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虚拟课堂的特点8篇

时间:2023-06-16 09:27: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虚拟课堂的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虚拟课堂的特点

篇1

【关键词】虚拟教学训练;真实教学训练;师范生;优劣辨析

一、真实教学训练与虚拟教学训练的内涵综述

真实教学训练以实际教学课堂为教学环境,以教师与学生为参与主体,以训练内容为对象,通过学生的实际参与,教师的实际引导来实现对训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一教学训练模式依托师生共同构建,要求参与者真实且客观存在。涉及到师范生的真实教学训练,必然依托于师范生的日常实习、见习完成。

虚拟教学训练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如微格教室、录播教室,将教学过程以模拟和预设的形式展开,尽可能的使设计具备真实性与互动性。师范生预设在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虚拟对话一一突破、解决问题。此种模式下学生处于缺位状态,教师需要实现对虚拟教学实践活动的构建,以将教学设计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完成自导自演的“独角戏”。师范生大部分的实践训练主要通过此种训练模式,依托教法课堂、技能大赛展示完成。通过此类训练能够促使师范生更自觉地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展示各项基本功才能,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学比赛、招教考试、教师招聘广泛采纳。

二、真实教学训练与虚拟教学训练的优劣探析

(1)真实教学训练的优劣。真实教学训练的优势是以师生为参与主体,通过训练过程的动态变化使师范生不断优化、重组教学过程,根据实际课堂教学需求实现各种突发问题的有效处理,同时能够更直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突破教学目标。真实教学训练虽然是以落实教学目标为核心,但是,师范生在进行真实训练时却时常忽略其最大优势,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进而制约了教学训练的效率与质量。以小学语文人教版第9册《鲸》为例,师范生以简单设问导入:“鲸的进食特点与方式是怎样的?”,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后虽然能够明确给出答案,但此类问题毫无吸引力与思考价值。整个课堂教学的展开完全束缚于已设计好的情境之中,按部就班的落实教学计划,虽然省时省力,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实现主观思考,达不到师生互动生成的良好课堂效果。同时真实课堂训练须提供学生和场所条件,无法随时随地开展。

篇2

关键词:虚拟现实;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前进的发展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现代化背景下,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手段也不断的得到更新,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传统的教育方式作为我们教学的基础性根基发挥着其稳定而不可动摇的作用,但是仅靠传统教学显而易见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积极主动的引进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将创新与传统巧妙融合。接下来,笔者将以计算机教学为主题,试着从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等方面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的特点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主,老师说、同学们听,一对多的教学方式搭配一些简单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文件,这样的教学是基础,却已经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谓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造成一种虚拟情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可以让使用者进入到那个情境之中去,从而身临其境的进行工作和学习。结合虚拟现实与计算机教学之间的联系,笔者将虚拟现实的特点,概括有下面三个部分:第一,沉浸感。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虚拟世界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都有着鲜活、真实的感受,这种独一无二的沉浸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实境中,在虚拟现实的体验中,更加专注、热情的投入计算机学习的进程之中,进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第二,交互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老师在上面传授,同学在下面单方面的接收信息,这样的教学特别依赖老师的表达水平和语言能力,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而虚拟现实技术将同学们全部投入三维真实模拟的认知环境之中,同学们的每一个学习操作都会有相对应的合理反馈,教学之间产生一种频繁、高效的良性互动,这种交互性对于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有着极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推广应用。第三,构想性。所谓构想性,是指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前两个特点:沉浸感和交互性的基础之上,虚拟现实所构建出来的逼真世界有着良好的构想性特征,它的建立本身结合了现实世界的大量特征,同时又在用户使用中的真实感知进行不断改良,从而获得了与真实世界最大可能的相似度与反应状况,这样建立起来的虚拟现实教学系统,对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视野的提升都带有极大的优化效果。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重要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们在高等院校专门构建的虚拟教学世界中可以更好地学习,一改以往那种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传授模式,同学们可以在逼真的教学环境和良性互动中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在是一举多得。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进行全面模拟仿真,从而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使用环境。在作为虚拟现实的载体———计算机的教学中,这种手段的加入显得更为迫切和有益。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试着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第一,虚拟仪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往往会涉及多种仪器的相关学习,可是以当前的教学能力,这些仪器很多时候都无法普及到每位学生身上进行一对一的操作练习,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极大程度下降,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个缺陷。学生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逼真的虚拟世界里进行仪器操作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减少许多现实的仪器损耗,练习的人数和时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第二,虚拟课堂。虚拟课堂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可以补足许多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地方。一些传统课堂出于时间、空间、金钱或者技术问题而无法实现的展示教学,在虚拟课堂中有了更多、更大的实现可能。同学们通过虚拟课堂,可以很大程度增强对传统课堂知识的学习体会,也可以学到许多传统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第三,虚拟远程教育。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渐渐向网络化时代过渡,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考学、进入大学校园这样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学习,一些已经工作或者身处远方的人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从而对国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有所提高、促进,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虚拟远程教育,就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工具和关键一环。就计算机教学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讲它是具有极大实践性的一门科学教程,作为一种职业培训,很多需要它的人并没有办法全职来到高等院校进行实地学习,这种时候,虚拟现实技术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途径———通过虚拟远程教育给那些需要它的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三、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当前来讲还是一门新技术,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完善,完全进入课堂的条件尚不充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尤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联系十分紧密,将虚拟现实应用在计算机教育中就显得更加的必要和紧迫了。在可以预见的以后,虚拟现实技术会越来越完善和普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独一无二的优势也会越发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是必然且无可替代的,各大高等院校眼前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样的教学探索和初步实践,最终它会在计算机教学乃至各门各科教学中都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3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教育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我们教育教学的要求,需要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有效的补足。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手段,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显著特点,这样的特征在计算机教学中有着极大的辅助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虚拟课堂、虚拟仪器、虚拟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的应用手段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们主动学习、热情努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效,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虚拟现实;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

