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0 01:03: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管理培训课程推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岳阳广播电视大学 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有六:一是开展创业教育,培植创业理念;二是开设创业课程,开启创业心智;三是拓宽创业背景,拓展创业积累;四是集聚创业培训,增强创业动力;五是加强创业实训,培养创业技能;六是调控创业心态,积聚创业能量。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方法有八:一是课堂培训法;二是活动培训法;三是拓展培训法;四是职业培训法;五是职场培训法;六是自我培训法;七是实习培训法;八是实践培训法。
关键词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基本途径;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9-0092-05
作者简介:邹欣欣(1971—),女,湖南平江人,岳阳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科研与项目处处长,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与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电大2013—2014年度科研课题“大学生创业培训模式构建研究”(项目编号:XDK2013-C-22,主持人:黄湖滨)
青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但在长期传统教育下,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精神以及基本的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也较为低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缺乏、效率不高是导致这一状态的重要因素。探讨和把握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方法,有助于务实创新地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培训。笔者拟就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方法作粗浅探讨,以就正于大家。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
综观许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职业院校和有关培训机构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大致有以下六种。
(一)开展创业教育,培植创业理念
实施和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植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理念,是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我国高校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选择之一。
加强创业思想教育,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植创业理念 高校对职业院校学生加强创业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培植创业理念,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和加强。为此,可以精心策划与组织入学教育,在入学教育中及早渗透创业教育;可以悉心组织和开展院系教育,在院系教育中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可以热心开展和实施班级教育,在班级教育中积极贯彻创业教育;可以真心开展和加强个别教育,在个别教育中密切注意创业教育。总之,职业院校党政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要高度重视、始终关注和切实加强创业思想教育,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培植创业理念、培育创业精神。
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植创业理念 职业院校引导和帮助学生培植创业理念,应当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为此,可以在五个环节上着力:一是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机制,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广播、报刊、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学生积极创业的典型事迹;三是积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创业讲座、创业论坛、演讲、创业计划竞赛、模拟企业管理和创业等活动;四是创办学生创业社团,并通过创业社团推广促进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充实学生的创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五是建立职业院校创业中心和创业教育研究会等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专门机构,使创业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开展创业主题活动,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植创业理念 职业院校引导和帮助学生培植创业理念,还应当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主题活动。可以结合专业特点,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教育专家,面向学生举办创业学术讲座;组织学生到相关创业型企业进行专题考察学习或调查研究;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大赛”和“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和科技活动;引导和指导学生大胆创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等。
(二)开设创业课程,开启创业心智
开设创业培训课程,加强创业教育教学,开启和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智,是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基本途径,也是我国职业院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育教学机制的一种必然选择。
职业院校应当将学生创业培训课程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质量工程之中,构建与创业培训相适应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切实做好创业教育培训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工作,探索和推行“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创业培训新模式。为此,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着力。
构建与创业培训价值取向相一致的通识教育和宽口径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更合理地分配必修课、必选课和任选课的比重,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在课程内容上,既突出专业教育,又兼顾文理渗透,加强文科学生的理科素质教育和理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可要求文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理科课程,理科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文科课程。同时,注重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交叉融合。可以对所有学生开设创业法律类课程以及“公司创建”、“企业家成长”之类的课程。
设置各年级的全程化创业培训课程 面向职业院校一年级学生,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面向二年级学生,可开设结合科技创新和创业计划大赛举办的专题讲座和创业体验,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面向三年级学生,可开设创业项目团队系列培训课程,如SYB培训和GYB培训等课程,详细介绍创业过程中各环节的方法和知识,更明确地引导、更有力地帮助学生创办自己的企业。
(三)拓宽创业背景,拓展创业积累
锐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拓宽创业知识背景,拓展创业知识积累,是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机制的一种重要选择。
