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血液的化学元素8篇

时间:2023-06-18 09:57: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血液的化学元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血液的化学元素

篇1

【关键词】职业化元素 大学英语 提炼 释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84-01

作为公共英语的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将用两学期的时间完成对“大学英语1”和“大学英语2”的课程。由于这门课程的覆盖面十分广泛,且又是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衔接,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重视该门课程。然而,正是因为大学英语的公共课身份,使得在对它实施教学改革时容易受到习惯思维的束缚,仅把教改的目的定位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上,甚至直接指向英语过级考试。对此,笔者认为应结合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大学英语的教改方向。

随着大学逐渐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改中也应植入职业元素,特别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其中的职业化元素,并助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 职业化元素提炼

从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经验中可知,职业化元素的提炼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进行。

1.一般层次的职业化元素提炼

教师对一般层次的职业化元素提炼并不陌生,包括阅读训练、听说训练、写作训练等都与构建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有关,上述训练有对一般层次职业化元素的提炼问题。从方法论的视角出发,“先一般、后具体”成为职业化元素提炼的合理路径,因此,我们应对大学英语的常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2.具体层次的职业化元素提炼

随着对一般层次职业化元素提炼问题的明确,这里需要深入到对具体层次相关问题的讨论中。不难发现,理工科学生与商科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形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商科学生与社科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形态上也存在着不同。因此,在有条件的高校中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学生的岗位需要,突出他们具体方面的英语能力训练。

二 职业化元素的释放

根据上文所述,职业化元素的释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

只有在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后,才能促使教师们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职业化元素释放。那么何为正确的教改方向呢?简单来说,就是遵循高校职业化教育导向改革路径,将大学英语功能定位于辅助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角色,着力改变目前与各专业教学相隔离的局面。为此,教师应在充分领会这一教改方向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课程职业化元素的提炼中来。

2.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若是使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相契合,便需要在建构具体层次职业化元素的提炼上下功夫,因此,应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关键是建立符合校本要求的教辅材料,有条件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专业结构和特色编撰本校教材。另外,包含在课程建设中,还涉及调整目前的英语测评模式,对此,可以通过强化形成性评价来实施。

3.增强各系部间的协作

毫无疑问,在进行职业化元素释放的教学实践中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增强英语教学部门与专业所在院系、教务处等部门的协作。专业所在元素需要向英语教学部门提供学生职业需求有关的信息,并配合英语教学部门来完善教材建设;教务处则应在课程计划、教学场地等教学计划管理上提供支持。

应重视大学英语课程地位,并缩短它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距离,唯有这样,才能改变该课程目前所处的尴尬局面。

三 课堂教学实践探讨

以大学英语听力多元教学的建立为例,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立英语听力多元教学时,应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兴趣进行内容的选取。如英语片《走遍美国》可以使学生了解美国风土人情的同时,开展他们的听力训练。但是,这种原声英语片却没有中文字幕,因此,在听力训练初期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采取分段播放的形式,逐一进行语言讲解与听力练习。具体可以以一段完整的情景对话为一单元,通过重复播放以及教师对关键词的中文提示来启发学生理解对话的梗概。最后,将整个片子进行连贯播放来建立学生完整的听力训练。同时,也可以有选择地播放英语电影(最好有中文字幕),在电影的选择上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理解能力。

四 小结

本文认为,职业化元素提炼的方式需要从一般层次和具体层次两个途径来构建。职业化元素释放则应围绕着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增强各系部之间的协作三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重塑;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08-03

一、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

大学校园文化,就是大学人在大学校园各项活动过程中所共同营建,并通过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风气、校园影响环境等所蕴含、表达或体现出来的一种层次较高的精神品质。毋庸置疑,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事实上,每一所高校在其创建和发展历程中都十分注重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区别不同高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它客观上也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所倡导的大学精神。因此,创业型大学也应该有着属于自身而区别与其他类型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质。

一所学校要称之为“创业型大学”,正如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指出的,五个要素是不能再少的最低限度: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在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创业文化的整合和确立不仅会对培植大学的个性和特色起到积极的作用,更会形成全新的价值观、理念乃至信念,而这些价值观、理念和信念对于大学成功地进行创业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鲜明的创业文化构成了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而正是这种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使得全校师生对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将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二、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架构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文化质态的视角考察,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一般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维度。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的保障;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标识;行为文化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对于创业型大学而言,要紧紧围绕鲜明的创业文化这一核心特质,在以上四个文化维度中对自身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进行重塑和架构,赋予其新的内容。

