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9 09:25: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音乐课堂的设计形式
音乐是表演艺术,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如何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首先,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其次,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最后,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这样学生在动起来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和聆听音乐,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坚持后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多方面让他们认识音乐的美,对一些古典的音乐、艺术歌曲作品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在唱歌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我们作为音乐传播者教育者,传播尽善尽美的音乐文化是我们的使命。
二、确立培养目标,提高全民素质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审美活动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判断是非、识别真伪、区分善恶、鉴别美丑的能力和素养。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特殊作用,它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如情感、思想、意志、性格等等。美育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鼓舞人去为创造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奋斗。
音乐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内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可根据中学生这一年龄段他们的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综合能力、人格等越趋成熟的特点,结合本学科优势,教育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以达到提高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素质的目的,培养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音术教育有助于发展人的全面思维。音乐学科的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想象和创造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形象思维可以突破某些条件的约束,是对思维的解放。现代物理之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必须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
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感情世界。教育离不开感情,感情最能教育人,最能打动人,最能受到良好的效果。感情世界的贫乏,会给国民素质带来很严重的损失。通过艺术教育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以“善”为美,以“有德”为美,以“爱科学”为美,以“爱国”为美,以“好学”为美。如果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培养的教学,那就是偏离了艺术教育的方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从战略的高度,从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和促?M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出发,教师需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研究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音乐基础知识教育;重要性
管乐作为素质教育的手段之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悄然步入中小学教育课堂。“从实施素质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几点出发,把握并处理好学校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定性、定向问题。艺术社团和艺术实践活动本来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让学生成为学校艺术的主人。”①中小学管乐团建设已成为较普遍现象,而在乐团建设与教学中存在一些微博教育规律的问题。如注重乐器技能训练,忽视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或者是先乐器技能教学,再回头补习音乐理论等现象,这无疑成为管乐团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最直接障碍。任何一种音乐技能训练都应先充实其音乐理论知识与视听能力,为后续的其它音乐技能培训铺好前行之路才是科学合理的教育思路。
一、中小学管乐团建设课程设置是关键
常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学习管乐也是如此。人才培养取决于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决定着管乐团建设与发展方向与速度,打好音乐基础是中小学管乐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每个乐手必须有好的音准观念。在演奏之前先有音高的标准,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发出正确的音高。而音准感是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训练解决的。只有乐手们具备了良好的听觉习惯和音准观念,乐队音响才有融合的基础”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先开设音乐基本乐科类课程,或与最初级的管乐吹奏技巧课程同步,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可开设相应程度的乐理、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管乐曲赏析等课程。通过乐理课程教学,掌握相应程度的音乐基础理论,从理性上认知乐谱、节奏、音程、和弦等知识,通过视唱、节奏与听音训练从感性上、听觉上把握音程关系、音高概念、音乐流动的方式等,通过管乐曲赏析了解管乐器的性质、音色以及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所描述的音乐形象。相关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实践¬—理论—实践、从感性—理性—感性、从乐器—音乐—乐器本身有较为立体的认知过程,为学习乐器技巧与乐曲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乐科知识技能是管乐技巧训练与作品演奏的基础
中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所处初识阶段,远达不到管乐演奏要求的高度,在正式开始进行乐器教学训练之前,有针对性、选择性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及音乐视、听技能训练是必要的。
(一)音乐基础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
就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乐理知识有一定难度,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应选择必用内容,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教授音乐理论知识。1.音的长短、节奏节拍、音的高低等章节可以放在视唱、听音、节奏节拍训练课上,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些内容应作为课程设置首选内容。2.音程、和弦、大小调式章节属必选教学内容。管乐器最基本的单一技巧训练与音高、音的长短和节奏节拍等理论知识及技能紧密相关,紧接着的简短乐句、乐曲的练习更需要以音程与大小调式理论知识为指导,这些内容可以稍稍滞后。3.和弦相对中小学生比较生僻,有一定难度,但管乐团是合奏性质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必须懂得音乐织体概念。在进行和弦教学时加一点和声织体的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引导学生理解和弦与和声的关系及含义,便于学生进入合奏思维模式。
(二)音乐视、听教学与技能训练
