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建设标准体系8篇

时间:2023-06-19 09:25: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设标准体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建设标准体系

篇1

关键词:食品标准 检验检测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2-0017-02

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重要的技术支撑,对促进和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省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省、市、县三级检验检测机构为中心,以流动检测车、快速检测仪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但从总体上看,我省现有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1 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方面表现出来的几个先天不足

(1)是标准体系落后,尤其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不高,如检测方法不够,多残留检测方法较少,快速筛选的检测技术不成熟,缺乏超痕量分析等高技术检测手段,样品前处理技术过于传统等等。

(2)是检验检测机构重复设置是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交叉重叠的“并发症”。各地、各部门都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用于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质监、工商、卫生、农业、检验检疫等部门都有自己的检验检测机构,但检验检测机构设置没有统一规划,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甚至一些机构只是低水平的复制。单从地方检验检测机构来看,单位之间硬件基本雷同,检验检测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开展的项目主要是常规项目的检测,但对于花样不断翻新的假劣食品而言,又力不从心。

(3)是检测资源浪费、检测信息不能共享已影响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的特殊性要求进行分段监管并需做好相互衔接的补充,实现无缝隙监管,以确保上市食品质量安全。分段监管的框架下,任何一个环节发现不合格的食品都可能涉及其他环节的监管部门。生产环节检出不合格产品应当查明其流向,及时通知企业召回,并由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市场监管中进行清查,且部门之间应及时通报;终端环节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当追溯至生产企业,其间也离不开部门之间的配合。

2 我省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突破点、重点和难点

(1)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突破点:资源整合。首先是整合软资源(包括立项计划、经费和信息等)。删除重复、不合理的计划,增加薄弱环节检测和检测批次,提高检测科学性;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为食品安全执法、风险评估、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重点:重点或国家级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健全检验检测机构系统,做强做大检测品牌,建立以省、市、县和企业四级检验检测机构为主体的检验检测机构系统。做到区域分布均衡,重点实验室具较高技术水平,能够跟踪国内外食品最新发展动态,对潜在危害提出前瞻性预测及应对措施;地域性实验检测系统能够开展本地食品安全一般常规项目和快速检测工作;企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开展产品出厂检测。

(3)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难点:信息管理支撑系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网络信息系统,信用评价和责任追究系统属于对保障食品安全工作高效运行和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整体功效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食品标准缺少信息化和公开透明化。而且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数量偏少、标准陈旧、与国际接轨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德等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为60%。我国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各标准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而且同一个产品甚至有几个互相矛盾的标准,日前曝光的“农夫山泉水标准事件”就是一个真实写照。

3 食品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需要采取的措施

(1)健全技术标准体系。食品检验检测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判断食品卫生、质量合格与否的主要手段,在食品质量安全评价、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等方面担负着重要的技术支撑责任,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提高食品生产水平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一个国家的食品检验检测水平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建立以食品安全为主导的统一的国家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不仅在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和产品贸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发展我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维持社会稳定、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

篇2

标准化就是在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体系建设与相关领域的对接,具有相对开放的特征。标准化建设,就是要按照确定的标准体系进行工作检查和绩效评价,以提高组织各项工作能力。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把关注民生提到了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不断提升执行能力和服务能力,就必须重视管理标准化,制定和实施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标准,使之成为国家公共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推进社会保险标准化意义重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业务量剧增,业务交叉重叠多,复杂程度较高,管理难度加大。使社会保险经办能力不足,高度分散细化的管理体制,以及群众对管理服务的不满意问题,如:考核征缴率高低,涉及缴费基数、应缴费额和实缴费额,可不同地区不同标准,解释完全不同;还有当期补缴费额按不按当期实缴费额考核。以及保险关系转移难,异地医疗费用结算难等问题,可以说都与缺乏标准和标准化管理缺失有直接关系。在这种背景下,不同地区社会保险公共服务能力可比性很差,绩效考核工作难以执行。

要强化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服务绩效和公信力,就必须实现由经验型服务向标准化服务转变。社会保险工作不仅政策性强,而且程序性也很强,这就在客观上客观上具备了进行标准化作业并实现最佳秩序的条件。同时,通过制定社会保险标准,开展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还能更好地评价社会保险工作的绩效,支持科学决策,推进社会保险事业科学发展。其次,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已经进入需要标准化管理和服务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保障事业进入到统筹城乡的创新阶段,社会保险项目向农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扩展,正在走向全面覆盖、综合配套、统一管理。面对数以亿计的参保对象,要通过服务工作的标准化满足他们对社会保险公共服务的需求,为其提供“统一的、可追溯的和可检验的”服务,实现“记录一生、跟踪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并努力提高服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再其次,社会保险标准化是实现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的基础。