职业院校及其广大教师应当着眼于学生培养创业能力、谋求创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锐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需要的六种意识,即风险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获得创业需要的三类知识,即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创业人格教育。主要包括对职业院校学生创业信念、敬业精神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及积极进取和敢为人先情怀的培育,这是创业成功的首要保证。因为“厚德”方能“载物”,只有将以“诚信”为核心的创业道德内化为自觉行为,才能成功创业。二是与创办企业或公司有关的法律、财政和金融知识,如宪法的有关内容、合同法、专利技术、公司法、知识产权法、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税法等。三是与企业或公司运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创业策划、筹资融资、资金运作、资产管理、成本核算与控制、市场分析、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产品售后服务等。四是管理学知识,如企业或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决策、领导、组织、控制以及质量检测与保障体系等。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培训的教学方法应当坚持“系统性创业教育培训与创业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通过创业选修课和创业培训班等形式进行系统性创业教育培训,可以通过意向引导、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等等。
(四)集聚创业培训,增强创业动力
选择和利用特定的创业培训基地,对职业院校学生集中性组织、集聚性实施创业培训,增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动力,是当前职业院校、有关培训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常见途径。
近年来,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其创业培训基地,面向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分别组织开展的SYB培训和GYB培训,就是对“集聚创业培训,增强创业动力”的大学生创业培训基本途径的积极运用。所谓SYB培训,是以讲授、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网上沙盘等形式完整呈现创业过程,通过集聚培训,使职业院校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化市场开拓意识和基本的经营管理能力的一种创业培训途径。所谓GYB培训,则是侧重帮助职业院校学生确定是否具备创办企业的素质和能力,使之产生创办企业的想法,选择最适合个人情况的企业,进而训练创业素质,激发创业热情,增强创业动力的一种创业培训途径。
岳阳电大作为岳阳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为岳阳市高校学生和毕业生,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举办的创业集聚培训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一批学生在参加SYB培训和GYB培训后开始自主创业,其中有部分学生自主创业获得了较大成功。
(五)加强创业实训,培养创业技能
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是关键。只有把创业培训所学到的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项目实训等进行实践锻炼,才能使学生的创业技能真正得到提高。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实训,培养和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技能,是高校与有关培训机构搞好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工作的一种基本途径。为此,职业院校与有关培训机构应当从两方面做出努力。
一方面,创业培训机构应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和毕业生参与职业化、创业性的项目实训。这种项目实训可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或即将毕业前对运作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增强职业院校学生自主的创业能力,积累创业经验,以创业带动就业;也可使职业院校学生明白创业的艰辛,促使他们更好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为以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岳阳市创立的汴河街大学生创业实训项目组织大学生主要从事商贸经营和公司化模拟实训,实训期一年。所有具有创业愿望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不受户口限制)都可报名参加。创业的学员可享受多重优惠政策:凡入驻创业基地的实训学员均由创业基地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免费进行创业指导,并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和工作室(模拟公司),办理独立工商执照,减免相关税费。同时,实训学员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享受3年社会保险补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可免收2年保存人事关系档案的费用和各项服务费用。这一项目实训取得了良好的实效,从2010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先后有五百多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地创业,参加项目实训,其中相当部分是职业院校学生,有不少学生在一年的项目实训结束后,成功迈上了自主创业之路。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当建设好利用好学生自主创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做到教与学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稳步提高创业教育培训的质量。一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尽可能增加学生在校内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创业实践活动的空间;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拓展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如可通过校企共建的形式,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基地园区,开辟校园创业实训基地,组织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鲜活的创业实践等;三要增加学生实验和实践的时间,真正使创业培训做到教与学结合、教学与实践结合,有效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调控创业心态,积聚创业能量
创业往往存在一定的风险,创业是富有挑战性的事业。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创业意识、熟练的创业技能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承受挫折、战胜困难的能力,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说,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职业院校学生成功创业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辅导,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调控创业心态,积聚创业能量,也是职业院校与有关培训机构开展和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一种基本途径。
为此,高校与有关培训机构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举办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讲座,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对创业项目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立足自身条件,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而不能仅凭感性认识,就盲目投身创业大军,更不可眼高手低,期望一蹴而就,要强化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不要一旦创业失败就心灰意冷,而要有战胜困难的积极心理准备。二是随时关注参与创业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动态,切实掌握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状态的有关信息。三是设立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心理咨询室,及时加强对尝试创业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维护和保障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方法
总结许多地方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有关培训机构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的基本方法大致有如下八种。
(一)课堂培训法
课堂培训法是指职业院校及其教师整合和利用校本资源和社会资源,或开设专门课程,或举办专题讲座,或开设相关课程,或进行渗透教学等,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的方法。
