在组织行为学的双语教学中尤其如此。如在讲授“群体冲突”一节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学生们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对“冲突”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冲突的存在是管理不善的结果,应当避免冲突”的认识上。如果就理论解释理论,学生们是很难接受“冲突从绩效的角度,是可以产生价值的”这一观点的。为此,笔者在课堂上就我们学校如何充分利用竞争手段,通过增加工资、奖金、表彰、晋升、待岗等形式,产生积极意义的“冲突”、创造新局面的实例,借用我们自己的文化,说明了“冲突是任何组织都不可避免的,且往往是保证高绩效所必需的”、“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断冲突的价值”等观点。

三、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双语教学面临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克服畏惧心理的难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引入跨文化教学。在双语教学中,通过文化比较和文化差异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下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从中体会到二元文化的有趣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推进学生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将跨文化教学引入双语教学,能够促使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沟通活动解难释疑,使学生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既是一门学科基础课程的知识技能传授,也是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许多语言学家经过研究,普遍认为除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还需要培养他们的文化能力。当前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英语交际能力差,沟通自信不足,过分偏向英语应试教育。只有将跨文化意识充分融入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鼓励学生进行课堂英文问答、讨论、演示和课后英文写作等,才能使学生的交流沟通水平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得以提高。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文化感悟

文化通识和个人修养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本科生教育的主要指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种语言便是一种文化,而一种文化便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以文化作为感召力的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课程领域接受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摆脱传统狭隘观念的束缚,形成一种对文化的潜在反应能力,以开放的心态和跨文化的素养迎接全球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挑战。

四、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

由于缺少西方国家的语言环境,在组织行为学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去学习和感受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这就要求教师要设法在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导入教学过程。

(一)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

要在双语课堂上努力增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如对许多中国人来说communism,collectivism,interdependence等都含有正面积极的意义,但这些对西方人来讲却含有反面、消极的意义。相反capitalism,bourgeoisie,landlord,ambition等对中国人来说有一定的贬义,而对西方人来说则带有褒义。这些词汇在不少社会科学中都较为常见,如果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本身也会对学生的课程内容理解产生障碍。而一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中西方学者这种文化背景和学理的差异,将有助于其形成双重文化的学习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体的“情境”和“语境”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跨文化管理活动的视频资料、模拟组织行为学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将组织行为学实践中的跨文化冲突展现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跨文化管理实践的情景。教师也可以担任其中的一个角色,这样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可以体验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堂上很重要的是要营造出双语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既包括了课堂知识点的双语讨论和辩论,也包括对课程案例的现实模拟表演。前者能够锻炼学生用西方语言进而到用西方思维来考虑问题,激发其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愿望。后者则是将整个教学过程组织成近乎实际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在不同场景下应该讲什么,从而达到良好的双语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该同时熟悉专业课程材料和西方文化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意识的学生。而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专业课程熟悉程度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与其他的非双语教学的课程不同,组织行为学引入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更加熟知西方的一些文化故事和名人名作。这既考验着双语教师多学科的知识广度,也要求其花更多精力进行备课工作。如果教师不能在授课前进行充分地查阅和注释,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

(四)鼓励学生进行多渠道自主学习

双语教学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讲授,学生的英语思维是不可能形成的。这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自主阅读西方经典文化名著,观看反映西方文化生活和历史的电影、电视剧,并多浏览英文的知名媒体网站和主流论坛。同时,在生活中有意愿与西方人士和一切西方元素的事物进行接触,从而自发创造感受跨文化差异和熏陶西方文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钱 芳,俞丽伟.高校管理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09(12):103-105.

[2] 吕雪松.案例教学法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1-33.

