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标志设计的原则8篇

时间:2023-06-19 09:25:0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标志设计的原则,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标志设计的原则

篇1

关键词:商标设计;标志设计;设计原则;应用规范;变化

标志的设计原则有很多,而这些标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前人总结的原则或规范如果能够适时地、合理地做些调整或改变,就会影响最终的标志形态。

“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属于政府事业机构。其宗旨是整合政府、产业和商业资源,建立深圳城市系统设计思想库,提供设计交流、培训和推广等方面的服务,促进深圳城市空间环境系统设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和设计创意产业的提升。此标志的设计师广煜对其作品这样阐述的:“灵感来源――积木与公章。积木的特点是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组合,产生出多样的视觉结果,既为使用者提供了相对开放的使用空间,也满足观者了想象空间。公章的特点是强烈的识别性,我想这一点在哪一个国家都没有在中国更明显。喜欢盖章就盖个够吧!”标志的核心概念是变化组合、满足功能。通俗意义上,设计师对于标志设计内容的理解如下:1.标准图形、2.中文字体、3.英文字体、4.简称以及各种组合形式。这些内容的表现方式往往很单一,是以某一内容为主,其他内容作为辅助。而在这个项目中我为这四种“通俗意义”上的设计内容分别设计了一个独立的造型。1.“标准图形”是一个代表方向感的三角形。2.“中文字体”的整体造型是长方形。3.“英文字体”是一个围合状态的正方形。4.“简称”是一个圆形。它们相互之间存在设计语言上的联系,又相对独立,而且满足了设计变化组合的基本要求。使用者可以通过对这四个造型的编辑,去适合各种各样的使用空间。使用者也是设计师,也可以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去。同时这种不断变化的组合方式也给观者提供了想象空间。而不是只停留在把标识放大缩小、挪来挪去、枯燥乏味的使用规范上。此外,设计师还提供了4~6种基本组合方式,以满足办公、紧急会议等基本情况的需要。这种开放性和多元化,也正是“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应深圳产业转型、打造创意文化城市、做强做大设计之都、提升城市空间环境质量而秉承的态度。

从广煜的阐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既复杂又灵活的标志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传统标志设计中图形和标准字之间的主从关系。把所有与标志有关的设计(图形、中文、英文、简称)以图形的方式同等对待,并结合相应的、可变化的版式组合。“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形象,除了在版式编排上给了标志设计更多的自由度;同时也在启发我们,标志的应用规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有时设计师也要在设计之前思考一下,我们现有的知识体系和种种应用规范是否就是唯一的、不可变的。

在杜尚的作品小便池《泉》诞生之前,又有谁能够把“生活就是艺术”看的那样的举足轻重呢。如果用当时的语境来解释标志设计的话,那就应该是“有特征即是标志”。虽然这样的置换有些绝对或无厘头,但这也会时刻的提醒我们:既要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寻找经验,也要从艺术思想、绘画风格中汲取营养。从影响现代设计理念的包豪斯,到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再到当今设计理念的百花齐放。我们经历过功能至上,崇尚过简约之美,也反思过装饰中人性的一面。这是一个由繁到简、有繁有简的过程。狮子作为法国标致的品牌标识已经有一百六十年的历史,从为了显示铸铁工艺的初衷,到如今成为标致汽车散热格栅上的标识,这只威武的雄狮经过十代的演绎,如今变得越来越时尚、现代并且充满强大的力量。在标致品牌logo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设计发展的足迹依稀可见。在标志设计中,我们追求“简洁易记”,而“复杂繁琐”的图形甚至图像是否就不容易记忆呢?标志logo作为一个象征符号,无论是在英文还是在中文的解释中,从来就没有提到过简洁的问题。看来“简洁”只是时代赋予标志的一种印记,而能够“表示事物特征且容易记忆”才是标志的根本所在。哪怕它是一幅绘画,哪怕它是一张照片,哪怕它是一件艺术创作……也许这样的视觉形式并不适合大多数的标志设计,但我们决不能否定这种形式。至少设计师要把这些看似偏僻的视觉语言打包在自身的知识库中,当面对逐渐同质化的标志设计时,才有能力推陈出新,甚至制造经典。

每一个设计师都受过不同程度的专业训练,他们也都有着一套不尽相同的知识体系。有的设计师愿意在现有的标准下不断寻找各种创造性的形式美感,有的设计师则乐于不断地打破和现有的条条框框。笔者认为两者都没有错,只是彼此的发展方向和评价标准不一样罢了。无论是纵向的钻研,还是横向的探索。这些对标志设计、乃至艺术设计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设计现场.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_形象设计.http://.cn,2011-04-29

[2]深圳商报.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征集标识引发争议.http://,2011-4-3

篇2

一、利润的本质及利润质量的内涵

(一)利润的本质及功能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即收入与成本(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它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要素。利润实际上是一个尺度,它度量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大于企业使用经济资源价格(即成本)的差额。如果顾客愿意支付给企业的价格,低于企业使用资源的成本,企业就亏损了。

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取决于它对于顾客的边际效用。通常情况下,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企业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并且这个价值一般要超过该企业所付出的成本。在这里,企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了“供给价格”,商品或服务对于顾客的边际效用构成了“需求价格”,二者通过市场博弈产生了“市场价格”。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就可能有一个差额或超额价值,这个差额就是利润。所以,利润的本质含义就是这个超额价值。

但是,市场有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能否真的实现利润,取决于企业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利润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它指引人们把有限的经济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地方。正因为如此,利润也是理性经济人决策的基础,对企业利润进行质量分析意义重大。

(二)利润质量的内涵

利润质量是指利润信息的固有特性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程度。这种满足程度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利润概念本身的判断标准,即利润信息本身固有的特性;二是信息使用者对利润信息的期望。通常说来,利润质量较高的含义是指:企业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