当今社会正处于高速前进的发展时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现代化背景下,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手段也不断的得到更新,教育行业也不例外,传统的教育方式作为我们教学的基础性根基发挥着其稳定而不可动摇的作用,但是仅靠传统教学显而易见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积极主动的引进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将创新与传统巧妙融合。接下来,笔者将以计算机教学为主题,试着从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等方面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虚拟现实的特点及其与计算机教学的联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的言传身教为主,老师说、同学们听,一对多的教学方式搭配一些简单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文件,这样的教学是基础,却已经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谓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技术造成一种虚拟情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可以让使用者进入到那个情境之中去,从而身临其境的进行工作和学习。结合虚拟现实与计算机教学之间的联系,笔者将虚拟现实的特点,概括有下面三个部分:第一,沉浸感。学生们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虚拟世界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都有着鲜活、真实的感受,这种独一无二的沉浸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教学实境中,在虚拟现实的体验中,更加专注、热情的投入计算机学习的进程之中,进而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第二,交互性。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老师在上面传授,同学在下面单方面的接收信息,这样的教学特别依赖老师的表达水平和语言能力,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最佳。而虚拟现实技术将同学们全部投入三维真实模拟的认知环境之中,同学们的每一个学习操作都会有相对应的合理反馈,教学之间产生一种频繁、高效的良性互动,这种交互性对于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有着极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推广应用。第三,构想性。所谓构想性,是指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前两个特点:沉浸感和交互性的基础之上,虚拟现实所构建出来的逼真世界有着良好的构想性特征,它的建立本身结合了现实世界的大量特征,同时又在用户使用中的真实感知进行不断改良,从而获得了与真实世界最大可能的相似度与反应状况,这样建立起来的虚拟现实教学系统,对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和视野的提升都带有极大的优化效果。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三个重要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学生们在高等院校专门构建的虚拟教学世界中可以更好地学习,一改以往那种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传授模式,同学们可以在逼真的教学环境和良性互动中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课程的学习中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在是一举多得。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进行全面模拟仿真,从而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使用环境。在作为虚拟现实的载体———计算机的教学中,这种手段的加入显得更为迫切和有益。接下来,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试着谈一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学习中的应用。第一,虚拟仪器。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往往会涉及多种仪器的相关学习,可是以当前的教学能力,这些仪器很多时候都无法普及到每位学生身上进行一对一的操作练习,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极大程度下降,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个缺陷。学生们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逼真的虚拟世界里进行仪器操作练习,这样的练习可以减少许多现实的仪器损耗,练习的人数和时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展。第二,虚拟课堂。虚拟课堂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可以补足许多传统教学所不能实现的地方。一些传统课堂出于时间、空间、金钱或者技术问题而无法实现的展示教学,在虚拟课堂中有了更多、更大的实现可能。同学们通过虚拟课堂,可以很大程度增强对传统课堂知识的学习体会,也可以学到许多传统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第三,虚拟远程教育。当前的教育模式已经渐渐向网络化时代过渡,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考学、进入大学校园这样的方式进行高等教育学习,一些已经工作或者身处远方的人也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从而对国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学习水平的提高都有所提高、促进,而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虚拟远程教育,就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工具和关键一环。就计算机教学而言,很大程度上来讲它是具有极大实践性的一门科学教程,作为一种职业培训,很多需要它的人并没有办法全职来到高等院校进行实地学习,这种时候,虚拟现实技术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解决途径———通过虚拟远程教育给那些需要它的人一个学习的机会,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三、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当前来讲还是一门新技术,很多地方都还没有完善,完全进入课堂的条件尚不充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尤其作为计算机科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联系十分紧密,将虚拟现实应用在计算机教育中就显得更加的必要和紧迫了。在可以预见的以后,虚拟现实技术会越来越完善和普及,其在计算机教学中独一无二的优势也会越发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是必然且无可替代的,各大高等院校眼前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样的教学探索和初步实践,最终它会在计算机教学乃至各门各科教学中都发挥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牛希镭 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单片机;教学信息化;Proteus虚拟实验软件;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4-0034-0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是很多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是从事电子、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机电一体化等工作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由于单片机是一种高度集成的数字电子芯片,涉及到数字电路、计算机理论等一系列复杂的知识要素,硬件和软件设计形态繁多,特别强调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而传统的单片机教学模式受制于技术手段,形式单一、抽象,实验也程式化,因此,学习和掌握单片机是比较枯燥和困难的。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虚拟实验”技术,使得单片机虚拟仿真实验已经成为可能,因此,我们借助先进的单片机虚拟实验软件,对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信息化改革创新。