(一)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文化

一所高校的精神文化体现了其办学宗旨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它从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创业型大学赋予了传统大学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它所追求的学术创业化和知识资本化并不是简单的商业态度和私利追逐,相反,而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业创新建设为己任,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为目标。由此可见,创业型大学不仅依然保持和行使着自己的基本职能,而且正在使这些职能在自身不断追求创新、创业与创优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和延伸。因此,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创业型大学更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确立教育发展观,更需要以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践行真知、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来引领学术发展。

(二)体现创业魅力的制度文化

高校的制度文化是其精神文化的延伸和具体体现,是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的规则和规范,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建设创业型大学,除了一些基本的规范准则,还需要从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科研提升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社会资源拓展机制以及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人手,制定出符合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育适宜创业的良好氛围的有关制度,引导师生积极投身于创业活动之中,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创新、鼓励知识市场化和帮助人才创业的制度文化。

(三)激发创业活力的物质文化

高校的物质文化是由基础及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等实物形态构成的,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业型大学建设都是在原有大学基础上的转型发展。因而,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在保持原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以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愿望为目的对校园环境中的个别细节和局部做出一定的规划和调整。而在教学科研设备和办学条件上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符合创新研究和创业活动的需要,让师生的创业活力在更便利和适宜的环境中得到释放。

(四)乐于创业实践的行为文化

高校的行为文化是集体或个人自觉呈现出来的行为表现,可以被外人所直接感受到的一种“活”文化。强有力的文化根植于强有力的实践。创业型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在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文化和体现创业魅力的制度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下的实践文化,是将精神文化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广大师生的创业活动由原来零散的自发行为真正转化为持续的自觉行动,真正形成人人关心创业、人人参与创业、人人乐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原则

确立鲜明创业特质和体现创业内涵的校园文化对于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创业型大学视野下对现有校园文化的重塑与建构,还必须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依然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每一所创业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典范。创业型大学所倡导的种种知识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活动,都是激励广大师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创新过程,其目的都在于增强大学的研究和教学能力,提升大学的学术性,而与那种急功近利的为创业而创业的做法是不相容的。因此,创新性是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和把握的重要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创业型大学建设离不开拓展的发展,学术创业化和知识资本化的过程本身就是高校开放办学理念的最好体现。因此,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理应坚持和贯彻开放性原则,将开放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要主动加强大学、政府、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教师的创业活动能够更加融入社会,贴近市场;要坚持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鼓励百家争鸣,学有所长,不断延伸自身的服务领域;要重视社会实践的环节和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要有宽容失败的创业胸怀,使师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能够持续而蓬勃开展。

(四)实践性原则

创业型大学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应处处体现基于实践、善于实践、归于实践的信念和价值观。而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态度和行为,是与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初衷格格不入的。

四、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策略选择

一般而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思想道德导向、激励创造、整合规范、生活调节和示范辐射等基本教育功能。毫无疑问,在创业型大学视野下对校园文化进行必要的重塑和建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作用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从而更好地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

(一)彰显特色,树立品牌意识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永恒主题

精品化和特色化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更易于深入人心而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也更易于受到关注而使其育人功能得以强化,也更易于受到保护而使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而对于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提炼与创新,既要善于从原有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总结、提炼出具有闪光的文化传统,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又要在吸收国外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所属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的学科特色与学术特征,不断培育具有学科性质特点和探索科技发展前沿的创新品质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个性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强化主体,实现全员参与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前提

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每一个质态文化的形成都强烈地依赖于领导者的坚定认识、管理者的有力推动和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而要有效地实现全员参与,前提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育主体,在强化其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实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追求最终能“内化”为其自身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学生是学校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应牢记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处理好学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切实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植。要通过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保证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则应更多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不断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的相关政策,在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中体现创业型大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竞争中施展才能,实现价值。另外,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主体互动,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与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教师与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虚实结合,强化载体功能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