二、利润质量评价的一般原则

(一)目标导向原则

利润质量的衡量标准应体现会计目标的要求。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的利润质量评价,是会计目标的具体化,是进行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依据,它直接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进行和会计目标在会计工作中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企业利益相关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主体,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主要通过信息使用者的反映体现出来。因此,在设计指标时,应当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立场,维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二)客观性原则

影响利润质量的因素很多,既有外部因素(如坏账损失),又有内部因素(如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如市场景气状况),又有微观个体的因素(如产品的生产成本)等等。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客观地、公允地反映利润质量的真实情况,使得评估结果具有更大的可信度,更有使用价值。

(三)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利润质量评价是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满足层次性、全面性的要求,要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观察、分析、评价会计工作,不能遗漏关于会计工作的任何重要方面的情况,使得评价活动更具体、更完整、更有实用价值。

然而,过于全面的、面面俱到的指标评价体系不仅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便,还会使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变得模糊不清,不利于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评价。因此,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应遵循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结果与过程相结合的原则

会计工作的质量好坏体现于结果计信息的有用性)和过程(会计信息生产过程)两方面:一方面,结果的质量决不仅仅是指会计报告的质量,更是体现于被评价单位若干年后的财务、经营状况,其质量反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体现于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之中,因此,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要能够反映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又要能够反映出对会计工作即会计报告形成的全过程的控制。比如,评价利润的可变现性,就需要评价企业有关销售政策及账款回收环节的内部控制情况。

(五)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

定量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指标数据的分析比较,评价利润的真实性、稳定性和盈利性;定性分析通过一些评议指标,结合相关专家意见,综合分析评价企业未来获利能力。任何经济现象也都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对经济问题需要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利润的质量必须全面地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际分析过程中,可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

(六)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是设计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可操作性原则要求,制定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指标体系尽量做到条目简明,要对影响利润质量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找出评价的主要因素,并给予清楚明确的表述。二是定量指标要可测量,即指标项目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手段获得信息,取得结论。

三、利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三雉结构体系困

(二)指标体系说明

1、利润的真实性是利润质量评价的基础

企业利润的核算必须以客观的、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进行,在核算中必须严格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利润的真实性是信息有用性的前提,因此,利润质量评价应以利润真实性分析为基础。利润的真实性取决于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由于收入、成本、费用的真实性的查证需要依据许多详细的原始凭证,外界信息使用者难以获得此类资料,因此,只能从报表反映的数据中进行粗略分析。能够大致反映利润真实性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现金比率、销售收现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投资收益现金回报率、现金营运指数。

2、利润的稳定性是利润质量的内在要求

利润稳定性是指公司连续几个会计年度利润水平变动的波幅及趋势,它表明企业利润水平变动的基本势态,最终表现的是关于企业盈利水平或利润总额的稳定性。利润稳定性取决于公司业务结构、商品结构、服务质量等方面稳定性,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指随着时间的延续或者在不同的会计期间,利润总水平总是围绕某一数值上下波动,而且波动的幅度极小。这种稳定的利润,在理论上表现为一种常数稳定性,数额基本没有变动。

二是在企业实际财务运作中。由于企业经营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保持必要成长性来实现企业扩大再生产,因而,以这一常数作为企业目标利润的下限基础、螺旋式上升被认为是利润稳定性的重要标志。

三是指获取利润的持续性,持续性也是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体现,利润的持续性越强,其质量就越高。利润持续性主要表现在利润的时效性结构上。利润时效性反映不同利润持续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在营业利润、经营性利润所占的比重。

公司管理当局可以通过造假等手段来粉饰财务报表,报告较高的收益,但却很难在较长时期内维持较高的收益水平。也很难在经营活动中产生较大的现金净流人量。因此,在评价利润质量时,必须考察利润的发生或增长是否具有稳定性。能够大致反映利润稳定性的指标主要有:现金流入量结构比率、利润波动率、营业利润比重、经营性利润比重。

3、利润的增长性是衡量利润质量高低的标志

篇3

1.统一的原则。园林在应用植物的时候应当注意树形、色彩、质地、比例以及线条上的统一,在做到不刻板单调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做到生动和鲜明。换句话说,就是植物在园林应用应当注意将以上各要素的差异性以及互斥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园林植被应用的整体效用产生影响。

2.均衡的原则。植被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应当注重园林的具体环境,应当注重植被配置和应用上的规则式均衡以及自然式均衡。由于不同的植物带给观赏者的感受以及体验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植物色彩较淡、体积较小、枝叶疏松、质地柔软的植被,就会带给观赏者一种简便轻盈的感觉,相反,如果是体积较大、质地较硬、数量较多以及色彩较重的植物类型就会带给观赏者一种深沉、厚重的感觉,对于这些植物在搭配的时候应当注重均衡性的原则,将其合理地搭配在一起。

3.调和的原则。园林设计艺术中的植物要想给观赏者一种均衡和协调的感觉,就应当要求植物之间的搭配应当有主线,应当带给观赏者一种愉快柔和的美感,但是色彩以及搭配上不能太冲突,不能给人唐突的感觉,不能跳跃性过大或者过强,避免园林观赏者体会不到亲近的感觉,同时还应当有所差异以及变化,只有这样才会带给观赏者一定的冲击力度,才会形成活泼以及奔放的感觉。

4.韵律以及节奏的原则。在园林大道的两侧可以不等距或者等距的栽种一些园林植被,当然最好是统一种树木,在间距中可以栽种一些小灌木或者灌木球,这样就会形成相应的韵律以及节奏,进而会对观赏者的情操形成陶冶,开阔观赏者的观赏心境,进而带给观赏者一种惬意舒服的感受。

