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环境监测法律法规8篇

时间:2023-06-19 09:24: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监测法律法规

篇1

1环境保护验收监测难点

1.1勘察现场环境

勘察现场环境是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第一步骤,现场环境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排放污染物的生产企业,检查影响环境问题因素,检查污染环境的污染源,检查处理环境污染的相关设备等诸多方面。对现场进行勘察时,要根据不同污染区域的实际情况,来监测现场环境的保护情况。在进行勘察时,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环境的监测。但由于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涉及的方面不够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且缺乏专职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这就大大降低了现场环境勘察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难度,无法实现勘察环境现场的重要目的。

1.2环境监测技术

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测需要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主要对易受污染的区域进行实时监测,检查现场环境管理工作方式。在对现场勘察后,根据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全方面的监测,由此来看,勘察现场环境与监测现场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我国制定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相关法律法规时间较晚,环境监测技术还不够完善,专业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导致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频繁出现问题,降低了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这也是环境保护验收监管工作的难点。

1.3制定监测方案

在制定监测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污染地区资料的完整性,所收集到的环境污染资料是否符合监测的要求,环境污染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设备是否齐全等方面。在考虑现场环境保护措施时,还应考虑环境保护设施的运行情况,考虑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在制定环境保护监测方案时,没有详细分析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致使制定出的监测方案不够完善,在监测时容易出现漏洞,对环境的监测效率造成严重的影响。

1.4编写监测报告

一般情况下,监测报告的内容包括对概述环境保护监测工作内容,总结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描述环境监测地区的基本情况,记录该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总结该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后,要根据环境监测地区的保护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提出一些可行性强的意见。

2监测难点的解决方法

2.1现场勘查方面

在勘察现场时总会因各种因素限制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降低了环境监测部门的监管力度。为提升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的工作效率,国家及相关部门应制定出完善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条例,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扩大环保机构的运作规模,设置专职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机构,培养专业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人员。截至2015年8月,贵州省已组织完成32个环境监测站,根据级别设立在不同的区域,但为了实现全省范围内环境保护的验收监测工作,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又了关于环境监测站的推进方案,预计在2015年完成42家环境监测机构,从而满足环境部门对贵州省的整体验收要求,加大全省范围内的监测力度。在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前,要详细了解勘察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及勘察地区的运作情况,要求委托方提供相关的资料。在进行现场勘察时,要认真、仔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查看,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2环境监测方面

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保护监测技术,将其与我国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现状相结合,创新出适合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监测技术。在现场进行监测,要按照相应的工作方案进行监测。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环境监测部门在进行实地监测时,是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贵州省的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方案进行环境监测。在完善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还需要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自身专业水平,使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得到保障。在对现场进行环境监测时,要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开展全面的监测工作,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时对现场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补救。

2.3监测文件的编制方面

在撰写监测方案时,要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进行编写,要符合环境评价报告的书写标准。撰写监测方案时,要根据环境质量的标准进行修稿或修订,要根据全新的标准来编制;根据不同的环境污染情况,制定不同监测方案。在编制监测报告时,监测报告的内容要简明,条理要清晰,要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地反映出监测结果,保证报告的准确性。

3结语

篇2

关键词:环境监测;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B845.6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的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监测部门的环境监测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环境监测技术作为支撑,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的工作都无法顺利开展。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中,没有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持,其工作必将举步维艰。因此,环境检测技术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不必可少。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还不够高,我国的环境检测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与发达国家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相比,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总体水平不高,生物监测技术也尚未得到普及。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监测在体制机制、经费投入、整体能力、队伍整体素质、监测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技术不仅仅是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助力,提高环境监测技术也是提高我国环境保护水平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以下通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标准、环境技术监测的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技术的标准和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仅对水资源、大气等有限的环境要素开展监测活动, 对固体废弃物、生物体等其他环境要素均未做到系统性的监测,从而缺乏对区域环境的整体性监测。在环境监测方面,我国除了检测局和环保局之外,还有许多的相关部门,以上这些部门在环境监测中往往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标准,因此监测出来的数据也往往各不相同,并且统计出来的数据也缺乏统一性的管理,这对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2.环境监测技术的设备问题及资金问题