篇6

[关键词]跨学科 复合型人才 学科文化 融合

[作者简介]孟成民(1981- ),男,江台人,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4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研究项目“博士生教育质量链:构建与管理”(项目编号:2011TJK273)、2011年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1JGXM-ZD04)、201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构建科学发展育人体系,提升农科研究生竞争力的改革与实践探索”(项目批准号:粤教高函[2011]55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8-0049-02

学科交叉不仅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要地,更是教育创新与科研创新的突破口。随着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多,培养跨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目前,各个高校都积极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然而,跨学科人才培养必然会面临不同学科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因为每个学科都是一个“学术部落”,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科研道德、学术氛围等均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只有将不同的学科文化真正地融合到一起,才能有效地推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一、学科文化与学科文化融合的含义

1.学科文化的界定与内涵。学科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学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的具有该学科特色的语言习惯、学科理念、知识体系、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团队风貌、学术标准等同类文化意识,并可以通过学科成员在长期的交流、互动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学科成员也会受到学科传统与学科规范的熏陶,在科研、思维及言谈举止中显露出一些稳定而明显的文化特质。由于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知识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因此,学科文化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学科在产生、发展过程中的知识积淀物。

2.学科文化融合的内涵。学科融合与学科交叉在概念上有所区别,跨学科也称“交叉学科”,一般涉及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学科交叉是实践层面的概念,通过多个学科之间知识理论、研究方法的互相渗透,拓展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但又区别于其他领域的新学科。而学科融合是在理念层面上的一个概念,打破学科边界,强调的是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文化融合就是逐渐消解学科边界即学科文化的差异,包括学科知识、学科管理、学科思维方式的融合,从而产生一些共性的文化。

二、学科文化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学科文化是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科本身的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模式等会影响到学科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科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训功能。学科成员从进入学科起,在科研、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一学科其他成员的交流沟通、参加学术活动等学术训练方式,逐渐熟悉该学科的特色,并受到学科文化氛围的熏陶或规训。学科文化中所包含的学术道德、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语言习惯等,都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科成员个体的科研素养与品质,这种育人功能既拓宽了思想教育的途径,避免了单纯的说教教育,同时更能渗入学生的心中,影响其一生。

2.激励功能。学科在长期发展中或多或少会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都有值得自豪的发展历程、学科传统与辉煌业绩,优秀学科文化的精华对后来加入的学科成员起到激励作用,他们会把学科内有学识的导师、有成就的前辈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从而产生共鸣。

3.约束功能。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研究方法、学术思维及科研习惯,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约束其成的规范与标准。学科文化的规范性对于学科成员的意识和行为来讲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学科内任何成员的学术行为都必须与学科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学术规范与道德标准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学术失范或学术不端现象。

三、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文化融合的影响因素

学科文化虽是无形的,但对于跨学科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复合型人才培养通常会涉及多个不同学科,学生从一个学科进入新的学科时,必然会受到原来学科的文化影响,这就与新的学科文化产生冲突或矛盾,融合多个学科文化,克服之间的冲突,实现两种甚至多种学科文化及知识在同一学科成员身上的聚合,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学科文化产生冲突时,其融合过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1.学科成员的个体差异。学科成员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在对学科文化的主动适应性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也影响着学科文化的融合。有学者研究表明,有五个方面的人格因素影响着个体的跨文化适应:文化共感性、开放性、情绪稳定性、社交主动性和灵活性。如果跨学科培养的学生拥有这些特点,就能够很快适应新学科的研究特色、学术规范、文化氛围、科研习惯等,并能将前后两个学科的文化主动融合,取长补短,,突破学科文化之间的障碍,融入新的学科文化之中。

2.学科文化的异同程度。也即学科文化距离,是指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封闭性、群体性、排他性等特征,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本学科固有的特色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异同度主要与学科知识的深浅、知识体系是否严密、学科带头人的开放观念不同有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科间交叉与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科间的融合动力来源于学科文化的整合,不同学科文化经过长期的吸收、融合,则会形成一种新的学科文化体系。学科间的文化距离越大,虽然整合的难度增加,但一旦融合成功,新学科的文化视野则更加宽阔,更利于学科的发展壮大。

3.与导师、同学、单位的互动。培养单位及学生本身的积极性也直接影响着学科文化的融合,培养单位或者指导老师如果对跨学科的学生培养抱有冷落、回避、轻视等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科文化的融合效率,这一点在平时研究访谈中也经常遇到。另一方面,当学生个体进入新的学科环境后,如果能够保持积极、虚心的态度去学习、思考并汲取新的学科文化,主动熟悉新进学科的知识结构、研究特色、学术规范、科研习惯等,并主动将新进学科与原有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则个体融入新的学科文化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四、促进学科文化融合与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有效措施