一、传统单片机教学和实验的局限

1.教学上的局限

单片机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内部结构、存储空间、I/O接口、中断、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很多的知识点,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如果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单片机是很抽象、困难的过程。传统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室验证性实验”的模式,在课堂讲授部分,只能依赖PPT课件,对单片机的概念、结构、接口等内容,利用结构框图、流程图等进行静态表述,不够直观,无法揭示单片机内部程序运行的过程和各种接口信号的动态过程及相互关系。由于缺乏合适的课堂演示设备,无法配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及时演示,教师只能偏重理论阐述和灌输,学生往往听得云里雾里,收获甚少。

2.实验上的局限

以往的单片机实验装置主要有实验箱、开发板,其性能特点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这类设备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和局限。

二、Proteus虚拟实验软件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等信息化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虚拟实验的特点是可视化、可重复性和低成本,能实现“零”器材损耗。虚拟实验技术已经在诸如物理、化学、生物、电子、机械等很多学科领域的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上,也出现了先进的虚拟仿真系统Proteus VSM,它是英国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器件,具备原理图设计、制板、微处理器实时动态仿真等强大功能,可以在无须消耗器件的情况下,搭建单片机系统和各种接口电路,达到实验的目的,将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大大简化,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利用PROTEUS可视化特点,可将许多单片机实例运行的内部动态过程生动、直观的演示出来,达到实物演示实验难以企及的效果。

三、单片机教学信息化改革

利用Proteus虚拟实验软件的可视化、网络化、可重复性和“零”器材损耗等特点,我们对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信息化改革创新。目的是整合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形象,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具体的方法是:

1.根据Proteus软件特点整合教学内容

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采用图形化、模块化的方式,把单片机的底层内部结构进行封装,对最终用户屏蔽,因此对用户而言简单、直观、形象。硬件设计上,基本上是采用各类集成电路芯片,按标准总线式结构,连接对应的引脚搭建,程序设计上,也多以接口编程、库函数调用为主,不需要设计复杂的算法。因此,我们依照Proteus特点,把单片机理论性、细节性过多的内容加以简化、整合,以典型功能模块为基本知识单元,把教学重点放在掌握功能模块的外部特性和组合应用上,“重外弱内”,从而避开了单片机内部指令系统、寄存器、地址空间等比较抽象、枯燥的理论内容,降低了知识难度,不仅易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接受,还便于开展项目化教学,如图1所示。

2.“动画”教学

教师使用Proteus作为即时实验工具,教学的时候配合教学内容同步、动态、实时的演示,很好的呈现单片机程序的执行步骤和各种接口信号的变化、传递过程。单片机内部运行程序速度很快,传统教学很难把单片机内部程序运行过程和外在结果的对应关系表述清楚,例如,在讲授单片机控制多个数码管同时显示的动态扫描原理时,需要再现单片机程序依次操作I/O端口,产生引脚信号的变化,驱动数码管轮流点亮显示的过程,教师就可以使用Proteus实验软件,在程序中设置断点,利用单步执行的功能,“慢动作”播放,一步一步执行,把程序执行的过程和结果以“动画”形式演示出来,并能随讲随停,让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的掌控更为灵活、生动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3.与精品课程网站结合应用混合式学习