二、对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实现规范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这是第一次把技术标准理念引入社会保险经办管理中,第一次把建立技术标准,实施标准化管理作为中央的宏观政策和要求加以推行。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陆续探索社会保险的标准化建设。(1)陕西省社会保险管理局率先在全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模式下开展了标准化工作的探索,建立了包括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等内容在内的标准体系;(2)江苏省淮安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将ISO9000管理标准体系引入社会保险服务领域,率先通过了ISO9001管理质量标准认证;(3)吉林省积极开展标准化经办服务大厅、标准化档案管理中心、标准化社区服务窗口的创建工作。

这些实践都为社会保险的标准化建设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因此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系建设应按照“先易后难,先程序后机构”的原则,先制定国家社会保险标准化体系,再形成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单位标准。并采取“国家统一”和“地方差异”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推进。

一是国家可以考虑研究制定社保经办服务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主要包括:对于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的名称、社保经办服务所使用的术语以及标志等内容可以考虑制定基础标准;对于社保经办服务体系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涉及未来提高统筹层次目标中社会保险关系可转移、可接续的相关信息技术等内容可以考虑制定技术标准;对于涉及社保经办服务活动的服务人员仪表、语言、态度和行为,服务设施、安全、卫生,以及服务质量等内容可以考虑制定服务标准。

篇3

社区管理指一定的社区内部各种机构、团体或组织,为了维持社区的正常秩序,促进社区的发展和繁荣,满足社区居民物质和文化活动等特定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自我管理或行政管理活动。社区服务是指政府、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各方面力量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就是规范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行为,规范社区管理服务市场,调整社区管理服务组织与社区成员关系的重要技术支撑,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是推进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安全社区、生态社区、健康社区的重要基础手段,对提升社区管理服务的公共性、服务性,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对社区的建设发展,打造社区管理服务品牌,增强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化,加速社区管理服务公共化都非常有必要。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标准体系编制的依据。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编制主要参考依据有: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总则》、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一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二部分:标准体系》、GB/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等国家标准和有关资料。

标准体系编制的原则。体现社区管理服务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促进社区管理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质量,规范社区管理服务行为,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重视和谐、文明、安全、环境、卫生、帮扶,维护社区成员的权益;全面协调开展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坚持全社区参与和持续改进。

标准体系编制的过程

全面梳理。对现有的社区管理服务的方针政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有关制度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收集梳理,研究如何以标准的形式将其固定。

广泛调研。按照以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电话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社区管理部门、社区工作部门、社区成员对社区管理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安排专人搜集国内外有关社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文献,系统分析,整理研究标准体系的特点和运行的机制。

科学构建。在对贵州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现状进行充分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初步搭建由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三大子体系为支撑的覆盖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全过程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框架。

明确重点。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合理性、适应性、可操作性和考核性,明确应重点制定的各项标准。标准体系应建立应全面、协调,全面主要是指标准体系要涵盖了社区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协调主要是指其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应重点编制本地区的社区管理服务标准做到衔接配套,有机组合。同时,按照控制面的不同科学设定标准子体系,按照控制点的不同和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项标准进行科学归类,纳入相应的标准子体系,保证了整个标准体系的系统性。

实施改进。标准体系制定、实施后,按照积极探索、循序渐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针对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标准覆盖面不全,标准动态变化快、个别标准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应对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和有关标准进行修订完善,推动了标准体系持续改进,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的结构

结构关系图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包括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社区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这三大体系,不相互独立,它们之间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缺一不可。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是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的基础,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核心。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管理服务提供标准体系对管理服务保障。

社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组成

社区管理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社区管理服务在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一些通用的或基础的标准的集合,处于整个标准体系的最上一层,对管理服务保障体系和管理服务提供体系的建立和制定起着技术上的保证和支撑的作用。主要包括标准化导则、管理服务指南、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测量标准、机构分类与命名、人员分类与命名等8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社区管理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支撑管理服务有效提供而制定的标准构成,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是以安全、环保、健康、节约能源为主,以人力资源、设备、财务、信息为辅的完整的,为管理服务提供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主要包括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安全与应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信息标准、财务管理标准、设施与设备及用品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合同管理标准、建设管理标准、综合管理标准等11个子体系,共包含若干项标准。

篇4

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应用渐趋广泛,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更使其成为桥接线上线下的关键入口。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越来越得到社会重视。本文以快速建立我国“自主、安全、规范”二维码产业发展体系和服务体系为目的,探讨了建设二维码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二维码标准体系框架的初步构想。

【关键词】二维码 标准 体系

二维码(Two-dimensional code),又称二维条码,它起源于日本,是用计算机编码技术形成某种特定的黑白相间的几何图形来记录数据和信息的一种条码,因其能够在二维方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位同时表达信息被称作二维码。二维码在代码编制上主要利用了“0”、“1”比特流这一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概念和二进制数据原理,通过扫描图像设备自动读取它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它具有数据容量大,承载信息形式多样,抗损毁能力强的特点,因此较条码有广阔的应用空间。20世纪80年代末美日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了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而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则起步于1993年,相对滞后。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显得日益重要。