学科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从层次结构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在学科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相应的也要从这四个层面入手。而跨学科教育旨在培养高级理论创新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对于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较为实际的研究方向以及本土化的应用训练环境,因而一个合理的培养体制即制度文化是促使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文化融合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按一级学科招生、培养、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按一级学科招生培养学生的只有少数学校、少数学科,教育界对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的含义尚未达成共识。为了解决学科面偏窄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推进按一级学科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工作,淡化二级学科,从而产生新的学术生长点,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时,大大促进了学科内部的交流,促进不同学科文化之间的融合。一级学科下可以设置若干学科方向,可以是原来的二级学科,也可以在本一级学科内打破原二级学科界限,重新组合而成新的学科生长点或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围。每个学科方向的导师应形成一个学术群体,学科方向的导师群体应在招生、培养以及学位审核等环节的把关方面发挥作用,提升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的更新。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能力结构的形成。为了有利于多学科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建立适应多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所需的跨学科课程,开设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而设置某个交叉领域的专题讨论课,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使跨学科联合培养成为可能。同时,教师应启发跨学科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式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让他们尽快掌握新进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范围,并尽量用他们原有学科的知识讨论新进学科的前沿研究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会自觉地去实现知识和知识的连接与对接,实现学科知识的移植,并提升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导师联合培养制度。一般来说,不同导师都有自己特定的一个或几个研究方向,并在该研究领域有所造诣及具备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研究潜力。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于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更应采取导师小组集体指导的方法,聘请多学科、多研究领域的导师组成指导小组跨学科指导学生,这样才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使学生掌握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充分发挥学科交叉指导力量,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4.建立多学科背景交流和沟通的渠道。为提升学生跨学科研究能力,应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跨学科学术研究活动,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促进了学科文化融合,更容易碰撞产生思想的新火花,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跨学科研究能力,形成浓郁的跨学科学习和研究氛围,从而实实在在地推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5.搭建学科交叉平台,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营造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环境,搭建适合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的软硬件平台,通过组建学科群、建设跨学科的科研平台,推动科研多维深度合作,还可以搭建多样化的跨学科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使不同学科之间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方面取长补短、动态融合形成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的更宽广的学术舞台。

[参考文献]

[1]曹滨,王世平.论学科文化培养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2).

[2]陈平.论学科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

[3]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大学教学,2002(2).

[4]刘少林.高等学校学科文化建设研究[J].民办教育研究,2007(2).

[5]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8&filename=2008146540.nh&uid=&p=,2008-04-01.

[6]赵晓春.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B/OL].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97265.nh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目标内涵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92-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的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甚至对国家形象的建立、国际关系的维护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文化交际人才成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认识到理解多元文化的迫切性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国内外语教学界对提高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正是带着这种沟通和交流的使命,进入了大学课堂。根据相关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交际者双方的文化身份、民族身份、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定势、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等。[1]因此,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跨越语言学、文化学、人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1 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内涵的认识

根据2010年国家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遵循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首次被纳入高等教育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体系。纵观各个高校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大纲,基本有如下描述:教学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优化跨文化交际中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优越的教学手段为思路,以科学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为保障,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交际素养的有机结合。上述表述虽然勾画出跨文化交际教学目标的基本框架,但太过笼统,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因而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层次感。根据心理学理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包括目的文化知识、以及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情感层面包括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灵活性、共情能力、悬置判断的能力;行为层面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关系的能力,在跨文化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能力。[2]将这一理论与我国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可以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母语及目标语文化的基础知识,这是一种基于感性认知及理性认知的经验及知识认知层次。它的重心是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的观念、生活、愿望、情感,价值观等等的理性认识,从而获得对显著文化特征的认知,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二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这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共情”能力。它的重心是通过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因而被认为是“怪异、不可思议”的文化的理性分析,从而提高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目标语文化异同的敏感度,这是一种基于理论思辨的情感层次。三是基于文化认知和文化认可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它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提高在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适应,人际互动,和良好的任务完成能力。这是基于语言文化学习的差异文化处理能力以及更深的文化视野层次。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普通高校现行的跨文化交际课程目标内涵过于单一,主要偏重于第一层次,即对母语及目标语文化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理论艰深,知识点庞杂。在实践教学中,这种“文化导入”式的知识中心模式在各个高校甚为盛行,因为此模式集中在文化认知的第一层面,在课程设置、课堂规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都简便易于操作,因而广受采纳。[3]但如果我们的跨文化教学止步于此,那么学生在充满多元性、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是不可能实现有效、得体的交际,因而,第二第三层次的基于对文化异同敏感度、宽容性而发展起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才是跨越交际障碍的终极桥梁。[4]认识到这一最终目标层次,才能有效讨论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问题。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

