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5: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区域经济案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应用篇,主要是把区域发展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这就离不开案例型情境的有效设计。所谓案例型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落实课标要求,根据所学知识特性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案例素材,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融合其中,适合学生主体活动,并产生一定探究欲望的场景。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针对案例型情境的设计,可从不同的案例素材入手,创设“疑”境、布构“动”境、引导“议”境、巧立“辩”境等方式,让学生获得区域发展的理性认识。
一、搜集现实和史料素材,创设直观感知情境,引导学生生“疑”,逐步建立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直观的教学情境能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形象的知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和发展过程,有助于知识的“同化”与“顺应”,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创设直观情境就是为学生提供生动而鲜明,可供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现象和问题,先有个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心生“疑”问、逐步探究的过程中达成课标要求。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读黄土高原区位图,以及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聆听陕北民歌“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
资料2: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表明,古代黄土高原的山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树木既有松柏等针叶树,也有多种阔叶大乔木,在沟谷中生长着由阔叶树形成的茂密森林。在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既生长大乔木,也生长小乔木以及种类很多的灌木。灌木成片连丛生长。还有面积很广大的天然草地,草本植物很茂盛。附地处过渡地带的黄土高原图。
资料3:搜集一些黄土高原生态问题治理成果的图文素材,体会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思考:(1)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2)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其主要因素是什么?
(3)在搜集部分治理成果的图文数字基础上,讨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水土流失;耕地变薄、生态恶化、河床抬升。 (2)自然因素(位置、土壤、气候和地质);人为因素(轮荒、露天开矿、无计划施工、破坏植被);人为因素。(3)工程、农业技术和生物措施。
【思路点拨】教学中,第一步先通过现实素材的探究,引导学生心生“疑”问,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明确水土流失能带来哪些危害。第二步再通过史实素材,认识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农耕以来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所以说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破坏植被等人为原因才是黄土高原生态问题形成的决定因素。
最后,形成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明确区域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综合治理的措施。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西南地区的石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洞庭湖湿地等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案例型情境设置方法。
【注意要点】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够利用旧知“同化”新知,或做到认知结构“顺应”新知。
二、虚拟故事情节,创设诱思情境,引导学生行“动”,逐步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
曾有教育工作者说过,施教三功贵在诱导,进学三功贵在领悟。以诱导的方式把学生引入案例情境的分析,这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题。
设疑诱思的实质就是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学习动机理论,学生学习首先要有需要,为满足需要才会有内驱力以至于行动。而学生的需要是靠诱因激发的,教师创设冲突或矛盾的情境是诱因,当教师能激发学生想舒缓矛盾的需要时,学生就会提出问题,并产生想解决矛盾的内驱力。因此,扣住课标要求,虚拟一些故事情节,制造一些悬念,作为案例型情境的素材,有助于学生产生适度学习动机,从而逐步建立分析区域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基本思路。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9世纪后半期,保罗·罗伯特是一家小企业管理者,他的企业位于莱茵河支流鲁尔河畔的杜伊斯堡,经过他和他的工友们几十年的拼搏与努力,他的机械制造企业蓬勃发展,企业规模空前扩大,迅速成为当地一家有名的企业,老罗伯特因此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
到20世纪50年代末,退休在家的百岁老人老罗伯特每月领到的薪水越来越少,企业区住房、生活空间的生存环境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后来他因患肺部疾病(肺气肿)而死亡。
20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提出治理措施,老罗伯特的孙子——怀特·罗伯特,从企业技师的岗位走上了企业家的管理岗位,小罗伯特带领他的工友们,利用政府政策,努力工作,不断改造企业,治理企业周边环境,企业东山再起,成为蒸蒸日上的现代大企业。
思考:(1)通过阅读以上三段文字,结合教材内容,从图文中找到鲁尔区的区域特征有哪些?并探寻鲁尔区发展前后期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是什么?
(2)联系提供素材和教材内容,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出问题的表现和成因)
(3)如果你是鲁尔区政府决策者,针对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你会提出什么样的治理策略?
【答案要点】(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较近;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2)发展前期,区位优势条件明显;发展后期,传统产业衰落,生态环境恶化,人地关系不协调。 (3)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整治环境污染,营造绿色空间。
【思路点拨】第一步,让学生回顾区域特征的内容,包括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优势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进而结合素材第一段文字和教材第一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如交通、资源、市场等。
第二步,结合素材第二段文字和教材第二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如传统产业衰落和生态恶化等现象的成因、表现和危害,认识区域发展中出现的人地不协调。
第三步,结合素材第三段文字和教材第三目内容,分析区域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如产业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整治环境污染和营造绿色空间等。
最后,经过以上逐步行“动”,明确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分析思路:分析区域特征探寻、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选择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等,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
进行教学。
【注意要点】案例素材设计要关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创意要新颖,以激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好奇心。
三、迁移同类案例素材,创设对比情境,引导学生善“议”,逐步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及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普遍特征,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m. s. james就将迁移定义为“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获得或态度形成的影响”[1] 。可见,课堂教学中同类案例素材迁移的情境创设,能影响学生认知迁移能力的提高,达到一举反三的教学效果。
当然,近年来基于建构主义的研究也提出,抽象的、一般的知识与技能常常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因为知识与认知技能双方均高度地依赖于学生获得这些知识与技能时的情境[2] 。只有在特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才能比一般知识更容易迁移。
新课程理念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习技能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本身,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创设同类案例素材的迁移,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西电东送”工程主要是把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和京津唐地区。西电东送分北、中、南3条通道:北部通道是将黄河上游的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是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南部通道是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海南等地。
西电东送可有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拉动经济发展,促进江河治理,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意义重大。
资料2: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路线图。
思考:(1)我国的水能资源、坑口电厂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东西部供需矛盾有什么差异?(为什么要送?)
(2)西电东送的3条通道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用彩笔描绘下来。(怎么送?)
(3)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分别是什么?(送后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要点】(1)黄河上游和晋、内蒙古煤产地;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以及黔、滇煤产地。东部电力不足,需求量大;中西部电力富余,需求量小。 (2)在图上描绘。(3)促进中西部电力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东部电力紧缺和交通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质量,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思路点拨】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先“议”区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供需矛盾,引出为什么要跨区域调配资源。第二步,运用地图描绘三条通道,加深学生对西电东送怎么送的认识。第三步,分组活动、查阅资料讨论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第四步,形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一般学习思路:为什么送?(该资源有什么特点、供需矛盾是什么)怎么送?(线路方案是什么)带来什么影响?(正面、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第五步,迁移在该案例型情境基础上形成的学习思路,开始分析教材中的“南水北调”案例。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也可以运用案例型情境的迁移与对比分析的学习思路来进行。如长江、田纳西河、珠江、伏尔加河等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
【注意要点】迁移同类案例情境素材的设计,要有详、有略、有对比性,才能突出课标要求的重心。
四、提供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情境,引导学生巧“辩”,逐步厘定经济发达地区或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利用图表文字素材,创设“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教学情境,是教学设计的常用技巧。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境”。[3] 区域地理可持续发展部分直观内容多,但抽象内容也不少。教师要善于从直观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理性的内容,巧选中间案例素材,设置“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素材情境,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思维模型,以带动课文两端内容的学习。
【素材设计】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企业,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资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带动了城市化进程,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目前该地区已有城市25座,建制镇420个,城镇密度为108个/万平方千米,城市密度为6座/万平方千米,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2010年,珠三角城市化水平已近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答案要点】(1)从资料1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是什么?
