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8: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教育科研成果,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度温州市“精品教研成果的培育”项目入选浙江省教研20大工作亮点,其所培育的精品教科研成果收获颇丰:7项获得第四届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4项获得二等奖,位居全省首位。然而在欣喜欢呼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大多数获奖单位将证书珍藏,为此项研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再寻找另一个起点开始全新的科研历程。
我们开始困惑,获奖难道就是研究的“终点”?花费大量心血的研究难道就这样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此被束之高阁供人瞻仰?我们看到在获奖成果一年比一年增多的同时,课堂教学依然延续“昨天的故事”,教育教学质量还是“驴子推磨,原地打转”。那一张张曾经耗费智慧和心血的研究证明陪伴着教师职称的层层高升而装裱封存……反思近年来的学校教科研工作,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功利心的驱使下,走上了一条歧路。为了追求名校、名师效应,教科研成了一部分学校在生存和发展中的点缀,成了教师在评定职称中的砝码。所谓课题研究,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多求一张获奖证书,在各类评比中多一分的筹码,当目的达成,研究也就完成了使命。
在成果所有权的纷争中,一方面,研究者又带着一点私心,不舍得将自己的智慧成果与他人分享,即使在成果经验交流和展示活动中也往往避重就轻,隐藏其“核心技术”,令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本身的成果也就成了一人的宝藏,再无推广和深化的可能;另一方面,许多薄弱学校带着一颗诚心来取经,却只学得其皮毛而取不到其精髓,最终只得回到闭门造车的无奈场面。这使得我们很多培训活动达不到所期望的效果,优秀教科研成果也发挥不了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学校教育科研失去了方向,教育质量难以提升。
为了解决成果研究者因无处深化推广试验而“止步获奖”的尴尬,也为了满足薄弱学校寻求科研方法解决自身问题的迫切需求,我们尝试出台了《温州市优秀教科研成果的推广方案(讨论稿)》,提出组建成果应用研究共同体的设想。将智慧的“终点”转变为合作的“起点”,通过分享智慧、合作研究将现有的成果转化为新的智慧,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温州市的基层学校,并逐渐推广,成为推进我市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助力。
二、思考与做法
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环节的缺失,严重削弱了教科研工作服务教育教学的综合功效,教科研工作应有的正能量也无法更好地凸显。究其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三:一是教科研成果本身是否有价值及在实践层面是否有可操作性;二是教科研成果的管理,尤其是推广环节的缺失;三是教科研成果交流平台的缺乏。而要解决教科研成果的推广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样的成果有推广的价值;二是怎么去推广;三是如何保障。
(一)优秀教科研成果价值判断的依据
教科研成果是否有推广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参与者的主观判断,而是看成果本身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及能否解决当下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还有成果本身是否能够“有云气、接地气、聚人气”,得到大家的认可。
1.“有云气”――理念先进,引领教育走向
王冀生教授在《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文分析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教育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时,给教育理念下了这样的定义:“教育理念则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1]他又补充说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可见,王冀生教授是把教育理念与教育理想、教育的远见卓识联系起来加以把握的。有云气意即教育科研成果所代表的教育理念能够承前启后引领教育发展方向,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但又基于教育现实,在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对当下教育现状的一种改进而不是颠覆,是一种扬弃而不是抛弃,比如“以学定教,学为中心”倡导的是“教为学服务,学得有效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课堂因学生而精彩”,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对“教与学”的重新审视与定位,而不是抛弃传统,另立山头,在操作方式上是对传统方式的批判、反思,再改进。
2.“接地气”――实在、管用、可操作
“接地气”就是接地中之气,或者说要适应特定的地域环境。引而申之,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只有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有春暖花开,才会出现生机蓬勃的状态。教育科研成果的“接地气”取自其引申含义,意即教科研成果来自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是对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材的编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后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专注于解决教育教学现场有一定代表性的真问题的成果,具有明晰的解决思路和可操作性,这就要求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与当地的生源状况、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相一致,是基于地域背景下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而问题的解决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是实践基础上的提炼与总结,是实践中的问题上移、理论下移二者结合的产物。
3.“聚人气”――价值的认同
教育科研成果是直面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来自于实践、用之于一线的具有区域背景,管用、实在又可操作的一套程序,其可行性首先应该得到同行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对科研成果价值上的认同,也是科研成果本身价值之所在。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具有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学价值;有利于形成应用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心理场价值;有利于形成教育科研交往圈、消除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的分离、创设主体间和谐的社会学价值等。
(二)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的方式
对优秀教科研成果从科学价值、技术水平、成熟程度、实用意义等方面进行考察后,可以遴选出有创新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成果,并作为年度推广成果。我们的推广方式如下:
1.课题形式推广的成果,通过课题成果提供单位和应用意向单位双向选择和专家评审,确立推广课题,入选的应用单位申报的课题为年度立项课题,以研究的态度审视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以做学问的方式去实施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研究周期为两年。
2.课程形式推广的成果,通过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精心研制优秀教科研成果的课程形式“顶层设计”方案,要能够有所移植、有所重组、有所改造、有所创新。
3.课堂形式推广的成果,通过列入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年度计划,与相关学术活动整合,采用专题报告和课堂观摩的形式进行推广与应用。
(三)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的保障