拥有适量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是环境监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先进的环境检测仪器以及相关配套设备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很好的完成环境监测的任务。此外,即便是拥有先进的环境监测仪器,如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工作还是无法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由于环境监测设备的成本是昂贵的,再加上环境监测工作自身也需要相当一部分的经费,这就导致了我国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中,往往遇到经费不足的问题,例如没有足够的资金对老化的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在新设备的购买中预算捉襟见肘等。经费不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3.环境监测技术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

我国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仍显不足。目前我国颁布过的环境监测法律就只有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测管理方法》。但这部法律的具体内容方面太过笼统,无法很好的满足我国环境检测技术发展的需要,并且法律本身过于陈旧,没有根据新的形进行及时的修改,对于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的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改进没有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因此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的发展需求。

4.环境监测工作中的监测数据的不真实问题

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主要还是由政府部门管理,因此,有些地区的环境监测结果并不能反映当地环境的真实情况。例如某些城市的环保部门为了突出自己的工作成绩而上报虚假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不真实的环境监测结果,这对我国整体的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都起到了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并不能完全的相适应。一方面是监测项目缺乏针对性, 对某些污染程度较轻的项目进行重复的监测,另一方面对我国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对某些重要的有害参数缺乏有效地监测,因此造成我国目前的监测的指标体系评价较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环境监测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我国应该在增加对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视的同时对环境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下从四个方面出发,对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1.制定统一的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部门应该以目前国际上的标准进行监测工作,并对国外成功的经验进行合理的借鉴。并且对环境监测技术的标准制定应当注重统一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环境监测技术工作。这样做不仅能提高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可实施性及可执行性,还能使环境监测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立法

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应当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技术的规范性。国家应当颁布一些具体的关于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法等专门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技术工作制度,使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使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进行工作。

3.建立高效的环境监测监督管理部门

政府应当建立一个环境监测监督管理部门,从而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合理的监管,并能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数据是否是真实有效的进行监督,所以,我国应当建立起一个非常高效的监督管理部门,及时有效的对环境监测的第一手监测数据进行管理监督,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环境监测技术工作的真实可靠性,并且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

4.对环境监测工作投入充足的资金

在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预算问题上,需要我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认可,然后借鉴国外相关的经验,并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预算问题。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与社会各界进行多方面的的沟通,阐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引进资金来强化环境监测技术以及其他领域。通过合理的解决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资金预算问题,可以很好的促进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我国在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合理解决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能够迈向更高的台阶,并为我国人民创造出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震南.试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环境.2013,5(22):11-12

篇3

关键词:城市环境监测;监测技术;监测设备;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大力推进,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产生[1-2]。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还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3],所以对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城市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城市环境监测是现阶段保护环境最为有效、直接的一种方式,城市环境监测与保护是城市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故开展城市环境监测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城市环境监测技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是环境保护及管理的今后致力的方向。

1 城市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环境监测站建设经费短缺

在近几年的稽查工作中,发现由于受地方财政能力的限制或者由于地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环境监测站的经费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环境监测站建设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展开。城市环境监测具有周期长、工作复杂等特点,环境监测任务变得更加繁重,依靠传统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缺少了先进配套的检测仪器,即使拥有专业技术人才和检测技术,监测结果也可能精确度不高,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此外随着城市环境污染日益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监测空间、监测频率都有所提升,监测难度变大,以上情况都会使得监测站成本增加。环境监测站资金一旦不能够及时到位,就难以使得整个环境监测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环境管理。

1.2 环境监测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由于机制体制的限制,大部分人员都是干部,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多,这使得整个监测队伍专业素质不高[5-6];对于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周期间隔较长,如遇突发事件,很容易造成相关技术人员无所适从,不能有效为环境突发事件提供技术处理;在一些地区,上级部门配送下来的专业仪器,因没有专业人员的开发与使用,也就成为摆设品,检测仪器的日常使用和维修也只是流于形式,也就是最基本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综上环境监测整体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1.3 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政策不健全