运用课堂培训法要注意四点:一要精心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开设好专门课程,进行比较系统的创业知识传授,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植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素质;二要精心策划协调,邀请或安排创业成功人士以及创业学、创新学、创造学、成功学等领域的专家,举办专题报告或专题学术讲座,进行“现身说法”和“饱和灌输”,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专题性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效仿创业典型、学习创业理论、增强创业意识;三要引导和鼓励相关教师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创业培训,开设好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人际沟通等相关课程,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相关性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掌握创业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四要倡导和推动广大教师增强参与、支持创业培训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其他公共课、通识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中,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渗透性创业培训,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植创业理念、开发创业思维。
(二)活动培训法
活动培训法是指职业院校及其管理者、教育者和教师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组织、鼓励、支持学生开展或参与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间接性创业培训的方法。
运用活动培训法要注意四点:一要精心选择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或定期组织“创业沙龙”,或举办“企业家论坛”、“创业论坛”,或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考察学习,或组织学生参加“设计大赛”和“创业大赛”等竞赛活动;二要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与活动环节,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活动载体或活动形式,都要紧扣“创业培训”、“创新培训”这样的主题,精心安排活动内容与活动环节;三要认真做好活动开展与创业培训结合的文章,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结合实施创业培训,寓创业培训于活动开展过程中;四要充分调动职业院校学生参与活动、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活动培训的成效,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创业素质逐步提高。
(三)拓展培训法
拓展培训法是指职业院校和有关培训机构着眼于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创业的需要,整合和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开展或参加诸如“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培训”、“人生成功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实用写作培训”、“意志力培训”、“领导力培训”之类与创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培训,对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拓展性创业培训的方法。
运用拓展培训法要注意三点:一要切合特定地方、特定职业院校、特定专业、特定群体的学生的客观实际,精心策划拓展培训的具体项目,或单个拓展培训项目,或多个拓展培训项目;二要根据特定地方、特定高校、特定专业、特定群体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需求,扎实开展特定的拓展培训,或“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培训”,或“人生成功管理培训”,或“企业管理培训”,或“实用写作培训”,或“意志力培训”,或“领导力培训”;三要满足特定地方、特定职业院校、特定专业、特定群体的学生的创业需要,圆满完成特定的拓展培训,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培训”、“人生成功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培训”、“实用写作培训”、“意志力培训”、“领导力培训”等的有效开展,着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
(四)职业培训法
职业培训法是指特定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包括依托某所高校建立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依托于其他部门设置或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面向一校或多校职业院校学生,策划、举办、实施职业化的集成性的创业培训,帮助职业院校学生获得相关证书的培训方法。
运用职业培训法要注意三点:一是培训主体要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无论是依托某所高校建立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还是依托于其他部门设置或独立设置的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机构,都要认真履行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实施职业化创业培训的职能职责;二是培训师资要无愧委托、倾心投入、切实负责,对特定的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务实、创新、有效的职业化创业培训;三是受训学员要积极参训、密切配合、刻苦用功,确保个人在职业化创业培训中取得实效,获得长进。
(五)职场培训法
职场培训法是指特定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组织、指导和帮助特定的职业院校学生,利用课余和假期,进入特定的企业、事业、中介组织等职业场所,进行职业实践锻炼,以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培训方法。
职场培训法是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方法中直接接触创业实践的培训方法,对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能够产生直接的积极的作用。
(六)自我培训法
自我培训法是指有志于自主创业的职业院校学生通过有目标、有安排、有步骤、有力度的具体规划,加强对创业理论、创业政策、创业方法、创业经验、创业案例等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培训,以强化创业意识、扩展创业知识、开发创业思维、培养创业素质、明确创业方向、做好创业准备的培训方法。
自我培训法是职业院校学生创业培训方法中最能适合个人兴趣爱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个性发展的培训方法,对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往往能够产生内驱力和长效作用。
(七)实习培训法
实习培训法是指特定的高校和培训机构组织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内外参加创业实习活动,或者通过运行网络仿真的创业软件,营造真实的商业竞争环境,让职业院校学生了解、感受和体验企业的运作模式,从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培养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培训方法。
运用实习培训法,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在学做结合、产学结合、虚实结合的环境中参加创业培训、接受创业指导,有助于职业院校学生激发创业兴趣、培养创业素质、提高创业能力。
(八)实践培训法
实践培训法是指特定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对职业院校学生寓创业培训于创业实践中,让职业院校学生在初步的创业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本领、品尝创业果实、走上创业道路的培训方法。
运用实践培训法,常常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四试”(试办公司、试申请专利、试办著作权登记、试办商标申请)活动,以组织学生举办创意项目活动、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谋划书刊出版、进行校园等形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赵永泰.大学生创造力培养与路径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郭志文,李斌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刘建佳.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
[4]王祚桥,周培松,等.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5]曹殊.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与职业院校学生创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
[6]周六春.开展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8).
[7]龚秀敏.谈谈创业教育的师资培训[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0).
[8]黄燕.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基本途径[J].科技创业,2010(10):57.