过去几十年间,各高校开设的跨文化教学的传统课程大都为《英美概况》或《欧洲文化入门》等。随着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很多高校增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该课程主旨是在教授学生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异同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能力。但是,如果在国内高校普遍按照这一结构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是难以达到本文之前讨论的教学目标,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各高校的办学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划分越来越细;第二,同一高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因地域不同存在较大差异;第三,就教材来说,现有的《跨文化交际学》教材内容划分大同小异,容易导致“文化定型”,且案例过时,跟不上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难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

以上三个问题驱使我们必须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经验、学习需求、认知水平,认真考虑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三个层次来理解和设计。

第一个层次可以是面向低年级学生的提高课程。目前,很多高校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大纲》,都在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普遍的趋势是把两年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个板块:综合英语课程,目的是以发展英语语言技能为核心,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建立综合应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第二个板块是提高课程,目的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这种划分符合国家大学英语及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这为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提供了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在这一层次上,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包括母语及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知层面上,重点是让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系统。课程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分类性的,如《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化》《中国文化概论》等等。

第二个层次可以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此类课程针对一部分英语水平较高及英语学习动机较强的学生。课程目标定位应该是在文化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全面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教学重点可以向基础理论倾斜,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交际能力的有机结合,可开设的系列课程如:《跨文化交际概论》《跨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化要略》《外国文化史》等等。完成此类通识教学核心课程的学生将能更好地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更高要求”。

第三层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双学位及研究生课程。在这一较高层次上,课程目标应该定位于“在增强其敏感性和宽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跨文化交际的灵活性”教学重点为指导跨文化交际实践,帮助将来要参与跨文化交际的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明细文化冲击的原因,克服文化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的异文化适应和跨文化合作的能力。课程设置更加细化,专业化,如:《商务英语―― 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交际口语教程》等等。

这样一个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内容多元的课程设置更能满足不同的语言学习目的,可以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英语学习个性化的需求。

3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让我们意识到,跨文化教学课程的难点主要有二: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极其广博,课程学生量大面广,因此,如何在有限课时内选择精要的,既富有代表性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是难点之一。其次,在教学对象方面,大多数的课程学生缺乏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经历,因此,如何在课堂内外营造模拟的或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实践和检验理论是难点之二。

对于难点一,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了层次教学宗旨,利用学时的设置对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进行平衡,制定出了个性化培养方案。选取理论实践结合好的典型文化现象以及与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有关的内容在课内教学,其他内容放到教学网站上供学生课外自学。对于难点二,则需要课程教师以试听材料为导入,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为手段,以社会调查,课后实验为任务,以讲座、访谈、训练营、英语角、项目参与和网络环境为辅助,打造了一个模拟与真实相结合的立体的跨文化实践环境,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理解理论,再反过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具体实践活动设计如下:(1)教学资料电子化:实现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贯穿于整个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活动。积极建设跨文化教学网站,用拓展学生视野的课外导读网址及书目、大量的网上在线读书资源充实网站内容,学生可以在课下自学、预习、做作业、做练习或者查阅资料。(2)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化:许多高校都花费巨资建设集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大屏幕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录像机和麦克风等为一体的自主学习中心。在自主学习中心,教师可选择一些反映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实践的电影、新闻报道及一些音频材料,向全体选课学生开放,每周一至周五全天供课程学生自主点播收看,帮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学生自主讨论并撰写报告,以帮助学生开拓国际视野。(3)文化沙龙。充分利用高校的人力资源,定期邀请外籍专家、留学生和国内文化学者就中西文化现象和文化碰撞进行专题讲座,并与课程学生互动交流,从而充实学生的文化积淀。(4)社会调查。精心设计课程作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访谈和问卷等方式调查各种人群的文化行为、文化认识、文化困惑、文化体会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度,从而促进课程学生对跨文化理论的理解和实践。(5)跨文化合作。依托高校与国外大学的长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前往游学,这丰富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经验,也会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合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自己探索文化知识,发现文化差异,体会文化冲突,实践跨文化交际策略。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为其未来应对工作环境中的挑战提供了实践经验。