我国建立了许多城市环境保护法,但是针对城市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具体推出。现阶段颁布的环境保护及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对于城市环境监测内容制定较为笼统,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受到阻碍,因此让许多有歪心思的人员有机可趁,满足不了当代城市环境监测所出现的状况,赶不上时展的步伐。制定城市环境监测法是当下情势所向,是城市环境监测规范化管理的保障。

1.4 环境监测数据及结果的虚假性

环境监测主要针对常规污染物因子,对于逐渐兴起的新企业所产生的未知污染物按传统测试因子并不能如实反映出污染状况;其次有机污染物是对人类身体伤害最大的一种污染物,目前对其来源、数量、影响程度仍处于探索阶段;生态监测作为新的一种监测手段,目前监测区域主要是地表水领域,并不能够反映和代表整个生态系统,其监测方法也不完善以致数据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环境监测数据主要是政府部门主管,某些部门为了突出地方城市达标,上报的数据就缺乏了真实有效性,因此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环境监测数据。

2 改善城市环境监测技术的对策

一个科学高效的环境监测体系是需要专业精准的监测设备,充足及时的经费,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就现阶段城市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

2.1 针对环境监测建设投入大量资金

环境监测站是数据及信息的汇总处,只有保障了资金的充足,完善了先进的监测设备,招纳了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了检测技术才能够保障环境监测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资金的充足供应是环境监测的基础,所以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政府部门了解情况后可通过与社会各界企业家的宣传,从而引进资金推动城市环境监测的领域。同时应该加强各监测站之间的有效交流,实现站点之间的优势互补,并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情况发生,从而整体提高监测站的监测水平。

2.2 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素质建设

环境监测部门应当定期展开关于监测设备、监测技术的培训活动,具体领域应请具体方向的专家进行培训讲解,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优势,其周期间隔应一月一次更为合理,避免工作人员因时间较长而对设备、技术的忘记;加强紧急事件的演习,通过演习更好的提高监测人员的心理素质,避免出现遇事无所适从的情况;加强和改进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加大监测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也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加强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2.3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下,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应综合各城市的环境条件、地理位置,确定出属于国家层面上各地区必须遵守的总法规,同时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城市环境监测法律法规政策;并在合适的时间推出有关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试行城市环境审计制度,制定强制性的环境管理规定和措施,实施依法管理和保护,用法律的来制止城市环境的恶化;同时政府应鼓励人民、企业参与到城市环境保护中,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提高人民的环境认识,了解每个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环境权益的责任感。

2.4 监督管理部门严格有效监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环境监测的仪器也在更新,我们在拥有先进的监测设备时,应该对污染物和废弃物等标准进行配套分析方法的制定,确保分析方法的可执行性;拥有室内实验室时,应充分利用,通过相关实验取得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数据有效和真实;各级政府都应该把日常管理放到日程中,担起自己的监督责任,同时也应该建立起监督管理部门,两者同时发挥作用,做到严格的监督管理来确保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监测数据真实有效性,更好的去发展和改善国家的环境监测体系。

3 结束语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发展也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趋势。现阶段城市环境监测仍存在着监测站点建设经费不足,工作人员素质亟待提高,法律法规政策的不完善及监测数据存在的虚假等问题,通过企业资金资助,政府大力支持,人民主动承担环保权益,加大城市环境监测内部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监督管理部门的有效严格监督等方式以此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施行,建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监测体系,创造出更优越舒适的人民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康宁.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

2015,10:96.

[2]肇启君.浅议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4:24.

[3]毛宸洁,赵杰.城市环境监测方法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3:114.