单片机教学信息化改革,还可以借助网络,运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即课堂教学与课外在线学习相结合。因为单片机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依赖于C语言编程工具,搭建电路、编写、调试程序会占用很多时间,特别是项目化教学后,仅仅靠有限的课堂时间是不够的,学生需要进行课外的学习和实操。Proteus软件支持C/S(客户端/服务器)网络应用,因此,我们把Proteus服务器嵌入到精品课程网站中,应用架构见图2。学生可以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场合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不仅可以获取精品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预先学习,还可进入Proteus虚拟实验室,根据网站提供的项目案例,进行各种实验,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实验的时、空限制,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在线学习实验时遇到各种编程调试上的问题,集中到课堂教学的时候由教师辅导解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束语

我校利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对单片机课程教学进行信息化改革以来,不仅有效解决了学校在经费、场地、器材等方面的困难,而且克服了传统教学抽象、静态的缺点,简化了教学内容,让教学过程生动直观,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在国家和省市的单片机应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多个优异奖项。

参考文献:

[1]陈宜建.虚拟实验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20-21.

[2]冯刚.单片机实验教学平台的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2):144-146.

篇5

关键词:现代测试技术;体验式教学;改革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new model

Xuan Guantao, Shao Yuanyua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a network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built by integrat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can carry "experience teaching", and can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physical, multidisciplinary teaching,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other teaching method, has completed the unific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this new teaching mode of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level.

Key words: modern testing technology; experience teaching; reform

1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现代测试技术是我国高校工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着重介绍不同的测试原理和方法,以及利用各种各样的测试仪器实现对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长久以来,在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总是感觉测试原理非常深奥、枯燥而又难以理解,对不同的测试仪器缺乏感性的认识,也不了解其具体的应用,因此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慢慢也就没有了兴趣,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当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如果单独加大实践教学,则又受到课程教学总量的限制,理论和实践脱节,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越来越多,教学仪器的数量和实验场地等也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对此,我们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在教室中引入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此时的教室不只是一个课堂,更是一个网络化的“虚拟实验室”,在课堂中不但能完成理论教学,还能在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上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 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尽管现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大大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但也无法同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与传统的硬件实验设备相区别,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采用纯软件化的结构,安装和使用方便,便于在课堂中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的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一体教学,也便于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是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2.2 现代测试技术理论的多样化教学

现代测试技术理论的公式、图表很多,学生感到非常深奥很难理解。采用课堂板书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印象,易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同步。但过于依靠板书将花费过多的时间,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将受到很大限制,学生会感到枯燥和厌倦,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的特点,重点和难点的地方采用图片、动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可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借助虚拟仪器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可视化表达,将测试技术理论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学生通过信号合成与分解虚拟实验(如图1所示),可以深刻领会傅立叶变换的内涵,了解其工程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图1 波形合成与分解虚拟实验

2.3 基于多媒体系统测试资源的实物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课程的实物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学工作者。教室里空间有限,携带实物进入课堂也很不方便,而且还要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如动力供应、试样制备等。针对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现有的多媒体系统测试资源为其开展实物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图2是利用计算机声卡开发的信号发生器。基于多媒体系统测试资源的实物教学方法不但使教师的讲课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课堂上传感器和测试系统部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而且课下学生也可以在电脑上自己动手设计和开发小测量装置,在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2 基于计算机声卡的信号发生器

2.4 理论联系实践的多学科综合教学

为了加深对现代测试技术理论及应用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多学科综合教学的尝试,打通与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机械设计、单片机等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实现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理论糅合,并使之应用于工程实践,从而开阔学生的学术眼界,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中联系工程实际,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中集成了齿轮箱振动故障振诊断、汽车发动机噪声分析等16个工程测量实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实例的虚拟仪器仿真进一步理解工程开发的全过程,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图3是转子的轴心轨迹测量。

图3 转子的轴心轨迹测量

3 结束语

为提高现代测试技术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可重构虚拟仪器实验教学平台,搭建网络化的虚拟实验环境,进行了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的探索,使现代测试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分析变得有趣而又容易理解,实物化教学让传感器和测试系统变得具体和生动,多学科综合教学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实现了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能力,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双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总的来说,就是教师用双课堂(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所构成的教学环境,组织学生围绕某项学习任务,完成一个自主性、主动性较强的学习过程。即把过去那种单向传输的教师讲授式教学变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程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