(2)从资料2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是什么?
(3)从资料1和资料2可以看出,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是什么?
答案:(1)优惠政策、外向型经济、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加快。(2)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城市化水平提高。(3)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两者相互促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思路点拨】第一步,阅读资料1和2,搜集一些图表文字素材,分析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快的成因,以及城市化水平高的成因,初步厘清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的关系。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先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从而预设好“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案例型情境。
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珠三角工业经济发展快、城市化水平高的优势条件是什么,结合珠三角区位图,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完成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成就的分析,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利弊影响。
第三步,提供巧辩方式,顺着“中间开花”的案例情境,分组梳理珠三角地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巧设“要科学发展规划,还是要单纯发展速度”等辩题,以体现学生对区域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和生态建设等问题和措施的理性认识,进一步了解珠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区域农业发展”一节内容,也可以采用这类案例型情境,先预设探讨“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特点”这个中间
案例,再引导学生探究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区域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生态问题,最终讨论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注意要点】“中间开花”案例型情境设计要关注开放性,以引导学生产生多方面联想,生成相关思维,体现“中间开花,带动两头”的妙境。
当前,案例型情境设计与运用依然存在诸多操作误区。诸如“讲”案例,而不是“用”案例教学;脱离教材,精典案例不选,另选其他案例;新选案例素材设计不当,没有扣住课标要求教学,等等。
另外,根据教学业务差异,案例型情境设计的层次性应不同:一个是浅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教师采用有意义接受式的教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新教师;另一个是深层次案例型情境设计,即学生采用有意义发现式的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操作方式适合有经验教师。两个层次的案例型情境设计,教师均应把握。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胡谊. 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4-263.
关键词:政府主导;区域金融;产业化;演进路径
Abstract:Finance plays a key role in modern economy. To achieve the convergence of finance and economy,local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finance and develop it as an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financial industrializ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role of leading,organizing and coordinating to optimize the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build trading platforms for investment information and financing information.
Key Words:government leading,regional finance,industrialization,developing route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41-04
一、引言
区域金融服务效率的高低,决定了地方金融业乃至整体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金融产业化程度又反过来影响金融服务效率。在目前情况下,我国许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县域或农村,由于金融产业化程度不够高,金融服务效率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经济现状的改善和发展。对于如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刘剑峰(2010)认为,产生金融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目前主要是生态环境较差,区域经济难以吸纳金融机构和信贷资金的进入,造成区域金融竞争不充分,因此,首要问题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沈军等学者(2006)认为,优化生态环境需要支付一定的前期成本,后期会逐渐获得回报和社会效益,但优化生态环境只能由市场主导。而在刘福毅等(2009)看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优化生态环境、打造诚信品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等服务实质上是一种公共金融服务,须由政府主导、创造和提供,一旦金融产业进程完成,这种公用金融服务可向商业金融服务过渡。王广谦(1996)等认为,区域金融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金融产业化程度不够,金融服务效率会随着金融产业化程度提高而提高,解决途径是要把金融业作为现代产业来发展,实现金融体系多元化,形成充分竞争。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产业化初期必须由政府主导,营造优质的金融生态环境,吸引足够的机构进驻,提供更多更方便的金融服务。山东省青州市政府所主导的区域金融产业化实践,便证明了这些观点。
二、青州市推进金融产业化的背景介绍
2010年,山东省青州市以342亿元的GDP、18亿元的地方财政收入进入全国百强县的第76位,比2008年首次进入时提升了11个名次。而支撑青州市步入百强县行列的主要力量是农业产业化和快速成长的中小企业、个体和私营经济。但在2005年之前,虽然地方经济实力与当时的百强县差距不是很大,但金融服务水平、规模和质量却存在较大差距。当时全市只有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家会计、咨询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担保机构空白;而且,“追大弃小”成为各金融机构信贷运营的通病,“三农”经济以及中小民营等企业被长期排除在金融服务领域之外。2001年至2005年五年间,青州市存贷比由51.75%下降到41.37%,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始终在20%左右徘徊,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普遍存在,相关案件执结率不足80%,地方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到令人痛心的程度。受金融约束的影响,2001年,青州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仅有77.7亿元,在潍坊辖内12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
形成金融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本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一是严格要求抵押担保的正规银行信贷制度,与各经济主体普遍缺乏抵押担保条件的实际相冲突。据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以下简称“青州支行”)2006年10月的专题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200家企业中,有78%的小微企业无法提供令金融机构满意的抵押担保条件,更找不到专业化的担保;近九成的企业通过复杂的企业相互担保、借助熟人渠道获得贷款。二是金融生态环境不良。企业改制时期,青州市破产企业33家,涉及银行、信用社贷款6亿元,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比较严重。银行放款收紧了口袋,经济、金融进入逃废债务与信贷惩罚的恶性循环之中。三是经济与金融缺乏中介衔接和呼应。2001年,青州市仅有1家会计师事务所,没有信用评级、担保机构,中介机构的缺失使银企合作困难。众多企业由于缺乏抵押担保而得不到银行贷款,存贷款比例低,区域资金外流。四是金融服务资源处于分散、分割和低效率状态。同全国的情况类似,2005年,青州市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都属于“条条”管理;为数不多的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地方准金融机构则呈现“块块”状态,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尚未面世;一些自发成立的企业互助担保和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等也尚未被正规金融体系完全接纳,有限的金融资源处于严重分散、割裂状态,无法形成一个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有机金融整体。
基于上述问题,当地人民银行意识到,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任由金融滞后经济发展,任由区域金融生态恶化,任由金融服务资源缺失、割裂现象存在和蔓延,区域经济发展就难以获得有机的金融产业的支持。经过综合分析,政府和人民银行一致认同,区域金融产业化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但区域金融的产业化是个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和单一组织所能推动、优化的,需要借助政府这个强有力的组织来推进、展开。自2006年,青州支行向当地政府做了专题汇报,得到了高度认可和全力支持。从此之后,便开始了至今仍在进行的区域金融产业化发展历程。
三、青州市推进金融产业化的基本策略及其成效
2006年2月,受市政府委托,青州支行起草了《关于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奖励办法》(青政发〔2006〕2号),迈出了区域金融产业化的第一步;紧接着,《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意见》等文件陆续被组织实施。2009年5月,《青州市农村土地和旅游景点承包经营权收益、住房及大棚、果园、山林地上附属物产权抵押贷款暂行办法》颁布实施,扩大了贷款抵押担保物的范围。2009年6月,青州支行起草的《青州市金融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打造一流金融品牌、发展地方性金融产业的目标。2010年7月,对金融市场信息载体、市场协调、市场中介服务等非标准化金融服务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建立了隶属市金融办、全额拨款股级事业单位的青州市金融服务中心,成为市内、外金融机构和本市企业交流合作搭建的金融服务平台。
但政府意志还需要细化、落实,才能转化为区域金融产业化的实际行动,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对此,青州市搭建了“三块平台”:第一块是银企合作服务平台。为外地股份制银行免费提供办公场所、金融产品展示和业务咨询等服务,并开通了“青州市银企合作信息网”,培育市场客户资源,征集融资项目,开展多形式的融资项目对接活动。第二块是金融服务中心运行平台。青州市政府成立了由人民银行、银监办、法院、金融办、各金融机构等部门组成的协调处理小组,免费向人民银行、驻青银行业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外地股份制银行等开放,制定《金融服务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服务规范标准和中心服务工作流程。第三块是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平台。青州市用实际行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从根本上杜绝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2010年9月末,由政府牵头,成功协商解决了农业发展银行855万元的棉花经营性挂账,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同时,地方政府与青州支行共同推动辖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和职能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建设中小企业“信贷孵化”和“上市孵化”体系;组建地方金融业协会,定期开展活动,研究金融问题和发展思路,推动本市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