“这并非个案。”盛景网联教育培训集团CEO彭志强如此评价风投对于教育培训产业的连续投资。在彭志强看来,相比较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声誉和竞争能力的下滑,以及IT行业泡沫的不断增多,“教育培训产业犹如一座还未开垦的金矿,引来国内外资本的竞相追逐也实属正常。”
《小康•财智》记者也惊讶地发现,就在这样一个似乎毫不起眼的领域,仅2007年,竟然先后有15家企业宣布获得了来自风投的入股。风投对于教育培训产业的热捧程度可见一斑。
谁能想到,之前认为只是小打小闹的教育培训业,居然在短短两年内招来了风投的狂轰滥炸。
大需求
风投的投资方向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成为了判断行业是否景气的晴雨表。赛迪顾问最近发表的《2008年中国教育与培训业研究咨询报告》表明,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市场空间巨大,截至2007年底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在份额已高达两万多亿元,其中培训市场的潜在规模达到了3000亿元。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原有的教育体系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开始向多元化与实用化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都为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民办教育也由此进入良性的上升期。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渗透,教育培训的地点也从教室扩展到互联网上,通过与新技术的结合,包括远程教育、企业培训、渠道提供等服务都开始兴起。由于利润丰厚,加上技术和资金方面的进入壁垒都比较低,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已被公认为2007年最具“钱景”的“朝阳产业”之一。“中国教育产业的市场非常大,包括终身教育计划、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每年4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我们基金比较关注教育这个领域。”金沙江创投基金合伙人潘晓峰也表达了对教育行业的青睐。潘晓峰认为,中国现在有4000多所大学,55万所中小学校,1.5亿名中小学生,以及70万所幼儿园。很难找到一个国家会像中国一样把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自我教育和下一代的教育上。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教育支出在中国已经超过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都是市场。
教育培训市场不仅大,而且广。目前国内的教育培训业务初步可以分为高级人才的就业再学习培训和入门级技能培训两类。前者包括职业英语培训、IT培训等高级职业技能培训,伴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以及就业市场对语言等能力日益重视,加上申奥成功和中国入世的刺激,其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后者则包括了汽修、厨艺、美容美发等初级技能培训,在中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农村居民城市化的进程中占据重要战略位置,同样有不断增长的空间。来自慧聪的数据显示:教育培训各类细分市场,包括从幼儿园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类校外培训、教育技术行业等市场都在以2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
低投入
除了需求比较大,教育培训业还是一个较为安全的产业。和一般的生产型产业不同,教育培训业是一个先收费后享受服务的产业,这就避免了从一开始对于设备和产品的大量投资――除了必要的宣传推广,前期投入甚少,这大大减少了由于定位偏差所带来的前期决策风险,并且可以大量减少应收账款。
教育培训业的好处还在于它的资金周转速度比别的行业要快很多。由于教育培训基本上都是周期性特别强的行业,一般以一个项目计算周期,这个周期少则半个月,多则两三月。如此高的现金周转率显然意味着再教育培训市场可以依靠更低的成本来撬动更大的市场。
正因为如此,教育培训产业被业内视为罕见的“低成本、高收益”的产业。即便缺乏自己的教材和稳定的教师队伍,仅有几十个人、几个教室、几台电脑,几万的启动资金,往往就可以支起一家中小型的教育培训机构。而且,教育培训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一般均要好过别的行业。
盛景网联CEO彭志强在接受《小康•财智》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同样的1000万元,在IT或者制造产业,或许是一个小数目,但是在教育培训市场,一下子砸进去1000万元做市场推广,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大手笔。
稳定的现金流,高额的利润,显然是风投们所追逐的完美的投资产业。到目前为止,教育培训业所获投资中涉及领域除了网络教育中的网络高等教育、中小学网络教育、网络语言培训,还有线下的语言培训机构、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IT职业培训、企业管理培训等。
整合良机
相比市场机会,风险投资考察行业时最看中的可能还是该行业是否具备了比较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IT行业热炒概念的缘由所在。
教育培训业拥有较为成熟的赢利模式也成为近期受风投关注的主要原因。“教育产业拥有模式上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集富创投中国常驻代表乐文勇表示,教育产业可以先收钱,然后提供服务,不存在应收账款的问题。而且,由于目前所盛行的IT培训、学历培训、语言类培训等,都属于通用培训,针对的都是具有某一方面需求的大群体,并不需要针对个人做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运营方式都比较固定化和模式化,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如此一来,一旦培训机构对于目标人群的研究比较成熟,赢利模式一旦清晰,那么,该赢利模式就可以依靠风投的资本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复制,迅速做强做大。
教育培训业目前的现状显然满足了风投的期望。
由于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都比较低,导致了教育培训市场的鱼龙混杂。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中国的教育培训机构达到7万多家,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家培训公司能达到市场份额的1%。数据显示,其中80%以上的培训机构因业务模式雷同、赢利模式单一,具体表现为培训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陈旧雷同,授课技巧单一落后等现象极其普遍。培训课程产品及培训技术的更新换代严重滞后。
这种局面的造成显然与教育培训企业一直都是依靠自我资金缓慢滚动发展,没有外部资本的助推有关。而随着巨额的风险投资的进入,那些拥有成熟的赢利模式的企业,可以在短期内使得企业规模迅速膨胀,继而成为该领域的翘楚。