植物在园林设计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居住区绿化对于居民享受以及利用来说,是较为直接的一种绿化系统。居住区的绿化在规划的时候,在体现当代人文明程度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进而使其与现代文明城市的建设相适应,争取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在对居住区进行绿化的时候应当将生态学理论作为相应的指导,进而再现自然景观,同时将维持以及完善小区的生态环境作为最终的目的与宗旨,将自然与人的共存作为最终的目标,将园林绿化的生物发展多样性、系统性作为规划的主题和使命,进而达到空间上的层次性、平面上的系统性以及时间上的相应关联性。

1.建设人工生态植物群。应当充分考虑居民对绿地的享用需求,建立起相应的生态植物群落,有些植物群落对观赏者的身心健康极为有益,比如银杏林、松柏林、琵琶林、榆树林以及柑橘林等,有的植物群落有助于解除观赏者的疲劳感,比如月季灌丛、栀子花灌丛、桂花丛林、银杏、丁香树丛等,有些植物群落有助于吸引鸟类,比如松柏林、海棠林等,设计者在园林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小区的边缘安置上有中心绿地较为融合的植物群落,进而利用生态系统的再生功能以及循环功能达到小区的平衡。

2.注意植被之间的结合与搭配。设计者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讲灌木、乔木与蔓藤植物进行结合,将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进行搭配,将慢生植物与速生植物进行搭配与集合,同时还可以适当地点缀以及培植一些时令的花草等,在树种的搭配上,不仅要满足生物学的相应特性,同时对于绿化景观的效果还应当做相应的考虑,要将美化与绿化进行结合,进而树立起植物造景的相应观念,为观赏者创造出优美、安静的居住环境和观赏环境。

3.统一基调,力求变化。在基调统一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树种的变化,进而打破传统建筑群体的呆板感以及单调感,注重选用不同属性的数目进行搭配,比如柱形、塔形、垂枝形等,比如水杉、雪松、广玉兰、香樟、龙爪槐以及银杏等,进行构成变化多样的林冠线,利用地形的变化不同的植物,进行获得林冠线变化。利用茂密、矮小的海桐、海棠、金丝桃以及杜鹃等植被,形成较为自然的曲线。

4.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在园林植被的栽植上,还可以运用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可以在道路的两侧栽培一到两行的植被,另外还可以运用规则式的手法配置一些耐阴灌木,对于地表的区域来说可以栽植草坪或者地被植物。其他的绿地可以采取自然式的配置方式,进而达到错落有致以及四季不同的景观。另外,在植物栽培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植物的观赏性,要对色彩进行协调以及组合,通过植物的花、果实以及植物的枝叶等显示性的色彩,来不知园区。做到一片一个季相或者是一条带一个季相,比如说可以用桃花、丁香花等组成春季景观,用合欢、石榴以及紫薇等组成夏季的景观,用红枫、桂花以及银杏等组成秋季的景观,用腊梅、南天竹等组成冬季的景观。

结语

篇4

关键词:压水堆核电厂;热工仪表;测点位置;接管座

中图分类号:TH81

Discuss the Location and Design Principle of Thermodynamic Instrumentation in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WANG Shan-shan, ZHANG Xiao-yong, WAN Wei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95, China)

Abstract: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install accurately measuring element for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units. In this article, it treatises selected location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flow measuring points, and design requirement draw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stub size selection.

Key words: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 thermodynamic instrumentation; measuring point location; stub

0 引言

压水堆核电厂是利用一座或若干座压水反应堆作为动力而发电的电厂,它是一个将核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装置。压水堆核电厂一般是由一回路和二回路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各个辅助系统或设备组成。这些系统和设备均装有大量的热工测量和控制仪表,这些仪表在机组的运行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正确的安装热工仪表测量元件,对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介绍热工仪表中的温度、压力和流量仪表。

1 测点位置选择

1.1 测点位置总体概述

(1)测点应选择在最能代表被测参数的管道直线段上,避开阀门、弯头、三通、大小头、挡板等对介质流速有影响或会造成泄漏的地方。

(2)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

(3)取源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大于管道外径,但不小于200mm。当压力和温度测点在同一段管道上时,按介质流动方向,压力在前,温度在后。

(4)蒸汽管道的监察管段用来检查管子的蠕变情况,严禁其上开凿测孔和安装取源部件。

(5)高压等级以上管道的弯头处不允许开凿测孔,测孔离管道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100mm。

1.2 压力测点位置的选择

压力测点位置的选择,除根据1.1中的规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压力取源部件的安装方位应符合下列规定:测量蒸汽的压力测点宜在管道的上半部或与水平中心线以下成45度夹角范围内;测量液体的压力测点宜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以下成45度夹角范围内;测量气体的压力测点宜在管道的上半部,如图1所示。因此对于高压管道的蒸汽压力测点,考虑到操作维护的方便性,在工程中可统一规定,水平或倾斜管道上的测点垂直于管道向上取样,垂直管道上的测点与管道垂直中心线垂直。但是,不一定局限于这个要求,当管道上方空间有限时,在满足的规定的情况下可选择其他开孔方向。

(2)测量低于0.1MPa压力的测点,其标高应尽量接近测量仪表,以减少由于液柱引起的附加误差。

(3)测量汽轮机油压的测点,应选择在油管路末段压力较低处。

(4)凝汽器的真空测点应在凝汽器喉部的中心点上取样。

1.3 温度测点位置的选择

对于温度测点定位没有特别限定,主要考虑维护及通道的方便性,这里推荐条件允许时,水平管道上的温度测点可选择安装在管道正上部的方式。

1.4 流量测点位置的选择

(1)节流件的位置应符合规程《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管路及电缆设计技术规定》中对于其前后直管段的长度要求。