经过五年来多方持续努力,青州市区域金融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2010年末,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17.5亿元和209.7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61.2%和317%,存贷比持续攀升到66.06%,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青州市各类金融机构已发展发展到45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5家,各类投资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92家;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09%。2009年4月,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青州市被授予“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称号;2010年,又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称号。得到金融强力支持的青州市地方经济也迅速恢复活力,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342亿元,财政收入18.1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194亿元和11.6亿元;增幅分别为131.4%和178%。自2008年以87名的名次重新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后,2009年位列82名,2010年攀升至76名,青州市经济金融综合实力快速提高。
四、青州市区域金融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金融要产业化,首先必须吸引足够数量和种类的金融服务机构进入,而凭借青州市2005年以前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信用环境,仅依靠市场调节,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一般情况下,作为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金融机构拓展金融服务市场,总是优先考虑有效承贷主体多、信贷投放安全、经济金融信息畅通的区域。而青州市谋求区域金融产业化的关键要素大致有如下三点:
(一)政府主导
一般而言,诚信意识强和司法环境好的优质生态区域,信贷资产安全性相对高;反之,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恶劣,金融业必然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威胁。2005年以前,青州市普遍存在逃废银行债务现象,而且案件执结率非常之低,银行不良贷款率徘徊20%左右。这是导致银行存贷比长期偏低、金融机构网点稀少、金融服务短缺的根本原因。反观2006年至今的情况,由于青州市政府看到了症结和问题所在,意识到金融生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将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列入对各镇、市直各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范围,督促各镇、市直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要求司法部门与金融部门配合,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打击力度,提高金融案件的执结率,对信贷投放给予一定奖励,给金融机构以稳定预期,进而形成了金融业务快速成长、业绩不断攀升的良好局面。
(二)激活金融要素
青州市在区域金融产业发展过程中,先后制定增加信贷投放考核奖励办法和贴息政策,确认各类产权并推进抵押贷款办法,引导各类金融要素集聚,促进银企对接,吸引股份制银行进驻,鼓励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会员制、政策性和商业性担保公司,着力打造青州市金融产业集聚区。正是有这些合理的激励措施,吸引了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5家股份制银行的正式入驻,各类会计、投资咨询等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到107家。在2010年10月15日的青州市银企信息交流会上,151个重点企业和建设项目共获得银行37.36亿元的贷款意向,年末对接成功121个,贷款达23.2亿元。
(三)搭建公共平台
青州市搭建的金融服务中心,是集政策协调、信息、保障和中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各类金融机构免费(提供)信息,免费承接外部邀请等服务,将“条条”金融与“块块”经济融合在一起,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青州市银企合作信息网的运作,则培育了市场客户资源,在项目投融资之间搭建了有效平台。青州支行和中小企业局将联合推动的350家小企业信用评定结果张榜公布,对优良企业优先协调银行贷款,间接提高了企业诚信意识,树立区域诚信品牌。正是有了这种形式多样的信息平台,降低了资金供求双方的交易成本,增强了经济与金融的契合度,进而形成了分工有序、互为补充的区域金融服务格局,形成各种金融力量持续进入的“洼地效应”。
总之,青州市在区域金融产业化过程中,基本遵循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畅通金融信息、银企对接充分、信贷投放规模增加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青州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持续提升的基本动力。
五、简要结论
尽管青州市政府所主导的金融产业化还刚刚起步,但在短短5年之内,经过多方持续的努力,通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开展银企对接,对称信贷交易信息,就使得青州市金融发展格局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有这样三点可供借鉴的基本经验:第一,政府及人民银行在区域金融产业化发展中始终扮演着主导、引导、组织和协调的角色,借助政府行政力量,并通过提供公共金融服务来营造金融产业化的条件,启动、加速区域金融产业化进程。第二,要改变金融业低效率的状况,必须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信用资源等手段,需要对分散、割裂的金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改变社会信用资源的分布状态,提高交易效率。第三,区域金融产业化必须依据其基本逻辑,合理递进,将政府行为与市场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在增加公共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适时根据实际情况促进公共金融服务向商业化金融服务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刘福毅,刘倩,陈关庆.农村非标准化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诸城金融服务站[J].金融发展研究,2009(10).
[2]沈军,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J].财贸经济,2006(01).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经济布局;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现代物流业;物流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1-0024-07
高等职业教育(以下简称“高职”)作为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最为紧密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办学定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产业发展。高职办学的根本落脚点在专业建设。近年来,为更好地对接产业,很多地区和高职院校整合专业资源,通过建设专业群来对接产业办学。根据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来研究区域某个专业的布局是高职办学策略研究的关键,需要根据产业布局和专业布局的现状来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研究现状
本文中所述专业类是指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大类和二级类;专业群是指由一个或多个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因此,专业群往往由专业类中的几个专业或跨专业类的几个专业组成,一般有一个核心专业,服务于1~2个产业,通常有一个产业作为主要服务的产业。“高职专业布局”可以是一个专业中多个方向的布局,也可以是一个专业类中多个专业的布局。
已有不少学者在高职专业(或专业群)与产业经济对接的理论上作出研究,认为两者具有较强的关联度,在专业(或专业群)的布局上应服务于产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设置专业是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1]。张舸认为我国高职普遍存在专业布局滞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问题[2]。高小泉认为目前我国普遍存在高职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集群结构特征相脱节问题[3]。杨振军认为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4]。桑雷、尹玉珍、马蕾认为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5]。杨善江认为常州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常州高职教育园区走专业“群”发展的道路,应当建立起专业群与产业群“双向协调机制”[6]。吴岳军认为,应通过本土化的专业、专业群来服务地方产业[7]。邓鹏、赵晓琴、许健通过对新疆2007-2012年的经济数据和高职教育数据分析,得出了农学专业对产业的正向促进使用关系[8]。张苗、赵静、张尹莉对皖江城市带产业集群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序列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及关联度排序,得出高职专业结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9]。赵昕、张峰认为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集群是区域高职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10]。
从省市地理范围、跨地理范围的协同发展等不同视角,有学者在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布局和高职专业的布局对比后进行了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王玉婷分析了广东省及广东省内的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11]。章建新认为高职专业建设应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来进行专业布局和功能提升,并以天津市为例进行了分析[12]。杜怡萍对广东省的高职专业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广东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结构性短缺严重等问题[13]。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以苏中为例重点分析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与产业结构,提出了通过重点发展与主导产业对接的专业、增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应性等建议[14]。柳燕君、吕良燕在文献[15]中,以及杨振军在文献[16]中均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北京市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结构提出了调整建议。孙莹、闫丹在文献[17]中,张艳、孙婉、张默等在文献[18]中均针对辽宁省高职专业布局存的问题,建议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引导高职院校围绕不同的产业群建立相对应的专业群,并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张菊霞、任君庆认为宁波市高职已基本形成了与重点发展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布局,但存在专业重复率高、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19]。李真真、陈庆合、孙芳芳等建议山东省高职院校应当按山东省的区域行业设置特色专业[20]。唐继红通过对重庆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和高职专业设置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调整和优化高职专业布局的建议[21]。
可见,有关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的关系、内容、问题、对策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此前的研究作定性分析的较多,产业结构用产业在GDP中的占比与专业点在所有专I点中的占比作比较分析的较多,做一、二、三产业这些大产业宏观层面研究的较多。但是,目前尚未见有专门针对省级区域内某个高职专业(或专业类)布局开展研究工作,亦未见有量化的评价研究出现。
二、研究思路
本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研究思路:提出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该方法分为若干个可操作的研究步骤,提出区域产业经济布局与高职专业布局契合度的量化评价量表;以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作为案例剖析;通过分析湖南省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现代物流业的专项规划,得出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统计分析湖南省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现状,与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布局进行对比分析,作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的定性评价;针对湖南现代物流业布局与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契合度用量化的评价量表进行定量的分析评价,找出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湖南省物流类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
三、区域高职专业布局的研究方法
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基于区域产业经济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
(一)产业规划、专业布局现状分析