关键词:国有培训机构;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培训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的行业,该行业发展的潜力巨大。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培训行业的人才队伍、培训设施建设以及培训机构的数量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50000多家培训机构。培训行业开始朝着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的趋势进行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高速发展,在世界各领域的地位升高,我国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培训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会对培训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表现在培训项目的细分化、专业知识、技能的不断更新、培训服务的档次以及行业内的竞争等等,培训需求的变化将给培训机构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有培训机构的现状
第一,培训机构增长加速。近年来,除政府部门原有的培训机构外,新增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一是行业组织等中介机构纷纷成立培训部门;二是民营培训机构数量增长迅速;三是国外培训机构纷纷以与国内合作或建立办事机构等方式加入该行业;四是企业自主办培训增多。一夜之间,街头巷尾出现了不计其数的专业培训机构。
第二,培训市场迅速扩大。我国的培训市场近几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呈现出成倍增长的发展态势。2000年全国培训市场是200亿,2008年近千亿,2009年达到3000亿。
第三,培训机构的人才竞争加剧。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培训市场也不例外。加入WTO以后,国外培训机构进入我国,因文化心理的差异以及对我国培训市场的情况规律了解不够,其培训人员很难快速适应我国培训市场的需要,因此,必然会从我国培训机构吸引高级培训人才来加强力量。而其丰厚的薪金待遇对培训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势必会加剧我国培训机构人才的进一步流失,从而影响我国培训机构的培训整体水平和实力。
第四,培训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培训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培训生源的争夺将更激烈。随着各类培训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必然会与国有培训机构争夺市场。国外培训机构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新科技的魅力、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和生动活泼的展示手段,可以预见其进入中国后会迅速抢占企业培训市场并扩大市场份额。加上其证书含金量高,培训内容容易与国际接轨,在争夺生源上有一定的优势。而民办培训机构有着灵活的市场经营机制和融资渠道,对市场培训需求的分析能力很强。因此,他们对国有培训机构的生源拓展都会带来较大的冲击。
二、国有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
第一,国有培训机构运行机制还没走出政府的“襁褓”。目前,国有培训机构仍属于政府机构的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其管理体制存在严重问题,设置培训项目需要主管部门批准,或靠政府指定和指令性下达培训指标,不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难以适应市场决定培训的新趋势。多数国有培训机构没有人事权,机构负责人由主管部门委任,内部人员不能流动,人员结构也不合理,没有形成人才梯队。另外其内部管理机制僵化,没有激励制度,也导致了工作人员没有创新的积极性。
第二,培训内容陈旧单一,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长期以来,国有培训机构培训主要是以政府主管部门的调训作为其主要的运行机制。而且,国有培训机构的运作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没有与职业市场紧密结合,职业市场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到培训工作中。有些培训机构奉行“拿来主义”,培训课程照搬照抄,本土案例少,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这种运行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事业单位面向市场自主培训的机制问题,不利于激发培训机构的活力。另外,培训师资的结构也妨碍了培训与培训需求的结合,国有培训机构选用的培训师往往是学校的教师和单位主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职业资格和经验。目前,很多培训业务开始出现萎缩,有的国有培训机构甚至停业,剩下一个空架子。
第三,培训硬件设施落后,缺乏资金投入。近几年,地方政府虽对培训的投入有所增加,但对于大多数的国有培训机构来说,还是缺乏资金的投入,培训设施设备落后,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难以满足培训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而发达国家在培训方面投入已占其GDP的2.5%。美国培训经费一般占职工工资总额的10%左右,欧洲国家达5%-10%,我国仅调整到2.5%左右。
三、国有培训机构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创造条件,加快培训机构的改革
积极推进培训产业化、市场化,大力整合培训资源是培训行业发展的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对政府所属各类培训机构的改革,按照企业化的方式构建培训机构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使国有培训机构真正成为面向培训市场的竞争主体。要鼓励培训机构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形成战略联盟,加强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培训机构联合体,从而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培训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各培训机构的定期评估,以评估促规范,以评估促发展,通过评估保优汰劣。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保证培训市场竞争有序,运作规范,使优秀培训机构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二)转变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培训运行效率
1、培训机构的组织结构应保持扁平迅速,去处多余的组织阶层,减少官僚作风,以促进各业务部门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对中小规模的培训机构适合采用项目部制的管理模式,实行两级管理即可。按培训业务的大类别设置项目部门,各部门对每个培训项目均设项目主管,实行项目负责制。承担具体项目的工作开展,项目主管直接对部门主管负责,必要时,部门主管也可直接承担项目运作,直接作为项目主管,部门主管直接对机构主管负责。
