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6 09:28: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的需求
和谐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重视经济利益的提升与社会发展,却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多种自然灾害应运而生,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因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遏制环境持续恶化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对林业发展的主要需求包括以下几点。
1.1 对林业重新定位
林业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当前生态形态下,必须将林业建设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项目,彻底摒弃传统的将林木作为木材为主的思想,必须对林业进行重新定位。把林业定位成木材的传统思想使得森林资源大量浪费,造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加剧。当前,应该将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将林业建设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使其肩负着对生态环境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
1.2 确保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森林生态系统既是森林资源系统也是林业建设以及生还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在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对森林系统进行合理的培育、做好管理维护以及发展工作,从而保证森林系统发展的良性循环。通常情况下,森林系统的良性循环主要表现在:森林系统本身的资源构成是一个综合的自然资源体,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森林资源的数量庞大,其总面积、总蓄积以及森林覆盖面积完全能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森林资源本身具有较为优良的品质,其中优质的种苗、优良的树种等能充分保证生态环境的高效发展。
1.3 综合发展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将林业发展作为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发展的综合体现。社会、经济、生态单个方面的效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林业的发展不能只注重单效林业,要将生态效益的实现作为林业发展的前提,同时,还要适当的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考虑其中,使三者的发展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3]。
2 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林业发展指导思想
2.1 将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主要目标
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新林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当今社会机身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其对新林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多样化的,社会发展对林业的主要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对森林资源体的生态服务,另一方面体现在对木材以及相关林业产品的实体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人们会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生态环境的需求已经逐渐成为新林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2.2 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重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基于传统思想,人们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当前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当前社会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合理建设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效益。在新林业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环境与效益作为发展的重心,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效益的发展达到最优化,从而进一步对人们生存环境做出贡献[4]。
2.3 将适应时展作为根本要求
在林业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要以适应时展为要求,与新时展步伐接轨,建立出一个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林业发展战略。在这个知识经济发展崭露头角的新经济时代,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以一种势不可挡的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经济体制也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经济的发展从计划经济到半市场经济,然后进入现在的完全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当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经济体制,因此,林业的发展必须以时展作为基础,切实促进新林业发展战略在现代社会的完美实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1、生态环境监测的定义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
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
2.1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原理
生态环境监测最主要原理便是“准确性原理”,即监测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信息是生态环境历史和生态环境管理的记录、书写,也是生态环境历史的“镜像”写照,同时更能体现环境及环境管理的真实性及环境信息的权威性。为满足“准确性”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还衍生出了以下3个基本原理。
2.1.1代表性原理 即监测是以有限的点位、断面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整体,以有限的采样频率代表时刻变化着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以有限的数据信息量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内部信息。
2.1.2完整性原理 监测通过采用环境“要素”和“相素”、环境“压力”组合监测模式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完整性、复杂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系统性。
2.1.3规范性原理 监测通过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化、技术标准化和技术规范化来反映环境及其内涵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可溯源性、精密性。
2.2监测对象