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应建立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工作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将优秀教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
1.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起政策保障的责任
教育行政部门要负责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工作的政策制订、宏观指导和表彰奖励等工作。建立和完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引导和鼓励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2.教科研训部门要承担起过程管理和指导宣传的责任
教科研训部门具体负责对优秀教科研成果的遴选确认、组织宣传、研究指导与过程管理等工作。要研发出更多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对成果的遴选要坚持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对过程管理要坚持“双手齐抓”――一手抓推广过程,一手抓推广结果。推广过程重在实践与反思,推广结果重在监测与总结。要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环境和氛围;还要注重长时效益与短时效益的有机结合。
3.成果提供者要承担研究共同体的领导责任
教科研成果提供者在推广应用研究活动中负责组织、指导实践和深化研究等工作。一方面是为了便于提高研究的现场感,另一方面也明确指定了成果提供者是研究共同体中的领导职责。
4.成果推广应用单位要承担合作研究的责任
教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协同成果提供单位及课题负责人开展具体研究实践等工作。一要尊重成果提供者的“知识产权”,兼顾成果提供单位的实际需要;二要充分发动推广应用单位的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应用中开展深化研究;三要着眼于更新应用单位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质量的提升。
地方教科所;成果推广;问题;意义;策略
【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6-0073-04
吉林省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自1982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30余年的历程。30年来,长春市教育科研经历了发动、发展、成长、成熟阶段,课题研究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无序到有序,教育科研成果从小到大、从无用到有用、从侧重理论到回归实践,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理念的引导下,群众性教育科研蓬勃开展。
自“八五”以来,长春市立项的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已过千项,大多如期结题,获历届市教育科研优秀课题成果奖的有几百项,获历届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奖的有几千项,教师已成为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但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市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如,科研部门在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研究轻推广、重成果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重厚度轻深度的状况,科研成果一结题便束之高阁,很多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的总结、推广和应用,教育科研低效、无效的现象仍很严重。教育科研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没有起到应有的先导、引领、推进和服务作用。
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本应是市教科所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由于市教科所的科学研究素养、成果推广意识、科研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成为制约其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瓶颈。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是认识不到位。科研部门认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不属于创新研究,不列为重点工作,没有列入议事日程,既没有工作要求,也没有工作计划,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科研人员也没有认识到科研成果推广的价值,重学术理论价值,重个人功利价值,足不出户,不深入基层,闭门造车,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
二是水平不到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要求科研人员要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和统筹能力,成果的推广应用还需要科研人员帮助成果拥有者对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和理论提升,但由于科研人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有限,对科研的实际指导能力比较欠缺,其专业水平也影响对科研成果价值的正确判断和理论加工及推广应用。
三是管理不完善。科研部门对于如何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没有系统的研究和科学规划。对课题的管理还停留在重前期研究、轻后期推广的状态,只有研究过程管理,没有成果推广管理。由于科研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对已有的科研成果缺乏有序的登记、存档、公布,很多优秀科研成果由于信息管理不力,渠道不畅,缺乏传播与交流,影响其推广和应用。
四是机制不健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科研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成果推广奖励机制,科研人员推不推成果一个样,成果推广效果好不好一个样,而实证、实验、推广性的研究比纯理论的思辨研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影响科研人员的实际收益,势必造成科研人员对成果推广工作积极性不高。
五是体制不合理。科研部门的管理体制重学术轻实践,从课题的选择、审批到成果的验收、鉴定、评奖,更多强调的是学术因素,忽视学术研究的终极价值――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教科所对科研人员的工作考核注重的是科研成果而非实践能力和指导水平,科研成果的数量决定了研究人员的评职、评优等切身利益,而且用于成果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科研人员漠视成果推广工作。
以上几点是导致长春地区大量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闲置、科研成果推广难的主要原因,造成了基础教育领域的极大浪费。为实现长春教育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科研品质,让教育科研更加务实高效,让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研究者付出的辛勤努力得到认可,长春市教科所理应肩负起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重任。
一、教科所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科研人员专业发展
科研人员必须走出书斋,直面长春地区的教育教学实践,将理论研究扎根于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这样的研究才更有意义,而这样的研究也更辛苦,对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也要求更高。推广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吸收先进教育理念、更新科研手段、完善科研行为、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提高市教科所管理水平