修学乐器必须具备一定水准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好的视听能力。以恩施州硒都小学管乐团教学为例,学生看到一个符杆朝向变得与之前所见的不一样,就不认识音符了,这明显说明学员音乐基础知识的不完整性。在识谱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1.在学习音的高低时掌握五线谱的组成。其中包括对线与间的关系、调号的认识、各种谱号的区别等;2.在讲授音的长短时认识音符。包括音符结构、符槓与时值的关系、符杆的朝向及节奏节拍的训练等;3.结合音程理论知识讲解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学习模唱音阶、进行识谱视唱训练;4.强化识谱视唱练习、听音能力、节拍节奏的把控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视谱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管乐基本技能训练与音乐基础知识的关系
管乐团是由不同的管乐器组成,不同的管乐器因为音域各异,所以在五线谱的记谱上有各自的轨迹,在进行识谱教学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找准其所学管乐器主音的位置。例如:长笛的中音do在五线谱的第三间,单簧管的中音do则在五线谱的下加一线。针对这种知识性问题,如果没有先前的音乐理论知识作支撑是无法一下说得清楚的。再如管乐团在前期教学中忽视了基本乐科的教学,或者说基础知识和视听技能不过关,学员在管乐技巧训练中会出现识谱能力太差,视谱速度跟不上,吹奏乐曲结结巴巴、错误不断,缺乏音乐连贯性,更别说有表现力。如此状态,就必须回到起点进行识谱,视唱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所以管乐团教学应把基本乐科教学放在首位,奠定牢固的音乐理论技能基础,严格要求学员多听多唱、熟练掌握识谱、唱谱、视奏方法以适应乐器技能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在训练中应多采用儿歌五线谱版本视唱,更有利于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兴趣与乐感。
三、由直观的管乐演奏赏析教学引入管乐合奏排练
学员在乐器基训时只熟悉自己所学管乐器,对其他乐器并不了解。而管乐合奏是集西方或中西方管乐器于一体,开设管乐演奏赏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管乐合奏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大开眼界,广泛了解各种管乐器。在赏析过程中应注意相关要点:首先进行宏观分析,乐曲中运用了多少种乐曲,布局如何,音乐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等;其次进行微观分析,应根据乐器音色和所描述的音乐形象逐个进行引导性分析、辨识所用乐器,指出不同乐器在所赏析乐曲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强调团结协奏精神,要告诫学员所有乐器都很重要,哪怕是只演奏几个音或几小节都是其他乐器不可替代的,相互协助才能完成一首合奏作品。通过管乐曲赏析,让学员认知不同乐器在合奏中所承担的任务和重要性,将管乐合奏赏析教学与合奏排练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做到活学活用。
(一)结合直观赏析合理安排管乐合奏教学内容与进程
管乐团呈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合奏,良好的合奏效果建立在管乐团高超音乐素质基础之上。在管乐团前期训练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对各种节奏型与乐感的训练,在合奏训练时应强调速度和力度的统一性练习,在排练过程中曾遇到演奏的伴奏声部应为弱拍进,而时常因为受主旋律声部强拍起的影响而将弱拍奏成了强拍,加之速度的不稳定、不一致导致演奏音响混乱,这充分表明学员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管乐团合奏排练效果与进程。所以在合奏教学排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根据作品的节奏节拍规律加强对学员基本音乐技能———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的训练;2.对合奏教学内容的安排最好是由简到难、先短篇再长篇,循序渐进的安排合奏教学排练内容;3.所选合奏排练作品应先赏析再排练,先有直观感知,再进行理性认识与排练实践,使合奏排练教学进程合理化、科学化。
(二)结合直观赏析了解管乐演奏的多种形式与方法
管乐演奏形式多样,有单声部旋律进行的独奏、有几个单声部旋律同时进行的重奏、有单声部旋律与伴奏声部同时进行的协奏、有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相互交织的交响。在赏析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尽量安排多种演奏形式的管乐作品,让学员能广泛接触高水平的管乐艺术作品,做到见多识广,培养其辨别能力。在进行合奏作品演奏时,首先要准确掌握节拍节奏与速度,尤其要注意弱拍起的伴奏声部,以保证整首乐曲织体结构平稳度。在单声部旋律与多声部旋律切换时,要注意节奏节拍的一致性、音量的平衡性,对乐曲的速度、力度要有相应的处理,做好这些需要演奏成员具备良好的听觉能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例:由小号独奏旋律引出,接着是气势磅礴的打击乐和低音声部,其它多声部合奏旋律紧随其后,其中各声部之间的衔接需严格按照作品要求的节奏与速度,以及对力度的把握进行演奏方能获得庄严肃穆的音响效果。布鲁诺•瓦特指出:“正确速度是能否有成效地完整表达一首作品的关键”。从排练方法上讲,在管乐合奏排练中强调音准以提高合奏的多声部协和性,强调对乐曲节奏节拍的预备性训练与准确性要求以稳定作品织体构架,强调速度力度的统一以确定作品演奏的情绪取向,强调演奏者从理解的角度调整情感变化以突出作品思想内涵。
中小学管乐团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青少年素质教育过程。在建团初期科学、合理的开设音乐基础知识课程,长期开设管乐赏析课程,其意义在于奠定音乐基础知识、拓展视听范围、培养独立学习管乐技能的能力,提高学员音乐素养与人文素质,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栋.我国青少年管乐队的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2]文炫芳.长沙市中小学管乐艺术教育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赵瑞平.中小学管乐团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网,2011,(02):165.
[4]李双珍.中小学管乐队的组织与训练指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一、音乐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娱乐与教化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说:“音乐应该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我国的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可以说是高度赞赏了音乐的作用,使之成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结晶之一。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节了学生的生活,而且使学生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音乐的作用可谓比较多,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娱乐、教化。音乐可以娱人,也可以是自我娱乐。如劳动人民在长期单调、重复的劳动中唱歌、唱小调,就是为了自我娱乐;人们在寂寞的时候或者走在路上的时候唱歌,是为了驱赶寂寞,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可以说,大多数人欣赏音乐的目的是在娱乐,但音乐本身所承载的思想感情具有教化的作用,因此在欣赏音乐进行娱乐的过程中,音乐的教化功能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学生,教育了学生,使学生既得到了享受,又陶冶了情操。可以说,音乐的教化功能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得以完成。
二、音乐可以培养人类的美好情感