1 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标准是依据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成果,以特定形式制定的重复使用的统一规定。标准体系是按标准的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二维码标准体系正是基于标准化原理和二维发展内在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是提升二维码数据质量的技术手段

数据是信息的本质,质量是数据的生命。二维码作为我国是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数据库之一,必须具备极高的数据质量。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就是通过数据标准化这一技术手段,实现提升数据质量、统一数据信息、促进数据交流与共享的目的,确保国家经济信息化的根基坚实稳固。

1.2 是促进二维码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在二维码生成和识读工具、码制应用等方面还未能形成顶层的、统一的标准体系,不同码制之间、相同码制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无法进行互联互通,严重影响了国家主管机构对二维码的管理效率。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能够优化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标准,提高政府监管效率。

1.3 是实现二维码安全应用的有力保障

二维码在为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安全问题却越来越多受恶意程序、手机病毒、钓鱼网站等威胁和困扰,“二维码不安全”等负面新闻也屡屡见诸报端。进行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能够形成政府对二维码的统一审核和监控,进而有力的切断不良信息传播渠道,确保二维码得以安全应用。

1.4 是推进二维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维码由于技术门槛低、监管缺失,已严重影响到二维码产业健康发展。进行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有利于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产业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各级产业链的有序发展,是深度挖掘二维码的市场价值的重要手段。

2 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2.1 统一性原则

二维码标准体系属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具有统一性。要从顶层架构做到编码体系、解析体系、行业规范、应用标准的统一。另外,还要在行业管理、信息资料等方面统筹规划,实现系统的互联互通和高效统一。

2.2 自主性原则

二维码体系构建要综合考虑我国二维码产业发展要求,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中文信息编码效率高,应用安全自主可控的二维码体系,规避相关知识产权风险,真正做到产业发展的独立自主。

2.3 科学性原则

二维码体系构建要符合二维码自身发展客观规律,尽量做信息全面、类别科学、结构清晰、理念前瞻,在充分满足综合指导全国二维码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域、层级等方面的差异性,做好二维码标准体系分解与扩展的顶层设计。

2.4 系统性原则

在二维码标准体系构建中应全面调研二维码相关技术、应用与管理标准,切实做到体系分类准确,层次合理,以大数据为中心,在整体上强化融合与互补,形成协调一致、完善贯通、整合包容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 二维码标准体系框架

综合二维码工作标准体系的原则、目标,构建二维码标准体系框架(图1)。

二维码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可以分为二维码基础标准体系、二维码技术标准体系、二维码应用标准体系、二维码管理标准体系4部分。

二维码基础标准体系主要由标准工作指南、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和标志标准、数值和数据标准等构成。

二维码技术标准体系主要由接口标准、编码标准、解析标准、数据流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安全标准、保密标准等构成。

二维码应用标准体系主要由名片标准、追溯标准、防伪标准、支付标准、网络链接标准、信息读取标准等构成。

二维码管理标准体系主要由岗位职责标准、业务流程标准、统计标准、诚信标准、档案标准、物资保障标准等构成。

4 二维码标准体系内容

4.1 二维码基础标准体系

二维码基本标准体系是整个二维码标准体系的基础部分,是为了制定、修订和执行二维码技术质量、应用安全和科学管理等相关主体标准而提出基础性、准入性、通用性的技术规定或规范性解释,对于整个二维码标准体系起着协调和约束的作用。主要包括二维码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方法程序、工作指南、业务类型分类、文件编写要求、主要术语、通用符号标志、数值与数据的表示和判定、量和单位的原则及应用等方面的通用标准。

4.2 二维码技术标准体系

二维码技术标准体系是为确保二维码产品质量和市场安全准入而制订的通用的技术事项和有关规则,包含一系列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具有一定指导性和强制性,属于二维码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的二维码国家标准,如统一编码解码基础服务接口SDK标准、GB/21049-2007《汉信码》、GB/T 18284快速响应矩阵码、基于i-OID的编码标准和解析标准,以及数据流标准、测试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和保密标准等。

4.3 二维码应用标准体系

二维码应用标准体系是根据二维码在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要求,制订的二维码如何安全应用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体系,对二维码产业公共服务形成支撑,属天二维码标准体系的另一重要核心内容。包括2014年3月刚刚通过专家评审的国家标准《名片二维码通用技术规范》,以及需后续制订的防伪追溯标准、现金支付标准、可信网址服务标准和需单列的重点行业二维码应用标准等,以推动二维码的推广应用。

4.4 二维码管理标准体系

二维码管理标准体系是二维码管理机构的行业管理标准,是二维码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二维码管理机构办理二维码有关事项的工作规范及业务流程、信息统计标准、数据库管理规范、数据质量控制及检查规范、行业信用体系标准、纸质和电子档案管理标准、物资保障标准等,切实做到“管理标准、行为规范、监管有力”,确保二维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5 结束语

目前,我国二维码已广泛应用,但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标准,这势必形成二维码发展瓶颈。4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二维码应用及标准化体系建设研讨会,标志着我国二维码标准体系建设的启动,希望相关标准早日出台,形成健康的二维码发展局面。

参考文献

[1]赵祖明.论标准综合体与标准体系的结合[J].标准科学,2012(10).