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脱节、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两张皮”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科所忽视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管理不完善。加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势必增强市教科所与基层学校的联系,提高教科所的管理水平,这是教科所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三)有利于产出精品成果。任何一项教育科研成果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对该项研究认识的终结,成果都是在小范围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往往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证实、不断修改和完善,才能形成更完善、更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模式。成果推广就是进一步的深化研究,通过推广,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成果的价值,发展和完善成果的内容,扩大成果的效益,产出更多的精品成果。
(四)有利于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任何一项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科研成果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要为社会和学校教师了解和接受,并能用以指导教学,让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才能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
(五)有利于提升长春地区整体科研水平
推广优秀科研成果,可以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学习、借鉴已有的优秀成果,有助于长春地区整体科研意识和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转化、吸纳优秀科研成果良好氛围的形成,有助于对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影响。学习、模仿和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避免重复研究和低水平的粗制滥造,改变长春地区科研“一枝独秀”,实现整体“水涨船高”的科研态势。
(六)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共享
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是对长春地区所有优质资源进行挖掘和梳理,从整体上把握区域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在科研成果推广过程中,成果推广者可以通过直接应用、移植、渗透、发展优秀科研成果的方式,让他人的成果为自己所用,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使成果真正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实际效益,实现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共享。
(七)有利于真正发挥教育科研的功能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教学效率、教育质量、保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应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意。然而,科研部门和专职科研人员毕竟是少数,基层教育工作者受科研水平制约,产出的优秀科研成果并不多,依靠教育科研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是不现实的。而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弥补了这一缺憾,将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加以推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科研的作用――指导教育实践、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实现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二、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特性
(一)实用性
成果只有好用、管用,才能被教师乐于接受。因此,优秀科研成果应是真正产生于教学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当前教育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成果的表现形式都是通过有形的规定、制度、课件、案例等体现出来,成果的表现形式具有技术和手段、方法的共享性。
(二)先进性
优秀科研成果应在理论、方法、技术、策略方面居同类研究领先地位,在内容和结论上应有新意。因为基层学校开展的教育科研,更多的是草根式研究,如果没有先进的、前沿的研究成果做引领,理论探索就会失去方向,实践活动就会失去价值,研究始终在低层次徘徊。
(三)创新性
优秀科研成果应能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形成新的方法、策略,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这样的研究成果才有被推广的价值。创新是教育科研的最高境界。成果推广的目的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因此,应更多关注研究成果在实践策略上的创新性。
(四)实践性
优秀课题成果推广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而不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此,推广成果必须体现实践性特点,应以问题研究为主,强调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选择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避免“大而空”脱离实际的课题。
(五)可行性
教师应用教育科研成果有很多制约因素:自身理论水平影响对成果的认识和吸收;推广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影响成果应用操作效果等。优秀成果的推广,就是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应用,为了让更多的教师能借鉴和应用,因此,要选择可操作性强的课题进行推广,成果的理论简明、方法易学、操作简便,推广应用有可行性。
三、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策略
(一)自身建设
打铁还须自身硬,市教科所首先应加强自身建设:
1. 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科研观。纯理论的教育科研必然是远离实践的。因此,市教科所应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引导科研人员主动学习和吸收优秀科研成果,并将其融入决策和管理中。科研人员应走出书斋,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在学校和课堂寻找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强与教师多层次、全方位的接触,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为教师提供指导建议、知识和理论支撑。教科所年终考评应侧重考察科研人员在优秀科研成果推广做了多少工作,如提炼几项优秀科研成果、优秀成果辐射多少县区、改善多少教学实践、带动多少学校、提高多少教师、惠及多少学生。
2. 规范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模式。教科所应建立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常规工作机制,实现成果推广工作的常态化。科学规划课题指南,好的选题决定了教育科研的高度和水平。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实践性研究,在课题选题上向教育教学实践倾斜,在成果结题鉴定时要实地考察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实际成效。建立科学有效的优秀课题成果管理机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教科所成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通过完善课题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研究者,重视推广环节,使研究和推广相互促进。