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蕴含着丰富而美好的情感因素。比如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现在的美好生活,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讴歌等,这些都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题材。从《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祖国》到《黄河船夫曲》《三峡情》《长江之歌》《太湖岛上》,在这些优美的旋律中,学生的心中装满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眷恋,充满了对党和人民的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理解能力渐渐地增强,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比较典雅、意境深邃的古典乐曲,如《春江花月夜》的诗情画意,《雨打芭蕉》的轻柔明快。在这些古典乐曲中,优美的旋律,诗情画意的内涵,都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民族乐器的音乐表现力等,都让学生为之倾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面前,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同时,音乐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社会内容和风俗文化,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就可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体验各种不同的人生,领悟人生的哲理,也能帮助学生分辨真假、美丑、善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可以说,音乐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能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取得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要想真正实施德育教育,教师就应该系统地学习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通过理论的学习来充实自身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其对初中生产生良好的影响,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教育是进行德育的一种独特且非常有效的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三、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现代科学实践已经证明,音乐对人类的身心发展大有益处,它可以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促进人的肌体健康发展。悦耳的音乐经过大脑皮层的听觉器官,可以刺激大脑神经系统,从而使人的情绪产生较大的变化,心情变得愉快,情绪也变得振奋,有效地改善了人的心情,缓解了疲劳。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将环境和音乐交融在一起,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休息一下聆听动听的音乐,一下子就可以使紧绷的大脑神经得到放松,注意力集中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校园中,利用一切时机播放一些民族歌曲,不仅可以使校园充满音乐文化氛围,而且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精神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因此,在中学进行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营造音乐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外活动,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放松身心。此外,唱歌时的腹式呼吸运动,不仅能锻炼肺活量,还能做到心肺的保健按摩。
四、有机地论证音乐与德育教育的关系
音乐与德育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两者互相辅助、密不可分。音乐和音乐教育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它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有着统一的目的,为在音乐教育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前提。音乐课是初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一定要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并且把道德教育和音乐教育一起抓,效果会更好。这样也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困难和障碍,并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和社会。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独特的音乐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任何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音乐教育正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教育的情感基础。因此,音乐本身的艺术魅力,可以给学生积极的精神力量,让学生开拓进取,做有着崇高理想和高尚品格的人。这种熏陶和感染,不是机械地去灌输,而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中,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的。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音乐技巧,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而且还要进行丰富的情感教育,让学生通过唱歌加深对生活的理解,认识社会,了解历史教育,教师要牢牢把握住音乐内涵,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这是最好的道德教育。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教育改革 改革策略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同样的,音乐教育也是中学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承载的是教育祖国的未来,培养的是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学习音乐不仅有助于学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有助于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因此,大力发展中学音乐教育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初中音乐教育现状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大批人沉醉其中。现今的音乐不再像古代那样供人们娱乐消遣,而逐渐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学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在提高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特别的作用。从初中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首先,初中音乐课程设置杂乱无章,并且音乐教学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其次,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片面追求知识化、理性化,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法比较单一,对课堂讲授过于重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1.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
初中音乐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广,包括器乐、戏曲、曲艺等,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所占的比例也较大。由于初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刚处于从启蒙到熟悉的过渡阶段,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音乐教育则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道不得不攻克的难题。随着近些年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重要,这给攻克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教授初中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在欣赏京剧时,很多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角色和唱腔等内容不甚了解,这时就可以通过播放京剧视频,教师通过对视频上出现的人物进行解析,让学生结合画面内容进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还可以增长见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唱法的错误之处进行纠正。教师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演唱,用DV机将学生正确的、不正确的唱法全部录下来,接着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学生看,这样不仅能够具体、形象地让学生发现唱法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还能够通过观察画面中的自己或者同学的表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的。可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促进初中音乐创造性课堂实践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