[2]GB/T13016―2009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中国标准出版社.条码国家标准汇编[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4]庚桂平.二维条码技术及主要标准介绍[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8(08).

[5]吴玉征.中国编码中心推出二维条码标准[J].计算机世界,2007(10).

篇5

当前的文化馆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较大的非标准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馆舍设置的随意性。尽管各地普遍按照行政区划建设了各级文化馆(站,包括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然而文化馆的选址位置、建设规模、设备配置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各地文化馆可以说五花八门、千差万别;二是服务项目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馆到底该提供哪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三是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的“任性”。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没有标准化的服务操作程序,也缺少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所谓标准化,就是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种类、程度、质量等定出标准,把标准上升为政府政策、行业准则,乃至于国家法律,以强有力的刚性约束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教无类”、普遍均等。标准化一方面确定了各级政府对文化馆馆舍建设、设备配置、经费安排、人员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保障标准”,通过标准化的制度安排,保证了政府对文化馆投入的“刚性支出”,使文化馆“有钱、有条件、有人”做事;另一方面,也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构成与主要内容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结合文化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本文认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应该由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三个方面组成(表1)。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要根据中央和省要求,结合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围绕文化馆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就文化馆设施布局、内容提供、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制定保障标准,作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底线标准,明确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覆盖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在县域范围内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分为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两类。设施建设标准主要从文化馆硬件建设方面,提出刚性要求;管理服务标准主要是软件建设,重在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效能和水平。在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的同时,重点加强软件建设,形成一批具有文化馆特色、符合群众实际文化需要的管理和服务标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制订绩效考核标准,在对上述服务内容、标准进行精确测算后确定一个文化馆经费保障标准,由文化、财政和审计部门联合考评,按项目的设置和标准逐条检查资金是否到位、用途是否准确、绩效是否明显(含覆盖率、群众参与率等),重点评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服务供给、资金投入等基础工作的完成情况;建立评价评优标准,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价,这一部分可由文化主管部门按照工作目标考核的要求进行;建立社会评价标准,由社会第三方独立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以确保中立和可信度。通过设立科学的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网络调查等,得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评价和满意指数。

三、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几点思考

1.正确认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

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并不是一项孤立、先创性的工作,而是在标准化大背景下的一项后发之举。相对于教育、卫生、人社等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起步较晚,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包括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机构在内,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是极具个性和差异化的产品,怎么能标准化呢?二是把标准化狭义的理解为制定标准,把保障标准等同于标准体系,认为保障标准的出台就等于标准化的胜利完成;三是把制定标准等同于做台账,认为基层文化部门事情已经很多了,连中央、省市都要求建设对基层的考核,减少挂牌子、做台账,现在又弄出个标准出来,增加了基层负担。以上误区影响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推进工作。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是一套完成的标准,包括了保障标准、服务标准和评价标准,三个标准缺一不可。

2.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重点在于服务标准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的颁布,以及各地不断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已经基本明确。按照文化部的工作进展,各地在今年年底前都应该完成本地区的公共文化保障标准的制定。然而,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在有保障标准,更在于服务要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粗放、供需脱节、效能低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服务缺少标准造成的。因此,如果说标准化前期的工作在于顶层设计的保障标准,接下来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重点在于微观层面的服务技术标准。而且服务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落实是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工作的决定性和成败性环节。

3.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难点分析

制定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尤其是服务技术标准的难点有三:一是种类、数量繁多。相比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服务项目比较明确的文化单位,文化馆服务项目多、内容多、环节多、要求多。仅一个文化培训,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的差异,就可能需要制定十几个甚至几十项服务技术标准。一个县级文化馆制定的技术服务标准可能就要上百甚至几百项,一个基层文化站的技术服务标准估计也有几十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对很多文化馆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二是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标准几乎无法简单复制。相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服务标准,文化馆服务的技术标准几乎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即使有少许可以借鉴的地方,由于文化工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如果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可能造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结果。三是标准化人才的短缺。基层文化馆(站)本身工作量大、人手紧张,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只擅长专业知识,对标准化的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标准的编制方法和途径几乎是一窍不通。人才问题将直接制约文化馆公共文化标准化体系构建的进程。

4.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工作建议

篇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我国医药事业和医药物流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医药物流市场规模已突破2 000亿元。然而,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及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医药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尽快构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和建立相关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国务院2009年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里要求“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于2010年正式启动,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已轮廓初显,体系表和几项重点标准的草案亦提交征求意见。现将研究心得、研究成果和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做简要阐述。