3. 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励是指挥棒,如果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成果推广工作,教科所给予肯定和奖励,科研人员就会下气力去做;反之,科研人员就会忽视它。应制订出台成果推广的激励机制,筹措资金设立成果推广专项资金,对于在成果推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予以奖励,科研人员就会有开展成果推广应用的内驱力。改变原有的以成果数量评价科研人员工作业绩的评价机制,完善优秀科研成果推广的评价机制。还应定期召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对表现突出的科研人员予以奖励。
4. 加强优秀科研成果推广的研究。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是如此。成果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研究: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价值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推广体系研究、成果推广策略研究、成果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培养研究、成果推广操作模式研究、成果推广评价研究等,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任务艰巨,教科所应高度重视,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5. 研发、提炼优秀科研成果。30年来,长春地区产出了不少优秀科研成果,不可能每项优秀成果都要推广,这就需要科研人员精心筛选其中有价值的热点内容、精品内容,帮助基层提炼精心修改、提炼、归纳成果,增强成果的可推广性。同时,将优秀成果整理成可操作的形式: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经验总结、课例、案例汇编等。
(二)组织推广
市教科所应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协助基层学校和教师,加强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牵线搭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确定推广成果,建立成果推广共同体。根据长春市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教科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确定推广成果,成立由课题成果单位、成果推广单位、教科所组成的成果推广共同体,建立彼此合作、交流的平台,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享优质科研资源,发挥各自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2. 制定推广方案和计划,组织实施。推广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是开展成果推广的必要环节,既是对推广课题的实践应用,又是新研究方向的确立。因此,要把握好研究目标的确定:第一,目标来源于推广课题的观点和结论;第二,目标来源于教育教学实际;第三,目标来源于对推广课题的补充和完善。成果推广方案包括:推广成果名称、推广目的、推广内容、推广范围、推广步骤、推广评价、推广条件等。推广成果的过程,是普及教育理论和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要制定详尽的科研培训制度和计划,组织实施推广工作。
3. 组织观摩,开展培训。组织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培训,让教师学会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首先应开展观摩活动,由课题学校提供现场,通过具体的研究课例、研究报告、研究过程资料等,全方位、直观地展示推广课题成果的价值和功能,让教师对课题成果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效果和作用产生兴趣,对推广课题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开展培训。教师对推广课题已有一定的实践感知,再让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促使教师有目的地寻求理论支撑,更新自己的观念,加深对推广课题的理解,以避免课题推广的形式化和追求简单的借鉴与模仿,避免以“形似”替代“神似”。
4. 搭建成果推广交流平台,实现网络化科研。充分利用《长春教育》和市教科所网站,开辟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专栏,搭建成果推广交流平台,扩大优秀成果影响力和公信度,让教师及时了解成果、关注成果,每个推广课题设有专栏,把课题推广研究方案、活动纪实、阶段成果及时上传,及时交流、追踪问题、在线研讨、资源共建、跟进管理、成果共享、科学评价,确保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编辑出版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集,包括和成果相关的研究报告、论文、教案、课案、活动纪实等;设立固定的优秀成果展室,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学习、借鉴、掌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的精髓,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5. 实践操作,交流研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教科所应组织召开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汇报会,汇报研究进展、研究策略、存在问题、今后设想,对研究中的共性问题集体公关,让成果拥有者和成果推广者交流与碰撞,明确思想,理清思路,让学校和教师介绍自己成功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下一步深入研究的想法和建议,在推广中深化研究,在研究中促进推广。
6. 制定督导检查机制,组织督导检查。教科所作为管理者,应制定成果推广的督导检查机制,确保推广工作的正常运行。教科所负责推广研究方向的把握,计划的制定,措施的落实。对推广者的研究定期进行检查与监督,确保推广研究保质保量开展;科研人员负责对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帮助和指导,指导教师做好资料的整理和统计、阶段成果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针对推广研究提出具体要求,定期检查成果推广研究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下一步设想。
Abstract At the present stag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requently appear in the scope of educators, with constant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inefficient, negative effect, zero effect now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should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late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Keyword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pplication; misunderstanding
教育科研工作作为教育的核心生产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的吸收教育科研成果,使其转化为被学校、教师所应用的教育生产力,可见,教育科研成果的科学价值以及实用价值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接受。根据相关调查数据的显示,我国很多的教育科研基地都有注重成果轻视过程、注重科研轻视推广的现象,甚至某些科研基地在教育科研这一课题结束后,就对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总结工作避而远之,导致教育科研工作低效、负效以及无效现象的发生。
1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1.1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定义