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的内涵已获得极大的丰富,传统的“水、气、声、渣”已不能代表环境监测的对象特征。生态环境监测的范围和对象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2.1生态环境监测范围 包括区域的、流域的、全国的。按照不同的需要和目的,能够组合成不同的监测范围。
2.2.2生态环境“要素”监测 包括各种环境要素、生态系统中的各环境介质、环保部门主管、监测对象(如各种排气、排水、固体废物等)。
2.2.3生态环境“相素”监测 包括同一环境要素或同一环境介质中的多相监测,水环境监测中的水相、生物相、沉积物相监测,环境空气监测中的气液相、固相等。
2.2.4生态环境“压力”监测 广义为“源解析”监测,通过广义的“源解析”监测,可以解答环境变化与污染源排放之间的关系,找出环境管理的主要对象和目标等。
2.3生态环境监测指标
生态环境监测的本质是环境“要素”和环境“相素”中目标污染物各类信息的生产过程,即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综合性指标、物理学指标、化学指标、生物学指标、生态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等,或者分为环境质量指标、自然生态指标、环境保护建设指标等。
3、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和方法
3.1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3.1.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3.1.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1.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2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开展生态监测的建议
4.1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
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具有广泛的内容,环境监测的实践丰富了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要发挥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优势,使其成为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的基础保证。
4.2合理选择监测指标
我们现有的监测能力、技术与设备水平有限,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本地的特点,从由于经济发展过快对生态环境形成压力和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对特定环境敏感和属于污染的因子开展监测,以此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待今后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扩展。
4.3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当前许多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还没有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作用,如3S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广泛得到应用,要使其和生态监测密切结合,并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中发挥效用。
5、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这一项复杂的工程,向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定更深层次地为环境管理部门服务,为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天地人和的生态环境,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从生物指标监测来了解环境质量已不能达到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必定会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环境美学;工业建筑;建筑设计;以人为本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社会的前提下,我国社会发展的工业化进程更是蓬勃发展并日益加快,密集型工业建筑群称为今年城市规划的主要形式,而单纯的追求工业建筑的生产功能性已经早已遭到时代淘汰,与环境相适应的工业建筑设计是时代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说现代化的工业建筑除了要满足生产工艺之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工业建筑体量、肌理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大跨度、大空间、大面积是现代化的工业建筑普遍存在的特征,而它的这种特征对环境会造成巨大影响,为了要深刻落实我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将环境美学融合在工业建筑设计中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着眼于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其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美学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工作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工业建筑的大规模开发带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业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污染,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的破坏都严重影响着我们生存的家园,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不断侵蚀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情况下,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优美的生活环境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是多么的重要。环境美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大力开展环境美学,能够大大降低环境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使人们时时刻刻保持着愉悦的心情,促进其身心健康的稳定发展。
二、环境美学与工业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
社会工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侵袭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态、工程、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全面崩溃的情况,不仅会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还会阻碍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宜居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不懈追求,而工业建筑活动却打破了这一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环境美学与工业建筑设计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在环境美学的视野下,生态、工程、环境是其发展的基础,是与现实生活向结合的媒介。从宏观的角度看环境美学,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是宇宙的根本法则,人类面对宇宙的根本法则是无力反抗的,也就是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应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是人类的责任与义务。但是,在实际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人类的文明活动是建立在工程的基础上的,这些工程可大可小,大到一座城、小到一座水坝,其建筑设计都会对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造成影响,破坏了生态环境的美感。面对这种情况,有两个问题逐渐突显出来,一是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工业化的发展,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另一个是将工业建筑工程改造成新的园林景观,创造出比原来的生态环境更能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景观。