[4]王保全.当前城市环境监测方法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研究[J].科技信息,2013,12:8

篇4

关键词:环境监测;服务体系;对策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establish an advance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arly-warning system of the specific train of thought and countermeasure measur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ervice system; countermeasure measure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环境监测是保护自然环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保障手段,是建立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资源开发不断加快、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现状下,如何加快建立先进适用的城乡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断完善环境监测队伍,提高环境监测技术能力,是当前切实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湟中县环境监测体系的现状出发,对加快建立功能完善的城乡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作一初步探讨。

一、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在城乡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中有了一定的起色和进步,但在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有不适应环境保护现实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注重监测硬件建设,对软件建设重视不够。

近几年,在监测机构、人员扩充、仪器设备、办公条件改善等硬件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使环境监测硬件条件和监测能力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在监测资源合理配置、监测人员技术能力培训、监测体系管理和运行机制等环境监测软件建设方面重视不够,环境监测仍然不能全面适应当前环境保护的需要。

2、注重环境监测监督功能,对社会服务功能重视不够。

片面强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环境监督执法提供技术依据,而对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现状、预测污染发展趋势及环境质量变化走向、为环境污染损害程度的认定等社会服务功能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社会实际需求还有差距。环境监测机构较多为附属于政府部门的技术管理机构,而在监测技术保障方面的功能却发挥不足。

3、注重环境监测对污染现状的监测功能,对环境监测发挥污染事故的预警功能重视不够。

强调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监督执法服务,特别是为排污收费服务,因而仅仅对排污企业的排污现状进行监测,对企业排污进行动态监测较少,特别是对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正常情况可能引发重要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性监测不足,一般都是在污染事故发生后,才加强事后监测,没有在监测工作中体现出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方针。

4、注重运用传统的监测手段,对现代先进的在线自动监测手段运用重视不够。

传统的监测手段由于运用时间比较长,人们比较熟悉,加之经济成本相对较低、技术也相对成熟,因此在监测工作中比较习惯使用传统的实验室监测手段。而在线自动监测手段由于技术上相对不成熟、成本较高,一般企业又对使用在线监测系统不太积极,故在实践中对在线自动监测手段运用不够,使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发展受到影响,不能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动态监督。

5、缺乏对环境监测功能和定位的系统性研究,将环境监测简单定位为政府职能,制约了环境监测体系的健康发展。

环境监测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的定位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区域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生产企业过程动态性环境预警监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监测、环境调查本底值的监测、环境污染变化趋势监测等,这些不同目的用途、不同类别的环境监测的法律定位、实施机构、服务对象、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不能粗放地简单地将各种环境监测都定位为政府职能。事实上,如果将环境监测笼统简单地定位为政府职能,既影响了环境监测体系本身的完善,又影响了环境监测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

二、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基本思路

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不仅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的末端控制思想,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运作机制,建立全程控制的现代管理理念,强化环境监测的预警功能。因此,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入手,具体思路是:

(一)建立机构健全、布局合理、层次清晰、结构科学、功能齐全、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环境监测机构组织体系

1、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环境监测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要完善、结构层次要清晰、布局要合理、组织职能配置要科学、组织的运行程序要规范,确保环境监测机构高速有效地发挥功能。

2、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技术人员队伍。环境监测技术性很强,需要高素质、高技术水平、高度责任心的专业技术队伍,才能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硬件的优势。否则,只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没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队伍,仍然实现不了建立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目的。

3、完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设备。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设备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必要条件。目前,环境监测实验室监测技术力量比较强,但是在线自动监测方面的能力比较弱,不能对污染源进行即时的动态的监测,因此,环境监测预警能力比较差,只能进行事后状态监测。今后应在监测技术手段上同时考虑快速监测、实验室监测、在线自动监测三方面的监测能力的提高和加强,实现环境监测的预警功能。

4、建立良好的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包括环境监测体系内部横向、纵向组织机构间的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制约机制,信息传递、响应和反馈机制,以及相应的工作规范、技术规程、监测方法标准、判别方法等。不同监测目的的监测机构应建立不同的运行方式。

5、配套完善环境监测预警法律规范。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相应的法律规范是其先决条件。多年来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缺少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导,致使环境监测的定位功能、结构体系、人员队伍、运行机制和经费保障等都不能准确确定,随意性较大,影响了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6、创造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外部保障条件。所谓的外部保障条件是指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得以建立和有效发挥作用的外因。这些外部保障条件包括对监测信息的应急响应体系、人员培训与设备更新的制度、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保障等。