2.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完成音乐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训练,不仅要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的知识和基本唱法技术,更多的是要对中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
(1)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在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会教之外,还需要学生会学。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对于任何一项艺术活动而言,都需要亲身体验实践才能切身体会,音乐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加强对学生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使教学效果有所增强,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音乐。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参与体验,把学生亲身参与作为体验音乐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
(2)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美。
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尝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美、感受音乐美的水平和能力。教师主要从“结构美”、“意境美”及“语言美”三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美。首先,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之前,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调整整节课的安排结构。合理的布局、完美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就好像进行作文写作一样,好的开题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先设置一个精彩的、引人注目的开头,先声夺人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美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古诗《春江花月夜》先做大致介绍,并给学生解说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歌的意思,做到“胸中有丘壑”,再为学生播放《春江花月夜》古筝曲子。这样不仅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而且使学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并迅速地进入到了艺术情境中,一下子接收到了教师传递给他们的音乐信息,让他们在美的氛围中汲取了音乐的营养。最后,再设置一个好的结尾,对整堂课进行总结,以使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预期。
三、总结
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进行音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初中音乐改革的路上关键在寓教于“行”,大家应该形成合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且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感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一、初中音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
初中階段是学生人格思想发展完善最迅速的一个重要阶段,但在这一阶段里我们的学生们因为大多年龄都仅仅处于十几岁的阶段,心智还不成熟,因此内心充满着浮躁与不安,也因此这一阶段学生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被外部环境或内在的不定因素而影响,从而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人格塑造也受不同的外部因素和内在条件影响。总的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对人生的方向还不明确,玩耍心态和这一年龄段的叛逆心理很容易误导他们陷于无法自救的认知误区。举例如经典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电影塑造的人物鲜明,电影也通过孩子们和音乐老师的挣扎表现出了电影的教育意义。在电影中,池塘之底福利院生活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因为种种原因来到了这里,例如父母的原因或者家庭条件的原因又或者外界对于他们施加的压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身心压力。他们叛逆、乖张,行事不计后果,也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在当下是典型的坏学生的典范。但在音乐老师马修的引导下,马修通过音乐唤醒了他们内心的柔软。所以这部电影在教育界,我们可以把其看为一次成功教育方式的事例,在音乐界,这部电影凭借其在电影中展现的不同的背景音乐和合唱音乐向我们显示了音乐其治愈人心的力量。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窥见音乐的重要性,通过音乐学生们可以体会音乐的内在魅力,振奋的音乐鼓舞人心,悠扬的音乐缓解悲伤,轻松的音乐放松大脑音乐为学生们营造舒心的学习生活环境,帮助学生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二、初中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音乐可以正身形、广教化、美风俗,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需要老师有意识的正确引导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学生思想道德的有效方法之一。在音乐教育学习中,学生们可以跟随老师一起去领略优秀的音乐。而音乐又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所以我们的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可以逐渐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比如我们的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一起学习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并带领他们对这一系列歌曲进行赏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影响。比如学生们听经典红歌,可以从红歌中体会到当年英雄人物的不屈性格和高尚情操,从中陶冶情操,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也从可以另一方面得到证实,纵观我们的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成就,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大都有着较高的音乐素养,音乐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三、初中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科学素质
经过现代研究认为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部分,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则具有形象思维功能,而音乐又能积极有效的促进人右脑的开发,从而提高人的智力能力素质,也因此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科学素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众所皆知的音乐爱好者,他经常是古典音乐不离耳、小提琴不离手,他在他伟大的科学生涯中直言:如果我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由此可见,他认为音乐带给他灵感与大胆的假设想法,并在他早年的知识启蒙中至关重要。然而音乐不仅仅有利于人脑的启蒙,也有利于调节大脑,例如在学习紧张时音乐可以放松大脑,缓解学习压力,初中音乐为课业紧张的学生们提供了一种缓解压力的良好方式,并且有意识的音乐学习可以在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质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大脑的灵敏性。