(2)在水平或倾斜管道上安装节流装置时,环室或带环室法兰上的取压孔应根据所测介质的性质而选取不同的方位:当介质为气体或液体时,取压口的方位应符合图1(a)和(b)的规定;当流体为蒸汽时,取压口的方位在管道的上半部与管道水平中心线成0°~45°夹角的范围内,如图2所示。

2 作图要求

在绘制测点定位图时,标注的热工测点应完整、类别清晰,P&ID图的所有相关热工测点和机组性能试验点都应列入,压力和温度等测点符号应符合看图习惯。一般可规定,Pn表示压力测点,Tn表示温度测点,Fn表示流量测点,Ln表示液位测点,Sn表示化学取样点,Cn表示加药点(n为序号)。

绘制测点定位图时,主要体现下面几种信息:

(1)利用标注功能在管道上详细标出测点的具置,并做说明。说明中含有测点编码、开孔方向的信息描述。

(2)应在图中空白处绘制开孔方向详图,消除文字描述可能存在的误解。

(3)对于含取压短管(即接管座)的仪表,需加说明:取压短管具体规格见接管座材料详表。

(4)制作接管座材料详表,表中应包含测点编号、测点名称、管件名称、接管座公称通径、一次门前导管规格、管件材质及数量。具体选取原则可参考表1。

3 接管座数据选择表

接管座尺寸可按照如下表1要求进行选择。

表1 接管座数据选择表

对于温度仪表,根据其介质参数的不同选取不同的仪表型号,因此接管座规格也不同,具体尺寸由仪表供货厂家提供。

核岛系统范围内的ISO图,一般情况下,仪表的一次门前导管规格按照核岛侧的P&ID图要求为1寸,因此,其相应接管座公称通径为DN25.4。

4 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也迅速增长。根据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核电将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在电力工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核电的安全稳定运行就显得特别重要。热工测量仪表作为机组运行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它们的设计要求更为严格。因此,每一个仪表测点的位置选择及设计都要严谨对待。

参考文献:

[1] 叶江祺. 热工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安装[M]. 第2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306-335.

篇5

关键词:高等院校 绩效管理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64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普遍较大,下设的学院(或系)与独立研究机构较多。对包括院系在内的二级单位进行绩效管理,既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院系对学校开展科学管理的希望与要求。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来准确衡量二级单位的绩效,才能以此为基础,开展有关资源配置工作。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调整、实施,虽然与各个学校自身需要和特色密切相关,但也有需要共同遵循的普遍原则。国内重点高校近年进行了不少关于绩效管理的实践,也有不少关于指标体系的理论探索。本文拟结合工作实际,就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置、调整及其实施的原则,提出若干浅见,请同仁和专家批评指正。

1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各个学校情况不同,绩效指标体系的设置也会有所区别。既可以按学科类别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两套,或者再细分为更多套;也可以按工作需要,分为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等系列。但无论如何,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设置,都需要遵循重要性、导向性、战略性、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可行性等原则。

1.1 重要性

综合性高校下属各院系办学内容全面,涉及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条件建设等等,可以用来衡量其办学水平的指标很多。如果不分巨细,统统纳入,不但会增加绩效管理双方的工作量,而且使绩效管理失去重点。因此,指标的重要性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设计指标体系时,不重要的指标不纳入;而且,越重要的指标,其权重或分值就要越高,这也能更公平地体现院系对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贡献。

1.2 导向性

每个高校的发展阶段不同,特点不同。在某一阶段,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相对落后的短板。在特定时期,为了打通瓶颈,补齐短板,迅速提升学校迫切需要的某些指标,就必须相应加大支持力度,这也必然反映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之中,某些指标不但必须存在,而且具有超常的比重。也就是说,要通过指标体系的设置和对应的资源配置,鼓励、引导院系、学者向学校需要的方向努力。当然,这或许会引发过于急功近利的质疑,但如果没有基于绩效的激励,如何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呢?

比如,在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中,对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设置更高的权重,可以体现出学校的重视和要求,进而推动各个院系加大对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甚至带动院系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多考虑其将来的就业因素,从而改进教学和培养工作。

1.3 战略性

绩效管理要立足学校自身的定位,瞄准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而且要着眼学校的长远发展,因此,作为引导性和前瞻性的指标,不能仅仅建立在过去数据和成绩的基础上,而要特别注重“向前看”。比如,对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的“985工程”高校来说,“世界一流”是一个战略方向,与其相关的指标就必须突出,如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茨奖等,以及《自然》、《科学》或其他公认的各学科顶尖杂志论文。而“中国特色”,也可以体现在为国家服务等多个层面,包括重大工程的参与,国家级重大奖励的获得等等。

可能会有人质疑这些战略性指标过于高高在上,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这正是排除绩效管理短期效应的一种有效办法。最重要的指标,必然只有少数人或者少数团队,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够获取。这可以使最优秀的教师,继续潜心进行自己的研究等工作,而不会被指标体系中的某些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而左右。比如,如果在指标体系中,将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中的一等奖等同于其他奖励的好几倍的话,院系就不会年年为申报奖励而犯愁,也不会急着要求教授们将一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成果“整合”出来。他们将更愿意组织团队去争取战略性指标,而不是斤斤计较于几个不太重要的指标。

1.4 全面性

当代大学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绩效考核不能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同时,大学的发展动力,既有重大成果,也离不开重要事务。因此,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也不能全是结果性的,要更加注重过程性。要让院系更愿意栽树,而不是人人都只管乘凉。

比如持续不断地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虽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日积月累,学校实力和影响也会逐渐上升,学生也会因此大为受益。另外,社会服务的很多内容也容易被忽视,或不好统计;而文化传承创新,则更难准确衡量其成就。对于这些,可以通过在体系中设置事务性的指标――如组织重大活动、培训等,认可院系的努力,并加以后续资源配置的支持。