(二)要有效发挥环境监测体系的技术服务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确保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快捷、高效、有序运转

1、对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及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的预警监测。环境监测不仅要反映排污现状,同时要能根据现状反应污染发展趋势和对污染事故风险进行预警,以便于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继续加重或污染事故的发生。

2、对监测信息的传递、分析、反馈和调控管理。能对环境监测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技术以文字、音像或其他的形式进行远程传递,能进行信息的管理、分析、归纳、判断、反馈,并能根据监测信息通过监控中心对监测对象进行调整控制和管理,使其生产设施或环保设施回到正常运行状态。

3、培养监测队伍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反应能力。要求监测系统对涉及水、气、声、固体等领域的资源因子都必须能全面地反应其信息,既要快速,又要准确,

使信息及时可靠,并能根据监测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3、培养监测队伍全面、快速、准确的信息反应能力。要求监测系统对涉及水、气、声、固体等领域的资源因子都必须能全面地反应其信息,既要快速,又要准确,使信息及时可靠,并能根据监测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4、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实现系统的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这是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必要技术条件,也是环境监测今后发展的总体方向。目前,我县的环境监测现状与此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才能实现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现代化。

三、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对策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考虑、统筹实施, 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扎实推进,逐步达到所期望的环境保护目标。立足湟中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现状,针对体系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落实。

(一)科学规划,分类定位

按照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和环境监测方面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总体方案规划,规划设计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规划监测体系建设硬件。主要是根据不同用途和环境监测的目的、特性、要求,在进行全面系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监测环境进行科学分类,突出各类监测功能区的性质、特点,并按照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规划设计出满足不同目的、不同用途的环境监测布局、结构及其在法律上的定位;环境监测组织机构的人员配置、监则技术设备配置的原则和应具备的条件;在不同层级监测组织机构间、被监测对象与监测组织机构间的环境监测技术设备配置、连接、运行、管理的技术方案等。二是设计监测体系建设软件。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方法标准等的设计;不同层级监测组织机构间、与被监测对象间相互的关系与运行机制的设计;监测体系运行的保障条件设计等。三是编制体系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和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的具体内容、应达到的目标、应具有的功能、实施的程序和步骤、分步实施的阶段性目标、政策、经费及管理方面的支撑条件、配套的技术规范、方法、标准等。

(二)突出重点,加强试点

按照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在具有地域代表性、行业特点明显、产业发展聚集的乡镇或园区进行试点示范,对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进行验证和补充完善,为今后方案的实施积累经验、开拓道路。试点结束时按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总体实施方案以及环境监测条例和相关法律的要求,对试点单位进行验收,在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运行功能等方面达到预设目标的,视为合格,其管理经验和监测技术可全面推广,对一些不尽合理的参数、数据,结合试点示范加以补充和完善。

(三)配套法规,依法环保

针对目前境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环保法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管理机制。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等 ,使整个法律体系统一化,稳步推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和环境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健词:基层;环境监察;现状;改进措施

环境监察是一种具体的、直接的、微观的环境保护执法行为,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施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从国家将环境监理机构统一更名为环境监察机构,也充分说明了对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视,环境监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一)环境监察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有法可依”是基层环境监察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已出台的环保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立了比较全面的环保法律体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法律条款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立法环节与基层执法工作仍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给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

(二)环境执法的形势严峻

近年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造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成片反弹,部分企业偷排偷放。违法排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权益、影响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屡屡发生。这些都使得环境监察执法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环境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环保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监察人员的思想观念滞后,专业知识不足,存在以情代法的行为。另一方面,环境监察的人力、物力不足,无法完整、准确、直观得完成监察工作。部分企业为了少缴费,经常偷排、漏排、直排,往往少报、谎报排污量,造成排污申报难核、排污费难收、污染源难管、污染纠纷难理等各种问题。