四、初中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质教育
音乐是一种美的体现,其所蕴含的美的内在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或是民谣或是现代歌曲、轻音乐等,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生们可以培养艺术兴趣。初中音乐则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熏陶中,逐渐培养健康的艺术爱好,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质。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40-01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奠定基础的过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也开始加强对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比如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都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的重要课程。在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对传统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使得初中音乐教育趣味性更高,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音乐潜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更新音乐教育观念,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直受到重视,音乐是当前中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主要负责讲解,学生负责听讲,教师对各种乐理知识进行讲解,播放一些歌曲,让学生跟着唱,这种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改变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一个方面,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进,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材资源、要对教学工具进行更新。比如大众传媒就是十分重要的工具,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引导教师改变教育思想,能够对大众传媒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从而能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应用大众传媒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本着以学生为主的理念,使得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和课后能够收获更多的乐趣,使得学生的音乐能力可以不断提升。另外,教师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音乐资源,教师要逐渐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定位,要从传统的教育关系中脱离出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引导上,而不是对各种音乐知识的讲解上。教师要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启发式、引导式的交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生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比如很多学生都重视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在音乐课上表现不积极,甚至有很多逃课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浓厚的兴趣是提升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激发兴趣的过程中,激励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比如可以多组织一些课外的活动,比如每年的雷锋学习日、元旦节、国庆节等,都可以组织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音乐的兴趣,比如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参加表演,学生可以唱歌,可以跳舞,这些活动形式都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可以真正喜欢上音乐,从而将对音乐的热爱转变为学习的动力。另外,在音乐课堂上也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改变教学方式。比如猜歌词的游戏,就可以作为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听音乐猜歌词比赛,提高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将音乐课堂变成讨论现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听完歌曲之后的感受讲出来,进行互相交流与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三、给学生分享丰富的音乐素材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进行了全系的定义,要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就必须要给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音乐教育离不开各种音乐作品,传媒是一个可以实现相互分享的平台,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种音乐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教师要从各种媒介平台中搜集到更多的信息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传递给学生,真正实现音乐资源的共享,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材料,使得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进行音乐学习,而不是仅仅将学习局限在课堂之上。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平台发挥的作用要比传统媒体重要,新媒体平台中的网络平台和自媒体平台,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快速传播特性,实现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的传递。比如当前很多学生也会使用手机,手机除了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还可以作为教育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手机上的软件给学生传递歌曲,实现音乐的共享,让学生在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收听的过程中,渐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另外,由于音乐是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课程,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课堂上,课后的很多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所以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可以加强生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比如电视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传媒载体,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播放一些音乐作品,或者让学生观看一些电视音乐节目,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育理念对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初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改进,加强对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从而使得音乐教育方法不断改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音乐学习,培养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先红.新时代下初中音乐教育创新路径[J].中学时代,2012(08)