1.5 平衡性

在设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综合性大学要统筹考虑高校四大功能之间尤其是科研与教学的平衡,不同学科之间的平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平衡,中国特色相关指标与国际通用指标的平衡,下面仅就前两个方面的平衡进行简单阐述。

以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来说。即使是所谓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也丝毫不能放松,因为这是大学最基本的任务和职能。但相比科学研究来说,人才培养的指标又相对较少。这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学生培养、成长、成才等方面的指标,如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学生科研和社会实践成果、志愿服务、就业等等,同时通过教学和科研权重的调配,使二者取得平衡。

再说不同学科的平衡。有的指标,对部分学科比较适合,但在别的学科领域,不强调或者没有要求。比如在化学、生物学等理学类学科中,SCI论文的发表相对比较多,也更受重视。而对于工学类学科来说,SCI论文的要求并不十分突出,更多的是EI论文和工程实践。它们之间自然需要平衡。实践中,考虑到工科在争取项目经费――尤其是横向项目经费上的优势,如果恰当地确定经费与SCI论文的分值,虽然单项上各有侧重,但整个指标体系对二者来说,是可以达到基本平衡的。

1.6 协调性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容纳指标很多,其内部协调十分必要。当然,对某些奖励来说,没人会把同一奖励的一等奖,设置得比二等奖更低。但它们之间的比例如何确定,既得看各个等级的奖励自身在该奖励系统中的分量,也要看学校的需要与追求。既可以在甲项奖励中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分别按一定比例给予考虑,也可以在乙项奖励中对省部级奖励完全排除。

同时,不同指标之间也有必要协调,如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甚至国家精品课程等,互相之间的重要性基本有章可循,其分值比例就得细细斟酌了。

1.7 可行性

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有些指标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甚至对学校也很重要。但限于精力、财力和时间等等,不一定能够很及时很精确地予以衡量,这就要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问题。如有关教学声誉、科研声誉的指标,在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评估体系中,都占据了较大的权重,但对一个综合性学校来说,在国内外对每个学科进行广泛的足够取信的声誉调查,工作量过于庞大,即使只针对一个学科也有点勉为其难,这就要进行变通。比如,学科的科研声誉可以在校内教师中进行调查。因为各个学科间的互相沟通,某位教师对其他学科的认识,其实已经较好考虑了该学科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声誉。而教学声誉,校内学生即有很大发言权,他们的反馈甚至已包含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往届校友在内的某学科的综合影响和声誉。

2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调整的原则

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也要为适应学校新的发展重点和需要而调整。指标体系调整时要遵循稳定性、开放性、发展性的原则。

2.1 稳定性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调整虽然不可避免,但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主要指标以及其中的绝大部分指标,应该保持稳定,包括其在体系中的位置、影响以及分值等等。否则,如果院系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及有关指标体系的要求的话,今年追求某一批指标,明年又得改为争取另外一批指标,让他们无所适从,设计时本应体现的正确“导向”,却把院系“导”得晕头转向,绩效管理也就难以达到目的。长此以往,院系对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可能满不在乎,那绩效管理自身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所谓指标体系及其调整也就更是画蛇添足了。

2.2 开放性

综合性大学学科较多,一方面,以唯一的指标体系考核不同学科,能保证比较好的公平性。但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色和特殊的重要指标,不能适用其他学科。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互相比较,不可能为每个学科都建立一套指标体系――这样不但会增加无数的工作量,而且使学科间无法比较,绩效评估也就失去意义。所以,在设计统一的指标体系时,可以留出一定的空间――如5%左右――容纳各个学科的特色指标。如文学艺术类的学科,其艺术类作品的表现方式与其他很多以研究成果形式呈现的学科不同,自然可以也应该纳入进指标体系。同理,在通用指标中之外,其他学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特色指标,由学校统一考虑。

2.3 发展性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各个高校进步也十分神速。指标的标准需要不断提升,以引导院系向更高的要求靠近,这可以从高校过去30余年的发展来说明。如研究论文方面,高校从原来要求的一般论文过渡到目前普遍要求的发表SCI和SSCI(或相当水平)的论文。而SCI论文较多的学校,已经主要重视SCI一区、甚至《自然》、《科学》等期刊论文。又如科研项目和经费,在各校均已接近数量级上升的情况下,指标体系中的要求也必须水涨船高,使院系和学者不再满足于近似“打零工”的项目中,而是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参与到国家和行业、企业的重大科研攻关活动中去。

3 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实施的原则

绩效管理实施包括指标体系的设置,各院系相应指标数的下达,以及绩效核算和相应的资源配置等等,需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1 公开性

绩效管理及其指标体系的设立、调整和应用,必须尽量公开,让全校各院系和部门充分参与,让尽可能多的教职工知晓和理解。这不仅仅是学校政务公开的需要,还可以得到几方面的好处:其一,更好地落实绩效管理。让更多的院系和人员知道绩效管理的目的、设计和实施路径,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才能更好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等作用。其二,通过公开各院系提升绩效的措施和成绩,可以让校内各单位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也给相对落后院系一定的压力,使其在下一个阶段更加奋发有为。其三,可以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绩效管理工作进一步优化。由于各个部门、院系和专家学者的参与,更容易发现指标体系和有关工作的不足,有利于后期改进。

3.2 公平性

绩效管理的实施对象,一般应包括所有院系,并对各学科、各学院一视同仁。而当体系中的个别指标,因故未能在被评估院系实施时,要以科学方式予以处理。

如在某大学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中,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占有较大的分量。但若干院系因故没有开展评估。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这些没有该项得分的院系,就有失公平。学校在进行绩效计算时,对该项目进行了科学处理,确保了所有院系的公平。

3.3 公正性

在绩效管理中,每个单位对指标体系的理解或多或少有一些差异,有对增量与存量理解的不同,有对考核阶段起止时间理解的不同,也有对某些指标认定标准理解的不同。实践中,要创造条件,让各个院系、部门和专家提出不同意见。对争议较大或学术性较强的问题,可以由学术委员会或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裁定并公布结果,这样能排除少数院系不当得利,确保绩效考核公正实施。

设计好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及时科学调整并合理应用,可以帮助综合性大学走上提高效益和质量的科学发展之路,而不是继续封闭在规模和数量的囚笼里。而对绩效管理和其指标体系,无论理论如何深刻,设计如何完美,归根结底是需要实践的。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现进而更好坚持和发扬指标体系的优点,发现并不断纠正和调整指标的错误。

参考文献:

[1]赵治乐,赵治坤.综合性大学内部绩效管理的若干疑问简析及有关对策[J].神州,2013,(8上).