高职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方向就要与产业发展保持一致,但学历教育的培养时间较长,高职专业的布局和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要得到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好的参考素材就是区域产业有关的规划;再结合区域专业布局的现状来对比分析。
(二)产业与专业布局的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要将产业经济布局情况与专业布局情况进行定性的对比分析,见图2。
从产业有关的规划可以得出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集聚的区域、要打造的产业特色、会出现的产业新兴业态。
从专业布局的现状可以得到专业与专业群设置的情况、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的区域分布情况,专业的毕业生人数、重点与特色专业的情况,专业与专业群重大的产学研一体化布局举措;专业与专业群的建设与创新情况等。
将产业与专业布局对比,可以定性分析发展方向的趋同性、地理布局合理性、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三)量化的契合度评价
下面提出一个简单的量化衡量产业经济布局与专业布局契合度评价的量表,指标主要根据图2所示的定性对比分析的5个方面进行设定,见表1。
有了量表后,根据定性分析可进一步得出评分结果。可认为80分以上为优秀,专业布局只需少量调整;70~79分为良好,专业布局需要做一些优化和调整;60~69分为一般,需要对专业布局做较多的改进;60分以下表示专业布局与产业经济布局不相适应,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大量的变革、改进。
(四)专业布局问题的查找
可将问题的查找范围放在评价指标的5个方面。
(五)专业布局问题的对策分析
有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总体的评价,接下来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下面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作为案例研究。
四、湖南省物流类专业的布局研究
(二)高职物流类专业布局情况
高职专业在2015年经过了一次专业目录调整,在这次调整中物流成为一个二级类。物流类中有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供应管理7个专业。还有一些与物流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如港口物流管理、铁路物流管理、航空物流、快递运营管理。接下来的专业布局分析中,将这4个专业作为物流类专业分析,共计11个专业。2016年,湖南省65所高职院校中一共有27所高职院校办有物流类专业;共开办有物流类专业点39个,分布情况见表3。近年来湖南省物流类专业毕业生人数情况见表4,其中,毕业生人数为0的表示是新增专业,暂无毕业生。
于湖南省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大多从物流管理专业变化而来,专业开设的课程带有浓重的物流管理专业色彩。普遍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仓储管理实务、运输管理实务等,非物流管理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和专业方向的偏向性设置一些方向性课程,如物流工程技术(制冷方向)开设有食品冷冻学、冷链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航空物流专业开设有航空港物流运营、飞机载重与平衡等课程。
在专业群建设上,湖南高职院校大多将物流类专业作为某个专业群的非核心专业来建设。仅有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将物流管理专业作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的核心专业,将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作为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的核心专业。
有产学研合作上,湖南的物流类专业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合作,如湖南省第一家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行业公共信息平台――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顺丰快递开办了“顺丰班”。高职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教师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大量科研服务,部分学校还承担了编制物流规划项目、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等任务,如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长沙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物流实训中心等。
(三)布局对比分析
1.发展方向的趋同性
从湖南现代物流业的布局可知,总体上“十三五”期间是“一核三区多园六通道”“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促进物流业集约发展”“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下面做出“发展方向的趋同性”的定性分析,如表5所示。
2.地理布局的合理性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地理布局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在湖南省现代物流集聚的“一核三区”中,分布不均衡,专业点的布局长株潭核心区27个,大湘西地区1个,洞庭湖地区4个,湘南地区6个,湘中地区1个;且39个专业点中仅物流管理专业就占到25个;目前仅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流金融管理4个专业有毕业生,其他7个专业暂无毕业生。因此,总体上的定性评价是“集聚区域都有专业提供人才培B服务,部分带动相关专业以群方式提供人才培养服务”。
3.产业特色的支撑能力
在对“物流工程”“五大特色物流”的支撑上,尚不够有力,一些方面的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如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等。因此,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撑”。
4.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
对现代物流业的一些新兴业态,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两业联动、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物流大数据等的支持上,已经开始有一些专业出现,如物流金融管理;已经有一些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出现并已经运营多年,如湖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经有一些新技术课程被开发出来,如RFID技术、条码技术、卫星定位系统、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等。然而,这些课程对新兴业态的支持还不够全面,许多方面还没有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如互联网+物流、多式联运、物流大数据等。因此,对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可定性为“一般性支持”。
5.专业结构的合理性
湖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大部分重点业态、新兴业态可以找到专业、专业方向或课程进行支撑,但有少部分找不到支撑,如保税物流没有专业、专业方向和课程支撑,港口物流管理暂时还没有毕业生,说明专业结构尚需向现代物流业结构靠拢和改善。此外,已有专业结构和毕业生人数中,物流管理专业占比最高,2016年专业点占比和2013-2015年毕业生人数占比分别为64%和95%,见图3。许多体现地方现代物流产业特色及重点发展方向没有专业点进行支撑,也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
通过前文所述的分析,可以归结出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布局落后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两业联动、多式联运暂无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作为支撑;港口物流专业刚刚新增,无毕业生;无农产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快递物流没有专业进行支撑;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二是高职物流类专业的地理布局不合理。物流类专业点大多数分布在省会长沙,其他区域很少;物流管理R刀来螅其他专业布点很少;大湘西地区布点过少,仅1个专业点;在洞庭湖地区、大湘西地区、湘南地区没有以物流类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大湘西地区缺乏布局边贸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有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洞庭湖地区缺乏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村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湘南地区缺乏布局无水港、农产品物流及快递物流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是对湖南的特色物流支撑能力不足。保税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优势产业物流、快递没有专业或专业核心课程支撑。在先进物流技术上(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尚无专业核心课程支撑。
四是现代物流业新兴业态的支持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技术课程开发太少,很少有开设新技术课程;现代物流业的新型业务课程开发较少,如物流金融、互联网+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等。
五是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及专业方向的设置离现代物流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快递运营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暂没有专业点布局;物流管理专业布点相对过多,特色物流及本地化物流所需的专业布点过少。
(五)对策
1.改善高职物流类专业设置,新开发非物流管理专业
如表7所示,可在大湘西地区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农业物流方向)、物流管理专业(边贸物流方向),用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大湘西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洞庭湖地区可新开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用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及这些新开发专业构建一个与洞庭湖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在湘南地区新开发港口物流管理(无水港物流方向)、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农业物流方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用铁路物流管理、工程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专业及这些新增专业构建一个与湘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特色专业群。
长株潭核心地区也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可新开发快递运营管理专业、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港口物流管理专业,增加物流信息技术、物流工程技术、工程物流管理、物流金融、航空物流、铁路物流管理等非物流管理专业的布点,增设物流金融管理(保税物流方向)、物流管理(再生资源回收物流方向),除已有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可新构建现代物流金融专业群,这样在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上均有现代物流专业群进行覆盖。
此外,结合湖南本土产业特色新开发专业方向,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在已办的和新增的物流类专业上,结合特色产业开发专业方向,如物流类专业的工程机械物流方向、轨道交通物流方向等,将这些专业方向纳入到学校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群建设范围中,在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产学研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上,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来进行打造。
2.推动产学研格局形成,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出台政策或办法,在与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一致、服务特色产业经济的物流类专业、专业群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联合研发岗位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专业课程等。如在长株潭核心地区校企合作成立以企业命名的股份制或董事会制快递物流学院,共同培养快递专业人才;在洞庭湖地区与企业合作建设港口物流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共同培养港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和联合科技攻关。
3.加大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力度,对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形成支撑