[2] 赵永红.浅议初中音乐教学创新的重要性[J].新课程・下旬,2013(15)
关键词:情感教学;音乐;审美教育;初中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利用一定的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找到情感共鸣的点面,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过程。初中是青少年情感最丰富的阶段,特别容易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是审美教育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因此,只有将情感教学实施于音乐审美教育中,才能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初中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1]。
一、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情感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传统教学主要是靠教师本身具有的知识量,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的受欢迎程度、学生喜爱这门课程的程度等等达到教学的目的的。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帮助学生记住一定的知识,也能够让学生的部分情感得到满足,但是学生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积极性,属于一种机械式的学习,也是一种乏味的学习,它的教学形式特别容易单一化。情感教学的不同点在于,它主要是以诱导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于老师的行动力,而且学生本身的活跃度的提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使得教学效果比以前更好。以情感为切入点,作为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新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情感。音乐这门学科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具有着直接的影响效果,所以它给我们的情绪感受和体验是最为真实的,同时也是最容易植根心底的。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得到升华,发并使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审美能力[2]。
二、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运用的情感教学方法
音乐审美心理有四个:第一,音乐审美感知。即大致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及存在的方式。第二,音乐审美想象。即能够对自己听到的音乐进行简单的加工,创造,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第三,音乐审美情感。即可以理解特定音乐中带有的情感,能与自己特殊情感经历相结合,感同身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第四,音乐审美理解。即主体对事物以感性的角度,领会并整体把握[3]。因此,我们要利用这四个心理进行情感教学。
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关键性的第一步,只有感兴趣了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情感。所以,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身边的实物来引入音乐。比如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乐器,利用好奇心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知识;还可以讨论最近的流行音乐,并追本溯源,讲述音乐的发展历史;也可以观看关于音乐的音乐剧、电影或纪录片,感知音乐的审美。这种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帮助学生体味音乐带给人的魅力和愉悦感[4]。
2、陶冶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事物有好有坏,音乐也分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因此,我们必须陶冶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品位,强化音乐审美。比如对音乐作品进行剖析。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创作背景,这对于音乐情感的表现内容也会不同。介绍经典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者及创作过程中的趣事,还可以对音乐中的各个要素、细节进行全面的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感受作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简单地教授歌曲并不是难事,音乐审美教育是让学生可以充分体验音乐当中的情感,能够享受音乐给人带去的滋润。
3、注重身心,强化音乐学习情感
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他们的情感比较的丰富,充满了朝气,生气蓬勃,热情洋溢,同时也情感泛滥,比较躁动,容易冲动。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发展的规律能强化音乐学习情感。这需要我们鼓励学生去接触音乐,通过情景再现或情境创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们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在这个情感教学中,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简化技术与高度的艺术性,体现音乐的美感。因为初中生并不具备高度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所以简单化和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促进教学。
4、更多体验,增强音乐审美理解力
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熟能生巧的过程,音乐审美也需要。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来提供的体验过程才是有效的更多体验。教师需要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个体的特点制定出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任务。更多音乐审美体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对音乐审美理解的增强。教师可以采用一些脍炙人口、知名度较高的歌曲,例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使学生直接的去感受音乐,听懂音乐。学生性格的不同,理解能力的高低、程度各不相同,选择特定阶段的作品进行欣赏,不仅仅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自信心,而且为学生主动去理解音乐,增强音乐审美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三、结束语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音乐审美教育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音乐教育并不是中国教育中的主科,它对于学生的升学、成绩等并没有直接联系,以至于很多的学校不重视音乐教育。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给予了较多的笔墨,并把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的兴趣,增强音乐文化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这个过程中,利用音乐来使学生体验情感,把情感教学渗透到教育中。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及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至今一直被教学者奉为真理。情感教学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实施,就是利用情感体验,通过采取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方法。未来,中国教育都将会以情感教学作为教育的最佳方式,被广大教师采纳。
作者:夏婵娟 单位:贵州省瓮安县永和中学
参考文献
[1]田阳.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J].中华少年,2015,25:136.