三、环境美学视野下的工业建筑设计
(一)工业建筑设计要符合环境美学的要求
在环境美学视野下的工业建筑设计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工业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介入越来越少,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说,环境美学就是工业建筑设计的参考依据,其设计方案要符合环境美学的要求,将建筑设计适应环境发展作为基本原则,而不是让生态环境去适应工程建筑的发展。在工业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因素,将环境的优势利用起来,创造出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环境美学关系的工业建筑,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环境的潜能,有效缓解生态、工程、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三者的共同发展,满足人类对宜居生活环境的不懈追求。
(二)工业建筑设计中的美学环境创造与借景
工业建筑活动或多或少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无法避免,所以。为了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发展,设计师可以将工业建筑工程改造成新的园林景观,创造出比原来的生态环境更能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景观,有效的解决了工业建筑活动对生态环境平衡发展的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但是人类也需要文明活动,也需要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做出努力,因此无法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为了确保人类与环境能够和谐发展,不能一味的要求人类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要选择环境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进行调节,适度的进行城市建设、工业建筑活动,在不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下,创造新的园林景观,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不将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重视起来,人与自然将会无法和谐相处,在环境美学视野下进行工业建筑设计能够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将环境美学的概念贯穿于整个工业建筑设计中,促进生态、工程、环境的和谐发展。
作者:高晓 单位: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桥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卡菲•凯丽.艺术与生存[M].陈国雄,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比,新的生产方式对生产活动、消费活动以及生产关系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特征[3-5]。
(1)对生产活动基本要求不同工业化生产是通过市场竞争和市场调节来实现的一种商品生产活动,生产企业为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最大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结果是很多企业只追求如何便捷、低廉获得优质生产原料,并未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再生能力。同时,为降低成本而逃避所排放污染物的处理,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污染。新的生产方式要求对以持续供给能力为限度利用自然资源,并有效重复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考虑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或满足生态环境有效净化的要求。
(2)对科技发展、应用的要求不同传统工业化生产中,受生产目的制约,技术开发和应用常以满足生产当前需要和带来即时利润为目标,并未考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人类对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片面发展造成了技术“双刃剑”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文明生产方式的形成将对技术开发和应用提出更高要求。既需要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进行科学揭示,以便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整体规划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又需要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中,遵循人及其社会的需要原则,遵循生态价值的原则,充分考虑对自然的负面影响[5]。
(3)对产品及其消费的基本要求不同工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奢侈消费和依赖于各种非降解性的塑料制品、化学制品、电子制品等人工合成产品的消费。消费人工产品所产生的各种废物未进行有效无害化处理,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或阻断其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尽管,生态文明下的物质生活同样依赖于各种人工产品,但在生产时要求考虑对人、对自然的双重作用,以及对消费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控制产品非自身用途的资源消耗以及奢侈品的生产,提倡节约、适度的消费方式,抑制消费中的各种浪费现象。
(4)对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不同传统的工业生产,往往仅以追求生产效率和利润为目标,主要关注产品质量和数量,而忽视了“人”这一要素。人变成了技术的附属物,生产技术流程和生产管理关系基本上决定人与人在生产中的关系,导致生产活动与人的发展相背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背离。也造成了生产活动中人与人关系的对立,这种对抗性也必然会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新的生产方式文明,强调生产活动与自然进化和人的发展的统一。这种统一性既表现在物质生产领域,又表现在精神生产领域。物质性生产活动总是要受到生态环境制约的,因此具有一定有限性,不可能无限增长。精神生产及其服务却具无限性,不仅体现人的生存与发展目的,并且凸显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有限物质性生产基础上追求精神性生产的无限发展[6、7]。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以人为本”,正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综上,生产方式文明的内涵就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始终以尊重生态环境的规律为前提的,以获取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果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促进自然、社会与人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生产方式文明的实现途径