建议在已有的物流类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新开发一批支持新兴业态及特色物流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大数据、互联网+物流、物流物联网、物流云计算等一批新兴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进行跨界融合的交叉学科课程;保税物流园区管理、无水港运营管理、农产品物流、边贸物流、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两业联动、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区域特色物流课程;工程机械的仓储与运输、轨道交通物流与供应链、汽车物流、盐化工物流、粮食物流、医药物流、石油化工物流、输变电物流等一批与本土产业特色结合的物流类专业课程。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工管委主导、部门配合、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的原则,以雪为令,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及时清除街、路积雪,确保道路畅通和交通安全。
组织机构
成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冬季清雪工作指挥部,负责全区清雪工作的指导调度和安排部署。
总指挥管委副主任
副总指挥:工委办公室主任
管委办公室负责人
城市发展局局长
各清雪责任单位(见附表)主要负责人为全区冬季清雪工作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清雪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信息反馈等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城市发展局,办公室主任由城市发展局副局长殷港同志兼任。
责任分工
(一)城区主干道的机动车道,由环卫部门负责喷撒融雪剂,并对融雪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证正常作业;财政部门为清雪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二)城区主干道的慢车道、人行道由工委、管委机关和驻区各单位负责(详细情况见附表)。
(三)城区次干道由各企业单位、沿街门店按“门前五包”规定的责任范围负责(左右单位的间隔延长线至街道中心线)。
(四)小街巷、居民小区由社会发展局和物业部门负责。
(五)区内广场、游园等公共场所的清雪工作由日常管理责任单位负责。
时限及要求
关键词 经济学 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Mistakes and Reform Proposals of Economics Case Study
ZHU Jinhe[1],CUI Dengfeng[1][2]
([1]College of Economy & Management,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3;
[2]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AbstractCase teaching has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 rel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s the current case stud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re are some mistakes such as selection of case teaching, the size of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student ability and so 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and innovate case study by improving case selection, case teaching methods, case analysis ability, organization of case studies.
Key wordseconomics; cas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1 案例教学法的优越性
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指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交流与讨论等活动,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互动式实践教学方法。①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案例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突出的优点之一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案例角色扮演有了明显提高,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有所增强,开放性较强、不受单一所谓正确答案约束的案例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从现实角度对案例进行充分认识与分析,并综合运用已有的各种技能和知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不仅对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形成健康科学的社会观有所裨益,还切实提高了学生立足实践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
第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素养与沟通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学生的自信心在参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有所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在案例讨论中得到了有效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也在小组案例讨论中得到增强与巩固。
2 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误区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兼具启发性、引导性与参与性的实践教学方式,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经济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大力推广,但也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很多高校将案例教学法只看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认为与学校无关,无论是组织支持还是相应的人力投入与经费投入均严重匮乏,任课老师调查和编写案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时间与精力,却不被计入工作量,无疑将挫伤任课老师的教改积极性,无形中也对案例教学在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带来阻力。
误区二:案例教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在课堂上,学生延续应试教育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被动求知而非主动求知,创新能力和与社会实践能力不足;②教师不是学习的“教练员”或“引路人”,而是一言堂的演说家,简单地进行知识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才是目的。
误区三:案例教学的学生规模过大。案例教学中师生互动非常重要,学生规模过大会对课程纪律和学生注意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很难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和沟通,大规模学生案例教学的参与度以及案例教学效果明显低于小规模学生的案例教学。
误区四:所选的案例针对性与目的性较弱。在经济学课程中实践案例教学时,应根据所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加工,根据具体教学环节选择适宜的案例,以助于学生领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实质,提高对经济学理论的应用能力。③如果案例偏离了课程目标培养和目标,案例即使再典型、再生动,其功效也将大打折扣。
误区五:以案例教学代替理论讲授。如果过多地重视案例而脱离其理论基础,只满足于为学生提供若干具体而欠缺深度、浮于表面的孤立情景与经验来替代系统的课堂讲授与理论学习,势必会造成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准备与储备不足,那么这种案例教学就会变得肤浅,应用的贡献难以得到肯定,经济学理论也得不到提高。
误区六:案例教学重讨论轻总结。有些老师在进行经济学案例教学时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却忽视了对案例的总结和归纳;或者有的老师只总结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态度、气氛等情况,仅对学生的讨论做简单综合、重复陈述,却忽视了对案例本身――案例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启发、改进途径等方面的总结,未能帮助学生对案例讨论进行整理思路、理清脉络、形成见解,让学生撰写精确简练的案例分析报告,从而容易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和浮于表面。
3 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建议
(1)慎重选择鲜活而适宜的教学案例。一方面,选择的案例要有实用性,可将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比较关心的制度问题加以提炼和总结,使学生掌握的制度相关知识有用武之地,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另一方面,案例的选择与应用要保持动态性,使得案例教学真正能反映“真实的现实世界”。可以依据报刊杂志、新闻报道、电台录音和电视录像进行合理改写为新颖的案例,能使学生事半功倍地通过案例掌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同时也要经常对已经使用过的案例进行筛选、提炼与更新,需要不断地试验――按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任意组合使用案例,不能躺在成功的案例设计桂冠下安享其成。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进案例教学。在经济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应努力做到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形式的案例、交替选用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搭配采用大、中、小型案例。第一阶段主要就单一问题进行分析,教师可选择问题交叉少、结论较为肯定的短小经典和现实性案例,激发学生兴趣。第二阶段应侧重于多角度思维,可适当选用一些带有悬念与争议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关注与深思社会焦点、热点及现实社会经济问题,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参与感的目的。第三阶段侧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选择层次驳杂、容量大、线索繁复的中、大型综合案例以拓展思路;对于综合案例的分析应兼顾分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甄别其各自的优劣,筛选出最好的方案。
(3)对案例教学要进行精心准备和周密组织。大量细致而组织周密的案例准备是教师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基础与保证,教师的作用贯穿于从案例的选取、形式的设计、场面的调度、活动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任课老师课前应认真收集和选择案例及有关背景材料,讨论题的拟定、案例小级的分组以及学生案例调研都要作事先的统筹准备;教师在编写好案例材料的条件下,可提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初步阅读和分小组讨论;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使用相对简单的案例,尽量减少可能的混淆,以便给初学者一种成就感;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为了展示案例,可以采用多种手段――书面形式、网上、影视资料、音像资料,通过视、听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4)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方法。课前,运用双向导入即承上启下的引导、典型案例引入两种方式以及开放式导入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其学习动力,启发学生领悟教学内容;课中,教师采用“设疑提问――探究分析――发现问题”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④课后,通过“案例反思、作业设计及交流、导入下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来延伸、巩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逐步积累有效的学习体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案例教学要与其他教学方法密切结合。任课老师应该加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实验和实践,通过团队演讲、角色扮演、课堂讨论、情境模拟等方式活跃并丰富课堂教学,多用引疑释疑的方法制造学生内心中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等;⑤也可采用专题讲座法,多个教师沿着某一问题从深度与广度纵向展开,着重纵向知识链的传授,给学生展示该专题领域的深度与变迁;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安排一定量的社会实践环节,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实践机会,达到培养学生发现和认识的现实制度、积极探求解决这些现实制度问题方案的能力的目的。
本文受到朱金鹤博士主持的石河子大学一类课程《新制度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注释
①D.R.Schoen.what is case method?”.The Case Method at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1980(6):78-79.