“推广”的含义为:扩展事物使用范围以及发展空间,“应用”的含义为:事物实际使用能力。关于教育科研成果具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含义为:利用传播、宣传等手段扩展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及空间,其中包含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有组织的推广及运用、自发运用等三种扩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类型。狭义上的含义为:有规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对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内容及教育方法等进行推广应用,促进教育工作快速接受教育科研研究成果,并通过不断的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理解、分析、改进从而转化为实际教学过程。下文重点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狭义释义进行分析,并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学校基层管理人员以及教育工作思想为主体,阐述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作用。
1.2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实质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主要是以“人文学”范畴开展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思想、教育行为两方面:
第一,教学思想。为了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范围,就应该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及教育观念的重要意义,同时,为了改善教育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熟练掌握教育科研成果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随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工作者思维模式进行优化,使其可以从新的视角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行为。教学行为是指:从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手段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进行整改,从而提高教学整体效果。因此,教育科研成果中先进的教学策略、方法以及手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扩展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范围。
2 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又具备急于求成的思想,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走入误区,相关教育科研人员分析产生这种误区的原因,进行“对症下药”的工作,改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低效现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先进的教育科研成果出现供不应求现象。由于现阶段教育部门经常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采取职称评价以及业绩奖励的措施,导致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于教育课题的研究,实行“闭关锁国”的研究模式,用以论文、专著的发表工作,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置之不理,既不作出科学的解释方法又不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引起教育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现象,使其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其次,过于注重形式化。如今,我国已存在大量教育科研成果研究案例,并取得显著效果,对此,众多学校纷纷开始效仿,建立教育科研基地;同时,无论是何种行业都有竞争力,同样教育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各个地区、学校、专业、教师以及学科之间都不愿意共享各自的教育科研成果,导致“技术水平封锁”的现象,每位教育科研人员仅凭着自身的经验及感觉用以研究工作,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点面结合、应用普及工作无法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引发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出现“门可罗雀”现象。
再次,教育科研工作半途而废。受到国家政策“科教兴国”和“科研兴校”的影响,某些教育行政部门对推广应用某个教育科研成果实施强制政策,未能及时的考虑到教育对象、环境、成果的应用范围等因素,导致教育工作者在推广或应用某项教育科研成果中出现厌烦心理,甚至对艰难的教育科研工作望而却步,如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则会出现半途而废、“打退堂鼓”现象。
最后,教育科研研究目标不明确。教育科研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但在实际的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科研人员并没有切身体会到这些教学问题,缺少对问题的分析和揣摩工作,所以,在进行教育科研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即不了解研究成果为何推广应用以及无法理解到教学思想的内在含义,导致教育科研工作走入“研究目标不明、问题不清”的误区。
引发上述几点问题的因素众多,例如:外界因素、教育研究成果自身因素等,但实际出现误区的原因还是因为物体自身的矛盾性特点。
3 改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策略
3.1 改变“急于求成”的价值观
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科研人员在对教育科研工作时缺乏科学性的认识,并对“教育科研工作是教育的核心生产力”含义理解不够彻底,例如:将“核心生产力”理解为“主要生产力”,进而将教育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实践效益,此类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的发展,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
对此,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定义,并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究,认识到教育科研成果自身存在的价值,利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同时,论文和著作的发表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的主要手段,但是论文、著作的发表数量和出版情况等原因将会直接影响着教育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所以,想要更好的扩大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使用范围,就应对科研成果进行正确的评价以及对其实施定期的跟踪调查工作。
3.2 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因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难度随着各大院校的条件不同而变化,因此,在实际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应时刻注意到学校的设施建设、师资水平、学生生源情况以及学校管理制度等因素。