[2]吕世彦,郭德红.大学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7).

[3]徐燕燕.高校二级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D].华东理工大学,2012.

篇6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教学质量;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08-02

教师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核心指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和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建立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依据一些基本的原则,探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以及应用实例,并进行具体的设计。

一、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发展性与全面性原则。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因此,可以把教师的教学质量体系视为一个系统,寻找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因素,以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系统是由诸要素构成的,但各个要素在系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系统中的各要素在系统中不是平衡的,具有主次之分。因此,教师教学质量体系的这一系统中的各要素都起着不同的作用。根据矛盾规律,我们必须抓住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起主要作用的那些要素,要敢于舍弃那些次要的因素。只有抓住靠主因素设计的指标体系,在评价实践中才能站得住、行得通,评价结果才会真实可靠。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中发展性与全面性原则,实际是要建立纵向与横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们要用发展的纵向眼光看问题,结合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们还要横向以全面的眼光看待和设置指标,不仅侧重评价老师在课堂直接传授知识,而且还要注重所评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学评价不仅要强调老师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且要注重引导老师掌握不断出现的新观念和新知识,这样才能使老师教得更加灵活、更加有效。

2.科学性与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和导向性原则就是指所建立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能反映教学的客观规律,找出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要符合教学过程的实际,各项具体指标都要反应教学的实际情况,并且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与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相呼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引导教学方向,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对教学不利。例如,我们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设立“论文数量”这项指标,结果会导致某些教师一年之间就发表了10多篇滥竿充数的“论文”;如在教学评价中,增设单凭老师考试成绩的优劣作为教师教学成绩好坏的衡量标准,结果导致教师对学生的舞弊现象视而不见,导致了老师品德方面的缺失。所以,评价指标的设计要保证科学性和方向性,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结合当今教育现状,体现现代教学理论和评价思想的发展趋势及其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3.完备性与独立性原则。完备性指一方面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全面反映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目标,不遗漏任何一项重要的指标。评价指标的设计虽不能说面面俱到,但是也要做到有的放矢,列出那些具有代表性的的反应事物本质特性的指标,如有遗漏或出现错误导向,就可能导致对以后工作带来不便,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同时,独立性又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既要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整体目标体系,又要彼此独立,做到有层次,但非重叠因果关系。总之,各项指标一定要措辞准确、内容清晰无疑义,为日后教学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4.操作性与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最后付诸实践,具体化要求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可操作性要求通过实际观察、测量、评定等方法进行度量,同时也要求其过程易于操作易于实施。在定义指标可操作化的语言定义上,要求内容可测性的公平性,要简化评价程序,使广大教师都能接受使用,把教学和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一些抽象的目标可以通过转化为易于操作的具体目标;而可行性要求指标内容和形式都清晰明确,执行起来切实可行。这要求指标评价体系设计应满足以下两点:其一,评价指标体系力求简单、明了、科学、全面、先进。然而,过分追求科学、全面、先进,会使指标数量过多,因而评价的工作量就会很大,以至于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难以承受,从而影响评价工作的积极性,达不到评价的目的。因此,在评价指标制定中内容和措辞这些都要经过严格的推敲,避免产生疑义。其二,评价指标切实可行性要求有足够的信息源,信息充足可用,这样才能确保按这一体系进行的评价具备可行性。此外,还应有切实可行的量化方法可供便用。量化方法有简单与复杂、粗略与精细之分。精确的量化方法虽然很理想,但是在统计测量知识与计算机末普及的情况下,量化方法过于复杂则失去其可行性,所设置的指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可行性反映了主观规定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脱离实际是不会被人们接受的。

5.超前性与持续性原则。评价指标在设计上更应该具有一些超前性和持续性,根据唯物论,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评价工作也一样不要停留在现有阶段,根据教学现状,总结教学经验,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然而,一般在指标体系设计时往往只看眼前,认为只要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就算完成了任务;有的则以应付的态度对待此事。殊不知这种短期行为既不利于评价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设计评价指标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虽然有些指标当下实施有些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在以后工作中会逐渐看到它的带来的良好的效果。总之,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建立教师教学平发展性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既要反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教育教学总体情况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情况,又要便于推行操作,还要引导学校沿着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所要求的,以及学校自身确定的发展目标前进。

二、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1.目标分析法。是由美国学者泰勒和布卢姆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提出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一种指标建立方法。它以数学目标为准绳,逐级分解总目标至具体可测的子目标群。例如,教育整体目标可分为认识、情感与技能三个目标,我们还可以将这三个目标继续细致地划分下去,如认知目标还可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项内容,这些内容同时还可以具体划分。目标分析可以将难以实施的抽象目标划分出来,我们可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实施目标分析法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对教学目的有充分的了解,对其相关领域也有一定的认识和驾驭能力。当今我国的目标分析法还不成熟,还不能进行细致的划分,这种通过个人经验将教学影响因素大致的划分,导致指标模糊,目标层次重叠等缺陷。因此,我们在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要注意总结验经,逐步完善指标评价体系,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2.权重构建法。权重或权数是衡量某一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的数值。一般来讲,权重的确定方法由专家根据个人经验打出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由评价人员进行统计综合,这样避免了由个人主观态度使指标权重分配不合理。专家组将每个目标划分出重要指标、一般指标等等级,最后对这些划分出来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中聘请专家,分层次列出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先后顺序,多元统计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目前我国这方面较为薄弱,国外计算机事业较为发达,使用较为普遍。

综合以上提供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我们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现状,遵循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努力设计构建符合我校教育状况,突出我校教育特色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强了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进取精神和危机感,也提升了学生的主题意识和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职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盛群力,褚献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修订的二维框架[J].课程教材教法,2004,9:90-96.