②丁红.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类学科中的运用的几点认识.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56-57.
③景维民,周立群.新形势下经济学课程设置思路的再思考.中国大学教育,2007(1):16-18.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和品位为目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集中相关部门力量,组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用5年时间,将该区域整治建设成为能够充分体现城市特色、自然生态平衡发展、有一定影响和空间富有个性的显山、清水、观城、见绿的“山、水、城、林”于一体、生活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城市新景观,最终实现“改造一片旧城、挖掘一片资源,创造一片效益,享受一片环境”的目标。
二、基本思路
环境整治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难点多、热点多,为此,应坚持两个先行、三个支撑、两个贯穿始终。两个先行,即规划先行,要抓紧高标准一次性规划,分步分期实施,确保整治、建设有序进行;舆论先行,要借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种宣传渠道,广泛宣传,进行造势、强势,为拆违、拆迁、建设有效推进,营造氛围,争取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三个支撑,即方案支撑,为使领导小组制定的实施方案更具操作性并能真正落到实处,各区和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完成配套性的工作方案;组织支撑,各区要分别设立与市组织机构相应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形成一个班子、一支队伍、一套工作计划;政策支撑,对该区域拆迁政策的研究,要“瞻前顾后”,既要考虑全市拆迁政策的连续性、平衡性,又要考虑从实际出发,具有操作性。两个贯彻始终,即宣传贯彻始终,维稳贯穿始终。
三、主要任务
重点治理及周边环境,新建防洪堤坝(含堤顶5米防汛通道)和沿堤40米绿化带。实施塘内清淤排污,提高大塘防洪排涝能力;改造开发大塘周边的旧城地块,完善该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建成开放塘中小岛公园。具体范围为:朝阳路以西,涂山路以南,公园以东,钓鱼台五巷以北(见城市规划局图)。工程占地204亩(以实测为准),其中:房地产开发1252.3亩(含A区126亩),水利用地121亩,公共绿地140亩,中心岛绿地200亩,市政道路用地200亩,大塘水面1亩。
四、职责分工
(一)市城司作为项目运作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实施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开发项目。负责旧城的土地开发与整理,中小学的新建、扩建改造工程实施,作为国有土地拆迁区域的拆迁人,负责开发净地的拆迁、征地费用,土地挂牌出让收益属城司所有。负责区域内市政道路、园林景观的建设。土地出让按“以净地出让为主、毛地出让为辅”的原则进行。同时,负责农民拆迁还原房建设。本年度计划建设5万平方米,并将宋滩还原小区安排4万平方米用于大塘拆迁还原。
(二)市建委负责区域内市政道路、城市污水管网、园林景观三部分建设任务,投资来源为城建维护费及世行贷款。
(三)市水利局负责大塘清淤、建设新的防洪堤坝及沿堤40米内道路、绿化等工程建设,该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安置费用由水利局利用水利基金、河道维护费及融资解决。
(四)市教育局负责项目范围内中小学新建、扩建改造的前期工作,并在完成后交由城司组织实施。投资来源为教育附加费。
(五)禹会区、蚌山区、高新区负责各自区域拆违、拆迁和拆迁安置的组织实施和、维稳工作,并督促、协调、积极推进区域内企事业单位的拆违、拆迁工作。
(六)市规划局负责做好整治建设规划的选址和设计方案审查、审批工作,并配合各投资主体做好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
(七)市房管局负责国有土地房屋拆迁报批资料的审核把关、颁发拆迁许可证、拆迁公告等相关工作。
(八)市国土局负责办理集体土地征地拆迁的有关手续及代拟征地公告,委托蚌山区、高新区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市城司负责办理国有土地上城市居民拆迁的报批手续,并与禹会区拆迁事务所签订委托合同。
(九)市行政执法局全力配合做好新生违法建筑的防控,配合辖区政府适时组织强拆工作。
(十)市公安局负责成立环境整治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治安办公室,处理日常治安工作,对拆违、拆迁过程中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依法打击。负责对国土部门移送的涉嫌构成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查处伪造证件的违法犯罪行为。
(十一)市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处拆迁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及有关人员违法违纪行为。
(十二)市工商局负责对已确定拆除的违建中的经营者停发营业执照,对已发出的要及时做好变更登记。
(十三)市供电、供水部门负责对已确定拆除的违建,在超过限定的自拆期限后,实施停电停水。
(十四)市局负责拆违、拆迁过程中上访人员的接待工作。
五、实施步骤
环境整治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从年月开始到年月结束,共5年时间。大体用2年时间对环境进行整治、建设;用3年时间对周边区域旧城进行改造。前2年大塘环境整治区域内拆违、拆迁工作,具体分为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建立组织、强化宣传;集中力量、实施动迁三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摸底、制定方案阶段(年月—月)
各区对所辖已确定的B、C、D区域违法建筑和居民房屋等要进一步调查,掌握情况、汇总资料、研究问题,由有关部门对违法建筑进行认定。同时,各区分别制定完成《环境整治的拆违、拆迁实施方案》、《环境整治的、维稳方案》;市国土局制定完成《环境整治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方案》,拆迁主体和拆迁区域政府共同制定完成《环境整治的拆迁、安置方案》;市建委制定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方案》、《环境整治的道路、园林景观建设方案》;市水利局制定完成《清淤方案》、《岸线整治方案》;市城司在筹措拆迁补偿资金到位的同时,制定完成《环境整治拆迁地块出让方案》。
(二)建立组织、强化宣传阶段
各区成立相应的组织,确定专人、抽调专门力量具体负责落实本辖区的任务。要强化宣传,形成单位宣传、社会宣传、媒体宣传,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造势、强势,以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有拆违、拆迁任务的单位要利用墙报、板报、专栏等形式进行宣传;各区要组织相关人员采取在拆违、拆迁区域内张贴公告、悬挂横幅、组织宣传车、致居民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宣传;新闻媒体要适时组织背景报道、追踪报道、深层次报道,努力在区域内形成拆违、拆迁的强大声势和执法氛围。
(三)集中力量,实施动迁阶段
按照“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先主后次、分期分批、滚动推进”的工作思路,B、C、D区域,拆违、拆迁并举,以拆违促拆迁、以拆违推拆迁。各区根据各自的任务,按照先机关、后单位,先干部、后群众的工作方法,全面强力推进拆违工作。对企业单位的拆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在限定的时间内实施动迁。被拆迁人有单位和主管部门的,实行责任包干,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与被拆迁人谈话、动员,限期拆迁。
六、组织领导
环境整治及周边区域旧城改造,涉及面宽,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对领导小组进行调整和充实。
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委,由兼任办公室主任,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并主持日常工作,任副主任。成员: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指导工作、征地拆迁复核并及时研究和处理遇到的相关问题。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工作保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形成系统工作网络。按照责任明晰,协调配合的原则,各区要组织专门力量并明确具体分工、具体任务、具体计划、完成时间、工作标准,要建立考核通报制度,层层抓好落实。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支持和配合该项工作积极有效推进。
(二)宣传舆论保障。宣传工作是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稳有序推进该项工作的深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要将各种形式的宣传舆论贯穿整个整治的始终,把握节奏,达到宣传有力,氛围浓厚,以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三)社会稳定保障。明确一个责任制,建立两个网络,制定一个预案,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社会稳定。一个责任制是:按照“以区为主、单位负责、责任共担”的原则,层层抓好维护稳定的责任落实。两个网络是:建立接待网络,由市、区和有关部门认真做上访群众接待和有关政策的解释工作;建立市、区、街(乡)、居委会四级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掌握信息,努力将拆违、拆迁工作中的矛盾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之中。一个预案是:公安部门制定维护该区域社会稳定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坚决依法处置在拆违、拆迁工作中的个别煽动闹事和过激行为的人。
关键词:中部地区;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湖南省长沙县
党的十强调,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独特的示范作用。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落脚点是在中部县域,重点、难点在中部县域,必须根据中部县域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进中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中部县域自主创新力度,发展低碳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本文试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就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一理性的梳理。