(1)科技进步的生态化科技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为解决环境污染进行着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但这仅仅是解燃眉之急。欲彻底解决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生态破坏性,必须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进行生态化改造。开发和广泛应用先进生态技术,从生产的源头入手,解决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利用生物质能和废物资源替代矿物资源,缓解资源危机,实质上是通过科技进步促进资源的演替。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及技术创新活动,削弱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和技术垄断效应,促进新技术的自由传播。
(2)建立有效社会调控机制人类对地球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知水平和深度有限,尚且无法全面具体的计划管理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因此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生产资源的配置,借助市场竞争的经济运行模式为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提供动力。事实说明,市场有时也会“失效”,市场也无法调节生态环境的优劣。因此,建立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机制,根据社会总体需求和生态环境、资源实际,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调控,以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和“失效”是十分必要的。社会管理机构有义务为生产企业提供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有责任对产品及生产过程进行资源消耗、环境影响、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评估,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严禁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潜危害的产品进入市场;有必要消除因市场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使得经济发展既符合人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又符合生态环境的发展要求。
[论文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但单靠市场机制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而政府通过对生态环境实施微观规制就能较好地弥补和解决市场机制在生态环境上的缺陷与问题。
一、微观规制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一)对生态环境实施规制的经济社会背景
政府的微观规制(或管制,下同)分为经济管制和社会管制两类。20世纪70年代之前,市场经济国家对公用事业、通讯、交通与金融的价格和进入实施控制称为经济管制。70年代以来,对产品质量、工作场所安全和环境管制称为社会管制,而90年代以来,社会管制(以下所述“微观规制”,主要是指“社会管制”)的重点转向了处理涉及到长期生态经济问题,包括温室效应、酸雨、大气臭氧层的损耗等。这些生态经济问题关系到一国或地区乃至全球的社会福利。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工业化国家在讨论是否需要包括对生态环境实施社会管制的问题时,存在着社会民主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两种政治观念的争论。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观念认为,因为政府对其公民的福利负有责任,所以政府有理由对企业的活动进行管制;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念则认为,为了保护公民的自由,应当限制政府的作用,从而反对社会管制(小贾尔斯,伯吉斯,2003)。但由于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国家最终还是选择了社会民主主义的立场,而偏离了古典自由主义的立场。例如,英国的经济学家E.J·米香针对20世纪中期美国的“经济奇迹”背后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远郊的荒地蔓延,近处的交通瘫痪。城市里混杂着乌烟瘴气和荒芜破烂,疯狂的生活节奏也无法掩盖住精神上的空虚和绝望(E.J·Mishan,1970)。于是,美国政府就生态环境问题了一系列法律,包括《水污染控制法》(1956年)、《清洁空气法》(1963年)、《水质量法》(1965年)等,同时建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EPA)等相应的管制机构,并赋予这些机构广泛的权利,以强化对生态环境的管制。
另一个实例是,日本经济经过高速增长,实现了“经济大国”的目标,但高速增长带来的公害问题却日趋严重。1967~1969年,熊本县新日本淡水化工厂的废水引起有机水银中毒(水俣病)、因四日市石油联合工厂的复合大气污染引起哮喘、昭和电工的废液使新泻县阿贺野川流域的有机水银中毒(第二水俣病)、三井金属矿业神冈矿业所排出的镉,导致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多人染上了浑身疼痛病。正是这一系列震惊日本甚至世界的生态环境污染事件,促使日本政府于1967年颁布了《公害对策基本法》,1971年设立了旨在加强生态环境管制力度的环境厅。
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生产力水平所限,宏观经济总体上是以粗放型、外延型发展为特征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代价来实现经济的较高增长,由此导致资源供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失调。例如,中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微尘浓度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十几倍,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段,86%遭到比较严重的污染(樊万选等,2004)。中国自1970年开始公布了一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构成了对生态环境微观规制体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健全这一微观规制体系。
(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主要难点
舒适的生活环境,不但需要扩大居住的空间,而且需要与之相配合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给人们的生存空间里只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流水,而没有噪音和恶臭。但为什么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出现并且保持呢?
首先,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由生态环境的性质所决定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公共品的性质,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生态环境公共品”。而凡是公共品,极易出现不付费者的“搭便车”现象,“生态环境公共品”也是如此。许多人往往只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得到满足,却恰恰忽略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义务。
因为消费“生态环境公共品”存在着“搭便车”问题,所以解决类似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完全依靠市场的功能是不可能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率的市场机制进行有效配置,从而造成市场失灵。如果农作物因自然灾害而减产,市场将通过价格的调整以建立新的供求平衡;如果要实现公路系统的现代化,选民可施去游说政府开发有效率的运输系统。而对于“生态环境公共品”的生产,即使一部分人或厂商去生产“生态环境公共品”,或者维护生态环境,但这一部分人或厂商未必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于是这些参与者将失去生产“生态环境公共品”,或者维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以及去选择对维持生态环境有效率的方法。因此,市场的功能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下是失灵的,政府实施和加强微观规制就势在必行。