这样的“双课堂”,不仅可把传统习惯中的“课上”、“课下”整合成一个有机体,而且极大拓展了教学互动的时空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时空限制,可多向度地充分开展,可持续推进并深化。这是一种便于开展多元、多层、多线索教学活动,并可对它实施有序管理的新型教学环境。在这种新型教学环境的支持下,传统课堂的弊端就不复存在了。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虚拟教室”并不等于网络教室。它指的是给班里每个学生在网上实名制注册——一个学生建一个网页,任课教师也建一个网页——所形成的与现实课堂人员构成完全一致的一个虚拟环境。在这个虚拟教室里,有师生的公共平台,教师可在这里信息,提出教学要求;学生可把问题、作业随时到平台上。教师可用设置栏目的方式对平台进行无限分割,使学生提交的东西分门别类地在平台上呈现。凡是发到平台上的东西,全班都可看到。学生可自由参与每一个栏目之下的学习,可就栏目里的问题自由参与讨论,也可在每个同学提交的作业下直接发表意见。如果不愿意公开讨论,也可根据需要只与教师或只与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讨论。虚拟教室与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相链接,学生可自由查找相关资源。学生在虚拟教室的信息,可永久保存。在虚拟教室里,教师可根据需要便利地查到每一个学生所信息的全部记录与相关统计结果。学生可利用自己的网页,保存自己愿意保存的一切信息。教师不必通过专业人员即可在平台上设置各种栏目,也可视需要锁定或关闭栏目。

双课堂中的虚拟教室与现实课堂不是相互代替的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关系。现实课堂,口耳相传,如沐春风,举手投足间的暗示,眼神语气中的魅力,氛围场合的效应,都不是数字化所能取代的(纸介质书本的载体作用也不是网络全都代替得了的)。一般来说,现实课堂便于解决共性的、需明确统一要求的问题,便于使某些重要资源的共享取得更大效果;虚拟教室则便于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活动。虚拟课堂超越时空限制以及实时、多向互动等特点,便于各类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便于开展针对性很强的个别化教学,便于学生个人潜力的深度开发,便于学生进行充分思考、完成充分表述,因而学生在虚拟教室提交“作业”的水平之高,常出乎教师意料,而及时的生生互动,又会对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奇效。

篇7

关键词:现实课堂;虚拟课堂;互补互融;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44-04

作者简介:王峥(1988-),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虚拟学习环境。

0引言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美国的高校几乎全部建立了校园网并且开通了国际互联网,已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学校为在校的学生开设了网络课程[1]。到2008年,我国的高等学校几乎全部建立了校园网,许多高等学校开设了网络课程。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中,虚拟的网络课堂逐渐博得了一席之地,形成了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共存的局面。许多专家学者开始研究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补互融的模式、方法。这两种课堂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再好的学习模式也只有学生适应才能发挥它的价值。现阶段学生对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补互融的适应性如何,如何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目的和方法

1.1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概念的基础上,以各高校参加过网络课堂学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从学生在心理状态、学习能力、资源环境3个层面上对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补互融的适应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改进两种课堂互补互融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依据。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采用在“问卷星”中自行编制的问卷,通过网络对各大高校使用过虚拟课堂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含心理状态、学习能力、资源环境3个方面的内容。发放问卷5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0%。

1.2.2观察法

观察浙江师范大学moodle平台上学生参与网络课堂的学习情况。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心理状态适应性

学生只有首先从心理层面上接受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互补互融这种学习方式,才能真正适应它。在心理状态的适应性层面,笔者通过调查学生对两种课堂关系的认识度、态度以及使用两种课堂的积极性、动机、情感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适应性。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虚拟课堂是现实课堂的补充,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接受了虚拟课堂这种教学形式,但对虚拟课堂地位的认识度上仅仅停留在辅助现实课堂上,并没有把虚拟课堂放在和现实课堂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看待,只有36.96%的学生认为它们两者是互补互融的。

在使用虚拟课堂的动机和态度方面,如图1所示,绝大部分学生使用虚拟课堂是为了同步学习现实课堂内容,巩固课程知识并学习课外知识、拓展知识面。只有少部分学生是为了娱乐或者因为教师的硬性规定来从事虚拟课堂的学习,说明大部分学生使用虚拟课堂的动机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并不是仅仅为了娱乐或完成硬性任务。图2所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虚拟课堂对现实课堂是有帮助的。