(四)部门间和部门内缺乏协调及配合

当前,环保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协调,特别是同法院、公安、发改、规划、土地、工商、城管等部门的联系和配合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其他部门为环保审批把关的作用,没有发挥各部门协同执法的作用。从环境管理体制上说,环境监测属于技术支持保证系统,而环境监察属于监督执法系统,二者相互依存、但又相互制约。环保部门内部的监察和监测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根据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工作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其整体效能,经常造成两个机构在具体工作中配合不够,形成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

(五)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但参与不足

随着物质生活的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法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意识普遍提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群众、上访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整体的参与度任然很低,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监督作用未能完全实现。

二、加强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措施

(一)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新《环保法》已经实施,在修订其他环境法律、法规时,应注重环保立法过程中的综合决策、调查、论证和协调工作,在进行立法草案时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尽可能全方位地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意见,提高条文的可操作性。地方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规章,作为国家现行环境法律法规的有力补充。对缺陷与不足的部分加以完善,使得法律法规的执行过程简单可操作,使环境执法更具刚性;强化环境法律责任,明确环境监察处罚的种类和数量。

(二)发挥企业在环境监察中的协助作用

企业是环境监察工作中的主体,应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真履行其在环境监察中的协助义务,不仅可以促进环境监察工作的顺利完成,而且也会对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监察工作中,环保监察部门在平时应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提高服务,培养环保监察部门与企业相对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这样可以为环境监察提供良好氛围,促进相对人履行协助义务。

(三)强调环境监察工作中的“细”和“活”,提高监察队伍整体水平

要将环境监察工作变粗为细,细查企业的基本生产情况,排污情况,环保审批验收情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做细环境监察的现场调查取证,做细现场调查询问笔录,做细搜集辅助证据搜集和跟踪追查工作。要将环境监察工作变死为活,将原来单一日常工作时间的环境监察工作时间转变为全天候、多时段的环境监察工作模式。要将白天巡查与夜晚抽查、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明查与暗访、环境专项检查行动与日常监察执法相结合。

要增强环境监察队伍的硬件建设,按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改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通讯工具、机动车辆、取证设备和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等,切实增强环境监察队伍的执法能力。

(四)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沟通,做好环境监察和监测的联动

环保部门要加强与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减少项目漏批、漏管现象。加强同法院的协调,对拒不执行环保行政处罚决定的个人和单位,要取得法院的支持,坚决采取强制性措施。加强与发改、土地、工商、城管、规划等部门的沟通,必要时采取联合整治的方式,以增强解决环境执法问题的能力,提高执法效能。

要建立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协调统一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提高执法效能,环境监察工作要以环境监测工作为基础。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运行办法,二者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同时又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与配合,要加强两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反馈及应用,增加工作透明度,共同协商和讨论工作计划。环境监察要以环境监测为基础,环境监测要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针对性,及时将监测数据信息传递给监察部门。

(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发动公众参与监督

篇6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

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才逐渐建立,直至2006年才形成明文规定,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1]。随着我国GDP的飞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才引起人们重视。在2006年颁布新《规定》后,环境问题才逐渐进入到行政阶层中[2]。但如何进行环境保护,还需从强化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开始谈起。

1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使用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所颁布的条例,在经过多年的变迁后,陈旧的条例已不适用于现代化的环境建设中,更不符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因此,应结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尽快修订和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保障系统,细化至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监测细节,从而建立完整、健全的环境监测制度,在法律法规强有力的约束下和威慑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对监测机构中的资质、监测工作人员的资格、监测规章制度的制定、监测网络的建立等予以明确、严格的规范,从而逐渐推行标注化建设,真正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2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于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规范,因此建立有效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对监测设备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国虽已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并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但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新旧设备和技术使用方法不一的情况,旧设备和旧技术严重落后,跟不上先进技术的步伐。因此,要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时更新以往监测技术,掌握和跟进现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同时要尽快制定出新的技术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合规性。另外,由于许多进口的新监测设备和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诸如监测方法不恰当、监测流程不完整、使用方法与设备不一等问题。因此,应制定和出台进口监测设备的准入规章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通过借鉴国外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环境监测要求的准入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3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质量监督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选拔新人时,应选用工作能力较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等整体职业素养较高的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的职务。而对于原有员工,应展开全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训,主要包括增强职员的监测技术、加强职员的相关知识涵养、提高职员的工作能力、培养职员的责任意识等,从而切实提高质量监督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职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程度等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对能力较差、不合格的职员应给予相应惩罚并加强培训力度,从而全方面提高质量监督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