篇7

关键词:道路网,交通标志

中图分类号: U212.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道路建设快速发展,建设初期对交通标志设计、设置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等情况,导致道路通车后,交通标志不能很好的满足驾驶人的出行需求,主要表现为:驾驶人多走路、走错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分析交通标志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路网环境下交通标志优化设计的方法,对我国交通标志优化设计工作、交通标志相关规范的修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优化设计目标

指路信息设计应依据现有公路网布局和中心城市辐射效应,反映大交通、大物流的现代交通理念,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驾驶人为设计对象,主要是解决多走路、走错路的问题。交通标志优化设计目标主要包括功能性目标和景观性目标。

1.1功能性目标

(1)可读性

设计的信息内容必须清楚、简明和易读,让所有的驾驶人能一目了然。信息的字体尺寸必须按照车道数和设计速度进行设计。当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大于 20km/h时,宜按运行速度对交通标志的版面规格及视认性加以检验。

(2)及时性

在指路信息标志上,应结合实际情况,推断驾驶人的心理,及时地在需要判别做出改变方向或路线改变决策的关键地点及时给出最重要的信息。

(3)有效性

指的是指路标志传递的是驾驶人所关心的信息。指路标志如果传递驾驶人不关心的信息,只能导致信息过载,或浪费资源。

(4)规范性

主要指指路标志设置是否严格执行国标及相关规范,设计创新及变动是否在国标范围内等。

(5)系统性

交通标志设置突出系统性,就要强调交通标志之间的配合。如预告标志、告知标志与确认标志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能够更好地引导驾驶人达到目的地。

1.2景观性目标

1.2.1美观的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得是否美观,是留给驾驶人的第一印象,是景观性目标中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对超出国标的版面,精心设计,保证交通标志版面美观。另外,交通标志版面设计的内容、风格应尽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1.2.2合理的结构设计

(1)交通标志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通标志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主要是指与自然界相一致。根据自然界地势的走向和延续,设置不同结构型式的交通标志。崇山峻岭与茫茫草原,局促的空间与开阔的视野,应该选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及材料。

(2)交通标志与道路景观的和谐

交通标志与道路景观的和谐,首先要充分理解道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要保持与道路景观设计理念相统一,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2 优化设计原则

1)数字化原则;公路编号(包括国省道编号、高速公路编号)确定了每条公路的导向特征、定义了公路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用于交通标志时,可以限制版面上目的地的指示数目,使版面简化、明晰。高速公路出口编号也可以有效地限制出口目的地的数目,从而简化交通标志的版面。

2)考虑路网因素的原则;以省、区域高速公路网作为设计对象,同时兼顾全国高速公路网。对路网的交通标志做出了统筹规划,提出了统一的设置标准,然后再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

3)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的设计理念。考虑到交通标志版面设计的人性化,指路信息设计要符合驾驶人出行心理。

4)系统一致的原则:(1)各类交通标志相互配合发挥系统的功能;(2)各路段交通标志设置要保持一致:①标志的设置顺序要保持一致;②标志的造型、结构应尽量保持一致,符合驾驶人的惯性思维。③各类交通标志指路信息应保持一致性。

5)正确、简明地向驾驶人传递指路信息,保证信息不过载。交通标志应为驾驶人提供尽可能详尽的信息,但从驾驶人的接受能力来说,交通标志提供的信息应简明、扼要,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在两者之间加以平衡,使提供的信息不得超出相关研究给出的交通标志信息过载阈值。

6)道路网指路信息接力的原则。指路信息接力应讲求信息渐变而不是信息突变,避免驾驶人来不及反应,留下事故隐患。

7)指路信息互补的原则。大指路信息和小指路信息互补,既要满足过境交通驾驶人,也要照顾到集散交通驾驶人。对过境交通和集散交通两种不同的交通流给出不同的定点、定向、相互协调、无矛盾或不产生歧义的指路信息链。

3 优化设计思路

3.1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基于驾驶人的出行心理,采用三级指路标志传递指路信息,分别为预告标志、告知标志、确认标志;另外要针对道路名、重要地点,行政区划界进行指示。

3.1.1预告标志

预告标志分为三类:骨架道路出口预告标志、干线道路预告标志和支线道路预告标志。

(1)骨架道路出口预告标志

一般设置四级出口预告标志,分别为 2.5km、2km、1km、500m 出口预告标志。

(2)干线道路预告标志对骨架道路的预告,一般设置四级预告标志,分别设置 3km、2km、1km、500m 入口预告标志。对干线道路的预告,一般设置二级预告,二级预告标志都为交叉口指路标志。对支线道路的预告,一般设置单级预告,为小型指路标志。

(3)支线道路预告标志

对骨架道路的预告,一般设置二级预告标志,分别为 1km、500m 预告标志。对干线道路的预告,一般设置单级预告标志,为交叉口指路标志。对支线道路的预告,支线道路上不对支线道路信息进行预告。