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平台,包括教学科研场所、仪器设备、文化活动设施等实物平台和校园媒体的数字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物载体是广大师生开展课外活动尤其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学校要通过开放实验室、聘请创新创业导师、建立创业实践实习基地等多种手段,引导并支持学生参与到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以及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中来。要发挥学生社团,特别是科技类和创业类学生社团广泛开展以科技发展前沿报告、科技展览、我的创业故事、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普及性和深入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拓展实践能力,提升创业本领。同时,要注重发挥校园媒体的整合作用。在做好报纸、校园广播和电视等传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还应更多地关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型媒体平台,坚持用正确的舆论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用典型的创新创业事例来感染人、激励人,发挥好校园媒体的权威性和导向性,使校园媒体成为引领创业文化的有效平台,从而促进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

篇3

关键词:职业素质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培养

化工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个主要方面,职业技能包含了职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主要因素;而职业素养包括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两个主要因素。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而高职院校的发展关键在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升,而学生素质和技能的提升,关键在于其职业素质的培养。尤其像我院以化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应具有特色。

通过企业调研,发现目前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中存在问题。如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知识面过于狭窄;技能水平与企业的要求脱节;工作经验的欠缺;职业素养有待加强 表现在爱岗敬业意识不强;化工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团结合作能力有待提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措施,并进行了实践,探究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从而推进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政治水平和道德水准。 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 ,是内在联系、相互统一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培养职业理想。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及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业余生活。充分发挥学生业余党校的作用及团日活动,进行假期社会调查,双休日社会调查、成立青年自愿者服务小组,创办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学生工作实践中,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工作、社团活动、日常管理、心理辅导等;开展各种讲座、学术报告、专题报告等,积累工作经验。使他们学会正确的观察,分析和理解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人生。使每个学生提高对职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产生强烈的职业感。

2.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提高职业素养

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从进校开始,就要处理好学与思之间的关系。不少高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掉入了“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的怪圈。一些同学早出晚归,勤奋刻苦,取得的成绩却不是很好;同样一堂课,有人学到了知识,有人似懂非懂,有人一无所获。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懂得科学的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科学的学习手段,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教育学生干一行、爱一行,正确对待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能在将来把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应用到工作中去。学生有了进取精神作基础,整体素质中自卑、自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良好的素质形成就成为必然。

3.采用学多种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训练

在教学中采取学做一体、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培养职业兴趣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产学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过硬的职业技能,积累有用的社会经验,增强对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力强化专业技能考核,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是培养学生过硬专业技能的必要手段,专业技能考核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对于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应进行技能考核,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订单式教学培养模式

篇4

关键词:血液净化;素质教育;护理质量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利用渗透压差,通过透析将患者体内毒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1]。血液净化室要求严格,风险系数大,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和不良事件,因此,应加强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水平[2]。为适应新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本院血液净化室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改进护理服务,经过近2年的努力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净化室共有护理人员15名,均有护士执业许可证及血液净化室准入资格。其中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0.4±1.89)岁;文化程度大专学历3人,本科学历12人;入选者均为女性护士。

1.2素质管理方法

1.2.1"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安全管理 ①血液透析风险大,通过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重点观察留置导管与管路连接处有无脱落,及时发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加强患者管理,改进患者身份识别系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③及时评估患者风险,降低安全隐患,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透析期间防止患者坠床,透析结束后,让患者在床上休息5~10 min,随后护送患者回病房,防止患者因性低血压引发跌倒。④加强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与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1.2"一切为了患者",控制医源性感染 ①严格洗手程序: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血液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定期对护理人员专题培训手卫生,宣传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控制院内感染。建立标准洗手池,水池上方张贴WHO标准的七步洗手法,配备洗手液、纸巾、快速手消液,供医护人员洗手、消毒使用。定期对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②复用透析器是导致血液净化室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3]。为降低院内感染,本血液净化室对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一次性透析器,避免了因使用复用透析器导致血液净化室的交叉感染。

1.3"以患者舒适"为目标,实施优质护理 ①实施分组护理,以护士小组为单位,固定负责组内患者,各小组护士对该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持续质量管理,包括透析治疗、感染预防、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②血液透析时穿刺引起的疼痛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应加强疼痛管理,及时给与患者心理疏导。首先评估患者疼痛耐受性,了解患者特点及镇痛要求,对痛觉较敏感、中度以上疼痛评分患者适当采用利多卡因乳膏等镇痛剂;护理人员苦练基本功,提高穿刺技巧,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穿刺过程中指导患者深呼吸,分散注意力,以缓解情绪紧张带来的疼痛不适。③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甚至悲观绝望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生理和疾病恢复,有时直接影响患者血透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并给与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请患者家属及亲朋关心鼓励患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完成血透全疗程。