3.3 建立完善的科研人员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的建立能够对科研人员的个人行为进行约束,具体的约束方式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个人行为约束,主要是指面向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科研人员带来了可观的期望效益。第二,能够为科研人员利用市场管理模式,寻找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提供良好的途径。对此,相关科研单位应积极的采取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应对措施,鼓励教育科研部门、学校以及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优秀的教育科研工作人员,从而实现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现状的分析,对教育科研工作提出“基础型”、“开发型”以及“应用型”建议:“基础型”的教育科研工作因缺少国家政策短期和中期经济的支持,并具有社会效益低、风险高的特点,在学校教育科研研究工作中很少运用到这种“基础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国家为了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进行此种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所以,在进行“基础型”教育科研工作中,应采用省市资金投入、社会经济为辅的研究方式;“开发型”及“应用型”的教育科研工作,主要用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中,这两种教育科研类型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紧密相连,因其首要发展面向于学校,并为学校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益。对于“开发型”和“应用型”两种教育科研项目,国家或省市应积极投入到研究项目的建设工作中,并投入相关的研究资金用以带动社会资金增加,为教育研究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担保。国家在进行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中,利用制度设计的规范引导研究人员选用合适的教育研究类型,从而提高教育研究工作的效率、质量,减少管理成本,同时扩大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适用范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课题;过程控制;实践性
课题研究水平和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科研实力和教师队伍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准,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所承担的科研课题数量也不断增多,但随之带来的科研课题管理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具体表现为:课题立项后不按计划开展研究;高职称、科研能力强的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只作摆设,不参与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者参与课题研究的精力与时间不够,对课题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初始阶段等等。这些都将严重地影响到课题研究的按期按质完成,致使科研成果质量下降,课题研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大多数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育科研课题全过程控制的对象
ISO9000/2000认为过程控制就是对过程进行策划,并对整个过程实施控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其指导思想是: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通过过程控制来确保过程的结果符合规定的要求。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科研课题管理过程一般都包括:课题立项前的管理、课题实施阶段的管理和课题结题后的管理[1]等环节,因此,对科研课题实施的全过程控制主要就是对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阶段、科研课题成果鉴定、课题文件资料归档等全过程要素进行必要的控制,确保科研课题质量符合预期效果。
二、教育科研课题全过程控制的内容及措施
1.教育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控制
课题申报立项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开始步骤。控制内容主要有:课题选题立项控制、课题设计论证控制两个方面。
(1)课题选题立项控制。教育科研课题选题是课题申报的第一步,也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性一步,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题的主攻方向、目标和内容,对科研课题研究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控制重点为:课题选题的针对性、创新性、独特性、前瞻性。对此,学院科研处每年都会根据各项教育科研课题申报时间提前着手组织申报准备工作,确保课题申报质量,增加课题的立项率。具体措施有:积极主动与上级立项单位加强联系,及时了解课题申报信息、课题选题信息、近期的热点题目信息等信息;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公示、电话通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聘请国家、省部级著名职教专家来院进行科研课题申报知识和填报技巧讲座;用科研经费购买教育科研课题管理专业书籍,配发给每个系部组织学习,使申报者对科研课题申报所需要求、内容、审批程序有所较详细的了解,确保课题选题的针对性、创新性、独特性、前瞻性。
(2)课题设计论证控制。课题设计论证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确保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专家评审课题时最为关注的重点。控制重点是:课题论证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可行性、特色性和创新性;立项依据的客观充分;目标表述的准确、具体、简明;研究内容的切题、具体、完整,研究思路是否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方法是否科学、路线是否合理、先进可行,措施是否具体明确,组成人员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完成条件是否实事求是;预期结果是否明确等。学院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评审审查机制,确保申报课题的高起点。所有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必须先通过本系部专业教师的初审,再由科研处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会议评审论证,用投票表决的方式评出主题鲜明、优势突出、逻辑严紧、思路清晰、论述流畅的高质量优秀课题推荐申报。
2.教育科研课题实施阶段控制
课题实施阶段是指课题立项后到课题完成鉴定的全过程,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控制内容主要有:开题论证控制、中期实施阶段检查控制、课题结题鉴定控制、课题经费控制四个方面。
(1)课题开题论证控制。课题开题论证是课题申报立项后对课题研究的再认识,再深化过程,它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是顺利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保障,是保证课题研究质量的需要。控制重点:课题名称主题确切、特色鲜明;研究综述全面客观;课题研究界定准确;课题研究预期目标定位具体;课题研究内容突出主题和紧扣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方法有针对性;课题研究实施步骤、措施可操作。学院科研处对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即科研课题开题论证首先应在课题组范围内进行,让课题组全体成员全面了解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明确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具体做法;然后再聘请有关专家、权威开题论证,对课题研究方案提出进一步全面的系统的研讨与审议,就课题的具体实施方案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修改意见和建设,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然后要求课题组根据专家组的修改建设,认真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按修改后的论证方案组织实施,以此提高课题整体研究层次。