其次,许多类型的环境危害无法像商品一样通过市场计量其价值。萨缪尔森举例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环保人士呼吁停止在美国的西北部伐木,以保护斑点猫头鹰的栖息地。这将以数以千计的伐木工人的就业为代价,而却无法计量斑点猫头鹰持续生存下去的价值(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2004)。尽管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少计量无法直接用市场价格来显示的生态环境危害的价值,例如,使用“机会成本”、“或发价值”等概念,“但是计量非市场部分的价值确实是一个难题”(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2004)。虽然许多类型的环境危害无法傢商品一样通过市场计量其价值,但可以肯定的是,保护斑点猫头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使人类和自然界和谐共处。这说明,政府的微观规制要做的恰恰是市场之外存在的价值。
二、微观规制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基本功能
(一)对生态环境的微观规制是一种规则
微观规制(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微观规制)究竟是命令还是规则?在市场经济国家同样遇到过区分的困难。哈耶克对命令和规则作了区分,他认为规则“不像命令,而是能在不追求统一目的的人群中间创造一种秩序”(哈耶克,1973)。与此同时,管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政府为消费者代表与企业之间就公用事业价格和服务合同的谈判提供一个裁判所(Goldberg,1976),管制者的职能是“裁判员”。而管制机构本身固有的缺陷是集检举和裁决于一身,这就容易出现管制的偏差。因此,管制过程应该体现“管制的政治化”而非“有效率的法律化管制”(波斯纳,1977)。中国的理论界强调提高政府执行力问题,指出政府执行力弱化表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肖文涛,2007)但是,这一观点强调了政府的法律法规有“命 令”的一面,忽略了法律法规又有创造秩序的“规则”的一面。
政府在实施管制的过程中,一方面,法律法规是管制机构执行管制的政策工具,这就要求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汇集各方面的意见,通过相关者(消费者、企业和管制者)的充分互动,并且接受认真审查和听取社会公众的批评,而决不能仅靠管制机构先验的杜撰。在微观规制的制定程序中,立法听证是关键,因为听证是管制机构收集信息的一种主要机制,通过收集与管制相关的尽可能完全的信息,从而为制定规制提供依据。虽然,我国的听证制度已经开始形成,但是,管制者还没有足够的手段全面而准确地观察到消费者的利益,因而就不能相对准确地估算出社会的福利效应;社会公众或消费者因为对相关的价格等信息还没有充分掌握,缺乏与管制者和(诸如与环境污染有关系的)企业谈判的经验,所以,立法听证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管制机构的行为应当受到司法审查的制约以及行政程序和机构控制法规的限制,以保证管制机构行为的合法性。但是,中国有的管制机构有时表现出“唯我独尊”的姿态以及有“以言代法”的行为,却还没有形成对管制机构行为的完备的制衡机制。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就造成了一些规制未能依照自然生态规律来确立,反而助长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中对水资源管理所作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规定,即“国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这与水系及流域的整体性和生态性相矛盾,极易造成短视的地区利益得以合法地侵害长远的整体的甚至是全民族的利益。2002年的新水法虽然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流域管理,但国家对水资源仍然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相比之下,以色列针对其缺乏淡水资源的现实,对其水资源实施严格监管。1959年以色列政府颁布的《水资源法》,规定其境内的所有水资源均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调配使用,政府的水资源委员会负责水资源定价、调拨和监管。事实证明,以色列在水资源利用、回收和管理上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
(二)对生态环境的微观规制是一个动态过程
管制是一个动态过程,“管制的历史是不断变换政府行为的重点和焦点的动态过程(史普博,1999)。”随着产业和市场的变化,微观规制也将随之变化,及时修改或废止那些不适应生态环境变化和不利于公共利益的规制,例如,日本1970年颁布的《废弃物处理法》截至2005年修订过20次。该法律从控制环境污染开始,直至有力地配合了政府提出的“环境经济立国”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微观规制时,一方面,微观规制的形成过程仍然存有计划经济色彩,并且更偏重于“命令”,还没有充分体现创造秩序的“规则”。主要原因是,有的微观规制不是在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下形成的,因此,经不住实际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检验。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执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89年)以来,国内很多城市先后出台地方性法规禁放烟花爆竹。禁放烟花爆竹以控制环境噪声污染,也许无可非议,但是,燃放烟花爆竹是传统习俗,用地方法规予以禁止并不完全符合民意。这种微观规制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其结果必定遭到社会公众的抵制。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对燃放烟花爆竹纷纷解禁,以传承民俗、顺从民意,另一方面,微观规制不能充分体现其动态的性质,没有及时修订和补充,致使管制低效率。例如,中国的环境保护,有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相配套的法律体系,有环境监测和执法等环境保护职能部门,但随意的、非法的污染排放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原因之一是排污收费的返还机制设计不合理。现有排污收费的返还规定,超标排污费的80%无偿返还企业用于治理污染。这部分返还成为“排污者由于缴纳排污费从消费者和政府那里获得的双重红利和非法收入(王金南,1997)”。可见,这一规定有管制机构鼓励企业增加排污量的嫌疑。另外,由于一些相关规制还不尽完善或虚位,餐饮、洗浴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音像、娱乐业、建筑业及交通行业产生的噪声已成为当今影响环境、严重扰民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由于现行的微观规制对此尚缺乏有力度、可操作的处治规定,致使这些扰民的环境问题,至今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三)对生态环境的微观规制要促使社会意识的形成
对生态环境微观规制的重要功能是,通过实施规制最终转变为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意识。社会公众首先通过遵守规制而形成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而形成社会意识,为依靠社会舆论、社会公众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道德观念。例如,交通规则要求“绿灯行、红灯停”,当社会公众对此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最终必然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与道德观念。在微观规制的作用下,有生态环境意识活动的社会公众,将生态环境意识这一社会生活的客观过程在其观念中反映出来,生态环境的社会意识与道德观念就形成了。