2结果

2.1院内感染及不良事件比较 素质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感染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P

2.2护理质量及患者总体满意度比较 素质管理后,全年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

3讨论

血液净化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血液透析过程中极易发生坠床及性低血压导致的摔倒,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因此,血液净化室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医院应重点加强血透室的护理管理。

素质管理可促进血液净化室的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与患者安全息息相关。素质管理有利于提高血液净化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刘洪[4]研究指出,在血液净化室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血液净化管理流程,制定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加强设备维修及保养,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可以促进护理人员将工作变成良好的日常习惯,最终保证了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患者满意度也随之提升。本研究表明,对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素质管理后,全年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升,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

护理的目的是追求患者的康复,也就是“一切为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目标。护理人员素质管理中,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是核心,其中最重要的患者的安全[5]。本院血液净化室改进理念,持续进行质量管理,完善血液净化护理服务流程,针对血液透析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让患者得到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本文研究表明,进行素质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和刘金莲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对医院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素质管理,有积极的正性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时秋英,张伟,方岐莹.血液透析的风险及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8):14-16.

[2]王柠,刘晓辉.JCI标准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3):82-84.

[3]顾妙娟,章祖成.JCI评审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0):785-786.

[4]刘洪.JCI评审对护理管理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28-29.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化素质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分析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首次超过社会新增就业岗位的半数。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凸显。是我们培养的人过多还是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要求呢?事实表明,我国大学生在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社会而在大学生本身的职业素质不够高。知名企业在用工招聘时,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一般在招聘过程中要进行笔试、面试和人才测评等,企业希望能拥有职业化素质高、吃苦耐劳、纪律观念强、有团队精神、能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因此,从人力资源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和实用型的毕业生。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是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反映,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只有毕业生的职业化素质高了,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才是大学生就业的真正出路。

二、职业化素质解析

对于职业化素质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用著名的冰山理论来解释。我们经常把一个人的全部才能看作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他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就是员工的显性素质,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我们称之为隐性素质。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的总和就构成了一个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化素质。

一个人的才能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因素包括外在形象、技术能力、各种技能等等,这些因素就像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是非常有限的;冰山水底的隐性因素包括员工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不难看出,决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在于大学生的隐性素质。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化素质状况

近几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大,大学生非常注重自己显性素质的培养。在校四年期间能够积极参加各种技能考试,也获得了所在的专业的技术证书。然而,在毕业面临用工单位的选拔时,往往会败下阵来。主要是因为毕业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态度等方面不能够通过用工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测评。具体表现如下:

(一)对职业缺乏敏感,没有职业直觉

大学生普遍缺乏事业心、进取心,缺乏职业理想,缺乏对职业的内驱力和动力源。作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没有转变观念,甚至用在学校的一些标准去衡量事物,致使在机会来临时,对所应聘的岗位不够了解,甚至一无所知。由于目前高校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各种行业和岗位的了解非常有限,信息闭塞。在招聘面试时,不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而失掉机会。

(二)缺乏强烈的责任感

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群体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独生子女,由于社会、家庭和学校过分强调个性的培养,致使很多毕业生缺乏对社会、对学校、对父母的责任感。他们做事的原则往往处于个人的兴趣,而在目前就业紧张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往往强调的是要有对企业承担责任的责任感和对事业孜孜以求的事业心,要能够适应企业的文化。而很多毕业生不能够安心于现状,使企业不能够建立全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内部培养体系,也不能够实施对员工稳定的组织生涯设计。

(三)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标准

作为当前考核大学生道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诚信。一些单位的HR反映,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诚信问题。有报道称,在一家招聘单位收到的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发现竟有十多人同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二十多人同时为某班的班长。这也促使不少用人单位要求上门调查验证学生在校表现,无形中增加了招聘工作的成本。另外,由于一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承诺缺乏信用,大学生签约不久又毁约或签约后不去报到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些现象造成用人单位承担了更多的风险。