    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指以医药物流为一个系统,制定并实施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医药物流突出特征的信息标准等,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医药标准体系,使医药物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行为在标准指导下自觉地、规范地、顺畅地进行。

    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促进现代医药物流业发展、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条件。医药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保证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机联系,标准化是必要的基础条件之一。为了实现整个医药物流系统的高度协调统一,提高系统管理水平,必须在系统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标准,并严格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药物流供应链的效率。全国药品的名称、标识代码、包装规格、技术方法等有统一依据和标准,有利于建立全国性的经济联系,为医药物流系统的信息交换提供便利条件。

    (2)规范医药物流市场和医药物流行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医药物流总体状况可以说是繁荣而混乱。医药物流企业数量众多,规模、服务质量水平、所执行的标准参差不齐;医药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场定位不准确、服务产品不合格、内部结构不合理、经营运作不规范等问题。医药物流标准化就是要建立完善相关标准,对医药物流企业及行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在保证医药物流持续繁荣发展的前提下规范医药物流秩序,改变这种“多、散、乱”的局面,使我国的医药物流业由低水平繁荣逐步向高水平繁荣发展。

    (3)降低医药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物流方式和管理模式,环节与环节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地衔接和协调,信息不能共享,造成物流效率不高、成本不低,经济效益低下。医药物流标准化以医药物流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环节之间和各企业之间技术标准与作业标准等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系统的标准;研究医药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之间的配合性,进一步谋求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4)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有力保障。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水平不高,效率低,成本高,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物流环节多,技术水平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假冒伪劣药品很容易混入市场。药品的质量、卫生等得不到保证,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健康安全得不到保障。实行医药物流标准化,严格医药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标准,规范医药物流行为和市场,是降低药品价格、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的必行之路。

    (5)我国医药物流业与国际接轨、进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的医药物流业要全面与国际接轨,必须接纳先进的理念,运用科学的运作及管理方法,改造武装我们的医药物流企业,以提高竞争力。医药标准化是引导我国医药物流企业与国际接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建设还很落后,医药物流业面临加入WTO带来的挑战,实现医药物流标准化和标准国际化已成为我国医药物流业进行国际竞争的必备资格和条件。

    3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

    3.1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方兴未艾

    2003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2009年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全国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是我国医药物流相关标准的管理机构,它们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医药物流开始踏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是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的里程碑。

    我国现行的医药物流相关国家行业规范及标准共有29个,其中法规性文件10个,国家及行业标准19个。

    国标委立项物流标委会归口管理的有关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在研课题1个,在制标准5项。在研课题即本研究承担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包括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及体系表构建和《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3个重点标准编制。

    国家商务部也正在制定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来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和医药物流业。在《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修改完善药品流通管理法规的建议,要求制定药品流通企业分级分类的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行业经营、服务等标准体系。商务部在制的医药物流行业标准有《药品零售企业经营服务规范》、《医药物流企业分级评估指标》和《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等。

    我国各地区、各地方也在积极行动,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早在2006年年底,浙江省就制定并了《新办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基本标准》;2009年10月,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在宁波签署《长三角地区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合作备忘录》;2010年4月,湖南省制定《药品批发企业现代物流系统设置标准(暂行)》。

    广大企业积极参与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多的医药物流企业认识到医药物流标准化对国民经济、消费者和企业自身的重要意义,并积极投入到医药物流标准化事业中来。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GSP等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完善企业标准,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研制及标准化建设。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就得到了广东恒畅物流有限公司、广州国药清平医药有限公司、湖北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因特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物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3.2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程度仍偏低,滞后于医药物流业发展

    (1)标准覆盖率低,许多医药物流行为无标准可循。现行有关医药物流的法规多是经营流通过程中药品的管理规范,而现行医药物流标准则几乎都是关于药品包装材料方面的指导和规定。医药物流其他环节和方面缺乏相应的必要的标准进行指导和规定。

    (2)标准不统一,自制标准,自成体系,医药物流行为不兼容,衔接不畅。医药物流相关概念、术语等的认识、内含表述和外延界定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分类的标准、方法等不统一;医药物流相关环节、对象的界定等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编码不统一;医药物流必需的药品包装规格不统一。医药物流标准不统一,使医药物流信息处理率低,重复劳动和支出多,增加了医药物流的作业和监管难度。

    (3)标准不实用,许多医药物流行为虽有标准,但仍感觉无所适从。一些标准和条款由于制定时间较久,又没能及时修订,不能覆盖和指导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则不再适用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标准和条款只作了概念上的界定,不够具体,弹性较大,有之无之没太大区别;一些标准和条款在制定时没有广泛深入调研,以偏概全,局限性大;有的甚至全盘照搬其他标准规定,标准和实践两张皮,相去甚远。