[2]李欢.如何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J].教育研究,2015,2:258.
[3]魏坤.关于情感教学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应用的探析[J].新课堂,2013,47.
关键词:音乐教育;德育功能;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40-01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除了具有释放学生学习压力、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其德育功能的发挥也是不容忽视的。然而目前初中音乐的教育忽视德育功能,过于重视审美功能,鉴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并尝试性地讨论实现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1、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音乐教育的广泛普及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并不是近些年来教育工作者的新发现,而是古已有之的。古今中外的诸多教育家、思想家就曾对音乐教育对人的德育提高方面有所论述。例如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曾说:对于人的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而形成“礼乐并重”的教育观。他还认为“乐者通伦理也,乐清而伦清”从他的言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代教育家孔夫子向我们传递的是音乐与社会道德的建立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重要性也是等量齐观的。另外,战国末年的思想家荀子也曾说:“夫乐者,乐也”,也就是说音乐不仅可以带给人欢乐更能产生积极影响。对于音乐的德育功能,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提及“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更加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音乐之于人,首先是思想道德修养,内化的精神本质。例如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爱我中华》、《走向复兴》等金典老歌就能使学生在慷慨激昂的音乐中,激发无尽的爱国情怀,在重温历史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学会珍惜美好生活、热爱生命。这样,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在音乐的学习中有了很大的提高。
2、音乐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思想意识培养的重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不仅仅局限于家长根深蒂固的“文化课”的教育,同时包括音乐、美术等艺术门类的渗透与培养。音乐等艺术类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能够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净化并升华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身心。例如,时广为传唱的《七子之歌》,让当时的中学生培养了高度的爱国情怀,大大地提升了民族自豪感与民族统一意识。
3、音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的阶段,其审美能力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因此这一时期对审美观点的培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乃至一生审美观点的形成都有着不容小视的作用。一部好的音乐作品是一个好的思想教师,可能因保函深刻意义而具有思想启迪性。例如贝多芬具有诸多传世佳作,它们作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的“精神食粮”激励他们奋勇前行。我国的爱国主义歌曲更是不胜枚举,如《我的祖国》、《我的中国心》、《东方之珠》等等,这些令人回味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使他们有了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初中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1、创建具有模范先锋作用的教师团队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要使初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其重中之重就是首先培养一支具有过硬和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团队。具体说来要从如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在音乐教师选用上,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自身综合素质,在音乐知识过硬的同时,还要求具有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因为初中学生是各种观念的形成期,一个模范教师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要本着做音乐也是做人的标准选拔音乐教育工作者;其次,对教师进行实时的在职培训,让整个音乐教师形成一个大的团队,互通教学方法、分享教学经验,同时紧随音乐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
2、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初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是思维比较灵活、没有定式,认知也处于未成熟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对于这一阶段学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教学方式、教育方法可能会让他们获益终身。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这就需要音乐教育起到思想上的引导者的作用。例如这一阶段的学生虽然对未来满是憧憬,但经常表现出无意识地焦虑情形,加之对社会的新鲜事物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这就要求形式多样的音乐教学模式来更多地引导处于“迷途”中的中学生。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须,但同时不难发现一些“低俗”的网络歌曲正在悄无声息地在成长中的学生中蔓延。因此,在音乐教育上,要在教授音乐基本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鉴赏“音乐美”,如课上带领学生聆听世界名曲“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余放松心情,更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另外,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等不同主题的音乐班会,让同学们在歌唱爱国主义歌曲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总结
德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学生德育培养的最佳方式之一,因此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充分发掘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并不断开发促进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使中学生从音乐的学习中汲取养分,作为其开启人生路的有效筹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