4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环境监测机构,都将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与国家实验室制定的标准作为依据来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规定和标准来进行环境监测是远远不够并且行不通的,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要想实现质量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则必须要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地点的代表性、实地取样的规范性、样品保持的完整性与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等,才能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环境决策。由此可见,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要实现创新,则必须要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体系,全方面监控监测工作的准备、采集、保存、检测、报告等工作;还需建立灵活且有效的反馈机制,质控制度和标准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5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影响着政府对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执法的公正性,还影响着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3-4]。随着世界环境监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和完善。通过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等手段,从而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羲.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5(02):39-40.

[2]刘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130-133.

[3]吴迪.浅谈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5(08):307.

篇7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清洁能源、降低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低碳经济的实质,随着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都开始倡导低碳经济模式,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能够精准的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切实提高工作的水平,才能够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1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和特点构建

低碳经济是一场全球性质的革命,低碳经济的主要支撑是各种低碳技术,而它的主要的行动方针是低碳观念,低碳技术并不知的是一种单一技术,它涉包括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煤炭资源的干净高效应用、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埋存等等新的技术,涉及到冶金、化工、电力、交通等各个行业,建筑节能、循环经济、节能材料、火电减排等都属于减碳经济体系中的内容,总的来说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使用低碳能源、可再生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

2低碳经济对环境监测的要求探讨

2.1环保的要求更高

为了发展低碳经济,改善北京、天津、成都等重点地区的环境质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了大量的政策措施,希望能够遏制当前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及保护部门必须建立起一个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双重体系,对我国的土壤环境、水环境及大气环境进行污染防治,到2020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显著减少,PM2.5超标30%以内城市浓度达标,土壤、空气、水环境总体改善,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到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的空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都基本达到相关标准,土壤环境明显改善。低碳经济模式之下,环境监测及保护的要求更高。

2.2环保措施力度更大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之下,环境保护已经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和年度计划之中,全国各省市及地区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都在增加,正在积极开展环保工作,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也在逐渐的健全,环保措施的力度必然会更大。

2.3低碳约束下要求企业要大力进行节能减排

实行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是实现低碳生产的重要途径,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低碳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工作在电力、化工、钢铁等行业中已经开始执行,想要切实实现并推广低碳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工业生产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发引用环境保护技术,各地区环境保护部门也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本区域内的企业进行监控,确保所有的企业使用的生产工艺、原材料都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都满足相关标准。

3低碳经济下如何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和环境保护思路构架

3.1低碳经济下如何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低碳经济背景之下,要想全方位的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环境监测部门必须根据污染减排的实际需求不断的调整完善环境监测的项目及频次,创新监测模式,抓好重点监测及专项监测,对于钢铁、石油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应加大监测的力度,一些能耗较高、污染排放量较大的小炼钢、小水泥等类似企业应予以淘汰,促进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为了更准确真实的反应实际的污染情况,实施遥感及远程监测,对流域、大气环流、生态环境的整体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客观快速地监测区域环境状况。

3.2低碳经济下环境保护思路构架

3.2.1正视环境监督与保护工作,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

各级各部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站在全局、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认识到良好的资源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环境监督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摒弃以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杜绝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工业生产的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

3.2.2完善环境保护体制以及环境管理机制,提升环境保护监测能力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体制以及环境管理机制都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环保监测工作的效率,基于此,环境保护部门必须要根据当前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环境保护体制和管理机制,建立一个优秀的工作队伍,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专业技能学习等方式提高监测队伍的技术水平,提升环境保护监测能力,为环境监测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约束下国家对于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的要求更高,环保措施的力度更大,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工作的力度,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视节能减排问题,为稳定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生态目标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远辉.探索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J].北方环境,2013(03).