    (4)标准不系统,医药物流行为不能在平稳延续的标准体系的指导规范下流畅进行。现有的医药物流标准少而零散,规范不全面、不具体,难成体系;标准制定相对孤立和封闭,较少考虑本物流环节与其他环节、医药物流与上下游医药生产经营消费活动间的联系;标准与标准、标准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缺乏必要的呼应和协调,有的甚至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有的标准自身只是将一些要素简单罗列,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理顺和协调,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

    (5)标准不实施,还有相当部分企业不执行或不愿执行相关标准。许多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基础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所谓标准不标准,随心所欲,信马由缰;或者闭门造车地自制标准,自成体系;或者考虑到企业自身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根本不投入或不愿投入进行标准化。许多地方在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实施的跟踪检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不执行或变相执行GSP,所做的一些表面工作只是应付认证和检查,在实际中却另行一套,草率了事。

    (6)GSP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药事业发展,新版GSP,久而未决,处境尴尬。目前医药企业(包括医药物流企业)依据的都是GSP及其实施细则和认证要求。GSP从2000年以来,对规范药品经营、确保药品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现代医药事业迅速发展和供应链理念出现,GSP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GSP本身系统整合性不足,没有从过程和整体上形成一个有序的、有层次的系统;GSP只是医药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规范,而不是从供应链的高度对医药物流全过程作出全面明确的规范;CSP的条款和指标与上游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及下游药品消费质量要求不衔接,彼此割离,甚至相互矛盾,既没有体现出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关联,又没有反映出药品消费者的诉求和期望。新版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已正式实施,而新版GSP长时间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迟迟不能定稿出台。

    4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及主要措施

    4.1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

    医药物流标准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急于求成,不会一蹴而就,所以医药物流标准化应先确立一个总体思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认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总体思路是:先构后建,先主后次,先建后修。

    “先构后建”就是先构筑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制定出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然后再制定建立各个标准,充实标准体系的具体内容。“先主后次”就是在制定具体标准的过程中先制定主要的急需的重点标准,然后再制定其他一般的次要标准。“先建后修”就是先将各个具体标准制定出来,建立较为完备的系统的标准体系,然后再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补充、修订和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通用的、成熟的、并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4.2 医药物流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通过对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现状的分析,针对标准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主要措施:

    (1)加强对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研究,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理论基础。在研究中需要特别注重深入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调查研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条件较好的大企业上,还要到一些有代表性的运作顺畅经济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走走,也要到一些条件较差效益不好的企业看看;注重国内外医药物流及其标准化的比较研究,多学习、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这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水平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医药物流标准体系。

    (2)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促进医药物流业成熟发展,为医药物流标准化奠定实践基础。医药生产经营企业自营和其他物流企业兼营医药物流的弊端显而易见,成熟的现代医药物流业是以专业化高效运作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为代表的。有效整合医药物流资源,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发展,使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和标准体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3)加快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步伐,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进程。尽早完成《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及重点标准项目研究》课题,出台《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加紧《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等重点标准的研制,缩短医药物流标准的研制周期;尽快制定和出台统一的药品编码体系,加快推进药品容器标准、药品包装标准和药品信息化标准的统一和规范。

    (4)加强医药物流标准化的宣传和指导,提高社会对医药物流标准化的认识。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使广大医药物流企业认识标准化不仅与企业的经济利益不矛盾,而且从长远看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发展。建立医药物流标准化信息开放平台,指导企业实施标准化,解答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难题,突破阻碍。

    (5)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抑制地方保护主义,为医药物 流标准化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政府各部门(包括商务、药监、卫生、发改委、工商、税务、交通、信息等)间、物流标委会和冷标委与政府各部门间多沟通,理顺关系,协调政策,使政策相互衔接,避免冲突;促使新GSP早日出台。下决心治理区域分割,打破地区封锁,为“药畅其流”创造良好的环境。

    (6)贯彻落实医药物流标准,充分发挥医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作用。医药物流标准制定后,遵循“协调标准,落实标准,活用标准”方针推进医药物流标准化;落实医药物流整个供应链各环节的标准,要求医药物流企业严格贯彻实施医药物流标准。

    4.3 医药物流标准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医药物流标准体系与标准之间的关系,即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体系表与具体标准间的关系,先有框架和体系表,再制定标准;

    (2)医药物流标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在先进性和实用性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3)医药物流标准特殊性和一般物流标准普遍性之间的关系;

    (4)医药物流供应链整体性和医药物流各环节具体性之间的关系;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和操作标准之间的关系;

    (6)既有的医药物流规范标准和要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关系;

    (7)医药物流操作标准和监控标准之间的关系。

    5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构建

    5.1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建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是先进成熟的医药物流技术的提炼和总结,要能引导现代医药物流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实用性原则。医药物流标准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药物流业发展现状,要考虑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3)灵活性原则。灵活的自定义和扩展功能。医药物流标准体系除了实现与现有GSP和其他药品管理体系的连接外,还为体系日后扩展留下接口,有新需求时,可容易地集成新的体系;企业可以在国家行业标准的范围内灵活自主地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具体标准。