四、提高大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对策

(一)培养角色意识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多到人才市场了解和掌握社会需求动向,认清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随着企业管理重心的转移以及企业组织结构逐渐向学习型组织和网络结构转变所带来的人才需求的改变,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对职业的敏感度,培养适应各种职业的能力,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状态。同时通过职业训练,提高自己对组织中各种岗位应该掌握的技能、应该承担责任的认识。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尽快找到职业直觉,高校应该在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到企业调查研究、角色模拟等方式加强其对职业的敏感性的培养,使其能够提前达到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培养竞争优势

作为大学生要在学校期间培养能够引起人们和社会特别关注的竞争优势,也就是你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它最能帮助你走向职业成功。而竞争优势要从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去培养。提高效率要求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同时,要提高大学生做事的质量,提高质量是培养大学生今后在工作中执行力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培养更多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纵观世界形势,各国的竞争就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经济实力的竞争本质就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的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最关键的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具备了创新能力也就具备了极其强大的竞争优势。

(三)树立短板意识

我们大家都知道木桶原理,决定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最高板,而是最低板。这就要求大学生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劣势,找出影响自己就业的最短板,针对自己的劣势进行补充,使自己能够得到综合发展、均衡发展。

(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组织中,组织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要树立集体观念,能够根据组织的不同目标做好角色的转换,我们提倡团队精神的根本目的在于要大家树立一种合作精神,提高对组织的向心力和忠诚度,这样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依然能够奋勇前进。同时我们提倡大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真正达到组织目标要求,我们必须有合作的意识,加强成员之间的团结,增强凝聚力。

(五)树立良好的心态

一个人无论生活还是事业的成功,心态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没有积极的心态无法成就大事。学会改变环境和调整心态,改变了态度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奋发向上的斗志,结果就会变化;学会享受生活、学习带给我们的过程,有时过程比结果更有意义。

(六)学会做人

做人必须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是基本的做人道理。所以我们要不断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的良好环境,建立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诚信奖惩机制。在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构建学校内部的信用评价体系,是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信用评价标准,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对于大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全面信用评价和记录,促使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严守诚信底线。这样我们才能给社会和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七)提高学习能力,学会系统思考

由于知识更新加快,知识老化趋势加剧,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将不再是少数人自勉的警句,而是一种现实状态。作为大学生不但要具备学习能力,还要能够活学活用,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系统思考是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的一项修炼: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思想与核心模块,就是要求“整体地思考问题、动态地思考问题、本质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对任何单独部分进行简单深入。大学生一定要提高系统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具有系统性和全局观。

(八)培养高情商

情商即情商指数,也称EQ。具有高情商的人具备综合和平衡的才能,可能成为杰出的管理者。培养高情商包括能够认识自身的情绪,有自知之明;包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摆脱不良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包括自我激励,激励自己在工作上取得成就,树立明确的目标和良好的工作目标,工作中能够乐观、自信和热情;包括认知他人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大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高校不但具有培养学生学习的职责,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素质。而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又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声誉,因此我们要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作为我们高校教学研究的新课题和新方向,努力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就业率,从而营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文贤.人力资源总监[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文化育人;职业素质;养成;文化特色

高职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有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如专业文化、学风校纪文化、教学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合集,就构成了高职校园的总体文化。这些文化在高职院校日常教育以及学生培养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一线重要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一定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身教育特色,采取科学的文化建设措施,不断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和影响力。

1、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对于职业素质,没有明确的定义概念。不过结合众多关于职业素质的论述,在本文认为职业素质其实就是劳动者对社会经济环境中,职业的认识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性体现。职业素质高,通常就是指的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等较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职业素质主要就是包含其在校期间掌握的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对未来职业的认识程度、就业能力等,这些因素关系着学生未来是否能够顺利就业。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其次,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最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2.1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可以与之相对应的如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学校的育人价值文化,也包含在培养现代高职人才方面的教学功能性文化。教师的授课、学生活动的开展,专业课程的实践等,不同的校园活动中,沉淀着不同类别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并规范学生的行为。校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约束管理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2.2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并且是学生和教师员工共同认同的,融合了学校自身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的较高层次文化。建设符合学生自身的精神文化,能够发挥其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塑造与性格修养重塑的作用。学校的校训文化,校风、学风等,无疑不在学生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例如,校训文化是很多高职院校立校、发展、持续不懈追求的精神价值,是学校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文化基础,这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们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培养,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对教育、教学方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考试制度等,鼓励学生们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就业打好理论基础。在高职院校各项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文化、实践文化,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岗位,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建立起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更加愿意主动探索学习,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养成起基于专业兴趣的职业技能素质,同时提升学生们的就业能力。