在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自觉维护生态环境还不能成为社会的意识,而只是一部分人的行为。只有多数甚至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利他主义的动机,以对社会负责任的方式维护生态环境时,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才得以形成。当维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意识形成以后,日益增长的对生态环境的社会意识将会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需要。同时,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征,将生态环境意识传承给后代,就成为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如果有一天生态环境意识已经形成并且代代相传,针对生态环境的微观规制也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三、结束语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 X82;TV2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1.026
随着国家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也逐渐突显出来,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便应运而生。通过研究生态环境效应,对环境效应做出科学的评价,能够有效预防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概念、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1.1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概念
通常而言,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是指大量水利工程项目的兴建对生态环境的内在系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内部的各个要素受到不同程度干扰,并产生正负两极的反应。
1.2 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可以科学有效地对水利工程进行评价,从而探索到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从根本上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还能起到相应的预防作用,使水利工程在初始阶段就避免或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要求人们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加强对生态环境效应时间和空间的重视程度,对整个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效应评估,并正确对待其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维护正面效应,改善负面效应。
1.3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存在严重不足。国内水利工程生态效应的研究理论相当丰富,研究方法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然而真正投入到实践运用中的方法却少之又少,如何在水利工程兴建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开展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并运用,是目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和设计原则
2.1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体系
水利工程涵盖了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也应该全面且客观,要囊括对生态环境、自然生物、人类生活发展等多方面的评价和分析。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包含了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方法三个部分,并通过模糊分析和成分分析的方法展开[1]。
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时应尽量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通过水利工程对生物物种生存、人们居住环境、水文情势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以此为标准开展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工作。
评价指标。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对评价指标体系呈现出树状的结构,并有准则层、目标层、指标层之分。
评价方法。应在保持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结合水利工程涉及范围的广度,通过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方法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进行评价。
2.2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设计原则
经济性与安全性相结合的原则。兴建水利工程是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因此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以最小的风险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严格评估和规划水利工程可承受的自然力量,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只有在安全性得到保障,才能为经济效益的获取提供良好的环境。
确保生态自我组织能力的原则[2]。对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不能一味地追求人类的发展,而需要以满足生态系统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充分地尊重自然发展规律,确保生态的自我组织能力不受破坏。
可持续发展原则。水利工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项目。在规划和设计水利工程时,不仅要考虑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还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有力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水利工程项目的后续积极影响力。
3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发展前景
我国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随着国家水利工程项目数量的增多,对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致力于创建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体系,不仅将生态环境等各项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还要努力探寻出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逐步发展和完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体系。同时,在评价方法上也应进行创新和探索,不断借鉴吸取国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方法,通过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建出一套既实用又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从而为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和精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觉明.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农技服务,2014,(12).