    (4)整体性原则。整个医药物流标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种分支要有很好的关联度。

    5.2 医药物流标准体系的结构框架

    《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里“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图”将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11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医药物流标准体系划分为8类(如图1),主要内容有:

    (1)医药物流基础标准,包括医药物流分类标准、医药物流术语标准、医药物流包装标识标准。基础标准首先需要界定医药物流过程的起点、结点、形式和流程。

    (2)医药物流作业与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产品包装、储藏、运输及加工配送技术、店铺药品销售技术与管理规定、配送中心技术与管理规定、仓库操作技术与管理规定。

    (3)医药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标准,包括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要求、医药物流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医药物流企业分类及资质等级。

    (4)医药物流技术方法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过程检测技术方法、医药物流作业流程、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

    (5)医药物流设施设备信息标准,包括医药物流运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仓库、配送中心仓库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药品包装器具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温控系统(设备)分类及技术要求、医药物流信息管理规范、医药物流数据格式、数据源标准。

    

    (6)医药物流安全、环保、卫生标准,包括医药物流作业安全规范、医药物流环保规范、医药物流卫生规范。

    (7)医药物流冷链相关标准。包括冷链设施设备、冷链储存及运输条件、冷链跟踪管理。

    (8)其他相关标准。包括医药逆向物流管理规范、控制性药品管理规范,以及在今后行业发展和体系完善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各个方面。

    5.3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

    医药物流重点标准是指对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医药物流标准化具有重要影响和重大现实意义的、目前急需制定出台的医药物流标准。根据我国医药物流业发展及其标准化现状,本文认为我国医药物流的重点标准有:《医药物流标准体系表》、《药品现代物流企业标准及分级评估指标》、《医药物流作业流程》、《药品物流服务规范》、《药品包装标识标志》、《医药物流包装技术方法》、《药品储存仓库技术条件》、《药品冷链物流运作规范》、《药品冷链物流安全监控技术服务规范》、《医药物流安全卫生规范》等。这些重点标准有的正在研制过程中,即将出台,有的则还没有提上日程,需要在近两年尽早出台。

    6 结论

篇7

【关键词】食品;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人民生活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年因食用不安全的食品而致使数以万计的人患病,造成很多人死亡。食品的多样性和食品成分的复杂程度,决定了食品标准化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我国政府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在食品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无证生产食品违法行为,区域性制假售价和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违法行为依然存在,杜绝如新闻报道的餐饮单位用火锅废弃油作原料加工成食品供顾客食用的事件。就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和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两方面加以分析。

1.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现状

1.1食品源头的污染

食品源头的污染通常会导致食源性疾病。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卫生部历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显示,1985~2003年,食物中毒共发生26894起,发病722322例。其中比较典型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为:上海市因食用毛蚶致30万人感染甲型肝炎病毒;2000年江苏、安徽等地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暴发流行,感染人数超过2万,导致177例死亡。食品源头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产品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以及残留,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一些地方在种植中滥用激素类农药以保收成,在养殖中乱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却使农畜产品受到污染,这不仅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还可能导致疫病的增加。除此之外,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直接污染了农作物浇灌用水和人畜饮用水源,当这些受到污染的经过饮用、农作物吸收等方式进入到人体后,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1.2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1.2.1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大多数食品含水分较多,造成食品的保质期往往很短,易腐烂难以保存。而消费者对食品的保质期非常敏感,这种矛盾事实上对某些不法加工企业违规、超标超量使用添加剂等起到了促进作用。近期新闻报道的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在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用" 地沟油" 加工油炸类食品等。

1.2.2生产不规范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生产者素质较低、卫生意识淡薄、规范操作能力差,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等,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1.3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缺陷

从目前情况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涉及工商、卫生、质监、农业、粮食、环保、海关、商检、林业、经贸等10多个部门,分段各自执法或重复执法现象较为突出,形成了“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严重影响了监督执法的权威性,从而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由于多头执法,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执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不一,执行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不一,造成一些地方食品安全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地方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

2.我国食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是食品质量安全的保证。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行的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农业国家标准已有近3000项。但是,我国的食品标准化体系还不完善。我国已加入WTO,在食品产业的出口方面,由于达不到目标国的高标准,从而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损失很大。因此,建立健全与国际食品标准体系基本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食品进出口需要的科学合理的食品标准化体系,应该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前期战略研究工作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西方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标准化制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美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就是以联邦和州的法律为基础的。因此,我国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并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促进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而不可盲目地制定。要多做基础研究工作,从实际出发,取得标准的第一手资料。以前的好多国标、部标及大部分企标,缺乏甚至没有前期基础研究资料和试验,没有经过多批次的、长时间的、反复的验证而得出有规律的科学数据来支撑技术安全指标,盲目性较大,不易实施。