3、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发挥其作用的措施建议

在上面的论述中探讨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呢?以下是本文对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的一些措施建议。3.1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学校文化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服务人才的成长。因此,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发展需求出发,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服务和成就学生的育人体系,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成就学生的目标。这既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又反映了高职教育供给端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同时,高职院校要结合教学安排和当前时事,推行一个月一个文化主题,学生发展处还围绕“十大文化”拟定学生主题教育提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把人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寓于优良的校风、学风建设之中,大力倡导“阳光、自信、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立德强能”,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为其构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进行量化。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第一课堂和以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系统性。3.2丰富的学生社团实践,开展素质教育主题活动。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吗,要重视素质教育,通过丰富的学生社团实践,和素质教育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职业文化素质水平,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高职院校要讲素质教育主题活动,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的重要手段,传播与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讲座活动,讲座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关注心理素质,重视人文素质,突出专业素质,培养科学思维为目的,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为主要内容,达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服务于学生”,实现以人为本,文化共享。3.3重塑学生自信,矫正学生品格。提升自我认同是提供“有效性”供给的基础和条件。《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有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经历坎坷、自我认同度低、自信缺乏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一是搭建学生与校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学校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需求;二是构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荣誉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抓住新学期升旗仪式和重大节日等关键节点,强化仪式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通过搭平台、建体系、抓节点,实现为学生做主向由学生做主的转变,提升学生自我认同。3.4厚植文化底蕴,为学生提文化素养教育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对文化底蕴的开发,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也才能在高水平文化的引领下,实现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服务。学生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不断发现个人的不足,并受到优秀校园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方面,还是做人处事过程中,都会自觉展示出良好的职业文化素养,能够为学校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很多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精神,已经成了不少学生的职业价值理念,支撑他们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用自己的专业努力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奉献社会,回报社会。3.5锻造“工匠精神”是提供“引领性”供给的目标和归宿。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与极致的价值取向,是精益求精。虽然短短3年的高职教育无法培养出大国工匠,但可以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将敬畏写入人生信条,将专注刻进理想信念,将执着融入师生血液,持续强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要求,不断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将锻造学生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唐静.刍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6(12)

[2]张志强.刍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6)

[3]杨志刚,毛风华.高职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及人文素质教育中践行作用———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伯牙艺术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

篇7

Abstract: Based on analysis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of art and design major in engineering college, aiming at its weakness, this paper present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foundation, optimiz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model, construct system of art and design major in engineering college, strengthen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improve their employabi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关键词: 培养模式;优化;工科院校;艺术设计;职业素质

Key words: training mode; optimiz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s; art and design; professional quality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59-02

0引言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日教育塑造出来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明天世界的风貌。可以说,所有的教育都是对未来景象的一种反映。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理、工、文分家,一批学科结构单一的工科大学应运而生,一个以专门学院为主体的学校设置模式和按行业或产品设置专业的格局逐步形成。这种调整后所形成的影响和带来的问题,人们现在已有目共睹,并形成一定的共识:即这种培养模式塑造的学生职业素质上已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无法面对新世纪的挑战。痛则思,思则变。面对挑战,唯有应变以对。

1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就业现状

工科院校开办艺术设计专业一般是近几年的事,起步比较晚。很多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停留在一个较原始的模仿状态,基本上都是将文科类院校或专业美术学院所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科目和教学课程照搬过来,致使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无工科院校的办学特色。虽然近些年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条件还停留在过去的基础之上。教师缺乏艺术设计的实践和全面系统的训练。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比较缺乏,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工作的能力尚显不足,一些专业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缺乏实践经验,也缺乏教学方面的经验。因办学时间、经验、专业影响力无法和专业美术院校及其他文科大学相提并论,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使得毕业生专业技能不强,实际工作能力差,用人单位给出的待遇不高。从而使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存在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毕业生对工资的期望值又很高,频繁跳槽,用人单位更不愿意对毕业生进行“二次”培训,因而毕业生更缺少实践的机会,实际工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就业。以上情况充分反映了当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相对较弱、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相对薄弱的现实。