在对学生使用虚拟课堂情感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43%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在虚拟课堂的学习群体中感受到了情感缺失、缺乏归属感。但是有97.83%的学生认为现实课堂可以不同程度地弥补在虚拟课堂中师生分离造成的心理距离。

如图3所示,71.74%的学生认为通过现实课堂的引导能或基本能使他们更有欲望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虚拟课堂的学习,说明在进行虚拟课堂之前,教师在现实课堂中向学生们描述虚拟课堂中将要发生的教学活动和预热活动能激发学生在虚拟课堂中的积极性。

图4所示,80.44%的学生认为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能或基本能使他们减少心理压力、更自信地进行现实课堂的学习。说明在现实课堂之前,教师在虚拟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的先行组织能让学生做好现实课堂前的心理准备,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使他们更好地进行现实课堂的学习。

综合图3、图4,可以分析出将两种课堂有效地整合能提高学生在心理上的适应性。

针对很多学生在现实课堂面对面交流中因为很多顾虑而缺乏主动性的情况,调查显示有78.26%的学生认为在虚拟课堂中,他们能够或基本能够很放松,并且能够畅所欲言。56.52%的学生认为虚拟课堂的学习能或基本能启发思维,激发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虚拟课堂中能放下心理包袱,激发创造潜力。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虚拟课堂的学习中仍旧不能完全卸下心理负担,不能让创新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2.2学习能力的适应性

在使用虚拟课堂时遇到的技术问题调查结果如图5所示,其中有50%的学生会因为种种技术问题阻碍其在虚拟课堂中的学习,这说明还是有很多学生在虚拟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技术操作层面的不足。

如图6数据所示,绝大多数学生在虚拟课堂的学习中都缺乏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策略方法,并且在小组讨论、BBS等活动中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显示有65.22%的学生认为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能或基本能做好现实课堂前的知识准备;有63.4%的学生认为,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在现实课堂中能或者基本能带着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65.22%的学生认为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能或经常能提高现实课堂的学习效率;有74.02%的学生认为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能或基本能解决现实课堂中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在虚拟课堂中使用较多的功能进行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使用虚拟课堂平台来观看教学录像和课件或者下载课程资源,而很少有学生参与讨论、答疑或者进行诸如虚拟实验、作品制作等活动。说明一些讨论交流活动和动手实践活动还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适应虚拟课程平台上的诸多功能。

2.3学生对资源环境的适应性

调查显示,学生在虚拟课堂中最常使用的是视音频点播资料、文本资料和教学课件。对一些制作素材、软件库使用得很少。说明学生使用虚拟课堂中的资源比较单一,重理论偏实践。

有80.44%的学生认为在教师应用广播功能或远程控制功能进行教学时能或基本能集中精力听讲。说明绝大多数学生适应了教师通过广播集体授课的教学模式,还有近20%的学生不能适应多媒体网络教室这种学习环境,会被周围的事物所打扰,不能集中精力听讲。

如图7数据所示,虚拟课堂中提供的资源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方面需要;并且虚拟课堂中的导航设置不够清晰,导向性不明确;由于虚拟课堂中信息往往良莠不齐,有的学生甄别能力、自控、自律能力较差,因此经常会被一些无关信息所干扰,学习效率自然较差。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反映在虚拟课堂中更容易疲劳,无法长期坚持,连续学习一段时间后身体会感到明显不适,注意力无法集中。只有19.57%的学生认为不会出现上述情况。说明虚拟课堂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学生的身体感受到疲劳。一段时间不间歇地注视电脑屏幕会让眼睛明显感到干涩,长期保持一种坐姿也会让脊椎感到明显的不适。

3思考与建议

3.1采用整合型教学方案:虚拟课堂—现实课堂—虚拟课堂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能做好现实课堂前的心理和知识准备,在现实课堂中能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并且通过虚拟课堂的学习能让现实课堂更有效率。因此在进行现实课堂前,教师应首先在虚拟课堂中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虚拟课堂中会感受到情感缺失,缺乏归属感,现实课堂能弥补在虚拟课堂中师生分离造成的心理距离。通过现实课堂的引导,学生能更有欲望并积极主动地参加虚拟课堂的学习。因此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应该应用语言艺术并饱以充分的热情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并在现实课堂中创设情境,告知学生在虚拟课堂中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在虚拟课堂中的学习活动。现实课堂之后的虚拟课堂能解决现实课堂不懂的问题。因此在现实课堂之后,教师可以将本课的教学视频以及一些学习资源上传到虚拟课程平台中,方便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并针对不懂的问题和教师、同学同步或异步讨论交流。教师也应该在虚拟课堂中组织一些学习活动,在巩固知识、提升技能的基础上活跃气氛、增进师生感情。