2.2完善食品安全标准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已有的《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与《食品安全法》之间存在矛盾,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比较差。因此,客观上需要将法律法规统一。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依靠立法机构以外,还要依靠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力量参与执法以实现食品安全标准法律法规的制定。针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高效率的法律法规体系,以适应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多层式法律体系。纠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规范、不够严密的缺陷,加速建立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原则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推行食品安全管理的食品安全有效控制体系的力度。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

2.3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的可追溯制度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应在分段监管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强化综合监管职能,做到统一协调、权责明晰。树立全程监管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形成“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监管工作格局。通过法律规范进行利益导向,严格监督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诚实地把整个生产过程所使用过农兽药、肥料、添加剂的数量和时间加以记录,并备案保留这些信息。与此同时,在食品的加工和流通环节,相关企业也必须保留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操作信息。这整一流程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督。另外,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健全市场管理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切实把好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标准入关。 [科]

【参考文献】

[1]吴永宁,贾鹤鹏.食品安全的幻境与现实[J].财经,2011(15):88-89.

篇8

我国军队的会计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可以有效约束和规范军队财务部门的运转,满足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在需求,是军队经济管理水平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军队经济制度改革的必要手段。我国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是:一方面,军队会计制度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军队经济管理发展的需要,很多条款和规则亟待更新和修缮;另一方面,很多规章细则过于宽泛,并不能适应军队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运转需要,有待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军队会计标准体系的优化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直接影响了军队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了军队的正常财务管理秩序是否顺畅。因此,规范和夯实军队会计工作,需要从完善军队会计标准体系着手。

二、我国军队会计标准体系的有待完善的问题

(一)现行的会计制度过于单一

我国军队现行的会计制度都是基于单一的会计制度模式建立和发展的。早在我国军队单一会计制度模式出现的时候,军队的实际财政情况比较单一,经济活动也不复杂。但这种状态早已悄然改变。现在我国军队的内部经济活动范围已大大增大,经济性也愈加复杂和多样。主要表现在:第一,单一的会计制度模式无法约束实际的会计行为,经费的收支管理与原有的会计体系相脱离;第二,应要求在军以上财务部门统一成立结算中心后,我国军队内部的会计活动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会计核算方法呈多样化发展;第三,军队衍生部门愈加繁多,经费的收入和支出渠道愈加复杂,军费投入逐年增加,导致原有的经费核算办法已经不再适用。种种表现证明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难以适应军队的经济发展需要。

(二)会计标准体系的功能性不强

我国军队会计的初衷,主要是针对军队的预算管理工作。换言之,预算管理工作就是我国军队会计核算工作的核心所在。然而,依附于预算管理而建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并不能真正的发挥军队会计标准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军队的会计核算工作应该兼具全面性和监督性――既能反映预算管理对整个军队的影响和执行效果,又可以囊括军队所有的收支管理、财务监督和分析决策,是一项全面、系统、连续的工作。我国军队的会计核算工作仅停留在核算和监督的层面,并没有体现会计标准体系的预测和辅助决策的职能。

(三)会计标准体系的代表性欠缺

我国军队的会计报告具有保密性,其使用者仅仅包括军队、武警部队以及国务院等少数单位。同时,也限制了财务报告制定人员的范围。这种保密性势必带有局限性,社会各界并不能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来,使得会计报告的代表性不强。军队的财务管理部门同时兼具了会计标准的制定工作和执行工作,透明性的欠缺和意见收集的不足,使得会计标准体系缺乏代表性和科学性。

(四)会计标准与相关制度衔接度有待提高

会计标准的执行,离不开相关制度的协调和配合,这是会计标准体系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而军队的会计标准体系能否发挥作用,就要以国家和军队的经济法规顺利实施为保障。例如,军队经费管理制度、军队预算管理制度和军队资产管理制度等等。同时,会计标准与其他财务制度的衔接,也影响了军队财务管理水平。我国现阶段的军队财务管理缺乏与其他经济制度的有效衔接,这是制约军队会计标准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三、实现我国军队会计标准体系优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旧时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军队会计工作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会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核算,更应该发挥分析和监督的职能。因此,军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到会计工作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积极协助会计标准体系的优化建设,提出一线人员的宝贵经验。同时,会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业务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会计标准制度的职能和作用,为军队会计标准制度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献策献力。

(二)重视军队会计标准体系的制定程序

科学规范的制定程序,是会计标准体系能否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首先,应该确立科学专业的会计标准制定机构,负责征求各方专业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将此整合、立项,交与审核部门审核评估。密切联系军队会计标准体系的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要求和实际工作人员的需要,做出适当调整;注重新旧会计标准体系的衔接,增强军队会计标准体系的兼容性和实用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