一、湖南省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
1、湖南省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湖南省长沙县自古为三湘“首善之区”,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县”、“最具幸福感县城”等荣誉称号。2011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排名中,分别位居第18位和17位,均列中部第一。人均GDP8035元,城镇化率51.99%,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率先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见下表。
中部地区各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与长沙县对比一览表
中部地区
省份 平均县域人口
(万人) 平均县域GDP
(亿元) 平均县域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山西省 25.93 68.93 4.22
河南省 66.74 174.90 6.03
湖北省 57.02 125.33 5.37
安徽省 80.30 119.21 7.28
江西省 43.66 82.48 6.28
湖南省 58.36 128.98 4.91
长沙县 80.38 789.90 96.90
2、湖南省长沙县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过程
改革开放前,湖南省长沙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典型农业县,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对外封闭,经济体制单一,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停留在温饱阶段。到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仅2亿余元,工业总产值为6800多万元,财政收入只有1919万元,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为51:32:1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27元和143元。1978年,党的的召开,拉开了长沙县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发展方式开始由粗放经营逐步向集约经营转变。
一是实现由农业为主向以工业为主的转变。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0:42:18,以工业为主的二产业首次超过一产业,并在三次产业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2011年底,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5:73.2:20.3,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70%,约有70%的财政收入和农民新增收入来自于工业。
二是实现分散化向集约化、集群化的转变。湖南省长沙县90%的企业都集中在“一区六园”,95%的工业产值来源于“一区六园”,并逐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三大支柱产业和食品饮料、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印刷包装等主导产业。
三是经济增长逐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建立了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1家,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3%。节能降耗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
二、湖南省长沙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促进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系统问题,湖南省长沙县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转变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推进中部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加大中部县域自主创新力度,发展低碳经济,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1、建设生态文明的两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湖南省长沙县效率优先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业已面临资源瓶颈等诸多深层次因素的挑战,经济快速发展与土地、能源、重要原材料短缺矛盾及国家对土地利用、能源节约、二氧化碳以及污染物排放更高要求使发展压力增大,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县域经济绿色发展成为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县域绿色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关工作,包含绿色经济、生态保护、宜居环境、两型社会、低碳经济等内容,需要增强分析经济发展的成绩与代价、产出与投入和节能减排等工作能力,加强技术进步和统筹发展等工作手段。
一是注重规划,制定区域规划、产业规划、城镇规划等,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主动选择污染少的合适项目,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中集聚集约效应;二是注重功能区建设,将县域划分不同功能区,统筹发展,积极推进两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拓展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三是注重城乡统筹,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地区分散型农户及乡村学校污水处理工程、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及其清运系统工程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注重环境生态建设,加强“两河”流域林地、湿地保护力度,建设浏阳河、捞刀河风光带,加快推进绿色市政建设,创造低碳出行条件。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就是要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使县域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第三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湖南省长沙县二产业比重过高,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仍然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
一要打好“转换牌”,着力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借鉴工业组织形式培育农业市场主体。推进组织创新,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提高产业化水平。二在现有产业集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可持续节能环保建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形成“高端产业自主化,关键部位自产化,产业布局集群化”的良性发展格局。三要把发展“生产业”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铁经济、空港经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会展业、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等生产业,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创意经济等都市型经济业态;进一步提升房地产、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生活业发展水平,推进商贸服务、休闲旅游、房产装修、汽车服务等生活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
从总体上看,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严重依赖资金高投入的状况和严重依赖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严重依赖引进技术,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提高原自主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是催生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支撑。湖南省长沙县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必须在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
要进一步增强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理念,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大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加快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骨干企业。在重点支持梅花新能源汽车、远大集团、顶立科技、众兴新材、瑞翔新材料等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引资、引技、引智力度,做大优势,突出特色,树立自主创新发展的理念,着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要促进技术要素与自然资源要素、人力资源要素、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集中力量开发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为特色产业的发育和成长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迟福林.“十二五”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与重点[J].新华文摘2011.3
[2]姚永康.加快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10.12.
[3]浅谈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河北博才网.2013.10.8.