2、实施岗位人员聘任制、绩效工资制,部门和个人的业绩与薪酬进行有效结合,每个项目部门的收入与他们承担培训业务的量和效益挂钩,形成内部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3、实现内部人员的合理配置,形成好的人员结构组合,可以根据项目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要求,让他们自主实行人员的优化组合。让大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训工作当中来。
(三)按市场规律行事,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首先,培训主管部门、培训机构要解放思想,要认识到培训是一个组织和一个职业人员生存的需要。其次,培训资源要能够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的共享、合作和交流。再次,树立与国际接轨的意识。在竞争性方面,要以市场的需求、企业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市场营销的理念,通过“菜单”式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教材、培训,同时保证培训质量;在法制化方面,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都要建章立制,以此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和行为准则。在培训领域要大力倡导诚信的道德理念,要通过信用管理,带动培训的各项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四)加强培训过程控制,提高培训服务质量
1、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的需求分析这阶段,培训机构要大力开发适销对路的培训项目。培训要根据组织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来设计培训内容,开发培训项目;要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特点,拓展培训功能,有实力的培训机构要能按企业需要设置若干培训菜单,供客户选择,并把好的、受欢迎的培训项目做大做强。
2、设计策划培训。首先,在设计策划阶段要考虑采用什么培训方式,来满足培训需求。培训的方式有很多,有现场授课、非现场授课、课题研讨、网上学习、视频学习、师傅带徒弟等。所以在这些培训方式中,针对某种特定的培训需求,去选择一种比较好的培训方式。这就要通过分析每种培训方式的优势、不足以及所需要的资源来比较。经统计分析,八种常用培训方法的学习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其次,确定培训内容,培训课程是培训机构的主要产品,也是衡量培训机构劣的重要指标。培训课程要跟得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尽可能借助课程把最新最好的知识传递给有需求的组织和个人。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对实际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培训课程的可操作性就显得很重要。好的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应该配备相应的工具和方法论,为培训效果运用于实践提供帮助。总之,培训机构在确定培训课程时,对课程的理论水平、适用性、更新速率及实用性等方面都应该作全面的评估。再次,选择适合的培训讲师,讲师是培训机构的又一重要资源。国有培训机构也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引人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来调动培训人员的积极性;要努力做好对培训者的培训工作,要经常组织培训师的进修。培训和交流,促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改善能力以适应培训工作的要求,这是提高培训质量、创立培训品牌的必要保证,也是培训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不竭源泉。
设计策划还涉及到许多培训控制点。如对培训所需的场所设施、地点、时间、工作人员的服务标准等,都要策划得非常完整。我们设计策划培训的结果就是识别在特定的培训当中,有哪些因素可能制约培训效果。找出这些制约因素,如培训资源、方法、内容、地点、设备等所构成的制约因素。把这些制约因素搞清楚,也就在培训之前明白哪些因素可能形成制约,从而尽量克服。
3、培训实施。在培训实施这个阶段,一般要经过培训前的介绍。一要让学员知道讲课的重点要点;二要让培训师知道采取什么措施等等。这样在培训开始时,双方就对这项培训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对于需要招生推广的公开培训项目,我们应该转变运作方式,过去是由政府发文件,现在推出新项目时应先制定培训推广的计划。推广计划须要明确培训推广的方式、步骤以及宣传资料内容的策划等等,让社会了解该培训项目的优势,吸引他们来参加培训。培训推广通常采用以下十种方式:电话推广、商业信函、联盟推广、礼品推广、协办(赞助)推广、说明会推广、捆绑促销推广、分发宣传单推广、媒体宣传推广以及老客户转介绍等。
4、培训效果的评价。培训的评价有两种,一种是短期评价,一般用于反应式的评价,可以采用问卷反馈等方法进行,如培训的组织准备、培训师的讲授水平、学员的学习反应等。短期评价的成本比较低,也比较容易做。另一种是长期评价,长期评价主要就这批学员在培训后,工作中是否用到培训所学,培训后行为的改变是否对组织有积极的影响。这不是马上就显现出来的,它需要时间间隔。这个过程,大概在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通过评价形成一个培训效果监视评估的记录,来发现培训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学员的收获以及学员所在组织的收获。
培训质量的控制需要长期持续的积累。在每次培训过程中,需要对如学员资料、师资情况、培训服务情况、培训效果反馈等控制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并保存,并加以总结,从而不断改善培训服务质量,提高学员的满意度。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组织纷纷以培训作为增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对国有培训机构而言是挑战和机遇并存。但是挑战是实在的,而机遇却是隐蔽的。国有培训机构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因势利导而又不失时机地把握机遇,才能在充满风险而又与希望并存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国有培训机构要想得到长久持续的发展,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为培训事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培训机构也要不断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快课程更新进程、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进培训服务流程,积极树立培训品牌的意识,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让社会接受,让市场接受。
参考文献:
1、邓荣霖等.管理者手册[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2、林荣瑞.管理技术[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树杰.牛津决策[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3.