2优化培养模式,构建有特色的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体系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相对较弱的现实情况,为了强化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我们应着眼于根本,加大力度优化专业培养模式,构建有特色的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体系。在工科院校中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应该突出自己的长处,应该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在工科专业的这块土壤里种植出具有工科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具体来讲,需从培养目标定位、师资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创新等几个方面做起。

2.1 找准目标定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定位是创新能力、实际设计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方面结合、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从事一线实践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强化艺术修养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和突出工程训练。

2.2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形成特色师资的问题是办学中的重要问题,教育水平的高低实质是师资水平的高低。良好的师资配置及学风,高水准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是依靠师资的素质而定。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还相当年轻,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利用现有的条件,多渠道的培训和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各院校迫切的工作。

2.3 课程设置科学工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中合理安排科技、艺术、管理三大类课程的比例关系,并力求课程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艺术设计贯穿始终,才能做到知识体系、道德体系、能力体系的综合培养,从而加强对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

在专业设计课和社会需求、生产实践的关系上,应根据实用、价廉、美观的设计原则,综合运用新材料、新加工工艺和形式美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所开设的艺术设计课程是要顺应时展和社会需求的新特点,同时体现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的综合特点。

2.4 重视教学手段创新当前,工科院校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技艺从而让学生实现眼和手的配合。某些诸如色彩以及素描等基础课程在学时中占较大的比重,侧重模仿训练,院校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一直处在被动的局面。在传授知识时注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评判学生成绩时,依据的标准通常是学生对作业进行设计的画面效果。高等院校设计教育的标准是艺术设计的创新性与适用性,其目的也并不在于学生设计的作业效果完美无疵以及学生运用设计软件的游刃有余。因此,高等院校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对设计思维的感染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具有创新性,学生能够善于动脑、动手,大胆地质疑教学手段。

工科院校在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上要体现特色,学生实践能力的加强依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一方面应使学生所学到理论知识能够转化为自身的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将教学同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积极地开展各地区的艺术设计教育及其产业开发等合作研讨与交流。院校一定发扬勇于实践的精神,努力摆脱重理论、课堂教学而轻视现场实践的观念。

3新时期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培养模式的受众是学生,优化培养模式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创新能力、设计实战能力和适应能力三方面结合、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新时期,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们应发挥工科院校的优势,优化培养模式,全力打造学生过硬的职业素质。

3.1 培养学生创造和创新能力科学技术是推进历史进步的动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人才是促进文明进步的首要因素。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社会所需的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性人才,而是具备管理、创新以及判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国际竞争上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创新能力不但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而且是其发展的惟一出路。因此,在衡量艺术设计人才的职业素质时,所依据的主要条件就是其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国际市场是当今每个国家所面对的,假如没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立足在这个市场中,我们一方面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处在不利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容易创造出艺术设计的精品,更不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3.2 培养学生的设计实战能力与市场经济意识在设计由起初的动机到最终实现价值,经济因素一直贯穿在这个过程当中。而设计师需要具有的特定的市场经济意识以及实际的设计能力都取决于此种经济性质。当前,我国正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中,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时代,设计同市场全面的融合,只有在市场中设计师的价值才可以突显。要想成为优秀的艺术设计师,从宏观角度来看,不仅要对国内的经济形式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注意观察世界经济的趋势;从微观角度来看,应熟悉地掌握设计的物品的成本价格与销售。要时刻地对市场的需求与变化进行密切地关注。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

3.3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设计需要在不同的跨文化的团体中处理好人与人、人与团队的关系,这需要设计师极强的适应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同时,在全球化时代,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往往需要“大兵团作战”,也凸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精神以挥洒个性为基础,以良好的沟通为特征,以协同合作为核心。团队精神代表了一系列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和成就的价值观念。现在的信息社会,技术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多,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这种细化为设计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同样也为设计师增加了设计的难度。设计师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成为专家,他对许多学科知识的掌握不可能都很深入,所以现代的艺术设计行业越来越需要设计师的适应能力,适应人与环境,适应团队合作。当今大师的时代已经开始终结,接下来是设计团队的时代。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是全球化时代艺术设计人才的必备素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要重视学生设计协作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观念,正确处理的辩证关系,这样使个人既能融于团队,又得以个性张扬,从而在团队中成就自己的事业,提升自身的人生价值。也只有这样中国的设计人才才能真正形成合力,从而从容面对国际激烈的设计市场的竞争。