石油在建设期的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油井的开建,设备的运输堆放,以及输油管线的铺设等等,而开采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采油、储存、运输等环节。石油开采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运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大许多,其中,施工期的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是地面开挖、场地清理以及材料堆放环节,其中,主要的影响因子有土壤、植被、动物、农林牧业以及景观生态。而运营期间的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事故风险、产品和固废排放。根据石油开采的污染物成分及污染源分析来看,对生态环境构成影响的主要有钻井废水、开采及装卸油污,以及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废气、废水等。这些污染物的成分主要有石油类、挥发酚、烟(粉尘)、SO2、NOx、CO、硫酸、H2S、烃类物质。石油开采在运营期的各种生态污染源大多属于连续性的污染源,也有少部分属于间歇性污染物,与间歇性污染物相比连续性的污染源更具危害性,排放周期长、污染种类复杂,治理的难度也较大。
2石油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根据石油开采的实际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建立的标准和要求,可以选择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到的一种评价模型:PSR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压力:主要描述的是石油开采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一些负影响因素;状态:则是反映石油在实际开发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各种现实影响的表现;响应:就是针对石油项目开发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而采取的解决措施。
3石油项目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石油开采所处的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因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面也表现出较为复杂。具体来说,石油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3.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石油在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主要有各种加热炉燃烧以及居民生活区排放的废气。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烃类物质,这些废气不采取相关预防处置措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给油田开发区域周边的大气环境带来较大危害,各种废气污染物浓度的提升会直接导致空气质量的下降。石油项目开发一般都是属于大型工程,前期建设过程中大量建材的运输会造成扬尘,这些扬尘会增加附近区域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尤其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还会将其扩散至周边区域,对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3.2对水系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石油开发时段的不同,石油项目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在油田开发建设阶段,对水系的影响较小,做好勘探和建设期的预防就可以有效应对。真正对水系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是在运营期的石油正式开采阶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有井下作业产生的废水、原油脱出水,这些废水中含有烃类、化学需要量等污染因子,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给地下水或土壤产生污染,尤其是对于处于沙漠区域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油田开采,对水系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一些钻井废液等含油污水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二是石油开发还会降低地下的水位,对石油开采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环境影响也大。
3.3对动植物的影响
石油开采属于大型项目建设,对于区域内的动植物原有的生存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井场周边的道路修建、建材堆放和场地清理,以及石油管道的铺设都会破坏植被,会造成植物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从而导致其环境功能的下降。此外对动物的影响也较为普遍,石油项目的开发在施工时会割断和破坏区域内的陆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影响它们的栖息环境和觅食范围,大量施工机械的涌入和车辆的噪声,往往会对动物的影响是巨大的。
3.4对土壤的影响
石油开发项目在所有生态因子中,对土壤影响最大。根据石油项目开发的时段不同,对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其中,在建设阶段,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项目施工中对土壤表层的剥离,对土壤的挖掘会造成其结构被破坏,影响农作物的成长。在运营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石油井场周围的石油类污染物对土壤的污染。据测算,每一口井的落地原油辐射半径为20~40m,排污池平均为15×15m,渗透的深度为5~30cm,土壤中石油烃、芳烃总量、酚的含量超过土壤背景值60倍以上。
4石油开发态环境保护对策
石油开发工程项目大,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影响时间长、影响复杂,因此,在石油项目开发之初就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观念,把环保理念充分融入到整个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切实在做好石油开发的同时,将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
4.1加强环境管理
石油开发的相关参与方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其中,石油开发者要严格遵守各项环保制度,带头落实环境管理的规章要求,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纳入进来,通过各项具体措施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石油开发的监管者,尤其是地方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严格督查开发企业是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生产和开发。
4.2严格环评制度
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纳入到石油开发项目的前置环节,对油田开发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和分析,并结合周围环境现状预先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污染防治之策,确保油气田项目的开发始终做到污染物治理设施和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
4.3加强环保监管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
一、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二、生态环境监测程序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三、监测的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