3.2加强学生在虚拟课堂中的技术培训

调查显示:仍然有50%的学生会因为技术问题妨碍其在虚拟课堂中的顺利学习,因此加强学生在虚拟课堂中的技术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现实课堂中增设虚拟课堂中常用技术的培训课,或者在虚拟课堂的学习资源中为学生提供如何找到自己所需要资源、如何上传下载、如何使用BBS等技术的视频或者文本资料。同样也可以提供专题讨论区,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提出,教师、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通过技术培训让学生能够更有自信、更有效率地进行虚拟课堂的学习。

3.3加强学生元认知培养

调查显示: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虚拟课堂中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表现在很多学生不能明确虚拟课程的目标、任务、方式方法,不能有计划地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缺乏自我导向、自我监控、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就是元认知能力。学生具备元认知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兴趣、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进行组织、控制。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在现实课堂中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元认知的介绍和训练,在虚拟课堂中也要注重在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各个阶段加强对其元认知的指导、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4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应包括:①畅通的学习传输网络;②丰富的学习资源;③轻松、和谐的人文环境;④完备的网络支撑环境(包括网络教学平台和学习支持服务)[5]。但是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虚拟学习环境不满意。因此学校应及时更新教学网络设备,保证虚拟课堂信息传输的通畅性;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学校要借助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将分散在校内外的各种优秀资源组织、管理起来;导航的设计应该清晰明了,为学习者的定位提供最直接的指导。可以根据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学习需求设计几条主干线,限制非主干线节点的链接次数,以此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在虚拟课堂中迷失方向。在主干线的关键交叉路口和容易迷航的地方应增设帮助窗口,以便学生访问[5];在虚拟课堂中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小组讨论或者作品制作等活动,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积极加以引导,可以增设一些奖励措施,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以此来增加虚拟课堂的气氛,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针对学生反映的自己的问题很少得到回复的情况,可以在虚拟课堂中增加一些学习共同体,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进入虚拟课堂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以增加一些助教,在需要的时候来指导学生在虚拟课堂中的学习,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虚拟课堂学习后感受到身体不适的情况,在课程平台中可以适时改变界面的颜色以缓解学生视力的疲劳,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提醒学生改变身体姿势或者做一些有益身心的小运动。

4结语

本次问卷从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能力和资源环境三个层面上调查了学生使用现实课堂和虚拟课堂互补互融的适应性,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两种课堂的学习中存在着许多的不适应。针对这些不适应,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由于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本次问卷只是通过网络进行调查,人数也有限,问卷设计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需要扩大调查范围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爽.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发展迅速[J].比较教育研究,2006(3).

[2]张立新.两种世界两个课堂——信息社会中的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9(6).

[3]张立新,张丽霞.生态化虚拟环境的设计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篇8

论文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电大课堂,教学质量,远程开放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远程开放教育已从昔日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已逐渐被社会所熟悉和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更是深入人心。但是,随着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红红火火的背后,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是我们从事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人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那就是如何保证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育质量。提高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的复杂课题,但无容置疑课堂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传统教育如此,远程开放教育也是如此。电大远程开放教育除了传统教育的面授课堂之外,多了远程开放教育特有的虚拟课堂。虚拟课堂成为了远程开放教育的标志性特色,正因为这样,电大系统在从事远程开放教育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过分强调虚拟课堂建设远程教育论文,忽视了面授课堂的重要性。其实,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有别于其它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仍有面授课堂,电大系统在应对远程开放教育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应当不断强化这一特色。调整处理好面授课堂和虚拟课堂的关系,用面授课堂引导虚拟课堂,办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

一、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虚拟课堂轻面授课堂

虚拟课堂作为远程开放教育的标志性特点,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不断被强化。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也不例外,一段时间以来甚至认为面授课堂应该淡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虚拟课堂的建设上,不断压缩减少面授课时,想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建立起来的虚拟课堂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一切学生的一切学习需求,而其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影响着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实虚拟课堂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神奇。先不说目前科学技术还远不能替代人的劳动,学生不可能通过网络解决遇到的所有学习问题与困难。在虚拟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概念化的、没有任何及时反应的虚拟的学生,而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即便网络课程预设一般疑难问题解答也不能满足众多学生个性化的需要。师生之间电子邮件沟通也只不过是事后的集中答疑,在虚拟课堂上,教师看不到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这样又怎么能因材施教呢?在虚拟课堂上,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看似近在眼前,但从不注意自己,更不认识自己的远在天边的老师,如何能产生师生共鸣?即使技术上能够做到视频双向交流,也不能解决所有学生的问题,“师生分离”不仅是时空上的分离,更多的是情感上隔离论文格式范文。他们缺少情感上的交流和体验,不可避免的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隔离感和疏远感,学生感受不到普通学校校园中那种和谐、热烈和充满朝气的气氛,更感受不到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