4 结语

与传统的文化课程不同的是,“跨文化交际”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即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由于以英语为外语或二语的人们的数量远远超出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纷繁复杂、难以预测,有效的、得体的跨文化交际仅靠英美文化知识(“鱼”)是远远不够的,而跨文化交际意识(“渔”)才是跨越障碍的桥梁。因此,跨文化交际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抓住契机,整合英语教学资源,制定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法、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计划、有安排、有指导地参与跨文化知识学习、语言应用实践活动。以文化意识为中心的外语教育,才符合提高学生总体内在素质的21世纪教育目标。[5]

参考文献

[1] 贾育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 Paige,R.M.Trainer competencies:The missing conceptual link in ori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86,10:135-158.

[3]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篇8

关键词:高校英语 跨文化 课程教学 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45

跨文化交际是未来社会交际的主要趋势,它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的过程。在高校英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学密不可分。高校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现代外语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坚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宽广的文化知识面,以应对越来越深入的国际交流与竞争。而就目前来看,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选修课程在教材选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根本无法多角度、深层次地去发掘跨文化交际的精髓,也不可能通过文化平台去提升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跨文化选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去改进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

1 当前英语跨文化选修课程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英语跨文化选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教材选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教学重点不明

在当前跨文化选修课程教育过程中,一般教师通常只进行知识的讲解,并且大多采用较为传统教学方式,在在课堂上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并为涉及到“为何学习”以及“如何学习”这些内容,同时,教师也忽略了对于学生文化自主思考以及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学重点不明或者偏失,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1.2 教材知识更新缓慢

高校在选用跨文化交际教材时可选择面较小,并且由于教材的编写和知识的更新速度缓慢,难以跟上现代信息的的发展,因而导致文化知识较为陈旧和片面,难以适应全球化跨文化交际的需求。

1.3 课时安排不够合理

由于跨文化交际课属于选修课程,高校教学计划中对其重视度明显不足,其突出表现便是在课时的安排上严重失衡。跨文化交际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繁复且庞大,它包括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社会风俗、审美、文化文学等等,而仅通过少量的课时根本无法完全消化掉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单一,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这大大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1.4 教师结构与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但是教师数量却并未得到相应的增长,这就导致学校只能采用大班制的形式授课,这违背了高校精英教育的理念。同时,由于班级人数众多,教师难以有效开展课堂互动。

1.5 跨文化交际内容来源不平衡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英语母语国家在文化内容来源上占有绝对的先机。而通过英语载体,很容易将其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传递给受众,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同化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这对我国人才建设极为不利。另外,其也容易造成文化信息来源的失衡,难以顾及到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理解与交际,造成文化学习的失衡。

2 改进高校英语跨文化选修课程教学的建议

2.1 整合各英语课程,优化课程设置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交际应用,而未来的英语应用不仅在于基础交流方式层面上,还必须上升到群体文化的碰撞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时必须将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与文化能力有效地整合起来,尤其是在各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文化引导。同时,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学校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保障教学课时充足,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开设精读、泛读等基础文化课程,还必须加大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以及其他文化课程的开发,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

2.2 加强跨文化交际教学实践

英语跨文化教学需要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出发,而不能只被动地传授知识。对此,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学校内部的留学生资源,以任务教学的形式来激发学生与国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欲望,从而锻炼学生英语交际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托,开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为学生今后的职业之路积累经验。

2.3 强化课堂有效性教学,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

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保障教学效果的主要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展多媒体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并且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英语文化竞赛等,一方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多元化文化环境,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基本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2006.

[2]施建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