(2)课题中期实施阶段检查控制。课题中期检查是课题研究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检查方法原则上是按《课题开题论证书》所设计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等逐条进行检查考核。控制重点是:课题研究是否偏离研究方案目标;课题研究是否按计划的内容与进度进行;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是否完整齐全等。对此,学院制定有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中期实施阶段各因素加以控制,确保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按质按量地进行。如学院科研处从课题立项开始,就安排有专人联系对接课题,进行经常性的沟通、跟踪、督促,并于每年9月份定期组织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立项科研课题进行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对提前或按进度完成研究任务的课题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未按进度完成的课题则进行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调整实际操作与计划的偏差,对于无故不能按期完成或进度缓慢者给予警告批评,直至终止课题研究,撤消课题经费,且课题主持人两年内不得再申报教育科研课题,以此来保持课题成果的高质量。
(3)课题结题鉴定控制。课题结题验收是课题研究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的总结和评价。控制的重点:课题研究内容、最终成果是否按原计划完成;课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创新性、理论性;课题研究的依据、思路、操作、方法是否科学。学院出台了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成果质量进行控制,如科研课题完成后,课题主持人要及时向科研处提出结题申请,并提供结题鉴定所需的有关材料及社会影响和效果的证明材料,在完成系部初审的基础上,科研处会同有关专家对照其开题论证书的要求进行课题完成情况评审,给出书面结论。对评审合格的课题,学院根据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给予结题奖,同时作为课题资料公开发表的论文、获奖的课题成果等,还根据不同级别另行给予奖励,确保教育科研课题的结题率和优秀率。
3.课题文件资料归档控制
科研课题文件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学院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鉴定验收的重要依据,课题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是科研课题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学院科研课题档案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控制重点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学院制定有科研档案管理办法,确保课题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如把科研课题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纳入科研管理工作的程序中,列入到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并针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不同阶段的工作特性,明确归档范围、工作目标及具体要求,把课题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件、资料完整地收集、积累、整理、预立卷。管理办法中规定:教育科研课题归档实行课题负责人负责制,负责日常科研文件的收集,科研处负责督促、指导科技人员作好文件材料的积累工作;科研档案归档的重点是我院承担的教育科研课题各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特别是教育科学研究阶段形成的作为研究结果依据的原始材料。如:课题申请报告(书)及批件,任务书、合同书及开题论证书,课题研究工作进展和总结,科研成果申请材料及证书,专利申请材料及证书,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教育科研论文,编写出版的专著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材料等;科研档案实行教育科研工作和建档工作“四同步”管理。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教研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成果与验收、鉴定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研成果与学院档案管理部门出具教育科研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等。
三、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的成效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起对所有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率、结题率、优秀率稳步提高,学院科研工作显现出勃勃生机。至2011年8月,学院共获省部级以上教育科研类立项课题29项,省市级以上论文奖44项,省市级以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2项;在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期刊上公开349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19篇);公开出版专著5部,课题研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包括课题申报立项、课题实施阶段、科研课题成果鉴定、课题文件资料归档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对课题完成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教育科研课题实施全过程控制,有利于对课题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有利于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为确保科研课题按预定的目标保质保量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提高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 科学造假的分类――从科研成果视角 从学院与二级学院科研成果相关性角度研究民办高职学院资源分配投入的选择问题 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生综合实验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冬眠”的高校科研成果能否被“唤醒”?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 论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科研成果发表的崭新载体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分析 获奖科研成果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高校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安全建设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的实证研究 高校科研成果评价初探 浅谈科研成果管理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 地方院校生物类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科研成果量化赋分的成果数量比值法 夏季科学展:从科研成果到科普资源 天津高校美术专业教师科研成果认定与量化问题初探 浅论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徐京放等.提高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74-77.
[5]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6]易剑东等.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392-1396.
[7]方千华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2.127-130.
[8]王秉彝等.我国高校体育科研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6.5.64-66.
[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p2.
[10]顾春先.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分析――以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p106-109.
[11]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12]黄汉升.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特征.体育科学,1999.19(2),6-10.