4结语

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要积极探讨艺术设计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加强艺术设计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培养模式,强化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与创业能力。惟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出具有全球化时代设计意识的、有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素质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李建华等.情感教育: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3]朱铭,奚传绩.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多元要素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5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但就当前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发现,“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鉴于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切实培养出适合我国新时期改革发展所需的人才,构建出一套新的供需调和、方式灵活与实用有效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多元整合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彰显,但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大量企事业单位“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大批大学生“就业难”。造成这一困局的因素很多,其中高校现行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表现更为突出。[1]

(一)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近些年,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也随之受到追捧。在发展繁荣的背景下,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日益普遍。教育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与日益趋增的社会需求推动因素,还不乏许多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一哄而上办热门专业的利益驱动。高速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反而是严重滑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等关键方面,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总体上趋同,既缺乏个性,又缺乏层次,更缺乏学校特色。

(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有其自身的缺陷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尚处于探索和构建之中, 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支撑,教学管理方面包括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实践教学的目标模糊、实践教学的内容缺乏合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不到位、实践教学的控制子系统不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不充分等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力度不够,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单一,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攻坚重点。高校没有充分立足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实际,从综合、整体层面对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不利于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

二、构筑多元要素整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而言,对于文化事业管理专业高等院校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目前信息化、实用化和网络化的需求,制定教育改革管理方案,将重点转移到培养具有现代知识技能的复合人才上来,即能够利用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的综合性文化管理应用型人才。

(一)有利于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近些年,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大体状况是:专业设置涵盖面广泛,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企业及非赢利组织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教学工作的综合型人才。由于社会对于文化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以及需求结构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地方院校适应新形势。适时构建多元要素整合模式有利于进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内容要素、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与优质的教学团队等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目标的重构,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在学科建设方面,注重寻求自身的学科相对优势与地方特色文化交叉点,实现学科与地方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之间的结合,突出比较优势,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源提升本专业的办学水平

目前,我国已进入文化产品消费大幅度攀升和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阶段。同时,“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各地高校纷纷实践摸索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多元要素整合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开展和搞好文化事业管理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实践教学模式提倡高校建立优良的实践实训基地,有效地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文化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以此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实行开放式办学,不断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参加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事业管理实践的新模式,坚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思路。我国高校积极改革创新,拓宽教学资源渠道,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实践教学优秀的实践经验,是与其经济发展和社会模式相适应的。

三、构建多元要素整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和自身综合实力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环节是实现该专业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创新设计实践课的教学环节,实现实践教学系列化科学化,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需要。[3]

(一)明确一条主线

教、学、做、评一体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做、评如何形成完整的系统,“教”就是如何做到知识传输注重前沿性、实用性、广泛性。“学” 就是如何结合心理规律,注重增强学习动力,形成创新性学习习惯。“做” 研究的是如何以做来带动学习,注重贯彻教和学的目的性,符合定性定量要求。“评” 研究的是如何注重细致规范,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反过来支持教、学、做。

(二)注意三个要素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整合的社会资源三要素的内涵界定和关系梳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需要研究四种途径:教育环境营造,师资队伍打造,教师职责界定,教师激励机制。学生主体地位要求通过考评激励增强其动力,注重思维方式的启发,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建立实践活动社会参与机制,通过利益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实践课教学活动,在学校平台上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4]

(三)把握三个关键

教学改革,创新型学习,实践教学系列化的有机结合。教学改革研究是在厘清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思路,抓住矛盾,设计高效实践体系,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分析、疑难问题的解决。创新型学习要研究新的教学环境、了解学生特点、研究新的教育方法;研究如何打开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思维格局,形成良好心智模式;研究学生情商与智商的统一问题,设计“知”“思”协调机制。实践教学系列化研究是指开辟多种实践渠道,设计全程实践模式,专业实践教学系列化,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课外实践、专业见习实习、假期实践、其他专业素质拓展等多个实践环节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方案。

(四)关注五大着力点

突出创新型学习、全方面打造创新型氛围、建立创新型学习机制。首先,要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发挥师生创造性,使学生不仅要在实践的应用方面有突出的能力。[8]其次,是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再次,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的优化,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学习,灵活运用。四是激发学习热情,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学生的主动学习,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五是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实现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专业化,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院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接。

参考文献:

[1] 左军.高校应对“大众化就业”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11):63.

[2] 李名梁,谢勇琪.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认识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02):58.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