篇8

【关键词】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应急检测问题;环境保护工作

我国经过许多年的研究以及检验教训的积累,已经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环境检测体系,这个体系的答题框架已经比较完整,很多环境问题都包含在其中。但是,环境不断的恶化,周边环境又处于一种不断的变化当中,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当然还有很多的不足和缺点,所以,我们有必要不断的做出改变,不断的进步,来弥补体系的不足。由于每一个国家遇到的环境问题肯定是有一点不同的,所以,我国可以尝试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通过研究国外的技术设备或者是技术方法来改善自身的缺点,保留自身的优点和特色,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环境。

1从设备来看我国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约束

虽然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却依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由于缺乏法律或者强有力的奖惩制度的监督,工作人员习惯工作散漫没有上进心,很多时候得出的环境污染结果要等上一个星期才有相关的结果。工作没有效率是环境应急监测体系一直缺乏变得更好的动力的原因。

1.2检测人员没有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解决问题

除了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之外,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还有一个更加严重的缺陷,就是我过的环境污染实验室普遍只是注重分析的结果,却不注重过程,甚至也不愿意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虽然我国对于环境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实验室里面依然是学术气息过于浓重,里面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并不是十分的关心国家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而是只是专注在自己的相关专业技术上面,仅仅是自己能够通过样品找到检测出结果就可以,没有再结合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思考应该如何出解决这种问题的出现。其实,因为是专业人员的关系,如果他们能够认真的思考解决方案,肯定会比政府里面的一些工作人员所提出的问题更加的实际和有作用。

1.3检测设备的不完善,严重限制了我国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发展

我国目前的很多检测设备都不具有一般性,很多的设备都只是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问题。而我国的地形、气候和环境都很复杂,有时候可能只是隔了一条河流,两地的环境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国目前的检测设备很多都只能满足自己小小地区的环境问题。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的发展被重重的局限。

2我国应该如何改良和提高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里的设备

2.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的规范学习培训

为了加快工作的效率和速度,我国很有必要对从事环境检测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和规范培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当环境问题真的出现的时候,大多数的技术人员或者检测人员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同时,由于是这样,检测报告就免不了的会有很多带有检测人员的主观意见。问题很难统一,解决办法也难以统一,因为这样办事的效率就会很低下,工作的质量就会很不好。所以,我国应该主动组织培训,建立统一的工作规章制度,设置一个全国都通用的工作体系,这样,即使面临一些比较紧急的环境问题,工作人员工作室也不会太杂乱,不会毫无规章制度,降低工作效率。

2.2重视对于环境监测队伍的建设

环境问题千变万化,所以对环境的监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一个技术工作,所以我国一定要重视环境监测队伍的人员建设,不仅要对他们的专业工作能力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还要进行相关的员工关怀工作,保持员工在组织里面的向心力,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有家的感觉,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工作精神。一支很好的环境监测队伍,能够大大的减少工作量,更有利于我国的环境改善工作。

2.3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投入

一个好的环境检测应急体系,要具备很好的工作设备,要具有很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要具有一个优秀的管理体系。这一切一切的达成,都需要金钱的辅助。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加强资金的投入。同时,也要简化和加快各个审批的流程,不要让解决问题的方法耽搁在审批的繁杂流程和金钱上面。只有真正的改善了整个系统,工作的效率才能够真正的提高,我国的环境问题才能够真正的改善。总而言之,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是存在比较多的缺陷和问题,这是由于内部还外在的原因决定的。其中,主要的问题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监测人员的不自觉还有监测设备的不先进。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我国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能够比较好的发展,我国应该定期的举行工作人员培训,并且注意员工的关怀工作。其次,也要重视检测队伍的质量和建设。最重要的是,为了让环境应急监测体系能够真正的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我国应该加大对环境问题的资金投入,简化审批流程,加快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希望笔者对于我国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问题的分析和提出的一点小小的建议对于我国对环境问题的改进有多帮助和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晶明,夏冬前.论县级市环境应急监测的管理[J].污染防治技术,2010(0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