>> 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分析 推进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调查分析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 科研管理对象――“科研成果”的组成与分类分析 关于高校学生科研成果去向的调查研究 呼唤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创新 教育科研成果岂能束之高阁 浅谈科研成果市场化分析 我国图书漂流网站的调查分析 信达雅:中小学教育科研成果的物化境界 高职院校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中的问题与对策 地方教科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研究 名字命名小行星,我儿子的科研成果影响世界 “冬眠”的高校科研成果能否被“唤醒”?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 论高校科研成果的商业化 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探索与实践 科研成果发表的崭新载体 获奖科研成果档案的开发和利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2013-05-03].
[5]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1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3-05-03].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0/201104/xxgk_1173.
[6]孙海生. 国内图书情报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及合作状况研究[J]. 情报杂志, 2012,(2):67-74.
[7]邱均平, 马瑞敏. 基于CSSCI的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文献计量评价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1): 24-29.
[8]邱均平,温芳芳.近五年来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2):51-60.
[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EB/OL].[2013-05-03].http://.cn/yangshuo/skygb/sk/index.php/Index/seach.
[10]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数据库[EB/OL].[2013-05-03].http://159.226.244.22/portal/proj_search.asp.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
一、管理特色的确立
(一)背景
XX年以前,洼子店中学只有9个教学班,学生不足400人。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师资结构不合理,严重缺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课堂沉闷,效率低下。布局调整合校后,优秀学苗仍然流失严重。如XX年暑假招生,本镇前100名只留下3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苗素质严重制约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确立
面对残酷的办学现实,如何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我校领导班子反复酝酿,充分论证,明确提出了科研兴校的战略方针—— “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决定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来改善教学条件,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有效课堂,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管理特色的研究
(一)、明确目标,规范管理
学校制订了《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建立了教科研管理制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明确了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策略、措施。确立了教育科研中心课题《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并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规划和整合,形成了一个以中心课题为统率,由分部主课题和教师子课题组成的课题群,使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承担的河北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和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带动了中心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多次请教研室和电教站领导进行专业指导,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自XX年开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27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现已装备语音教室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共有台式电脑130台,笔记本电脑50台,移动多媒体2台,电子白板2块。专任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24个教学班全部装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网点覆盖每间教学、办公用房。并装备了分布校园各个角落多达30个音区的广播设备系统。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我校享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和河北省远程教育资源,并先后投入20万余元,购买了足够的电子课程资源和大批教学软件,并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库。
技术装备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全面改善了教学条件,满足了日常教学需要,更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强化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注重强化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与现代教育技术同步发展的教师队伍。XX年,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懂信息技术者寥寥无几。学校就邀请电教站领导和老师,利用寒暑假多次从教育教学观念引导,从使用技术进行指导。同时,我校强化教师树立网上学习的观念,并通过专题讨论、现场观摩、案例分析、课件制作和各种竞赛活动,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目前,我校教师都能自制课件,都能熟练使用、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教师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今年开学,我校所有专任教师又开通了教育博客空间,以此作为专业化发展平台。
(三)、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促进有效课堂构建
几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走研究、实践实践、反思反思、再研究的科研之路,促进了有效课堂的构建。
1、建立了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
我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日趋科学、合理,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实施方法和步骤》、《教学设计编写要求和评价标准》、《集体备课研讨制度》、《集体备课反思交流制度》、《集体备课检查督导制度》、《集体备课奖惩制度》、《集体备课管理评价制度》。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促进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检阅2004年至2010年我国教育科研战线所取得的工作成就,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育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部决定开展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活动,把奖励成果和激励个人结合起来。本次评奖活动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现将《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发给你们,请组织做好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优秀成果与人选的申报和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评奖活动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代行评奖委员会职责,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行评奖办公室职责。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应尽快确定专门机构(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有关部门),负责本地区范围内的成果与人选申报、资格审查和向评奖办公室上报推荐工作。
教育部直属高校、直属单位的申报、推荐工作由学校(单位)科研处负责组织。教育部机关各司局可直接由其办公室组织申报。
系统由军事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组织。
三、本次评奖活动,时间跨度大,参评成果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要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好评奖服务工作。为确保推荐工作按时完成,保证推荐质量,请严格按照《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规定的评审条件和要求组织实施,并于7月15日前将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推荐参评成果和人选汇总报送评奖办公室。
四、评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评奖工作的日常事务。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编:100088
电话:(010)6200330862003304
传真:(010)62003859
电子邮箱:jks.qgb@cnier.省略
教育部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