4、彭华民.更新培训理念,创新企业培训[DB/OL].中国企业管理培训网,2003-01-28.
关键词:培训机制;员工活力;以人为本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人才结构进行不断地优化,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使用效果,这就离不开员工培训机制。企业应该将培训作为员工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来留住人才,促进人才的进步。企业应该在培训机制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发挥培训机制的作用。
1 员工培训机制对企业的重要作用
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是企业开展内部管理的重要基础。员工培训机制不仅能够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而且还能有效地统筹和落实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对于企业而言,不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能力和技能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企业的管理人员又可以分为基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要技能是专业技能,中层管理人员的主要技能是人文技能,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技能是概念技能。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必须通过以人为本的培训机制来激发员工的活力,注重员工的个体差异,处理好培训机制中近期发展目标和长远战略计划之间的关系,保障员工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员工培训的效果[1]。
2 当前企业员工培训及其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当地很多企业尽管也建立了员工培训机制,但是在培训的针对性方面却有待提高。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一方面是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另一方面是将人力转化为资源。从这个层面上,企业的员工培训应该面向所有员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培训可以没有针对性。以企业管理培训为例,一些企业将所有的管理人员都纳入管理培训,并对其进行同样内容的培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培训变成走过场,达不到相应的培训效益,无论是给员工还是企业都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
2.2 培训的目的性不强
员工要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的目的在于使员工具备能够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一些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时缺乏目的性,甚至企业领导也不清楚应该通过培训达到何种目的,这导致在安排培训课程、聘请培训教师时都存在过大的随意性,具有较低的培训效率[2]。
2.3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各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仍然较低。发达国家员工投资经费约占工资总额的10%-15%,而我国仅占2.2%左右。正是由于投资经费的不足,导致企业在开展培训时也不能对每个员工的个体差异和具体需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只能进行笼统的、基础性的培训,不能体现员工培训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3]。
2.4 缺少先进的培训理念
培训理念是否先进会对培训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通过培训能够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在培训中应该对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予以足够的重视,使员工能够通过培训来学习新技能、新知识。但是员工培训并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员工的技能,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直接的推动。一些企业无法看到短时间内的培训回报,没有形成长久的培训机制。很多企业没有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发展战略计划中的一部分。这也体现出一些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时的后劲不足、急功近利,不能形成系统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体系。
2.5 缺少完善的培训考核评估机制
很多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时都出现了培训计划不完善的问题,特别是没有重视培训需求分析。这也体现了很多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时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导致培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企业应该认识到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对员工的能力、知识和技能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当前我国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时往往首先分析企业对培训的需求,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员工对培训的需求。大部分的员工培训的形式都是课堂讲授或者讲座,没有落实到实际岗位之中,无法激发员工的培训积极性,也很少与员工进行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要对员工培训进行落实,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也就是培训效果评估系统。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系统,就必须有效地评估员工对培训的接受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企业在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形成专业的记录体系,也无法量化评估培训效果。很多企业不能将培训效果与员工的薪酬结合起来,无法激发员工参加培训的动力[4]。
3 改进企业培训机制,激发员工活力
企业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具备活力,而企业的活力来源于员工的活力。只有员工具备活力,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而具有活力的员工应该具备以下3个基本要素:创造力、积极参与、正面情绪。如何激发员工的活力是企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企业应该在员工培训记录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和内在需要,提高培训的效益。
3.1 把握明确的培训目标
现代企业是高技术型企业、智能型企业、知识型企业,企业所培养的人才不再是原有的经验型人才、书本型人才,而是创新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智能型人才、知识型人才。企业在开展员工培训之前必须明确培训的目标,培训的目标既要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也要符合员工个人的发展要求,才能得到员工的支持。
首先,企业要通过培训使员工获得持续发展、继续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在21世纪,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老化的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工业生产和生产设备的陈旧周期也在不断缩短,企业的职业迭替和岗位轮换频繁,产品的换代加速,市场态势瞬息万变。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持续发展能力,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具备运用现代化的工作和学习方法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和时展的要求,同时也促进员工的自我成长[5]。