远程开放教育至少在目前条件下,应该在大力建设虚拟课堂的同时仍需加强面授课堂教学,否则将会以牺牲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为代价。电大系统在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过程远程教育论文,更要充分利用系统优势在建设虚拟课堂的同时,加强面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特色。

(二)教师观念没有根本转变

面授辅导课强调“辅导”,而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学。但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不自觉地又回到传统教学的模式中,经常出现“课时不够”的现象。其实,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教师其工作量远大于传统教师的工作量,在教学过程中,辅导教师要创造性的工作才能胜任和适应。因而作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辅导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肩上所负的重任及时代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不断学习和研究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辅导课教学规律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充分认识远程开放教育辅导教师的工作特点,尊重和重视辅导教师的劳动,适当提高课时酬金。

(三)学生到课率低

面授辅导课是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通过学生一定量的自学,辅导课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但在实际面授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提前自学或预习,其结果是赶不上课程进度。也有的学生自学能力较低,不善于自学,他们把所有希望全部寄托在辅导课上,根本无法理解课堂知识。因此,多数学生对面授辅导课失去信心,不愿意听课。还有部分学生入校时就抱着混文凭的想法,根本不想听课。最终导致面授辅导课到课率很低。

(四)课堂教学效果差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课堂教学主要包括集中性的面授辅导课,网上直播课,音像课等。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把主要精力用到了抓硬件环境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我们特别注重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忽视了人的现代化。没有对面授辅导教师进行必要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其结果是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先进的校园网络远程教育论文,但没有驾驭这些设备和开发应用网络的现代化教师。大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方法,课堂教学没有创新,不能充分利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技术装备与条件去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容,课堂教学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特点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是英特尔(Intel)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懂得如何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型的学习,如何将计算机的使用与现有课程密切结合,最终使得学生提高学习成效。

(一)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教育正在从传授答案的教育,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教育转变。“英特尔未来教育”将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无微不至”地体现在培训过程的各个模块中,全书没有讲什么是建构主义,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可操作化过程,我们知道了原来这就是建构主义的理念。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正是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应该具备和掌握的。

(二)互动式的教学

“英特尔未来教育”随时随地不失时机地诱发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学、相互启发、团结协作的关系。学习的过程不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构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大大改观这种状况。和谐的人际关系、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可以吸引更多的电大学子回归电大课堂。

(三)任务驱动式的学习过程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学习方式是以活动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学生必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求、感知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这种独特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可以大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每个具体任务的驱动下完成知识的探索、技能的培养论文格式范文。

(四)检验学习效果的评价量规

“英特尔未来教育”要求教师为每个学习内容设定一个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使学生能够自主地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的各个环节做出分析和判断,并进行反馈和自我调节。提供有关学习调控与评价的信息,培养学生能够对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引入远程开放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及“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培训

要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引入致电大课堂教学中去,对教师进行“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培训是必要的。要求每个电大辅导教师至少参加一期“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班,学校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要亲自参加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学校要统筹安排培训、教研、课程改革,并建立相应的人事奖惩制度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在培训过程中远程教育论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部分要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学习的对象,更重要的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不仅要让教师体会到信息技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的理念,还要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程序,使每一位教师能够得心应手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二)建立网上“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平台

利用现有校园网络系统建立网上“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平台的建设促进校园网络的综合利用和进一步完善。有了这个平台,所有辅导教师,不论是校内教师或是外聘教师都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给教师以自我学习和不断提高的机会。这个平台应该对所有学生开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给学生以自我发展的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三)每个专业选定1~2门课进行试点

引入“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可以大大地改观电大面授课堂的教学效果,但需要教师掌握娴熟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技巧,以及对“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的充分理解。在试点初期每个专业先选定1~2门课程进行试点会比较稳妥。随着教师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应用水平的提高,逐步扩大试点课程。

(四)对学习成果进行宣传展出

对采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组织教学课程,学校应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断地进行宣传与展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和讨论中来。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理论的新进展[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999,3.

[2]自主学习的组织形式设计[J].北京电大学报, 1998,2.

推荐期刊