作者简介:
罗勇(1973―),男,江西吉安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务部,主要从事县域经济研究。
关键词:海峡西岸;环境承载力;高校;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邵晴(1979-),男,河北丘县人,仰恩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福建 泉州 36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10257S)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05-02
影响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仅有社会因素,如经济水平、文化氛围,还受到高校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并引发诸多问题,例如供水问题、空气污染等等。近年来,随着生态学逐步应用到教育学中,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例如区域环境中高等教育如何采取适当的地域空间组织模式,通过协调发展机制,以实现教育及生态环境的综合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具有独特自然环境的区域而言,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单元,高校如何遵从自然环境规律才能科学有序地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自然环境的角度,通过引入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以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泉州仰恩大学水资源承载力为例来探索高校如何与自然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研究最先是从生态学的概念中发展出来的。1921年,美国人类生态学学者帕克和伯吉斯提出了承载力的概念,“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这一术语后来被应用于环境科学中,便形成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在我国,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叶文虎教授于1991年最先提出了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他将环境承载力定义为“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阀值”。1996年,彭再德进一步明确了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即“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因此,区域环境承载力可看做是区域环境系统结构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适宜程度的一种体现。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进入大发展时期,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高校已经达到小城镇规模,甚至一些地方出现了几十万人规模的“大学城”。高校与地方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承载力概念的引入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2004年贺祖宾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从概念上分析了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的特点、基础条件、约束条件和生态弹性力。2007年何绍福等撰文就我国高等教育生态失衡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环境开创式的探索。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自然环境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省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核心是以漳厦泉大都市圈及福州地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区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东部与台湾隔海相望,北、西、南面基本上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与其他地理单元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地貌和水系地理单元。本地区核心福建省有80%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地形,粤东、赣东、浙南地区也主要以山地为主,俗语福建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极为形象地描绘出本地区的地理特征。
本地区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大气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地域分布不均,水资源山区多沿海少。区域内河流属山区性河流,流程短,流速急,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和年内变化大,难以利用,存在着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等诸多问题。以泉州市第一大江晋江为例,晋江流域面积5629平方公里,包括永春、安溪、南安、晋江以及泉州市区共8个县市区,水资源供给人口约350万人。晋江流域外供水还包括泉州市沿海的惠安、泉港等地,区域人口约250万人。晋江水系承担了泉州地区大部分供水的需求,然而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等原因,泉州地区处于水资源“绝对贫水区”,人均水资源不足400立方米。
此外,本地区人口较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占全省面积33.9%的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5市常住人口占全省总数的68.4%,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较为突出。以泉州市为例,全市人口密度585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值的2.14倍,且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区县占了全市总人口的71.8%。泉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台地、平原过渡,平原只占陆地面积的16.55%,多为耕地。镇与工业区则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河谷盆地,与耕地争夺土地资源矛盾较为突出。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环境,特别是水资源环境和土地资源环境状况都不很理想,环境压力较大,地区发展潜力有限。
三、高校发展的新问题
本地区的高校发展目前处于上升阶段。2008年福建省全省高校在校生仅有56.26万人,2011年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70.8万人,校均0.82万人。其中一些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小城镇规模,如厦门大学在校生38000多人,专任教师2435人。还有一些大学集聚组成“大学城”,如福州大学、福州师范大学等10个高校都建在福州闽侯上街镇,占地14.5平方公里,这些学校在校生总计超过7万人。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及分校区、新校区的兴建,高校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例如2005年福州大学城溪源河的污染,2009年华侨大学周边浔美渠工业废水污染威胁学校地下水源及城东324国道边焚烧工业垃圾造成空气污染,2009年仰恩大学饮水短缺及污染,2010年厦大生活污水污染海滨等环境问题以及高校普遍面临的校区扩建与地区环境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些环境问题的出现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福建省高校发展规模已经进入了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阈值阶段,高校与自然生态环境开始失衡。
高校所处的自然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达到一定程度,高校本身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就突显出来,并超越了经济、社会对高校的影响,制约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自然生态环境对高校的影响力大小是可以通过环境承载力来考量的。本课题选取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泉州仰恩大学为例,就其环境承载力中的短板――水资源进行承载力分析,试图找出环境承载力与高校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仰恩大学的发展情况是目前本地区高校发展的一个缩影,它不仅在扩招的同时忽略了生活基础建设,而且在学校早期建设规划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而建在远离市区的偏远乡镇,没有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与目前许多高校在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兴建新校区或分校区的举措异曲同工。
为了说明本地区环境承载力对高校发展的影响,下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泉州市仰恩大学进行水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四、仰恩大学水资源环境承载力
仰恩大学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山边村,占地2000余亩,在校师生家属最多时达到16000余人。学校与马甲镇周边共计约26000人的自来水供应依靠马甲镇自来水厂。根据马甲镇自来水厂2009年统计数据,马甲镇居民用水量每年60万立方米,仰恩大学用水量每年240万立方米,合计每年马甲镇自来水厂供水量为300万立方米(约合每天8219.178立方米)。
仰恩大学所在的马甲镇地区水资源承载力可由以下公式计算:
R=CM/Q
其中:R=供水能力(人);C=供水量(L/天);M=生活用水供水比例(%);Q=生活用水量标准(L/人・天)。
引入C=8219178 L/天;M取泉州市平均值15.3%;Qmax=180 L/人・天,Qmin=120 L/人・天;则Rmax=10479人,Rmin=6986人。(相关数值取自泉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国家标准编号 GB/T 50331-2002。)
水资源承载力公式为:
P=S/R
其中:P=水资源承载力;S=区域人口(人);R=供水能力(人)。
当P>1说明水资源承载力不足,P
取S=26000人,则仰恩大学所在地水资源承载力3.72>P>2.48。对于仅供镇级规模供水的马甲自来水厂而言,仰恩大学是个极大的负担,可见当地水资源承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地方发展。
以仰恩大学暴露出的水资源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在建设规划阶段对基础建设,特别是生活相关的基础建设缺乏相应的重视。除了社会分工的问题外,高校本身也忽略了作为一个社会地理单元的特性,特别是目前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达到小城镇规模,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前期千百人级别的“单位”性质。仰恩大学1988年建校时学生600人,到21世纪初发展到近2万人规模,期间学校多次扩建,但并未解决相应的生活基础建设问题,特别是忽视了水资源的配套建设,缺水、浪费水、饮水不合格等水资源问题成为学校发展的一大阻碍。2009年福建沿海地区大旱,马甲镇及仰恩大学分时段限时供水长达数月,经媒体报道后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国家标准编号 GB/T 50331-2002)福建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20~180L/人・d。根据泉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市区自来水供水中居民家庭用水量5543.71万立方米,用水人口200万人,用水量75.94L/人・d,仅为全国标准的42.2%~63.3%,可见泉州地区处于供水严重缺乏地区。在这一地区若是规划建设万人级别的高校,必须对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考量。
又根据调查,仰恩大学人均用水是马甲镇居民的2倍多,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产生的管网损耗,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学校管理落后、设备老化导致的人为浪费。基础设施落后与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在城郊或郊区尤其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及技术水平等原因,马甲镇自来水水质难以得到保证,自来水红线虫、泥浆等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五、结论
根据仰恩大学的经验,笔者对海西地区核心地带漳厦泉地区及福州地区高校集中的几个区域进行了水资源承载力分析。除仰恩大学外,其他相关数据来源于2010~2011年各地水资源公报及地方年鉴。水资源承载力数据见表1。
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峡西岸经济区水资源缺乏是一常态。除了新建的漳州开发区外,其他地区都需要通过各种手段补充水资源,比如厦门的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闽侯的闽江北水南调工程。而漳州开发区因为目前入住人口较少,因此P值还处于可承受范围内,但当按其长期规划区域人口底线达到24万人时,其供水能力必须在现有的10万立方米/d的基础上提高4倍以上,否则将难以保证该地区的正常发展。受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限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在进行开发时必须首先满足水、土地、空气等基本生活保障条件。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地方环境问题将成为整个地区发展的最短板。
对高校而言,海峡西岸经济区水资源承载力的薄弱对如何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个大难题,不论是采取迁址、办分校、办大学城等手段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以水资源为代表的环境资源的制约。而且,新开发地区或城市郊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也同样消弱了该地区的资源承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相应控制学校规模、加强基础保障建设外,高校必须重视自身的社会地理单元属性,审慎决策,积极参与地方基础建设,与地方发展和谐同步。
参考文献:
[1]贺祖斌.论高等教育生态区域的非均衡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7):1.
[2]林伟东.晋江流域及其沿海供水区水资源和用水现状浅析[J].水利科技,200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