其次,企业要通过培训使员工获得技术扩散和应用能力。根据技术进步的规律,在生产力发展中技术扩散具有卓越的贡献。技术扩散具有效益高、见效快、成本低的优点,这就需要企业具备一批能够掌握、应用和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型实践人才。企业应该通过员工培训获得技术扩散和应用的能力,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为员工创造技术应用的实践条件。
再次,企业要通过员工培训培养员工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能力。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且从专家创新向全员创新转变。技术革命,虽然见效慢、成本高,但是对于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离不开技术创新和技术创造。对员工自身而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因此企业要将培养和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培训目标,在所有企业活动中贯穿研究、应用和创新。
最后,企业要通过员工培训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职业伦理和职业态度。无论是对于企业发展还是员工自身而言,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都是必不可少的。员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增加企业的活力,员工自身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能够提高员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荣誉感。因此在开展培训时应该着力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
3.2 建立企业文化导向机制
事实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形成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员工的活力。哈佛商学院通过全球调研发现,文化会对企业的业绩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了企业最为持久的核心活力,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基础就在于员工。企业应该进一步铲除投机者生存的土壤,使乐于奉献者的成绩能够得到肯定和回报,建立充满正气、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规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应该在调动员工学习积极性、增强员工学习意识方面发挥导向作用,在全企业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6]。
首先,要加强观念教育。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应该围绕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开展工作,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和培训理念。因此企业应该立足于员工自身,对员工开展教育,使员工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跟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脚步。要使员工认识到参与培训、积极学习关系到自身的发展。其次,企业要将培训的奖惩措施、激励措施、培训目标和培训要求纳入企业制度文化和发展战略之中,使员工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发展。再次,企业要经常开展各种活动督促、推动员工的学习活动,例如各种类型的技术比赛、业务比赛、技术发展展览会、新知识讲座等,要鼓励在培训学习中表现优良的员工,表彰积极创新的员工,树立学习典型。
3.3 建立企业领导支持机制
在培训的过程中,企业决策层对培训工作的参与性、计划性和重视程度都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企业领导层和管理层就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培训,将领导支持机制建立起来。
企业领导应该不断完善企业培训体系,建立培训管理机构和领导小组,对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的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考核。为了实现企业决策层和基层员工之间的沟通,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应该将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起来,使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够真正地倾听员工的培训需求,并将其编制到课程之中,保障企业的需要、员工的需要与培训的内容相挂钩。同时企业决策层也要加大对培训的费用投入,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员工权利和员工福利[7]。
3.4 建立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机制
企业要通过培训来激发员工的活力,就要保障培训的有计划性、有目的性,保障培训的方向和内容符合员工的需求,这就需要建立需求分析机制。需求分析是否准确与科学直接关系到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考核是否科学。企业应该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规划,每年根据培训的实施情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变化,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可以分为人员分析、工作分析和组织分析。通过组织分析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拥有的资源和优势以及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进行考察分析,决定培训的重点和方向。通过工作分析研究各岗位对员工的能力、知识、技术、责任方面的需求。通过人员分析决定某员工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具体内容。人员分析要结合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员工的自我评价,才能获得员工的支持。
3.5 建立培训激励机制
企业要将员工的职业生涯、晋升、薪酬与培训效果结合起来,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培训的效果,推动成果转化,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贯彻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企业就要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也要对员工进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主要是将员工的知识技能与薪酬直接挂钩,要求员工只有通过相应的考核才能获得加薪和晋升。企业可以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于员工在技能、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获得的成果进行奖励,并奖励技能竞赛中的优胜者。精神激励主要是积极表彰员工中的创新能手、技术能手、学习明星,及时向员工所在部门和员工本人反馈每次培训后的成绩和评价结果,使员工在心理上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4 结语
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开展员工培训是企业最有价值的一项投资活动。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在培训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培训激发员工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芬,胡兰,丁勇军,等.关于石油企业员工培训的思考[J].河北企业,2014(05).
[2]马璐.基于培训有效性的企业员工培训问题探析[J].商,2015(46).
[3]马芳,马强.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4).
[4]李朝东.当前企业员工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5(05).
[5]王文政.新形势企业员工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J].企业导报,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