3.1.2告知标志

告知标志也分为三类:骨架道路告知标志、干线道路告知标志和支线道路告知标志。

(1)骨架道路告知标志

骨架道路告知标志一般设置二级告知标志系统。第一级标志为出口、直行指示标志;第二级为出口标志。

(2)干线道路告知标志

干线道路一般设置一级告知标志,为交叉口大型指路。

(3)支线道路告知标志

支线道路一般设置单级告知标志,基本为小型标志。

3.1.3确认标志

骨架道路和干线道路一般设置二级确认标志,第一级为道路名称标志,分为道路名称标志;第二级为地点距离标志。支线道路设置单级确认标志,为道路名称标志,一般有道路名的支线道路应设置道路名称的小型标志。

3.2不同功能指路标志之间信息的衔接和传递

预告、告知、确认三者之间是递进的关系,从驾驶人接触到信息到明确信息,驾驶人的心理从犹豫转变为坚决、从不放心到放心的过程。不同功能交通标志之间信息的衔接和传递关系。

4总体思路

在路网环境下进行交通标志优化设计,首先应在路网环境下对指路信息进行分级;其次应对道路网进行节点划分,确定节点等级;最后针对需要优化的不同等级的节点进行交通标志优化设计,并确定以节点优化设计为主、路段优化设计为辅的交通标志优化总体思路。

参考文献

篇8

一、线

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几何中,就知道线是由点的移动集合而构成的,线不具有宽度和厚度,只有位置和长度。但是在我们具体的设计中,线不仅仅具有宽度和厚度,而且根据不同形态变化,线还具有丰富的感情。

线介于点和面之间,它具有宽度的差异、长度的差异、位置的差异、方向的差异、形状的差异、性格的差异等。线可以是长的、可以是短的、可以是直的、可以是曲的、可以是粗的、可以是细的,更可以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现出来,而且不同材料表现出来的线,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韵味。在现代的设计中,计算机的普及以及各种制图软件的应用,使各种线表现起来非常地简单方便。

线主要分为直线和曲线两大类。当点由一个固定的点以最短的距离移动到另一个固定的点的时候就形成了直线。当在这两个固定的点之间,移动的方向来化时就形成了曲线。其中,直线包括有虚直线、糙直线、粗直线、细直线、斜线、垂直线、水平线等,直线类给人们一种稳定、静止、安详、呆板、平静、延伸、庄严、严肃、宽广、沉默、冷峻的感觉,具有承载性和无限性,更多的是具有男性的特征。直线是淳朴而又简单的,它们往往用最为简洁的形式去表达丰富的感情。曲线包括有弧线、自由曲线、几何曲线、开放的线、封闭的线等,它们往往是柔美、自由、流畅、典雅、轻快、圆润、灵动、弹性、优美的代名词,更多的是具有女性的特性。曲线的变化是多样的,形态是无限的,感情也是丰富的。

二、线在标志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一个饱含现代化气息、个性鲜明、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标志对于各种企事业团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很好地呈现企事业团体创立优质品牌的决心和信心,更是让社会和广大群众认识、了解、喜爱并最终产生共鸣的一个传达工具。在运用线进行标志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识别的原则。便于识别是标志设计最为基本的要求,由于标志设计题材丰富,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阔,在运用线进行设计时,一定要简单、易懂、便于识别,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受众一目了然地理解标志的内涵,便于信息传达。

第二,美化的原则。标志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所以“美”应该是标志最为基本的特征。一个可以吸引和感染受众的好标志,必须具有强有力的“自身魅力”,也就是艺术性。在用线进行设计时,不但要突出传达的功能,还要遵守美的原则,创造优美的视觉语言,并使标志传达完美的形态和丰富的内涵。

第三,引导的原则。这一原则在商品的销售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标志不仅仅只是一个符号,还表示特定的含义,传达准确清晰的信息,给社会和受众留下独特、清晰、深刻的印象。在用线进行设计时,运用概括、夸张、暗示、比喻等各种手法,设计出优美的线来对受众进行引导。

在设计时,我们常常会遇见“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只要我们遵循识别的原则、美化的原则、引导的原则,展开思路,把抽象的线转换为优美的视觉元素,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线在标志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线在标志设计中有很广泛的应用。许多设计者把线广泛地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线简洁大方,有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表达不同的情感。

就像浙江电视台台标的设计,设计者把线用到了极致。该台首先采用了蓝色的背景,这与该台常用的一句口号“梦想中国蓝”相谐调,中间白色的曲线象征着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同时也形似浙江省“浙”的第一个字母“Z”。其它的地方不添加任何的修饰,形式简单,造型非常具有美感,便于人们记忆,具有很强的传达能力。深远宁静的蓝色和纯洁无暇的白色凝聚了浙江电视台的典雅,很好地体现了婉约清晰的江南风格,线的运用给人们以含蓄委婉之美,非常的耐人寻味。

再例如众所周知的美国有线电视供应商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 Cable ,TWC)的标志,它是纯粹线的设计。该设计完全运用线条而不加其他任何的设计元素,利用线条的变形和构成,形成一只眼睛和一个耳朵的组合图形,非常的生动、具体、形象。眼睛是用来认真观察的,耳朵是用来仔细聆听的,很好诠释了“有线电视”这一视觉和听觉结合的产物,也很好地传达了该公司的理念,即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好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帮人们把生活变得简单、轻松。这一设计现代感很强,并且清新、简单,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与该公司的性质和形态非常的贴切。

四、结语

标志设计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工作,它虽然形式很小,但是浓缩了大量了设计元素,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体。线在标志设计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性,也正是由于线的多样性,使得线被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根据标志设计所要传达不同的内涵和情感,运用各种不同形态、性格的线进行创做,设计出具有强烈民族和文化内涵、充满视觉冲击力、并且能够很好地表现时代特征的优秀标志设计。这也是标志设计者在以后的设计道路上所要追求的。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康定斯基.康定斯基论点线面.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